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控信息化建设(通用8篇)
疾控信息化建设 篇1
疾控机构信息化建设问题和建议
摘要:目的分析疾控信息化中遇到的主要问题并提出解决建议。方法利用系统思考方法,运用冰山模型工具,从事件到模式,再到结构,逐步分析疾控信息化面临的主要问题。结果疾控信息化人才的短缺和信息技术架构的缺失,导致系统烟筒式建设,重复投资,难以实现应用集成和数据共享。结论建议利用企业架构方法从上而下设计业务、数据和应用架构,加强信息化人才队伍建设,从各个层面来解决这些问题。
关键词:信息化;系统思考;企业架构;信息安全
随着国家“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和“数字中国”战略的实施,国家对卫生健康信息化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卫生健康信息化建设进程将直接影响“全民健康”和“全面小康”目标的实现。构建以个人电子健康档案为核心的全民健康信息化保障体系,是构筑未来新型健康服务发展模式、抢占新型健康服务业制高点、提升国家竞争力的核心[1],具有重要战略意义。按照国家全民健康信息化规划的4级卫生信息平台要求,将应用和数据本地化,有效整合利用电子健康档案和电子病历信息是疾控信息化发展的必然方向。疾控的业务特点决定了疾控信息化不能只关注机构内部“点”的信息化,也不能仅关注业务条线纵向“线”的信息化,而是应站在全民健康“面”的信息化角度,横向实现整合利用相关健康信息,纵向协同各级疾控机构工作的信息化。疾控机构要顺应时代的发展,及时调整信息化建设思路,实现从网络直报到分级平台,从系统建设到平台建设,从疾病监测到健康管理,从线性思维到系统思考的转变。
1系统分析方法
系统思考是现代科学思维的基本方法,是目前人类掌握的最高级、最科学的思维方式。它是以系统理论为基础,把对象作为多方面联系的动态整体来加以研究的方法[2-3]。疾控信息化的复杂性决定其应避免用单因果、线性思维去思考,适合利用系统思考方法来分析问题。只有利用系统思考的方法,才能够“站得高,看得远,想得全”。冰山模型是常用的系统思考工具,包括事件、模式和结构3个层次。它是指事件以下是模式,模式下面是结构,要想根本解决问题就要从结构上来分析研究[4]。首先,在事件层面分析疾控信息化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其次,根据现有问题进一步从模式层面,分析导致问题出现的主要原因,以及能够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最后,从结构层面,深层次分析导致问题出现的根本原因,并提出从根本上改变这种局面的对策与方法。
2问题分析
在国家卫生健康信息规划的总体指导下,近年疾控信息化程度得到了很大的提升。以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为代表的监测系统已运行10余年,覆盖疾控20余个核心业务应用,存储超过1亿条传染病、出生、死亡等个案信息[5],在全国疾控业务的支撑上发挥了巨大作用,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国内外都得到极高评价。但是,随着大数据时代对于疾控数据的管理和分析要求的不断提高,现有信息部门职能定位、专业能力、信息化思路和方法等一系列问题便突出出来,亟待解决。2.1信息管理部门职能定位不准。信息管理部门专业技术能力不足,职能定位不准,导致疾控现有信息系统建设管理相对滞后。许多管理人员和业务主管部门对信息部门的认知还处于电子化阶段,对信息部门的工作定位仅仅是电脑设备采购员、电脑与网络维修工、某某系统的开发和维护人员[6]。片面地认为外购信息技术服务就可以解决信息化问题,没有充分认识到信息化的复杂性,更没有意识到信息化需要系统思考。甚至信息部门人员也错误地认为,信息化通过外购服务就可以解决,不注重自身技术管理能力提升。从整个信息化过程来看,外购服务可以有效解决局部问题,但是缺乏持续性、稳定性和全局性,难以满足疾控战略发展的要求。2.2疾控信息标准不足。国家已经构建了包含基础类、数据类、技术类、安全类和管理类标准在内的卫生信息标准体系框架[7],初步完成了部分内容建设。但是,现有卫生信息标准还远不能满足业务发展和技术革新带来的新需求。标准中涵盖的疾控业务不够完整,现有数据标准是从数据设计角度实现,包含业务模型的基础类标准没有同步建设,缺乏对概念数据模型的整体描述,难以识别业务实体和关联关系,不利于实际应用。数据模型是数据架构中的主要内容,是业务和信息技术衔接的重要环节,是后期信息化建设的重要依据。数据模型的缺失将难以保障后期信息化建设的数据质量以及架构的合理性。2.3信息系统建设缺乏统一规划。由于历史原因,信息化建设和业务需求脱节;建设缺乏前瞻性和整体性,重复投资;系统建设独立分散,形成众多“信息孤岛”。这些都是缺乏顶层设计,缺乏统一规划所致。近几年,部分省份加大了省级疾控信息平台的建设力度,但信息系统建设也主要沿用网络直报模式,面向单个业务建立省级直报系统,没有面向平台统一规划建设,更没有对区域内各级疾控信息平台整体规划。地市级和县区级疾控信息化还处于初级阶段,在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建设力度大的地区,疾控信息化也缺少规划,存在需求缺失,信息系统建设被边缘化等现象。由于业务、组织机构和人才等诸多方面原因,国家疾控信息平台也未能统一规划,各业务条线信息化建设相对独立,缺乏企业级架构设计。存在各系统定位不清晰,相同功能重复建设,不同类的功能分布在相同系统;平台级公共服务组件缺乏总体规划,集约化、专业性程度不高,各系统间设计紧耦合等问题。例如:传染病类、计划免疫类和慢病类信息系统属于不同的建设和管理主体,利用不同的开发部署方式,采取不同的管理模式。因此,无从谈起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运维。2.4缺少国家级互操作服务支撑疾控信息化的复杂性决定了各级疾控信息化建设。不但要有技术规范的指导,还要有互操作服务系统的支撑。第一类是支撑横向跨区域协同与共享的互操作服务。比如:儿童跨地区接种,跨地市接种需要省级平台的信息交换,跨省接种需要国家平台的信息交换。第二类是支撑数据纵向交换的互操作服务。虽然,国家也出台部分交互方面的技术规范,但是各地各自为政,独立研发自己的交换平台,交互平台的技术规范性和安全性都不尽相同,这种重复投入大大增加建设成本和集成复杂度。第三类是支撑各信息系统运转的基础类互操作服务。例如:病人全程管理涉及病人唯一识别问题,跨机构涉及机构唯一识别问题,跨地区涉及行政区划唯一识别问题,疫苗追溯涉及疫苗唯一识别问题。上述互操作服务的缺失会导致数据质量无法保障,无法和外部系统进行数据关联分析,无法实现跨平台、跨区域的业务协同和数据共享。2.5网络信息安全建设亟待加强。许多疾控机构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容易忽视网络安全管理。有的机构重视安全管理但不知如何开展工作,需要更多的技术指导。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不可避免会根据业务性质或时间进度拆分多个项目,这就要求疾控机构必须严格把控整体安全设计和安全要求,并在各项目实施过程中,监管项目安全建设。网络信息安全既是管理问题,也是技术问题。既要加强网络信息安全管理,完善管理制度,又要运用技术手段做好安全防范。疾控信息系统大多包含个人信息和个人隐私,如何保护信息安全,合法使用授权数据,是疾控信息化必须尽快研究解决的问题。2.6疾控信息化人才严重缺乏。卫生健康信息化人才队伍建设滞后、人才短缺以及现有人员的培训不足等,直接制约了卫生健康信息化建设工作的可持续开展[8]。在这方面疾控面临的问题尤为突出:首先,人才“引不来”,岗位缺乏吸引力。疾控信息人员待遇低,工作压力大,难以吸引专业工程技术人员加入。其次,人才“留不住”。信息化人员职称晋升难,发展空间有限,难以实现自身价值,人才流失严重。最后,人才“用不好”。缺乏良好的信息化人才能力建设机制,许多计算机类工程技术人员加入疾控队伍后,由于缺乏好的学习培训和锻炼环境,导致专业性不强,新技术落伍。
