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学案

2024-10-13

信息技术学案(共12篇)

信息技术学案 篇1

摘要:学案导学法是一种通过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以期提高教学效率的教学模式,是以学生为本,教师加以引导,以课前教案为载体,以导学为教学手段,进行师生合作的教学方法。文章针对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学案导学的应用实践进行分析和研究。

关键词:信息技术,学案导学法,教学实践

一、引言

近年来,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市场对于计算机专门人才需求越来越大,这也导致高中信息技术受社会的关注度空前提高 。自新课改以来 , 高中信息技术所提倡的 “ 理论与实践 ” 的教育方法得到了认可 , 然而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 , 学生往往热情不高 , 不能达到教学目的 。 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模式上要进行创新改革 , 不能再拘泥于传统的信息技术教学模式 。 在实践应用过程中 ,“ 学案导学法 ” 因易操作 、 高效率 、 实用性强等特点 , 受到了广大师生的欢迎 。 在实际教学中 , 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 能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率 。

二、学案导学法中学案的选择

在学案导学法的实践应用过程中, 最重要的一点是学案的选择。 教师在开展学案导学的教学模式前, 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通过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对学案进行编写,学案内容要依据下一课程的学习目标为主要结构进行构造。 教师通过对教学内容的具体分析,通过对教学重难点的把握,对查阅和搜集的资料做详细注释。 对课本中的一些题目,进行仔细钻研,特别是一些案例设计,要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进行思考,让学生之间进行学习交流,互相合作。 譬如,在“ 数据库”的教学过程中,笔者通过结合以前所学的内容,对同学们的性别、身高、体重、年龄、爱好、擅长科目等数据做出搜集,通过Access程序,对数据进行排版,设置检索,打乱数据之间的单位或标注,通过对数据库中相关数据类型的错误录入,通过对学生心理的把握,并对学生进行引导,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找出数据库中的错误,让学生了解数据库的数据应当是真实有效的。 通过对数据具体信息的询问,能够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保持清醒的认识,而不仅仅是对课程走一个形式。 高中学生往往对身边的事物更加敏感, 通过这一点,在教学过程中调动起学生对身边事物的好奇,就能够达到对学生自主学习兴趣的培养。

三、学案导学法中的自学监督力度

学案导学法是一种培养学生学会自主学习的教学模式,因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主动进入学习状态,教师可以通过组织学生之间的讨论和实践,教师在一旁对学生进行引导与监督,对学生做出解答。 在进行引导和监督的过程中, 要给足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发挥的空间,而对学生的监督,能够有效调整整个教学进度,以保证课堂教学顺利进行。

譬如,笔者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进入自主学习过程时,往往有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容易因出现偷懒、玩耍、和别人交头接耳的现象,严重干扰了课堂秩序。 这个时候,教师就要想方设法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他自己身上, 可以让学生讲述他在讨论过程中所发现的问题。另外,教师通过巡视,通过有效监督, 可以发现学生对知识的了解程度, 能够更好地对问题进行针对性讲解,使学生能有效地进行深入性学习,这样才能够在教学过程中提高学习效率。 另外,有效的监督,还可以让学生处于紧张和放松之间,既能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散学生思维, 又能有效地维持课堂秩序,发现学生的不足。

四、学案导学法中的总结与深化

高中信息技术是一门重要的课程, 学生不仅要进行理论学习,更要进行实践操作,对学生动手能力的要求比较高。 教师在授课的时候,需要用阶梯式的方式进行,注重引导学生对知识进行进一步的探索和巩固,在原来的基础上,学会自我探索、自我创新、自我学习。 譬如,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往往容易因为懈怠而不经常性地进行总结性学习。 因此,笔者针对此问题,要求学生对信息技术中的难点、重点、要点等进行不断的实践,指出学生所存在的错误, 使学生对知识进行再认识, 通过对课题的伸展,将这些信息知识连接、编织成网络,使学生通过知识网络中的一个点就能够将思维发散出去。 通过让学生自己构建知识网络, 通过有效的总结和对比, 可以让学生明白自己知识中的不足,能够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明确自己的得失。 在总结过程中, 还要注意学生对知识的把握, 注意学生是否养成了自主学习的能力。 这样,才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结束语

教师通过对学案导学法中学案的选择、 学案导学法中的自学监督力度、 学案导学法中的总结与深化这三种策略的相互融合,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 当然,教师在授课的时候,也要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能盲目地跟从。 值得指出的是,教师在引导监督的过程中,可以更好地把握教学进度,使学生能够处于良好的学习氛围,并且通过教师的有效点拨,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综上所述,学案导学法能够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率。

信息技术学案 篇2

搜索信息真轻松教学设计

课题

第八课

搜索信息真轻松

课时

1课时

授课班级

四年级

教材分析

《搜索技巧》主要是利用搜索引擎、使用搜索技巧在网络上查找并保存自己需要的图片信息,是学生快速、准确地进行信息搜索、获取信息以及开展直接独立学习的一项必要技能,也是学生终生学习的一种手段。本节课计划用一课时完成学习任务。

教学目标

1、网上搜索技巧的使用。

2、学会用关键词搜索,学会保存图文资料。

3、感受网络搜索的便捷。

教学重点

快速、准确的信息搜索。

教学难点

关键词、多个词语搜索。

教学准备

教   学   过   程

批注

一导入新课:

上课时我学习网络中找到感兴趣的网站后,保存网上有关的文字和图片资料,今天我们来学习快速的找到自己想要的资料呢?

二跟我做:

一、打开网页:

双击桌面上的Explorer图标,打开IE浏览器,百度搜索引擎。

(一)、认识搜索引擎

网络中有一种专门用来帮助人们搜索信息的网站,即搜索引擎网站,简称搜索引擎。下面是几个常用的搜索引擎。

索框下方的分类搜索引擎,如图8-1所示。

资讯

地图

博客搜索

热榜

瞬站导航

(二)、搜索信息

1、关键词、多个关键词搜索、分类搜索引擎的结合使用。

①要查找关于春节图片的网页,在Google搜索引擎中单击搜

②在搜索框中输入“春节’’,单击“搜索图片’’按钮,如图8—2所示。单个关键词的图片搜索保存在相应的文件夹下。

④打开如图8—3所示的各种春节图片的网页,在需要的图右击鼠标,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单击保存在相应的文件夹下。

在学生输入多个关键词时提示学生两个关键词之前要用空格隔开并引导学生分别进行对比搜索。通过对比,学生可以发现使用多个关键词可以缩小查找范围,更快速查找到自己需要的图片。在此基础上布置分组练习:使用多个关键词查找自己喜欢的卡通主题图片并保存到文件夹中。

在练习之前让学生分组讨论确立自己的搜索主题并提炼关键词、完成搜索预备卡。

汇报交流,老师给予引导:关键词越精确、搜索的范围越小,查询到的结果也越准确。当小组最终确定主题及关键词后小组一起进行搜索练习。

二、精确搜索

在Google搜索引擎中,结合使用多个关键词。

如图8-5所示,在搜索时输入的关键

加引号找到的相关网页要精确得多“春节民俗守岁

”。

1用Google或百度搜索引擎查关于倒贴福字的传说,并保存

应的文件夹下。

用Google图片j叟索引擎或百度图片搜索引擎搜索关于多贴福卡通图片,并保存到相应的文件夹下。

即使是常使用电脑的学生对于使用半角双引号这一精确搜索技巧也很陌生,因此在本环节中教师利用Google搜索引擎让学生和老师分别操作演示不使用引号和使用引号加多个关键词搜索,学生观察、分析探究并得出结论:

学生:仅使用多个关键词,搜索结果为()条。

老师:使用多个关键词和引号,搜索结果为()。

三、课堂小结:

今天你知道了什么?告诉大家好吗?

在教学过程中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支架式教学法、激励教学法组织教学。

小组进行搜索时提炼的关键词及搜索结果,搜索时间通过大屏幕展示给大家,以达到分享、交流和互相学习的目的。

在此环节中,教师的建构的两个范例支架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了不同梯度的前进阶梯,教学进行到此,教学难点得于突破,教学目标得以实现。

板书

设计

第八课

搜索信息真轻松

分类

多个关键词

精确搜索

综合使用

教学

反思

信息技术电子学案设计探析 篇3

关键词:电子学案;课前延伸;课堂学习;课后提升

中图分类号: G62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14)06-0032-03

网络时代的到来,让我们信息技术的课堂充满了生机和活力,因为网络的承载,信息资源变得丰富多彩、生动翔实。但是传统的信息技术课堂通常是教师强调一个个的操作要点,完成一个个事先设计好的任务,学生模仿老师的操作简单重复,智慧之花被冰封,创造之心凋零,想象之翅不再翱翔。那么如何在纷繁复杂的信息海洋里更好地获取信息,学案的运用起到了一个很好的导航作用。

陶行知先生曾用名陶知行,是“先知而后行,还是先行而后知?”其最终改名说明了结果,这一思想是设计学案的重要依据。学案实际是给学生抓手,让学生尝试自学。学案具有导学、导思、导练的功能,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学习深度在学案中必须得到体现。要充分引导学生对知识技能、思维方式、情感态度等三维目标的掌握。

学案可以分为纸质和电子学案,在信息技术课堂中,电子学案的优势则更为明显,以其经济快速而被信息技术课堂接受,笔者在多年教学实践中发现,优秀的电子学案应该能够让课堂教学具备以下三点:首先必须准确,知识点准确,三维目标得到实施。二是有效,听懂多少,运用多少,是学生学习一节课的重点。三是美感,也就是上课的艺术性,形象生动、自由新颖,让学生能够获得身体和心情的愉悦,如沐春风,这是一节成功的课,学生表面的快乐,没有回味的余地,无法积淀形成价值观,看起来热闹却是失败的。因此电子学案必须设计准确、有效、生动。

电子学案可以分为分课时学案和专题学案,课时学案重点考虑一个课时的教学内容安排,专题学案则考虑某一方面的专门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去设计(如网站设计有关知识和技能)。电子学案作为一种教学辅助手段,不能简单地提供问题情境和参考资料,必须在活动选择、活动设计上充分体现新课程的新理念,努力突出学习活动的自主性、探究性、开放性和创造性。要着力引领学生培养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和学习习惯。基于以上这些认识,笔者认为可以考虑这样来设计信息技术课堂的电子学案。

