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安市教育局教研室

2024-09-24

瑞安市教育局教研室(精选7篇)

瑞安市教育局教研室 篇1

(初中学段)一年来,特别是新学期以来,肥城市教学研究室认真学习贯彻落实泰安市中小学课程与教学工作会议精神,根据市教育局提出的工作重点,不断强化质量意识、责任意识、奉献意识、争先意识、服务意识、创新意识,围绕“教学质量的全面发展、办学水平的均衡发展、教育体系的协调发展、教育管理的内涵发展、教师队伍的优质发展、教育环境的和谐发展”的实现,立足科室职能的有效发挥,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双高”工程,深化课程改改,扎实校本研究,创新工作,求真务实,努力推动教研工作攀高进位,取得了明显的工作成效。下面根据市局下发的调研提纲的内容,就相关工作向领导做如下汇报。

一、关于质量效益年

1、组织的主要活动⑴制定了“双高工程”实施方案。制定了关于落实泰安市教育局《关于在全市中小学开展素质教育质量效益双高工程的意见》的实施方案,提出了方案实施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实施步骤和措施要求。⑵开展了“千名教师访万户,师生情谊传万家”活动。创立了登门家访、电话家访、集体家访、团队家访、家长访校、携带式家访、二次家访、回访等多种灵活的家访形式,密切了学校、教师、家长、学生之间的联系,让更多的家长关注教育,理解教育,构建了家校合一的新型教育模式,解决了学生发展中的许多问题。

⑶进行了全面的教学调研。2011年4月8日——5月14日,紧紧围绕教育局提出的“强化六大意识、实现六大发展”的工作目标,大力推进素质教育质量效益双高工程,围绕教学管理、教师备课、课堂教学、作业布置、读书学习、课程开设、队伍建设、质量监测、教师评价、家访调查等工作重点,采用了听评课、现场查看、随机抽测、互动交流、数据统计、问卷调查等方式进行,对全市27处初中学校进行了全面的教学调研,在认真总结梳理的基础上,形成调研报告,并适时召开了全市初中教学调研总结交流会,取得了良好的调研效果和社会反响。

⑷组织了全市的质量抽测活动。为强化教学质量监测,在教学调研活动中,对全市每个初中学校进行了质量抽测。试题分六类,采用学科综合卷,随机确定年级、班级,扎扎实实的完成了质量抽测活动。

⑸举办了全市优质课评选活动。3月22日—31日,组织了全市优质课评选,共有200人参加,展现了近几年课程改革的新成果,促进了课堂教学改革,课堂教学水平明显提升。

⑹修订了评估计分意见。我们在认真仔细地研究省市各类有关素质教育文件的基础上,修订了对初中学校的评估计分办法,突出了对课程实施水平的评估,同时指导各单位根据《泰安市中小学教师考评指导意见》修改了教师考评办法。

⑺开展了全市性的集体备课活动。组织骨干教师采用电子备课的形式,针对教学实际,进行了专题集体备课,有力地指导了毕业年级教学,为大面积提升毕业年级教学质量打下了坚实基础。

⑻联片教研活动蓬勃发展。各联片教研区根据自身的优势,结合各学校实际,开展了形式多样的联片教研活动,如送课到校、课例研讨、专题交流、集体备课、专题视导等,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促进了均衡发展,形成了具有区域特色的“二三三二”联片教研新机制。2011年基础教育课程网站以《肥城这样走活农村学校教研“这盘棋”》为题,报道了我市初中学段创新联片教研活动的经验及做法,并刊登在《新世纪文学选刊》;《中国教育报》刊载了“肥城:做实联片教研,激活教育智慧”的创新做法等。

(9)根据肥城市教育局《教育教学工作巡视制度》,结合教学工作实际,加强对学校教学常规落实情况的巡视和视导,有效促进学校教学规范的落实,促进学校教学管理水平的不断提升。

2、显著成效

⑴学生综合素质大幅度提高。越来越多的学生参与到教学实践中来,学以致用得到很好的体现。如龙山中学,是山东省科普教育示范基地,也是山东省第一家青少年科技活动中心。该校学生参与各类科普比赛活动成绩优异。其中,在第25届山东省青少年科技大赛中,一等奖6人,二等奖9人,三等奖20人;第七届中国青少年艺术英才推选活动山东总决赛(声乐),一等奖2人,二等奖3人,三等奖2人;泰安市第四届“争当小实验家大赛”,金奖21人,银奖42人,铜奖48人,并有一名同学获中国少年科学院小院士提名奖。再如,汶阳镇高淤中学,积极引导学生创办文学社,该校学生先后在《泰安晨刊》发表文章46篇。同时,该校注重培养学生的科技创新意识,成效显著。在今年举办的尚德电力杯第四届青少年创意大赛肥城赛区选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获得了代表肥城参加全国总决赛的资格,7月份,他们将奔赴江苏省泰州中学进行比赛。

⑵教师素质明显提升。一年来,研室初中组有5名教研员进入山东省骨干教师团队行列,有13人被评为泰安市第四届学科带头人;1人获得山东省优质课奖;25人获得泰安市优质课奖,各学科教师在省级以上发表教学论文多篇。其中仪阳中学发表520多篇,龙山中学发表100多篇。

⑶学校发展特色明显。各初中学校立足自身实际,“抓班子,强队伍,上质量”,不少学校逐渐呈现出了自己的发展特色和管理风格。今学年,在自愿申报的基础上,我们根据《泰安市关于在全市初级中学开展“双50强学校”创建活动的实施方案》中的创建标准,分别评选出了5处个性发展学校和教学创新学校,以参加泰安市的“双50强学校”创建活动。

二、关于课程改革

XX年秋季,我市义务教育阶段起始年级启动新课程。XX年被教育部确立为全国首批“创建以校为本教研制度建设基地”,XX年11月,“山东省校本研究工作暨现场研讨会”在我市召开。几年来,我们以项目研究为抓手,大力推进课程改革,全面落实素质教育,取得了一系列成果,先后被评为“泰安市课程改革先进单位”、“泰安市校本课程开发与建设先进单位”、“山东省校本研究先进单位”、“山东省先进教研室”、“山东省教育科研先进单位”等。

一是规范课程管理。一方面,研究制订了《肥城市初中教学与管理规范实施细则》,加强了对课程管理的规范、课时的规范、作业的规范和评价考试的规范等。另一方面,在修订的《肥城市初中学校教育教学工作评价办法》中,课程实施情况成为对学校工作评价的重要内容。

二是深化校本研究。《县域推动校本研究的“四动”策略》在山东省第二届省级教学成果奖评选活动中荣获一等奖;编辑出版《区域推进校本研究的探索与实践》和《综合实践活动小课题研究》两书;2011年《创新校本研究文化,提升素质教育质量》研究成果荣获泰安市第二十三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并被推荐参评山东省第24次社会科学成果奖等。在这样的基础上,我们坚持传承与创新,围绕教师专业发展和学生综合素质提高,继续深化校本研究,扎实开展各种研究活动。如立体式课堂教学互动交流、学科个性化作业、我的课堂大家谈、菜单式主题研究、四位一体作业评价研究、“1+1”课例深化研究、“六环节”课堂教学改革,“四环四课”精品课堂达标活动、“自主和谐课堂”、名师博客教研等,丰富多彩,各具特色。

