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建设方案

2024-10-13

信息化建设方案(精选12篇)

信息化建设方案 篇1

0 前言

我院是一所二级甲等中医医院,现拥有床位500张年业务收入近亿元,医院原有信息系统只是停留在简单的护士站记账、门诊住院收费层次上。近年来随着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的发展,医院希望建立一个包含医院信息系统(HIS)、实验室管理系统(LIS)、影像传输与存档系统(PACS和电子病历系统(EMR)的现代化综合数字信息管理系统。

医院领导希望通过全面的信息化建设,来对医院各项医疗活动进行规范化、标准化、制度化,并希望借助信息化手段来减少医疗差错和医疗纠纷,降低医院管理和运行成本,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通过我们前期外出参观考察,经政府采购中心公开招标,最后确定山东众阳软件有限公司为我院信息化建设的中标公司。整个项目建设历时12个月,至2009年5月系统的四大部分全部上线实施后,实现了病人诊疗信息“一卡通”,院领导管理全局掌控,医护人员规范操作,减少了工作量,医院节约管理和运行成本等预期的功能目标。目前系统运行状况良好,受到领导和医护人员的一致好评。

项目建设初期我科和众阳公司的工程师一起结合我院目前的业务流程与信息化需求,根据卫生部《医院信息系统基本功能规范》,参考国内外医院信息化建设的经验,确定了系统的四大部分:HIS、LIS、PACS和EMR,实行整体规划,分步实施的方法。

1 医院信息系统的实施

医院信息系统是建立在以财务流为主线的基础上的,该系统主要包括门诊挂号收款子系统、门诊药房管理子系统、门诊医生工作站子系统、住院药房管理子系统、病区护士站子系统、手术室护士站子系统、住院处管理子系统、药库管理子系统、设备管理子系统、总务管理子系统、供应室管理子系统、财务科统计子系统、院长查询子系统和网上办公系统。

在系统中,采用了现在通用的“一卡通”技术,病人只要在我院拥有一个诊疗卡,无论门诊还是住院只要持诊疗卡,所有信息都能调出,保持了就诊治疗的连续性。考虑到磁卡易消磁的情况,我院“一卡通”诊疗卡采用了现在商品流通中通用的二维条形码技术,有效地避免了采用磁卡易消磁的问题。

系统中多站点的护士站子系统和门诊医生工作站子系统,采用B/S结构设计,方便了日后的升级和维护,其他站点继续沿用C/S结构。整个系统采用两台HP580机架式服务器,一台有磁盘阵列,两台服务器互为热备,磁盘阵列有一块冗余硬盘,同时配置了8hUPS电源,从而保障了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系统上线前,我们先布置了一个虚拟学习系统,对相关科室人员进行轮流培训,并制定了考核办法,直到每个人都掌握了自己的操作部分;在培训的基础上,提前召开相关科室负责人协调会,征求他们对系统的意见和建议,在此基础对系统实行进一步的完善,从而保证了系统一次上线成功。

2 实验室管理信息系统的实施

在HIS系统成功上线并稳定运行的基础上,开始进行第二步LIS系统的建设工作。LIS系统主要包括了临床检验子系统、检验科主任管理子系统和检验报告单自助打印子系统。由于LIS系统数据流量不大,暂时和HIS系统合用两台服务器。

在HIS的数据基础上,充分利用诊疗卡和二维条形码的优势,实现了HIS-LIS系统的无缝连接。对于住院病人,护士站录入检验申请单后,可在护士站的条形码打印机上打印出带有病人姓名、住院号、检验项目和条形码的不干胶贴,将不干胶贴粘在采样试管上再给病人采样;对于门诊病人,门诊医生站录入检验申请单,病人持卡缴费成功后到检验科采样大厅,工作人员用病人诊疗卡刷卡打印条形码粘在采样试管后再行采样。不干胶条码贴在LIS中的应用,较好的避免了样本混淆的差错。

住院病人的化验报告单直接上传至服务器,在护士站上可以直接打印;对门诊病人化验报告单可以通过自助打印子系统自行打印。只要病人用诊疗卡在自助打印机前面一刷卡,报告单会自动打印出来。该检验报告单自助打印装置的应用,优化了医院服务流程,减少了门诊和检验科室的工作量,提高了工作效率,解决了交叉感染,保护了病人隐私等问题。目前此检验报告单自助打印装置已经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专利号:200820023947.4。

在实验室管理信息系统中,我们还设置了没有读入检验信息条形码,检验设备无法传输数据到工作站的程序,较好的避免了人情检查等漏收费现象,此项技术同样也应用在了下一步实施的PACS系统中。

3 医学影像传输与存储系统的实施

在HIS和LIS系统稳定运行的基础上,进行第三步PACS系统的建设工作。我院PACS系统涵盖了放射科、CT室、MR室、介入室、彩超室、胃肠镜室和病理室,对于CR、DSA、CT、MR、数字胃肠和激光打印机采用DICOM方式进行图像数据通讯,对于彩超、胃肠镜和病理图像采用视频采集后处理方式进行了数据通讯。

影像中心登记工作站通过扫描病人诊疗卡就能直接从HIS系统中调出病人的信息;临床科室等影像中心以外的科室通过融合在HIS系统中的PACS部分功能模块可以直接从PACS系统调出图像、报告等信息;影像调用扩展手术室、门急诊室、病房等部门,并可在计算机中心机房转存后进行远程会诊。

系统采用两台服务器做双机热备,两台交换机,骨干网采用1000M接口,保证每个到桌面可得到100M带宽。为保证在医院内部网络上可以在线访问5年内的影像数据,在影像服务器上安装具有容错能力的磁盘阵列和光盘库。PACS系统中存储的所有影像数据均可以通过使用标准的DICOM3.0接口直接传送到网络上任意一台激光相机,直接生成胶片。

PACS系统的实施为医院和科室提供了现代化的管理手段,借助PACS能方便、快捷地存储、检索、显示、处理和拷贝图像,图像保存质量提高,查找方便;规范了医院流程,缩短了患者在医院的滞留时间,基本实现院内无片化,节约存储空间(存储胶片的场所)和人工成本,带来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可以进行各种统计,并发布统计报表;实现了图像资源共享、减少了劳动强度、规范了报告内容、方便教学和学术交流,大大提高了诊断水平,极大的提高了工作效率。

4 电子病历系统的实施

在LIS和PACS系统上线后,我院的信息系统基本实现了由以财务记账为中心到以临床医疗服务为中心的转变。HIS、LIS、PACS的无缝链接,为电子病历系统的实施提供了很好的基础数据。在其安全稳定运行的基础上,开始进行了电子病历系统的建设工作。

电子病历系统的主体是住院医生工作站,医生在工作站上完成开医嘱、写病程记录等日常工作,其他的一些病历基础数据全部来自于HIS、LIS、PACS三大系统,由于这四大系统全部来自众阳软件公司,因此系统的集成相对容易,可以说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无缝链接。所有病历完成打印后均需由医生手工签名确认,并经病历审核人员再次审查后才能归病案室存档管理。

电子病历系统同样采用两台服务器做双机热备,一台具有容错能力的磁盘阵列,并添加了8hUPS电源。病区中充分利用无线网络技术,为每个临床科室配置了两台笔记本电脑用于移动查房。由于住院医生站站点较多,系统采用了易于维护的B/S结构设计。

电子病历系统的上线实施,将医生从日常繁重的病历书写中解脱出来,可以有更多的时间投入到病人诊疗和业务学习中来。同时我们在医生站中还嵌入了部分疾病的临床路径、药物配伍禁忌和病历质量控制等信息,从而大大提高了医生的工作效率和医疗质量。

5 小结

由于系统全部来自于一家公司,各个分系统之间做到了很好的无缝集成,自2009年5月全部上线实施后,系统运行稳定、数据安全可靠,并已经成为医院领导和工作人员的得力助手。信息化建设永无止境,目前医院与众阳公司正在对系统进行深一步的挖掘改进,心电图和监护仪等数字化的医疗设备下一步也将接入到系统中。我们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医院必将迎来一个全新的数字化医疗信息新时代。

摘要:本文简要介绍了我院信息化建设的情况,并对系统的四个组成部分医院信息系统(HIS)、实验室管理系统(LIS)、影像传输与存档系统(PACS)和电子病历系统(EMR)的实施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信息化医院,LIS,PACS,EMR,HIS

参考文献

[1]张友生.系统分析师考试论文试题分类分析与范文[M].第2版.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7.

[2]张友生,田俊国,殷建民.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辅导教程(上、下册)[M].第2版.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8.

[3]刘松林.浅析医院信息系统切换实施方案[J].中国医疗设备,2009(10):76-77.

[4]范培珉.医院PACS系统的建设与应用[J].医学信息,2007(11):52-54.

[5]陈能太,等.一体化数字医院的医生工作站与电子病历[J].医学信息学,2006(5):7-9.

[6]蒋功寿.全数字医院建设势在必行[J].中国医学装备,2005(6):20-21.

[7]王彬夫.数字化-现代化中医院腾飞的翅膀[J].院长论坛,2008(6):1-3.

[8]易利华,赵阳.医院信息化的现状和发展展望[J].南京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23):149-151.

信息化建设方案 篇2

一、信息化建设目的为了从根本上加快我局(公司)信息化建设步伐,建立局(公司)从“决策层→管理层→操作层”自上而下的全透明信息网络,保证信息的真实性、及时性、准确性和完整性;为公司经营决策提供科学的手段和依据;进而让信息化建设成为引领、带动、帮助全局(公司)各科室工作走向良性健康发展的“助推剂”,现结合我局(公司)实际,制定出信息化建设方案。

二、信息化建设意义

一是通过建立局(公司)管理业务信息化平台,对局(公司)人、财、物、信息资源进行全面整合,促进“局(公司)→区总局”更好的沟通和协调,满足公司及时管理的需求,使公司的整体运作能力及整体对外响应力获得提高,强化公司执行力。

二是建立局(公司)高效的项目管理平台,利用信息系统提供的功能,完善各个环节的成本控制手段,进行切实可行的成本控制及差异分析,辅助公司提高成本核算及控制的能力,降低局(公司)整体运营成本。

三是建立局(公司)统一的风险监控平台,加强异常和重大事项的监控与反馈机制,帮助公司更有效地对所属各县网点进行监控,降低公司整体运营风险。

三、信息化建设目标

根据局(公司)要求:信息化建设的重点为“一个平台、二大系统”,即建立集成系统应用平台;建立和完善以进度管理为主线、以成本、安全和质量管理为核心的综合项目管理系统,建立和完善以群件、WEB和数据库技术为基础的经营管理信息系统。

建立局(公司)内部局域网或管理信息平台,实现内部办公、信息发布、数据交换的网络化;建立并开通局(公司)外部网络连接;使用综合项目管理信息系统和人事管理系统,业务销售与财务相关软件等基础设施建设,实现局(公司)信息门户、综合项目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办公自动化、业务销售管理、档案资料管理、财务资金管理等的现代化、透明化、节约化和快速化。

四、我局信息化建设现状

一、信息化办公滞后,设备已安装但仍未投入使用,部分科室工作仍处于手工状态。

二、工程方网络布线存在问题,办公大楼一楼模块不通,一楼交换机无法使用。

三、内网的铺设方案不明确。多久铺设、什么时候铺设,以及相关后续工作如何开展不明确。

四、我局信息中心与上级领导部门缺少联系,无法及时获得信息化建设的长远规划和业务指导。

五、信息中心人员急需培训,以提高业务能力和业务素质。

五、信息化建设内容

一、总体需要完成的项目

(一)优化局域网和数据中心

以满足局(公司)未来信息化建设对硬件及网络需要为目标,优化局域网拓朴图,整体规划机房设备配置与局域网架构,选择技术成熟,性能价格比好,适用稳定的产品,按需逐步配置。按区局(公司)要求布置与区局(公司)局域网间的通讯途径。建立一个结构合理、上下一致、全面覆盖的数据中心。

(二)建立集成应用平台,搭建应用系统

建立与区局(公司)相统一的系统平台,建立自身的内部局域网,独立部署数据库和应用系统,实现内部管理信息化。与区局(公司)建立互信机制,根据授权实现信息互联互通。

(三)建立视频会议

系统覆盖局(公司)所属网点,可以组织全公司开会,同时也可以接收区局(公司)或转播区局(公司)视频会议。具体功能有:召开远程固定会议室之间的可视会议;召开移动桌面可视会议;实现远程培训教育(数据双流);与公司综合管理系统的有效接口;点与点间的可视沟通;与电话系

统集成。

二、具体实施内容

依据我局(公司)实际情况:我公司信息化平台决定采用B/S(浏览器/服务器)模式,部分采用C/S(客户端/服务器)模式。

(一)综合管理平台

综合管理平台是信息管理系统的基础,建立以公司本部为核心的网络与通信系统,为项目提供全方位的信息服务,使项目在局(公司)本部、业主、各县网点之间有效执行。为项目提供Email、Ftp、数据库、WWW、视频会议、文件共享等服务。

综合管理平台具有完善的数据接口和二次开发接口,能将各功能模块进行整合,做到统一用户登陆界面和统一账户,避免各功能模块间形成信息孤岛和员工在不同界面间进行切换而降低系统的易用性。采用插件式管理,为以后后续开发的系统能顺利集成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经营管理系统

经营管理系统的实施包括办公自动化、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多个方面。可以使领导层对经营管理业务流程中的每个细微环节进行监控,实现管理的真正过程化控制;实现各种信息及时准确的管理与传递,实现工作流与资金流、信息流的相互统一;决策管理者可随时对各种相关历史、计

划数据进行浏览查看,统计分析,随时对公司的经营活动进行决策管理。同时加强决策管理者对所有业务过程的直接控制;提供各部门间信息的无缝衔接,使信息能及时、准确传送,形成集团的人、财、物统一管理。

六、系统实施安排步骤

(一)总体安排

根据局(公司)的实际情况信息化建设分四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尽快完成局(公司)局域网铺设以及外网连接。

第二阶段:综合信息平台的搭建、办公自动化系统、人力资源管理系统、财务管理系统等运行。这个阶段是信息化的初级阶段,主要通过办公、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等系统的使用,提升员工的计算机水平,为下一部全面信息化打下基础。

第三阶段:在前期工作的基础上,建立视频会议及项目视频监控系统,覆盖公司、所属单位和各个科室。

第四阶段:一年之年内,结束试用期,全部投入运营。

(二)主要任务

第一阶段:建立一个完整的信息化环境。

第二阶段:根据实际情况及信息化建设的需求,依据总体规划,完善现有的信息化主干网络架构,包括:必要的网络安全管理设备、服务器及相关网络设备的选型、安装和调

试;深化优化管理流程,完成办公自动化、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

第三阶段:对每个科室人员进行操作能力优化和技术指导培训。

第四阶段:对信息化建设在试运行一段时间后,全面进行评估反馈。从根本上让信息化设备发挥优良性能。

以上方案,如有不当之处,请领导批正!

