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心

2024-05-09

诗心(精选12篇)

诗心 篇1

每个人都是在诗歌里不知不觉完成了自己的成长。

小时候,跟着李白看“床前明月光”,虽然不懂得什么叫思乡,但小孩子的眼睛像月光一样清清亮亮。长大以后,恋爱了,想起过李商隐的比喻——“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再长大一些,开始工作,忙碌、烦恼纷至沓来。我们想安静,想放松,想起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千古夕阳下,陶渊明的诗意温暖了后世的每一丛带霜的菊花。

然后,我们日渐成熟,有了更多的心事,更复杂的焦虑,更深沉的忧伤,于是会不由自主地想起李后主的“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与我们的一己之悲比起来,那样浩荡的悲伤、深刻的哀痛,会不会使我们的心稍稍放下一点,使我们的胸襟稍稍开阔一些呢?

终于,当年华老去的时候,我们轻轻叹一口气,想起蒋捷说:“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面对逝水流光,那种淡淡的喟叹,既伤感青春,又欣慰收获,不也是一种深沉的人生吗?

很多人疑惑,在忙碌生活中,诗对于我们究竟是一种必需品,还是一种奢侈品?虽然相比于我们每个人的工作现实、生活梦想,诗歌可能变成了一件奢侈品,但如果我们真的愿意相信诗意是生命中的必需品,那么我们也许就真的可以过得诗意盎然。

林语堂先生曾经说过一段关于诗歌的话:“它教会人们静听雨打芭蕉的声音,欣赏村舍炊烟袅袅升起,并与流连于山腰的晚霞融为一体的景色;它教人们对乡间小路上朵朵雪白的百合要亲切,要温柔;它使人们在杜鹃的啼唱中体会到思念游子之情;它教人们用一种怜爱之心对待采茶女和采桑女、被幽禁被遗弃的恋人、那些儿子远在天涯海角服役的母亲,以及那些饱受战火创伤的黎民百姓。更重要的是,它教会了人们用泛神论的精神和自然融为一体,春则觉醒而欢悦,夏则在小憩中聆听蝉的欢鸣,感怀时光的有形流逝,秋则悲悼落叶,冬则雪中寻诗。”

其实,诗意一直都在,只不过我们的忙碌把它遮蔽了;诗意随时会醒来,但在它醒来的时候,我们要准备好一颗“诗心”来迎接它。汉代的人曾经说过:“诗者,天地之心。”天地如此壮阔,长天大地之间,生长着万物和人,天地山川的巨变,万物草木的生长,人的命运变迁和人生的细微动静,共同合力,凝聚成诗。

春花,夏蝉,秋叶,冬雪,只是风景吗?不,在诗人笔下,它们转变成为一个个意象,成为诗人感情的寄托。王国维曾经说过:“一切景语,皆情语也。”一花一叶,一丘一壑,在诗人眼中、心里、笔下,活跃起来,流动起来。主观情意和客观物境构成一个流动的空间,这种艺术境界就是意境,让人品味,让人沉湎。

那些曾令古人沉醉的意象,实际上从未远离我们,它们生生不息,在岁月中深情等待。如果我们愿意把自己交付给诗歌,也许就可以循着美丽诗思,一路寻访到自己的心灵。

(选自《时代青年》,有删节)

诗心 篇2

教材分析

湖南美术出版社小学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美术》(湘版)教材五年级下册第十课《水墨诗心》。本课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学习活动以欣赏活动为先导,用简短文字表述对画作意境的理解,帮助启发学生更细致的体会中国画表达意境的特殊方法,并在对诗画的认识基础上进行尝试体验,让学生在实际应用中加深理解,培养对诗画的兴趣

教学思路

本课教学从欣赏名家作品开始,通过三幅名画家作品,获得感受和方法。在赏析过程中帮助学生把握画面的气氛、选取景物的表现意义、表现手法。为画作命题或找出相应诗句,表达自己的理解。在尝试过程中运用所学的知识方法,建立在诗句理解的基础上,合理安排画面。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够运用绘画知识和文学知识,感受分析中国画作品,说出作品的表现特点,并大胆表述自己对画中所表现意境的理解。

2、使学生能够用水墨画小品进行诗意表现。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感受体会中国传统绘画“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情与镜圆满结合的艺术

意境。

难点:通过欣赏体会搞清楚中国传统绘画诗画一体的意境表现方法,并能用简短

的文字表述对画作意境的理解及尝试绘画。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中国画工具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教师示范(名诗中取景绘画)老师今天给大家带来一份礼物。

2、猜一猜,老师画的这幅画来自于我们熟悉的那句古诗?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3、引出诗情画意:从我的画中同学们读出了诗句,而我也正是从句诗中看到这幅画,这就是我们中国的传统绘画讲究的就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艺术意境。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体会《水墨诗心》,诗心何解,诗人作诗之心。

4、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从简单的绘画中,诱导学生发现他们熟悉的诗句。从而引出中国传统绘画意境表现的重要特点“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艺术意境,而揭题

二、欣赏

1、PPT出示《秋风吹下红雨来》

A、大家从这幅画中看到了什么,画了些什么?

B、如果你是这位骑在牛上的牧童,在这样的环境里,你是什么样的心情?

C、揭示作品名称:从作品名称上画家给我们提供了那些信息?

李可染用什么来表现“风”和“雨”?

D、画家用什么笔法来表现这茂盛的树林、如雨般的落叶?(中锋、侧锋表现树干,点画法表现落叶)

E、在墨色上你又有什么发现?(浓淡不同,表现近实远虚,干湿变化来表现树木的纹理)

F、师生共同尝试利用浓淡干湿不同的笔法表现树枝

小结:大家说的太妙了,我们中国画就是运用墨色深浅、用笔干湿,以“托物寓意”之法来表现画面。

2、讲故事——齐白石与老舍的故事

A、PPT出示“蛙声十里出山泉”这句诗,如果是你来画你会如何来表现画面?

出示作品

B、提问: 画面没有蛙,何来蛙声?

小结:诗和画都妙在一个“出”字,山涧泉水自远处而来,小蝌蚪在湍急的水流中欢快的游动,这自然让人联想到蛙和蛙声,可谓意在画外。

3、再来看看这幅《梅花月影图轴》

A、其实对于这幅画我有一个小疑问,梅花、月影,可是我并没找到月,大家能帮我找找吗?

B、为什么在哪儿?(墨色浓淡,表现的光影体现月的位置)

小结:月色轻柔,梅枝交错,环绕着明月,疏影横斜,虚实相生,一种婉约的朦胧之美。

4、回过头来看看,前两幅画有表现墨色浓淡吗?

【设计意图】通过分析画面主体形象、款识明确表达主题,并围绕主题拓展想象,来体会作者的创作意图,再通过感受用笔、用墨的方法体会中国画运用墨色深浅、用笔干湿,以“托物寓意”“意在画外”“ 虚实相生”等表现画面的手法。

三、尝试

1、出示《小篷船》《春水归舟》可给人的感觉一样吗?

小结:《小篷船》以线为主的造型手段,表现了杨柳江岸的和煦春风,绿水行舟的安详景象,《春水归舟》以浓重的破彩渲染了浓浓春意。

2、PPT诗画小游戏

A、根据画面猜诗句(介绍款识)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B、根据诗句想象绘画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设计意图】通过两幅春景画作的对比,启发学生体会多种表现手法,为开启学生想象提供路径。小游戏利拓展学生思维,放松气氛,又观摩了名家作品,激发尝试创作的欲望。

四、学生习作

师:除了老师提供的这些诗句,同学们还有自己喜欢的诗句吗?能运用绘画的方式表现出来吗? 学生练习,教师巡辅

【设计意图】以诗为题作画,利用所学方法,尝试诗意画的创作。

五、评价小结

1、个别学生展评

生展示

生评价:构图很好,注意整洁

2、小组集体展评

3、教师小结:我们在课后还可以运用这些方法去欣赏、绘制其它的作品。

鸟语声声动诗心 篇3

燕子是候鸟,春天飞回旧巢栖息,它的轻盈体态和喃喃燕语,为人们增添了不少生活乐趣。唐代诗人李白有诗赞道:“双燕复双飞,双飞令人羡。”南宋的《燕子》诗云:“燕子营巢得所依,衔泥辛苦傍人飞……不恋雕梁万里归。”南宋诗人陆游也写过一首《燕》:“……争梁谇语惊幽梦,掠地斜飞避画帘。雏食得虫应自喜,巢泥经雨更频添……”诗人通过诗句,把燕子的生活习性刻画得生动传神。

喜鹊喳喳报喜,被人视为吉祥鸟。我国民间还有个传说,每年七月七日,喜鹊相连成桥,让织女、牛郎得以渡河相会,因而它成为喜庆吉祥的象征。宋代文人欧阳修《野鹊》诗赞道:“鲜鲜毛羽耀朝辉,红粉墙头绿树枝。日暖风轻言语软,应将喜报主人知。”直到如今,人们还总是翘首企盼喜鹊飞临檐下,歌兆喜讯的到来。

杜鹃又称“子规”。相传,蜀国国王杜宇在失国身亡后,化为杜鹃,因而杜鹃常被视为凄凉之鸟。李白的“又闻子规啼夜月”,杜甫的“子规夜啼山竹裂”,张泌的“等是有家归不得,杜鹃休向耳边啼”都是咏杜鹃的名句。杜鹃喜食毛虫、白蚁等,是益鸟,而且它是候鸟。南宋诗人陆游在《鸟啼》中写道:“二月闻子规,春耕不可迟。”诗人把杜鹃的啼声作为报春的信号,向人们昭示春的信息。春天的早晨,一声声清脆的鸟声是大自然美妙的乐曲。

