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库信息化建设方案(精选7篇)
水库信息化建设方案 篇1
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与应用规划的实施方案信息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趋势,21世纪是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时代。我们以“教育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为指导,大力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的现代化,推动我校基础教育的跨越式发展。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方案:
一、信息化环境的建设方案
(一)加强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
1、计算机配备方面:保证学生上课每人一机;教师备课用机达到每人一机。
2、中小学教室多媒配备方面:现在学校已经实现了“班班通”,多媒体教室基本能够实现电化教室、微机室的功能。学校要结合实际情况对原有的部分机房进行改造,使多媒体教室建设工作达到要求。
3、宽带网络校校通建设方面:基本实现“校校通”工程的目标要求。加大校园网的建设,同时,注重发挥校园网在教育管理和教学中的应用。营造最佳的网络环境。
4、网络安全建设方面:建立健全完备的网络安全制度和技术措施,避免各级各类网络事故的发生。
(二)加强教育信息化制度建设
1、成立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明确一名同志专人负责,实行包保责任制,确保有人管、有人抓,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2、建立和完善教育信息化检查评估、绩效考核和激励机制,提高教育信息化管理水平。
3、现代教育技术建设要紧扣“服务教育教学、服务师生”这一根本的原则。中心的工作人员更应该提高认识,树立为教育教学服务这一根本思想;应该增强责任意识,严格操作程序和作业规程,模范遵守国家有关的网络法规;应该自觉遵守学校有关的制度,如采购制度、维修制度、值班制度等,不断地改善服务的质量,提高服务水平。
(三)加强教师信息素养建设
强化管理人员、师生与家长的教育信息化意识,教育信息化首先是教育观念的现代化,转变教育工作者、学生及家长的观念是当前教育信息化建设的首要任务。管理人员在信息化建设中起决定性的作用,须具有较高的信息素养,建立合理且逐步完善的教育信息化制度并组织实施,给予人财物的支持,让每位管理人员、教师、学生及家长都积极参与,有机地融合在教育信息化建设中,提高信息化水平,熟练运用网络及应用工具提高工作效率;
二、信息化学习资源建设方案
(一)加大力度建设学校的资源库及其平台。建设“数字化校园”的基础工程是教育资源的数字化。为此,建设一个资源充足、种类齐全、使用方便的校本资源库是重中之重。经过多年的努力,学校的资源库建设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规模,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是资源种类与学校教学实际不相适应,资源内容没有校本化、管理无序,可利用性较小,使用效率较低,不能真正实现资源库本应发挥的效用。为此,应着重做好以下工作:
1、加强管理,注重调查研究,征求广大一线教师的意见,特别是应着重研究校本资源的目录结构,构建具有校本特色的资源库系统。目前应加大工作力度,争取在半年内完成原有的资源库的结构调整。
2、应逐步开展案例、课例库建设,应着重理清现有的各类文本资源、课件资源、音像资源的管理目录,在此基础上新增案例、课例库。目前,我校的校本视频资源非常缺乏,应着力开展此项工作,为建设“国光网校”做好前期的准备。
3、着重资源库与教师的接口、平台建设,以实用、易用为原则,做到每一类资源都有相应的用户界面。着重加强校内资源“点对点传输”研究与建设,争取在两年内完成此项工作。
4、应进一步加强资源库使用的培训,做到人人会用资源库,天天使用资源库,真正发挥资源库的效用。
5、深入开展调查、研究,精心设计,逐步建设学生学习资源库、学生自主学习网上讨论区、学生网上社区。
6、鼓励教师开发具有本地特色的优质教学资源,并将各类教育教学资源整合。通过互联互通,突破现有教学模式的时空限制和教学条件限制,使全校都能共享优质教育资源。重点加强英语、音乐、美术、信息技术等薄弱课程资源建设,解决开程开不齐和教学水平低下的问题
(二)实施“数字校园”工程建设。大力推进中小学“数字校园”达标建设,争取完成学校“数字校园”工程建设任务。
(三)加强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实施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工程。积极筹建具有本地特色的教育教学资源库,依托网络资源服务平台,加大优质教育资源的开发共享,加强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建设。所有教师和学生建成实名制网络学习空间。
三、优化的教学设计方案
建设“数字化校园”的最终目的是有效地促进教育、教学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提高教育教学和学习的效率,全面提高学校的教育质量。为此,应着重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精心组织,大力开展基础理论研究和实践模式的探索研究。经常性地印发有关多媒体辅助教学的论文、案例和教学设计,营造学习的氛围。并在全校范围内征集“多媒体辅助教学”的论文、案例、教学设计,争取每年出版一册校本的研究论文集。
(二)与教务处联合,凡是校内公开课、研讨课都必须进行现场录像,以充实学校的课例库,每学期对这些课例进行评选,优秀者予以奖励。
(三)近期内着重对原有的与现代教育技术有关的几个课题的开展情况进行总结、调整,提出下阶段的研究目标,现代教育技术中心应全力配合,确保为这些课题的研究者提供所需的研究、实验环境,保证这些课题能顺利开展并按期结题。
(四)学校进行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整合,形成新技术、新媒体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案例,推广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有效应用信息技术的成功经验。实现“班班通、人人会、堂堂用”的目标。每名教师必须利用多媒体设备上课。必须保证每周上课节次为周课时总数的80%以上,每周班级利用信息化设备上课的使用率不得低于80%,组织学生、教师填写好使用记录上报学校。分管电教领导每周要对“班班通”学校进行一次使用抽查,填写好检查记录表,计算出学校“班班通”使用率。“班班通”学校分管领导每周要对全校所有班级进行不少于
二次的使用抽查,填写好检查记录表。
四、培训方案
建立教育信息化人才队伍的培养机制。加大引进与培训的力度,建立具有信息化素养的领导班子队伍、专业能力强的技术骨干队伍、认真负责的电教管理员队伍和熟练应用信息技术的教师队伍等“四支队伍”。掌握现代教育技术的师资队伍是一个学校信息化水平的重要标志,努力建设一支掌握现代教育技术的师资队伍是学校信息化建设的重心。应深入调查与研究,探索更为有效的培训方式,重点应立足“以用促学”的方针,分层次、有步骤地开展信息技术培训工作。为此应努力开展以下几项工作
(一)加强信息技术教育学科带头人的培养,调动信息技术教师和网络管理员的积极性。科学合理地解决好信息技术工作人员的工作量认定问题,同时把教师应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能力和绩效纳入教师业务考核内容。
(二)以考试为切入点,长期坚持对教职工进行信息技术全员培训。但应逐步改变培训的方式,提高校园网在培训方面的作用,为教师提供更多的自主学习机会;同时逐步更新培训内容,在掌握基本技能的基础上,面向全体教师开展网络安全和病毒防护、学校管理系统应用的培训。
(三)组织部分基础好的教师开展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培训与学习。强调以用促学、自主学习,加强过程的监督,加强交流与研讨;除了过程的监督还应重点考核学习的效果,要求参与学习的成员每学
年都应开一次有关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研讨课,每人每学年应撰写一篇有关的教学设计或论文。信息化建成后,基本实现教师具备利用平台进行多媒体课件制作、信息化授课及应用信息化平台参与教学、科研与办公的操作能力;信息技术教师具备信息技术授课、课件制作、网络环境维护、系统软件使用与维护等操作能力,参与多种形式的教育活动,不断提高信息化应用水平。
校园信息化建设是一个循序渐进的系统化工程,绝非一挥而就。我们应当在不同时期适时地从全局出发分析学校信息化建设实际状况,以应用为根本目的,对前期的信息化建设发展规划进行必要的修正,全面满足信息化建设的发展需求。
水库信息化建设方案 篇2