信息化建设方案 篇3

【关键词】电力企业;信息化建设;高科技办公

当前,我国电力工业的发展已经在世界具有一定的影响力,但电力企业信息化建设已经跟不上发展的脚步了,对电力企业信息化建设不关注,投资建设信息化的资金不够集中,电力部门没有做出信息化建设的规划等等,都是造成电力企业信息化系统不够完善的原因。在经济迅速发展的中国社会对电力企业已经离不开了,虽然一些企业认识到了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从根本上解决电力企业对企业信息化的缺陷。

一、电力企业信息化建设失败原因分析

目前,我国电力企业信息化建设中的一些缺陷,是信息化建设失败的重要因素。

(一)我国电力企业的体制改革仍然处于探索阶段

我国电力企业需要探索的原因有很多个方面,一些业务界面的划分没有做出明确的划分、企业内部机构的变革还不够彻底、公司的战略不够明确和在管理职能的调整方面还从在着很大的问题。我国电力企业在建立信息化是战略是变化的,这是导致信息化建设缓慢的原因之一,由于混乱的战略导致电力企业信息化建设不够完整和系统。严重的会导致系统建设没有规则,就会产生大量的信息垃圾。

(二)缺乏整体规划的指导

电力企业建立的信息化档案管理之所以成为无用的系统,最主要的原因是信息部门与具体业务部门之间没有建立联系和交流,建设的信息系统也就不能发挥它应有的功能。

(三)缺乏整体规划布局

要建设一个相对完整的新生信息化档案管理系统,需要一个很长的工程时期,和电力企业在各个方面给予宝贵的意见和规划。对于我国电力企业信息化建设最主要的是缺少信息化建设的布局,这样建设的信息化就有不确定性,这样导致我国建设的信息化水平低,管理不集中的问题。

(四)缺乏整体实施框架

在进行系统建设时准备工作必须充分,调查企业的具体需求进行分析,否则就会出现系统实现的功能不能全部满足企业的要求,还会出现企业部门之间的系统建设没有完整的结构,如果准备工作没做好就会使得各部门之间的系统通信不能正常进行,就会出现孤立的信息圆圈,就不能完成信息化建设来促进企业发展的最终目的。

(五)重新建设和轻管理

电力企业信息化建设由于其的特殊性必须收集大量的数据,规范管理是信息化必不可少的条件,只有这样才能所需的系统测试结果。

(六)系统实施的目标不明确

计划经济体制是我国电力企业具备的特殊体质,这样的经济体制造成电力企业没有强烈的危机意识,占据有力的市场意识和加强经营意识。电力企业每年都投入大量的人力和财力,而取得的成绩却不怎么样,这是电力企业走入现代化市场后,没有明确的目的和方向。

二、电力企业信息化建设的难点分析

在我国电力企业属国家独立经营的企业,没有有力的竞争对手,这对企业的管理,和企业的发展都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前面提到过电力企业有独特的特殊性公共服务性质是电力企业不同于其他的企业的;电力企业的独立资产没有流动资产,这样封闭的资产不同于其他企业流动资产的应用,所以其他企业的信息系统不适合于电力企业应用。

电力工作人员思维不能做到一样。信息化系统为企业的工作效率做出了巨大贡献,更加合理的管理企业内部,电力企业传统的处理工作的方法不适合现代化信息化电力企业的方式,这样从企业的内部就会出现权力的第二次分配,当然就有一些企业内部的员工对信息化系统的建设产生了疑问。

我国电力企业一般都是通过分级管理来管理的,要做好电厂的管理就必须先管理好电力生产,并且在电力公司的集约化管理下进行管理。所以我国电力企业的信息化建设的前提下,保证电力资产的保持和增长;企业内部资产的管控同样影响信息化建设的因素。电力企业管理基础的落后,是导致电力企业的管控过程中遇到空难的原因。

三、电力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出路与构想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企业的需要信息技术已经占领的所有字段,尽管我国电力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水平值,得到一些改善,但仍然没有发挥其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传统电力企业的观念没有改变的原因,使得在电力信息化建设上存在着问题。

1.信息系统总体架构

电力企业信息系统的信息网络、系统平台和应用系统,形成了现代网络技术是保障电力企业信息系统。利用信息网络来实现信息的分享,并且为企业实现远程连接。

2.信息网络架构

信息网络体系结构是通过网络操作系统,电力企业信息化必须通过信息网络架构,支持内部生产过程控制系统、电力企业财务管理系统、燃料管理系统、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和其他特定的业务功能。通过采取有效的手段,来保护安全隔离的系统。

3.应用系统架构

应用系统的实施策略主要包括以下内容:使用软件相结合的方法的发展和应用,组织,建立标准,持有和存储和分布,并利用先进的管理理论和方法来控制电力企业信息化建设,重点建设的质量系统,成本和时间的控制和管理,统一企业安全生产管理、计划管理和应用系统数据接口规范、数据交换发电厂和可以很容易地用于不同的分支,建立电子商务平台,购买燃料如煤和帐单信息,逐步积累经验,并最终实现权力和各种各样的商品和材料的电子商务。

4.信息化保障体系

电力企业信息化保障体系的具体内容是:

(1)安全保障体系。现代化的网络防护是建设现代化信息档案的重点,要整体的提高系统的防护功能;确保关键时刻能够应急,从多方面进行一系列的安全措施,构建一个安全保障极高的管理体系,达到一个完整的系统化的安全保障体系。(2)标准规范体系。拥有标准规范体系,就能保证系统的建设在统一的标准下运行,标准的系统体系是系统间能够更好的达到共享。技术标准和管理标准是关键。技术标准应该在安全标准的机制下进行;管理标准应该有规范的操作标准。(3)管理保障体系。信息化建设需要强力的领导,贯彻落实国家针对企业信息化建设所颁布的政策和法规,建设一个完善的管理体系,才能让电力企业建设更加信息化技术化科技化;企业的发展需要人才的培养,做出近年来人才培养计划,人才激励制度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最好方法,培养一批高素质的信息化专业人才是企业发展的财富和基础。

四、小结

要与时俱进就必须加强档案信息化建设,是提高档案工作效率的最好办法,是改变当前档案部门的重要措施。加快档案信息化建设对促进国家电力资源总量增长和优化电力企业电子政务工作有效的进行有着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俞志华,王军宁.数字化时代高校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2期

高校图书馆信息化建设方案探究 篇4

为保证高校图书馆信息系统在未来几年能跟上新技术和新应用的发展, 在构建系统时要充分应用现在成熟的、先进的各种技术, 如网络技术、防火墙技术、服务器硬件技术、操作系统、数据库技术及软件技术等, 保证系统在未来有一定的性能提升潜力, 承载未来新型图书资料及业务的需求。

高校图书馆信息化建设应遵循: (1) 前瞻性; (2) 稳定性和可靠性; (3) 可管理性; (4) 支持多种数据类型; (5) 开放性; (6) 可行性和可绅缩性的6点原则。

2 高校图书馆信息化解决方案

根据高校图书馆信息化设计原则, 针对我校的实际, 我们尝试着提出了图书馆信息化建设的一种解决方案, 以期对高校图书馆信息化建设有所借鉴。

2.1 扫描建设图书馆馆藏图书数字化

图书馆馆藏图书数字化主要需求有两种:一种需要高分辨率的扫描仪, 主要针对善本书、拓片、精美画册;二是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的需求。数字化加工同时对速度、分辨率都有较高要求, 在分辨率方面, 馆藏部分藏书基本采用300dpi分辨率扫描, 可供后期的OCR识别。网上浏览用150dpi显示画面, 在目前网络带宽的基础上保证了网络传输速度和图像的质量。

对于图书馆行业数字资源大规模建设的要求则主要集中在中端产品, 主要考虑因素是成本的降低和数字制造设备的更新速度。当然, 由于图书馆的特殊性, 对于数字化的生产也产生了特殊的需要, 尤其是年代久远的大的影图的处理。通常的作法是将影图挂在墙上, 用数码相机一块块拍完后进行拼接, 并将其整合, 然后存储到数字图书馆服务器中, 用户通过普通浏览器可以访问。

2.2 打造硬件基础图书馆信息化网络平台

2.2.1 网络系统

(1) 布线系统。遵从EIA/TIA 568A/568B的综合布线系统是图书馆信息系统的基石, 有着良好布线资质的系统集成商将能满足系统性能要求。虽然6类布线标准已经出来, 但是其成本较高, 而主流超5类布线同样支持千兆以太网应用; (2) 交换机。目前, 100Mbps1) 2太网已经普及, 基于第二层交换的接人层和基于第三层或以上交换的汇聚层、核心层技术已得到充分应用。主流交换机的Qo S及流控特性也使得网络系统能提供很好的服务质量, 保证图书馆的客户有很高的满意度。中心交换机采用:友康UCOM:UGS一3308F:6口1000MSC接口+2口GBIC三层交换机。分中心交换机采用:友康UCOM:UFS一2400N:24口100M智能交换机; (3) 路由器。路由器是一种广域网 (WAN) 设备, 用来将图书馆的信息系统连接到互联网 (Intemet) 上, 并申请合法的域名和IP地址, 时刻向通过互联网访问图书馆的读者提供实时服务, 这对扩大高校图书馆的读者范围、提升其知名度和美誉度有着很大帮助, 采用:友康UCOM:URS一982:可共享x DSL, Cable/Is DN/PSTN上网, 8口10/100M交换接口; (4) 防火墙。防火墙可以是一台独立的硬件设备, 用来过滤掉有问题的信息包, 它的特点是速度快、安全性高, 但是升级困难;或者是安装在服务器中的软件, 它的特点是配置灵活, 具备防黑和反毒作用, 缺点是它的安全性依赖服务器操作系统的安全性。对于高校图书馆, 拟采用硬软结合的方法来同时防止来自外部和内部的攻击。

2.2.2 服务器

服务器作为构建整个图书馆信息网络的核心, 是图书馆信息化过程中最为重要的环节。图书馆向广大读者提供的服务内容依赖于服务器的性能, 而服务质量则更加依赖于服务器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服务质量是图书馆信息系统也是图书馆的生命, 而服务内容则是图书馆信息系统也是图书馆的活力。它们的表现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图书馆信息化的热情和决心。因此, 选择高性能、高稳定性、高可靠性的服务器就成为图书馆信息化过程的重点。

以下是图书馆信息化所需服务器的一个划分, 主要根据设计结构 (B/M/S) 和处理业务, 分为7类。对于规模的不同, 我们可将部分服务器 (业务) 合并, 以节省投资: (1) 图书加工服务器。图书加工服务器主要负责各种图书电子文档的生成、加工、编录、入库。它是图书馆信息化必不可少的服务器。由于它是直接处理图书资源, 如将排版、印刷的PS2、PS、EPS、TIF、JPG、DOC、PDF等文件转换为电子图书, 它面临着文字、图表等大量数据的考验, 因此它必须追求高性能, 如提供强大计算能力的CPU、内存、以及快速进行网络传输的网络设备。鉴于以上对性能和稳定性、可靠性要求分析, 图书加工服务器采用专用服务器。配置为:CPU:Xeon2.4G/FSB 400MHz;内存:256MB ECC DDR;硬盘:Ultra1 60 36G SCSI硬盘或40 2 IDE硬盘作IDE RAID 0;网卡:10/100Mbps+1000Mbps网卡; (2) 接入服务器。无论是针对多媒体阅览室 (局域网内) 还是互联网 (Intemet) 上的读者, 接人服务器都需要提供图书检索接口, 图书馆的接人服务器需具备以下功能:所有馆藏图书资料的电子化简介;提供资料检索接口, 可根据资料的名称、作者、出版社、书号、关键字段等可区别信息查询图书资料。作为兼具Web服务器和检索接口的接人服务器, 快速的数据处理能力、满足很高的页面点击率、大量的数据交换能力是我们首选考虑因素;同时, 对于正在高速发展的高校图书馆, 拟采用服务器的负载均衡的互相协作技术, 保障Web/接人服务器即使面对众多的读者浏览页面/资料检索, 也能应付自如。接人服务器采用专用服务器, 配置为:CPU:Xeon2.4G×l/FSB 400MHz;内存:512MB ECC DDR;硬盘:Uhral60 18G。SCSI硬盘, RAID 5;网卡:双IO/IOO/O00M网卡; (3) 检索服务器。图书检索程序 (检索引擎) 运行在检索服务器上, 它接受接入服务器上检索接口 (如Web表格) 传人的图书检索条件, 如书名等, 实现在后端数据库中资料的检索工作, 并将检索结果返回给读者。检索服务器, 将图书馆信息化系统的图书检索部分从存储图书资料的数据库服务器中分离出来。检索引擎从数据库中独立出来, 可方便的进行开发、调试、维护、扩展和升级, 不用担心由于检索引擎的不稳定给其背后的数据库带来毁灭性的灾难, 也不用担心检索引擎的调试和升级阶段给数据库带来潜在的不稳定因素。只需要数据库管理系统为检索引擎留出接口即可; (4) 数据库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承载着数字图书馆的几乎所有馆藏资料的电子化版本, 由于图书资料信息数据的种类丰富、复杂, 如普通电子文档、音频数据、视频数据等等, 因此它们对数据库服务器的健壮性、稳定性、可靠性和伸缩性要求极高。同时, 在数据库服务器上也运行着管理员程序, 实现项目的创建, 数据库结构的更改, 项目的删除, 项目分类导航的设定, 数据的引人和导出, 全文的引人, 对项目中的数据的标引、分类和检查任务进行分配。由此可见, 数据库服务器主要的用途是提供文档管理、逻辑组织、海量存储、备份及管理。数据库服务器高可用性解决方案采用集群系统, 最基本也是运用最广泛的是服务器双机共享磁盘阵列方案。双机系统基本结构拓扑图如下:

