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学案教学

2024-08-13

信息技术学案教学(通用11篇)

信息技术学案教学 篇1

摘要:学案导学法是一种通过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以期提高教学效率的教学模式,是以学生为本,教师加以引导,以课前教案为载体,以导学为教学手段,进行师生合作的教学方法。文章针对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学案导学的应用实践进行分析和研究。

关键词:信息技术,学案导学法,教学实践

一、引言

近年来,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市场对于计算机专门人才需求越来越大,这也导致高中信息技术受社会的关注度空前提高 。自新课改以来 , 高中信息技术所提倡的 “ 理论与实践 ” 的教育方法得到了认可 , 然而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 , 学生往往热情不高 , 不能达到教学目的 。 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模式上要进行创新改革 , 不能再拘泥于传统的信息技术教学模式 。 在实践应用过程中 ,“ 学案导学法 ” 因易操作 、 高效率 、 实用性强等特点 , 受到了广大师生的欢迎 。 在实际教学中 , 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 能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率 。

二、学案导学法中学案的选择

在学案导学法的实践应用过程中, 最重要的一点是学案的选择。 教师在开展学案导学的教学模式前, 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通过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对学案进行编写,学案内容要依据下一课程的学习目标为主要结构进行构造。 教师通过对教学内容的具体分析,通过对教学重难点的把握,对查阅和搜集的资料做详细注释。 对课本中的一些题目,进行仔细钻研,特别是一些案例设计,要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进行思考,让学生之间进行学习交流,互相合作。 譬如,在“ 数据库”的教学过程中,笔者通过结合以前所学的内容,对同学们的性别、身高、体重、年龄、爱好、擅长科目等数据做出搜集,通过Access程序,对数据进行排版,设置检索,打乱数据之间的单位或标注,通过对数据库中相关数据类型的错误录入,通过对学生心理的把握,并对学生进行引导,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找出数据库中的错误,让学生了解数据库的数据应当是真实有效的。 通过对数据具体信息的询问,能够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保持清醒的认识,而不仅仅是对课程走一个形式。 高中学生往往对身边的事物更加敏感, 通过这一点,在教学过程中调动起学生对身边事物的好奇,就能够达到对学生自主学习兴趣的培养。

三、学案导学法中的自学监督力度

学案导学法是一种培养学生学会自主学习的教学模式,因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主动进入学习状态,教师可以通过组织学生之间的讨论和实践,教师在一旁对学生进行引导与监督,对学生做出解答。 在进行引导和监督的过程中, 要给足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发挥的空间,而对学生的监督,能够有效调整整个教学进度,以保证课堂教学顺利进行。

譬如,笔者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进入自主学习过程时,往往有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容易因出现偷懒、玩耍、和别人交头接耳的现象,严重干扰了课堂秩序。 这个时候,教师就要想方设法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他自己身上, 可以让学生讲述他在讨论过程中所发现的问题。另外,教师通过巡视,通过有效监督, 可以发现学生对知识的了解程度, 能够更好地对问题进行针对性讲解,使学生能有效地进行深入性学习,这样才能够在教学过程中提高学习效率。 另外,有效的监督,还可以让学生处于紧张和放松之间,既能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散学生思维, 又能有效地维持课堂秩序,发现学生的不足。

四、学案导学法中的总结与深化

高中信息技术是一门重要的课程, 学生不仅要进行理论学习,更要进行实践操作,对学生动手能力的要求比较高。 教师在授课的时候,需要用阶梯式的方式进行,注重引导学生对知识进行进一步的探索和巩固,在原来的基础上,学会自我探索、自我创新、自我学习。 譬如,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往往容易因为懈怠而不经常性地进行总结性学习。 因此,笔者针对此问题,要求学生对信息技术中的难点、重点、要点等进行不断的实践,指出学生所存在的错误, 使学生对知识进行再认识, 通过对课题的伸展,将这些信息知识连接、编织成网络,使学生通过知识网络中的一个点就能够将思维发散出去。 通过让学生自己构建知识网络, 通过有效的总结和对比, 可以让学生明白自己知识中的不足,能够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明确自己的得失。 在总结过程中, 还要注意学生对知识的把握, 注意学生是否养成了自主学习的能力。 这样,才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结束语

教师通过对学案导学法中学案的选择、 学案导学法中的自学监督力度、 学案导学法中的总结与深化这三种策略的相互融合,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 当然,教师在授课的时候,也要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能盲目地跟从。 值得指出的是,教师在引导监督的过程中,可以更好地把握教学进度,使学生能够处于良好的学习氛围,并且通过教师的有效点拨,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综上所述,学案导学法能够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率。

信息技术学案教学 篇2

教学重难点:申请电子邮箱、申请邮箱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新课

在网络高速发展的现在,有一个属于自己的邮箱可以方便、快速地和亲朋好友进行信件的往来,同学们想不想有一个自己的邮箱?

出示课题:申请电子邮箱

二、新授

1.什么是电子邮箱

电子邮箱(E-MAILBOX)是通过网络电子邮局为网络客户提供的网络交流的电子信息空间。电子邮箱具有存储和收发电子信息的功能,是因特网中最重要的信息交流工具。

在网络中,电子邮箱可以自动接收网络任何电子邮箱所发的电子邮件,并能存储规定大小的等多种格式的电子文件。电子邮箱具有单独的网络域名,其电子邮局地址在@后标注。可以在后面随时的观看,信息等。

2.电子邮箱分类

邮箱后缀有很多,但常见的有4种:QQ邮箱@qq.com,网易邮箱@163.com,新浪邮箱@sina.com,搜狐邮箱@sohu.com。

3.确定邮箱的名称

电子邮箱必须要有一个好记而又不和别人重复的邮箱名,怎样给自己的邮箱起个好记的名字呢?有什么规定?

邮箱名只能用英文字母、数字和下划线组成起始只能是英文字母,不少于6个又不超过20字 如:

4.电子邮箱的申请?

申请电子邮箱的地方很多,如网易163、126、雅虎、新浪等网站下申请。

网易163网址—》

126网址—》

新浪网址—》

5.申请邮箱

师演示:在下申请,师操作指导,要求学生认真看演示,教师按提示和要求认真填写资料,申请一个邮箱。

注意事项:记住用户名和登录密码

第一步:打开浏览器

第二步:信息技术公开课--申请电子邮箱

输入网易163邮箱

输入

第三步:进入

第四步:鼠标左键单击信息技术公开课--申请电子邮箱

第五步:

第六步:立即注册

三、学生实践

1、申请一个自己的邮箱,申请的网站不限

2、记住10个以上的同学的邮箱名

3、打开自己的邮箱,浏览邮箱信息

4、想一想要给同学发邮件,应该怎么做?

四、课后小结:

信息技术学案教学 篇3

[关键词]学案式教学模式 学习主体 学教和谐 教学案例

一、“学案”教学的意义与特点

1. 意义

“学案”是教师在充分调查了解学情、大纲、教材内容的基础上,根据教材的特点和教学要求,从学习者的角度为学生设计的指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导学材料。“学案”教学是在教学过程中,让“学案”代替教师在课堂上发挥主导作用,教师提供必需的实物、教具和图片,捕捉学生的反馈信息,提供策略方法,适时进行情意培养,从而创设良好的课堂氛围,辅助学生根据“学案”和教材进行自主创新学习的一种教学模式。

2. 主要特点

(1)改变了知识的传递方式。传统教学大多沿用“知识对教材、教师(教案)对学生”的知识传授过程,知识必须通过教师加工再传授给学生,学生易处于“接收”状态,缺乏自主探索、学习的动机。“学案”教学则建立起教材、教师、“学案”和学生之间的新型关系, 其中,教材主要传递陈述性知识,“学案”主要传递策略性知识,教师注重学生的情意培养,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

(2)充分发挥教材的功能,弥补了教材的不足。长期以来,学习教材的过程往往是一个阅读、再现过程,很少是一个思考发现过程。心理学实验表明,学生一般采用单维度思考,如果在一个维度内找到解,就会停止搜索,思维受阻后才会启动元认知,进行创造性思考,探索问题的解决办法。如在数据结构教学中,多数学生往往满足于“看懂”教材中呈现的知识,很少领会其中包含的思想方法,再加上教材中数据结构历史知识的缺乏,学生对计算机数据知识的形成过程缺少了解,往往不利于学生系统地学习。“学案”则可以提供相关的数据结构文化和数据结构背景材料,提供知识的生长点,并以数据组成思想为主线,通过改变问题的条件、探索结论成立的条件、推广结论、引申结论等方式,从教材中的老问题衍生出一系列没有答案的新问题,启动学生的元认知,引导学生去挖掘教材中的宝藏,从而弥补教材的不足。

(3) 教师从讲台上解放出来,有充足的时间进行个别指导和情意培养。“学案 ”为学生提供自学的工具和指导,教师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深入到学生中,“一对一”地指导学生,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坚强意志,让学生切实感受到教师的关怀,树立自学信心,有效地激发每个学生的学习潜能。

(4) 有利于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学案 ”是从学习者的角度编写的指导学生自学的材料,是对知识和问题情境的创造性设计,具有较高的客观性。每个教师都可以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对知识的呈现方式提出自己的创造性设计,使“学案”的内容越来越丰富,越来越符合学生的学习心理和规律,体现现代教育思想和研究成果。

二、“学案”教学的内容

1. 明确教学目标。建立知识结构框架学案中要体现出明确、具体的学习目标,即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德育目标。其中,知识目标是通过了解知识结构来实现的,应在学案上明确体现,要求学生运用各种学习手段去完成和落实。

2. 把握知识的重点、难点,找出最佳切入点。知识的重点、难点是学生学习的困难点、疑点,又是启发学生思维,教学生“会学习”的最佳切入点。学案把重点、难点问题交给学生,给学生的引导和启示,让学生自己动脑分析、解决问题,在探究中加深对知识的深化理解,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思维能力。

3. 设计问题,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设计恰当的问题是引导学生探索求知的重要手段,是学案设计的关键。教师要依据学习目标、学习内容,依据学生的情况精心设计问题。问题的设置要根据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和综合素质,有一定的科学性、启发性、趣味性和实用性,还要具有一定的层次和难度。

4. 及时反馈,加强师生间的交流。在学案的最后还要有一部分,即对学生自学探索后的互动反馈。学生层次不同,理解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较大差异,自学过程中可能会发现许多新问题,提出各种不同的思考和质疑。及时从学生的反馈中发现问题并进行及时、正确的引导,对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和思维能力是至关重要的。

三、“学案”操作程序及应注意问题

1. 设疑导学阶段。学生的阅读理解过程,阅读理解过程是提供、收集和接受信息,提取识记,尝试加工,综合运用各种有关《数据结构》知识和经验的过程。上课时,教师依据授课内容的特点印发学案,供学生阅读思考,这是学案导学教学法的起始阶段,为搞好讨论交流打下良好基础。

教师的导学过程,因势利导,对全班学生普遍存在的“思之而不能得”、“学之而不能答”、“议之而无所获”的问题,教师要相机引导:或分散难点,铺垫知识台阶,引导学生由浅入深地研究;或利用点拨提示、释疑的方法;或进行生动的描述,使学生打开思维。导学,既可以引导学生克服学习困难,又不至于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能节省课堂时间,更好地引导学生自学。

2. 辨疑解难阶段。学生的讨论交流过程,讨论交流可缓和学生听课的紧张气氛,减轻听课疲劳,可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开阔眼界,活跃思路,相互启发,取长补短,共同提高。讨论的方式有:与同学交流、讨论,互相传递有用信息,排除无关信息以及错误观点,获得知识,形成补救,取得成功;向教师咨询在阅读讨论中不能解决的问题;学生通过反思、回忆所学旧知识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 

3. 练习巩固阶段。教师要精心选择和设计习题,使练习的内容既符合课程标准和教科书的要求,又具有典型性,以便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达到既能消化已学知识,又能促使学生处于“勤于思考”的兴奋状态,经过努力深化所学知识,有效地发展学生的认识水平。

应用“学案”教学模式,对教师的备课提出了更高要求,需要教师具备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在“以学生为本”思想指导下,运用教材、教法与学法三者的关系,编写出能有效指导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学案”,与教案同步,贯串于课堂教学之中。“学案”教学要注重“学案”的编排、设计围绕知识的重点、难点,展现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并适时加以引导、启发和点拨,以情感态度目标促进学习目标的完成,并通过运用“学案”中的课堂训练,增强学生自身的活动经验,真正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

参考文献:

[1]俞建文.主体教育思想及主体教学实践模式——谈当今教法改革中的一个重要导向.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2]郑金洲.案例教学指南(修订版).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3]从“学案”到“ 教案”如何转变[N]. 中国教育报,2005-08-19.

