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道歉

2024-10-13

英语道歉(精选12篇)

英语道歉 篇1

一、引言

有关跨文化的研究表明,不同的文化里道歉的方式具有不同的适用性。所以,如果我们的目标是掌握具有真正有效的第二语言交际能力,我们除了需要掌握音韵和语法之外,还要懂得他们适用的场合。最近几年,第二语言学习的重点已经发生了转移。从语法或结构性转向与为语言学习者提供交流的经验和知识。最终的目的是,使得第二语言学习者具有使用这种语言的能力和熟悉社会文化规则等知识。本文的主要目的是探讨英语学习者道歉言语行为时对语言的运用。因此,本研究回答了以下问题:1.道歉行为的实现模式。2.英语学习者比那些从以英语为母语的人在使用英语道歉时偏离到何种程度。3.英语学习者在使用英语道歉时,使用第二语言与他们母语表达时偏离到何种程度。

二、定义和研究道歉行为

Goffman的观点认为,道歉是在重建社会和人与人之间的和谐,是对真实或虚拟的冒犯行为的一种补救措施。在道歉者和被冒犯者之间,道歉是交际中产生的一种礼貌性行为,它不仅仅是照顾被冒犯者的面子,也是一种很有技巧交际方式。在人际交往的互动讨论中,避免消极的礼貌和以团结为基础的积极礼貌原则是必要的。然而,其框架的应用面临着许多障碍。研究者对礼貌的构成认识并不一致究。布朗-库尔卡的研究认为,礼貌行为体系体现了一种文化互动,礼貌的特定的文化观念,大大影响了社会对礼貌的理解。

道歉作为一种表达歉意的言语行为,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第一,道歉的对象;第二,道歉者实施的行为。就属性而言,它包含了2种属性,即道歉者表达歉意的真实性和改善、弥补措施的有效性。少了任何一种属性,都会影响道歉者表述道歉后产生的影响,难以达到道歉者和对方预期的交际意图。进而影响交际关系的继续维持。

三、理论背景

在许多文献资料中,道歉是一种言语行为。Goffman的观点认为,道歉具有补救变化的意义。它还具有行为转化功能,即冒犯到什么程度以内是可以接受和挽回的。MarionOwen认为,道歉包括补救事情使之向好的方向发展和维护被冒犯者受损的面子。她认为维护面子这件事情是很快也很短暂就能做好的。

Borkin和Reinhart分析讨论了使用“不好意思”和“对不起”进行道歉的区别。研究表明,对于不是以英语为母语的人,想要获得符合西方文化标准的道歉模式是很困难的。事实上,道歉是一个很复杂的学习任务。Coulmas在他的感恩和亏欠分析理论中指出,道歉行为的功能是仪式性的,不同文化背景在许多西方语言行为中表现不同。冒犯他人的严重程度和事情发生的情景也受到文化的影响。一项研究表明,个人喜好和文化差异决定了道歉的行为模式。

Kasper研究了不同情境因素的影响,如被泰国人冒犯的美国人的感觉。她还研究了道歉策略的选择是由环境因素决定的问题。她还在研究,泰国人、美国人、英国人的道歉言语行为,并比较其中文化环境的影响因素和差异。

四、社会交际中的道歉

对于跨文化的交际,由于文化的差异,很容易因为疏忽而给对方带来不便和尴尬。例如,不小心侵犯了对方的隐私或是私人空间,打断别人交谈,让别人浪费时间等待等。这些行为都会冒犯对方,损害对方的面子。Cohen和Olshtain研究了由于文化的差异引起在道歉言语行为方面的不同。在一项针对道歉行为调查中。他们探讨的是一组由母语不是英语的人和不同的母语的学生之间的道歉行为的调查。研究发现,英语中的道歉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

1 . 很直接了当的表示歉意,例如,道歉时用“I a msorry,I apologize,Excuse me,Forgive me”等,这些用语在常见的道歉中用的最多。这种道歉最为直接的表达了道歉者内心的想法和歉意,一般也很能受到对方的理解。

2.为自己因为某些因素造成的过失而表明歉意,这种道歉属于阐明理由或原因的道歉,一般都是希望对方能理解自己。比如因为堵车而迟到了,让对方浪费时间久等了。

3.因为自己无意中冒犯了对方而表示歉意。这种道歉属于需要维护对方的面子。比如,私底下讲笑话拿对方开玩笑,结果被传开了,对方很尴尬。这个时候私下的道歉,即使很诚恳,也难以消除影响。除了私底下和对方道歉之外,最好能做一个公开的声明,让对方的声誉或威信恢复。

4.由于自己没有达到长辈的期待而道歉。这种道歉属于自我反省。比如没有达到教师和长辈的期望,没有好好学习等等。这种道歉需要的不仅仅是诚恳的态度,还需要改正的决心。

五、文化对道歉的影响

研究表明,外国人比中国人对道歉的分类范畴明显要多,而且对道歉的使用因对象和场景的不同而产生的差异很大。中国人的道歉主要因对象的不同而产生较大的差异。当对象为关系亲密的人时差异最大,尤其是对象为母亲等自己敬重的女性时,中国人就比较内敛,道歉也相对要含蓄或难以开口。就像表达爱意一样,中国人对自己的亲人比较内敛,很少表达或很含蓄的表达。而外国人就相对比较直接一些,在表达歉意时,也是如此。