3对策与建议
3.1明确信息部门职责,加强人才队伍建设。3.1.1加强人才管理与培养。建立统一信息平台,解决电子化阶段造成的信息孤岛问题,实现信息互联互通,数据挖掘利用,为决策者提供宏观全面的决策支持,保持和促进疾控发展,实现数字疾控,智慧疾控,是信息部门的根本任务与职责。保持人才队伍的稳定性是信息化持续发展的关键。首先,要从思想上重视疾控队伍内部人才培养,发展内外结合的信息化建设和管理思路。必须认识到,仅依靠外包服务无法有效全面、持续提升疾控信息服务能力。其次,建立长效的人才培养机制,研究有效的信息化人才考核、聘用机制和绩效奖惩机制,激励工作热情,保持队伍稳定。探索多种形式的学习培训机制,保证队伍紧跟信息技术发展的步伐,不落伍,不掉队。最后,无法实现“待遇留人”,就要努力实现“感情留人”和“事业留人”,创建良好的人文环境,让员工有归属感。创建良好的科研环境,让员工有价值感。3.1.2加强综合人才队伍建设与引进。建议各级疾控机构要重视信息化工程技术人才和信息化管理综合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在现阶段人力资源不足的条件下,各级疾控信息部门要尽快将现有运维服务外包,加强自身人员能力建设,实现由提供技术支持服务的角色转换为机构运营管理流程的梳理者、设计者,使其更加符合信息化时代的工作要求。3.2利用企业架构方法,推进疾控信息化。3.2.1重视顶层设计。信息化顶层设计是一种自上而下的科学、系统的设计方法。其方法论就是企业架构方法。它是多维化的信息模型,是以业务、数据、应用和技术架构这4个要素为基本内容的技术文本[9-10]。研究利用企业架构方法自上而下全面梳理疾控业务,设计数据架构,描述数据全景,包括补充完善现有卫生数据标准,定义概要数据模型,明确支持多级部署的数据分布等。好的数据模型可以为应用架构设计提供分析依据,理顺各业务关系,准确划分应用系统边界,明确数据引用关系,定义应用系统间的集成接口,建设统一信息平台,实现统一计算和统一服务。好的应用架构,在纵向上,要解决好国家级和省级业务直报系统的关系,在横向上,要解决好和医疗卫生机构及区域卫生信息平台的关系,实现各级平台横向和纵向业务协同。3.2.2牵头协调好各级平台建设。建议中国疾控中心要结合国家卫生信息总体规划和要求,在顶层架构层面尽快牵头组织研发全面涵盖疾控业务的领域模型,结合现有国家卫生数据标准,指导各级疾控信息化建设过程中数据架构的实现,弥补信息技术(IT)人员领域知识不足,导致需求理解偏差出现的架构设计不合理等问题。尽快牵头组织研发系统逻辑架构,明确各级平台间系统关系和接口。建议省级和市级疾控在国家级顶层架构的指导下,进一步完成本级企业级架构设计,以此指导后期信息化项目中细化架构的产出和落地。3.2.3建立完善的标准应用体系。在统一概念架构设计基础上的信息化,必须统一使用国家级基础数据服务支持系统。对于国家已有或在建的要统一使用,对于国家未建的或者疾控独需的要统一建设。建议国家尽快建设基于国家人口基础信息库建设面向个人管理的唯一标识号码或者主索引,统一卫生行业身份标识,利用此信息实现各级各类系统间面向个人的数据关联[11]。尽快建设行政区划、医疗卫生机构和疫苗唯一标识码,出台该类基础数据的管理和使用规范,保障全国范围内的数据一致性[12]。疾控机构应尽快参照HL7或现有卫生标准制订疾控信息系统互联互通和互操作所需要的消息交换内容和格式标准[13],解决当前一个系统一套方案,一个业务一个做法的问题。3.3强化网络信息安全建设和管理网络信息安全中的木桶原理就说明整体的安全水平。由安全级别最低的部分决定。要从整体上提高一个组织的信息安全水平,就必须保证信息在整个生命周期中的安全。网络信息安全建设是系统工程,必须用系统的、整体的观点来分析问题,而不能单纯片面地、孤立地强调某一部分的技术或管理。建议各级疾控机构要重视网络信息安全体系建设,要从安全规划、管理制度、机构设置、专业人才队伍、安全意识和能力建设等方面全面加强,切忌“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做法。尽快委托专业网络信息安全咨询机构,做好网络信息安全规划和设计,从管理上完善安全管理制度,加强安全能力建设,提高人员信息安全管理能力;从技术上制订网络信息安全建设技术指导方案,并尽快补齐现存的信息安全短板。如构建支持跨平台协同的CA认证体系[14]。重视日志系统建设,做好日志的综合分析利用,及时发现安全隐患[15]。研究个人信息保护与信息共享安全管理模式,探索分级信息平台和卫生区域信息平台中患者健康档案数据保护和授权使用方式[16]等。
疾控信息化建设 篇2
一、实务中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 我国逐步推进以部门预算为主要内容的预算编制改革、以国库单一账户为核心内容的国库管理制度改革和以推进政府采购为主要内容的财政支出管理改革等三个方面的预算管理制度改革。同时, 财政部门构建起相应的信息化管理系统, 作为其“金财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改革, 建立起预算编制、执行、监督相分离的预算管理新机制, 在促进廉政建设、规范行政事业单位支出管理、维护预算执行刚性等方面收到了明显成效。但是, 由于各项改革都还处于试点和起步阶段, 制度尚不完善, 加上受旧的惯性思维与习惯做法的影响, 相对于财政部门的改革, 预算单位内部预算管理改革相对滞后。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在预算管理方面。
预算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 起到优化资源配置、提高使用效率、加强单位管理、促进廉政建设等作用, 对单位发展具有战略意义。它涉及单位日常工作的各个环节、各项活动, 每个科室和人员都是预算的提供者和执行者。但由于部分行政事业单位的人员对于预算管理的重要性认识不够, 预算意识不强, 缺乏一套完整的预算管理体系, 普遍认为这仅是财务部门的事情, 缺少业务、职能等部门的参与和配合, 预算管理作用未充分发挥, 致使预算管理工作松散, 预算编制不科学, 预算执行随意性较大。
同时缺乏有效的管理手段, 未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有效使用预算管理软件, 面对大量的预算汇总统计工作, 效率和质量均不高;没有统一的、数据共享的工作平台, 缺乏有效的协调工具;难以进行预算执行的事中控制与调整;事后的预算分析能力不足。