鸥随潮往来,逐浪轻飞,与湖、海、人亲近,颇得人们喜爱,唐人刘长卿《弄白鸥歌》直抒爱鸟之情:“……归客正夷犹,爱此沧江闲白鸥。”宋代黄庭坚有“江南野水碧于天,中有白鸥闲似我”之咏。在杜甫笔下,白鸥何等自由快乐:“江浦客鸥状,无他亦自然,却思翻玉羽,随意点春苗。”

黄莺是百鸟中的歌手。诗人无不把它与春天联系在一起,杜牧的“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徐元杰的“花开红树乱莺啼”都是咏黄莺的名句。而唐代金昌绪在《春怨》诗中云“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则是借咏黄莺,抒发思念亲人之情,构思可谓巧妙。

与黄莺歌喉可相媲美的画眉,它的声调清脆,歌声悦耳,容易让人联想起“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的诗句。歌吟画眉的诗,大概数宋代欧阳修《画眉鸟》写得最动人:“百啭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低。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林间自在啼。”通过描写画眉在鸟笼啼叫声音不同,道出画眉向往自由广阔的大自然。

还有不少诗人留下了吟咏白鹭、雁、鹰、鹤、朱雀等百鸟的诗篇,如唐人张志和的“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王维的“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白居易的“风翻白浪花千片,雁点青天字一行”,柳宗元的“苍鹰上击翻曙光”,刘禹锡的“晴空一鹤排云上”。如此百鸟齐飞,简直是个载歌载舞的缤纷天地。

湿润的诗心 篇4

来在沪上的雨夜里

听街上汽车逝过

桅间的雨漏乃如高山流水

打着柄杭州的油伞出去吧

雨水湿了一片柏油路

巷中楼上有人拉南胡

是一曲似不关心的幽怨

孟姜女寻夫到长城

读这首诗很容易使人想到戴望舒的《雨巷》, 同样是江南雨中的情调, 这首诗似乎不逊戴望舒。戴诗的旋律美, 意境美, 这首诗一点不缺。而这首诗节奏的自然, 以及意境的独创似乎还胜戴一筹。戴诗以调子取胜, 其意境却是某些旧诗句如“丁香空结雨中愁”的稀释。《雨巷》虽然得到了许多读者的喜爱, 而实际上仍脱不了旧诗的痕迹。林庚这首诗则不同, 它如同废名所说, 不是旧诗那种情生文、文生情的制作, 也不是从旧诗里借鉴的情调, 而是富于自己的性情, 是触景生情的产物。但这首诗又有传统文化的根基, 是地道的中国诗, 懂得的人一望而知。

诗的题目是“沪之雨夜”, 这个“沪”字值得玩味。我以为一个“沪”字至少有两层含义。其一, 沪代指江南。江南多雨, 富于雨的情趣, 是一种水文化。废名说:“林庚是福建人, 但他是不是生长在福建我还不知道, 他是在北平长大的确是知道的, 凡属南方人而住在北方沙漠上, 最羡慕江南, 江南对于他们真是太美丽了, 无论在他们的想象中, 或者有一天他们到江南去了, 所以林庚的《江南》有云:‘满天的空阔照着古人的心, 江南又如画了。’”废名正是看到了江南这一点才说这番话的。江南因为多雨而美丽, 而照着古人的心!其二, 沪 (即上海) 又是中国最大的现代化大都市, 最富于现代气息。两层意思本来有着一定程度的矛盾, 因为如画的江南与现代化都市之间并不协调。然而在林庚的笔下, 现代与古典, 都市与乡村得到了和谐的统一, 用他神奇的笔, 为我们营造出极富韵味的现代意境。在现代里寻找古典, 将传统融入现代, 这就是这首诗特殊的审美效果。

除了“沪”, “雨夜”这两个字眼也很富于诗意。这两个字使我自然想起李商隐的《夜雨寄北》来。“君问归期未有期, 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 却话巴山夜雨时。”雨夜总是很富于情调的。我很怀恋故乡的雨夜。特别是春季, 天气微寒, 躺在床上, 蜷缩在被窝里, 听一阵雨声从瓦上飘拂而过, 间有萧萧的风声, 真的非常适宜于遐想, 适宜于念远。所以古人喜欢写雨, 我的印象中, 写雨写得最好的诗句之一, 是蒋捷的《虞美人·听雨》:“少年听雨歌楼上, 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 江阔云低, 断雁叫西风。而今听雨僧庐下, 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 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将人生的变幻与听雨结合在一起, 透露出如许的感慨。所以“沪之雨夜”真的是一个好题目。选题好, 写得也好, 旧题材能够出新意, 林庚是一个出色的诗人。

诗分两节。第一节着重写室内听雨之感。“来在沪上的雨夜里”, “来在”一词说明诗人并不是沪上的居民, 他不过是个客居者, 是个外来者。因为废名的介绍, 我们知道他来自北平, 来自少雨的沙漠之地。所以“来在”一词也隐含着一种欣喜。“来在”雨夜, 来在沪上的雨夜里, 不是来在沪上, 省去了地点, 直接进入到一种情境中, 使人感到这不单是一种空间的转换, 同时也是文化的怀想, 心境的贴近。沪上的雨夜是什么情调的雨夜呢?诗人写了句“听街上汽车逝过”。我觉得这句特别好, 特别准确, 准确传达出沪上雨夜听雨的韵致。上海固然是大都市, 但终归是江南, 在上海这样的大都市听雨, 同样给人一种寂寥之感, 而这种感觉借汽车的声音传达出来, 不仅富于现代气息, 是信手拈来的意象, 同时也有鸟鸣山更幽的意思。我想这样的体验都市中人应该都有过, 平日里常被忽略的汽车声, 会因为雨而清晰起来, 并且变得不那么刺耳。为什么会如此?我想一则因为空气的澄清, 二则因为心绪。可能夜雨导致不眠, 特别容易听到车声, 而车声反衬出雨夜的静谧。这是典型的在新的意象中传达出旧的情调的例子。下面一句“桅间的雨漏乃如高山流水”, 朋友中有人不解这一句, 认为未免太夸张, 桅间的雨漏怎么可能有高山流水那样的壮观?其实这就是不会读诗的缘故。“高山流水”本来是一个典故, 是钟子期和俞伯牙的故事, 这个故事可以置换为“友情, 知音”等意思, 诗人借此不过要表现雨和自己的关系, 他们之间就有着高山流水的情韵。“高山流水”还可以理解为高雅, 则此雨漏之性质便可想而知。总之, 我们不能从表面的水流上去理解这一句, 如此则是呆解。末句“打着柄杭州的油伞出去吧”, 这句话似乎有点突兀, 其实正是上面诗意水到渠成的结果。既然这雨如此之美妙, 为什么不出去走走?既然要出去走走, 那自然要撑着杭州的油伞了, 因为那才能够体味江南雨之情趣。如若是我们现在的布伞, 其声其色其情都不对, 还不如就窝在家里。废名“西湖的雨景必已给诗人的想象撑开了”, 是的, 这一句很自然地将沪上的雨景引到了西湖, 称得上是神来之笔。

第二节应该是行于街中之所见吧?当然亦有所闻。“雨水湿了一片柏油路”, 我觉得这也是现成而好。大凡都市的街景, 天晴之时总给人灰仆仆的感觉, 而下雨天, 经过雨水的冲洗, 街面往往比较整洁, 也算是赏心悦目之一种。特别是柏油路, 那种黑色经过了雨水的洗刷, 岂不是黑得更加明亮?这也是都市常见的物事, 经诗人点染, 也成了很好的抒情元素, 观察之细, 体验之切很少见。这句写所见, 下句则是所听。听了什么?“巷中楼上有人拉南胡”。南胡是什么胡?恕我孤陋寡闻, 猜想大概总与二胡差不了多少吧?这种乐器一定也有二胡的悠扬婉转, 期期艾艾, 所以诗人用了一个“幽怨”来表现。既是婉转的琴声, 又是深巷的楼上, 衬着街灯, 伴着雨声, 还有比这更和谐的情景吗?李商隐的诗句:“红楼隔雨相望冷, 朱箔挑灯独自归”, 虽然与林庚的情调有别, 但骨子里又似乎相通。这个雨中的南胡拉了什么曲调?是“孟姜女寻夫到长城”。这也是很富于悲剧气息的传说, 与江南水文化相辅相成, 是江南文化构成元素之一。妙就妙在一句“是一曲似不关心的幽怨”, 谁不关心?拉琴的人?诗人?城市居民?我觉得都不是, 诗人在这里要表达的意思大概是不经意, 不刻意。这里有诗人的辨识, 初只有琴声, 只是觉得好听, 细听才知道是孟姜女的旋律, 而这个旋律并不具有真实的内容, 只在情调上与沪上的雨夜相适应。这琴声也许多少带给诗人一点客居的清愁吧?也许未必, 但美是无疑的。

这首诗得到了废名的高度评价, 竟许之以“神品”。废名说:“这种诗很不容易有的, 要作者的境界高, 局促于生活的人便不能望见南山, 在上海街上忙着走路的人便听不见一曲似不关心的幽怨, 若听见也不过是贩夫走卒听见楼上有人拉胡琴而已, 诗人则是高山流水, 林庚一定在北方看见过万里长城, 故在上海的夜里憧憬于‘孟姜女寻夫到长城’了。”废名说得有趣, 并且与陶渊明相提并论, 废名的心也是澄净的。

以诗心抒诗情(教案) 篇5

——高一(4)班“晒诗会”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以原创诗歌为突破口,掌握写作诗歌的方法技巧。