外国人对自己亲密的朋友和亲人、陌生人也多数使用致歉。而中国人对自己的亲密朋友和亲人较少致歉,多对陌生人致歉。场景不同时,中国人和外国人道歉的差异很大。但对象相同时,道歉的差异很小。比如在道歉形式上,2、3两种道歉方式,中国人习惯上容易首先说明原因,然后再道歉,并表示不是自己刻意为之。而外国人习惯先道歉,然后再说明原因。例如迟到了,英语里面会说“I am sorry,I amlate.May I come in?”。因为……而中国人会先说路上堵车……之类的原因,然后再表示歉意,或者先考虑自己给对方是否造成了麻烦,然后再考虑道歉。

道歉的语气和弥补行为的诚恳程度与文化和社会道德等因素相关。例如,去朋友家里做客,在有些国家,客人需要比约定的时间早一点到。而在有些国家,客人去早了会被认为是不合适的,会让主人因为准备不充分而显得尴尬。所以这种道歉,有时候是因为真的迟到了而道歉,有时候是因为给主人造成了不便而道歉。也有时候是因为谦虚而将的客套话。

六、英语学习者和以英语为母语的人在道歉时相同之处

道歉方式和策略的选择与许多因素相关,比如需要考虑对方的身份、地位、性别、社交场合等等。这些因素影响到道歉的效果,并对对方的面子和自尊造成影响。一般来说,给对方造成的损失越大,对道歉的真诚程度和弥补行为的及时程度越高。考虑到社会体系和文化背景,人们对上级或长辈、平级或同辈、下级或晚辈的道歉方式和频率都不同。一般来说,下级给上级道歉要多,晚辈给长辈道歉要多。当然,同辈(或同级)之间的道歉也很常见。上级对下级,长辈对晚辈的道歉较少。原因是,在社会体系里,一般来说上级和长辈由于他们阅历丰富、见多识广、成就斐然,他们需要更多的尊重。如果他们频繁的向下级或者晚辈道歉,则会因为下级或晚辈的惶恐不安。对于同级或同辈的人之间,他们沟通更容易,隔阂很容易消除。道歉的方式和弥补行为也很容易协商好,也就相对比较随意一点。另外,在实际生活中,女性和男性都会因为一些细小的失误和冒犯而道歉。女性的道歉更多是觉得给对方造成的不便或者困扰,而男性的道歉则更多的倾向于挽回对方的面子或损失。

七、总结

无论是英语学习者还是以英语为母语的人,生活中都会遇到需要道歉的场景。道歉都是一种复杂的人际交往技巧,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需要认真对待,采取诚恳的态度,并付诸有效的实际行动。即要维护好对方的面子,又要减小或弥补自己给对方造成的损失或不便。正确的道歉方式,能够维护良好的社交氛围和人际关系。

摘要:本文主要是关于英语学习者在各种社交场合的英语道歉策略的调查。在相同的情况下,从英语学习者和以英语为母语的人中,对这些道歉策略的使用进行了比较和对比,并从文化的差异性方面也做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宗教信仰、观念和价值负责是造成英语学习者和以英语为母语的人在道歉的时候产生差异的主要原因。此外,以英语为母语的外国人更渴望承担责任,而以英语学习者更热衷提供于模式化口头申明。调查显示,当场景相同时,英语学习者和以英语为母语的人在道歉模式方面有些不同。但当道歉对象相同时,又出现有趣的相似之处。这被解释为一些文化共性方面的结果。

关键词:英语道歉策略,英语学习者,文化的差异

英语道歉 篇2

Im sorry to tell you that Ive lost your new electronic dictionary. Now Im expressing my deepest apology for my carelessness

Actually, I put the dictionary in my schoolbag after we met in McDonalds yesterday. But to my sorrow, it was stolen on my way home. I tried to get it back but failed. How angry and guilty I felt!

This morning, I went to buy the same dictionary in some bookstores but ts very expensive. However, I promise that Ill tighten my belt these days to get you a completely new one by the end of this month. Please forgive me again and accept my sincere apology. Best wishes!

向广大读者道歉 篇3

一本自己心爱的杂志出现了错误,大家的心里一定很难受。一位读者打来电话,用极为激动的语言揭露了我们的“罪行”,“你们这期怎么回事,居然犯下如此严重的错误,你看看......”,听着这位读者激动的语言,我只感到背上冷汗直冒,心里难受极了。

犯下如此“罪行”,任何解释都是苍白无力的,我们只能真心诚意地向大家道歉,并决定以此为戒,杜绝此类的事情再次发生。

那位读者电话里曾经提到这是责任心的问题,我们无话可说。但也有一个原因,就是我们最近新升级的排版软件,这个系统经常犯一种病:在机器里排得一点错也没有的棋谱发出来后却面目全非,本来是1——100的棋子,很有可能变成了180——280!这次的错误也来源于机器的旧病突发。不过说到底,这个错误是可以被发现和改正的,只要把眼睛睁得再大一点,神经再绷紧一点,这样的错误也许就不会出现了。

为了“纪念”这次错误,编辑部决定建立一个“错误基金”以奖励给我们挑出错的读者。

《棋艺》是每位读者心中的最爱,谁都不想她有任何瑕疵,我们则更是如此。以次为鉴,在以后杂志的制作过程中,我们会把眼睛正得更大,把错误降低到最低。同时,我们将把杂志办得更好。

我们的错误

①12页段位测试第三题。

少了一个白子。相信大家也知道,现给出所少白子的正确位置。

②12页段位测试第五题。

没有给出A到E的具体选点。

③39页第二谱64至118的正确排序。我们在改这个“错”的时候确实有些愤怒,从电脑里调出的“错误”图居然和正确的一模一样,如果这次发排后还是错误的话,那可真得把这机器砸了。