2. 在预算编制方面, 一般来说, 预算单位根据财政部门下达的预算编制通知, 并按照其编制要求进行。
在实际操作中往往以年度为单位, 缺乏季度和月度预算, 不利于日后对预算过程进行控制;考虑上年完成情况的变动幅度为主, 缺乏与当年工作计划的支持和链接, 导致预算审批部门在审核预算时缺乏有效的依据;缺乏统一的系统平台, 预算编制工具不联网, 原始数据来自多个系统无法共享, 采集工作量大;以财务科编制为主, 缺乏多角色编制, 各业务预算都由财务部门代为完成, 削弱了预算的合理性和对业务的指导作用, 导致预算管理的责、权、利不匹配;预算编制对象全面性和完整性不强, 重预算内资金而轻预算外资金, 对于预算外的项目经费缺乏有效的预算管理。
3. 在预算监控与分析方面, 缺乏明确的预算执行控制流
程及有效的监控措施, 以事后控制为主, 缺乏事中控制, 没有建立有效地预警机制, 使得预算编制与执行相脱节;预算监控以手工审批为主, 缺乏有效的工具和手段以支持动态过程监控;会计核算对预算的支持力度不够, 无法直接准确获取预算分析所需要的实际数据, 难以实现实时在线分析, 同时为计划外突发事件等进行合理的预算调整;预算分析仅限于财务数据对比, 缺乏业务部门的参与, 缺乏问题的原因剖析、改进方案的追踪反馈等。
二、预算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构想
为应对实际工作中预算管理所存在的问题, 提高预算编制的效率与质量, 解决预算编制、监控、分析相脱节等问题, 结合现代信息化技术的发展趋势, 对疾控中心预算管理信息化建设的主要功能提出以下设想:
1. 预算多维体系功能。
从预算的参与者来说, 既包括预算实体责任部门 (如各业务科室、职能科室等) , 也包括预算虚拟责任部门 (如工会、妇委会、专题项目、科研课题等) ;从预算的使用者来说, 除了包括参与者以外, 还包括财政部门、卫生部门、审计部门等上级部门;从预算的过程来说, 包括计划阶段、执行阶段、评价阶段, 等等。为能从多个角度来查看预算数据, 就要求预算管理系统要从多个维度描述业务、财务数据的过程, 通过多维模型来存储和管理数据, 即多维编辑;支持包括切片分析、切块分析等多维数据分析, 满足快速变化的分析需求, 即多维分析;从而实现预算的精细化管理, 使得事前的预算编制得到充分的沟通, 事中的预算执行更有效, 事后的预算分析更加科学准确。
2. 灵活构建预算模型功能。
预算模型是预算系统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功能, 它能够灵活的建立单位业务管理所涉及计算模型, 能随着不断变化的管理需求, 快速高效对模型进行调整, 使企业实现精细化管理。建立计算关系数据库, 即对公式进行集中管理, 可快速灵活的查询所需的计算关系;根据相关制度与规则, 可对相关的公式与关系进行锁定;根据不同的任务要求进行灵活设置, 并依权限的大小, 可对公式、关系、报表进行二次开发利用, 提高系统数据的利用率。
3. 高效协同功能。
高效协同功能是现代预算管理系统的一项重要功能, 在强大的权限管理功能的支持下, 能够以单元格级来自由灵活的设定数据权限, 保证企业的数据安全;具有较强的版本管理功能, 可保存不同版本的数据以及记录修改痕迹;能够提供预算管理的流程支持, 自动完成数据分发、汇总等操作, 支持交叉审核以及多级审核功能;提供财务自动化工具, 减少公式、规则的定义工作量, 提高编制效率;提供多种录入方式, 支持导入、导出功能, 修改预算数据, 自动生成预算财务报表;预算调整便捷, 支持弹性预算、滚动预测;系统协同操作应基于BS结构开发, 操作简单, 配置实施维护简便。
4. 数据接口管理功能。
数据接口管理功能是预算系统实现数据共享、提高效率的关键功能。从内部信息系统来说, 由于单位的历史数据分散在财务、人事、总务、OA等多个系统中, 若以手工方式完成这些系统中数据的提取工作需要耗费大量的工作时间, 且数据准确性难以保证, 因此, 要求预算系统能够提供数据接口管理工具, 具有整合不同业务系统中数据的能力。不仅可读入数据, 还可输出数据, 把单位内部各系统内的数据盘活, 提高信息数据的利用率, 减少相同数据的录入次数, 从而提高系统间数据的互动。从外部信息系统来说, 可与上级等相关部门的预算等业务管理系统进行数据交换, 即按格式输出。如财政部门预算、地方财政分析评价系统等相关信息;同时也将相关信息数据以多格式导出, 进行二次开发利用, 以提高信息系统数据拓展利用, 完成其他非常规信息上报的工作任务。
5. 动态监控功能。
动态监控功能是预算执行的重要管理功能, 通过预算信息与执行信息的互联互通, 实现费用支出的实时控制, 支持基于工作流的电子审批, 与相关的信息业务系统紧密衔接。主要有以下功能:按照预算与执行不同的科目标准对预算信息进行自动分解, 使预算与执行形成一一的对应关系, 便于预算的执行与考核。还可按经费预算的需求日期分解成按月、季度的预算表格, 一方面按月考核, 一方面及时反馈执行情况, 提供下一阶段预算执行指引, 同时可形成按月、按季度形成预算现金流量表, 实时把握资金流动情况;与财务日常电子报账管理系统紧密关联, 做到“所编即所支, 所支即所编”, 使每笔支出都能对应相应的预算科目, 可结算出该预算科目的执行数、余额等相关信息反馈到相关部门及责任人, 使得预算责任主体、财务部门、分管领导等相关人员实时了解各项支出情况以及其预算执行情况;预算调整是预算下达后, 对预算执行过程中的修正, 只有能调整才能更好地执行预算。根据各级授权, 均可权限内对预算进行局部调整。鉴于预算调整是“牵一发而动全身”, 只调整一个数字, 便要对其具有关系的数据全部修改, 而且可能涉及多个部门, 工作量巨大, 在传统的管理模式下是很难实现的。因此, 动态监控功能必须能便捷的实现预算调整, 提供完整的流程化电子审批, 对相应关系的数据进行自动修改汇总, 并通知相关系的部门, 同时保留修改痕迹;面对大型突发应急公卫事件, 系统能提供准确、实时、全面的相关信息, 为保障突发应急公卫事件资金的临时性缺口, 提供决策和行动依据。可与财政部门国库集中支付系统形成对接, 实现数据的互联互通, 实时动态对国库指标进行比较分析, 控制预算执行情况, 保证按时按质完成年度预算目标;并对下一阶段的工作推进提供指导方向。
6. 数据挖掘功能。
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系统的拓展, 其存储的数据不断增加, 为能从海量的数据库中提取有价值的信息, 则需运用强有力的数据分析工具发现数据中存在的关系和规则, 预测未来的发展趋势, 这就是数据挖掘 (Data Mining) 。它是从存放在数据库、数据仓库或其他信息库中的大量的数据中获取有效的、新颖的、潜在有用的、最终可理解的模式的非平凡过程。在人工智能领域, 习惯上又称为数据库中知识发现 (Knowledge Discovery in Database, KDD) , 也有人把数据挖掘视为数据库中知识发现过程的一个基本步骤。知识发现过程以下三个阶段组成: (1) 数据准备; (2) 数据挖掘; (3) 结果表达和解释。数据挖掘可以与用户或知识库交互。
参考文献
[1]王景新, 蒋砚章.计算机财务报告系统应用的思考[J].财会通讯, 2001, (1) .
