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丽水市中心镇建设的若干思考

2024-05-21

加快丽水市中心镇建设的若干思考(共7篇)

加快丽水市中心镇建设的若干思考 篇1

创新体制机制 推进集聚发展

加快丽水市中心镇建设的若干思考

丽水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课题组

中心镇培育工程是浙江省提高城市化水平、推进统筹城乡发展、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大战略举措,也是丽水市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经过一年多的实施,丽水市中心镇建设步伐明显加快,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存在着一些亟须解决的困难和问题。根据市委、市政府的总体部署和要求,市发改委作为“中心镇培育工程”的牵头部门,高度重视此项工作,最近专门组织力量,深入10个非县城中心镇进行了调研,并对中心镇发展中相关问题进行了梳理剖析,提出了加快建设中心镇的思路和建议。

丽水市中心镇发展现状剖析

2007年浙江省出台《关于加快推进中心镇培育工作的若干意见》,要求通过组织实施200个中心镇培育工程,加快形成以县城和中心镇为重点的县域城镇体系,引导企业向工业功能区集中,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后,丽水市被列入省中心镇培育的有五云镇、西屏镇、妙高镇、云和镇、鹤城镇、松源镇、鹤溪镇、船寮镇、碧湖镇、壶镇镇、安仁镇11个镇。为深入实施“中心镇培育工程”,加快新农村建设,2007年12月,丽水市出台了《丽水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中心镇培育工作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明确把已列入省第二批中心镇规划的腊口镇、崇头镇、新碧镇、石练镇、古市镇、屏都镇、沙湾镇等7个镇纳入丽水市中心镇培育范围(其中新碧镇已于2008年并入县城,现实际有中心镇17个)。提出中心镇培育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和培育优惠政策,力争到2020年全市建成20个“规划科学、布局合理、规模适当、功能齐全、经济繁荣、环境优美、文明和谐、特色明显、具有较强辐射能力”的现代化中心镇,建成比较完善的城镇基础设施体系,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中心镇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经过一年多的实施,丽水市中心镇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发展成效初步显现

近年来,丽水市委、市政府非常重视中心镇培育工作,把发展中心镇作为农村工作的重大战略之一来抓。《实施意见》明确提出了培育中心镇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工作措施及扶持政策,经过一年多的实施,中心镇建设步伐不断加快,并取得了初步成效。

——经济增长提速明显。经济是中心镇发展壮大的基础。随着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二、三产业的发展,碧湖、壶镇、安仁、船寮、腊口、沙湾、古市、石练、崇头、屏都10个非县城中心镇的经济实力明显增强,经济增长较快。2008年,10个中心镇共实现工农业总产值100.13亿元,比2005年增长77.5%;其中工业总产值达到90.36亿元,比2005年增长82.3%。实现财政收入29842.65万元,比2005年增长了1.3倍。

——人口规模不断扩大。近年来,通过产业的集聚发展,水库移民、下山脱贫农民搬迁及外来务工人员等人口的增加,中心镇人口快速集聚。据初步统计,10个中心镇总人口达28.1万,比2005年增加人口3.6万。壶镇通过区划调整,并入了白竹乡和雁岭乡,2008年人口比2005年人口增加了2.2万;安仁镇2008年总人口达2.3万,比2005年增长27.8%。船寮镇通过3个移民点的建设,2008年镇区人口达2.23万,比2005年增长19.2%;古市镇的万人下山脱贫点建设,石练镇的多批移民,都为中心镇人口集聚提供了一定条件。

——产业特色逐步显现。各中心镇高度重视产业培育,加快园区平台建设,产业特色逐步显现。如碧湖镇近两年在基础设施产业平台建设方面有了很大起色, 南山园区产值可达10亿元,碧湖园区可达30亿元,郎奇工业创业基地可达3亿元;船寮镇工业小区基本成型,发展平台已经展开,规划未来5年工业产值可达40亿元;壶镇镇在工业强镇的基础上正酝酿更大手笔的产业平台建设,准备再拓展3000到1万亩的工业功能区。从产业现状和趋势来看,各中心镇产业特色更加明显,壶镇、船寮、腊口、古市以发展工业为主;安仁、碧湖以发展工业和旅游业为主;沙湾镇、崇头镇、屏都镇以发展农业为主;石练镇以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和旅游业为主。

——城镇建设步伐加快。随着省、市政府对发展中心镇优惠政策的逐步到位和落实,以及城镇发展观念的转变,各镇加大了对基础设施的投资力度,镇区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善。据不完全统计,2008年全市10个中心镇农村基础设施投入达9.1亿元,比2005年增长75.8%,与2005年相比增加了3.9亿元投入,基本上实现了村村通电、通邮和通电话,通公路的村比重达到95.7%。

——人居环境不断优化。10个中心镇人居环境不断改善,镇区不仅有水、电、路等基础设施配套,还建有较完善的中小学校、幼儿园、文化站、医院等福利设施,汽车站、电信、自来水供应、公园等公共设施。集贸市场和农村商业网点大幅度增加,专业市场已达24个。人均住房使用面积、人均拥有道路面积、绿化覆盖率等指标均有明显提高,城镇居住环境更加优美。

(二)发展问题亟需破解

虽然中心镇在推进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发挥了一定作用,并取得了一些成效,但在加快建设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薄弱环节和问题。

——政策落实不够到位。自2007年省政府、市政府文件出台以后,各县(市、区)都成立了中心镇培育领导小组,出台了有关文件,制定了一系列有效措施。但是,丽水市的中心镇建设工作总体上滞后于发达地区,各县工作进展不平衡,有的县对中心镇培育工作重视不够,指导不足,对制定中心镇培育政策缺乏研究;有的县照抄照搬照套兄弟县市的文件内容,没有结合本地实际,应付性地出台中心镇培育政策文件,没有将市政府文件和县里的文件落实到位。

——规划水平总体不高。许多中心镇非常注重镇区发展规划编制,但大部分中心镇的总体规划水平仍然不高,起点低,定位不鲜明。仅停留在总体规划上,没有做控制性详规,实际操作中难以确保实施。有的规划年代已久,如安仁镇近10年一直执行的是1994年制定的集镇总体规划,远远滞后于发展需要;石练镇由于与大柘镇的组团关系没有明确影响了规划的编制。有的规划不够系统,没有将农村区域调整、产业平台、人口集聚以及水利、电力、交通通讯、环保等基础设施建设统筹规划。有的受一些客观因素的影响和制约,随意改变规划的方向和要求,使规划失去了科学性和严肃性。

——建设资金严重不足。从调研情况看,多数中心镇基础设施仍然比较薄弱,特别突出的是镇区的污水排放处理和垃圾清运处理设施不健全,中心镇基本上没有污水处理厂,污水处于排流状态。投入资金不足已成为制约丽水市加快中心镇发展的最大瓶颈,导致资金严重不足有三方面的原因。一是中心镇处于国家扶持的政策真空地带。在前几年的城市化过程中,欠发达地区把大部分资源投向了县城,没有更多的财力精力顾及中心镇,而新农村建设的很多政策很少惠及到中心镇。以古市镇为例,由国家全额投资的农村电网改造照亮了广大农村,而古市镇却因为是城镇没有享受到,现在镇内的网线老化严重,路灯或明或暗,隐患很多,类似于农村的康庄公路、村庄整治、饮用水项目都没有享受到,所以发出了 “非城非乡,镇不如村”的感慨。二是镇一级的财政仅是“吃饭”财政。中心镇建设投资除上级政府每年少量的补助资金外,没有其他渠道的资金投入,况且各县重点财力都首先安排在县城城镇,扶持中心镇的资金基本上寥寥无几。由于镇政府不是一级财政体制,只相当于部门预算,大部分的中心镇只起报账作用,每天几次往返于县城报销,这既影响了发展的积极性,也助长了等靠要的惯性思维,使许多中心镇抱有你给多少钱我办多少事的心态。三是缺乏投融资平台。许多镇至今未建立融资性公司,融资渠道非常单一。

——城镇功能不够完善。对于一个功能完备的中心镇来说,它是一定区域内农村的工业商业和服务业、交通运输、财政金融、通讯信息、科技教育和政治文化的“中心”。但丽水目前有的中心镇还只是简单的商品交换集合地,“中心”作用并未真正发挥出来,功能十分不完备,限制了中心镇作用的发挥。中心镇之间距离往往相隔几十乃至上百公里,而且大多依山、沿江,沿路在狭窄的山间空地发展。由于中心镇空间狭小,土地要素制约明显,致使产业发展受限,产业空间平台建设明显滞后,人口吸纳能力低,集聚效应不明显,影响中心镇对整个农村经济的辐射和带动作用。

——管理权限下放较难。下放部分经济社会管理权限,是中心镇建设的重要举措,旨在通过扩大权限提高中心镇的管理能力,解决“看得见管不着”、“管得着看不见”的难题,在调研过程中发现对这一问题争论的最多。目前大量的职能仅集中在县级部门,严重削弱了乡镇一级政府的管理能力。从大趋势上看加快强镇扩权的步伐各方尚能达成共识,一到具体化就很难达成共识。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部门借助各种法律、法规、规章、文件的要求规避实质性的权限下放,或者说只愿意下放责任不愿意下放权利,莲都区发改局曾经花了大量精力牵头对接下放权限问题,但是对接的效果很不理想。二是大多数镇对下放管理权限持反对态度,一方面他们从现在已经下放的权限或正在对接的权限看,认为下放的基本上是责任而非权限,比如森林防火权、安全隐患排除权、违章建筑拆除权等等;另一方面他们也担心本级政府的管理能力能否适应以及权限扩大后管理人员、管理成本增加所带来的负担。

加快中心镇建设对策的思考

中心镇是统筹城乡发展的战略接点,随着城市化、工业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加快中心镇建设是当前丽水市统筹城乡发展重大战略任务。针对丽水市当前中心镇的发展要求和所遇到的问题,当务之急就是要不折不扣地贯彻落实《实施意见》文件精神,各县(市、区)要结合市里的文件对本区域已经出台的文件进行认真的梳理,要在明确目标任务措施的基础上制定有较高含金量的可落实到位的政策。在研究加快中心镇建设的意见时要充分考虑以下问题:

