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快中心镇村建设的若干意见

2024-05-23

关于加快中心镇村建设的若干意见(共7篇)

关于加快中心镇村建设的若干意见 篇1

关于加快中心镇村建设的若干意见

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快城市化进程,根据省市关于加快中心镇建设的有关文件精神,结合xx实际,现就加快中心镇村建设提出如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目标,以科学规划为龙头,以深化改革为手段,实行“合理布局、科学规划、政府推动、市场运作”的方针,加快产业和人口集聚,深化改革创新,加大政策扶持,促进中心镇率先发展、转型发展、特色发展、统筹发展,进一步提升集聚辐射能力,全面提高中心镇发展水平。

发展目标:经过5年左右的努力,争取将xx镇、xx镇、xx镇培育成为人口集中、产业集聚、资源集约、生态文明、社会和谐的宜居宜业现代化城镇,即:

——城镇功能日趋完善,基本形成城镇发展框架。建成区规模进一步扩大,人口集聚度进一步提高,建成较为完善的供水、供电等公共服务设施,道路、公交站场等交通设施以及污水、垃圾处理等基础配套设施。至XX年,建成区面积达到5平方公里以上,镇区总人口增长5%以上,建成区人口集聚率在40%以上。

——产业结构日趋优化,基本形成城镇特征的产业结 构。每个镇具有一批较强竞争力的优势企业,形成1至2个优势产业集群,第三产业比重不断提高,产业结构逐步与现代城市接轨。经济实力明显增强,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5%以上,财政总收入年均增长15%以上。

——社会事业进一步发展,各项指标接近县级城市要求。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设施配套,基本公共服务达到县级城市水平。综合治理领先,乡风文明,社会和谐,基层民主政治建设逐步完善。建立较为健全的社会事务和公共服务管理体系。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提高,人居环境明显改善。

xx镇、xx镇、xx镇和xx镇为县级中心镇,至XX年,将xx镇提升发展为长三角知名旅游特色镇,xx镇提升发展为杭甬都市圈节点工业特色镇,xx镇提升发展为高山现代农业特色镇,xx镇提升发展为华东地区森林休闲特色镇。

培育建设50个中心村,努力打造设施齐全、功能完善、环境优美、特色鲜明的美丽乡村。

至XX年末,建立起县域中心城市—中心镇—特色镇组团式城市化体系,城乡发展新体系得到进一步健全。

二、主要任务

优化规划布局。按照“高起点、高标准、突出特色、适度超前”的原则,用2年时间基本理清县城、中心镇、特色镇、一般乡镇、中心村的城乡规划体系。XX年底前要完成中 心镇总体规划及近期建设规划、农村社区布点规划的编制,明确“中心村、保留村、特色村、撤并村”类别性质,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措施;三个街道要根据推进城市化要求编制好社区布点规划和整治计划。省、市级中心镇XX年6月份前编制完成以近期建设规划范围为重点的控制性详细规划及“十二五”人口集聚与产业发展规划。XX年前完成所有中心村村庄规划编制,原则上人口规模要在1500人以上;对规划保留村和特色村可根据实际决定是否编制规划,不编制规划的需制订村庄整治方案。

加快产业集聚。各中心镇要坚持“产业兴镇”战略,按照“一业特强,多业发展”的产业发展思路,因地制宜,合理开发利用资源,调整产业产品结构,大力培育主导产业,不断延长产业链,壮大区域经济和板块实力,加快产业转型升级。要加大对产业园区的水电、路网等配套设施投入,中心镇统筹基金将优先安排园区的基础设施配套项目。要注重服务业发展,大力发展与居民生活相关的消费性服务业,着力培育与产业集群相关的生产性服务业,逐步提高第三产业的比重。

推进社会事业发展。加大对社会事业的投入,省、市级中心镇要建设和完善“一园、二院、三中心、四校”等社会事业设施,特色镇也要逐步加大对社会事业的投入和建设。加快建立和完善社会养老保险、新型合作医疗和社会救助制 度,发挥中心镇的农村公共服务平台作用。

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为夯实生产力发展基础,强化中心镇建设所必需的硬件支撑,按照统一规划、适度超前、统筹兼顾、确保重点的要求,建设和完善“一路、二厂、三网转运网、通村公交网)”等基础设施,建成较为完善的供水、供气、电力、通讯、道路、绿化等与中心镇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配套设施。加快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与农民生产生活直接相关的乡村道路、饮用水等基础设施有明显改善;启动实施“中心村培育工程”,重点抓好村庄环境综合整治扩面提升、中心集聚点基础设施配套、自然村点缩减、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设施等项目建设。

促进人口聚集。按照统筹城乡发展,加快新农村建设的总体目标,积极创新有利于中心镇人口集聚的体制机制,加快推进农村人口向中心镇转移,中心镇辖区人口向建成区转移,农业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努力实现中心镇人口集聚与产业集聚的同步推进,集聚辐射能力提升和城市化进程的同步推进。一是开展农村宅基地换住房改革试点。大力推进农村住房改造建设,xx镇先行开展农民集中居住区建设试点,采取在农民集中居住区内置换、享受购买经济适用房政策、作价领取货币补贴自行到城镇购买商品房等多种置换方式,推进农村宅基地置换,鼓励农民进中心镇居住落户。对自愿放弃土地承包经营权和宅基地使用权的农户,可易地优 惠购房,与中心镇居民享受现行同等待遇。二是积极解决外来从业人员住房问题。采取集中居住模式,加快中心镇农民公寓建设、中心镇廉租住房建设。针对外来务工人员开发建设一批面积小、低租价、低售价农民工公寓,吸引和鼓励外来务工人员在当地购房落户。鼓励具有一定规模的企业适度建造本企业职工宿舍,解决外来务工人员住房难和就业成本高的问题。三是推动农民跨行政村转移试点。按照“政府引导、农民自愿”的原则,推动农民向中心镇集聚。采取有效的村庄建房控制政策,保留村以环境整治和村貌改造为主,原则上不增加新的农用地转用指标;撤并村以外迁为主,鼓励向中心镇、集中居住区、中心村集聚,引导农民相对集中居住。要把异地移民小区建设纳入中心镇建设规划,对整村搬迁的可享受优惠政策。四是加快城镇和农村新型社区建设。进一步创新机制,加快城镇新型社区建设,为农村居民向中心镇集聚创造条件。建成区内要加快撤村建居改造步伐,加大政策资金扶持力度,建立和完善城镇新型社区组织和服务体系,建设居民自治、管理有序、服务完善、环境优美的城镇新型社区。

三、扶持政策和改革措施

完善中心镇财政体制。中心镇地方财政收入超收部分和城市维护建设税按80%返还,对镇域内土地出让金扣除有关税费等成本后,其净收益全额返还给中心镇,将在中心镇征 收的城镇基础设施配套费全额留镇使用,专项用于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其它规费除按规定上缴中央和省以外,原则上留给中心镇使用。XX年中心镇统筹基金提高至1500万元,至XX年,县财政安排中心镇统筹基金1.5亿元左右,重点用于基础设施、公用设施项目建设的补助等,由中心镇领导小组办公室会同县财政局负责验收考评。

加大用地支持力度。利用土地总体规划调整的有利时机,适当调低中心镇农保率。县政府安排新增建设用地指标时适当向中心镇倾斜,建立中心镇建设用地计划单列制度,优先保障中心镇基础设施和公用设施项目建设用地。对符合条件的省级中心镇工程项目用地,优先列入省重点建设项目给予保障。

加大项目扶持力度。中心镇村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要优先安排中心镇村的产业和基础设施、社会事业项目,积极帮助中心镇村申报县以上重大建设项目。列入中心镇统筹基金补助的项目,原则上按省级中心镇以实际投入资金的40%、市级中心镇以实际投入资金的35%、县级中心镇以实际投入资金的30%进行核补。乡镇总体规划及中心镇近期建设规划通过评审批准后县给予经费补助。

深化中心镇各项改革。一是深化扩权强镇改革。按照依法委托、权责落实的要求,继续深化扩权强镇改革,条件成熟的,通过委托、交办等方式,原则上赋予中心镇县级经济 社会管理权限,切实提高中心镇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统筹协调、自主决策和公共服务能力。二是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允许在规定限额内,根据需要综合设置相应机构,并按程序报县编委审批。建立上级部门派驻机构双重管理、属地考核制度,县级主管部门要加强业务培训和指导,具体的管理和考核由中心镇负责,干部任免要书面征求中心镇党委意见。加快行政审批制度改革,XX年底前省、市级中心镇行政服务中心要正常运行,作为县行政服务中心的延伸,经授权承担县级部门职权范围内的审批服务、证照办理、信息咨询、非涉密文件查询,以及镇级职权范围内的手续办理、审批管理等审批便民服务。三是深化投资体制改革。支持做大做强省、市级中心镇建设投资公司,在规划范围内属县的国有存量资产进行划拨,作为国有资本金投入,增强城镇建设投资公司融资能力。要加大金融扶持力度,支持金融机构到中心镇设立分支机构,村镇银行原则上要设到中心镇,支持在中心镇率先开展农村住房产权、土地承包权抵押贷款业务。要按照城市建设理念,公司化、项目化运作旧镇改造和农民新居住点建设。坚持“谁投资、谁经营、谁受益”的原则,运用市场化手段,鼓励社会资本以多种方式参与基础设施、社会事业和产业功能区建设。四是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在符合国家户籍管理制度政策的情况下,探索建立中心镇城乡居民统一的户籍管理制度,凡在中心镇建成区内拥有合法固定住 所,有稳定职业或生活来源的本地农民和外来人员,及其共同居住生活的直系亲属,均可根据本人意愿办理城镇居民户口。五是深化综合执法体制改革。XX年底前,县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要在省、市级中心镇派驻城镇管理综合执法中队,并履行相应的职能。

