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域网课程教学(共12篇)
局域网课程教学 篇1
作为因特网的基本单元, 高效、稳定和安全的局域网是各行政企事业单位最基本的信息平台, 利用它能够方便地进行即时通信、数据传输、资源共享等, 是企事业单位进行办公自动化, 电子商务等的基础。“局域网技术与组网工程”是计算机网络发展方向的核心和基础, 是计算机网络专业的专业课程。
“局域网技术与组网工程”课程教学目标是紧紧围绕应用型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 使学生掌握局域网技术原理, 具备构建、配置、管理和维护多种常用的、多平台的、包含广域网连接的且功能完善的、安全的大、中和小型企业网的实际技能, 满足社会对组网人才的需求。
本课程内容涵盖局域网原理与组网工程两个方面, 其中组网工程部分讲述局域网的规划、设计与实施, 网络设备的配置, 综合布线系统和故障排除等, 偏重工程实践, 要求较高的动手能力。要实现本课程教学目标, 离不开实践性教学的支持。本文就如何提高学生工程实践技能, 进行了一些实践教学探索和改革。
1“局域网技术与组网工程”课程实践教学现状
“局域网技术与组网工程”课程实践教学目前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1 教师工程实践经验不足, 教学效果不理想
当前高校教师基本都是从高校到高校, 具有较高的学历, 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知识, 教育理论水平和科研能力较高, 但高校教师少有公司工作经验, 甚少参与实际工程项目, 实际工程能力有待提高。我校虽作为应用型本科院校, 但在引进师资时主要也以学历和科研能力的高低作为首要条件, 我校“局域网技术与组网工程”课程组成员多数未在公司工作过, 基本未参加过组网工程实际项目, 因而在综合布线的工程预算、规划与设计、实施和故障排除等网络工程能力等多方面知识多停留在理论上, 导致这部分实验、实训内容缺失, 而在实践教学中对学生提出的工程问题也多无能为力, 影响学生进一步理解和领会局域网知识, 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1.2 课程实验教学的硬件环境满足不了对课程实验的需求
“局域网技术与组网工程”课程的实践教学主要的实验室包括网络实验室和综合布线实验室。我校近年来投入近百万元, 逐步建立了网络实验室, 实验室配备了5套路由交换设备和网络安全设备, 2套无线组网设备和IP语音通信设备, 网络设备主要有:1台LS-7502核心交换机、5台RT-AR28-11接入路由服务器、15台RT-MRS2020路由器、5台LS-S3610三层交换机、15台LS-E126两层交换机、5台NS-Sec Path F100防火墙、1台NS-Sec Path V100 VPN网关、2台EWP-WA1208E无线接入设备、1台XE-200 (含50用户license) 语音服务器等, 基本能满足一次一个班30名左右学生的网络实验需求。但我校网络设备以H3Com产品为主, 数量上不能完全满足教学的需求, 缺乏市场上其他主流网络产品如思科等设备。2012年, 我校投入了近30万元建立了综合布线实验室, 提供了综合布线各子系统所需设施、工具, 一次能满足30名左右同学的实验。不过综合布线实验室的建设以铜缆布线为主, 而光缆布线这方面的实验室建设内容仍有待进一步投入完善。
当然实验室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是一个不断更新淘汰的过程, 实验室建设离不开学校的支持。
1.3 实践性课程内容设置不够科学
教师工程能力的不足和实验设备的缺乏必然导致实验内容设计得过于简单, 以验证性实验为主, 而综合性, 设计性和应用性实验较少, 不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与工程能力, 有必要对“局域网技术与组网工程”课程实践教学进行改革。
2“局域网技术与组网工程”课程实践教学改革
2.1 注重实践教学方法的多样性
实践教学方法的改革是实践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我校网络设备以H3Com为主, 缺乏思科、华为、锐捷、迈普等品牌产品, 其中思科等品牌市场占有率高, 产品配置与H3Com产品有着较大区别。“局域网技术与组网工程”课程要学习各种社会主流的网络产品。为解决这种问题, 课程组在实验中引入如Cisco-Route Sim等网络模拟软件进行模拟实验;而综合布线的光缆布线部分教学内容则在授课中多增加相关视频, 以弥补实验设施的不足。
2.2 课程实验教学内容改革
