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技术建设

2024-09-29

信息化技术建设(精选12篇)

信息化技术建设 篇1

建筑业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物质生产部门, 它与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的改善有着密切的关系。随着近几年建筑行业的飞速发展, 工程是否适合一定用途并能满足国家建设和人民生活需要所具备的质量特性, 即使用性能、寿命、可靠性、安全性和经济性等各方面质量越来越受到大家的关注。标准就是衡量这些质量特性的主要技术依据, 而工程质量状况又反映了标准的实施情况。工程从动工那一刻起, 整个过程都离不开标准, 而标准往往都具有时效性, 一旦用错或者用了过期的标准, 将会对工程建设造成重大的影响。因此, 对技术标准的管理就成为保证整个工程建设过程工作中的主要任务和中心环节。但面对这些来源广泛、数量大、种类繁多的标准, 单纯的人工管理已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 只有利用信息化手段创建网络管理系统, 将人工手动管理转化为计算机网络化管理, 采用现代化的管理手段, 及时了解有关标准的动态, 紧跟科学技术发展的步伐, 提高技术标准的管理水平, 来实现标准管理信息化。

1 标准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性

1.1 国家政策的支持

2011年住房与城乡建设部发表了《2011-2015建筑业信息化发展纲要》, 强调高度重视信息化对建筑业的推动作用, 通过统筹规划、政策导向, 进一步加强建筑业企业信息化建设, 不断提高信息技术的应用水平, 促进建筑业技术进步和管理水平的提高。总体目标是“十二五”期间, 基本实现建筑企业信息系统的普及应用, 加快建筑信息模型、基于网络的协同工作等新技术在工程中的应用, 推动信息化标准检索, 促进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软件的产业化, 形成一批信息技术应用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建筑企业。

1.2 业务发展需求

工程建设活动中涉及到的标准种类很多, 从大类分为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等, 从行业来分有水利、电力、交通、建筑、市政工程、铁路等领域的标准;从检测内容又可细分为:门窗、幕墙、混凝土结构、金属材料、涂料、玻璃、金属结构、验收和质量检验评定、无损检测、节能检测等、现场土工检验和桩基检测等方面的标准。近几年随着业务水平的提高, 承接的工程越来越多, 且工程地域性分布广, 对技术标准的需求量加大, 各工程组都根据各自的需求情况来申请标准, 这就意味着一份相同的标准可能分布在不同工程组使用, 加大标准的管理难度。而标准种类繁多, 容易造成部分标准变更遗漏, 进而影响工程质量。

1.3 创建计算机管理系统管理的优越性

计算网络化管理, 是运用现代信息、网络技术来管理标准。它无时空限制, 具有广泛性、快捷性、开发性, 是信息时代产生的一种全新的管理方式。利用计算机管理系统进行技术标准管理主要有如下几个优点: (1) 速度快; (2) 计算机的存贮量大, 体积小, 节省空间, 使用方便; (3) 自动化程度高, 对解决不同地区间的大范围和远距离的标准检索, 提供了有利条件; (4) 适应性强, 具有一次输入, 多次输出的优越性。输入同一条标准资料, 可以检索查看、复制, 还可以导出目录等;同时, 可以从不同的角度, 如标准编号、名称等方面进行检索查看。

2 标准管理信息化建设

标准管理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满足利用的需要, 管理信息化的建设也是为了方便利用, 实现标准信息资源共享, 最大限度地满足使用者对标准信息的需求。利用计算机平台创建属于企业自己的管理系统, 设立不同的模板, 建立“一个中心、多点结合”的管理模式, 将分散的各“点”通过计算机平台连接起来, 建立整体性、系统性的管理方式, 优化管理, 提升工作效率。

2.1 创建管理系统信息平台

目前大多数企业都结合自身的业务发展需要研发属于自己的内部管理系统, 基本实现了信息化管理。然而管理系统的创建不仅仅是单纯的依靠买来硬件、软件、网络等来实现信息化管理, 更重要的是将先进的管理理念与信息技术管理相结合, 建立一套符合现代信息化管理要求的计算机管理系统。将日常工作纳入管理系统管理, 分模块创建, 每个模块均涵盖日常管理所需的基本要素, 例如标准管理模块单条标准信息的维护功能包括标准的删除、修改功能, 还可编辑标准的相关信息, 如标准的持有部门、标准的替代情况、标准作废日期、标准状态 (现行、作废、废止) 等;创建标准编号和标准名称关键词模糊检索, 使标准信息能被快速获取。

2.2 收集网络标准信息资源

充分利用网络资源, 如:利用工业标准咨询网http://www.csres.com/查询国家标准批准发布公告、行业标准批准发布公告、地方标准批准发布公告、建设部标准公告等;利用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网站:http://www.moc.gov.cn/查询公路工程标准规范、水路工程标准规范、交通行业标准等;利用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网站:http://www.cecs.org.cn查询工程建设协会标准相关公告信息;利用福建住房和城乡建设网:http://www.fjjs.gov.cn/查询福建省地方标准的相关公告信息。

2.3 企业标准信息数据库的建立

通过计算机管理系统创建企业标准信息数据库, 将技术标准信息 (包括标准编号、标准名称、实施日期、持有部门等) 录入, 形成企业标准信息体系。其中涉及的标准类别主要有国家标准 (GB) , 工程建设国家标准GB50×××, 建筑工程标准 (JGJ) , 建工城建新产品标准 (JG) , 建材行业标准 (JC) , 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标准 (CECS) , 交通行业标准 (JT) , 其他类 (包括电力、化工、船舶、机械、铁路运输、通信等) 。

标准信息数据库的建立使得分布在各地区的利用者无须到资料室, 只要在自己办公的计算机上, 通过局域网按照标准号、标准名称、替代号等多个查询点直接浏览查询标准的分发情况和替代情况。节约了工作人员来回查询标准的时间, 从而最大限度地满足用户的需求, 实现标准信息化管理, 为企业节约资源, 减少重复劳动。

2.4 信息的利用

通过管理系统来管理技术标准与以往的手工电子表格登记管理相比, 更快捷、方便, 利用者可以要求计算机对标准信息库中的标准信息进行分类、统计、汇总、打印, 将这些信息转换成自己所需要的形式。在网络平台上创建的信息可以进行远距离传输, 共享。所有的信息数据不仅可以在局域网内所有的终端上同时显示, 当接入互联网时, 还可以在所有与网络相连接的计算机上利用, 使利用者随时随地的利用。

权限的管理。由于计算机管理系统运用的便捷性, 因此就要通过一些技术限制来保证信息的安全、完整、一致。标准管理系统主要涉及的人员有标准管理员、标准利用者、数据系统管理人员等, 要根据所涉及人员的工作特点来设置权限, 进行分层次的管理, 标准管理系统的使用者和利用者, 都应该有与其工作相关的身份认证、使用范围等控制措施, 使无关人员无法进行操作, 确保标准信息管理的严谨性。

信息的检索与统计。在标准管理系统上设置有模糊查询检索功能, 利用者可以通过两种方式进行检索:一是关键词检索, 通过标准名称中的关键词来检索标准信息。二是数字号码检索, 通过已知标准编号来检索标准信息。利用查询检索功能还能对标准的使用进行统计, 例如你想查询下某份标准的持有情况, 在管理系统查询界面上输入标准编号查询, 系统就可以统计出该条标准的信息, 包括标准的分发情况、替代情况、哪些人持有、现行的还是作废等。如果你想统计下某个部门总共持有多少种标准, 则在查询界面选择你要统计的部门, 系统即可调出该部门下的所有标准信息数据等等。

3 结语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 特别是电子计算机技术的发展, 以计算机为核心的现代化技术, 在技术标准管理、信息传递、检索等方面的应用越来越普及, 大大提高了标准管理工作的效率, 提高了企业的运行效率, 给我们单位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近年来我们的项目不断增多, 施工设计任务加重, 对技术标准、规范的依赖度越来越高, 标准管理工作任务也越来越重, 我们的管理方式也在不断的进步, 但也有不少需要改进的地方。尤其是在知识经济空前发展的大趋势下, 信息技术不断更新换代, 工程建设行业的信息化管理仍需紧跟时代步伐不断的改进, 进而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摘要:工程建设技术标准是建设项目的重要依据, 技术标准的管理越来越受到关注, 以往单纯的人工管理已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本文通过阐述标准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性, 以标准管理系统为桥梁, 对工程建设技术标准管理信息化建设进行探讨。

关键词:技术标准,管理,信息化

参考文献

[1]张秀侠.技术标准在企业生产经营中的应用[J].中国标准化, 2006.

[2]罗锋盈, 胡啸.信息安全标准化工作持续快速推进[J].中国科技投资, 2009 (6) .

[3]赵雪锋.建设工程全面信息管理理论和方法研究[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13.

[4]魏茜茹.设计院所的企业信息化建[J].企业管理, 2009 (2) .

信息化技术建设 篇2

1.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符合国家规定退休条件的,应当()。(单选)

A.离休B.退休C.离岗D.续聘

2.以下属于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按照程序的是()。(多选)

A.制定公开招聘方案B.公布招聘岗位、资格条件等招聘信息C.审查应聘人员资格条件

D.考试、考察

3.两化融合是指 工业化与 信息化深度融合。(填空)

4.教育信息化包含六个组成要素: 信息资源、信息网络、信息技术应用、信息技术和产业、信息化人才、信息化政策、法规和标准。(填空)

5.网路资源是指通过计算机互联网将分布在不同地方的计算机硬件资源、软件资源和各种信息资源组成充分共享的资源集成,其中与教育、教学相关的资源就称之为网络教育资源。(填空)

6.信息产业是国家经济的先导产业。这一作用体现在哪些方面?(简答)

信息产业是国家经济的先导产业。这一作用体现在4个方面:⑴信息产业的发展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和社会再生产的基础。⑵信息产业作为高新技术产业群的主要组成部分,是带动其他高新技术产业腾飞的龙头产业。⑶信息产业的不断拓展,信息技术向国民经济各领域的不断渗透,将创造出新的产业门类。⑷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将缩短技术创新的周期,极大提高国家的知识创新能力。

7.()是指在线服务商免费向消费者或用户提供信息在线服务,而营业活动全部用广告收入支持。(单选)

A.网上订阅模式B.付费浏览模式C.广告支持模式D.网上赠予模式8.多数医学信号属于(),如心电图、脑电图等。(单选)

A.信息随时间变化的一维图像

B.信息随时间变化的多维图像C.信息在空间分布的一维图像D.信息在空间分布的多维图像

9.所谓(),就是运用计算机、通信、医疗技术与设备,通过数据、文字、语音和图像资料的远距离传送,实现专家与病人、专家与医务人员之间异地“面对面”的会诊。(单选)

A.医疗信息系统B.电子病历C.远程医疗D.医学影像信息系统

10.教育信息化,要求在教育过程中较全面地运用以()为基础的现代信息技术,促进教育改革,从而适应正在到来的信息化社会提出的新要求。(多选)

A.计算机B.多媒体C.网络通讯D.物联网

11.计算机辅助教学综合应用()等计算机技术,克服了传统教学情景方式上单

一、片面的缺点,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个人化学习环境。(多选)

A.多媒体B.超文本C.人工智能D.网络通信

12.信息收集包括对信息的分类排序、分析综合、运算、建模处理等等。(判断)错误

13.信息组织与存储是基于信息共享而来的,它主要实现一次输入,多次使用,一地存储,多方共享。(判断)

正确

14.数据流程图是描述管理信息系统逻辑模型的主要工具,主要有细化性和具体性两个特点。(判断)