双机互备援就是两台服务器均为工作机, 在正常情况下, 两台工作机均为信息系统提供支持, 并互相检测对方的运行情况。当一台主机出现异常时, 不能支持信息系统正常运营, 另一主机主动接管异常机的工作, 继续支持信息的运营, 从而保证信息系统能够不问断的运行。双机热备份就是一台主机为工作机 (Primary Server) , 另一台主机为备份机 (Standby Server) , 在系统正常情况下, 工作机为信息系统提供服务, 备份机监视工作机的运行情况 (工作机同时也在检测备份机是否正常) , 当工作机出现异常, 不能支持信息系统运营时, 备份机主动接管工作机的工作, 继续支持信息的服务, 保证系统不问断的运行。综合以上分析, 对于数字化图书馆的核心, 资料数据库服务器, 配置不低于:CPU:Xeon 2.4G×2/FSB 4OOMHz;内存:1GB ECC DDR;硬盘:Ultra160 73G、5热插拔SCSI硬盘, 网卡:双l0, l00, l000M网卡; (5) 域及身份认证服务器和网络运营服务器。域及身份认证服务器的主要功用是管理整个图书馆信息系统, 并提供图书馆工作人员和读者在信息系统上的合法身份认定服务, 实现图书馆信息系统的安全。网络运营服务器主要针对图书馆的运营业务, 如图书的借阅管理、VIP会员制度、收费管理等。

3 多媒体数字资源库图书馆信息化软件平台

正如前面在接人服务器、检索服务器和数据库服务器中分析的那样, 一套设计优秀的图书馆信息管理系统需要在整合各种资源数据、文件的组织和存储、信息检索手段方面要有用户界面友好、操作简单、稳定性好、健壮性高等特点。一套优秀的软件系统能促进图书馆信息化的发展, 并能很快显示出信息化的优势所在。

4 结束语

从高校图书馆的角度来看, 信息化建设既是目标又是手段, 既是图书馆适应信息时代对提升自身管理水平的要求, 又是知识经济和创新型国家建设对其服务对象素质的要求。高校图书馆通过信息化建设为信息化人才甚至创新型人才培养提供信息服务和教育, 从而帮助克服教学科研中阻隔信息的“壁垒”和制约创新的“障碍”。

参考文献

[1]刘海峰, 张学仁, 刘守生.Web信息检索模型特征与问题综述[J].软件导刊, 2009 (3) .

[2]高文.数字图书馆原理与技术实现[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0.

[3]WILLIAM Y.ArEflS.数字图书馆概论[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0.

[4]朱强.谈谈数字图书馆实现的条件[J].大学图书馆学报, 2000 (1) .

[5]涂正清.高校图书馆信息化水平测评指标体系初探[J].图书馆论坛, 2005 (2) .

信息化建设方案 篇5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八大精神和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加快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的进程。整体推进素质教育,为幼儿的综合素质发展打下良好基础,为我园的建设和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二、总体目标

使我园共享优质数字教育资源,促进幼儿教育的发展;培养幼儿初步感知现代化信息技术,加快农村幼儿适应并融入现代化社会的脚步,拉近农村儿童与城市儿童之间的物质领域与精神领域之间的距离。到20xx年,我园教育信息化整体建设水平将迈进全镇前列,充分体现教育信息化对我园幼儿教育发展的支撑与引领作用。

1、加快“三通两平台”(三通:宽带网络校校通、优质资源班班通、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两平台: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基本建成网络、资源和服务全覆盖的教育信息化公共服务体系。

2、加强幼儿园信息化应用与管理,促进信息技术与各个学科的深度融合。建设为教育信息化试点校和示范校,促进信息化教学应用能力全面提升。

三、教育信息化建设目标

(一)教育信息化建设阶段性目标及任务

为了稳步推进我园教育信息化建设,按照前瞻性、实用性、可扩展性、规范性和我园实际情况,对教育信息化逐年进行分级建设。

1、工程建设进度

为使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在“教育强县”创建中发挥积极的作用,从20xx年秋季开学起,到20xx年暑假间,对教育信息化的发展目标作如下分解。

从本方案制定至20xx年暑期是工程第一阶段,为实施探索阶段。结合我园实际情况,目标达到或接近C级学校标准。

20xx年秋季开学至20xx年暑假是工程第二阶段,努力实现B级教育信息化学校标准。

20xx年秋季开学至20xx年暑假是工程第三阶段,为完善升级阶段。根据我园具体情况,进一步升级,把幼儿管理、教师考勤、资源管理等全方位纳入教育信息化建设范畴,打造智能化校园。根据幼儿园的发展情况,向高一级教育信息化标准升级。

(二)加快优质教育资源库和共享平台建设

加强教育资源库和关集幼儿园教育资源共享平台建设,积极完善幼儿园配置急需的教学资源;积极开发具有幼儿园特色的优质教学资源。

目标:

1。配合中心校教育资源平台建设,参与共享优质教育资源。

2。每年要开发我园优质教学资源,完成3节以上课例的学科审查、拍摄、制作和向中心校推荐上报工作。

具体措施:

1、我园积极配合中心校建立优质教育资源库(资源网)。

2、教师制作的课件要及时上传到中心校信息处。

(三)、网络工程建设

目标:到20xx年底完成我园互联网宽带升级。

四、信息化人力资源的培训

建立教育信息化人才队伍的培养机制。加大引进与培训的力度,

建立具有信息化素养的领导班子队伍、专业能力强的技术骨干队伍。加强信息技术教育学科带头人的培养,调动我园信息技术教师和网络管理员的积极性。

(一)信息化的领导班子队伍培训

目标: 积极参与中心校组织的信息化管理及办公自动化培训。

(二)教育技术能力骨干队伍培训

积极参加中心校开展的各级各类信息化培训。通过三年培训,我园达到县、镇级教育技术能力骨干教师1人。

(三)电教管理员队伍培训

每年参与一期电教管理员培训,使我园电教管理员达到1人。

(四)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

根据皖教秘〔20xx〕489号《安徽省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实施方案》要求,实现我园教师现代信息技术“人人会”的目标。建立幼儿园信息技术教师包园的技术支持服务体系。

具体措施:

1、培训任务。20xx年培训1人以上的学科教师,培训合格率达95%以上(下同);20xx年培训学科教师人数达4人以上;20xx年达5人以上;20xx年完成全部培训任务。

2、培训年度计划。20xx年1人,20xx年4,20xx年4,20xx年3人,总计12人。

3、校本学科教师培训。按照《安徽省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实施方案》要求,制定校本培训计划,合理规划培训安排。

五、信息化应用推进

(一)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

幼儿园进行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整合,形成新技术、新媒体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案例,推广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有效应用信息技术的成功经验。

(二)信息技术支持下的教师专业发展

教师积极开展集体备课、观课评课、专题讨论、专题报告等研修活动,利用多媒体技术开展说课标、说教材、说课、评选应用新星等研修活动。

(三)学校管理信息化

实现无纸化办公,提高工作效率,树立学校形象。

六、推进策略

“整体规划、分步实施”的推进原则

信息技术电子学案设计探析 篇6

关键词:电子学案;课前延伸;课堂学习;课后提升

中图分类号: G62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14)06-0032-03

网络时代的到来,让我们信息技术的课堂充满了生机和活力,因为网络的承载,信息资源变得丰富多彩、生动翔实。但是传统的信息技术课堂通常是教师强调一个个的操作要点,完成一个个事先设计好的任务,学生模仿老师的操作简单重复,智慧之花被冰封,创造之心凋零,想象之翅不再翱翔。那么如何在纷繁复杂的信息海洋里更好地获取信息,学案的运用起到了一个很好的导航作用。

陶行知先生曾用名陶知行,是“先知而后行,还是先行而后知?”其最终改名说明了结果,这一思想是设计学案的重要依据。学案实际是给学生抓手,让学生尝试自学。学案具有导学、导思、导练的功能,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学习深度在学案中必须得到体现。要充分引导学生对知识技能、思维方式、情感态度等三维目标的掌握。

学案可以分为纸质和电子学案,在信息技术课堂中,电子学案的优势则更为明显,以其经济快速而被信息技术课堂接受,笔者在多年教学实践中发现,优秀的电子学案应该能够让课堂教学具备以下三点:首先必须准确,知识点准确,三维目标得到实施。二是有效,听懂多少,运用多少,是学生学习一节课的重点。三是美感,也就是上课的艺术性,形象生动、自由新颖,让学生能够获得身体和心情的愉悦,如沐春风,这是一节成功的课,学生表面的快乐,没有回味的余地,无法积淀形成价值观,看起来热闹却是失败的。因此电子学案必须设计准确、有效、生动。

电子学案可以分为分课时学案和专题学案,课时学案重点考虑一个课时的教学内容安排,专题学案则考虑某一方面的专门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去设计(如网站设计有关知识和技能)。电子学案作为一种教学辅助手段,不能简单地提供问题情境和参考资料,必须在活动选择、活动设计上充分体现新课程的新理念,努力突出学习活动的自主性、探究性、开放性和创造性。要着力引领学生培养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和学习习惯。基于以上这些认识,笔者认为可以考虑这样来设计信息技术课堂的电子学案。

第一部分:课前延伸

有意义的课前延伸和思考,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从而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充分利用学案加强对活动的设计、指导和评价,使课前延伸成为学生先行探究的自主学习活动。基于信息技术学科的特点,学案不可能提前发给学生,只能是课前五分钟学生进入机房后打开计算机到上课的这段时间。学案中设计课前延伸活动可以根据信息技术课的特点来思考,本门学科更侧重于适当引导学生进行观察研究、动手实验、上网收集学习资料、社会活动调查等实践活动等,帮助学生丰富感性知识,增强实践能力。

例如在学习《如何将计算机接入因特网》一节学习时,笔者设计了如下课前延伸:

1.IP地址的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

2.IP地址192.168.30.240是__________类IP地址,网络号为_____________,主机号为___________________。

3.网上学习,调查了解家庭上网的方式、需要添置的相关设备和办理流程。

这一课前延伸活动设计的目的为:前面两点重点让学生回顾前面所学知识——IP地址的格式、作用和设置,从而在本节学习过程中学习IP地址的动态配置和静态配置方法时能进一步认清其作用。第三个活动设计的目的为经过学生课前调查了解家庭上网的方式,在本节学习过程中对两种上网方式有一个感性认识,并且能够将两种上网方式——拨号上网和通过局域网接入因特网的不同轻而易举的区别开来。

再例如学习《表格信息加工》一节的内容,书中所列举的案例为某人一餐摄入的食物的主要营养成分,笔者在听课过程中间也发现有其它一些数据的获得,比如低碳生活等,不管哪些数据,可以在课前延伸部分由学生直接观察表格,从每个学生自己的角度来分析发现的问题并记录在电子学案中。在接下来的课堂学习中引导学生来实践自己所提出的问题。亦如在学习《合理使用信息技术》一节中,课前延伸活动中可设计为“信息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它对社会的影响有积极的一面,又有消极的一面”这一论点收集相关素材,经过素材的收集,学生对本节课学习合理使用信息技术会从感性认识提高到理性认识,从而在日常生活中能够合理地使用信息技术,并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高中信息技术学习中更应注重这些能力的培养,学生在课前有了自己的问题,课中再来解决,这样的课前延伸是一个学习、研究的过程,既促使学生认真自学,又有利于培养学生阅读理解,更是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

第二部分:课堂学习

电子学案的主体,根据学习目标来设计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开展问题探究、合作学习活动等。

一、问题探究

学案设计的活动情境要根据教学目标来设计,突出重点、难点,在重点内容上让学生认真思考、合作交流,难点上让学生进行突破。尽量选用生活中的素材、实例或资源作为问题的情境材料,这样既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感性认识,感受知识的实践价值,又能帮助学生了解现实生活,提升感性认识。问题情境必须少而精,使学生能够围绕重点内容深入思考、充分交流、提高认识并且加强实践操作能力。

例如在学习《域名与域名管理》时,课堂学习部分可以设计如下:

(一)域名的一般知识

1.域名的概念:

域名是网络上一个_____________或一个_____________的名字,网络间正是通过域名相互进行访问的。在全世界没有重复的域名。endprint

【活动一】请同学们选择一些网站,看看别人是如何选择域并评价其域名的价值

探索或发现:

2.域名的基本结构

【活动二】请填写下表:

探索或发现:

3.常见的顶级域名

【活动三】阅读课本P30页表2-2,完成下表

按组织类型划分的顶级域名

(二)域名的管理

【活动四】阅读课本P31-34页及《中国互联网络域名管理办法》,完成以下内容:

1.域名的管理机构:从1998年起,全球域名的管理职责由因特网域名与地址管理机构___________来承担;1997年6月3日,我国成立了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____________,由该非营利性管理与服务机构来承担域名管理职责。

2.域名管理办法:我国互联网络域名是采用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方式。

3.域名注册:根据《中国互联网络域名管理办法》,域名注册服务遵循“ ______________”的原则 。

4.域名命名的一般规则:

