科尔伯格

2024-09-13

科尔伯格(共12篇)

科尔伯格 篇1

一、科尔伯格道德认知发展理论的主体性道德教育思想

(一) 科尔伯格的道德认知发展理论关于道德教育模式的思考

1.“新苏格拉底”道德教育模式

其基本方法是引导学生讨论两难故事问题, 引导学生的道德认知冲突, 激发学生进行积极的道德思考以促进学生的道德判断水平的提高。这个模式包括三个要素, 即课程要素、学生要素和教师要素。科尔伯格认为, 道德讨论的内容必须由一些能引起学生认知冲突的道德两难故事组成, 参与讨论的学生小组必须由处于不同阶段的学生混合而成;教师在学生的讨论中循循善诱的促进儿童的道德发展。

2.“新柏拉图”道德教育模式

在实践中, 科尔伯格发现道德讨论的程序十分复杂, 不容易实施, 讨论的作用对抽象思维发展较差的学生效果较差, 特别是这一模式不能从总体上解决道德判断与道德行动的关系问题, 不一定能解决真实情境下的道德冲突。于是, 在研究道德教育实践的基础上, 科尔伯格又提出了公正团体模式。这一模式主要通过师生的民主参与活动, 创造一种公正的集体氛围, 以促进个人的道德发展。实施公正团体模式的方案不是一成不变的, 在具体条件下, 它有具体的内容, 但其基本目标都是培养学生的集体感。在这一模式中, 教师的角色成为了学生道德社会化的促进者。

(二) 科尔伯格道德认知理论对道德发展模型的思考

在研究道德认知的发展过程中, 科尔伯格采用的是道德两难故事法。在此基础上, 科尔伯格提出了“三水平六阶段”的道德认知发展模型, 即:前习俗水平, 习俗水平和后习俗水平。这一模型反映了个体道德认知发展的普遍规律。根据这一模型, 应当在个体现有的道德认知发展阶段“加一”的道德水平上进行道德教育。科尔伯格还揭示了道德发展的本质是个体与道德环境的积极交互作用, 借助于平衡化建构起来的, 因而反对“美德袋”式的道德教育方法, 提出用道德讨论法和公正团体法来促进个体的道德发展, 从而改进了不科学的传统道德教育理论, 为进行道德教育奠定了科学的理论和方法基础。科尔伯格的道德认知发展理论是建立在深刻的理性思考和大量的实证研究基础之上的, 因而在实践当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不仅对当代美国道德教育有着深刻的影响, 而且对世界上其他国家的道德教育也有着程度不同的影响。

二、目前道德教育的主体性缺失现象

传统的道德教育模式还带来了一种重理论而轻实践的现象, 使德育过程与道德品质的内化过程严重脱节。从而导致了诚信教育的主体性缺失现象。这就呼吁一种主体性的道德模式。这种主体性缺失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 忽略学生道德学习的主动性的培养

半个多世纪以来, 在整个学校环境中, 道德教育仍然按照一种工具性的道德模式运转。在这种模式中, 教育者过分注重道德知识的灌输, 忽略了学生的主体性, 学生只是道德知识的被动接受者, 缺乏与教师进行思想和情感上的交流和共鸣。传统的道德教育中忽略了道德教育中的主体创造性的培养, 学生大部分缺乏道德思想和主动的探究、反思能力, 使得诚信教育的成果停滞不前。学生的独立自主意识被压抑。

(二) 忽略学生的道德需求及个体差异

在进行道德教育的过程中, 教师往往把一些现成的道德教育理论泛泛地讲述给学生, 道德教育的内容严重脱离了生活的实际。这就使得学生缺少了学习的动机和积极性。同时, 如今的道德要求没有照顾到学生现有的道德水平。把道德教育的对象向同一的模式发展, 忽略了其个体心理发展的特殊性。

(三) 缺乏互动与交流

许多教师把道德教育流于一种形式, 难以和学生之间进行道德思想和情感上的交流和共鸣, 使得大部分学生丧失了道德行为的信心。

科尔伯格的道德认知发展理论主张道德教育应该尊重学生的主体性与自由意志, 着重培养学生的道德认知、道德判断和道德选择能力。这对我们反思传统灌输式的德育模式、培养符合时代要求的主体性道德人格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三、科尔伯格的道德教育发展理论对主体性道德教育模式的思考

科尔伯格的道德认知发展理论把道德认知和道德判断作为道德发展、道德行为的核心和前提, 把个体的智慧因素和逻辑认知引入道德教育的实践中, 重视主体与环境的互动而反对单向的说教灌输, 这一点已被实践证明是正确的、科学的。此外, 根据道德认知发展理论提倡学校、家庭社会多创造条件, 开展多种道德教育活动, 增多个体角色承担的机会, 也会促进个体道德水平的发展, 这对我国的道德教育改革也有借鉴意义。

(一) 反对直接的道德知识的灌输, 提倡一种间接的道德教育方式

科尔伯格认为应该从提高学生的道德判断能力, 培养他们明辨是非的能力入手。科尔柏格的实验表明, 把道德判断的原则直接教给人们的方法并不可取, 所以不能通过直接的教导进行道德教育。所以他主张用两难故事法, 让学生在道德冲突的解决过程中得到道德上的升华。教育课程的焦点集中在由教师和学生进行道德两难问题上的讨论。他认为, 学校、家庭和社会要创造条件, 广泛开展各种道德教育活动, 向学生提供丰富的社会经验和角色承担机会从而在实践中促进学生的道德发展。

(二) 注重道德情景的创建, 社会角色的承担

科尔伯格认为, 个体道德发展的动力既不是来自他的先天成熟, 也不是来自他的后天学习, 而是来自个体与社会的相互作用。个体在社会中, 必然承担着一定的社会角色, 随着个体承担社会角色机会的增多, 个体的道德经验不断系统化, 不断同化吸收和同化新的道德知识和经验, 从而使个体的道德结构产生新的质变, 飞跃到新的、更高一级的道德发展水平。科尔伯格指出要促进学生道德水平的发展, 必须让他们经常接触道德环境和道德两难问题, 从而促进学生的道德判断和道德推理能力的发展。

(三) 应该根据学生发展的阶段特点进行教育, 从而促进他们的道德发展

就每个个体而言, 尽管发展阶段不可跳跃、发展方向不可逆转, 而在发展速度上则存在着个体差异, 有的发展快, 有的发展慢, 还有的可能长时间处于某一阶段上停滞不前。所以德育工作者必须随时了解人们所达到的发展阶段, 根据其发展阶段的特点、循循善诱地促进他们的道德发展。引起相邻的两个道德发展阶段的学生的讨论。由于学生处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上, 他们的思维以及解决问题的方式是有差别的, 他们的互相讨论能够促进不同水平的学生共同进步。当学生进入到新的发展阶段时, 教师要及时地提出新的道德冲突情景, 以引起新一轮的道德冲突的产生———解决———再产生的螺旋式的发展。

科尔伯格认为, 道德发展的每一个阶段都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而不是一些与孤立的行为片断相应的道德观念总和。从这一命题出发, 学校德育工作的目标, 就是要改变或重建一个人的整体面貌, 而不仅是去校正个别的零碎的思想行为片断。

(四) 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理论对道德隐性课程的思考

科尔伯格认为, 学校的道德教育除了上面的学习课程外, 还有一种非学习课程, 即“道德气氛”, 他将其视为道德教育模式中的隐性课程。隐性课程具有间接性和潜在性, 可以避免直接的、显著的德育课程可能导致的逆反心理。道德教育直接影响存在的领域主要是学校课程、学校制度、校园文化。在隐性课程中应当特别注意学生主动积极性的发挥, 是学生的道德认知和道德情感达到内在的一致性。对于主体性的道德教育模式有一定的启迪作用。

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理论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道德教育模式的变革与创新。尽管科尔伯格理论的积极方面仍然大于它的不足, 但人们已经认识到, 在道德认知发展的理论观点中, 应该有一套更加全面的道德理论。我们应用辩证唯物主义的眼光来看问题, 批判的吸收科尔伯格道德理论的合理见解, 创立我们自己的理论, 促进教学改革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彭忠信, 张伟强.对主体性道德教育模式的理性思考[J].哲学百家, 2006 (7) .

[2]王卓, 黄晓维.道德教育要发展人的主体性[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6 (2) .

[3]龙永干.道德的主体性与道德教育[J].湖南第一师范学报, 2005 (4) .

[4]姚海静, 管亚军.科尔伯格道德认知发展论及对主体性与道德人格的思考[J].学术论坛, 2005 (12) .

[5]石远鹏, 李创斌.科尔伯格道德教育理论评析[J].教育研究, 2006 (8) .

[6]戴正清, 孔瑞婷.科尔伯格道德理论对心理健康教育的启示[J].洛阳师范学院学报, 2005 (3) .