错误

信息化技术建设 篇3

一、关于信息化测绘技术的研究内容及目标建设

在地理信息被认作是一种重要资源受到高度重视后,其与进入到数字化阶段的测绘技术出现了一定程度的融合,因此产生了信息化测绘技术,无论是社会的持续发展还是社会为人们提供服务同样都需要建立在设施建设形成的牢固的基础之上。我国的城市规划和建设事业需要测绘技术的发展达到足够高的水平来为其提供支持,在国防建设问题上测绘技术也能够提供重要的帮助,同时测绘技术还会对于国家和社会在经济发展方面产生非常重要的影响。

1、研究内容

测绘技术在经过不断地发展之后,达到了数字化的阶段,随着数字化的进步和完善,在此基础上,测绘技术进入到信息化的新阶段,从整体的层面看,信息化测绘显示出各种学科之间产生了交叉和融合的重要特征,作为组成整个测绘工作的完整體系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在网络得到相当程度的普及的当前社会下,信息化测绘充分的表现出了本身的优越能力,发挥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信息化测绘可以实现测绘工作的自动化,同时还可以实现测绘工作成果的实时传输,这使得地理信息的存储和应用可以在多个层次得到发展。信息化测绘在技术的发展和自身体系的建立中还存在着一些需要进行深入研究的问题,比如测量得到的数据在信息层面上如何得到有效的处理,测绘成果的管理和应用层如何进行连接等。

2、目标建设

那么在建立起完备的信息化测绘技术体系的工作,我们需要实现一些基本目标,结合实际可以提出以下几个目标。首先是在测绘工作中实现自动化。传统的工作方式是使用三角距离测量的方法,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现在的测绘工作可以使用卫星定位进行测量,信息化测绘的技术进步使得在工作中可以有效的利用遥感的方式获取数据,这样做能够更加方便的得到被测空间的地理信息。第二点是成果的多样化。在测绘工作中得到的成果首先可以从扩大信息涵盖的范围实现多样化,其次还可以形成更加多样化的产品形式,这样做能够更加准确地获取和应用测绘信息。第三点是产品可以更加大众化。测绘工作中产出的产品是需要能够更加有效的满足大众对于测绘产品产生的使用需求,在社会发展的背景下,信息化测绘能够为其提供需求范围更大的产品。最后一点是在网络时代背景下形成相应的服务。因为测绘工作在市场上出现了更大范围的需求,所以必然会导致测绘工作需要改变其服务方式,测绘服务需要建立起完备的系统。

二、信息化测绘技术体系构建的实施重点

信息时代背景下,测绘技术的发展与城市空间框架建设问题息息相关,信息化测绘一定程度上也是城市保障服务能力的一种集中体现。信息化测绘的社会化与网络化特征是其区别于数字测绘的本质内容,其数据生产过程的自动化和规模化彰显出信息化测绘本身的优越性,信息服务过程也变得更加灵活与便捷。从技术层面分析,测绘技术融合了多种学科的理论知识,无论是数字化测绘体系还是对空间信息资源的整合都需要与测绘技术体系的一体化和智能化特征相吻合,充分发挥网络技术对测绘事业的促进和指导作用。此外,必要的测绘增值服务也是测绘技术体系构建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其实施重点可具体体现为以下几方面:

1、城市空间定位技术与测绘基准的相互配合

现代测绘技术中的体系构建与数据处理以及信息传播技术之间存在着密切联系,卫星跟踪技术、重力检测技术、导航服务技术等城市空间定位技术都可以实现与测绘基准之间的有效配合,从根本上提升信息化测绘技术体系构建的准确性。

2、信息化测绘技术中的遥感技术

遥感技术在信息化测绘技术中的有效体现主要表现为光学雷达传感器技术以及必要的光普识另日技术,类似红外、激光等测量技术均能够显著提升测绘结果的准确性,保证测绘效果。基于航空航天领域的遥感技术更是实现了低空领域的测绘技术发展。

3、地理信息的实时更新研究

关于城市空间地理信息的实时更新也应作为信息化测绘技术体系构建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无论是地理信息的定位和定性还是自动化集成技术在测绘平台的有效利用,都能够从根本上提升信息化测绘的有效性,促进城市空间地理数据库的实时更新。

4、测绘技术与信息资源共享

信息化测绘技术中信息资源的共享作为体系建设的组成要素之一,强调从信息资源的应用角度体现测绘过程的三维动态效果,实现多维整合层次下的地理信息资源共享。此外,信息安全问题也是资源共享过程中需要重视和考虑的问题,这对测绘技术的后期发展意义重大。

结语

从当前信息化测绘技术体系构建的发展状况来看,以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为基本特征的数字化公共平台搭建已然成为信息化测绘工程的信息建设基础,这一建设过程与社会发展及经济建设问题密切相关,类似信息化测绘技术体系建设中的空间数据信息处理、基准框架建设以及空间数据采集等服务模块都是信息化测绘技术发展的核心所在,也是体现测绘技术信息化水平的关建要素。

IT技术与企业信息化建设 篇4

关键词:IT技术,企业建设,信息化

IT技术作为一种新型技术, 不仅给人们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在工作和企业中也得到了良好的应用, 发挥其显著的效果。不少企业纷纷看中其中的商机, 借助IT技术的高效性、科学性和便捷性, 力求企业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1 研究现状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 不少企业纷纷参与其中, 相继引入了IT技术, 以此来顺应社会的潮流, 带动企业的发展。然而, 当信息化作为企业的标志, 向着广度和深度进行研发时, 其中的弊端也不断显露出来。期间存在用户与企业之间的矛盾, 企业与市场之间的矛盾以及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矛盾等方面。矛盾的层面也从技术层面升级到了管理层面, 是目前制约信息化企业发展的一大瓶颈。

为了将IT技术推广并应用于本企业, 不少企业盲目地引入先进技术, 以此来提升企业效益。然而, 在实际操作过程中, 却遇到了阻碍。缺乏相应管理机制的匹配是目前信息化企业的一大普遍现象, 在众多的中小型企业中更是司空见惯。信息产业源自西方国家, 与我国企业相比较, 在管理模式、经济实力以及市场推广方面有着很大的差异, 没有一套完整的机制作为依托, IT技术失去了约束力, 很难在企业中真正实现信息化, 甚至还会产生负面的影响, 对企业来说是一次动荡的革命。

2 原因分析

2.1 在技术开发中忽视配套的流程和制度

重技术轻制度的现象在企业中较为常见, 归根结底, 还是企业考虑短期利益的结果。企业只强调技术层面的开发和设计, 而相应的制度规范却没有同步。如ERP系统, ERP系统是指建立在信息技术基础上, 以系统化的管理思想, 为企业决策层及员工提供决策运行手段的管理平台。目前企业在EPR的工作中, 在管理技术方面的配置较为严格。在信息化的进程中, 企业在业务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然而, 信息化中技术和管理出现了脱节的现象, 导致相关流程无法正常进行, 从而造成信息提升动力不足, 信息传递受阻。IT技术作为企业信息化的主要纽带, 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从而导致IT技术处于消极被动的状态。一旦核心技术受阻, 企业在前进的道路中也就遇到了很大的难题, 机遇瞬间转变为挑战。如果企业无法规避风险, 那么就意味着企业将在浪潮中被淹没。可见, 良好的管理制度对于信息化企业而言是多么地重要。

2.2 信息系统深度研究与持续改进缺乏统筹安排

对于企业而言, 实现信息化的目的在于提升企业业绩, 促进企业效益的增加, 真正实现数字化建设。在现有的企业中, 从表面上看, 企业引进了信息化的设备。然而, 在实际应用中, 企业缺乏对IT技术的深度研究。在信息化的建设中, 企业缺乏长远的规划。IT部门作为信息化的核心动力, 对于管理层的决策不甚了解, 以至于技术和管理制度脱节, 归根结底, 还是由于信息企业缺乏统筹安排而引起。此外, 由于企业在制定信息化战略的过程中, 没有综合考虑各种因素, 如经费、制度以及对社会的影响等, 从而导致IT部门处于被动状态, 没有考虑与其他系统的互联与整合, 这样做的结果就是各信息系统应用范围小、成本高、效率低、寿命短, 企业战略和信息化战略互相脱节。

2.3 IT技术人员缺少对业务的学习

信息化的建设是企业引入的一个新概念, IT技术的发展能够为信息化企业注入新的活力, 是企业发展的二次革新, 同时, 信息化的企业建设也面临着技术上的难题。所以, 对于企业而言, 既是机遇, 又是挑战。其中IT技术引入企业中的核心部分是系统的开发, 在现阶段, 由于系统开发人员缺乏对业务的学习和了解, 以至于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出现错误, 技术还没有达到信息化企业的要求。此外, 部分技术人员为迎合管理层的需要, 没有从创新的角度对系统跟进, 从而导致技术停滞不前, 在整体上缺乏创新和变革。

3 企业信息化建设中利用IT技术的具体措施

3.1 建立顾客数据库

信息技术可以帮助企业提升自身的信誉以及竞争实力, 在IT技术的帮助下, 企业可以建立顾客数据库。通过顾客档案的建立, 充分掌握顾客的需求特点的变化, 从而根据其需求及时制定出满足大众化的信息服务。此外, 企业还可以利用IT技术, 通过邮件以及短信等方式向顾客发送新产品信息, 保证客户能够掌握到企业的最新动态, 及时了解市场信息, 对于顾客的反馈意见及时进行处理。在相互联系中, 顾客能够体会到供应商对于自身的重视, 极大地满足了顾客的心理需求, 对于锁住顾客源, 拓宽新客源具有良好的作用。此外, 在IT技术的应用下, 企业可以利用数据库, 对顾客所购买产品在售前、售中和售后全程跟踪, 这种个性化的服务能够诱导顾客对于企业的依赖性和忠诚度。从长远的角度出发, 企业一旦拥有稳定的客户源, 那么就相当于企业拥有了长久的市场, 从而拥有广阔的开拓空间。

3.2 精耕专业化市场

“拾遗补缺”战略在商海中可谓是屡战屡胜, 同样地, 在企业信息化的进程中同样适用, 尤其是对于中小型企业而言。一般来说, 中小企业的市场分类更加精细。大企业开发的市场面积较广, 而对于大企业无暇顾及的市场, 不仅利润空间较大, 而且竞争力相对也小, 此外, 从企业综合实力来说, 精耕的小市场区域更加适合中小型企业。所以, 要想得到精耕市场额目标, 企业应该站在“人无我有”的角度, 对市场进行有效细分, 最终选择适合本企业发展的板块进行开拓和投资, 从而充分发挥IT技术的先进水平。在信息化深入的前提下, 企业对于IT服务的要求也会越来越高, 在IT技术的开发下, 企业更是实现了更上一层楼的水平。所以说, 精耕市场化的信息建设和IT技术之间是相辅相成的关系, 两者之间密不可分。

3.3 加强开发人员和用户之间的互动

在企业的开发中, 正所谓有需求才会有市场, 用户作为产品的需求者, 是企业发展的原动力。所以, 技术人员在开发产品和程序的过程中, 应该注重和用户之间的统一和沟通, 尽量满足用户的个性化需求, 从而与客户共进, 与时俱进。如IT技术的开发设计人员在学习ISO900文件的过程中, 企业可以面向客户, 对其开展统计过程控制的相关培训, 通过培训, 在用户和开发人员之间建立起一座桥梁, 从而有利于新产品的调研和设计, 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有利于产品快速推向市场, 占据一定的空间。此外, 用户和开发人员之间的互动同样减轻了工作人员的工作量, 工作效率显著增加。

4 结语

在社会化的大浪潮下, 企业不能将目光仅仅局限在眼前的利益, 而是应该放眼未来。IT技术的引入对于企业自身的建设以及长远发展有着积极的作用, 是未来企业发展的核心力量, 是企业得以创收价值的关键因素。此外, 信息化建设中隐藏着大量的商机, 在IT技术的正确引导下, 在企业自身观念的更新下, 在政府的支持下, 相信信息化建设的企业会赢得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参考文献

[1]赵益维.企业IT能力影响因素探究.科技经济市场, 2010, 04:89-90.