(一)加强规划研究。规划是建设的灵魂。建立布局合理、具有特色、适应市场经济的城镇体系,高标准、高起点编制规划是关键。建设中心镇和中心村,一定要把规划放在首位。一是要加快中心镇规划修编。丽水市中心镇建设总体规划编制起步较晚,大多没有总体规划,导致镇区建设随意性大,零、乱、散问题突出。因此要按照小城市的建设标准来考虑中心镇的发展布局,切实加快中心镇总体规划的修编。具体要做到“三衔接”:中心镇建设规划要与县市域规划有机衔接,明晰自身的发展定位;要与土地总体规划有机衔接,确保规划真正可实施;要与下一个五年规划有机衔接,明确自己的发展目标。二是要合理定位中心镇发展。要根据当地的区位优势、资源优势、产业优势、经济结构、人口分布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等因素对中心镇进行合理定位,正确选择切合实际的经济发展方向和发展模式。三是要科学编制各类专项规划。抓好近期建设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专项规划的修编。要根据实际情况和发展要求,编制好产业经济发展规划、重大基础设施建设规划,以及工业用地、重点发展区域和重点保护区域等控制性详细规划,并精心做好土地、交通、市政、生态、水系等专项规划。四是规划要体现自身特色。在编制规划的过程中,要深入研究、充分考虑当地的历史、文化、产业及区位、环境等特点,合理确定中心镇的发展方向和发展模式。一个镇如果自然风光优美,那就往打造田园生态镇方向发展,做足山、水、林的文章;如果具有历史文化底蕴,那就在保持人脉、文脉上下功夫,在延续历史、延续文明上下功夫;如果产业突出,那就在培养产业上下大力气。

(二)搭建发展平台。中心镇的发展必须以经济发展为支撑,而经济发展的关键是促进产业集聚。因此,要把产业培育作为各中心镇发展的核心任务来抓,积极搭建产业发展平台。一是要拓展发展空间。丽水市中心镇基本上处在瓯江及主支流和铁路、高速公路及330国道两沿,区位优势较其他乡镇相对突出,要按照省中心镇建设总体规划要求,因地制宜拓展空间,形成布局合理,各具特色,聚集和辐射功能较强的现代化中心镇。二是要加快园区平台建设。牢固树立“工业强镇”意识,加强园区内基础设施建设,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做好“筑巢引凤,借梯登高”的文章。三是要明确主攻方向。根据“优化产业布局、促进要素集聚、合理错位发展”的原则,每个中心镇集中力量发展一个主导产业。在主导产业基本形成后,或继续做大做强,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或是在做大做强后,再向多元产业的方向发展。工业基础好的镇,搞好工业功能区建设,推动招商引资,把村镇建设与发展工业结合起来,培育主导产业和支柱产业;市场发达的镇,通过完善各类专业批发市场和传统集贸市场,向以市场流通为主的专业镇发展;有特色农业的城镇,发挥农产品加工优势,培育特色产业,拉长产业链,加快镇域经济发展;具有优美自然生态环境和历史人文景观的中心镇,搞好旅游开发,带动村镇建设。要注重特色经济的培育。进一步壮大优势产业,提升传统产业,承接配套产业,培育新兴产业,构造以工业为主导,商贸服务业、生态农业、旅游业加快发展的新格局。

(三)推进人口集聚。一是要进一步调整行政区划。根据中心镇与周边乡镇之间的经济联系状况,结合中心村合并、危旧房改造工程,适时、合理推进行政区划调整,以增强生产要素的流动和人口的集聚功能。二是要加快农民异地转移。以《丽水市十万农民异地转移规划》实施为契机,对居住在高远山区、重点库区和地质灾害隐患点等基本生产生活条件恶劣、生态环境比较脆弱地区的农民,有计划地向基础设施较完善、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中心镇转移搬迁。三是要加快下山脱贫小区建设,让安置的移民移得下、稳得住、富得起。四是要大力实施人口再分布工程。继续实施“内聚外迁”战略,因势利导,出台制定相关政策,积极鼓励和吸引人口、产业、资源等要素向城镇集聚。

(四)落实扶持政策。当前,中心镇基础设施相对滞后,建设任务繁重。而基础设施条件直接关系到城镇建设的发展速度,因此在中心镇建设中要坚持统一规划、综合开发、配套建设的原则,在认真落实《实施意见》文件精神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扶持力度,把加大建设投入作为推动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抓手来抓。一是要根据文件,做好7项建设费用的返还。

重点加快城镇供水、供电、供气、道路、垃圾污水处理等设施的配套完善,及城乡通讯、文化、教育、卫生、体育等基础设施的建设。二是各级政府要统筹安排好中心镇的建设项目。将建设项目纳入县里的年度投资计划盘子,并列入投资考核。三是积极包装项目向上级争取资金扶持。各级财政每年也要安排一定比例的资金支持中心镇的基础设施建设,以保障投入资金的有序运转。

(五)注重全面发展。中心镇的全面发展主要体现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上。当前,中心镇在推进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更要注重社会事业的发展,率先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一是要在就业服务和基本社会保障等“基本民生性服务”方面实现均等化。建立县、乡两级就业公共服务网络和面向困难群体的就业援助制度;构建严密的社会保障安全网,继续推进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等保险以及农村的社会保险,同时积极发展社会救助、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二是要在义务教育、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公共文化等“公共事业性服务”方面实现均等化。提高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的比重,保障义务教育阶段的投入;深化教育体制改革,提高教育质量,从体制上为义务教育均等化提供保障;强化政府责任,建设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卫生保障制度;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积极发展公共文化事业,以满足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三是要在公益性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保护等“公益性基础性服务”方面实现均等化。公益性基础设施可分拆为两个环节,即“基础建设”环节和“执行运营”环节。对基础建设环节,即不以营利为目标而以提供公共服务为目标的带福利性的环节,政府应全力予以投资并加强管理,如农村饮水工程、农村道路等农村基础设施。对市场性的基础设施,如高速公路等,可按市场方式运作,为全体公民提供良好的环境。

(六)创新体制机制。要加快中心镇发展,必须狠下决心,加大改革创新力度,扩大中心镇的经济社会管理权限。一是要取消现有的中心镇乡财县管的模式,实行分级管理的财政体制。各县(市、区)要按照“一级政府、一级财政”的原则,加大政府对中心镇的财政支持力度,改革完善市、县、镇财政体制,科学界定事权与财权,实施分级管理。在确定县(市、区)镇财政收入分成比例和转移支付时,要充分考虑中心镇的功能定位和发展规划,建立与中心镇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稳定增长的财政保障机制。二是要建立多元化的投融资机制。各县(市、区)政府要通过投入资本金和提供以储备土地为主的抵押物,扶持有条件的市镇建立专门的市镇建设投资管理公司,负责市镇建设筹资、投资和资产经营任务,承担市镇其他重大项目的建设;坚持鼓励“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采取财政贴息、适当补助、税费减免等手段,引导社会资金投向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积极支持中心镇向银行申请贷款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加快中心镇建设投入。三是要下放适合中心镇的审批管理权限。具体要下放集镇规划与管理权、集镇建设与管理权、镇级项目审批权等权限。我省义乌市、绍兴县在扩权强镇和强镇扩权方面取得了较为成功的经验,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①通过授权委托等方式下放部分审批权和执法权,如下放基本建设项目审批权、企业项目核准备案权、建设管理审批权、工商行政管理权、财税管理权、违章处罚权等部分权限,增强中心镇的组织管理和协调职能;②要充分考虑程序合法,可以考虑省内目前比较惯用的AB章,见章跟章等形式解决法规冲突问题;③要充分考虑中心镇承接能力建设问题,绍兴的兰亭镇在考虑下放权限的同时同步考虑了机构的设置调整以解决承接能力的问题;④分类指导,循序推进。鉴于丽水市各中心镇发展水平差异大,建议先行在经济总量相对较大的或发展潜力比较大的壶镇、碧湖、古市开展试点,这些镇的放权力度可大些,事项可多些,其他镇可根据试点的情况逐步跟进。四是要扩大中心镇干部管理权限。围绕提高中心镇党委、政府抓人促事的能力,优化政府机构设置。按照“小政府大服务”的方向,进行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以事设岗,以岗定人,改革政府机关内部机构设置,在核定的编制限额内,不强求上下对口、组织形式一致。行政事业

人员由镇里统一安排,根据工作需要可以公开向社会招聘工作人员。林业、土地、电管、广播、卫生院等驻乡镇机构一律实行属地管理。县(市、区)政府局(委、办)应根据有利于加强执法、促进发展、做好服务、提高效率的原则,在中心镇设立派出机构(副科级)和开展综合执法的试点。要调整工作考核方法,减少部门对中心镇工作的不当干预,驻镇派出机构要接受中心镇党委、政府的领导和监督,主要领导的任免须征求镇党委意见。同时,要选准、配好、配强中心镇的书记、镇长,并加强政策和相关业务培训,锻造一批懂经济、懂项目、会建设,胸有全局、视野开阔、有事业心的中心镇领导干部队伍。为扩大中心镇的管理权限和行政资源,建议在机构不升格前提下,逐步把中心镇的党政一把手纳入丽水市市管干部行列,对表现优秀、符合任职条件的镇党委书记可按副处职级予以高配或进县(市、区)委常委领导班子。

(七)强化考核监督。一是加强领导,建立工作机制。建立领导挂钩联系制度。建议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等主要领导各联系一个中心镇,以便协调解决相关难题;建立层层联动工作机制。中心镇建设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仅靠市级层面难以推动,需要市、县、镇三级联动,县为主体中心镇建设;建立部门协同机制。中心镇建设工作涉及面广、综合性强,需要各级发改、建设、财政、国土、环保、交通等部门从各自职责出发,相互配合,共同推进中心镇建设工作;建立监督机制。由各级主要领导负责协调中心镇各项政策落实,各级政府督查室加大督查力度,保证中心镇的各项政策措施落实到位。二是细化目标,建立考核机制。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中心镇建设的有关要求,建立中心镇(村)建设工程考核评价长效机制。每年由中心镇(村)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组织对中心镇综合发展情况进行考评,并予以通报。考核内容为“八大目标”,即人口集聚目标、产业发展目标、投资增长目标、税收增长目标、旧城(镇)改造目标、城镇就业目标、城镇管理目标、土地政策目标。对中心镇的考核结果进行分级,完成8项的为优秀,完成6~7项为良好,完成4~5项的为合格。