水利工程种类多, 其作用和所处的客观环境互不相同, 管理内容、管理方法也都有自己的特点。水库工程管理工作的重点是大坝安全管理工作, 确保防洪工程安全, 防止溃坝而造成严重后果。其次是水库的调度运用, 在水库调度中, 要坚持兴利服从安全的原则, 权衡轻重缓急, 考虑多方面需要, 如工、农业和城市供水、水力发电、改善通航条件、发展水库渔业, 以及维护生态平衡和水体自净能力等需要。此外还有水闸管理、堤防管理、引水工程管理、灌溉工程管理等等。本文仅就涉及信息化建设的工程管理问题谈一些粗浅的看法。
1 全国水库工程基本数据
经国务院批准, 水利部、国家统计局2013年26日正式发布《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公报》, 截止2011年12月31日全国共有水库98002座, 总库容9323.12亿立方米。其中:已建水库97246座, 总库容8104.10亿立方米;在建水库756座, 总库容1219.02亿立方米。2008年公布的资料显示, 全国共有水库86353座, 总库容6924*108M3。其中, 大型水库529座, 总库容5386*108M3, 中型水库3181座, 总库容910*108M3, 小型水库82634座, 总库容628*108M3。由此不难看出, 按照2008年媒体公布的数据分析, 尽管大型水库总数只占全国水库总数的0.6%, 总库容却占全国水库总库容的77.8%。2011年全国水利普查数据中没有查到大型水库具体数据, 根据经验分析大型水库数据不会有大的变化, 因为在大型水库国家防汛总指挥部皆有详尽的资料, 再说了, 最近3年建成的大型水库也是屈指可数。总库容数据变化也不会太大。另据新京报报道2012年汛前报道《全国4万小水库有病险占水库总数一半》, 国家防总6月1号表示, 目前, 全国有4万多座小型水库不同程度存在病险问题。国家防总要求确保大型和重点中型水库不垮坝, 一般中型和小型水库遇设计标准内洪水不垮坝。由此可见全国水库工程管理信息化建设何等重要。
2 水库工程管理信息化建设现状
态毫不夸张。在水库工程管理信息化建设过程中, 大中型水库起步较早, 信息化建设不断升级换代, 从建国初期的无线电台、有线电话逐步向现代化通讯手段过渡, 如今电台、有线电话、无线电话、卫星电话、互联网、报讯专线均有应用, 从过去电台、电话两套报讯设施向多渠道、信息化发展。水库工程管理信息化建设进展最快的当属三峡水库, 三峡水库, 是三峡水电站建立后蓄水形成的人工湖泊, 总面积1084平方公里, 范围涉及湖北省和重庆市的21个县市, 淹没2个城市、11个县城、1711个村庄, 其中有150多处国家级文物古迹, 库区受淹没影响人口共计84.62万人, 搬迁安置的人口有113万。淹没房屋总面积3479.47万平方米。175米正常蓄水位高程, 总库容393亿立方米, 形成总面积达1000多平方公里的人工湖泊。在三峡水库建设过程中, 对水库管理信息化建设非常重视, 三峡开发总公司投资建设三峡水文测报站网由90个水文 (位) 站组成, 经过精心选址布设的水文站点, 遍布三峡库区、坝区和两坝间, 其中长江委有20多个测报站, 经过改造后纳入了三峡梯调水文测报站网, 形成了较完整的水文测报系统。并且三峡水库90个水文站均实现了自动测报, 库区每一个水文站的实时水情在国家防总和长江流域规划办公室都能够实时进行检测。除三峡水库以外, 其它大型水库工程管理信息化系统也基本建成并投入使用, 一部分重点中型水库工程管理信息化建设也在抓紧进行。最为令人担心的是那82634座小型水库, 不要说工程管理信息化建设, 就连正常的除险加固资金都难以保证, 带病运行, 管理薄弱的问题比比皆是。
3 水库管理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众所周知, 我们国家是一个水资源严重匮乏的国家, 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在世界排名相对靠后。管理好水库, 充分发挥水库的效益, 对于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至关重要。《全国水利普查公报》提供的数据显示, 2011年度用水量为6213.2亿立方米, 其中农业用水4168.2亿立方米, 占到67%, 农业仍是用水大户。分析水库管理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找出解决问题的对策, 对于水利事业发展至关重要。
一是管理体制问题。计划经济时代, 全国大中型水库管理机构基本上定义为集社会公益性服务和生产经营为一体的事业单位,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 这种体制已经显现出明显的弊端, 总体上看, 水库管理单位仍严重不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 深化水库管理体制改革已势在必行。在改革过程中理顺政事企关系, 合理划分水行政主管部门、事业单位和企业的职能, 改革政府部门对事业单位、企业的管理方式、简政放权, 使水管单位和企业真正成为独立的法人实体是大势所趋。
4 重防洪, 抓效益, 轻污染的问题非常普遍
在水利系统工作过的同志都清楚, 水库管理最要紧的是防汛, 一旦因为管理漏洞或者疏忽造成垮坝责任事故就得吃不了兜着走, 轻则开除党籍开除公职, 重一点儿就得负刑事责任, 蹲大狱。所以在水库管理工作中重视防洪的现象非常普遍, 每到汛期, 涉及水库防洪的相关领导都会小心翼翼的去做防汛工作, 不敢懈怠。由于管理体制的问题, 一般水库, 尤其是大中型水库基本上属于差额拨款事业单位, 经费不足要靠创造经济效期来弥补, 不抓经济效益就可能发生欠薪, 甚至开不足工薪问题, 所以水库管理工作中, 必须抓经济效益。至于水库污染不污染, 水库管理者也没有这个能力去管理, 去解决, 再说了, 一般水库都存在着流域与行政区域不能重叠, 一个水库上游可能涉及几个省十几个甚至几十个市县, 众多支流来水, 那一条都可能存在污染问题, 解决起来非常困难, 因此只好放任自流。
5 水价偏低的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
在全国用水总量当中, 农业用水历来占有绝大部分份额。近年农业用水大约占全国总用水量的70%左右。其中, 各灌区的用水量则又占其中大约60%。灌溉是用水大户, 高效利用灌溉水正是缓解我国水危机的核心措施。然而多年以来农业水价定价偏低, 不仅导致用水的浪费, 还造成了水库改革不配套, 靠收取水费难以维持的尴尬局面。吉林省四平市二龙山水库位于东辽河上游, 是以防洪、城市供水、灌溉为主, 兼防涝、图片发电、养鱼等综合利用的大型水利枢纽工程。控制流域面积3799平方公里, 最大库容17.92亿立方米。设计防洪保护面积180万亩, 年灌溉供水32200万立方米。为下游梨树、双山、秦家屯、南崴子四大灌区提供灌溉用水, 仅水稻种植面积达80万亩, 基本上靠二龙山水库供水。计划经济时代水库员工300多人, 全部属于事业编制, 财政差额拨款, 改革后只有少部分管理者保留事业编制, 其余全部下岗, 近几年连基本工资都无法保证。下游4个灌区管理局也和水库差不多, 正常运营难以为继。
6 结束语
媒体报道2013年2月15日山西洪洞县曲亭水库输水洞破裂, 发生漏水, 逼停3条铁路线。作为一名水库管理工程技术人员, 我不信所谓的漏水, 这明明是一起垮坝事故, 并且是非汛期垮坝事故。不管漏水也好, 垮坝也罢, 这起事故给政府和水库管理者敲响了警钟, 水库改革和水库管理信息化建设已经到了势在必行了。
摘要:这是一篇关于水库管理体制和信息化建设的文章, 理应重点关注水库工程管理信息化建设, 然而困扰水库改革发展的因素复杂, 信息化建设困难重重, 小型水库就连正常运转和除险加固都已经难以为继, 信息化建设也只能是纸上谈兵。一、全国水库工程基本数据;二、水库工程管理信息化建设现状;三、水库管理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浅析水库工程管理信息化建设 篇3
水库工程管理是水利工程中一项重要的工作内容,水库工程维修以及安全运行一定要确保下游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建国以来由于忽视水库工程管理而造成溃坝事件不在少数,必须引以为戒。我国存在众多的水库工程,管理起来难度较高。在网络快速发展的信息化时代,只有认真做好水库工程管理的信息化建设,才能促进水利工程的持续发展。
一、我国水库管理现状
我国大部分水库建立的时间比较久,相对应的设施已经老化,管理手段落后,不能满足当前水利工程的要求,当遇到自然灾害时无法及时有效的应对,缺少信息化技术支撑。水库的管理工作不到位,常因水库的维修工作不及时、设施操作不当、大暴雨突发应对不及时使水库发生险情等,水库的功能和安全性逐渐丧失,严重时将出现溃坝等现象。国家有关部门对水库存在“重建轻管”现象,水库在维护等方面的投资和关注不够,水库的管理经费缺乏,在此情况的影响下,也减少了水库管理的工作岗位。不少水库在遭到自然灾害的摧毁后没能得到及时的修护,从而降低了水库的整体效益。水库的管理违背了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在我国个别地区的水库包括小型水库的管理体系中,一直沿用较落后的管理方法。水库的管理机制落后,没有达到建设信息化的水平,不能及时的进行改进和创新。这类管理方法没有科学、完善的水库管理体系,管理人员的考核也没有具体的标准,造成水库的管理工作走下坡路。甚至部分管理者无法及时认清自己的工作,遇到问题不及时汇报,导致问题累积,埋下安全隐患,致使水利工程不能快速发展。
二、水库管理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