[2]焦豪, 邬爱其, 张样.企业信息技术能力度量与功效——本土模型的构建和实证研究.科学学研究, 2011, 03:56-58.

[3]白冰, 邓修权, 高德华.基于主体仿真的企业IT能力对竞争优势影响机制研究.情报杂志, 2012, 12:69-73.

质量技术监督工作信息化建设浅析 篇5

目前,质量技术监督信息化工程——“金质工程”在国家局和东部发达地区已全面实施。四川省的“金质工程”在原有信息化建设的基础上,也将全面启动。为此,我们就质量技术监督信息化前期规划建设、应用推广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结合四川省实际情况,借鉴各行业、各地区信息化建设中的先进经验,提出

建议。

一、强化信息化应用与推广的内部动力

政府信息化的应用与推广有利于优化组织结构、节省行政开支、提高行政效率、规范行政行为。但这一目标却与传统行政组织追求部门规模、财政经费最大化的利益表达相博弈。政府一方面想利用信息化建设,通过技术手段解决体制、制度所难以解决的问题,如腐败问题、上级指挥下级的有效性问题、监控的落实问题等;另一方面,让政府主动通过开展电子政务去约束规范自己——“自己革自己命”,它是没有动力的。

如何寻找信息化建设及应用的内部动力?我们认为可以通过提高政府对社会的服务能力而形成一种外部拉动。因为电子政务发展到一定阶段,政府要想提供更好的“外部服务”,必须要有良好的内部管理系统作为支撑。这种来自外部的需求会对内部管理的规范化、合理化提出进一步的要求。“3C”强制认证推广之初就实现了审核条件网上公开,企业网上申报,主管部门网上审批,检验机构、审核人员网上管理等一系列网络化办公。“3C”认证电子政务的应用首先从适应WTO的国际惯例,满足企业需求,从市场经济发展的本身需要出发,提出了行政手段创新的要求。同时,其进一步的推广又得到了广泛受益团体大力的支持,这种外部力量最终拉动了政府内部信息化的建设。

二、提高信息化建设能力

目前,包括质量技术监督系统在内的大多数政府部门信息化建设的工作多由自己内部的部门承担。政府部门常常采取扩编的方式建立自己的信息管理部门(多为事业编制的信息中心),信息管理体制基本上是以自建、自管为主。这里就涉及到政府IT部门设立的利弊问题。政府IT部门的存在有其合理的一面,比如有利于长期、近距离进行IT应用方面的研究,有一支懂技术、熟悉业务的专业队伍来规划设计、实施管理信息系统;但同时也存在诸多弊端,特别是薪酬体制难以吸引和保留优秀人才。其次,政府在信息化建设中的规划管理能力尚不成熟,不少政府机关还不清楚自己拥有多少应用系统和IT设备。再次,政府实施IT业务建设的执行能力比较缺乏。在实施IT建设过程中,合同的拟订、履行、控制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而政府往往忽视这一基本的商业要素,总以为自己作为社会经济的管理者,拥有天然优势,不大重视合同的谈判和签订,非常容易在以后执行中造成被动,也经常会在日后的知识产权、服务质量等问题上产生纠纷。我们认为,在四川省“金质工程”建设中,应把IT外包作为优先选择的业务策略。在充分认识和分析风险的前提下,根据实际情况做出不同的外包业务选择。在不搞一刀切的前提下,确立业务外包的优先地位,并在以下几方面予以制度上的配合:一是与预算部门配合,细化IT建设预算管理,在能够进行成本比较的基础上,控制自建自管的预算支出,优先安排IT外包业务预算资金。二是在政府采购中,把IT外包作为采购项目,并制定相应的采购程序、采购标准、控制方案,以公开招标的方式进行政府集中采购,提高公开程度以筛选合格的服务商。三是对IT外包服务商给予政策上的支持,形成一批比较稳定的外包服务企业,并带动这个产业的发展。

三、重视信息化建设的服务职能

从管理纵向层次上划分,质量技术监督组织系统可分为国家、省、市、县四级。国家和省级局信息化建设着重于利用信息化手段进行质量监管的宏观决策,监控工作落实,解决上级指挥下级有效性。而市、县两级信息化建设的主要目的是通过技术手段,保证质量监管工作有效开展、刚性执行,同时直接为企业、社会提供具体的公共服务。对于利用信息化手段提供公共服务,我们应更加全面的去理解。因为在我国,特别是西部地区,绝大多数普通老百姓和企业的“单位时间价格”,也就是每个小时所能创造的价值量是比较低的,计算机知识还不够普及。群众和企业关注的是把事情办成,而不会在乎多跑几次。企业申报行政许可项目的时候,是想尽快得到受理、尽快能够通过审核,取得行政许可资格。企业申报标准审批备案时,是希望标准能及时得到审定备案,以至于能尽快按新标准组织生产。一句话,只要事情能够得到解决,多跑几次也没关系。我们的信息化建设的确为群众和企业办事提供了方便,但这仅仅是我们向社会提供公共服务的手段,而不是目的,最终目的还在于把对群众、对企业、对社会的优质服务落到实处。

因此,政府在提供网络公共服务时要有所侧重,要根据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区别对待。从四川省发展水平和质量技术监管现状看,至少应注

重以下服务:第一是基础性类质量信息的提供。这些信息可能带来的直接受益、直接经济效益并不太高,但这方面的发布可以指导消费行为,规范市场秩序。比如质量抽查数据、免检名牌企业许可证获证企业名单等。第二是一些可以构成政府质量管理的基础的东西。比如代码证、标准备案、企业质量信息、食品安全信息、特种设备安装使用信息等,这类东西可以给政府服务的价值提升创造很好的基础。第三是能提升社会成员单位时间价值的服务。比如高新发展园区、大型企业的单位时间成本非常高,通过网上服务能很好地提升所在区域内成员的单位时间价值,因而这些领域的网络服务应该大力发展。

四、在技术手段、行政业务、社会需求之间形成互动

政府信息化建设的不成功,可以归结为网络化失败。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人们在进行网络化时不是基于业务,而是基于技术。业务和技术脱钩,电子政务与社会需求脱钩。在质量技术监督工作信息化的前期建设中,国家局和省局部分业务部门根据自身业务需要相继开发了一些信息化业务应用系统。但由于缺乏统筹规划,在系统应用推广过程中显露出了一些弊端。比如我们前期开发使用的某些应用系统和门户网站由于未考虑社会接口,信息数据无法双向流动,基础数据采集未面向企业,数据库格式与企业代码、质量抽查等数据格式不兼容等诸多问题,使得基础数据和管理数据采集、录入工作量非常大,数据无法实现动态更新,造成了信息成本上不可逾越的障碍。系统的推广使用情况与开发设计的初衷大相径庭。

正确的方法是基于质量技术监督具体业务和社会需求进行信息化建设,既要反映政府业务与信息技术发展的互动关系,又要反映电子政务与社会需求的互动关系。也就是说,质量技术监督信息化不是孤立的,既是内部管理业务的一部分,又是外部社会信息化的一部分。这就需要我们在社会信息化的大背景下,以社会服务为目标,以政府业务为核心,对政府业务进行有效的重构。在信息化建设中,使技术手段、行政业务、社会需求形成有机的互动。

总之,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四川省又地处西部地区,信息化建设不仅要着眼于发达国家和东部发达地区的建设经验,更必须立足四川省实际。我们在推进电子政务、行政管理现代化时,要清醒、客观地分析现有的管理水平和现实的管理对象,切不可超越发展阶段,盲目照搬发达国家经验;要依据现实,科学规划,务必求实,完成四川省“金质工程”和信息化建设的各项任务,以促进四川省经济和社会的跨越式发展。

信息化技术建设 篇6

关键词:档案信息化;技术档案;档案管理

一、档案信息化与技术档案概述

1.档案信息化建设

所谓的档案信息化建设具体是指借助相关的信息技术提升档案管理工作的现代化水平,结合档案管理新情况和新理论,确立网络环境下档案管理及服务的框架体系和方法,发挥档案应有的价值,为社会化提供服务。在信息时代到来的今天对档案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为其发展带来了发展机遇,通过档案信息化建设,不但有助于档案从收集、整理、归档、利用到销毁全过程效率和质量的提升,而且还有助于档案管理成本的降低及档案安全的保障。

2.技术档案

技术档案是各类档案中最具利用价值的一种,它是企业在进行生产经营活动中形成的具体事务的技术文件。通常情况下,此类档案大多都是供内部使用,因为其中存在密级限制,一般不会公开发行。技术档案最为突出的特点就是它的利用价值,其在企业建设、发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为使技术档案的这一价值得以最大程度地发挥,将技术转变为实际生产力,就必须做好技术档案的管理工作,这既是前提也是基础。

二、技术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性

技术档案本身的利用价值决定了其需要长期保存,档案管理部门为了避免文档受潮、虫蚀、火灾等情况,每年都需要投入大量的经费改善档案存储环境。同时,技术档案的查阅较为频繁,在这一过程中,常常会造成档案原件受损或是遗失,增大了档案的管理难度。现如今,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办公基本实现了自动化和无纸化,基于这一前提,使档案的生成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很多技术档案的起草、归档都可在计算机上完成,电子文件成为了技术档案的主要形态,这类档案不但在利用方式上与传统的纸质文档有着极大的区别,在档案管理上也有所差异。因此,为进一步提升技术档案管理的工作效率和质量,必须加快技术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步伐,由此不但能够减少管理费用,而且还能避免文档损坏、遗失等情况的发生。

三、技术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途径

1.加强软硬件及相关设施建设

在技术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过程中,软件、硬件及相关设施的建设是重要内容,其中软件主要包括系统和应用软件两大类,硬件则包括各种设备,如服务器、路由器、网络设备等等,相关设施具体是指中心机房内的温湿度控制设施等等。在档案信息化建设过程中,上述内容缺一不可,建设时,要采取统筹规划的建设方法,制定合理可行的发展规划,按照年度制定工作计划,并层层落实。由于软件、硬件的发展速度较快,所以很难找到一劳永逸的建设途径,为此要本着循序渐进的原则,立足当前、着眼长远,不可过于贪大求全。首先,要对中心机房进行标准化建设,并预留出足够的空间。其次,做好基础网络环境建设,预留出备份线路及接口。再次,要强化技术支撑,进一步明确技术的辅助作用。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在建设软件、硬件及相关基础设施时,必须要确保资金到位,切不可因为资金不足而减少设备的投入。

2.确保档案信息安全

由于技术档案中有很多密级限制,所以在进行档案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必须对安全予以足够的重视。人是档案管理的主体,必须确保人的安全性,可通过设计身份识别系统,赋予不同身份人员不同的查阅和管理权限,这符合技术档案保密工作的要求。同时应当在保护原始文件的基础上,保证初始数字化成果的安全,避免重要数据信息被修改或是删除,对于数字化的档案信息资源,则应当进行异质备份,以此来提高其安全性。除此之外,还要确保网络环境和存储环境的安全,要制定合理可行的应急减灾措施,防止网络攻击和失密事件的发生。

3.建立健全档案信息化标准体系

在技术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技术标准体系的建设至关重要,硬件及网络方面的建设标准,应当从技术档案的专业角度出发,提出规范化的標准,提升其专业属性,区别与一般的信息化设施建设标准。而管理与应用软件,可建立统一的技术标准,对相关技术开发企业可进行分级别的资质认证,争取实现软件的互联互通。同时,在技术档案信息安全方面,也应当建立相应的标准,对中心机房、技术条件等提出明确的要求。此外,还应健全各种载体的标准体系,进一步明确载体间的关系,并从重视信息内容和便于角度进行考虑,使载体标准适应技术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

4.提升档案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传统的档案管理对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要求不高,一般只需要管理人员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即可,而档案信息化建设对档案管理人员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为了确保工作的顺利开展,必须不断提升档案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水平。首先,对于年龄偏大的档案管理人员,应当加强计算机基础知识方面的技能培训,使他们可以熟练操作计算机进行档案管理,这有助于工作效率的提高。其次,单位应当积极引进优秀的管理人才,以此来促进档案信息化管理模式的推行。再次,可根据技术档案管理使用的新技术,并结合管理软件的特点,对在岗的管理人员进行相应的技术培训,使其了解并掌握基本的操作技能。最后,应对档案管理人员的结构进行优化,并通过各种途径调动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这有助于推动技术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

四、结语

总而言之,在信息时代到来的今天,对档案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计算机、网络等技术的发展,则为技术档案的管理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条件,通过各种管理软件的运用,不但能够提高技术档案管理的工作效率和质量,而且还能降低管理成本,这对于档案利用价值的发挥意义重大。为此,必须对技术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予以足够的重视,并逐步加大相关方面的投入力度,健全各种标准,保障信息安全,提升管理人员的素质,确保信息化建设的有序进行。

参考文献:

[1]王美琴.我国档案信息化过程中的主要问题及对策[J].档案学研究,2011(1):64-66.