[2]刘建英.网络财务畅谈[J].财会通讯, 2001, (3) .
[3]华金秋.试论信息技术对成本会计的影响[J].财会通讯, 2001, (6) .
疾控信息化建设 篇3
社区基本公共卫生的信息化工作是在新一轮医改的情况下开展的重要工作,是我国政府坚持以人为本、落实预防为主卫生工作方针的具体体现,也是我国公共卫生领域的一项长期的、基础性的工作安排,因此,建立科学完善的社区卫生服务管理信息系统、实现社区卫生服务信息化,不仅有助于完善和规范社区卫生服务的功能、提高社区卫生服务质量、推动社区卫生服务体系的深入发展,而且有助于促进我国卫生信息系统的整体进展、加快我国卫生信息化建设步伐[1]。
1先进地区疾控中心与社区公共卫生信息化工作的联系
第一,针对全体人群的公共卫生服务任务。一是在构建的信息平台上为辖区人群建立统一、规范的终身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并能及时更新,提供共享信息,并逐步扩大网络化管理,为社区的疾病控制工作与考核管理提供信息化服务。二是基于健康素养基本知识和技能及辖区重点健康问题等内容,通过网络向辖区居民提供健康教育、宣传信息和咨询服务,使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更加便捷。居民还可通过网络直接与社区医生进行健康教育的互动,并查询将要举行的健康讲座。
第二,针对重点人群的公共卫生服务。一是老年人保健工作的开展。上海、重庆的某些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均做到了通过信息平台对辖区老年人进行健康指导服务,把定期的门诊检查、健康小屋的自助检查、社区医生随访体检等形式为辖区内65岁以上老年人进行健康体检的结果及时整合至公共卫生信息平台上的居民电子健康档案中,使老年人健康管理服务变得方便和快捷,全科医生则通过这个信息平台测出的系数,结合临床表现,进行体质辨识,为体检者量身设计健康指导。二是在预防接种工作上的应用。以上海市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例,他们通过网上预约、网上付费、疫苗条形码的采用等信息管理手段为适龄儿童接种疫苗,如果未接种现象,则系统一方面对工作人员予以提示,另一方面又以手机短信的形式对漏种家长予以提醒,保证了疫苗接种工作的便利性、疫苗使用的正确性和免疫后的可跟踪性,方便了查询,还避免了漏种现象的出现,做到了既方便接种人群,又方便了生物制品管理;三是慢性病管理。通过对高血压、糖尿病、肿瘤等慢性病人群和高危人群进行档案电子信息化的网络管理,提高了管理率和控制率,体现在:系统的终端每月定期向社区卫生工作人员自动弹出随访提示、血压波动曲线、用药史等相关信息,并且疾控中心还可以通过网络随时动态掌握社区居民慢病的分布情况,使高血压、糖尿病的管理转变为信息化自动控制,成功的案例是上海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肿瘤初筛防治管理工作,他们目前管理六癌(大肠癌、肝癌、肺癌、乳腺癌、宫颈癌、胃癌)高危人群3145人,在2011年确诊六癌肿瘤患者38人,其中17例属于癌症早期,早发现率达到40%以上。
2社区卫生服务信息化工作的成功运行模式
上海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工作比较有代表性,该服务中心于2006——2009年其间开始居民健康档案信息化工作,使之成为电子健康档案(电子健康档案(eHR)的建立是该项工作的重心),其具体的运转流程如下:辖区内居民使用該地区居民健康卡为服务工作的起点可以到社区服务中心,也可在家通过网络预约挂号,进行健康检查或就诊,或者在服务中心的“健康小屋”刷健康卡自助体检,所得到的医学信息,经卫生信息服务平台自动传送到该人的电子健康档案中,并整合成高血压、糖尿病、老年人健康档案管理等相对应的内容。而依托于信息平台的电子健康档案不同于传统的健康档案,它的特点是一点(源)采集,多点综合利用,具有在线、实时、连续、整体、便捷等优点,通过它完全可以了解该人一生的所有医学信息,还可以掌握该区域内的人群整体健康水平与疾病发生状况,如在高血压的管理上,通过它既可以了解某个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化的曲线图和反映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情况、用药情况,又可以了解区域内人群的患病数、管理率、高血压管理人数与全市对比等相应数据,使慢性病业务要求转变为信息化自动控制流程,建立统一科学的社区慢性病管理程序,还可以根据其提供的信息开展绩效考核,达到了对传染病和慢病控制效果好、降低成本、管理率高、覆盖率高、群众满意度高的效果。
3开展社区卫生服务信息化工作需要克服的问题及当前社区卫生服务开展信息化所面临的问题
3.1“信息烟囱”影响社区卫生服务信息化的实际应用所谓“信息烟囱”是指实施了局部信息化应用,与现有系统之间可以沟通,但是由于数据提供水平与相对应的接受水平不对称,造成的信息沟通不畅,使系统本身所拥有的信息无法与社区共享,其产生原因主要是计算机和网络技术进步较快,由国家控制的单一信息系统,已不能很好地同整个网络系统融合,如、属于疾控中心的疫情、计免、慢病等专报系统都是。
3.2未能做到与医疗单位的信息化共享由于“信息烟囱”及其他原因的存在,即便是上海等信息化开展较好的地区,也未能充分地与医疗单位达到信息共享。只有解决了这个问题才能随着患者的任意一次就诊而不断丰富电子健康档案的相关内容,使电子健康档案的内容可以随个人的就诊和体检而更新,达到一个便于社区团队动态了解患者个体病情发展并充实其健康档案的目的。
3.3目前开展社区公共卫生服务信息化工作所面临的问题问题主要存在于两个方面:一是基层单位基础条件较差,从事信息工作所需的设备以及人员素质都达标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较少。二是医疗卫生体系信息化网络不健全。除了上述提到的“信息烟囱”外,还有医疗机构没有做到与社区卫生机构的信息共享。如果这两个方面被克服,那么将会极大地促进社区信息化的发展。
4疾控中心推动社区卫生信息化工作的几点建议
4.1积极配合卫生行政部门开展工作社区公共卫生服务信息化的开展离不开政府。因此,疾控中心一定要依托卫生行政部门,才能在该项工作中做到整合各项卫生业务需求和资源,打破业务领域壁垒,实现与医疗单位等部门的信息共享。
4.2加强疾控中心内部的部署,突出工作细节在该项工作的技术准备阶段,单位内部一是应当反复推敲专各报系统的工作细节,明确社区卫生工作信息化的需求,在此基础上,认真与信息专业技术人员探讨。这样做,一方面是该项工作在开展后能够走工作捷径,另一方面,对目前实在无法介入的专报系统,也可准备好完善的预留对接预案;二是组织人员进行有针对性的考察,学习发达地区的经验。
4.3改变社区公共卫生服务信息的模式改变以往的工作模式,使社区公共卫生服务工作达到“从条变块”的改变,做到信息一体化,达到一个疾控中心与基层单位在工作上即简化了工作程序又便于开展业务指导和管理以及绩效考核、质量控制的多赢新局面。
参考文献
县疾控中心信息安全自查报告 篇4
一、信息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建设