【演示】教师登录“中国万网”或“新网”,演示域名注册过程并引导学生注意观察域名申请流程及命名规则。

【活动五】

如果你要选择一个自己感兴趣的主题创建网站,你准备用什么域名?参照课本P31页的命名规则。

思考:1.说说你为自己的网站所取域名的意义。

2.讨论域名的合法性,如顶级域名和网络名使用是否规范,选择的组织机构名是否恰当,有无非法字符等。

本部分为电子学案的主体,在电子学案中将课堂学习中学生活动设计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域名的一般知识,第二部分为域名管理办法。其中第一部分域名的一般知识设计了三个活动,首先让学生通过活动一来认识域名并且知道域名的价值,对学习域名产生浓厚的兴趣。通过活动二、活动三了解域名的概念及基本结构。三个活动相对来说比较简单,可以让学生在活动时发现问题并思考,比如在活动二中教者精心选择了谷歌这样一个网站,让学生发现其域名google.com.hk和google.cn等命名并提出自己的问题。而本课的学习重点为教会学生学会规范地申请、使用域名的方法,所以学案中将第二部分域名的管理中的活动四作为本节课的重点,通过学生自己选择感兴趣的主题网站创建域名所带来的问题,让学生在现实生活中体会域名申请,在课堂中验证自己所取域名是否合法、是否可用,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域名规范使用的理解。

二、相关链接

为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提高认识,可以围绕专题和学习重点难点,建立“相关链接”。“相关链接”主要是提供一些相关的知识,以及现实生活中的典型现象和实例。

例如《域名与域名的管理》中可以提供以下相关链接:(1)通用网址。“通用网址(通用网址的英文名字是Internet Keyword也有叫做China Internet Keyword,也就是“网络关键字”)是一种新兴的网络名称访问技术,是最快捷、最方便的网络访问标准。”(2)中文域名。“中文域名的推出客观上拓展了有限的域名资源空间,从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域名资源的需求与供给方面的紧张情况,另外,中文域名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原来英文域名中不同商标权人的商标汉字不同,读音相同而导致用英文或拼音注册时的冲突问题。然而,域名的本质特征不可能因中文域名的出现而改变,域名的抢注导致的其与商标权的冲突仍然大量存在,甚至从另一个角度来说,由于中文域名的本身使用的是中文字符,而使这种冲突更加剧烈……”。

作为拓展学习的一种形式,必须精心选择有价值的、有助于学生提高的材料,材料必须与课题内容相关。可以不单独设置栏目,穿插在各个问题情境后面进行链接,作为问题探究活动的知识帮助或情境拓展。针对信息技术这门学科,在这一环节中有着自己特别的优势——互联网网络资源自由运用,为拓展和链接提供了有力的保证。

三、课堂回顾

一节课学习下来,需要进行总结和反思,确认所学知识,并且能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在设计学案时,笔者通常设计留有一定量的空白,在课堂上留出三到五分钟时间,思考本节课主要学习了哪些知识操作点,有哪些收获,哪些新的发现,可以当堂进行交流,并要求学生将发现的问题写下来,不要小看这一点点的回顾或总结或设问或反思,长久的坚持可以提高学生总结归纳的能力,并且让学生善于提出问题,这些问题可以在课后去不断学习来补充,也可以请教老师、咨询同学。让学生不再只是被动学习,而是主动发现问题然后来解决问题。

第三部分:课后提升

根据高中信息技术学科的特点,课后学习活动一般为完成练习册相关练习,亦可以设计把学习内容与现实生活结合起来的专题实践活动。电子学案中设计的课后学习活动,主要是活动内容、活动方法,保持学习过程的完整性,促进课前、课中和课后学习活动的一体化。

例如学习《动手组建小型局域网》课后可以引导学生观察研究如下问题,形成课后提升:

1.家庭装有ADSL宽带的学生,查看家庭计算机上网的硬件连接;(电话线连接方式,ADSL宽带设备连接,观察网线和水晶头及其连接,重点观察水晶头部分,网线与电脑相连。)并动手绘制拓扑结构图;

2.请学生仔细观察计算机教室设备并记录。

其中第一个活动任务可以让学生在学习了《动手组建小型局域网》后留给学生回家观察,把课堂内学习的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让学生能真切地感觉到现实生活和学习的联系,鼓励学生动笔把自己的发现记录下来在课堂内与同学分享,也可以将自己的疑惑提出来在下节课进行询问,带着疑问可以进一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第二个活动任务设计的原因是因为可能有些学生家庭没有相应设备,则可以在计算机教室内观察并参照家庭上网的模式来共同了解相关设备和连接方式。在这两点已经观察和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让学生通过自己动手来学习网络课程,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

总而言之,信息技术学科电子学案的运用可以实现教师少教、学生多学;可以引领学生实践探究,改变原来被动学的状态;从课堂中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并且解决问题的能力,改变学生学习的方式,学生学习兴趣大大提升;使教师由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变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引导者,克服注入式教学,从实处来打造信息技术的有效课堂,让我们的信息技术课堂准确、生动、有效!

信息化建设方案 篇7

1“校企互动”建设信息化教学资源库的必要性

过去教学资源库多数是学校单方建设和管理, 教学资源缺乏真实性、行业标准和规范化, 教学资源的工学结合特色不明显, 多数信息化教学资源平台除了课件、教学资料和项目外, 其它典型的资源缺乏, 只是换汤不换药的案例型资源, 教学资源的共享性和通用性不够, 原因是企业资源没有真正被嵌入, 企业没有真正参与到教学资源建设和管理中, 因此, 构建一个校企互动的信息化教学资源库平台是解决教学资源缺陷的最有效地途径, 校企互动模式下进行教学资源更新和共享, 多方动态更新和丰富教学资源, 真正实现教学资源的多方信息化建设和管理, 满足精品资源共享的要求。

2 高职软件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信息化建设思路

校企互动构建教学资源库平台, 校企互动建设信息化教学资源, 校企互动更新教学资源, 校企互动在线指导网络学习, 校企互动进行教学资源管理和共享。

2.1 构建多层的信息化教学资源库平台

使用中大型综合网络系统开发技术, 构架基于多层的网络化教学资源库平台, 设置学校和企业两级系统管理用户, 为后期教学资源内容建设和管理服务[1]。

2.2 建设教学资源平台框架模型和内容模块

根据专业课程体系、专业技术特点、行业规范和标准、师生现状进行教学资源库平台的框架设计、内容模块划分和版面设计, 实现层次化的教学资源库平台建设模型, 为后期一站式的教学资源建设、更新和管理奠定基础。

2.3 建立校企互动的教学资源建设与管理机制

校企研讨和约定, 共同建立校企互动的教学资源建设与管理机制, 作为约束校企双方主动做好教学资源库的建设工作, 明确各自职责和任务, 激发企业建设教学资源库的热情。

2.4 校企互动建设和管理教学资源库平台

校企在线互动建设教学资源库, 及时改进和更新教学资源库, 定时提供学生在线资源下载和学习服务, 共同管理好自身职责范围内的模块内容, 相互促进的管理好整个信息化教学资源平台[2]。

2.5 教学资源共享机制建设和共享实现

探索校企联盟、校际合作的教学资源共享机制, 本着贡献资源、共享资源的原则, 校企、校际共建、共享平台资源, 形成教学资源库平台的共享联盟。

3 高职软件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信息化平台建设目标

围绕高职软件技术专业, 依据软件服务外包行业标准和规范, 建成校企互动、校际合作的专业教学资源库平台, 实现教学资源标准化、真实化的建设、管理和共享, 面向广大师生, 服务高职软件技术教学, 提供及时、真实、标准、完善、规范的教学资源[3]。

4 高职软件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信息化平台建设内容

以健雄职业技术学院的软件技术专业为例, 探讨一下教学资源库信息化平台的建设内容。

4.1 分类建设专业教学资源库的资源

根据软件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课程体系, 整合技术流程和规范, 划分课程模块, 可以将软件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分成后台数据库技术、基础编码技术与规范、网络版系统设计与编程技术、手机软件开发技术、软件测试技术几个内容模块, 每个模块分成课件、视频、微课、教材、项目资源、优秀成果、基本课程资源和标准等。

4.2 在线设计多层的专业教学资源库平台

使用C#或是JAVA高级编程和开发技术, 构建面向对象的多层系统架构, 将各课程模块、内容模块进行在线版面设计和流程界定, 采取统一化的管理模式和智能化操作流程进行系统功能划分和设计, 并完成功能编码与性能测试, 为后期教学内容建设提供傻瓜式无码操作服务。

4.3 校企互动建设专业教学资源

在校企合作基础上, 建立校企互动建设教学资源的工作机制, 校企互动构建教学资源库平台资源, 尤其实现企业远程控制下的教学资源建设和更新服务。企业可以修善教学资源、更新教学资源、管理教学资源, 教学资源库平台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企业的仿真体验平台[4]。

4.4 专业教学资源平台的共享和共建

教学资源不仅是校企互动建设, 更重要的是共享, 而共享主要面向不同学校的师生, 为了更好的共享资源, 就要有更丰富的资源, 因此, 校际可以结成联盟, 参与共享教学资源的学校也要及时上传分享自己的特色资源, 形成一种共建、共享的教学资源校际联盟建设平台。

5 总结

教学资源的真实性、标准化、岗位规范化, 都要求教学资源企业元素增加, 必须采取校企互动的教学资源建设方式, 调动企业愿意参与教学资源建设的积极性, 研究了校企互动教学资源建设思路和内容, 在健雄职业技术学院实践证明了其有效性, 教学资源共享是落脚点, 而校际合作共建、共享教学资源将是永恒的主题。

参考文献

[1]葛建中.关于高职院校共享型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的若干思考[J].全国职业教育优秀论文, 2010, (11) :99-102.

[2]杨正校.基于ITSS的高职软件技术实训教学改革与实践[J].苏州市职业大学, 2013 (1) :63-65.

[3]李洛, 古凌岚, 汪清明.“三阶段技能递进式”高职软件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实践[J].职业技术教育, 2010 (32) :12-15.

信息化建设方案 篇8

一、XG公司胜诉美商复审案管理会计信息平台支持分析

该新出口商复审案缘起1996年12月3日,美国商务部对原产于中国的定尺碳素钢板等近20余种涉案产品进行反倾销调查,并于1997年11月20日,美国商务部对该案作出反倾销终裁,裁定中国涉案企业的倾销幅度为17.33%—128.59%,致使我国各大型钢铁集团公司的板材有面临被逼出美国市场的险境。

XG公司面对美国对定尺碳素钢板的反倾销贸易壁垒,做出了应对美国第二大钢铁生产商对其指控反击抉择。从2006年下半年开始策划新出口商复审, 2007年11月30日向美国商务部正式递交了新出口商复审申请,美国商务部2007年12月27日初步裁定XG公司的申请不符合要求,XG公司又迫使美国商务部重新于2008年1月17日正式启动新出口商复审程序,历时两年多终于争来了应对美国反倾销指控的胜利曙光。我们将对XG公司新出口商复审案运作流程及管理会计信息平台支持问题进行探究。

(一)XG公司新出口商复审案运作流程分析

关于XG公司新出口商复审案的运作流程追踪如表1所示。

表1所示XG公司新出口商复审案实践中的每一环节(事件),都与XG公司重视反倾销管理会计信息平台建设,充分发挥会计支持作用密切相关。 XG公司应诉工作领导小组成立于2005年末第一起反倾销案时,设办公室,由XG公司常务副总经理兼总法律顾问亲自担任办公室主任,财务部部长、进出口部部长、法律部部长担任办公室副主任。同时, XG公司建立了应诉反倾销工作网络,责成各下属单位一名领导负责此事,并确定一名联络员负责与应诉反倾销工作办公室联系与协调。2006年底,在该领导小组及办公室的组织下,策划了向美国申请热轧板材的新出口商复审。

为了促使美国商务部启动新出口商复审程序, XG公司事先对相关法律条款进行了详细的研究, 确定了美国判定新出口商程序中所要求的合理出口价格。“正常”价格是指该出口价格不高于任何来自中国的出口商的价格,而合理出口价格是在根据前期案件的成本分析并善意确定正常价格的基础上确定的价格。XG公司根据详实的调查,在该价格范围内出口了一批板材,获得了新出口商资格。

然而,接下来面临的一大难关,就是美国商务部对XG公司市场经济地位的审查。美国原告公司抓住XG公司的国企身份不放,并就XG公司由集团间接持股问题大做文章,将国资委问题无限扩大,并连带提出集团内所有关联公司均需进行调查。因此, 美国商务部对此问题非常谨慎,就XG公司是否政府控制的问题进行多轮问卷调查,XG公司就此提出了大量事实证据,以具体殷实的财务信息证明了XG公司的进出口价格为自主定价,受市场调控,是在新出口商复审案中获得零税率关键而重要的一步。

美国商务部的问卷主要有A、C、D卷及其补充问卷。A卷是有关应诉企业本身基本情况的问卷,目的是确定选用替代国,涉案企业可以申请单独税率。 C卷是应诉企业对美国出口销售的具体情况,目的是确定出口价格。D卷是应诉企业生产被调查产品成本要素的具体情况,其目的是确定产品的生产成本。在美国商务部作出初裁前,XG公司及时高效的向美国商务部进行了六次问卷答复,其中问卷提交最短间隔时间仅为两天,然而由于其大量程序计算错误及对案件事实的错误判断,认为公司副产品未予抵扣成本,美商务部就新出口商复审案做出初裁, 导致初裁税率高达133.38%。

XG公司并未因此败阵,在对初裁公告进行分析后,指出了美国商务部事实认定与计算上的错误, 积极提出抗辩。在XG公司的积极抗辩下,美国商务部认为本案涉及的政府控制问题和副产品问题非常复杂,转为年度复审,将终裁日期推迟,给予美国商务部更多时间做出相应决定。