[4]朱慕菊. 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信息技术学案教学 篇4

关键词:高中信息技术,学案导学,应用实践

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要求学生掌握信息技术基础知识, 运用这些知识技能进行学习交流, 培养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与信息素养。由于各学校条件各异, 教师在实际教学中, 应根据学生具体学习情况和教学条件, 采用合理的教学方式, 提高学生信息技术运用能力。由于受传统教学方式影响, 信息技术教学无法有效培养学生自主探索能力, 因此, 必须改进教学方式, 以适应信息技术课程改革发展。学案导学法以学生为主体, 以学案为载体, 具有新颖性、实用性、高效性、易操作性等特点, 有利于加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一、学案导学法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重要性

1. 学案导学法的意义

学案导学法是一种新型教学方式, 教师可通过学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该学案由教师根据教材内容与学生具体学习情况精心设计, 主要包括学习目标、学习重难点、学法指导、矫正反馈等, 有利于激发学生自主学习意识, 发挥主体能力性建构知识, 培养个人能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起引导作用, 运用学案导学法传授知识时, 应注重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 采用的学案必须科学合理, 尽可能避免内容过细, 应引导学生提出并解答有价值问题。

2. 学案导学法的作用

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 学案导学法的作用主要体现在: (1) 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学案导学法的采用, 可以帮助学生明确学习要求、学习内容与学习目标, 激发学习积极性与兴趣, 进而树立学习自信心努力学习。同时,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具体学习情况, 完善教案, 在一定课堂时间内讲授必要内容; (2) 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在信息技术教学中, 教师采用学案导学法, 在保证教学效率基础上可有效简化课堂讲授, 为学生提供更多时间进行个别指导, 满足其求知欲; (3) 适应教育改革发展。发挥学生自主学习作用是学案导学法的根本目标, 该教学方法可有效结合“教师教”和“学生学”, 不仅能提高教学导学能力, 还能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从而提高信息技术学习兴趣。

二、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学案导学法的应用实践

1. 通过学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在信息技术课前, 教师将已编写好的学案分发给学生, 有利于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学案同步学习。教师指导学生根据学案预习, 可明确学习重难点和目的, 同时能从中思考并发现问题, 有效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 可将发现的问题反馈给教师, 教师根据这些信息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措施。例如, 教师在讲授Excel时, 学生可对表格信息加工这一部分提出问题, 通过教师的讲解学生可增加表格数据加工知识。此外, 教师在学生自学时, 可指导其理解教材内容, 同时制定良好的自学方法。在学习中, 温故可知新, 将新旧知识点连接起来, 可提高学生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

2. 有针对性地解决教学难点

教师根据学生反馈的疑难问题, 可以合理规划教学方案, 有针对性地讲解信息技术重难点知识, 以此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兴趣。在教师的鼓励和引导下, 学生自主由浅入深不断探索问题, 可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启发式教学的采用, 可以帮助学生确定学习目标, 体会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乐趣, 有利于完成教学任务, 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教师在学生自主探索问题时, 应给予肯定与表扬, 同时对其进行引导, 以激发学生学习更深层次知识的积极性。

3. 不断练习巩固并延伸知识

教师在了解学生学习情况的基础上, 围绕教学大纲知识点并结合实际生活, 精心设计课堂练习题, 可有效巩固学生学习的信息技术知识。教师应由易到难、由浅入深, 循序渐进地设计练习题难易程度, 使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知识重难点, 有效加强自主学习能力。练习题的设计有利于学生消化和巩固知识, 还能帮助教师及时发现学生的不足并以练习情况为依据, 合理改善课堂教学方案。教师教学应根据教材内容进行, 在帮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 引导学生构建全面的知识体系, 从而触类旁通, 延伸知识点。例如, 教师在学生掌握建立图表的基本方式后, 可引导学生采用不同方式表达图表数据, 同时利用表格对数据进行分析。

4. 总结归纳新旧知识点间联系

课堂教学结束后, 教师和学生应进行课堂反思。教师通过反思不断改善教学方法, 提高教学水平;学生通过反思, 可对学习过程进行评价, 总结学习效果, 提高自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此外, 教师应指导学生归纳总结新旧知识点间联系, 以此构建相关的知识框架, 举一反三解决问题。学生在掌握Excel知识后, 可对其他办公软件中的表格功能, 如Word、PPT等, 进行自主学习, 同时在使用这些软件时, 可以利用其特点, 选择恰当的表格。信息加工具有一定规律, 学生在分析、加工表格数据时, 可对其规律进行总结, 从而充分理解信息加工目的。

信息技术学案教学 篇5

第一单元网站设计与制作学案

第1课创建站点

本课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网站规划方法;认识Frontpage2000的工作界面;理解站点、网页、主页的概念。

2、技能目标:学会规划和设计网站;能够搜集网站相关素材;学会新建和打开站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感受网站规划的重要性,养成做事有计划、勤思考的习惯。

教学方法:自学法、演示法、观察法、实践法、小组合作。

教学重点:网站规划的一般步骤;Frongpage2000的站点管理。

教学难点:网站规划的一般步骤。

学习时间:1课时。

学习过程:

引入课题:许多同学都有上网的经历,那么什么是网站呢?

网站:网站是在因特网上一个相对独立的信息的集合,这些信息以网页的形式向全世界发布。因此,网站就是相关网页的集合。

学习与探究:

一、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通过对“中国少年雏鹰网”与“联想公司网站”首页的比较,谈谈自己的感受,并说出它们之间有什么差异?

二、网站规划的一般步骤

小组合作:阅读本部分内容,总结网站规划的一般步骤?常见的网页版面布局形式有哪些?

步骤:

1、确定网站的主题和风格;

2、设计规划网站的结构和内容;

3、设计网站的版面布局;(“T”型、“口”型、时尚型、“三”型布局)

4、搜集整理网站素材;

5、选择网站制作工具(frontpage2000)。

三、Frontpage2000的站点管理

1、初识Frontpage

根据打开程序的一般方法,自己试着打开Frontpage。并思考有没有其它的打开方法。

2、新建站点

教师演示:“文件”---“新建”---“站点”,打开“新建”对话框。

学生操作:(1)指定新站点的位置为“D:情感小屋”,并选择站点类型为“只有一个网页的站点”。

(2)观察界面发生了什么变化?在“文件夹列表”中自动生成了哪几个文件或文件夹?它们有什么作用?

3、打开站点

“文件”---“打开站点”。

四、实践与创新的:

1、访问以下网站,描述它们各自的主题和风格,并画出网站的结构图和主页的布局图。

http://.cn2、搜集整理关于赞美父母的诗句、文章、图片或歌曲,分组合作设计“我的父母”网页。(包括页面结构、内容、版面布局、网页的风格和内容,通过表格的形式记录下来)

五、小结:网站规划的一般步骤、Frontpage的站点管理

六、教学反思:

第2课设计网站首页

本课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认识网页的工作原理;了解网页编辑的一般过程。

2、技能目标:学会在网页中输入文字、插入图片和水平线;学会新建、预览和保存网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善于从身边的广告、书刊中学习版面设计知识,并学以致用。

教学方法:自学法、演示法、观察法、实践法、小组合作。

教学重点:在网页中插入文字、图片、水平线及网页的保存、预览。

教学难点:在网页中插入文字、图片和水平线。

学习时间:1课时。

学习过程:

引入课题:展示一个包含有文字、图片和水平线的网页,并通过对这三部分的介绍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学习与探究:

一、在网页中输入文字

小组合作并操作:根据前面所学知识,即在WORD中输入文字的操作,在“D:情感小屋”站点中,双击打开主页文件“index.htm”,对照小宇在上节课中设计的首页效果图,在编辑窗口输入相应文字,并按照图例对这些文字进行修改字体、字号、颜色、对齐方式等操作。

二、在网页中插入图片

教师演示:“插入”---“图片”---“来自文件”

学生操作:在“Banner位置”处插入存放在“D:素材”中的Banner图片,并对所插入的图片进行大小调整。

注:为便于上传,网页中图片一般采用容量较小的格式,如JPEG、GIF、PNG等。

三、在网页中插入水平线

学生阅读相关内容,试着自己在网页中的标题与正文之间插入一条水平线,并设置“水平线属性”。(教师巡回指导)

四、保存网页

同WORD操作相似,并尝试用不同的方法保存index.htm,考虑哪种方式更方便?

试一试:将刚刚插入到网页中的图片指定保存位置为:本站点的“images”文件夹。

五、预览网页

方法一:利用FrontPage自带的预览功能;方法二:通过浏览器预览。

练一练:按照上面介绍的两种方法预览自己的网页,分析它们各有什么优缺点?

六、添加新网页

“文件”---“新建”---“网页”

七、实践与创新:

1、根据第1课的规划,参照小宇设计的“我的父母”所示的界面,设计制作网页“我的父母”,其文件名为:Parents.htm,标题为“我的父母”。

2、对新建的网页进行预览,并改变预览窗口的大小,你会发现什么现象?有什么办法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八、小结:

在网页中插入文字、图片、水平线及网页的保存、预览,添加新网页。

九、课后反思:

第3课网页中的表格

本课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理解表格在网页设计中的重要作用。

2、技能目标:学会使用表格布局网页;灵活掌握表格调整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了解学校概貌,发现校园之美;养成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

教学方法:自学法、演示法、观察法、实践法、小组合作。

教学重点:在网页中插入表格及表格的调整。

教学难点:在网页中插入表格及表格的调整。

学习时间:1课时。

学习过程:

引入课题:通过对“某校园鸟瞰图”与下载的“中学生作文网”的首页作比较,引导学生发现网页中表格的运用。

学习与探究:

一、表格的作用

阅读本部分内容,思考:在网页中使用表格有何作用?