第一部分:课前延伸

有意义的课前延伸和思考,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从而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充分利用学案加强对活动的设计、指导和评价,使课前延伸成为学生先行探究的自主学习活动。基于信息技术学科的特点,学案不可能提前发给学生,只能是课前五分钟学生进入机房后打开计算机到上课的这段时间。学案中设计课前延伸活动可以根据信息技术课的特点来思考,本门学科更侧重于适当引导学生进行观察研究、动手实验、上网收集学习资料、社会活动调查等实践活动等,帮助学生丰富感性知识,增强实践能力。

例如在学习《如何将计算机接入因特网》一节学习时,笔者设计了如下课前延伸:

1.IP地址的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

2.IP地址192.168.30.240是__________类IP地址,网络号为_____________,主机号为___________________。

3.网上学习,调查了解家庭上网的方式、需要添置的相关设备和办理流程。

这一课前延伸活动设计的目的为:前面两点重点让学生回顾前面所学知识——IP地址的格式、作用和设置,从而在本节学习过程中学习IP地址的动态配置和静态配置方法时能进一步认清其作用。第三个活动设计的目的为经过学生课前调查了解家庭上网的方式,在本节学习过程中对两种上网方式有一个感性认识,并且能够将两种上网方式——拨号上网和通过局域网接入因特网的不同轻而易举的区别开来。

再例如学习《表格信息加工》一节的内容,书中所列举的案例为某人一餐摄入的食物的主要营养成分,笔者在听课过程中间也发现有其它一些数据的获得,比如低碳生活等,不管哪些数据,可以在课前延伸部分由学生直接观察表格,从每个学生自己的角度来分析发现的问题并记录在电子学案中。在接下来的课堂学习中引导学生来实践自己所提出的问题。亦如在学习《合理使用信息技术》一节中,课前延伸活动中可设计为“信息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它对社会的影响有积极的一面,又有消极的一面”这一论点收集相关素材,经过素材的收集,学生对本节课学习合理使用信息技术会从感性认识提高到理性认识,从而在日常生活中能够合理地使用信息技术,并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高中信息技术学习中更应注重这些能力的培养,学生在课前有了自己的问题,课中再来解决,这样的课前延伸是一个学习、研究的过程,既促使学生认真自学,又有利于培养学生阅读理解,更是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

第二部分:课堂学习

电子学案的主体,根据学习目标来设计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开展问题探究、合作学习活动等。

一、问题探究

学案设计的活动情境要根据教学目标来设计,突出重点、难点,在重点内容上让学生认真思考、合作交流,难点上让学生进行突破。尽量选用生活中的素材、实例或资源作为问题的情境材料,这样既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感性认识,感受知识的实践价值,又能帮助学生了解现实生活,提升感性认识。问题情境必须少而精,使学生能够围绕重点内容深入思考、充分交流、提高认识并且加强实践操作能力。

例如在学习《域名与域名管理》时,课堂学习部分可以设计如下:

(一)域名的一般知识

1.域名的概念:

域名是网络上一个_____________或一个_____________的名字,网络间正是通过域名相互进行访问的。在全世界没有重复的域名。endprint

【活动一】请同学们选择一些网站,看看别人是如何选择域并评价其域名的价值

探索或发现:

2.域名的基本结构

【活动二】请填写下表:

探索或发现:

3.常见的顶级域名

【活动三】阅读课本P30页表2-2,完成下表

按组织类型划分的顶级域名

(二)域名的管理

【活动四】阅读课本P31-34页及《中国互联网络域名管理办法》,完成以下内容:

1.域名的管理机构:从1998年起,全球域名的管理职责由因特网域名与地址管理机构___________来承担;1997年6月3日,我国成立了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____________,由该非营利性管理与服务机构来承担域名管理职责。

2.域名管理办法:我国互联网络域名是采用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方式。

3.域名注册:根据《中国互联网络域名管理办法》,域名注册服务遵循“ ______________”的原则 。

4.域名命名的一般规则:

【演示】教师登录“中国万网”或“新网”,演示域名注册过程并引导学生注意观察域名申请流程及命名规则。

【活动五】

如果你要选择一个自己感兴趣的主题创建网站,你准备用什么域名?参照课本P31页的命名规则。

思考:1.说说你为自己的网站所取域名的意义。

2.讨论域名的合法性,如顶级域名和网络名使用是否规范,选择的组织机构名是否恰当,有无非法字符等。

本部分为电子学案的主体,在电子学案中将课堂学习中学生活动设计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域名的一般知识,第二部分为域名管理办法。其中第一部分域名的一般知识设计了三个活动,首先让学生通过活动一来认识域名并且知道域名的价值,对学习域名产生浓厚的兴趣。通过活动二、活动三了解域名的概念及基本结构。三个活动相对来说比较简单,可以让学生在活动时发现问题并思考,比如在活动二中教者精心选择了谷歌这样一个网站,让学生发现其域名google.com.hk和google.cn等命名并提出自己的问题。而本课的学习重点为教会学生学会规范地申请、使用域名的方法,所以学案中将第二部分域名的管理中的活动四作为本节课的重点,通过学生自己选择感兴趣的主题网站创建域名所带来的问题,让学生在现实生活中体会域名申请,在课堂中验证自己所取域名是否合法、是否可用,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域名规范使用的理解。

二、相关链接

为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提高认识,可以围绕专题和学习重点难点,建立“相关链接”。“相关链接”主要是提供一些相关的知识,以及现实生活中的典型现象和实例。

例如《域名与域名的管理》中可以提供以下相关链接:(1)通用网址。“通用网址(通用网址的英文名字是Internet Keyword也有叫做China Internet Keyword,也就是“网络关键字”)是一种新兴的网络名称访问技术,是最快捷、最方便的网络访问标准。”(2)中文域名。“中文域名的推出客观上拓展了有限的域名资源空间,从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域名资源的需求与供给方面的紧张情况,另外,中文域名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原来英文域名中不同商标权人的商标汉字不同,读音相同而导致用英文或拼音注册时的冲突问题。然而,域名的本质特征不可能因中文域名的出现而改变,域名的抢注导致的其与商标权的冲突仍然大量存在,甚至从另一个角度来说,由于中文域名的本身使用的是中文字符,而使这种冲突更加剧烈……”。

作为拓展学习的一种形式,必须精心选择有价值的、有助于学生提高的材料,材料必须与课题内容相关。可以不单独设置栏目,穿插在各个问题情境后面进行链接,作为问题探究活动的知识帮助或情境拓展。针对信息技术这门学科,在这一环节中有着自己特别的优势——互联网网络资源自由运用,为拓展和链接提供了有力的保证。

三、课堂回顾

一节课学习下来,需要进行总结和反思,确认所学知识,并且能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在设计学案时,笔者通常设计留有一定量的空白,在课堂上留出三到五分钟时间,思考本节课主要学习了哪些知识操作点,有哪些收获,哪些新的发现,可以当堂进行交流,并要求学生将发现的问题写下来,不要小看这一点点的回顾或总结或设问或反思,长久的坚持可以提高学生总结归纳的能力,并且让学生善于提出问题,这些问题可以在课后去不断学习来补充,也可以请教老师、咨询同学。让学生不再只是被动学习,而是主动发现问题然后来解决问题。

第三部分:课后提升

根据高中信息技术学科的特点,课后学习活动一般为完成练习册相关练习,亦可以设计把学习内容与现实生活结合起来的专题实践活动。电子学案中设计的课后学习活动,主要是活动内容、活动方法,保持学习过程的完整性,促进课前、课中和课后学习活动的一体化。

例如学习《动手组建小型局域网》课后可以引导学生观察研究如下问题,形成课后提升:

1.家庭装有ADSL宽带的学生,查看家庭计算机上网的硬件连接;(电话线连接方式,ADSL宽带设备连接,观察网线和水晶头及其连接,重点观察水晶头部分,网线与电脑相连。)并动手绘制拓扑结构图;

2.请学生仔细观察计算机教室设备并记录。

其中第一个活动任务可以让学生在学习了《动手组建小型局域网》后留给学生回家观察,把课堂内学习的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让学生能真切地感觉到现实生活和学习的联系,鼓励学生动笔把自己的发现记录下来在课堂内与同学分享,也可以将自己的疑惑提出来在下节课进行询问,带着疑问可以进一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第二个活动任务设计的原因是因为可能有些学生家庭没有相应设备,则可以在计算机教室内观察并参照家庭上网的模式来共同了解相关设备和连接方式。在这两点已经观察和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让学生通过自己动手来学习网络课程,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

总而言之,信息技术学科电子学案的运用可以实现教师少教、学生多学;可以引领学生实践探究,改变原来被动学的状态;从课堂中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并且解决问题的能力,改变学生学习的方式,学生学习兴趣大大提升;使教师由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变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引导者,克服注入式教学,从实处来打造信息技术的有效课堂,让我们的信息技术课堂准确、生动、有效!

信息技术学案 篇4

关键词:高中信息技术,学案导学,应用实践

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要求学生掌握信息技术基础知识, 运用这些知识技能进行学习交流, 培养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与信息素养。由于各学校条件各异, 教师在实际教学中, 应根据学生具体学习情况和教学条件, 采用合理的教学方式, 提高学生信息技术运用能力。由于受传统教学方式影响, 信息技术教学无法有效培养学生自主探索能力, 因此, 必须改进教学方式, 以适应信息技术课程改革发展。学案导学法以学生为主体, 以学案为载体, 具有新颖性、实用性、高效性、易操作性等特点, 有利于加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一、学案导学法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重要性

1. 学案导学法的意义

学案导学法是一种新型教学方式, 教师可通过学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该学案由教师根据教材内容与学生具体学习情况精心设计, 主要包括学习目标、学习重难点、学法指导、矫正反馈等, 有利于激发学生自主学习意识, 发挥主体能力性建构知识, 培养个人能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起引导作用, 运用学案导学法传授知识时, 应注重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 采用的学案必须科学合理, 尽可能避免内容过细, 应引导学生提出并解答有价值问题。

2. 学案导学法的作用

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 学案导学法的作用主要体现在: (1) 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学案导学法的采用, 可以帮助学生明确学习要求、学习内容与学习目标, 激发学习积极性与兴趣, 进而树立学习自信心努力学习。同时,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具体学习情况, 完善教案, 在一定课堂时间内讲授必要内容; (2) 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在信息技术教学中, 教师采用学案导学法, 在保证教学效率基础上可有效简化课堂讲授, 为学生提供更多时间进行个别指导, 满足其求知欲; (3) 适应教育改革发展。发挥学生自主学习作用是学案导学法的根本目标, 该教学方法可有效结合“教师教”和“学生学”, 不仅能提高教学导学能力, 还能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从而提高信息技术学习兴趣。