这代表着案件将从头来过,美国商务部就公司政府控制问题、副产品和自产原材料问题相继发了补充问卷,XG公司也再次提供相应答卷。XG公司应诉工作领导小组带领着10多个部门通力合作,依赖完善的财务和数据管理系统,向美国商务部提交了大量的数据材料,充分证明了副产品对于产品成本的影响,驳斥了美国原告公司的控诉,指出宽厚板生产经历各道不同工序,公司对在各个阶段产生的副产品(如废钢、高炉渣等)均回收利用,并在成本系统中完整考虑了这些因素,导致计算过程比较复杂。 这直接促成了在年度复审初裁中获得零税率,也为终裁中零税率的获得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从初裁之后到终裁之前,XG公司提交了替代价值信息、评论意见和中国对钢板实行出口许可证的事实信息,并分别于2009年10月1日和13日提交了案件陈述和反驳陈述,并针对原告所提出的对XG公司不利的事实提出了反驳意见,XG公司最终以大量翔实可采的会计信息证据获得了新出口商复审的胜利。XG公司新出口商复审案胜诉的实践亦验证,企业应对(包括规避)反倾销的成败,从某种意义上讲,取决于应诉企业快速响应的态度和所提供会计信息(或会计数据)的支持效力。而会计信息(或会计数据)的支持效力,又与应诉企业的管理会计信息平台能够快速、精确地复制或还原其生产经营过程,保证涉案产品会计信息(如成本信息)的真实性有关。由于国别、会计标准、管理贸易的形式和手段以及应诉企业会计核心竞争力等方面的相对差异, 致使管理会计信息平台差异所生成的会计信息必然存在质量上的差异。实际上,企业管理会计信息平台已构成其充分市场竞争的重要组成内容,从企业应对反倾销看,会计核心竞争力背后所涉及的应是反倾销战略层面及其与之相适应的制度体系安排。

(二)XG公司胜诉美商复审案管理会计信息平台的功能分析

XG公司ERP环境下管理会计信息平台建设启动于2001年,由40多个子信息系统组成,现已形成基层、中层、高层立体交互运行,快速、精确地反映其生产经营过程,为XG公司全方位运营适时地发挥着支持功能,这也是XG公司胜诉美商复审案关键所在。XG公司ERP环境下管理会计信息平台如图1所示。

图1说明,纵向上,底层的PCS和MES为ERP提供基础数据及信息,通过接口形成一个集成的信息平台:基层的PCS(生产控制系统)用于自动化生产,监控现场设备和工艺参数,向管理人员提供现场检测和统计数据;中层的MES是面向车间层的生产管理技术与实时信息系统,自动化采集数据、检化验数据的实际值与冶金规范标准、内控标准、工艺参数自动比对。这表明,ERP系统对整个生产流程和资源消耗进行及时控制,基于现有成本制度更理想地满足包括成本形态在内的成本结构分析。横向上, ERP注重供应链管理,前向的客户与后向的采购均纳入了ERP体系中,采购模块与销售模块与具体业务联系紧密,为销售与采购数据的真实与完整提供保证。

XG公司胜诉美商复审案管理会计信息平台功能主要体现在:1ERP扩展了信息结构,特别是成本核算方面,能更好的满足反倾销调查中的成本结构分析,比如,反倾销基础调查问卷的填答之前大部分都需要临时手工加工整理,而ERP体系能及时准确地提供任何一周期内明细产品成本的历史数据和各种报表;2ERP环境下,财务与业务联系更紧密, 一方面更真实的反映经济业务活动,另一方面从财务角度或从业务角度都能够快速进行相互跟踪,能更好的满足反倾销会计信息相互印证的要求,使反倾销会计信息更可信;3决策支持是ERP的终极目标,主要由会话系统(人机接口)、数据库、模型库、方法库和知识库及其管理系统组成,决策支持中的模型库、方法库可与反倾销会计信息加工所需模型库、 规则库合并使用,并在反倾销会计信息基础上,对是否有反倾销风险、是否应诉做出决策,构成反倾销管理会计信息平台的前端,这正是XG公司胜诉美商复审案的会计核心竞争力所在。

二、ERP环境下我国企业反倾销管理会计信息平台建设构思

(一)ERP环境下我国企业反倾销管理会计信息平台设计

1、ERP环境下我国企业反倾销会计信息输出原理

ERP是一个高度集成的信息系统,它的核心管理思想就是实现对整个供应链的有效管理。一般而言,ERP财务模块包括总账、应收、应付、资产、现金、库存、成本,财务模块与相关业务模块衔接,所有模块集成于总账模块,形成ERP网络。在ERP数据平台支撑下,反倾销会计信息证据的输出较传统会计信息系统更具效率,因为ERP是面向流程管理, 销售模块主要输出出口销售情况,成本模块主要输出成本要素情况,总账模块主要输出财务报表及其他补充销售、成本信息,信息高度集成,数据来源清晰易追溯。ERP架构下反倾销会计信息输出,如图2所示。

ERP环境下的反倾销会计信息输出特点:1基础会计核算业务由系统自动进行,反应式功能减弱, 能动式功能加强;2ERP以企业业务流程为主导, 大部分业务流程能够实现系统管理,企业信息高度集成共享;3ERP系统可以全过程、从不同侧面反映企业经济活动的信息,能实时地收集、加工、处理会计数据,全面、系统的揭示经济活动价值变化的过程,信息更易追踪。

2、ERP环境下我国企业反倾销管理会计信息平台架构

ERP环境下反倾销管理会计信息平台以ERP体系为依托,在应对反倾销会计信息需求的驱动下, 通过原始数据信息获取、信息加工存储、信息报告等环节相互协同性、耦合性与开放性的运作,实现可采性反倾销会计信息的输出,并最终达成预警、降幅、 举证、抗辩等功能。ERP环境下反倾销管理会计信息平台既用于信息支持,又兼具管理控制,应内嵌于基于价值的组织管理活动之中。ERP环境下反倾销管理会计信息平台如上图3所示。

(二)ERP环境下我国企业反倾销管理会计信息平台运行机理

上图3所示的ERP环境下我国企业反倾销管理会计信息平台运行机理,我们将从反倾销会计信息获取、加工及反倾销会计信息共享等层面进行诠释。

1、反倾销会计信息获取

如图3所示,信息获取是反倾销管理会计信息平台的基础性组成部分,主要功能是对相关原始数据信息的鉴别、采集以及归类,企业内部需要明确原始数据信息获取与分类的规则。反倾销原始数据信息获取的来源可以分为企业内部与企业外部两个层面,企业内部借助原有的ERP等信息系统,构建反倾销导向的会计信息系统,成为内部信息源,结合互联网以及企业社会网络关系,成为获取原始数据信息的外部信息源,信息获取来源与信息类别对应关系如图4所示。

如图4所示,明确了信息获取来源,下一步就是对反倾销原始数据信息进行粗略的整合与归类。反倾销应诉属于突发性事件,反倾销管理会计信息平台一方面要做好预警工作,一方面要做好突发的应诉准备工作。因此,根据反倾销管理会计信息平台的功能对反倾销原始数据信息进行分类,可以在反倾销预警会计信息项目大类下,先按照国别对信息分类,再根据敏感出口产品进行分类,当出口产品一旦遭遇反倾销,企业能够迅速反应,输出所需反倾销会计信息。

2、反倾销会计信息加工

信息加工是反倾销管理会计信息平台的核心构成要素,通过信息处理与信息存储来使获取的信息发生质变并添加信息增量,具体而言,就是按照信息处理的不同规则要求,依据相应模型,进行信息加工,从而改变原有信息结构,达到需求信息结构,并将处理后符合要求的信息按照不同的类别,以不同的形式在平台上存储。借助ERP系统中已有的模型库与方法库,反倾销管理会计信息平台模型库中囊括了企业风险评估模型、市场预测模型、产品成本优化模型等运算模型和数据挖掘方法、风险分析方法、 关联分析、预测方法等加工处理的方法;规则库则主要包括信息转换规则与描述规则两大类,使之符合应对反倾销要求,如对产品成本的追溯、按国际会计准则调整具体会计科目等具体规则。当应对反倾销原始数据信息经过XBRL转换进入数据库存储,反倾销会计信息处理人员可以调出数据库中的数据信息,并选择模型库、规则库中的模型、方法与规则,对原始数据信息进行加工处理。

3、反倾销会计信息共享

信息共享是反倾销会计信息平台的对外接口, 主要功能是通过企业应对反倾销会计信息报告对象的确定、报告框架与报告模式的设计,以及报告方式的选择来进行信息的披露与传导,进而满足相关利益主体的需求。反倾销会计信息共享的对象包括企业自身、政府、行业协会、上下游企业等多维主体,通过反倾销会计信息交换、共享信息查询与共享服务使多维主体紧密联系起来,形成反倾销管理会计信息平台的交互空间。由于涉及自身商业机密及在维护企业利益的前提下,反倾销会计信息与各利益主体的共享程度是有选择性的,反倾销会计报告应作为企业内部管理报告的一种,而对其他相关利益主体应选择性呈报。另一方面,企业反倾销管理会计信息支持适度地不是以正式信息为基础,而是以非正式信息为基础,正式与非正式的反馈同样重要。企业可以基于原有的Internet或Intranet网站建立交互数据库,构建对各利益主体设置权限,通过反倾销会计信息的上传与下载来实现数据交换与共享。

三、ERP环境下反倾销管理会计信息平台的实施思考

ERP环境下反倾销管理会计信息平台有效运行,还需要相应的配套措施。比如,构建具有反倾销导向的ERP体系,提升ERP系统内企业经营活动、 企业财务活动和会计信息结构之间的对称性,使ERP系统内输出的原始数据信息与应对反倾销需求信息结构匹配度更高;从制度安排与技术支持上, 设置分散式与核心式相融合的适配的信息平台组织结构,运用数据库、XBRL等先进的信息技术,加强人员素质、能力的培训与提升。

1、构建具有反倾销导向的ERP体系

“反倾销导向”是指企业的ERP体系并不完全需要按照反倾销调查流程和模式进行重构,而是在企业目前的基础上对其进行适当的调整和优化。

成本信息是反倾销会计信息的重点,应对现有成本核算体系进行改进和完善,使之具备反倾销应对功能。对于制造业来说,ERP体系里的基础成本信息来自底层计量系统,因此,具有反倾销导向的ERP体系,首先应梳理现有计量体系,完善基础计量工作,确保单位之间、单位内部小工序之间能够清晰计量,注重现场取数的基础管理,辅之以精确的计量系统,加强原始数据导入ERP系统,对各生产流程数据变化实时监控,实现基础数据规范录入、实时可控。其次,细化成本费用核算。从反倾销实践可知, 企业在填答问卷时精细的成本信息资料必不可少, 并需详尽说明原材料、人工、能耗等各项生产要素的具体组成。我国企业应将出口产品的成本费用进行更详细的核算,为不同型号的出口产品配置明确的二级科目,甚至是三级科目和更细的子科目,让企业在反倾销应诉时能快速找到涉案产品相对应的成本资料。最后,建立竞争对手成本分析系统,特别是国外竞争对手成本分析。钢铁企业对标挖潜即是国内竞争对手成本分析的一种形式,可以协调同业在全球市场上的竞争,有助于规避反倾销;而钢铁企业及其他出口企业均缺乏国外竞争对手成本分析,通过监测境外竞争对手销售情况,可以起到反倾销规避和预警的作用,并且平时积累的境外竞争对手成本资料,为“替代国”的选择提供了强有力的证据支持, 可以起到反倾销举证和抗辩的作用。

出口销售信息直接确定出口价格,对反倾销幅度的确定有极其重要的影响。反倾销导向的ERP体系应在企业原有的销售管理系统基础上,对出口产品进行严格的登记备案制度,使之与国内销售加以区分,并能保障出口产品在不同出口国销售的基本信息以及产品销售费用等信息的完备性与准确性。 XG公司在销售部设置了财务科室,销售部财务科下另设国内板材销售中心、国内线材销售中心与出口销售中心,很好的将国内销售与出口销售加以区分,为反倾销预警与举证提供了良好的数据支持。

2、设置分散式与核心式融合的信息平台组织结构

分散式结构即职能部门既是管理工作机构,又承担所在部门中信息收集和传递的任务,核心式结构即企业中存在专门的信息加工中心,将其设置在具有较强情报收集和分析能力的职能部门中。可以看到,企业ERP体系以总账模块为信息集合点,其他各模块可以完成信息收集与初步处理的工作,而加强总账模块加工、处理、分析信息的能力,以总账模块为信息平台核心,根据信息需求分散到其他模块,形成企业内部管理会计信息平台网络型的组织结构。

3、先进信息技术集成与运用

信息技术是反倾销会计信息平台的有力技术支撑。XBRL可以解决信息的标准化问题,满足信息使用者对信息的批量需求,结构化后的信息可以一次输入、多次使用,大大提高信息使用效率。数据库技术可以解决信息的存储与调用问题,方便查询与加工,经过格式转化后的数据存储在数据库中,数据库技术通过数据之间的关联关系可快速调出相关反倾销会计信息,大大提高信息加工效率。

4、重视反倾销人才培养,优化企业会计人员知识结构

反倾销应诉需及时准确地做好会计陈述、会计举证、会计抗辩等工作。而缺乏优秀反倾销应诉会计人才,主管部门和行业协会与企业沟通不够、指导仍需加强,不了解应诉过程和应诉成本过高等问题,反映了我国企业反倾销应诉不力的主要原因和基本现状。企业会计人员知识结构的优化,包括熟悉国际反倾销的相关法律、惯例等、懂得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至少通晓一门外语、有扎实的经济管理理论基础和良好的会计专业知识体现了知识的配置基本结构和应诉获胜的重要程度。

参考文献

[1]刘爱东,赵金玲.我国企业应对反倾销的会计联动机制研究——理论框架与研究构思.会计研究.2010,12:24-28.

[2]刘爱东,卜珂.我国企业反倾销调查申请中的会计问题分析——以太阳能级多晶硅反倾销调查申请书为例.会计之友.2013(7中):11-16.

[3]Kanellou A,Spathis C.Accounting benefits and satisfaction in an ERP environment.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ccounting Information Systems.2013.14(3):209-234.

[4]王斌,顾惠忠.内嵌于组织管理活动的管理会计:边界、信息特征及研究未来.会计研究.2014.01:13-20.