加快丽水市中心镇建设的若干思考 篇2

广东是全国的渔业大省,是改革开放的先行区,“十三五”时期是全面深化改革发展的重要时期,关系到广东“三个定位,两个率先”战略目标的实现。推动渔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发展是现代渔业建设的重要内容,更是广东实现率先建成小康社会战略目标的关键环节。渔港是沿海防灾减灾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振兴渔区经济、发展特色渔村、提高渔民收入的重要基础。积极贯彻落实渔业供给侧结构改革,以建设现代渔港为抓手,大力发展渔港经济区,已成为当前渔业发展的重要研究课题。

一、渔港与渔港经济区概念及内涵

1、渔港

渔港主要是作为渔船渔获登陆点和渔船的防灾减灾、后勤补给基地。随着渔业经济的发展,渔港功能不断丰富和拓展,渔港的经济社会功能日益凸显。按照主体功能划分,渔港主要有其基础功能、补充功能和拓展功能等三类。

(1)渔港的基础功能。渔港是渔船停靠的重要平台,渔获物通过渔港上岸进入陆地,是连接海洋捕捞和陆地海产品消费的重要纽带。同时,渔港还是渔船躲避台风的重要场所,为渔船在台风、风暴潮等海洋自然灾害发生期间躲避台风起到很好的防灾减灾的功能。

(2)渔港的补充功能。渔港是渔民生产、生活的后方基地,提供渔船靠泊和渔获物的装卸,以及加油、加水、加冰,渔船维修等功能。

(3)渔港的拓展功能。渔港与渔港所在的城镇联动发展,推动形成以渔业捕捞、加工、流通,以及与渔业生产紧密联系的相关产业为主要产业集聚,是集渔船避风和补给、水产品集散和加工、休闲渔业和滨海旅游、集镇建设和渔民转产转业等为一体,实现渔港、城镇、产业三者联动发展。

2、渔港经济区

渔港经济区是在建设现代化渔港的基础上,密切结合集镇建设和产业集聚,使其形成以渔港为龙头,集镇为依托,渔业产业为基础,集渔船避风和补给、水产品集散和加工、休闲渔业和海洋旅游、集镇建设和渔民转产转业为一体,区域产业结构平衡,产业层次较高,龙头作用和辐射效应明显的渔业经济开发区。渔港经济区是由大量从事渔业及其相关产业和支撑性产业的中小企业与经济组织在渔港集聚而成经济区域,是沿海地区有别于临港工业区的又一经济发展集聚区。

二、建设渔港经济区是推动现代渔业发展的重要举措

1、渔港经济区是推动现代渔港建设的高级产物

渔港经济区是集渔货集散、渔业生产、服务贸易、运输补给、滨海旅游、城镇融合等于一体的多功能经济区。渔港的传统功能包括渔获装卸、交易中转、渔船补给、停靠避风等,这些功能的实现往往需要借助于周边地区多产业发展的支持。现代渔港建设要求在满足以上功能的同时,还要将渔港建设和渔区经济发展紧密联系起来,形成一个以渔业相关产业为主的经济区,为现代渔港建设“输血”和“造血”,带动渔区经济社会发展,充分与城镇建设相融合。现代渔港建设为渔港经济区发展打下基础,渔港经济区发展又反哺现代渔港建设和运营所需资金,极大解决了渔港建设资金投入和长期经营管理的困难,很好地实现了相促进相协调的发展模式。

2、渔港经济区是构建渔业产业体系的重要平台

渔港经济区具有资源、人才、市场、管理等优势,为渔业产业的指向性集聚提供了必要的基础,同时,渔港与外界的经济联系又进一步巩固和扩展了相关产业集聚的条件。渔港经济区的建设与发展,就是渔业产业体系构建的过程,在以渔业捕捞、水产品冷藏、渔船维修与补给等产业的基础上,随着现代渔港功能多元化和经济生产活动分工,将逐渐聚集了水产品精深加工和物流运输业等产业链附加值较高的产业,并在此基础上,还将进一步聚集商贸、娱乐、餐饮乃至金融等产业,并最终构建一个具有区域特色和高度融合的产业体系。

3、渔港经济区是推动渔业经济发展的核心区

渔港是渔港经济区发展的重要推动力。现代渔港的功能越综合越完善,渔港经济区必将吸引大量的相关渔业产业向渔港聚集,培育形成新的渔港经济增长点,对渔港经济区周边地区经济发展具有较强的辐射带动作用。同时,渔港经济区发展到一定规模和水平,经济社会服务功能就越完善,就能为周边地区提供更多的服务,极大地促进了与周边地区乃至与更广泛区域的经济社会交流,增加了渔港经济区成为地区经济发展核心的支撑力和凝聚力。在渔港经济区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的同时,政策、资金、人才等资源还将不断向渔港经济区富集,进一步巩固和支撑了渔港经济区的发展。

4、渔港经济区是建设幸福渔区的重要内容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以港兴镇、以城促港,利用渔港建设推进小城镇建设是新时期发展渔业经济和区域经济的新要求。渔港经济区建设,是以现代渔港建设和渔港产业作为区域经济增长点,丰富和优化渔区产业结构,将带动发展一批渔区小城镇和渔村,提高渔区城镇化水平。同时,渔港经济区进一步扩展了渔港在“渔文化”传承、资源养护、城镇化发展等方面的发展,促使了渔业欠发达地区的发展,是推动幸福渔区建设的重要推动力。

三、广东渔港经济区建设情况

1、广东现代渔港建设

广东全省沿海现有各类渔港136座,其中中心一级渔港15座、二级渔港2座、三级渔港9座,渔船就近进港安全避风容量达到1.3万艘。截至2015年底,全省渔港港池水域面积1810万平方米,有效掩护水域面积600万平方米。但由于历来重视不够、渔港基础薄弱、资金投入少、历史欠账太多等因素,造成广东渔港防灾减灾能力弱、基础设施条件落后、功能设施配套不完善等问题十分突出,台风期间许多沿海渔船无法进港避风,成为制约现代渔业建设和沿海渔区经济发展的主要瓶颈。广东渔港建设整体水平与国外以及浙江、山东、福建等先进水平的差距明显。

2、广东渔港经济区建设

广东一直以来比较重视渔港多功能发展,对渔港经济区建设也非常支持。但是,鉴于渔港区域内经济规模较小,企业数量不多,产业化水平不高,供油、供冰、水产品加工、修造船、网具修造,以及海洋休闲旅游等产业虽有所发展,但是不论数量还是发展规模都十分有限,甚至非常简陋低端;更没有形成海产品精深加工、海洋生物医药研制等海洋高科技产业。渔港经济区内企业布局松散,产业链条发育不足,自发集聚机制和自我发展动力远没有形成。此外,产业发展的技术水平也较落后。如果按照现代渔港经济区标准衡量,广东多数的渔港经济区还只是概念意义上的,真正有实质内容的渔港经济区还非常少,现代意义上的渔港经济区就更无从谈起。

四、广东建设现代渔港经济区的建议

1、科学规划布局

广东渔港数量多、分布广,受经济发展和市场容量等因素限制,不可能全部发展渔港经济区,特别是规模大、现代化程度高的渔港经济区。因此,需要强化规划在渔港经济区建设中的基础性作用。加强对全省渔港经济区建设的宏观指导,突出重点,统筹布局,渔港经济区应重点考虑中心渔港和一级渔港,依托相对完善的基础设施配套水平,以及一定规模的人、货、船的流通量。合理安排渔港经济区发展模式、路径、规模,保证渔港经济区建设合理布局、有序推进,提高资金利用效率。同时,积极与当地的城镇建设、土地利用和交通运输等规划相衔接。

2、加大财政支持

现代渔港建设列入2016年广东民生工程,各级政府非常重视现代渔港建设。渔港经济区建设是现代渔港建设和有序发展的重要途径,各级政府应将发展渔港经济放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来抓好。渔港经济区建设,除了渔港自身条件和区位条件外,关键在于对发展渔港经济的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设施的支撑保障水平,在前期建设过程中,需要政府财政资金的大力扶持,主要用于渔港基础设施建设,交通、信息、服务等相关配套服务设施建设,以及不断改善的生态环境和良好治安环境管理,这些都需要政府给予大量财政资金投入来创造经济发展的良好环境。

3、多元化投融资

完善渔港经济区建设的扶持政策,调动社会各方积极性,吸引社会资金参与渔港公益性设施建设和渔港经济投资建设,鼓励企业投资经营性设施建设,形成多元化投资机制。探索建立开发收入投入渔港经济区公共设施建设机制,尝试建设—运营—移交等市场化融资建设模式,或与产业商会合作等融资方式,鼓励、吸引社会资本进入渔港经济区开发领域,构建投资主体多元化、资金来源多渠道、组织经营多形式的投入机制,有效解决开发区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及其他配套设施建设资金不足的问题,实现“以港建港”、“以港养港”的良性循环。

4、创新管理机制

渔港经济区建设刚刚起步,需要管理部门出台一系列扶持力度大的政策文件,创新管理体制机制,先行先试,为渔港经济区建设提供更加有利的发展环境。充分发挥政策引导作用,在产业经济选择、用海用地审批、投融资机制、人才培育与引进等方面加快各管理机制创新,加快资源、科技、产业等要素集聚,扶持区域核心企业,支持企业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形成区域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不断提升渔港经济区对周边地区的吸引力。

摘要:“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的决胜阶段,也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改革的攻坚的关键时刻。本文通过系统分析渔港和渔港经济区的主要功能以及广东建设现状和存在问题,给出加快建设渔港经济区是推动广东渔业供给侧结构改革的重要抓手,对提升现代渔业综合发展具有精准转型和强力推动的作用的结论,并对建设渔港经济区提出若干对策建议。

关键词:渔港经济区,渔港建设,供给侧改革,广东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落实发展新理念加快农业现代化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目标的若干意见[Z].2015.

[2]王莎:2015年全国渔业经济统计公报[N].中国渔业报,2016-06-06.

[3]广东省海洋与渔业局:广东省现代渔港建设规划(2016—2025年)[Z].2016.