根据“局域网技术与组网工程”课程实验教学目标, 合理开设实验内容, 实验内容的开设要具有系统性与实用性, 着力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课程组把实验内容划分为3个方面:网络设备配置, 服务器配置和综合布线工程实施。
2.2.1 网络设备配置主要是路由交换设备的配置
“局域网技术与组网工程”课程特点是协议多验证性实验较多, 而综合性、设计性和应用性实验内容较少, 有必要重组实验体系, 优化课程结构。课程组在组织实验内容时, 根据现有实验条件, 设计了一个小型局域网, 该局域网由6台计算机, 2台服务器, 1台路由器, 1台二层交换机和1台三层交换机组成。具体实验时可每组6—8名同学, 共同完成该实验。实验网络拓扑如图1所示。设计的实验主要有:交换机端口配置 (Trunk、Hybrid) 、VLAN配置、STP配置、路由协议配置 (静态路由协议、RIP、OSPF、BGP) 、广域网协议配置 (PPP、FR、ATM) ;网络安全方面安排的实验主要有:防火墙ACL配置、ASPF状态检测、VPN实验 (IPSEC实验) ;网络管理实验主要是使用如SNMPc等网络管理软件实现网络基本管理功能;IPv6实验单元的实验内容主要有:IPv6的地址结构、IPv4/IPv6双协议栈技术、隧道技术等。
2.2.2 服务器的配置
局域网的运行离不开服务器的支撑, 服务器的配置作为局域网基础技术是“局域网技术与组网工程”课程的一项重要内容。服务器配置以Windows Server 2008为基础, 选取了DHCP、DNS、WWW、FTP和电子邮件等服务器的安装与配置内容。
2.2.3 综合布线系统知识
这部分的实验内容突出预算, 设计和实施能力的培养。课程组安排了如下实验内容:综合布线7个子系统的设计和安装, 信息插座、PVC线管 (槽) 、桥架等设计、安装和布线, 机柜安装, 铜缆配线设备设计和安装, RJ45水晶头端接和跳线制作及测试, RJ45网络配线架和110型通信跳线架端接, 基本、复杂永久链路等实训内容。
2.3 建立校外实习基地
组网工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技术, 企业对网络专业人才能力的需求中也特别强调了实践动手能力。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离不开社会的支持, 我校“局域网技术与组网工程”课程除在校内开设了3周的综合实训外, 还与社会大中型企事业单位建立联系, 建立校外实习基地, 我校已经在盐城电信, 盐城移动, 江淮动力和江苏悦达起亚等单位建立了实习基地, 在完成校内实训、实习的同时, 组织学生到这些单位参观、实习, 请有组网经验的工程师讲解本单位的组网拓扑, 具体的网络产品和综合布线方法, 启发学生比较这些单位组网的异同及各自组网的特点, 锻炼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培养学生的大局观。
作为对校内实践性教学内容的有益补充, 在实习基地的校外实习也由于紧贴实际, 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加深学生对课程知识的理解, 对提高学生的工程应用能力有极大帮助。
2.4 加强师资培训
由于本课程的工程特点, 教师自身工程能力的强弱决定了课程实践教学质量的好坏。我校鼓励相关网络课程教师参加国家级网络工程师、思科和华为等认证工程师考试, 不断提升自身的业务水平;同时, 我校在组建综合布线系统实验室时, 专门安排2名网络教师全程参与到实验室建设中去, 同时请设备供应商工程师作组网工程实践培训;每年暑假, 我校都组织中青年教师到网络公司进行为期1—2个月的工作, 积极参与到公司的实际网络项目中去, 提高教师的网络工程能力。另外, 在教师承担网络实验课之前, 请经验丰富的教师作课前指导, 力争提高实践教学的质量。
3 结语
“局域网技术与组网工程”课程理论与实践并重。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是不可分割的整体, 它们相互促进, 相互渗透。实践教学可以形象化理论教学, 深化课程理论知识。实践证明, 对课程实践性教学的改革, 不但能促进课程教学目标的顺利实施, 同时也提高了教师的业务能力。
摘要:实践性教学是应用型本科院校的重要教学环节。本文针对“局域网技术与组网工程”课程实践性教学存在的问题, 围绕实践教学方法, 实践教学内容与师资培训等方面, 阐述了对课程实践教学改革的方法及实践。
关键词:实践教学,教学改革,局域网技术,组网工程
参考文献
[1]王宝智, 马潮技, 等.局域网设计与组网实用教程[M].2版.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10.