在符合现有的行政法律法规框架的前提下,在农村集体资产管理体制、投融资管理体制、城乡用地置换机制、户籍管理体制、集体经济股份合作制改革等方面积极探索,大胆创新,勇于实践,走出一条具有地方区域特色的改革与发展新路子,给社会与经济带来较大效益的,经考评小组审核后给予奖励。

加大人才支持力度。中心镇在核定事业编制数时可适度从宽,在事业人员招聘时对高层次紧缺人员可从优;对企业引进的本科以上科技专业人才可参照享受县人才绿卡等待遇;对符合聘任条件的各类专业技术人才和技能人才可适当放宽;规划建设、开发招商、科技服务、社会管理、政策研究等具备专业特长的复合型人才,如中心镇需求,各相关部门应及时交流挂职和指导。

加大中心村扶持力度。村庄规划通过评审后规划经费补助提高至5万元;鼓励开展土地综合整治,大力推进旧村改造和宅基地整理,积极盘活存量建设用地,对规划新建农民住宅规模达50户以上的中心村,农民集中建房建成后,以 “以奖代补”形式按每户5000元标准给予村基础设施配套建设补助。

健全考评激励制度。在市对中心镇综合评价时,省、市级中心镇排名进位的奖励工作经费10万元;完成市“三年建设计划”和“三年人口集聚计划”的奖励5万元;相关规划按领导小组办公室通知要求及时完成的给予全额补助;完成改革试点任务的酌情补助。

四、组织领导

培育中心镇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大战略举措,为进一步加强领导,确保该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县委县政府已成立加快中心镇建设领导小组,并下设办公室,协调解决推进过程中的一系列重大问题和督促检查工作。各中心镇也要成立相应的领导班子和实施机构,加强对此项工作的领导,在中心镇改革与发展进程中充分发挥主体带动作用。

关于加快中心镇村建设的若干意见 篇2

《意见》指出,加快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是我国新一轮对外开放的重要内容,要坚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坚持统筹考虑和综合运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坚持与推进共建“一带一路”和国家对外战略紧密衔接,坚持把握开放主动和维护国家安全,逐步构筑起立足周边、辐射“一带一路”、面向全球的高标准自由贸易区网络。

《意见》强调,加快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要坚持扩大开放、深化改革,全面参与、重点突破,互利共赢、共同发展,科学评估、防控风险的基本原则。

《意见》提出,加快建设高水平自贸区,要提高货物贸易开放水平,扩大服务业对外开放,放宽投资准入,推进规则谈判,提升贸易便利化水平,推进规制合作,推动自然人移动便利化,加强经济技术合作。

《意见》要求,通过深化自由贸易试验区试点,完善外商投资法律法规,完善事中事后监管的基础性制度,做好贸易救济工作,研究建立贸易调整援助机制等措施,健全加快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的保障体系。

关于加快中心镇村建设的若干意见 篇3

近年来,从中央政府到各级地方政府相继出台各种与会展业相关的政策、法规及办法等等。随着我国会展业的不断深入发展,各地方以发展会展业,进而带动经济发展的套路,已经越来越成为许多政府规划发展的一件大事,许多鼓励发展会展业的相关优惠政策也在不断进行深化发展,为了让广大读者更加全面地了解我国发展会展业相关的政策法规,同时,帮助有需要的读者透彻地理解政策法规的内容,本刊特设“会展政策法规”栏目,将陆续刊登相关方面内容,并邀请业内专家、学者及相关会展制定者进行解读,以飨读者。

2009年昆明市政府4号文件,出台了《昆明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昆明市会展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昆明市政府会展办在总结学习宁波、南京、青岛、佛山、杭州等先进城市对会展业发展的扶持、奖励政策基础上,出台了《意见》,为昆明市发展会展业描绘了发展会展业的宏伟构架蓝图。相关内容简摘如下:

昆明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昆明市会展业发展的若干意见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委、办、局,三个开发(度假)区管委会,呈贡新区管委会,昆明空港经济区管委会:

会展业是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集商品展示交易、经济技术合作、科技文化交流为一体,具有经济增长“加速器”、城市发展“助推器”、城市形象“传播器”、劳动就业“吸纳器”的功能。随着现代新昆明建设的推进,昆明正进入工业化加速、城市化提升、市场化转型、国际化拓展的时期。为推进我市会展业更好更快快速发展,现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意见。

坚持政府引导,以市场化推动产业化,向专业化、品牌化、国际化方向发展。到2010年,举办经市级会展行业主管部门登记的各类会展活动达到150项。精心打造,培育起8个具有较强影响力和知名度的会展品牌。培育具有独立举办大型会展活动能力的会展企业3-5个,具有较强实力的会展中介服务企业2-3个。基本形成一支结构合理、专业突出、素质优良、数量充足,适应我市会展业发展需要的会展人才队伍。到2015年,举办经市级会展行业主管部门登记的会展活动200项以上;培育起10个以上在国内外具有较强影响的会展品牌,10个以上具有较强实力的会展企业和配套服务企业。

按照“绩效挂钩、公开透明、直接支付”原则,对企业按照市场化运作,举办具有推动我市相关产业发展或国际性、国家级和地区性且能定期连续举办3届以上,展位面积达到6000平方米以上的新办展会,自首届起享受3年(届)资助。对取得国家、省、市驰名商标的展会一次性给予3-5万元的奖励,对在昆明落户并取得国家注册商标的展会一次性给予5万元专项奖励,获得国际展览联盟(UFI)等国际性组织认证的展会一次性给予20万元的专项奖励。

营造良好的会展业发展环境,建立健全会展业法规体系,加快制定《昆明市会展业管理暂行办法》。建立会展业服务标准体系,规范会展经营行为,提高会展服务水平。建立组展商、服务商、参展商、专业观众和消费者纠纷调解与仲裁体系,维护会展主体与消费者的合法权益,逐步形成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行业运行机制。

(因版面有限,更多详细内容见www.zwhz.com及正在筹划编辑出版的《中国发展会展业政策法规汇编》。下期我们将报道北京市顺义区政府有关会展业发展的相关政策,期待您的关注!)

昆明市政府副秘书长、市会展办主任李云周强调:

为进一步促进昆明会展业的发展,市政府会展办认真学习宁波、南京、青岛、佛山、杭州等先进城市对会展业发展的扶持、奖励政策,结合《规划》,草拟了《意见》,并广泛征求了社会各界的意见,在进行了多次修改完善之后,经市委常委会、市政府常务会审议通过。

关于加快中心镇村建设的若干意见 篇4

宁委发〔2012〕15号

为贯彻落实市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抢抓南京青奥会建设发展机遇,进一步加快河西新城建设发展,加速打造现代化国际性城市新中心,特提出如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和主要目标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引,深入贯彻省、市党代会精神,立足河西新城实际,按照“优化提升中部、提速建成南部、综合整治北部、规划建设西部”的总体思路,坚持“人文、宜居、智慧、绿色、集约”的理念,突出“现代化、国际性、创新型”品质定位,聚焦办好青奥会、亚青会大事,聚焦建设现代化国际性城市新中心目标,增强金融保险、商务商业、行政办公、总部研发、创新创意、文体会展和休闲居住等核心功能,致力打造高端产业繁荣、城市功能完善、服务体系发达、创新活力迸发的现代化国际性城市新中心。

二、规划范围

河西新城总体规划建设范围:秦淮新河以北、外秦淮河 和凤台南路以西、长江以东,总占地94平方公里。其中,应天大街以北的北部地区,约20平方公里;应天大街以南、江山大街以北的中部地区,约21平方公里;江山大街以南的南部地区,约53平方公里(陆地约15平方公里,江心洲约15平方公里,潜洲及水面约23平方公里)。

“十二五”期间,将中部地区和南部地区36平方公里作为重点发展区域。其中:中央商务区(江东中路、庐山路、兴隆大街、江山大街围合而成,约4平方公里)重点向南、向西拓展延伸;青奥板块(约1.8平方公里)等河西新城核心区,重点发展金融保险、总部经济、商务办公、中介服务业、文体休闲等现代服务业。

三、基本原则

(一)“人文、宜居、智慧、绿色、集约”的原则。将生态绿色和科技智慧技术嵌入到新城规划与建设之中。进一步彰显滨江特色、人文底蕴,构建现代版“山水城林”、“远山近水”风貌。充分开发利用地下空间,推行土地混合使用和城市综合体建设,从生活、生产多角度集约、集聚,实现可持续发展。按照以人为本的原则,提升公共服务功能,让市民真正成为新城建设成果的最大受益者。

(二)政府主导与市场运作相结合的原则。政府先期投入基础设施和公共配套,优化环境,政策扶持,吸纳优质外资和社会资本参与建设。继续实施重大项目带动战略,突出 功能板块培育,积极引进符合新城功能定位和产业发展导向的优质项目,不断提高国际化程度。提高土地运作、招商引资和开发建设过程中形成的各类资源的市场化运作水平,更好地发挥河西国资集团投融资平台作用。

(三)人才引领与创新驱动的原则。加强和拓展河西中央商务区,加快总部经济和研发机构的开发建设,积极引进与国际接轨的创新创业人才,使河西新城成为中高端人才集聚、创业、生活的平台。加快培育服务业新业态、新领域,促进产业融合发展,建立具有区域竞争力的高端现代产业体系。通过思路观念创新、机制体制创新、方法路径创新、产业载体创新、项目推进创新、资本运营创新,培育创新竞争优势,提升城市新中心的功能与形象,努力走在全国新城建设发展的前列。