科尔伯格 篇2

专业:思想政治教育 年级:2011级

学号:11211016 姓名:陈中华

科尔伯格道德认知发展理论及其启示

[摘 要]科尔伯格是当代西方道德认知学派的创立者和最具有影响力的代表人物,他提出了道德发展的“三水平六阶段”,并提出两种道德教育模式:道德讨论模式和公正团体模式。科尔伯格的道德认知发展理论对高校德育工作有重要启示。

[关键词]科尔伯格;道德认知;发展理论

对道德发展这个概念,不同的心理学流派从道德的多维视角阐释了各自的新理论。当代心理学界中影响较大的学派主要有两个,即精神分析学派和认知心理学派。认知心理学派自皮亚杰后,劳伦斯·科尔伯格(1927—1987)便成为其在道德发展领域的继承人。科尔伯格提出的道德发展“三水平六阶段”及两种道德教育模式,即道德讨论法和公正团体法。在研究科尔伯格的理论中,可从中获得诸多对改革我国高校德育工作的有益启示。

一、科尔伯格道德认知发展理论概要

科尔伯格致力于儿童道德判断力发展的研究,提出了“道德发展阶段”理论。该理论的主要观点是,道德发展与认知发展有密切关系,认知发展是道德发展的基础,道德发展不能超越认知发展水平;道德发展总是遵循一定的阶段进行的,儿童道德判断水平发展是有阶段性的;道德发展的本质动机在于寻求社会接受和自我实现,有赖于个体对社会文化活动的参与程度。

(一)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模式

科尔伯格从杜威的道德哲学和道德心理学中得到启发,并在皮亚杰的儿童道德发展阶段论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了儿童道德的发展,提出了儿童道德发展阶段模式,把儿童的道德判断概括为三个水平,细分为六个阶段,即著名的“三水平六阶段”的道德发展理论体系。这一体系提示了道德观念从认知的低级形式到高级形式的发展过程,在道德教育中产生了一定影响。

1.前习俗水平。这一水平的道德观念是纯然外在的,儿童为了免受惩罚或赢得奖赏而服从权威和权威规定的规则。处于这一水平的儿童对文化规则中的是非善恶观念十分敏感,其道德判断着眼于人物行为的具体结果或自身的利害关系。具体包括两个阶段: 阶段1:服从和惩罚的道德定向阶段。儿童在道德上的依据就是:所谓对的,就是绝对服从权威和规则,做对就是为了避免惩罚。他们为了免遭惩罚而听从权威人物的命令,尚未具有真正意义上的准则概念。

阶段2:朴素的享乐主义或功利主义定向阶段。这一阶段的儿童为了获得奖赏或满足自己的需要而尊重规则。假如对自己有好处,为别人服务就是对的。你对我好,我就对你好是这一阶段的指导思想。

2.习俗水平。这一水平的儿童已经内化现行的社会规则,其特点是能了解、认识社会行为规范,认为规则是正确的,意识到人的行为要顺从现行的社会秩序,并且有维护社会秩序的内在愿望,并遵守和执行这些规范。这一水平包括以下两个阶段: 阶段3:人际和谐的道德定向阶段。此阶段的特点是,以人际关系的和谐为导向,对道德行为的评价是按照行为是否被人喜欢、是否对别人有帮助、是否会受到赞扬为标准的;更多的从人的动机和感情来评定行为。处于这一阶段的儿童在进行道德评价时总是考虑到他人或者社会对一个“好孩子”的期望和要求,并以此为标准展开思维和行动。

阶段4:尊重权威和维护社会秩序定向阶段。处于这一阶段的儿童在进行道德评价时,更加广泛地注意到维护普遍的社会秩序的重要性,开始强调每个社会成员都应该遵守全社会共同约定的某些行为规则。

3.后习俗水平。这一水平的特点是:道德判断超出了世俗的法律与权威的标准,而以普遍的道德准则和良心为行为的基本依据。这一水平的个体不仅认识到尊重规则的重要性,而且开始认识到法律、规则也是由人制定出来的,考虑到社会规则的相对性,同时也会考虑到民主平等以及个人的尊严等伦理原则是具有普遍意义的。这一水平包括两个阶段: 阶段5:社会契约的道德定向阶段。这一阶段的个体认识到法律、社会道德准则仅仅是一种社会契约,是大家商定的,是可以改变的。他们不会用单一的规则去评价人的行为,认识到每个人均有不同的价值观,对人的评价既要考虑道德又要考虑法律,要表现出一定的灵活性。那些强加于人的、不符合大多数人的利益的法则都是不公正的,应该予以拒绝。

阶段6:普遍原则的道德定向阶段。这一阶段的个体以一种全人类都应该遵从的普遍伦理原则为指导,不受外在法律和规则的限制。这些原则是抽象的,而不是具体的道德规范。科尔伯格认为正是个体形成的这种抽象的、超越法律的普遍公正的原则,才使个体获得了生活的最大适应性。

(二)科尔伯格的两种道德教育模式

根据道德发展阶段,科尔伯格提出了道德教育的基本设想,即道德教育的目的在于促进学生道德判断不断向更高水平和阶段发展,并促进学生道德判断与行为的一致性。在此基础上,他先后提出了两种道德教育的模式,即道德讨论模式和公正团体模式。

1.道德讨论模式。道德讨论模式主要采用道德两难问题讨论法来提升儿童的道德判断水平。其基本方法是教师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编制道德两难故事,引导学生讨论道德两难问题,产生道德认知冲突,激发学生进行积极的道德思考以促进学生的道德判断水平的提升。

2.道德公正团体模式。道德公正团体模式的目的是要在团体中形成一种真正的民主风气,创造一种公正的集体氛围。教师的任务则是在团体中推行亲社会的标准,围绕成员间的团结、关怀、责任、义务等集体标准方面提出要求,以促进个人的道德发展。

二、对科尔伯格道德认知发展理论的评价

1.促进了道德现象研究的科学化。科尔伯格的理论着重探讨了道德发展的认知基础,区分了事实或认知判断与道德或价值判断的不同。科尔伯格把道德现象的某些可实证性的内容,交由心理学进行实证研究,使之具有科学的形态,所以说道德认知发展理论为促进道德现象研究走向科学化作出了贡献。

2.推动了认知科学的发展。认知科学是多种学科共同研究的对象,科尔伯格的理论从道德认知方面推动了认知科学的发展。科尔伯格对于道德发展阶段的研究,揭示了个体的道德观念从认知的低级形式到高级形式的发展过程和规律。这一研究的意义在于把道德判断和推理这样的认知问题纳入到认知心理学当中,把人的认知和思维过程研究扩大到社会认识的范围。

3.建立了道德发展的阶段模型,促进了道德教育科学化。科尔伯格建立了儿童和少年的道德认知发展阶段模型,这一模型反映了个体道德认知发展的普遍规律。根据道德发展阶段模型,科尔伯格提出把促进发展作为学校道德教育的目标,不能够用道德讨论策略和公正团体策略来促进个体的道德发展。由此可见,他的道德教育理论和实践主张根据儿童的道德认知发展过程的规律来实施道德教育。我们可以看出,在道德教育科学化、系列化的过程中,简历道德发展的阶段模型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同时,这一道德发展阶段模型也促进了道德教育的科学化。

三、科尔伯格的道德认知发展理论对高校道德教育的启示 德育是一个贯彻人生始终的课程,在经过家庭道德教育及中小学学校道德教育的基础上,由于高校的教育目的和教育内容发生本质性的变化,因此高校的道德教育呈现出不同的内容。可以说,大学的德育不再是简单的告知学生什么是美、什么是丑,而是引导学生走向完善成熟,从根本上来说它关涉到人心灵的问题。科尔伯格的道德认知发展理论虽然由儿童道德判断力发展研究引申开来,但是他所认为的道德发展与认知发展有密切关系及道德发展的本质动机在于寻求社会接受和自我实现等观点对我国高校道德教育有一定的启迪作用。

(一)高校道德教育目标要符合大学生道德认知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德育目标的制定,一方面要有伦理学的依据,根据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的发展而定;另一方面,还必须顾及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因此,适应和满足教育对象和社会发展的双重的客观需要,是确立德育目标的客观依据。科尔伯格的德育观把主体的认知发展及建立在此基础上的道德发展看作是一个具有阶段性的动态结构,通过了解儿童所达到的发展阶段,向他们提出高于当时阶段的要求,促进他们的道德发展。他认为教育者要针对不同道德发展水平的学生,为其呈现不同的道德教育内容和要求。它强调的以认知发展为基础和核心的道德发展观和德育目的观,对我们构建科学的、循序渐进的德育模式具有借鉴意义。根据德育目标设置的层次性、序列型要求,高校德育目标是引导学生走向成熟。但当前我国高校道德教育所存在的一个明显弊端是德育实践在目标、内容及整个德育体系上目标太大、要求太高,直接造成了德育内容的空洞乏味,影响到德育的实效性,这也使得教育工作者在面对日益上升的大学生健康问题时不时感叹当代大学生价值感的缺失,并带着惊讶、痛心等复杂感情发问“我们的大学生怎么了?”追索其原因有二:一是因为现行高校德育目标的制定没有很好地把握社会发展的需要。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使得人们的政治、经济、文化、日常生活、道德价值观等都在发生深刻变化,反映到德育观上体现了对德育观理解的多变性、多样性和道德行为选择的多样性。这就要求制定高校德育目标时,既要有统一的规定,也要顾及德育目标在大学期间所体现的与其他层次学校的不同性。二是因为没有很好地理解和把握大学生这一教育对象道德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和整体倾向。因此,高校在制定道德教育的培养目标、阶段要求和实施方法时,需要依据大学生道德发展阶段和发展水平,要充分照顾到大学生认知及道德感的发展特点。

