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瑞安市

2024-09-24

浙江瑞安市(共9篇)

浙江瑞安市 篇1

医疗卫生资源是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合理配置有限的卫生资源,实现配置过程中的公平和效率是有效满足人们卫生服务需求的重要保障,同时,也是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和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保障。面对经济社会发展新形势,如何合理配置医疗卫生资源,实现卫生事业更快更好地发展,是广大卫生管理专家当前讨论的热点问题。本文在调查了瑞安市卫生资源配置现状的基础上,提出卫生资源合理配置的对策。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通过瑞安市卫生局、统计局等有关部门提供的全市所有医疗卫生资源的相关数据及通过入户问卷调查方式获得相关资料;入户调查的调查员由温州医学院高年级医学生担任;调查内容包括家庭成员基本情况、年收入水平、健康状况、两周患病率及就诊情况、一年内住院情况以及医药费水平和就医机构等内容。

1.2 方法

采用描述性统计方法,应用SPSS统计软件,分析各类卫生资源的结构比、利用效率,对医疗卫生资源投入及使用效率等因素进行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医疗机构情况

2006年瑞安市有医疗卫生机构305个,其中县及县级以上等级医院5个,中心卫生院6个,乡镇中心卫生院总数为52个,卫生防疫机构1个,科教机构(卫生进修学校)1个,村卫生室226个,其他卫生事业机构14个。

2.2 卫生工作人员情况

2006年瑞安市共拥有从事卫生工作的人员4 844人,其中执业医师和助理执业医师2 294人,注册护士1 015人,检验人员168人,药剂人员403人,其他卫生技术人员545人,管理与其他人员419人;卫生技术人员中有职称人员2 314人,占卫生技术人员总数的52.29%,其中高级职称117人,中级职称560人,初级职称1 637人。

2.3 每千人拥有医护人员数

2006年瑞安市年均总人口数为147.81万人,每千人拥有卫技人员数为2.99人、执业医师和助理医师为1.55人、护士为0.69人,医护比为2.17∶1。瑞安市每千人拥有医生数低于鹿城区;同时,根据2006年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05年年度全国百强县名单,浙江省乐清市、瑞安市分列全国百强县第40位和第42位,但是瑞安市每千人拥有医生数比乐清市低12%;与瑞安市同属于温州地区的平阳县经济发展水平远低于瑞安市,但是每千人拥有医生数却高于瑞安市水平,具体见表1。

2.4 床位数

2007年瑞安市医疗机构总共拥有床位数2 279张,其中等级医院拥有床位数为1 640张,占总床位数的72%,每千人床位数为1.55张,温州地区平均每千人床位数为2.22张,瑞安市每千人床位数低于温州地区的平均水平,远远低于鹿城区水平,见表2。

2.5 卫生事业经费

2007年瑞安市卫生事业经费支出总计为7 510万元,占总财政支出的5.14%,人均卫生事业经费50元,主要用于人员经费、医疗基本建设支出等方面。2007年温州地区人均卫生事业经费支出72.49元,鹿城区人均卫生事业经费支出为188.23元,平阳县人均卫生事业经费支出为50.56元。瑞安市人均卫生事业经费支出远远低于温州地区水平和鹿城区水平,与平阳县水平基本一致。

2.6 不同经济发展水平乡镇医疗卫生资源情况

瑞安市现下辖安阳等6个街道,及塘下、莘塍12个镇和大南、北龙19个乡,各个乡镇之间经济发展不平衡,塘下、莘塍、汀田、飞云镇为2006年全国千强镇,年人均收入达1万元以上,而顺泰乡、桂峰乡等山区县镇年人均收入仅3 000多元,刚脱离浙江省农村贫困线标准,因此,不同经济发展水平之间的医疗卫生资源也处在不同的水平,见表3。

3 讨论

3.1 卫生资源存量相对不足

从上述的调查资料中不难看出瑞安市卫生资源存量相对不足,无论是卫生人力资源(全市每千人口中拥有卫技人员、执业医师和助理医师、注册护理人员数及医护比),还是卫生物力资源(每千人床位拥有数),卫生事业经费支出均低于温州地区平均水平,甚至某些卫生资源指标数低于经济欠发达县。

3.2 卫生资源分布存在不平衡

瑞安市卫生资源配置结构显示出巨大的城乡差异,卫生人力、物力资源分布极不平衡。大部分高、精、尖的医疗设备和高水平的卫生技术人员分布在城区内的等级医院,而有大量医疗卫生服务需求的县乡或边远地区只分布着较少的低档次的卫生资源;同时,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的农村,医疗卫生资源的分布也极度不均衡,经济发展好的镇卫生工作有了较大的发展,各村普遍建成了卫生室,配齐了医生,建设了具有一定规模的乡镇卫生院,实行合作医疗制度,“人人享有初级卫生保健”的目标已基本达到,形成了农村初级卫生保健三级网络。而经济欠发达乡镇的镇卫生院和社区医疗卫生服务站房屋破旧、设施简陋和医疗器械破损,得不到补充和改善,难以达到正常医疗保健的目标,甚至某乡镇33个行政村只有1个农村卫生工作室,远远落后于1个行政村设立1个村卫生室的要求,卫生事业发展滞后,与人民群众对医疗卫生的需求不相适应。

资源配置的不合理,一方面使得医疗条件较差的区域内的病人为了获得较好的医疗条件向城区流动,造成大医院门庭若市,使得原本资源有限的大医院不堪重负,加剧了城区看病难的状况;另一方面,社区、农村医疗条件较差的卫生机构因不能满足群众基本的医疗卫生需求而门庭冷落,无人问津,使本来并不充足的卫生资源又被闲置,效益受损[1]。

4 建议

4.1 确立基本卫生保健的优先发展地位,强化初级卫生保健工作的公平性

实施初级卫生保健是为全体居民提供最基本的卫生保健服务,预防疾病与促进人民健康,提高全民族的身体素质。从经济学角度分析,基本卫生保健服务具有显著的外部性,与一般卫生支出相比,基本卫生保健支出更有利于中低收入人群,能够有效降低公众健康风险,具有明显的成本优势。首先,应明确公共卫生支出必须向基本卫生保健倾斜,这不仅能实现公平性,也是提高资金利用效率的最优选择。其次,由于卫生资源配置公平性与经济发展水平相关性不高[2],各部门不应该因为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受财政投入限制而降低对农村初级卫生保健工作公平性问题的重视。要加大对农村初级卫生保健工作的财政投入,尤其是对贫困地区而言,初级卫生保健工作的财政投入对发展生产,摆脱因病致贫、因病返贫困境,以及卫生扶贫具有战略性意义,真正实现初级卫生保健工作的公平性。

4.2 重组医疗卫生机构,建立医疗产业集团,实现医疗人力、信息、学科等资源的共享

医疗人力、信息和学科资源的共享的终极目标就是医疗机构的集团化建设[3]。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导致了公立医疗机构的两极分化,因此,急需进行医疗资源的重组。可通过实施集体卫生院股份合作制,国有医院兼并和合资联营股份制,筹建医院集团等方式,形成几家医疗机构组成的一个产业链,医疗集团使主体医院扩大了发展空间,增加了医疗市场的资产优势,也使原本经营状况较差或濒临倒闭的医院通过资源重组焕发生机,盘活了闲置或效率低下的卫生资源,达到卫生资源的优化配置。

4.3 鼓励非公有制经济参与医疗卫生产品生产领域

医疗卫生服务就其本身而言,可分为基本医疗服务与临床医疗服务。临床医疗需求就性质而言,属于一种私人需求,因为大部分临床医疗产品的消费和服务的享用是完全可以排他的,瑞安市作为一个民营经济发达的城市,民间充裕的资本可以作为医疗卫生事业经费不足的有效补充,这将有效地增加医疗卫生服务的供给能力。为提高医疗卫生服务供给的效率,应鼓励包括外国资本在内的各种非国有经济进入医疗卫生服务领域,促进竞争性医疗卫生市场格局的形成。通过在国有医疗卫生机构的产权重组引入非公有制经济成分,向非公有制经济让渡部分或全部产权,形成产权主体多元化的混合型医疗卫生企业等形式,从外部推进公立医疗机构经营管理机制的转变,促进医疗卫生资源配置的优化与效率的提高。

摘要:通过对瑞安市卫生资源分布状况与医疗机构卫生服务情况的调查与分析,指出瑞安市卫生资源存量相对不足,分布存在不平衡等问题,提出确立基本卫生保健的优先发展地位,强化初级卫生保健工作的公平性;重组医疗卫生机构,建立医疗产业集团;鼓励非公有制经济参与医疗卫生产品生产领域等建议,为制定瑞安市区域卫生规划及建立瑞安市医疗服务新体系提供基础性的参考。

关键词:医疗卫生资源,配置,区域卫生规划

参考文献

[1]翁坚克,谢红莉,麻瑞龙.温州市卫生资源现状调查与分析[J].中国医院,2007(6):27-29.

[2]王悦,刘莉云.浙江省农村卫生资源配置公平性的比较研究[J].卫生软科学,2008(2):57-60.

[3]由宝剑,杜恂.医疗卫生资源共享若干问题的思考[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08(1):167-168.

浙江瑞安市 篇2

教版

温馨提示: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00,没有答题卷,答案请写在试卷答案线上。

一、书写(3分)

你的全卷书写规范、清楚、涂改很少,得3分;书写清楚,涂改较少,得2分;书写较潦草,涂改较多,得1分;乱涂乱画,不得分。

二、语文知识积累与运用(22分)

1.请细心阅读,并根据拼音写汉字(4分)

以“凝聚·回归·共赢”为主题的2013世界温州人大会闭幕了,然而,春意méng()动的ōu()江两岸,海内外温州人回乡发展、xié()手共赢的大幕刚刚拉开!

凝聚:乡情为niŭ()带集结智慧与力量。游子千里梦,依依故乡情。家乡的发展,是所有温州人的共同牵挂;家乡的繁荣,是所有温州人的共同心愿。

2.按要求填空(11分)

(1)行万里路,语文在路上:过零丁洋,感受“人生自古谁无死,”的豪情壮志;漫步赤壁,体会“东风不与周郎便,”的抑郁;泛舟富春江,体味“

,”;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的情怀。

(2)你和你的好友将天各一方,好友非常伤感,这里,你可借用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的“,”两句来劝慰他;还可以用苏轼的《水调歌头》中的“,千里共婵娟”来祝福朋友。(3)有一个名人曾说过:“世上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由此,我们联想到韩愈的《马说》中的一句话:“

。”

(4)读万卷书,语文在书中:读郭沫若的《 》(课文题目),倾听屈原“要飘流到那没有阴谋、没有污秽、没有自私自利的没有人的小岛上去“的呐喊:读(作者名)的《海燕》,领略无产阶级革命先驱的崇高精神。3.综合性学习(7分)

某班同学在完成综合性学习活动“献给母亲的歌”的过程中,搜集到如下材料。请你按照要求回答。

【材料一】有一回我摇车出了小院,想起一件什么事又返身回来,看见母亲仍站在原地,还是送我走时的姿势,望着我拐出小院去的那处墙角,对我的回来竞一时没有反应。(史铁生《我与地坛》)

【材料二】我自己有了孩子,才明白把五个孩子拉扯大哪里是简单的事情。但是,我很少听见她谈论其中的辛苦,她一定以为这种辛苦是人生的天经地义,不值得称道也不需要抱怨。(周国平《用什么来报答母爱》)

【材料三】每天吃过晚饭,往往九点来钟,我们上床睡,母亲则坐在床角,将仅仅20瓦光的灯泡吊在头顶,凑着昏暗的灯光为我们补缀衣裤。(梁晓声《母亲》)

【材料四】你入学的新书包有人给你拿;你委屈的泪花有人给你擦;你雨中的花折伞有人给你打;你爱吃的三鲜馅有人给你包。啊!这个人就是娘,这个人就是妈。(车行《母亲》)

(1)以上四则材料,没有体现出母亲辛劳的一则是材料(2分)

(2)根据【材料三】或【材料四】提供的情景,仿照示例,把下面的句子补充完整。(2分)