三是开发校本课程。加强了“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建设”专项培训与指导,完善了校本课程开发的审议、审批制度,构建了“实践——评估——总结——推广”的开发模式。在泰安市连续三届“中小学优秀校本课程评选活动”中,我们有95项校本课程获奖,其中一等奖25项,17处学校被评为“校本课程开发先进单位”。我们在认真总结近年来校本课程开发建设成功做法的基础上,总结、提升,整理形成了“多途径开发、渐进式实施、多主体评价、双向式管理”的校本课程开发和实施策略。

四是开展综合实践活动。一是积极参加上级举办的各种培训会,定期召开综合实践活动教学研讨会,引导和规范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二是认真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专项调研,及时发现典型、发现问题,适时组织经验交流、主题论坛等研究活动,定期开展优秀研究课例、优秀研究成果展评活动;三是重视综合实践活动教学的管理和评价,每学期都要求各单位对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情况进行总结上报,并纳入对各单位的教学评估。四是以研究性学习为切入点,遵循“调查研究——确定课题——活动探究——成果分享——反思提升”的基本思路,实现了综合实践活动的小课题研究与学科知识的整合拓展、校本课程开发建设的有机结合,学生的综合素质显著提高。

五是建立了教研员联系学校工作机制。认真落实教育局《关于建立教研员联系中小学制度的通知》精神,建立了教研员保乡镇(教研区)制度。另外,为加强教研员队伍建设,根据泰安市教育局的要求,全市教育系统选聘了83名兼职教研员和6名研究员,并制定了相应的职责、权利和义务,这也为进一步加强教育科研工作壮大了有生力量。

三、关于初中学业水平考试

1、将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数学、英语三课分值调整为150分,其它学科100分是可行的。

学业水平考试肩负着结业与升学两种功能,一方面作为结业考试,其它学科分值的调升与考试时间的增加,延长了试卷长度,这有利于全面考查学生对初中所学知识,对学生各学科均衡发展有促进作用;另一方面,作为语文、数学、英语来说,将分数调整为150分,突出了基础学科的基础地位,考试分值与学科课时的匹配度更趋于合理,有利于引导教师与学生正确认识基础学科在初中学习过程中重要性。

2、各学科使用答题卡是可行的。

除语、数、英三科外,其它学科选择题势必会有所增加,采用答题卡的形式,减少了阅卷环节的人力投入,提高了准确性,也为高中阶段规范使用答题卡有很大的帮助。因初中学生年龄还小,建议采用ⅰ、ⅱ卷的形式,不设答题纸,一方面加强试题与学生答题的即时对应关系,另一方面也有利于降低考试成本。

3、数学学科计算器的使用问题。

从几年的实践来看,学生基本的运算能力出现了下降,甚至影响到了其它学科的学习。这里面有因课时减少、训练量不足而产生的原因,也有计算器在学生学习中的普遍使用有关。计算器是科技进步的标志,用不好也有负面影响,但是我们不能因为有负面因素而不去涉及,况且这也是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在这个问题上,关键是怎么引导学生科学地使用科学计算器。事实上,数学学科要求学生使用科学计算器的章节主要在“统计与概率”部分,作为一种运算的工具,在计算“开方”问题、“三角函数”中也仅要求学生会用计算器来求值而已。如何引导学生认识到计算器在数学学习中的利与弊,让学生知道甚至是强制学生在哪些部分应该使用,哪些地方不能使用,什么学科在什么地方用,哪些学科不能用这样才是科学的。对于计算器的使用,应严格落实数学学科相关具体内容的规定和要求,除此之外,引导学生不宜使用科学计算器。

四、关于质量监测

质量监测是加强教学质量的过程性管理、提升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对于质量监测,我们主要是围绕考试科目的“试题”做了一些工作,并以教育局文件的形式研究下发了考查科目考查指导意见。

一是组织了全市骨干教师命题培训。根据素质教育和学业水平考试的新要求,各学科教研员在认真学习研究的基础上,从命题原则、指导思想、方法技巧等方面对全市学科骨干教师和兼职教研员进行了命题技术、方法专题培训。

二是组织了全市初中学校的质量抽测。根据教育局要求,精心命制了全市初中教学调研质量抽测试题,试题按年级分a、b两卷,每份试卷按比例涉及了初中所学的全部文化科目,借助教学调研之际,在全市各初中学校均随机抽测了一个班级。共抽测学生29个班1258名学生。市教研室对抽测的试卷集中进行了认真评阅和分析,并组织召开了质量抽测专题反馈会,帮助各单位客观、准确地了解了自己的教学状况,对于改进和调整教学起到了积极的指导作用。本次抽测结果不纳入对各单位的教学评估。

三是组织命制并审定了期中、期末和单元检测试题。根据上级文件精神,教研室组织各学科骨干教师分别于学期初编制了单元质量检测试题,学期中和学期末考试题,各学科教研员认真把关修改后,以电子稿的形式反馈给各初中学校,提高了命题质量和检测效果。

从教学实践看,各初中学校都建立了质量检测制度,严格按照省市要求组织质量检测和质量分析,没有发生用考试成绩给学生排队和单纯以考试成绩对教师进行考核的现象。各初中学校的学生学业考试结果是评价学校教学工作水平的因素之一。

五、关于高效课堂

课堂是教育教学的中心,是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学质量的主阵地。近年来,我们紧紧围绕“删除无效,减少低效,增加有效,倡导高效”的课堂研究目标,大力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强化课例研究,着力构建高效课堂。

一是先后给学校、教师配发了《有效课堂十讲》、《第56号教师的奇迹》、《静悄悄的革命》等学习材料。帮助学校、教师正确理解、把握“高效课堂”的含义,为教师提供了强有力的创建高效课堂的理论及实践经验。

二是制定下发了《肥城市教学研究室关于初中学段深化课堂教学改革的指导意见》。《指导意见》提出了高效课堂创建的指导思想,明确了课堂教学改革的目标,提出了改革的基本原则和实施策略,各学科也结合高效课堂的构建制定了课堂教学流程,为研究课堂制定了基本的技术操作规范。

三是落实集体备课。在教学研究过程中,我们对集体备课的流程进行改革和创新,形成了“个人研究—集体研讨—分享充实—生成完善—反思提高”的“三关注二提高”的集体备课流程。该流程是我市原创,已载入泰安教育年鉴。针对09-10学下学期教学时间紧张、教师后期复习压力大的实际,我们组织各科进行了全市骨干教师引领、全体教师参与的毕业班后期复习专题集体备课活动,大大提高了后期复习教学的效益。南片、西片教研区也根据自身实际开展了“教学案一体化”的集体备课专项教研活动,为教师之间的同伴互助搭建了一个交流平台,有力地促进了教师专业水平的均衡发展。