二、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学案导学法的应用实践

1. 通过学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在信息技术课前, 教师将已编写好的学案分发给学生, 有利于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学案同步学习。教师指导学生根据学案预习, 可明确学习重难点和目的, 同时能从中思考并发现问题, 有效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 可将发现的问题反馈给教师, 教师根据这些信息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措施。例如, 教师在讲授Excel时, 学生可对表格信息加工这一部分提出问题, 通过教师的讲解学生可增加表格数据加工知识。此外, 教师在学生自学时, 可指导其理解教材内容, 同时制定良好的自学方法。在学习中, 温故可知新, 将新旧知识点连接起来, 可提高学生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

2. 有针对性地解决教学难点

教师根据学生反馈的疑难问题, 可以合理规划教学方案, 有针对性地讲解信息技术重难点知识, 以此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兴趣。在教师的鼓励和引导下, 学生自主由浅入深不断探索问题, 可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启发式教学的采用, 可以帮助学生确定学习目标, 体会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乐趣, 有利于完成教学任务, 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教师在学生自主探索问题时, 应给予肯定与表扬, 同时对其进行引导, 以激发学生学习更深层次知识的积极性。

3. 不断练习巩固并延伸知识

教师在了解学生学习情况的基础上, 围绕教学大纲知识点并结合实际生活, 精心设计课堂练习题, 可有效巩固学生学习的信息技术知识。教师应由易到难、由浅入深, 循序渐进地设计练习题难易程度, 使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知识重难点, 有效加强自主学习能力。练习题的设计有利于学生消化和巩固知识, 还能帮助教师及时发现学生的不足并以练习情况为依据, 合理改善课堂教学方案。教师教学应根据教材内容进行, 在帮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 引导学生构建全面的知识体系, 从而触类旁通, 延伸知识点。例如, 教师在学生掌握建立图表的基本方式后, 可引导学生采用不同方式表达图表数据, 同时利用表格对数据进行分析。

4. 总结归纳新旧知识点间联系

课堂教学结束后, 教师和学生应进行课堂反思。教师通过反思不断改善教学方法, 提高教学水平;学生通过反思, 可对学习过程进行评价, 总结学习效果, 提高自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此外, 教师应指导学生归纳总结新旧知识点间联系, 以此构建相关的知识框架, 举一反三解决问题。学生在掌握Excel知识后, 可对其他办公软件中的表格功能, 如Word、PPT等, 进行自主学习, 同时在使用这些软件时, 可以利用其特点, 选择恰当的表格。信息加工具有一定规律, 学生在分析、加工表格数据时, 可对其规律进行总结, 从而充分理解信息加工目的。

信息技术学案 篇5

教学案 新人教版

一、教材分析

获取信息的过程与方法是《信息技术基础》(必修)第二章第一节的内容。本章的内容属于信息技术课的基础,也是信息技术课的重点内容。学好了本节课的内容,为以后的学习打好了基础,才能在学习过程发中更快捷、方便的解决问题,所以本节课在全书处于比较重要的地位。

二、教学对象分析

我们学校的高中生都是由农村和市区两部分的学生组成,基础差距很大,所以教师不能采取传统的教学方法,必须采用可以让每个学生都可参与的任务驱动法。在本节课前,学生已经学习了第一章中信息及信息技术的有关概念、特征等,对信息有了初步的了解。但是对如何有效地获取信息并运用信息,尚未形成明晰的思路。本节课结合要如何了解更多自己的学校,设计关于学校板报,通过活动,提高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增强学生对获取信息过程与方法的了解。

三、教学目标分析(一)知识与技能:

1、能分析信息来源的多样性及其原因,懂得根据实际信息需求(数量、质量、形式、时效等),获取信息解决日常生活、学习中的实际问题。(二)过程与方法:

1、使学生体验信息获取过程,掌握信息获取的方法.(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问题的分析,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通过同组学生的合作,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与努力探究的好习惯。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信息来源的多样性及其实际意义;根据信息需求选择信息来源;采用适合的方法有效选取获取信息的方式。

教学难点:确定某一具体主题的信息内容大纲以及整理信息、分类保存。

五、教学方法:提问法,讲授法。

六、教学资源:多媒体网络教室、教学课件、拷贝资料。

七、教学过程

1、教学引入

刚刚踏进学校,对于现在的学校我们都不是很了解,学校为了帮助我们进一步了解学校,假设学校要求每一个班都要搞一期以学校为主题的板报,那我们要按怎样的步骤来做呢? 提问学生。

2、讲解过程

(一)、确定信息的需求――你需要什么? 1)、制定信息需求内容大纲

如:

1、学校的历史

2、学校的师资力量

3、学校的环境

2)、确定成果目标的形式及所需要载体类型(不同的目标形式对应着不同的载体类型)

板报——文字、图片 其它:论文——文字

演示文稿——文字、图片、声音、视频

3)、列出需求清单

包括:需求内容,所需载体类型,成果目标形式等内容。如: 学校的历史——文字

学校的师资力量——文字、图片 学校的环境——文字、图片

过渡:(提问)我们知道了要取得学校的历史、师资力量、环境等方面的相关信息,那我们可以从哪里得来这些信息呢?(边讲边列举相关内容)

(二)、确定信息的来源 1)、媒体

包括:报纸、书刊、广播、电视、录像等 2)、他人

包括:老师、朋友、同学、父母等 3)、事物本身

亲自研究观察学校里面各方面的情况。

注:信息源越广阔,收集的信息量就越大;信息源越可靠,收集到的信息就真实可信。过渡:(提问)我们知道需要哪些信息,也知道这些信息从哪里来了,那我们就要进行采集信息了,通常我们采集信息的方法有哪些呢?(根据学生回答的情况分别讲解信息采集的内容)

(三)、采集信息

1、采集信息的方法(不同的信息源有不同的采集方法)。1)过检索媒体采集信息

举例:按图书馆的分类目录检索、按时间或节目类别收听或收看广播电视节目等。2)通过与他人交流采集信息

举例:请教老师或父母、与同学讨论等。3)通过亲自探究事物本身获取信息 举例:直接观察学校的各种情况

2、采集信息的工具

举例:扫描仪、照相机、摄像机、录音设备、计算机等。附:各设备的图片一张 过渡:我们采集到得信息都是比较零散杂乱的,也不可能说我们采集到了信息就马上把它放到板报上,肯定是要先把它整理放好,以后再用。

(四)、保存信息

1、整理信息、分类保存

2、输入计算机保存

特点:容量大,可根据需要按不同形式存储。

数字化格式-直接输入计算机中存储

如:数码相机照的相可直接输入到计算机中。非数字化格式-经软件处理后输入计算机中存储

如:传统相机照的相需经过扫描仪处理后才可以输入到计算机中。

3、练习:根据制作板报的需要分类保存资料文件夹的内容

教学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到获取信息的基本过程是确定信息需求、确定信息来源、采集信息、存储信息,并且了解到信息的各种来源,以及采集信息的各种方法和采集信息的各种工具,并学会如何将信息进行分类整理和保存,将得到的信息为自己所用。希望同学们在以后遇到的问题中,可以根据本节课所学习的内容思路来解决问题。练习:填写信息采集卡

信息技术学案 篇6

一、从“木”到“林”——纸质导学案,培养动笔习惯

学生上信息技术课很少带笔,课堂上多是“握着鼠标 丢了笔杆”的状态,但信息技术课是不是只需动鼠标,不需动笔呢?答案当然是否定的。

小学信息技术课程里那些内容适合使用纸质导学案呢?“程序设计”类的涉及逻辑、计算、编程等,需要学生在纸上划一划才能得出结果,写一写方能明晰思路的教学模块。比如小学信息技术(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2014年7月第2版)四年级的Scratch单元以及五年级的Logo语言单元。

以五年级logo语言第2课《画楼梯》为例,本课是学生学习logo语言的第2课,需要掌握的命令共有4个,分别是FD前进命令、BK后退命令、RT右转命令、LT左转命令,这些命令是以后画任何图形所必需的基本命令,在教学时,我以纸质导学案为依托,预习为先导,以学生自学为主体,互动交流为主方式,在导学案中设计有层次、有梯度的练习,驱使学生动脑(想方法)、动笔(写程序)、动鼠标(调试程序)相结合,一步一步探索总结,得出4个命令的使用方法,所有的学生都有所收获。

导学案的基础载体是纸质,一般由教师设计好印发给学生。纸质导学案在其他的学科中也得到了很好的运用。在实践中,老师们通常的做法是,纸质导学案的底稿采取电子文本的形式保存,根据自己课堂反馈及学生的特点等多种因素再在底稿上上修订,像这种保存电子版的导学案,每年在原来的基础上进行不断修订的做法,就是导学案向电子导学案迈出的一大步。

二、从“知”到“智”——电子导学案,引发探究之乐

在信息技术课堂中,电子导学案的优势则更为明显。电子导学案并非是纸质导学案的简单电子化,它更注重技术的操作和过程,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电子导学案由教师用Word、Powerpoint或者WPS设计好后,以电子文档的形式通过网上邻居共享或者“电子教室软件”等发放给学生。

小学信息技术课程里“网络基础”单元的保存网络资源类的教学非常适合使用电子导学案。例如三年级第15课《遨游因特网》,本课结合三年级学生语文课本中刚学过的《长江三峡》这篇课文,要求学生完成有关“长城简介”的电子导学案,引出如何在因特网上搜索信息。以查找“长城”为任务明线,搜索的技巧与方法为暗线,两线同时进行。锻炼学生的自学与信息获取能力。把网上搜索到的资料进行阅读、分析、筛选、整理、加工,将自己需要的内容保存到导学案中。

除了上述情况适合使用电子导学案外,需要教师提供半成品(例如图片处理)作品,留下相关的技术空白,以需求激发学生探究电脑技术这一类的教学内容也适用。

电子导学案的使用过程中要提示学生实时保存,并记住存储的位置,以便整理和复习。

三、从“碎”到“统”——网站导学案,延展教学时空

当下盛行的“微课”、“一师一优课”等优秀的教师授课视频资源,及课程所需的图片、影音、flash动画、拓展信息等资源需要一个共享的平台提供给学生进行导学,纸质和电子导学案都不能满足需求,网站导学案应运而生。它除了能容纳各种学习资源外、还可以根据需要涵括更多的内容:比如课前需要学生做选择题进行统计、收集信息,讨论质疑区、评价版块等。借助网站导学案,学生可在课堂上边学边做,也可以假期在家里远程自学,并把问题反馈在讨论区,师生共同探讨。