示例;母爱是儿女离家时亲切的叮咛,那份牵挂陪伴我们远行。

4.名著与阅读。(3分)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朝花夕拾》,是鲁迅回忆童年、少年和青年时期不同生活经历与体验的文字,是回忆性散文。本书里面的每一篇文章都展现当时的世态人情、民俗文化,流露了鲁迅先生对社会的深刻观察和对家人师友的真挚感情。B.《童年》中的阿廖沙是个善于观察、非常敏感的孩子。在外祖父家里,他饱受欺凌;但在外祖母的细心呵护和许多善良正直的人影响下,他成长为一个坚强、勇敢、正直和充满爱心的人。

C.《骆驼祥子》是老舍的代表作之一,主要是以一个人力车夫祥子的行踪为线索,以二十年代末期的北京市民生活为背景,以人力车夫祥子的坎坷、悲惨的生活遭遇为主要情节,深刻揭露了旧中国的黑暗。

D.《海底两万里》构思巧妙,情节惊险。它主要讲述尼摩船长为了实现自己的发财梦想,乘坐诺第留斯号潜艇在海底探险、寻找沉船宝藏的故事。

三、现代文阅读理解(25分)

(一)雨的随想(10分)

汪国真

①有时,外面下着雨心却睛着;又有时,外面晴着心却下着雨。世界上许多东西在对比中让你品味。心晴的时候,晴也是雨;心雨的时候,雨也是晴。

②不过,无论什么样的故事,一逢上下雨便难忘。雨有一种神奇:它能弥漫成一种情调,浸润成一种氛围,镌刻成一种记忆。当然,有时也能瓢泼成一种灾难。

③春天的风沙,夏天的溽闷,秋天的干燥,都使人们祈盼着下雨。一场雨还能使空气清新许多,街道明亮许多,“春雨贵如油”,对雨的渴盼不独农人有。

④有雨的时候既没有太阳也没有月亮,人们却多不以为忤。或许因为有雨的季节气候不冷,让大阳一边凉快会儿也好。有雨的夜晚则另有一番月夜所没有的韵味。有时不由让人想起李商隐“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的名句。

⑤在小雨中漫步,更有一番难得的惬意。听着雨水轻轻叩击大叶杨或梧桐树上那阔大的叶片时沙沙的声响,那种滋润到心底的美妙,即便是理查德·克莱德曼钢琴下流淌出的《秋日私语》般雅致的旋律也难以比较。大自然鬼斧神工般的造化,真是无与伦比。

⑥一对恋人走在小巷里,那情景再寻常不过。但下雨天手中魔术般又多了一把淡蓝色的小伞,身上多了件米黄色的风衣,那效果便又截然不同。一眼望去,雨中的年轻是一幅耐读的图画。⑦在北方,一年365天中,有雨的日子并不很多。于是若逢上一天,有雨如诗或

(填序号)。有诗如雨,便觉得好奇。

5.文章开头是富有哲理的自然段,但有两个语句排版时弄错了位置,从而颠倒了作者的意思。请指出这两个语句(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对调。

6.汉语的词汇是丰富的,同一种意思常常可以用不同的词语来表达。请你给第②段加横线的“弥漫”、“浸润”、“镌刻”、“瓢泼”各更换一个更加平易的二字词语。(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第④段写道,在“有雨的夜晚”可以使人想起李商隐的“何当共剪西窗烛……”的名句。如果也是夜晚,和着习习春风,绵绵细雨悄然而下,你一定会想起课文中曾经学过的另一位唐代诗人的一个名句,请写出这个名句。(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文中第⑥段写道:“一对恋人走在小巷里……雨中的年轻是一幅耐读的图画。”请你按下边的要求,模仿原文的句式和语言特点,试写一个感人的画面。(2分)

答:一个老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雨中的牵手是一幅耐读的图画。

(二)爱尔克的灯光(节选)(15分)

巴 金

傍晚,我靠着逐渐黯淡的最后的阳光的指引,走过十八年前的故居。这条街、这个建筑物开始在我的眼前隐藏起来,像在躲避一个久别的旧友。但是它们的改变了的面貌于我还是十分亲切。我认识它们,就像认识我自己。还是那样宽的街,宽的房屋……我仿佛要在这里看出过去的十九个年头,不,我仿佛要在这里寻找十八年以前的遥远的旧梦。

黑暗来了。我的眼睛失掉了一切。于是大门内亮起了灯光。灯光并不曾照亮什么,反而增加了我心上的黑暗。我只得失望地走了。我向着来时的路回去。已经走了四五步,我忽然掉转头,再看那个建筑物。依旧是阴暗中一线微光。我好像看见一个盛满希望的水碗一下子就落在地上打碎了一般,我痛苦地在心里叫起来。在这条被夜幕覆盖着的近代城市的静寂的街中,我仿佛看见了哈立希岛上的灯光。那应该是姐姐爱尔克点的灯吧。她用这灯光来给她的航海的兄弟照路。每夜每夜灯光亮在她的窗前,她一直到死都在等待那个出远门的兄弟回来。最后她带着失望进入坟墓。

在一个春天的早晨,依旧是十八年前的那些人把我送到门口,这里面少了几个,也多了几个。还是和那次一样,看不见我姐姐的影子,那次是我没有等待她,这次是我找不到她的坟墓。一个叔父和一个堂兄弟到车站送我,十八年前他们也送过我一段路程。

我高兴地来,痛苦地去。汽车离站时我心里的确充满了留恋。但是清晨的微风,路上的尘土,马达的叫吼,车轮的滚动,和广大田野里一片盛开的菜子花,这一切驱散了我的离愁。我不顾同行者的劝告,把头伸到车窗外面,去呼吸广大天幕下的新鲜空气。我很高兴,自己又一次离开了狭小的家,走向广大的世界中去!

忽然在前面田野里一片绿的蚕豆和黄的菜花中间,我仿佛又看见了一线光,一个亮,这还是我常常看见的灯光。这不会是爱尔克的灯里照出来的,我那个可怜的姐姐已经死去了。

这一定是我的心灵的灯,它永远给我指示我应该走的路。

(选自《语文报》)

9.“爱尔克的灯光”是西方经典传说,根据你的理解,说说这个传说的大概。(3分)。10.你认为作者用“爱尔克的灯光”为题有何含义?(3分)。

11.你怎样理解“我好像看见一个盛满希望的水碗一下子就落在地上打碎了一般”这句话的含义?写出了作者怎样的情感?(3分)

。12.在你的生活中,是否也有一盏像“爱尔克的灯光”一样为你守候的灯呢?(3分)。

13.选文最后两段写道:“我仿佛又看见了一线光,一个亮……这不会是爱尔克的灯里照出来的,…… 一定是我的心灵的灯……”,说说你对这两段话的理解。(3分)。

四、古诗文阅读理解(20分)

(一)丰乐亭游春(其一)欧阳修(5分)绿树交加山鸟啼,晴风荡漾落花飞。鸟歌花舞太守醉,明日酒醒春已归。

15.“鸟歌花舞太守醉”中的“醉”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二)文言文比较阅读(15分)

〔明〕宋濂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砚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晋〕 皇甫谧

年二十,不好学,游荡无度,或以为痴。尝得瓜果,辄进叔母任氏①。任氏曰:“《孝经》云:‘三牲之养,犹为不孝②。’汝今年余二十,目不存教,心不入道③,无以慰我。”因叹曰:“昔孟母三徙以成仁,曾父烹豕以存教,岂我居不卜④邻,教有所阙⑤,何尔鲁钝之甚也!修身笃学,自汝得之,于我何有!”因对之流涕。谧乃感激,就乡人席坦受书,勤力不怠。

居贫,躬身稼穑,带经⑥而农,遂博综典籍⑦百家之言。沉静寡欲,始有高尚之志,以著述为务,自号玄晏先生。著《礼乐》、《圣真》之论。

4(选自《晋书·皇甫谧传》)[注释]①叔母任氏:指抚养他的任姓叔母。②三牲之养,犹为不孝:意为即使每天给父母吃牛、羊、猪(三牲)肉,仍称不上是孝子。③道:正道。④卜:此指选择。⑤阙:同“缺”。⑥经:此指儒家经典著作。⑦博综典籍:博览儒家经典著作。16.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4分)①俟其欣悦,则又请焉。②录毕,走送之。③或以为痴。... ④辄进叔母任氏。.17.下列加点字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3分)例:教有所阙 .A、四支僵劲不能动 B、未尝稍降辞色 ..C、同舍生皆被绮绣 D、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18.翻译:①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2分)。

19.这两个故事叙述两位古人勤奋学习的事迹。“天才出自勤奋”这是古今学者经过实践总结出来的真理,请举出两个古今中外的有关这个方面的例子。(2分)。

20.读《送东阳马生序》我们了解了宋濂自幼好学,读《晋书·皇甫谧传》我们知道皇甫谧年二十始勤学,结合上文说说你更喜欢谁?喜欢的原因是什么?从他们身上你获得什么启示?(4分)。

五、根据要求作文(30分)

21.“如果你渴求一滴水,我愿意倾其一片海;如果你要摘一片红叶,我给你整个枫林和云彩;如果你要一个微笑,我敞开火热的胸怀;如果你需要有人同行,我陪你走到未来。

春暖花开,这是我的世界。每次怒放,都是心中喷发的爱。风儿吹来,是我和天空的对白。微弱的声音,唱出我最执着的期待……生命如水,有时平静,有时澎湃。穿越阴霾,阳光洒满你窗台,其实幸福一直与我们同在,我的世界春暖花开!” 2013年春晚,那英的一曲《春暖花开》唱暖了你我的心。请以《 春暖花开》为题,写一篇作文。要求:

(1)文体自选。

(2)书写工整,不少于600字。

浙江瑞安市 篇3

流动人口是一种特定的社会经济现象。一个地区或城市实际人口数量的增减、构成的变化, 始终包含着外来人口的状况, 他们的活动对流入地和流出地的人口发展以及社会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发展都有着不同的作用和影响。在我国现行户籍管理制度的情况下, 所谓流动人口是相对城市常住人口而言的, 专指离开常住户籍所在地、跨越一定的行政辖区边界、在某一地区滞留一定时间、从事各种活动的人口。因此, 流动人口也常被称做外来人口、暂住人口。

一、瑞安市流动人口的分布与构成特点

瑞安市的外来人口主要集中在城郊结合部和经济较为发达的集镇, 从瑞安东北部的场桥沿梅塘公路、塘河两岸到城关东门与从飞云沿56省道至马屿一带是瑞安市流动人口的主要分布地带, 流动人口数约占到全市流动人口的80%。其中, 安阳街道、塘下镇、莘塍街道、飞云街道、仙降街道、汀田街道是瑞安市流动人口的五大集聚区, 也是流动人口管理的重点区域。

根据统计, 2011年瑞安市登记在册的流动人口总数达到548370人。其中, 安阳镇有119219人, 塘梅公路沿线及塘河两岸地区有247392人, 飞云经仙降至马屿镇沿老56省道一带有112004人。2001年全市登记在册流动人口仅220452人, 2002年为270697人, 10年间流动人口翻了一番。这些仅是流动人口管理所的统计数字, 加上未登记在册的流动人员和散居乡村的流动人口, 估计全市流动人口在今年超过60万。瑞安市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局2011年3月21日统计报表显示, 在全市省外流入人口中, 来源地主要集中在江西、贵州、四川、安徽、湖北、湖南、河南、重庆等省份, 流动人口数均在2万人以上, 合计为484019人, 占了全市省外流入人口总数的88.27%, 居首位的是江西省、流入人口达121752人, 占省外流入人口22.20%, 其次是贵州省占19.97%, 四川省占13.80%, 安微省占9.94%, 湖北省占7.26%, 湖南省占6.18%, 河南省占5.15%, 重庆市占3.87%, 还有福建省、云南省、陕西省分别占1.37%、1.45%、1.16%, 其他省份共占3.12%, 来自浙江省内的有25424人、占4.64%。