(四)突出重点与整体提升相结合的原则。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强度投入、高效能管理、细部处理与整体品质提升相结合,既突出河西中央商务区、青奥板块、金融城、海峡城等重点任务,又推进区域整体提升、协调发展,把好项目方案论证、优化设计关,把高标准、严要求贯穿于工程建设的始终,确保各类建设项目的精细化、高品质,打造一批地标建筑和精品工程,成为现代化新南京的标志区。

四、主要任务

作为2014年南京青奥会的主会场和青奥村所在地,河西新城将是南京代表中国向世界展示现代化建设新成就的重要窗口。未来三年是河西新城建设发展的关键时期,2014年青奥会前,重点推进七大工程:

(一)青奥板块工程。按照国际奥委会的标准和节点要求,贯彻“安全、质量、工期、功能、成本”五统一原则,在充分考虑赛后利用的前提下,高标准、高效率推进运动员村、会议商务区、国际风情街、滨江青年公园、青奥轴线等青奥板块五大项目建设,成为南京滨江城市的新地标,向国内外宾客展现河西新城良好的赛会环境。

(二)低碳生态工程。与省住建厅合作共建“绿色生态示范城区”,力争在青奥会前夺得“国家低碳生态城示范区”称号。积极推行太阳能、地热等可再生能源利用,全面推广垃圾分类收集,推进热电联供、河道补水、雨水回用、综合管廊工程。加大地下空间的综合开发,更加集约有效利用城市资源,2014年青奥会前,未建设用地一律先绿化到位。使河西新城的绿地覆盖率、空气质量、建筑节能标准明显高于老城区平均水平,努力打造“绿色、生态、低碳、节能”的示范新城区。

(三)产业载体工程。以“五轴四城两园一岛一区”(商务轴、商业轴、文体轴、青奥轴、滨江休闲轴,青奥城、金融城、会展城、海峡城,建邺新城科技园、鼓楼江东软件园,中新生态科技岛,江东商贸区)为载体,大力培育金融保险业、科技研发智慧产业、现代商贸和会展业、文化休闲旅游业,并在南部沿江、沿河地区重点发展商务科技带,使河西新城的商务楼宇面积、科技文化产业面积分别达到1000万平方米,把河西新城建设成为南京乃至江苏现代服务业聚集区和新的经济增长极,实现产业发展与新城建设互动融合,初步形成本地创业、本地就业、本地置业的产业培育与新城建设融合发展态势。

(四)基础设施工程。以构建立体化交通枢纽为目标,打通新城、老城之间,江南、江北之间的通道,加快地铁10号线以及河西新交通等轨道交通建设,新城内部路网和对外联系快速通道基本成形,实现公共交通立体化换乘。推行电动及清洁能源公交,在滨江、滨河等地带建立慢行系统,确立公交主导、低碳出行的绿色交通模式。加大河道生态整治力度,畅通水系,全面实施雨污分流,加快泵站等涉水设施建设,提升城市环境水平和防汛能力。

(五)民生服务工程。按期完成市行政服务中心、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和智慧南京中心建设,推进河西地区大型综合医院、市档案馆、方志馆等社会事业建设,重点抓好南京云锦研究所、江东门纪念馆、渡江纪念馆、宝船公园、莫愁湖公园等历史文化遗产周边环境的综合提升,提高新城文化软实力。按照建设亚洲体育中心城市和国际体育名城的要求,完善各项体育设施建设。将社区中心、学校、医院、文体等公共服务设施与各级公共交通站点紧密结合,营造社区生活“5分钟服务圈”、“10分钟体育圈、文化圈”、“15分钟医疗圈”、“半小时商业商务圈”,构建便捷舒适的宜居环境。

(六)智慧新城工程。鼓励电信运营企业加大投入力度,推进基础通信管线、移动通信基站、通信局房、室内覆盖系统、光纤到户等集约化建设。力争到2013年亚青会前实现无线移动宽带全覆盖。积极争创“国家智能电网示范区”,加快建设智慧社区,在南部地区推行电视、电信、互联网络的三网融合。开通智慧公交,建成智慧南京信息中心,实现智能化的交通管理、模块化的市容城管,建成公共空间的安全监控系统。

(七)滨江滨河工程。以“明珠锦线”为理念,通过江堤复合利用形成枢纽,串联各种公共活动中心,内设自行车、滑轮等交通系统,使慢行漫游成为新的休闲方式。强化滨江空间结构,在河西南部地区沿江展开主要活力空间,增加面江通道,沿通道布局活力节点,形成滨江空间序列。通过高端的公司总部及科技研发机构总部、高端公寓等功能及建筑形态控制,营造良好的滨江城市形象。在百里秦淮风光带河西段,结合滨河公共建筑配套完善,规划建设用于连接公共建筑与堤岸的城市观景阳台,形成河西特有景观界面,为城市提供“亲水”、“乐居”、“慢城”平台。

五、保障措施

(一)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调整成立市进一步加快河西新城建设和发展领导小组,由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亲自挂帅,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分管市领导任办公室主任,市河西指挥部常务副指挥长任办公室副主任。充分发挥市河西指挥部、建邺区、鼓楼区、下关区“一部三区”的职能作用。全市各部门要站在服从全局、服务大局的高度,全力配合支持,切实提高统筹规划建设和协调发展的能力,更好地促进和服务保障河西新城的建设发展。市河西指挥部要以“工程优质、人才优秀、效益最佳”为目标,切实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强制度建设和效能监察工作,规范各项操作程序,预防职务犯罪,努力培养和建设“干事有激情、做事高标准、遇事敢负责、处事能坚韧”的干部队伍和人才队伍。

(二)进一步完善管理机制。市河西指挥部作为市政府派出机构,在河西新城范围内行使市级管理权限,负责组织开展河西新城范围内规划管理、城市建设、城市运行和招商引资等工作,并承担相应的责任和义务。

为进一步完善项目审批体制,提高项目审批和验收效率,实现办事不出新城,根据全市综合体制改革要求,市各有关职能部门移交或委托市河西指挥部行使有关职权。市发改委要选派处级干部到市河西指挥部办公,负责新城项目的全程审批和协调;市住建委负责的各类审批及验收事项,凡 涉及河西新城的建设项目,由市住建委派出的副指挥长负责统筹协调和审批;河西新城项目的规划审批及验收事项,由市规划局派出的副指挥长负责组织协调和审批,重大项目规划初审后报市政府审定;河西新城范围内的土地划拨或出让等事项,由市国土局派出的副指挥长负责组织协调和审批,并成立河西新城土地储备中心(人员编制由市河西指挥部内部调整);河西新城范围内的项目招投标,如因工期等需要,可在市纪委(监察局)派出纪检组的全程跟踪监督下,由市河西指挥部独立组织招标评标工作;河西新城交通、绿化等专项规划及具体项目绿化、交通评估由市河西指挥部负责审核;市公安消防局指定一名副局长牵头成立专门工作班子,负责河西新城消防审批与验收事务,原则上7天内审批办结;南京供电公司要明确专人、组建团队、开辟绿色通道,提供高效便捷服务。为进一步加强河西新城建设的统筹协调,河西新城范围内渣土清运、市容市貌、闲置用地管理、环保、人防、质监、安监、工商等市权审批事项和执法职能,由市政府统一授权给建邺区相关职能部门负责。

(三)进一步营造良好氛围。各级宣传部门和新闻媒体要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加大河西新城宣传报道力度,进一步树立和提升河西新城作为现代化国际性城市新中心的整体形象,为河西新城建设和发展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六、资金筹措及管理

(一)加大资源整合力度。按照“取之于河西,用之于河西”的原则,河西新城中部和南部范围内的土地,由市河西指挥部实行统一规划、统一征用、统一储备、统一出让、统一管理。土地出让金统一纳入市级财政管理,市财政结合土地出让金缴纳进度,将2012年1月1日起至2014年12月31日止的土地出让收益扣除国家、省规定的各项刚性计提后,市级刚性计提部分减半计提(不含容积率2.8以上住宅公寓加提部分),其余资金返还市河西指挥部,由市河西指挥部转增河西国资集团资本金,用于河西新城青奥板块的开发建设。

按照“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市河西指挥部(河西国资集团)投资建设的除国防资产外的停车设施、各类管线、综合管廊等配套公建设施,以及学校、医院、基本社区中心(经招拍挂等程序取得土地权证的)等房建项目,产权归市河西指挥部(河西国资集团)所有,可采取出租、出售等市场化运作形式筹集资金,形成河西国资集团良性的资产注入机制。水、电、气、通信等各类管线单位使用市河西指挥部(河西国资集团)统一建设的综合管廊时支付相应的租用费用。市级政府部门使用由市河西指挥部(河西国资集团)投资建设的各类设施的,由市市级机关事务管理局支付相应的租金。

河西新城中部和南部36平方公里范围内各类广告的发 布经营权和拍卖审批权限授权市河西指挥部(河西国资集团)行使,并在市相关主管部门的指导下,负责区域内的道路、桥梁、地名冠名权的市场化运作,所得收入由市河西指挥部(河西国资集团)直接收取,专户专账管理,用于新城建设。

河西新城范围内按照出让条件由开发投资主体负责配建的各类公益性资产及公共设施,由市河西指挥部代表市政府统一接收并统筹安排。

(二)规范行政事业性收费。河西新城范围内的城市市政基础设施配套费、市属权限内规费(人防工程易地建设费、散装水泥专项资金等)、停车场收费,以及各单位施工过程中移植公共绿化、道路挖掘、占用等行为按市相关文件支付的移植、修复等费用,由市相关职能部门授权市河西指挥部统一直接收取,全额缴入市财政纳入预算管理,专项用于河西新城建设。市有关部门要加强对各项规费收取的业务指导。河西新城中部和南部地区36平方公里范围内的城市维护管养工作由市河西指挥部负责。