水库是调节径流的重要水利工程。水库管理的重点是做好堤坝的安全管理工作,防止溃坝造成不堪设想的后果。信息化可持续发展是新时代水利建设的主要发展方向,也是整个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利用信息化建设,可以及时对水库上下游进行监控,通过网络及时观察反映水库大坝及相关地区的实时气象及工程情况的信息,把这些信息整合起来,构建信息访问平台。通过实时水文预报等,能够更加直观、全面的对水库进行多种方案的模拟、分析,并提供解决和管理方案。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实时数据信息采集系统和处理“数字化水库”的时代已经拉开帷幕。水库效益是需要通过水库调度来实现的,在水库调度中,必须坚持发展服从于安全的原则。水库的发展及调度要权衡多方面的因素,维护生态平衡等需要。为了能够充分的发挥水库的综合效益,在水库调度中,需要利用信息化建设进行某些技术工作。
三、水库管理存在的问题
众所周知,我国水资源相对比较缺乏。人均水资源量在世界上的排名相对靠后。要想促进经济发展创建和谐社会,水库管理是否能够发挥自身最大的效益十分重要。在水库管理上出现的问题和解决方案如下:
(一)管理体制存在缺陷
全国大中型水库管理机构在计划经济时代上的基本定义是为集体社会提供公益性服务,加之进行生产经营。但是,随着经济体制的不断变换,水利上实施的体制已经跟不上时代的步伐,必将遭受淘汰的命运。为了水利工程能有更好的发展,必须进行信息化改革。在改革的过程中,要合理的划分水利行政主管部门和事业单位的主要职责,提高管理人员的工作意识,从根本上规范管理。
(二)忽视水污染问题
在水库管理上的主要问题就是防洪,严格管理以便造成溃坝等严重现象。特别是每到汛期,水库的管理人员都会小心翼翼的做好防汛工作,从而忽視水污染的严重性,随着工农业的发展,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的排放日益增加,造成了水体富营养化,直接对供水和生态安全构成了威胁,没能在抓防汛工作的同时对水库进行污染物的清理工作。为了彻底清楚污染物应由供水部门带头,成立专门的清污机构,定期对水库范围内的淤泥进行科学的清理,以彻底消除底泥对水库水质的污染,这项工程庞大,耗资较高,但与重新修建水库所花的费用来说有明显优势。
四、水库管理信息化建设
在水库工程的信息化建设过程当中,大中型水库起步较早,从电台报汛、有线电话报汛逐渐向自动化遥测系统等现代通讯手段过渡。水库工程管理信息化建设中发展最为迅速的属三峡水库,三峡水电站建立后蓄水形成的人工湖泊达到一千零八十四平方公里。除三峡水库以外,其它大型水库工程信息化建设也在抓紧进行。实现水文现代化是提高水利工作效率的重要途径。虽然目前我国也在进行全国防汛指挥决策系统的建设,但是水文自动测报系统中央只管理中央报汛站,尽管统一规划,但是投入渠道却不一样。目前,全国有中央报讯站,各省有气象方面的雨量测站,有山洪灾害防治系统的测站,有地方的水文报汛测站,所以,难以同步进行建设,必须大力加强水文监测、优化站网密度,进行统一规划。必须明确经费来源渠道,统一按照要求,对国家和地方进行共同建设管理。这样,才能确保水文现代化的快速实现。还要注重科研和人才的培训,高度重视新技术、新设备的研发,特别是洪水预报系统的研发,即如何将计算机技术、洪水预报模型与GIS地理信息系统相结合,包括信息自动采集设备等等。虽然我们也很重视科技发展,但研究范围还是不够广泛,科技含量低。开展研究的课题也相对较少,不利于水文建设的长期发展,为适应新形势的水利发展必须在这一方面尽快改变。为了推进水库管理信息化系统运行,必须对水库工作进行规范管理,确保信息化系统的稳定运行。水库工程管理信息化是现代化水库管理的必然发展趋势和发展方向,加强管理才能确保水利工程稳定可靠的运行。因此,制定相关的运行管理规程及操作规程,要求系统工作人员严格按规章制度、操作执行,是信息化系统得以正常运行的关键。水利信息化项目落成后,运行管理费用紧缺是当前水库管理信息化存在极为普遍的现象,严重影响了信息化系统的正常运行。因此明确维修管理费用的来源渠道是水库管理信息化系统运行的重要保障前提。信息化工作的关键是加强培训技术人才。在水利行业,特别是水库等较为基层的水利单位,现代化技术水平较低、应用管理水平不高的现象普遍存在,懂水利又懂信息化的技术人才相当馈乏,已经成为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制约因素。因此,应采取更丰富的学习形式加强技术人员的培训,提高水库工程管理人员的综合素养,使水库工程信息化系统发挥出最大效益。
结束语
水利工程的种类繁多,管理内容和管理方法也各有特色,水库工程管理工作的重点就是大坝的安全管理工作,确保防洪工程安全,防止溃坝造成严重后果。水库管理信息化系统建成以后,整体运行情况稳定、安全可靠。能够精准地采集并传递水利方面的各类信息,为水利工程上的指挥决策提供了保障前提,具有明显的行业效益和社会效益,同时也提高了水库工程管理的现代化水平,为“数字化水库”建设打下夯实基础。
信息化建设方案 篇4
关键词:医院信息化建设;系统切换;思考
医疗体制的改革、新政策的出台、医务工作者和病人的需求,医院信息化的建设是建设数字医院必不可少的环节,也是医疗改革的重点内容。近年来我国政府高度重视和支持医院信息化建设,医院信息系统的建设进展快速[1]。在建设过程中,医院都要面临新信息系统与旧信息系统的转换,也就是系统切换的问题。旧系统如何成功转换成新系统,实现医院整体业务的平稳顺利过渡,是我们遇到的主要问题。所以一项很重要的工作就是制定安全可行的系统切换。
一、医院信息系统切换前的准备工作
1.1软件公司制定项目实施规范和计划。软件公司制定项目实施规范和计划,包括项目各个阶段的进展时间、参与人员等。医院和软件公司为有效执行项目,应成立项目小组,项目组成员建立每周例会制度,部署下一阶段工作,提交需医院领导决策的问题,会议纪录必须抄送项目组所有人。医院信息系统切换过程中需要医院领导担任负责人,更好地安排协调各个科室人员。
1.2基础数据的整理与导入。旧系统基础数据导入到新系统是一项基本工作。首先从旧系统数据库导出诊疗项目、药品卡片信息,从中整理出医院需要的,去除重复的信息。然后要找药房人员核对医保和农医保药品的数据,以防止旧系统中重复数据的导入。有些数据需要手工添加到新系统中,有些数据需要从旧系统经过调整才能导入新系统。这种调整工作也是十分繁杂的,有时需要重新建立一张数据表,需要软件工程师与医院信息科人员共同完成。
1.3人员培训。为了员工了解医院信息化的发展方向及系统将会带来哪些变化和改善,在系统切换前要对全院各科室人员进行培训[2]。培训工作应是项目实施计划里耗时比较长的一项工作,通过人员培训和考核达到各科室操作人员熟练使用软件、减少误操作的目的。要求操作人员在真实的业务环境中熟练使用新系统,能在设定权限范围内进行字典维护、系统维护。最后,医院信息科专业技术人员经过培训,应具备系统切换时进行故障排除和现场指导能力。
1.4制定系统切换的应急预案。制定系统切换的应急预案是平稳切换系统关键的过程,系统切换中可能会碰到各种问题,因此医院业务无法正常运营,那需要转换到手工方式,保障医院业务正常开展。手工的单子在新系统稳定运行后要补录到新系统中。
二、制定系统切换方案
根据各个医院的实际情况,切换方案有以下几种可供选择。
2.1直接切换。在启用新系统的同时医院原有的信息系统停止使用称为直接切换。这种方式对新上线系统的成熟度要求较高,并且必须做好应急预案,以确保在新系统切换失败时可快速地切回老系统,所以在建设新系统的过程中也要维护老系统的正常运行。直接切换的优点是切换后只需要使用一套软、硬件系统,成本较低,在财务账目上可以保证整个业务数据的一致性、病人信息的一致性等[3]。
2.2平行切换。在一段时间内新旧医院信息系统并行使用称之为平行切换。这样做由于两套系统并行,人员成本、设备成本较大,而且存在重复的数据,不利于统计财务账目,但减小系统运行的风险。
2.3逐步切换。分阶段、按部分地完成新旧系统的转换过程称为逐步切换,开发完一部分则在某一时间段内就平行运行一部分。这样做既能防止直接方式的风险,又能避免平行方式的成本增加,但开发接口程序是这种方式不足之处,统计报表分布在两个系统中,需要做数据整合。
三、项目实施策略的部署
我院信息化建设信息系统采用直接切换与逐步切换相结合的方式。
3.1切换准备。系统切换前,项目实施人员与医院的分管领导、各业务科室人员、各模块的使用人员进行充分的沟通与交流,了解新旧系统功能操作上的差异,形成详尽的需求调研报告。
3.2模拟运行。模拟运行必须运用于新、老系统采用直接切换,周期一般设为一周左右。新系统搭建完成后,各业务科室应按照新的业务流程,完全模拟病人的在院业务场景,对新系统进行全流程的模拟运行,每位医生模拟的病例数不得少于5例,对模拟运行中出现大的问题应及时处理。
3.3新老系统采用直接切换方式。系统切换时间一般应定在医院业务比较少的当天的凌晨零点进行。切换当天应在院内公告栏、大厅电子屏上和患者候诊区张贴系统切换公告,以获得患者对可能出现的排队等候时间延长等现象给予理解和配合。首先启用新系统的服务器,并清空模拟运行期的所有数据。医院应按照应急预案做好切换不成功如何切回原有系统、网络故障时如何快速排出使之畅通、系统反应迟缓如何启动先诊疗后结算服务,由于系统切换时而导致的医患纠纷如何处理等。
3.4新系统中新模块功能的分部实施。在新系统已上线的部分运行基本稳定后再分步上线其他功能模块。新老系统切换成功后,对于后续的新增模块实施分部切换。每一个新模块上线之前都应对操作人员进行培训,以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行[4]。总之,医院信息化建设系统切换是一项复杂而细致的工作,需要医院领导对信息化建设的大力支持,通过精心准备、合理规划、分步实施,选择适合本院新旧信息系统的切换方案,才能使新系统平稳、顺利地切换,从而保障医院各项业务的正常开展。
参考文献
[1]刘海霞.医院信息系统的切换准备及切换方案探讨[J].中国当代医药,20xx,16(19):119-120.