四是扎实开展课例研究。近年来我们探索形成的“三课两评一反思”的行为跟进课例研究范式,倡导领导干部和教师自主读课。为提高教师观课、议课的能力,我们又引进了课堂观察与诊断技术,进行了“分角度进行课堂观察”的培训与指导,逐步形成了“课前集体备课——课中磨课研究——课后反思提升”的研究常态。各单位、各教研区也进行了多种有效的课例研究,如新城中学的“1+1”课例研究、白庄矿学校的“情效课堂”、实验中学的主题渐进式打造课堂教学、桃园中学的六环节课堂教学模式、湖屯中学的“四课”系列评优达标活动等。各种各样的磨课活动,引领教师看别人的课堂,说别人的课堂;说别人的课堂,想自己的课堂;走进别人的课堂,建设自己的课堂。

五是开展“学案导学”、“教学案一体化”的备课探索与实践,引领教师以学定教。各学科在学科基地组织学科教师观摩"学案导学”课堂研讨课,下发“学案”编写样稿及“学案导学实施方案”。在备课方面,倡导“教学案一体化”的备课改革,召开了专题备课研讨会。孙伯中学、王庄中学、高淤中学等学校也借助“电子备课”,将教学案形成了学校资源,并在课堂教学实践的基础上不断修订完善,为来年的教师备课提供了一个较高的研究平台和起点。减轻了教师书写的压力,又提高了备课的起点,提升了备课的质量,实现了资源共享和教师团队的集体发展。

六是开展课堂教学比武等活动。我们在上学期开展了全市性教学比武活动,评选活动中,不仅评价教师的课堂教学,也将教师的教学案一体化的备课、课件制作和教学反思纳入了评价范围,并组织本获得泰安市以上优质课奖的教师对自己的磨课过程进行了反思和整理。同时,各个教研区也自主开展了多种形式的课堂教学研讨交流活动。

六、关于教学典型

根据泰安市“初中双50强”学校创建要求,我们注重学校创新的引导和特色的培育,今学年,在自愿申报的基础上,根据创建的有关标准,遴选确定出首批肥城市初中个性发展学校和创新学校各5处。龙山中学的科普活动和学生社团活动,实验中学的课堂研究和分层教学,汶阳中学的教育科研和课程建设,高淤中学的科技(文学写作)活动和虚拟班级建设,过村中学的网校建设和新道德实验,湖屯中学的班级文化和校园文化建设,孙伯中学的读书活动和教学案改革,王庄中学的课堂教学改革和教学案探索,石横中学的网络教研,仪阳中学的教师研究,白庄矿学校的学校课程建设和情效课堂等都有自己的做法和经验。

多年来,我们坚持在教学视导、教研员联系校和教学调研中发现典型做法,通过不断的总结、完善和提升,使之在教学实践层面成为学校的特色,进而我们通过全市教学工作例会、专题经验交流论坛和教学现场会等形式在全市范围内推广典型经验,不少成功的做法被《现代教育导报》、《山东教育报》等省内外报刊报道,或在省市校本研究现场会、课程改革现场会等上交流、推广。

七、教学现状与展望

(一)教学现状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素质教育的要求和长远目标与老百姓的现实愿望存在矛盾,基层学校面临两难境地。

二是教师年龄结构趋于老化,师资结构不尽合理;教师队伍中骨干教师外借,乡镇内部缺乏有效的双向流动机制,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教师自主发展的积极性有待于进一步激发。素质教育会议以后,学科门类增加,新增课程缺乏专职教师,缺乏专业培训,教师数量不足,转岗、兼课、跨年级、专业不对口等现象明显存在。

三是学校课程建设缺乏专业引领,还明显存在层次低、品种少、特色差现象,有的甚至还没有走进课堂,走进学生;非考试科目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开好课程的问题仍有一段距离。

四是教学内容多与教学时间不足的矛盾十分突出。随着山东省中小学办学行为的规范,尤其是规范了学生在校时间,与原来相比教师的教学时间与学生的学习时间相对减少,但教材内容和教学要求未变,教学过程中,教师明显感觉到课时不足,学生训练、巩固时间不够,制约了教学质量的提升。

五是质量监控力度有待于进一步加强。特别是考试问题,放在某个具体的学校,从命题质量、保密措施、印刷成本、考核评价等方面都存在中不好操作的现实问题。

六是把时间还给学生与部分学生缺乏自主规划安排时间能力之间的矛盾日益显现。由于晚自习和双休日不允许教师进教室,教师和学生接触的机会大大减少,教师在辅导这个环节的作用大大降低,长期下去,会造成学生问题的大量积累而得不到解决,必然会加大学生的分化。

七是学校的硬件建设,特别是微机、网络建设亟需进一步加强,以满足教学及研究的需要。

三、今后初中教育重点抓好的几项工作

1、落实素质教育要求,提高课程实施水平。一是严格规范办学行为和教研规范;二是强化课程实施管理;三是多途径提高课程实施水平。

2、坚持以教学为中心,强化质量兴教意识。一是成立教学质量监测中心,强化质量监控;二是立足课堂,努力提高教学效益。三是优化教学方法和教学过程,提高学生能力。四是促进教研创新,提高教研指导水平。

3、创新教研方式,提升校本研究实效。一是继续完善联片教研机制;二是壮大强壮“名师工作室”;三是大力推行网络教研;四是扎实推进教研组建设;五是推广主题式研训模式。

4、加强教学管理,促进规范向精致化的提升。一是强化教学巡视,规范教学环节管理,落实管理问题问责制和跟踪制;二是加强教学调研与指导;三是不断完善对学校和教师评的价方式。

5、创设发展平台,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一是加大校本培训力度;二是克服“高原期”现象,推动骨干教师再发展;三是搭建教研成果展示平台;四是大力推进读书工程。

6、突出课堂细节研究,构建高效和谐课堂。一是构建高效课堂模式;二是扎实开展课例研究活动;三是改革课堂教学评价标准;四是努力促进课例研究常态化、生活化。

7、强化科研管理,提高科研引领水平。一是完善科研运行体系;二是强化课题管理指导;三是加大课题研究成果的推广力度。

8、优化育人策略,促进学生素质全面提升。一是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理念,加强学生的道德规范教育,强化人文关怀;二是强化学生行为习惯、意志品质教育。三是加强学生科学素养、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培养。四是着眼学生的全面发展,促进学生综合素质评价。

瑞安市教育局教研室 篇2

一、同类联盟,科学规划

所谓“分层教研”,就是在市域内,根据学校地理位置、生源条件、教学管理现状、教研能力和教学质量等方面的差异与特点,把区域学校科学地分成几组各自水平相近的群体并区别对待,使这些群体在教研部门恰当的分层策略和相互作用中得到发展和提升。为探索更为科学有效的分层教研机制,我们首先在初中学段进行尝试。

(一)同类联盟,构建“大校本+大学区”教研机制

我们根据各级各类学校的地理位置、生源条件、教学管理水平、教研能力和教育质量等方面的不同特点,坚持“区域就近、同类结盟”的原则,将全市初中学校分成4个教研共同体:初中5所直属学校成立直属学校联盟,构建直属学校“大校本”教研;创建了包括马屿、高楼、湖岭与陶山4个教育学区22所学校在内的“西部大学区”教研联盟;创建了安阳、塘下、飞云及莘塍4个教育学区20所学校在内的“东部大学区”教研联盟和全市范围内的民工子弟学校联盟。依据“以生为本,因材施教;以校为本,分层教研”的思路,针对不同层面学校发展的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调研、教学视导、教学研究、特色创建和质量监控等工作,进而通过区域联动、典型带动,实现区域教学的均衡发展。