英语道歉 篇4

许多学者都对道歉这个话题做过研究。J.Holmes对道歉的定义是:道歉是一种言语行为:“当A冒犯了B, 道歉可以用来维护B的面子, 并且弥补冒犯的后果, 进而恢复A与B之间的和谐 (A是道歉者, B是被冒犯者) 。”[1]Olshtain (1984) 从言语行为的角度对道歉进行定义, 认为道歉是一种为受到冒犯的听话者提供支持的言语行为。她将承认有过失和负有责任视为道歉的主要组成部分, 并且增加了自我羞辱的成分。[2]N.Leech对道歉的定义是:道歉是一种言语行为, 即当说话者冒犯了听话者时, 说话者通过道歉来弥补自己的行为, 以此来挽回听话者的面子, 进而恢复自己与听话者之间的平衡的一种言语行为 (说话者为冒犯者, 听话者为被冒犯者) 。[3]

道歉策略的分类是道歉言语行为的组成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Owen, Trosborg, Olshtain等学者都对道歉策略做过研究。对于英语学习者来说, 只有恰当地使用英语中的道歉策略才能更好地与英语本族语者进行交际, 因为我们学习语言的目的就是为了交际。本文以Olshtain在其跨文化言语行为研究项目中对道歉策略的分类作为依据, 对所收集的语料进行分析。其分类如下:1) 适用于任何情况的, 目的明确的直接道歉策略;2) 道歉者主动提出承担责任以安慰受害者的认可应负责任策略;3) 道歉者向受害者解释造成伤害或损失原因的解释说明策略;4) 弥补伤害和冒犯的补偿手段策略;5) 表达愧疚感, 并保证不再犯类似错误的允诺或保证不再犯错策略;6) 使用加强道歉语气的标志词策略;7) 道歉者承认并辩解自己只负部分责任的减轻责任策略;8) 表达对“受害者”的关心策略。[2]

一、调查对象及方法

本文的研究对象共分为3组:即学习者组1、学习者组2和英语本族语者。学习者组1有16名学生, 全部来组西安工业大学外国语言系英语专业本科三年级, 未通过英语专业四级考试 (TEM-4) ;学习者组2有37名学生, 同样全部来自西安工业大学外国语言系英语专业本科三年级, 并且全部通过了英语专业四级考试 (TEM-4) ;英语本族语者为15名来自美国杰克逊州立大学的学生。两组学习者都是来自高校英语专业的本科学生, 入校前都学习了6年英语, 根据他们是否通过TEM-4被认为具有不同的语言水平。

3组调查对象在规定的45分钟时间内完成了含有10个道歉情景的语篇补全测试。问卷是基于Cohen和Olshtain, Blum-Kulka等的问卷的基础上进行修改设计的。

二、调查结果及分析

下表显示出在10种情境中8种策略被选择的百分比——每一种策略在每个情景里可能被选择一次。就是说学习者组1中的16名学生在10种情景里有可能选择160次 (N=160) ;学习者组2中的20名学生可能选择200次 (N=200) ;而英语本族语者可能选择150次 (N=150) 。

从上表可以发现:最受学生欢迎的两种策略是“直接道歉”和“承担责任”。这表明直接道歉策略和承担责任策略的使用更加具有普遍性, 而其他策略的选择则取决于具体的语境。

这3组研究对象在道歉策略的选择上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不同之处主要在:英语本族语者和英语学习者在说话者和听话者社会地位权利高低不等的场景中所使用的“解释”“补偿”以及“使用加强道歉预期的标志词”“减轻责任”等策略有所不同。同时, 两组语言水平不同的英语学习者之间也没有特别明显的差别, 相反他们在道歉策略的选择上还体现出了较大的相似性, 这表明学生的语言水平高, 其语用能力未必就强。而且与英语本族语者相比, 英语专业学生在个别情境中没有实施道歉言语行为。

在处理数据的过程中笔者同时发现英语专业学生在某些情境的回答中存在语用语言失误和社会语用失误。例如:在情境3You are a department head (部门主管) .One day you kept a graduate waiting for an hour for a job interview due to an urgent meeting.What would you say?中, 有学生回答“You are patient”或者“You know as a head I am very busy.”等等。而英语本族语者会回答“I’m sorry for keeping you waiting for so long, but I had an urgent meeting”。

例如:在情景10 You promised to buy a gift for your nephew as his birthday present, but you forgot to buy it.When you see your nephew and are asked about the birthday present.What would you say?中, 有学生回答“I forget your present at home.I’ll send it to you next week.”或“Let’s go to the supermarket so that you can choose your favorite one”。而英语本族语者会回答“I’m sorry, I forget to buy it.I will bring your gift to you tomorrow.”

三、调查结果对英语教学的启示

1. 编写教材, 为本科生开设语用学课程

市面上关于语用学的教材为数不少, 但其中大部分适用于研究生阶段的学生使用。学校可依据本校学生的实际情况, 编写语用学教材, 为本科生开设语用学课程。教材的编写中应该尽可能地介绍一些英语中的社会和语用规则, 这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就可以更多地了解英语中的社会和文化知识, 这对提高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是大有益处的。

2. 为学生提供真实的英语语言环境

在中国这样的汉语大语境下, 要尽可能多地为学生提供真实语境。观看英语原版电影对学生习得语用背景具有重要作用, 原版电影中含有各种各样的言语行为。学生在观看电影的过程中可以直观生动地感受英语本族语者是如何表达某一言语行为的, 这些表达法会潜移默化地渗透到学生的交际中。此外学生还可以利用假期通过“赴美带薪实习”等项目, 到英语国家去实习, 亲身感受中外文化的差异。