[5]Pitk01nen H,Lukka K.Three Dimensions of Formal and Informal Feedback in Management Accounting.Social Science Electronic Publishing.2010.22(2):125–137.

配电网自动化系统建设方案探讨 篇9

关键词:配电网,自动化,建设,方案

配电网作为电网供应的终端环节, 直接面向社会和电力终端用户, 配电网的稳定及供电质量, 直接影响社会用电质量及效益。配电网自动化是提高配电网供电可靠性和供电质量、实现配电网高效经济运行的重要手段。随着经济的发展, 配电网规模及用电荷激增, 配电网运行自动化管理需求迫切, 配电网自动化建设意义重大, 建设关键在方案的确定。

1 现状

1.1 配电网状况。

配电网由变电站10KV出线、架空/地埋电缆、环网柜、开闭所、柱上开关、配电室及低压配电设备构成。网络以分段、联络或辐射方式向用户供电。目前, 环网柜、开闭所、柱上开关、配电室部分已具备电操、PT及CT, 不具备的, 也可通过改造实现站端“两遥”或“三遥”。电网具备实现自动化技术条件。

1.2 配电自动化主站系统现状。

目前, 配网自动化主站大多仅具备监控及馈线自动化功能, 配电生产抢修管理、交互综合应用功能缺乏。

1.3 相关系统现状。

调度自动化、生产管理、地理信息、用电信息、营销业务等系统与配电网相关信息均已完备, 且具备开发接口与配电自动化互联, 实现信息综合应用。

1.4 配网调度与运行管理现状。

配电网调度与运管由地调、配调、操巡队协调承担。地调范围:向配电线路供电220k V、110k V变电站10k V出线开关, 城区配电线路与农网配电线路间联络柱开或环网开关。配调范围:除地调范围外配网开闭所、配电线路、环网箱、柱开、负荷开关、隔刀、配变等设备及所属继电保护、自动装置等。配调操巡队负责按调度下达指令现场操作。

传统方式自动化水平低下, 相关应用分散, 不能满足现行配电网管理需求。

2 方案目标

2.1 总体目标。

以“提高供电可靠性、供电质量及配电网管理水平”为目标, 开展配电自动化主站系统、信息交互总线和配电生产指挥平台建设, 实现各类功能有机整合及与调度、用电等环节的信息互动, 建成具有良好开放性、互动性的配电管理系统。

2.2 主站系统。面向配电调度和生产指挥为应用主体建设, 实现对配电网监控, 满足与相关系统信息交互、共享和综合应用需求。

2.3 信息交互总线。

在满足整体信息集成交互构架下, 按图形、模型、数据来源、维护及设备编码统一性原则和IEC 61968标准建设, 实现各系统间信息共享, 满足集成应用需求。

2.4 生产抢修指挥平台。

基于交互总线, 集成配电自动化、EMS、GIS、PMS、营销等系统实时与非实时、控制与管理综合信息, 在安全III区构建配电生产抢修指挥平台, 为配电生产提供支持。通过停电计划流程和停电范围分析, 实现停电计划风险管控;通过人员、车辆等资源调度及与95598互动, 实现配电应急指挥闭环管理;通过各系统集成数据分析, 实现配电隐患预警;综合利用信息分析, 实现大修计划、配网规划辅助编制、决策功能。

2.5 一体化运维体系。

通过配电自动化主站系统、信息交互总线和配抢指挥平台构成配网调控一体化运维体系。优化配网运行、检修、抢修管理, 形成配网调度、生产、运行及用电营销等环节业务闭环管理。

3 建设方案

3.1 主站系统建设

3.1.1 建设原则。

遵循“统一规划、分步建设”原则。将配电网运行监控、馈线自动化、配网模型管理、配电仿真、系统互联作为基本功能, 在此基础上逐步开发分析应用和智能应用功能。

3.1.2 系统架构。软件结构面向需求。如图1。

硬件采用标准、先进和适合系统设备, 关键设备配双路独立电源, 满足性能稳定、维护方便和灵活可扩展要求。

功能划分, 包括配电自动化子系统、数据采集子系统、人机交互子系统、WEB子系统、局域网以及安全防护系统, 如图2。系统由1000M主干网交换机及工作组交换机二层组成。SCADA服务器、历史数据服务器等直接接入主干网、应用工作站由工作组网接入主干网, 形成配电网自动化子系统;专网数据采集服务器由采集网接入主干网, 公网数据采集服务器通过正反向物理隔离与主干网相连, 两类采集构成数据采集子系统;WEB服务器等接入III区交换机, WEB服务器、III区交换机、物理隔离构成对外信息交换, 形成WEB子系统。

3.1.3 系统功能

3.1.3. 1 配电SCADA功能。

包含数据采集、数据处理、数据记录、操作与控制、智能告警分析、系统时钟和对时、打印、信息分流及分区、分布式电源接入与控制等配电网监控功能。

3.1.3. 2 馈线自动化功能。电网发生故障, 进行故障定位、隔离和非故障区域恢复供电。

3.1.3. 3 模型管理。

模型包括10k V配网图模及EMS电网图模。依维护唯一性原则, 10k V配网图模由GIS维护, 主网模型由EMS维护, 通过交互总线配电自动化系统获取相应图模, 完成主、配网模型拼接。

3.1.3. 4 配电仿真功能。

包括现场运行状态模拟、设备操作模拟、事故模拟、各种运方/方案预演。在电网正常、事故和恢复等情况下仿真预演确保安全、提升配调人员决策能力。

3.1.3. 5 配网分析应用功能。

包括:拓扑分析、状态估计、负荷预测、潮流计算、解合环分析、负荷转供、网络重构、短路电流计算、电压/无功控制等。

3.1.3. 6 智能化应用功能。包括:分布式电源/储能/微网接入、智能监视预警、配电网自愈控制、经济优化运行等。

3.2 信息交互总线建设。遵循IEC 61968/IEC 61970, 统一建模、编码。采用面向服务架构 (SOA) , 建立开放、可扩充访问平台。

3.2.1 总线架构。软件包括操作系统、中间件、服务平台和应用等层。硬件结构如图3。

3.2.2 信息交互 (图4)

3.3 生产抢修指挥平台建设

标准接口, 支持交换应用集成。

3.3.1 平台架构。软件包括操作系统、模型、服务和应用等层。硬件结构如图5。

3.3.2 信息交互 (图6)

3.3.3 功能。具备:保电管理、配电生产应急指挥、停电管理的风险管控、主动式配电检修、配电生产辅助决策、95598互动等功能。

3.4 安全防护

3.4.1 横向防护。配电自动化系统部署在I区 (WEB在III区) 。I、III区通过正、反向专用物理隔离装置隔离;

交互总线部署在I、III区, III区总线由正、反向物理隔离装置隔离, I区交互由防火墙隔离;

配抢指挥平台部署在III区, IV区办公网通过防火墙访问III区平台应用。

3.4.2 纵向防护。系统与终端通信有光纤、无线通信两种。

光纤:纵向加密认证装置隔离。

无线公网:采用正、反向专用物理隔离装置隔离;

主、终端采用加密卡、加密软件加固;系统采用基于密钥技术单向认证功能, 确保遥控命令执行安全。

3.5 一体化运维体系

技术支持体系建设思路及各支持系统功能定位:

3.5.1 主站系统。

主要对配电网运行实时监控, 实现电网运行方式合理调整, 重点实现配网故障点隔离和恢复供电、配网互供和智能自愈。

在一体化运维中, 实现拓扑防误、智能监视预警、综合可视化展现等高级功能。同时通过站内开关及线路开关远方倒闸操作、馈线自动化及运行数据监视预警等, 为调控一体化运行提供基本支撑。

3.5.2 信息交互总线。

实现配电自动化系统、配抢指挥平台、EMS、GIS、营销等系统信息交互, 为调控一体化信息互动提供集成手段。

3.5.3 配电生产抢修指挥平台。

是配电网生产管理辅助系统, 将检修、消缺、技改、抢修等生产运营纳入统一管理, 重点实现电网风险分析、停电管理与营销互动等功能。

4 配电网自动化建设实施及效益

4.1 配电网自动化建设实施。

2009年, 孝感在城区18条主干线路实施配电自动化试点建设, 实现了主站方案的配电网运行监控、馈线自动化 (FA) 、主站FA仿真功能。

4.2 建设效益。

提高故障抢修效率, 缩短停电时间;能实时分析线路负载情况;由负荷潮流分析, 可确定电源点分布合理性;同时, 通过对故障线路分析, 查找现有网架存在不合理区域, 指导配电网规划改造。配电自动化能极大地提升供电可靠性、供电质量及管理水平。

4.3 方案可行性。

本文方案关键是配电自动化主站、配电抢修平台、相关系统交互互联及综合应用开发。交互互联需解决模型、接口等问题, IEC 61968/IEC 61970标准解决了此类问题。综合开发需要理清各系统应用流程、应用及信息需求, 目前各系统应用流程已标准化、应用需求及交互信息明确。配合通信及安全防护技术, 方案的整体实施可行。

4.4 建设完善。

配合配电网一、二次建设改造, 整体规划、阶段实施配电自动化系统及交互综合建设, 实现配电网运行监控、馈线自动化和智能应用功能。实现配电自动化相关业务信息互动。优化配网运行、检修、抢修管理。形成配网调度、生产指挥、运行以及用电营销等业务闭环管理。

参考文献

[1]余兆荣.配电自动化[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 2011.

[2]徐丙垠, 李天友, 薛永端.智能电网与配电自动化[J].电力系统自动化, 2009.

[3]Q/GDW11184-2014.配电自动化规划设计技术导则[S].北京:国家电网公司发布, 2014.

[4]DL/T814-2013.配电自动化系统技术规范[S].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 2014.

从唐慧案看法治政府的建设 篇10

关键词:唐慧案,法治政府,司法公开

党的十八大提出到2020年要基本建成法治政府。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依法公正对待人民群众的诉求, 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能感受到公平正义, 决不能让不公正的审判伤害人民群众感情、损害人民群众权益。”人民群众每一次求告无门、每一次经历冤假错案, 损害的都不仅仅是他们的合法权益, 更是法律的尊严和权威。然而, 2013年曝光的一起案件却引起了全国媒体的强烈关注。这就是备受媒体关注的湖南永州唐慧案。

1 唐慧案纪实

唐慧, 1973年生, 湖南永州人。2006年她年仅11岁的女儿乐乐 ( 化名) 被人强奸并被骗至当地一家休闲中心被强迫卖淫三个多月。强迫卖淫期间, 年仅11岁的乐乐遭受毒打、恐吓、轮奸并被强迫吸毒。被解救出来后, 乐乐被诊断为患有终身不育的性病, 精神受到严重刺激, 多次试图自杀。唐慧要求永州市公安局立案, 可是公安局却拒不立案。乐乐被解救后, 该休闲中心仍然灯红酒绿。唐慧从2006年开始不断上访。随着媒体对唐慧案件的关注度越来越高, 更多的公众参与到这起案件的讨论, 湖南省委亲自派调查组核实, 这个案子真相终于浮出水面, 7个犯罪嫌疑人被绳之以法。

2 唐慧案对建设法治政府的启示

2. 1 推进司法公开 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唐慧案, 上访妈妈唐慧竟然从2006年一直打到2014年。整个审判过程也是一波三折, 历经18个法官, 两次重审, 四次判决。到底是什么使唐慧为女申冤举步维艰?为什么唐慧要多次去法院下跪? 按照唐慧的说法, 她除了跪求没有别的办法。因此, 建设法治政府, 应该大力推进司法公开, 并且以司法公开倒逼司法公正, 保障百姓的知情权和参与权, 让司法权力晒在阳光底下, 大家共同监督, 确保普通民众的人权不受侵犯。唐慧案后,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要大力推进司法公开:

( 1) 审判流程公开。最高法院院长周强强调, 法院对案件的立案、庭审、调解、宣判等诉讼过程, 都应当依法向当事人和社会公开。各级法院有义务采取多媒体手段为公众和当事人提供全面的、多元化的司法服务。

( 2) 裁判文书公开。最高法院已经于2013年7月1日建成了中国裁判文书网。现在所有由最高法院审理案件的裁判文书已经集中上网, 未来将与各省市中院、基层法院的裁判文书联网, 届时公众将可在网上查询全国各级法院的裁判文书, 这将有效监督法官可能出现的不作为、乱作为。

( 3) 执行信息公开。各级法院将要打造统一的执行信息公开平台, 方便当事人和公众第一时间了解法院的执行信息。有效防止利用司法执行权进行以权谋私, 预防腐败, 提升司法公信力, 打造法治政府、廉洁政府。

2. 2 提高立法质量 完善我国法律体系

唐慧因为各级司法机关不作为, 不得不多次下跪上访, 却又因上访而触犯了当地的《劳动教养条例》, 被永州市劳教委判决劳教1年零6个月, 引起了公众极大的愤慨, 并由此引发了一场关于劳教制度存废的大讨论: 一是劳动教养是否合法? 我国劳动教养的法律依据仅是行政法规和部门规章。但是根据《立法法》、《行政处罚法》规定, 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处罚只能由法律规定。因此, 限制人身自由的劳动教养制度并不合法。二是劳动教养是否合理? 劳教不需法院审判, 公安机关可以直接定罪, 劳教最长四年。司法实践中, 劳动教养成了某些地方打击老百姓上访的重要手段。唐慧案后, 劳动教养制度被正式废除。

建设法治政府, 应该提高立法质量, 完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 不是什么法都能治国, 也不是什么法都能治好国。我国形成了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在社会生活各方面基本实现了有法可依。但是有法可依并不代表现存的法律就完全适应我国现阶段的民主、政治、经济的发展形势。法治政府的建设要求法律要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