(二)科学规划,明确分层教研操作要领

确立四大教研联盟后,我们就规划分层教研一系列操作要领,总结提炼为“一二三”策略,即坚持一个指导思想、明确两条活动主线、达成三项教研共识。

(1)坚持一个指导思想:是指“联盟教研制度化、同研互补共发展”,即通过开展制度化联盟教研,发挥联盟学校教学资源的优势,形成在师资、管理、教学等方面资源的分享、互补与共进。

(2)明确两条活动主线:一是以联盟教研活动为“经”,在纵向上直指教研活动的过程;二是以教学质量的联片监控为“纬”,在横向上直指教研活动的结果,“经”“纬”结合,有效促进教研的有效性。

(3)达成三项教研共识:一是找准切入点,教研活动主题要紧紧围绕联盟学校的教学实际问题和困难,以达成“负担合适,教学高质”的目的;二是找准结合点,教研活动形式要适应学校课程改革的需要,避免单纯为了活动而活动;三是分层教研要依据制度规范进行,并要寻找教研支撑。

二、分层教研,同质对话

开展分层教研旨在基于同质学校的教学问题,搭建平台开展不同层次学校联盟的主题教研活动,加强同质学校教师间的对话。我们主要通过不同层次同质学校的分层调研、分层教研和分层评价来加强同质对话,促进共同发展。

(一)分层调研,了解同类联盟差异与需求

不同规模的学校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有着各自办学的需求,同样,这些学校的教师也存在不同的教学需求。我们针对不同联盟学校之间的差异和特点,通过分层调研,来了解他们的需求。如直属学校和东部学校联盟缺乏内涵和特色挖掘,我们对此类学校开展了“把脉课程建设,创建特色学校”为主题的教学调研;西部学校和民工子弟学校联盟平时不关注基于教学常规的“增效减负”,我们对此类学校开展了“问诊教学常规,改进教学管理”为主题的教学调研。然后,针对各联合体中存在的问题,在联盟学校内开展基于“问题改进式”的专家论坛、校长论坛、教导主任论坛和骨干教师论坛等活动,交流管理经验和教学心得。

以西部联盟学校调研为例,在调研前,我们根据联盟学校共性的特点,策划调研主题,制订调研计划和方案,并针对西部初中学生学习行为、教师专业发展、学科教学等专题编拟有针对性的问卷。调研中,通过听课评课、查阅备课本作业本等资料,通过教师访谈、问卷调查等方式,了解学校教学管理、教师教学规范、学生学习行为、教师的专业发展以及学科教研活动等方面情况,总结一些成功经验,并进行亮点整理,同时也发现了其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纠偏。

(二)分层教研,在同质对话中突破藩篱

通过分层调研,我们了解了不同联盟学校教师教学的现状、问题和需求。同时也为后续的分层教研提供了研究的基础。基于此,我们帮助学校拟确后续行动计划,通过开展不同主题和形式的教研活动,改进教学和管理。

1.确定分层教研主题:基于教学问题,体现学生特点

直属学校联盟和东部学校联盟的学生因地域经济、家庭教育等因素,教育资源、生源条件相对优质;而西部学校和民工子弟学校的优质资源相对匮乏,留守儿童和民工子弟居多。不同教研共同体应关注本联盟内学生个体生命成长的个性特点,基于学生个体差异组织开展各类主题研讨活动。以“学习方式变革”研讨为例,直属学校联盟和东部学校联盟聚焦基于慕课的翻转课堂研讨,侧重于借助现代教育技术研究课堂教与学方式的变革,如初中数学学科开展了直属学校联盟“慕课模式下初中数学有效教学课堂研讨”,探索“微视频预学—课上答疑—巩固复习—拓展提高—探究学习—方法提炼”课堂教学模式。而西部学校联盟和民工子弟学校联盟则关注基于导学单的“学为中心”课堂探索,侧重于以“学案”为载体组织先行学习,如初中语文学科开展了民工子弟学校联盟基于“导学单”的“学为中心”语文课堂变革研讨。

2.创新分层教研形式:基于学校特点,体现教师风格

基于分层的教研,我们更关注同一层面教师的特点。如直属学校和东部学校联盟名师多,热衷于校内教研,但他们自视甚高,生怕好东西被别校分享;而民工子弟学校和西部学校联盟年轻教师较多,专任教师数量有限而缺少互助伙伴,但他们敢于对话,渴望专业成长。基于这样的特点,我们在直属学校和东部学校联盟中,创建了“校本研修下的同课同构+联片教研下的同课异构”教研组织方式。基于一个教研主题,让直属学校和东部学校联盟教师在校内进行同课同构,然后在联盟校内开展基于主题式的同课异构,让他们乐于把自己认为好的内容和别人交换、分享。在民工子弟学校和西部学校联盟创建“基于校本研修和联盟大集备支撑下的教研”,在教研活动中做好“本片”教研与“外片”教研的联结,把自己片内解决不了的问题拿到片外探讨,把片外的优质资源请进来、吸收进来,以补充自己资源的不足,达到片内与片外之间的深度对话。

3.加强有效教研支撑:教研员全程参与,支撑有效研讨

教研活动如果缺少了教研员的参与,更多时候则会出现“萝卜炖萝卜”式的低效教研。所以,我们学科教研员要重视与各联盟教学一线教师结成伙伴式的合作研究关系,在研究中相互学习,共同成长。如在联片教研活动之初,学科教研员亲自参与并指导开展相关主题活动,共同商议并改进一些教研方式;在联盟教研活动主题策划阶段,学科教研员提供专业指导,确保主题问题化、问题解决的系统化;在磨课改进的过程中,教研员跟踪观课,以共同研究的方式参与前期研究准备工作;在开展联盟教研活动时,与教师就课程与学科发展中的关键问题开展深入的研讨,形成一定意义上的共识;在组织分层评价时,学科教研员严格把握试卷质量关,并在联片联考后做好统计与分析工作,为联盟学校教学过程诊断及教学改进提供依据。

(三)分层评价,从成长视角关注师生发展

不同联盟学校,由于起点不同而不具可比性。因此,我们通过“联片联考”的形式来组织分层评价,以达成教学诊断和激励的作用。在教研联盟中,我们成立了联盟命题小组,把学期的命题任务落实到联盟学校,每个联盟有专人负责某优势学科的命题任务,再交与各学科教研员审阅,提出修改意见后交付联盟以“联片联考”的形式对联盟内学校的教学质量进行联片监控。最后由教研室牵头召集联盟学校所在学区初教干部或各学校主管教学的行政领导,召开教学督导和质量检测会诊会议,在同类学校中找差距、找问题,并就存在的问题共同探讨解决办法,共同对教学质量进行监控,共同进步。分层评价,打破了一把尺子评价所有学校的模式,可以充分考虑学校办学基础、办学环境、师资队伍、生源构成等多方面差距,以成长的视角关注学校师生的发展,给每一个学校发展空间,促进每一所学校在原有基础上的提升与发展。