(三)完善财政支持政策。凡是由市河西指挥部(河西国资集团)开发地块招商引进和直接投资的项目(如:青奥村、海峡城、CBD项目等)所产生的税收市区留成部分全额直接返还给市河西指挥部(河西国资集团)。市河西指挥部(河西国资集团)及直接控股企业缴纳的增值税、营业税和 企业所得税市区留成部分,全额补助给市河西指挥部(河西国资集团)。以上税收返还资金主要用于河西新城的建设与管理、补充河西国资集团资本金以及支付开发建设过程中产生的贷款和利息等。此政策执行时间从2012年1月1日起开始执行,到2014年12月31日止。

(四)拓宽投融资渠道。探索多元化融资模式,在项目贷款、企业债券、信托、险资、个人质押贷款等融资手段的基础上,积极推动河西国资集团尽快上市,实现资本市场的直接融资。按照“谁投资、谁决策、谁得益、谁承担风险”的原则,健全基础设施、公共配套设施的建设经营机制。可采取BOT、TOT等多种方式,引进各类资本参与新城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建设与经营。积极争取中央部委和省直部门支持,利用国家开发银行贷款、国家政策性资金推进新城建设。积极服务和吸引中央企业、省属企业在新城投资建设发展。

七、产业功能培育政策

(一)加大规划引导力度。按照“保老城、建新城”的原则,鼓励和引导商务写字楼等开发项目向河西新城集中。在河西新城积极引导地下空间的综合开发利用,鼓励投资商自建,实行分类扶持奖励政策。对利用地下空间从事经营性活动、销售或转让的,应依法有偿使用。对在河西新城范围内与地上空间整体开发利用的地下空间,如在批准用地范围内且不改变土地用途的,不再单独计算土地出让金;对单独利 用地下空间或改变原土地用途用于经营性项目的,土地出让金根据土地的区位条件、实际用途、开发利用强度等条件综合评估确定。其中:商业用途的土地出让金,地下一层按地上一层楼面地价的40%确定,地下二层按地上一层楼面地价的20%确定,地下三层及以下免收;停车场用途的土地出让金,地下一层按800元/平方米确定,地下二层及以下免收。

(二)完善联动招商机制。市有关部门要把河西新城作为全市招商的重点,加强指导和服务。市河西指挥部要与建邺区、鼓楼区、下关区加强协作,形成部区联动机制,着力“招大商、招外商、招强商”。市河西指挥部要在加快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重点抓招商引资、抓新项目引进、抓建设项目资金到位和建设进度督查。要积极帮助投资业主开展“二次招商”,加快发展楼宇经济,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和企业总部的集聚。

(三)加快重大项目建设。在2014年青奥会之前,河西新城中央商务区及周边的社会重大投资项目按照土地出让合同约定时间提前竣工或如期竣工的,由市河西指挥部根据项目建设情况和竣工时间予以一定额度的奖励。

关于加快中心镇村建设的若干意见 篇5

各市、州、县党委和人民政府,省军区党委,省委各部委,省级国家机关各委办厅局,各人民团体:

《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加快推进武汉城市圈建设的若干意见》,已经省委、省政府同意,现转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推进武汉城市圈建设,是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客观要求;是省委、省政府为了充分发挥武汉市的龙头作用,进一步增强和提升武汉城市圈整体竞争力而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加快实现湖北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的重要举措。各级党委、政府和各部门要切实加强领导、组织和协调工作,按照武汉城市圈建设的总体规划和思路,坚持突出特色、整体联动、协调配合、形成合力的原则,扎实推进武汉城市圈基础设施建设一体化、产业布局一体化、区域市场一体化、城乡建设一体化进程,加快武汉城市圈的工业化、城镇化和现代化,努力使武汉城市圈成为我国内陆地区重要的经济增长极之一。

中共湖北省委办公厅

湖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2004年4月7日 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加快推进武汉城市圈建设的若干意见

为充分发挥武汉市的龙头作用,提升武汉城市圈的整体竞争力,加快实现湖北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现就加快武汉城市圈建设若干问题提出如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加快武汉城市圈建设的重大意义

1.加快武汉城市圈建设,是顺应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潮流的重大举措。以特大城市为核心的城市圈的崛起,是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必然趋势。加快以武汉市为核心,黄石、鄂州、黄冈、孝感、咸宁、仙桃、天门、潜江市构成的武汉城市圈建设步伐,使其发展成为我国内陆地区重要的经济增长极之一,是时代赋予的庄严使命。2.加快武汉城市圈建设,是增强和提升区域竞争力的重要途径。2003年,武汉城市圈以占全省33%的国土面积、46.34%的人口,提供了全省61.1%的生产总值、59.36%的地方财政收入、58.64%的固定资产投资、62.59%的消费品零售额,是湖北人口、产业、城市最为密集的地区。积极推动武汉城市圈建设,有利于促进资源优化配置和产业优化升级,更好地发挥武汉市的龙头作用,提升城市圈的整体竞争力,加速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

3.加快武汉城市圈建设,是全面推进湖北工业化、城镇化、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武汉城市圈区位条件优越,产业基础较好,科教实力雄厚,综合实力较强,发展潜力巨大。加快以武汉市为核心的武汉城市圈发展,有利于加快湖北工业化、城镇化、现代化进程,有利于发挥中部地区综合优势,实现中部崛起,促进长江中游经济区乃至整个长江经济带发展。

二、推进武汉城市圈建设的思路与目标

4.推进武汉城市圈建设的总体思路和指导原则。

一是坚持以市场机制为主导。武汉城市圈建设要充分运用市场机制,依靠市场的力量,实现资源和生产要素在城市圈内的优化整合。二是坚持以经济利益为纽带。在城市圈内的经济与技术合作中要以优势互补、实现双赢、联动发展为目标,形成互惠互利、风险共担的利益分享机制。三是坚持以各类企业为主体。充分调动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外资企业及各类中介组织等参与武汉城市圈建设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鼓励企业在合作中竞争,在竞争中壮大,发挥企业在区域合作中的主体作用。四是坚持以构建产业链为主线。以城市圈内特色产业和龙头企业为依托,强化产业集聚,壮大区域优势产业和名牌产品。五是坚持以政府调控为推动力。在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主导作用的同时,政府要通过提出目标、统筹规划、制定政策、强化措施,有力地推动武汉城市圈发展。六是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观,促进武汉城市圈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5.分步骤地确定武汉城市圈的发展目标。近期目标:到2005年,初步建成武汉城市圈交通设施高速化、网络化、一体化的基本框架,有序启动相关高速出口通道项目建设,城市圈内的信息基础设施达到国内先进水平;整合城市圈各类市场资源,初步构建区域大市场框架;启动跨区域企业重组,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城市圈经济增长幅度高于全省平均增幅2至3个百分点。中期目标:到2010年,初步形成基础设施一体化、产业一体化、城乡一体化的格局;基本实现城市圈内外的快速轨道交通网、高速公路网、公用通信网的现代化;形成以光电子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业群、以轿车制造为重点的机械制造产业群、原材料及新材料产业群、轻工纺织及食品产业群、农产品加工产业群;整合区域文化资源,培育区域优势文化产业,提高城市圈文化品位;城市圈人均生产总值达到1865美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110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为3800元;武汉市城镇化率达到70%左右,其他八城市城镇化率平均达到50%左右。远期目标:武汉城市圈提前3年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率先在湖北和中部地区实现信息化、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成为我国内陆地区重要的经济增长极之一。

三、加强统一规划,推进基础设施建设一体化

6.加快综合运输体系建设。加快武汉城市圈内外公路、铁路、水路、民航等基础设施建设,建立新型综合运输体系,重塑“九省通衢”的新优势。以实现高速化、网络化为目标,加快武汉绕城公路东北段、武汉至襄樊高速公路、随州至岳阳高速公路、阳逻长江公路大桥和洪湖新滩东荆河公路大桥等重大项目以及武汉高速出口公路建设,抓紧做好荆岳长江公路大桥、黄石长江二桥前期工作,使之尽早开工建设,尽早形成以武汉市为中心、以京珠、沪蓉国道主干线和西部开发公路通道银(川)武(汉)线为主轴、连接武汉周边城市、通达周边省会城市的高速公路主骨架。抓好国省道、县乡公路改扩建和乡村公路建设。以将武汉建设成为全国第四大铁路路网中心为目标,加快武汉天兴洲公铁两用长江大桥和武

九、汉丹铁路扩能提速工程等项目建设,高标准地新建武汉、黄石火车站,争取国家尽早建设京广铁路客运专线和沪汉蓉快速铁路,进一步提高武汉在全国铁路网中的枢纽地位。加快城市道路和轻轨建设步伐,使轻轨逐步向孝感、鄂州等地延伸。抓好武汉公路主枢纽客货运站场建设和武汉天河机场、武汉港区、黄石港区改扩建,建设好汉江航道整治工程。7.加快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按照国家和全省关于加快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的总体要求,以市场为导向,搞好邮政、电信、电视、计算机网络建设,促进电信、电视和计算机三网融合,不断提高城市圈特别是武汉市在全国信息网络中的重要地位。以推进电子政务为突破口,加强公共信息平台建设,实现城际和城乡间互联互通,率先做到政务信息公开。继续抓好武汉市宽带信息交换中心、武汉市政务宽带网络平台和互联网建设,努力发展电子政务和电子商务,建设数字化、网络化城市,加快城市圈的信息化进程。