(一)、为确保中心信息(网络)系统安全、平稳运行,促进我中心信息化建设进一步的发展,和完善我中心信息系统,经研究决定成立信息化建设领导小组(中心安全生产领导小组兼),年初进行了成员的重新调整,并把信息安全工作纳入到中心整个安全生产工作范畴内。
(二)、已向县公安局提交《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备案表》,安吉县疾控中心信息系统安全保护等级被确定为第二级,从而进一步加强完善信息安全保护体系。
(三)、中心各科室有相应信息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建有《安全管理制度》、《实验室管理制度》、《保密制度》、《文书处理制度》、《信息摄像机电话机管理制度》及《保护客户机密信息和所有权程序》、《文件控制程序》、《计算机管理程序》、《记录管理程序》、《检测工作程序》、《样品管理程序》、《检测报告管理程序》等,并有《保护客户机密信息和所有权程序执行情况检查记录》、《外来人员进入实验室申请表》、《职业健康体检协议书》、《委托检测协议书》等严格的相关记录登记流程。
(四)、信息安全工作小组负责制定中心信息安全策略,明确信息安全目标; 定期召开信息安全会议; 根据国家“三网一库”的原则,加强网络安全管理, 防止内网被非法入侵以及医疗信息外露;建立日志制度,每日记录网络、机房及主要设备的 运行情况; 负责针对不同岗位的工作要求进行人员培训。
二、各科室自查情况及信息安全保密的承诺
(一)、中心办公室
1、安全制度落实情况:①、成立了安全小组。明确了信息安全的主管领导和具体负责管理人员,安全小组为管理机构,组长由分管主任担任。②、建立了信息安全责任制。按责任规定:保密小组对信息安全负首责,主管领导负总责,具体管理人员负主责,并签订安全保密责任书。③、制定了计算机及网络的保密管理制度。办公系统的信息管理人员负责保密管理、密码管理,对计算机享有独立使用权,计算机的用户名和开机密码为其专有,且规定严禁外泄。④、凡上网的信息,上网前必须进行审查,进行登记,“谁上网,谁负责”,确保国家机密不上网。
全年未发生利用单位网从事危害国家安全,泄露国家机密的活动。
2、安全防范措施落实情况:①、涉密计算机经过了保密技术检查,并安装了防火墙。同时配置安装了专业杀毒软件,加强了在防篡改、防病毒、防攻击、防瘫痪、防泄密等方面的有效性。②、涉密计算机都设有开机密码,由专人保管负责。同时,涉密计算机不和其它计算机之间相互共享。③、网络终端没有违规上国际互联网及其他的信息网的现象,安装无线网络需绑定密码等。④、安装了针对移动存储设备的专业杀毒软件。⑤、对重要服务器上的应用、服务、端口和链接都进行了安全检查并加固处理。
3、应急响应机制建设情况:①、制定了详细应急预案,并随着信息化程度的深入,结合我中心实际,并不断完善。②、坚持计算机定点维修,并其给予应急技术的积极支持。③、严格文件的收发,完善了清点、整理、编号、签收制度,并要求信息管理员每天下班前进行系统全备份。④、对所有业务系统都进行了逻辑备份和物理备份,对于重要数据和业务系统同时进行了异地灾难备份。
市疾控中心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思路 篇5
市疾控中心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思路 市疾控中心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计划
一、总体要求
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中央卫生工作会议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高举旗帜、围绕大局、服务人民、改革创新”的总要求,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以深入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为主线,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为根本,以创建文明行业为目标,以提高职工思想道德素质为目的,以疾控文化建设为纽带,以弘扬“乐于奉献,艰苦奋斗,严谨务实,不断进取”精神为重点,以群众性
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和学习宣传先进典型为载体,努力提高干部职工文明素质和疾控行业文明程度,为疾控事业的科学发展、和谐发展提供思想保证、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文化氛围,以优异的成绩迎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
二、主要任务
1、始终贯穿一条主线。坚持用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武装头脑贯穿“一条主线”,就是围绕深入学习宣传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重大战略思想,扎实有效的开展政治理论学习,努力在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上下功夫。
2、紧紧围绕一个目标。深入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围绕“一个目标”,就是围绕疾控事业发展这个目标,通过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不断提高疾控队伍素质,提高疾控管理水平,提升疾控行业形象。
3、牢牢把握一个基调。努力为疾控事业发展营造良好舆论氛围,把握“一个基调”,就是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
为主,牢牢把握正确导向,加大宣传工作力度,用奋斗目标激励人心,用发展成就鼓舞人心,用先进典型振奋人心,用扎实工作稳定人心,努力为疾控事业发展营造良好舆论氛围。
三、工作内容
1、坚持用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武装干部职工,提高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素质和能力
⑴认真抓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学习。紧紧围绕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上狠下功夫,围绕“一面旗帜、一条道路、一个理论体系”,不断加强理论学习与普及教育。坚持不懈地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体干部职工的头脑,切实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要求具体落实到推进疾控又好又快发展中,使我们的工作目标更加明确、措施更加有力、成效更加显著。⑵以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教育为主题,加