3. 为学生提供尽可能多的交际机会

在国内大汉语的背景下, 应多鼓励学生参加英语角、英语沙龙活动;还可以通过网络与英语本族语者进行交流, 如通过Email或语音聊天的形式与英语本族语者就道歉、请求、邀请等言语行为的表达及策略进行交流, 从而提高学生的跨文化语用能力。与此同时, 学校可根据自身学科建设适当增加外教口语课, 并要做到小班教学 (学生人数小于15人) , 这样才能增加每个学生与外教接触的机会。

摘要:本文采用语篇补全测试的方式, 研究了美国杰克逊州立大学的学生和西安工业大学外国语言系本科三年级学生对道歉策略的不同选择。总体上来说, 美国杰克逊州立大学和西安工业大学外国语言系本科三年级学生对于道歉策略的选择未出现明显的差异。文章最后提出了对外语教学的启示。

关键词:道歉,言语行为,道歉策略,教学启示

参考文献

[1]Holmes Janet.Gender differences and apologies:one aspect of communicative competence.[J].Applied-Linguistics, 1989, 10 (2) :194-213.

[2]Blum-Kulka, S&E Olshtain.Requests and apologies:A Cross-Cultural Study of Speech Act Realization Patterns (CCSARP) .[J].Applied Linguistics, 1984 (5/3) :196-213

英语道歉信 篇5

Im very sorry that I was out when you came to see me yesterday evening. Im afraid Id gone to the pub with some friends and didnt get back until 12 oclock. I wish I had known you were in Luoyang as you could have come with us. It would have been a good introduction to the night life!

Anyway, I will call on you at 10 oclock on Saturday morning at your hotel. We can have the day together, if you have nothing else planned? Ill show you some of the places of interest that you may not have seen.

Please let me know if you will be available on Saturday morning.

Best wishes

Chen Cheng

我向女儿道歉 篇6

纸包里的东西有棱有角很沉重,放在鼻翼下细嗅,一股清淡的骨头气味袭来。凭直觉,我分辨出这必是羊骨或牛骨无疑。“什么?牛骨?羊骨?老爸,你有没有搞错呀,这可是地地道道的虎骨哩!”女儿打开了纸包向我展示着,“我用8元2角零用钱,在地摊医生那里买来的,他还少收我两块钱呢!”

我睁开双眼,定眼看那“虎骨”,果然是被伪装得极为巧妙的羊腿骨。我顿时勃然大怒:“告诉你多少次了,小孩子不要乱花钱,你怎么就是不听话呢?去去去,赶紧给我写检讨去……”女儿先是站在那里一动不动,继而又伴着扑簌滚落的泪珠,回到了自己的卧室里。妻子立马跟了过去。

月到中天,妻子偎在我的身边,抱怨我不该不分青红皂白地冤枉了女儿。女儿这次受骗上当并不假,但她此举的初衷又委实令人感动。我的母亲患有严重的老寒腿,每到秋冬或冬春交替的季节疼得格外厉害。女儿把这件看似寻常的小事,却记挂在了心上。

明白了事情原委的我,在内心深处也倍感愧疚,深感对不起孩子,应该向她说声“对不起”的。可第二天早晨,看到女儿比我矮一头的身影,道歉的那点勇气,顿时消失得踪迹全无了。

晚上吃罢晚饭,我发现写字台上有一张纸条,上面是女儿的字迹:“老爸,这件事我的想法虽然好,但由于没听您的话,结果被人家骗了。今后我一定听您的话,不管您怎样发火,您都是最疼我爱我关心我的好爸爸!”看着女儿的检讨书,我的心头一热,眼眶有些湿润。

官员道歉之“道” 篇7

案例

新年伊始, 又有官员出面道歉了, 但这次情况有些特殊:安徽旌德县检察院的一名公务员因给自己孩子办理助学贷款, 在自身条件符合的情况下手续被卡在教育局一个章上迟迟办不下来, 该公务员在多次交涉未果后怒将县教育局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告上法庭。在媒体的介入下, 事件最终圆满解决, 教育厅相关官员当面道歉并承诺协调助学金问题, 当事公务员接受道歉并表示不再申诉。

【分析】

事件的中心看起来是“钱”, 即国家助学贷款的审批下放问题, 但足以引起新闻效应的, 却在于“歉”:是什么促使省厅专人至县协调事件并当面向当事人致歉?假如当事人不是一个具有公职的法律工作者, 假如当事人不那么较真, 假如当事人的较真没有得到媒体的关注, 这个“歉”还会来得那么容易吗?没有“歉”, “钱”的问题又能否解决呢?

官员道歉左右皆“难”

官员道歉在现代治理实践中似乎陷入了一种颇为尴尬的“两难”境地:一方面, “官员不道歉, 百姓有意见”;另一方面, 当各地政府及其官员忙着为各种大小事件道歉之时, 其效果却往往不如人意甚至适得其反。

当冰雪灾害后国家气象局长提出“春运混乱为什么要气象局道歉?”这要说明白:为什么要气象局道歉?街道办事处明确表示“政府不能给居民道歉”之时, 社会舆论及公众几乎一边倒地对其进行口诛笔伐, 对于公权力“傲慢”“冷漠”“令人心寒”等的批评之声不绝于耳, “官员应当学会道歉”等建议也频繁出现。“道歉越努力, 公众越生气”的状况常发, 并引起社会舆论以致国家权威报刊也提出“有效纠错机制比政府官员道歉更重要”等针对官员道歉的批评与反思。

两难困境下官员道歉的确是一件费力不讨好的事情, 不道歉被骂冷漠, 道歉又说作秀, 以至于有官员在道歉被批之后委屈倾诉:“我们都道歉了, 究竟想要怎么样?”但为何还是有诸多官员道歉的实践能够载入史册并为人称颂呢?原因在于, 此道歉与彼道歉还是有区别的, 而其中的关键就在于是否能把握住官员道歉的“道”。在政府日趋民主、规范的今天, 政府“若犯错, 必道歉”已经成为一种常识, 而真正的关键在于先要搞清楚:何为官员道歉之“道”?