2、过程与方法:通过诗歌朗诵、解读、鉴赏,加强对现代诗歌的了解。

3、情感态度价值观:增强文学积淀,提高对于诗歌的阅读兴趣和对自身写作水平的自信,激发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诗歌创作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准备: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前面我们在学习第三单元“诗歌单元”时,发现同学们对诗歌很感兴趣,于是设计了“晒诗会”这样一项语文活动,我们事先确定了创作的两大主题:“雪”、“别„”,并进行了分组,短短一周内就完成了诗歌创作、PPT制作、诗歌鉴赏等,下面就有请同学们来进行交流展示——

二、学生展示

三、教师总结

(一)可圈可点之处

1、热情可嘉

这些诗歌都是大家的心血和智慧凝聚而成。为了在预定时间内完成任务,很多同学放学后主动留下讨论诗歌创作、制作PPT、练习诗歌朗诵,直到今天中午还在不断的完善着。同学们的积极主动投入参与的热情让人刮目,PPT制作也很精良,选取的图片也能合乎诗歌内容。

2、才情可赞 大家能主动运用课内所学的诗歌创作方法和技巧,学以致用,完成了从课内到课外的迁移。有的诗歌写得颇有诗情,内蕴深刻,比如《咏雪》,就比较合乎闻一多的“三美”主张,诗歌从形式上体现了建筑美,诗句错落有致,体现了画面美,展现了雪洁白无暇、晶莹剔透的美丽,以及它甘于奉献的精神,也体现了音乐美,相似的语句“最倾心于她”间隔反复,形成回环往复之感,使得节奏鲜明,音乐感很强。整首诗娓娓道来,最后诗情喷薄而出,达到高潮,诗意较浓。

3、真情可感

同学们所写的诗歌比较贴近自身的生活实际,符合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对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体现出青春期的你们敏感的内心世界,以及对外面世界的探索,虽然诗意较浅,但是充满了真情实感,比如《别了,我们的青春任性》、《离别》等,弥漫着淡淡的忧伤,这是青春期特有的感伤,从懵懂无知到独立思考,你们正经历着蜕变,可以说,“晒诗会”晒出了你们内心的一角。

(二)有待提高之处

1、以文为诗

有的诗只是散文的再断句而已,以文为诗,缺少诗意。比如《别友》,看上去语言很有文采,但是没有诗的韵味。

2、缺少内蕴

有的诗歌只是简单的描写,缺少深层的内蕴,比如《雪》,仅仅抒发了作者对雪的向往之情,与《咏雪》相较,从立意上明显就低了一筹,再如《冬》,虽然体现了建筑美、音乐美等特点,也通过了三个画面的描述,动静结合、人物活动与景物特点相结合,展现出冬日场景,但是以“冬天已经来了,春天还会远吗”为主旨收尾,过于匆忙、流于简单,与《咏雪》相较,内蕴不够深刻。

3、鉴赏能力欠缺

诗歌鉴赏的角度有很多,可以从意象、手法、主旨、情感等入手,紧扣具体诗句进行分析,最后落实到情感。但同学们有的分析鉴赏比较简单,没有结合具体语句展开,或者分析时层次不清、思路混乱,明显缺少训练,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要加强这方面的练习。

飞翔的诗心 篇6

世明自喻为“诗的男人”。作为一名职业记者,他在担负社会责任的同时,将余力经营于诗歌,浸淫数十载而不弃,其孜孜不倦的追求精神让我深深感动。诗人的诗歌创作,以演绎爱情为主线,极力咏赞、直接描摹理想中的情与爱,其用情之真挚,用词之柔美, 用墨之凝重,净化和提升了俗世之爱。简约的情线,别致的情怀,多元的手法,不老的爱恋,和贯穿着年轻岁月水晶般的恋情,将惹人遐思的罗曼史做以细致入微地刻画,赋予古老的中国汉字更多的诗情画意。

“亲爱的,如果不是爱着/我怎么会在你的哀怨里失眠/如果不是爱着/撕破的心怎么会一次次破碎/又一次次粘连……”《如果不是爱着》;“一位大师告诉我/五百年的回眸/才换来今生与你擦肩而过/我怎么敢造次啊/怎么敢再次与你错过……”《如果您什么都不相信》。在这些或甜美或幽情的诗句里,诗人以幽默又不失端丽的语言,真挚地表达了自己年少时对窈窕淑女的渴望和追求,极具意味地将情缘勾勒成上天的安排,站在幻化的立足点,将原始的爱意涤荡成诗,通过浓情蜜意的诗意串联和情感铺排,将自己涌荡的情思生动地写映出来。

“爱人,我知道/我的爱/总有一天会凋零/如果真的碎了/我愿意用生命/换一次别样的盛开/盛开成一串串红柳/为我的爱人/编织生命里/最美的画面” ……《爱人,我知道您不敢爱我》。人,历数春夏秋冬,不断与现实生活的事物接触,内心情感很容易产生质的变化。在真爱的星空里,山盟海誓、水枯石烂的诺言自然具有诱惑力和煽动力,但诗人明显地认识到,这种表面层次的呐喊,与沉重的深情厚意相比有着云泥之别,所以,在诗人的情怀里,“我愿意用生命/换一次别样的盛开”,而这一切,都是为了那个“我知道您不敢爱我”的爱人。为什么让爱人不敢来爱呢?原来“曾经的伤痛/迷失了你的心野”,这个症结更坚定了“我”对爱的忠贞、执着,甚至是强烈的必胜欲望,这都是为了自己深爱着的那个女子,一叶孤帆似的真爱,承载着太多的烦闷和苦痛,更滋养出爱的温馨和甜美,快乐和幸福。

爱是心灵的秘密,诗人敞开心扉,纵情歌吟,以博大深沉之爱,引领我们走进了爱的世界:曾想,来生就做一只自由的鸟儿/飞翔在自己的天空/曾想,来生就做一条无语的鱼儿/静游在思念的海洋/曾想,来生依如今世的你/做我永远的新娘/曾想,来生依如今世的我/做你忠爱的新郎/可是,在那些你病痛的日子里/我对这些期许都没有了向往/来生,我只求做你的心脏/成为你身体的一部分/迷醉在你的怀抱里/和你一起深情的歌唱……《来生,做你的心脏》。这首宛若天籁之音的纯美诗篇,好似清泉鸣唱,大爱奔流,其意境之真、意象之美,意味之浓,标志着诗人的爱情诗创作迈上了一个新高。

情人之间的苦恋确实有些许无奈和苦涩, 漫长的等待与追求遥遥无期,常常令人心痛和伤怀。但诗人清醒地知道,“在现实与浪漫之间/有一条河叫等待/在幸福与痛苦之间/有一座桥叫徘徊/在等待与徘徊之间/有一片云叫牵绊/在坠落与飞翔之间/有一种永恒叫思念……”《红尘》。不能否认, 热恋中情人间的心事也是当局者所渴望了解的,以确定自己付出的爱是否安家落户,扎地生根。于是,诗人的笔下又流淌出了别样的诗行:“打捞你的心时/我才发现,你的心事很沉很沉/竟然压弯了我千年的思念……”《你的心事》,缠绵的心事,被诗人写得如此芊绵清丽,丝毫不以华美的词句夺人心怀,而是以弥散着恬适悠然的情趣,引取读者的共鸣。

爱,是一种情感的表露,也是一种胸怀的展示。爱可以自私但不可以自毁,可以伤心但不可以伤人。遇爱不可得不可求,这是对爱慕者最大的挫折和打击,可能埋怨,可能苦痛,甚至诅咒。在诗人的笔下,爱的真美却如此的令人心醉:“那么/就让我做你的邻居吧/或者/就做一个恋棋的老头/天天守在你屋前的槐树下/一边下棋/一边偷偷的看你……”《来生的期许》。呵呵,多么有情趣的诗歌啊!萦绕本色情怀,涵养博大众生的爱,是当代爱情诗领地又一高的起点。从世明众多的爱情诗歌中,我欣喜地发现:世明做到了,并且做得是那么完美!

读世明的爱情诗,烦躁的心享受到宁静,俗世尘埃得到拂拭,更对凡世尘爱有了新的认识和界面。那些沸腾滚烫的诗行,不同于情感的无力挣扎,与花前月下窃窃私语有着核的变化和升腾。且诗人不受当代诗坛某些不良风气所染,清莲独秀,芬芳四溢,实在难得。

过而立,临不惑,世明醉心诗园,心清室雅,用手中柔情之笔和澎湃的诗情,歌咏尘世挚情,吟唱凡寰真爱,以不俗的诗绩引起当代诗坛大家的关注。中国当代著名诗人、原辽宁省作家协会副主席阿红先生在读了世明的诗作后,亲笔题写“天绽诗花”墨宝以示鼓励。中国作家协会研究员、中国诗歌学会秘书长、国际华文诗人笔会秘书长、著名诗评家张同吾先生在读了世明的组诗《海之恋》后,写下了“把美妙的心音融入大海,每一朵浪花里都有天鹅飞翔”的深情寄语。

废名诗歌中禅学诗心 篇7

1. 作者的直觉顿悟, 悟出了现代人类精神的虚无感、痛苦感、孤独感。

禅宗的核心理念是顿悟, 他们十分提倡“一切现成”“即事而真”的体悟方式。废名深受禅宗思维方式的启示, 他的诗情总是在一刹期间爆发, 往往是对某种触发自己内心瞬间感悟的回应, 从而感悟到宇宙人生中最充实、灵动的生命意义。