[2]王小兰.“十二五”期间国家档案资源体系发展战略之我见[J].中国档案,2011(2):27-29.

[3]张凤霞.我国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若干问题探讨[J].集团经济研究,2012(4):55-57.

职业技术学校档案信息化建设探析 篇7

一、职业技术学校传统档案管理方式的缺点

首先, 效率低。采用传统人工的方式管理档案, 由于信息量大, 使档案的检索极为烦琐, 严重影响了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其次, 保密性差。用传统人工的方式管理文件档案, 档案所接触的整理和利用主体较多, 给档案信息的安全带来了很大的威胁。再次, 档案查找、更新和保护困难。在传统档案管理模式下, 档案积累的时间长, 产生的档案数量大, 给档案的查找、更新和保护带来一定的困难。

二、职业技术学校档案信息化建设的优点

首先, 管理对象数字化。随着办公自动化和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在各个领域的应用, 档案管理对象将转向以机读档案———存储于计算机中的集图、文、声于一体的多媒体信息化对象为主。其次, 档案信息媒体多样化。传统档案信息媒体以文字形式为主。随着多媒体技术在办公、控制、科研等各个领域的应用, 档案信息将以图像、动画、视频、音频信息的立体化多媒体形式存贮和利用。再次, 档案信息存贮与传递数字化。信息技术、办公自动化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 使信息资源存贮与传递向数字化、电子化方向发展。机读文件和机读档案将大量出现, 使档案信息的存贮以数据库为主, 档案信息的传递也以电子数字流的形式进行。

三、职业技术学校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措施

(一) 提高对职业技术学校档案信息化建设重要性的认识。

职业技术学校档案工作是学校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学校建设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职业技术学校要改变传统的档案管理理念, 用发展的眼光审视学校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意义, 让档案信息化观念深入人心。职业技术学校在推进档案信息化建设过程中, 要树立大局意识,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 从国家及学校发展的长远利益出发, 打破技术上的壁垒, 互相取长补短, 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特别是在信息资源管理环境下, 应积极运用现代信息技术, 建立档案信息数据库, 依照学校自身的专业特点开发出具有自身特色的档案信息网页、网站, 实现职业技术学校档案资源的合理配置与有序开发。

(二) 加大对档案信息化的资金投入。

职业技术学校档案是传承办学历史的重要载体, 也是学校重要的办学资源, 它在学校教学、科研、基础建设及各项事业的发展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明显, 越来越重要。因此, 各级领导对职业技术学校档案信息化建设的重视和支持是做好职业技术学校档案工作的基本前提。和其他工作一样, 档案信息化需要人、财、物作为基础, 离开这一基础, 档案信息化就无法开展, 从这一方面来说, 各级领导重视是做好此项工作的关键。当然有了学校的资金支持, 还要积极建立与社会各行业、各部门之间的互动机制, 不断拓宽资金来源渠道。

(三) 采用先进的档案信息化技术。

职业技术学校要重视档案数据库建设, 避免重复开发, 联合构建档案信息集成系统, 建立集约化的、丰富的、系统的档案信息资源库, 为档案信息资源的共享提供物质基础;要统一数据库格式, 研究和制定一套通用的数据规范, 有了统一交换格式, 才能对职业技术学校档案信息资源进行深度整合, 建立统一的、不同主题的教育信息数据库, 实现各职业技术学校之间的优势互补、整体优化、动态开放、过程管理及创造性融合。

(四) 加强档案信息化管理。

将档案信息化纳入到职业技术学校信息化建设中, 纳入学校发展规划中, 在建立适应信息化要求的电子文件形成、流转、处置和监控制度, 收集、归档、鉴定制度和安全管理与责任追究等规章制度的基础上, 将其纳入到学校信息化平台建设的相应环节之中。没有档案信息化, 学校信息化就不完整, 而离开学校信息化, 档案信息化也无从谈起。因此, 职业技术学校领导和档案工作人员要不断转变观念, 把自己逐步融入到档案信息化的氛围中, 以法律法规为依据, 加强对档案信息化工作的统一规划和管理, 做好监督和检查。每一个档案工作者不仅要当档案的管理者, 更要做档案的研究者、档案管理的创新者, 以促进职业技术学校档案信息化工作科学地发展。

(五) 提高档案信息化管理人员的素质。

任何工作都不能缺少人力保障和智力支持。领导重视是职业技术学校档案人员合理配置的重要前提, 是档案人才队伍形成的有利保证。职业技术学校档案信息化管理人员要提高自身业务能力, 面对各种新兴事物, 职业技术学校档案信息化管理者的工作不应仅停留在整理归档的层次, 满足于“资料全、保管员”的水平, 而要主动适应时代的发展, 努力学习新技术、新方法, 成为既精通传统的档案业务, 又懂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复合型人才, 积极尝试档案信息编研等创新性工作。档案工作属于行政管理, 却有很强的专业性、业务性及技术性, 应大力引进具有档案专业学历, 又精通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年轻人从事职业技术学校档案信息化管理工作。此外, 还要加强对职业技术学校档案部门现有人员的继续教育, 为培养创新型职业技术学校档案信息化管理人才搭建平台, 以及提高档案信息化工作者的地位和待遇, 用激励机制留住人才、吸引人才。

参考文献

[1] .罗学玲.档案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04.03

信息化技术建设 篇8

21世纪, 信息素养是每个公民生存和发展必备的素养之一。公民信息素养可以通过自身的学习或者学校的系统学习获得, 后者是公民信息素养培养的主要途径。在学校进行信息技术的系统学习就离不开教师的教学, 目前大多数中小学的信息技术教学仍然以教为主,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占据着主要的地位, 信息技术教师在信息技术课堂中的作用举足轻重。

开设信息技术课程必须要配备信息技术课教师。这些教师不仅仅要掌握信息技术专业技能、必备的教学能力, 还必须具备能够指导和帮助其他学科教师进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应用与研究的能力。所以,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师应该由教育技术学专业来培养。[1]

一、当前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发展现状

信息技术教学不同于其他学科, 它是一门集理论与实践于一身的课程, 信息技术教师必须具备理论结合实践的能力才能胜任。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的现状令人堪忧, 以下从内因和外因两个方面对其发展的现状作一探讨。

1. 教师自身的影响因素———内因

(1) 教师的学历和所学专业

笔者对河北省11个地区18所中小学校的信息技术课程开展情况发放问卷进行抽样调查, 对个别学校教师采取调查问卷与访谈相结合的方法。通过对18所学校的信息技术教师进行调查发现, 16人具有大学本科学历, 占总数的89%, 1人具有大学专科学历, 还有1人具有硕士学历。所学专业主要集中在现代教育技术和计算机科学, 其中有6人是学教育技术的, 占总数的33.3%, 9人是学计算机科学的, 占总数的50%, 此外还有英语专业、数学专业和管理信息系统专业毕业的教师。

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 从事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工作的教师学历普遍在大学本科, 就学历而言足以胜任该门课程的教学工作。就所学专业来说, 教育技术专业的毕业生应该优于计算机专业来进行信息技术教学, 而现实正好相反, 越来越多的计算机专业甚至其他专业的毕业生开始争抢教育技术专业毕业生的饭碗, 后果就是使得教育技术专业的毕业生就业面进一步变窄, 进而导致部分高校的教育技术专业面临萎缩或停招。

(2) 教师的职业倦怠对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的影响

通过访谈我们看到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存在的职业倦怠主要表现为:备课不积极, 教学状态松散, 成就感降低等。归纳起来主要是由以下几方面引起的, 首先, 教师的教学效能感差, 教师的付出与收获不成正比, 尤其在那些信息技术课程未纳入高考范围的学校里, 教师的日常工作任务繁杂, 除了讲课外还负责机房的维护和管理等工作, 而学校却不能对其工作予以相应的重视。其次, 教师的职业压力比较大。通过问卷调查对信息技术课程的师生比数据进行了收集, 最低师生比为1:50, 最高的师生比为1:1000。师生比的高度不对称使得教师的工作压力加大, 而教学效果必然也难以保证。

(3) 继续教育或者培训对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的影响

据调查, 上述18所中小学的信息技术教师中从事该课程教学后参加过培训的有11人, 占到总数的61%。调查结果显示, 接受培训使得非教育技术专业教师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教学中出现的困惑。但是并不是所有的教师都能意识到信息技术继续教育或培训的意义所在, 更多地关注于具体的技术如何使用, 如何掌握某软件的高级技能。我们应该培养指导教师运用教学系统设计的方法, 将整门课程看作一个整体进行设计和教学, 以真正做到信息技术与具体课程的整合。

(4) 教师自身的信息素养对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的影响

信息素养包含信息技术素养在内, 信息素养是说一个人有足够的元认知策略, 能够指导其对信息的获取、评价和利用;信息技术素养是说一个人有足够的信息技术能力, 能将信息技术作为工具, 满足其工作等方面的需要[3]。

有些教师对于什么是信息素养, 自己是否具备信息素养, 如何提高信息素养并不明晰, 在教学中亦步亦趋, 没有创新, 使得学生的信息素养的培养成为一纸空文。

2. 外界对教师的影响因素———外因

国家教育部要求加快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建设, 积极推进信息技术教育, 规定全国各地中小学校最迟于2010学年普及信息技术教育。但是各地对于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地位定位不一致, 各地经济发展不一致对信息技术的投入也不一致, 使得很长一段时间内信息技术考查的方法都无法一致。经济发达地区已纳入高考范围, 经济欠发达地区可能才刚刚起步。

只有学校对信息技术课程引起足够的重视, 信息技术教师才可以专心于教学, 才有可能专心研究信息技术的教学内容, 进而彻底改善信息技术课程的现状。

二、当前环境下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的对策

目前为止, 我国将信息技术课程纳入高考范围的省份寥寥无几, 对于暂时还游离于高考大门之外的省份, 信息技术教师可以通过以下几种途径应对信息技术教学带来的问题和困难。

1. 检验自己是否具备信息技术教师的能力

当前对于信息技术教师应该具备何种能力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除了教师必备的能力之外, 以下几方面能力是信息技术教师必备的:处理教育信息的能力, 即信息技术基本知识与技能;教学设计的能力;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能力;构建、维护物态教学系统的能力和媒体 (资源) 应用、开发的能力;教学研究的能力[3]。这些恰恰是高校教育技术专业的培养目标的一部分, 因此从这一点看来教育技术专业从事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也是专业对口。其他专业从事信息技术教育的教师的信息技术能力可以通过岗前培训等方法加以增强和提高。

信息时代的技术和思维日新月异, 信息技术教学应该随着时代的发展与时俱进, 所以无论哪个专业的毕业生只要从事信息技术教学工作就要抱定终身学习的态度, 这样培养出的学生才能跟得上时代发展的要求。