官员道歉源自政府的公共性, 是一种基于合法授权的政府行为, 从而彰显出这一道歉的审慎及权威;但今天的官员道歉显然也不能等同于古代帝王的“罪己诏”, 从而不能以“万方有罪、罪在朕躬”的方式过份彰显道歉伦理政治属性。总之, 官员道歉不能“一歉了之”。

首先, 官员道歉承担的是一种责任响应及承诺行为。官员道歉不同于政府问责, 官员道歉是通过道歉明确政府在何处以及何种程度造成了责任的缺失, 并在向受害者表达歉疚的同时, 公开承诺通过纠偏、赔偿、处分等措施达至责任补缺及追究;这些承诺为政府问责拉开了序幕, 但其本身只是一种表态。

其次, 官员道歉是一种有限的责任响应行为。哈耶克曾指出, “要使责任有效, 责任就必须是明确且有限度的”, 要使官员道歉有效地响应政府责任, 不能指望仅仅通过道歉, 就能使得治理行为达到正义回归、矛盾化解以及政府创新的目标。

再次, 官员道歉是一种责任政治属性内的道歉。这主要有两个标准:第一, 官员道歉是在法理制度规范下的治理行为, 从而不能依赖个人道德标准来规范及评价官员道歉;官员道歉是政府治理过程中政治责任的体现, 从而不能仅停留在政府组织内部权责关系的层面予以审视。

要言之, 官员道歉之“道”, 在于政府官员就现实或历史中的伤害事实, 向受伤害者以及相关公众做出明确、公开且规范的歉疚表示, 这一歉疚表示需要明确表现政府对于所做伤害行为的否定性认识, 自愿承担由此引起的不利后果并公开接受社会公众对此的检验。

在“耳光不打赔礼人”“道歉总比不道歉好、早道歉总比晚道歉好”等善良传统的影响下, 国人对官员道歉似乎长期都抱一种乐见其成乃至感激的态度。以至于一度“道歉”被简化为“歉”:在政府犯错并造成伤害时, 只要政府及官员流露出某种懊悔、自责, 人们便激动万分, 姿态的意义完全覆盖住了责任的内涵, 以至于道歉成为某种让百姓感动的时尚。

广西某地政府官员就防空警报误响事件作出道歉之后, 就被当地官方报纸盛赞为“……市民在虚惊之后, 不仅品尝到了‘官员道歉’这一新鲜事物的滋味, 更体会到了政府‘为民着想、服务于民’的真诚”。其结果, 往往是官员道歉泛滥背后的姿态化与功利化。因此, 官员道歉的真谛, 不仅要关注“歉”, 同样重要的是关注并监督官员道歉是否落实其真实内涵和意义的“道”以及监督官员道歉行为过程的“道”。在此看来, 对于安徽教育部门所做道歉的追问, 不仅不是对政府躬身道歉的刁难, 反而是社会公众认同官员道歉并积极参与道歉进程促使其突破“两难”困境的良好示范。

官员应如何道歉?

首先, 要摆正心态。一是要避免“圣人心态”, 官员道歉是一种责任响应, 而其中责任的主要内涵是政治责任、法律责任、行政责任以及犯错在先而形成的因果责任, 道德责任可以有但不是基础的更不是全部, 切忌“未道歉先感动”, 从而拔高自身的道德位置;二是要避免“罪人心态”, 官员道歉是一种有限责任的响应, 同时也是一种公共治理行为的具体体现, 其实施过程中必须要考虑政府的承受能力、对其他社会公众的公平以及公共治理的延续性, 而不能“不顾一切”。

其次, 要规范行为。官员道歉不是一个行为而是一个行为序列, 其包括承认过错及责任、解释犯错原因、表达歉疚与自责以及承诺赔偿改进等系列具体行为。除却内涵多样外, 每一个行为的具体表现也是异常丰富的, 例如歉疚的表达方式, 就有口头、书面之分, 以及当面道歉、邮件道歉、登报道歉、电视道歉等更多的实现形式。

为了避免行为的恣意和专断, 制度规范是有效的方式, 对此自上世纪后期开始, 就有国家尝试通过法制化的途径来约束及规范官员道歉, 其中就包括澳大利亚设置的道歉日以及相关专门的委员会来反思其历史上对于土著民族的伤害;也有加拿大的不列颠哥伦比亚省和萨斯喀温省分别于2006、2007年先后通过了有关道歉的专门立法。而在我国, 自2003年开始, 也有政府将官员道歉纳入有关行政规范中, 例如深圳市2007年颁布的《深圳市政府部门责任检讨及失职道歉暂行办法》。

再次, 要加强沟通。道歉作为一种人际交往行为, 其本身就具有参与、协商的特性。而就官员道歉而言, 除去其作为一般道歉行为的类本质特征决定了其引入协商的可行性外, 官员道歉的公共性、公益性特征, 也使其行为过程需要更为审慎及频密的沟通与交流。对此, 周亚超教授曾指出, 道歉是“一种公职人员体面纠错的规矩”。那么如何平衡受害者的伤害以及道歉者的“体面”, 就自然需要道歉双方进行理性的沟通与互动来实现, 从而在协商一致的基础上就道歉的时间、方式、赔偿的内容和形式等达成共识。

