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南安市疾控中心网站建设的建议

2024-10-05

关于南安市疾控中心网站建设的建议(精选8篇)

关于南安市疾控中心网站建设的建议 篇1

关于南安市疾控中心网站建设的建议

1、加强网站的管理。将网站统一由健康教育科负责管理,负责网站的日常维护和信息发布等管理工作,增加网络管理专业人员,提高网络管理水平,由分管副主任负责网站信息发布的审核,严格把好网站信息发布的关口,确保信息发布的准确。

2、及时更新有关信息。要根据当前群众关心的传染病防控等热点问题适时更新网上信息、发布相关信息,体现中心服务广大群众、贴近百姓。

3、切实提高在线办事能力。要从满足公众日益增长的需求出发,增强服务意识,不断提高在线办事能力和水平。要结合中心业务,及时公布办事项目的名称、依据、程序和要求,提供表格下载、业务咨询和办理指南。

4、稳步推进互动交流。要围绕中心疾病防控、卫生监测等重点工作和公众关注热点问题,开通在线访谈、热点解答、网上咨询等栏目,做好宣传和解疑释惑工作,正确引导舆论。

食品与环境卫生科

关于南安市疾控中心网站建设的建议 篇2

【关键词】 疾控中心;卫生监测检验;对策

1 卫生监测检验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1 重视程度不够 长期以来,各级政府对卫生监测检验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卫生监测检验大多是应付卫生行政部门和监督机构交付的被动性任务,主动开展适应本地疾病预防控制和社会需求开展监测检验的力度不够。

1.2 人员素质不高,检测检验水平低 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县级监测检验人员总体学历层次不高,大多是以专科中专学历为主,有的甚至不是卫生专业人员,缺乏系统的专业培训,工作能力有待提高,有的专业人员受市场经济影响,甚至开始跳槽转行,检验队伍不稳定。

1.3 资质认证规定不完善 我国目前出台的卫生法律法规规定,对健康相关产品、职业卫生等卫生监测检验机构的资质认证,由省级卫生行政部门负责,但是由于资质认证体系标准不系统、不具体、缺乏可操作性,卫生监测检验的质量目标方针及保证体系均没有建立一个权威、系统的认证办法,加上培训指导不到位,无法从根本上控制质量。

1.4 监测检验程序不规范,检验质量很难保证 在开展计量认证的工作中,各实验室普遍存在编制了程序文件,但是缺乏规范的培训和管理,部分程序文件操作性不强,有的虽有程序但是执行较差,采用“校核方法”保证质量也是流于形式,有的监测仪器缺乏统一的规范化管理和定期检定与测试,有的仪器长期用于检测,从不定期校准和标定,使得卫生监测、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可比性大打折扣,难以进行科学的评价,严重损害卫生监测检验工作的权威性和公正性。

2 对 策

随着医疗卫生的开革的不断深入,各级政府和疾控机构必须加强对卫生监测检验的重视,利用疾控机构等级评审的要求,从体制上、资源配置上和人才队伍建设上加快改革、积极调整、不断创新,合理运用政策和市场两种机制,推动卫生监测检验工作的可持续发展。

2.1 建立和完善卫生监测、检验工作体系 本着统筹规划、明确分工的原则、集中卫生监测检验专业力量以产权为纽带整合资源,面向市场,建立承担社会各方委托的公正性、社会性检测任务。

2.2 加快人才队伍建设,整合科室职能 人才资源是抓好卫生监测、检验工作的第一资源,人事管理部门要适应卫生事业开革发展的需要,增强对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性、紧迫性的认识,采取切实措施加快卫生监测检验队伍建设。一是把好入口关,严格控制低学历、非专业人员进入检测机构,二是对现有人员的学历提升和专业培训工作,三是积极推行人事制度开革,实行聘任制,建立责权利统一的用人及分配制度。根据卫生监测检验的特点,科学设置岗位,加强内部质量控制,组建微生物、理化、消杀、食品、环境、学校、劳动、放射、预防性医学评价等卫生监测,整合对外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开拓公共卫生服务的市场。

2.3 健全落实规范化的保障机制

2.3.1 认证认可机构颁布实施的新的“评审准则”对产品质量检测机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中国认证认可监督委员会作为法定的事业单位承担对全国范围内认证认可进行规范的工作。其提出的要求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根据评审准则,疾控部门应结合工作实际,制定卫生监测检验机构统一规范的资质认证办法,完善修正质量管理手册,确定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制定卫生监测检验的《质量内部审核程序》《抽样程序》《监测工程程序》等文件,编写相关产品作业指导书,规范约束相关行为。

2.3.2 监测检验机构应建立以技术负责人和质量管理负责人为责任的责任体系,明确质量管理科对专业监测、检验工作全面负责,各监测检验科室设立质量监督员,定期对质量监督员、监测、检验专业人员进行相关法律法规的知识进行培训考核,不定期开展各种技术培训和交流,保证专业技术人员对新技术新方法新仪器的掌握和使用。

2.3.3 结合专业特点,加强检验仪器的质量控制,从检验仪器选购、校准、使用维修和人员培训等方面制定一套质量控制程序,对大型和精密仪器还应该建立较完善的档案,具体包括如:仪器认购合同。开箱验收记录、校驗记录,运行检查记录等,使用的试剂要有供应商的资质证明、购买试剂等检验用品要选质量有保证、相应资质齐全的商家产品。

关于疾控中心工作计划 篇3

一、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实施为契机,进一步加强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

1、深刻理解政府公共服务责任,准确定位疾控机构的基本性质,逐步调整和理顺单位的职能;对照卫生《疾控预防控制机构基本职责》和《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绩效评估标准》,查漏补缺,进一步加强疾控机构的软、硬件建设,推进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规范化,提高疾病预防控制工作效能。