1.1 作者的直觉顿悟, 悟出了现代人类精神的虚无感。

如何看待生死问题, 一直是哲学上探讨的重要话题, 也一直是困扰着人们的人生大问题。死亡是虚无的, 但如果人能从其超越出来, 那么你会觉得它是多么的美丽。废名在他的诗歌创作无不传达着这样的信息。如《小园》“我靠我的小园一角栽了一株花, 花儿长得我心爱了。我欣然有寄伊之情, 我哀于这不可寄, 我连我这花的名儿都不可说, ——难道是我的坟么?”[1]“坟”是废名诗中一道不错的风景, 诗中把“坟”喻为小园或花, 不但营造了独特的意象, 而且体现出一种禅宗式的独特的死亡观, 使原本沉闷的意象焕发出蓬勃的生机。表现出“死亦不死, 生死忘还, 死是人类的精神故乡, 死是人生最好的装饰”的精神境界。再如《空华》“我含着泪栽一朵空华, 我还望空关照我一生, 死神因我的瞑目端去我的花盆, 爱神也打开他的眼睛, 讶其新鲜茂盛, 觅不见一点伤痕, 于是因了我的空华, 生为死游戏, 爱画梦之光阴”[2]“生为死之游戏”, 就是说人活着最终都是要死的, 生只是死亡的一场游戏而已, 人生如梦。从而我们看出废名不是以世俗的人生态度对待死亡, 而是以审美的态度看待死亡, 而此生死观正契合了禅宗的精神实质。佛说“缘起性空”, 世界上的万事万物, 依缘而起, 而无自性。《中论·观四谛品》说:“未曾有一法, 不从因缘生, 是故一切法, 无不是空者”。《大盘若经》云:“一切法自性本空, 无生无灭, 缘合谓生, 缘离谓灭”。《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云:“色不异空, 空不异色, 色即是空, 空即是色。”因而, 佛教否认实有的生灭, 认为一个人如果能自觉的把握其生命的内在本体, 那么他就达到了超越生死的成佛境界, 从而渗透出一种浓烈的虚无意识。

1.2 作者的直觉顿悟, 悟出了现代人类精神的痛苦感。

佛教讲“人生是苦”, 佛道中的这些思想的启发, 加上废名所面临的现实生活的困顿和艰苦, 导致了他人生悲苦、宿命难逃、世事幻灭的人生观。在废名看来, 人生充满着困顿、痛苦和悲衰。他笔下没有大悲剧大喜剧, 只是描写平常人的平凡生活。但是透过平常和平凡的背后, 我们感受到的却是一种难以名状的悲苦。平淡的生活面影中透露着晦涩、黯淡的气息。如《镜》“我骑着战马误入桃花源, 溪女洗花染白云, 我惊于这是一面好明镜, 停马更惊我的马影镜?女儿善看这一匹马好看, 马上之人, 唤起一生, 汗流浃背, 马虽无罪亦杀人”[3]镜中的世界是善良明净、纯洁无瑕的, 美好的世外桃源景象, 充满的是禅家的静观之气。但是被马上之人一生的汗流浃背所破坏, 导致更为惨忍的结局“马虽无罪亦杀人”, 没有比这更痛苦的思考了, 在现实生活中势必会碰到类似的情况, 导致不可以有自己选择的余地, 或许在作者眼里, 人的命运有可能就是那匹马的命运, 不可以自己选择, 除此之外, 时时还会产生被驱使和利用的不可名状的痛苦。

1.3 作者的直觉顿悟, 悟出了人类精神的孤独感。

废名的性格本来内倾不大与人交往, 再加上这样一个特定的时代背景, 一种强烈的孤独感时刻缠绕着废名。他曾在一首小诗《街头》写到:“行到街头乃有汽车驰过, 乃有邮筒寂寞, 邮筒PO, 乃记不起汽车的号码X, 乃有阿拉伯数字寂寞, 汽车寂寞, 大街寂寞, 人类寂寞。”[4]五个寂寞蕴藏着诗人内心无法摆脱的孤独。诗人遂以寂寞的心态关照街头的一切, 他想起匆忙开过的汽车, 无人留意的车牌号, 进而让诗人感受到冷清的街头也十分的寂寞, 从而抒发出人类无奈寂寞的情感。这种生活在茫茫人海中, 由于生活节奏紧凑, 人与人之间缺乏交流, 心与心之间缺乏坦诚, 从而导致了这种可怕的冷漠、悲凉的情怀。再如《妆台》:“因为梦里梦见我是个镜子, 沉在海里他将也是个镜子, 一个女郎拾去, 将她放在她的妆台, 因为此地是妆台, 不可有悲哀。”[5]诗句“沉在海里他将也是个镜子”, 说明无论在哪里, 诗人永远是自己, 无法改变, 即使女郎拾去后, 自己仍然明白自己是镜子, 只是女郎不知道, 女郎仅仅只会把镜子当成鉴照自己美貌的普通镜子, 进而产生了一种无可言说的巨大悲哀, 从而透露出人与人之间巨大的隔膜和深深的悲哀。除此之外, 在其他诗中也有抒写, 如《拈花》中“遗世而独立”却微笑“拈花”的孤独者;《花盆》中“树”与“草”不能相互对应的对白, 让人产生疏离感等等, 这种孤独的情愫让人不寒而栗。废名以独特的艺术形式表现出现代人所体验到的孤独感, 它不同于黑夜的寻梦者, 荒原上的行路人, 孤寂总伴着愁眉苦脸的焦虚, 他的寂寞是一种“光荣的寂寞”, 是难得的智慧福音, 是走向深刻的必由之路, 是一种博大深沉的现代感受。

2. 作者的自我超越, 表明了对和谐、健康现代人类精神境界的向往。

废名深受禅宗思想的影响, 使得他总能以恬淡的心境、无为的方式去触摸这个日常化的世界, 描绘灵性化的自然和自然化的人生。在他的诗中常常以自觉的状态对日常悲苦的生活题材进行审美化, 自然地营造了中物空我、薄生死、尚心性的达观超脱境界。这一境界为苦闷中的废名提供了驱逐“无明”、化解烦恼的出路, 并把他的苦闷升华为美, 升华为心灵存在的方式。所以, 品味着废名的诗, 我们仿佛看到“一个扶拐杖的老僧, 迎着风, 飘着袈裟, 循着上山幽径, 直向白云深处走去”。[6]

自然景观静谧淡雅, 是怡情养性、澄心静虑之所在;人与人之间心地坦诚, 自得其乐则构建了豁达开阔的理想乐园。废名在的诗中也恰恰表露了这样的心境。如《十二月十九夜》“深夜是一枝灯, 若高山流水, 有身为之海。星之空是鸟林, 是花, 是鱼, 是天上的梦, 海是夜的镜子”。[7]诗人营造了一个美的世界, 有山有水、有花有鸟, 空间思维千恣万肆, 诗人精神也处于一种自由自在的“逍遥游”状态, 彰显着一种超然洒脱、天地万物容于我心的精神, 给人一种深沉的哲理思考:越是容忍寂寞, 就越能获得更为广阔的天地;越是承受黑暗, 就越能获得光明;越是保持内心清净, 就越能穿透尘世的浮躁、直达理想的境地。

诗人的自我超越, 并不是消极的避隐, 也不是退缩和颓唐, 而是愤世嫉俗者在黑暗中对和谐、健康现代人类精神境界的向往。如《梦之二》“我在女子的梦里写了一个善字, 我在男子的梦里写了一个美字, 厌世诗人我画一幅好看的山水, 小孩子我替他画了一个世界”。[8]诗中对“善”、“美”、“好看山水”等字眼的描绘, 及其对人生的美好期待, 诉说着诗人对人生的巨大热情和对未来的美好憧憬。同时诗中《掐花》“跑到桃花源岸攀手掐一瓣花”;《鸡鸣》“鸡鸣狗是理想的世界了”;《镜》“我骑着将军战马误入桃花源”都表明了作者对和谐、健康的现代人类精神的向往。

总而言之, 废名不是一个循规蹈矩的作家, 他的创作总是不断地突破自己, 把自己的精神理念时刻灌注在作品中, 追求新的发现和创作。尤其是对作品中蕴涵了禅宗哲学的静观顿悟, 以及所产生的独特的生命感悟, 让我们看到了他为中国现代诗坛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摘要:废名作为一名禅宗爱好者, 他的创作深受禅宗的影响, 本文具体探讨佛教文化、禅宗精神是如何影响废名诗歌的主题建构的。

关键词:废名,诗歌,禅宗思想

参考文献

[1]谭桂林、龚敏律:当代中国文学与宗教文化[M], 湖南:岳麓书社, 2006

[2]吴言生:禅宗诗歌境界[M], 北京:中华书局, 2002

让低年级孩子诗心飞扬 篇8

一、儿童诗的创作教学具有多种教育功能

1. 传承历史文化

诗歌是最早出现的文学样式, 几千年的文学之宗是诗, 传统的语文教学都很重视诗歌的教学。孔子把“诗歌”排在六科之首, 认为教育应从学“诗”开始, 小学语文教育引诗歌进入课堂, 其实质就是尊重儿童的自然天性, 张扬儿童的文学性, 保持对自然、对社会、对自我充满幻想, 充满热情, 怀着艺术化的生活态度, 我们要把诗歌作为教育的第一粒种子, 播撒在儿童的教室、孩子的心田。

2. 实施美学教育

美育活动的启动与展开, 学生审美表现的发生不能光靠命令, 要依靠师生双边的积极投入。教师要以自己的热情激发起孩子审美表现的欲望, 没有这种欲望, 美育活动就是口号, 就流于形式, 就“动”不起来。诗歌教育的过程就是一个实施美育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 孩子们阅读的材料———诗是美的载体。学生读诗、写诗的过程就是一个发现美、享受美、捕捉美, 创造美的过程。