最后, 要保障权益。虽说现实中“责令道歉”的现象依然广泛存在, 但并不等于社会公众在官员道歉过程中就处于被动等待的位置。

道歉书 篇8

在此致上我的歉意。

曾经,在我看来,你是最不浪漫的季节,永远都只是一片萧条之色。天,冷嗖嗖的,寒风凛冽,更不带一丝湿润,浸入骨髓的冰凉仿佛要抽去身体里所有的温暖,只留下如干絮散漫的一团冷在胸肺间。

一直觉得 , 在你这样 一个“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季节,人的思维会被冻住,浪漫会在刹那间被抛到九霄云外。在这样的境况下,我难以挤出一丝笑,也难以提起一丝好兴致。哪怕偶尔有所希望,也很快被丢到记忆中无人顾及的角落,再被看似更重要的记忆淹没。

但很快,我发现我错了。

此时正值隆冬。上次不知何时降临的飞雪,终于在今年这个萧索的季节到来了。一片片雪 ,柳絮般,在空中迈着细碎的舞步,泰然自若地飘下来,在天地间漫无目的地飞荡。一片雪花飘到草梗上,随即融成一滴滴晶亮的水点;一片雪花滑到枯枝上,随即化作了一颗颗细腻的珍珠;一片雪花滑到窗户上,随即画出了一道清明的水痕。

幽雅恬静的冬,致上我的歉意。我们赞美洁白无瑕、晶莹美丽的雪,赞美雪花纷飞的景致,却对你嗤之以鼻。殊不知,你孕育了这独特的亮的风景线。我们抱怨你彻骨寒,抱怨你来得太早但去得太迟,抱怨你威严无情,却没有看到你给我们带来了一个个飘逸的舞者。冬,你是多么悲伤,可你默默无言,只用那颗博大的心,宽容一切。

一阵花香扑面入鼻,转头环顾四周,但见花坪中,一树蜡梅在冬风中开得正烂漫。“一树寒梅白玉条”,一朵朵冰肌玉骨的梅花 , 散发出沁 人心脾的 芬芳。“遥知不是雪”,只因那暗香浮动。花香满径,送来一片春天将到的温馨,带给人们春天将来的希望。

我们常说,“梅花香自苦寒来”,梅花正是因为有了冬刺骨寒风的锻铸,才有了扑鼻花香。我们热爱梅,爱它的清纯芳香;我们赞美梅,即使“逊雪三分白”,但却“却胜雪一段香”。可是我们唾弃冬、埋怨冬。冬是悲伤的,深知自己寒,想带给众人香以此赎罪,却得到了一个令它心寒的态度。我认可你用来赎罪的梅 ,可我不能原谅你的寒彻骨;我认可梅,但我否认你。面对这不负责任的答复,冬无言,只能冷静面对,无私地把花香奉献:我就不要好名声了吧,但这花香,送给你。

春天固然绚丽,夏天着实热情,秋天的确丰满,大多数人都热爱他们,清纯、阳光、稳重。曾经,我也是它们中的一员。但如今,冬,我发现你也有优秀的品质。你宽容、冷静、无私。你虽然寒冷,但你有着无可比拟的温馨与希望。

国航跨越“道歉”门 篇9

“彪悍”的罗永浩又维权了,这次他发飙的对象是国航。

10月27日,罗永浩一行4人从泰国普吉岛搭乘国航班机回国时,为了让母亲旅程舒服一些,他偷偷给多订了一张公务舱机票,但由于地面只打印了4张经济舱的登机牌,上机后被阻止乘坐公务舱。这一冲突的后果是,10月29日,罗永浩发出了宣战的长微博:“温和要求管理混乱、作风无赖的国航正式道歉。”

罗永浩“温和”要求道歉的案例实在是让人太熟悉了。一年前此时,因为冰箱门封闭不好,他向西门子展开维权。最终,西门子不得不就冰箱质量问题发布了道歉视频和文字稿。《德国商报》的评论说:事件已迅速成为大企业公关危机的失败案例,西门子与其公关公司对于类似事件完全没有准备和应对措施。西门子家电集团的中国区总裁罗兰·盖尔克自己的总结则是:企业应该尽快适应全新的社交网络,不仅在中国,整个世界都是这样。

一年过去了,企业适应了全新的社交网络吗?同样是应对罗永浩要求道歉的“温和”投诉,相较于西门子的懵懂失措,国航有什么成功升级?

首先,反应速度快了。罗永浩10月29日下午投诉,国航官微10月30日23点就正式回复道歉,并拿出了合理的处置意见。相比西门子拖了3个月才不得不道歉,两者对舆情的判断与反应速度已是云霓之别。迅速应对背后的机制是,企业已经建立了对网络舆情及时的监测和评估体系,这是一个重要的升级。

其次,在应对措施方面,西门子当初接到罗永浩的投诉,轻慢地采取了搁置的办法,以致事件越拖越大。再加上处置不当,进一步演化为公关危机。坚持不道歉的结果,是使消费者对产品质量的抱怨,演变成了大公司和消费者情感上的一种对立,最后只能吞下品牌受损的苦果。

反观国航的做法,在罗永浩启动网络维权后,来自国航、或疑似与国航相关的大量ID参与了讨论。有的在解释,有的在围观,也有闹乌龙的—比如一位实名认证的民航从业者就在微博上赌气“求罗永浩和粉丝别再坐国航飞机”,口不择言后又慌忙删掉帖子。但这反映出来的是,企业不但有了监测体系,还有应对危机的执行力量。在新媒体舆论场上,没有“人”的西门子动辄得咎,而有了“人”的国航,能发出自己的声音——尽管在方法和技巧上还显得纠结和粗糙。

虽然与消费者辩论无疑会落入道德洼地,但这些接触罗永浩的“水军”的作用还待评估,未必全是负面。除了在辩论中可以释放冲突的是非和细节之外,试想,如果没有这些铺垫,国航官微的正式道歉,会显得这么慎重和有价值吗?