强政治理论学习,大力提高干部职工的理论素养。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教育是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强大动力和永恒主题。坚持开展“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教育,开展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的教育,引导和推动全体干部职工始终保持昂扬向上、开拓进取的精神状态。
2、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打牢团结奋进的思想道德基础
要通过学习宣传和教育实践等多种途径,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贯穿到党员、干部职工教育之中,转化为干部职工的自觉行动,在中心形成共同的理想信念和强大的精神支柱。一是不断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建设。坚持以人为本,把“四德”建设融入干部职工的日常工作、学习和生活。认真组织开展第七个“公民道德宣传日”活动,深入开展道德教育、道德实践、道德评价等群众活动。二是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围绕新
中国成立60周年,以“爱党爱国”为主题,积极参加我市、卫生局举办的各种活动。通过丰富多彩的学习教育活动,推进中心作风建设,使广大干部职工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文明素质上一个新水平。
3、大力加强文化建设,不断丰富疾控干部职工精神文化生活 ⑴加强和谐文化建设。要积极引导全体干部职工树立和谐理念,培育和谐精神,培养和谐心理,充分发挥和谐文化的思想引导作用,价值引领作用和道德规范作用,以和谐精神启迪思想、陶冶情操、传授知识、鼓舞人心,为疾控发展和改革营造良好的和谐环境,使和谐文化渗透到疾控中心精神文明建设的各个方面,成为全体干部职工奋发向上、团结和睦的精神纽带。
⑵大力开展中心文化建设。要在人民群众的疾控实践中创造中心文化,在疾控事业的发展中实现疾控文化进步,使中心文化建设更好地适应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更好地服务于现代疾控事业。
⑶积极开展群众性精神文化活动。要进一步加强文化阵地、文化设施建设,积极组织开展多种多样、干部职工喜闻乐见的精神文化活动,不断丰富干部职工精神文化生活,提升疾控干部职工的文化品位。要利用庆祝建国60周年的有利契机,开展“迎国庆、讲文明、树新风”知识竞赛活动,扎实开展“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主题活动,为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营造文明、和谐的社会氛围。以“讴歌疾控、心系民生”为主题,因地制宜组织开展各具特色、生动活泼的系列庆祝活动,热情讴歌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30年来疾控工作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卫生工作方针和疾控事业取得的辉煌成就;讴歌疾控系统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民生疾控建设取得的新成效;讴歌广大疾控干部职工发扬为人民服务的行业精神,在发展与改革进程中展现出的新风貌。
4、弘扬“乐于奉献,艰苦奋斗,严谨务实,不断进取”的疾控行业精神,大力加
强干部职工队伍建设
一是继续深化先进典型示范教育活动。“乐于奉献,艰苦奋斗,严谨务实,不断进取”的疾控行业精神,是广大疾控干部职工在长期的疾控工作实践中逐步形成并培育起来的,既具有鲜明的疾控特色,又富有强烈的时代精神。要以先进典型的示范作用带动和引导全体干部职工勇挑重担、开拓创新、埋头苦干、无私奉献、求真务实、廉洁自律、创造一流工作业绩。
二是着力提高干部职工的科学文化素质。要充分发挥精神文明建设的自身优势,进一步推动学习型单位、学习型单位建设,调动干部职工提高自身科学素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终身学习、技术创新和工作创新的能力。
5、围绕疾控工作目标任务,深入开展“四个十佳评选、六项活动”和主题活动 深入开展以“四个十佳评选、六项活动”主题活动,通过活动,切实使中心干部职工更加牢固树立为发展服务、为稳定
服务、为基层和群众服务的理念,努力实现以务实的工作作风、高效的服务水平,让党和政府满意,让基层和群众满意。
6、强化反腐倡廉教育,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引向深入
结合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教育和党性党风党纪教育,引导党员干部认真学习并严格遵守党章,加强理想信念、党风党纪、廉政勤政和艰苦奋斗教育,树立正确政绩观和利益观,做到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充分发挥廉政勤政先进典型的示范作用,进一步树立党员干部的良好形象。
7、以诚信建设为重点,将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纳入长效管理机制
⑴进一步加大对创建工作的领导力度。健全完善文明创建工作齐抓共管的管理机制,将创建文明单位纳入单位工作目标管理责任状并实行长效管理机制。指导、检查、督促各科室文明创建工作,确保创建工作落到实处,取得实效。⑵继续深入开展“加强医德医风建设、构建和谐医患关系”活动,把营造改革发展的工作环境、清正廉洁的服务环境、诚信规范的信用环境、优美和谐的人文环境作为活动的深化与拓展,努力营造健康向上、文明和谐、奋发进取的工作环境,扎实推进和谐单位建设,全面提升中心文明形象。
⑶进一步做好文明创建工作。要在发扬成绩、找出差距、总结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改进和完善文明创建工作。要把抓业务工作同文明创建工作紧密结合起来,要在做好业务工作的同时,做好文明创建工作,务求实效。
疾控信息化建设 篇6
围绕“三医联动”改革浅析疾控体系建设
当前上海市松江区“三医联动”(医疗、医药、医保)改革正在深入进行,其中公共卫生作为社会保障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构建和谐社会,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为此,自2003年起,市区两级卫生部门均制订了公共卫生体系建
设三年行动计划,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面对人民群众日益增多的公共卫生服务需求以及仍然严峻的防病形势,承担着为人民健康服务、为社会经济建设服务的疾控机构,就需要更加尽力尽责,以科学的精神严谨工作,继续努力,进一步加强疾控体系建设。