加快推进法治江西建设的若干思考 篇3

关键词:依法治国;法治建设;公众参与

中图分类号:D9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6)08-0104-02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近年来,全国一些省、自治区、直辖市先后发布了关于地方法治建设的决定、规划、纲要或意见。2014年12月3日,中共江西省委十三届十次全体会议审议通过并正式发布了《中共江西省委关于全面推进法治江西建设的意见》。全面推进法治江西建设,这是贯彻依法治国方略、建设法治中国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建设法治中国在江西省的具体实践。如何能最大限度的发挥法治公平正义价值,探索符合江西发展实际的模式,是建设法治江西的重要实践命题。

一、构筑多元动力机制模式

从世界各国法治发展模式看,主要有两种类型:一种是西方法治发达国家的内生自发演进模式,另一种是发展中国家的外生的政府推进模式[1]。30多年来,政府主导在我国法治建设中长期处于支配地位,这种由政府自上而下推进型的法治发展模式有其深刻的历史和现实原因,是外部压力和内部危机共同作用下的必然选择。在法治改革初期,这一模式在短期内会取得巨大成效,通过政府在管理公共事务过程中形成的威望,有利于各种权力资源的调配,在一定程度上破除改革阻力,使得法治建设实现跨越。但随着法治建设的进一步推进,政府推动为主的模式也将面临着许多问题。

(一)可能导致法治建设的动力匮乏。在法治建设的初级阶段,社会利益主体的诉求单一,容易凝聚社会共识,随着法治建设的深入,立法、执法和司法体制改革的加深,社会结构分层和利益格局发展变化,利益主体日渐多元化,利益冲突成为社会发展中的常态,如果仍然将政府主导,将可能导致动力的匮乏。

(二)可能导致公众参与信心不足。衡量一个国家、一个社会是否达致法治水平的基本前提是公众对政府权力行使的边界和程序有清晰、正确的认识,如果单纯依靠政府主导推动法治建设将容易模糊民众对国家权力的认识,可能会加剧国家中心主义观念对法治建设产生的消极影响。

为避免陷入上述困境,有必要在法治江西建设的过程中,注重提升法治江西的民主维度。目前,对法治江西的建设,虽然江西的公众参与已取得积极进展,但参与途径仍然不够多样化,参与的法定效力仍然缺乏相应的制度建构。因此,实现由政府主导向政府主导和公众参与相结合的模式转换,充分发挥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两个动力机制的作用,通过制度化的整合方式吸纳各方参与到法治江西建设中,不仅能凸显社会参与者的主体地位,也能有效抑制和消解法治变革给社会稳定和秩序带来的压力,为法治江西建设提供强大动力。

二、全面融入江西整体发展战略

目前,江西省正处在加快发展的关键时期。2014年2月9日,江西省委、省政府联合印发了《法治江西建设规划纲要(2014-2020年)》,就如何推进经济领域法治建设,运用法律手段保障江西发展战略实施,从政府决策、经济运行、行政体制等方面,作出了一系列重要部署,标志着法治江西建设的宏伟蓝图已描绘完成。江西法治建设应当全面融入江西整体发展战略,以推进《法治江西建设规划纲要》深入实施为总抓手,凝聚各方面力量,积极投身法治江西建设,发挥法治建设在推动江西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全面协调发展的保障和支持作用,增强江西的核心竞争力,提高江西经济发展的质量,实现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

(一)加强制度构建。法律制度具有规范性、可预见性、强制性等特点。江西整体发展战略为避免朝令夕改、人走政息以及执行过程中作变通、打折扣现象的发生,有必要通过法律程序将相关战略固定下来,以制度化、法律化保障地方整体发展战略的实施。

(二)规制行政权力。《法治江西建设规划纲要》是指导江西法治建设的重要纲领性文件,对深化司法公开、完善司法责任、改革涉诉信访、完善司法管理等体制机制改革提出了具体的目标。但其实施有赖政府及其职能部门全方位地贯彻执行,规范政府部门的权力运行,加大对行政行为的监督力度,严格执行行政问责制,使法治建设为江西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三)促进城乡均衡发展。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把“推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作为“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的重要内容,并强调要“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和社区建设,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公共资源既是维系人们生存发展与安居乐业的重要支撑,也是确保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定有序的基础条件。江西属于传统的农业省份,城乡之间存在很大差距,只有合理配置城乡公共资源,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消除城乡之间的壁垒,才能为城乡一体化发展奠定坚实基础,这既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法治江西建设的重中之重。

三、提升法治软实力

(一)树立法治信仰,增强法治信心。法治建设的根本是人民对法治的信仰、尊重和服从。当前,部分民众对法律缺乏信心,权益受到伤害时,不选择诉诸法律的维权途径。“通过政治、经济、社会的体制、机制和制度的改革,真正将法治确立为我们治国理政的基本目标和方式,并在此基础上加强对国民的法治教育和法律文化灌输,才能使我们的国民逐步在其内心深处建立起对法治的信仰”[2]。因此,树立法治信仰,要牢固树立法律至上的理念,落实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切实做到权在法下、官在法下,消除领导干部中的人治现象,防止以言代法、以权压法、徇私枉法现象的发生,在全社会树立法治信仰和法治的权威,增强推进法治建设的信心和决心。

(二)倡导法治文化,提供法治动力。法治文化是法治的“灵魂”,是法治社会的重要精神支柱和内在动力,法治建设一旦缺少法治文化的积淀,就失去深厚的社会基础。法治文化应该包含民主、人权、平等、自由、正义、公平等价值在内的人类优秀文化。克利福德.吉尔兹指出:“法律就是地方性知识。”[3]这就要求在法治江西建设中,要注重本江西本土资源的充分开掘,加强以社会核心价值观为灵魂、以赣鄱优秀传统文化底蕴、以井冈山精神和苏区精神为特征的新时期江西文化建设,将法治文化理念传播到社区、乡村、机关、企业、学校,深入人心,提高公众的法律文化素质。

(三)运用法治思维,提升法治能力。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提高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的能力。这是我们党第一次把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写入行动指南。领导干部要成为学法、知法、守法、用法的典范,学会运用法治思维和运用法治方式应成为领导干部依法执政和管理社会的基本功。要加强对领导干部法治思维的培训,增强其依法治国、执政为民、权力制约理念,恪守决策和行为的目的合法、权限合法、内容合法、程序合法的规范性。运用法治理念、法治思维、法治方式理政,为江西经济社会发展步入良性化轨道提供法治保证。

四、法治共同推进及一体化建设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指出,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这是新一届中央集体的法治新方略、新要求、新部署。江西按照这一要求提出:“坚持依法治省、依法执政,……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在法治江西建设中,一些违背法治原则的问题,如司法不公、执法不严等,严重损害人民群众的利益。现实中各种阻碍法治的弊端,并非孤立或单一的存在,而是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相互牵制。在法治江西建设进程中,任何一项法治目标的实现,任何一种阻碍法治弊端的消除,都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都是各项法治举措一体建设,共同推进的结果。因此,要结合江西实际,精心组织、周密部署、全面推进。

(一)加强公正司法的能力建设。公平正义是人类美好的追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江西法治建设离不开公正高效的法治环境。司法是社会正义的最后防线,也是社会矛盾纠纷的终局裁判者,司法公正对社会公正具有重要的引领作用。随着法治建设的推进,人民群众对司法公正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司法人员要强化宗旨意识,端正价值取向,坚持职业操守,慎权为民。

(二)促进限权善政。法治的本质是限权治官,因此要加强对公权力的规制,梳理公权力,界定权力行使边界,编制权力运行流程,加强权力制衡,完善监督体系。切实做到习近平要求的,“要健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失职要问责,违法要追究,保证人民赋予的权力始终用来为人民谋利益”;“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形成不敢腐的惩戒机制,不能腐的防范机制、不易腐的保障机制”。充分发挥法治建设对经济社会建设的保障作用,提高经济社会建设科学化、规范化、法治化水平。

五、创建科学的法治指标体系是法治江西建设的着力点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要建立科学的法治建设指标体系和考核标准”;四中全会进一步强调“把法治建设成效作为衡量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工作实绩重要内容纳入政绩考核指标体系”。创建科学的法治指标体系是建设法治中国的有效抓手,也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举措,对于维护法律权威具有重大意义。法治建设指标体系要既能评价立法机关、政府、司法机关法治化发展水平,也能评价经济、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法治化状况;既能全面评价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发展进程,又能全面评价保障民生、增进人民福祉的法治成效。因此,创建具有时代精神,符合江西特点的指标体系,要根据江西法治建设实际情况,要不断提高法治建设指标体系科学化水平,处理好国家与地方的关系,社会主体共性和个性的关系。围绕依法执政、科学立法、依法行政、公正司法、法律监督、全民守法等形成与法治体系相适应的结构严密、科学规范的指标系统,根据实践中出现的情况给排序和分值以不同程度的动态调整,避免在指标的实际评估和后续考量方面缺乏动力和后劲。

参考文献:

〔1〕苏力.二十世纪中国的现代化和法[J].法学研究,1998,(1).

〔2〕姜明安.如何让法治成为国民的信仰[J].人民论坛,2013,(6).