3. 鼓励创造教育

诗歌相对于其他文学样式而言, 是最富有想象特征的产物。换句话说, 就是诗歌的诞生要依赖于创造性的想象。儿童感性的形象思维是小学儿童思维的主要特征, 想象力远比其逻辑思维能力强, 他们较少受到知识经验和权威的束缚, 敢于进行无限的遐想。因此, 儿童具有诗人的敏锐的观察力, 丰富的联想力和奇特的想象力。通过儿童诗的创作, 可以大大激发儿童的创造性想象, 进而养成儿童的创造性思维品质。

4. 实践语言的方式

儿童诗是最好的语言启蒙教材, 是儿童开启语言之门、培养文字感悟能力和丰富情感的最好媒介。从儿童认知的规律看, 他们入学后学习语文是以口语为基础来发展其书面语的, 易接受短小的文学形式。童诗中有精炼的语言, 奇特的比喻, 丰富的想象, 新颖的构思, 纯真的童心等等, 到处都闪烁着智慧的火花, 释放着无穷的魅力, 是最适合孩子作为语言学习的短文。

5. 促进心理发展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每一位孩子就其天性来说都是诗人, 但是要让他心里的诗的琴弦响起来, 要打开他的创作源泉。”儿童诗歌描写的是孩子们丰富多彩的生活, 以及他们的喜怒哀乐, 他们写诗就是在抒写心灵的感受。让学生在童诗创作中获得的成功体验足以培养他们运用语言的信心和热情。在童诗的创作中发展个性, 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

所以, 我们要给孩子们一个有诗的童年!让低年级孩子诗心飞扬!让孩子们在爱读诗的同时, 敢于拿起笔用诗这种方式写下自己对生活的独特体验, 笔者结合低年级教学作了一些试探, 现采撷几枝, 与大家探讨。

二、儿童诗创作教学的几种方法

1. 感受童诗的特征

(1) 诵读切入, 沉淀经典

“三分诗, 七分读, ”作为教师的我们应该为孩子们提供一些优秀的儿童诗作, 多让孩子们接触、朗读、感悟。琅琅的书声在古老的文化中滋润了稚嫩的心灵, 也为他们的写诗埋下了饱满的种子。

(2) 兴趣激发, 拓展阅读

“生活是创作的源泉!”写诗也要写自己已熟悉的物和经历过的事。诗歌教学从课堂绵绵漫延, 引导孩子捕捉自然界中最细微的感受、最深刻的东西, 如初冬冒着寒气的太阳、春日田野的野花、夏日瑰丽的晚霞、秋天飞舞的落叶, 冬日纷飞的雪花, 让孩子领会如何到生活中去捕捉美的可以入诗的素材, 通过各种途径来丰富他们头脑中的表象贮备才会有童诗的创作。

(3) 欣赏品味, 感悟积累

大量的赏读是儿童感受、领悟诗的神韵的最佳方法。让学生能够让自己进入到里面, 和作者一起分享他的快乐、忧愁。让学生初步感知童诗的语言美、内容美、形式美。如下了一场大雨后, 指导学生读关于雨的诗。这样指导学生品诗, 学生言之有物, 写好的可能性就更大一些。

2. 培养童诗创作的能力

指导儿童进行童诗创作时, 要具有自己独特的联想。要引导他们学会打破常规性思维方式, 学会联想。对学生进行联想训练、想象力训练。

(1) 联想训练

(1) 直接联想:我们的想象可以多一点童趣, 多一点夸张。看到燕子的尾巴你会联想到什么?

(2) 层层联想:在直接联想的基础上, 进一步推想下去。要写好儿童诗必须学会层层联想, 联想的层次越深, 儿童诗的意境就越好。

比如看到树叶马上想到什么?想到招手, 由招手又马上想到什么?再想到欢迎。

(2) 想象力训练

在想象力的训练中, 指导儿童创作诗并不需要过多地指导孩子如何展开想象, 而只需打开孩子想象的闸门, 认可孩子天真的想象就可以了。你听:夜空是花园, 星星们每晚都在那里散步、乘凉;黑夜里, 教室静悄悄, 只有黑板和课桌, 轻轻地打着鼾;天空有两件大衣, 白天上班时, 他穿整洁的白大衣, 晚上参加宴会, 他穿镶满珠宝的、华贵的黑礼服。儿童的想象力是多么的丰富。

3. 探索童诗创作方法

注重指导, 授之以渔。诗是灵感的产物, 但文字的推敲也有章可循。和其他老师研讨最好的指导方向和写作技巧, 交给孩子们一张诗歌入场券。

(1) 模仿开始, 在模仿中尝试练习

用心地去挖掘课本中可供写作的素材, 借助课本, 通过老师的引导, 为学生学写儿童诗搭建一个平台, 给孩子们练习写诗一个阶梯, 同时为孩子用力攀登提供条件。在教学时, 我们可以训练学生抓住句式的特点进行模仿说, 然后学会把说的话整理下来。这是学了《家》之后的教学片断:

师:小朋友们, 你们还知道谁的家在哪儿?

生:我知道鲨鱼的家在大海里。

师:能学着书上的样子说吗?这样说 () 是 () 的家。

生:沙漠是骆驼的家。师:好大的家。

师:我们班的小诗人真多呀, 小朋友们如果把刚才说的话写下来, 就是一首非常棒的小诗了, 来, 我们来写一写吧!

然后根据学生写的小诗进行整理, 主要针对写的顺序, 让孩子们明白, 写诗的时候, 是有一定的顺序的。

(2) 技巧点拨, 在尝试中逐步提高

(1) 用比喻法创作儿童诗。比喻是童诗创作中最基本的一种方法, 以此一物比作彼一物。一个富有创意的比喻就是一首儿童诗成功的第一步。

例如:《云》云像一个忙碌的画家, 在天空中画出一幅幅的图画, 云像一个贪玩的小男孩, 到处奔跑跳跃, 快乐地玩耍。

把云比作画家和男孩, 就是很好的想象, 在此基础上再进行推进和发展, 就成了一首很不错的童诗了。

(2) 用拟人法创作儿童诗。把事物比拟成人, 做人的事情, 显得活泼可爱、生动有趣。这个事物的范围极为广泛, 上天入地, 大到宇宙, 小到蚂蚁, 都可入诗, 在儿童的眼里都可以成为有思想有感情的事物。例如下列句子:

▲春天是什么?小燕子说, 春天是温暖的泥巢;

小鸭子说, 春天是欢腾的小河;

让和春天有密切关系的小动物开口说出了对春天的感受, 使用了优美的词, 从身体感觉、嗅觉、视觉等多种角度, 把春天的特点描绘出来了。而排比句的应用让作品读起来朗朗上口。

(3) 用补充法创作儿童诗。

《想变成……》

师:我想变成大大的荷叶, 还想变成什么呢?老师这儿有一个诗题:

想变成……想请你用你的奇思妙想把这个诗题补充完整。

生:想变成小鱼。

师:好有趣, 看来你的奇思妙想真不少。

师:你为何想变成这个呢?

生:想变成一条小鱼, 在小河里自由自在地游着, 无论有多大的风险, 我都勇往直前。

师:我真喜欢这条小鱼, 自信而勇敢, 遇到什么困难都不怕。

诗心 篇9

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中提出的“外师造化, 中得心源”, 成为千余年来绘画的指导原则。许国立谨遵这一原则。他舍弃休闲和娱乐, 冒烈日酷暑, 顶雨雪风霜, 挎着行囊, 背着画夹和干粮, 到大自然中摄取万物之精魂。桂林山水、云贵高原、巍巍昆仑、泰山绝顶、华山古道、黄山云海……祖国的名山大川, 无不留下他辛勤跋涉的足迹, 也让他积累了大量的创作素材。一幅幅气势磅礴的画作, 正是他纵情山水的结晶。他的画作, 表现出山的巍峨、水的辽阔、云雾的缭绕、林木的苍郁, 而这一切都构成了一种气韵横生、奔腾不息的美。看他的画, 总让我有一种读诗的感觉!他的探索, 让我更加确信:画与诗, 二者之间确有异曲同工的气势之美。

回顾中国的山水画历史, 着色山水和水墨山水是两个重要的表现形式。这两种表现形式虽然造就了一代代绘画大师, 各自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但因个人的价值观和审美情趣不同, 从而也就具有了不同的评价。青绿山水虽然色彩丰满、表现手法细腻工整, 但如果画法和用色过于程式化, 就难免有刻板和俗气之感;而水墨山水虽然笔墨技巧灵活多变, 意境深远, 但由于色彩单一, 掌握不好就难免有寡淡之感。如何处理好着色与水墨的关系, 是任何一个艺术家都不能回避、需要认真研究的问题。在这方面, 许国立无疑作了积极而富有成效的探索。欣赏他的画作, 既有青绿山水的工整和丰满, 又有水墨山水的意境和灵动。或者说, 他是在水墨写意的技法和特性中, 融入了青绿山水的细腻工整。因此, 他的画作, 既有工笔的严谨法度, 又有水墨写意的自由抒写, 两相糅合, 墨不碍色, 色不掩墨, 达到了两相辉映的效果。

可以说, 许国立的山水画平稳中透着宏伟, 开阔中尽显气度。他将凛然浩荡之气势与精微细腻之笔墨相结合, 将写景造境与抒情达意相融合, 将传统的构图形式与西方的空间表达方式相糅合, 将南方的秀润与北方的伟岸相整合, 创造出了一种理想的自然视觉形象。一丝丝勾勒点染, 一层层泼墨着色, 从而在他的笔下形成了独特的艺术意境, 创作出水墨淋漓、气势奔放的画作。他笔下的山水, 构图饱满, 墨色酣畅淋漓, 苍浑中透着秀逸, 山骨铮铮, 云飘雾绕, 水汽蒸腾, 树木葱郁, 真可谓“群峰异壑嶂叠出, 流泉飞瀑破云开。百舸争流千帆过, 江山无尽入画来”。一幅幅动静相宜、气韵流淌的山水画作就这样展现在观者面前, 给人以强烈的美的享受。站在他的山水画前, 人会不自觉地感到渺小, 因为那层峦叠嶂仿佛就在你的眼前连绵起伏, 朦胧深远……