2、贯彻落实《xxx市XX-XX年卫生事业发展规划刚要》和xxx市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精神及市卫生局有关部署,全力配合市职业病防治院和市慢性病防治院的建设,并全力支持“两院”尽快开展业务工作,在“两院”建设期间,继续做好职业病防治,慢性病防治各项工作,同时做好业务交接准备,做到无缝交接,平稳过渡。

3、进一步贯彻落实《广东省预防接种门诊规范化建设方案》,结合乡镇卫生院的改造建设工作,加强规范化预防接种门诊建设工作的指导,确保今年内全面完成每乡镇至少建1间规范化预防接种门诊的建设任务。

4、落实省市卫生行政部门的规划,构建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管理体系,整合疾病预防控制信息资源,逐步建设集成公共卫生信息资源管理平台。实施儿童预防接种信息管理系统建设工作,实现以个案为基础的预防接种信息管理,建立预防接种信息平台,实施全市接种一卡通目标,及时掌握辖区内儿童预防接种动态,实现流动儿童接种信息的异地共享。提高传染病疫情网络直报和疾病预防控制基本信息报告质量。加强传染病疫情网络直报和疾控机构基本信息系统的管理,提高传染病疫情网络直报和疾病预防控制基本信息报告质量。强化对信息的分析、利用工作。

5、贯彻落实《关于加强卫生人才工作的意见》(河委发[XX]20号),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科学发展第一次源”的理念,强化人才队伍的建设,优化人才结构,构建合理的人才梯队,提高队伍的素质。争取政府的大力支持,力争增加机构编制,引进若干名急需的专业对口的高学历、高职称人才。继续采用“送出去,请进来”的办法,加大在职人员培训的力度,选送部分业务骨干到省或有关单位参观学习、短期进修;及时派出人员参加省市举办的短期培训班学习;选派部分业务骨干到挂钩扶持点锻炼;继续完善内部学习制度,各业务科室平均每月要组织一次业务学习,单位不定期组织政治理论学习;鼓励工作人员通过函授、自学等形式提高自身素质。突出学科骨干的核心带头作用,最大程度发挥人才在疾病预防控制工作中的作用。

6、全面加强实验室建设,配备必需的检测设备和专业技术人员,满足正常开展疾病防控工作需要。加强对各县疾控中心建设特别是实验室建设的指导和工作督导,配合市卫生局实施对县级疾控机构的绩效考核工作,促进全市疾控机构的规范化建设和综合防控能力的提高。

二、以全省加强作风建设电视电话会议为契机,进一步加强政风行风建设

7、以全省加强作风建设大会为契机,进一步增强领导干部和党员队伍的事业心、责任心,切实转变工作作风,增强协调领导的能力;同时,认真学习贯彻《中国共产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及相关会议精神,严格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规定,增强领导干部廉洁自律的自觉性。

8、巩固“文明窗口”的成果,进一步加强职业道德和行业作风建设,建立一支科学、高效、有力的工作队伍,以高度的热情、最高的效率、最优质的服务,为社会提供公共卫生服务。组织工作人员学习先进典型事迹,并开展警示教育;进一步健全相关规章制度,以制度管人;及时处理群众的来信来电来访,依法依规从严查办违纪人员,促进单位行业作风的进一步好转,树立疾控队伍新形象

9、落实五·五普法工作规划,加强普法工作,逐步普及相关法律法规知识,提高工作人员学法、守法和依法办事的自觉性和能力,特别组织学习与本单位职能相关的《突发事件应对法》、《传染病防治法》、《食品安全法》等专业法律法规,全面履行法规所赋予的职责。

三、推进科学规范化管理,提高管理的水平和效益

10、落实省、市关于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绩效考核的部署,按照卫生部《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基本职责》和《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绩效评估标准》,加强对各科室工作的管理,推进各项业务和工作管理的规范化、科学化,并力争以优异成绩通过省的考核。

11、进一步完善门诊、体检、财务信息系统,加强对单位财务收支、物资、药品、生物制品、固定资产等管理,及时掌握各类物资的数量,药品、生物制品的有效期和贮存量等。

12、加强增收节支工作,特别是在财政全额保障到位前,想方设法增加有偿服务收入,确保单位正常运转,促进单位经济的良性循环,增强发展的后劲,如:继续发挥职业病“两证”的作用,进一步拓展相关业务。

13、按《实验室资质认定评审准则》要求和本中心《质量手册(第三版试行)》、《程序文件(第三版试行)》的要求,进一步强化质量管理,增强科学防病的能力。

14、加强安全生产、信息维稳、计划生育、社会治安、政府信息公开等工作的管理,明确职责,落实领导责任制,确保无失火、无失窃、无安全生产事故、无违法违纪、无违反计划生育的人和事发生。

四、开展科研及成果推广应用工作,走科技防病之路

15、鼓励工作人员多钻研业务,多总结工作经验,多撰写论文,力争全年在省级以上专业杂志发表专业论文4篇以上。

16、鼓励工作人员和业务骨干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开展力所能及的科研。

17、充分利用新仪器新设备、新标准开展新技术、新项目的推广应用,服务疾病防控业务。

五、强化公共卫生服务,重点加强重大传染病的预防与控制工作

18、切实做好应对甲型h1n1流感疫情的准备。进一步加强流感哨点监测和甲型h1n1流感疫情的监测、分析、评估工作,继续开展甲型h1n1流感疫苗的接种,完成省下达的接种任务,加大健康教育宣传力度,密切配合重症病例的救治。