2. 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是一把双刃剑, 用得好可以提高教学效果, 反之会对教学效果产生不利影响。古人云, “工欲善其事, 必先利其器”, 这其中就包含着方法的选择问题。据调查, 在实际教学中大多数教师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混合教学法, 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首选的是演示法, 其次是任务驱动法, 再有就是讲授法、操练法还有多媒体教学法等。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可以使用能够唤起学生思考并使学生参与其中的教学方法, 例如:任务驱动法。笔者在教学中曾将讲授法与任务驱动法结合, 取得了不错的效果。例如:Flash教学中在讲授了工具的基本操作要领后, 给出两个任务, 一个是做出与示例相同的效果, 另外一个就是稍加提高或综合的任务, 不限制学生采取何种方法, 当场检验学习效果。在这样一种类似比赛的氛围中, 学生的学习兴趣浓厚, 都积极探究问题的解决方案, 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3. 正确认识自己的职业并进行职业规划

当信息技术教师不能应对教学、学生、自身发展、家庭、社会等带来的压力时, 职业倦怠的出现是必然的。家庭和社会应该给教师营造更加宽松的氛围和环境, 学校应该给教师创造更多的进修和培训的机会, 使得教师能够形成良好的职业规划。只有职业定位准确, 教师自身得到良好的发展, 才能更好地从事教学工作;学校也可以提出某种奖励政策, 使得教师在内部动机不足时, 依靠外部动机刺激教师的教学积极性。此外教师可以自己积极进行自我调整, 学习心理学理论进行积极的归因, 正确认识自己的职业, 学会分辨来自外部的不良影响, 提高自己的抗压能力。

不同地域的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所处工作环境不同, 面临的困难和问题也不尽相同。河北省当前的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的处境并不能代表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的现状, 但是对于如何使得信息技术教师对于信息技术课程产生正面影响, 我们可以通过探讨得出一致的结论。无论是从教师自身出发还是外部给教师营造更加恰当的环境, 无论采取什么措施和手段, 目的都是为了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能够良性发展, 我国公民的信息技术素养能够得到全面提升。

参考文献

[1]陈梅, 田振清.信息技术教育专业的系统设计.电化教育研究, 2007 (1) .

信息化技术建设 篇9

21世纪, 随着世界经济的不断发展, 如何良好的利用计算机科学信息技术是发展我国现代农业需要深入探索研究的课题。物联网技术随着网络互联共享技术和现代传感技术的发展而不断的成熟和完善, 物联网技术的广泛应用为农业发展提供新的方向和探究视角。现代信息采集技术、网络互联技术以及传感技术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到农业生产、加工、物流运输、营销等各个环节, 物联网技术为我国农业的现代化发展提供新的技术元素和系统支持。物联网技术利用感知、信息传输、反馈控制为一体的智能化综合处理系统为农业发展提供智能信息技术、科学的经营管理模式和智能化的控制系统。农业与其他产业相比, 对信息的需求和依赖有着更大的需求, 先人制定的24节气大多是根据农业对季节环境的相互影响和制约关系而制定的。农业生产中的各种信息都来源与自然环境, 其所需要的信息不稳定因素大, 并且高度分散。其具有不稳定性和时变性大的特性, 区域降雨量、农作物病害情况以及气候条件、土壤肥沃度和湿度等环境状况各不相同。

长期以来, 农村信息的闭塞以及经济条件的相对低下, 使得传统农业发展局限在依赖外部环境和手工作业, 是一个可控性低和稳定性差的行业。根据国家对农业信息化建设的战略规划, 强调以建立现代信息化农业为战略发展目标, 提高农业的机械化和智能化发展水平, 提高农业的生产效率, 减轻农民的劳动负担, 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提高农业经济份额。信息技术在我国其他行业之前便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现在更是日益发展成熟, 但在农业生产领域没有得到系统化的建设, 合理利用物联网信息技术无疑会给农业现代化技术革命带来全新的发展格局。全面实现农业信息化建设, 把物联网技术 (传感技术、智能控制技术、反馈认知技术等) 渗透到农业培育 (选苗、选种) 、加工、物流运输、销售等各个方面, 促进农业资源的充分利用, 降低农业投入成本, 提高经济效益, 提高农业生产的智能化管理, 规范农产品市场, 有效的促进农产品流通, 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实现农业的可持续性发展。

1 农业信息化的研究现状以及发展动态

1.1 农业信息化的概念

农业信息化是社会信息化涵盖的一部分, 其包括计算机通讯技术、网络共享技术、RFID技术、信息处理技术、遥感技术等。其各项技术渗透到农产品播种、施肥 (饲养) 、除虫 (杀菌) 、收割 (宰杀) 、物流运输、装卸、市场销售、质量安全追溯等各个具体环节。农业信息化通过信息网络把农业加工、培育 (加工) 、市场营销、农业机械管理以及农产品销售市场等领域紧密的结合在一起, 使其组成信息互联的整体。农业信息化的内涵包括下列几个主要要素:

1.1.1 农业物资材料与环境信息化

农产品培育、土壤以及饲养环境、降水量与湿度、环境温度与昼夜温差、光照度、周围其他环境等都是农业的资源与环境, 农业信息是实现农业信息化的必要信息前提条件, 只有完善和精确地信息数据库才能为信息化实现可行性, 建立完善的农业信息库和动态资料表可以精确、实时的了解农业资源和环境因素变化。

1.1.2 农业生产 (加工) 过程和经营管理信息化

农业生产主要包含农田作物生产、畜牧养殖、农田以及养殖场水分供应管理、农业环境监测等活动。管理信息化有助于提高农业生产水平、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等;有助于提高农业信息采集管理、农业生产管理、农业机械管理和农业企业经营管理水平, 实现农业发展的可持续道路。

1.1.3 农业科技教育信息化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加快农业科技信息化, 建立多维度的农业科技信息网络以加强农业科研水平和信息沟通水平, 加快农业新成果的交流和良性传播, 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水平, 发展以人为本的农业现代化发展机制。

1.1.4 农村经济信息化

经济信息化是在农村全部实现信息网络化, 农户以及农村事业单位和农村企业实现网络覆盖, 健全网络通信设备, 方便各级决策机构能够更快更准备的掌握农村经济、生产、科技和社会形态的变化, 实时的掌握农村人口变化、经济结构、文化普及程度、乡村企业建设、道路铺设、能源环境、通讯结构、医疗卫生保健以及社会形态等信息, 信息的互联与共享有助于政府制定和调整农村政策, 又可以吸收外部经济投资。

1.2 农业信息化的研究意义和研究动态

1.2.1 农业信息化建设的研究意义

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和广泛应用, 信息产业已然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支柱, 社会经济逐步成为信息经济, 人类社会正在经历从工业经济到信息经济, 从工业社会到经济社会的动态演变, 信息化上升为推动世界经济和社会文化发展的关键因素。我国是发展中国家, 信息化程度距离发达国家仍有很大的差距, 面对全球信息化浪潮, 制定各行各业的信息化建设策略以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农业信息化在我国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但与发达国家相比, 信息化程度仍然较低。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 农村人口占全国人口总量的70%, 然而农业生产总值只占国民生产总值的20%。我国农业信息化水平的高低, 直接决定着我国信息化建设的整体水平, 推动农村信息化建设, 提升我国的整体经济实力, 实现我国经济的均衡发展是我国发展需要面临的重要课题。

1.2.2 国内外研究动态

1.2.2. 1 国外研究动态

农业信息化在西方以及美国等发达国家早在20世纪已经被应用与生产实践, 其信息化建设涉及到农业生产 (加工) 技术、智能监控技术、机械化生产 (播种、施肥、疾病预防、收割、装卸与运输) 、农民农业科技知识的系统化普及、农产品的营销渠道管理等方面。国外农业信息化建设发展进程大致分为3个阶段:20世纪50年代计算机信息技术开始应用到农业的精准生产中;20世纪70年代, 初步建设农业信息数据库和信息处理软件系统相继出现;20世纪80年代, 农业信息化建设趋于完善和成熟, 信息化的建设涵盖农业生产智能控制、数据处理、图像处理、环境以及项目模型分析、物联网网络通信技术、专家决策分析系统、信息总结归类数据库系统等方面。从信息化的经济学角度侧重点研究了信息的商品化、农业信息服务、农业信息化的环境建设、农业信息市场的形成与发展、市场信息的传播、农业信息资源的分配与管理、信息系统的经济评价等问题。20世纪90年代以信息技术为支撑的精准农业的发展, 使得美国农场的生产效率、产出率和经济利润率都得到显著提高。美国农业资源管理调查显示, 经济作物与单位面积的玉米产量2001年相比1996年提高了25%;2001年使用产量的地图比例占13.7%, 比1997年提高4.2个百分点;2001年使用土壤地图的比例达25%, 相比1998年提高6.4个百分点。美国先后颁布了一系列法律法规, 规范农业信息化建设与制度完善, 《1996年信息自由法案》 (The Freedom of Information Act of 1996) 规定联邦机构依照职权向社会公开政府信息, 实现政府服务工作的信息透明化。《2001财政年度国库和普通拨款法案》第515款授权美国管理与预算办公室对联邦机构提供政策和程序指南, 以确保美国政府机构发布信息的真实性、客观性、完整性等, 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为美国农业信息化发展提供了法律保障和政府支撑。此外, 美国农业相关部门联合开展的现代化农业信息服务活动, 其在建立一套服务于每个农户的24h信息服务和技术保障系统, 这表明美国农业的现代化信息建设有国家强有力的后盾支撑和服务保障。

1.2.2. 2 国内研究动态

近几年, 我国的农业信息化研究不断深入, 推出了一些研究成果。但从总体上看, 研究比较分散, 大多侧重于技术层次, 如开展了系统工程、数据库与信息管理系统、遥感、专家系统、决策支持系统、地理信息系统等技术应用于农业、资源、环境和灾害方面的研究, 并取得一批重要成果, 有些己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农业经济角度的研究虽有所进展, 但尚未形成体系。我国农业信息化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 发展于90年代。1994年我国开始启动“金农工程”, 其目的是推进我国农村信息化建设的现代化进程。在“十五”期间, 我国启动农村市场信息服务行动计划工程和农业智能化信息管理与服务工程以及农业“3S”应用工程。目前, 我国已经形成了以农业部为中心, 联合全国各省农业厅的信息网络平台。全国已经有29个省农业厅开设了自己的服务网站, 全国333个地区其中206个成立了农业信息服务机构, 其中105个建立了局域网。在全国2800多个县城, 42%的县农业局建立了信息服务机构, 61%建立了局域网信息通讯系统。我国已经由传统粗放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

2 物联网技术结合现代农业信息化建设的具体应用

物联网本身是针对特定管理对象的“有限网络”, 是以实现、控制和管理为目的, 通过传感、识别器和网络将管理对象连接起来, 实现信息感知、识别、情报处理、态势判断和决策执行等智能化的管理和控制。物联网的应用带来的海量数据将给通讯网、互联网和信息处理技术带来数量级的需求增长。物联网产业的发展, 为实现农业、畜牧业的信息化、产业化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按照国际电网联盟 (ITU) 等国际组织的定义, 物联网是物与物 (Things to Things, T2T) , 人与物品 (Human to Things, H2T) , 人与人 (Human to Human, H2H) 之间的互联。物联网与互联网的不同在于, H2T是指人与物品之间的连接, H2H是指人与人之间不通过电脑便能够进行的互联。物联网从某种意义上填补了互联网技术上的空缺。狭义上的物联网是连接物品与物品之间的网络, 实现物品的信息识别、采集、传输和处理;广义上的物联网可以视为信息空间与物理空间的融合, 将一切事物数据化、信息化、网络化, 实现物与物之间、物与人之间、人与周围环境之间高效信息的交互方式, 并通过相应的服务模式将各种信息与社会行为相融合, 是信息化与现代社会更高层次的应用。