网站导学案一般使用制作网页的软件来制作,如Frontpage、Dreamweaver、Flash等, 它可以根据学情,自由方便地调整“学、展、点、测”等课堂环节,甚至删除某些环节。此外,网站导学案页面美观,系统性更强。高效课堂上的每个环节与流程,教师都可以在导学案上设置对应的方法指导(导航台)与知识提示(菜单栏),更好地帮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完成知识迁移。网站导学案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 “画图”、“文字处理”、“多媒体技术”、“演示文稿”、“信息技术基础”、“机器人”、“物联网技术”等软件使用和介绍信息技术的历史、前景单元的教学内容适用。以三年级教学内容《画圆》为例,这节课提供了以网站为载体的导学案,“导学案”给了学生路线和方法,也给了学生思想和态度。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得到体验和感受,长此以往,学生就会对哪块内容需要怎么学有自己的思路和方法,为学生学会学习奠定了基础。

使用网站导学案的优势,让学习框架更系统,学习内容更丰富。同时突破了时空的限制,让教学无处不在、课堂无处不在、学习无处不在,真正实现了以信息技术学习信息技术。在网站导学案的影响下,课堂模式与课堂形态也将会完成突破与升级。

信息技术学案 篇7

在传统高中英语课堂教学模式下,学生的学习成绩被摆在了教学的第一位,而其他方面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很多教师甚至利用学生的全部时间和精力来进行教学。虽然如此高压下学生的应试能力非常强,但是这样的课堂气氛较为沉闷,无法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从而无法有效提高高中英语的教学效率。和传统高中英语教学模式不同的是,现代化的教育技术课堂教学气氛非常活跃,学生的积极性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得以调动,且课堂活动形式非常丰富,能够引导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进行高效学习。但是,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之下,学生的动笔机会非常少,应试能力也相应比较差。

本文将重点探讨信息技术与高中英语课堂教学整合模式,即“学案引领、分组合作、技术辅助”的实践。根据本文的研究,该模式的教学实践主要分为如下几个步骤:

第一、课前的预习阶段

根据学案引领、分组合作、技术辅助的课堂教学模式要求,第一个重要阶段便是课前的预习阶段。这个阶段是学生充分发挥自身作用的阶段。教师应该首先根据本课时的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来设计学案,并且要在上课之前将学案发到每一位学生的手中,要求学生根据学案上的要求和指导来进行预习,从而使学生对本课时的核心概念以及重要知识点有初步的印象。更为重要的是,通过课前预习,学生可以初步了解自己所存在的问题,从而能够带着这些问题来上课。有了明确的关注重点,上课效率也会得到极大提升。例如在教学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高中英语必修一Unit 4 Earthquakes中that、which、who、whose引导的定语从句时,教师可以先为学生编写关于定语从句的学案,并作如下引导:

“Well, you should spend about half an hour before the next class in previewing these knowledge points on attributive clauses. In this process, you should try your best to have a general understanding on the concept and the basic usages of this grammar point.”

这样,在学案的引领下,学生便可自行展开预习环节,从而有效调动起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并为下一个阶段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二、信息技术辅助下的重点知识归纳和展示阶段

在课前预习阶段的基础上,信息技术与高中英语课堂整合模式的第二个重要阶段便是信息技术辅助下重点知识的归纳阶段和展示阶段。具体来看,这一个阶段又可以具体分为两个基本环节。

第一个环节就是在课堂上充分利用现代化多媒体设备,如投影设备以及电脑等,对重点知识进行呈现,并对基本的用法进行讲解。当然,在多媒体设备的辅助下,还可以播放相关的音乐、视频以及英文电影等。通过这种方式,学生们的注意力会高度集中,从而提高高中英语的课堂教学效率。例如在教学高中英语必修一Unit 4 Earth-quakes中关于that、which、who、whose引导的定语从句时,教师可以在这一环节首先利用投影设备,用表格的形式为学生展示这四个关系代词引导定语从句时的区别,从而使得学生能够较为直观地掌握本课时的重点和难点。另外,在此基础上,为了能够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得更多的学生对该知识点有更为深刻的记忆效果,教师还可以利用现代化的科技手段为学生播放一首讲解其区别的歌曲,从而使学生能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掌握知识, 提高能力。

第二个环节则是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共同探讨自己在预习阶段所发现的问题以及教师尚未讲授到的问题。 这样,学生的思维可以得到最大程度的拓展和发挥,并能在小组内发挥自己的长处来解决问题。接着,可以让每个小组派代表上台进行展示,教师给予当场点评和指导。

第三、课堂中的检测与评价阶段

根据本文的研究,信息技术与高中英语课堂整合模式的第三个重要阶段便是课堂中的检测与评价阶段。在该阶段,学生可以在前两个阶段的基础上,当堂完成学案所布置的测试性练习,以有效检测自己的学习成果。在完成练习之前,教师可以这样指导并鼓励学生:

“Boys and girls, now, you are required to finish the exercise in your guided learning plans by yourselves.If you have some problems, don’t be afraid. We would solve your questions later on. I am sure all of you can do a good job.”

待学生完成相关练习之后,为了进一步活跃课堂气氛,用热情感染每一位学生,教师可以安排各个小组进行竞赛抢答。但是,竞赛并不是这一阶段的最终目的。教师还必须在学生呈现了他们的相关答案之后,给予学生及时并准确的评价。同时,就学生存在的普遍问题,教师还应该进行重点强调。

结语:

本文以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高中英语教学为例,在分析传统的英语课堂教学与现代教育技术课堂教学的利弊基础上,探讨了以学案引领、分组合作、技术辅助为核心的信息技术与高中英语课堂整合的新模式。

大体上来看,这一新的教学模式能够从较大程度上克服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符合新的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对高中英语教学所提出的要求。具体来看,这一教学模式能够充分调动每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帮助并引导他们以主人翁的身份参与到高中英语的学习实践中,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最大程度地用热情和信心感染并熏陶每一位学生。同时,在多媒体技术的辅助下,可以有效地提高高中英语的教学效率,使课堂活动更为生动有趣。

不过,在利用这一新模式进行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还必须注意,绝对不能一味地追求推陈出新,而完全忽略了学生的接受程度和学习效果。反之,教师应该以学生的学习为中心,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程度和兴趣爱好,不断改进,才能取得应有的效果。

信息技术学案 篇8

关键词:初中信息技术,导学案,课堂效率

现代信息社会人们必须具备的一项基本能力便是信息技术, 因此, 初中信息技术教育作为基础教育的主要内容, 就显得愈发重要。教师为了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就一定要努力提高教学效率, 这也是所有教师都需要认真思考和努力探究的课题。

1 初中信息技术课的导学案设计

1.1 激发学习动机, 准确提出学习目标

在一般教学条件下, 学生往往有着十分混乱的学习动机。对学生的内部动机进行有效的调节, 从而激励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 以此来帮助学生维持很好的学习积极性。教师可以在设计信息技术课程的导学案时, 进行特定情境和启发性问题的创设, 从而对学生积极引导, 帮助其主动思考和探索。[1]此外, 考虑到信息技术课程较强的实践性, 因此, 对于导学案的设计要做到明确学习目标, 紧密结合实践。要在导学案中运用恰当的、适合信息技术课程特点的教学方法且目标明确。诸如, 任务驱动式、主题探究式和研究式学习方式等都是比较切合信息技术课程特点的教学方法。

例如, 八年级信息技术的一节课“元件及运动渐变动画”。这节课的主要教学任务是让学生理解元件的含义, 对制作运动渐变动画的技术加以掌握。这节课的教学内容倾向于技能操作方面。所以, 设计好课堂导入、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非常重要, 同时还要考虑案例的设计和问题的提出, 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和空间, 最关键的是要学生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解决提出的问题, 获得相关的知识经验和技能。这节课的课堂教学设计可以采用任务驱动教学和导学案的教学模式进行。从构建高效的信息技术课堂效率, 来帮助学生完成学习任务、达成学习目标。任务驱动教学法在信息技术课堂上比较常用, 教师在出示任务之后再进行演示, 学生在旁边观察模仿, 最终独立完成任务。导学案的设计是要先学后教, 在把知识问题化的过程中启发学生, 发散其思维, 也将教师“导”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

1.2 根据不同的学情, 精心设计导学案中的学习任务

教师设计导学案要充分地了解学生, 包括了解他们的认知水平和接受能力等。据此来思考让学生学什么、怎么学的问题。现代学生观要求教师从学生的角度看待问题、理解教材, 了解学生的知识经验水平是为了了解学生感知教材的能力;研究教材也要从学生的思维进行, 导学案的设计要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困难有充分的考虑, 并设法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应对困难。信息技术课程有着很强的实践性和综合性, 因而学习任务的设置对把所学知识、技能放在具体问题中学习特别重视。教师精心设计的完整导学案, 对于学生而言, 其收藏价值很大, 可用于学生的后续复习。

1.3 将分层教学融入导学案设计中去

在信息技术课程中有着不同难度的模块, 可能会造成学生严重的两头分化, 在程序设计模块可能更是如此。教师教学的关键就是要让不同的学生在完成相关教学内容的同时要与自己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分层教学”是教师可以尝试的不错的方法[2], 可以在课堂教学中使用。导学案是针对全体学生的, 同时学习任务的设计也要具有针对性, 这就需要教师对学生善加引导, 令其积极主动参与且获得成功体验。教师这时候就需要按照不同层次的班级来设计不同层次的任务。学生可自主选择, 最终独立完成任务。

1.4 结合课程特点, 做好学习总结

在信息技术课程当中的学习模块很多且不同, 又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综合性, 因而教材中蕴含的知识可能很零散。这就需要教师及时地归纳小结, 帮助学生一起形成完整、清晰的框架。所以, 导学案对于这方面工作要做好。归纳小结存在多种多样的形式, 文字概括或是图示总结都可以。

2 导学案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步骤分析

尽管不少初中信息技术教师已经意识到导学案的重要性, 可是导学案在具体应用的过程中还有不少问题的存在。对于这些存在的问题, 我们必须在最短的时间加以改善, 这样才能在利用导学案的基础上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在一些信息技术教学活动中应用到导学案, 教师应该对导学案的操作步骤加以特别重视, 尽可能地避免操作问题带来不好的发挥。一般来说, 关于导学案的操作过程主要包括三个阶段:课前导学、课堂研讨和复习巩固。

教师要做好备课工作, 也就是课前准备阶段。信息技术教师首先要以教材学习目标作参照, 并且要研究学情, 即学生自身具备的知识经验水平情况。其次在导学案中加入本课时的重点内容。在信息技术课前导学阶段, 信息技术教师应该与教材的重点内容相结合, 编制适合学生的、合理的预习计划, 这样学生就能在课前一定程度地了解教学的重点内容。信息技术教师可以在这一环节, 对学生善加引导并促使其制定自己的学习目标, 并且安排强化预习的内容。对于导学案中的有关知识可以给学生做展示, 包括基础知识级、理解应用级和拓展级等。这样学生对自己所要完成的学习目标就有了一个明确的了解, 从而适时地完成自己的学习任务, 在这个过程中也能促使自身的学习能力不断提升, 同时也提高了信息技术相关技能。

3 结语

通过教师的具体教学实践, 优化设计导学案将有助于课堂效率的提高, 并为此架起一座更便捷的桥梁。因此, 我们教师在教学实践的过程中, 就要努力对导学案进行精心设计, 在设计的同时还需要对使用的技巧和方法特别注意, 在教学过程中始终贯穿导学案的思想。而有效课堂教学模式的建构和有效教学策略的采用也十分重要, 目的都是为了实现更有效的教学, 但是这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付强.浅谈初中信息技术课的教学方法[J].成才之路, 2009 (14) .