三、教研转型,助推发展

分层教研,改变过去以学校为单位的单兵作战的传统教研,形成了同质教研联合体,提高了同质学校教研的有效性,也唤起了全市各级各类学校师生教学的信心,促进了学校共同提高。

(一)变“自上而下”的教研为“自下而上”的教研

教研活动能否适应教师的需要,是衡量教研活动质量和效率的重要指标。以往的教研活动内容都是由教研员确定,教师显得被动,积极性不高。而分层教研针对不同层次联盟学校的差异与教师教学需求,基于自身问题形成联盟教研的主题,使教研内容的选定由“自上而下”变为“自下而上”。如在对民工子弟学校联盟的调研中,我们发现此类学校学生在家庭作业问题上存在“敷衍应付”的现象,就通过问卷、访谈,了解到了此类学校家庭教育缺失等因素。通过广泛征求民工子弟学校联盟教师的意见,把教研的主题确定为“基于课堂练习的有效课堂研讨”。这种“自下而上”的教研能更有效地解决教师在课程改革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升教师专业化水平。

(二)变“要我研”的被动教研为“我要研”的主动教研

在教研活动中,我们经常会发现姗姗来迟、交头接耳等现象,有时似乎有“聚朋友、会同学”之嫌。虽有各项教研规章制度的约束,但不少教师心不在焉,思维总游离于教研活动之外,教研效果并不理想。开展分层教研转变了过去单向的“自上而下”的主题确定模式,大大促进了教师自主意识的形成,变“要我研”为“我要研”,教师参与教研的积极性空前高涨。实施分层教研以来,我们经常看到联盟学校内学科教师活跃的身影,更难能可贵的是,许多校长和分管教学的负责人也积极参与教研活动。这种“以我为主”的教研活动,使教师心中有“为我所需”的愿景,他们把这种活动内化成真心的需要和喜爱,从而使教研活动内容自主化、主题化、系列化,为提高教研活动的实效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集安市成人职业教育中心 篇3

拓展成人教育渠道,着力提升全民综合素质,2008年学历教育方面,创造条件开辟远程开放本、专科教育和联合办学,先后与中国政法大学、吉林农业大学、梨树农专、通化师院等高等院校进行了联合办学,又成功地被中央广播电视大学批准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校”。2008年在校生人数达465人,基本上满足了社会对学历的要求。

发挥自身优势,大力开展各类培训工作,取得明显实效。2008年“阳光工程”培训1303人;“绿色证书工程”培训1200人;“春风工程”培训444人;创业培训41 人;“城乡低保家庭子女就业技能”培训52 人;“下岗职工再就业”培训503人;2008年荣获吉林省“农民科技培训先进单位”、“吉林省阳光工程培训先进基地”称号,并顺利通过国家县级农广校办学水平评估,达到了全国A级校标准。

2007—2008年度,集安市成人职业教育中心在农发项目区花甸镇、清河镇落实绿证学员700人。在实践技能入户指导方面,采取了结合农时季节、深入田间指导。新型农民培训在花甸镇招收学员50人,已完成理论授课60学时,主要讲授平地栽参和中草药材栽培技术。

农村劳动力转移“阳光工程”培训是一项长期的工作任务,农广校、农机校两个基地在前三年工作的基础上,今年对全体教职工重点进行了政策导入和业务综合素质的培训,使全体教师进一步认识到了开展阳光工程的重要意义和做好阳光工程工作的重要性。

2008年,基地采取了集中培训与分散辅导相结合,课堂理论与课外实际操作相结合,短期培训与长期实践相结合,集中开大班与分散小班辅导相结合的办法,严格执行省阳光办[2008]1号文件精神,广泛开展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承担培训任务1300人。

培训体系得到进一步加强,乡镇全部建立培训站,占乡镇总数的100%,落实村级科技传播员103人,占村总数的85.9%。集安2000年在全国率先提出乡建培训站、村建培训点的基础上,经过几年的完善、提高,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体系基本形成了:市有培训中心、乡有培训站、村有培训点的三级培训网络。而且以编委名义正式下文明确:乡镇培训站在2005年每个站1个编制的基础上,今年又增加1个编制。同时,市政府、教育局把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体系建设工作,春季纳入年度工作目标责任制考核之列,秋季纳入督学检查工作之列。并于2007年6月4日集安市机构编制委员会下发了集编制[2007]11号《关于集安市成人职业教育中心加挂集安市农民职业教育中心牌子的批复》,这就说明,市政府已把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体系建设纳入议事日程,并把他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础性工作,常抓不懈。

落实教学基地一处,地点在青石镇长川村,面积1010畝,品种为:公酿一号、双优、双红。年实现总产量1600吨。

结合阳光工程、绿证工程、春风工程广泛宣传职业技能鉴定的意义和作用,提高社会的认知程度,略有成效。2008年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三进村行动,青石镇蒿子沟村建立了科技书屋,装备科技光盘100盘、科技书籍200册、DVD机一台,按省农广校要求统一制作了科技书屋牌子。年内市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中心与乡镇培训站积极配合,围绕“三进村”行动及我市“两大区域,四条产业带”建设,走村串屯积极开展实用技术培训。

瑞安市教育局教研室 篇4

本学期小学教研室按照2007—2008学市教育工作会议的工作部署和上级教研部门的有关工作安排,在上级教育行政、教研部门的领导和指导下,立足我市小学课程改革工作的实际,开展各项教研活动,切实提高教研工作效益,努力促进我市小学教育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高。积极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充分发挥小学教研室的职能作用,有针对性地组织开展扎实有效教学研究活动,一学期来主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改进教材培训形式,提高教材培训质量。

为保证教材培训质量,帮助基层教师更好地把握新教材、用好新教材,新学期我们强化了“研训一体化”模式,改进教材培训形式和培训内容。

分片区全员培训。我室组织对六年级语文、数学、综合实践活动、品德与社会、科学、艺术、英语等学科任课教师分片区培训,主讲教研员分别在进修学校、国专小学、水头中心小学、诗山中心小学进行培训,方便了参训教师,扩大了参与面,共培训了28场次,参训的教师达到1885人次,基本达到全员培训。其中品德与社会、科学、艺术、英语等非语数学科以课堂教学为载体开展培训,把理解和使用教材,课标理论和教学实际有机结合起来,提高了培训实效。

问题讨论式培训。各乡镇(街道)中心小学、市直小学还组织开展了对非“起始年段”的教材培训,由学科带头人或骨干教师培训主持,参训教师围绕使用教材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开展研讨,在同伴互助中解决了实际问题。

二、深化校本教研活动,努力提高活动效益。

校本教研活动应该立足实际,从真实的教学问题出发,组织教师积极开展研讨活动,努力提高活动效益,不断促进我市教师的专业成长。本学期,我们认真落实了《国家以校为本教研制度建设项目实验区南安市2007年行动计划》,努力推进我市教师研修制度建设。

1、重心下移,开展常规研讨活动。

我们认真处理好继承与创新的关系,继续开展“同上一节课”、“集体备课”、“骨干教师与教师对话”等多种形式的校本教研活动。以一级教研为龙头,并逐步把教研的重心下移,活跃二、三级教研,拓宽了参与面,提高了参与度。