表格可使网页中的文字、图片、动画等素材排列整齐有序,并且不会因浏览窗口大小的改变而改变排列方式。

二、在网页中插入表格

试一试:阅读相关内容,试着在站点“情感小屋”中打开首页文件Index.htm,分别插入四个表格,依次为:2*

3、2*

2、1*4和2*1,宽度都为780像素,水平居中。(教师巡回指导)

三、表格的调整

1、行高和列宽的调整

方法一:手动操作方法二:通过单元格属性或表格属性调整

2、单元格的合并和拆分

教师演示:(1)选中想要合并或拆分的单元格;

(2)单击鼠标右键,在快捷菜单中选择“合并单元格”或“拆分单元格”。

3、插入或删除表格中的行或列

(1)选择相应的行或列;

(2)单击鼠标右键,在快捷菜单中进行相应选择。

4、平均分布行和列

(1)选择需要平均分布的行或列;

(2)单击鼠标右键,在快捷菜单中进行相应选择。

练一练:参照“情感小屋”网站首页布局的内容,调整前面插入的表格,并将在第1课中输入的内容移到表格内。预览网页,测试调整效果。

四、设计网页模板

教师操作:“文件”---“另存为”---选择“Frontpage模板(*.tem)”,并命名模板文件名(如:“情感小屋”)练一练:将网站首页文件Index.htm存储为网页模板,命名为“我的模板”,然后以利用模板的方式新建一个网页。

五、实践与创新:

运用表格重新设计Parents.htm的网页布局,预览时改变浏览器窗口的大小,观察网页的布局是否会发生变化?这说明表格对于网页内容还能起到什么作用?

六、小结:在网页中插入表格、表格的调整和网页模板的设计。

七、课后反思:

第4课网页的美化

本课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美化网页的常用方法,理解美化网页对提高网站质量的作用。

2、技能目标:学会在网页中设置背景、音乐、FLASH动画和滚动字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提高审美意识,善于发现美,美化生活从自身做起。

教学方法:自学法、演示法、观察法、实践法、小组合作。

教学重点:在网页中设置背景、音乐、FLASH动画和滚动字幕。

教学难点:在网页中设置背景、音乐、FLASH动画和滚动字幕。

学习时间:1课时。

学习过程:

引入课题:前面我们学习了网页制作中最基本的文字、图片、水平线的插入,并且还知道了怎样使用表格使网页中的内容排列的更整齐,层次更分明。这里同学们再考虑你更喜欢什么样的网页?

学习与探究:

一、设置网页的背景

学生活动:阅读课文第一部分,并利用前面所学内容,给自己的网页加上一个背景,使页面更加美观,更能衬托网页的主题。(教师巡回指导)

练一练:打开“情感小屋”站点,并打开主页文件Index.htm,在“网页属性”对话框“颜色”栏中设置文本和背景的颜色,并进行预览。

二、设置表格的背景

比较:观察两幅电视背景墙效果图,比较多色彩背景墙和单色背景墙哪种让客厅更加充满活力?

通过比较,同学们知道了多色彩背景墙可以让房间显得更加生动活泼,在网页中我们也可以通过设置表格或单元格的背景来达到局部色彩的变化,使网页变得生动有活力。

方法:将光标定位在某一单元格内,单击鼠标右键,在快捷菜单中选择“表格属性”或“单元格属性”分别进行设置。

练一练:在你的网页表格中,先后设置不同的背景颜色和背景图片,体验背景对网页的美化作用。

三、插入背景音乐

学生活动:通过阅读课文,小组合作,在“情感小屋”站点中插入一个背景音乐。

教师总结:在网页中单击右键,选择“网页属性”命令,在对话框中进行设置。

四、插入Flash动画

步骤:“插入”----“高级”----“插件”,在“插件属性”对话框中进行设置。

练一练:将光标定位在网页的适当位置,选择插入一个Flash动画文件。反复修改对话框中各参数的值,体会不同参数值的不同效果。

五、插入滚动字幕

小组合作思考操作:怎样可以让你网页中的文字或图片动起来,使它们更加醒目呢?

教师总结:“插入”----“组件”----“字幕”,在“字幕属性”对话框中进行设置。

练一练:将光标定位在输入标题的单元格内,按照上述步骤进行插入字幕的操作。

六、实践与创新:运用本课所学知识,分别对以下三个网页进行美化。

文件名 要求 参考样图

School.htm

设置网页和表格背景 第1课“网页版面布局示意图c ”

Domain.htm 添加滚动字幕“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插入一个Flash动画;设置纯文字单元格的背景色。

第1课“网页版面布局示意图d ” Neighbor.htm 设置单元格背景;设置背景音乐

第1课“网页版面布局示意图e ”

一、本课小结:设置网页背景、表格背景、插入背景音乐、Flash动画及滚动字幕。

课后反思:

第5课建立超链接

本课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理解超链接的概念,理解导航栏在网页设计中的重要性。

2、技能目标:学会在网页中插入超链接和导航栏;掌握将链接指向站点内、站点外和电子邮箱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体会万物皆有联系,互相影响,或此消彼长,或相互促进。

教学方法:自学法、演示法、观察法、实践法、小组合作。

教学重点:设置超链接和网站导航栏。

教学难点:设置超链接和网站导航栏。

学习时间:1课时。

学习过程:

引入课题:任何事物都不是独立存在的,考虑你的周围有哪些事物存在着一定的联系?

如:我与同桌是同学,我有老师,有父母„„

学习与探究:

一、设置超链接

学生活动:阅读课文第一部分,小组讨论,完成以下问题:

1、设置超链接的目的是什么?

2、什么是超链接?

3、超链接有哪几种类型?

教师总结:

目的:使网页之间形成一个紧密的整体,能够很容易地从一个网页到达另一个网页。

定义:超链接是指从一个网页指向一个目标的连接关系。

类型:站点内的链接、到其他网站的链接、到邮箱的链接、书签链接。

步骤:“插入”------“超链接”。

大显身手:根据所阅读内容,在“情感小屋”站点中,建立不同类型的链接。

二、设置网站导航栏

学生活动:阅读课文第二部分,考虑

1、为什么要设置网站导航栏?

2、什么是导航栏?

3、建立导航栏的方法有哪些?

三、实践与创新:

1、在你的成长过程中,有多少人为你付出了艰辛的努力?回忆对你帮助较大的1-3人,然后通过书信、电子邮件、电话、QQ等通讯工具表达你的感激之情。

2、网页中的文字建立超链接后,会有什么变化?你能改变超链接文字的默认颜色吗?

四、展示学生作品,查看链接是否正确。

五、小结

设置超链接、设置网站导航栏

六、课后反思:

第6课网站的发布与维护

本课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理解网站空间的概念;了解网站上传的原理。

2、技能目标:掌握网站检查和宣传的方法;学会申请免费的主页空间;熟练使用网站上伟的工具。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正确认识自己,诚实地与他人交流,学会展示自己真实的一面。教学方法:自学法、演示法、观察法、实践法、小组合作交流法。

教学重点:申请网站空间与上传网站。

教学难点:申请网站空间与上传网站。

学习时间:1课时。

学习过程:

引入课题:

如何让更多的人走进自己的“情感小屋”了解自己呢?怎样才能使自己的网站发布出去?

学习与探究:

一、网站发布前的检查

学生活动:阅读课文第一部分,考虑:网站发布前要做哪几项检查?

教师总结:

1、检查语法;

2.检查网站的整体情况;

3.检查超链接;

4.检查网页中嵌入式文件的存放路径。

练一练:打开自己的“情感小屋”网站,按照上述项目检查自己的网站是否完善。

二、申请网站空间

学生活动:阅读课文第二部分,小组讨论,完成以下问题:

1、为什么要申请网站空间?

2、怎样申请一个免费的网站空间?

3、你知道的可以提供免费空间的网站有哪些?

教师总结:原因:要想把自己制作的网站发布到Internet上,就必须申请一个特定的地点和空间,用来存放整个网站的信息,这个空间我们通常称为网站空间或主页空间。

申请方法:登录网站---单击申请免费空间的链接---阅读协议并接受协议内容---按要求填写表格后提交—网站发送注册信息到你的邮箱内。

常用免费提供空间的网站:中联网、中华网个人主页、方舟网、中通互联、天禧网等。

大显身手:登录一个可以提供免费空间的网站,申请自己的主页空间。

三、上传网站

学生活动:阅读课文第三部分,小组合作交流:

1、要想将制作好的网站上传到已经申请的免费空间,常用的方式有哪几种?

2、开动脑筋:根据你所学到的知识,把你的的网站上传至你申请的免费空间吧!

3、在浏览器中输入自己网站的网址,访问自己的主页。

四、网站的宣传

学生活动:思考:怎样才能让更多人来访问我们的网站?自己尝试对我们的网站进行宣传?

1、网站登录

2、交换链接

3、论坛发帖

五、课堂小结:网站发布前的检查—申请网站空间—上传网站—宣传网站

六、课后反思:

第7课制作表单网页

本课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表单网页的作用,了解表单网页制作与提交。

2、技能目标:学会在网页中插入表单;正确设置表单信息的收集方式。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善于发现问题,勤于解决问题的好习惯。

教学方法:自学法、演示法、观察法、实践法、小组合作交流法。

教学重点:在网页中插入表单及设置表单信息的收集方式。

教学难点:在网页中插入表单及设置表单信息的收集方式。

学习时间:1课时。学习过程:引入课题:

显示一个带有表单的网页,并提交一信息,引入课题。

学习与探究:

一、在网页中插入表单

学生活动:阅读课文第一部分,思考:

1、什么是表单?

2、表单的基本工作原理是什么?

3、怎样插入一个表单?试一试:设计一个表单放在你的网页中?

二、设置表单信息的收集方式

新建站点后,系统会自动生成一个名为“_private”的文件夹,系统默认会将这些信息存入这个文件夹的一个特定文件“form_results.txt”中。方法:将光标定位在表单区域的空白处,单击鼠标右键,选择“表单属性”,打开“表单属性”对话框进行设置。

三、实践与创新

1、参照本课介绍的表单网页,设计“父母在我心中”问卷调查的表单网页,要求:表单中要含有滚动文本框、复选框、单选按钮。并将网页文件上传到网站空间,并修改相应的链接。

2、你能否想办法让反馈信息直接显示在提交表单的网页上?