西门子和国航都是大公司,从口碑上讲,西门子德国血统,百年品牌;而国内航空公司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各种冲突不断,甚至闹到了乘客骇人听闻地冲上飞机跑道维权的地步。但从应对罗永浩“温和”要求国航道歉这一案例来看,虽然两天内相关内容转发了5万余条,但冲突未进一步激化。国航的处理明显更上层楼,他们升级成功之处有三:

向一个人道歉 篇10

我的同桌姓江名绍恩, 他和我之间最大的区别是:一个粗心马虎, 一个小心谨慎。当然, 粗心马虎者是我。

由于他细致, 做题的精确率总会比我高, 而他, 又总会一次一次地告诉我只能细致, 不能马虎的道理, 并还会列举许多实际的例子来告诫我马虎的危害之处。如某公司在运输货物中因写错了一个字而导致损失了许多美金, 某医院因给病人打针未作皮试而导致丧失了一个人的性命等等。可在我的眼里这些故事都很夸张。

记得有一次, 我正在做一道数学题的时候, 他凑到我面前说:“我告诉你一件很重要的事, 你的题中还差一个条件。”我反而对他吼道:“这需要你提醒吗能过关就行了, 不必劳你操心!”然后合上作业本就交上去了。第二天, 老师发下本子时, 我快速打开本子一看, 我的那道题上明显地被老师画上了一把“剪刀”。我顿时恍然大悟, 好像明白了什么, 立即把本子藏了起来。但是这马虎的习惯就像绳子一样缠着我, 怎么也摆脱不了。

俗话说:“人无完人, 金无足赤。”老师和同学们都知道我有马虎这一缺点。

又有一次在数学测试的时候, 我留下两道填空题打算在要交卷时做, 粗心的我在检查试卷的时候也未曾发现这两题没有做。突然江绍思拍了我一下, 我以为他要抄我的答案呢。他开口说:“你的填空题6、7题未做。”我仍拿着试卷只管做我后面的题, 假装没有听见。心想:“想抄袭别人的答案还会使用这种方法, 平时不专心学习, 真无聊!”他回转头, 再也没说什么。当交卷的时候, 我果然发现那两道填空题真的未做。可严厉的数学老师已经下令收卷了, 怎么办呢真是急得我像热锅上的蚂蚁一样, 已经来不及计算了。想了一下, 不管三七二十一, 随便乱填了几个数字在横线上, 结果当然是一塌糊涂。转眼间, 老师就走到了我面前, 说:“为什么你不做这些轻车熟路的题, 而去做那些难题呢”“哎!”老师不会认为我这张试卷全是抄袭的吧, 根本就没有学懂这一单元吧!这下我全完了, 刚才还担心我的同桌抄袭, 这下变成自己抄袭了, 我可能无论怎样解释都不起作用了。难道我能说:“我忘记做了”吗不会吧!要是这么一说, 全班同学也许会一阵狂笑。我只好哑口无言, 自认倒霉吧!

唉, 这时我才想起我真是太自私了, 太骄傲了, 太不善解人意了。我怎么连同桌的金玉良言都听不进去呢同桌确实是一片丹心, 有时我连争抢座位也是螃蟹过街——横行霸道。可你并未说过什么。

同桌, 我真想对你说:“对不起, 希望你能原谅我这无知的行为, 让我们重建友谊, 共同进步吧!”

向灵魂道歉 篇11

猴子们被打得遍体鳞伤,其中一个跑过来轻轻抚着另一个,这时候,我身边的女儿突然令我佩服地大声对那个人喊道:不准打猴子。耍猴子的人受了一惊,停下手中的鞭子。这时候,围观的群众也开始纷纷埋怨起他的所作所为了。

第一次看他领着猴子表演的时候,女儿把自己的零花钱都给了他,那是因为她觉得猴子可爱。这一次,她没再给他钱,而是用这些钱买了一串香蕉,扔给了那些受伤的猴子。猴子们看到香蕉,顿时消解了对人的怨恨,恢复了可爱的神情。

结果,耍猴子的人这一次一分钱也没得到,围观的人都学女儿那样,买了香蕉,让猴子们痛痛快快地吃个够。耍猴子的人蜷缩在地中央,垂头丧气,不知该如何是好。

其实,他现在该做的,就是真诚地向猴子道歉。

小时候,家里养过一只狗,叫老黑。它非常听我的话,每天放学回来,都会大老远地迎接我。可是有一天,不清楚什么原因,它突然“疯”了,满巷子乱跑乱窜。父亲担心它伤到别人,就决心杀掉它。当父亲气喘吁吁地把“老黑”摁倒,叫我用镐头快点“解决”它的时候,我迟疑着、恐惧着。父亲急了,大声吼骂。最后,我高高举起的镐头砸向了它的头颅,奄奄一息的“老黑”瘫倒在地上,目不转睛地看着我。我把“老黑”埋到了河边,可是第二天早上,那里只剩下一个深坑,蓄满一个少年的忏悔。一整天,我坐在院子里一动不动,从邻家飘过来的狗肉的味道四散开来,无边无际地萦绕