十一月份,在东田中心小学开展有效教学支持志愿活动,东田中心小学100多位教师参加了此次活动,柳城小学泉州市学科带头人陈聪颖、陈灵爱两位老师送课下乡,并与东田中心小学相关学科教师进行对话,充分发挥了学科带头人的辐射作用。

十二月份省示范小学国专中心开展了教学开放周活动。英都、诗钟、康美、丰州中心小学开展示范校、课改基地校教学“开放周”活动。

十二月下旬官桥、东田、美林、罗东、码头中心小学开展了教学片研讨活动,所属片区 100多位教师参加了研讨活动。

2、突出重点,举行专题研讨活动。

我们抓住新课程改革进程中的焦点问题,组织开展区域性教学专题研讨活动,集中力量攻坚克难,促进新课程实验的顺利推进。

九月下旬,我们针对我市课程计划实施中的难点,就校本课程的研发实施在翔云中心小学开展了研讨活动,内容有课堂教学观摩,经验介绍和专题发言,校本课程开发成果展览,体现了充分利用山区校本课程资源等特色,146位教师参加了研讨活动。

十月下旬,我们针对学校课堂存在忽视教学过程有效性的问题,在仑苍中心小学、康美中心小学和霞美中心小学开展了“关注教学过程,提高课堂实效” 各学科(语文、数学、思品、艺术、科学、英语)专题研讨活动,316位教师参与了研讨活动,课堂教学观摩、评课和教研员专题发言等丰富的内容使他们受益匪浅。

十一月份,我们采用借班上课形式,在实验小学、第一小学开展了语文、数学课堂教学评优活动,31个单位选送语文课参赛,29个单位选送数学课参赛,共评出一等奖12名,为优秀教师的成长提供了平台,有力地推动各单位校本教研活动,促进了语数学科课程的有效实施。

十一月份,我们组织指导了第一实验小学刘文丽老师参加泉州教育局举行的小学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优质课评选活动获得二等奖。

十二月下旬,在金淘中心小学召开校本教研现场研讨活动,各乡镇(街道)中心小学、市直小学70多位校长、老师观摩了活动,黄桥明校长还进行了校本教研专题发言。

2008年元月份,我们以小学教育研究会为在载体,在市教师进修学校召开市小学教育专业委员会第十二届学术年会。在此之前,进行“加强教学监控,提高教学质量”为主题的论文评选活动,共评选出一、二、三等奖论文37篇,其中三篇优秀论文作者在会上交流。

3、提高质量,实化课题实验研究。

认真做好综合实践活动课题研究工作。今年四月,我校申报的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开发与实验研究”课题,已通过教育部综合实践活动项目组评审立项。我们组织课题组按照课题实验方案扎实开展实验活动,努力探索我市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开发与实验的有效途径。十一月份举行开题仪式,并以金淘和康美中心小学为基地开展实验活动。2007年12月27—30日,全国教师教育学会综合实践活动学科委员会“十一五”研究项目福建分课题开题暨综合实践活动研讨会在三明尤溪隆重举行。我市选送的官桥中心小学吴晓玲老师执教的《制作不倒翁》和诗山燕山中心小学叶靖颖老师执教的《钉纽扣》)两节课均获得“一等奖”。选送的17篇论文、案例有13篇获得一等奖,4篇获得二等奖。这些优异成绩与各级专家、领导的重视和支持是分不开的,标志着我市几年来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扎实有效,在行动研究上迈出了可喜的一步。各单位还严格按照立项课题的实验计划,扎实开展研究活动,切实提高课题研究质量,部分单位还申报了20个课程改革专题支持项目。我们继续实行教研员挂钩基层学校课题研究制度,组织教研员参与学校课题研究和进行专题项目支持。

三、深入基层学校调研,加强教学质量监控。

本学期,我们认真落实了《南安市义务教育阶段教学质量监控意见(试行)》有关要求,做好小学教学质量监控工作。

十月至十一月份,认真拟订教学质量专题调研计划,组织人员深入12所学校开展新课程教学专题调研活动,进行听课、检查教案和学生作业,学生测试和教师、学生座谈,比较详细地了解了基本情况,认真撰写了调研报告,为教育行政部门提供决策依据。

十二月中旬,我室配合初幼科进行为期两天的常规检查,每半天检查一所学校,受检学校有柳城小学、诗山霞锦中心小学、官桥崇文中心小学、仑苍中心小学、柳城榕桥中心小学、丰州西华中心小学、罗东罗英中心小学、省新檀林中心小学。检查内容有制度建设、教学常规、教育科研、教学质量。通过检查,了解了一些情况,发现了一些问题,有效促进学校科学管理,推进提高教学质量。

我室认真组织教研员做好全市一至六年级语文、数学,三至六年级英语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命题及质量分析工作。

南安市教师进修学校小学教研室

瑞安市教育局教研室 篇5

本学期,中心小学的教学教研工作根据市局《2010年南安市初等与学前教育工作意见》和市进修学校《2010年南安市小学教研工作计划》的精神,结合本中心的实际情况,确定中心小学教学教研的工作目标:以提高教学质量为核心,坚持开展校本教研常规活动,突出课堂教学实效性,加强片区、校际互动交流,促进各校均衡发展,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一、依托三级校本教研,促进各校均衡发展。

本学期,我们继续依托“中心——学点——学校”三级校本教研,加强各级的互动交流,使之形成有效的教研网络,促进各校均衡发展。中心小学仍以课堂教学为载体,举行课堂教学现场研讨活动,语文仍以“凸显学生阅读实践过程的模式研讨”为重点,数学以“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为重点,在高、中、低三个学段开展活动。各学点要以学点为单位,每月开展一次课堂教学现场研讨活动,研讨的重点可根据本学点的实际情况,针对具体的教学问题开展活动。各校应加强互动交流,共同切磋,开展“互帮共进”的校际教研活动,重点在于解决实际问题,在教研中,力求做到“小”、“实”、“活”、“准”。各学点应打造教研骨干学校,并使之在学点中发挥辐射作用,带动质量欠佳的学校或班级共同发展。

二、强化教学常规管理,完善质量监控体系。

立足常规,加强管理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基础。本学期,各校要严

1格按照《南安市小学教学常规管理办法》的要求,做到环环相扣,层层落实。各校要科学制定课程计划,开齐上足各门课程,规范教师教学行为,杜绝随意调课、停课、挪课等现象,精心上好每一节课,避免“课里不认真,课外再补习”的现象。各校要定期对教师的教学常规工作进行检查,并做好记录存档。中心小学拟在期初中、期中、期末进行三次集中检查,并将不定期地到各校进行教学常规调研。调研时,我们将组织教研人员,通过听课、座谈、调查、测试等形式,了解各校(班)的教学实际情况,并综合调研反馈的信息,采取必要的措施。通过调研,切实做好学校教学质量的过程性监控。

本学期,继续以沿海教学片区组织单元学习目标检测命题,努力提高各年级各学科的命题质量。各校应强调教师在每次测查后,做好质量分析,及时了解学和的学习情况,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法,立足平时,提高质量。期末测查,由教育局统一命题,中心小学组织考试,评卷和质量分析。各层的知识测查,力求体现课标,不断提高学科学业评价的科学性,形成教学质量监控的体系。