四、展示学生作品,验证表单是否成功提交,分析出错的原因。

五、小结

在网页中插入表单—设置表单信息的收集方式

高中信息技术学案导学法初探 篇6

关键词:学案导学法;导学案;高中信息技术;五要素教学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在学校里,重要的不是学得多少知识和技能,而是学会一种会学习的能力,拥有自己去学习的能力。”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学会学习,学会获取知识的方法,那么如何从最基本的课堂教学入手,寻求一种既能提高教学效率和学生学习效率,又能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教学方法?笔者将学案引入信息技术课堂,以学案为载体,导学为方法,教师的指导为主导,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体,注重合作学习小组的作用与评价,从而实现高效信息技术课堂。笔者自2009年使用学案导学模式至今已经实践了四年,取得了初步成效。现将教学法逐一介绍,愿与同仁们共同探讨。

一、如何构建并实现信息技术学案导学的一般过程

我校的信息技术学案导学法是以我校的“五要素”教学法为蓝图总结提炼而成。“五要素”具体是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展示交流、点评小结、目标检测”。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可以调整各要素的使用次序,可以对各要素进行取舍、选择和循环使用。因此,在我校以学案实施导学的“五要素”教学中,结合信息技术学科特色,根据学生在课堂上完成任务的不同,笔者从以下五个阶段来构建并实现信息技术学案导学的一般过程。

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激发学习动机

创设情境导入是学案导学教学中不可或缺的环节,在整个课堂教学中起着提纲挈领的重要作用。教师如果能够设计出巧妙的导入方式,就能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提高教师的课堂驾驭能力,使教师的引导作用得以强化突出,从而为信息技术课堂内容的教学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教师在导入时要注意艺术性,要精心设计教学活动,以此来诱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求知欲。

2.分发学案,依案自学,把握重点、难点

基于信息技术学科特点及所处的学科地位,其学案一般都是采用当堂发放。学生依照教师发放的学案开展自主学习,以初步弄懂基础知识和完成学案中的基础部分内容,把握本节课的重点、难点为主要目的。在自主学习过程中,教师要提供学生学习的方法和思考问题的方法,要进行全班巡视,掌握学生自学进度;发现普遍存在的问题,做到心中有底,重点关注中、下层面的学生。发现学生学习中的困难、疑惑和带有共性的问题,及时指导。

3.合作探究,讨论交流,掌握信息反馈

在学生依据学案自主学习后,及时引导小组内相互交流讨论,

合作完成教学内容,共享讨论成果。小组交流讨论自主学习内容,互相答疑解惑,补充问题答案,列出小组内不能解决的问题。按照自主学习导读提纲,小组在黑板上展示答案或提交自主学习作业到教师机,由其他小组质疑,完善补充答案。这样教师全面掌握了学生自学情况,最大限度地了解学生自学过程中遇到的疑难问题,做好“第二次备课”。

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进行小组合作探究,对自主学习环节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可在这一环节里进一步解决。在合作探究环节中,我们要选好探究内容,问题的设计要有一定的开放性,保证合作学习讨论前一定要独立思考。教师在各小组之间巡视及时发现普遍存在的问题,参与小组交流,特别要参与讨论不很积极小组的交流,防止部分学生游离在讨论之外,防止学困生边缘化,还要关注优秀学生存在的困惑,在方法上予以点拨并及时收集生成性教学资源。

4.精讲点拨,解难释疑,构建知识网络

这一环节是在学生自学、合作讨论交流的基础上,教师根据教学重点、难点及学生自学交流过程中遇到的普遍意义、难度较大的倾向性问题进行重点讲解。一般以学生通过网络教室的作业提交功能交上来的自学学案进行讲解。教师在精讲点拨过程中,根据学生的学案所反馈的信息展开,把握“讲”的十六字方针:“教其不知,释其所惑,练其不会,补其所缺。”

5.当堂训练,拓展完善,评价学习成果

在学生解决疑难问题、理清知识网络结构后,教师应在课堂上留出足够的时间给学生练习。在这一环节中,学案重点放在问题设计方面时,应把侧重点放在能力的培养上。信息技术课堂上的学案要求每位学生当堂完成,以便教师对学生课堂内容的掌握情况作出客观的评价。所以,一般通过设置基础任务和提高任务,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学有所得、学有所获,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在学生练习的过程中,教师巡视全班学生,做好学困生的辅导工作,争取信息课堂内容“堂堂清,天天清”,不留难题到下一节课。作业或作品完善后,还有一个评价总结环节,通过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促进学生知识的建构。

二、实施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以上五个阶段是高中信息技术学案导学法的全过程。通过四年的教学实践,笔者发现在实施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注重学生兴趣的激发

兴趣是学习的主动力和源泉,是学生最好的教师,正所谓“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案导学”提倡学生自学,教师就要特别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就信息课堂导引而言可采用故事开引、设疑质疑、游戏导入等方法,使课堂授课伊始,便让学生对本节课产生兴趣,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在课堂授课中,可利用播放配套的音乐,开展小知识竞赛等有趣的活动,促使学生思维动起来,活跃起来,达到激发和培养学生兴趣,促使学生变“苦学”为“乐学”的目的。

2.加强导学功能的培训

教师在传道授业时,还要善于点拨疏导,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探索精神。教师在导的过程中要注意导的艺术性、灵活性与时效性。“居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长时间单一的引导方式,会使学生丧失学习的兴趣。灵活多样的导学方式,可以给学案注入活化剂,从而极大地提高学习效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依据课堂上的不同情形,及时搜集学生自学、讨论的信息,灵活地“导”而不受“学案”的束缚,同时把握诱导的时机,深化教学内容。

3.注重学法的指导

“授人以鱼,仅供一餐之食;授人以渔,则终身受益无穷”是教育发展的主题思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授予学生知识,重要的是授予学生学习方法,引导学生掌握其规律,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真正起到穿针引线、画龙点睛的作用。

4.提高学案设计的水平

学案导学的优势在于编写高质量的“学案”,它需要教师加强对学生和教材的潜心研究,加强对教学方式和课堂细节的研究,实施过程中可能出现问题的总结与反思,这样才能设计出高质量的

问题情境和最优化的教学过程。教师在编写学案的过程中,要防止将教材内容简单地编制成一个个的习题或任务,整堂课成了师生

校对答案或演示操作的过程,这样就根本无法发挥“学案导学”的教学优势。

学案导学法应用于信息技术学科是本人教改中的一种尝试,通过四年的探索实践,发现大部分学生还是比较喜欢“学案导学”的教学模式,学生对信息学科的学习兴趣、积极性和学习的效率都有所提高,初步形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了学生的信息素养。笔者还将继续探索,完善此教学方法,使之能成为每个学生都喜欢的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王晓莉.高中信息技术学案导学教学模式应用研究:以赣榆县青口二中为例[D].南京师范大学,2011.

[2]吕秀芳.高中信息技术课学案设计与应用研究[D].河北大学,2011.

[3]覃伟合.学案导学式课堂教学模式初探[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1(10).

(作者单位 湖南师范大学)

信息技术学案教学 篇7

一、创设情境, 诱发活度生成

在实施导学案教学的语文课堂中, 教师应该想方设法, 创设宽松的学习环境,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只有这样学生才能身心放松, 畅所欲言。信息技术集文本、图形、影像、动画、视频、声响、音乐等多种信息符号于一体, 给学生提供生动、形象、直观、感染力强的教学信息, 建构起一个愉悦、宽松的学习氛围, 为课堂生成做好了铺垫。如果在教学中, 教师能“握住”课堂出现的“意外”, 适时地运用音乐、图片、视频等媒体, 创设一些情境, 挖掘学生的兴奋点, 便能放松学生的心情, 活跃学生的思维, 诱发课堂生成。

如学习《锡林郭勒大草原》的第四自然段, 在小组根据导学案进行充分的交流汇报后, 为了让学生感受牧民在草原的生活, 笔者让学生反复朗读, 反复品味, 学生兴致盎然[2]。突然, 有一位学生高声问笔者:“牧民骑在马上唱歌, 仅仅是在唱‘蓝蓝的天上白云飘’吗?他还会唱什么?”。笔者没有被突如其来的“意外”所吓倒, 神定自若地播放了《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的歌曲视频。随着优美的旋律缓缓响起, 幽碧的草原、瓦蓝的天、洁白的云、成群的牛羊、奔放的牧民呈现在学生面前。牧民挥动鞭子放声高歌:“蓝蓝的天上白云飘, 白云下面马儿跑……”, 学生也和着节拍, 无拘无束地唱起来。当音乐停止, 他们还意犹未尽, 陶醉其中。教师适时地问学生, 牧民在唱什么?学生的个性回答让人惊喜:有的说, 牧民在唱幸福的生活;有的说, 牧民在唱快乐的日子;有的说, 牧民在唱牛羊的自由;有的说, 牧民在唱祖国的和平昌盛;有的说, 牧民在唱自己的感恩……谁说这仅仅是在表达, 这分明就是学生的真实“生成”。他们的心在音乐、画面的熏陶下得到最大的释放, 思维也为之逆转, 创新的欲望也就奔涌而出。

再如学习《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一课时, 笔者这样设计这一课的导学案:

(一) 我会读课文

1. 轻声读课文, 画出带拼音的词语, 然后读读词语所在的句子。

2. 我能圈出不理解的词语, 并通过多种方法去理解。 (理解词语的方法:查字典;联系上下文;拆字解词;换词理解、联系生活实际)

3. 默读课文, 我还要想想课文讲了什么?

(二) 我会学

1. 我会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学习第三自然段。

2. 精读课文, 这三个问题是否和自己想到的一样, 尝试解答。 (温馨提示:有重复的不必解答)

(1) “多么奇丽的景色!”体现在哪里?我能用“﹏﹏”在文中画出相关的句子, 并能抓住关键词写写自己的体会。

(2) “多么奇特的民族!”又体现在哪里?我能用“﹏﹏”在文中画出相关的句子, 并能抓住关键词写写自己的体会。

(3) “人人为我, 我为人人。我觉得这一种境界是颇耐人寻味的。”我能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说说对这句话的理解。

(三) 我会搜集资料

搜集关于季羡林的资料, 将“我”印象最深的一点描述出来。

根据上面的导学案, 笔者组织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进行学习, 在交流“我会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学习第三自然段。”这个内容时, 笔者问学生:“你最想用什么方法来学习这一段?”很多学生都说用朗读的方法把花的美读出来, 可有一个男同学却说用展示图片的方法最能感受花的美。笔者万万没有想到会有学生提出这种方法, 因为这段话从文字上理解还是挺容易的, 笔者认为网上的资源非常丰富, 就马上调整“预设”, 搜集了各种各样花的图片。这些图片颜色艳丽, 光彩夺目, 惹得学生精神为之一振, 发出“哗、哗”的赞叹声。当笔者问:“除了用‘姹紫嫣红’去形容这些花, 你还想到哪些词?”时, 学生就脱口而出:五颜六色、五彩缤纷、色彩斑斓、鲜艳夺目、婀娜多姿、争奇斗艳……在理解“花团锦簇”是一个怎样的画面时, 笔者随即展示了表现花的姿态的图片, 一团团, 一簇簇, 直刺学生的眼球, 他们静静地看着, 好好地享受着, 如痴如醉, 身心得到最大的放松。他们不费吹灰之力, 就用“有的……有的……”这一句式描绘出画面:有的像一个个蓬松松的线球, 有的像一个个胖娃娃紧紧地挨在一起……课堂的动态生成就在图片的强大“攻势”下“土崩瓦解”, 一发不可收拾。

可见, 信息技术与导学案课堂教学整合, 能很好地抓住课堂的“意外”, 改变预设, 创设宽松的环境, 为课堂生成“添砖加瓦”, 使课堂变得灵动, 变得精彩纷呈。

二、发挥想象, 演绎宽度生成

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 因为知识是有限的, 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 推动着进步, 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可见, 想象力在知识的习得中起了推动作用, 直接拓宽人的创新思维。信息技术把电、光、形、声组合在一起, 扩大了学生的视野, 激发了学生的遐想, 把他们引入更广阔的天地。在小学语文教学中, 利用多媒体教学, 可以引导学生多角度地展开想象的翅膀, 拓宽学生的“生成”空间[3]。

如《山中问答》的第5 自然段, 作者采用第二人称跟山中的“朋友”打招呼。在运用导学案进行教学时, 笔者让学生读完后就学着文中的写法跟“山中的‘朋友’”打招呼, 可学生说来说去都是“花草树木”这些朋友, 说不开去。笔者就巧妙地利用信息技术, 在多媒体课件中呈现了一系列的“老朋友”——屹立的古桥、葱郁的树林、巍峨的大山、陡峭的悬崖、矫健的雄鹰、坚硬的磐石、晶莹的露珠、绚丽的花朵……然后问学生:“作者还会遇到哪些朋友?”;接着出示诗歌仿写模式, 让学生模拟当时情景, 热切跟山中的“老朋友”打打招呼:

你好, 清凉的山泉!你捧出一面明镜, 是要我重新梳妆吗?