[2]潘磊, 苗凤君, 夏冰.“局域网技术与组网工程”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计算机教育, 2011 (02) :25-27.
局域网课程教学 篇2
1、无线局域网技术发展及应用
2、无线网络中的安全问题分析与防范策略研究
3、无线通信技术热点及反战趋势
4、基于计算机安全漏洞的网络攻击问题探讨
5、校园网络安全问题分析与对策的研究
6、网络安全技术在企业内部网中的应用
7、局域网系统安全风险评估
8、防火墙技术在企业内部网络中的应用
9、入侵检测技术研究
10、RSA加密算法的模拟
11、网络系统安全风险评估
12、VPN在企业中应用
13、学院校园网VPN规划与实现
14、会议室无线局域网系统部署
15、校园网中VLAN的划分与配置研究
16、三层交换机及其配置分析研究
17、南昌工学院DHCP服务器规划与设计
18、中小企业内部DNS服务器规划与设计
19、中小企业内部邮件服务器规划与设计 20、中小企业网络综合布线规划与设计
21、路由器及其配置分析
22、企业内部网接入设计
23、中小企业网络规划与设计方案
24、校园网络总体规划与管理设计方案
25、局域网漏洞检测(X-scan扫描)
26、网络攻击的方法及对策初探
27、或者与本课程相关的题目。要求:
1、以上题目每人选1个。必须严格按照论文格式编写、排版;
2、考试提交论文纸质版和电子版,每人交1份。纸质版单面打印,正文不少于10页;
3、论文必须包含:中英文摘要、目录、正文、心得体会与小结、参考文献、致谢等,也可自主扩充。
局域网课程教学 篇3
关键词: 中小型;目标教学方法;局域网构建;项目机制
中图分类号:G632
引言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对各行业各业的人员提出了更全面的要求,尤其是中小型企业更需要具备专业技能和职业素质的复合型高技能人才。对于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既能准确迅速地进行文书写作,又能综合处理办公事务,同时还可熟练地掌握计算机专业的技术,并能独立担当某些项目的独立进行的人才得到了企业的青睐。项目教学法就是在项目构建过程的指导下在教学过程中把工程项目真实模拟,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小组学习、讨论、自主探索、协作等方法完成过程中的教学项目,通过过程性表现来评价学生是否学会和达到教学目的的一种教学方法。
一、项目教学法的含义
“项目教学法”是学生通过实施一个完整的教学活动而完成的项目,其目的是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把实践与理论教学巧妙的有机地结合起来,教师应充分发掘学生的潜在能力和创造潜能,提高学生在实际中解决问题的学习综合能力。
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小组学习、讨论、自主探索、协作等方法完成过程中的教学项目,通过过程性表现来评价学生是否学会和达到教学目的的一种教学方法。项目在构建的教学法中在教师指导下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让学生模拟学习项目,项目教学法是将教学过程和内容设计成一个或多个教学项目,然后围绕着项目内容和主题开展项目教学,学生将直接全程参与教学过程和工程实践项目, 因为这样能够让学生主动掌握技能和获得知识,项目教学利用教学过程模拟企业工程的项目,项目是学生独立完成的过程,是学习过程和工作过程的共同进步与企业岗位相结合的过程。 学生将会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学习态度。
二、课程设计理念与思路
中小型网络构建与管理课程总目标:工作场景的模拟真实,学习内容被细化成知识模块和学习领域,评估机制做为实施项目目标;重组理论学内容,使学生、教师能顺利完成这种互动的教学方法。以中小型网络的安装、维护和管理项目实施以及管理网络等工作;教师应采取考、评、鉴相结合手段,来测试学生的学习情况以达到学生的动手能力。
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主要是为中小型企业输送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质和具有较强的创业意识和自学能力和具有高效网络管理与计算机应用操作技能和技术开发能力,能够满足网络维护与管理、网站管理与建设、网络施工规划推广技术的技能型人才。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设计