三、加强毕业班工作,提高毕业班质量。

本学期时间短,教材多,毕业考试迫在眉睫。各校应该充分重视毕业班的工作。首先,要搞好平时课堂教学,既要提高质量,又要减轻学生的负担。尤其是语文科,今年是实施语文出版社S版教材的第一届。六年下册是新教材,务必要读透教材,读懂课标,对全套教材要全面把握。其次,要根据班级的实际,在平时教学中注意补缺补漏,辅导学困生,提高班级的及格率。再其次,要精心做好毕业考前的复

习,做到订好计划,备好课,针对学生知识的薄弱点有的放矢地进行复习。

本学期,我们在期初将以“提高毕业班教学质量”为主题,结合课堂教学现场进行研讨;在期中,我们还将召开毕业班工作会议,交流经验,部署工作;在复习期间,还将就“如何上好复习课”进行研讨,并进行几次模拟测试。

各校要关注毕业班工作,从生活上、工作上、学习上给予方便,使毕业班的质量在原有的基础上更进一步。

四、开展各类研修活动,提升教师业务素质。

1、各校要组织教师开展以“要做教书人,先做好读书人”为主题的“书香校园”活动,倡导教师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2、各校要组织教师积极参加农村小学教育教学能力培训。培训采取集中学习,教学实践和校本研修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包括专题讲座、集训研究、课堂观摩、问题讨论、说课评课、校本教研和跟踪指导等。培训期间,将进行考勤,并整理归档。

3、开展以课例为载体,以“两读”为导向的教学研讨活动,促进教师把准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

4、各校要组织教师认真学习省普教室即将颁发的《学科教学要求》,并开展相关研讨活动。

5、各校要组织教师参加各级各科的教研活动。本学期有市级的、片区的、中心小学的,活动颇多。在研讨活动中,促进自己的专业化成长。

五、培养个性特长,促进全面发展。

本学期将适量开展一些学生的竞赛活动,初拟活动内容如下:

1、小学生英语口语比赛。

2、小学生书画竞赛。

3、小学生技能素质竞赛。

4、小学生“庆六一”手抄报评选。

瑞安市教育局教研室 篇6

2008年,我市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进一步得到全市各级各类学校的重视,广开渠道,健全了健康教育网络,努力提高专兼职心理教师能力,组织开展多形式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提高了广大学生的心理素质。现将本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以广开渠道为措施,形成重视心理健康教育氛围

二十一世纪的教育,十分重视人格塑造和健全发展。是否有良好的心理素质,不仅关系到个体的健康成长,而且关系到民族的兴衰存亡。“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育人为本;育人大计,正心为本。”但是学校对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还远远不够,尤其是它很强的科学性尚未被许多学校领导和广大教师所了解,还没有被充分意识到开展这项教育活动的重要性和迫切性。为了形成重视心理健康教育的良好氛围,我们以教育局的名义颁发了两个文件。一为《瑞安市教育局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意见》;对怎样开展学校心理健康提出了一系列的指导意见;另一为《瑞安市教育局、瑞安市文明办关于开展“中小学生阳光心理”系列活动的通知》。试图通过系列活动形成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氛围。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也正逐步从无到有;辅导站的建设从随意到规范;专职心理老师从少到多;培训的教师从个别到整体。集云实验学校和新纪元实验学校都进行了全员培训。学校与教师对心理健康教育的积极性都有所提高。

二、以指导教师为基础,建设心理健康教育骨干队伍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不管用哪一种模式,落脚点都在教师身上,心理健康教育专兼职教师,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业务骨干,也是全市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力量。要想本学科获得发展,骨干教师的培养是不能缺少的。近几年我市专兼职教师进步很快。许森老师、张美云老师、张瑞祥老师、戴雅丽老师和祝捷老师培养成为瑞安市“名师培养对象”。张美云老师获得温州市先进班主任称号,新纪元乐美平老师获得温州市德育先进工作者的称号。许森老师、张美云老师、易燎鑫老师被评为首届温州市心理健康教育先进工作者。实验二小戴雅丽老师被评为温州市心理健康教育教坛新秀、同年又获得了心理健康教育小中高级教师的光荣称号。第二职业高中钱丽琴老师被推荐评为温州市心理健康教育教坛中坚。我们还举办了瑞安市首届心理健康教育优质课评比,张美云、钟方来、金虹、金素梅等老师脱颖而出,分别获得瑞安市及温州市优质课评比一、二、三等奖。同时建立“瑞安心理健康教育博客”和“瑞安心理教师QQ群”等,提供教师交流阵地,促进心理健康教师的发展。

三、以多种活动为形式,拓展心理健康教育渠道

课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当然也是落实心理健康教育的主渠道。2008年4月份在瑞安市新纪元学校召开了“瑞安市初中与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交流会”。2008年5月组织教师参加在义乌举行的省级同伴互助研讨会;2008年6月底组织教师参加浙江省“灾后危机干预高级研修班”。同时,中小学学生的很多心理问题与自身的学习成绩有很大的关系,很多的问题其实就是由于学业不良而引起的,为了提高学生学习效率,为了让学生学会学习,11月25日,我们在外国语学校开展了心理健康教育“学习辅导”专题教学研讨会。金素梅老师给学生进行学习适应辅导;张美云老师对学生进行了学习习惯培养的辅导;钟方来老师对学生进行了注意力的训练。

11月初,组织6位心理健康专职老师参加省校园心理剧的学习会议。瑞安十中在全市先行一步,进行校园心理剧试点工作。在此基础上向全市推广。

12月下旬,我们在瑞安市实验小学举办瑞安市“中小学辅导网心理辅导专区”平台技术应用研讨会暨“中小学辅导网心理辅导专区”平台技术应用培训会,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推动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

四、以教育科研为动力,促进心理健康教育发展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是一种面向学生的全新的教育活动,也是一种科学性和实践很强的教育活动。全体教师心理素质和心理健康教育观念的提高固然重要,但能使他们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应用更加重要。为此,我们在研究教师心理健康教育的同时,动员教师也参与到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科研中来,让他们边培训、边实践、边科研,在实践中不断提高,再回到实践中去,反复循环,形成各具特色的心理健康教育全方位渗透大环境。心理健康教育立项的课题也逐年增加,立项档次逐渐提高。玉海中学的省级教学规划课题《6S教学策略研究》获得温州市基础教育优秀课题成果评比三等奖。温州基础教育规划课题《小学生学习不良的常见表现与对策研究》课题进展顺利,参加课题研究的老师都申报了子课题,并在瑞安市立项。让他们自己当负责人,提高他们的科研水平,促进心理健康教育发展,在课题研究实施的过程中,课题组成员积极进行了相关的子课题研究,并且积极的撰写论文用于指导教学,在瑞安市每年一次的论文与案例评比中,参与心理健康教育评比的教师在逐年增多。2008年的案例评比收到教师案例达48篇,与去年相比,同比增加4倍左右。《中小学校园心理剧教学的实践与研究》课题被立项为2009年省级教育规划课题。