信息技术学案 篇9

1“校企互动”建设信息化教学资源库的必要性

过去教学资源库多数是学校单方建设和管理, 教学资源缺乏真实性、行业标准和规范化, 教学资源的工学结合特色不明显, 多数信息化教学资源平台除了课件、教学资料和项目外, 其它典型的资源缺乏, 只是换汤不换药的案例型资源, 教学资源的共享性和通用性不够, 原因是企业资源没有真正被嵌入, 企业没有真正参与到教学资源建设和管理中, 因此, 构建一个校企互动的信息化教学资源库平台是解决教学资源缺陷的最有效地途径, 校企互动模式下进行教学资源更新和共享, 多方动态更新和丰富教学资源, 真正实现教学资源的多方信息化建设和管理, 满足精品资源共享的要求。

2 高职软件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信息化建设思路

校企互动构建教学资源库平台, 校企互动建设信息化教学资源, 校企互动更新教学资源, 校企互动在线指导网络学习, 校企互动进行教学资源管理和共享。

2.1 构建多层的信息化教学资源库平台

使用中大型综合网络系统开发技术, 构架基于多层的网络化教学资源库平台, 设置学校和企业两级系统管理用户, 为后期教学资源内容建设和管理服务[1]。

2.2 建设教学资源平台框架模型和内容模块

根据专业课程体系、专业技术特点、行业规范和标准、师生现状进行教学资源库平台的框架设计、内容模块划分和版面设计, 实现层次化的教学资源库平台建设模型, 为后期一站式的教学资源建设、更新和管理奠定基础。

2.3 建立校企互动的教学资源建设与管理机制

校企研讨和约定, 共同建立校企互动的教学资源建设与管理机制, 作为约束校企双方主动做好教学资源库的建设工作, 明确各自职责和任务, 激发企业建设教学资源库的热情。

2.4 校企互动建设和管理教学资源库平台

校企在线互动建设教学资源库, 及时改进和更新教学资源库, 定时提供学生在线资源下载和学习服务, 共同管理好自身职责范围内的模块内容, 相互促进的管理好整个信息化教学资源平台[2]。

2.5 教学资源共享机制建设和共享实现

探索校企联盟、校际合作的教学资源共享机制, 本着贡献资源、共享资源的原则, 校企、校际共建、共享平台资源, 形成教学资源库平台的共享联盟。

3 高职软件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信息化平台建设目标

围绕高职软件技术专业, 依据软件服务外包行业标准和规范, 建成校企互动、校际合作的专业教学资源库平台, 实现教学资源标准化、真实化的建设、管理和共享, 面向广大师生, 服务高职软件技术教学, 提供及时、真实、标准、完善、规范的教学资源[3]。

4 高职软件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信息化平台建设内容

以健雄职业技术学院的软件技术专业为例, 探讨一下教学资源库信息化平台的建设内容。

4.1 分类建设专业教学资源库的资源

根据软件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课程体系, 整合技术流程和规范, 划分课程模块, 可以将软件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分成后台数据库技术、基础编码技术与规范、网络版系统设计与编程技术、手机软件开发技术、软件测试技术几个内容模块, 每个模块分成课件、视频、微课、教材、项目资源、优秀成果、基本课程资源和标准等。

4.2 在线设计多层的专业教学资源库平台

使用C#或是JAVA高级编程和开发技术, 构建面向对象的多层系统架构, 将各课程模块、内容模块进行在线版面设计和流程界定, 采取统一化的管理模式和智能化操作流程进行系统功能划分和设计, 并完成功能编码与性能测试, 为后期教学内容建设提供傻瓜式无码操作服务。

4.3 校企互动建设专业教学资源

在校企合作基础上, 建立校企互动建设教学资源的工作机制, 校企互动构建教学资源库平台资源, 尤其实现企业远程控制下的教学资源建设和更新服务。企业可以修善教学资源、更新教学资源、管理教学资源, 教学资源库平台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企业的仿真体验平台[4]。

4.4 专业教学资源平台的共享和共建

教学资源不仅是校企互动建设, 更重要的是共享, 而共享主要面向不同学校的师生, 为了更好的共享资源, 就要有更丰富的资源, 因此, 校际可以结成联盟, 参与共享教学资源的学校也要及时上传分享自己的特色资源, 形成一种共建、共享的教学资源校际联盟建设平台。

5 总结

教学资源的真实性、标准化、岗位规范化, 都要求教学资源企业元素增加, 必须采取校企互动的教学资源建设方式, 调动企业愿意参与教学资源建设的积极性, 研究了校企互动教学资源建设思路和内容, 在健雄职业技术学院实践证明了其有效性, 教学资源共享是落脚点, 而校际合作共建、共享教学资源将是永恒的主题。

参考文献

[1]葛建中.关于高职院校共享型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的若干思考[J].全国职业教育优秀论文, 2010, (11) :99-102.

[2]杨正校.基于ITSS的高职软件技术实训教学改革与实践[J].苏州市职业大学, 2013 (1) :63-65.

[3]李洛, 古凌岚, 汪清明.“三阶段技能递进式”高职软件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实践[J].职业技术教育, 2010 (32) :12-15.

信息技术学案 篇10

回顾一下我国信息化的进程,看一下当前信息化发展的重要趋势。当前国家正在推进实施的一些重大规划,对档案和信息资源的开发以及云计算相关的关系提出一些看法。在20世纪40年代,有两件大事影响了人类文明发展的进程,一是1949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二是1946年美国发明的第一台电子计算机,这标志信息革命的开始。这恰恰都是在70年代,这两件事情发生了很大的变化,1978年小平倡导改革开放推动了国家的整个发展,而70年代开始的微处理芯片和90年代的互联网则加速了整个的信息革命。我国信息化的进程经历了四个阶段,特别是从1956年到1966年这个艰苦创业的阶段,在那个时候,我们提出的是OA,OA组委会这么多年来在其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所有的信息化恰恰都是从办公自动化开始。到2000年,进入了信息化全方位、高效益推进的阶段,进入了资源整合,特别是信息资源整合的重要阶段,当今谁掌握了信息资源,可以说谁就掌握了世界。在这个情况下,我国在经济信息化进程中经历了一段很曲折的努力。从1984年开始,国务院先后批准了海关、税务、电力、金融等10多个国家级信息系统的建设,1990年国家正式批准利用日本政府贷款,援建国家经济系统建设,是国家用巨资投入信息化建设的第一项大工程,1993年,国家的“三金”工程正式启动,1994年中关村接入了互联网,中国成为世界上第77个真正拥有互联网的国家,1999年,国家经贸委和中国电信倡导发起政府上网工程,同年9月招商银行率先启动了网上银行,现在年轻人都离不开网银,实际上网银是上个世纪的最后一年才起步的,十六大以来,国家的整个经济在高速运转,对信息化产生了强烈的需求,特别是十六大党中央把信息化定义成为覆盖现代化全局的战略举措,使我国的信息化进入了全方位、高效益、深层次发展的一个新时代,这是一个非常大的标志。

但要注意我国的全球信息化指数,这几年来不升反降,这给我们要敲响一个警钟,这几年信息化的指数从2008年以来是一个下降的趋势。在“十二五”中,国家专门制定了下一代互联网的发展计划,包括现在国家已经发布的一系列有关信息化规划,都反映了一个问题,在国家电子政务发展的五个阶段中,首先是以文件办理流程化和电子化为基础的办公自动化系统,这是整个电子政务发展的一个最重要的基础阶段,在这个基础上推进各类业务系统的应用。包括今天进一步推进跨地区、跨部门的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进行进一步的集成创新和协同服务。在新世纪以来,信息化在全方位推进,特别在2002年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成立后,先后推进了一系列重大的电子政务工程,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如北京市的万民网格化管理系统,现在不仅做到城管、社保,还做到了整个社会创新的管理,电子政务现在已经成为国家行政的重要的基础设施,成为政府推进改革的必要手段。

取得成绩的时候,要看到国际上电子政务发展的特点,全球电子政务是在继续高速推进,在基础设施的完备程度和相应的政策能力开发,以及信息通信技术的应用方面,我们同发达国家存在着普遍的滞后现象。应该说,多数国家这方面发展得还并不是特别好,但是确实有少数的国家取得了较大的突破,实现了电子政务从一般的应用到更加互联治理和更加集成的阶段转变。这里特别能感觉到的像北欧一些发达国家,已把电子政务和政府的业务实现了有机的整合,进一步改进了政府的服务。发达国家电子政务发展,大概有三个重要的趋势:一是首先不断发展电子政务的理念;二是不断整合和创新电子政务网络的发展,三是不断创新电子政务的建设模式。

国外有这样几个特点,一是协同型的服务成为电子公共服务发展的新模式(主模式),以公众为中心,不断来增强公众服务的深度和广度。二是在发达国家可以看出来,如美国的第一政府网站都可以实现与联邦政府、州政府无缝连接,提供所有政府的服务。三是进一步缩短数字鸿沟,促进公共服务均等化。特别是对于数字化的服务,不仅是能够提供给成年人,还可以提供给老年人,包括弱智、盲人等弱势群体。四是有完善的公共服务的评估体系。

特别要强调整合治理是当前后台政务系统发展的重要趋势,不仅把IT技术看成是普通的信息技术,更把它看成是一种促进公共服务创新和生产力提升的战略工具,在推进政府和公民间,以及政府和其他类型的企业间的合作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可以看到,包括5月7日晚间新闻cctv-2提到国家交通的管制更加朝着智能的发展,这里有电子政务和整合信息资源,包括道路资源、车辆资源和管理资源,通过这些来进一步实现整个城市管理的有序。北京作为一个特大城市,有一个“首堵”的称号,这些方面都需要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来进一步进行整合治理。