一、疾控体系建设的目标
遵循“统筹规划、整合资源,明确职责、提高效能,城乡兼顾、健全体系”的原则,坚持基础设施建设与完善运行管理机制相结合,进一步建立功能完善、反应迅速、运转协调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机制;进一步健全覆盖城乡、灵敏高效、快速畅通的防病信息网络;进一步改善基础设施和实验室设备条件;进一步加强专业队伍建设,提高流行病学调查、现场处置和实验室检测检验能力。
二、当前疾控体系建设面临的问题
(一)防病信息系统有待完善。
随着整个社会信息化快速发展,突发应急卫生事件、传染病直报、居民健康档案等疾控工作越来越多的依赖信息工作,建设一个高性能的信息平台已经成为疾控发展的迫切需要,特别是在突发事件的报告、指挥、处理、信息反馈上,信息平台尤为关键。同时软件开发,数据备份,设备维护等工作也需要一支精干的信息队伍。
(二)应急处置能力有待提高。
原有的传染病尚未得到完全控制,肺结核又有死灰复燃的迹象,艾滋病发病和死亡呈现上升趋势,而SARS、禽流感等新发传染病又不断出现,以及个别企业忽视食品卫生安全,忽视对职业卫生安全的防治,食物中毒、职业病危害隐患仍然存在等等,均急需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体系和机制的进一步完善,应急处置能力的进一步提高。
(三)慢病管理模式有待改进。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口平均年龄不断上升,由不良行为和生活方式造成的高血压、糖尿病、恶性肿瘤等慢性病发病率不断攀升。但目前慢病管理模式相对比较单一,管理效果还需提高。
(四)业务部门职能有待整合。
按照疾控工作的要求,区级疾控现有科室或部门各自承担着工作任务,与市级疾控各科室或部门基本对应,虽然能完成上级任务,但是相近职能的科室或部门各自独立,增加了工作之间的协调和配合难度,相近的督导、检查、工作会议等工作对下级单位造成一定负担。因此,联系密切、功能相近科室或部门的职能有待整合。
(五)专业人才培养有待加强。
由于卫生监督与疾病防治机构的分立、食品药品监督机构的成立以及卫生人事制度改革滞后的影响和制约,疾控中心的专业技术人员仍然不足,现有人才又因待遇及发展条件的限制而不断出现“跳槽”,使得多数区级疾控存在高级专业技术人员较少的现象。
三、加强疾控体系建设的建议
(一)完善信息网络,逐步实现资源共享。
信息化管理是社区卫生服务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标志。疾控中心应在上级部门的支持和协调下,在现有信息建设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系统平台。一是建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指挥控制平台,包括日常数据采集和监测系统,资源动态信息、疫情分布信息、综合分析和决策知识信息等,为领导指挥和控制提供各类依据,并能通过该平台进行命令的下达和指挥,实现对突发事件的控制、战时的会商协同等工作;二是加强居民健康档案数据库的应用,规范其信息采集与动态更新,及时对管理对象进行跟踪服务,及时对健康档案管理状况进行评估,以利指导社区卫生服务的开展;三是促进医疗、预防等居民健康信息在社区的整合利用,实现多档合一、信息共享,避免人力的重复工作,避免卫生资源的浪费。
(二)加强组织管理,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疾控信息化建设 篇7
关键词:档案管理,信息化,科学化,硬件设备
疾病预防控制 (疾控) 中心是为政府疾病预防控制正确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疾控机构档案是指疾控机构在建设和发展过程中所从事的疾病预防、公共卫生检测等活动中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各种历史记录。疾控机构档案管理包括党政、检测报告、传染病非传染病预防、计划免疫、性艾、仪器设施、人事等档案管理工作。提高档案管理信息化和科学化水平是新时期档案工作的重要课题, 也是提升疾控系统文化软实力的需要, 也是顺应现代信息化发展趋势的必然选择, 对于推动档案管理的进步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就如何提高疾控中心科学化信息化档案管理水平, 分析原因及解决问题方法、推动档案管理提出了对策及相关建议[1,2]。
1 提高档案管理科学化信息化水平
最大限度地提高档案管理的质量和效益, 其内容就是以科学的方法进行档案管理, 以制度化保障、推动档案管理多元化。信息化档案管理是运用如电脑为主的信息技术来进行档案的整理、收集、应用[3,4]。
2 科学化和信息化管理疾控档案的作用与意义
2.1 提高科学化水平是档案管理的时代要求
是提升疾控中心文化软实力的需要, 是顺应信息化发展趋势的需要, 也是推动档案工作健康发展的需要[5,6]。疾控部门档案多种多样, 传染病报表、监测检验档案等, 作为档案的管理人员, 就必须时时刻刻学习, 满足科学化信息化管理档案的要求[7,8]。
2.2 档案管理信息化是实现疾控系统资源共享的重要途径
档案资源的信息化建设是重中之重, 也是实现档案资源共享的真实需要。必须够打破用户之间信息不通畅而达到其共享[9,10]。传统的档案管理模式需要改革更新。
2.3 信息化及科学化档案管理势在必行
人进行操作进行档案管理, 结果效率很低, 而档案管理科学信息化的优势在于提高了档案的储存数量、节约了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在我国卫生改革的形式下。必须搞好档案管理, 这对于提升卫生防病事业在整个社会中的影响是相当重要的。另外, 档案管理还是疾控疾控中心绩效考核的重要内容和基础和条件。
3 如何提高科学化信息化管理档案的水平
(1) 强化思维提高水平是档案工作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体现, 必须着力转变旧的思想观念, 着力解决突出问题, 把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到档案工作的各个方面。注重研和解决问题, 以新的思维对待新的发展形势, 推动档案工作不断创新前行[11]。
(2) 国家卫生计生委要求我们, 要把推动疾控事业科学发展统一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 纳入卫生工作人员业绩考核的重要内容。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知识水平和能力素质, 疾控的档案管理非常重要, 这就对档案管理者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疾控档案工作专业性强, 加之疾控工作针对不断变化的新型传染病和日益复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档案管理者不仅应具备基本操作技能, 而且要掌握现代化科技手段和先进操作管理技术[12,13]。重视档案人才的培养和引源, 努力打造一个高质量的团体。