(一)教学模式
1. 这是一门操作性很强的技能课程,因此老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学生必须要熟悉网络技术的计算机体配置方法和基本使用方法;
2. 主要采用项目驱动、工学结合的方式,来增强学生对各种技术的理解;
(二)教学方法
主要运用角色扮演、小组协作、案例分析,操作演示、启发引导等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并注重教会学生解决问题、分析问题能力的培养,教会他们学会如何学习。
(三)教学手段
1、需要用视频演示课件和PPT进行授课
2、教师利用课程网站用以指导学生主动学习
3、利用QQ群指导学生构建网络学习社区
( 四)学习效果评价:
新的教学方式应该有新的评价方式,我们用多元评价学生的成绩来评价学生,评价内容主要包括:1、 学生项目进度情况的评价;2、 小组成员的互相评价;3、学生的自我评价;4、 教师的评价;5、对学习和纪律的评价。
四、项目教学法在具体实践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在项目教学过程中,实践活动中的创造性活动中多了一项学习过程,学习过程注重的不是最后的结果,而是完成这个项目的过程。因此,在教学项目的具体实践活动中,应该特别注意下面几个问题:
1、选择适合学生研究的网络项目,做好充分的学习和心理准备。教师的方面,应该优化、整合和划分项目,教师和学生应要有方向地选择和学习网络项目,所选的项目应该包含教学合理计划内要学习的各个专业的内容。其次是学习项目的必要性和完整性,要确保项目从计划、设计到实施到全部完成都必须有一个最后特别完整的做品作为这个学习项目的最终成果,使学生完成这个学习项目后感觉有一种很大的成就感,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和思考兴趣。
2、小组分工工作。项目教学法中常用的模式是分组教学。分组前教师要把教学对象给同学们做一下分析,要熟悉全班学生每个人的基本情况,分组时可以根据分和数量的人数让组的成员学生自己自由组合,然后教师调整再进行。根据以前的实践经验,一般最好不要超过8人,每组3至5人,必须使每组成绩好、中、差的学生合理搭配,培养同学们的小组团队精神和协作精神。然后教师给分配任务,教师事先应将准备好的任务书的项目发给每个小组的同学,教师要把相关资料要及时给出。除了教师要即将完成的项目告诉学生是什么,还应该提醒同学们先做什么、后做什么,然后更好地检查核对进行工作。
3、教学评价与成果展示。学生独立完成每个网络项目后,一定要及时讨论和展示、交流,对学生学习情况的表现做出评价和反馈。这是学生对提高能力和掌握知识的最重要的阶段,同时也能培养学生极大地成就感。展示评价可以包括:作品展示、互评、教师总结、自评等。
五、总结
在计算机的网络技术教学课程中采用项目教学法,可以将诸如《INTERNET技术与应用》《网页设计》、《多媒体技术》等多课程的知识综合联系,培养学生的信息收集整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训练学生的小组团队精神和协作精神,将实际应用和理论学习紧密地结合起来,增强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素质。项目教学法的对象是工程实际的项目、导向为就业,增强了学生的对项目教学法的学习兴趣,因此教学效率也大大提高了。与此同时程度比较差的学生可以抽出大量的时间寻求教师帮助,比较适合于进行“因材施教”。
参考文献
1 刘国钧,陈绍业,王凤翥《中小型局域网搭建与应用》第1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年。
2 傅承义,陈运泰,祁贵中《项目学基础》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年。
局域网课程教学 篇4
1 当前教学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1.1 教材不能满足需求
目前在该课程所使用的教材中不能满足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需求, 主要体现在教材的内容理论与实践不能有机结合。有些理论较深, 缺乏实践内容的锻炼;有些实践较多、工程项目多, 但缺乏理论的支撑。另外, 计算机技术更新周期短, 新的技术与产品层出不穷, 这些新的技术与产品不能及时编入教材中。造成了学生所学知识已过时, 新知识新技术又不懂的矛盾。
1.2 缺乏整体设计思想