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 2010年11月1日零时, 瑞安市常住人口有142.47万人, 男女性别比为109.25:100, 人口自然增长率6.58‰, 人口密度为1121人/平方公里, 呈现东密西稀分布。可见, 除去外出经商、学习人员, 在本土生活、工作的瑞安人达100万人, 在瑞安大地上, 每三个居住人口中就有一个是流动人口, 流动人口占到居住人口的1/3, 在东部发达地区, 流动人口分布的密度更高。无论从何种意义上说, 这些流动人口已经成为瑞安市社会经济活动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 他们对全市的城市建设和企业生产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近几年来, 瑞安市的流动人口逐渐增多, 并随着经济的景气情况略有波动, 呈现出以下几大特点:

1. 工作、居住集中在城郊结合部, 并有向农村集镇扩散的趋势。

瑞安县城原来比较小, l987年县改市后, 县城急剧膨胀, 周边的卫星乡镇并入城关, 众多的乡镇企业建在城郊, 旧城的老厂都移址城郊, 另外安阳新区、瑞祥新区又一直处在开发建设之中, 附近是瑞安经济技术开发区, 这些地方适宜流动人口从事的职业和就业岗位相对较多, 工资收入也比较高, 目前大部分的劳动力都集中于此, 这里的流动人口近20万人, 占全市流动人口的近1/3。

改革开放以来, 瑞安市的民营企业发展迅速, 基本完成了初步的原始积累, 商品经济兴旺发达, 农村城市化进程大大加快, 这些发展既离不开流动人口的辛勤劳动, 同时又为他们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最近几年, 农村集镇的流动人口迅猛增多, 就连地处西部山区的湖岭镇2011年已有7867人登记在册, 甚至连地处海岛的北麂每年流动人口都在500人以上。很显然, 流动人口已经向广大的农村逐渐扩散, 呈现出由点及面的分布趋势。

2. 从业领域相对集中, 以血缘、地缘和业缘关系为基础集聚。

虽然瑞安市的流动人口增速较快, 但他们的从业领域却相对集中。据不完全统计, 流动人口的职业分布中, 服务类行业, 生产、运输设备操作及有关人员占52%;商业、服务业人员占20.6%;农林牧渔水利业人员占18.4%;专业技术人员仅占4.9%。这一方面说明流动人口的从业领域比较狭窄、集中, 另一方面也反映出其职业分布的双向特征, 即就业的劳动力要么在第二产业的生产第一线从事以体力劳动为主的工作, 要么是在第三产业的服务领域从事商业、餐饮业、修理业及居民服务等各类服务活动。从流动人口的年龄看, 主要集中在15~34周岁、占69.5%。

如此众多的外来劳动力慕名来到温州、驻足瑞安, 为了生存与发展的需要, 逐步形成了以血缘、地缘及业缘为纽带的集聚现象。这种集聚大体源于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相当多的外来劳动力是在同乡、同族、同村的介绍或带领下来到瑞安, 不断形成连带、扩散的态势, 导致血缘、地缘及业缘集聚的必然结果;二是在人生地不熟的环境中站住脚、扎下根, 最可靠、也是最简洁的方式就是依血缘、地缘及业缘聚居。为方便流动人口来往, 在瑞安市的胶鞋基地仙降街道、塘下镇, 还专线开辟了至江西九江、贵州、河南等地的客运线路。

3. 长期滞留者渐多, “举家迁移”现象日益普遍。

目前, 在瑞安居住达半年以上的外来从业人员约占全部外来从业人口的67.3%, 这说明尽可能地长期居留是外来劳动力的一个基本特征。其中, 从事废旧物资回收、修理、餐饮和其他各种服务业的流动人口60%以上在瑞安居住达半年以上;工业企业部门中的流动人口长期居留者的比例高达72.5%;由于季节性和周期性的特点, 建筑业装饰行业中长期滞留者的比例稍低, 但也超过半数 (52.5%) 。大多数外来从业人口能够在瑞安市长期滞留, 说明他们所从事的工作和劳动是城市建设和居民生活所需要的, 同时对流动人口自身也有益处。可以这样说:只要有需求, 他们就愿意提供服务;只要有收入, 他们就会长期做下去。这也反映了外来人员择业就业的一种普遍心态。

从有关资料看, 在温州长期滞留的流动人口中, 约有1/3以上的人生活在“纯外来人口的家庭户”中, 瑞安亦不例外。与前些年相比, 有越来越多的外来从业人口在瑞安逐步扎根, 流动人口中“举家迁移”赴瑞安的现象正在不断增多和日益普遍。毫无疑问, 外来劳动力单身来瑞安打工赚钱与拖家带口就业生活是有很大区别的, 对社会的影响也有很大的不同, 如孩子托管、就学、社会保障、环境承载力等。

4. 整体文化素质逐渐提高, 少数高素质人才成为业务骨干。

在瑞安市的外来从业人口中, 具有初中文化程度的人口比例最高, 达至53.45%, 其次是小学和高中文化程度者, 分别占29.34%和6.97%;大专以上文化程度和文盲、半文盲这两极人员的比例都低, 分别为1.49%和8.75%。由此可见, 就流动人口本身而言, 其整体文化素质明显偏低。但在最近几年, 外来劳动力的教育程度逐渐提高, 许多素质较好的流动人口锻炼成为业务骨干, 工作中能独挡一面。例如在温州美富达工艺品有限公司, 其营销人员、翻译都由来自湖北的大学生充当, 很多民办学校、职业中学也招聘了不少外地大学生。在华峰集团, 外来人员反而成为企业管理层的骨干员工。

即便如此, 外来劳动力在瑞安市寻找工作时, 对高层次就业岗位的选择余地还是非常小, 绝大多数只能从事那些技术含量低、“脏、累、差、险”和本地人不愿做的工作。因此, 流动人口的就业状况可以概括为“五多”, 即体力劳动者多、基础服务业中的就业者多、低工资就业者多, 周期性和季节性就业者多, “脏、累、差、险”工种的就业者多。

二、瑞安市流动人口管理工作中存在的薄弱环节

瑞安市城市建设的突飞猛进和经济快速增长的强大势能, 吸引着浙江周边各省的大批流动人口。流动人口的不断增多是瑞安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庞大的流动人口给瑞安市经济的可持续增长和市场的进一步繁荣注入了新的活力, 提供了必不可少的人力资源。但是, 由于流动人口大多属于盲目、无序流动, 现阶段还难以控制流动人口的超量涌入, 过剩的流动人口必将产生一定的社会治安问题。在瑞安市的流动人口中, 普遍存在着“盲目找工多, 违法犯罪多, 未婚同居多, 超生家庭多, 传染疾病多”等诸多问题, 对流动人口的管理已经成为瑞安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重点和难点, 这些问题集中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 流动人口的违法犯罪问题突出, 防范较难。近年来, 瑞安市流动人口数量随着全市的经济发展逐年递增, 流动人口犯罪也不断增多, 流动人口的犯罪量占到全市犯罪总量的90%以上。种种事件表明, 流动人口中存在的许多负面影响, 已严重影响城市社会治安, 若不认真对待, 及时采取相应的对策, 将会妨碍城乡统筹综合改革和建设的进一步发展。从整个社会情况看, 对流动人口的犯罪防治还存在着打击力度不够、法制建设滞后、管理力度不足、职责权限不清、基础工作薄弱等问题。

诚然, 在瑞安市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中, 难免会在人口管理中出现各种各样的漏洞和问题, 但像一些企业使用流动人员, 只看到他们廉价的一面, 不重视管理和教育, 甚至违法录用流动人口;对私房管理的法规执行不力, 一些旧房和商品房在搬家前后或出售以前出租给流动人口居住, 许多私房和出租房成为藏污纳垢的场所;相当多的企业在生产经营中只讲经济效益, 忽视治安防范, 成为盗窃犯罪的作案对象等现象, 都是需要引起注意的。

第二, 流动人口的计生管理信息不灵, 难见成效。计划生育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瑞安市外出经商人数众多, 政府对辖区内的常住人口的计生工作要花费很大的精力, 管理难度较大, 很难顾及流动人口的计划生育管理, 在财力、精力投入上都显得严重不足。前些年, 流动人口的计划生育工作几乎是个空白点。流动人员计生工作中问题较多的是流动人口中的育龄妇女, 特别是已婚育龄妇女的生育行为。由于流动人口女性户口在外地, 他们理应遵从流出地的计划生育政策, 但他们远离家乡, 当地计划生育部门鞭长莫及, 对他们管理不便, 而她们又不受当地计划生育的条例严格约束, 加上自身的流动性、隐蔽性特点, 容易出现无证生育或超生。

在瑞安市的流动人口中, 育龄妇女占了流动人口的1/3, 他们大多来自偏僻的山区, 文化素质差, 自我管理能力弱, 特别是夫妻双双来打工的举家迁移队伍, 稍不留神就长成超生游击队。同时, 流动人口的居住条件差, 用工单位一般没有能力解决务工人员的住所, 流动人口只有就近合租附近的旧房、工棚和厂边弃屋, 甚至男女混居, 客观上为非法同居、未婚先孕提供便利。如飞云街道坳头村, 村常住人口仅509人, 而流动人口达700多人, 流动人口只能生活在拥挤的环境中, 个别妇女甚至生一个扔一个, 导致了流动人口计生管理的严重失控。

针对瑞安市流动人口中计生工作的种种问题, 有关职能部门曾提出多种解决办法, 加大管理力度, 但工作的开展并不顺利, 效果并不令人满意, 也许这并不是一两个部门的事情, 而是一个综合性的社会问题, 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关注。

第三, 一些流动人口拉帮结派, 与当地群众矛盾难调和。虽然瑞安的商品经济发育较早, 整个社会的开放度较高, 对流动人口较为宽容、易于接纳, 并能平等相待。但是, 对于流动人口由于其独特的生存空间和生活方式, 物以类聚, 人以缘合, 他们势必形成自己的小团体、小帮派。这一方面是出于相互照顾的需要, 另一方面是为壮大自己的力量, 维护自己的利益。所以, 流动人口仍然很难真正融入当地的社会。随着流动人口的增多, 力量不断得到发展壮大, 不少流动人口拉帮结派、恃强威吓, 给地方治安造成威胁。对流动人口拉帮结派现象, 要严密监视其活动去向, 防止他们向群体性事件、犯罪团伙、盗窃集团发展。

三、加强流动人口管理的方法与对策

流动人口增多及其所带来的问题, 是新形势下的新问题, 不能用老思路、老观念、老方法来对待和处理, 而应该有一些新思路、新观念、新方法。说到底, 就是要特殊问题特殊对待、特殊处理。

我们国家产生人口大规模流动的原因在于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全国各个地区人口的生活水平和生存质量存在着巨大的差距。国家实行的改革开放, 既为资源 (包括人力资源) 的优化配置和生产要素重组提供了更加宽松的环境, 也给欠发达地区的人们迅速改善生活状况创造了更多的机会。为了寻求新的生活方式, 在比较利益的驱动下, 人们自然频繁地进行跨区域迁移流动, 尤其是青壮年劳动力, 他们无论是从智力、体力方面, 还是自由度方面都具有天然的优势。这种跨区域的流动, 其中有很大一部分是在流出地发展水平低、劳动力大量剩余、人们生存状况差所产生的巨大“推力”和流入地社会经济发达、就业机会多、有较高预期收益所形成的强大“拉力”的共同作用下产生的, 这是我国劳动力流迁的一个最直观、最主要的原因。