8.加强能源建设。构建完善的能源供给网络。抓住西电东送、三峡电力外送、全国联网的机遇,以武汉市——黄冈市——黄石市——咸宁市——武汉市50万伏环网为主干,做好电力配网的建设,适当提高输配电压等级,保证电力送得出、落得下、用得上;抓住川气出川和西气东输的机遇,搞好城市圈内城市燃气的建设和改造,提高城市燃气气化率;利用即将建设的沿江铁路和现有铁路,积极争取运力,通过签订长期的煤炭采购合同,确保不断增长的煤炭需要;适时启动沿江输油管道的建设,承接海外原油,保障石化企业的原料供应。加强能源点尤其是电源点的建设。黄石市煤矿要重点做好增产扩能和煤层气勘探及开发的工作,其它小煤矿也要在注意安全和保护资源的前提下,提高生产效率;江汉油田要通过提高开采技术水平,稳定产量,同时做好油井的保护工作;通过示范项目逐步推进新能源和农村能源的建设,适当加快风力资源的开发;电源方面重点抓好城市圈内规划的大型电源点和核电的前期工作,适时开工建设。逐步形成多种能源供应渠道,完善能源供给和保障体系。

四、集聚产业群,推进产业布局一体化

9.突出区域特色,优化产业布局。围绕与武汉市核心发展区融合互动,以特色产业园区促进产业集聚,建设三大产业集聚发展带。以武汉市东湖新技术开发区为主要辐射极,推进光电子信息、新材料、生物工程及新医药、环保等为重点的产业集群,建设黄石、鄂州、黄冈、咸宁市产业集聚带;以武汉市经济技术开发区为主要辐射极,推进汽车制造、IT设备、精细化工、轻工食品、出口加工等为重点的产业集群,建设仙桃、潜江、天门市产业集聚带;以武汉市吴家山海峡两岸科技产业园为主要辐射极,推进汽车零配件、食品工业、农产品加工、盐、磷化工等为重点的产业集群,建设孝感产业集聚带。加快黄石、孝感、仙桃市等城市建设,增强发展实力,强化与武汉市产业核心区的互补对接功能,带动其他区域加快发展。

10.以结构调整为主线,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以资本为纽带,以企业为主体,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加快用高新技术和先进实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加强产业融合、行业整合、企业联合,优化区域资源配置,推进产业链延伸,加强以产业园区为载体的产业群集聚,做大做强区域性先导产业、支柱产业和优势行业。——高新技术产业群。充分发挥武汉市的技术、人才和产业优势,依托东湖、葛店、磁湖等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的现有产业基础,努力形成若干有规模、有特色、有竞争优势的高新技术产业集群。以“武汉〃中国光谷”为主体,以光通信、激光加工和消费类电子产业为重点,进一步壮大武邮院、长飞公司、NEC公司等优势龙头企业,加快发展一批中小企业。在武汉市东湖新技术开发区、武汉市经济技术开发区、黄石市磁湖高新区等发展园区集中布局,集聚发展,提升规模化、专业化生产及配套能力,形成以武汉市为中心,辐射鄂州、黄石、孝感市等城市的电子信息产业群。推进优势企业强强联合,加快以武汉市庙山医药工业园和鄂州市葛店经济技术开发区为重点的医药工业园建设,重点发展生物医药、生物农药、生物兽药、生物芯片、基因工程药物和新型疫苗、合成新药及现代中药产品,加强技术开发和知识产权保护,形成生物工程及新医药产业群。

——原材料工业及新材料产业群。积极推进钢材深加工,延伸产业链,重点支持武钢、冶钢、鄂钢等骨干企业的发展,加快建设以武钢二冷轧、硅钢改造等为重点的结构调整项目,力争3至5年,武钢总体装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成为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板带钢生产基地。突破性发展石油化工和有机化工原料,加快武汉乙烯项目前期工作,力争早日开工建设,填补我国中部地区乙烯工业的空白。通过延伸产业链,大力推进乙烯下游产品合成树脂、合成纤维、合成橡胶等合成材料和有机化工原料的开发及深加工。积极支持华新等一批建材企业搞好以节能降耗和环境治理为重点的技术改造,进一步上规模、上水平,提高竞争力。加大以武汉市为重点的新材料领域科技成果的转化力度,加快发展汽车用新材料、光电子信息材料、纳米材料、生物工程材料、新型建筑材料、精细化工材料等产品,在武汉、鄂州、黄石、孝感、仙桃、潜江市等城市形成相对集中的新材料和精细化工产业群。

——以轿车制造为重点的机械制造产业群。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以新东风为龙头,以武汉市、孝感市等城市的汽车及零配件骨干企业为主体,重点发展轿车、轻型车和专用车,推动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的研制开发,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提高城市圈内汽车零部件配套能力。以武船、青山船厂、南华高速船公司为主体,重点发展军民用客货船、海洋工程船、特种专用运输船、船用关键设备,大力发展船用机械等配套产品,形成船舶制造产业群。加快系列激光器的开发和激光加工成套设备产业化步伐,加速高性能数控系统及设备、光纤传感器等产品的大规模生产步伐,积极发展大型输变电及发配电设备、新型环保设备、轻型直升机、非制冷式红外热成像系统、新型智能医疗保健器械等机电一体化产品,努力开拓市场,壮大产业规模,着力形成机电一体化产业群。——轻工纺织及以烟酒为重点的食品产业群。围绕城市圈内烟、酒、奶、水、面等特色优势产品,实施精品名牌战略,支持武烟等龙头企业强化资源整合,强化协作配套,集聚放大品牌优势,发展壮大食品工业。重点发展文化用纸、包装纸板及纸制品、防伪包装、彩印包装等产品,提高产品加工深度,逐步形成造纸及包装印刷产业链。做大做强日用化工产业。以武汉、黄石、鄂州、仙桃、天门市等城市优势企业为龙头,以高档服装面料、西服、时装、针织内衣等为重点,上下游产品延伸,形成服装加工链。支持汉派服装企业创立汉派服装品牌,形成汉派特色。加强纺织服装龙头企业资源整合和联合重组,围绕服装的配套和产品档次的提升,加快发展中高档服装面料、无纺布等辅料和配件以及中高档毛料、产业用布、麻纺、丝绸等重点产品,建设发展仙桃、天门市棉纺织基地,形成纺织服装优势产业群。

11.发挥比较优势,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一是充分发挥武汉市的区位、交通、通讯、市场设施以及产业基础等优势,运用现代物流组织形式,按照“市场导向、政府推进、企业运作、行业协调”的方式,加快优化物流资源配置,着力培育现代物流需求。进一步加快武汉城市圈物流基础设施平台、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建设,加快制订出台鼓励扶持现代物流业发展的相关政策,加快建立健全政府及其部门间促进物流产业发展的协调管理机制和现代物流企业间协同运作机制。加快武汉城市圈现代物流基地、物流园区、专业物流中心、配送中心以及城市、城乡小件快递系统等现代物流网络体系建设。大力培植以第三方物流企业、货主物流企业、物流基础设施企业、物流信息企业、物流装备制造企业为主体的现代物流企业群。努力改善物流企业投资经营环境,大力引进国内外知名现代物流企业,加快武汉城市圈现代物流业对外开放。充分发挥武汉市商贸流通业发达和四大商业上市公司网络完善的优势,加快流通业态创新,以发展连锁经营和物流配送为重点,积极推动四大商业上市公司把仓储超市和便民超市延伸到城市圈内各城市,形成以连锁经营和物流配送为重点的新型商贸流通业。二是充分利用武汉市的科教资源,鼓励武汉市大专院校、科研单位和大企业的研发机构与周边地区开展联合办学、科技交流和联合攻关,共建技术创新基础和科技成果转化基地,组建联合实验室,共同争取国家重大科技项目。鼓励武汉市的科研机构建立面向周边中小企业的技术服务中心,鼓励武汉市的科研人员以各种方式为周边企业开展技术服务。三是充分利用城市圈内历史文化底蕴深厚、襟江带湖、山清水秀的人文自然景观特色,加强资源整合和市场共同开发,大力发展文化、艺术、报业、出版、影视制作业,建设以武汉市为核心的都市旅游区和鄂东鄂南为主体的环武汉市两大游憩带,以观光旅游为基础,以楚文化、革命历史文化、宗教文化和人文自然景观等专项旅游为载体,多层次、多形式地发展旅游业,培植旅游精品名牌,扩大旅游产出规模,形成联合开发、共同发展的旅游产业群。

12.以促进农民增收为目标,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充分利用武汉市的大市场、大流通优势,以提升优质农副产品深加工水平为重点,推进优势和特色产品资源优势转化为市场优势、品牌优势。结合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在黄石、鄂州、黄冈、孝感、咸宁、仙桃、潜江、天门等市建立稳定的原料基地,改善农副产品品种、品质,为农产品加工业提供优质原料。培育跨区域龙头企业,按照“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积极发展订单农业,积极推进食品、纺织、造纸、生物工程及新医药等产业链延伸与农业产业化对接,提升农副产品深加工水平,加快发展农副产品深加工产业群,做到专业化经营,规模化发展。建立新型农商关系,应用现代物流技术,以武汉市为市场营销中心,通过连锁超市、大型农副产品批发交易市场促进农产品销售,提高农业产业化的规模和效益。