〔3〕(美)博登海默.法理学——法律哲学与法律方法[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

加快丽水市中心镇建设的若干思考 篇4

按:为更好地统筹城乡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走新型城市化道路,浙江省今年启动了“中心镇培育工程”。现将该省实施“中心镇培育工程”的有关措施和具体进展陆续刊发,供各地参考。

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中心镇培育工程的若

干意见

(浙政发(2007)J 13号,2007年4月3日)

中心镇是统筹城乡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走新型城市化道路的重要节点,是发展县域经济的重要载体,是就近转移农村人口的重要平台。根据《中共浙江省委、省人民政府关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决定》的要求,现就加快推进“中心镇培育工程”提出如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和目标

(一)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统筹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目标,以农业现代化为基础,以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市化为支撑,按照因地制宜、突出重点、梯次发展的原则,实施政府推动、政策扶持、体制创新、市场运作,努力把中心镇培育建设成为产业的集聚区,人口的集中区,体制机制的创新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示范区。

(二)目标。有重点地选择200个左右中心镇,分期分批地进行全方位的培育,形成一批布局合理、特色明显、经济发达、功能齐全、环境优美、生活富裕、体制机制活、辐射能力强、带动效应好、集聚集约水平高的现代化小城市。其中“十一五”时期地主要目标是:

——城镇规模进一步扩大,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建成区人口集聚率年均增长1个百分点以上,主要公共服务设施基本达到“十一五”末省内县级市城区水平。

——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竞争实力不断增强,三次产业比重达到全省平均水平,非农从业人员比重达到80%以上,年财政总收入比2005年翻一番。

——社会事业快速发展,教育、文化、卫生等设施基本满当地发展需要,各项社会事业发展指标超过全省平均水平,人居环境全面改善。

列入“中心镇培育工程”的县城要在上述基础上,发展成为集约水平更高、基础设施更为完善、产业特色更为鲜明、社会事业更为发达、城市管理和服务体系更为健全的中小城市。

二、主要任务

(三)加强规划编制和管理。把加强规划编制和管理作为“中心镇培育工程”的首要任务。按照科学发展、统筹发展和推进新型城市化的要求,突出中心镇在县、市域总体规划中的地位,加强中心镇总体规划与土地利用、环境保护等各类专项规划的有机衔接。加强规划管理,建立健全规划编制、修订和重大建设项目的公众参与制度,逐步完善规划实施的检查、纠正和责任追究制度。

(四)加快特色产业培育和集聚。把促进特色产业培育集聚作为推进“中心镇培育工程”的核心要求。根据中心镇的实际,明确功能定位,培育各具特色的工业强镇、商贸重镇、旅游名镇等。高度重视发展现代农业,大力培育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和主导产业,推进农业产业化。按照集聚、集约发展的要求,建设产业功能区,做大做强特色块状经济,引导中心镇区域范围内和周边乡镇的企业向产业功能区集聚。符合条件的中心镇产业功能区优先纳入开发区(园区)扩容规划。坚持工业化与城市化互动,实现产

业功能区与城镇基础设施的共建共享。按照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的方式,创新产业功能区的开发和管理体制。鼓励、支持发展商贸、物流和特色旅游等第三产业,提高第三产业在经济发展中的比重。

(五)加快社会事业发展。把加快社会事业发展作为推进“中心镇培育工程”的重点内容。加大对中心镇社会事业的投入,建设和完善“一校(高标准的普通高中或职业高中)、二院(综合性医院、敬老院)、三中心(文化中心、科普中心、体育中心)”等设施,有效解决农村社会资源短缺等问题。加快建立和完善中心镇社会养老保险、新型合作医疗和社会救助制度,发挥中心镇的农村公共服务平台作用。

(六)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把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作为推进“中心镇培育工程”的基本保障。按照统一规划、适度超前、统筹兼顾、确保重点的要求,建设与中心镇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基础设施,提倡和鼓励中心镇与周边乡镇共建共享。建设和完善“一路(高标准的进镇道路)、二厂(自来水厂和污水处理厂)、三网(自来水供水网、垃圾收集(处理)转运网、通村公交网)”等设施,加快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

三、扶持政策和改革措施

(七)建立和完善中心镇财政体制。按照分税制的要求和财权事权一致、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的原则,进一步完善中心镇财政体制,使之更加适应中心镇培育和壮大的需要。

(八)实施规费优惠政策。在中心镇范围内收取的规费和土地出让金,除规定上缴中央部分外,地方留成部分向中心镇倾斜。财政部门要强化监督、专款专用。

(九)加大对中心镇的投入。各级政府要加大对中心镇的投入,努力增强其集聚和辐射能力,提升其服务“三农”功能。省级有关部门要整合各类专项资金,合力支持培育中心镇。中心镇符合条件的产业、社会事业和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优先列入各级政府的重点工程,并安排一定的专项资金给予支持。金融机构要创新信贷品种、拓宽服务领域,采取多种扶持措施,加大对中心镇的信贷扶持力度;在中心镇吸收的储蓄存款原则上按照规定的存贷比投放中心镇。

(十)加大用地支持力度。各地在修编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时,应充分考虑中心镇发展的需要,合理布局,统筹安排。支持中心镇向国家有关部委申报开展城镇建设用地增加与农村建设用地减少相挂钩试点。各地应从省政府下达的用地指标中,安排一定数量,专项用于中心镇发展,并下达给中心镇。支持和鼓励中心镇通过挖潜,改造旧城,开展拆村并点、土地整理,开发利用荒地和废弃地,做到集中用地和集约用的;对符合条件的项目,省里优先核定土地周转指标给予支持。

(十一)扩大中心镇经济社会管理权限。按照“依法下放、能放则放”的原则,赋予中心镇部分县级经济社会管理权限。按照创建服务型政府的要求,强化中心镇政府农村科技服务、信息、就业和社会保障、规划建设、公共文化、义务教育、公共医疗卫生、计划生育和法律援助等公共服务职能。按照“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根据实际需要综合设置机构,在核定的人员总编制范围内配置工作人员。积极探索中心镇行政执法监管改革,界定法定职责,规范委托执法职权,合理确定协助义务。理顺中心镇条块关系,垂直部门派驻中心镇的机构及主要领导干部的考核要纳入中心镇考核体系,主要领导干部的任免须事先征求当地党委意见。

(十二)深化投资体制改革。坚持谁投资、谁经营、谁受益的原则,支持中心镇加大投资体制改革力度,允许中心镇依法组建城镇建设投资公司,拓宽融资渠道,吸引各类资本以多种方式参与中心镇基础设施、社会事业和产业功能区的建设。积极推行市政、绿化养护和环卫作业等公开招投标,加快推进中心镇市政公用事业市场化改革。积极培育自然人、企业法人或社团法人发起的小额贷款组织、担保机构,加强对中小企业和农民创业的融资服务。

(十三)加快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凡在中心镇有合法固定住所、稳定职业或生活来源的人员及其共同居住生活的直系亲属,均可根据本人意愿办理城镇常住户口,在教育、就业、兵役、社会保障等方面享受与当地城镇居民同等待遇,并承担相应义务;在转为城镇居民之日起5年内,可继续享受农村居民生育政策。

(十四)加快集体非农建设用地使用制度改革。进一步探索集体建设用地流转方式,保障集体建设用地依法、合理、规范流转。允许中心镇开展农民住宅产权登记试点。采取异地置换方式,积极鼓励山区农民迁移到中心镇落户就业。

(十五)深化农村集体资产管理体制改革。推进镇中村撤村建居社区管理体制改革,认真执行和落实好征地留用地政策,规范撤村建居的集体资产管理制度,提高集体资产民主管理水平,促进集体资产保值增值,积极推进集体经济的股份制合作改革,促进集体经济发展壮大。

(十六)加快建立统筹城乡的就业和社会保障制度。建立机构、人员、经费、场地、制度和工作“六到位”的中心镇劳动保障工作平台,加快中心镇人力资源有形市场和就业服务信息网络建设,建立健全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制度,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向中心镇非农产业转移。加快中心镇社会保障制度建设,规范和完善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制度,有条件的地方要积极探索面向农业劳动者的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全面普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深化完善新型农村社会救助体系,不断完善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建立与发展水平相一致的联动增长机制,逐步实现农村基本社会保障全覆盖。

四、组织领导

(十七)加强组织协调。省小城镇综合改革试点领导小组负责全省“中心镇培育工程”推进工作的组织协调。各市、县(市、区)人民政府要建立相应的组织协调机构,及时研究解决中心镇培育工作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确保各项政策落实到位和培育目标的顺利实现。中心镇培育的主要指标列入市、县(市、区)政府领导班子新农村建设考核内容。

加快丽水市中心镇建设的若干思考 篇5

各地级以上市人民政府,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

为加快推进广东省电网基础设施建设,保障电力安全、稳定输送和供应,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用电需要,促进全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加快电网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一)电网是带有营利性质的特殊的公益性基础设施。电网是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电力输送、保障电力供应的重要任务,直接关系到电力供应的安全稳定和电力工业的发展,对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保障社会和谐稳定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在国家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在各地、各有关部门和电网企业的共同努力下,广东省电网建设取得了显著成绩。但是,随着全省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电力需求增长迅猛,土地等资源日益紧张,电网建设过程中征地拆迁难、变电站站址和线路路径落实难、电网项目前期工作滞后等问题日益凸现。各地、各有关部门、各电力企业要从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高度,进一步提高对电网建设重要性、紧迫性的认识,切实改变“重电源建设、轻电网建设,重配电网建设、轻输电网建设”的思想,把加强电网建设作为当前和今后相当长一个时期内的一项重要任务来抓,进一步增强加快电网建设的使命感、责任感和紧迫感,增强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及时协调解决电网建设中遇到的问题,努力营造电网建设的良好环境,加快推进广东省电网建设。

二、切实做好电网建设项目征地拆迁工作

(二)合理确定电网征地拆迁补偿标准。各地、各有关部门要坚决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土地调控有关问题的通知》(国发〔2006〕31号)精神,切实维护被征地农民、集体和单位的合法权益,确保被征地农民原有生活水平不降低、长远生计有保障。省内(除深圳市以外)电网建设项目征地补偿的区域和标准(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按照省国土资源厅《关于实施广东省征地补偿保护标准的通知》(粤国土资发〔2006〕149号)规定执行,并在该征地补偿保护标准的基础上与被征地农民进行充分协商。电网建设项目征地涉及建筑物、构筑物拆迁的,按照各地级以上市人民政府规定的补偿标准进行补偿;各地级以上市人民政府尚未制订补偿标准的,按照其在同区域内的重置价予以补偿;对违章建筑和超过批准期限的临时建筑不予补偿。属于拆迁城镇房屋的,按照《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305号)规定执行。电网建设施工涉及林木砍伐和林地补偿的按有关法律规定执行。各地级以上市人民政府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等法律法规规定,综合考虑本地经济社会发展实际情况,按照依法合理的原则,制订本地区电网建设项目征地拆迁补偿标准和实施细则,进一步明确青苗补偿费和地上附着物补偿费等补偿标准,依法保障当地群众和电网企业的合法权益,充分调动当地群众支持电网项目建设的积极性,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三)加强电网建设项目征地拆迁补偿的组织协调工作。各地、各有关部门要按照各自职责,抓紧抓好电网建设项目(含过境线路)的征地拆迁工作。当地政府要落实责任,加大对110千伏以上输变电工程征地拆迁工作的协调和组织实施工作力度,并对本行政区域内电网建设的外部环境负责。电网建设单位要严格按照法定程序办理征地、拆迁、补偿等各项手续,并积极落实各项相关工作。对在电网规划、建设过程中,在变电站和架空电力线路的杆、塔基础及线行用地范围内“抢建”、“抢种”,以及无理阻挠干扰电网建设施工的现象,当地政府要及时采取措施,依法严肃处理。经批准以划拨方式取得国有土地使用权的电网建设单位,要按有关规定足额支付相关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地上附着物和青苗补偿费、拆迁补偿费以及其他相关的税费,各地、各部门不得搭车收取其他不符合规定的费用。