当前整合治理有三个阶段,一是首先要强调基础设施的整合,现在国家各个部门,一直到省市的各个厅级,各个行政单位在信息基础设施方面重复建设问题是非常严重,不论多大单位,都有一个信息中心,有一套自己管理的设备,但是实际上利用率很差,而且服务质量不好,很难真正培育和形成一个好的运维体制。除了在基础设施方面的整合,最重要的是信息资源的整合,信息资源很难做到一个信息资源建设中最重要的原则是要做到“一数一元”,现在多数政府部门重复采用公民的信息,可以说信息是“一数多元”,企业也不是很重视,有一个部门,下面有一个局,在他管的企业,有11个垂直的系统,每一个垂直的系统都向企业采集信息。企业的老板说不堪重负,信息的上报已经成为企业的一个重负,企业对信息的质量,可以说不是非常严肃认真,所以使得这个上报来的信息,即使是同一个元的数据变成了一人多面,变成了数据五花八门,到了上面以后数据不一致,也不统一,使得管理部门也很难做出一个正确的选择。所以要通过基础设施的整合和信息的整合使政府的管理进一步到位,进一步提高公共服务的水平。在电子政务的网络整合方面,国外已经有了很多经验。

其中很重要的一点,从国外来说,积极探索通过网络基础设施的运用,包括英国和美国,都在建立专有云的平台,这样的话,各个部门就不需要自建自管网络,每个单位都管一个小网络,服务器利用率很低,而且运维成本很高,现在每个政府部门每年信息化的运维经费在直线上升,财政部等有关部门大呼现在已经承受不起,在去年的一份文件里,一位领导已经尖锐地批出了以后对于政府的信息化投入要像控制政府“三公消费”一样严格的控制,提出了非常尖锐的要求。为什么要强调整合、强调云服务?就是面对新的网络应用给政府带来了挑战和机遇,就像现在的微博,微博不“微”,但是用好微博很难,也很重要。如果离开微博,实际上也离开了政府了解社情民意的一个重要渠道。国家的电子政务已进入了一个成熟期,大多数政府机构的核心业务已经完成了不同程度的信息化,目前在“十一五”以来,整个电子政务得到了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在改善公共服务,加强社会管理、强化综合监管和完善调控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已经成为当前建设服务型政府不可或缺的手段。可以看到,中央和省级政府部门主要业务的覆盖率已经超过了70%,大家熟知的像“金关”(海关信息化建设)、“金税”(税务管理信息化)和“金盾”(公安信息化)等工程已进一步深化应用,取得了很大的效果。

现在不管到哪里,身份证都是随身必须携带的,因为大家住酒店要用、上飞机要用,买火车票也要实名制,已经发挥了重要作用。这几年在其他领域也已经发挥了重要作用,特别是在各地来说,一些地方部门的电子政务建设,在某种程度上比中央搞得更好。一些地方在自己的行政体制框架下,实现了资源整合,实现了互联互通,这一点是可喜的成绩,面对着这些可喜的成绩,电子政务的建设目标的五个关键的转变正在逐步的实现。就是从重建设轻应用向注重深化应用转变,从网络的分散建设向资源整合利用转变,从信息系统的独立运行向互联互通和资源共享转变,从信息偏重自我服务向注重公共服务转变。

档案也是,过去的档案一入了档案室就束之高阁,很难得到充分利用。现在,在整个社会发展的时候,对档案信息的需求非常迫切,以城市建设的档案为例,整个尝试网管,包括地下管线建设对城市建设至关重要,为什么现在微博上抱怨,城市里一到下雨就变成到处都是积水潭,北京前不久还发生大家都知道的悲惨事件,在长安街附近,南礼士路上一个女士掉进了一个热水的井中,最后不治身亡。就说明档案没有得到很好的利用,使马路经常按拉锁。从全国来说,电子信息化和电子政务建设已经是一个普及发展的阶段,并正向深度发展的阶段进行转化。

当前电子政务发展具有了这样的一些基本特征,从总体战略部署,从中央几个文件,从17号文件、18号文件到后来的电子政务的框架,最近工业和信息化部已经正式下发了“十二五”的电子政务发展规划,明确了总体战略部署和战略目标,整体思路是清晰的。已逐步认识了电子政务发展的规律,它的实践成效也越来越突出。

下面对“十二五”期间对电子政务发展的规划的情况做自己的解读,在“十二五”国家整个总体战略规划,也就是去年“两会”正式通过的规划中,明确了信息化的战略地位,用了很大一段话,整个来阐述在“十二五”期间国家对信息化建设的任务。其中明确提出了要全面提高信息化的水平,其中特别强调要以信息共享、互联互通为重点,大力推进国家电子政务网络建设,来提升政府的公共服务和管理能力。在新时期,国家明确要在五个应用领域推进信息化建设,包括电子政务,其中包括文化领域的信息化,这里明确把图书、档案、文博、广电、网络治理作为文化领域信息化的重要内容。按照中央一些领导同志和一些专家的建议,明确提出在新时期,电子政务发展思路要以项目为主线,转向以体系结构总体规划为主线进行全局推进,强调顶层的设计,是新时期电子政务的一个很重要的要求。特别是强调了“十二五”时期,国家电子政务发展的总体思路,一定是要把深度融合、效果导向作为发展的重要特征,在这样特征里,关键是针对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强调信息化的成效,“特别提高”是扎实推进政府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大力提高电子政务的服务质量。很多民众都希望通过政务信息公开了解政府信息,但是坦率地说,现在政府信息公开做得还很不理想,应该说民众多有抱怨,特别是依公正要求,申请公开的针对往往长期得不到政府的答复,这是必须要解决的一个问题。总的来说,“十二五”时期国家电子政务的发展目标,其中这五条:切实提高治国理政能力和为服务型政府发挥更加显著的作用,另外对核心政府业务支撑的广度和深度达到较高的水平,政务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经济社会效益更加明确。

具体目标在电子政务发展规划里提出了要核心业务的信息化覆盖率在中央和省级达到80%以上,地市级以上达到70%以上,区县达到50%以上,明确提出了专业信息资源更加丰富,开发利用水平要显著提高,要使得80%以上的行政许可项目和公共服务事项,都能够实现在线办理。围绕这些目标,提出四个方面的重要任务:一是改善公共服务。二是加强社会管理。三是强化综合监管。四是完善宏观调控。社会主义国家执政理念核心是做好公共服务,首先要做好核心业务的信息化,包括国家正要准备建设的一系列重大信息系统,在“十二五”期间,已经启动的,如住房城乡建设部正在建设全国的房地产和房屋的管理信息系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系统,要采用云计算的平台,首先把全国的保障房管理纳入到统一管理系统,有二套房、三套房限购的说法,但实际上,如某某人在北京买了房,在深圳也买了房,在成都也买了房,在系统没有整个建立之前不能统一管理,大家经常反映一些保障房分配不公平,很多人是不符合保障房条件的,比如说一些老板,或者是开着豪车的人也住进了保障房,都是因为这个系统没有建设好,这个系统不是一个住房建设管理部门就能建设的系统,必须要和社保、社会信用系统、银行系统能够真正的互联互通才能够建好这样的系统。再如大家非常关心的食品安全问题,这个监管系统是一个迫在眉睫,现在正在抓紧建设的系统,目前,屡屡出现的有毒胶囊的问题,引起了大家的关注。第二项重要的任务就是要强化政府信息资源的开发,信息资源的开发应该是信息化建设的一个非常核心的内容。所有的系统之所以现在发挥的作用不好,往往都是信息资源的开发和整合没有真正做到位,这几年来人口数据库已经发挥了一定的作用,已经实现了在任何系统里都可以查到的基本信息,比如现在的出行都有了比较好的安全保障。现在银行的反洗钱系统也是和人口库进行了有机的整合。

开发政府信息资源,关键是提高政府信息资源的管理水平,特培是规范政府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工作流程,这里很重要的是要强调系统机制的创新。一个系统里,有没有信息,这个信息能不能可持续的,稳定的供给?现在很多系统确实发生过这样的问题,就是这些系统在开始建设的时候找到了一些信息,等到开鉴定会或者验收会的时候,就变成了这个系统的追悼会,因为之后就没有信息了,就来不了信息了,没有得到信息保障的机制。这是信息资源开发中必须要解决的一个问题,要强化这种基础信息的建设,强化信息共享。在国家的规划里明确在“十二五”要加大这几个基础库的建设,包括人口库、法人库、宏观经济、空间地理和自然资源,以及文化资源,包括档案资源,这些都是非常重要的资源。强化政务信息资源的管理,因为政府是现在信息资源的最大拥有者,政府通过各种的法规,包括统计制度,已经掌握了大量的信息,这些信息绝大部分应该拿出来给广大公众使用。要强调三个东西,一是要强化政府信息资源的准确性管理,坚持一数一元,不要重复采集;二是加强政府信息资源的可靠性管理;三是加强政府信息资源的可用性管理。在这个基础上来推动跨地区、跨部门、跨层级的信息共享,丰富共享的内容,扩大信息共享的覆盖面,提高信息共享的成效。

要加快推进国家级的,电子政务信息共享的平台建设,其中建设各级的数字档案馆,应该说为这个提供了很好的平台,对电子政务下一阶段的建设重点有二个理解。

一是强化网络的整合和网络的覆盖,二是强化资源的整合,特别是信息资源的整合,还要强化信息安全。最近国务院正式批复了《国家发改委启动国家政务信息化工程建设规划》,这个规划与前面讲的《国家电子政务规划》是两个不同的规划,这个规划的意义更加重大。“是决策国家重大信息化工程和安排中央财政预算内投资的重要依据,是国家准备花钱在电子政务中要做哪些事情,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规划。这个规划的范围也是围绕五大智能,经济调解、市场监管、公共管理、社会服务和应急管理等主要政务智能开展的重要信息系统建设。具体的包括了网络的建设,包括内网平台和外网平台,包括了基础库、人口库、法人库、空间地理信息库、宏观经济信息库,包括文化资源信息库,这个文化资源信息库中明确提出,要把国家档案信息作为重要的内容,建设成为国家的文化资源信息的重要内容,还包括了国家重要的世界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国家重要文物、国家档案信息,这是在“十二五”期间国家要投巨资建设的系统,同时还要完善相应的基础保障措施。