就单一技术而言, 学生可以通过具体简单的实验轻松掌握, 但是缺乏对整个网络的设计思想, 造成学生学完本门课程以后不知道如何运用所学知识, 不能从工程项目的思想上进行整体设计。仅靠目前的上机实践环节不能有效提高学生的网络工程设计能力。
1.3 学生缺乏创新思维
现有的教学是以理论教学为主, 实践教学为辅。教学过程中教师主要讲授理论知识, 学生听起来枯燥无味。在上机实践环节中, 教师将所有实验设备调试好, 并且把拓扑图与配置命令等都给学生。学生只需要按照老师给出的拓扑图连接设备、配置协议、观察得出的结果写出实验报告。这样的实践过程达不到锻炼学生创新能力的目的[1]。
1.4 教师缺乏实践能力
局域网组建与管理是一门实践工程性很强的课程, 要求教师有一定的项目经验。高校教师平时多重视教研与科研能力的提高, 缺乏参与工程项目的经验, 导致教授给学生的知识只停留在课本, 不够灵活、不能发散、缺乏真实感。
1.5 考查方式不灵活
我院局域网组建与管理的考核方式是笔试, 考核形式单一, 不能体现课程的特点, 无法考查学生真实的能力, 考试形式无法激发学生积极思考, 勇于创新的能力。
2 课程改革的探讨
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 本着一切为了学生的理念, 计算机教研室大胆创新, 从培养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方式等方面进行改革, 具体方案如下:
2.1 确立以就业为导向的课程培养目标
课程组成员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 并对相关工作岗位进行了充分调研和分析, 听取行业专家的意见建议, 最终确定了本课程的培养目标如下: (1) 知识储备:了解计算机网络中常用的概念、网络分类、层次结构特点;了解局域网组建的整体流程、掌握网络设备的特点及应用场景;掌握常用设备的安装、配置及管理 (交换机, 路由器) ;掌握组建小型网络, 如家庭网、寝室网、小型办公室网等所需要的设备及配置方法步骤;掌握网络服务的搭建过程 (域控制器、DNS服务、DHCP服务、IIS服务等) ;了解网络安全, 网络管理等方面的基本知识; (2) 能力提升:具备组建小型局域网的基本理论知识;能够根据应用需求绘制网络拓扑图;完成小型网的规划设计, 并能进行组建, 后期调试测试与维护;能够设置网络资源共享与访问服务;可以进行安全设置与管理; (3) 综合素质提高: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学习能力、表达能力、与人交往能力、团队协作意识与能力;培养积极进取的性格, 良好的职业道德。
2.2 以工程项目为驱动的课程教学内容
采取项目教学法, 教学中模拟整个项目的设计、施工、验收等流程, 要求老师与学生共同完成所有过程, 课程教学的内容有机的融入到项目中。学生在其中可以深刻理解和掌握教学的知识点和技能, 并能体会工作的乐趣与艰辛,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具体实施过程以校园网的组建为切入点, 将局域网的设计分为: (1) 确定设计目标; (2) 提出设计方案; (3) 网络产品选型; (4) 网络安装、调试与测试; (5) 用户培训与文档整理等五个过程[2], 具体如下表所示。
通过以上过程的实施, 学生可以以校园网的组建为例子, 学习需求分析、网络拓扑结构、IP子网设计、布线方案设计、网络软硬件知识、设备连接配置与调试。最后学生按照项目规定的要求, 独立完成整个项目的组网方案。
2.3 改革实验内容
精心设计丰富的实验内容, 实验名称、学时的分配如表2所示。这些实验都是以就业为导向、内容精炼、是组建局域网中经常用到的技术。
通过实验改革, 教师与学生共同设计每一个项目方案, 全程指导学生, 在项目的进展过程中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最大可能的发挥出学生的创造性, 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2.4 改革教学手段, 丰富教学方式[3]
在教学过程中改变陈旧授课方法, 引进多种教学方式, 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如组织学生去现场参观学习, 聘请工程师为学生授课, 组织一次学生站上讲台为老师“讲课”的锻炼活动等。充分利用网络资源, 通过电子邮件、QQ、微信等方式与学生交流, 答疑解惑。
2.5 改革考核方式, 提高过程考核比重[4]
改变一纸期末试卷定成绩的方式, 突出计算机学科重视实践能力的特点, 将最终考核成绩由多种考核方式综合确定, 具体方案如下:
1) 平时表现成绩。此成绩主要由上课时的出勤, 课堂表现等来评定, 占最终成绩的20%。
2) 实验成绩。实验成绩的核定中 (实验过程+实验结果+实验报告) :实验过程 (出勤、随机提问、分组讨论等) 占50%、实验结果占20%、实验报告占30%。整个实验成绩占最终成绩的40%。
3) 考试成绩。为降低学生学习压力, 期末试卷以开卷考试的形式进行。主要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点的理解与应用, 难度等级应该适中。该部分成绩占最终成绩的40%。
经过改革, 不仅可以全面掌握学生的学习过程, 还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与职业能力。
3 结语
局域网组建与管理这门课程是一个涉及知识繁多、重视实践能力的课程, 需要从理论教学、实验教学等多因素进行改革创新。本文就教学过程中的课程培养目标、教学内容、实验内容、教学手段, 考核方式等进行创新探索。这些探索是对本人多年教学经验的一些总结, 仅供参考。
摘要:局域网组建与管理课程的教学中存在一些突出问题, 针对问题以及课程的特点, 探讨课程改革的具体方案。从教学目标、课堂理论教学、上机实践教学、课程考核方式等多方面进行讨论, 最后得出能有效提高该课程教学效果的方案。
关键词:局域网组建与管理,教学改革,工程驱动,能力培养
参考文献
[1]郑晶晶.局域网组建与维护课程教学改革分析[J].实验科学与技术, 2015, 13 (3) :166-168.
[2]刘永华, 赵艳杰.局域网组建、管理与维护[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12:1-15.
[3]蔡向阳.基于工作过程的《局域网组建与维护》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J].电脑编程技巧与维护, 2014 (18) :108-110.
局域网组建与维护教学计划 篇5
一、课程名称
《局域网组建与维护》
二、课程目标
1.使学生可以全面地了解组建一个计算机局域网的各个环节。
2.从实际应用出发介绍一般局域网的组网和网络维护管理的实用方法。
3.提高学生对计算机网络基本原理和实际网络组建与维护的关系的深刻理解。
4.提高学生的计算机网络应用水平。
5.掌握组建局域网和进行网络维护管理所需要的基本专业知识和技能。
三、课程特点
规范性、实用性、趣味性、启发性、可操作性
四、教学方法
通过实际应用等方式切入课程,引导学生去思考、去探知,结合计算机上机操作以及多媒体教学,进一步丰富课程。课堂运用兴趣引导法、举例法、讨论法、类比法、等方法。
五 教学内容
第一章 组建局域网基础知识
本章主要介绍了局域网的概述和网络体系结构和通信协议。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学生能熟练掌握局域网的特点、组成、结构、分类;掌握各种网络的体系结构和性能特点;了解计算机网络的通信协议。第二章 组建网络的硬件和准备
本章主要介绍了网线的制作、网卡的安装、集线器技术、对等网的网络设置。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学生能熟练掌握网线的制作、网卡的安装和对等网的设置方法;掌握IP地址、子网掩码、网络连通性的检测;了解集线器技术。
第三章 配置网络服务
本章主要介绍了各类服务器。架设局域网通信、多媒体、FTP服务器。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学生能熟练掌握架设局域网通信服务器、多媒体服务器的基本方法;掌握架设局域网FTP服务器的基本方法;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学生能熟练掌握各类服务器的常识;掌握怎样配置服务器;了解各类服务器的的用途和性能特点。
第四章 局域网共享Internet连接
本章主要介绍了Internet上网基础、应用代理共享上网、网络地址转换(NAT)和Internet连接共享(ICS)等基本知识。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学生能熟练掌握Internet上网、应用代理共享上网的方法;掌握网络地址转换(NAT)的实现方法;了解Internet连接共享(ICS)。
第五章 组建小型企业局域网
本章主要介绍了组建企业局域网概述、基本操作和局域网服务器架设。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学生能熟练掌握规划企业局域网及其网络配置的方法;掌握内部E-mail系统、打印机共享、FTP服务器、网络会议系统的架设技术;了解企业局域网的特点及用途。