2. 3 实行诉访分离 信访纳入法治轨道

唐慧案之所以在社会上引起了巨大轰动, 主要是因为这一个案其实触动了普通社会民众的良知底线, 也更深层次地反映了我国社会治理上的弊端———法治的不健全和简单粗放的纠纷治理模式。上访主要靠“人治”解决问题, 它需要更高政治意志介入, 更多民众的参与和关注, 以权力的“短平快”迅速收效。长期以来, 各级官员为保权位对信访人员拦追堵截、非法拘禁, 形成官民恶性互动。这与十八大提出的“法治中国”的建设背道而驰。随着“法治中国”建设的推进, 中国法律文化必然出现一次现代化的大跃迁, 即从“我有冤”到“我有权”。这里涉及两个层面的治理逻辑转换: 一是从国家层面看, 国家治理模式从“政治本位”向“法律本位”的转换, 建设“法治中国”; 二是从个体层面看, 个人从“臣民”意识向“公民”意识的转换, 保障个人权利。唐慧案件后, 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信访制度改革:

( 1) 要实行诉讼与信访分离。据统计, 我国每年因为行政纠纷引起的上访案件多达400万 ~600万件, 可是通过诉讼手段解决的却只有10余万件。其中, 2013年法院审结的行政案件仅占全部案件总量的1.21%。民众信访不信法, 司法权威受到极大影响。因此, 《关于依法处理涉法涉诉信访问题的意见》要求涉及行政、民商事、刑事等诉讼权利的信访事项依法由政法机关受理。同时强调, 严禁拦追堵截上访人员, 严禁截访、严禁非法限制或变相限制上访人员人身自由。

( 2) 要建立涉法涉诉信访事项导入司法程序机制。为确保上访民众有合理畅通的权利救济渠道, 最高人民法院于2014年2月开通了“网上申诉信访平台”, 便于群众上访。司法机关还将实行远程视频进行接访, 使群众信访更加便利。

( 3) 要建立错案、瑕疵案纠错制度。据统计, 大多数信访案件是由于法庭审判的瑕疵, 只有极少数上访人员是无理缠访、闹访者。因此, 从源头上规范治理法庭审判才是解决涉法信访的治本之策。《人民法院审判瑕疵处理办法 ( 试行) 》规定对于因审判瑕疵引发当事人上访的, 人民法院将追究承办法官和相关人员责任, 从而在源头上保证裁判质量。

参考文献

[1]刘金蕊, 浅析网络问政与政府形象塑造[J].知识经济, 2011 (10) .

[2]陈家喜, 网络问政:模式与方向[J].特区实践与理论, 2011 (4) .

信息化建设方案 篇11

【关键词】多维耳穴养生保健仪;慢性疲劳综合症;失眠;痛经;消化不良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3.07.039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7-3541-02

20世纪50年代以来,中国加强了耳穴的研究与应用。从一开始的辅助治疗到现在的耳穴国标的颁布执行。耳穴诊查和治疗发展逐渐普及。现阶段耳穴诊断大多运用有单一的低电阻技术诊断仪,但是无法全面的了解耳部腧穴所反映的身体病变情况。而丁光宏等用红外光谱检测装置从中观察到:人体红外辐射强度的个体差异以及穴位与非穴位区的红外辐射强度的差别都较大,但频谱特性的差异却不大,这表明人体红外辐射具有相同的生物物理学基础。在4-14um波段,人体辐射与黑体辐射差别不大,而在4和14um波段人体辐射与黑体辐射差别较大,这表明人体表面除了主要体温致红外辐射外还存在其他原因的红外辐射。传统的耳穴检测仪也无法准确提供治疗量的评估,对病变程度的估计不准确。而在未来发展趋势中,需要更加精确的仪器来辅助诊断与治疗。而本仪器——多维耳穴信息养生保健仪应用低电阻、压痛棒压力检测技术诊查耳部得出与疾病相关的阳性反应点,并辅以远红外照射、电流刺激技术对患者进行治疗,即体现了从多方面诊查疾病反映点,从而提供医务人员指导患者治疗,亦可起到养生保健作用。

1临床验案

1.1病例选择选取正常健康人100例作为对照组,再选取慢性疲劳综合症、失眠、痛经、消化不良患者共100例,其中每种证型各25例。同组调查者之间所患病症类型以及患病轻重程度没有显著分别,这包括年龄,体质,健康状况,运动情况等。

1.2疗效标准治愈:临床主症及兼症完全消失,显效:临床主症及兼症消失≥2/3,有效:临床主症及兼症消失≥1/3,无效:临床主症及兼症消失<1/3。

1.3结果显效50例(轻度失眠9例、疲劳综合症12例、痛经12例、消化不良17例),有效31例,无效19例。

1.4在此每个病证各举一个进行论述内科—慢性疲劳综合症(CFS)又称“亚健康状态”。

失眠

病案一:

临床表现:李某,男,33岁,患者工作竞争压力大,精神极度紧张,自感疲劳,休息后不能减轻,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经常失眠,头痛,头晕,精神抑郁。西医诊治无效,故来看中医。

治疗方法:利用低电阻技术诊断仪根据耳郭表面耳穴电信息——耳穴病变区域电阻低的特征进行诊断,探寻、确定耳穴上的阳性反映点。并结合压痛压力探测笔将笔尖对准所选穴区,以相同的力量(注意弹笔刻度伸缩情况)作上、下、左、右点压,仔细寻找压痛敏感点。实验表明在心、肺、脾、肝、肾、交感、肾上腺、神门、内分泌、皮质下等耳穴上,电阻较低且压痛明显。利用多功能耳穴治疗仪的红外线热效应照射和微电流治疗作用(使用方法见附表一),对上述耳穴进行治疗,7天为一疗程,共四个疗程。

治疗结果:约四个疗程后,患者自觉轻松,睡眠质量好,记忆力加强,头痛,头晕症状消失,抑郁情绪消失。

病案二:

临床表现:王某,壮年患者操劳过度,心神交瘁,久之酿成失眠,往往终宵不能合目。面色晄白,神疲食少,四肢倦怠,舌淡苔薄,脉细无力。

治疗方法:仪器使用如上,选穴:门、心、肾、肝、脾、皮质下及枕。

治疗结果:失眠症状明显减轻,其兼症亦有所减轻。

妇科—痛经

病案三:妇科

临床表现:张某,女,20岁,学生,每次月经来时的第一天,小腹隐痛难忍,四肢冰凉,面色苍白,血色紫黯有血块,舌质暗,有瘀点,脉弦细。

治疗方法:仪器使用如上,选穴:神门、内分泌、交感、子宫、肝、耳中。坚持治疗三个月。

治疗结果:三个月后,疼痛减缓显著,血色、舌脉恢复正常。

儿科—消化不良

病案四:儿科

临床表现:王某,男,5岁,腹部胀实时有疼痛,食欲不振,呕吐酸馊乳食,面黄肌瘦,烦躁爱哭,大便酸臭溏薄。

治疗方法:仪器使用如上,选穴:胃、脾、肝、神门、交感.疗程为四周。

治疗结果:四周后,腹胀腹痛感消失,面色好转,大便正常。

2讨论

耳郭是一个倒置胎儿,人体的五脏六腑、四肢百骸在耳郭上均有相应的穴位与区域,耳廓经络纵横交错是人体经络会合的场所,与全身经络内外相应、上下贯通。当人体发生病变时,往往会在耳廓一定穴区出现电特性的改变(称为阳性反映点),可以诊查出相应的某个系统的不佳状态,从而提高生活质量及工作效力。而本仪器应用低电阻、压痛棒压力检测技术诊查耳部得出与疾病相关的阳性反应点,并辅以远红外照射、电流刺激等治疗手段,多方位的,全面的收集患者身体所反映的信息,从而提供给医务人员指导患者治疗,亦可起到养生保健作用。本仪器的优点在于对人体无伤害,无污染,成本低廉,笔者从其他方面还了解到,耳穴疗法对治疗青少年儿童近视亦有显著疗效,面对近视人群越来越低龄化,进行耳穴治疗不失为一种简便有效的选择。但是,根据不同患者的体质,耐受力及病情的轻重程度不同,以及调查样本容量的不足,调查结果会有一定的误差。

参考文献

[1]李媛枫,李幼萍,陈术梅,等.耳压配合中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痛经8例[J].辽宁中医杂志,2002,29(3):144.

[2]冯国湘,朱莹,蒋谷芬,等.针刺加耳穴疗法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35例疗效观察[J].新中医,2004,36(1):48-49.

[3]汤晓云,姜云武,李向红,等.耳穴疗法与亚健康[J].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07,28(4):31-31.

[4]张晓阳.耳针联合体针治疗原发性痛经100例[J].陕西中医,2008,29(11):1520-1522.

[5]刘战平.压耳穴疗法治疗原发性痛经疗效观察[J].中国中医急症,2006,15(12):1350-1351.

[6]苗广宇.耳穴疗法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疗效观察[J].临床军医杂志,2012,40(4):855,886.

[7]吴敏,越群,倪建俐,等.700名健康学龄期儿童红外热像谱特征及中医望诊关联研究[J].上海中医药杂志,2002,(03):34-36.

[8]丁光宏.人体手臂儿个穴位与非穴位區红外辐射光谱特征[J].科学通报,2000,45(23):2530-25350.

[9]张栋,高惠合,魏正岫,等.面部经络现象的红外热像图分析与显示[J].自然杂志,1992:15(7):558.

信息化建设方案 篇12

回顾一下我国信息化的进程,看一下当前信息化发展的重要趋势。当前国家正在推进实施的一些重大规划,对档案和信息资源的开发以及云计算相关的关系提出一些看法。在20世纪40年代,有两件大事影响了人类文明发展的进程,一是1949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二是1946年美国发明的第一台电子计算机,这标志信息革命的开始。这恰恰都是在70年代,这两件事情发生了很大的变化,1978年小平倡导改革开放推动了国家的整个发展,而70年代开始的微处理芯片和90年代的互联网则加速了整个的信息革命。我国信息化的进程经历了四个阶段,特别是从1956年到1966年这个艰苦创业的阶段,在那个时候,我们提出的是OA,OA组委会这么多年来在其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所有的信息化恰恰都是从办公自动化开始。到2000年,进入了信息化全方位、高效益推进的阶段,进入了资源整合,特别是信息资源整合的重要阶段,当今谁掌握了信息资源,可以说谁就掌握了世界。在这个情况下,我国在经济信息化进程中经历了一段很曲折的努力。从1984年开始,国务院先后批准了海关、税务、电力、金融等10多个国家级信息系统的建设,1990年国家正式批准利用日本政府贷款,援建国家经济系统建设,是国家用巨资投入信息化建设的第一项大工程,1993年,国家的“三金”工程正式启动,1994年中关村接入了互联网,中国成为世界上第77个真正拥有互联网的国家,1999年,国家经贸委和中国电信倡导发起政府上网工程,同年9月招商银行率先启动了网上银行,现在年轻人都离不开网银,实际上网银是上个世纪的最后一年才起步的,十六大以来,国家的整个经济在高速运转,对信息化产生了强烈的需求,特别是十六大党中央把信息化定义成为覆盖现代化全局的战略举措,使我国的信息化进入了全方位、高效益、深层次发展的一个新时代,这是一个非常大的标志。

但要注意我国的全球信息化指数,这几年来不升反降,这给我们要敲响一个警钟,这几年信息化的指数从2008年以来是一个下降的趋势。在“十二五”中,国家专门制定了下一代互联网的发展计划,包括现在国家已经发布的一系列有关信息化规划,都反映了一个问题,在国家电子政务发展的五个阶段中,首先是以文件办理流程化和电子化为基础的办公自动化系统,这是整个电子政务发展的一个最重要的基础阶段,在这个基础上推进各类业务系统的应用。包括今天进一步推进跨地区、跨部门的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进行进一步的集成创新和协同服务。在新世纪以来,信息化在全方位推进,特别在2002年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成立后,先后推进了一系列重大的电子政务工程,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如北京市的万民网格化管理系统,现在不仅做到城管、社保,还做到了整个社会创新的管理,电子政务现在已经成为国家行政的重要的基础设施,成为政府推进改革的必要手段。

取得成绩的时候,要看到国际上电子政务发展的特点,全球电子政务是在继续高速推进,在基础设施的完备程度和相应的政策能力开发,以及信息通信技术的应用方面,我们同发达国家存在着普遍的滞后现象。应该说,多数国家这方面发展得还并不是特别好,但是确实有少数的国家取得了较大的突破,实现了电子政务从一般的应用到更加互联治理和更加集成的阶段转变。这里特别能感觉到的像北欧一些发达国家,已把电子政务和政府的业务实现了有机的整合,进一步改进了政府的服务。发达国家电子政务发展,大概有三个重要的趋势:一是首先不断发展电子政务的理念;二是不断整合和创新电子政务网络的发展,三是不断创新电子政务的建设模式。

国外有这样几个特点,一是协同型的服务成为电子公共服务发展的新模式(主模式),以公众为中心,不断来增强公众服务的深度和广度。二是在发达国家可以看出来,如美国的第一政府网站都可以实现与联邦政府、州政府无缝连接,提供所有政府的服务。三是进一步缩短数字鸿沟,促进公共服务均等化。特别是对于数字化的服务,不仅是能够提供给成年人,还可以提供给老年人,包括弱智、盲人等弱势群体。四是有完善的公共服务的评估体系。

特别要强调整合治理是当前后台政务系统发展的重要趋势,不仅把IT技术看成是普通的信息技术,更把它看成是一种促进公共服务创新和生产力提升的战略工具,在推进政府和公民间,以及政府和其他类型的企业间的合作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可以看到,包括5月7日晚间新闻cctv-2提到国家交通的管制更加朝着智能的发展,这里有电子政务和整合信息资源,包括道路资源、车辆资源和管理资源,通过这些来进一步实现整个城市管理的有序。北京作为一个特大城市,有一个“首堵”的称号,这些方面都需要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来进一步进行整合治理。