五、以素质提升为目标,提高自身研究水平

我从2006年开始参加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专业本科自考,至今,已通过《心理治疗》、《学校心理学》、《心理学史》、《社会心理学》和《心理研究方法》等11门课程。连续多年担任温州地区心理健康教育教师C证上岗资格考试面试官。2008年4月29日到5月4日参加温州市组织的赴南京学习考察;学习了孟沛欣博士的绘画艺术疗法,12月27、28日到温州外国语学校参加沙盘游戏治疗培训,提升自身个案咨询的能力。《特殊学生家校联合干预研究》课题成果获得2007年温州市基础教育规划课题优秀成果三等奖。本被评为温州市中小学首届心理健康教育先进工作者;

瑞安市教育局教研室 篇7

关键词:基础教育 义务教育 均衡发展 教学资源 农村教育 新课改

中图分类号:G6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2)11(c)-0044-01

新课程改革,不能仅仅局限于课程结构和教材的变革,也应当包括教育教学研究以及教育教学管理的改革。吉林省大安市农村学校点多面广,且发展差距较大,为适应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让所有受教育者在基础教育阶段都能够依法享受公平教育,我们把促进农村基础教育均衡发展作为新课程改革的重头戏,在很抓教学中心环节,深化教学研究,提高教师整体素质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实践和探索工作。

1 整合教学资源,促进农村薄弱学校发展

教学资源匮乏是制约农村学校发展的重要因素。对此,我们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矿帮扶支教活动,调配教学资源,让薄弱学校充分享受优质的教学资源,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薄弱学校教育教学资源匮乏的实际困难,实现教学资源共享,让优质的教学资源产生更大的效益。深入剖析其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通过“会诊”找出“病根”,然后对症下药。诊断指导实际上就是充分发挥教研室的教研资源优势,实现教研“扶贫”。在诊断指导的实践过程中,发现属于学校管理方面的问题,我们积极向学校的领导层提出建议,并做科研工作者的角度上为学校出谋划策,并提供其他学校的成功管理经验供其参考借鉴。对于领导班子的问题,我们及时向教育主管部门的领导汇报,请他们及时进行解决。

送教下乡,即由我们市教研室的教师或兼职教师到农村学校进行巡回上示范课,通过现场示范对农村电薄弱的学校教师进行培训,同时针对薄弱学校的需要,为薄弱学校培养学科带头人和缺科教师。薄弱学校往往缺乏学科骨干教师,一些学科如政治、历史、地理、生物等甚至无专职教师,一般都由兼职教师任课,这些教师在专业基础知识、教学方法、教学经验等方面存在明显缺陷。所以,为薄弱学校对口培训教师尤其重要。培训工作采用了送培、互培和自培三种形式。培训对象须根据计划提前自学相关知识,在自学中遇到障碍时,可以记录下来,待日后集中指导,也可以通过电话进行联系及时指导,有条件的还可以通过计算机互联网进行指导。受培训者在备课时必须写出教学祥案。指导者结合送教下乡活动,通过听受培者的课、查看受培者的教案和检查学生的作业来发现受培者知识上存在的问题,再进行指导,从而让受培者在知识水平上得到提高。

2 开展区域性教研活动,缩小教点教学水平的差距

为了把教师组织起来参加区域性教学活动,实现教学资源的优势互补,从而经教研指导教学、规范教学、促进教学,推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我们努力开拓新的教研思路,积极建构教研网络,大力开展以教师为活动的主体,区域活动为主要形式,校本研究为基础的区域性教研活动。在内容上,把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共同的困惑作为教研的热点,引导教师开展教材培训、专题研究、探究教材、教法改革,把先进的教育理论融入课例交流当中。在形式上,改变了教研员一言堂的教研方式,充分发挥教师的作用,把对话、交流、互动有机地融入到教研活动当中,让教师将自己教学的成功和困惑与大家交流分享。为了让老师更好地解读教材、明晰课堂教学结构,学校采用了质疑答辩的教研方式,在研讨活动中,老师通过口头或书面发表自己的意见,提出个人的建议,甚至是提出问题进行对话。这种互动的教研方式为教师提供了展示自己才能的平台,为农村教师解除了困惑,使他们不仅知道怎样做还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让教师每参加一次教研活动都能得到一些收获。中心教研组在发挥教研组的职能方面总结出了很好的经验,使教研活动落到了实处。

教育管理组立足于本地区的实际,通过建立教研联组,开展区域性教研活动,整合了各校的教研资源,改变了教研活动零碎分散、盲目性及随意性大的状况,变无序为有序,低效为高效。学校是教育教学的基本实施单位,只有在提高每一所学校的教学水平,提高每一个教学班级的教学质量,提高每一个学生综合素质的基础上,才有可能实现区域性教育的均衡发展。各个学校有各自的特点,面临的问题也不尽相同,各校在教学的基础上遇到的困难,最终也只有依靠自己的力量来进行解决。只有从本校的实际情况出发,建立“以校为本”的教研方式,充分挖掘本校的教研力量,才能更好地促进教师的发展。

3 落实“两项”基础工程,整体提高教师素养

新课改的任何理念、方法没有教师的实践和努力,都将成为空谈,教师专业水平差异大小是决定教育能否均衡发展的关键所在。高、初中办学规模的扩大,使得教师被迫层层拔高使用,造成师资水平不仅落差很大,而且学科教师的配备失调,不少学校出现多个学科没有领头羊的情况。加强对教师的教材培训,增加其理解驾驭教材的能力;加強对教师课堂教学的演练,增强其驾驭课堂教学的能力,是提高教师队伍水平的两项基础性工程,是短期内大面积提高教师专业素养,消除因教师差异而造成教育非均衡化现象的重要措施。为此,大安在全市范围内实施了“教师教材培训”和“合格课工程”。

首先,教师教材培训。教材是教师和学生据以进行教学活动的内容,是教师与学生对话得以开展载体。对于学生来说,由于其身心发育尚未成熟,其文化领悟与理解能力以及实践活动能力都有很大局限性。这就需要教师对教材进行加工和再创作,使之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实践活动能力,才能为学生所理解和接受,使师生对话得以顺利展开,使学生的文化构建过程得以顺利发生。从这种意义上来说,教师对教材的加工和再创作决定着学生的发展方向和发展水平。新课程改革使教材更新速度加快,版本增多,增加了教师正确理解和使用的难度,因而加强教材培训显得尤其重要。

其次,是合格课工程的实施。对于这一工程我们锁定的双向目标是:一方面促进课堂教学改革,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使课堂教师从高耗低效型向低耗高效型转变;另一方面,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搭建平台,促进教师练好内功,让教师在真实的教学历练中实现专业素养的提升,引导教师向着“合格”→“优质高效”→“形成自己的独特风格”→“专家学者型教师”发展。通过这些实践,提高了教师的整体素质,提升了薄弱学校的办学水平,缩小的校际之间的差距,进一步地促进了农村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

参考文献

[1]沐杨,胡国杰.在课程改革中推动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研究与实践[J].铜陵社会科学,2005(10):152.

上一篇:机关单位年度预算整体绩效评价自评自查报告下一篇:关于乡村医生述职报告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