(四)加强对电网建设项目征地补偿费的管理。电网建设单位支付的各项补偿费用必须专款专用。属于单位的款项由被征地、被用地单位按规定使用,属于个人的款项要及时足额发放到个人,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截留挪用。

三、强化电网规划管理

(五)高度重视电网规划的编制工作。电网规划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做好电网规划与城乡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等规划的衔接,是保证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健康发展的重要基础。各地、各有关部门要将电网规划纳入城乡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并做好与公路、铁路、港口、航道等交通基础设施规划的衔接协调,实现电网规划与其他规划有机衔接和同步实施,切实做到电网用地及早规划、科学规划,统筹安排变电站建设用地和线路走廊。同时,要坚持电源建设与电网建设统一规划,做到电源与电网同步建设、协调发展。

(六)切实维护电网规划的严肃性。各地、各有关部门要对纳入规划的电网项目给予大力支持,采取有力措施确保电网建设项目有序推进。对已纳入各级规划的变电站建设用地和输电线路走廊进行规划控制,不得对规划选定的变电站站址和线路路径随意变动;确需调整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已预留的变电站建设用地的,要征求电网企业意见,由双方协商解决。现有的各级规划中未考虑电网建设用地的,要根据电网规划布局和现有规划安排,依法及时对有关规划进行合理调整和修改,确保电力建设需要。

四、加快电网建设项目前期工作

(七)及早做好电网建设项目前期工作。电网企业要严格依照基本建设程序办理电网建设项目核准报批手续,按照有关规定及早办理建设项目规划选址、用地预审、环境影响评价等前置审查审批文件;同时,要及早将项目规划提供给有关部门,争取在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工作中,将项目用地纳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电网企业对重点电网工程要提前开展前期工作,对其他电网项目要在合理建设工期内提前开展前期工作;对于纳入省电力规划的电源项目,要按照省确定的项目前期工作进度安排,同步开展送出工程选址、选线和预控等各项前期工作,及时开展接入系统工作。

(八)加快电网建设项目审批工作。各地、各有关部门要进一步加大对电网项目建设的支持和协调力度,对列入省电网规划的电网建设项目要及时办理相关审批手续。各有关部门要在法律法规允许的范围内,适当简化电网建设项目专项审批手续,在规定的行政许可期限内对电网建设项目提出审批意见,不得额外附加以其他部门意见作为审批先决条件,切实提高行政效率。城乡规划部门要进一步提高变电站站址、输电线路路径规划审查工作效率,及时核发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或出具对变电站站址、输电线路路径的确认意见,所批复站址应不占用或尽量少占用基本农田保护区,站址、线路路径要注意避让一级水源保护区、生态保护区、自然风景区、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等敏感区域。国土资源部门要依法及时做好电网建设项目用地预审等工作,努力保障电网建设项目的用地需求。对于尚未纳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电网建设项目用地,在电网企业按规定完善相关手续的前提下,国土资源部门要优先办理用地预审意见或初审意见,并依法及时办理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修改手续。环保、水利部门要按照突出重点、提高效率、简化程序的原则,加快电网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表)、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表)的审批工作进度,及时出具审批或预审意见。

五、加强电网项目建设管理

(九)充分发挥电网建设项目实施主体的作用。电网企业是电网建设项目的实施主体,充分发挥电网企业的主体作用,是切实加快广东省电网建设的重要前提。各电网企业要切实负起责任,积极主动与各级政府、各有关部门汇报、沟通和协商,争取各方面的支持,形成合力,努力实现电源项目与配套送出工程建设同步推进,确保电网建设项目按期投产。要贯彻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和以人为本的理念,对电网建设过程中群众所提的合法合理要求要予以满足,对不合法不合理的要求要认真做过细工作,争取群众的理解、支持和参与,形成共同推进电网建设的良好局面。要积极对电网建设项目开展优化设计,加大技术创新力度,优化电网电压等级,在提高安全可靠性的基础上,积极采用节能型、紧凑型、同杆多回线路技术,优化变电站建设模式,尽量减少占用土地等自然资源,实现节能降耗。

(十)各有关部门要全力支持加快电网建设。规划、国土部门要进一步加强电力线路保护区其他项目用地管理,避免新建项目影响或危及已建成的电力设施安全。建设部门要加强对电网项目建设施工质量和安全的监督管理。电力线路需要跨越公路、铁路、航道、桥梁等设施时,各有关单位要大力支持,积极协助、配合做好设计方案审批等工作。

(十一)建立加快电网建设的激励机制。要将电网建设与电源项目、配电网投资、省网供电指标的安排相挂钩,对电网建设支持力度大、电网建设外部环境好、电网工程建设顺利的地区,省有关部门和电网企业要对其电源建设项目、配电网投资额度的规划和计划安排上予以倾斜支持,并适当增加该地区的省网供电指标;对于工作力度不够、电网建设阻力大、电网建设外部环境不好,导致电网工程建设进度滞后的地区,要适当减少该地区配电网投资额度和省网供电指标,延缓该地区的配电网工程建设与改造进度;因电源送出工程建设滞后,导致电厂“窝电”的地区,暂不安排电源项目建设。具体实施细则另行制订下发。

六、加强电力设施保护和电网建设宣传工作

(十二)加大电力设施保护力度。各地、各有关部门要切实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法》、《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电力设施保护工作的通知》(国办发〔2006〕10号)等法律法规和文件要求,建立和完善省、市、县三级公安等部门和电力企业政企紧密合作的长效机制。各地、各有关部门要切实加强统筹协调和工作指导,建立和完善联合执法机制。公安机关要严厉打击盗窃、破坏电力设施的违法犯罪行为,集中力量侦办危害性大,影响恶劣的盗窃、破坏电力设施的重点案件。把保护电力设施安全纳入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范围,组织开展专项整治活动,严厉打击盗窃破坏电力设施的犯罪行为,集中整治影响电网建设和生产秩序的突出治安问题。电力系统要按照《企业事业单位内部治安保卫条例》(国务院令第421号)有关规定,设置与治安保卫任务相适应的治安保卫机构,配备专职保卫人员,组建必要的巡防队伍,依法加大对电力设施的保护力度,确保电力安全、稳定输送。

(十三)积极做好电网建设宣传工作。各地、各有关部门及电网企业要充分发挥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等新闻媒体作用,大力宣传电网工程建设的重要意义,积极普及有关电磁辐射的科学知识,消除群众不必要的担忧,积极宣传正确用电知识,加强舆论引导,营造人人关心电网建设、人人支持电网建设的良好社会氛围。

加快丽水市中心镇建设的若干思考 篇6

2007-06-18 信息来源:福建省人民政府

宁德地区行政公署,各市县(市)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

省政府原则同意《福建省进一步加快小城镇建设的若干意见》,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各地、市、县、区要根据《福建省进一步加快小城镇建设的若干意见》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制定具体的实施办法。在执行过程中,要认真总结小城镇建设的经验,并及时加以推广;出现新情况、新问题,可迳向省政府办公厅反映。

福建省进一步加快小城镇建设的若干意见

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指出:“发展小城镇,是带动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个大战略。”在实施我省新一轮创业的过程中,积极推进小城镇建设和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和中发〔1999〕12号文件精神,进一步加快小城镇建设,加速农村城镇化进程,推动农村经济社会持续协调发展,特提出如下意见:

一、抓紧组织县(市)域城镇体系规划的编制和小城镇总体规划的调整完善工作规划是建设的“龙头”和依据,是提高小城镇建设整体水平的前提。各县(市、区)要依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长远规划,抓紧开展县(市)域城镇体系规划的编制工作,及时搞好小城镇总体规划和修建性详细规划的编制、调整和深化。

县(市)域城镇体系规划要根据区域经济规模和发展方向,预测人口规模和城镇化水平,优化城乡结构布局;统筹安排区域基础设施和社会公共设施,重点解决好县(市)域内建制镇、集镇和中心村的布局以及交通网络、供排水管网、水源保护、电力通讯、垃圾污水处理和防洪排涝等基础设施布局;根据县(市)域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适度扩大重点小城镇规模,通过规划引导和政策扶持,促使有条件的重点小城镇向小城市发展。今年各地(市)要切实抓好一个县(市)域城镇体系规划编制的试点工作,明年起县(市)域城镇体系规划编制工作在全省范围内全面铺开,争取3至5年全部完成。

进一步深化小城镇的总体规划,对部分与社会经济发展不相适应的小城镇总体规划要及时调整。各级人民政府要结合本地实际情况,认真做好小城镇总体规划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环境规划等相关规划的协调衔接工作。在总体规划的指导下,重点抓好住宅小区、商业街区和工业园区的详细规划编制和景观设计工作。

强化规划管理,确保规划的严肃性。未编制规划的一律不准动工建设;已编制的规划,必须经过论证后严格按照法定程序及时报批。经批准的规划具有法律效力,未经原审批机关批准,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随意调整变更。

小城镇总体规划要由有资质的规划设计单位编制,省部级试点小城镇总体规划的调整完善工作由具有甲、乙级资质的规划设计单位承担。

各级人民政府要把小城镇规划调整完善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制定计划,明确责任,落实经费,切实抓紧抓好。规划经费以小城镇自筹为主,省、地、市、县(区)予以适当补助。具体办法由省财政厅会同省建委研究制订。