2.1 基于物联网的农业信息化体系框架

将物联网技术应用于现代农业信息化建设之中, 每一个农产品都相应的被匹配唯一的身份标识编码, 产品的详细资料信息被储存在RFID信息采集标识服务器之中。当物品从生产地到流通中的某一环节被标识并进行数据分析时, 先通过产品代码解析系统或产品ID, 然后通过物联网储存系统提取出产品的具体信息资料, 以进行物品的识别和达到对物流供应链自动追踪管理的目的。物联网的最终目的是为每一个农产品建立全网、开放、可追溯的ID标识, 以实现对农产品的信息介绍和产品质量全程跟踪, 提供农产品的物流运输效率和信息化管理水平和质量控制水平。

2.2 物联网技术在精准农业中的应用

精准农业是当今农业发展的新趋势, 是现代信息技术支持根据空间变异、定时、定位、定量的实施现代农业生产与管理的系统。其基本的涵义是根据农作物的生产环境因素, 对农产品的种植、施肥、温度控制、湿度控制进行定量的数据控制, 确定农产品的生产目标, 进行定位的系统诊断、优化配方、技术组装和科学管理, 以最少的成本投入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精准农业的生产在实践中广泛的采用3S技术, 即GPS全球定位系统、GIS地理信息系统和RS遥感技术。物联网技术是把物理世界中的物体进行标识, 对其感知, 然后利用智能接口与计算机、显示设备、决策终端等进行连接, 信息双向反馈实现自我控制和决策控制。通过信息处理终端设备 (计算机、手机、移动设备等) 结合无线通信技术, 实现物与物之间、物与人之间的信息互联。农业生态环境是一个开放复杂的生态体系。这个体系包含农产品原料 (种子、种苗) 、培养场地 (农田位置以及畜牧场地) 、含水量、灌溉条件, 土壤肥沃度以及环境、湿度、二氧化碳浓度、土壤湿度、人为不稳定因素和气压等实时多变的环境变量。物联网智能监控系统运用远距离无线传感通讯技术, 对现场复杂多变的农作物生长信息进行实时采集和传输。把物联网技术融合到农业生产的实际信号采集中, 形成物联网的初步构架。物联网智能检测技术不仅涉及到如何构造传感监测网络的问题, 更为关键的是利用计算机终端对农业现场的因素进行自主控制和实时反馈, 从而对农作物生长进行实时的监控, 达到实时监控、科学养殖和预防灾害等目的。

2.3 物联网技术在农畜产品安全监控中的应用

食品安全事故近年来频繁发生, 国内的牛奶质量问题, 以及目前的禽流感H7N9最新疫情的扩散都给人们敲响了食品安全的警钟。为此, 各国政府制定各种政策和措施, 加强对农产品安全生产的管理, 其中利用物联网技术对产品的进行识别和跟踪成为其中的一个有效措施。2004年初, 美国北达科他州立大学 (NDSU) 成功研究出使用RFID技术来检测疯牛病的办法, 通过在牛耳朵上植入RFID身份识别标签, 来记录每头牛的详细信息资料 (年龄、体重、饲养、宰杀、患病情况等) 。日本在蔬果农产品中植入基于RFID技术产品信息和安全追溯系统, 并且在日本的千叶县进行了试验。2009年“金卡猪”正式出现在中国的市场上, 市民对贴有“电子身份证”的猪肉购买时更放心。所谓的“金卡猪”便是利用物联网技术采用RFID电子标签对生猪的饲养、防疫灭菌、产品加工、食品流通等各个环节实行全面的信息监控。为了给农畜产品整个生产监控各环节提供相关的农产品的详细信息 (产地、运输、仓储、加工、装卸、配送和销售) , 借助RFID技术和EPC标准进行信息采集、传输和处理。

2.4 物联网在农畜产品流通中的应用

物联网技术具有可识别、可追溯、可联网等特点, 能够控制农产品整个流通流程 (产地→装载→批发市场→零售市场) , 提高产品信息的采集效率, 提高农产品供应链信息集成和共享程度。

基于物联网的农产品供应链, 在生产与供应各环节中, 采集到相应信息之后, 应用软件将信息更新和储存于相应环节的本地数据库, 并根据整个供应链之间的共享密码, 将需要共享的信息通过网络传输, 以定期和不定期刷新农产品信息库的数据信息。

2.5 物联网在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中的应用

农业物联网产品质量溯源技术体系包括3个层次:信息收集层、信息传输层和信息查询层。

2.5.1 信息收集层

绿叶蔬食产业基地为每个地块进行编码, 并配备了IC卡, 对每个投入品编制电子标签, 在播种、施肥、打药、除草、浇水、采收等整个生产过程, 通过手持终端将所有信息记录储存在IC卡中, 减少人工记录, 提高操作准确度和精确度。

2.5.1 信息传输层

基地使用手持终端利用RFID技术, 将IC卡中所有采集储存信息传输到农业物联网综合应用平台的数据库中, 以备查询使用。

2.5.1 信息查询层

产品采收上市时, 利用农业物联网综合应用平台的追溯码生成和标签打印系统打印出产品的18位追溯码, 将产品追溯码粘贴于产品上, 消费者可以利用手机或电脑登录质量查询界面上查询产品质量信息。

3 结语

农业信息化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我国农业现代信息建设进程伴随着改革开发的不断深入而发展、完善, 但相距西方农业发达国家在信息化建设的程度以及力度上仍存在一定的差距, 需要国家政策的进一步支持和人力、物力的继续投入。应用物联网技术推进农业信息化是加快我国现代农业建设的重要途径, 是提高农业经济效益的有效手段, 借此来提高农民收入, 加强农村的经济文化建设, 是统筹城乡发展、促进和谐社会建设的重大举措。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农民教育程度的不断提高, 借助现代物联技术为整个农业体系提供信息化支持, 实现农业生产的高效化、科技化、信息化, 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改善农民生活水平, 建设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农业大国。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2009年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若干意见[Z].中发 (2009) 1号.2008 (12) .

[2]Griliehe Z, Hybird corn:an explanation in the economics oftechnologicalChange[J].Eeonometrie, 1957, 25:501-522.

[3]龙世谱.论农业信息化[J].现代情报, 2007 (1) :166-167.

[4]刘世洪.农业信息化标准体系框架研究[J].农业网络信息, 2006 (2) :3-17.

[5]赵锦域.我国农业信息化建设问题及对策建议[J].农业科技管理, 2005 (4) :12-13.

[6]白硕.论农业信息化与农民增收[J].农村经济, 2006 (6) :57-59.

信息化技术建设 篇10

关键词:信息化建设,医院财务管理,应用对策

一、医院财务管理信息化技术应用的现状

医院财务管理是医院管理中最核心的部分,一个医院财务状况的好坏与其财务管理水平的高低密切相关。在医院管理信息化中,财务管理信息化对医院运营管理决策和应对市场经济复杂环境具有极端重要性,医院财务管理信息化也因此一直是医院管理实现全面信息化管理的重点, 同时由于医院财务管理的现状、行业特点和专业要求,又使得医院财务管理信息化成为医院管理信息化中的一个难点问题。近年来,各类医院在信息化技术应用上做了大量有效的工作,其基本的财务信息综合管理系统主要有以下几个。

1、就医一卡通

医院使用“就医一卡通”能有效优化就医流程,适当减少窗口人员配备。施行“就医一卡通”模式的医院,需要有自行配备的自助挂号机、自助缴费机等新型自助服务设备,由此来提高日常营运效率,缓解病人就医排队等待时间长等问题,改善患者的体验。

2、成本核算

一个基本的成本核算系统由成本核算初始化模块、成本核算存货核算模块、成本计算模块、成本报表的输出模块与年度数据保存和结转构成,在新医改的推进下,成本核算系统可以更高效、更准确地进行区分收入、定制单元核算、灵活分摊费率等项目处理。

3、经费自助查询

财务管理是卫生经济中的一个大的模块,其中经费管理一直都是管理决策中的一个重点。使用最完备的经费自助查询系统能够在财务的核算与报表形成中起到极大的助力作用。依托经费查询系统,能够将经费产生、储存、交换过程中的各类操作一一列出。

4、财务网络平台建设

医院财务网络平台的建设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城市大中型医院每天的就诊量都是一个庞大的数字,很多的查询服务不可能及时地为病人一一提供。医院建立女子财务网络平台,通过该平台病人在家也能进行网络电话预约挂号、专家坐诊查询、医保查询等服务操作,这样不仅节省了病人到医院所花费的不必要时间,还能够使每位前来就诊的病人感受到医院贴心的服务。

二、医院财务管理信息化技术应用存在的问题

1、医院基础的系统建设不完善

据了解,现在很多的地方医院并没有搭建完整的财务信息化平台,即便是在湖北省武汉市这样的大城市中的一些中小医院也没有很好地落实信息化系统的建设。新的医疗改革方案强调要“建立实用共享的医药卫生信息系统”, 将推进公共卫生、医保、药品财务监管信息化为着力点,以整合各种资源发展的信息化平台。但在现有的情况下,一些医院的信息仍需要一定的转接才能与医院管理工作相贴近,更谈不上何时才能进行有效的落实。这些都严重影响了医院财务工作效率的提升,客观上也造成了医院经济效益的损失。

2、医院资产物资调度中的信息化共享不完善

医院的资产物资调配是医院正常运营的一个重要环节,而医院资产物资数据真实、准确是财务管理成本核算的基础。现阶段信息技术在医院的财务管理上发展仍不够成熟,在监管与统计的过程里存在许多信息传递不够协调的问题,这将是我们下阶段财务管理信息化需要努力攻破的重点之一。

3、医院信息化系统应用方式不标准

任何一个医院的综合决策都需要比对多样的信息,而在现有医院信息化系统不完整操作下,医院的业务量逐步加大,将导致很多问题的累积与产生。现有制度下并没有同一的数据标准体系,医院的共享设备接口也非常简单。

4、医院信息化技术工作人员技能水平不足

医院财务管理信息化应用需要有高文化高素质的人才来进行操作维护,新医疗改革中也提到建立可持续发展的医院经济体系需要有专业技术人员的保障机制来支撑其稳步运行。而现有的医院体系中的信息操纵人员掌握了一定的信息技术,但是面对医院财务管理业务不断增多, 数据分析处理能力不强等诸多问题,现有人员的专业能力显然不能满足信息化发展的需求。

三、医院财务管理信息化的构建和设计

1、医院财务管理信息化支撑平台的构建

控制平台、决策支持平台、业务协同平台和医院应用集成平台是强化医院财务管理信息化的四大支撑平台。控制平台能实现集团医院在核算口径、业务规则、审批流程等方面的层层控制,从而达到规范化管理的目的。决策支持平台能通过数据挖掘、钻取、切片等技术手段将海量的离散的财务和业务数据转化为对医院决策者有用的信息, 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多时期、多方面、多层次的分析与预测, 辅助医院管理者进行战略决策。业务协同平台既能进行医院内部机构、科室、人员之间的业务协同和沟通,又能实现医院与合作伙伴的业务协同,同时又是医院的信息发布平台。应用集成平台一方面能够打通异地部署的子系统之间的数据流,使整个系统紧密集成,实现信息流的畅通和业务处理的高度自动化;另一方面还能打通本系统与关联的外部系统,实现数据的自动流转。

2、医院财务管理信息系统部署模式

医院内部实行一体化的财务管理制度,实现全医院, 包括下属分支机构的集中式财务管理,建立起统一财务管理体制,由医院制定财务规章制度,集中筹措和调度资金, 集中财务收支预算、核算和决算。

在医院内部建立一个统一的信息化管理平台,通过这个平台,医院可以集中制定财务政策、规范业务流程、制定或审批预算并将其下发到各个分支机构,分支机构财务核算状况、预算执行情况都将通过这个平台实时反馈到医院领导桌面。同时,可以将医院内部其他应用系统,如OA系统、计费系统等集成到这个信息平台,实现医院内部所有信息资源的整合、共享。借助于先进的智能链接技术,各分院、院区等下属管辖医院可以实时访问医院信息化管理平台,进行财务信息数据录入。