学生的思维及心理的发展总是从低级到高级分阶段发展的,大学生处于青年后期(也称为成年初期),此时生理基本完全成熟,需要完成的课题是心理成熟和社会成熟。这一时期被斯普兰格称为人的“第二次诞生”,大学生由“疾风骤雨”的青春期达到了情绪和心理的基本稳定,人生观、价值观最终形成。但大学生虽然脱离了孩子的群体,但尚不能履行承认的责任和义务,进入“心理延缓偿付期”,因此常被排斥在成人行列之外,成为“边缘人”,其典型的心理表现是内心矛盾、抱负水平不确定和易采取极端立场。因此,高校德育目标是引导大学生的自我完善。只有掌握了这条整体发展的链条,并运用社会心理测量的方法明确大学四年期间道德认知发展的确切阶段特征,在此基础上进行德育认知和规划,结合学生知识的积累以及社会外界因素的影响程度,找准每一阶段德育的起点和目标,并根据不同发展水平的学生提出“予以提倡,必须做到,允许存在,坚决反对”等明确范畴,同时在每一层次确定相应的思想品德教育和行为规范训练的施教内容。这样一来,德育才能真正符合高校实际,被大学生所接受。(二)高校德育教学应大胆吸收科尔伯格的道德两难问题讨论法 高校德育引导大学生自我完善目标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培养大学生的道德判断力。科尔伯格分析了道德教育中一个很普遍的现象:学生知行不一。但是,个体道德判断能力的发展水平越高,道德判断与行为的一致性程度就越高。道德发展的关键是学生道德判断能力的发展。而带有冲突性的交往和生活情境最适合于促进个体道德判断能力的发展。道德体验是一种含有价值判断的关系融通性体验。学生通过对假设性道德两难问题的讨论,能够理解和同化高于自己一个阶段的同伴的道德推理,拒斥低于自己道德阶段的同伴的道德推理。因此,围绕道德两难问题的小组讨论是促进学生道德发展的一种有效手段。大学生的辩证逻辑思维逐渐发展并成为主要的思维形态,这种思维在强调确定性和逻辑性的前提下,承认矛盾性和相对性。这时的大学生逐渐表现出一种相对的、实用的并具有背景性的思维形态,这种适应变化与大学生所处的客观环境及社会经验相关。针对大学生的这种思维特点,高校德育中对科尔伯格的道德两难问题讨论法的引入也显得十分有意义。

实施道德两难问题讨论法的首要条件和关键所在是道德两难案例的选择。案例选择的第一要求是案例必须由一些能引起学生认知冲突的道德两难故事组成。比如著名的海因兹困境。第二要求是案例必须具备较强的针对性和典型性。必须结合教学中的重点、难点与结合现实生活中道德问题进行选择,使道德判断的发展能更多更有效地影响学生的行为。比如可以搜集高校学生在学习、人际交往、恋爱、就业等方面的道德冲突和难题。第三要求是必须警惕无效困境和虚假情景。大学生道德判断力的提升和客观环境及生活经验是紧密相连的,只有案例“源于生活,延伸于生活”,才能被学生接受,否则会使教育内容显得空洞,引不起学生共鸣,甚至可能使大学生对德育产生无用论或鄙夷的态度。其次引入这一教学法还要注意引导学生明确道德两难问题中的矛盾冲突并引发激烈的讨论,教师给予重要观点的支持和澄清。要让每个人都有充分发表个人见解的机会,只有经过激烈的争论,才能引起学生道德认知上的冲突,学生才能够从一步步的矛盾冲突中找差距,达到新的道德整合。讨论不要追求意见一致的结局,而应通过讨论达到提高学生道德推理能力和认知水平的目的。科尔伯格道德两难问题的构建、讨论和应用,自觉带领学生深人生活世界,充分利用社会生活中的道德资源,使学生通过自己的自主性选择和探索性活动创造和完善美好的人生。

(三)高校道德教育应树立重视学生的主体性的观念

科尔伯格认为,个体的品德形成是在他与其社会道德环境的积极交互作用中逐步发展或建构起来的,而不是道德规范从内部自然出现的过程,更不是被动地接受外部灌输的结果。而道德认知与道德行为是调和的、有着积极的互相促进的关系。这就使得其德育观所强调的道德发展是一种在“自知”、“真知”基础上的认知和行为协调的发展。在这种观念的指引下,认知发展学派的道德教学充分体现了一种反对灌输和强制的教学观,把教学的起点拉回到了主体的认知结构和发展阶段上,把教学的重点放在了提供道德冲突和诱导学生进行认知重组上,把教学的主导权由社会和教师重新交给了学生及其道德生活,同时也把教学的归宿点定位于服务、刺激发展上。但在我国传统的高校德育中,抽象的理性代替了不可言说的体验,强调社会道德规范和道德价值观对个体的优先性,当然这是无可厚非的,但因此而完全漠视和取消个体进行道德反省的权利和能力,大学生必须无条件接受的“绝对律令”的做法,则是错误甚至是有害的。在我国的德育实践中,一方面充斥着大量的与教育对象自身

认知结构不相适应的、理想化、绝对化的教育内容;另一方面,教师和社会的权威以及社会道德舆论的压力又造成了这些教育内容对教育对象道德行为的宰制,因而导致在现实生活中许多学生出现言行不

一、知行脱节、虚假人格的现象。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避免简

单的单向灌输,强调个体自主道德发展,提倡双向甚至多向互动,平等对话,达到师生的身心参与,实现品德共进,能力增长。

参考文献:

科尔伯格 篇3

关键词 科尔伯格;道德认知发展;道德教育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编码A 文章编号2095-1183(2015)04-0039-04

道德认知发展理论是当代西方道德发展心理学中立足于“知”和“行”的最富影响力的理论,其代表人物是美国道德心理学家劳伦斯·科尔伯格。这一理论的出现,不仅对西方传统的道德教育提出了挑战,还引发了学校道德教育的改革。科尔伯格在50年前提出的两难故事讨论法、公正团体等德育方法,被广泛应用于世界各国的道德实践中,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对这一理论进行梳理,有利于我们看清我国中学道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探索有效的解决途径。

一、科尔伯格道德认知发展理论之反思

阶段理论是道德认知发展理论体系中最核心的部分,其主要内容是:(1)道德发展与认知发展有密切关系,认知发展是道德发展的基础,道德发展不能超越认知发展水平;(2)道德发展总是遵循一定的阶段进行的,儿童道德判断水平的发展是有阶段性的;(3)道德发展阶段具有不可逆性;(4)道德发展的本质动机在于寻求社会接受和自我实现,有赖于个体对社会文化活动的参与程度。

这一理论揭示了道德认知和道德发展之间的关系:道德发展以道德认知为基础且平行发展,认知水平高的,道德水平就高;认知水平处于什么阶段,道德水平就处于哪个阶段。在此基础上,科尔伯格提出,人的道德判断和推理能力的发展大体经过三个水平、六个阶段,每个水平包括两个阶段。

前习俗水平。这一水平的儿童从行动的结果及其与自身的利害关系出发来评判善恶是非,包括第1和第2阶段:第1阶段为惩罚与服从的定向阶段。这一阶段的儿童以避免破坏规则而受到惩罚为道德判断标准,没有能力思考权威背后的道德准则。第2阶段为个人主义、工具性的目的和交易阶段。这一阶段的儿童首先考虑的是规则能否满足自己的需要,对自己有利的规则就是好的,反之就是不好的。科尔伯格指出,大多数九岁以下的儿童、部分青少年、大多数少年犯和成年罪犯都处在前习俗水平。[1]

习俗水平。处在这一水平的人内化了社会规则,能遵从现行社会秩序,且有维护这种秩序的内在愿望,包括第3和第4阶段:第3阶段是相互性的人际期望、人际关系与人际协调阶段。该阶段的个体把是否为大家喜欢和称赞,是否对别人有帮助作为判断对错的标准,即所谓“好孩子”阶段。第4阶段是社会制度和良心阶段。处在这一阶段的个体认识到普遍的社会秩序,强调要遵守法律以维持社会秩序,维护社会或群体的利益。

后习俗水平。处在这一水平的个体的道德决策取决于平等社会中全部成员一致认可的那些权利、价值和原则,包括第5和第6阶段:第5阶段是社会契约或功利和个人权利阶段。该阶段个体坚持维护基本的权利、价值观和合法的社会契约,甚至认为在它们与所属群体的具体规则和法律发生冲突时也应该如此。第6阶段是普遍的伦理原则阶段。处在这一阶段的人遵守自己选择的伦理法则或原则,认识到法律和其他社会契约是建立在这种法则之上的。当法律违背了这些法则时,人们会按照法则行事,因为这些法则是普遍的公正原则。