二、积极深化小城镇建设方式改革

全面推行“统一规划、合理布局、综合开发、配套建设”的建设方式,提高小城镇建设的综合开发水平。小城镇规划区内一律停止办理零星用地、零星建设审批手续。有条件的小城镇可通过成立房地产开发企业,实行统一开发、配套建设;简化小城镇房地产开发企业的审批手续,有关规费给予适当优惠。尚不具备条件的地方要走个人集资建房或集中统代建的路子,坚持“先地下、后地上”的原则进行配套建设,其税费仍按个人建房标准缴纳。进一步降低农村建房造价,凡属成片开发建设小城镇居民住宅小区的,小区外市政公用设施配套费由小城镇人民政府承担,小区内市政公用设施和非营业性配套公建费,一半由小城镇人民政府承担,一半摊入建房成本。各级土地行政管理部门对成片开发小城镇居民住宅小区的建设用地要在年度土地利用计划中统筹优先安排。

三、进一步抓好小城镇建设试点工作

根据不同地区、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突出地方特色,加强分类指导,进一步抓好全省小城镇建设试点工作。建立小城镇试点工作目标管理责任制,所在县(市、区)政府负责抓好落实;省、地(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加强检查指导,对试点小城镇实行动态管理。同时,小城镇建设试点要与农村小康建设、文明村镇建设、村容村貌整治等工作相结合,争取通过几年的努力,建成一批新型的示范小城镇,发挥辐射带动作用。

继续支持100个省部级试点小城镇搞好规划、建设和管理工作,除继续争取一批综合文件较好的小城镇列入国家计委实施的示范试点项目外,计划在山区地(市)选择部分重点小城镇作为省级小城镇建设试点示范项目,加大省级资金扶持力度。具体扶持办法由省建委会同省财政厅、省计委研究制订。所在地、市、县(区)也要安排资金予以配套扶持。从今年起,省级村镇规划事业费重点用于补助省部级试点小城镇和部分重点村(小区)的规划编制。

各地要进一步加强对省部级试点小城镇和重点村(小区)规划、建设和管理工作的指导和监督,省部级试点小城镇和省级重点村(小区)的规划设计方案须报请省、地(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审查同意后按法定程序报批。

四、建立和完善小城镇建设多元化投入机制

注重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逐步建立以政府投入为引导、主要依靠社会资金建设小城镇的多元化投资机制和建设体制,走出一条主要通过市场机制建设和管理小城镇的路子。

(一)坚持“谁投资、谁所有、谁受益”的原则,大力发展招商引资,允许和鼓励以国内BOT、项目融资、经营权转让等方式,吸引民间资本、外资和港澳台资金进入小城镇基础设施和服务性领域进行投资建设和经营活动,鼓励社会资金参与小城镇普通住宅的开发建设。

小城镇公用设施逐步实行有偿使用制度。投资经营自来水、市场、公园、公厕、垃圾转运站等市政公用设施,其投资收益给予合理回报,价格适当放开,价格水平由价格主管部门审批。路、桥等公益性设施,鼓励通过拍卖冠名权、有限期承担企业广告等形式,吸引各方面资金投入小城镇建设。

鼓励成立小城镇市政服务公司,对小城镇垃圾的收集、清运和下水道的疏通、清洗等服务性行业实行有偿服务,收费标准报价格主管部门审批。

(二)进一步加大小城镇建设的投入力度。

1.把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纳入全省固定资产投资规划和年度投资计划。省直有关部门扶持农村的建设资金要有计划地集中用于100个省部级试点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根据省委《关于进一步加快山区发展的决定》(闽委发〔1998〕17号文)精神,把山区小城镇建设列入山区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补助项目。

2.各地、市、县(区)政府要多渠道加大小城镇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山区市、县政府视财力可能逐步增加小城镇基础设施投资,除每年从本级财政预算内安排适当的资金用于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外,还可从本级财政预算外资金中安排一部分加以解决。各级政府补助资金重点用于小城镇的道路、供排水、垃圾处理、绿地、环境整治等市政公用设施建设。

3.在小城镇收取的城市维护建设税、基础设施配套费和小城镇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小城镇房地产综合开发中的公有收益等严格按照闽政〔1997〕5号文件的规定执行。

4.金融机构要进一步做好农村信贷工作,支持农村小城镇建设,对有还贷资金来源的小城镇基础设施积极予以贷款支持。拓展农村信贷范围,逐步开办农村消费信贷业务,对收

入稳定的农户,可参照城市住房信贷管理办法,适当发放住房贷款和房屋抵押贷款,并逐步建设和完善农村信贷管理的担保机制。

五、合理安排小城镇建设和发展用地

各地要贯彻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切实解决好小城镇建设和耕地保护的关系。在确保小城镇镇域范围内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的前提下,采取多种形式,拓宽小城镇建设用地渠道,合理安排小城镇建设和发展用地。

1.小城镇建设用地指标纳入省、地、市、县(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年度计划。在保证国家和省级重点建设项目建设用地的前提下,土地和计划部门在下达土地利用年度计划时,对村镇建设特别是经济发展较快地区的小城镇建设的合理用地给予支持。市、县政府要从本地的建设用地中切出一块专项指标,用于扶持重点小城镇建设。

2.小城镇建设要严格控制占用耕地,加大旧镇(村)改革的力度,盘活存量建设用地,走内涵挖潜、集约用地的路子。对通过旧村镇改造、土地整理等所增加的有效耕地面积,经省级土地行政管理部门验收确认后,在完成当地耕地占补平衡的前提下,可按60%比例置换成小城镇建设用地;该项用地可在本乡镇范围内使用,也可在本县(市、区)范围内统筹使用,并允许跨年度使用。对小城镇存量建设用地实行有偿使用,按规定收取的有关规费留给地方的部分,拿出一定比例专项用于村镇基础设施建设。

3.处理好集体土地交换、农民宅基地和土地承包经营权等问题。在不改变原土地用途性质的前提下,允许集体土地、农户承包土地以转包、互换、入股、租赁等形式,在集体经济组织范围内实行流转。鼓励集体存量建设用地的土地使用权合理流转。

六、积极引导乡镇企业向小城镇集中,大力发展二、三产业

通过规划引导和政府扶持,积极鼓励乡镇企业、个体私营企业和外资企业向小城镇工业园区集中,以利于连片发展和污染治理,形成规模效益,促进乡镇企业、农村二、三产业与小城镇建设同步协调发展。土地管理部门和计划部门下达年度土地利用计划指标要优先考虑小城镇工业园区的用地需要;新建小城镇工业园区的基础设施配套费予以减半征收;乡镇企业改制中涉及的存量建设用地,经有权机关批准,允许以租赁、联营、作价入股和其它法定形式进行土地使用权的处置。

七、加强小城镇建设工程质量的监督管理

小城镇建设要注重推广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新材料、新设备和新成果,提高小城镇建设的科技含量。凡在小城镇规划区内承接工程项目的勘察、设计、施工、监理等单位,必须持有相应的资质证书,并经县(市、区)或所在小城镇建设主管部门登记后,方可按照

规定的经营范围承接工程。村镇公共建筑工程、生产性建筑工程、基础设施工程以及成片开发的住宅小区、4层以上(含4层)且建筑面积500平方米以上的住宅建筑要实行建设项目法人或业主责任制,由项目法定代表人或业主对工程质量负总责,并建立勘察、设计、施工、监理的工程质量终身负责制度;县(市、区)建设工程建设监督站依法实施质量监督,按规定必须委托监理的要委托监理。上述限定规模以下的住宅建筑及其附属物必须实行有证设计、有证施工或使用通用标准图。村镇个体建筑工匠须经培训并领取《村镇建筑工匠许可证》后,方可承接4层以上(含4层)、建筑面积500平方米以下的个人住宅建筑工程。4层以下(含4层)、建筑面积500平方米以下的个人住宅的质量监督由业主自行选择。

八、切实加强对小城镇建设工作的领导

小城镇建设涉及面广、工作量大、政策性强、技术要求高,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各级各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加强领导,切实抓好这项工作。全省各地、市、县(区)、乡镇人民政府要把小城镇规划、建设和管理工作列入任期目标责任制,小城镇分管建设工作的领导要由具备一定建设专业知识的人员担任。

各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要认真组织实施小城镇的规划、建设和管理工作。加强规划建设管理人员培训工作,努力提高人员素质。各级政府要把小城镇规划建设管理人员正常经费纳入财政预算。

福州10个市级试点小城镇确定 各县市均有1个以上

2010-08-26 10:01

福州市市级示范性小城镇综合改革建设确定10个试点镇,各县(市)(除平潭县外)均有1个以上试点镇。这是记者25日从市政府获悉的。

据悉,今年10个市级示范性小城镇综合改革建设试点镇分别是:福清市高山镇、渔溪镇,长乐市江田镇、古槐镇,闽侯县白沙镇、南屿镇,连江县黄岐镇,罗源县起步镇,永泰县葛岭镇,闽清县东桥镇。

市级示范性小城镇综合改革建设同时列入我市2010年为民办实事项目,综合改革建设小城镇工作由所在县(市)政府负责,各级各部门要切实贯彻落实《福建省进一步加快小城镇建设的若干意见》精神,按照“规划先行、功能齐备、设施完善、生活便利、环境优美、保障一体”的原则,集中力量在我市小城镇改革发展战役上取得突破。

根据分工,市发改委牵头制定市级示范性小城镇综合改革建设实施意见,市城乡建设委员会制定小城镇开发建设工作推进计划,市规划局指导审核小城镇建设规划,市国土资源局

跟踪推进土地报批等工作,市监察、效能部门要加强对小城镇开发建设进展情况跟踪督查,推动县(市)小城镇综合改革试点建设。

加快丽水市中心镇建设的若干思考 篇7

一、丽水市乡村休闲旅游发展现状

近年来,我市加强旅游资源和乡村资源的整合力度,加快产业融合发展,大力推动乡村休闲旅游业配套建设,全力提升乡村休闲旅游服务质量,积极开展乡村休闲旅游宣传推介活动,全市乡村休闲旅游业取得了良好的发展业绩。为进一步发挥旅游惠民富民功能,我市积极开展浙江省“十百千”和“百千万”旅游富民工程创建活动,目前止,全市创建农家乐休闲旅游村(点)346个,其中省级特色村27个、市级特色村38个,省级特色点16个、市级特色点79个;累计启动农家乐综合体创建项目39个。今年1至9月份,全市农家乐乡村休闲旅游点共接待游客936.04万人次,比上年同期增长31%;总营业收入6.88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43.1%。