19、深入贯彻《艾滋病防治条例》和汪洋书记重要批示精神,加强艾滋病防制能力建设,配合有关单位完成我市hiv初筛实验室网络建设;认真实施《广东省遏制与防治艾滋病行动计划(XX-xxxx)》和《xxx市防治艾滋病部门责任分解量化考核方案》,落实“四免一关怀”政策本单位的职责,加强宣传咨询和健康教育,提高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加大艾滋病人感染者的随访干预力度,控制二代病例;推广使用安全套,加强经性传播的干预工作;继续做好高危人群的筛查、哨点监测和群众自愿检测工作,并做好初筛检测样品的确认检测工作;做好艾滋病抗病毒治疗工作的管理;认真实施全球基金艾滋病控制项目,并做好项目的管理;做好艾滋病防治中长期规划终期评估工作。

20、进一步加大结核病防治力度。抓住发现和治疗等重点环节,围绕提高结核病人报告率、转诊率、系统管理率、追踪到位率和病人家属筛查率等“五率”,加强肺结核病人的归口管治和肺结核病人的转诊、追踪工作,加强乡镇卫生院查痰点建设的指导、督导和查痰质量控制工作,将流动人口纳入项目管理,实施免费治疗,开展现代结核病以及结核病、艾滋病双重感染的控制工作。保持现代结核病控制策略(gots)覆盖率100%,新涂阳肺结核病人发现率保持在80%以上,新涂阳肺结核病人治愈率保持在95%以上,结核病人的追踪到位率85%以上。认真落实结核病耐药性基线调查,提高结核病防治水平。

21、根据《广东省不明原因肺炎病例监测方案》的要求,继续开展不明原因肺炎病例的监测工作,进一步做好“非典”、人禽流感等急性呼吸传染病的预防与控制。加强流感疫情监测,做好应对流感大流行的各项工作。继续做好手足口病等其他重大传染病的预防控制。进一步健全和完善与农业部门传染病防治信息的通报、联防机制。加强院内感染的控制,做好实验室生物安全工作。

22、进一步加大狂犬病防控的工作力度,根据《广东省狂犬病监测方案》开展人间疫情监测和动物伤人暴露监测。加强狂犬病防治知识的宣传普及工作,规范做好犬伤者暴露后伤口医学处置和狂犬病疫苗及免疫球蛋白的预防接种,切实降低狂犬病发病率。按照《广东省太类管理规定》,加强部门协调,落实部门职责,遏制狂犬病疫情,特别加强重点地区督导和疾控专业人员犬伤后伤口处理知识的培训,规范犬伤医学处理。

23、做好鼠疫防制工作。按照《广东省鼠疫监测方案》,建立省、市县(区)三级人间鼠疫监测网络,市、县(区)均开展人间鼠疫监测,及时掌握疫情动态,防止外来输入,提高应急反应能力,预防控制人间鼠疫的发生和流行;开展鼠疫宿主动物现场监测工作。

24、按照《广东省手足口病监测方案》(粤卫办[xxxx]7号),建立监测哨点医院,认真开展手足口病监测工作,落实以病源检测为手段的监测措施,及时处理聚集病例。

25、在全市范围内开展病毒性腹泻暴发疫情的监测工作;继续做好流脑、乙脑、登革热、霍乱、伤寒、痢疾等其他急性传染病的疫情监测和疫情处理工作,防止疫情暴发和流行。

六、全面加强免疫规划和预防接种管理工作

26、认真实施《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进一步加强疫苗管理,一类疫苗免费调拨,并按规定配送,二类疫苗严格按《条例》采购,市全部委托省疾控中心采购,并只供应到各县和源城区各接种点,严禁从无资质单位和个人购进疫苗。抓好冷链设备使用的日常管理工作,保障疫苗的质量、效价和用量,确保预防接种工作规范、安全、有效。严格按规范程序接种各种疫苗,杜绝预防接种事故发生。加强疫苗资金的回笼管理,促进资金的快速回笼,确保疫苗资金的良性循环。

27、认真抓好常规免疫接种工作,加强工作督导。配合市卫生局开展全市工作检查,保持儿童卡介苗、脊髓灰质炎糖丸、麻疹疫苗、白百破疫苗(含血破疫苗)、乙肝疫苗和乙脑疫苗等疫苗的免疫接种率达95%以上。进一步贯彻落实《卫生部关于扩大国家免疫规划实施方案》和我省方案,落实甲肝疫苗、a群流脑疫苗、a+c群流脑疫苗、麻腮风疫苗等四种疫苗的普及接种,降低针对疾病的发病率。

28、抓好疫苗可预防的重点传染病的防控工作。落实《XX-xxxx年广东省乙型病毒性肝炎防治规划》,重点抓好新生儿乙肝疫苗全程接种率、首针及时率,落实15岁以下儿童乙肝疫苗查漏补种的省级重大公共卫生项目;以自愿为原则,推广成人乙肝特别是高危人群乙肝疫苗的接种。继续开展消灭脊髓灰质炎工作,巩固“无脊灰”成果。按上级部署,继续开展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活动或查漏补种,进一步推进消除麻疹工作。扩大免疫服务人群和工作内容,积极开展流感、水痘、hib、轮状病毒疫苗、肺炎等其他疫苗的免疫接种和疫情监测工作。特别加强免疫工作薄弱地区、边远地区和流动人口等重点人群的适龄儿童的免疫接种,确保免疫接种率和及时率。开展接种率、人群免疫水平、疫苗效价、免疫效果和afp监测、新生儿破伤风监测和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工作;加强麻疹、流脑腮腺炎、水痘疫情的监测和预防控制工作;指导落实入托、入学查验预防接种证制度,对学校学生、托幼机构查出的缺种、漏种儿童,及时组织补种。

29、加强对基层的技术服务和指导,及时有效地处理基层异常接种反应和由此引起的纠纷,降低预防接种风险。

七、抓好地方病和寄生虫病防治工作

30、贯彻落实《广东省碘缺乏病防治健康教育及碘盐鉴别活动方案(XX-xxxx年)》和《转发卫生部等4部门关于印发〈全国碘缺乏病监测方案(试行)〉的通知》(粤卫[XX]16号),加大食盐加碘防治碘缺乏病宣传力度,按监测规范的要求,做好食用盐碘含量的监测工作。特别要做好工作,迎接国家对我市实现消除碘缺乏病目标县级考核评估工作的抽查和复核考评。