[2]刘春红.对医院信息系统切换的思考[J].医疗装备,20xx,22(3):26-27.
[3]黄德财,张雪平,陈朝军等.医院信息系统切换策略研究[J].医药前沿,20xx,(36):92-93.
会计信息化建设方案 篇5
息化解决方案
企业信息化管理整体解决方案包括一个开发平台和两个个业务系统组成进销存管理(即采购管理、存货管理、销售管理)和财务管理(即总账管理、现金、银行存款管理、应收账款管理、应付账款管理),这些系统对企业产供销、人财物进行全面管理,将企业资金流、物料流、信息流集成在一个平台上。四个系统既可单独使用,也可集成使用。由于所有系统都是基于同一个平台开发而成,故其操作方法、界面方案统一、标准,稳定可靠,而且能自由调整,甚至可重新开发一个新系统,以满足企业不断发展,业务不断变化的需要。
首先,企业通过实施ERP管理,财务与业务的管理得到了有机结合,解决长期困扰企业的管理部门与财务部门、仓库与财务部门、仓库与车间、车间与财务部门信息沟通不畅、账账不符、账证不符和账物不符的信息孤岛问题,架起了财务信息与物流信息沟通的桥梁,财务管理达到了运算速度快、成本核算精细的要求,而且解决了以往信息仅集中于少数岗位的不合理问题。
随着企业应用的深入,其业务系统更加复杂,同时企业对应用系统灵活性要求的提高,造成系统开发成本加大、风险性提高,软件开发商希望得到一款快速开发灵活性应用系统的平台性软件,来降低开发的难度,提高开发的效率,提升应用系统的灵活性和伸缩性,降低维护费用和缩短维护周期。
信息系统是指信息基础设施为基本运行环境,以信息技术设备为管理手段,以加工处理数据提供信息为目的而形成的,将信息的收集、传递、储存、加工、检索、输出等各过程有机融合的一个整体。
会计信息系统组成要素为:计算机硬件、数据文件、会计人员、会计信息系统的运行规程,其核心部分是功能完备的会计软件。
公司以前的供应链管理以生产为中心,力图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单件成本,来获得利润。在销售方面则采用促销方式试图将自己的产品推销给顾客,并通过库存来保证产品能不断地流向顾客。而电子商务下的供应链管理的理念是以顾客为中心通过顾客的实际需求和对顾客未来的需求的预测来拉动产品和服务。基于这种思想,我们开发出本供应链管理系统,她为企业管理者提供了多种现代化的供应链管理策略,如快速反应策略、有效客户响应策略、电子订货系统和建立企业间网络式供应链系统等。
(一)进销存管理系统一、采购管理
采购业务管理
采购管理子系统是通过计算机技术来管理企业的整个采购管理业务,用以提高采购经营活动的效率,控制和节约采购资金,降低采购成本,提高经济效益。采购管理的目的还为了及时、准确的保证企业制造所需求的各类物料,快速处理并下达采购计划。
采购管理子系统帮助采购人员控制并完成采购物料从采购计划、采购订单至到货接收、检验入库的全部过程。可有效地监控采购计划的实施,采购成本的变动及供应商交货履约情况,方便采购人员选择最佳的供应商和采购策略,确保采购工作高质量、高效率及低成本执行,使企业具有最佳的供货状态。在采购工作转入面向全球的新形势下,系统将发挥更重要的作用。采购管理系统包括采购询价、采购申请、采购订单、采购结算、采购退货、应付款账务六个模块。
对于供应商的资料不准确的问题我们可以建立供应商档案,设置往来客户的档案信息,便于对客户资料管理以及业务数据的录入、统计、分析。客户需录入的内容有:客户编码、客户名称、客户简称、所属分类、所属地区码、所属行业、税号、法人代表、开户银行、银行账户等。采购业务做到与财务管理同步,已采购订单为核心,达到各相关部门实现信息共享。采购任务下达反映在采购订单中,而采购任务的执行情况可以围绕采购订单通过信息共享记录下来。一旦采购订单通过审批,就意味着采购任务已经明确,此时所有部门都可以看到采购订单,并可以直接引用订单中的是数据。
主要内容有:
1、企业与企业间采购活动无空间和时间限制,实现网上办公
所有采购流程,全面实现网上办公和网上审核,方便信息共享与应用,有效提高了工作效率和信息传递的准确性与实时性,为管理者提供了很好的决策支持。
2.科学、有效的采购管理流程
采购新模式将协助企业整理采购工作思路,减少由于业务流程定义不清晰造成的重复、拖延和错误,提供科学的采购流程,进而规范采购部门的基础管理和运作方式,使信息的录入和对数据的管理均采用电子化。
3、建立业务分析,出据有价值信息数据
通过业务分析能够实现对物料采购的执行过程进行动态监控,实现对已完成采购业务的绩效评估;通过业务数据分析不断实现组织机构的优化和重组,实现企业采购过程的持续绩效改进。依据准确、有效的数据统计可以得出极具价值的分析结果,从而提供对采购决策的支持。例如:采购成本降低分析、采购成本差异分析、采购价格与采购比例对照分析等。
4、建立信息预警体系,实现实时监控
通过信息自动预警系统和业务分析系统能够针对物资计划、采购、存货等环节过程中的主动警示和已完成业务的分析,使管理人员能够掌控业务执行人员的工作效率,有效督促考核业务的执行情况。公开、透明、科学的采购流程,使事后审查变为事前监督,对采购过程
做到有据可查,有据可依。
5、提高工作绩效
通过系统实施和多种采购方式的实施来优化采购流程。如框架采购、竞价采购、电子采购、网上采购等来降低采购管理成本,降低采购物资价格,提高工作效率,缩短采购周期。
6.实现零库存管理,降低库存储备资金占用
建立完善的“零库存”管理体系,可以有效的降低库存资金占用,提高用户需求响应效率和服务水平,做到保证供应、物资库存合理储备、降低储备资金占用。
采购客户档案管理
档案管理系统有效控制及管理档案管理各个环节,满足不同行业、大规模的政府、企业和设计单位的各种应用。既能保证用户遵循国家档案管理标准和行业标准,又最大限度地提供了设计的灵活性。用户可在系统提供的操作平台上自由地进行档案管理系统的定制。从档案类型、分类方法到案卷和文件的录入信息;从用户录入和检索的界面到统计项目和档案目录的格式等,为用户提供了一系列自我设计的工具。彻底解决了不同行业众口难调的问题,同时更加满足了企业目前不断发展和变化的要求,也为用户探索电子档案管理方式,提高电子档案管理水平创造了条件。档案管理系统主要包括:档案分类、档案处理、档案借阅、档案移交、档案销毁五个模块。
二、库存管理
建立信息化可以降低企业采购成本。一般情况下,在企业的产值中采购成本要占50%以上。因此,企业要发展,要赢得市场,就必须降低采购成本,强化采购质量,确保交货期,以增强企业的整体竞争能力。实现信息化管理后,根据采购物资的类别和金额,实行分级分权管理,将有关部门和主管的权限明确化,避免了因人为操作造成的损失。操作人员只需通过敲击键盘就可以在屏幕上看到物价部门搜集到的价格信息,品种质量,并且用曲线或表格的形式直观地反映出他们的市场报价,以及它们价格的历史变化和发展趋势等。使整个采购过程完全置于质检、财务、计划、生产、技术、审计等部门的监控下,监督人员完全掌握质量,价格和供应商的资信状况,使整个采购过程透明化和公开化。
主要内容有;
1、基础设置模块设置了仓库管理所需的各种参数,如单据编号规则、统计方法、计量单位换算、账套设置等。
2、物料主档管理企业物料档案,包括物料分类、物料信息、价格动态、采购途径等,用户可自定义物料分类树。
3、建立档案商档案,收集供应的供货情况,并定期对供应商进行评估是提高采购物料质量,降低采购风险的重要方法。系统可在同一界面查看供应所有记录,包括供应商基本信息、联系人、供应商总欠款、未结订单、采购订单、IQC报告、评估记录、退货记录等。用户可自行将其他与供应商有关的资料加入到此界面上或将相关资料从界面中移去。
4、期初设置模块可在企业启用系统时将企业物料库存录入系统。