你好, 汩汩的溪流!你吟诵着一首首小诗, 是邀我与你唱和吗?

你好, 飞流的瀑布!你天生的金嗓子, 雄浑的男高音多么有气势。

_____!_______。

学生看着一个个鲜活的“老朋友”, 想象出一种种与“老朋友”相见的情景。此情此景, 他们与山中好友的“深情厚意”便跃然而出:

你好, 矫健的苍鹰!你翱翔出一道道弧线, 是描绘蓝天的多姿多彩吗?

你好, 挺拔的松树!你站出一个顶天立地的气势, 是让我向你学习吗?

你好, 多彩的野花!你露出一张张灿烂的笑脸, 是给大地打扮吗?

你好, 勤劳的蜜蜂!你展现一个个忙碌的身影, 是请我一起去酿蜜吗?

……

此时此刻, 在多媒体的情境创设中, 画面色彩明丽, 图片栩栩如生, 学生真真实实地见到他们的“老朋友”, 并展开想象的翅膀, 多角度地补充, 多角度地挖掘, 抒心中所思, 表心中所想, 真正激发了学生的想象力, 演绎了课堂的宽度生成。

三、整合资源, 激活厚度生成

布鲁姆说:“人们无法预料教学所产生的成果的全部范围, 没有预料不及的成果, 教学也就不成为一种艺术了。”用动态生成的理念看待小学语文课堂教学, 教材不再是“一成不变”的。新课程要求教师不是教教材, 而是用教材教。教师可以根据教与学中的实际情况, 把教材变厚, 利用信息技术, 整合多种资源, 对教材进行补充、延伸、拓宽、重组, 加深学生的理解, 使学生对文本的体验变得厚重[4]。

如教学《月光曲》这一课时, 在导学案教学模式的最后一个环节——拓展提升, 笔者让学生谈对贝多芬的认识, 其中有位学生说道:“我在搜集贝多芬的资料中了解到贝多芬不仅音乐了得, 还是一个极其爱国的人。”他的话就像一石激起千层浪, 同学们纷纷补充自己的见解。因为文中只介绍了贝多芬的音乐才华和富有同情心, 按照预设, 笔者只做了这两方面的教学预案, 但见学生意犹未尽, 笔者觉着有必要让学生认识更丰富的贝多芬。于是, 笔者把课前让学生观看的关于贝多芬生平以及贝多芬作品简介的录像调出来让学生再看一次。接着, 笔者引用赞颂贝多芬的诗歌——《你从不向命运低头》, 让学生细细品味, 从学生面带敬佩的神色, 可见学生已有所触动。然后, 笔者让学生听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 学生静静地听着, 神情变得越来越振奋。最后, 笔者让学生怀着一颗追寻的心默读关于贝多芬的四个小故事, 边读边想:结合文本、资料, 说说你还读出了一个怎样的贝多芬?下面摘取学生学习四个小故事的片段:

师:默读完这四个小故事, 你还读出了一个怎样的贝多芬?

生1:我读出了意志坚强的贝多芬。他的耳朵虽然完全失聪, 但是凭着坚强的毅力, 他克服了一个个困难, 创造了一个个奇迹, 他的精神怎不让人叹服?

生2:我读出了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的贝多芬。他用音乐和黑暗的社会作斗争, 就算被严刑拷打也在所不惜。作为今天的小学生, 我们应该努力学习, 将来为社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生3:我读出了不向权贵低头的贝多芬。作为一个闻名世界的音乐家能把名利看得那么轻, 不见风使舵, 是多么的难能可贵。

生4:我读出了受人爱戴的贝多芬。贝多芬用他的音乐、用他的精神征服了人们, 征服了世界, 难怪他死时, 所有的学校全部停课表示哀悼。

从学生头头是道的回答中, 不难发现:利用信息技术, 把有关贝多芬的多种教学资源有机整合后, 课堂就生成了一个个个性化的回答, 学生就轻易地认识了多样的贝多芬。这样, 通过信息技术进行课前、课中、课后的拓展, 就能使文本由薄变厚, 使使学生的认识由肤浅变得厚重, 使课堂的生成更有厚度。

四、順学而导, 促进深度生成

在实施导学案的课堂教学中, 教师对课堂上出现的生成性问题往往都比较注重“顺学”, 这的确是可喜的变化。但是由于生成性问题具有随意性, 教师单凭一张嘴、一支粉笔难以实现“顺学”。身处灵动课堂环境的教师更应充分利用信息技术, 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 准确把握学情, 整合教学内容, 随机调整教学思路, 由“顺学”巧妙地“导学”, 有机实现“顺学”与“导学”的相融, 课堂上的深度生成才能得以实现[5]。

在运用导学案教学《月光曲》一文时, 笔者以“你读出了一个怎样的贝多芬?从哪里可以看出来?”为主线引领教学。笔者充分运用文字、视频、图片等元素, 利用信息技术把它们和教学内容巧妙地融合在一起, 从学生的需求出发, 顺学而导:学生汇报出哪个关于贝多芬的句子, 笔者引导学生品读哪个句子。当某位学生说:“贝多芬是一个富有音乐才华的人, 从第九自然段可以看出”时。笔者马上顺着学生的思路讲读第九自然段, 在课件里出示了配以画面的文字, 听着《月光曲》, 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学习, 从而生成了很多个性化的表达——“贝多芬的琴声, 让人陶醉, 让人心旷神怡, 让人置身在迷人的环境中。”“皮鞋匠在贝多芬那美妙的琴声中浮想联翩, 那波涛汹涌的大海正是皮鞋匠内心无比激动的写照。”“我感受到贝多芬弹琴时内心是汹涌澎湃的。”“我被月光曲的美好意境陶醉了。”当学生汇报出贝多芬是一个富有同情心的人, 笔者又顺势讲有关贝多芬富有同情心的段落, 并巧妙地处理了一个预先没有预设到的问题——老师, 可不可以笑着读这句话呢?虽然这个问题, 学生提出得很突然, 但笔者并没有按照预设, 撇开学生的这个问题, 而是马上在课件里出示这句话, 让学生尝试笑着读, 从中使学生生成不同的阅读体验—“我觉得不可以笑着读, 因为笑着读不能表现盲姑娘内心的难过。”“我觉得可以笑着读, 因为笑着可以掩饰妹妹内心的难过。”“我也认为可以笑着读, 因为妹妹一笑, 哥哥就不会那么难过了。”笔者认为, 学生之所以能真实地展现自己对贝多芬、兄妹俩的理解, 很重要的原因是笔者利用多媒体课件更形象、生动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给学生留下足够的空间。有了这个空间, 学生的自主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带有个性的对文本的深层理解便生成了。

五、多元思考, 引发高度生成

基于信息技术的导学案教学, 教师可以充分利用网络平台把导学案的主问题展示出来, 让学生在平台上进行自主学习, 在课堂交流汇报环节, 通过多媒体对核心问题的逐一呈现, 就能给予学生充分思考的空间和时间, 从而引发学生的多元思考, 生成个性化的回答[6]。

笔者运用导学案教学《跨越百年的美丽》一课时, 这样设计导学案的主问题:

1. 我能围绕课文提出一个中心问题, 并尝试解答。 (温馨提示:课题、课后、主要内容、重点段落或句子都是研究的对象)

2. 精读课文, 这几个问题是否和你想到的一样, 尝试解答。 (温馨提示:有重复的不必解答)

(1) “跨越百年的美丽”中的“美丽”表现在 ( ) 、 ( ) 、 ( ) 三方面。

(2) 找出描写居里夫人美丽容颜的句子, 用“—”画起来, 想想句子抓住 ( ) 、 ( ) 、 ( ) 、 () 描写居里夫人的容颜, 请你用一个四字词语来形容居里夫人的容颜。

(3) 找出描写居里夫人执着追求的2 至3 个句子, 用“﹏﹏”画起来, 用“△”画出关键词, 围绕关键词写写你的感受。

笔者设计的问题引发了学生的多元思维。如第二个问题:“找出描写居里夫人执着追求的2 至3 个句子, 用‘﹏﹏’画起来, 用‘△’画出关键词, 围绕关键词写写你的感受。”笔者从学生的需求出发, 顺学而导:学生汇报出哪个关于居里夫人执着追求的句子, 我就充分尊重学生的意愿, 品读哪个句子, 从而生成了很多个性化的表达。在品读“化验室只是一个废弃的破棚子, 玛丽终日在烟熏火燎中搅拌着锅里的矿渣。她衣裙上, 双手上, 留下了酸碱的点点烧痕。”这句话时就出现学生个性化的解读:

师:自由读读这段话, 想想你读懂了什么?从哪个词语可以体会到?

生:我读懂居里夫人工作的条件非常艰苦, 我从烟熏火燎这个词体会到。

师:“烟熏火燎”描绘的是一个怎样的画面呢?请同学们看 (烟熏火燎的视频, 定格在烟熏火燎的画面) , 假如是你处在这个“烟熏火燎”的环境中, 会有什么感觉?

生1:我感到呼吸困难, 非常难受。

生2:我泪流满脸, 就快窒息了。

生3:我感到天昏地暗, 像是到了世界末日。

生4:我不停地咳嗽, 不停地流泪, 无法再撑下去了, 要倒下了。

生5:我热得大汗淋漓, 面红耳赤, 就快疯掉了。

师:在这样的环境中, 你会怎样选择?

生1:我会逃离。

生2:我会停止研究, 永远不再做这样的实验。

生3:我会放弃, 不再走进实验室一步。

在品读“经过三年又九个月, 他们终于在成吨的矿渣中提炼出0.1 克镭。”这个句子时, 就训练了学生的创新思维:

师:你从哪个词语体会到什么?

生:我从“成吨和0.1克”体会到玛丽提炼镭的艰难。

师:你怎样从这组数据去体会玛丽的艰难?

生1:我用换算的方法去体会:矿渣的重量1 吨=1000000 克, 矿渣的重量是镭的重量的1 千万倍, 从中我体会到0.1 克镭来得多么不容易, 它甚至需要玛丽的一生为代价。

生2 :我通过朗读的方法体会到玛丽的艰难, “成吨”要读重音, 读得慢而深沉, “0.1 克”要读得轻而快。

生3:我通过想象实物比较来体会玛丽提炼镭的艰难。

就这样, 笔者把握住课文的训练重点, 把握住教材编排的目的, 由三个问题来引领课堂教学, 由浅入深, 由表及里, 从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到深入文本的内涵体验, 生成了学生一个又一个的个性化理解, 拓展了学生的多元思维。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处处是创造之地, 天天是创造之时, 人人是创造之人。”在小学语文教学中, 只要教师面对课堂的“意外”不躲避, 仅仅抓住这些“意外”, 适时整合信息技术, 为学生营造宽松的氛围, 发挥学生的想象, 整合多种教学资源, 顺应学生的需求, 发展学生的思维, 就能促进课堂有效生成, 就能改变课堂集体失语的局面。

摘要:信息技术集文本、图形、影像、动画、视频、声响、音乐等多种信息符号于一体, 能根据课堂的“生成点”, 有效地调控课堂, 为课堂的动态生成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基于信息技术的小学语文导学案课堂生成策略的探究, 对导学案的教学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信息技术,小学语文导学案教学,生成,策略

参考文献

[1][2]李小君.“学案导学”教学法的实践与反思[J].中小学教学研究, 2009, (2) :22-24

[3][5]李蕾.学案教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有效途径[J].山西电教, 2008, (4) :18-20.