五、加快共同市场建设,推进区域市场一体化

13.进一步发展和完善金融市场。充分发挥武汉市作为中央银行和众多商业银行区域分行及证券公司、保险公司区域性总部所在地的优势,推进武汉市以票据市场、保险市场、产权交易市场、柜台交易市场等为特色的金融中心建设,并逐步与国际金融市场实现对接。近期要以武汉市为主体,以整合圈内国有经济资源为重点,扩大产权交易功能,整合各城市产权交易市场,形成以武汉市产权交易中心为枢纽的产权交易市场网络。理顺金融机构管理体制,调整隶属关系,适当下放贷款权限。组建区域性金融机构。鼓励联合组建实力强、机制活、管理规范的大型证券公司,引导信托投资等非银行金融机构开展跨地区业务,积极发展区域性的产业投资基金、证券投资基金和中外合作基金,加强创业风险投资,成立区域性中小企业贷款担保基金,构建城市圈多种形式的中小企业贷款担保体系。以武汉市商业银行为基础,整合各城市商业银行资源,组建区域性银行集团,提高城市圈内城市商业银行整体资金实力。鼓励各股份制商业银行和证券、保险公司以武汉市为经营管理中心,重组城市圈内中小金融机构,组建武汉金融控股集团。要加强银企合作,积极开展异地贷款业务,推动信贷市场地域融合。建设和完善银行资金拆借信息系统,拓宽融资渠道,扩大交易规模,促进同业拆借市场健康发展。以国家支持的武汉市个人信用征信试点项目建设为契机,加快建设城市圈社会征信体系,实现城市圈内信用信息资源的互联互通和共享,建立城市圈诚信机制。

进一步发展和提升商品市场。依托良好的区位优势和交通等基础优势,提升功能,调整结构,合理布局,巩固发展汉正街小商品市场、西汉正街建材市场等3至5个交易额过百亿、管理水平较高的全国性、区域性的大型消费品批发市场和重要工业产品专业市场,进一步增强辐射能力。依托大市场和产业比较优势,突出特色,强化集聚功能,发展钢铁、汽车及零部件、纺织品及服装、光电子及其他高新技术产品等重要工业产品区域性交易市场,提高石油、建材、机电、汽车等生产资料市场的规模和信息化管理水平。依托资源和信息中心优势,优化布局,壮大规模,推进粮、棉、油、蔬菜、水产品等农副产品市场加快发展和资源整合,建设武汉市全国性的粮食、棉花等大型中心批发市场和黄冈蕲春药材市场,积极探索和争取开设期货等新的交易方式,扩大交易量和辐射区域。支持武汉农产品物流配送等项目建设,促进城市圈内名、特、优及鲜活农产品方便、快捷地进入本地区乃至全国大市场。

15.进一步推进要素市场资源整合和一体化发展。加快技术市场发展。依托武汉市科教优势,建设以武汉市为中心的区域性技术创新体系和连接全省、全国的技术市场网络体系,推进科研项目的协同攻关、科技成果的资源共享,提高科技成果在城市圈内的转化率。进一步发展人才和劳动力市场。以武汉市为中心平台,建设一体化的人力资源市场,联合开展人才培训与交流、职业技能培训,推进城市圈内人才市场和劳动力市场的信息互通、网络对接、资源共用。规范市场准入,促进要素流动。

六、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建设一体化

16.优化城镇空间布局结构。充分发挥长江和汉江、京广、京珠和沪蓉等重要交通干线在沟通城市圈内外经济联系的重要通道作用,形成以沪蓉、长江为大通道的东西向发展轴,以京珠、汉江和京广为大通道的南北向发展轴。沿这两条主要发展轴线,加快城镇建设步伐,按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优化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布局,强化产业的集聚和扩散延伸,形成各级各类城市功能分工有序、布局合理、结构协调发展的城镇体系构架。

17.明确定位,优化城市功能结构。加快武汉市现代制造业基地和现代金融中心、信息中心、科教文化中心、商贸流通中心、交通中心的建设,着力提升武汉城市综合实力、综合服务功能和集聚辐射能力,强化武汉市在区域发展中的龙头带动作用。强化武汉市对周边城市的产业延伸和综合服务功能,增强龙头带动作用。周边城市要依托武汉市,充分发挥地域相接、经济相融、人文相通的优势,在产业发展、市场流通等方面加强与武汉市和其他各城市的融合互动,加大资源整合力度,培育发展差异化竞争的比较优势,协调配合,共同发展。

18.加快城镇化进程,完善城镇规模结构。按照统筹规划、相对集中、因地制宜的原则,走多样化的城镇化道路。加快武汉市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升武汉市在华中地区的特大中心城市功能,进一步增强武汉市的集聚辐射能力。更好地发挥黄石市鄂东区域中心城市的作用,优化城市功能结构,增强黄石市经济实力和集聚能力,加快黄石市发展成为城市圈次中心的步伐。促进城市圈内其他城市规模有效扩张。大力发展小城市和重点中心镇,通过不断优化投资环境,努力把各级城镇建设成为适宜投资创业和生活居住的城区,有效承接武汉市等地外来产业转移。加强农村公共医疗卫生体系建设,提高城乡居民生活质量,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在具备条件的地方推进区域性集中供水、污水处理等建设。

七、推进体制创新,加强政府协调

19.建立武汉城市圈工作协调推动机制。成立武汉城市圈发展协调工作领导小组,省政府主要领导同志任组长,各城市主要负责人和省直有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负责武汉城市圈建设的领导、组织和协调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日常具体组织协调工作。建立健全市长联系会议制度,定期或不定期召开专题工作会议,检查领导小组工作会议确定的重大战略、重大政策、重大项目的落实情况,提出下一步工作任务和需要领导小组研究的重大战略和政策问题。以行业龙头企业为核心,发起组建城市圈区域性行业协会,充分发挥其行业规划、协调、咨询等服务职能,促进城市圈内各企业间的合作。

20.加强各城市中长期发展的规划统筹。启动武汉城市圈空间一体化发展规划编制工作,统筹城市圈内城市体系、功能分区、产业重点、基础设施、要素流动等,明确各市定位分工,实现优势互补;编制完成总体发展规划和各重点专项规划,报省政府批准执行。各城市要加快修订和编制完善各自的总体发展规划和各重点专项规划,实现规划对接、协调发展。

21.加强法规建设,规范市场秩序。认真清理城市圈现行各项政策规定,在工商管理、技术监督、商品检验、行政事业性收费等方面,消除各地对人才、资本、资源跨地区流动的限制和市场准入等方面歧视政策,建立九市“软环境”综合评估机制,为城市圈内企业发展提供平等竞争的机会和条件。

22.积极探索区域合作中的利益分配机制和财政支持政策。按照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协调各市利益分配关系。清理并协调各市地税、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招商引资方面的优惠政策。合理整合财政资金,注重吸纳民间资本,支持支柱产业做大做强。加大省对城市圈内的高速公路、铁路、航空、信息四大通道建设和工业园区、工业集中地区的水、电、气的投入,改善城市圈内的企业发展硬环境。充分利用外国政府贷款和国际金融组织贷款,支持城市圈内基础设施建设。继续执行对外来人才的优惠政策,进一步发挥政府对高技术产业投入的引导作用。

23.积极争取国家政策支持。积极争取国家财政税收政策,加大对武汉城市圈内各城市在社保资金调剂、扶贫资金投入等方面的转移支付力度;积极争取国家投融资和金融政策,加大对城市圈内的高速公路、国际机场、防灾减灾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和科技、教育、文化事业的投入;积极争取国家产业政策,支持各城市对传统产业特别是武汉、黄石市老工业基地改造。支持和引导符合本地区比较优势的特定项目和厂商落户或进入本地区。

24.加快建立武汉城市圈重点建设项目库,联合招商引资。加强各城市电子政务平台和重点项目库建设,形成商务信息资源及信用信息资源的共享、互联互通;健全信息披露制度,及时公布产业政策、宏观经济预测、经济政策、经济运行情况、重大政府投资项目招标等信息。充分利用武博会、武洽会等国际性活动平台,联合策划设计重大项目,共同开展对内对外重大招商活动,协调各市吸引投资优惠政策,加强诚信政府建设,建立健全企业信用征信系统,树立城市圈整体品牌形象。

关于加快中心镇村建设的若干意见 篇6

各省辖市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有关部门:

为了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促进法》和《国务院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5〕3号),改善中小企业、非公有制经济(以下统称中小企业)投融资环境,切实解决中小企业融资担保困难,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结合我省实际,现就加快全省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建设提出以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加快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一)中小企业是全省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促进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大力发展中小企业,对优化经济结构、促进经济发展、繁荣城乡经济、增加财政收入、扩大社会就业、改善人民生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原崛起具有重要作用。当前,我省中小企业正处在快速发展与全面提升质量效益的重要时期,但也面临着一些困难和矛盾,其中担保难、贷款难、融资难已成为当前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瓶颈。发展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建立与完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是解决中小企业担保难、贷款难、融资难的有效途径,也是打造“信用河南”的重要措施之一。它有利于充分发挥政府资金在促进经济发展中的引导、调控和服务作用;有利于改善银企关系,提升中小企业信用水平;有利于分散和降低金融风险,提高风险控制能力。

(二)近年来,全省建立了一批担保机构,在为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担保服务、促进中小企业发展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在人才培养、风险防范、与金融机构合作和信用担保体系建设等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积累了一些经验。但是,全省仍然存在信用担保机构少、规模小、实力弱,担保能力与担保需求的矛盾突出;部分担保机构主业不突出,经营运作不够规范;担保行业监管机制不健全,政府财政担保引导资金有待进一步增加等问题。为此,各级政府和各有关部门必须站在促进全省国民经济发展的战略高度,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引导和鼓励支持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快速健康发展。