我们知道, 唐代吴道子、李思训、李昭道的“山水之变”, 其本质是由山水精神的追求转向山水意境的表现。王维以诗人的学养发挥画家的气质, 在文学和绘画领域揭示了诗与画的关系, 从而提出了山水画意境表现中的全新准则——“诗中有画, 画中有诗”, 诗人王维因此而被推崇为水墨山水画之祖。五代宋初的荆浩、关仝、董源、巨然等, 完善了山水画的艺术表现, 并把中国绘画中的山水画推向了一个历史的高峰。到了元代, “元四家”不仅完善了山水画的水墨技法, 更是在山水画意境的领域内创造了一个新的标准, 而被后世推为最高的准则。

许国立正是这样一位具有诗人气质的画家。他把自己的一颗诗心融入到画中, 用诗心作画, 用诗心营造着内心追求的那个场景和意境。我从他的画面里看得出, 他在骨子里就是一个彻头彻尾的诗人, 他用色彩在吟唱。他把祖国的山山水水, 都融合到了他的情感世界中, 使得画面处处流露出他的诗心与智慧。他的作品格调高雅, 构图新颖, 自然浑朴, 气韵生动, 苍润深厚, 疏密得体, 意境深邃, 显示出一种笔墨之美, 意境之美, 灵性之美。青山绿水、楼阁亭榭、波光岩影、江边渔村……通过他那简练生动的笔墨线条, 无不表现出一种空灵、宁静、优雅的艺术境界, 同时也有诗一般的意境。

他的新作《在水一方》, 受到社会各界人士的一致称赞, 同时也是我最喜欢的一幅作品。“在水一方”, 这个取自于《诗经》的标题, 本身就具有诗一般的意境。而画面更是幽深奥妙, 恬静悠然, 虚实相生, 形神兼备。在画面上, 许国立的画笔勾云划水, 妙造自然。远处那苍烟色的峰峦古拙奇峭, 山间诡谲的雾霭起伏环绕;坐落在苍茫的山水之间、掩映在遒劲的古树丛中的渔村, 则尽享这崇山峻岭之下的一江春水;屋檐下晾晒着的五颜六色的衣裤, 渔船上那对宁神静气的鱼鹰、江边那群自在嬉戏的鸭子, 更使画面充满了无限生气……这是一幅叫人难以忘怀的佳作, 真可谓达到了中国山水画诗意与神韵完美结合的境界, 给人以清新隽永、妙趣横生的无限美感。

无怪乎许国立被称为中国“最具潜质的山水画画家”之一, 读了许国立那充满诗意的山水画, 我对这一结论更是深信不疑。

画家档案

诗心 篇10

关键词:《春天的心》,诗心,儿童视角

诗无达诂, 没有确切的训诂或者解释, 诗的世界广大无垠, 留给读者广阔的天地。诗, 是不能说的———没有一种解释是完全成立的, 每个人都可以各执一词, 而不见得非要争出个标准答案。诗的魅力在于读之于口, 得之于心, 引导内心生发出一个有想象的奇美的文学世界。

林庚于20世纪30年代发表的《春天的心》, 呈现一种难以言状的氛围与情绪, 并未着力刻画出一个客观世界, 而只是依靠着相拼的意象, 弥散出无名的情绪, 有快乐, 也有忧愁。从“踏出门”去, 视角一路延伸, 看到万物皆是可爱美丽的, 怀着欣快的心情, 想起了同样在春天里萌长的、不能说的“少女的心情”。看到眼前雨天坠落的雨滴, 将眼光拉长, 看到路上人来人往, 又将眼光定格在具体的个人上, 看到眼睛的含情、如胭脂般的桃花。穿梭人群的街道有滚滚而过的车, 听着雨滴打动车窗的声音, 浮想联翩, 这就是诗人目之所及的世界。

在这个世界里, 诗心一片:春天的雨打落下来, 缠爱着人, 行人擦肩, 各有神色。于是, 读者在这首诗里, 可以忧愁雨天, 伤怀这不相识的擦肩, 像是人生一场场的因缘际会, 相聚时长时短, 却总是有聚有散;也可以看到天真的神色, 心在春天是可以“随便地踏出门去”, 自有洒脱与愉悦;也可以独得一份缠绵爱恋, 因为雨水缠绵, 而“江南的雨天是爱人的”, 眼睛含情, 潮湿的桃花染着胭脂的颜色, 似乎也染上了胭脂那一份暧昧与精致的心情。

正所谓精巧微妙, 诗心动人。若评书法中各种字体的高低, 无疑草书为高, 尽得神妙精髓;若论文学中各种文体的价值, 无疑诗歌为大, 凝括精巧微妙。林庚谈及如何处理观念与感情时便下此论断:“真正的艺术所以介乎这两者之间, 使得抽象的观念借朦胧的感情而出现, 使得暂时的触动走上崇高永久的型, 宇宙间因此才有了隽永的语言。” (1) 诗歌正是如此, 巧妙地融合观念与情感, 既非纯粹说理, 又不一味抒怀, 在理性的先导下带着敏锐的眼光审视万物, 看着人来人往间有一张庞大无形的关系网, 错乱着人在精神层面构筑的另一个世界, 看到人与物间有情感, 人在观念世界里与万物水乳交融, 合为一体。于是, 观念先行看世界, 但观念又是若有若无的, 并非主导, 而是依附着感情;诗歌捕捉着被一瞬间触动到的灵动的感情, 而这一细致之处最是动人, 于是成了“永久的型”。诗歌的精巧微妙, 一方面在于用字凝练准确, 另一方面在于能够使微妙的感情跃然纸上, 言语传情。

在林庚的笔下, 便有着这份诗心, 弥漫着天真与灵动。怀着春天的心, 便欢乐地“踏”出门去, 到处都可以拣起美丽的东西。“踏”字透出了欢乐的节拍, 像是踏着歌声, 有李白“忽闻岸上踏歌声”之感, 歌时以脚踏地为节拍。这节律, 是春色的韵律, 是弥漫在春色中的诗人的心的韵律, 合着欢快的心情。在欢乐的心情下, 在“美好”的观念下, 美丽的东西随处可见。并非万物真的都美, 而是诗人将美的情感移到万物上, 于是“到处可以拣起来”, 拣起来的又怎是物的, 拣起的是诗人四处发散的欢快心情。在这大开的情绪之下, 又转而内敛, “少女的心情是不能说的”。歌德有句:“哪个少年不钟情, 哪个少女不怀春。”春天里少女萌动的心思最是美丽。这种曼妙的情感用什么形容呢?欢喜, 柔软, 还是荡漾?少女的心思是说不清楚的, 不能用言语形容;少女的心情是娇羞的, 是不能开口说的, 一冲出内心世界说了出来, 就破坏了浑然天成的娇羞之美。然而, 不能说的又岂止是少女的心, 还有诗人的一片诗心, 还有与万物精神往来得之于心的心领神会, 还有个人私密情感自由生发之地, 这微妙的情绪, 这巧妙的诗心, 是不能说的。

诗人的语气是欢快的, 反复诵吟此诗, 笔下的世界似有画外音, 儿童稚嫩的声音在自说自话。关于“儿童视角”的定义, 一种比较流行的说法是:“一般意义上的‘儿童视角’, 指的是借助于儿童的眼光或口吻来讲述故事, 故事的呈现过程具有鲜明的儿童思维的特征, 作品的调子、姿态、心理和价值准则以及文本的结构、美感及意识因素, 都受制于作者所选定的儿童的叙事角度, 从而呈现出更具原生性和神秘性的儿童经历与体验。” (2) 《春天的心》就有这种气质:童稚, 原生性, 神秘性。雨受重力牵引, 从天而下, “天上的雨点常是落下”, 一个“常”字, 写出了儿童探索知识的好奇心理。在儿童的认知结构中, 因为人生经历、经验与知识水平有限, 世界的一切都未有定论, 于是存着这个疑问:雨是否只是落下, 还是能如喷泉般从下往上喷?雨一落下, 看似是落在所有路人身上, 然而, 就单独的雨点而言, 又不定会与谁相遇。有的雨点落在了他的头发上, 有的雨点落在了她的衣领上, 有的雨点落在湖水中……世间两者的相遇, 是未知的, 这带着“神秘”的意味。在儿童的眼中一切合为整体, 行人都打着雨伞, 整齐统一, 看似一体, 然而公车上相挤相撞的人却相见不相识, 人与人又是分离的。路上行人本就是一个“陌生人”的概念, 然而儿童的心中却发现了社会关系与家庭关系的不同:接触最多的家人, 彼此间相互联系, 而原来走出家门一瞧, 人与人是不相识的;家人分享喜怒哀乐, 同喜同悲, 然而车上看到一双含情的眼睛, 它念着的却是公车外的人与事, 也许未必是为了谁, 只是个人内心情感的流露, 然而它却不为着正看着它的另一双眼睛。儿童思维的跳跃也是联动的, 凭借联想认识世界, 于是想起被湿润过后的桃花, 有着胭脂的颜色, 也染上了胭脂精致的暧昧心情, 情绪流露, 未必是为了谁, 自在地美丽, 如此而已。儿童眼里的世界, 又是诗意美妙的。

雨打在玻璃车窗上, 是斜斜打来。是风吹雨斜, 还是车行驶而过, 改变了雨珠的滑向?“斜”字, 既写了风, 又写了车行, 写出了这一幕的动感。一句“江南的雨天是爱人的”, 凝聚了整首诗的精神气, 温暖缠绵。

重读第一句, 为何春天的心是“如草的荒芜”?“荒芜”带着冷色调, 与欢快撒泼之气相悖。虽是荒芜, 春天的心看到的应是荒芜后的繁茂, 干枯的草地里孕育着一场新的变革, 一场春雨过后变革新气象。荒芜之后又重归欣欣向荣, 这是生命的回环往复, 生生不息, 带着一颗“春天的心”的诗人, 看到了眼前的荒芜, 却更看到了希望之所在。于是, 心里有爱, 流露在眼睛, 就看到这雨天里爱意缠绵, 柔软多情。

《春天的心》中无一僻字, 写得自然流动, 精巧微妙, 却又是浑然天成, 无甚匠意, 这是一片诗心赋成的诗。“踏”字透出欢快的心情, “斜打”写出雨中街景的动感, 儿童的视角丰富了情感世界, 用童心发现人类社会的秘密, 既有未知命运力量的神秘性, 又凭着生活经验发现了行人间的陌生。全诗读来颇有趣味, 又有情意支撑, 诗动人心。“江南的雨天是爱人的”, 诗人的心也爱着这世间万物。

参考文献

[1]孙玉石.中国现代诗导读 (1917-1937) [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8.