当前整合治理有三个阶段,一是首先要强调基础设施的整合,现在国家各个部门,一直到省市的各个厅级,各个行政单位在信息基础设施方面重复建设问题是非常严重,不论多大单位,都有一个信息中心,有一套自己管理的设备,但是实际上利用率很差,而且服务质量不好,很难真正培育和形成一个好的运维体制。除了在基础设施方面的整合,最重要的是信息资源的整合,信息资源很难做到一个信息资源建设中最重要的原则是要做到“一数一元”,现在多数政府部门重复采用公民的信息,可以说信息是“一数多元”,企业也不是很重视,有一个部门,下面有一个局,在他管的企业,有11个垂直的系统,每一个垂直的系统都向企业采集信息。企业的老板说不堪重负,信息的上报已经成为企业的一个重负,企业对信息的质量,可以说不是非常严肃认真,所以使得这个上报来的信息,即使是同一个元的数据变成了一人多面,变成了数据五花八门,到了上面以后数据不一致,也不统一,使得管理部门也很难做出一个正确的选择。所以要通过基础设施的整合和信息的整合使政府的管理进一步到位,进一步提高公共服务的水平。在电子政务的网络整合方面,国外已经有了很多经验。

其中很重要的一点,从国外来说,积极探索通过网络基础设施的运用,包括英国和美国,都在建立专有云的平台,这样的话,各个部门就不需要自建自管网络,每个单位都管一个小网络,服务器利用率很低,而且运维成本很高,现在每个政府部门每年信息化的运维经费在直线上升,财政部等有关部门大呼现在已经承受不起,在去年的一份文件里,一位领导已经尖锐地批出了以后对于政府的信息化投入要像控制政府“三公消费”一样严格的控制,提出了非常尖锐的要求。为什么要强调整合、强调云服务?就是面对新的网络应用给政府带来了挑战和机遇,就像现在的微博,微博不“微”,但是用好微博很难,也很重要。如果离开微博,实际上也离开了政府了解社情民意的一个重要渠道。国家的电子政务已进入了一个成熟期,大多数政府机构的核心业务已经完成了不同程度的信息化,目前在“十一五”以来,整个电子政务得到了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在改善公共服务,加强社会管理、强化综合监管和完善调控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已经成为当前建设服务型政府不可或缺的手段。可以看到,中央和省级政府部门主要业务的覆盖率已经超过了70%,大家熟知的像“金关”(海关信息化建设)、“金税”(税务管理信息化)和“金盾”(公安信息化)等工程已进一步深化应用,取得了很大的效果。

现在不管到哪里,身份证都是随身必须携带的,因为大家住酒店要用、上飞机要用,买火车票也要实名制,已经发挥了重要作用。这几年在其他领域也已经发挥了重要作用,特别是在各地来说,一些地方部门的电子政务建设,在某种程度上比中央搞得更好。一些地方在自己的行政体制框架下,实现了资源整合,实现了互联互通,这一点是可喜的成绩,面对着这些可喜的成绩,电子政务的建设目标的五个关键的转变正在逐步的实现。就是从重建设轻应用向注重深化应用转变,从网络的分散建设向资源整合利用转变,从信息系统的独立运行向互联互通和资源共享转变,从信息偏重自我服务向注重公共服务转变。

档案也是,过去的档案一入了档案室就束之高阁,很难得到充分利用。现在,在整个社会发展的时候,对档案信息的需求非常迫切,以城市建设的档案为例,整个尝试网管,包括地下管线建设对城市建设至关重要,为什么现在微博上抱怨,城市里一到下雨就变成到处都是积水潭,北京前不久还发生大家都知道的悲惨事件,在长安街附近,南礼士路上一个女士掉进了一个热水的井中,最后不治身亡。就说明档案没有得到很好的利用,使马路经常按拉锁。从全国来说,电子信息化和电子政务建设已经是一个普及发展的阶段,并正向深度发展的阶段进行转化。

当前电子政务发展具有了这样的一些基本特征,从总体战略部署,从中央几个文件,从17号文件、18号文件到后来的电子政务的框架,最近工业和信息化部已经正式下发了“十二五”的电子政务发展规划,明确了总体战略部署和战略目标,整体思路是清晰的。已逐步认识了电子政务发展的规律,它的实践成效也越来越突出。

下面对“十二五”期间对电子政务发展的规划的情况做自己的解读,在“十二五”国家整个总体战略规划,也就是去年“两会”正式通过的规划中,明确了信息化的战略地位,用了很大一段话,整个来阐述在“十二五”期间国家对信息化建设的任务。其中明确提出了要全面提高信息化的水平,其中特别强调要以信息共享、互联互通为重点,大力推进国家电子政务网络建设,来提升政府的公共服务和管理能力。在新时期,国家明确要在五个应用领域推进信息化建设,包括电子政务,其中包括文化领域的信息化,这里明确把图书、档案、文博、广电、网络治理作为文化领域信息化的重要内容。按照中央一些领导同志和一些专家的建议,明确提出在新时期,电子政务发展思路要以项目为主线,转向以体系结构总体规划为主线进行全局推进,强调顶层的设计,是新时期电子政务的一个很重要的要求。特别是强调了“十二五”时期,国家电子政务发展的总体思路,一定是要把深度融合、效果导向作为发展的重要特征,在这样特征里,关键是针对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强调信息化的成效,“特别提高”是扎实推进政府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大力提高电子政务的服务质量。很多民众都希望通过政务信息公开了解政府信息,但是坦率地说,现在政府信息公开做得还很不理想,应该说民众多有抱怨,特别是依公正要求,申请公开的针对往往长期得不到政府的答复,这是必须要解决的一个问题。总的来说,“十二五”时期国家电子政务的发展目标,其中这五条:切实提高治国理政能力和为服务型政府发挥更加显著的作用,另外对核心政府业务支撑的广度和深度达到较高的水平,政务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经济社会效益更加明确。

具体目标在电子政务发展规划里提出了要核心业务的信息化覆盖率在中央和省级达到80%以上,地市级以上达到70%以上,区县达到50%以上,明确提出了专业信息资源更加丰富,开发利用水平要显著提高,要使得80%以上的行政许可项目和公共服务事项,都能够实现在线办理。围绕这些目标,提出四个方面的重要任务:一是改善公共服务。二是加强社会管理。三是强化综合监管。四是完善宏观调控。社会主义国家执政理念核心是做好公共服务,首先要做好核心业务的信息化,包括国家正要准备建设的一系列重大信息系统,在“十二五”期间,已经启动的,如住房城乡建设部正在建设全国的房地产和房屋的管理信息系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系统,要采用云计算的平台,首先把全国的保障房管理纳入到统一管理系统,有二套房、三套房限购的说法,但实际上,如某某人在北京买了房,在深圳也买了房,在成都也买了房,在系统没有整个建立之前不能统一管理,大家经常反映一些保障房分配不公平,很多人是不符合保障房条件的,比如说一些老板,或者是开着豪车的人也住进了保障房,都是因为这个系统没有建设好,这个系统不是一个住房建设管理部门就能建设的系统,必须要和社保、社会信用系统、银行系统能够真正的互联互通才能够建好这样的系统。再如大家非常关心的食品安全问题,这个监管系统是一个迫在眉睫,现在正在抓紧建设的系统,目前,屡屡出现的有毒胶囊的问题,引起了大家的关注。第二项重要的任务就是要强化政府信息资源的开发,信息资源的开发应该是信息化建设的一个非常核心的内容。所有的系统之所以现在发挥的作用不好,往往都是信息资源的开发和整合没有真正做到位,这几年来人口数据库已经发挥了一定的作用,已经实现了在任何系统里都可以查到的基本信息,比如现在的出行都有了比较好的安全保障。现在银行的反洗钱系统也是和人口库进行了有机的整合。

开发政府信息资源,关键是提高政府信息资源的管理水平,特培是规范政府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工作流程,这里很重要的是要强调系统机制的创新。一个系统里,有没有信息,这个信息能不能可持续的,稳定的供给?现在很多系统确实发生过这样的问题,就是这些系统在开始建设的时候找到了一些信息,等到开鉴定会或者验收会的时候,就变成了这个系统的追悼会,因为之后就没有信息了,就来不了信息了,没有得到信息保障的机制。这是信息资源开发中必须要解决的一个问题,要强化这种基础信息的建设,强化信息共享。在国家的规划里明确在“十二五”要加大这几个基础库的建设,包括人口库、法人库、宏观经济、空间地理和自然资源,以及文化资源,包括档案资源,这些都是非常重要的资源。强化政务信息资源的管理,因为政府是现在信息资源的最大拥有者,政府通过各种的法规,包括统计制度,已经掌握了大量的信息,这些信息绝大部分应该拿出来给广大公众使用。要强调三个东西,一是要强化政府信息资源的准确性管理,坚持一数一元,不要重复采集;二是加强政府信息资源的可靠性管理;三是加强政府信息资源的可用性管理。在这个基础上来推动跨地区、跨部门、跨层级的信息共享,丰富共享的内容,扩大信息共享的覆盖面,提高信息共享的成效。

要加快推进国家级的,电子政务信息共享的平台建设,其中建设各级的数字档案馆,应该说为这个提供了很好的平台,对电子政务下一阶段的建设重点有二个理解。

一是强化网络的整合和网络的覆盖,二是强化资源的整合,特别是信息资源的整合,还要强化信息安全。最近国务院正式批复了《国家发改委启动国家政务信息化工程建设规划》,这个规划与前面讲的《国家电子政务规划》是两个不同的规划,这个规划的意义更加重大。“是决策国家重大信息化工程和安排中央财政预算内投资的重要依据,是国家准备花钱在电子政务中要做哪些事情,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规划。这个规划的范围也是围绕五大智能,经济调解、市场监管、公共管理、社会服务和应急管理等主要政务智能开展的重要信息系统建设。具体的包括了网络的建设,包括内网平台和外网平台,包括了基础库、人口库、法人库、空间地理信息库、宏观经济信息库,包括文化资源信息库,这个文化资源信息库中明确提出,要把国家档案信息作为重要的内容,建设成为国家的文化资源信息的重要内容,还包括了国家重要的世界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国家重要文物、国家档案信息,这是在“十二五”期间国家要投巨资建设的系统,同时还要完善相应的基础保障措施。

当前,首先要抓住机遇,树立信心。通过这次高层论坛,做电子政务和档案信息化的促进派。电子信息化在推进过程中碰到了很多阻力,其中一个很大阻力是国家传统的文化观念不够开放,在看到电子政务建设的成绩时,也存在很多问题,不能讳言这些问题,也不回避这些问题,但必须说,成绩是主要的,在不搞信息化就不行的情况下,一定要树立信心,平时要做一个顶层发展战略,制定好策略,其中很重要的是要改变以往以技术驱动市场的策略,要真正理解各个部门对电子政务的业务需求、信息需求和发展目标。同时要提升整个电子政务发展的核心竞争力,特别是要提出很好的解决方案,特别是要把握好下一步的着力点,要强调的公共服务,强调服务的平台,强调真正进行创新。档案管理的现代化需要云服务,云服务最重要的就是云计算,并不是盖多少数据中心。现在很多论坛上讲云计算,讲得云山雾罩,云计算归根到底是能不能实现很好的资源整合服务,并不在于搞什么样的数据中心,一些城市发展云计算动不动就说搞多少服务器,这种说法是不科学的,最重要的是能够实现像享受水煤电气一样的服务,信息服务将来不需要关注自己的机房和服务器,只需要关注自己的服务。国家的档案信息化经过了几十年的发展,已经取得了跨越式的发展,但是也存在着很多成长的烦恼。档案管理的软件,据不完全了解,类型比较多的数据库类型和结构往往也不相同,一些资源还难以实现互联和共享,档案的规范化和通用化的问题还比较尖锐,怎样通过当前利用云计算实现跨系统、跨平台、跨地域的网络化应用,提供一个非常好的发展机遇。

在建设部的全国保障性住房管理系统,有一个问题,全国商品房的销售系统不是由国家建设,是由各个城市建设的,涉及到的城市有700多个,这700多个城市建设的系统中,采用了不同的系统、不同的硬件、不同的数据库,以数据库说,全国住房登记管理系统,大家都在网上买房子,采用Orarcle数据库大概占到现在全国商品房登记售卖系统的60%,其中采用Sybase、SQL Server等国外数据库产品又占了20%多,还有一部分采用了国产数据库,甚至还有采用文件系统。在这种情况下,建立一个全国统一的系统是很困难的,这些系统在各地都是生产系统,每天都要买卖房子,都要用这个系统,采用了云平台,在建设部利用这样一个云服务的平台,把这种异构的跨平台的系统整合在一起,实现了整个的整合,这给将来建成集约化的服务提供了一个可借鉴的参考,总的来说,采用云技术,推动云服务,推广通用的数字档案和数字档案馆的系统,提供先进的搜索引擎、智能检索,实现档案数据的集约化存储,把档案建成更好的可以开放的宝贵信息。

在国家当前规划里,明确提出了发展云计算有三句话:一扩大、二注重、五举措。首先扩大国内市场的规模,注重重大技术的突破,注重增强核心竞争力,其中五个举措,包括实现专项的规划,推进创新发展,进一步做好中央和地方项目的对接,加强信息能力建设,同时希望将来聚焦面向档案信息系统这种服务业,怎样通过云计算做出典型的试点示范,把电子资源信息化建设以及云服务很好的结合起来,这将是一个大有可为的天地。当前在推进过程中,首先要把应用放在最突出的位置,要看是为谁所用,能不能取得应用的效果,同时在应用中要强调的信息机制,要有一个可持续发展的模式,同时要重视的标准化建设,要加强档案管理中,知识产权保护和整个信息安全保障模式的建设,“十二五”很多规划都浓墨重笔的说了云计算,这迎来了一个很好的实际,特别是去年,关于十七届六中全会也把档案信息化融入到文化领域信息化的建设中间,提出了要大力发展数字化“三馆建设”,其中就包括了档案馆,当前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发展政策。要积极参与一些重点工程,把档案建设和重点工程建设结合起来,现在有一个很好的契机,在国家级的电子政务的工程验收中,档案的验收非常重要,而且档案是不是信息化管理也作为一个验收指标。

上一篇:体育在育人中的作用下一篇:英语道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