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表明,个体道德阶段的发展是一个由低(阶段1)向高(阶段6)的发展过程。在这个过程中, 个体是一次一个台阶地通过各个道德阶段的, 同时道德阶段的发展是不可逆的。

这一理论告诉我们,学校应该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因时制宜地进行道德教育,不能操之过急地拔高,也不能滞后。比如说,对于处在第1阶段的儿童,我们可以采用训诫的方式告诉他打人是不对的。但是,当我们面对处于第4阶段、具备独立思考能力的高中生时,简单的训诫显然就不适合了。他们的认知水平远远高出前者,如果老师简单地采用批评惩罚的方式,他们就会不服气,即便嘴里承认错误,心里也不以为然,甚至还憋着一口气,寻找机会发泄出来。在这种情况下,老师可以采用说理、民主讨论的方式引导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让学生在心悦诚服的同时提高道德认知能力。

二、科尔伯格学说对中学道德教育的借鉴意义

道德认知理论的提出在西方道德心理学发展史上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为我们反思中学道德教育提供了理论和实践的启示,具有多方面的借鉴意义。

(一)改革德育模式,培养和发展学生的道德判断能力

科尔伯格指出,道德教育的目的,不是向人灌输某种既定的道德规范,而是培养人们对各种问题进行道德判断的能力。那么,如何有效提高儿童的判断能力呢?科尔伯格把“必须在学生中引起真正的道德冲突和意见不一”作为道德教育方法的三大原则之一,他提出的道德两难问题法,用情境故事设置道德冲突并提出道德问题,让被试在自己的反应中“投射”内心的观念,反映出个体的道德发展水平,被广泛证明是切实可行的。

科尔伯格的这一观点,有助于我们反思中学的道德教育。长期以来,我国强调的是以灌输为主的传统道德教育方法,它把一种固定不变的道德准则和道德判断从外部强加于人, 而不是启发人在精神道德的冲突中如何做出成熟的判断和推理,合理地选择道德行为。

中学生是具有较高道德认知能力的群体,死板的说教、强制的灌输无法在他们心底引起共鸣,也无益于提高他们的道德判断能力。因此我们建议,学校在进行道德教育时,可大胆吸收采用科尔伯格的道德两难问题讨论法,来改造学校德育。通过开展与他们的生活经历息息相关、符合他们的道德发展阶段的道德两难问题的讨论,促使学生产生认知冲突,启发学生积极思考道德问题,从道德冲突中寻找正确的答案。

(二)尊重道德认知的发展规律,利用“最近发展区”理论进行道德教育

最近发展区理论是由前苏联教育家维果茨基(Vygotsky)[2]提出来的。维果茨基的研究表明,教育对儿童的发展能起到主导和促进作用,但需要确定儿童发展的两种水平:一种是已经达到的发展水平;另一种是儿童可能达到的发展水平,表现为“儿童还不能独立地完成任务,但在成人的帮助下,在集体活动中,通过模仿,却能够完成这些任务”。这两种水平之间的距离,就是“最近发展区”。

科尔伯格在维果茨基最近发展区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道德发展的最近发展区理论。他认为,道德发展阶段具有优势性,即儿童能够理解所有处在他们现有阶段以下的道德判断,且至多只能对他们所处阶段以上的一个阶段的道德问题有某种程度的理解。也就是说,在儿童现有道德水平1的基础上,实际上存在一个准道德水平2,这是向道德水平2过渡的中介和桥梁。因此,在道德教育中,教育者所提倡的道德水平应该是高于儿童现有水平的一个水平,也就是准水平2。可见,道德教育水平既不能太高也不能太低,只有找到最近发展区,才能使儿童的道德品质更好地向高一阶段发展。[3]

中国传统道德教育通常忽视这个“道德发展的最近发展区”,不顾及道德发展阶段规律,教条式地搬用一套成年人的道德观念施教于尚处在低常态水平的学生。这种跨阶段的道德教育,远远超出一般人的理解和接受能力,从而也就变得毫无意义。一种道德观念的确立和发展,往往和一个人的认知心理发展、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社会环境的制约程度以及无数次道德冲突中的经验积累有不同性质的联系,因此,这也就成了处于低常态水平的人为什么不能选择超常态水平的道德行为的主要原因。

科氏也从实验角度证实了这一点。他曾和受试者进行谈话,确定他们达到的道德发展阶段;然后告诉他们一些第六阶段的道德判断,要求他们根据每个人的理解用自己的话重讲一遍。结果表明:所有的受试者只能按照比他们已达到的阶段再高一阶段的理解来表达这些判断,但是没有一个人能用超过他们现有阶段二个或三个阶段所理解的意义来表达这些判断。这一实证材料再好不过地表明:超越阶段的道德教育是徒劳无益的。

因此,我们建议学校尊重道德认知发展规律,用学生“听得懂”的语言开展道德教育,而不是强行灌输超出他们道德认知水平的条条框框。笔者曾经在讲授“责任感”时在学生中开展以“责任感就是…”为主题的课堂讨论,学生们通过热烈讨论,最后总结出“不滴水的水龙头、干净的洗手间、人走灯灭”等十大责任。由于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学生对这一概念便有了比书本上枯燥抽象的定义深刻得多的理解。

(三)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中学的道德教育从“教会顺从”转型为“教会选择”

确立学生在德育中的主体地位,是指把德育的外在要求转化为学生自觉学习提高的内在需要,使学生主动认可教育目标,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地汲取教育内容,创造性地加以内化,形成正确的思想品德,同时能动地反作用于教育者,影响教育者,做到教学相长,最终实现自身的全面发展。[4]

迄今为止,我国中学道德教育基本上只是一种“教会顺从”的道德教育,它要求青少年学生无条件地认同既定的道德取向与道德规范。这些道德规范既包括制度化了的、成文的道德约束,譬如“中学生行为守则”之类的道德规定,也包括非制度化的、未成文的道德命令,如学校与教师对中学生提出的某些特定的道德要求。除此之外,青少年还需要无条件地接受既定的道德教育过程。在这种道德教育中,教育者和被教育者的关系往往是一种单纯的“教与学” 的关系,作为“受教育者”的学生,可以说总是被动地属于“教育”“转变”的对象,从未被真正视为具有独立人格的“主体”,从未被允许对各种道德取向进行自己的独立的“选择”。

在科氏看来,道德教育的目的,从根本上说就是培养和发展被教育者的主动性,应用受教育者自己的道德判断(而不是教育者的道德判断) 去选择他自己的行为,这才是道德教育的真正价值所在。

因此,学校与教师应该以一种民主的态度对待学生,对社会上或生活中的道德问题采用探讨的方式,而不是训诫的方式。在教学与生活中平等对待学生,尊重个体差异性,允许学生提出自己的看法,作出自己的选择,而不是强迫学生接受完全一样的道德戒律和道德立场。允许学生参与道德规范的改造和反思,而不是把学生看成是被动的道德规约的接收者。学校和教师应对学生提出富有启发式的道德评价,而不是把自己置于训导者的位置,对学生进行不容置疑的道德裁定。

对于社会上出现的与既定道德规范与道德取向不一致的现象,教师应与学生认真讨论,把包含矛盾和冲突的道德事件客观地介绍给学生,师生开展平等对话,让学生自己进行独立的道德判断。教师不再是裁判者,而是引导者。引导也并不一定要回到传统的道德规范上去,可以通过讨论,共同探索符合社会发展的新的道德取向与道德规范。只有在民主的气氛中,采用民主的方式,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在情感上愿意接受道德教育,而不是口服心不服。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高整个社会群体的道德水平。

我们的课堂可以引入社会上的热点问题,激发学生认真思考、积极讨论,比如针对社会上“做好事反被讹”这一问题,我们可以在班上展开讨论:该不该做好事?舍己为人对不对?救人被讹怎么办?是什么导致现代人的冷漠?师生开展平等对话,学生自主判断选择。

只有当我们的道德教育真正做到以人为本、从人出发,我们的学生才会从“顺从”转型为“选择”,道德认知能力才能真正得以提高,“知”也才能真正转化为“行”。

由此可见,科尔伯格的道德认知发展理论对我国中学道德教育的启示和意义是多方面的。既然人的道德认知发展的最高阶段是普世性的道德原则,那么,我们就有理由相信,中国的道德教育也终将打破狭隘训教主义的桎梏,随着中国社会的发展,而逐渐融入到国际社会的道德发展潮流之中,为促进普世性道德价值观的实现作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3]L·科尔伯格.道德发展心理学[M].郭本禹,等,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173,56.

[2]高文.维果茨基心理发展理论的方法论取向[M].外国教育资料,1999(3).

[4]石鹏远,李创斌.科尔伯格道德教育理论评析[J].教育研究,2006(8).