[2]林庚.林庚诗文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 2005.

[3]钱理群, 温儒敏.现代文学三十年[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8.

[4]孙玉石.论三十年代林庚的精神世界[J].中国诗歌研究 (第一辑) , 2001, 207.

以古典“诗心”为画 篇11

关键词:油画创作;“诗意”;“诗心”;意象

笔者酷爱古典诗词,于闲暇之际常常作古体诗文聊以自娱自诫,每每心神畅快。而于绘画创作之时,却常有不知如何下笔之感,并非不能以笔画色彩描形绘物,而是不知应画何物。偶受灵机触动,心忖为何不将构思诗文之心用于作画之际?大凡情景可称得有“诗意”者,无不美妙动人,如以“诗心”为画,岂不快哉!

1 以“诗心”观形感物,把握灵感

要在画面中表现一种“诗”的境界,那么先要以诗人的情志来感受事物,笔者把种情志或说情怀与思维总括为“诗心”。而要以“诗心”为画,必先对客观世界保持一种敏感而细腻的好奇心与灵慧的感悟之心。庄子评庖丁解牛“砉然响然,奏刀騞然,莫不中音”,以为有音乐之美。若不是庄子有一颗诚挚的“诗心”,怎么会觉得这种血腥的场面有音乐之美感呢?“诗心”使然,许多看似寻常的事物,却能以不寻常的角度来观察感受,收获美感。

即使有了“诗心”,似乎还不足以为画,或者说不足以为好画。杜甫有言:“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此话虽是针对诗歌而言的,但也可用在绘画之上。这里所说的“神”,朱光潜先生在其《谈美》一书中解释为“灵感”。和诗人写诗一样,绘画也常常提到“灵感”。“灵感”于我们而言,似乎就是那种突如其来、转瞬而逝的飘渺意识,如此不由自主简直难以为人力所控制。而“读书破万卷”就可以解此症结。曾国藩《家训》有云:“须熟读古人佳篇……继之以密咏恬吟,以玩其味。二者并进,使古人之声拂拂然与我喉舌相习,则下笔时必有句调奔赴腕下。”[1]按此话说来,熟知与临摹前人绘画,磨练和掌握绘画技法和技巧,于画者来说,“灵感”才不会招而不至。同时,也要避免灵感引发的兴致被打扰,进而造成思维断层的情况。思维一旦被打断,就很难再续前想。特别是“灵光闪现”时,我们更要保持思路,一气呵成,至少把灵感所得形成文字记录或绘出画稿。

2 以“诗心”构思立意,动静结合

引发灵感突现的事物,不一定全部合乎创作或表达的要求,我们期望在作品中表现的情趣可能和灵感闪现出来的内容有所出入。这就需要对这些事物进行适当选择和修改,把它们作为合乎个人审美的意象。在选择时,首先当以个人审美情趣的表达或凸显为标准。与个人审美情趣不相契合的,应该舍弃;联系稍弱的,可以视画面实际的构图情况进行删减。取舍得当,才能准确地传达画面意图,且增强画面的艺术性。

与此同时,选择“意象”应化动为静,以静生动,动静相谐。“以静生动”应作何解释呢?诗词作品很多时候都把静态的景物生动化,如一句大家都非常熟悉的描写梅花的诗句:“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横斜”和“浮动”两个词把梅花的影、梅花的香写得生动活泼。笔者既然是决定以“诗心”为画,又寄望在中国传统中找到灵感,因而把目光投向了中国古典绘画。

中国画所追求的目标向来以“气韵生动”为首,可“气韵生动”的内涵太过笼统,这里以美国人高居翰的研究为例进行说明。他在说撰写的《诗之旅》中叙说“没有诗文的诗意画”时,拿出几张宋代院体画的小品(团扇扇面),仔细分析了其中景物、人物所处的位置和它们之间的可能关系。他认为诗意“情趣”正是在这种构图的暗示中产生,画面由此而灵动生趣。受到此说法的启发,笔者仔细参详了多幅宋代同等题材的作品以及院体花鸟画,果然发现了其中“情趣”之生动所在。如南宋李迪所绘的《枫鹰雉鸡图》,此画中,以枫树为代表的景、鹰、雉鸡构成了三方的互动关系。虽然在画面中,三方其实都是定格的,是静态的瞬间,但我们清楚地看到鹰站在枫树梢上,它正虎视眈眈地望着在地面上撒腿奔逃的雉鸡,如此一来,画面立即生动不少。我们甚至想到了鹰飞扑雉鸡的情景。所谓的生动,即是如此。再如南宋马兴祖绘的《疏荷沙鸟图》,此画里,小鸟停栖在莲蓬梗上,它正扭头望着画面最上方飞舞着的一只小昆虫,而一下刻,小鸟会飞向小昆虫吗?这是一个悬念,也是诗意情趣的体现。在静态的画面当中隐含动态,比直接描绘动态,更具魅力。即便是山水画的审美中,也有此要求,不但要“可观”“可望”,还要“可游”“可居”。因此,山水画从来都不避讳点缀人居的茅舍、野渡中无人的舟船、樵夫等人的行迹之类的意象物,这些人迹内容增加了画面所绘的真实感,以达生动之境,引人遐思。当然,动和静的表达应该达到一种平衡,如果《枫鹰雉鸡图》中,鹰也像撒腿而奔的雉鸡一般,定格在一个活动的状态,或者画家描绘的是鹰扑抓雉鸡的一幕,那么这幅画的生动感反而会被削弱,因为人们在观画的过程中,少了一个可以启发想象的内容。笔者认为,在对因灵感而来的“意象”进行选择和修改的时候,可以适当加入画面的“动静结合”,作为考虑的内容。

3 转诗言为画语

笔者把诗画之间的语言转换概括为“化有言之诗为无言,变无言之画为有言”。“有言之诗”指的就是有文字可循、已经固定了含意的一首诗,是狭隘的“诗意”,而笔者所要提倡和希望在绘画中追求的,是无字可循的、包罗万象的广义“诗意”。画自然是“无言”的,笔者的作品最终还是以油画的形式来表达,不可能如国画一般,直接把想表达的内容写在画面上。但如果“意象”选取切合画者之情感意趣,而画面表达又足够生动的话,就可以用画面来“说话”,表达自己的情感了。

当然,作诗和绘画毕竟有所区别,笔者要在画面中“说话”,就要把感受到的诗意情趣,转化为绘画中对意象的构图、形、色、光等绘画语言方面的思考。

以“诗心”为画,是笔者个人油画创作的研究与思考结果,希望以此文为契机,为个人的油画创作道路开启一条新道路。

参考文献:

[1]朱光潜.诗论[M].长沙:岳麓书社,2009.

[2]邓牛顿,周锋.丹青意趣——绘画艺术文粹[M].上海:东方出版中心,1999.

[3]钟巧灵.宋代山水画诗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

[4]孙敏强.诗意·诗心——观照中国古代诗人审美追求与心灵的历史[M].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2010.

[5]朱光潜.谈美[M].北京:中华书局,2010.

[6]盛天晔,颜晓军.历代经典绘画解析——宋代花鸟[M].武汉:湖北美术出版社,2011.

[7]盛天晔,历代经典绘画解析——宋代小品[M].武汉:湖北美术出版社,2011.

[8]马啸.宋画汇珍——花鸟卷[M].石家庄:河北美术出版社,2012.