4 应用计算机技术管理疾控中心档案
(1) 计算机管理档案的稳定及可靠能力超强, 随着计算机技术应用在档案管理中, 复杂程序得到了简化, 档案管理计算机系统实现了快速且节约了大量的时间, 也减少重复工作和提高工作效率[14]。计算机技术的应用自动化、信息化建设基础是现代科学技术和现代科学管理有机结合的体现, 将档案数字化处理, 为了档案管理全面实现计算机自动化、信息化管理的本质[15,16]。
(2) 计算机实现档案管理信息共享, 疾控各科室或基层疾控中心通过网络、共同使用、分享数据库的数据信息。就是把档案信息与其他人共同分享, 合理达到资源配置[17]。
5 疾控档案管理中容易存在的问题
(1) 电子档案是基于计算机信息技术, 通过计算机等设备实现档案的信息的收集、传输、归档的档案形式, 查阅也更加便捷。然而, 电子档案使用的同时也存在安全性的问题。电子档案在发送、接收、保管和归档过程中, 可能遭遇病毒入侵、泄密等安全问题。很多涉密单位就是由于电子档案遭受网络不法份子的窃取, 导致涉密信息的泄露, 国家公共安全隐私带来隐患。特别是不能将疾控机构的重要机密档案信息存入网络, 否则会造成机密档案被窃取或毁坏[18]。
(2) 档案管理不规范及管理人员素质不高也是影响档案管理工作的因素之一。档案管理人员不仅应当具备较高的政治思想觉悟, 较强的自我约束能力, 还要熟悉相关的知识和实际操作, 充分发挥现代化管理档案的方势。对于电子档案管理的出现, 管理人员还没能及时的改变工作思路, 没有充分意识到如何保存电子档案的工具, 文档的备份管理上, 未进行备份及加密, 没有明确哪些数据文档需要备份, 没有正确工作和操作。在电子档案的安全防范措施方面, 也缺乏必要的防止拷贝的技术措施和防范意识, 形成管理上的安全漏洞[19,20,21]。
5.3存在问题的解决方法, 建立健全电子档案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 加强档案管理人员的培训教育、严格电子文件的归档管理, 加强电子档案载体的管理, 完善电子档案管理的软硬件设施, 保证电子档案在利用中的安全[22]。加强电子文件方面的研究, 档案人员清晰自己在信息时代的位置, 研究电子档案的管理及技术保护方法, 延长电子档案的寿命, 使档案管理水平更上一个台阶。
6 结语
心系疾控 奉献自我 篇8
狠抓突发事件和疫情的处置工作
2005年10月2日,正值国庆佳节,新化县石冲口镇发生输入性霍乱疫情,他迅速取消全中心休假,立即投身疫情处置工作,组织人员赶赴疫区,在现场夜以继日地指挥开展疫情排查、疫点消毒、周围人群预防服药和健康教育等工作,使疫情得到了迅速扑灭,表现出了很强的责任感和精湛的业务水平,得到了市委市政府的通报表扬。
2005—2009年期间新化资江河水曾5次受到污染,为了全县人民的饮水安全和身体健康,谢元甫同志亲自坐镇,夜以继日,指挥中心工作人员24小时全天候监测,并每两小时要开展一次采样检测、报告结果,为确保城区的供水安全作出了突出贡献。
2009年上半年新化县部分学校暴发风疹疫情,急需疫苗而当时县里储备不足,为迅速有效地控制疫情,谢元甫同志火速向省、市和兄弟县市求援,调集麻风二联疫苗6.3万人份应急接种,从而控制了风疹疫情的蔓延。
2009年下半年的甲流疫情更是举全中心之力,真正做到了反应迅速,措施得力,处理及时,效果良好,取得了无重大疫情发生的显著成绩。
2010年5月6日凌晨,新化遭遇了百年不遇的特大暴雨洪災,谢元甫同志立即带领疾控中心和上梅镇卫生院30余名疾控专业人员,第一时间奔赴受灾严重的地域开展救灾防病、健康教育、污染场所隔离消毒工作。连夜召开由中心班子和相关专业人员参加的抗洪救灾防病紧急会议,动员中心全体干部职工立即投入救灾防病工作,抽调人员组成防疫工作队,并亲自赶赴灾区。由于山洪和泥石流爆发导致道路受阻,他便率先用肩扛手提和工作队人员一起在泥泞中步行20公里将药品和相关设备送到灾区,一到灾区立即开展饮用水源、环境消毒、健康教育、传染病监测等工作。在他的带领下,疾控中心又打了一场漂亮的防疫战,保证了大灾之后无大疫,得到了前来指导救灾防病工作的省卫生厅领导的高度肯定。
在谢元甫同志的领导下,5年以来,县疾控中心累计处置各类疑似突发公共卫生事件100余起,均得到了省、市、县各级领导和专家的充分肯定与表扬,充分发挥了疾控中心在处置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中的重要作用。
不折不扣完成指令性工作任务
免疫规划稳中有增。GAVI项目工作进展顺利,开展了全县新生儿以外人群乙肝疫苗的接种工作。近年来五苗接种率在90%以上。二是传染病实现网络化管理,传染病报告率始终保持在100%,报告及时率保持97%以上。制订了鼠疫、霍乱等各类传染病应急预案,成立了相应的应急队伍,为控制传染病疫情的发生蔓延和流行做到了措施保证、人员保证、物资保证。
高质量完成了省、市下达给我县的结防工作任务。近年来通过各种形式免费查治肺结核病人,传染性肺结核病人治疗覆盖率达100%,化疗督导率达100%,以乡镇为单位DOTS覆盖率100%,
如期完成降氟改灶项目。2005年底新化疾控中心按照省卫生厅的要求圆满完成改造任务,得到了省卫生厅的充分肯定和表扬,并迎来了2006年“湖南省中央财政补贴地方公共卫生地方病防治项目工作会议”在该县召开。
重视艾滋病防治工作,艾滋病防治工作成绩显著。成立了性病艾滋病防治科和美沙酮药物维持治疗门诊,建成艾滋病初筛实验室,2009年上半年代表湖南省接受国家卫生部全面检查评估和药物维持治疗门诊工作调研,两次均获得了国家调研、检查评估专家的一致好评。在全国防治艾滋病经验交流会上作经验介绍。在如今很多人谈艾色变的情况下,谢元甫同志不但重视艾滋病防治工作的管理,更能身体力行带头参加艾滋病防治工作:如其妻子即为艾滋病初筛实验室工作人员,需承担重点人群的采血、初筛工作;谢元甫同志本人也带队到看守所等地采集重点人群血样检测艾滋病;多次与情绪激动的艾滋病人及其家属谈心,宣讲艾滋病防治知识,协助落实“四免一关怀”政策等,正是由于谢元甫同志的高度重视和模范带头作用,从而使新化县的艾滋病防治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推进疾控事业全面发展
谢元甫同志携同中心党政班子科学合理的设置了业务科室,制订了《目标管理责任制度》,明确各科室的职责职能,与各科室负责人签订工作责任状,各司其职,各尽其责。中心成立以来基础设施建设一年一个样,一年一个台阶。20仅仅是2010年就投入20余万元建立健康检查系统,投入10余万元建立了二级生物安全实验和对工作场所进行全面维修改造,达到了卫生部制订的县级疾控中心标准,做到了旧貌换新颜,为疾控工作的进一步开展提供了物资、设备保障。同时又装修改造了工作场所,取得了省卫生厅颁发的职业病体检、监测资质认证和省技监局颁发的实验室计量认证,为疾控中心开拓了新的业务,为疾控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疾控信息化建设】推荐阅读:
疾控机构信息化05-21
疾控档案信息化管理05-27
疾控基础信息管理平台08-28
疾控体系建设05-28
新干县疾控中心卫生服务能力建设总结06-21
疾控工作人员医德医风建设学习心得体会09-08
关于南安市疾控中心网站建设的建议10-05
打造疾控精神,塑造疾控行业新形象05-28
县级疾控10-15
疾控岗位1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