科尔伯格 篇4

科尔伯格是现代道德认知发展理论的创立者, 他在继承皮亚杰认知发展观的基础上, 提出了道德发展的“三种水平、六个阶段”递进模型与“道德讨论和公正团体模式”的道德教育方法, 运用科尔伯格实施道德认知理论, 能够提高独立学院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效果。

一、独立学院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现状分析

1. 独立学院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的模式与独立学院的自身特点不完全适应。

独立院校的办学模式至今一直处于不断探索完善之中, 这就要求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方式必须相应进行变革。有些独立院校盲目照搬母体大学的教育方法和教育模式, 不顾事物变化发展的实际, 忽视独立学院的自身条件与学生的特殊个性, 导致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效果不理想, 甚至使学生产生抵触情绪。

2. 独立学院的价值追求与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的长远性建设相脱节。

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师队伍是独立学院的一支重要力量, 是有效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的师资保障。独立学院一般遵循价值规律, 依靠市场配置教育资源, 市场主体的急功近利造成部分独立学院对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缺乏远景规划。在一些独立学院, 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工作领导机制不健全, 尚未形成各职能部门和系部密切配合的良性教育架构, 教育资源缺乏有机整合, 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队伍不固定, 结构不合理, 整体素质不高, 制约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效果的发挥。

3. 独立学院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肤浅, 学习动力不足。

独立学院作为三本院校, 录取控制线处于二本与专科之间, 独立学院的大学生录取分数低于母体大学, 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相对薄弱, 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较为缺乏, 社会主义价值观念尚未深入完全确定, 出现信仰的物质化、功利化现象。独立学院大学生的家庭条件普遍较好, 自我意识强烈, 自律意识低下, 个人主义浓厚, 缺乏顽强的毅力与持之以恒的韧性。有些学生偏科现象严重, 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程的学习态度不端正, 学习动力不足, 上课的程序环节松散, 实体环节敷衍。

4. 独立学院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显性教育突出, 隐性教育不足。

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这个系统工程不可缺少的两大方面, 两者相互作用, 相得益彰。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是培养独立学院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的主要途径, 独立院校非常重视课堂讲授这样显性教育的作用, 为此配备足够的资源、时间来确保实施, 制定赏罚严明的奖惩制度加以保证。但是, 独立院校普遍忽视隐性教育的重要性, 不能很好地把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渗透于校园文化、学风校风之中。

5. 独立学院教育方法陈旧单一。

独立学院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方法由于受到本身条件的限制, 大多采用的是传统灌输式, 一堂课基本上由教师主讲到底, 讨论式、主体间性教学手段运用不佳, 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欠缺, 学习积极性不高。教育载体比较单一, 不能充分借助网络阵地与社会实践阵地来进行教育, 忽视了学生社团组织等载体自我教育的巨大作用。有的教学活动缺乏明确的主题, 不能灵活交叉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深入浅出讲解重点难点问题,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难以扎实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 难以提高唯物辩证的思维能力。

二、借鉴科尔伯格认知理论, 提升独立学院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1. 塑造教育的良好环境氛围。

人是环境的产物, 教育环境的好坏, 对独立学院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素质的提升具有重要影响。科尔伯格的“公正团体法”强调了情境对于学生教育重要性, 科尔伯格认为充满民主气氛的组织团体是进行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的有利契机和载体。因此, 独立学院的教育工作者或学生, 应努力创造条件, 构建多种形式的公正团体, 如马克思主义研究会,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兴趣小组等, 使马克思主义学习活动能够在一个自由民主的环境当中进行, 使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框架在人与人之间的对话中进行建构。此外, 学校还要重视隐性课程的建设,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让墙体说话, 小草含情, 培养大学生信仰马克思主义的良好氛围, 促进他们在润物细无声的情境中感染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强劲气息与科学魅力。

2. 培养学生良好的马克思主义认知能力。

良好的认知能力是马克思主义教育的前提与基础, 马克思主义教育首先应当促进个体的理论认知。科尔伯格指出, 道德教育决不仅仅是死记硬背的道德条例。同理, 独立学院的马克思主义教育也不是单靠外界强制性的单向灌输就能取得美妙效果, 而是需要教育者依据学生目前实际拥有的马克思主义水平, 在此基础上采取多种手段促进马克思主义理论认知水平的迁移与发展, 进而形成一种新的认知高度, 得出一种新的马克思主义判断力。当前独立学院马克思主义教育工作者应重点从日常生活中帮助学生明辨是非, 旗帜鲜明反对各种反马克思主义思潮, 自觉形成正确的马克思主义观念。

3. 提倡主体性的教育方式。

科尔伯格“认知———发展”的方法表明, 提高学生的道德判断能力, 宜采取两难故事法, 让他们在讨论中明辨是非, 增长见识。独立学院的学生由于个人意识更强, 特别反感始终处于被支配地位的教育方式。透过科尔伯格的道德讨论法不难发现, 独立学院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程应该积极创设条件, 贴近学生实际、进行人文关怀, 促进教师和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两难问题的讨论, 广泛开展各种马克思主义教育活动, 尽可能向学生提供更多的社会经验和角色承担机会, 通过实践启发学生, 促进他们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在这种轻松愉快的讨论中, 教师“将越来越成为一个顾问、一名合作者、一名交换意见的参加者, 一个帮助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人而不是提供现成真理的人。”

4. 教育要遵循认知发展的渐进规律。

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模型启示我们, 道德教育要按照由低级向高级的发展顺序依次进行。所以, 在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中, 独立学院教育工作者务必要遵循认知发展的渐进规律, 不人为拔高或压低, 而必须依据受教育者所处的道德发展水平与阶段为马克思主义教育构建合理的目标与内容。如果把A、B阶段的小孩教育方式运用到C阶段的大学水平教育, 其效果肯定不佳, 甚至无法适用。我们要恪守认知发展的规律, 遵照规律对独立学院不同的年级、不同的专业、不同的班级实施嵌入式的差异化教育, 真正做到因材施教。

参考文献

[1]VNECO.学会生存[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1996.

[2]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Z].2004.

[3]郭耀红, 张磊.当代国外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及启示[J].前进, 2005, (4) .

科尔伯格 篇5

管理学大师亨利〃明茨伯格30年后重新解构经典的《管理工作的本质》,创作新作《明茨伯格管理进行时》。本文对本书的作者、主要思想和主要的内容进行了简单介绍,最后对文中管理者的三大平台谈了自己的理解及感想。

《明茨伯格管理进行时》的作者是亨利〃明茨伯格(Henry Mintzberg),继德鲁克之后最伟大的管理大师,在全球管理界享有盛誉的管理学大师,经理角色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在国际管理界,加拿大管理学家亨利〃明茨伯格的角色是叛逆者。他是最具原创性的管理大师,对管理领域常提出打破传统及偶像迷信的独到见解,是经理角色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他曾两次获得《哈佛商业评论》所颁发的最佳文章“麦肯锡奖”,其获奖论文已收录在此书中。他最知名的著作《管理工作的本质》奠定了他的管理大师地位。他对管理工作的观察与研究,迄今无人能超越。除此之外,他的代表作还包括、《管理者而非MBA》、《明茨伯格论管理》、《明茨伯格管理进行时》等。

内容简介及主要思想

数年前,当亨利〃明茨伯格对外表示要重写他的第一本著作,也就是那本令他一举成名的代表作《管理工作的本质》时,大多数人都以为明茨伯格只是说说而已,或者顶多做一些简单的修订和整理。然而,我们错了,我们显然没有吃准明茨伯格这位加拿大老人的性格,他在试图重新解构30年前的自己。

亨利〃明茨伯格就是这样敢于反叛自己经典著作。这位跻身《华

尔街日报》 “20位最杰出的商业思想家”,名为修改和完善,实则几乎重写了自己30年前已成为教科书式经典的《管理工作的本质》。这本新作名为《明茨伯格管理进行时》,所谓“进行时”,指的是他以钟爱且擅长的田野式调查,对29位来自不同行业的经理人(从高科技行业经理到交响乐团指挥)一天的管理活动进行观察和总结。有了新的调研,明茨伯格更进一步认清了管理者在日常工作中究竟在做什么。不同于《管理工作的本质》 仅是罗列出各种管理角色,而没有对管理进行完整全面的描述,在《明茨伯格管理进行时》一书中,明茨伯格致力于构思“一种管理模型”,该模型从信息层面、人事层面与行动层面描述管理活动,毫无疑问,它突破了原先那本书的禁锢。在此基础上,他将管理描述成一种与语境紧密相关的实践,并建立起2-3-3-6-12的理论体系(领导力与社区力两种品质的关系、管理的科学、艺术及手艺的3个维度;信息、人际和行为的3个平面;沟通、控制等6种领导者角色以及关于管理的12道难题)。针对30年间企业环境的变更,他独辟一章讲述互联网时代对管理的影响。他并不认为互联网等技术所带来的环境巨变从本质上对管理的特征构成挑战。不仅如此,他认为“可测的混乱”和“可控的无序”都属于有效且正常的管理状态。这也和他在全书结尾给出“卓有成效的管理者不必十全十美,只需平平常常,头脑清楚”的风格相呼应。这位终其一生不愿意盲从权威,也从不让别人以“权威”称呼他的加拿大老人再一次让人联想起《皇帝的新衣》中敢说真话的孩子。