诗心 篇12

印度和中国, 遥遥万里却隔不断诗人泰戈尔对中国的友好与向往, 早在1881年, 年仅20岁的年轻诗人泰戈尔就在《婆罗蒂》上发表了著名的论文《鸦片———运往中国的死亡》 (又译《在中国的死亡贸易》) , 对英帝国主义强迫清政府割地赔款并向中国倾销鸦片的罪恶行为给予严厉的谴责。此文一出, 立即在国际社会产生了深刻影响。1916年, 日本帝国主义侵略山东, 泰戈尔在日本的集会上慷慨陈词, 对这一侵略行径公开谴责, 主张正义。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 泰戈尔更是多次发表公开信, 痛斥日本军国主义在中国乃至亚洲犯下的滔天罪行。并带头募捐, 慷慨解囊, 无论从物质上还是精神上, 都给予了在艰苦的抗日斗争中的中国人民以最强有力的支持与帮助。

就是这样一位曾感叹自己“我前世一定是中国人”的印度诗人, 中国人民的伟大朋友, 在两次访华期间, 与中国诗坛另一位传奇诗人徐志摩结下了不解之缘, 留下许多温情与感动, 在中印文化交流史上被传为一段佳话。

1924年3月21日, 应梁启超、蔡元培的邀请, 泰戈尔率领由国际大学教授、梵文学者沈莫汉, 国际大学艺术学院院长、现代孟加拉派知名画家南达拉波斯一行六人的访华团来华讲学。中国学界对泰戈尔的这次来访极为重视, 为了使这次讲学顺利, 留学英国剑桥大学的徐志摩被专门请来担任泰戈尔的随行翻译。4月12日, 是泰戈尔抵达中国的日子, 一大早, 徐志摩、瞿菊农、郑振铎及上海各界代表约600余人在码头等候, 上午11点20分, 泰戈尔一行人乘坐的轮船徐徐抵岸, 整个码头为之沸腾, 欢呼声一浪高过一浪。一踏上中国土地, 泰戈尔就情不自禁地说:“朋友们, 我不知是什么缘故, 到中国就像回到故乡一样, 我始终感觉, 印度是中国极其亲近的亲属, 中国和印度是极老而又极亲密的兄弟。”

4月14日, 泰戈尔在徐志摩、瞿菊农陪同下游览杭州, 美丽的西湖给诗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一时间竟使其流连忘返, 并发出依依惜别的感叹:“美丽的西湖, 美丽的杭州, 要不是时间关系, 我真想在湖边买个小屋住上几天……”接下来的时间里, 泰戈尔去灵隐寺演讲, 沿津浦线北上, 在南京游览了清凉山、莫愁湖等名胜, 然后发表了激动人心的演讲。4月23日, 抵达北京, 泰戈尔先农坛的讲演, 盛况空前, 无数男女学生驱车或步行入坛, 络绎不绝, 沿途十分拥挤。泰戈尔的英语演说, 反响强烈, 轰动一时。5月19日, 泰戈尔在北京看了梅兰芳演出。21日赴太原, 与山西督军阎锡山会晤, 并就乡村计划达成合作协议。泰戈尔访华的成功, 徐志摩功不可没。一路上, 无论泰戈尔走到哪里, 始终有徐志摩相伴左右, 徐志摩不只是泰戈尔工作上的助手、游览各地的向导、也是生活中的朋友、一个贴心的晚辈, 甚至他将泰戈尔昵称为“老戈爹”, 而泰戈尔则送给徐志摩一个印度名字———素丝玛。这段日子, 徐志摩怀着对泰戈尔的敬慕之情, 工作上尽心尽力, 生活上对泰戈尔也关心得无微不至。泰戈尔也十分欣赏这个才华横溢的年轻人, 两人的感情日益加深, 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泰戈尔返回印度后, 俩人书信不断, 探讨人生与诗歌, 更加深了中印两位诗心的理解。1925年3月, 徐志摩辞去北京大学的教职, 赴欧洲旅行。徐志摩此次出游, 实在是迫于无奈和压力, 因为此时他爱上了一个有夫之妇———陆小曼。徐志摩本来打算是这次出国可以见到他的忘年之交泰戈尔, 将自己一腔的委屈和苦闷向其倾诉, 并希冀能从泰戈尔那里得到理解和支持。他在1925年4月30日给泰戈尔的信中说:“无论环境如何, 五月一定跟老戈爹漫游欧陆, 我会按决定而行。”孰料到7月, 陆小曼病重, 徐志摩不得不提前回国, 1925年7月13日, 徐志摩寄信于泰戈尔的秘书恩厚之, 希望其为自己向泰戈尔解释:“我今天拍了电报给老戈爹, 他收到后一定会大感惊奇的。厚之老兄, 请你一定好好地替我解释, 不然的话, 他一辈子也不会饶恕我这次突然跑掉的举动了。我希望你明白这次事情的真相, 并且能同情我。我实在需要你的同情, 我从来没有遇到过这样一个难到无以复加的局面, 也从来没有像这次这样忧虑过。我不知道接着要来的是什么, 可能是悲剧, 可能是滑稽戏, 可能是万事之终, 可能是新生活之始。”可见此时的徐志摩面对国内滔滔的舆论是多么的彷徨和无助, 泰戈尔了解到徐志摩和陆小曼的情况后, 立刻劝他为爱情而奋斗, 不要气馁。无疑泰戈尔的鼓励与支持给了此时的徐志摩无穷的力量与勇气, 使其能战胜偏见与阻挠, 勇敢地爱其所爱。

回到国内, 徐志摩知道泰戈尔的生日将近, 他苦思冥想, 坐立不安, 希望能送一份让泰戈尔惊喜的礼物, 最后决定自己亲自去一趟印度, 可是当时的环境又不允许他离开上海, 急得他抓耳挠腮, 无心做事。直到1928年6月, 徐志摩从欧洲转道印度, 见到泰戈尔, 才算了却一桩心愿。徐志摩拿了陆小曼的照片给泰戈尔看, 泰戈尔如一位自家长者, 亲自给陆小曼写了封信, 使从未谋面的陆小曼也对泰戈尔顿生好感与敬慕。徐志摩离开印度时, 邀请泰戈尔再度访华, 泰戈尔愉快地答应了。1929年3月下旬, 泰戈尔赴美国、日本讲学, 途中转道上海徐志摩家中小住。徐志摩夫妇为泰戈尔的这次造访事前做了精心的准备, 特意将三楼布置成印度风格, 希望泰戈尔有宾至如归的感觉。但泰戈尔看后却明确表示不喜欢, 坚持要住具有中国风情的二楼卧室。泰戈尔和蔼可亲, 对待徐志摩和陆小曼就如同对待自己的孩子, 他常常用手抚摸着陆小曼的头, 轻柔地说着英语, 与徐志摩夫妇围坐在餐桌前, 像一家人一样共进早餐。这期间, 泰戈尔谢绝了很多方面的邀请, 很少外出, 而是喜欢坐下来和徐志摩夫妇聊天, 谈文学, 谈诗歌, 有时一谈就是几个小时。有时也读自己的诗, 那低声的吟唱, 婉转动人, 以至于让陆小曼久久不能忘怀。每次印度朋友请泰戈尔吃饭, 泰戈尔总是要带上徐志摩夫妇, 并向主人介绍说:“这是我的儿子和儿媳妇”。说得徐志摩夫妇心里暖烘烘的。陆小曼后来回忆说那是她和徐志摩结婚以来最快乐的日子, 徐志摩也是, 每天都围着泰戈尔转, 两个人的感情也更加亲热、更加融洽。这次泰戈尔仅仅停留了三天, 就离开上海赴美国讲学去了, 着实让徐志摩失落了一阵子。但泰戈尔的此次美国、日本之行并不顺利, 20世纪20年代初, 全球性的社会思想裂变迅速, 泰戈尔一路宣扬他的博爱、宽恕、和平的主张, 却一路受到排斥、讥讽和冷落。在返印度之前, 泰戈尔再次在上海停留, 住进了徐志摩夫妇福熙路613号家中曾住过的二楼卧室。这次泰戈尔只住了两天, 就回国了。回国前留下了两件墨宝, 一幅自画像和一首诗, 它们留在了徐志摩夫妇结婚纪念册上。那首小诗用孟加拉文写就:“路上耽搁樱花谢了, 好景白白过去了, 但你不要感到不快, (樱花) 在这里出现。”泰戈尔写完, 又用孟加拉语读了起来, 徐志摩夫妇发现老人是含着热泪读完的。此外, 泰戈尔还送给徐志摩夫妇一件紫色的印度长袍, 一只用头发和金丝胶成的手镯, 一张精美的如床单大小的包书纸和一块印度风格的头巾, 老人捧着这些东西, 声音中有不尽的感伤, 说:“我老了, 恐怕不会再来中国了, 也许再也见不到你们了, 这点小礼物, 作个永久纪念吧。”泰戈尔与徐志摩这一别, 竟真的成了永别, 两位旷世诗人再未谋面。徐志摩在1929年6月29日给泰戈尔秘书恩厚之的信中说:“世上真正懂得我心思意旨的人, 他可能是仅有的一个……你一定要写信把我亲切的思念传递给他。”可见泰戈尔在徐志摩心中的位置何其重要。

此后两位诗人天各一方, 却都在为“在世间实现大爱”而努力, 泰戈尔所提倡的博爱大同、怜悯同情等都对徐志摩的人生观及文学创作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泰戈尔说世界是从爱生的, 靠爱维系的, 是向爱运动的, 是进入爱里的。在徐志摩看来, 爱是人生最伟大的一件事实, 是人类的生机, 是人生的至宝, 是一切赖以生存的源泉。他认为:爱自己之所爱, 是树立自己独立的人格, 是醇化自己的灵魂。他说:“我愿甘冒世之不韪, 竭全力以斗者, 非特求免凶惨之苦痛, 实求良心之安顿, 求人格之确立, 求灵魂之救度耳”。“得之我幸, 不得我命”。可见徐志摩为信仰及理想实现的决心之决绝, 如战士般大义凛然, 义无反顾。而这些都是徐志摩在接受泰戈尔的伟大人格与其思想融合后展现在世人面前的。

参考文献

[1]郝清菊.泰戈尔泛爱思想对徐志摩的影响[J].濮阳教育学院学报, 2002 (11) .

[2]孙闻浪.泰戈尔来访中国纪事[J].文史春秋, 2003 (11) .

[3]王基高.泰戈尔的恋情[J].世界文化, 1994 (4) .

上一篇:生产线技术下一篇:临床护理路径应用效果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