当前,首先要抓住机遇,树立信心。通过这次高层论坛,做电子政务和档案信息化的促进派。电子信息化在推进过程中碰到了很多阻力,其中一个很大阻力是国家传统的文化观念不够开放,在看到电子政务建设的成绩时,也存在很多问题,不能讳言这些问题,也不回避这些问题,但必须说,成绩是主要的,在不搞信息化就不行的情况下,一定要树立信心,平时要做一个顶层发展战略,制定好策略,其中很重要的是要改变以往以技术驱动市场的策略,要真正理解各个部门对电子政务的业务需求、信息需求和发展目标。同时要提升整个电子政务发展的核心竞争力,特别是要提出很好的解决方案,特别是要把握好下一步的着力点,要强调的公共服务,强调服务的平台,强调真正进行创新。档案管理的现代化需要云服务,云服务最重要的就是云计算,并不是盖多少数据中心。现在很多论坛上讲云计算,讲得云山雾罩,云计算归根到底是能不能实现很好的资源整合服务,并不在于搞什么样的数据中心,一些城市发展云计算动不动就说搞多少服务器,这种说法是不科学的,最重要的是能够实现像享受水煤电气一样的服务,信息服务将来不需要关注自己的机房和服务器,只需要关注自己的服务。国家的档案信息化经过了几十年的发展,已经取得了跨越式的发展,但是也存在着很多成长的烦恼。档案管理的软件,据不完全了解,类型比较多的数据库类型和结构往往也不相同,一些资源还难以实现互联和共享,档案的规范化和通用化的问题还比较尖锐,怎样通过当前利用云计算实现跨系统、跨平台、跨地域的网络化应用,提供一个非常好的发展机遇。

在建设部的全国保障性住房管理系统,有一个问题,全国商品房的销售系统不是由国家建设,是由各个城市建设的,涉及到的城市有700多个,这700多个城市建设的系统中,采用了不同的系统、不同的硬件、不同的数据库,以数据库说,全国住房登记管理系统,大家都在网上买房子,采用Orarcle数据库大概占到现在全国商品房登记售卖系统的60%,其中采用Sybase、SQL Server等国外数据库产品又占了20%多,还有一部分采用了国产数据库,甚至还有采用文件系统。在这种情况下,建立一个全国统一的系统是很困难的,这些系统在各地都是生产系统,每天都要买卖房子,都要用这个系统,采用了云平台,在建设部利用这样一个云服务的平台,把这种异构的跨平台的系统整合在一起,实现了整个的整合,这给将来建成集约化的服务提供了一个可借鉴的参考,总的来说,采用云技术,推动云服务,推广通用的数字档案和数字档案馆的系统,提供先进的搜索引擎、智能检索,实现档案数据的集约化存储,把档案建成更好的可以开放的宝贵信息。

在国家当前规划里,明确提出了发展云计算有三句话:一扩大、二注重、五举措。首先扩大国内市场的规模,注重重大技术的突破,注重增强核心竞争力,其中五个举措,包括实现专项的规划,推进创新发展,进一步做好中央和地方项目的对接,加强信息能力建设,同时希望将来聚焦面向档案信息系统这种服务业,怎样通过云计算做出典型的试点示范,把电子资源信息化建设以及云服务很好的结合起来,这将是一个大有可为的天地。当前在推进过程中,首先要把应用放在最突出的位置,要看是为谁所用,能不能取得应用的效果,同时在应用中要强调的信息机制,要有一个可持续发展的模式,同时要重视的标准化建设,要加强档案管理中,知识产权保护和整个信息安全保障模式的建设,“十二五”很多规划都浓墨重笔的说了云计算,这迎来了一个很好的实际,特别是去年,关于十七届六中全会也把档案信息化融入到文化领域信息化的建设中间,提出了要大力发展数字化“三馆建设”,其中就包括了档案馆,当前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发展政策。要积极参与一些重点工程,把档案建设和重点工程建设结合起来,现在有一个很好的契机,在国家级的电子政务的工程验收中,档案的验收非常重要,而且档案是不是信息化管理也作为一个验收指标。

信息技术学案 篇11

【关键词】多维耳穴养生保健仪;慢性疲劳综合症;失眠;痛经;消化不良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3.07.039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7-3541-02

20世纪50年代以来,中国加强了耳穴的研究与应用。从一开始的辅助治疗到现在的耳穴国标的颁布执行。耳穴诊查和治疗发展逐渐普及。现阶段耳穴诊断大多运用有单一的低电阻技术诊断仪,但是无法全面的了解耳部腧穴所反映的身体病变情况。而丁光宏等用红外光谱检测装置从中观察到:人体红外辐射强度的个体差异以及穴位与非穴位区的红外辐射强度的差别都较大,但频谱特性的差异却不大,这表明人体红外辐射具有相同的生物物理学基础。在4-14um波段,人体辐射与黑体辐射差别不大,而在4和14um波段人体辐射与黑体辐射差别较大,这表明人体表面除了主要体温致红外辐射外还存在其他原因的红外辐射。传统的耳穴检测仪也无法准确提供治疗量的评估,对病变程度的估计不准确。而在未来发展趋势中,需要更加精确的仪器来辅助诊断与治疗。而本仪器——多维耳穴信息养生保健仪应用低电阻、压痛棒压力检测技术诊查耳部得出与疾病相关的阳性反应点,并辅以远红外照射、电流刺激技术对患者进行治疗,即体现了从多方面诊查疾病反映点,从而提供医务人员指导患者治疗,亦可起到养生保健作用。

1临床验案

1.1病例选择选取正常健康人100例作为对照组,再选取慢性疲劳综合症、失眠、痛经、消化不良患者共100例,其中每种证型各25例。同组调查者之间所患病症类型以及患病轻重程度没有显著分别,这包括年龄,体质,健康状况,运动情况等。

1.2疗效标准治愈:临床主症及兼症完全消失,显效:临床主症及兼症消失≥2/3,有效:临床主症及兼症消失≥1/3,无效:临床主症及兼症消失<1/3。

1.3结果显效50例(轻度失眠9例、疲劳综合症12例、痛经12例、消化不良17例),有效31例,无效19例。

1.4在此每个病证各举一个进行论述内科—慢性疲劳综合症(CFS)又称“亚健康状态”。

失眠

病案一:

临床表现:李某,男,33岁,患者工作竞争压力大,精神极度紧张,自感疲劳,休息后不能减轻,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经常失眠,头痛,头晕,精神抑郁。西医诊治无效,故来看中医。

治疗方法:利用低电阻技术诊断仪根据耳郭表面耳穴电信息——耳穴病变区域电阻低的特征进行诊断,探寻、确定耳穴上的阳性反映点。并结合压痛压力探测笔将笔尖对准所选穴区,以相同的力量(注意弹笔刻度伸缩情况)作上、下、左、右点压,仔细寻找压痛敏感点。实验表明在心、肺、脾、肝、肾、交感、肾上腺、神门、内分泌、皮质下等耳穴上,电阻较低且压痛明显。利用多功能耳穴治疗仪的红外线热效应照射和微电流治疗作用(使用方法见附表一),对上述耳穴进行治疗,7天为一疗程,共四个疗程。

治疗结果:约四个疗程后,患者自觉轻松,睡眠质量好,记忆力加强,头痛,头晕症状消失,抑郁情绪消失。

病案二:

临床表现:王某,壮年患者操劳过度,心神交瘁,久之酿成失眠,往往终宵不能合目。面色晄白,神疲食少,四肢倦怠,舌淡苔薄,脉细无力。

治疗方法:仪器使用如上,选穴:门、心、肾、肝、脾、皮质下及枕。

治疗结果:失眠症状明显减轻,其兼症亦有所减轻。

妇科—痛经

病案三:妇科

临床表现:张某,女,20岁,学生,每次月经来时的第一天,小腹隐痛难忍,四肢冰凉,面色苍白,血色紫黯有血块,舌质暗,有瘀点,脉弦细。

治疗方法:仪器使用如上,选穴:神门、内分泌、交感、子宫、肝、耳中。坚持治疗三个月。

治疗结果:三个月后,疼痛减缓显著,血色、舌脉恢复正常。

儿科—消化不良

病案四:儿科

临床表现:王某,男,5岁,腹部胀实时有疼痛,食欲不振,呕吐酸馊乳食,面黄肌瘦,烦躁爱哭,大便酸臭溏薄。

治疗方法:仪器使用如上,选穴:胃、脾、肝、神门、交感.疗程为四周。

治疗结果:四周后,腹胀腹痛感消失,面色好转,大便正常。

2讨论

耳郭是一个倒置胎儿,人体的五脏六腑、四肢百骸在耳郭上均有相应的穴位与区域,耳廓经络纵横交错是人体经络会合的场所,与全身经络内外相应、上下贯通。当人体发生病变时,往往会在耳廓一定穴区出现电特性的改变(称为阳性反映点),可以诊查出相应的某个系统的不佳状态,从而提高生活质量及工作效力。而本仪器应用低电阻、压痛棒压力检测技术诊查耳部得出与疾病相关的阳性反应点,并辅以远红外照射、电流刺激等治疗手段,多方位的,全面的收集患者身体所反映的信息,从而提供给医务人员指导患者治疗,亦可起到养生保健作用。本仪器的优点在于对人体无伤害,无污染,成本低廉,笔者从其他方面还了解到,耳穴疗法对治疗青少年儿童近视亦有显著疗效,面对近视人群越来越低龄化,进行耳穴治疗不失为一种简便有效的选择。但是,根据不同患者的体质,耐受力及病情的轻重程度不同,以及调查样本容量的不足,调查结果会有一定的误差。

参考文献

[1]李媛枫,李幼萍,陈术梅,等.耳压配合中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痛经8例[J].辽宁中医杂志,2002,29(3):144.

[2]冯国湘,朱莹,蒋谷芬,等.针刺加耳穴疗法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35例疗效观察[J].新中医,2004,36(1):48-49.

[3]汤晓云,姜云武,李向红,等.耳穴疗法与亚健康[J].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07,28(4):31-31.

[4]张晓阳.耳针联合体针治疗原发性痛经100例[J].陕西中医,2008,29(11):1520-1522.

[5]刘战平.压耳穴疗法治疗原发性痛经疗效观察[J].中国中医急症,2006,15(12):1350-1351.

[6]苗广宇.耳穴疗法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疗效观察[J].临床军医杂志,2012,40(4):855,886.

[7]吴敏,越群,倪建俐,等.700名健康学龄期儿童红外热像谱特征及中医望诊关联研究[J].上海中医药杂志,2002,(03):34-36.

[8]丁光宏.人体手臂儿个穴位与非穴位區红外辐射光谱特征[J].科学通报,2000,45(23):2530-25350.