从根本上说, 我国严格的户籍和迁徙制度抑制了劳动力资源在社会发展中的能动作用和优化配置, 抑制了经济发展的活力。按照国际惯例, 应建立统一的可流动的户籍制度, 即只要在一地有稳定的收入来源, 应有资格办理居住证, 并依法享受当地居民应享有的权利和履行应尽的义务。在当前无法完全按新的户籍制度运行和完全做到自由迁徙的情况下, 可以考虑首先在乡镇和小城镇中以渐近方式推进。辟如, 可暂时保留两类户口, 放宽农村户口迁向中小城镇的限制, 试行以公民住房、生活基础 (稳定的职业和收入) 为落户标准的户籍迁移办法, 在改革的适当时机再实行大范围的居民身份证制度, 建立常住人口、临时居住人口、居住人口三种形式并存, 并规范相应的权力和义务, 对具有稳定职业和收入的迁入人员先取得临时居住人口身份, 经若干年后再享有居住地居民同等待遇;对已迁入城镇工作的劳动者可试行临时居住户口登记制度, 领取蓝皮户口, 等条件成熟时再转为城镇户口, 然后再逐步推开, 过渡到建立全国统一平等的户籍制度。通过改革户籍制度, 创造劳动力流动的平等环境。在当前的实际工作中, 必须注意以下两个方面:

1. 转变观念, 增强服务意识。

应该看到, 流动人口的存在对瑞安市经济发展和生活的正常运转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至少在现阶段, 我们不能也不应该拒绝和排斥这一特殊的社会群体。在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改革中, 外来劳动力的正常就业和合法经营, 是一种有利于资源优化配置和生产要素重组的“合理行为”, 同时也可扩大内需、促进消费。况且, 公民迁徙和居住自由是其基本权利之一。

目前, 对流动人口不是想不想要的问题, 而是需要量和如何调控管理的问题。调控的关键是大批外来劳动力的使用问题。对外来劳动力的流入, 要坚持“按需择优”的原则, 充分利用法律、经济及行政等各种措施, 积极采取“疏”而非“堵”的方式, 推动流动人口逐步实现“总量适度”、“分布合理”和“结构优化”, 真正建立起有进有出的“有序流动”机制, 使流动人口和地方本身都各得其所, 双方受益。政府及其有关职能部门对流动人口的管理起着主导作用, 要进一步规范劳动用工市场, 引导企事业单位的招工择人行为, 建立稳定的劳务基地和规范劳动力的从业程序, 树立吸引人才用好人才的理念善待流动人口。

另外, 还要进一步完善有关保障制度。如将流动人口也纳入到社会保障体系中来, 为劳动力解除后顾之忧;在流动人口中要抓紧推行医疗、工伤保险, 以解他们的燃眉之急;要逐步对流动人口与常住户籍人口采用相同标准, 公平享有各项权利。各项制度的出台, 同时要有一套法律法规给予规范, 要加大执法力度, 制止各种乱收费, 建立相对稳定的劳动合同关系, 彻底改变过去那种招之即来、挥之即去的状况。

对于初到瑞安工作的流动人员, 要赠送有关介绍资料, 如瑞安交通图、《瑞安市民手册》, 编制《流动人口辞典》, 让他们尽快熟悉当地环境, 想方设法丰富他们的业余文化生活。对于育龄妇女, 要以优良的服务促进管理。辟如办墙报、讲座或者分发书面材料等方式对流动人口进行人口知识、孕育知识和伦理道德等方面的科学教育, 增强她们知情选择的能力, 为他们提供廉价卫生的避孕药具, 为她们孕育检查和开具孕育证明提供方便, 保护他们的合法权益。

2. 建立动态管理网络, 实施有效监控。

流动人口管理是一个多层次、全方位、立体式的社会系统工程。首先, 必须建立一套完善的组织机构, 健全社会管理体制, 实行“党政牵头, 瑞安市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局为主, 部门协商, 综合治理”, 构建一个公安、劳动、计生等部门共同参与、齐抓共管, 寓管理、教育、服务于一体的流动人口管理新格局。为进一步推进治安管理现代化进程, 要全面推行流动人口管理信息系统, 以适应流动人口日常管理工作的需求, 对流动人口及时进行登记、查验、统计、数据传递、制卡、图像输入和查询工作, 实施对流动人口的科学化管理, 从而实现对流动人口的有效监控和信息服务。

其次, 针对流动人口成分复杂的特点, 要实行分类管理。流动人口来自“五湖四海”, 不仅流出地不同, 而且年龄、职业、文化程度以及迁转他乡的目的等各有不同, 笼统谈流动人口的管理是很困难的。应当根据流动人口的特点, 坚持“谁容留、谁负责;谁使用、谁负责;谁受益、谁负责”的原则, 明确责任, 实行分类管理, 真正做到以证管人、以业管人、以房管人。例如, 可从居住地抓管理, 通过管好出租人来管理外来人;可从工作单位抓管理, 用工单位要求外来务工人员办理必要的证件;对饮食服务业, 可按行业特点实行管理。同时, 要强调规范化管理。流动人口管理涉及公安、工商、劳动、卫生等多个部门, 管理中难免会产生矛盾和纠纷, 对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要制定有关的政策、规章制度妥善解决, 实施规范化的管理。规范化管理的重点是加强证件管理, 落实好对居住证、工商经营许可证、私房出租治安许可证的颁发和管理工作。

第三, 对流动人口的违法犯罪要开展全方位的防范。流动人口违法犯罪是有一定的规律, 从实际发案情况看, 哪里防范有漏洞, 哪里就可能成为违法犯罪的高发区和高发点。要提倡全民防范, 坚持做到“点、线、面”工作相结合。“点”, 即流动人口的聚居点、混乱点等, 由综合治理部门、派出所组织整治;“线”, 主要是流动人口落脚较多的中低档旅馆客栈、饮食娱乐场所及与销脏有关的维修店、废旧物资收购点等, 由治安管理部门监控;“面”, 主要指企业和村 (居) 委会, 即对有相对固定工作的打工人员由所在的企业负责管理, 出租房由村 (居) 委会承担管理责任。在基层工作中, 还要通过建立健全工人纠察队、治安联防队、看家网、护村队等机构, 开展正常活动, 构筑起群防群治的网络, 真正体现治安防范中的群众路线, 有效控制流动人口的违法犯罪。

参考文献

[1].瑞安市暂住人口管理办公室编.暂口简报.第l8、83期

[2].瑞安市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局编制.流动人口信息统计表

[3].王春光著.中国农村社会变迁.云南人民出版社, l996

[4].肖建国著.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犯罪研究.复旦大学出版社, l999

[5].瑞安市公安局外来人口管理科编.2000年瑞安市外来人口汇总表

[6].瑞安市公安局户籍科编.2001—2003瑞安市外来人口统计表

浙江瑞安市 篇4

知识与能力目标 1.积累词语,掌握“萧瑟、和煦”等词的读音形义并学会运用;

2.了解报告文学的文体特征;

3.了解罗布泊消逝的原因,理解作者强烈的忧患意识;

过程与方法目标 4.运用设问、概括提要的方式理清行文思路,培养学生筛选信息、概括要点的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5.揣摩语言,体会课文语言底真实性、形象性、抒情性,增强语感,丰富语言积累;

情感与价值目标 6.培养学生的生态意识、环保意识、可持续发展意识。重点 目标3、4、5 难点 目标4、5 教学准备 查找有关罗布泊的资料。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课前播放歌曲《神奇的九寨》(配有九寨风光图片),听到这首非常熟悉的歌曲,想必大家早已神游于以高原湖泊众多、瀑布雄伟壮观、植物景观奇妙的人间仙境——九寨沟。其实,除了这个美丽的地方外,今天教师也准备带领大家去另一个人间天堂。

二、对比中震憾(寻找文中的语句回答)

1、说美景猜测风光无限是何方。

我这儿有几张他的倩照,请先欣赏,看后告诉大家你看到的是一幅什么景象? 总结:刚才大家看到的是牛马成群、绿林环绕、河流清澈的生命绿洲,更是人间仙湖。(板书:仙湖)

2、诉惨状联想。

我这儿还有几张更为美妙的独特的图片,也让你们开开眼。看后问:你们看到的又是什么景象?(播放课件:今日罗布泊图片)

总结:一望无际的戈壁滩,没有一棵草、没有一条溪,夏季气温高达70摄 氏度。天空中没有一只鸟,没有任何飞鸟敢于穿越,它是一个神秘而又令人恐怖的地方。(板书:沙漠)

3、解包袱:这是同一地方——罗布泊,书中寻找天堂与地狱的景象,富有感情的朗读。(讲析对比,列数学和生动的说明)

刚才我们看到的两组图片,一组是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一组是大漠沙若浪,寂寞无人家。一边是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一边是戈壁滩,狂风卷,鸟不拉屎马不前。你们可曾想,这天壤之别的两处景,竟是同一地方——那就是神秘的罗布泊。(板书:罗布泊)

4、请同学们翻开12课,分别从文中找出罗布泊青春亮丽和恐怖凄凉景象的句子。(学生自由勾画并朗读)

5、齐读文段(投影显示文段)

过渡:美景不在,惨状不堪目睹,文中准确的数字同样震撼人心,请从文中找出体现今昔变化的数据,小组合作完成表格。

三、追溯原因(1、联系生活漫谈天堂走进地狱的桥;

2、回头看作者的科学分析借助地图分析。)

1、生动的描绘,准确的数据让我们觉得绿洲与沙漠,天堂与地狱,沧海与桑田般的变化,没有千年的洗礼,仅是几十年的瞬息。天壤之别,原因何在?请联系你生活的经验推测这其间的原因。

用心

爱心

专心 学生思考后回答(滥砍滥伐、破坏森林、过度放牧等)

2、下面我们来看看作者通过科学的考察后寻得罗布泊消逝的根本原因又是什么?请根据课文内容归纳总结。

3、造成罗布泊消逝的罪魁祸首是谁?

四、胡杨诉衷肠(1、出示图片

2、讨论设计台词

3、渲泄悲情控诉人的贪婪。)

由于人们的贪婪与盲目,仙湖般的罗布泊消逝了。罗布泊上生长着一种号称千年不死,死后千年不倒,倒后千年不朽的树,那就是生命力极强的胡杨树,请看他的勃勃生机。(播放课件:昔日的胡杨)

可就是这样的树,面对人们无知和无尽的对水的掠夺,今天他成了什么样儿了?再看。(播放课件:今日胡杨)

它衰败死亡,树干扭曲,树皮全无,僵硬的身躯支撑在沙漠之上。千年不死的胡杨啊,在忍受了20余年的干涸后终于成了干枯的“木乃伊”,整天以沙漠为伴,尴尬的面对人类。

五、设置情景让学生探讨并提示本文的主题。

1、角色独白、情景对话表演。(胡杨、沙漠、人类)

2、千年不死的胡杨在干渴中枯死,我们可以想像在胡杨林中生活的动物在濒临死亡的时刻他们有何感想,假设自己就是胡杨中的一类动物,站在他们的角度说一说心理话。

3、假设当年探险的斯文•赫定同作者站在罗布泊边缘看到此情此景会有何感叹?请选择其中一个情景,组内合作表演。

六、月牙泉美景不在,悲剧仍在重演。希望依然存在,我们都携手共勉。

胡杨干枯,罗布泊的消逝,他们的惨状令人痛心疾首。类似这样的悲剧终止了吗?(没有)仍在其他地方上演着。(播放悲剧重演画面)昔日的月牙泉:碧波荡漾,绿林环绕。

今日的月牙泉:人们盲目的采集地下水,现水深只剩尺余,大有干涸之势。青海湖湖水下降显著,陆地已向湖中延伸10多公里。真令人痛心啊!