[4]张树林.对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认识与思考[J].教育信息化, 2008, (11) .

信息技术学案教学 篇8

1“校企互动”建设信息化教学资源库的必要性

过去教学资源库多数是学校单方建设和管理, 教学资源缺乏真实性、行业标准和规范化, 教学资源的工学结合特色不明显, 多数信息化教学资源平台除了课件、教学资料和项目外, 其它典型的资源缺乏, 只是换汤不换药的案例型资源, 教学资源的共享性和通用性不够, 原因是企业资源没有真正被嵌入, 企业没有真正参与到教学资源建设和管理中, 因此, 构建一个校企互动的信息化教学资源库平台是解决教学资源缺陷的最有效地途径, 校企互动模式下进行教学资源更新和共享, 多方动态更新和丰富教学资源, 真正实现教学资源的多方信息化建设和管理, 满足精品资源共享的要求。

2 高职软件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信息化建设思路

校企互动构建教学资源库平台, 校企互动建设信息化教学资源, 校企互动更新教学资源, 校企互动在线指导网络学习, 校企互动进行教学资源管理和共享。

2.1 构建多层的信息化教学资源库平台

使用中大型综合网络系统开发技术, 构架基于多层的网络化教学资源库平台, 设置学校和企业两级系统管理用户, 为后期教学资源内容建设和管理服务[1]。

2.2 建设教学资源平台框架模型和内容模块

根据专业课程体系、专业技术特点、行业规范和标准、师生现状进行教学资源库平台的框架设计、内容模块划分和版面设计, 实现层次化的教学资源库平台建设模型, 为后期一站式的教学资源建设、更新和管理奠定基础。

2.3 建立校企互动的教学资源建设与管理机制

校企研讨和约定, 共同建立校企互动的教学资源建设与管理机制, 作为约束校企双方主动做好教学资源库的建设工作, 明确各自职责和任务, 激发企业建设教学资源库的热情。

2.4 校企互动建设和管理教学资源库平台

校企在线互动建设教学资源库, 及时改进和更新教学资源库, 定时提供学生在线资源下载和学习服务, 共同管理好自身职责范围内的模块内容, 相互促进的管理好整个信息化教学资源平台[2]。

2.5 教学资源共享机制建设和共享实现

探索校企联盟、校际合作的教学资源共享机制, 本着贡献资源、共享资源的原则, 校企、校际共建、共享平台资源, 形成教学资源库平台的共享联盟。

3 高职软件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信息化平台建设目标

围绕高职软件技术专业, 依据软件服务外包行业标准和规范, 建成校企互动、校际合作的专业教学资源库平台, 实现教学资源标准化、真实化的建设、管理和共享, 面向广大师生, 服务高职软件技术教学, 提供及时、真实、标准、完善、规范的教学资源[3]。

4 高职软件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信息化平台建设内容

以健雄职业技术学院的软件技术专业为例, 探讨一下教学资源库信息化平台的建设内容。

4.1 分类建设专业教学资源库的资源

根据软件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课程体系, 整合技术流程和规范, 划分课程模块, 可以将软件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分成后台数据库技术、基础编码技术与规范、网络版系统设计与编程技术、手机软件开发技术、软件测试技术几个内容模块, 每个模块分成课件、视频、微课、教材、项目资源、优秀成果、基本课程资源和标准等。

4.2 在线设计多层的专业教学资源库平台

使用C#或是JAVA高级编程和开发技术, 构建面向对象的多层系统架构, 将各课程模块、内容模块进行在线版面设计和流程界定, 采取统一化的管理模式和智能化操作流程进行系统功能划分和设计, 并完成功能编码与性能测试, 为后期教学内容建设提供傻瓜式无码操作服务。

4.3 校企互动建设专业教学资源

在校企合作基础上, 建立校企互动建设教学资源的工作机制, 校企互动构建教学资源库平台资源, 尤其实现企业远程控制下的教学资源建设和更新服务。企业可以修善教学资源、更新教学资源、管理教学资源, 教学资源库平台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企业的仿真体验平台[4]。

4.4 专业教学资源平台的共享和共建

教学资源不仅是校企互动建设, 更重要的是共享, 而共享主要面向不同学校的师生, 为了更好的共享资源, 就要有更丰富的资源, 因此, 校际可以结成联盟, 参与共享教学资源的学校也要及时上传分享自己的特色资源, 形成一种共建、共享的教学资源校际联盟建设平台。

5 总结

教学资源的真实性、标准化、岗位规范化, 都要求教学资源企业元素增加, 必须采取校企互动的教学资源建设方式, 调动企业愿意参与教学资源建设的积极性, 研究了校企互动教学资源建设思路和内容, 在健雄职业技术学院实践证明了其有效性, 教学资源共享是落脚点, 而校际合作共建、共享教学资源将是永恒的主题。

参考文献

[1]葛建中.关于高职院校共享型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的若干思考[J].全国职业教育优秀论文, 2010, (11) :99-102.

[2]杨正校.基于ITSS的高职软件技术实训教学改革与实践[J].苏州市职业大学, 2013 (1) :63-65.

[3]李洛, 古凌岚, 汪清明.“三阶段技能递进式”高职软件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实践[J].职业技术教育, 2010 (32) :12-15.

信息技术学案教学 篇9

关键词:初中信息技术,导学案,课堂效率

现代信息社会人们必须具备的一项基本能力便是信息技术, 因此, 初中信息技术教育作为基础教育的主要内容, 就显得愈发重要。教师为了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就一定要努力提高教学效率, 这也是所有教师都需要认真思考和努力探究的课题。

1 初中信息技术课的导学案设计

1.1 激发学习动机, 准确提出学习目标

在一般教学条件下, 学生往往有着十分混乱的学习动机。对学生的内部动机进行有效的调节, 从而激励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 以此来帮助学生维持很好的学习积极性。教师可以在设计信息技术课程的导学案时, 进行特定情境和启发性问题的创设, 从而对学生积极引导, 帮助其主动思考和探索。[1]此外, 考虑到信息技术课程较强的实践性, 因此, 对于导学案的设计要做到明确学习目标, 紧密结合实践。要在导学案中运用恰当的、适合信息技术课程特点的教学方法且目标明确。诸如, 任务驱动式、主题探究式和研究式学习方式等都是比较切合信息技术课程特点的教学方法。

例如, 八年级信息技术的一节课“元件及运动渐变动画”。这节课的主要教学任务是让学生理解元件的含义, 对制作运动渐变动画的技术加以掌握。这节课的教学内容倾向于技能操作方面。所以, 设计好课堂导入、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非常重要, 同时还要考虑案例的设计和问题的提出, 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和空间, 最关键的是要学生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解决提出的问题, 获得相关的知识经验和技能。这节课的课堂教学设计可以采用任务驱动教学和导学案的教学模式进行。从构建高效的信息技术课堂效率, 来帮助学生完成学习任务、达成学习目标。任务驱动教学法在信息技术课堂上比较常用, 教师在出示任务之后再进行演示, 学生在旁边观察模仿, 最终独立完成任务。导学案的设计是要先学后教, 在把知识问题化的过程中启发学生, 发散其思维, 也将教师“导”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

1.2 根据不同的学情, 精心设计导学案中的学习任务

教师设计导学案要充分地了解学生, 包括了解他们的认知水平和接受能力等。据此来思考让学生学什么、怎么学的问题。现代学生观要求教师从学生的角度看待问题、理解教材, 了解学生的知识经验水平是为了了解学生感知教材的能力;研究教材也要从学生的思维进行, 导学案的设计要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困难有充分的考虑, 并设法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应对困难。信息技术课程有着很强的实践性和综合性, 因而学习任务的设置对把所学知识、技能放在具体问题中学习特别重视。教师精心设计的完整导学案, 对于学生而言, 其收藏价值很大, 可用于学生的后续复习。

1.3 将分层教学融入导学案设计中去

在信息技术课程中有着不同难度的模块, 可能会造成学生严重的两头分化, 在程序设计模块可能更是如此。教师教学的关键就是要让不同的学生在完成相关教学内容的同时要与自己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分层教学”是教师可以尝试的不错的方法[2], 可以在课堂教学中使用。导学案是针对全体学生的, 同时学习任务的设计也要具有针对性, 这就需要教师对学生善加引导, 令其积极主动参与且获得成功体验。教师这时候就需要按照不同层次的班级来设计不同层次的任务。学生可自主选择, 最终独立完成任务。

1.4 结合课程特点, 做好学习总结

在信息技术课程当中的学习模块很多且不同, 又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综合性, 因而教材中蕴含的知识可能很零散。这就需要教师及时地归纳小结, 帮助学生一起形成完整、清晰的框架。所以, 导学案对于这方面工作要做好。归纳小结存在多种多样的形式, 文字概括或是图示总结都可以。

2 导学案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步骤分析

尽管不少初中信息技术教师已经意识到导学案的重要性, 可是导学案在具体应用的过程中还有不少问题的存在。对于这些存在的问题, 我们必须在最短的时间加以改善, 这样才能在利用导学案的基础上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在一些信息技术教学活动中应用到导学案, 教师应该对导学案的操作步骤加以特别重视, 尽可能地避免操作问题带来不好的发挥。一般来说, 关于导学案的操作过程主要包括三个阶段:课前导学、课堂研讨和复习巩固。

教师要做好备课工作, 也就是课前准备阶段。信息技术教师首先要以教材学习目标作参照, 并且要研究学情, 即学生自身具备的知识经验水平情况。其次在导学案中加入本课时的重点内容。在信息技术课前导学阶段, 信息技术教师应该与教材的重点内容相结合, 编制适合学生的、合理的预习计划, 这样学生就能在课前一定程度地了解教学的重点内容。信息技术教师可以在这一环节, 对学生善加引导并促使其制定自己的学习目标, 并且安排强化预习的内容。对于导学案中的有关知识可以给学生做展示, 包括基础知识级、理解应用级和拓展级等。这样学生对自己所要完成的学习目标就有了一个明确的了解, 从而适时地完成自己的学习任务, 在这个过程中也能促使自身的学习能力不断提升, 同时也提高了信息技术相关技能。

3 结语

通过教师的具体教学实践, 优化设计导学案将有助于课堂效率的提高, 并为此架起一座更便捷的桥梁。因此, 我们教师在教学实践的过程中, 就要努力对导学案进行精心设计, 在设计的同时还需要对使用的技巧和方法特别注意, 在教学过程中始终贯穿导学案的思想。而有效课堂教学模式的建构和有效教学策略的采用也十分重要, 目的都是为了实现更有效的教学, 但是这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付强.浅谈初中信息技术课的教学方法[J].成才之路, 2009 (14) .