全书共分6个章节,管理先行、动态管理、管理模型、难以述说的管理多样化、无法回避的管理难题、有效的管理。具体内容包括深深植根于管理和团体精神中的领导力、互联网对管理的影响、构思工作框架、与单位外的人员联系、管理工作的态度等。

发感悟及启发

明茨伯格的名字很早就知道了,他的另一本书《管理者而MBA》也知道,一直没读。最近临时抱佛脚才想起这本书,顺便又看了管理进行时。说实话,明茨伯格的第一本书是毁在翻译手里了,有点难以坚持读下去。但是管理进行时翻译很好,个别地方能够达到“雅”的程度。

明茨伯格的管理进行时还是非常受用。很多管理著作都是细分,比如财务、战略、人力资源、营销……缺乏对管理者工作的整体视角。这些管理书籍要么是把组织的管理任务作为一个整体再细分,比如战略管理对中层管理来说基本就是害人。华为任正非说小建议大奖励,大建议不奖励,就是这个道理。战略留给决策层去思考,中基层最好立足持续的改进。史玉柱的话更直白,谁执行力强谁就是人才。要么就是抓住管理行为中的一个方面来夸大,比如沟通管理等等。

管理进行时显然不是这样,这本书是把管理行为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的。提出管理是科学、艺术和经验三者的结合,管理者的三个平台等等观察思路,是非常有助于管理实操者从这些角度去梳理自己的经验、知识和体悟。对我触动比较大的是三个平台,即信息平台、人员平台和行动平台,总结自己这么多年来管理上的得失,其实就是这三个平台上精力的投放和倾向。

团队一旦超过10人的范围,靠直觉经验管理就不够了,尤其是有跨地域管理的情况存在。信息平台最起码可以实现对整个团队基本状况的把控。经常查看各项量化后的考核指标,以此来思考整个管理的基线,这是我看信息平台的一个收获,当然信息平台还有更多的价值。人员平台上的事跟人力资源密切相关,又远不是HR能概括的。人员包括内部、组织平行部门和企业外部资源,这个将决定管理工作的有效性。信息平台尤其是报表数据往往是过去的呈现,对未来的预测仅有信息是不够的,还需要靠谱的人执行,靠谱的人支持,靠谱的外部资源整合。

明茨伯格的背影 篇6

简单说来,理解明茨伯格的管理思想有三个维度。首先,他的管理思想属于管理学中的强调经验、实证和归纳的英美学派,这种倾向的集中体现的就是他关于管理者角色的研究,代表作是《管理工作的本质》。在明茨伯格基于田野调查,提出管理者的角色理论之前,管理学中占统治地位的是法国人法约尔等人点击的管理功能论,即所谓的“计划、组织、智慧、协调、控制”思想体系,按明茨伯格的说法,这些词其实是同一反复,意思都是控制。

理解明茨伯格的管理思想的第二个维度是他强调平等、参与和互动的进步主义倾向,与此相对的,是强调管理屡权力、崇拜CEO和管理层的超人能力的保守倾向。集中体现他的这种倾向的是他关于战略规划的研究,代表作是《战略规划的兴衰》。在这方面,他的对手包括咨询公司、大众媒体,以及咨询公司和大众媒体的宠儿:各种带着纸糊高帽的商业英雄或管理大师。

第三个维度是他属于管理学中强调理论与实践的良性结合的实践学派,反对的是执意效仿自然科学、试图在大学里把管理学建成一个有自然科学一样的学术尊严的专业学科的学院派。这里,他重点提出的是管理也是一种手艺的观点,这种手艺的成分加在科学、艺术的基础之上,就构成他的管理三元论。他对美式MBA教育模式的批评,就是因为这种MBA教育过分强调了管理的科学成分,忽视了管理中通过想象力才能达到的艺术成分,和通过经验才能达到的手艺成分。这个维度上,明茨伯格的代表作是《管理者而非MBA》。

科尔伯格 篇7

有着“全球顶级移动建筑”之称的劳斯伯格(Losberger GmbH)于1919在德国成立,至今已有近百年的历史。劳斯伯格开创性地发明了移动仓储建筑系统,并潜心专注于为客户提供更加精致的产品和更加完美的服务。多年来,劳斯伯格成功研发并生产了越来越多技术更领先、工艺更考究、结构更牢固、规格更大的活动篷房、展厅和工业篷房等产品,在移动建筑的设计、建设和维护等方面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记者|劳斯伯格被称为“全球顶级移动建筑专家”,在公司发展历程中有哪些重要的研究发明?目前劳斯伯格的市场表现如何?

Frank Gaenzle:长期以来,劳斯伯格始终致力于建造安全、灵活、稳固的移动仓储建筑,以其领先技术、一流服务和灵活多样的销售模式为中国的制造业、电子商务与零售业、物流园区等各行业客户提供着优质专业的篷房产品和服务。

劳斯伯格在其发展历史中有几个里程碑式的研究发明:首先,研制成功了世界上第一座两头捆绑式地桩加固的大型帐篷篷房;其次,引入铝合金篷房结构系统,目前该系统已经成为全球行业标准;此外,还研制成功了用于活动篷房的模块组件系统。

当前劳斯伯格的业务已遍布全球,拥有50个下属公司及合作机构。在日新月异的篷房、帐篷和户外活动展厅市场上,劳斯伯格的专业知识和质量标准推动着整个篷房行业的发展。

|记者|劳斯伯格针对中国物流市场可以提供哪些产品和服务?具有哪些优势?

Frank Gaenzle:劳斯伯格于1998年进入中国市场,至今已拥有17年的制造和服务经验。劳斯伯格首次将移动建筑的概念引入中国,可谓中国移动建筑行业的先行者。

劳斯伯格可以为中国市场提供从最基本的篷房款式到可温控的仓储建筑。其移动仓储建筑系统可作为短期或半永久性仓库或厂房、季节性仓库、港区仓储、汽车物流仓储、旺季临时车间、物流中心、及机场报税库等。

劳斯伯格产品拥有多种核心优势,首先,从综合方面考虑,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单元组合结构:根据具体需要和场地面积灵活调整尺寸,根据需求建设,避免浪费;

2)无内柱(FreeSpan)设计:100%内部使用空间,方便库存管理,提高工作效率;

3)快速拆建和迁移:一天内即可完成1000平方米的搭建和拆卸工作,节省时间就是节省成本;

4)安全:结构稳定性和材质安全性严格遵守国际标准,抗紫外线、抗风、抗雪、抗震;

5)经验:国际化和本土化团队,以客户需求为导向,为客户打造量身定做的解决方案。

其次,劳斯伯格产品还具有高质量的优势,高质量的基础在于优质的材料,篷房的部分材料都是国外进口的优质铝合金。

此外,具备能够将材料变成建筑系统的专业知识。依赖5种不同的篷房模块进行最佳工艺组合,在中国当地进行成品的整体组装,并且通过不断地测试来验证牢固性与稳固性,这都是劳斯伯格的优势,同时,也是劳斯伯格能够成为行业领导者的关键。

|记者|劳斯伯格移动篷房能够为客户创造怎样的价值?

Frank Gaenzle:劳斯伯格移动建筑解决方案可以帮助客户提升货物供应的流转速度,同时降低物流成本,帮助企业在成本最小化与速度最大化的基础上实现最大化的仓储灵活性;不仅如此,劳斯伯格移动建筑坚固耐用,使用寿命超过20年,甚至超过了不少固定建筑的使用时间。针对物流行业,劳斯伯格的移动物流解决方案除了具有灵活多样的产品,还为企业提供了经济灵活的商业模式,企业可选择从3个月短期租赁到3年长期租赁的方式,减少了固定仓储建设资金的投入,并且客户在租赁使用后,可以选择直接购买产品。

|记者|近年来,劳斯伯格重点关注哪些行业?有哪些代表性的项目?达到了怎样的效果?

Frank Gaenzle:劳斯伯格在高端豪华型轿车仓储方面的成果尤为突出,目前与包括宝马、奔驰、保时捷、路虎、捷豹、大众、通用等多家汽车企业都有着良好的长期合作关系。

劳斯伯格在港口与航空货物运转方面也有很强的实力,例如,我们曾为中国南方的一个航空货物仓储中心进行了7500平方米的扩建。

劳斯伯格曾在地势不平整、环境较为恶劣的情况下高质量地为一家啤酒分销商在10天内搭建起了高6.8米、面积为2500平方米的大型篷房仓库。由于劳斯伯格的篷房具有很强的适应性和灵活性,只要天气状况良好就能施工,为该项目的顺利实施提供了时间保证。在建设过程中,劳斯伯格还为该项目篷房的屋顶篷布安装了采光带,仓库在白天可以直接使用日照光,无需开灯,这样一来,仅仅一个白天就能够节省超过340度电,在节能环保的同时帮助客户控制了成本。

|记者|劳斯伯格如何看待未来中国移动建筑的市场需求以及发展趋势?对公司未来发展有哪些规划?