3、医院财务管理信息化模块设计

(1)医院成本管理模块设计。医院成本模块设计遵循财务会计与责任会计体系的有机结合,建立基于全院所有核算单元的全成本核算、控制和计划体系。提供成本核算单元、成本分类、成本项目、收入项目、收费类别、收费项目、内部服务项目、分摊规则、参数值等基础信息维护的功能,支持科室成本、项目成本、床日成本、诊次成本及病种成本的归集与分摊。能够进行制度所定义的医疗成本、医疗全成本核算及医院全成本核算。基于集中式成本管理模式下整个医院同一数据源的前提,该系统可以实现成本数据的自动汇总,借助内部往来功能在医院层面抵销内部关联交易。

(2)医院预算管理模块设计。医院实行全面预算管理, 能实现以下管理目标:控制经营;保障收支平衡;及时掌握和分析各机构整体经营状况;实现资源整合和优化配置, 建立协同机制;通过资金统一调度,获取资金使用规模经济效益,降低融资成本;提升医院的调控能力和资本积累能力,并有效防范经营风险;增强集团化、市场化的融资能力;评价业绩与提供激励。

全面预算管理体系包括六个制度体系。一是组织体系:确定谁来负责全面预算,谁参与。二是指标体系:确定要做什么样的预算。三是编制体系:确定怎样形成预算。四是控制体系:确定哪些能继续做,哪些不能做。五是报告体系:明确做了什么,近况如何。六是考评体系:判断做得如何。

全面预算管理信息化可设计如下模块:首先建立预算管理门户,为医院应用提供统一的入口;然后进行智能分析,使医院大量数据通过分析工具转化为指导决策的可用信息;建立数据交换中心,将全面预算管理系统与业务系统无缝集成;在预警平台和控制平台上,建立预算体系、预算指标、预算目标、预算方案、期间方案、版本管理、定额管理等;把样表管理作为预算管理工具,在整个预算管理流程中以管理表格为中心进行预测与计划、预算编制、预算调整、预算稽核、预算执行、预算审批、预算控制、业绩考核、预算分解、预算汇总、预算上报和预算下发;最后进行报表管理。

四、完善医院财务管理信息化系统的对策

1、各级领导高度重视

作为一个单位的管理者,医院的领导需要有足够清醒的认识,在现代信息技术高速腾飞的时代,医院的网络信息化建设必须走在医院发展的最前沿。领导者需要具备能够附和信息化系统发展的指导思想,提升强化医院职工的思想认识,完成好向新的管理模式的转化。

2、合理改变与调整管理制度

首先,要统一核算方法。统一的核算方法是规范医院财务管理的基本要求,是规范医院财务管理流程、提高数据可比性、提高决策支持信息质量、提高医院财务管理工作质量和效率的基础工作。其次,要统一科目。统一的科目是统一核算方法能够有效执行的必备条件,是统一报表格式和计算的基础。最后,要统一报表格式。统一的报表格式对于医院财务数据汇总、合并、分析等有一定的作用,能确保财务管理工作效率的提高。可以说,没有统一的核算方法、统一的科目和统一的报表格式,是不可能提高医院财务管理质量和水平的。

3、加强信息化系统维护

在现代信息化系统发展情况下,信息数据来源渠道众多,从最初的LIS、PACS、HIS等系统到移动护士及医生站等的转变,无一不说明没有规范化的手段,没有一个能保证系统全天候正常高速运转的维护条件,信息化的应用也是不全面的。因此,每一个医院的信息化的建设需要配有专业人员进行维护处理,以完善好医院的数据备份处理, 避免系统突发损坏与临时性崩溃导致的医院数据丢失。

4、不断优化核算与监控机制

建立新的财务信息化平台,首先是相关的操作人员要树立起新型的核算优化理念。要将传统的事后报表记账转变为事前预测,将事中的透明监督转变为事后的统一核算,使核算体系规范化、程序化。要规范流程的操作,事后监控机制要将平台的数据反馈到各个部门进行研究与取样,真正做到信息化平台的高效性与内部共享性。

5、提高专业人员的基本素质与水平

一是提高医院财务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使其能够有效完成建设好信息化平台的任务,二是提高所有医务工作者的道德素质,在进行信息化的操作中,各个科室模块不能相互影响僭越,要确保人为影响的减少,使计算机运行效率提高,从而减少医院财务支出的浪费。

6、兼顾信息技术的包容性

计算机技术的普及使得其数据存在多样性,而且以前的应用系统有的已经不适应现在的需要,部分功能也不太完善。在进行系统规划的时候,不能一味地完全舍弃以前的技术,应最大限度地利用这些资源,尽可能对原有系统进行改造和完善,使之适应于新的信息系统。

五、结束语

信息化技术建设 篇11

关键词:信息化建设;整合;标准化;智能

中图分类号:TP39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07)16-30918-03

A Few Technical Concepts of Information Construction in Tax Grassroots

LI Bin,LIAN Shi-you

(Xi'an Shiyou University,Xi'an,China)

Abstract:Tax revenue information construction of our country starts from 1980s,has experienced "historical surmounting". Now, it has already prepared for stride in the third stage from the policy laws and regulations, business processes, technology realization, infrastructural facilities etc. and other aspects. But there also has some problems on the information construction in Tax grassroots. For this purpose, this article brings forward several conceptions from the technical idea, including: super-integration of information, standardization of information and intellectualization of information.

Key words:construction of information;super-integration;standardization;Intelligence

1 引言

信息化是当今世界科技、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重要趋势。信息化关系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和国家安全等,已成为国际竞争的战略制高点。信息化水平里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现代化程度、综合国力和经济成长能力的重要标志,信息技术在各领域的广泛应用正推动社会生产力达到一个新的高度。

税收信息化建设作为税收管理现代化、科学化的突破口,不仅是降低税收成本、提高征管质量和效率的技术保障,也是加强税收征管、实现依法治税的重要举措。近年来,国税系统在税收信息化建设上进行了一系列有益探索,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但是在市区、县城及周边地区的基层征管单位,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例如:

1.1税务软件数量众多,应用管理混乱

税收信息化以后,原来手工处理的税收业务已绝大部分可为计算机处理所代替,税务软件如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但由于开发者开发平台不一致,软件接口不统一不规范等原因,软件在基层推广时不得不多软件跨平台同时运行。经调查,目前我局征收系列有征管信息系统、车购税征收系统、增值税专用发票代开系统及金税工程增值税防伪税控系统等4大系统;稽查系列有大要案管理系统、金税协查系统、报表系统、报表审核系统及案件举报管理等5套系统;管理系列有重点税源管理系统、重点税源监控与分析体系、所得税申报软件以及督查督办等4套系统。由于开发水平所限就造成了软件补丁不断;多系统运行造成基层操作人员不得不在各系统间频繁切换,工作繁琐易失误;各软件接口不统一,数据不能共享,对纳税人重复采集数据与简化优化办税流程目标不符。

1.2 相关单位信息化水平相对滞后,制约了税收信息化的发展

信息化绝对不是把手工操作模式简单移植到计算机上,它是税收工作的标准化和规范化,它要求税收业务、税收行政、组织机构等的配套改革,要求人、财、物的适应,要求对习惯做法进行调整,要求按规矩办事。首先我国的税务信息化基础本身就相对薄弱,业务流程、数据结构和接口普遍存在着不规范的现象,与税务业务相关的外部系统在各地之间也有很多的差异,且外部系统也并不规范,加之我国当前税收政策不断调整,经常有一些新的税务方针和举措出台,地方税务的征收及统计也要不断跟上国家的变化和发展,税收业务系统本身也就难以规范了。税收工作与各行各业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相关单位的信息化水平对税收信息化产生直接的影响,而相关单位信息化建设相对滞后,形成与税收信息化快速发展之间的矛盾,致使税务机关涉税信息来源单一,无法实现信息交换与共享,对税源监控能力不强。

基于以上形势和问题,笔者想从技术角度,对基层税务信息化建设提出的几点构想。

2 对基层税务信息化建设基于技术角度的几点构想

2.1信息的整合

我认为要使税务信息化发挥出最大的功用,必须引入“整合(super-integration)”这一概念,通过整合来解决技术、业务、管理、法治和服务的契合问题。

2.1.1税务信息化的整合应该包含以下几层含义:

第一层:当前税务信息化建设过程中,缺乏标准、忽视标准、相互封闭、观念意识落后以及现有信息系统功能的滞后,已经无法满足税务管理日益增长的对信息快速准确的需求,急切需要信息系统能够屏蔽内部组织结构、功能结构和流程结构的复杂性,在正确的时间将正确的信息传递给正确的信息需求主体。

第二层:管理思想的变革是税务信息化整合的推动力。实现组织结构的扁平化,只有这样才能快速应对竞争日益激烈的外部环境。

第三层: 信息化整合是建立管理创新体系的重要举措和实施平台。创新是政府机关增强自身生命力的特性、过程和方法。税务机关可以在整合的平台上实现功能的再定位,改革旧有的服务观念和服务管理手段,全面提高管理服务的质量和发展水平。

第四层: IT技术的快速发展是税务信息化整合的技术保证。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计算机具有更强的数据处理能力,大型数据库功能的逐步完善、网络安全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使建设更广的应用范围、更强的功能、更快捷的服务的一体化管理信息系统成为可能。

第五层:信息化整合是不断循环不断提高的过程。技术在不断地发展,管理在不断地变革,人们对信息的需求在不断变化和提高,这决定着信息整合是一个不断循环和提高的动态过程,系统整合完毕并不意味着终结,而是新一轮更高层次信息整合的开始。

第六层:系统、标准和整体的观念是信息化整合取得成功的前提条件。所以,在税务信息化整合过程中,一定要站在长远发展的高度,摒弃局部的和本位的利益,按照国际、国内或行业标准,依据系统论的思想进行信息整合规划。

2.1.2实现整合的方案具体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个方面:资源平台的整合路线——网格计算。网格应用最大的意义在于管理,可用它来解决信息孤岛问题,实现信息整合。整合首先从最低层开始,把硬盘空间的资源合并成为存储网格;其次是建立数据库网格,把散落在各个业务部门里的数据整合起来,形成一个整体的数据库;然后是建立服务器网格,流程合并成一个完整的流程,这样就能基于一个界面实现完整的业务流程;最后就是管理,通过网格管理工具实现从底层开始到数据库再到应用程序的管理。我认为,以网格技术构建的基础平台,能够提高硬件的利用率和资源共享,能够使税务机关通过增加成本组件来向外扩张,还可以减少管理需求等。这是一个值得探讨的方向。

第二个方面:软件技术的整合路线——SOA(面向服务的系统架构),是天生的整合利器。IBMCICS和BEATUXEDO就是过去被用于构建SOA应用的两种技术范例。随着Web Services技术和标准体系的发展,基于标准化Web Services的SOA将会有更好的应用前景。

第三个方面:运行维护的整合路线——(OUTSOURCE)业务外包。税务机关的信息中心如果不能够及时外包业务,战线会越拉越长,最终无力支撑。在发达国家和先进行业,IT Service Management Platform(IT服务管理平台)已经渐成气候。服务管理平台的基本功能是:支持求助响应管理、支持变更管理、支持资产管理、支持服务等级协议管理。因此,在没有完全自动化以前,某些IT服务可能会成为一种外包式系统服务,税务机关工作人员也可以更专注于理解自身的业务逻辑,从而投入更大精力管理数据资源。

2.2信息技术的标准化

信息技术标准化是围绕信息技术开发、信息设备研制和信息系统建设、运行和管理,而进行的一系列标准化工作的总称。信息技术标准化是推广和普及信息技术的基本前提,是确保信息资源的共享的根本保证。