信息技术学案教学 篇10

回顾一下我国信息化的进程,看一下当前信息化发展的重要趋势。当前国家正在推进实施的一些重大规划,对档案和信息资源的开发以及云计算相关的关系提出一些看法。在20世纪40年代,有两件大事影响了人类文明发展的进程,一是1949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二是1946年美国发明的第一台电子计算机,这标志信息革命的开始。这恰恰都是在70年代,这两件事情发生了很大的变化,1978年小平倡导改革开放推动了国家的整个发展,而70年代开始的微处理芯片和90年代的互联网则加速了整个的信息革命。我国信息化的进程经历了四个阶段,特别是从1956年到1966年这个艰苦创业的阶段,在那个时候,我们提出的是OA,OA组委会这么多年来在其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所有的信息化恰恰都是从办公自动化开始。到2000年,进入了信息化全方位、高效益推进的阶段,进入了资源整合,特别是信息资源整合的重要阶段,当今谁掌握了信息资源,可以说谁就掌握了世界。在这个情况下,我国在经济信息化进程中经历了一段很曲折的努力。从1984年开始,国务院先后批准了海关、税务、电力、金融等10多个国家级信息系统的建设,1990年国家正式批准利用日本政府贷款,援建国家经济系统建设,是国家用巨资投入信息化建设的第一项大工程,1993年,国家的“三金”工程正式启动,1994年中关村接入了互联网,中国成为世界上第77个真正拥有互联网的国家,1999年,国家经贸委和中国电信倡导发起政府上网工程,同年9月招商银行率先启动了网上银行,现在年轻人都离不开网银,实际上网银是上个世纪的最后一年才起步的,十六大以来,国家的整个经济在高速运转,对信息化产生了强烈的需求,特别是十六大党中央把信息化定义成为覆盖现代化全局的战略举措,使我国的信息化进入了全方位、高效益、深层次发展的一个新时代,这是一个非常大的标志。

但要注意我国的全球信息化指数,这几年来不升反降,这给我们要敲响一个警钟,这几年信息化的指数从2008年以来是一个下降的趋势。在“十二五”中,国家专门制定了下一代互联网的发展计划,包括现在国家已经发布的一系列有关信息化规划,都反映了一个问题,在国家电子政务发展的五个阶段中,首先是以文件办理流程化和电子化为基础的办公自动化系统,这是整个电子政务发展的一个最重要的基础阶段,在这个基础上推进各类业务系统的应用。包括今天进一步推进跨地区、跨部门的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进行进一步的集成创新和协同服务。在新世纪以来,信息化在全方位推进,特别在2002年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成立后,先后推进了一系列重大的电子政务工程,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如北京市的万民网格化管理系统,现在不仅做到城管、社保,还做到了整个社会创新的管理,电子政务现在已经成为国家行政的重要的基础设施,成为政府推进改革的必要手段。

取得成绩的时候,要看到国际上电子政务发展的特点,全球电子政务是在继续高速推进,在基础设施的完备程度和相应的政策能力开发,以及信息通信技术的应用方面,我们同发达国家存在着普遍的滞后现象。应该说,多数国家这方面发展得还并不是特别好,但是确实有少数的国家取得了较大的突破,实现了电子政务从一般的应用到更加互联治理和更加集成的阶段转变。这里特别能感觉到的像北欧一些发达国家,已把电子政务和政府的业务实现了有机的整合,进一步改进了政府的服务。发达国家电子政务发展,大概有三个重要的趋势:一是首先不断发展电子政务的理念;二是不断整合和创新电子政务网络的发展,三是不断创新电子政务的建设模式。

国外有这样几个特点,一是协同型的服务成为电子公共服务发展的新模式(主模式),以公众为中心,不断来增强公众服务的深度和广度。二是在发达国家可以看出来,如美国的第一政府网站都可以实现与联邦政府、州政府无缝连接,提供所有政府的服务。三是进一步缩短数字鸿沟,促进公共服务均等化。特别是对于数字化的服务,不仅是能够提供给成年人,还可以提供给老年人,包括弱智、盲人等弱势群体。四是有完善的公共服务的评估体系。

特别要强调整合治理是当前后台政务系统发展的重要趋势,不仅把IT技术看成是普通的信息技术,更把它看成是一种促进公共服务创新和生产力提升的战略工具,在推进政府和公民间,以及政府和其他类型的企业间的合作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可以看到,包括5月7日晚间新闻cctv-2提到国家交通的管制更加朝着智能的发展,这里有电子政务和整合信息资源,包括道路资源、车辆资源和管理资源,通过这些来进一步实现整个城市管理的有序。北京作为一个特大城市,有一个“首堵”的称号,这些方面都需要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来进一步进行整合治理。

当前整合治理有三个阶段,一是首先要强调基础设施的整合,现在国家各个部门,一直到省市的各个厅级,各个行政单位在信息基础设施方面重复建设问题是非常严重,不论多大单位,都有一个信息中心,有一套自己管理的设备,但是实际上利用率很差,而且服务质量不好,很难真正培育和形成一个好的运维体制。除了在基础设施方面的整合,最重要的是信息资源的整合,信息资源很难做到一个信息资源建设中最重要的原则是要做到“一数一元”,现在多数政府部门重复采用公民的信息,可以说信息是“一数多元”,企业也不是很重视,有一个部门,下面有一个局,在他管的企业,有11个垂直的系统,每一个垂直的系统都向企业采集信息。企业的老板说不堪重负,信息的上报已经成为企业的一个重负,企业对信息的质量,可以说不是非常严肃认真,所以使得这个上报来的信息,即使是同一个元的数据变成了一人多面,变成了数据五花八门,到了上面以后数据不一致,也不统一,使得管理部门也很难做出一个正确的选择。所以要通过基础设施的整合和信息的整合使政府的管理进一步到位,进一步提高公共服务的水平。在电子政务的网络整合方面,国外已经有了很多经验。

其中很重要的一点,从国外来说,积极探索通过网络基础设施的运用,包括英国和美国,都在建立专有云的平台,这样的话,各个部门就不需要自建自管网络,每个单位都管一个小网络,服务器利用率很低,而且运维成本很高,现在每个政府部门每年信息化的运维经费在直线上升,财政部等有关部门大呼现在已经承受不起,在去年的一份文件里,一位领导已经尖锐地批出了以后对于政府的信息化投入要像控制政府“三公消费”一样严格的控制,提出了非常尖锐的要求。为什么要强调整合、强调云服务?就是面对新的网络应用给政府带来了挑战和机遇,就像现在的微博,微博不“微”,但是用好微博很难,也很重要。如果离开微博,实际上也离开了政府了解社情民意的一个重要渠道。国家的电子政务已进入了一个成熟期,大多数政府机构的核心业务已经完成了不同程度的信息化,目前在“十一五”以来,整个电子政务得到了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在改善公共服务,加强社会管理、强化综合监管和完善调控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已经成为当前建设服务型政府不可或缺的手段。可以看到,中央和省级政府部门主要业务的覆盖率已经超过了70%,大家熟知的像“金关”(海关信息化建设)、“金税”(税务管理信息化)和“金盾”(公安信息化)等工程已进一步深化应用,取得了很大的效果。

现在不管到哪里,身份证都是随身必须携带的,因为大家住酒店要用、上飞机要用,买火车票也要实名制,已经发挥了重要作用。这几年在其他领域也已经发挥了重要作用,特别是在各地来说,一些地方部门的电子政务建设,在某种程度上比中央搞得更好。一些地方在自己的行政体制框架下,实现了资源整合,实现了互联互通,这一点是可喜的成绩,面对着这些可喜的成绩,电子政务的建设目标的五个关键的转变正在逐步的实现。就是从重建设轻应用向注重深化应用转变,从网络的分散建设向资源整合利用转变,从信息系统的独立运行向互联互通和资源共享转变,从信息偏重自我服务向注重公共服务转变。

档案也是,过去的档案一入了档案室就束之高阁,很难得到充分利用。现在,在整个社会发展的时候,对档案信息的需求非常迫切,以城市建设的档案为例,整个尝试网管,包括地下管线建设对城市建设至关重要,为什么现在微博上抱怨,城市里一到下雨就变成到处都是积水潭,北京前不久还发生大家都知道的悲惨事件,在长安街附近,南礼士路上一个女士掉进了一个热水的井中,最后不治身亡。就说明档案没有得到很好的利用,使马路经常按拉锁。从全国来说,电子信息化和电子政务建设已经是一个普及发展的阶段,并正向深度发展的阶段进行转化。

当前电子政务发展具有了这样的一些基本特征,从总体战略部署,从中央几个文件,从17号文件、18号文件到后来的电子政务的框架,最近工业和信息化部已经正式下发了“十二五”的电子政务发展规划,明确了总体战略部署和战略目标,整体思路是清晰的。已逐步认识了电子政务发展的规律,它的实践成效也越来越突出。

下面对“十二五”期间对电子政务发展的规划的情况做自己的解读,在“十二五”国家整个总体战略规划,也就是去年“两会”正式通过的规划中,明确了信息化的战略地位,用了很大一段话,整个来阐述在“十二五”期间国家对信息化建设的任务。其中明确提出了要全面提高信息化的水平,其中特别强调要以信息共享、互联互通为重点,大力推进国家电子政务网络建设,来提升政府的公共服务和管理能力。在新时期,国家明确要在五个应用领域推进信息化建设,包括电子政务,其中包括文化领域的信息化,这里明确把图书、档案、文博、广电、网络治理作为文化领域信息化的重要内容。按照中央一些领导同志和一些专家的建议,明确提出在新时期,电子政务发展思路要以项目为主线,转向以体系结构总体规划为主线进行全局推进,强调顶层的设计,是新时期电子政务的一个很重要的要求。特别是强调了“十二五”时期,国家电子政务发展的总体思路,一定是要把深度融合、效果导向作为发展的重要特征,在这样特征里,关键是针对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强调信息化的成效,“特别提高”是扎实推进政府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大力提高电子政务的服务质量。很多民众都希望通过政务信息公开了解政府信息,但是坦率地说,现在政府信息公开做得还很不理想,应该说民众多有抱怨,特别是依公正要求,申请公开的针对往往长期得不到政府的答复,这是必须要解决的一个问题。总的来说,“十二五”时期国家电子政务的发展目标,其中这五条:切实提高治国理政能力和为服务型政府发挥更加显著的作用,另外对核心政府业务支撑的广度和深度达到较高的水平,政务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经济社会效益更加明确。

具体目标在电子政务发展规划里提出了要核心业务的信息化覆盖率在中央和省级达到80%以上,地市级以上达到70%以上,区县达到50%以上,明确提出了专业信息资源更加丰富,开发利用水平要显著提高,要使得80%以上的行政许可项目和公共服务事项,都能够实现在线办理。围绕这些目标,提出四个方面的重要任务:一是改善公共服务。二是加强社会管理。三是强化综合监管。四是完善宏观调控。社会主义国家执政理念核心是做好公共服务,首先要做好核心业务的信息化,包括国家正要准备建设的一系列重大信息系统,在“十二五”期间,已经启动的,如住房城乡建设部正在建设全国的房地产和房屋的管理信息系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系统,要采用云计算的平台,首先把全国的保障房管理纳入到统一管理系统,有二套房、三套房限购的说法,但实际上,如某某人在北京买了房,在深圳也买了房,在成都也买了房,在系统没有整个建立之前不能统一管理,大家经常反映一些保障房分配不公平,很多人是不符合保障房条件的,比如说一些老板,或者是开着豪车的人也住进了保障房,都是因为这个系统没有建设好,这个系统不是一个住房建设管理部门就能建设的系统,必须要和社保、社会信用系统、银行系统能够真正的互联互通才能够建好这样的系统。再如大家非常关心的食品安全问题,这个监管系统是一个迫在眉睫,现在正在抓紧建设的系统,目前,屡屡出现的有毒胶囊的问题,引起了大家的关注。第二项重要的任务就是要强化政府信息资源的开发,信息资源的开发应该是信息化建设的一个非常核心的内容。所有的系统之所以现在发挥的作用不好,往往都是信息资源的开发和整合没有真正做到位,这几年来人口数据库已经发挥了一定的作用,已经实现了在任何系统里都可以查到的基本信息,比如现在的出行都有了比较好的安全保障。现在银行的反洗钱系统也是和人口库进行了有机的整合。