31、指导高氟地区继续做好地氟病改水降后的水质追踪监测工作,为农村改水工作提供技术支撑。

32、贯彻《血吸虫病防治条例》和《XX-20xx年广东省重点寄生虫病防治规划》,坚持预防为主、科学防治的方针,实行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的原则,加强对重点地区重点寄生虫病(如肝吸虫病)防治;加强对来自疫区流动人口血吸虫病监测,防止外来疫情输入根据实际开展蛔虫、蛲虫等土源性线虫病的查治工作。

33、做好疟疾监测和防治工作,严格执行《疟疾突发疫情应急处理预案》,预防疟疾局部暴发流行。做好防治资料收集整理工作。

八、积极推进慢性病防治工作

34、加强麻风病防治工作的指导,巩固基本消灭麻风病的成果,做好麻风病的早发现、早治疗、规范治疗,开展麻风畸残康复工作。消除麻风病歧视,共建社会和谐,组织对麻风病院(村)防治工作检查,协助有关部门做好现有麻风病院(村)整合和建设。

35、按照国家新的性病监测规范,做好性病监测工作,扩大性病监测覆盖面;认真实施国家“基本控制梅毒项目”,加强性病高危人群干预工作,切实降低淋病、梅毒等性病发病率。

36、积极创造条件,逐步开展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防治工作。推广全民健康生活方式活动,开展慢性非传染性疾病行为危险因素及死亡监测,逐步建立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登记报告、随访复查、规范治疗、健康教育管理等制度,完善疾病信息监测系统,控制危险因素,降低高血压、心脑血管病、糖尿病、肿瘤、牙病的发病率。继续配合省疾控中心到相关县(区)开展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治相关项目工作。

37、贯彻落实《全国精神卫生工作体系发展指导纲要(XX-20xx)》、《广东省精神卫生服务体系发展实施方案(XX-20xx)》和《xxx市XX-XX年卫生事业发展规划》,配合做好精神卫生机构建设规划和精神卫生有关工作。

九、加强职业卫生监测和职业病防治技术服务工作

38、认真贯彻落实《职业病防治法》及其配套规章,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劳动者自我防护意识。

39、加强职业卫生技术服务工作的管理。严格按照法律法规和有关技术规范及标准开展劳动者作业场所的监测监护工作,保证出具的结果和建议科学、准确和公正,预防控制和消除职业病的危害。按照《放射工作人员健康管理规定》、《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监测方法》等相关法规、规章,建立放射单位和放射作业人员档案,做好放射卫生技术服务工作,开展x射线诊断机防护和x光机性能质量监测。

40、加强职业健康检查工作的管理。严格按照法律法规规范和有关技术规范,开展劳动者就业前、就业期间和离岗前职业健康检查工作,保证检查结果的科学、准确和公正,保护劳动者和用人单位的合法权益。协助疑似职业性损害的劳动者申请职业病诊断。

41、认真贯彻市公安局、市卫生局《关于印发xxx市推广驾驶人提交身体条件证明“一站式”服务工作方案的通知》精神,继续做好市区驾驶人员体检“一站式”服务相关工作。

十、加强食品、公共场所、生活饮用水、消毒卫生、媒介生物控制、学校卫生等公共卫生监测和从业人员体检培训工作

42、制订市区公共场所、生活饮用水、医疗卫生机构、托幼机构卫生监测的计划(包括被监测单位名称、监测项目、频次、收费等),扩大监测覆盖面。按上级有关要求制订和实施食品污染物监测计划,掌握本地食品安全状况。在食品安全监管职能移交前,继续配合卫生行政部门做好餐饮消毒环节的食品卫生监测工作,做好有关项目的卫生评价工作,防止健康危害因素对人群健康的影响,预防控制食源性疾病等公共卫生危害的发生。

43、制订病媒生物监测实施方案,建立病媒生物监测机制,开展以蚊、蝇、鼠、蟑螂等“四害”为重点的病媒生物监测工作,并及时分析其消涨情况及与疾病流行的关联性,预测其传播疾病的流行趋势。

44、制订和实施消毒卫生监测和指导工作计划,开展医疗机构、托幼机构监测工作,加强医院内感染控制工作,防治院内感染的发生;同时,做好医院内感染事件的应急处理工作,预防和控制医院内感染传播。

45、依照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要求,做好市区从业人员的健康检查和卫生知识培训工作,提高体检和培训(小学生元旦主持串词及致辞)工作质量,特别落实国家和省、市有关入学、就业体检项目的规定,保护乙肝携带者的合法权益,同时保护公众的健康,严格健康证和培训证的发放管理。

46、贯彻《学校卫生工作条例》,开展学生防病和健康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加强学校食品卫生、学生常见病防治工作;制订学校传染病防控工作规范,强化对学校传染病防控工作的督导,指导学校建立和健全传染病防控工作管理制度,减少学校传染病的暴发。

十一、加强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和对基层防病机构的指导培训工作

47、根据防病工作的实际需要和有关疾病宣传日,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防病宣传和咨询活动。突出学校、托幼机构、工厂等重点人群,开展疾病控制进学校、进工厂活动;发挥市健康教育网络优势,开展疾病控制进机关、进社区、进单位活动,提高公众对疾病的防治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

48、根据工作需要,举办全市预防接种、卫生监测、卫生检验、结核病防治等专业技术培训班各1期以上,提高基层疾病控制人员的素质。

49、根据工作需要,组织各类专业技术骨干对县级疾控机构、慢病机构进行业务工作督导和评估,重点对免疫规划、传染病管理、重点传染病防治、结核病归口管治、“五大”卫生监测等重点工作进行督导检查,协助下级卫生防病机构解决日常工作中提出的疑难问题,为其做好技术服务提高基层防病能力,推动全市工作全面开展。