5、期末结账模块可结束本期核算工作、计算本期存货余额,并将其转入下一期,同时系统当前期间下置。
建立电子仓库
电子仓库是运用计算机技术将传统手工仓务管理方法自动化,以提高效率,降低成本,使仓库管理工作变得轻松。本系统支持多仓管理,可准确地对仓库物料进行定位,提高物料现场查找的速度。通过可视化仓库使物料管理员足不出户,便可在电脑上形象直观地查看物料,配备几个搬运工即可进行物料进出管理。
仓库检查模块管理仓库检查记录,加强仓库消防、物料安全及防护。有效防止物料损坏变质。前台可通过电子磅收发货,大大提高了物料收发效率和准确性。电子仓库管理系统包括仓库设置、仓库检查、可视化仓库、仓库防护、物料收发五个模块。
存货业务管理
库存管理系统是供销链的重要信息中心,是单据集中地之一,控制着企业的物料流向。本系统能有效的控制库存,在宏观层次上主要控制会计年度的库存水准,在微观层次帮助企业的仓库管理人员对库存物品的入库、出库、移动和盘点等操作进行全面的控制和管理,以达到降低库存、减少资金占用,避免物料积压或短缺现象,保证生产经营活动顺利进行。库存管理的目标是随时保证准确的库存数据,和采购、销售、制造、财务系统是高度集成的、联机处理的。库存管理支持对各种物品的进出库的管理,及时报告库存状态、库存的变化历史及库存的发展趋势。
存货管理系统包括物料入库、领料管理、存货变动账、物料调拔、存货日记账、存货盘点、库存调整八个模块。
主要内容有:
1、及时完成库存的日常业务处理,包括入库业务、出库业务、库存调拨、库存调整等日常处理工作,及时、准确、全面地反映库存的出、入及现存的情况。
2、与销售管理系统、采购管理系统、财务管理系统进行数据共享,确保系统集成应用。
3、存货变动包含了库存物料的所有变化情况,如采购收货、采购退货、送货单、领料单、退料单、借料单、物料调度、盘点调整、物料报废、成品入库单等业务,做到账、物、卡相符。
4、存货日记账、盘点报表等仓库账务自动生成等等。销售出货、销售退货、采购进货、采购退货等均会自动触发存货变动。提供完整的触发器代码,用户可自行修改触发算法。
5、控制及管理物料质量,收料后,物料进入待检仓,打印物料待检单通知质管部门验货。
6、可查询库存历史事务,可查询以往各阶段的物品数量和成本。
7、智能化的动态库存报警,超存、不足、积存、过期报告。并能以不同颜色加以区分。
8、完善的库存盘点功能,提供盘盈、盘亏的账务调整处理。
9、提供任意时间段库存进销存、收发存报告、物料出入库明细帐。
10、提供按多种条件(如按物品分类、库存事务、单位、部门等)的库存统计及收料、发料统计报告,查询与打印输出。
11、保存库存操作记录,可查询以往的库存操作历史数据提供多条件组合查询,可全面、及时地反映库存情况。
三、销售管理
围绕以客户为中心的思想,充分考虑企业销售管理各个环节,将企业的市场管理、客户管理、销售管理、供应链管理及商务网站管理等有机结合起来,形成跨部门、跨机构的统一信息平台。系统旨在利用计算机技术将有关市场营销、销售和服务等业务流程固化到一个IT的系统之上,从而达到提高客户响应速度,快速捕捉销售机会,最终实现提升客户满意度和忠诚度,提高市场竞争力,节约成本,确保企业稳步快速发展。
销售管理从销售组织和销售通路的建立开始,销售组织设计是销售战略规划的重要内容。在日趋激烈的竞争环境中,企业意识到:建立完善的销售网络体系,保持畅通高效的销售渠道,才能有力地配合整个营销活动,才能在竞争中取胜。销售组织管理系统包括销售组织、职务职能、业务员档案、销售训练、销售业绩考核、佣金管理六个模块。
市场销售管理
销售组织各成员通过各种途径(如现场收集、媒体、网络、传闻等)收集市场情报,并在得到证实后录入市场信息库中,作为公共资源,为所有销售人员共享。销售组织根据市场信息及公司的战略计划制订市场开发计划,确定市场项目行动方案,以确保市场开发目标的实现。市场项目确定后要制订具体的活动,将任务落实到每个人。每个销售员根据市场活动制订日程安排,完成市场计划。通过市场活动,销售人员会发现很多有用的线索,将这些线索进一步识别、分析,就会提练出具有价值的市场机会,商机由销售组织管理者进行分配,交由不同的业务员去管理、去发掘,开发出新客户或老客户之新订单。
市场活动过程中的另一项重要工作是摸清竞争对手的情况,包括其组织、产品线、销售
策略、取得的成果,并找出其不足和弱点,以求得破敌战术。
以上所有工作总结整理后,即可建立市场档案,市场档案包含所有市场信息,包括静态信息(如市场划分、特点等)和动态信息(如客户变化、竞争对手情况、销售比例等)。
市场管理子系统帮助市场专家对客户和市场信息进行全面的分析,从而对市场进行细分,产生高质量的市场策划活动,开发、实施、管理和优化市场策略,指导销售队伍更有效的工作。市场管理系统包括市场情报、市场活动、市场机会、竞争对手档案、市场档案、市场策略六个模块。主要内容有:
1、及时掌握市场信息,抓住商机,方便信息查询及共享。降低市场开发成本,提高市场开发效率。
2、对市场机会进行分配、跟踪管理。
3、集中竞争对手档案,提高市场竞争力。在一个界面可以查看竞争对手全部资料,包括:销售组织、联系人档案、客户名单、销售产品、市场活动、销售动态、价格动态、市场策略等。
4、全方位管理市场档案,在同一界面可以查看此市场所有资料,如销售组织、业务员名单、客户档案、竞争对手档案、销售项目、销售机会、销售订单等。可对各市场销售情况进行多方位统计分析,如市场占有率、市场分布图等。
5、对市场策略进行管理,为销售决策提供依据。
销售业务管理
销售业务管理子系统主要管理销售流程各环节的活动,是营销管理系统的核心模块。该模块把企业所有销售环节有机的组合起来,使其产品化。这样在企业销售部门之间、异地销售部门之间以及销售与市场之间建立一条以客户为导向的流畅工作流程,它缩短了企业的销售周期,同时提高了销售的成功率。随着销售周期的缩短,销售人员将有更多的时间去与客户进行面对面的销售活动。
销售工作流程为:销售员通过与客户交往获得销售机会,进行报价,签订合同(销售订单),在过账销售单之前,系统会对此客户之信用情况进行评估,核对其信用额度及信用余额,同时也对公司库存和生产能力进行评估,看能否按时交货。销售订单过账后,进入生产和仓库管理系统,根据订单要求组织生产/采购,配货,出货;同时进入财务系统进行销售结算,打印销售发票。
客户收到货后,会进行验收,若发现不合格产品,进行退货处理,退货后客户可能要求补货或不再要货,要求退款。对于已收之合格品,客户要根据订单付款方式要求进行付款,对于到期未付之账款,系统会生成催收计划并进行提醒至款项收回。
销售管理系统包括销售预测、销售计划、销售报价、订单管理、销售结算、销售退货、应收款账务、销售分析八个模块。
主要内容有:
1、通过销售工作流程化、标准化以提高工作效率,达到快速、及时、正确地满足客户要求的目的。
2、销售经理可通过分析系统资料,作出某期间之销售预测,从而为销售计划提供可行性依据。
3、销售计划中能清楚看到计划数和实际数,能够作为销售人员每月之工作目标。
4、销售报价单可读取产品主档中价格资料、客户档案中之付款资料及其他相关模块资料,快速向客户提供一份准确报价单,而不必费很长时间才出一个报价单,以至错失商机。
5、销售订单可以自动生成出货单,供仓库出货。
6、退货单及其款项退回自动化完成,同时自动形成一个意见反馈,对退货原因加以分析利用,以提高产品质量。
7、应收款账务处理销售过程中之费用账务,以加强资金管理,信用管理等,降低销售风险。
8、销售分析管理系统对销售过程各种数据进行分析,得出统计报表,如销售日报表、销售费用一览表、销售明细分析、销售汇总表、销售排名、销售趋势分析等。
(二)财务管理