浙江部分地区非法挖沙取土数亩导致农田被毁,河床干涸;农田干涸小孩的脚都可以放进去;四川冶炼厂排出的毒液把原本清澈见底的河流给污染了„„

水资源短缺和污染;臭氧层破坏;土壤沙漠化;森林面积锐减;部分珍稀动物和矿物濒临枯竭;生态环境屡遭破坏,它们的惨状实在令人震惊。你们忍心看到这样的悲剧再延续吗? 七:结束语:今天,我们喝的是自然甘露

明天,我们喝的将是人类的最后一滴眼泪。

八、作业:为母亲河——塘河写一封公开信 完成作业本 抄写词语 板书

罗布泊,消逝的仙湖

列数据

仙湖——沙漠 对 比 表达强烈的忧患意识

拟 人

教学反思

用心

爱心

专心 .想象性说话练习。

现在,请同学们展开想象的翅膀,用最富有感染力的语言,说说:假如你是一个世纪老人,经历了罗布泊的百年沧桑,你将向世人诉说什么? 明确

1.我的成长史就是罗布泊的坎坷史。

2.从出生~20岁(从斯文•赫定发现仙湖,想像要丰富、拟人化、有情调。)从20岁~60岁(扣两次改道、“四盲”危害,重点讲人类对罗布泊的破坏。)

从60岁~100岁(扣我的少年、青年时代的美好记忆,寻找回来的世界,思念、牵挂、魂牵梦绕的故乡山水。展开联想,恳求上苍再赐我一百年,前一百年罗布泊养育了我,后一百年,我要回报罗布泊。)六.课下写作训练。

楼兰,这个充满神秘色彩的古城,在唐代的时候还是一个非常美丽繁华的地方,是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那时候,楼兰还是草木茂盛、河湖众多的地方,可是,一千年多年后的今天,我们只能凭着这些断壁残垣来想象它昔日的风采了。如果大家觉得楼兰还比较遥远的话,那么大家看看这愈演愈烈的沙尘暴,再看看今春惨遭沙尘暴蹂躏的我们的首都的北京,如果我们还不重视环保,还不采取果断有效的措施的话,谁敢断言,二百年、一百年甚至更短的时间之后,我们美丽的首都北京不会成为第二个楼兰故都呢?

课下请同学们写一封公开信,唤醒、增强人们的环保意识,呼吁全社会行动起来,制止生态恶化。

用心

爱心

浙江瑞安村庄规划的问题与对策 篇5

“三农”问题一直是我国政府与社会关注的热点, 2010年中共中央一号文件明确要求, 必须不断深化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的基本认识, 加快改善农村民生, 加强村镇规划, 引导农民建设富有地方特点、民族特色、传统风貌的安全节能环保型住房, 突出强化农村的基础配套设施建设, 改善农村生态人居环境。

瑞安市位于浙江沿海地区, 全市社会经济较为发达。2008年全市生产总值368.16亿元, 人均生产总值突破3万元大关, 位居全国百强县 (市) 中排行20位。据统计, 2008年瑞安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949元,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0332元, 城市新增绿地面积14.29公顷, 乡镇新增绿地面积9.3公顷, 可见, 城乡居民收入、居住环境与经济增长不相协调。为加强城乡统筹, 支持中西部乡镇经济发展, 合理有效地利用当地优势资源, 提高农村经济活力, 瑞安市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扶持乡镇建设的政策措施, 对村庄环境和基础设施建设起到一定的积极指引作用。

二、现状村庄建设的问题分析

(一) 村庄规划特征不明显

瑞安市中西部山区有25个乡镇, 554个行政村。至2010年, 瑞安市政府财政拨款共完成377个村庄规划, 作为村庄各项工程建设的管理依据。其村庄整治规划, 主要对完善村庄基础设施, 改善村居整体环境, 对村庄危房改造进行科学引导。村庄建设规划, 主要对村庄整体空间进行整理与布局, 统筹安排村庄各项建设项目。由于该两类规划都由政府统一批量委托编制, 导致部分规划深度不够, 精品意识不强, 缺乏对村庄整体空间景观控制, 造成村庄布局和建筑风格单调和村庄特色不明显等问题。

(二) 管理不到位

瑞安市村庄规划管理职能由下设乡镇的规划管理基层行使, 各基层所根据乡镇建设计划, 配合乡镇人民政府对农民提供建设服务。由于城乡差别因素, 基层规划管理力量相对较弱, 部分管理人员缺乏规划管理知识和行政管理经验。一是缺乏对区域统筹的大局考虑, 过分关注现状条件和近期利益, 造成重复建设、环境污染或资源浪费现象;二是未能结合当地经济发展形势与农民实际建设需要有效开展理论研究, 制定适应村庄规划建设的管理机制。

(三) 村庄集体经济相对薄弱, 支出压力大

近些年来, 随着村办集体企业的转制及农村税费改革的实施, 瑞安市中西部大部分村集体经济收入渠道已开始萎缩或消失, 新的增收机制尚未形成, 而村庄各项支出却呈刚性增长。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推进, 村庄整治、村庄建设和农村公益设施的增加, 村级集体经济将面临更大的支出压力。2009年, 全市集体经济收入在3万元以下的近270个村的基本支出难以保障新农村建设的有序推进。

(四) 村民意识相差大

瑞安市中西部农村的部分农民多年在外经商, 思路较为开阔, 回乡改善居住条件的意愿较为强烈, 而另外部分农民一直在家务农, 小农思想较浓, 安于现状建设状况。这两种差异想法使村庄建设难以全面展开, 部分先富农民不愿按照特色规划标准进行建设, 而是随心所欲地布点或零星建造, 这样导致建起的农房与周边村庄建筑风格及环境格格不入, 对社会资源造成浪费, 也给全社会造成不和谐气氛。

三、村庄规划的模式与实践探讨

(一) 旅游主导型村庄规划

依托资源优势发展旅游休闲经济。对山水等旅游资源丰富、自然条件优越或具备一定历史文化优势的村, 要通过发展乡村旅游业、休闲农业等形式, 增加村集体的资源开发收入和服务收入, 带动村庄建设。

光辉村、加速村、侯垟村三村位于瑞安市芳庄乡中北部, 距瑞安市区33公里。村庄依山傍水, 由三十二溪、吴瑶线公路串联, 山水自然环境优美, 且有5处文物保护点 (水礁造纸作坊群) , 是瑞安潜在的旅游胜地。村庄规划充分利用其优越的自然生态环境, 挖掘村庄旅游文化內涵, 重新整理组织旅游节点, 规划为居住环境整洁, 生活配套较为齐全的旅游观光生态村 (见图1) 。

针对三村传统产业 (造纸业) , 在政府政策引导下, 积极做好产业转型, 由传统造纸业向旅游造纸文化发展。

(二) 产业主导型村庄规划

依托产业优势发展特色经济, 村庄整治或建设规划要适应产业发展。地处山区、半山区和土地较多, 以农业生产为主的农村, 要充分利用当地山林和农业资源丰富的优势, 大力发展特色农业经济, 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

许南、许北两村位于瑞安市中部的曹村镇, 与梅龙溪风景区相邻, 距集镇约2公里。两村现状具有良好的山水自然基质风光, 耕地约1993亩, 山地约2481亩, 粮食作物以水稻为主, 经济作物以杨梅为主, 水产养殖以淡水鱼为主。两村从事一产人员约700人, 年人均收入约0.5万元。规划针对许南、许北两村现有一产基础和土地发展潜力, 提出产业发展策略:一是实行规模化、公司化经营, 鼓励农业用地的合理流转, 为农业机械化、规模化和产业化创造条件;二是加大农业科技创新力度, 引进技术或与科研院所、高校联合, 提高单位土地产出率, 发展高产高效型现代农业。同时, 规划布局村庄建设用地的同时, 保证一产的合理发展空间与有效落实。一是利用村内池塘发展水产养殖区和鱼苗培育区。该处地势低洼, 易受洪涝灾害, 因地制宜发展水产养殖业, 按生产需要实行大、中、小塘配套, 建设标准鱼塘;另外发展水稻种植区。借助地区经济, 大力发展高效农业和生态农业, 实行规模化、公司化经营模式;三是发展杨梅种植基地。依托现有的杨梅基地, 发展生态型、经济型、观光型林果业基地, 并积极与旅游发展衔接 (见图2、图3) 。

(三) 文化主导型村庄规划

依托村庄的历史文化优势, 深度挖掘村庄文化。中西部山区部分村庄历史文化底蕴深厚, 要充分利用其历史人物、历史工艺及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 保留并丰富其特有的村庄空间与建筑布局。

街路村位于瑞安市碧山镇境内, 村内历史文化遗存较多, 具有温州鼓词 (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 、山前山遗址 (温州市级古迹) 、革命烈士纪念馆、晚年宫、古井、古树、宗教庙等文化遗产。在整治规划中, 规划充分挖掘村庄历史文化和传统, 充分利用优越自然环境条件, 重点整治居住环境、完善生活配套, 保持村庄历史元素, 塑造历史文化与现代文明交融的文明示范村 (见图4、图5) 。

(四) 新农村建设

依托区位优势发展新农村。地处中心集镇、工业园区和大型市场周边等区位优势明显的村庄, 可通过村庄建设规划, 全面启动农房拆迁改建, 集约用地, 发挥区位优势, 又要保持原有村庄肌理和传统格局。

垟下村位于马屿镇建成区西向, 紧临浙江省眼镜园区与市工业园区, 与瑞安市区交通时间仅40分钟。村庄建设规划在综合考虑区位、社会、经济效益的基础上, 对规划范围内的建筑、环境、设施配套等进行综合考虑;对村庄内部的闲置地进行整合, 提高土地利用率。同时, 规划在原有旧村肌理上就地重建, 努力挖掘村庄内部自然景观特色。村庄在整体布局上采用传统村落式团块状居住空间发展序列模式, 努力建设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形象 (见图6) 。

四、有序高效的保障措施

为保障村庄的科学规划和有序建设, 各地各政府宜结合村庄实际情况, 有必要进行一系列针对性的理论研究, 探索可行措施。

(一) 提高规划水平, 着力塑造新农村风貌

组织好技术力量, 特别从优化村庄建筑布局、村庄整体风貌塑造上着力, 打破固有的规划设计模式, 提高村庄规划水平。一要转变村庄规划设计理念, 塑造丰富的新农村特色为目标, 尊重自然环境, 尊重当地历史文化, 尊重自然村落的空间生长肌理, 努力营造出自然和谐的新农村风貌。二要创新规划设计编制技术与方法。村庄规划关系到农民群众的切身利益, 其编制过程要坚持科学、民主, 广泛听取村民群众意见。规划方案要多方征求村民意见, 协调各方利益和矛盾, 挖掘地方特色, 反映农民的近远期利益的需求。三要推广优秀规划设计方案。因地制宜, 实事求是, 优选和推广特色可行的规划设计方案, 突出地方传统特色。

(二) 资金与人才保障

根据党中央的政策要求, 政府各部门各行业应主动服务“三农”, 在制定规划、安排项目、增加资金时切实向农村倾斜。政府领导干部应积极主动帮扶村组织搞活集体经济, 带动农民致富奔小康。同时, 地方政府宜重视乡镇建设人才的管理与培训, 鼓励大学生进村做好村庄建设服务, 积极宣传新农村建设新理念、新思路与新方法。

五、结语

我市中西部乡镇区位条件相对较差, 社会因素相对复杂, 农村经济要素相对多样, 其村庄规划模式的定位恰当与否对村庄的发展尤为重要。建议要通过加强村庄的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 规划发展模式的创新, 积极探索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地方特征明显的新农村规划。

参考文献

[1].关于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若干意见.中共中央、国务院.2009

[2].小城镇规划管理与政策法规.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3].2008年瑞安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浙江省瑞安市统计局

浙江瑞安市 篇6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必须搞好总体规划和具体部署, 坚持规划先行。《中央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的建议》中也提出了“按照推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要求, 搞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 加快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的要求, 规划被提到了一个很高的位置。

二、瑞安市新农村建设规划存在的误区

1. 规划周期过短

由于政绩考核的需要, 规划主管部门往往被责令在指定时间内完成若干个村庄的建设规划项目, 指定时间往往不超过一个考核周期, 基本上一年左右, 有的甚至更短, 基本上从立项到规划编制、规划评审仅用几个月时间。仓促完成的规划项目更是缺少深入的研究和必要的技术含量。

2. 村域规划环节缺失

《浙江省村庄建设规划导则》第一章第一节明确规定, 村庄规划一般分村庄总体规划和村庄建设规划两个阶段。村庄规模较小、功能单一的村庄, 可一次性做到建设规划深度。而当前的新农村建设规划往往只做到建设规划的深度, 宏观层次的村域规划一环缺失。缺乏从村庄发展条件梳理、村庄产业发展规划、村域土地利用规划等层面的深入研究和分析, 单纯的村庄建设规划往往是苍白的、片面的。