Frank Gaenzle: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我们发现各行各业对移动建筑的需求越发强劲,凡是有生产制造的企业,就都有需要劳斯伯格移动建筑的可能;只要有产品,就有产品存储的需求;只要有产品的流通和交易,就会产生不同地区的仓储需求。

我们认为中国的物流行业给移动建筑行业带来了更多的机会,特别是电子商务行业发展格外迅猛,电商自建仓库,快递业优化配置等,都是我们移动仓储建筑施展优势的大好时机。

客户需求方面也发生着微妙的变化,近几年我们发现,客户对于仓储灵活性的要求越来越高,而且产品的及时交付和快速搭建也变得日益重要。

同时,物流行业客户对于“交钥匙”解决方案的需求不断增长,这就包括地面、电器设备、灯光、供热通风与空气调节等设施的建设要求,甚至客户希望在货物仓储的同时拥有毗邻的办公室,这些定制化服务的需求量也在增长,综合性、多样化需求对售后服务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近年来劳斯伯格与汽车、化工、食品和钢材等行业密切相连。在未来的时间里,我们将会继续发挥在技术、质量、专业知识以及服务等方面的多重优势,深耕中国移动建筑市场,为中国各行各业的发展添砖加瓦。

向扎克伯格学裁员 篇8

帕克的遭遇

以肖恩·帕克为例。他于2004年夏季加盟Facebook,并出任该公司首任总裁。在扎克伯格专注于Wirehog项目过程中,帕克主要负责Facebook的日常运营,并协助Facebook拉到了第一笔风险投资。最为关键的是,帕克通过相应措施,使扎克伯格拥有对Facebook近乎全部的控制权。

帕克本人虽然参与了网络音乐共享服务商Napster和另一家数字服务创业公司Plaxo的创建工作,但却无法逃脱被这两家公司驱逐的命运。为避免扎克伯格重蹈自己的覆辙,在Facebook从蒂尔手中获得50万美元投资过程中,帕克协助建立了Facebook具有投票权股权结构。时至今日,扎克伯格持有Facebook的57%股权,这也意味着包括Facebook董事会成员在内的任何人员,都无法强制扎克伯格做他不愿做的任何事情。

这种创始人所持股权比率极高的现象非常罕见,且已经在华尔街引起争议。但也正是这种股权结构,才使得扎克伯格主动愿意让Facebook上市,原因是即使Facebook上市后,扎克伯格也不必采取短期行动来平息股东们的不满情绪。帕克对于Facebook的贡献可谓很大,但他那喜欢参与派对的作风,注定他在Facebook不可能有着远大前程。在帕克加盟Facebook一年之内,他被迫出局。

帕克离职后,为亚马逊前高管欧文·范纳塔腾出了位置。范纳塔加盟Facebook后,开始担任商务开发主管,后又被提拔为首席运营官。时年36岁的范纳塔,也是Facebook引入的首位真正的“成年监督人”。范纳塔加盟Facebook时,该公司员工总数为26名,其中仅两名年龄在30岁以上。在范纳塔任期内,Facebook员工规模扩大至数百人,范纳塔本人也参与到这些新员工招聘活动当中。

范纳塔还使Facebook的商务引擎得以正常运转,并将该公司的销售团队和财务团队加以整合,同时参与微软于2007年向Facebook投资的谈判工作。微软此次投资将Facebook估值定为150亿美元。当时Facebook的营业额也由不足100万美元增至1.5亿美元以上。从本质上讲,范纳塔是一位善于运营创业公司的行家里手,他能够使初创阶段的科技公司得以加速发展。范纳塔的长项在于达成交易而非日常运营。2008年年初,Facebook推出名为“Beacon”的广告产品后受到外界的激烈批评。此时Facebook高管层意识到,公司需要另一种日常运营和管理方式。在这种情况下,扎克伯格决定让范纳塔卷铺盖走人。

如何正确适用裁员的法律规定,控制裁员过程中的法律风险,是用人单位极需重点把握的问题。实践中,用人单位的风险往往在于裁减人员未达到法定人数标准范围也启动裁员程序。如果需要裁减的人数未达到法定标准,建议用人单位尽可能以协商解除劳动合同的方式操作以更好地避免风险。

从公司角度肯定需要考虑成本利益和运营情况,裁员肯定是有原因的。从人力资源管理角度来说,员工做出激烈反应与人力资源管理的沟通工作是否到位、管理制度是否完善有关,人力资源最终还是以人为本。一个企业的成功不仅仅代表个人的成功,还在于这个企业承载着多少人的梦想,能让多少人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

裁员管理

企业以追求利益的最大化为己任,一个企业最初就应考虑到有一个退出机制,人力资源管理也是一样。近几年来炒得很热的末位淘汰制就是人力退出机制的手段之一,裁员也是。但遗憾的是,一提到裁员,人们最容易联想到的就是:这个公司完蛋了。

尽管大部分公司裁员的主要原因是业绩衰败,但并购和局部业务调整也是造成公司裁员的因素。即便企业因为业绩不好裁员,也并非像多数人想象的那样,企业快要完蛋了,多半是企业为挽救下滑而采取的节省成本的正常措施。

一个好的公司和一个不好的公司的根本区别在于,即使你被裁掉,你还是很热爱那个公司。国外企业的裁员都是有高昂成本的,2000—2003年,朗讯裁员8万人共花了80亿美元来处理善后,员工离开朗讯除了获得了一笔较为丰厚的补偿金外,如果他在3个月内没有找到新的工作岗位,还可以享受朗讯提供的就业培训。因此对于跨国公司来说,退出机制的完善使员工的情绪已经不再是其裁员的主要障碍。

此外,跨国公司高昂的裁员成本在保障员工的同时也是对公司的制约,使其在做出裁员计划时非常慎重,不会轻易裁员。目前国内企业的裁员几乎看不到成本。事实上,随着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进入中国,裁员也会和产品降价一样成为一件非常普通和正常的事情,裁员是一种基于市场的理性行为,不应该总是从感性角度看问题,员工不要惊慌失措,媒体不要大呼小叫。

裁员的表面是成本缩减,但背后却是业绩文化的强硬逻辑。资本市场的反映也证明了这一点,假如大规模裁员作为广泛重组计划的措施之一,而且制定出完善的战略规划,公司的股价在消息公布之后的数天内平均上涨4%左右。裁员是在向客户、竞争对手、供应商和华尔街发出重要的信号。所以,我们必须看到:裁员及裁员管理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一种正常的人力资源管理行为。

人力资源区别于其他资源,它既有创造价值的一面,又有其独特的一面。首先,人力资源有自我就业选择权,自我就业选择权会导致人才选择有利于其个人发展的企业,如果企业的机制、行业等不利于己,人才就会流动;其次,人力资源会退化,如果企业员工过于稳定,员工创业激情就会衰减,员工能力在岗位上得不到提升,就会退化;再次,如果员工不再努力工作和学习,没有创新,员工就会从人才变成庸才。因此,通过裁员,可以铲除沉淀层,使组织的效率提高,这也是一个必然趋势。

劳斯伯格:移动仓库跟着“走” 篇9

该集团此次是为啤酒分销安排仓储。快消品的物流仓储选择在码头有着显著的交通优势, 能将货物迅速发送到市区的各个销售网点。但码头附近的固定仓库资源十分稀缺, 而且空地面积有限, 无法满足建立大型仓库的需求。劳斯伯格的大型移动仓库解决方案针对性地解决了物流集团的难题。

该项目一期工程中, 在地势不平整、环境较为恶劣的施工条件下, 劳斯伯格在短时间内完成了大面积的移动搭建。此外, 屋面系统采用透光和半透光的两种形式相间分布, 高效解决了采光问题, 更加节能环保。项目二期和三期工程在一期的基础上增加了混凝土防水浇筑系统、工业排风扇、雨篷等功能设施, 此外还增加了屋面钢缆、四面加固横梁、柱间支撑的安全设施, 极大地提高了仓库的安全性。同时, 劳斯伯格也针对施工前材料、设备、人员进行了严密计划, 每一道工序充分量化, 即保证施工进度, 又最大程度降低人力物力的浪费, 实现了效率最大化。

相对于传统建筑, 劳斯伯格移动仓库的建立更具高效性, 而且坚固耐用, 使用寿命长达20年。同时, 移动仓库的可移动性和伸缩性等优势也是传统建筑所不具有的, 无需地基便可随建随拆, 使得仓库能在短时间内迅速搭成, 高效而充分实现了资源的循环利用, 也使得储存空间的利用率达到最大化。劳斯伯格在注重高效的同时也保证了高质量, 该产品通过了德国工程认证, 防火级别B1级, 防风8-10级。