财务管理系统是完全基于新会计准则、完全符合新会计制度的全功能管理系统,它具有商品化会计软件的所有功能,而且它和系统的其它子系统都有信息共享 / 联机处理的接口,是一体化处理的,各子系统与财务有关的数据可以自动传送到会计系统来,进行会计处理,因此,会计系统具有及时、准确反应企业经营各环节的真实状况,这正是现代企业财务管理所要求的。此外,财务系统不但具有完善的账务处理功能,更重要的具有管理与控制功能,它为用户提供了一个进销存与财务会计为一体的经营管理系统。
一、总账管理
总账管理系统适用于现行的会计制度,提供了录入简单、功能强大的凭证处理、银行对账、自动转账、现金流量表和各种报表查询以及个人往来、客户、供应商往来、外币核算、项目管理等辅助功能。
总账系统是财务管理的一个核心部分,为企业管理提供必要的财务信息,以反映企业的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它不仅可以指导库存、生产、采购、销售等系统的管理,还可为领导决策提供重要的信息来源。账务总账系统既可以单独运行,也可以与其它系统集成,组成完整的企业管理信息系统。总账管理系统包括凭证录入、转入凭证、凭证审核、凭证登账、结转损益、总账查询、明细账查询、多栏账查询、财务分析九个模块。
二、现金、银行存款管理
现金管理系统既可同总账系统联合起来使用,也可单独给出纳使用,能处理企业日常出纳业务,进行现金、银行日记账登记;银行存款的对账及额调节等。可生成现金、银行存款日报表等报表。银行对账采用自动对账与手工对账相结合的方式。自动对账是计算机根据对账依据自动进行核对、勾销。现金管理系统包括银行存取款、费用支出、其他收入、现金盘点、对账单录入、银行对账、余额调节七个模块。
三、应收账款管理
应收账管理系统帮助企业理性处理整个供应链上保持不同价值观的客户及合作伙伴关系和业务。在实际的经营活动中,企业与其它单位和个人发生的应收、应付账款往往是比较频繁的,收款工作量大,拖欠款情况也时有发生,也有坏账损失、收回等等,因此应收账款的管理是一项相当繁杂的工作。应收款子系统可以帮助企业管理好应收款项,及时收回欠款,从而使企业达到良好的运转。应收账管理系统包括预付款管理、其他应收单、销售发票、销售收款、销售退款、应收票据、单据核销、坏账处理八个模块。
主要内容有:
1、与销售系统、帐务系统、库存系统完全集成。
2、收款与销售发票相连,可由发票自动生成凭证,收款时自动回填发票的收款金额。
3、用户自定义账龄分析周期。
4、全面掌握各往来户的付款,拖欠款情况。
5、结算处理时可选择多种结算方式、结算科目,并实现多类型结算单如:收款单、预收单、退款单等。
6、统计分析可提供应收明细账、应收总账、账龄分析与坏账损失估算、客户余额表。
7、可打印应收账款明细帐、按客户汇总的应收账款总账、客户信用分析报告等报表。
四、应付账款管理
应付账管理企业在经营过程中所产生的各种应付款数据信息。在实际的经营活动中,应付账款的管理是一项相当繁杂的工作。应付款子系统可以帮助企业管理好应付款项,有效地控制资金的使用,从而使企业获得最好的经济效益。
应付账款子系统帮助用户有效地管理应付款,计划和控制资金的使用。它主要提供期初应付单、其他应付单、采购发票据过账、单据核销、付款结算方式、应付总账、应付明细账、客户余额、账龄分析等功能。并可查询付款结算情况、核销查询情况、采购发票制作凭证情况、其它应付制作凭证情况、付款结算制作凭证情况等。应付账款子系统是与采购、账务等子系统完全集成的。
应付账管理系统包括购货发票、其他应付单、购货发票、采购付款、采购退款、应付票据、单据核销七个模块。
主要内容有:
1、与采购系统、帐务系统、库存系统完全集成。
2、可做到采购订单、收货单、发票三方准确匹配。
3、支持多种付款方式如:付款单、预付单、退款单和结算方式。
4、根据币种、原币金额、记账汇率自动生成本币金额。
5、实现模糊查询,可由应付款审核状态、客户名称、付款情况及凭证信息。
6、灵活的付款结算选择。
7、付款处理时可选择多种结算方式,并自动生成凭证。
8、统计分析可提供应付明细账、应付总账、账龄分析、客户余额表,打印应付账款明细帐、按供应商汇总的应付收账款总账。
(三)总结:
企业信息化管理是企业应用信息技术及信息产品的过程。更确切地说,就是信息技术由局部到全局、由战术层次到战略层次向企业全面渗透、运用于各个流程、支持企业经营管理的过程。随着现代化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和普及,企业的生存和竞争环境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企业要想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进行信息化建设,所以信息化管理就成为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的关键所在。
水库信息化建设模式的探索论文 篇6
1水库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1.1水电站自动监控系统
一般水电站的总体设计是以计算机监控为主,简单常规控制为辅,应充分发挥计算机的监控系统和常规控制设备之间的协调作用。建成后尽可能达到少人值班甚至无人值班的效果。简单控制的作用是为了预防了主级控和现场单元控制发生中断的时候备用的。简易常规控制是直接作用在现地控制单元的。监控系统一般采用分层分布的开放系统,确保监控系统的可靠性,具备方便使用与硬件扩充的功能,还要能保护用户的投资。软件结构化、模块化的设计理念能使系统更能适应规模扩充以及功能增加。系统可以采集、处理并监视各中输入量,对各种控制对象进行各种控制。并能根据水电站的实际状况,能便利修改或者重新定义画面的参量、编号。系统的事故追忆及顺序事件记录功能可以有效分析事故的原因。
1.2大坝安全监控系统
这个子系统是由中央控制器、前置机、传感器、现场测量控制单元以及通讯网络构成的。其中现场测量控制单元是放置观测房里面的,是和传感器相连的。前置机实际上是一台工业控制机,一般是当作网络中心的节点,与各个现场测量单元相接,实现子系统的运行控制和上一级系统的联接。大坝安全自动化监控子系统一般有这几个功能:数据采集机分析功能、报表及图形形成功能、数据库管理功能。
1.3图像监控系统
图像监控系统现在已经被应用到很多的领域。这种系统就是采用先进的电子科技技术,对远端的景象进行传感成像、集中监视、信号传输、记录图像及联动控制的管理系统和安全技术防范系统。现在水库多采用的计算机数字监视系统是一种新型产品,这种手法是将视频图像数字化进行压缩记录。一般是采用高档的工业控制微机、PC服务器,达到增加摄像机图像输入人路数,增强图像的显示率,增加对镜头和云台的控制,加上良好的人机交互界面,便组成了计算机为核心的数字监视报警子系统。局域网内的任一台电脑通过权限认证之后都能监控图像信息,还能通过网络进行移动办公。
1.4水情遥测系统
这个系统一般配置有前置机、收发电台、遥测中心终端、全向天线、通讯电源等。中心站能够接受各个遥测站收集到的各种水情参数。中心站的作用是初步识别判断收集到的数据,然后分类整理,储存到中心站前置机的内存中。这些整理过的数据由能通过局域网存放到服务器的数据库中。水情遥测系统一般具有以下的功能:随机自报和定时平安自报功能;采用国际上先进的微处理器和国际标准的调制调节器设计的RTU终端机能够进行水位消浪虑波处理、自动报警、先进信道检错、纠错编码功能。
2水库信息化系统建设中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2.1水库信息化建设中做到统筹设计、分步实施