十二、进一步完善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机制,及时处理各类突发事件

50、根据《突发事件应对法》等法律法规和规章要求,进一步完善单位《突发公共卫生应急预案》等工作预案,做好传染病疫情、食物中毒、职业中毒、突发环境污染事故、灾害防病、免疫反应等各类突发事件的人员、物资、技术等应急处理准备,及时、准确处理各类突发卫生事件,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

十三、完成市委、市政府及市卫生局交办的其他工作

51、全力做好“创卫”、重大活动卫生保障、政府信息公开、党风廉政建设、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安全生产、计划生育、爱国卫生、扶贫、无偿献血、保密及其他相关工作。

十四、配套措施

1、争取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力争增加人员编制、科室设置,完善管理的职能。

2、配合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完善配套的管理制度、工作绩效评价考核制度和监督制约机制,探讨新形势下的管理考核模式。

疾控中心关于2010年收费政策 篇4

执行情况自查报告

按照*发改费字[2011]65号文件的要求,我单位对2010年收费政策执行情况进行了认真的自查,现将情况报告如下:

一、收费工作管理情况

1、认真学习收费政策,全面提高思想认识

我们认识到,收费工作不仅事关千家万户,事关单位信誉,更是一件十分严肃的事关遵纪守法、社会稳定的大事,因此我们主要是加强学习,以全面提高财务工作人员和收费小组成员及相关业务科室职工的思想认识,组织他们学习上级规范收费的各项政策法规, 熟悉、掌握各项收费标准。

2、统一管理收费工作,层层明确收费责任

单位把收费纳入整体工作进行部署,常抓不懈,专门成立收费工作领导小组,对单位收费实行统一管理,责任明确到人。由中心主任负总责,分管主任负实责,办公室和相关业务科室主任具体监督,做到层层明确收费责任,切实提高责任意识。加强依法收费教育,严格规范收费行为,从不擅自另立收费项目,严格执行标准进行收费。不断完善收费制度,自觉规范收费行为。首先,单位实行收费公示制度,把收费公示按上级部门规定形式公示在办公区醒目位置,并将收费项目、收费标准、收费依据、收费范围、计算单位以及价格监督举报电话公示。

二、收费政策执行情况

我们认真学习财经法规,自觉遵守财经制度,严格执行《会计法》等相关法规。单位主管领导和财务负责人定期对财会人员工作进行检查,对会计帐本、会计凭证进行严格、详细的审查。做到帐目清晰,手续规范,严格执行收支两条线、不私设小金库、无公款私存现象。严格执行政府部门核实的收费项目进行收费,实行收费票据管理制度,使用统一的专用财务票据。工作人员做到亮证收费,并按规定及时办理和换发收费许可证。全年没有向任何单位和个人增加收费项目或提高收费标准。按规定将收费收入及时足额缴入专户,无收费不入账现象,资金使用情况合规。

2010年收支情况:

预防性健康体检:**万元,公共卫生监测检验费:**万元,全年支出**万元。

今后,我们要进一步加强对收费工作的管理,继续加强财务人员的政策法规和业务水平的培训工作,使单位的收费和经费使用走上规范化和-制度化的道路。

*****

疾控机构信息化建设问题和建议 篇5

摘要:目的分析疾控信息化中遇到的主要问题并提出解决建议。方法利用系统思考方法,运用冰山模型工具,从事件到模式,再到结构,逐步分析疾控信息化面临的主要问题。结果疾控信息化人才的短缺和信息技术架构的缺失,导致系统烟筒式建设,重复投资,难以实现应用集成和数据共享。结论建议利用企业架构方法从上而下设计业务、数据和应用架构,加强信息化人才队伍建设,从各个层面来解决这些问题。

关键词:信息化;系统思考;企业架构;信息安全

随着国家“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和“数字中国”战略的实施,国家对卫生健康信息化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卫生健康信息化建设进程将直接影响“全民健康”和“全面小康”目标的实现。构建以个人电子健康档案为核心的全民健康信息化保障体系,是构筑未来新型健康服务发展模式、抢占新型健康服务业制高点、提升国家竞争力的核心[1],具有重要战略意义。按照国家全民健康信息化规划的4级卫生信息平台要求,将应用和数据本地化,有效整合利用电子健康档案和电子病历信息是疾控信息化发展的必然方向。疾控的业务特点决定了疾控信息化不能只关注机构内部“点”的信息化,也不能仅关注业务条线纵向“线”的信息化,而是应站在全民健康“面”的信息化角度,横向实现整合利用相关健康信息,纵向协同各级疾控机构工作的信息化。疾控机构要顺应时代的发展,及时调整信息化建设思路,实现从网络直报到分级平台,从系统建设到平台建设,从疾病监测到健康管理,从线性思维到系统思考的转变。

1系统分析方法

系统思考是现代科学思维的基本方法,是目前人类掌握的最高级、最科学的思维方式。它是以系统理论为基础,把对象作为多方面联系的动态整体来加以研究的方法[2-3]。疾控信息化的复杂性决定其应避免用单因果、线性思维去思考,适合利用系统思考方法来分析问题。只有利用系统思考的方法,才能够“站得高,看得远,想得全”。冰山模型是常用的系统思考工具,包括事件、模式和结构3个层次。它是指事件以下是模式,模式下面是结构,要想根本解决问题就要从结构上来分析研究[4]。首先,在事件层面分析疾控信息化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其次,根据现有问题进一步从模式层面,分析导致问题出现的主要原因,以及能够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最后,从结构层面,深层次分析导致问题出现的根本原因,并提出从根本上改变这种局面的对策与方法。