二、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建设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三)指导思想:坚持以积极引导、多元投资、多层次构建、市场化运作、规范管理为指针,鼓励发展政府出资或出资参股的政策性担保机构;大力发展以法人资本、社会资本和民间资本投资设立的商业性担保机构;支持企业设立互助性担保机构;积极支持为担保机构提供保证服务的再担保机构建设。力争用3年左右的时间,在全省构建以中小企业为主要服务对象,以融资担保服务为主业,以政策性担保机构为引导、商业性和互助性担保机构为主体,担保机构和再担保机构配套协作,有较强融资担保能力的覆盖全省中小企业的信用担保体系。

(四)基本原则:政府推动与市场化运作相结合,政策扶持与多元化投资相结合,促进发展与防范风险相结合,开展信用担保与提高企业信用相结合。

三、规范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的设立与经营运作

(五)登记注册机关在办理申请设立或变更担保机构登记注册时,由省辖市中小企业工作部门初审,报省中小企业工作部门按照《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跨省区或规模较大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设立与变更有关事项的通知》(发改企业〔2005〕1257号)进行审核并提出意见。担保机构在登记注册后30日内应到同级中小企业工作部门登记备案并报上级中小企业工作部门,政府出资或出资参股设立的各类担保机构应同时向同级财政部门登记备案。没有进行登记备案的担保机构,原则上不得开展担保业务。

(六)申请设立或变更的担保机构必须有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的章程;注册资本符合法定条件,其中货币资本不得低于80%;有符合担保机构任职资格的高级管理人员和熟悉担保业务的合格从业人员;有健全的组织机构、内部管理制度和风险控制制度;以中小企业为主要服务对象,从事信用担保、融资担保、履约担保和再担保及其他经核准的融资服务业务。设立跨省区或注册资本在1亿元(含1亿元)以上的担保和再担保机构,报国家发展改革委批准。

(七)担保机构要依照有关法律、法规和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建立与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和内部组织结构;建立科学的项目评价体系和严格的项目评审制度;建立审保分离、分级审批、内部报告与警示、责任追究等内控制度,形成完备的风险防范体系。由政府或政府部门出资为主设立的担保机构要按照市场化运作原则,实行企业化管理,提倡办成公司制的有限责任公司或股份有限公司,科学设置股权比例,充分发挥政府资金在设立担保机构中的引导作用。各级政府、各有关部门不得指令具体担保业务,不得干预具体担保业务决策。

(八)担保机构要坚持风险分散原则,其担保责任余额原则上不得超过担保机构自身实收资本的10倍;对单个受保企业提供的担保等各项责任金总额最高不得超过担保机构自身实收资本的15%;暂不得从事国(境)外担保业务。(九)担保机构必须建立风险准备金制度,按当年担保费收入的50%提取未到期责任准备金。按照不超过当年年末担保责任余额的1%以及所得税后利润的一定比例提取风险准备金;风险准备金累计达到担保责任余额的10%后,实行差额提取。担保费用的收取可根据担保项目的风险程度实行浮动费率,政策性担保机构原则上不超过同期银行贷款基准利率的50%。

(十)担保机构资产应保持良好的流动性和安全性,80%的部分应主要用于银行存款;不高于20%的部分可用于买卖安全性好、回报稳定、变现能力强的国债、金融债券及国家重点企业债券等;原则上不得进行项目股权投资。

(十一)河南省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服务中心是省级区域业务范围的再担保机构,要积极为担保机构开展再担保业务,提升担保机构的信用水平,创造与金融机构的合作条件,提高全省担保行业整体素质和融资担保能力,分散和降低担保机构的风险。鼓励有条件的省辖市建立区域性再担保机构,为担保机构提供再担保服务。

四、积极扶持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发展

(十二)各省辖市和中小企业数量多、发展快的县(市、区)要设立政策性担保机构,在财政预算中安排担保行业发展资金。对融资担保业务开展好、风险控制力强、经济效益高的担保机构,各级政府要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建立对担保机构的再投入机制,增强其为中小企业的融资担保能力。省财政要根据需要,逐年增加省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服务中心的资本金,支持担保机构和再担保机构发展,不断提高担保和再担保能力。

(十三)各级政府要在财政预算中按照政府出资额不超过5%的比例安排资金,用于补偿政府出资或出资参股和非政府出资但经政府明确实行风险补偿的担保机构发生的代偿损失或补充风险准备金。

(十四)对省重点扶持的担保机构和再担保机构,按规定标准收取的担保业务收入,由省中小企业工作部门会同财政、税务部门审核,报请国家有关部门批准,享受减免税政策。免征的税金原则上转成担保机构的资本金或风险准备金。

(十五)各级政府工商、建设(房管)、国土资源、公安等有关职能部门应确认担保机构的抵、质押权人资格。对担保机构在开展担保业务中与受保企业发生的抵、质押资产实行登记备案制,政府主管登记机关应及时办理登记备案手续;需要评估时,双方可委托有资质的评估机构进行评估,评估费用由委托方与评估机构协商确定。对担保机构在代偿清偿、过户时,有关职能部门应按照国家有关政策规定对其费用予以减征或免征。具体办法由省中小企业服务局会同有关部门制定。

(十六)担保机构在开展业务时,掌握公共信用信息的政府有关部门和金融、海关等机构应允许其查询被担保企业档案资料中依法可公开的相关资料。

(十七)金融监管部门应积极鼓励支持金融机构与担保机构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建立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合作关系,积极为担保机构提供金融服务;鼓励支持金融机构针对中小企业特点,研究制定适合中小企业特点的贷款担保办法;鼓励支持金融机构与担保机构建立信息交流机制,加强沟通与协作;鼓励支持金融机构对经担保机构承诺的中小企业贷款,可适当简化审贷程序,提高审贷效率,合理确定利率,降低中小企业融资成本;鼓励支持金融机构与风险控制力强、信用好的担保机构建立风险比例分担机制。

五、加强对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的监管

(十八)全省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实行归口管理。由各级中小企业工作部门牵头,会同财政、工商、人民银行、人事、民政、国土资源、建设、公安、税务等有关部门成立信用担保管理委员会,对担保机构实行宏观管理和组织协调工作。各级财政部门要切实履行对担保机构的财务监管职责,制定和完善担保机构的各项管理措施,做好对担保风险的事前防范、事中监管和事后化解工作。各有关部门要各司其职,相互配合,共同监管。具体办法由省信用担保管理委员会制定。

(十九)登记注册机关在依法对担保机构进行检验时,由同级中小企业工作部门会同财政部门对担保机构执行法律、法规、政策规定和业务开展情况进行检查,并提出检验意见。对没有在同级中小企业工作部门登记备案的,违反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并在期限内未进行整改的担保机构,登记注册机关应不予通过年检。

(二十)建立和完善担保机构统计报表制度和绩效考核办法,实施及时有效监控,提高其风险防控能力。担保机构应按规定向当地中小企业工作部门、财政部门报送业务统计表、会计报表等资料。各级中小企业工作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制定担保机构绩效考核办法,开展对担保机构的绩效考核。对担保业务好、风险控制能力强、经济和社会效益高的担保机构给予政策扶持;对组织机构不健全、内部管理和风险控制制度不完善、担保主业不突出、出现重大失误和风险的担保机构,依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给予相应的处罚。

(二十一)建立和完善担保机构信息披露制度,及时向金融机构和有关部门通报情况,提高担保机构的透明度。

(二十二)对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的,长期不开展担保业务的,在履行代偿行为时无法足额偿付到期债务的,年检不合格且整改后仍未通过年检的担保机构,根据不同程度,责令其限期整改、停业整改,直至依法吊销营业执照或撤销登记;情节严重的,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二十三)充分发挥省中小企业信用担保行业协会与政府、金融机构、中小企业和社会各界的桥梁纽带作用。制定河南省信用担保行业自律公约,充分发挥担保协会的行业自律作用;根据担保机构行业主管部门的授权,监督担保机构依法运行;通过培训、信息沟通、研讨交流等多种形式,增强协会的凝聚力和发展活力,提高担保机构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树立担保机构的良好形象和社会公信度。

关于加快中心镇村建设的若干意见 篇7

各省辖市、省直管县 (市) 人民政府, 省人民政府各部门:

科技服务业是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具有人才智力密集、科技含量高、产业附加值大、辐射带动作用强等特点。加快科技服务业发展是推动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促进科技经济深度融合的客观要求, 是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培育新经济增长点的重要举措, 是实现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升级、推动经济向中高端水平迈进的关键一环, 对我省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设高成长服务业大省、推动经济提质增效升级具有重要意义。为加快推动我省科技服务业发展, 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快科技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 (国发[2014]49号) 精神, 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围绕产业集群完善科技服务产业链条

依托各类创新型产业集群, 围绕技术创新链条各个环节引进和培育服务机构, 形成科技服务协作网络, 完善科技服务产业生态链条, 实现创新型产业集群与科技服务业产业集群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大力推进科技服务业集聚区建设。开展科技服务业区域和行业试点示范, 重点打造一批科技要素相对集聚、功能设置相对合理、产业定位相对清晰, 集科技创新、成果转化、技术服务于一体的科技服务业集聚区, 形成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科技服务业集群。

郑州、洛阳及其他有条件的省辖市要通过规划布局、政策引导和必要的财政支持等形式, 积极发展科技服务业集聚区。

二、大力培育研发设计服务新业态

鼓励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企业共建投资主体多元化、运行机制市场化、管理制度现代化, 创新创业与孵化育成相结合、产学研相结合, 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新型研发机构。