3. 新农村规模如何确定:城市化还是农村化

新农村建设规划的一切规划目标将最终落实到对土地利用上, 人口乘以人均建设用地配给的方法, 这往往是一个荒诞的做法。农村要建设, 建设用地要增加, 这是合理的。然而许多村庄的现状是, 人均建设用地已经超过规划的国家标准, 为了谋求建设用地, 只能增加农村人口了。如果农村人口还在增加, 那么就不可能存在所谓的城市化。

4. 城市化的基础设施配置模式不合理

村庄排水、排污、给水等基础设施往往采用统一管网的配套形式, 这种形式普遍应用于城市模式, 在建设资金紧缺的农村并不具备可行性。垃圾的收集和处理在广大的农村地区依然是个十分突出的问题, 由于家畜的散养, 垃圾收集和处理系统的缺失造成了农村环境的恶化。在我市的农村中, 垃圾往往被倾倒在河流和池塘中, 严重污染了环境。

三、瑞安市新农村建设规划的主要模式

1. 整治模式

近年来, 温州市开始实施“百村示范、千村整治”工程, 大量村庄被列为整治对象, 并编制相应的整治规划。整治模式如下所述:利用老村原有建筑脉络, 保留建筑质量好、立面较新的住宅;改造建筑质量一般、立面较差的住宅;拆除无人居住的、破败的木构建筑、临时棚户和违章建筑;配备必要的基础设施, 改善农村的居住环境。因此, 整治模式是一种低拆迁量、低成本的村庄建设规划模式, 它适合于新农村建设发展的前期。

案例:冯桥村位于我市马屿镇, 远离马屿镇中心, 该村自实施村庄整治后, 取得了良好的群众效应和社会效应, 也是目前我市在村庄整治类规划实施中较为成功的村庄, 为类似的村庄整治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

2. 改建模式

许多已经进行整治的村庄, 仍然要求编制新农村规划。分析其内在原因, 是因为村民对居住条件的要求在不断提升, 原来在老村基础上的小修小补, 已经不能适应村民新的居住要求。针对居民不断提升的居住需求, 重新评估现状住宅, 并制定具体的建筑实施策略。根据建筑质量和空间组织要求, 将现状建筑分为保留建筑、改造建筑、原址拆建建筑、拆除建筑、拆迁建筑、新建建筑。通过建筑的空间发展策略, 拆除老旧住宅和不符合现代居住需求的住宅建筑, 腾出土地, 重新布置新住宅。改建模式适用于经济发展条件好、新农村发展已具备一定基础的农村。

案例:瑞安市马屿镇垟下村建设规划

垟下村位于马屿镇建成区西面, 离建成区位置较远。改建模式为对规划范围内的建筑、道路、环境、设施配套等内容进行综合规划;对村庄内部的闲置地进行整合, 提高土地利用率。规划在旧村基础上就地重建, 完善内部道路网系统, 村庄的整体改建采取逐步推进、分期拆建的滚动建设方式。

另外, 规划通过路网对每个地块的有机分割, 形成各自的小团块, 有效地避免了实施过程中“大规模、大范围”拆建所带来的负面影响。

3. 新建模式

新建模式一般适用于产业基础好、市场经济发达、与中心城市联系比较紧密的村庄。浙江省许多城中村、城边村往往采用新建模式进行改造。新建模式往往选择用地条件较好的地块新建新村, 而老村则进行控制, 不再进行任何形式的建设, 以促使新村形成。或者拆除老村, 将原老村地块纳入土地储备, 进行市场拍卖。新建模式对于村庄区位要求高, 建设过程拆迁量大, 可与城市共享基础设施。

案例:瑞安市虹北新区规划设计

虹北新区位于瑞安市旧城区范围内, 属于典型的城中村建设项目。虹北新区建设规划撇开老村, 在甬台温高速公路出入口东侧另择新址, 建造新村。原老村地块通过拆迁置换, 转化为城镇建设用地。

4.“整治”+“改建”相结合模式

“整治”+“改建”模式往往适用于用地条件好, 建设用地指标紧张的村庄。我市由于建设用地紧缺和基本农田保护的双重压力, 新农村建设的土地指标紧张, 农村向外拓展的余地有限。为了改善村民居住条件, 同时结合建设用地的限制, 必须在原有村庄的建成范围内进行建设, 而“整治”+“改建”模式较为符合我市的客观实际, 而且适用于那些村庄基础条件好、建设起点较高但存在一定建设分歧的村庄。

“整治”+“改建”模式首先必须判读地形图, 明确“整治组团”和“改建组团”, 并用两种模式对这两类地块进行改造。尤其是对村庄建设过程中存在的一些历史遗留下来的特色、风貌以及遗产, 要通过整治的模式用于恢复性的建设和保护。

另外, 整治组团和改建组团空间上适当区分, 并共享一套基础设施和社会公共服务设施, 形成一个有机共生的新农村。此种模式在我市近年的“千百工程”中应用较为广泛, 尤其是对一些经济较为落后的村庄更为适合, 这种模式有利于村庄的渐进式更新和整体居住环境的改善。

案例:瑞安市塘下镇陈岙村旧村改造规划

陈岙村位于瑞安市塘下镇东北部, 东邻龙湾区, 全村面积约3.8平方公里, 依山傍水, 环境宜人。该村荣获浙江省全面小康建设示范村荣誉称号。在全市范围内实施“百村示范, 千村整治”工程中, 陈岙村被列为全面小康建设示范村。陈岙村经济较为发达, 规划在整治老村的基础上, 梳理村庄内部空间, 翻新与改建旧村组团。

四、新农村建设规划的理念

由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仍然是一个新生事物, 规划的过程只能摸着石头过河, 边规划, 边研究, 边实施, 边探索。通过对新农村规划的解读、瑞安市当前新农村规划模式的总结、并将农村与城市居住进行了比对分析, 总结了农村建设的客观规律和当前新农村规划的误区。在此基础上, 笔者提成了“务实规划”、“有机再生”和“生态村落”的新农村规划理念。

1. 务实规划

新农村建设规划作为修建性详细规划, 它不仅具备涉及政策导向等“务虚”的内容, 更重要的是它能够确实指导新农村空间建设等“务实”的内容。因此, 少埠村、许南村、许北村、屿头村、吉南村等五个村的新农村建设规划必须注重“务实”规划, 提出具体的行动计划, 明确分期实施的内容, 不然规划就无从谈起。因此, 行动计划将是本次规划的重中之重。

2. 有机再生

新农村不是凭空而生, 它是在老村的基础上, 通过人为的建设, 实现振兴和再生。如果这种人为建设不顾农村发展和建设的客观规律, 大拆大建, 将最终使得农村失去原有形象特征和功能品质。新农村建设造成的建设性破坏也是屡见不鲜, 乡土风貌进一步流失, 付出了高昂的建设代价却并未取得良好的效果。

因此, 本次规划在参考绍兴县王坛镇喻宅村的基础上, 提出了有机再生的理念, 在老村的基础上, 沿袭老村脉络。通过对村民进行财政补贴和对村庄进行毛细血管式的改造, 还原农村质朴清新的气息。

3. 生态村落

特色鲜明、积淀丰厚的生态村落是一个地方社会基层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集中体现。生态村落是社会结构中最有生命活力的细胞, 又是联系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中介。由于农村建设资金紧缺, 管道化、集中化的污水处理, 统一收集、统一填埋的垃圾处理模式并不可行, 因此, 必须探索出一条适合农村的基础设施配套模式。

五、结语

新农村建设必须与可持续的经济、社会、政治和政策发展模式相结合, 才能真正实现农村的可持续发展。伴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的扩张, 土地资源使用、农村剩余劳动力及失地农民转移等问题, 越来越现实地摆在我们的面前。论文针对村庄建设进行了初步的研究, 把村庄的建设作为解决农业和土地问题、农民就业和农村产业发展的关键点, 通过村庄建设推动农村整体发展, 从而推动新农村建设的开展。如何在村庄建设中体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 值得我们在实践中继续加以认真地思索与探讨。

参考文献

[1]方明, 董艳芳.新农村建设 (3) ——新农村社区规划设计研究[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6.

[2]董艳芳, 陈敏, 单彦名.新农村规划设计实例[M].中国社会出版社, 2006.

[3]方明, 邵爱云.新农村建设村庄治理研究[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6.

[4]李沛峰.区 (镇) 域村庄布点规划与迁村并点建设初探[J].规划师, 2006 (02) .

[5]高潮.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认识与思考 (上) [J].小城镇建设, 2005 (11) .

浙江瑞安首次引进银福鱼养殖 篇7

银福鱼 (Jelwat) 又称皇帝鱼、苏丹鱼, 原产于东南亚岛屿, 即婆罗洲 (Borneo) 和苏门答腊 (Sumatra) 的河流中, 属鲤科鱼类, 易饲养, 养殖前景被看好。据了解, 银福鱼虽然生长在水质差的土塘里, 但是吃起来却没有一点土腥味, 有品尝过银福鱼的人大都对这种鱼赞不绝口, 其肉色雪白, 肉质细嫩, 味道清甜, 鱼鳞松脆, 滋补甘香。在马来西亚, 银福鱼是身价很高的食用鱼, 当地又称皇帝鱼。目前野生银福鱼在马来西亚每千克售价逾400马币 (800元人民币) 。

该品种是淡水鱼中品质很高的鱼, 肉质不逊于鳜鱼, 其食性为杂食性, 生长快, 5 cm鱼苗5个月养殖平均可达0.75 kg以上。该品种引进试养成功, 将成为瑞安市乃至浙江省淡水养殖重要新品种, 对今后淡水养殖业产业升级有重要意义。

浙江瑞安市 篇8

作为一名农村工作指导员, 经过对顺泰乡大坟脚村一段时间的调研, 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就大坟脚村如何建设生态示范村谈谈我的看法:

1 大坟脚生态示范村建设的有利条件和制约因素

1.1 生态示范村建设的有利条件

1.1.1 资源与环境优势。

大坟脚村有着良好的水文地质条件, 较高的森林覆盖率, 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 水环境质量、空气环境质量、声环境质量均达到国家一级标准。村内小溪、宅间小径和庭院保留完好, 具有良好的生态环境基础, 应充分发展其资源与环境的优势。

1.1.2 大坟脚生态村建设得到多方支持。

乡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生态村建设, 乡长亲自担任生态村建设领导小组组长, 制订工作计划, 分阶段分步骤实施生态村建设, 市环保局、电信局、文明办、市政园林局、规划建设局、农林局等单位在政策、资金、技术方面给予大力支持;市人大多次来大坟脚村考察, 对生态村建设给予高度评价;新闻媒体也极为关注, 对生态村建设进行全面报道。

1.1.3 大坟脚村是瑞安市首个生态示范村, 具有先发优势。

在全体党员干部广大村民的共同努力下, 经过一年以改水、改厕、改路、改善居住环境为主要内容的生态示范村建设, 大坟脚村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一个路平、水清、灯明, 环境优美的新农村已初步成型, 为生态村建设的深入开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1.2 生态示范村建设的不利条件

1.2.1 生态村建设缺乏合理规划。

大坟脚村由于村经济落后, 一直未进行详细规划, 其一些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未能发挥, 在建设生态村过程中随意性比较大, 缺乏特色。

1.2.2 村集体经济落后, 建设资金严重缺乏。

生态村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 各方面的建设需要大量投入, 现基础设施建设滞后, 排污管网、污水处理系统、垃圾收集系统等基础设施需要加快进度, 但由于大坟脚村处于西部贫困山区, 主要以农业收入为主, 村集体经济落后, 制约着生态示范村建设进一步的深入开展。

1.2.3 村民整体素质和生态意识有待进一步提高。

由于受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 村民对创建生态示范村意义存在认识的不足, 对可持续发展的理解还非常有限, 乱倒垃圾, 破坏生态环境的现象还时有发生, 提高村民的素质和生态意识显得十分重要。