2问题分析

在国家卫生健康信息规划的总体指导下,近年疾控信息化程度得到了很大的提升。以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为代表的监测系统已运行10余年,覆盖疾控20余个核心业务应用,存储超过1亿条传染病、出生、死亡等个案信息[5],在全国疾控业务的支撑上发挥了巨大作用,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国内外都得到极高评价。但是,随着大数据时代对于疾控数据的管理和分析要求的不断提高,现有信息部门职能定位、专业能力、信息化思路和方法等一系列问题便突出出来,亟待解决。2.1信息管理部门职能定位不准。信息管理部门专业技术能力不足,职能定位不准,导致疾控现有信息系统建设管理相对滞后。许多管理人员和业务主管部门对信息部门的认知还处于电子化阶段,对信息部门的工作定位仅仅是电脑设备采购员、电脑与网络维修工、某某系统的开发和维护人员[6]。片面地认为外购信息技术服务就可以解决信息化问题,没有充分认识到信息化的复杂性,更没有意识到信息化需要系统思考。甚至信息部门人员也错误地认为,信息化通过外购服务就可以解决,不注重自身技术管理能力提升。从整个信息化过程来看,外购服务可以有效解决局部问题,但是缺乏持续性、稳定性和全局性,难以满足疾控战略发展的要求。2.2疾控信息标准不足。国家已经构建了包含基础类、数据类、技术类、安全类和管理类标准在内的卫生信息标准体系框架[7],初步完成了部分内容建设。但是,现有卫生信息标准还远不能满足业务发展和技术革新带来的新需求。标准中涵盖的疾控业务不够完整,现有数据标准是从数据设计角度实现,包含业务模型的基础类标准没有同步建设,缺乏对概念数据模型的整体描述,难以识别业务实体和关联关系,不利于实际应用。数据模型是数据架构中的主要内容,是业务和信息技术衔接的重要环节,是后期信息化建设的重要依据。数据模型的缺失将难以保障后期信息化建设的数据质量以及架构的合理性。2.3信息系统建设缺乏统一规划。由于历史原因,信息化建设和业务需求脱节;建设缺乏前瞻性和整体性,重复投资;系统建设独立分散,形成众多“信息孤岛”。这些都是缺乏顶层设计,缺乏统一规划所致。近几年,部分省份加大了省级疾控信息平台的建设力度,但信息系统建设也主要沿用网络直报模式,面向单个业务建立省级直报系统,没有面向平台统一规划建设,更没有对区域内各级疾控信息平台整体规划。地市级和县区级疾控信息化还处于初级阶段,在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建设力度大的地区,疾控信息化也缺少规划,存在需求缺失,信息系统建设被边缘化等现象。由于业务、组织机构和人才等诸多方面原因,国家疾控信息平台也未能统一规划,各业务条线信息化建设相对独立,缺乏企业级架构设计。存在各系统定位不清晰,相同功能重复建设,不同类的功能分布在相同系统;平台级公共服务组件缺乏总体规划,集约化、专业性程度不高,各系统间设计紧耦合等问题。例如:传染病类、计划免疫类和慢病类信息系统属于不同的建设和管理主体,利用不同的开发部署方式,采取不同的管理模式。因此,无从谈起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运维。2.4缺少国家级互操作服务支撑疾控信息化的复杂性决定了各级疾控信息化建设。不但要有技术规范的指导,还要有互操作服务系统的支撑。第一类是支撑横向跨区域协同与共享的互操作服务。比如:儿童跨地区接种,跨地市接种需要省级平台的信息交换,跨省接种需要国家平台的信息交换。第二类是支撑数据纵向交换的互操作服务。虽然,国家也出台部分交互方面的技术规范,但是各地各自为政,独立研发自己的交换平台,交互平台的技术规范性和安全性都不尽相同,这种重复投入大大增加建设成本和集成复杂度。第三类是支撑各信息系统运转的基础类互操作服务。例如:病人全程管理涉及病人唯一识别问题,跨机构涉及机构唯一识别问题,跨地区涉及行政区划唯一识别问题,疫苗追溯涉及疫苗唯一识别问题。上述互操作服务的缺失会导致数据质量无法保障,无法和外部系统进行数据关联分析,无法实现跨平台、跨区域的业务协同和数据共享。2.5网络信息安全建设亟待加强。许多疾控机构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容易忽视网络安全管理。有的机构重视安全管理但不知如何开展工作,需要更多的技术指导。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不可避免会根据业务性质或时间进度拆分多个项目,这就要求疾控机构必须严格把控整体安全设计和安全要求,并在各项目实施过程中,监管项目安全建设。网络信息安全既是管理问题,也是技术问题。既要加强网络信息安全管理,完善管理制度,又要运用技术手段做好安全防范。疾控信息系统大多包含个人信息和个人隐私,如何保护信息安全,合法使用授权数据,是疾控信息化必须尽快研究解决的问题。2.6疾控信息化人才严重缺乏。卫生健康信息化人才队伍建设滞后、人才短缺以及现有人员的培训不足等,直接制约了卫生健康信息化建设工作的可持续开展[8]。在这方面疾控面临的问题尤为突出:首先,人才“引不来”,岗位缺乏吸引力。疾控信息人员待遇低,工作压力大,难以吸引专业工程技术人员加入。其次,人才“留不住”。信息化人员职称晋升难,发展空间有限,难以实现自身价值,人才流失严重。最后,人才“用不好”。缺乏良好的信息化人才能力建设机制,许多计算机类工程技术人员加入疾控队伍后,由于缺乏好的学习培训和锻炼环境,导致专业性不强,新技术落伍。