新型研发机构在政府项目承担、职称评审、人才引进、建设用地、投融资等方面可享受国有科研机构待遇。对于创办不超过5年 (以注册时间为准) 的省级新型研发机构, 择优给予一次性经费支持。

对非营利性科研机构自用的房产、土地, 按国家规定免征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房产税暂行条例》 (国务院令第588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镇土地使用税暂行条例》 (国务院令第483号) 及其实施细则等相关规定, 属于省政府重点扶持且纳税确有困难的新型研发机构, 可向税务机关申请, 经批准可酌情减税或免税。省政府重点扶持的新型研发机构名单由省科技厅报省政府审定后, 提供给省地税局按照规定办理。对符合国家规定条件的新型研发机构进口科研用品免征进口关税和进口环节增值税、消费税。

推动企业所属研发机构法人化、市场化运作。制定省级企业研发机构认定和绩效考核办法。对达到条件的企业研发机构直接认定为省级企业研发机构, 享受同级国有研发机构的相关优惠政策。

三、努力提升技术转移服务水平

以国家技术转移郑州中心为载体, 加快国家技术转移集聚区建设, 打造辐射全国、链接全球的技术转移枢纽。引进境内外高水平科研机构、技术转移服务机构及科技成果, 承接国内外科技成果在我省落地转化和熟化。

引导新建一批技术转移服务机构, 提高技术转移和成果对接水平和成效。对经技术转移服务机构促成在我省转化的项目, 省辖市、县 (市、区) 财政科技资金可根据技术交易额度给予技术转移服务机构一定奖补。对营改增试点纳税人提供技术转让、技术开发和与之相关的技术咨询、技术服务免征增值税。对入驻国家技术转移郑州中心的技术转移服务机构给予一定运行经费补助, 并在办公用房和租金上予以优惠。

各省辖市特别是郑州、洛阳等经济基础较好的市, 要在经费资助、土地使用、人才引进等方面制定专项优惠政策, 支持国内外一流大学、科研院所和世界500强研发中心在豫设立分支机构和科技成果转化基地, 所在省辖市、县 (市、区) 政府可根据其平台发挥效用及科研设备投入等情况给予一定补助。对在创新创业中做出突出成绩的, 经省政府同意后省财政可按照一事一议原则给予奖励。

四、支持创新创业孵化服务向多元化发展

加快众创空间等新型孵化器建设。依托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经济技术开发区、产业集聚区、高等院校、科技企业孵化器、大学科技园、服务外包示范园区、小企业创业基地等各类创新创业载体, 加快建设市场化、专业化、集成化、网络化的众创空间, 为小微企业成长和个人创业提供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的开放式综合服务平台。

设立众创空间发展专项资金。对各类投资主体利用闲置楼宇和厂房构建众创空间的, 按其改造费用50%比例 (最高不超过200万元) 给予补贴。采用政府购买服务方式, 对众创空间提供的宽带网络、公共软件服务、公共技术平台购置费用, 按照50%比例给予补贴。符合条件的众创空间等新型孵化机构适用科技企业孵化器税收优惠政策。

优化创新创业孵化服务环境。落实国家大学科技园、科技企业孵化器相关税收优惠政策, 对其自用以及提供给孵化企业使用的房产、土地, 免征房产税和城镇土地使用税;对其向孵化企业出租场地、房屋以及提供孵化服务的收入, 免征营业税。对新认定的国家级孵化器、省级及以上大学科技园, 省财政给予一次性300万元奖补;对新认定的省级孵化器, 给予一次性100万元奖补。对已认定的省级及以上孵化器、大学科技园、众创空间, 经年度考核合格, 按照其上年度服务数量、效果等量化考核结果, 每年给予一定的运行成本补贴。对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投入的孵化资金按不高于20%给予配套支持。

五、大力发展科技金融服务

加快发展风险投资, 支持和引导社会资金设立创投机构, 在我省开展创业投资业务。充分发挥省中原科技创新风险投资基金作用, 支持解决孵化载体在孵企业等初创期科技型小微企业融资问题。设立省科技成果转化引导基金, 通过参股设立子基金等方式, 支持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鼓励有条件的省辖市加快建立政府性创业投资引导基金, 着重用于支持创业投资企业、创业投资管理企业和中小微型服务机构发展。鼓励国家高新区、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和有条件的各类集聚区设立种子基金, 鼓励科技企业孵化器、大学科技园、众创空间等单独或联合设立种子基金, 对区域内初创期科技型中小企业开展无偿或有偿股权投资业务。省市联动, 可按照种子基金实际支出规模的一定比例给予风险补偿。充分运用科技金融引导专项资金, 鼓励金融机构创新科技金融产品和服务, 加大对科技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 推广知识产权和股权质押贷款。引导科技型中小企业在中原股权交易中心挂牌, 开展股权登记、托管、交易和融资服务。

推进科技投融资服务体系建设, 建立和培育发展科技金融服务平台, 对经省科技厅备案的科技金融服务平台, 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绩效奖励等方式给予补助。

六、推动知识产权服务业发展

培育知识产权品牌服务机构。以建设郑州国家知识产权服务业集聚发展试验区为契机, 引进和重点支持发展一批高水平、专业化的知识产权服务机构。

鼓励融资性担保机构为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提供担保服务, 引导金融机构开展知识产权质押贷款等新型信贷业务, 对中小微企业专利权质押融资贷款利息、评估、担保、保险等费用给予不超过实际发生额50%、年贴息额不超过20万元的资助补贴。支持郑州高新区、洛阳高新区等国家高新区开展中小企业专利质押融资工作, 发展专利质押融资服务机构。

七、加快发展检验检测、科技咨询、科学技术普及等其他科技服务

加快检验检测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大力培育国家级质检和技术中心, 提升已建省级及以上质检中心及重点实验室检验检测技术水平和服务能力。研究制定《全省检验检测认证机构整合实施方案》, 支持具备条件的检验检测认证机构跨部门、跨行业、跨层级整合与并购重组, 推动省辖市、省直管县 (市) 检验检测机构试点整合, 支持第三方检测服务机构发展, 培育一批技术能力强、服务水平高、规模效益好的检验检测认证集团。

结合科技体制改革和事业单位分类改革, 统筹科技咨询服务资源, 大力发展科技战略研究、科技评估、科技招投标、管理咨询等科技咨询服务业, 积极培育管理服务外包、项目管理外包等新业态。支持生产力促进中心等科技咨询机构应用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 创新服务模式, 开展网络化、集成化的科技咨询服务。建设科技文献共享与服务平台, 加强科技信息资源的市场化开发利用, 发展竞争情报分析、科技查新和文献检索等科技信息服务。

加强科普能力建设, 促进公共科普资源开放共享。支持有条件的科技馆、博物馆、图书馆等公共场所免费开放。引导科普服务机构采取市场运作方式, 加强产品研发, 拓展传播渠道, 开展增值服务, 带动模型、教具、展品等相关衍生产业发展。鼓励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捐助或投资建设科普设施。

八、完善科技资源向全社会开放共享的运行管理体制

推动财政资金购置的大型科学仪器设备、科技文献、种质资源、科学数据等向社会开放共享, 构建全省科技条件共享共用平台。建立以用为主、用户参与的评估监督体系, 形成科研设施与仪器向社会服务的数量、质量与利益补偿、后续支持紧密挂钩的奖惩机制, 鼓励高等院校、科研院所、检验检测机构、省级及以上研发平台的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对社会开放。

科技服务企业在2014年1月1日后购进并专门用于研发活动的仪器、设备, 单位价值不超过100万元的, 可一次性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单位价值超过100万的, 允许按不低于企业所得税法规定折旧年限的60%缩短折旧年限, 或选择采取双倍余额递减法或年数总和法进行加速折旧。

九、做大做强一批科技服务企业和机构

以科技创新创业需求为导向, 以体制机制创新为动力, 培育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科技服务企业和机构。实施河南省创新公共服务平台建设计划, 重点支持一批集聚省内外创新资源、服务当地主导产业发展的技术创新公共服务平台。

鼓励转制科研院所加强专业技术研发与服务, 成为科技服务行业龙头企业。鼓励符合条件的生产性科技服务机构、龙头企业中的研发设计部门注册成为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企业, 或成为市场化运作的行业研究中心、专业设计公司等, 独立为行业内其他企业承担研发设计服务。

选择一批具有一定规模、创新性强、处于行业领军地位的科技服务企业开展示范工作, 充分发挥示范企业在技术创新和模式创新中的带动作用。

实施科技服务机构备案制度, 充分发挥科技服务示范机构的引领作用。

十、加强科技服务人才队伍建设

完善科技服务业人才评价体系, 研究制订和逐步建立技术经纪人、科技咨询师、评估师、信息分析师、项目管理师等专业培训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 努力打造一支高素质、复合型科技服务人才队伍。

引进一批具有综合管理和专业技术服务能力的高层次人才, 培育从事研发服务的科技创新团队。以业绩和能力为导向, 推荐一批为我省经济建设和产业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科技服务业人才参加省级科技计划项目评审。

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国有企事业单位科技人员离岗创办科技服务企业的, 3年内保留其原有身份和职称, 档案工资正常晋升。

十一、进一步落实国家鼓励科技服务业发展的政策措施

积极落实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政策, 对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的科技服务企业, 减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

科技服务业企业为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发生的研发费用, 未形成无形资产计入当期损益的, 在按照规定据实扣除的基础上, 按照研发费用的50%加计扣除;形成无形资产的, 按照无形资产成本的150%摊销。对在一个纳税年度内, 从事科技服务业的居民企业符合条件的技术转让所得不超过500万元的部分, 免征企业所得税;超过500万元的部分, 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

上一篇:物理学专业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下一篇:法师心得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