开发政府信息资源,关键是提高政府信息资源的管理水平,特培是规范政府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工作流程,这里很重要的是要强调系统机制的创新。一个系统里,有没有信息,这个信息能不能可持续的,稳定的供给?现在很多系统确实发生过这样的问题,就是这些系统在开始建设的时候找到了一些信息,等到开鉴定会或者验收会的时候,就变成了这个系统的追悼会,因为之后就没有信息了,就来不了信息了,没有得到信息保障的机制。这是信息资源开发中必须要解决的一个问题,要强化这种基础信息的建设,强化信息共享。在国家的规划里明确在“十二五”要加大这几个基础库的建设,包括人口库、法人库、宏观经济、空间地理和自然资源,以及文化资源,包括档案资源,这些都是非常重要的资源。强化政务信息资源的管理,因为政府是现在信息资源的最大拥有者,政府通过各种的法规,包括统计制度,已经掌握了大量的信息,这些信息绝大部分应该拿出来给广大公众使用。要强调三个东西,一是要强化政府信息资源的准确性管理,坚持一数一元,不要重复采集;二是加强政府信息资源的可靠性管理;三是加强政府信息资源的可用性管理。在这个基础上来推动跨地区、跨部门、跨层级的信息共享,丰富共享的内容,扩大信息共享的覆盖面,提高信息共享的成效。

要加快推进国家级的,电子政务信息共享的平台建设,其中建设各级的数字档案馆,应该说为这个提供了很好的平台,对电子政务下一阶段的建设重点有二个理解。

一是强化网络的整合和网络的覆盖,二是强化资源的整合,特别是信息资源的整合,还要强化信息安全。最近国务院正式批复了《国家发改委启动国家政务信息化工程建设规划》,这个规划与前面讲的《国家电子政务规划》是两个不同的规划,这个规划的意义更加重大。“是决策国家重大信息化工程和安排中央财政预算内投资的重要依据,是国家准备花钱在电子政务中要做哪些事情,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规划。这个规划的范围也是围绕五大智能,经济调解、市场监管、公共管理、社会服务和应急管理等主要政务智能开展的重要信息系统建设。具体的包括了网络的建设,包括内网平台和外网平台,包括了基础库、人口库、法人库、空间地理信息库、宏观经济信息库,包括文化资源信息库,这个文化资源信息库中明确提出,要把国家档案信息作为重要的内容,建设成为国家的文化资源信息的重要内容,还包括了国家重要的世界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国家重要文物、国家档案信息,这是在“十二五”期间国家要投巨资建设的系统,同时还要完善相应的基础保障措施。

当前,首先要抓住机遇,树立信心。通过这次高层论坛,做电子政务和档案信息化的促进派。电子信息化在推进过程中碰到了很多阻力,其中一个很大阻力是国家传统的文化观念不够开放,在看到电子政务建设的成绩时,也存在很多问题,不能讳言这些问题,也不回避这些问题,但必须说,成绩是主要的,在不搞信息化就不行的情况下,一定要树立信心,平时要做一个顶层发展战略,制定好策略,其中很重要的是要改变以往以技术驱动市场的策略,要真正理解各个部门对电子政务的业务需求、信息需求和发展目标。同时要提升整个电子政务发展的核心竞争力,特别是要提出很好的解决方案,特别是要把握好下一步的着力点,要强调的公共服务,强调服务的平台,强调真正进行创新。档案管理的现代化需要云服务,云服务最重要的就是云计算,并不是盖多少数据中心。现在很多论坛上讲云计算,讲得云山雾罩,云计算归根到底是能不能实现很好的资源整合服务,并不在于搞什么样的数据中心,一些城市发展云计算动不动就说搞多少服务器,这种说法是不科学的,最重要的是能够实现像享受水煤电气一样的服务,信息服务将来不需要关注自己的机房和服务器,只需要关注自己的服务。国家的档案信息化经过了几十年的发展,已经取得了跨越式的发展,但是也存在着很多成长的烦恼。档案管理的软件,据不完全了解,类型比较多的数据库类型和结构往往也不相同,一些资源还难以实现互联和共享,档案的规范化和通用化的问题还比较尖锐,怎样通过当前利用云计算实现跨系统、跨平台、跨地域的网络化应用,提供一个非常好的发展机遇。

在建设部的全国保障性住房管理系统,有一个问题,全国商品房的销售系统不是由国家建设,是由各个城市建设的,涉及到的城市有700多个,这700多个城市建设的系统中,采用了不同的系统、不同的硬件、不同的数据库,以数据库说,全国住房登记管理系统,大家都在网上买房子,采用Orarcle数据库大概占到现在全国商品房登记售卖系统的60%,其中采用Sybase、SQL Server等国外数据库产品又占了20%多,还有一部分采用了国产数据库,甚至还有采用文件系统。在这种情况下,建立一个全国统一的系统是很困难的,这些系统在各地都是生产系统,每天都要买卖房子,都要用这个系统,采用了云平台,在建设部利用这样一个云服务的平台,把这种异构的跨平台的系统整合在一起,实现了整个的整合,这给将来建成集约化的服务提供了一个可借鉴的参考,总的来说,采用云技术,推动云服务,推广通用的数字档案和数字档案馆的系统,提供先进的搜索引擎、智能检索,实现档案数据的集约化存储,把档案建成更好的可以开放的宝贵信息。

在国家当前规划里,明确提出了发展云计算有三句话:一扩大、二注重、五举措。首先扩大国内市场的规模,注重重大技术的突破,注重增强核心竞争力,其中五个举措,包括实现专项的规划,推进创新发展,进一步做好中央和地方项目的对接,加强信息能力建设,同时希望将来聚焦面向档案信息系统这种服务业,怎样通过云计算做出典型的试点示范,把电子资源信息化建设以及云服务很好的结合起来,这将是一个大有可为的天地。当前在推进过程中,首先要把应用放在最突出的位置,要看是为谁所用,能不能取得应用的效果,同时在应用中要强调的信息机制,要有一个可持续发展的模式,同时要重视的标准化建设,要加强档案管理中,知识产权保护和整个信息安全保障模式的建设,“十二五”很多规划都浓墨重笔的说了云计算,这迎来了一个很好的实际,特别是去年,关于十七届六中全会也把档案信息化融入到文化领域信息化的建设中间,提出了要大力发展数字化“三馆建设”,其中就包括了档案馆,当前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发展政策。要积极参与一些重点工程,把档案建设和重点工程建设结合起来,现在有一个很好的契机,在国家级的电子政务的工程验收中,档案的验收非常重要,而且档案是不是信息化管理也作为一个验收指标。

信息技术学案教学 篇11

一、信息技术素养不是信息与技术的简单组合

信息技术素养是课程标准提出来的重要概念,仅仅从概念上来看,与其他学科素养并没有区别,对此概念的理解不能概念化,不能认为信息技术素养就是积累了信息、提高了技术之后就自然生成的对信息技术学科的理解与能力水准。 在笔者看来,信息技术素养是内隐在学生有形的学习之后无形的东西,它能在面对信息与技术要求时自然表达出来的一种能力水准。 从现实的角度来看,今天的高中学生具有的信息与技术知识已经很丰富,但不能认为其信息技术素养就很高,这样的矛盾凸显出信息技术教学中素养提升的迫切性。

二、基于信息与技术的信息技术素养教学实践

基于上面的分析,笔者以为高中信息技术教学除了基本的知识传授之外,信息技术素养的真正落实应当成为教师教学的主要着力点。 现以“ 信息及其特征”一课的教学,谈谈笔者的观点。

“ 信息及其特征 ”是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的第一个内容, 常常因为知识性过强而被教师忽略, 加上学生也感觉太多的知识识记而没有上机操作的机会, 自然不会感兴趣。 这实际上折射出信息技术素养提高面临的困难。 笔者在实际教学中知难而进。

首先,拉近高科技信息与生活信息的距离。 当前进入高中的学生已经经过多年的信息与技术的洗礼, 谈到信息技术,想到的便是通信卫星、互联网等,而很少想到身边就有更为丰富的信息。 因此拉近两者之间的距离,可以让学生对信息的理解更为全面,而这正是信息技术素养的最为基本的东西。

其次,寻找生活中的“ 信息”。 生活中的信息与高新技术下的信息其实没有本质的区别。 课本上的文字图形、课堂上教师展示的多媒体、 信息技术课上的Int er net自不必说 , 早晨妈妈喊起床的声音、上下课时的铃声、上到第四课时肚子饿得咕咕叫的声音也是丰富的信息源。

再次,在上面两步的基础上,开始将学生的思维引向信息技术专业知识的学习。 教师可以提出问题“ 信息存在于哪儿呢”“ 有没有载体的信息呢”, 这些问题可以将学生的认识导向“ 信息的载体依附性”, 且信息在依附的载体之间往往是可以传递或转换的;通过“ 信息具有哪些功能”的问题讨论,可以让学生认识到信息的价值在于其能满足人们的精神需要,在于其能够促进人们在生活中的物质和能量的生产与使用;而当笔者向学生介绍曾经在世界范围内具有广泛影响的“ 信息不对称理论”时,学生可以从中深刻意识到信息的经济、社会、政治甚至是军事价值。

最后,对所学内容进行延伸。 延伸有两个方向: 一是学生的学习生活范围;二是学生所不太熟悉的信息技术世界。 在前者的努力中,笔者通过某次考试成绩的计算,让学生认识到针对不同对象进行不同的计算,可以发现平均值、极差等数据对一个班级某个学科的精准把握;而对于后者, 笔者则将大数据思想向学生传递,以让学生认识到对于信息把握得越准,组合得越科学,其所能发挥的功能也就越大。

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学生面对的就不再是大量且无序的纯粹的信息,而是信息的有机组合,也是信息功能的进一步发掘。 当学生认识到信息是具有丰富的功能时,他们信息技术素养就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提升。

三、信息技术素养提升的师生教学关系再思考

将信息技术素养当成是教学的重心, 那就会发现实际教学中师生教学关系需要重构。

一方面教师不能完全充当信息技术的讲授者,因为那将意味着信息是一个单向传递的过程,这与信息技术教学所依赖的信息社会背景中信息传递的双向性是不一致的;另一方面学生对信息的理解不再是一个被动接受的过程,而是一个对于教师所提供的信息进行判断甚至是斟别的过程,笔者以为学生如果具有了这样的意识, 那就意味着对信息有了理性思考, 也就不至于看到什么夺人眼球的信息就随手转发的情形了。

总之,信息技术素养提升视角下的高中信息技术教学,需要师生建立在平等关系的基础上,对于信息与技术进行现代意义的加工,这样才能让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得到真正的提升。

摘要:当前高中学生生活在信息社会中,所接触到的手机及电脑等也都是高科技的,但这并不意味着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有质的提升。事实上,学生在信息世界中的表现证实了信息技术素养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要实现从信息、技术向信息技术素养的转变,这个过程中要重构师生教学关系。

上一篇:班级活动促成长下一篇:高压电机的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