3对策与建议

关于南安市疾控中心网站建设的建议 篇6

xxxx年x月是全国第xx个爱国卫生月,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推进健康x建设,全面提高群众文明卫生素质,着力改善城乡人居环境,根据县爱卫办《关于做好xxxx年第四个“爱国卫生日”活动的通知》要求,县疾控中心精心部署、认真组织开展“爱国卫生日”活动,现将活动情况总结如下。

一、广泛动员,精心安排

县疾控中心及时召开以“关注小环境,共享大健康”为主题的动员会,向全体干部职工传达了县爱卫办文件通知精神。同时,结合十九大精神和单位实际,号召全体职工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着力改善城乡人居环境,夯实病媒防制工作基础。

二、扎实开展,丰富内容

1.开展“爱国卫生月·疾控在行动”宣传活动。x月xx日上午,县疾控中心在县银河路开展“关注小环境·共享大健康”为主题的第三十个爱国卫生月暨第xx届健康教育周宣传活动。本次活动通过现场健身项目展示、展板宣传以及宣传资料、宣传品发放,让科学健身、清洁家园、灭鼠防蚊和讲究卫生观念更加深入人心本次活动,共发放宣传折页、宣传品xxx余份。

2.县疾控中心组织实施以“灭鼠防蚊”为重点的春季爱国卫生运动。针对气候转暖、病媒生物进入孳生繁殖活跃时期的工作特点,进一步强化病媒生物监测工作,结合环境卫生整治,中心组织社区卫生室在辖区开展指导春季灭鼠和早春蚊虫消杀工作,夯实了媒介传染病的防控基础。在做好越冬蚊控制工作的基础上,广泛发动全社会积极实施环境综合治理,清除积水、疏通沟渠、减少散在垃圾,进一步减少病媒生物孳生环境。同时要求各社区卫生室根据疾控中心的监测结果,重点强化蚊媒密度较高区域的防蚊灭蚊工作,坚持综合整治手段,科学合理用药,将各项防控措施落实到位,及时评价防制效果,做到科学除害。

3.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县疾控中心利用乡镇、社区、单位等微信公众号、电子屏广泛宣传,以健康中国行、全民健康素养促进行动、健康生活方式行动为载体,普及文明健康知识,宣传倡导健康生活方式、蚊媒传染病防治、生活垃圾分类等知识,提高群众健康素养和卫生防病意识。

4.开展环境整治暨爱国卫生日活动。一是中心组织全体干部职工对办公环境进行了实用性美化,工作人员齐动手,在办公室内将自发种植的芦荟、绿萝、多肉植物等植物装点每个小角落,同时对庭院内的树木进行了养护,通过美化绿化中心室内外环境,营造了清新自然、舒适的办公环境和温馨的工作氛围。二是中心组织工作人员开展第x个“爱国卫生日”活动,认真清扫责任片区和卫生死角,清除枯枝烂叶、废旧塑料袋等垃圾污物,对乱丢果皮纸屑、随地吐痰等不文明现象进行劝导,引导广大群众养成遵守公共秩序、维护公共环境的文明习惯。

关于南安市疾控中心网站建设的建议 篇7

通过上一阶段工作安排与落实,中心作风建设有了明显改变,做到“四个”明显转变(服务态度明显改善、工作作风明显改进、服务环境明显优化、服务质量明显提高),逐步实现作风建设的制度化、规范化、长效化,现将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为进一步深入开展作风建设年活动,中心组织党员同志及入党积极分子共14人4月2日在县青少年活动中心观看了电影《第一书记》。4月8日对影片进行观后讨论,大家一致认为:沈浩同志坚守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一辈子把党和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一辈子淡泊名利、地位,一辈子公而忘私,廉洁奉公。他恪守信念,一心为民,忘我工作,始终如一地坚守着共产党员的高尚情操,始终一如继往地践行执政为民的根本宗旨,始终如一地发挥着老有所为的奉献精神,以感人的事迹,集中展示了一名共产党员的崇高品质,树立了党员干部的光辉形象和时代风貌,是共产党员和老干部的优秀代表,是“创先争优”的突出典型,是广大党员干部学习的楷模,我们要向沈浩同志学习,自觉加强党性修养,立足本职岗位,踏踏实实做好我县疾病预防控制工作。

二、针对中心“三年建设”第一阶段工作,通过发放测评表、走访、询问群众等方式,搜集、梳理了以下4条建议和意见:

1、加强对工作人员的培训,提高办事效率。

2、完善服务制度,提高服务质量。

3、进一步公开中心相关科室人员工作职责、服务范围,利于群众办事。

4、在工作原则中简化办事程序,树立疾控新形象。

三、根据查找出来的问题,中心“三年建设”领导小组召开会议成立了以中心主任为组长,副主任为副组长,各科室负责人为成员的整改领导小组,制定了整改方案、整改措施,分解责任,落实到科室、具体承办人员,确保整改活动落实到位,取得实效。

关于南安市疾控中心网站建设的建议 篇8

湖北省谷城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郑明祥

随着社经济快速发展,疾病预防控制工作也面临着新的更大的挑战,公共卫生问题越来越国际化,疾控人员能力建设已引起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以预防为主”是我国过去、现在和将来的卫生工作方针,但在现实社工作中,很多地方因单纯强调了经济的发展而忽略了卫生防疫工作,有的地方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现象时有发生,局部的疫情发生、突发的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给我们这个快速发展的社会带来了一些不和谐的因素。那么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如何长期、持久的服务于社会经济建设?近两年,我们坚持以业务工作为主题,把管理作为主线,进行了大胆探索和创新,中心面貌得到新改善,队伍建设得到加强,各项业务工作取到了很大的发展。