因为水库信息化系统建设的涉及的范围很广,并且每个系统轻重缓急也各不相同,在水库信息化的建设过程中应根据水库的自身情况合理统筹安排。例如管理水平相对比较的落后或者有一部分已经建成的书库,就应选择分步建设的方式,优先去建设那些比较成熟的子系统或者很重要的子系统,这样循序渐进就有很大的成功率。然后对于那些已经有比较成熟的计算机管理经验或者本身管理水平很高的水库可以采用整体实施的方式去建设。
2.2做好水库信息化系统的维护工作
在水库信息化系统建成之后,最重要的就是进行系统的维护。系统的`维护工作不单指硬件设备的定期维护,还要建立常年性的周期维护。水库信息化系统很复杂、繁琐,并且维护技术要求也很高,因此一定要具有专业的人员进行维护,禁止非专业人员擅自操作。
2.3加强系统的信息安全建设
水库信息化系统一般有两个方面的安全隐患,病毒和信息的泄露。对于病毒入侵,应当首先给系统设置防火墙,并注意定期的跟新病毒库,预防新病毒的入侵而没有防备,再者应当定期查看防火墙的运行的日志,清楚掌握系统受攻击的状态。这样才能防范于未然,避免病毒的入侵。至于信息泄密问题,可以采用用户分级摄制权限的方式。这需要首先对水库信息化系统进行细致的分级分类,并能以数据库的形式设立不同级别的用户,并分别给予不同的访问权限,从而降低信息泄露的几率。
3总结
水库信息化建设方案 篇7
关键词:小型水库,工程管理,信息化,实践,探讨
0引言
四川是水库大省,目前共有小型水库7 878座, 占全省水库总数的96.7%[1]。小型水库是水利工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服务“三农”的重要基础设施,尤其在建设防汛抗旱减灾体系方面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随着信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水库水雨情、工情的自动测报和预警工作,已成为水库管理信息化和现代化的发展趋势。四川省农田水利局依托信息技术在多地同步开展的小型水库动态监管预警系统试点建设,已在监督病险水库除险加固施工现场,实时监测水库的水情、雨情和工情,以及水库应急处置等方面取得了初步成效。为了巩固小型水库信息化试点建设的实践成果,扩大应用范围,还需在科学规划、统一标准、统一管理和维护等方面作进一步工作。
1小型水库动态监管预警系统
1.1系统组成
四川省小型水库动态监管预警系统,采用多通道水库动态监控装置技术、声波水位计、声波雨量计、高性能防雷技术、无线通信技术(2G,3G)、卫星通信技术、三维地理信息系统等高新技术,可以实时采集和传输水库水位、雨量、气温、图像、大坝安全等信息。系统由信息采集与传输、多线程接收和信息管理及预警等3部分子系统组成。系统组成如图1所示。
1)信息采集与传输子系统。该子系统由声波式水位计及其安装配套设备、声波式雨量计、摄像头、温度计、气压计、大坝安全工情采集设备、无线传输模块、电源电路及智能主控机构成。
2)多线程信息接收子系统。该子系统能同时接收多套信息采集与传输子系统传来的数据(多个水库或水电站的数据),进行解密、校验等处理后,自动将数据存储到系统后台目录或数据库,便于其他应用系统调用。
3)信息管理及预警子系统。该子系统对众多水库的各类数据进行管理、查询和显示。用户可使用电脑通过IE浏览器查看本地区所有水库的运行情况,也可以查看单个水库的各类信息。系统还具有自动报警机制,水库一旦出现问题(如库水位超过防汛限制水位或低于死水位、大坝安全隐患等)系统将自动报警,并会将报警信息发送到相关人员的手机上。通过信息管理及预警子系统查询水库监测信息情况如图2所示。
1.2系统特点
水库预警系统将水库信息采集硬件与后台基于GIS的信息管理及预警系统软件集成于一体;系统兼容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北斗卫星4种通信方案,具有一点多发、后台服务器同步,实现县、市、省、流域、部委等多级多部门数据同步共享;同时,该系统充分考虑成本因素,将产品价格控制在水管单位的承受范围之内。
通过该系统,可以实时监督病险水库除险加固施工现场,实时监测水库的水情、雨情和工情。发生紧急情况时,系统可根据水库实时水位的高低及降雨量的大小,分级别向不同的对象(管理员、管理站长、局长、政府首长等)发出预警信息。
1.3设备安装
对于水库动态监管预警系统的现场安装,主要采取搭建1个4~5 m高的水泥或金属竖桩,竖桩上安置安装架、摄像头、雨量计及其智能主控机等设备的方式。安装位置可选择坝端、溢洪道进口等关键部位。
2水库信息化试点建设实践
2.1试点建设背景
近年来,四川省旱洪灾害频发,尤以洪灾损失严重,每年都要发生10多次强降雨过程,而且几年内接连遭受“5.12”汶川8.0级特大地震和“4.20” 芦山7.0级强烈地震袭击,水库安全管理形势十分严峻。目前,大中型水库经过多年除险加固,预警系统等信息化建设已较完备和通畅,但小型水库则由于数量多而分散,管理和预警设施还存在很大差距。四川省小型水库普遍缺乏大坝安全观测、水情测报和防汛抢险预警设施;加之大多数小型水库地处偏僻山区,日常管理成本普遍偏高而水平较低, 难以及时、准确掌握工程运行状况,为水库安全埋下隐患。为加强小型水库防洪抗旱减灾能力建设、 提高水库管理工作效率和决策水平,借助信息技术手段为支撑,实现对水库水雨情、工情等的实时监控,优化管理模式,创新管理手段十分必要。
2.2试点建设范围
为改变四川小型水库管理信息化水平滞后的现状,提高应急处置能力,四川省农田水利局于2011年8月开始开展小型水库动态监管预警系统试点建设工作。考虑试点地区的典型性和急需性,首批选取暴雨洪灾和干旱灾害频发的川东、川中、川南三大片区中山区、丘陵、平原3种类型地貌的小型水库上试点,试点工程具体为自贡、南充、达州、巴中和眉山等5个市29个县(市、区)的465座小型水库(绝大多数为正在进行除险加固的小型病险水库)。
2.3试点建设进展
按照试点计划,首批试点的465座水库已于2013年12月底前全部完成预警系统的安装建设。 同时,除首批重点试点的465座小型水库外,四川省成都、泸州、广元、遂宁、内江、乐山等地也于2012年起积极开展小型水库动态监管预警系统建设。据统计,截至2015年7月,全省已完成动态监管预警系统安装并实现系统正常运行的水库已有1 333座,还有大量水库正在安装或正在招标采购系统设备。
2.4手机APP的开发与使用
随着我国水利现代化建设的推进,许多地区提出 “智慧水利”、“信息水利”的发展目标[2]。2013年, 四川还结合小型水库动态监管预警系统的建设进行了手机APP的开发和使用,委托系统研发单位开发了基于Android,IOS这2套水库监管系统PDA(掌上电脑、智能手机)应用。其主要功能是能够通过智能手机对全省小型水库实时信息进行监控,实现水库基础信息查询浏览,水库实时数据、实时图片的查询显示等功能,为水库管理、防汛抗旱等工作提供移动化管理工具,极大地提高了水库实时信息传递的实效性和便捷性。目前,系统手机APP软件已在四川水库管理人员中广泛使用,受到了一致好评。水库动态监管预警系统手机APP管理界面如图3所示。
2.5试点建设成效
已完成预警系统试点建设的水库,经过1~3个汛期的试运行,总体性能稳定,能及时掌握水库水雨情和实时现场图像,为水库防汛保安提供决策依据。其主要成效有:
1)可实时掌握水库最新信息。预警系统每15 min自动更新一次水位、雨量、蓄水量等数据及水库图片资料,遇强降雨等险情时系统自动提高数据更新速度,可每5 min更新一次,还可即时召测。 图像监视界面水库排序采取水位危险度法,即按当前水位与汛限水位的差值和坝顶高程与当前水位的差值比做为危险系数排序[3];还可根据超汛限水位程度及降雨量多少排序。各级管理人员能够及时掌握水库基础资料、运行管理现状、安全隐患、水位危险度等情况,实现水库的实时管理,有助于完成国家防总《关于加强水库实时信息报送工作的通知》 提出的实现水库实时报汛的要求。系统图像监视界面如图4所示。
2)水库管理更加便捷。各级水库管理人员均可通过电脑或手机随时随地查看水库的运行情况。水库一旦出现超蓄等安全隐患或低于旱限水位运行, 系统可自动将报警信息发送到相应人员的手机上。
3)显著降低水库管理成本及人员劳动强度。以往水库管理人员了解水库的情况,或通过电话逐级询问(用时多),或开车加步行前往水库(费用大), 或通过实地查看、测量等方式(耗精力)。现在安装了预警系统的水库,通过电脑或手机即可查阅所需信息,显著降低了管理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
4)增强了水库管理人员的安全意识。在预警系统试点地区,水库工程主管部门的工作人员已形成了上班后首先打开电脑或是手机查看所管辖水库最新运行情况的习惯,发现安全隐患,当即询问查实并解决。
3信息化实践的经验和思考
3.1系统改进建议
四川省依托小型水库动态监管预警系统进行的信息化试点建设实践,以满足水库业务应用需求为牵引,紧紧围绕水库工作实际,积极反馈各地试点的应用效果和改进建议,不断完善和开发系统业务应用新功能,以提升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为了与时俱进地帮助水库管理单位解决实际工作难题,实现系统的“有用”、“能用”、“好用”,对小型水库动态监管预警系统的改进建议如下:
1)增加监测点,实现夜间图像采集。鉴于系统目前所安装的均为固定方向摄像头,不能从多角度对水库进行观测,且系统成像清晰度有时欠佳, 特别是系统在夜间没有光线的情况下不能对水库进行观测、拍摄。下一步可对图像采集部分进行升级改进,同时增加串口摄像头数量,能从多地点、多角度对水库大坝、溢洪道、库内水位进行观测;同时,可增设红外线装置或以补光的方法,提高夜间图像采集清晰度。
2)对防汛重点水库升级为全天候视频监测。 鉴于视频监测用电功耗大,数据流量也大,系统运行成本较高,所以目前系统采集的仅是间隔一定时间的图片,无法全天候显示水库实时动态图像。下一步可对不同等级水库区别对待,如对防汛重点水库,可以使用视频监测,对其他一般小型水库可改进系统实现雨量加报功能,做到雨量强度大或水位上升幅度大的时候自动拍照传回图片,做到真正意义的动态监管。
3)变查警为自动报警。该预警系统主要以中国移动、联通、电信等通信运营商网络传送数据。建议系统研发单位、水库管理单位与通信运营商3方协商合作,实现系统监测出险情后自动报警。即系统可根据水库实时水位的高低、降雨量的大小,分级别向不同的水库安全管理责任对象(水库管理人员、水库主管部门责任人、地方政府责任人等)发出预警信息。
4)提高系统采集信息的精度和代表性。水库常用的信息采集设备有大坝安全信息、雨量、水位、流量、温度等多类型的感知和监测设备,实现对涉水基础信息的采集、控制问题。系统研发单位可应用新型传感器,不断提高采集信息的精度,加大和优化传感器的安装密度能够提高采集信息的代表性。
5)因库制宜,加强专用子系统的建设。对具有供水、发电、旅游、养殖、航运等不同功能的水库,可增加建设相应的专用子系统,如建设水库水质监测、供水(灌溉)管理、发电数据采集、水利旅游管理、水产养殖管理等子系统[4]。水库管理信息子系统建设要依据水库规模、坝型、功能、位置、 管理实际需求和信息技术管理能力,科学构建系统框架,合理选用子系统,因库制宜,确保充分发挥效益,不造成资金和资源浪费。
3.2加强系统管护保障的思考
小型水库工程管理信息化的实现途径,就是合理设定基本目标,选择合适的实施方式,稳步推进预警系统建设[5,6]。为了在下一步扩大预警系统试点建设范围时,做到“管好”、“用好”系统,实现效益最大化,还需在管护保障上下功夫。
1)加强系统的顶层设计,统一规划和技术标准。省级主管部门应按照统一规划、统一技术标准、分步实施、稳步推进的原则,做好水库信息化建设规划或建设方案。以顶层设计为指导,全省小型水库信息化建设可分3步实施:a. 实施小(1)型水库,以落实向国家防总实时报汛的任务;b. 实施重点小(2)型水库,以及正在或即将进行除险加固的小型病险(震损)水库;c. 实施位置重要(或防洪任务重)的一般小(2)型水库。
2)建立四方协同的管护机制,并加强系统使用管理。所谓四方协同的管护机制,即省级主管部门负责整体建设规划的实施推进和监督指导;市县水库主管部门加强管理和协调沟通;水库管理单位和人员负责设备的看护,防止人为破坏损毁;系统研发单位(设备供应商)跟进售后服务,定期进行回访、技术指导和设备更新升级。以上四方共同努力,加强对系统设施、设备的维护,保证设备长期正常使用。该系统安装运行的环境特点是分散、地域广,设备运行环境较为恶劣,在使用过程中难免出现一些小的故障。水库管理人员离设备是最近的,为保证系统正常运行,要加强对水库管理人员进行系统使用和管护的培训,建立定期巡查和设备管护制度。为充分发挥系统的使用价值,需加强系统的使用管理。
3)加强各平台系统兼容整合,杜绝资金浪费。 为避免重复建设,杜绝资金浪费,应加强小型水库动态监管与山洪地质灾害、水文、气象等监测预警系统的兼容整合,建立水库综合信息平台。充分利用现有资源,整合已有系统进行集成统一的信息平台,充分实现资源和信息共享,实现对水库工程的安全分析评价,对洪水进行预报,并可根据水库工程安全现状、洪水预报结果、抗旱水源最低保障和水质水量变化动态,提出最优化调度方案,以供决策。实现平台整合统一,有利于水库的安全管理、 安全度汛和抗旱水源调度,对于提高水库管理的工作效率,增强水管工作的准确、科学、前瞻性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4)加强视频监控的力度及新技术的应用。为了满足市县水库主管部门提出的实现水库全天候实时视频监控的需求,系统研发单位需将远程视频监视及流域的整体监控作为必备的技术要求,同时已建监控点要逐步实现联网改造和接入。从技术上讲, 水库全天候实时视频监控必然对系统架构及服务器平台提出更高的要求。在扩大水库动态监管预警系统建设过程中,要实现服务器分布式部署,同时解决服务器级联、备份及互相支援等问题,提高流媒体服务器的转发效率以满足大流量视频数据的转发和分发,并确保不堵塞现有网络。
4结语
四川省按照统一规划、统一技术标准、统一管理、统一维护、分步实施的原则,依托小型水库动态监管预警系统试点在全省范围内稳步推进水库管理信息化建设,以切实强化小型水库安全管理。 四川小型水库管理信息化实践已在监督病险水库除险加固施工现场,实时监测水库的水情、雨情和工情,以及水库应急处置等方面取得了初步成效。其功能的高集成和信息的高共享,减轻了水库管理人员的工作负担,提高了水库管理单位决策的效率和准确性,为实现水库的现代化管理奠定了基础。
但在扩大预警系统建设范围的工作中还面临着缺乏相关政策指导、缺乏专项建设资金支持等难题,未安装预警系统的小型水库实时报汛难度大。
【水库信息化建设方案】推荐阅读:
水库移民文化与信息09-21
水库工程建设07-02
水库建设工作汇报材料11-22
信息化建设方案10-13
水库工程建设情况总结09-11
公司信息化建设方案07-09
水库水保工程建设情况汇报08-21
农村水库建设质量管理控制11-13
省农业信息化建设方案09-28
金和集团信息化建设方案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