[9]张栋,高惠合,魏正岫,等.面部经络现象的红外热像图分析与显示[J].自然杂志,1992:15(7):558.

高校图书馆信息化建设方案探究 篇12

为保证高校图书馆信息系统在未来几年能跟上新技术和新应用的发展, 在构建系统时要充分应用现在成熟的、先进的各种技术, 如网络技术、防火墙技术、服务器硬件技术、操作系统、数据库技术及软件技术等, 保证系统在未来有一定的性能提升潜力, 承载未来新型图书资料及业务的需求。

高校图书馆信息化建设应遵循: (1) 前瞻性; (2) 稳定性和可靠性; (3) 可管理性; (4) 支持多种数据类型; (5) 开放性; (6) 可行性和可绅缩性的6点原则。

2 高校图书馆信息化解决方案

根据高校图书馆信息化设计原则, 针对我校的实际, 我们尝试着提出了图书馆信息化建设的一种解决方案, 以期对高校图书馆信息化建设有所借鉴。

2.1 扫描建设图书馆馆藏图书数字化

图书馆馆藏图书数字化主要需求有两种:一种需要高分辨率的扫描仪, 主要针对善本书、拓片、精美画册;二是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的需求。数字化加工同时对速度、分辨率都有较高要求, 在分辨率方面, 馆藏部分藏书基本采用300dpi分辨率扫描, 可供后期的OCR识别。网上浏览用150dpi显示画面, 在目前网络带宽的基础上保证了网络传输速度和图像的质量。

对于图书馆行业数字资源大规模建设的要求则主要集中在中端产品, 主要考虑因素是成本的降低和数字制造设备的更新速度。当然, 由于图书馆的特殊性, 对于数字化的生产也产生了特殊的需要, 尤其是年代久远的大的影图的处理。通常的作法是将影图挂在墙上, 用数码相机一块块拍完后进行拼接, 并将其整合, 然后存储到数字图书馆服务器中, 用户通过普通浏览器可以访问。

2.2 打造硬件基础图书馆信息化网络平台

2.2.1 网络系统

(1) 布线系统。遵从EIA/TIA 568A/568B的综合布线系统是图书馆信息系统的基石, 有着良好布线资质的系统集成商将能满足系统性能要求。虽然6类布线标准已经出来, 但是其成本较高, 而主流超5类布线同样支持千兆以太网应用; (2) 交换机。目前, 100Mbps1) 2太网已经普及, 基于第二层交换的接人层和基于第三层或以上交换的汇聚层、核心层技术已得到充分应用。主流交换机的Qo S及流控特性也使得网络系统能提供很好的服务质量, 保证图书馆的客户有很高的满意度。中心交换机采用:友康UCOM:UGS一3308F:6口1000MSC接口+2口GBIC三层交换机。分中心交换机采用:友康UCOM:UFS一2400N:24口100M智能交换机; (3) 路由器。路由器是一种广域网 (WAN) 设备, 用来将图书馆的信息系统连接到互联网 (Intemet) 上, 并申请合法的域名和IP地址, 时刻向通过互联网访问图书馆的读者提供实时服务, 这对扩大高校图书馆的读者范围、提升其知名度和美誉度有着很大帮助, 采用:友康UCOM:URS一982:可共享x DSL, Cable/Is DN/PSTN上网, 8口10/100M交换接口; (4) 防火墙。防火墙可以是一台独立的硬件设备, 用来过滤掉有问题的信息包, 它的特点是速度快、安全性高, 但是升级困难;或者是安装在服务器中的软件, 它的特点是配置灵活, 具备防黑和反毒作用, 缺点是它的安全性依赖服务器操作系统的安全性。对于高校图书馆, 拟采用硬软结合的方法来同时防止来自外部和内部的攻击。

2.2.2 服务器

服务器作为构建整个图书馆信息网络的核心, 是图书馆信息化过程中最为重要的环节。图书馆向广大读者提供的服务内容依赖于服务器的性能, 而服务质量则更加依赖于服务器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服务质量是图书馆信息系统也是图书馆的生命, 而服务内容则是图书馆信息系统也是图书馆的活力。它们的表现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图书馆信息化的热情和决心。因此, 选择高性能、高稳定性、高可靠性的服务器就成为图书馆信息化过程的重点。

以下是图书馆信息化所需服务器的一个划分, 主要根据设计结构 (B/M/S) 和处理业务, 分为7类。对于规模的不同, 我们可将部分服务器 (业务) 合并, 以节省投资: (1) 图书加工服务器。图书加工服务器主要负责各种图书电子文档的生成、加工、编录、入库。它是图书馆信息化必不可少的服务器。由于它是直接处理图书资源, 如将排版、印刷的PS2、PS、EPS、TIF、JPG、DOC、PDF等文件转换为电子图书, 它面临着文字、图表等大量数据的考验, 因此它必须追求高性能, 如提供强大计算能力的CPU、内存、以及快速进行网络传输的网络设备。鉴于以上对性能和稳定性、可靠性要求分析, 图书加工服务器采用专用服务器。配置为:CPU:Xeon2.4G/FSB 400MHz;内存:256MB ECC DDR;硬盘:Ultra1 60 36G SCSI硬盘或40 2 IDE硬盘作IDE RAID 0;网卡:10/100Mbps+1000Mbps网卡; (2) 接入服务器。无论是针对多媒体阅览室 (局域网内) 还是互联网 (Intemet) 上的读者, 接人服务器都需要提供图书检索接口, 图书馆的接人服务器需具备以下功能:所有馆藏图书资料的电子化简介;提供资料检索接口, 可根据资料的名称、作者、出版社、书号、关键字段等可区别信息查询图书资料。作为兼具Web服务器和检索接口的接人服务器, 快速的数据处理能力、满足很高的页面点击率、大量的数据交换能力是我们首选考虑因素;同时, 对于正在高速发展的高校图书馆, 拟采用服务器的负载均衡的互相协作技术, 保障Web/接人服务器即使面对众多的读者浏览页面/资料检索, 也能应付自如。接人服务器采用专用服务器, 配置为:CPU:Xeon2.4G×l/FSB 400MHz;内存:512MB ECC DDR;硬盘:Uhral60 18G。SCSI硬盘, RAID 5;网卡:双IO/IOO/O00M网卡; (3) 检索服务器。图书检索程序 (检索引擎) 运行在检索服务器上, 它接受接入服务器上检索接口 (如Web表格) 传人的图书检索条件, 如书名等, 实现在后端数据库中资料的检索工作, 并将检索结果返回给读者。检索服务器, 将图书馆信息化系统的图书检索部分从存储图书资料的数据库服务器中分离出来。检索引擎从数据库中独立出来, 可方便的进行开发、调试、维护、扩展和升级, 不用担心由于检索引擎的不稳定给其背后的数据库带来毁灭性的灾难, 也不用担心检索引擎的调试和升级阶段给数据库带来潜在的不稳定因素。只需要数据库管理系统为检索引擎留出接口即可; (4) 数据库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承载着数字图书馆的几乎所有馆藏资料的电子化版本, 由于图书资料信息数据的种类丰富、复杂, 如普通电子文档、音频数据、视频数据等等, 因此它们对数据库服务器的健壮性、稳定性、可靠性和伸缩性要求极高。同时, 在数据库服务器上也运行着管理员程序, 实现项目的创建, 数据库结构的更改, 项目的删除, 项目分类导航的设定, 数据的引人和导出, 全文的引人, 对项目中的数据的标引、分类和检查任务进行分配。由此可见, 数据库服务器主要的用途是提供文档管理、逻辑组织、海量存储、备份及管理。数据库服务器高可用性解决方案采用集群系统, 最基本也是运用最广泛的是服务器双机共享磁盘阵列方案。双机系统基本结构拓扑图如下:

双机互备援就是两台服务器均为工作机, 在正常情况下, 两台工作机均为信息系统提供支持, 并互相检测对方的运行情况。当一台主机出现异常时, 不能支持信息系统正常运营, 另一主机主动接管异常机的工作, 继续支持信息的运营, 从而保证信息系统能够不问断的运行。双机热备份就是一台主机为工作机 (Primary Server) , 另一台主机为备份机 (Standby Server) , 在系统正常情况下, 工作机为信息系统提供服务, 备份机监视工作机的运行情况 (工作机同时也在检测备份机是否正常) , 当工作机出现异常, 不能支持信息系统运营时, 备份机主动接管工作机的工作, 继续支持信息的服务, 保证系统不问断的运行。综合以上分析, 对于数字化图书馆的核心, 资料数据库服务器, 配置不低于:CPU:Xeon 2.4G×2/FSB 4OOMHz;内存:1GB ECC DDR;硬盘:Ultra160 73G、5热插拔SCSI硬盘, 网卡:双l0, l00, l000M网卡; (5) 域及身份认证服务器和网络运营服务器。域及身份认证服务器的主要功用是管理整个图书馆信息系统, 并提供图书馆工作人员和读者在信息系统上的合法身份认定服务, 实现图书馆信息系统的安全。网络运营服务器主要针对图书馆的运营业务, 如图书的借阅管理、VIP会员制度、收费管理等。

3 多媒体数字资源库图书馆信息化软件平台

正如前面在接人服务器、检索服务器和数据库服务器中分析的那样, 一套设计优秀的图书馆信息管理系统需要在整合各种资源数据、文件的组织和存储、信息检索手段方面要有用户界面友好、操作简单、稳定性好、健壮性高等特点。一套优秀的软件系统能促进图书馆信息化的发展, 并能很快显示出信息化的优势所在。

4 结束语

从高校图书馆的角度来看, 信息化建设既是目标又是手段, 既是图书馆适应信息时代对提升自身管理水平的要求, 又是知识经济和创新型国家建设对其服务对象素质的要求。高校图书馆通过信息化建设为信息化人才甚至创新型人才培养提供信息服务和教育, 从而帮助克服教学科研中阻隔信息的“壁垒”和制约创新的“障碍”。

参考文献

[1]刘海峰, 张学仁, 刘守生.Web信息检索模型特征与问题综述[J].软件导刊, 2009 (3) .

[2]高文.数字图书馆原理与技术实现[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0.

[3]WILLIAM Y.ArEflS.数字图书馆概论[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0.

[4]朱强.谈谈数字图书馆实现的条件[J].大学图书馆学报, 2000 (1) .

[5]涂正清.高校图书馆信息化水平测评指标体系初探[J].图书馆论坛, 2005 (2) .

上一篇:博物馆讲解工作的细节下一篇:神奇的汽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