一、加强机构的能力建设。

一是加强个体的综合素质和业务的培养。首先是学技术打基础,掌握岗位技术技能同时进行经常性的业务培训工作,掌握岗位技术技能,让所有岗位上的人员都胜任本职工作,干好本职工作。每年初,我们根据岗位职工的技术现状,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培训计划,把培训科目、培训内容都进行了不断的修订,落实到授课人。并且每年进行两次以上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演练工作,为做好各项应急工作作好了充分的准备。其次我们还把中心各岗位的各种规章制度汇编成册,使大家知道每一个相关岗位的一切技术标准和岗位要求,极大的促进了职工学习的积极性,起到了很好的学习效果,使全中心职工技术水平有了很大的进步,整体水平上了个台阶,适应了岗位要求。二是提高单位的发展能力。首先,我们根据单位发展和需要,引进了检测检验、放射、公共卫生、职业卫生、管理等各方面专业人才多名,使得因传统的不完善的人事制度对单位管理工作的负作用降到最低点,使各方面业务工作得到大力加强。其次通过对对单位各项业务的硬件建设,加大资金投入,改善服务环境。近年来,我中心在经费十分紧张的情况,努力营造良好内外环境。先后投入大量资金,对门诊部、接种中心、检验科、体检中心、艾防科等科室进行了内装修,购置了一批先进的医疗和检测设备,提高了为人民群众服务的能力。同时我中心对办公楼内外环境进行了综合整治。通过加大投入,使我中心的硬件水平不断提高。在此同时,谷城县疾控中心很抓内部管理,根据国家相关政策、法规和标准,制定了《谷城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年度目标管理责任制》、《谷城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各项工作制度》确了科室和工作职责,加强了行风建设,有效地提高了中心干部职工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

近年来,我中心还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开展了多领域多层次的科学研究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绩,近年来中心获得多项省、市荣誉。在国家及省级发表论文60余篇,专业技术培训近5年来先后选派80余名专业技术人员参加全国、全省各类培训班50余次,为基层举办各类培训班40余期。通过大力开展科研培训活动极大的提升了疾病防治的水平。

三是营造适合员工个体和单位发展的外部环境。首先确立把人作为发展中心的“大环境“观,从实际出发,探索渗透人文关怀的吸引、凝聚人才之道,把引进和培养人才作为单位的一项重中之重的工作来抓。其次是积极与业务主管部门、地方行政主管部门进行多层次,全方位沟通,争取这些部门的支持,使我们的疾控工作得到了主管部门和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和重视。

二、搞好传染病防控工作。

确保民众的身心健康是我们的工作目标,我们坚持“预防为主”的工作方针,及时制定各类传染病防控措施,完善各类预案,坚定不移地抓好艾滋病、结核病和疟疾的防治,及时处理各类突发事件。积极落实国家免费接种政策,落实基础免疫,强化计划免疫。加强预防接种门诊规范化建设,提高预防接种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按照有关传染病监测技术方案要求,科学监测,及时发现传染病。完善市、镇、村三级疫情上报网络建设,及时向有关部门通报情况,切实抓好疾病监测工作,努力降低疫情对公众的危害。

一是急性传染病疫情监测和网络直报能力显著增强。传染病监测完成率达100%,网络直报覆盖率达100%。在每年全县所有医疗机构内开展了法定传染病疫情报告漏报调查工作两次。“四苗”接种率98%以上。同时,加强对Ⅰ、Ⅱ类疫苗接种的分类管理,确保疫苗接种工作规范,严禁搭车卖疫苗或私自采购疫苗。不断探索二类疫苗接种新模式,把疫苗扩大到缺乏免疫能力的中老年人,大幅度降低感染人群。二是“三大疾病”防控能力显著增强。艾滋病防治工作

按照国家、省、市艾滋病防治工作的相关要求,认真完成了全年各项艾滋病防治工作任务。结防工作以三大项目(卫X项目、第四和五轮全球基金结核病控制项目)实施为重点,顺利完成我县世界银行贷款/英国赠款结核病控制项目终期自查评估工作。血吸虫防治工作,按照达标地区血吸虫病监测方案和血防工作规范要求,顺利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三、加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处置工作。

谷城县疾控中心,每年都进行至少二次的相关应急演练活动,防患于未然。一旦发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专业人员在第一时间内赶赴现场进行核实、处置,采取有效的防控措施,有效控制的控制了各种突了事件,成功处理了多起投毒、群体发热疫情、饮用水水质突变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如2008年某村投毒案件、2009年某学校群体发热事件、2010年某镇水质污染事件等都得到有效处置,为稳定社会,保持我县经济平稳发展发挥了应有的作用。

四、以健教活动为载体,提高群众防病治病知晓率。

健康教育宣传是中心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不断创新方法,贴近生活,运用群众喜闻乐见,易于接受的方式,围绕中心抓重点,找焦点地宣传报道,让群众正确掌握防病知识,自觉抵制传染源。特别是计免日、结核病日、疟防日、艾滋病日,邀请知名人士配合电视台讲解防病知识,配合教育局在校园开展健康教育工作,省、襄樊市健教所领导对我们的工作给予一致好评。

五、为提升能力,狠抓上级主管部门布置的重点工作。一是顺利通过了等级实验室验收。按照湖北省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甲级实验室等级评审的要求,中心将创建甲级实验室等级评审工作纳入中心重要日程,明确职责分工,重点加强了中心实验室软、硬件建设和职能落实。2009年12月11日,顺利通过了湖北省卫生厅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实验室等级评审现场评审组验收,以924.55分的高分在襄樊各县市中率先获得甲级实验室资格。二是绩效考核工作在全市名列前茅。2009年我县被襄樊市卫生局确定为全市首批疾控工作绩效考核试点单位。2009年12月18日市卫生局绩效考核检查组对我单位进行了现场评估,12个区域指标标准得分693分,自评得分590分,现场评估得分570.46分;46个机构指标标准得分417分,自评得分401.93分,现场评估得分347.85分,两项得分均遥遥领先于全市其他疾控机构。

上一篇:《越中览古》阅读答案下一篇:江苏省海安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