二、丽水市乡村休闲旅游呈现的主要特点

(一)乡村休闲旅游资源品位独特

丽水的自然环境以山地丘陵为主,占总面积的87%,是个典型的“九山半水半分田”的山区。绵绵高山孕育了众多江河,是瓯江、钱塘江、飞云江、灵江、闽江、福安江六江干支流源头区。瓯江是丽水第一大江、浙江第二大水系,贯穿全市9个区县(市),境内长309.4公里,流域内山高水深、景观多变,众多的乡村就分布在多样复杂的山区地形中,造就了美丽的乡村风光。丽水同时是长三角地区平均海拔最高的地区。由于地势起伏升降大,气温差异明显,具有“一山四季,山前分明山后不同天”的山地立体气候特征,是华东地区重要的避暑胜地。丽水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蕴育了黄帝文化、石雕文化、好川文化、华侨文化、剑瓷文化、香菇文化、廊桥文化、畲族文化、瓯江船帮文化等特色鲜明的地域文化,独具农耕文化的魅力。

(二)乡村休闲旅游开发理念创新

由于独具特色的乡村休闲(山村)资源优势,我市一直以来都将发展农家乐乡村休闲旅游业作为以农兴旅、以旅助农,推动农村发展、农民增收的亮点来抓。为全面落实“绿色崛起、科学跨越”战略总要求,打响“秀山丽水·养生福地·长寿之乡”区域品牌,进一步深化美丽乡村建设,引领农家乐乡村休闲旅游业转型升级,我市在全省甚至在全国率先提出“农家乐综合体”的概念,在全市谋划创建养生养老型、高山避暑型、民俗风情型、参与体验型、乡村民宿型、休闲农庄型等六大类型的农家乐综合体。

(三)乡村休闲旅游与大景区联动发展

目前,我市有4A级旅游景区18家,旅游景区的建设对乡村旅游(农家乐)拉动作用明显。乡村休闲旅游业的发展,同时也带动了遂昌原生态农产品的畅销,七山头土猪、黄泥岭土鸡、金竹山茶油、北界红提等原生态精品农业迅猛发展。围绕“经营山水、统筹城乡,全面建设长三角休闲旅游名城”发展战略,遂昌县把农家乐休闲旅游作为富民强县的战略性产业来抓,立足小山村,发展大产业,农家乐乡村休闲旅游得到迅猛发展,成为促进农业转型升级、新农村建设、农民增收致富的最大亮点。更难能可贵的是,全县上下发展乡村休闲旅游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被充分调动,“全民参与、惠及全民”的旅游经济发展核心理念得到普遍认同。

(四)乡村休闲旅游发展多种模式并举

为逐渐缓解我市乡村休闲旅游产品同质化、低端化等发展阶段的矛盾,我市导入多种模式促进乡村休闲旅游发展。一是“工商资本”模式。通过招商引资,由工商投资者选择乡村旅游产品的开发建设与经营。村民将闲置民房和土地出租给公司获得租金收益,同时可以为公司提供劳务支出获得工资收入。二是“协会+经营户”模式。即通过提高经营户的组织化程度,以协会为经济主体开展经营管理和宣传营销的模式。目前丽水全市已经建立起了市、县、乡、村四级农家乐协会,实现抱团发展,避免了经营户之间的恶性竞争,加强了行业管理和自律水平。三是“村+合作社”模式。农家乐乡村旅游合作社是农家乐经营户自愿联合,通过共同所有和民主管理来满足共同的经济和社会需求的社团组织。同时,我市通过政策创新与公共财政的引导投入,调动了各方发展乡村休闲旅游的积极性,促进了我市乡村休闲旅游的持续、健康发展。

三、丽水市乡村旅游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乡村休闲旅游同质化现象明显

丽水目前的乡村休闲旅游产品特色不突出、农味不浓、野趣不精、乡韵不足,尚未形成典型的“一村一品”、“一户一景”的格局。农村城市化、产品趋同化倾向严重;忽视游客对参与度、休闲度的诉求,休闲娱乐型与休闲度假型旅游产品明显不足,至于康体养生、民俗体验、科普科考、寻幽探险等高层次的专题类乡村旅游产品则更少;与农林牧业发展结合不紧密,对休闲农业和观光农业等旅游产品缺乏深层次开发;大部分乡村住宿设施表现为“城市宾馆”的简单版,偏好功能性供给,缺乏主题、特色和乡村风情。

(二)乡村休闲旅游基础配套建设相对滞后

由于丽水属于全省的经济后发地区,道路、能源、消防、环保等基础性和功能性设施投入不足,乡村休闲旅游点的农业面源污染、生活污水、人畜粪便和生活垃圾得不到妥善处理,原生态的自然山水、传统村落景观、特色民居和民俗风情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和干扰。部分村民受传统生活习惯影响和小农意识制约,环境保洁意识差,村庄脏、乱、差现象依然存在,一定程度制约我市乡村休闲旅游发展。远离长三角地区的区位劣势尤其成为主要的制约因素。

(三)乡村休闲旅游管理体制机制有待理顺

乡村休闲旅游是一种涉及面广、关联度高的综合性产业,其行业管理涉及农业、林业、水利、旅游、食品监督等多个政府职能部门,造成许多乡村旅游地出现多头管理、各自为政等问题,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乡村休闲旅游产业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同时与产业发展相适应的行业标准或规范缺乏,进一步限制行业发展。

(四)乡村休闲旅游发展要素制约明显

一方面,丽水作为我省的欠发达地区,政府对乡村休闲旅游发展主导资金投入不足,同时由于我市经济不发达,很难吸引好的客商投资乡村旅游项目,因此,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乡村旅游的规模化开发。另一方面,美丽乡村建设是乡村旅游发展的基础,由于美丽乡村建设涉及农办、农业、林业、水利、建设、交通、国土、旅游等多个部门,而各个部门对建设项目各有要求,资金下达方式各不相同,项目和资金整合度不高,也导致重复建设和资金浪费等问题。另外,乡村休闲旅游从业者总体文化程度偏低,又缺乏系统和专业的学习培训。目前我市乡村休闲旅游粗放经营现象严重,严重制约了其可持续发展。

四、促进乡村旅游发展对策。

(一)提高认识,实现将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

市委市政府高瞻远瞩,近期连续出台了推进美丽城乡建设、打造生态旅游名城和加快生态旅游业发展意见两个文件,进一步明确了旅游业作为我市的第一战略支柱产业的主体地位,丽水乡村旅游正迎来一个重要的战略机遇期。全方位推进我市乡村旅游产业发展,必须要努力实现在思想认识、发展理念、政策扶持等方面形成共识。

(二)规划引领,在打造“第一支柱产业”中凸显支柱作用。

根据发展定位,在对乡村休闲旅游资源进行全面调查的基础上,把乡村休闲旅游作为一个重要产业纳入建设整体规划,制订出契合实际的乡村旅游近期、中长期发展规划,有重点、有步骤地推进乡村休闲旅游可持续发展。突出一县一主题、一县一特色,着力形成“一村一品”、“一村一景”、“一村一韵”。同时,加快建立乡村旅游法规体系,制定《乡村旅游发展规划》《乡村旅游促进计划》《乡村旅游地规划与建设条例》《乡村旅游经营者上岗管理条例》《乡村旅游质量投诉与责任事故处理条例》等配套措施,引导村旅游步入规范化发展轨道。

(三)注重特色,努力培育乡村休闲旅游精品

特色是旅游产品保持顽强生命力的重要因素,乡村旅游的开发重点就是需要挖掘具有浓厚地方特色的“三农”文化。全市各县(市、区)要进行全面统筹,实现差异发展,推进“一县一特,一村一品”等发展战略。在发展乡村旅游产品时,要突出农村生产生活形态,深入挖掘农耕文化、森林文化、渔业文化、养生文化、风水文化、民俗文化等,不断丰富乡村旅游产品的文化内涵。要加快推进“农家乐综合体”创建,实现农家乐乡村休闲旅游由低级向高级、同质化向差异化、单体经营向集群布局三大转变。通过“吃、住、行、游、购、娱、养”七要素的合理集聚,建成多功能的宜居、宜业、宜游、宜养乡村休闲养生旅游目的地和乡村休闲养生旅游集聚区。

(四)推进融合,实现乡村休闲旅游业转型升级

要进一步加强资源整合和产业融合,充分利用森林旅游资源、水利旅游资源、农业旅游资源、红色旅游资源和乡土文化资源等,通过融合发展,逐步形成依托农家、连接户外的乡村休闲旅游发展格局和模式,并通过户外休闲运动、乡土娱乐活动以及参与性的劳动体验活动等,推进乡村休闲旅游转型升级。同时,乡村休闲旅游产品的开发必须紧紧围绕“秀山丽水·养生福地·长寿之乡”的区域品牌定位,将养生元素融入乡村休闲旅游产品,让人们在休闲旅游的同时得以养生,符合市场需求和发展趋势。

(五)加强保护,做足乡村休闲旅游特色文章

乡村休闲旅游主要面向城市居民,一定要保护和传承好乡村本土文化,突出“乡村”特色,尽量消除“乡村城市化”。一方面要保持乡土本色,突出田园特色,保持农业在生产活动中的比重,使农村回归它最质朴的美丽。另一方面要保护和挖掘当地民俗文化,要培养乡村休闲旅游接待地的居民对自己独特的地方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确保传统核心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同时要注重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尽量避免资源的简单粗放使用,杜绝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性开发。

(六)狠抓投入,推进“1311”乡村休闲旅游示范村建设

为有效优化我市旅游产品结构,提升整体旅游品牌形象,切实推动旅游产业转型升级,今年,我市提出实施旅游“1311”行动计划,重点围绕5A级旅游景区创建、高等级旅游景区揽、旅游招商引资以及乡村旅游示范村培育等进行全面推进。下一步,我们通过标准制定、政策扶持、责任落实方案实施和计划落实等措施,按照成熟一个评定一个的要求进行积极培育和扶持,使之成为我市乡村休闲旅游重要平台和窗口。

(七)培养人才,提升乡村旅游从业人员素质。

上一篇:4第三课认清基本国情下一篇:企业管理五大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