在“老黑”死去的那一刻,我看见了它眼角的泪,混浊的泪水混合着血腥的味道流了出来。

我想道歉,却已无法挽回二个冤屈的生命。

1899年的一天,尼采离开他在杜林的旅馆,步上街道,看见一个车夫正在鞭打一匹马。尼采跑上前去,当着车夫的面,抱住马头放声大哭。当伟大哲学家的泪水洇湿马脸时,我们无法窥探那匹马的心灵。米兰·昆德拉却在自己的书中窥探了尼采的心灵,他说,尼采这一动作的广阔内涵是,他正努力替车夫向这匹马道歉。尼采眼中的马是有尊严的,有着和人类一样高贵的心灵。

向灵魂道歉,其内在的本质是拯救我们自己。

道歉言语行为的功能 篇12

一、弥补冒犯、恢复和谐

“人”作为社会的个体,往往处在纷繁交织的社会关系网中,我们经常会因为自己不恰当的言行而冒犯了别人, 从而破坏了双方先前融洽的关系。为修复已受到损害的关系网,冒犯者偶尔要在损害自己面子的基础上,为自己先前的不恰当言行道歉,从而对被冒犯者的面子损失进行一定的补偿,同时也补救了自己的冒犯行为所造成的不良影响,恢复了交际双方先前的某种和谐关系。

二、降低可能出现的冒犯程度

道歉言语的行为是十分复杂的,它并不只发生在冒犯行为产生之后。多数情况下,道歉者会对还未发生的冒犯行为和正在进行的冒犯行为发出道歉,即“事先道歉”,这在日常生活中也占有相当大的比例。所谓事先道歉,也就是说道歉者知晓他下面要说的话或做的事可能不得当,又或者会打扰到听话人,给听话人带来不愉快,可因为某种不可抗力, 无法避免。例如:

1.他说:“对不起,改天再聊,今晚,我们还有别的事。”(皮皮《渴望激情》)

2. 我从一个座位跨到另一个座位上,一路不断地给人道歉:“对不起!……请让一让……谢谢!”(礼平《晚霞消失的时候》)

这种“事先”道歉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可能出现的冒犯程度,表示了对受歉者的尊重,同时也给道歉者树立了良好的自身形象。

三、顺从社会礼节,保持人际交往和谐

道歉言语行为与人际交往密切相关,并为不同的社会形态所共有。但因文化和环境的影响,不同阶层、不同修养, 和不同性格的人在进行如道歉、问候、请求等行为时,便会产生差别。

这些的差别,主要表现在:1. 在不同文化中同种表现形式有着不同的意义;2. 一样的言语行为在不一样的文化中有不同的表现方式。

例如在汉语中,我们经常能看到这样的道歉,当主人准备了相当丰盛的晚餐来宴请客人,而客人对晚餐也较为满意时,主人仍然会对客人说“家常便饭,略有怠慢,不好意思” 等话。又如开研讨会时,本来已做了百分百精心准备的发言人,在发言时却说“我没有打草稿,讲的不好,望各位包涵”。

很明显,这样的言语行为并不是发生在说话者将要或已经冒犯听话者的情况下,也不会使听话者觉得颜面受损,更没有给双方的关系带来威胁,故不必用道歉的言语行为去对它进行修补,所以这并不是我们传统意义上所说的“道歉”。

以上例子虽使用了“不好意思啊”“真抱歉啊”“请各位包涵啊”等表示道歉意味的道歉语,却并不包涵歉意在里面,我们可以称这类道歉为“假道歉”,它只是说话者的客套用语而已。这类用语的产生是建立在中华民族的文化心态之上的,既符合中国人的礼俗习惯,又显得亲切自然。

四、彰显个人素质

所谓道歉,一般是说我们对自己的错误有所认识并想方设法进行补救的一种行为。古语云:“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知错能改,善莫大焉”,一个胸襟坦荡、通情达理之人必能坦然面对自我,就自身的不当行为进行及时的道歉。 知耻近乎勇,这是有责任、有担当的表现,也是一种反思其身、提高素质的手段,更是一种高尚的道德行为。往往勇于承认错误的人是被人们理解、受人们喜爱的,相反生活中也不乏这样的人:明知是自己的错却极力否认,并习惯于把责任归咎于他人,不但不道歉还要强词夺理,巧言令色。这种人只会使人嫌厌,甚至会导致关系的恶化,情节严重的将会对社会安定团结造成影响。所以勇于道歉是当前每个人都应该具有的基本品质,也是一个成熟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

五、消除冒犯者的负疚感

社会交际中,出错在所难免。若做错事或说错话,给身边的朋友、同事、亲人等带来困扰和不便,面子的损伤及感情的裂痕就会对双方造成不同程度的心理负担,冒犯者尤甚。换个角度看,当一个人时刻被内心的负疚感所纠缠, 也就证明这个人已经意识到了自己的行为是不当或不合时宜的。倘若这种不当行为已经给他人带来了身心伤害,那么冒犯者心中的负疚感就会愈加强烈。要想减轻冒犯者的负疚感,必须使双方的关系得以修复、彼此心理达到平衡,那么选择合适的环境和条件,及时而真诚地道歉无疑是弥补这种过失和减轻冒犯者心里负疚感的最佳途径。

摘要:道歉作为言语行为,是人的社会行为,这就决定了它的运用受到人自身条件和所处社会背景的制约。所以在研究时,作者从社会学、语用学、心理学等多个角度出发,对致歉言语行为的功能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道歉语,言语行为,功能

参考文献

[1]康红霞.关于现代汉语道歉言语行为的初步研究[D].天津:天津师范大学,2008.

上一篇:信息化建设方案下一篇:墒情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