2 大坟脚生态示范村建设的指导思想与基本原则

2.1 目的和指导思想

2.1.1 目的。

合理利用自然资源, 保护生态环境, 促进大坟脚村经济效益, 生态环境和社会效益的协调、统一、持续发展。

2.1.2 指导思想。

根据大坟脚村自然资源状况及社会经济结构特点, 应用生态经济学原理, 因地制宜, 优化产业结构, 实现经济和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 逐步把大坟脚村建设成为经济发达、生态环境优美, 人民生活富裕的现代化新农村。

2.2 基本原则

2.2.1、适应我国改革开放及农村奔小康建设的趋势和要求。

2.2.2、与大坟脚村旧村改造规划相协调, 与“千村整治, 百村示范”相衔接。

2.2.3、以生态经济理论为依据, 因地制宜, 实事求是。

2.2.4、突出农业生态工程建设和生态旅游建设。

3 大坟脚生态示范村建设规划目标

大坟脚村建设总体目标是:以科学的发展观为指导,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以人与自然和谐为主线, 加快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经过近二十年的努力, 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的协调, 真正步入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近期目标 (2003-2005) :全面启动生态村建设, 加快基础设施建设, 全面开展环境综合整治, 基本达到省生态示范村创建标准, 通过温州市级生态示范村考核验收。

中期目标 (2006-2010) :进一步加大产业结构调整, 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 人居环境得到根本改善, 生态意识空前提高, 全村基本形成人与自然和谐统一、协调发展的可持续发展观, 全面达到省生态示范村创建标准, 通过省级生态示范村考核验收。

远期目标 (2011-2010) :全面巩固和深化生态村建设成果, 使该村可持续发展能力处于全省前列, 并具有典型示范作用, 申报全国环境优美乡村, 并通过考核验收。

4 大坟脚村生态功能区划

根据大坟脚村地理特征及产业结构, 按生态学原理, 将该村分为五大生态功能区, 即山地水土保持林区、农田保护区、商贸文化居住区、公共绿地区、生态旅游区。下面简要叙述各分区的功能:

山地水土保持林区。该区位于大坟脚村东部、西部及北部面积约为928亩, 森林覆盖率高。该区生态服务功能以水源涵养, 水土保持为主导, 通过该功能区森林生态系统的气候调节, 水土保持来改善大坟脚村生态环境质量, 大力加强现有森林植被的有效保护。

农田保护区。该区位于大坟脚村东南部和西北部, 现有耕地750亩, 其中水田315亩, 主要种植品种有水稻、毛芋、西瓜。今后应积极引导农户优化产业结构, 发展效益农业, 发展生态观光农业。

商贸文化居住区。该区以大坟脚村主街道为中心, 集行政办公、商贸活动、文化教育、医疗保健为一体的城镇居住区。今后应加强村民住宅规划建设, 配置必要的公共建筑, 公用设施, 商业服务, 满足村民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需要。

公共绿地区。该区以大坟脚村生态公园为中心, 充分利用现有古树和林木, 开展道路绿化、溪沿绿化、宅前宅后绿化等内容, 把大坟脚村建成花园式新农村。

生态旅游区。该区以青云谷景区为中心, 按照“生态保护为主, 适度开发为辅”的原则, 利用该区域的山水资源和森林生态景观, 重点发展生态旅游项目, 在开发中保护好生态环境, 使旅游区环境达标率达到100%。

5 大坟脚生态示范村建设的重点领域和主要任务

5.1 生态经济

5.1.1 建设生态农业措施

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标, 增强农产品市场竞争力为核心, 积极引导农户优化产业结构, 发展效益农业。改善农业生产基础条件, 加强标准农田建设, 改造中低产田, 通过土地平整, 建设排灌工程等措施, 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推进农业产业进程, 健全和规范毛芋合作社的运作机制, 充分发挥毛芋合作社的作用, 打响以大日红牌毛芋为主导产品的品牌, 带动其它农产品的快速发展。

5.1.2 农业污染防治

限期和逐渐减少农户经营性牲畜散养率, 由村统一规划, 兴建养殖小区, 建设比较完善的基础设施, 将污水进行集中处理后达标排放。发展和鼓励生态型和资源综合利用型畜禽养殖场, 走种植业和养殖业相结合的道路, 实现生态系统中种养业的良性循环。严格执行国家和地方秸秆焚烧规定, 积极开展秸秆综合利用, 推广秸秆还田方法, 使全村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100%。加强农业科学技术指导, 合理使用农药, 优先采用生物农药和植物农药, 严格控制化肥施用量, 增加有机肥和绿肥, 将化肥施用强度控制在250千克/公顷以内, 防治化肥、农药污染。

5.1.3 生态旅游建设

充分利用得天独厚的利用资源优势, 以创建省级风景名胜区为目标, 整合旅游资源, 做好生态旅游规划, 突出地方特色, 通过五年的努力, 把生态旅游业培育成大坟脚村经济的主导产业之一。完善景区垃圾收集和管理系统, 加大景区综合整治力度。对旅游开发规模及强度进行控制, 防止破坏性和超强度开发, 充分保护景观的自然性和完整性。建立完善的环境和资源保护管理体系, 落实相应的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旅游区环境达标率达100%。

5.2 建设舒适、优美的人居环境

以生态示范村创建为载体, 利用良好的山水资源优势, 完善村基础设施, 通过综合环境整治, 构建山水特色的新农村, 为广大村民提供健康、舒适、优美的人居环境。

主要措施:拆除该村露天粪坑, 建设现代化的新型公厕。拓宽街道, 建设成平整水泥路面, 安装标准路灯。加强农村供水设施, 进行自来水管网改造, 自来水入户率达到100%。安装地埋式排水管道, 建成较完善的排污设施, 建设生态化粪池, 使该村生活污水经污水处理系统净化处理后达标排放。加强生活垃圾收集处理系统, 合理布局垃圾中转站, 做到专人定点及时清运。加大农村绿化建设力度, 搞好田边河边路边和宅边的绿化, 通过花草树木合理搭配, 形成富有农村特色的绿地系统, 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7平方米以上。建设达坟脚村生态公园, 使村民有一个休闲、锻炼的好场所。打造农村和谐、洁净、舒适的人居环境。

5.3 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

加大水源涵养和水土保持林建设, 治理水土流失。实行森林防火综合治理, 进一步强化全村村民的森林防火意识。加快河道整治和小流域综合治理, 实现河道“水清、流畅、岸绿、景美”。高度重视土地、水、森林、旅游等资源开发中的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 促进资源可持续利用, 建立良性的资源环境保障体系, 实现山清水秀。

5.4 建设生态文化

生态村建设不能只依靠政府的行为, 更需要全村村民的共同参与。应大力开展生态文化教育, 充分利用标语、广播、公开信、座谈会等形式向广大村民宣传创建生态示范村的重要意义。通过制定村民文明守则、村容环境卫生管理等一系列规章制度, 逐步改变村民的不良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 在全村上下形成人人保护环境, 共建美好家园的良好氛围, 创建民风纯朴、社会风尚良好的农村生态文明。

6 实施大坟脚生态示范村建设的保障措施

要在乡、村两级建立有关生态村建设领导班子, 环保、农业、水利、建设等职能部门要参与组织, 密切配合, 协调作战, 确保创建进度。利用各种宣传工具, 通过多种形式向全村村民宣传生态村建设的重要性、必要性、可行性及战略意义, 使广大村民对生态村建设的前景及目标有一个明确的认识, 提高生态观念, 自觉参加到生态村创建工作中去。在市生态办建立的政策法规体系下, 严格按政策、法规办事, 提高政策、法规的调控力度, 保证生态村建设的稳定性和连续性。在争取政府及有关部门大力支持的同时, 应千方百计地多渠道、全方位筹措资金。尤其要善于利用经济手段, 吸引更多的民间资金进入, 保证生态村建设向更深、更高的层次推进。生态村建设不能只停留在自己一个小小的村上, 应多走一走, 看一看, 与其它创建生态村的乡镇加强交流和合作, 吸收他们的成功经验, 把生态村建设得更好、更美。

浙江瑞安市 篇9

一、改革实践探索

1.瑞安市农村合作协会

瑞安市于2006年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建立健全农村金融、流通和科技推广体系, 引导成立“三位一体”的瑞安农村合作协会。通过大农协, 瑞安市设计了“三位一体”服务三农的农村合作工作理念。事实上, 不仅是瑞安市, 浙江温岭、淳安、宁波等许多地方都探索了农村合作协会模式。瑞安市农村合作协会将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村合作银行、农村供销社等组织起来, 事实上就形成了流通、金融、科技、供销等项服务内容纳入其中, 协会设立信用部、供销部、科技部及合作指导中心, 但各个部门都是独立法人, 独立经营。[1]

2.瑞安市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会

瑞安市2008年成立了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会, 要求参加的会员一般为规范化的农民专业合作社 (规定专业合作社会员不少于总数的80%) 。合作社联合会的职能主要是帮助搞好合作社规范化建设, 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社产品销售, 组织专业合作社共同采购农资, 并帮助合作社解决资金难题。联合会将根据实际需要逐步建立财务会计指导中心、营销服务部、科技与培训部、信用信息服务部等工作机构, 合作社联合社的重点在于为合作社做一些实事, 为突出这一主体, 合作社联合会成立之后, 着手创办展销中心, 组织专业合作社参与名优产品展销活动, 为合作社和本地农产品品牌建设和联合营销提供平台等。

3.浙江省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会

在绍兴市、嘉兴市、宁波市、台州等地都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会的基础上, 2009年浙江省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会成立, 对于浙江省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联合更具有象征性的意义, 标志着浙江省正在向专业合作社联合体系方向发展。浙江省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会定位为一个全省2万多家农民专业合作社交流合作、规范自律、服务维权、产业整合和沟通的平台, 首批联合会会员包括60家来自各市、县的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会, 旨在通过全省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会的努力, 来解决单个合作社无力面对的难题, 逐步构建以农民专业合作社为基础、地方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为重点、省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为纽带的农民服务体系。[2]

4.温州市农村合作经济组织联合会

2011年12月, 温州市成立了农村合作经济组织联合会。其宗旨就是要探索依托基层供销社、农技服务站等多种方式组建农合联, 形成覆盖市、县 (市、区) 、涉农镇 (街) 和功能区三级的组织体系, 为农民提供全方位服务。农村合作经济组织联合会重在加强联合合作, 反映会员问题, 提供政策建议, 承接政府机构改革、职能转换中转移的服务性职能。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加入到农村合作经济组织联合会, 作为会员单位参加。农村合作经济组织联合会为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开展金融业务提供所需信息, 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在农村合作经济组织联合会牵头协调下, 与专业合作社、供销合作社形成“三位一体”的为农服务关系。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会作为会员参加, 农村合作经济组织联合会对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会加强服务和指导。

5.浙江省供销社及信用合作社参与“三位一体”农村新型合作体系建设

自农村新型合作体系建设以来, 供销社依托自身资源优势, 通过参股等方式, 培育了一批规范健全的农民专业合作社, 同时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 夯实“三位一体”农村新型合作体系的组织基础。立足流通优势, 依托网络优势, 加强与农村金融部门的合作, 浙江省供销社致力于为农民专业合作社提供贷款担保等金融服务。2007年初与省信用合作社联合社联合提出“三位一体”农村新型合作体系建设的指导性意见。2008年, 浙江省供销社与浙江省农村信用合作社联合社签订了业务合作协议, 提出共同建设全省农村金融结算服务网络, 明确了合作事项, 确定了临海、黄岩等11个试点单位, 供销社联合农村信用社对农民专业合作社开展了“一点一卡一服务”。 试点供销合作社还组建了农信担保公司, 开展农信担保服务。[3]

二、实践效果评价

1.构建体系, 探索未来思路

瑞安等地农村合作协会模式, 即农村新型合作体系模式, 在一开始就试图通过灵活的结构实现涉农部门的有效联合。温州市农村合作经济组织联合会刚刚开始, 其实也是“三位一体”农村新型合作体系的延续, 以供销合作社牵头, 吸收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参与, 旨在增强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服务能力。从浙江省供销社及信用合作社参与“三位一体”农村新型合作体系建设情况看, 虽然进行一定探索, 如联合开展信贷服务, 供销社为农民专业合作社提供信贷担保服务等, 但终归是一种尝试, 没有从根本上起到强化农民专业合作社服务功能的作用。而目前所广泛探索的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会, 是农民专业合作社自己的联合组织, 试图通过合作与联合, 形成利益共同体, 增强合作社为社员服务能力, 也确实在瑞安等地产生了良好的效果。但仍然处于组织体系构建阶段, 主要是为未来摸索思路。