目前税务系统信息技术标准化建设需要解决的问题有

2.2.1加大硬件资金投入,统一各环节的硬件标准

硬件设备的标准化是保证信息能够共享的重要环节。由于各地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导致税务部门的硬件设备上有很大的差异。因此,应该加快各部门硬件配置的标准化的建立,加大资金的投入,尽快实现税务机关信息硬件设备的统一,同时建立主要包括扫描仪、计算机网络协议、输入设备和数据传输、信息交换代码、媒体和数据文件、接口、功率、接地和安全等方面的标准、规范和指南,为将来的信息共享做好前期准备工作。

2.2.2将那些急需的内容加以标准化,然后根据实际情况不断进行补充和追加。

在制订信息技术标准化方面,应当考虑我们所采用的标准应当能够保持一定的相对稳定性,作为一种标准就不要轻易做大的改动,因此,在规范和制定各种标准化时,要经过多方面调查、论证,将国际标准与国内标准进行比较分析,建议制定长远的发展计划,紧紧把握住国际和国内标准化的发展方向,根据税务系统自身的业务需求做一些适时的变动,使税务系统信息化水平能够紧跟信息技术发展的步伐。

2.2.3建立标准化管理机构,加强与其他部门和组织的合作

在信息化方面,国内的有些行业和部门的技术水平相对是比较高的,如我国的商业银行,很早就实现了网络化,以及信息的实时反馈。这些成果的取得都与他们自己内部有着完善的标准化体系密不可分的。因此,税务系统应组建一个自己的信息技术标准化管理机构,要加强与在标准化方面有着先进经验的部门的合作,学习别人的经验,从中得到启发。同时积极参与国家的信息标准化建设,加强与国家以及国际组织的对口工作,积极派员参加各种相关活动,力争在其中发挥作用,从而获取国际和国内在信息标准化方面最新的技术发展动态。

3 引入智能信息处理技术

随着信息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智能信息处理技术也方兴未艾。因此,在税务信息处理中引入智能信息处理技术已势在必行。在税收信息系统的决策模型工程中,基于机器学习,非线性动力学系统和适应性技术的模型更适合于理解动态变化的市场行为。

现代税收数据分析的理论和模型,是掌握和分析税收的行为与趋势的有效工具。为了对税收政策、科学管理、数据分析、税收预测和决策、以及对税源发展目标的评佑、偷漏税行为的控制和管理提供更有效的手段,可以采用专家系统、数据开采、基于范例推理等技术。

例如,分类规则发现是最常用的数据开采操作,其目的是利用历史数据纪录,从中自动推导生成能总结出对给定历史数据的推广描述,从而能预测未来数据的行为。那么,通过对给定的纳税数据推导出偷漏税情况的泛化规则,可以发现偷漏税这种异常规则。

又如,在稽查选案中,可以使用关联规则判断各个指标间的关联程度,然后可以进行指标合并,从而简化选案的复杂度。

根据财务信息、申报信息、发票购买使用信息,以及各种违章信息,建立计算机自动选案系统,为税务稽查工作提供科学、规范的依据,从而做到"有据可依"。这项工作适于使用基于范例推理的技术来完成。

专家系统是运用知识进行推理的计算机程序。专家系统把某一领域里被公认的权威专家的知识或法规及各种规则精选出来,并用某种形式表示出来, 计算机将根据这些知识去模仿专家分析问题的方法和解决问题的策略,求得问题的解答。专家系统是实现智能决策的关键,用从税收业务专家头脑中发掘出来的税收知识和经验构筑起来的税收专家系统,可使税收业务专家的专长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为更多的税务工作者提供咨询和建议,从而提高一般税务干部的工作水平。 另外,利用税收专家系统,还将大大提高各项管理工作的准确性和高效性,同时可以避免可能出现的违法乱纪现象。

也可采用集成管理科学、人工智能、神经计算等多学科技术,建立一套面向税务工作管理层的智能软件系统。它运用高度智能化的技术来提高税务工作的管理效率,加强对纳税人经济活动的全面监督管理,加速税收领域的电子化和科学化管理进程。

4 结束语

如果说信息系统建设是税务信息化的驱动力,那么整合则是税务信息化发展的必然要求和结果。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信息化打破了工业化时代的组织等级规模体系,税务机关将参与全球政治、经济重建下的政府管理体系重组,税务机关面临着角色、功能再定位。惟有以信息化整合起来的税务机关,才能在快速变化的环境中作出快速的应对。

而信息化程度越高,就越是要加强信息标准化的建设,因为没有各种不同硬件和软件的接口标准化,信息系统就不能联网,信息系统之间就不能实现信息交换和共享。离开信息技术的标准化已经足以使所有信息系统陷入瘫痪状态,税务系统将来的信息化的发展将只能是一句空话。由此可见,信息技术标准化在税务系统的内部将会显的越来越重要。

税收信息的智能化是现代化的税收信息系统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与国民经济的发展密切相关。税务信息智能化为认识税收与经济的诸多关系提供依据,准确地把握税源的动态,实现对整个税收活动有效地管理和决策,与税务行政管理系统一起,形成税收成本、人力资源配置、税制改革预测等宏观管理的支柱。

总之,税收信息化建设是一个长期的、循序渐进的、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中国的基层税务信息化建设正处于由面向管理的税收管理信息系统向建立全方位税收服务系统的新阶段迈进的关键时刻,加快建设世界一流的中国税收管理信息系统,实现税务信息化的跨越式发展,是中国税务信息化发展的必然趋势。同时也将极大的推进基层税收信息化建设。

参考文献:

[1]国家税务总局信息中心.信息系统一体化势在必行.中国税务,2005年10期,47-47.

[2]谭荣华,王敬峰. 整合:中国税收信息化发展的新阶段, 中国税务, 2005年2期,44-45.

[3]黄卫华.“金税”三期:税务信息化质的飞跃.中国税务报,2006.01.18,第9版.

云计算技术下的高校信息化建设 篇12

1 高校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

在基础设施层面的建设上,主要是要进行校园网络的统一规划和建设,涉及网络、主机、存储、安全、系统软件等信息化基础设施,有效保证了基础设施的统一性、标准性、可靠性、安全性,实现了资源共享,减少了重复建设,大大提高了基础设施利用效率和服务水平,避免了建设资金的重复投入。

校园网中,有很大一部分为网页数据、视频数据。该类数据存在数据总量大、单个数据占据空间大、以读为主等特征。因此使用Google的GFS技术存储最为合适。我们使用软硬件结合的Google mini search服务器架构网页搜索系统。该系统架构采用了GFS技术,其系统架构如图1所示。

GFS体系结构主要是由一个master和众多chunk服务器组成。GFS的文件块大小为64MB。GFS结构下数据均按1+2的冗余方式进行备份。Master服务器端包含的信息有File namespace、存储控制、数据位置、文件分块等等。

校园信息系统使用云平台技术可以有以下几点好处:

1)避免服务器单点故障:今后的校园信息系统必然是由多台服务器组成,通过协同计算来完成众多的服务。这样就需要允许系统下的单台服务器是可以有故障的。通过GFS技术、虚拟化技术,可以进行系统中每台服务器的实时监控,系统具备自动加入若干台服务器,服务器自动切换的能力。

2)支持海量数据:校园信息系统内数据量越来越大,百兆以上的数据越来越多,蓝光出现后30、40G的文件也不在少数。因此,构建的硬件系统平台需要支持高清,海量数据文件的存储。

3)整体的高性能:由于云计算的特性,允许单台性能不高的服务器组成高性能的系统。因此,构架后的云系统具有高并发、高数据吞吐量的特性。这类私有云可以支持多应用、支持多个客户端的读写、支持包含word、ppt、excel、pdf、avi、rm等在内的异构数据。

2 高校信息化业务整合

由于学校信息化系统越来越多,各系统重复建设基础数据的情况也越来越严重。教务、科研、数字图书馆出现重复数据情况越来越多,浪费不少人力、物力、财力。因此,需要对全校的业务进行统一的规划,同时构架较为完善的业务模型。

整合的架构、统一的规划对组织职能、业务流程和业务数据进行全局优化,改变了以往分散进行业务梳理和系统建设的局面,加强了业务的整体性和一致性,提升了学校各部门协同工作的效率和透明度,规范了工作流程,提高了管理和服务水平。

在信息化系统硬件及数据库、应用服务中间件的基础上,遵循SOA体系架构和实施理念搭建一个应用信息系统开发、运行、管理、监控的应用支撑平台。将数字校园必需的权限服务、报表服务、工作流引擎、目录服务、内容管理、数据交换、日志服务、即时通讯等成熟的支撑组件嵌入到平台之中,为业务应用信息系统的开发提供一个完整的、开放的支撑管理平台。高校信息化整合平台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

把高校当成一个整体部分,将各组成部门作为分业务系统进行构建。通过各部门之间的流转、构成、联系作为数据流的指导方向,通过收集应用数据构建基础数据体系。目前,学校基础应用的分支应该包含:教务管理、教学管理、招生管理、就业管理、固定资产管理、办公系统、财务管理、科研管理、数字图书馆体系

招生管理、数字迎新、毕业分配、远程教学、科研管理、一卡通应用、综合办公、决策分析、数字图书馆等。

3 信息整合

在信息整合层面,通过进行统一的信息规划,建立全局性的信息模型和决策支持模型,建设统一的信息资源中心,保证了业务操作、业务管理和决策支持所需的各类信息的标准化、准确性、一致性、条理性,实现了信息的跨部门共享和关键数据的跨业务复用,减少了数据的重复采集,提高了协同办公能力和决策效率。同时,信息资源的整合也为管理优化和决策科学化奠定了基础。

遵循国家电子政务建设的标准体系框架,结合高等院校自身的特点,成立数字校园标准化工作办公室,构建数字校园的总体标准、管理标准、安全标准、网络标准、应用支撑标准、应用标准,并将标准化建设工作作为一项长期系统工程,建立健全标准研制、评审、发布、反馈的机制,不断完善数字校园的标准体系。只有标准体系落到了实处,数字校园的整体工作才能健康有序的发展。

在全校的整体层面上,构建一个基础数据中心,将学校各项工作依托的基础数据纳入到基础数据中心进行集中管理。学校关键的基础数据包括人员信息和教学资源信息,人员信息包括学员、教职员等人员,将所有人员的唯一标识信息及公共信息在基础数据中心统一管理维护,并据此联动数字校园最终用户的电子身份,保证用户的有效性和唯一性。教学资源信息包括课程资源、教学场地、教材、教具等资源,将各类教学资源以目录体系的方式进行集中规范管理,统一维护资源状态,各业务应用共享教学资源,避免无谓冲突。

通过软件即服务(SaaS)、基础设施即为服务(IAAS)、平台即为服务(PaaS)等一系列的手段,将各类应用整合起来。

4 总结

从基础体系来看,无论是客户端还是Chunk服务器都不需要缓存文件数据。客户端缓存数据几乎没有什么用处,因为大部分程序要么以流的方式读取一个巨大文件,要么工作集太大根本无法被缓存。无需考虑缓存相关的问题也简化了客户端和整个系统的设计和实现。(不过,客户端会缓存元数据。)Chunk服务器不需要缓存文件数据的原因是,Chunk以本地文件的方式保存。

GFS文件系统根据应用的特点,没有实现缓存,这是从必要性和可行性两方面考虑的。

参考文献

[1]百度百科.云计算[EB/OL].[2010-03-02].http://baike.baidu.com/view/1316082.htm.

[2]X计算.云计算基础设施和体系架构指南[EB/OL].[2010-03-02].http://www.xjisuan.com/viewnews-34.html.

[3]陈康,郑纬民.云计算:系统实例与研究现状[J].软件学报,2009,20(5):1337-1348.

上一篇:大蒜理化特性下一篇:绿道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