斯皮尔伯格的童话梦 篇10

关键词:斯皮尔伯格,童话梦,圆梦巨人

1 故事背景

故事讲述了孤儿院里一个名叫苏菲的小女孩一天夜里睡不着觉, 被巨人发现, 把她拎到了巨人国。这个巨人是好心眼儿巨人, 专门搜集好梦, 把梦分门别类地装在一个个玻璃瓶子里, 再挨家挨户地把捕捉来的好梦吹到孩子们睡觉的卧室里。他与其他巨人国中的巨人不一样。其他巨人都吃人, 他只吃自己种植的食物。小姑娘叫他“BFG”, 为了阻止其他巨人继续吃人, 聪明的苏菲让BFG调制出一个关于巨人吃小孩的噩梦, 并想要把这个梦吹到英国女王的卧室里。最后英国女王相信了苏菲和“BFG”并合力抓住了食肉巨人将他们放到孤岛生存。故事非常简单, 情节设置上简单到让人感觉不到电影本身的戏剧冲突, 小女孩的背景交代不足, 使观众难以产生情感共鸣。对于成年观众来讲, 《圆梦巨人》略显低幼, 但这就是斯皮尔伯格导演在几十年的电影生涯中不断讲述的关于冒险与梦想、纯真与科幻、救赎与宽恕的主题。在荧幕上为自己圆一个童话梦。

2《圆梦巨人》影片的故事内容以及描述对象

斯皮尔伯格导演被称为“儿童电影大师”, 儿童是斯皮尔伯格永远钟爱的描述对象, 如《人工智能》《ET》等影片, 即便有些影片中的主人公是成人, 也是充满儿童精神特征、孩子气。在他的电影中, 儿童成为了超越成人的英雄, 在《外星人》中, 正是不为成人所理解的小主人公埃利奥特拯救了外星人, 儿童的世界是充满纯真和幻想的, 斯皮尔伯格用科幻表现了出来。在《外星人》中, 斯皮尔伯格将童稚展示为精美绝伦的影像, 埃利奥特骑车带着外星人穿越月亮背景的画面也成为电影史上经典的镜头之一。斯皮尔伯格善于用孩子的眼光看世界, 并尊重孩子, 在《圆梦巨人》中, 正是英国女王相信了苏菲吹进来的梦才抓住了食肉巨人。经典童话故事中有一个普遍的现象, 即父母形象的缺失或者有不完整, 斯皮尔伯格就将这一元素运用到了他的电影之中, 不论是早期的《外星人》《第三类接触》《胡克船长》等, 还是现在的《圆梦巨人》都存在父母形象的不完整, 也许这是由于他自身父母离异, 但他将自身放大为人类共同的问题, 这些孤独的儿童的是人类的缩影, 渺小、脆弱。

斯皮尔伯格导演善于描述儿童, 同时也是善于运用儿童视角的导演, 在主旨严肃的《辛德勒的名单》《战马》《太阳帝国》中, 斯皮尔伯格喜欢在抒情桥段中拨开成人世界的硝烟, 让战争大环境下儿童的不解、困惑、失望等情绪得以呈现, 以此来感染观众, 深化主题。在《侏罗纪公园》《ET》《夺宝奇兵》等电影中儿童往往被塑造成英雄或关键角色, 勇敢与成人世界和怪物作斗争, 同样在《圆梦巨人》中, 苏菲在巨人眼中是一颗“人豆子”, 但苏菲并没有敬而远之而是联手人类力量和好心眼巨人一起赶走了食人巨人。这种外表上看来以弱胜强的情结, 归根结底是导演理想主义与浪漫情怀的释放。

《圆梦巨人》改编自畅销小说《好心眼巨人》, 在剧情深度和合理程度上, 导演斯皮尔伯格并没有通过成人思维进行再次创作, 为所有无法认知的事物赋予感性的浪漫色彩是儿童视角电影的显著特点。当你做梦时是好心眼巨人在窗外吹梦, 一颗大树孕育了所有的梦, 电影在设定上就是孩童的心智和思维, 没有成人的理性思维的束缚, 这样所呈现出来的童话世界才能充满想象空间。同时孩童的心智和思维也助推着情节的发展, 在食人巨人强行进入好心眼的密室一段中, 家中的所有事物都与苏菲形成了巨大反差, 视觉上给人以一种强烈的对比和紧张感。但巨人们一次又一次的搜查都被苏菲凭着勇敢和智慧躲过, 类似的情节在斯皮尔伯格导演的其他作品中也有体现。在这之外, 爱的关怀也在情节的推动上占据着重要的部分, 《外星人》中以对抗成人世界为代价的营救大战, 《侏罗纪公园》中不畏恐龙的亲情救援, 斯皮尔伯格导演一直在强调爱的可贵, 在《圆梦巨人》的最后, 女王用直升机抓住食人巨人, 但没有将他们杀死而是将他们放在了一个四周环海的孤岛上, 并给予豆子当食物, 慢慢将其改变。这份善良与纯真也是斯皮尔伯格导演的灵魂所在。在电影中, 观众可以感受到斯皮尔伯格的赤子之心, 他相信爱是这个世界唯一的救赎。

3 结语

在儿童的世界中没有欺骗、虚假, 不会被金钱、权力所左右, 这样的儿童形象或者加入电影中或者成为电影主体, 都与成人世界形成反差, 使观众反思在成长的过程中失去了多少本真。在斯皮尔伯格的电影中。童真能战胜所有的规则和体制, 保留本心的人成为了最后的胜利者, 童话般的结尾唤醒观影者的至真至纯。这部电影虽无法与斯皮尔伯格导演巅峰作品媲美, 但这是他的一个童话梦, 是给有童趣的人看的电影。无关票房, 只关梦想。

参考文献

扎克伯格:一夜成名 篇11

根据Inside Facebook Gold的统计,截止到2011年4月,Facebook在全球的月活跃人数达到了6.615亿。这个最初只能为用户提供有限的功能,呆板的用户个人页面,并且仅对精英大学的学生开放注册的社交网站为什么会这么火?

扎克伯格是个很个性的Geek,他或许讲不出诸如六度分割一般的社会学理论,但是他却能让自己的想法暗合当前的科技和社会发展。其实,Facebook这种社交网站的原理早在1968年就已经被提出,而拉开社交网络大幕的是1997年试运营的“六度空间”网站。然而“六度空间”的失败和韦瑞契的默默无闻,是受制于当时那个科技并不发达的时代环境,而短短几年之后,迅速发展的科技和愈发成熟的网络环境,让人们开始热衷利用网络进行交流,掌上数码设备的不断普及也在督促另一个“六度空间”的诞生。

作为一个以朋友圈子为主的SNS社交网站,Facebook尽管不是先行者,却是开了很多先河的卓越贡献者。Facebook最初是在校园里以“封闭式”实名注册起家的SNS网站,后来这种“真实的封闭”又延展到了亲朋好友、同事邻里之间。一位37岁的加拿大妇女在Facebook上找回了20年前送给别人领养的儿子,方法简单得让人喷饭:她在Facebook上输入儿子的名字,结果,她就在众多同名会员的照片中认出了自己的儿子。

与世界最大的搜索引擎Google相比,Facebook没有华丽的数据算法,而是充满温情,但它的搜索结果和途径都是活生生的“人”。

2005年,MTV网络希望以7500万美元购买Facebook,雅虎和微软随后也给出了更高的价格,都被扎克伯格无情拒绝了。而扎克伯格的校友、微软总裁比尔·盖茨花了2亿4000万美元,也仅仅买到了Facebook约1.6%的股份。2006年,前雅虎CEO特里塞梅尔打算以10亿美元购买Facebook时再次被拒绝,特里塞梅尔说“从没见过任何人能对10亿美元视而不见,但在扎克伯格这里就是不行”。而扎克伯格给出的理由很简单:“这不是价格的问题。这是我的孩子,我希望自己把它养大,看它成长。”

劳斯伯格:安全可靠的仓库管家 篇12

2015年8月12日晚, 天津市滨海新区港务集团瑞海物流危化品堆垛发生火灾爆炸。而在此次爆炸中, 位于天津东疆港的劳斯伯格奔驰仓库距离爆炸中心4.5公里, 其中2公里为海面, 直接受到爆炸的冲击。劳斯伯格奔驰仓库除部分卷帘门和电路轻微受损外, 其他设施完好无损, 仓库内的车辆全部完好。为什么会产生与人们预期完全不同的效果呢?这种结果归功于移动建筑所采用的材质和设计的结构。首先, 移动建筑的预制板全部采用进口铝合金制成, 该产品通过了德国工程认证, 防火级别B1级, 防风8~10级, 在材质的选择上做到了优中择优。其次, 移动建筑采用柔性结构设计, 能够有效抵挡风载和强烈震动, 一定程度上应对了爆炸的冲击力。同时, 优良的选材和设计也要有高水平的安装, 劳斯伯格采用标准化流程施工, 能够保证搭建精细化, 更加确保移动建筑式仓库的坚固性。从设计到搭建的过程中, 劳斯伯格一直把安全坚固的理念融入其中, 从而成为企业可靠的“仓库管家”。劳斯伯格天津港仓库始建于2011年, 占地面积约2万平方米, 建有6个仓库, 其中4个为长95米、宽21米的仓库和2个长110米、宽21米的仓库组成, 可以满足近千辆车的仓储需求, 风力荷载能够达到0.5KN。此次爆炸后, 劳斯伯格严格排查仓库, 并对少数破损设施处进行维修, 确保仓库的正常使用。

上一篇:多药耐药蛋白下一篇:企业效益最大化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