2.初步开展了一些服务活动, 但缺乏自身可持续能力

无论是农村合作协会、农村合作经济组织联合会, 还是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会, 都开展了一些相关服务活动。如瑞安市农村合作协会, 最初也开展了一些融通资金的活动, 可通过合作社申请联保贷款, 并且利率比较低。供销社在参与“三位一体”农村新型合作体系建设过程中, 组建了农信担保公司, 开展农信担保服务, 入股当地农信联社, 尝试入股村镇银行。瑞安市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会着手创办展销中心, 举办合作社会计培训班, 建立瑞安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会网站, 致力于扩大合作社产品的网络销售渠道和影响等。这些活动多是源于初始的愿望和构想, 在政府行政力量的推动下产生的。往往政府在推进农村新型合作体系改革时, 都会在初期投入一定的财力物力, 并给予一定的政策扶持, 但最终还要看其可持续性发展程度, 要看是否符合市场经济规律。

3.仍然是松散型的联合

从这些农村新型合作体系看, 都是松散型的组织形式, 相互之间缺乏利益纽带的联结, 没有建立起有效的利益共享、风险共担机制。就瑞安市农村合作协会而言, 会员单位则包括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村合作银行 (信用社) 、供销社、手工业合作社、农产品经纪人协会、农村科技特派员协会等, 相互之间没有利益的联结。而温州市农村合作经济组织联合会, 同样是松散型的组织构成, 会员对象包括农民专业合作社、专业合作社联合会、供销合作社、农村合作金融机构 (信用社) 、各类农业龙头企业、农产品批发市场、农信担保公司、开展农业保险的保险公司、涉农社会团体等。瑞安市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会则主要由专业合作社组成, 同时还包括专业大户等。浙江省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会则是由60来家各市、县的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会组成。农村合作协会是以供销社为主创办, 吸收其他涉农企业、个人参加, 专业合作社联合会是以专业合作社为主创办, 吸收专业大户等参与, 从某种意义上说更具有论坛的性质, 彼此之间没有硬性的约束。这种松散型的联合, 就使得农村合作协会或联合会等具有天然的缺陷, 没有按照内在联结机制建立纵向服务关系, 更缺乏经营实体的联结, 表面上是一个体系, 实质上是有网无络状态。

4.真正以利益机制为纽带的合作仍需进一步探索

从以上这些组织体系运作情况看, 都处于举步维艰的地步。瑞安市农村合作协会由于体制和制度等原因, 只维持了一年多时间, 农民基本上不认可, 处于只能保留牌子的状况, 实际工作很难开展。合作社与供销社及农村合作银行之间, 由于固有体制的约束, 很难实现真正的融合。而从其他地区农村合作协会来看, 情况大致相同。从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会的情况看, 合作社有一定参与的积极性, 各项工作尚处于起步阶段, 联合会与会员的利益联结不紧密, 特别是缺乏实体的联结。同时, 合作社自身的联合具有一定的劣势, 不能发挥供销社在产品流通及网络服务方面的优势, 信用社也难以融入到合作社联合社中来, 为农民专业合作社服务的功能显得较弱。从总体情况看, 要想实现合作社之间、合作社与供销社及农村合作金融机构之间的融合, 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从国际合作社的变革趋势及东亚地区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特点看, 合作制企业和私营企业之间可以实现利益的联结, 如日本的农协及法国的专业合作社与私营企业之间可以相互参股, 利益上的合作与联合是必由之路。

三、浙江省农村新型合作体系建设构想

1.综合性农协

(1) 组织体系构建:

以供销社、信用社和专业合作社为依托, 融入其他为农服务的组织资源, 包括加工企业和技术服务组织等, 构建综合性农协组织体系。农协应根据区域农业的发展特点及农村实际需要, 按照扩大规模、减少组织层次的原则, 设立多层级组织体系, 可以以行政区域设置, 也可以跨区域设置。综合性农协设有金融、购销、加工、共济、技术和信息5个服务平台, 各个服务平台灵活运用合作制、股份合作制或股份制原则, 构建利益协调机制和产权联结机制。

(2) 农协定位:

农协是综合性的服务组织, 设有5个服务平台, 负责为合作社或其他服务组织提供金融、购销、加工、共济、技术和信息服务, 各个平台之间分工负责、密切协作, 共同承担起为农户和农村社区服务的任务, 做到农民需要什么服务, 就提供什么服务。

农协是政府与专业合作社和其他服务组织之间的桥梁和纽带, 它具有行业协会的性质, 赋予农协相应的职能, 这些职能可以包括参与农产品产品质量监督和政策制定, 协调农产品生产、销售、加工环节的利益分配关系, 组织与其他产业化组织开展战略合作等。

2.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组织

(1) 组织体系构建:

浙江省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组织体系, 应以浙江省农业主导产品或产业为基础, 设计多个组织体系, 每个组织体系根据产品和服务的特点, 设计成区域型或省级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组织体系, 上一级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为下一级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及农民专业合作社提供专业方面的服务。

(2) 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组织体系定位:

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是一个专业性质的服务组织, 围绕某一产品或同类产品开展技术、信息、指导、加工、贮藏等方面的服务, 可设有信息、技术、加工、贮藏、展销服务平台, 共同承担起为专一产品或同类产品专业合作社提供相应服务的职责, 单一合作社无法完成或者较难完成的任务, 由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会提供解决方案和组织支持。

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组织体系与综合性农协是相互补充、分工协作的关系, 在纵向联合的基础上, 与综合性农协相互协作和对接。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组织体系负责单一产品或同类产品的技术、信息、指导、加工、贮藏等服务, 共同解决某一产品的加工和贮藏问题, 专业技术和信息服务, 为农民专业合作社提供指导和咨询服务。综合性农协主要解决农民所面临的共性服务内容, 包括金融、社区生活、加工、生产资料等方面服务, 而综合性农协的加工服务则是深层次的加工服务。

四、制约农村新型合作组织体系建设的主要因素分析

1.法律上不明晰

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只是一个宽泛、原则性的法律, 确认了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律地位, 而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组织, 在法律上没有得到确认, 只能算作一个社会团体, 并不具有类似日韩农协或台湾农会那样应有的特殊地位, 其活动及经营都要受到很大的影响, 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服务都会受到一定法律上的约束。

2.农民专业合作社融资体系缺位

农民专业合作社融资体系缺位, 是影响农民专业合作社及其联合组织发展的最主要因素之一, 应当从制度上解决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融资问题。十七届三中全会后, 中央明确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开展信用合作, 为农民专业合作社社员提供融资服务, 但是农民专业合作社由于实力较弱, 实际上无法实现这项功能。

3.农民专业合作社许多流于形式, 缺乏联合的基础

从2009年浙江省1.57万个专业合作社看, 达到规范化运行的只有4296家, 可见高质量、符合规范要求的合作社比例是很低的。一方面由于兴办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条件较低, 对资金等没有特别要求, 使得一些地方盲目发展。另一方面, 一些地区对于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给予1万或2万元资金奖励, 农民为了享受政府的优惠政策, 盲目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 没有具体合作内容及业务活动。农民专业合作社基础条件差, 大家对合作社的归属感不强, 农民专业合作社缺乏联合动力。

4.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会或协会与农民专业合作社利益联结不紧密

有些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会或农协依托供销社, 由供销社代理相应管理职能, 而有些则是由政府相关部门负责牵头创办, 这使得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会或者农协有着天然的缺陷, 这些联合并不是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会或协会与农民专业合作社之间的利益联结, 也难以得到持续, 要想使农民专业合作社与联合组织之间建立紧密的联合, 必须建立利益联结机制。

5.政府服务方式和职能还没有转变

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组织是一种行业性组织, 而我国政府部门与行业组织的关系没有厘清, 政府还是拘泥于传统的管理模式和方法, 没有对政府与行业组织的关系进行定位。政府应主要制定政策、法规, 评估政策实施效果, 政府与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组织应建立一种相互依托、相互服务的关系, 政府为联合会或协会提供政策服务和政策支持, 联合会或协会为政府具体负责实施政策、落实政府政策目标和任务。

五、构建浙江省农村新型合作体系的对策建议

当前, 虽然浙江省在构建农村新型合作体系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积累了一些经验, 但成功之路仍很遥远, 发展的途径和方式有待探索, 合作社联合机制需要摸索。为此, 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推进浙江省农村新型合作体系建设:

1.制定农村新型合作体系发展规划

发展规划由农村农业主管部门牵头, 吸收供销合作社、信用社、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组织参与, 确立农村新型合作体系的模式选择、平台构建、农村新型合作体系所具有的功能等。分阶段确立实施的目标、主要内容、保证措施, 对具体任务落实到具体责任单位和部门, 同时加强各个规划之间的协调和配合, 切实考虑到国际合作社变革趋势及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现状, 使得规划能够成为推动农村新型合作体系建设的行动纲领, 为农村新型合作体系构建提供思路和具体操作方案。

2.理顺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体系与政府部门的关系

可以选择若干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会作为试点单位, 并提供一些优惠政策支持, 探索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组织职能的实现方式。按照转变政府服务方式和服务职能的要求, 厘清政府与合作社联合组织之间的关系, 可将其作为行业性组织看待, 赋予其相应职能, 如参与农业政策法规制定, 组织开展合作社调查研究, 向有关部门反映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诉求和建议, 执行政府部门实施的农业相关政策等。

3.抓住资源整合这个环节, 实现利益联结

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组织要充分利用合作平台, 发挥各个合作社的资源优势, 整合合作社资源, 推动农民专业合作社资源共享, 实现农民专业合作社之间优势互补。合作社之间要建立有效的利益联结机制, 特别是利用好供销社及农村信用社资源, 通过股份制、股份合作制方式, 构建加工、物流服务平台, 使农民专业合作社与其他企业组织之间实现利益联结, 为农民专业合作社服务功能拓展及业务扩大创造条件。

4.完善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组织内部运作机制

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组织作为一个行业性的协调服务组织, 应按照民主管理的原则, 由农民专业合作社入股组成, 建立和完善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组织管理制度。以制度作为保障, 规范服务内容、服务方式, 为农民专业合作社提供协调、指导、信息、对外交流等服务。同时, 农民专业合作社与各服务平台要建立有效的利益联结机制, 依托各服务平台, 增强其为农民专业合作社社员服务能力。

5.构建农村制度性金融服务体系

以构建农村新型合作体系为契机, 以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会为切入点, 构建农民自身的制度性金融服务体系。政府部门应将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组织作为一个行业性协调服务组织, 支持其开展金融服务, 建立制度性金融服务体系。建立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专项基金, 对于运作规范、有一定服务能力的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会, 应给予一定授信额度, 并给予利率优惠。赋予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抵押担保功能, 由其为农民专业合作社提供信贷担保, 向商业银行机构申请贷款。依托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会, 实现农民专业合作社之间资金互助和拆借, 拓宽抵押品的范围, 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开展信贷服务。

摘要:本文在实践调查的基础上, 总结了浙江省农村新型合作体系改革实践探索, 评估了改革实践的效果。通过借鉴东亚地区农村合作组织模式, 提出了建设综合性合作组织体系和专业合作组织体系的构想, 分析了构建农村新型合作体系的难点问题, 并从制定发展规划、完善内部运作机制、理顺与政府部门的关系、建立制度性金融体系等方面提出了对策建议。

关键词:新型合作,体系建设,对策建议

参考文献

(1) 袁亚平, 鄂平玲.瑞安农协:农村“三位一体”新实验[J].人大建设, 2007, (02) .

(2) 卢勋.浙江省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会[J].农村经营管理, 2009, (09) .

上一篇:提高患者满意度下一篇:科学发展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