第六章 网络安全技术
本章主要介绍了网络安全技术、计算机病毒、防火墙等方面的知识。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学生能熟练掌握计算机病毒防护与查杀病毒的常用方法;掌握计算机防火墙设置、入侵检测技术;了解网络安全措施与基本方法。
第七章 局域网故障的诊断与排除
要求学生能熟练掌握局域网常见故障分析与排除的基本方法;掌握局域网故障分类与诊断方法;了解无线局域网故障与排除方法。
六 课时安排(附《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教学进度表》)七 备注
1、本课程教学主要分两部分,一部分为课堂教学,另一部分为上机教学,其中前者是基础,务求扎实掌握,后者为实践,是强化与应用的过程。课堂学习服务于上机操作。
2、课时安排结合学生知识掌握的实际情况做适当调整。
计划制定人:丁立业
局域网课程教学 篇6
所谓智能教育软件与其它软件的最主要的区别在于,其软件的运行过程并不是一个预定的不变的程序,它的运行过程、内容、方式完全由使用者的需求决定,也就是在软件与人的交流过程中完成运行,这就完全有别于其他类型的教育软件。智能教育软件的最大的特点是具有智能解题、人机交互、自动推理和动态作图的功能。它不仅能自动求解由软件使用者输入的题目,并完整地显示解题过程,而且可以判断使用者所做出的解答是否正确。
智能软件具有人机交互功能,可以通过使用者与计算机之间的对话自动生成解题的过程。在软件运行过程,使用者始终参与其中,通过启发使用者的思维,提示、指导得到解题方法,不仅仅是简单的给出答案,使计算机在很大程度上能够代替教师的提示、指导、解答的工作,从而帮助教师或家长完成对教学上的学习辅导,同时十分有利于学生的自学过程,有利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
国内智能教育软件产品主要集中在初、高中各个学科,目前已经成功开发有初中数学、物理、化学、平面几何,高中数学、物理、化学、立体几何、三角函数、解析几何等科目,以上各科软件均涵盖了该学科的全部知识内容,在不同程度上分别完成智能推理、作图、解题等功能。
在这种智能功能的支持下,使用者完全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需要,选择不同的软件运行方式,从而完成常规教育软件所不能达到的学生学习或教师教学所迫切需要的个性化需求。
局域网课程教学 篇7
关键词:组网工程,课程特色,解决方案,教材建设
局域网作为行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等的信息平台, 在人们的日常工作、学习、娱乐以及生活中发挥着很大的作用。随着网络新技术的发展和企事业新的应用需求, 社会急需大量的局域网工程技术人才, 尤其是具有比较丰富的设计经验和管理维护经验的高级网络工程师。“局域网技术与组网工程”是我院针对以上情况, 为网络工程专业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网络方向的学生开设的主要专业课程之一。该课程比较全面地介绍了局域网的相关技术以及网络设计、网络故障排除等工程技术。笔者根据该课程多年的教学实践, 从课程改革、教学组织形式, 教材建设, 实验室建设、学科竞赛建设等方面进行阐述。
1 局域网技术与组网工程课程的特点
局域网技术与组网工程课程具有如下的特点:
1.1 课程涉及的网络知识比较广泛
学习该课程的前提是学生具备计算机网络和T C P/I P的基础理论知识。局域网技术与组网工程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课程。课程主要包括局域网的基本概念、硬件系统、软件系统、常用技术、综合布线系统、局域网安全与管理、局域网规划与设计、局域网常见故障排除等内容。
1.2 课程对教师的网络工程能力和经验要求比较高
由于该课程涉网络规划与设计、网络设备 (交换机、路由器等) 的配置和调试, 服务器的安装配置、综合布线系统的实施和测试, 要求教师具备相应的软硬件运用能力, 网络工程能力, 编写网络文档的能力。教师需要具备主要的知识、能力和素质如表1所示。
1.3 课程对实验室建设要求比较高, 投入大
该课程的实验和实训教学主要需要建设网络实验室和网络布线实验室, 设备资金的投入比较大。如Cisco或神州数码的交换机和路由器, Fluke的网络测试仪等。
2 课程存在的问题
2.1 合适教材相对缺乏
目前的局域网类书籍比较繁杂, 但合适的本科教材比较缺乏。网络工程师系列类的书籍一般都是多册, 不适合做本科生的教材;网络系统集成类的书籍一般注重网络规划设计, 但缺乏必要的设备配置内容;本科、高职类的书籍一般有缺乏以网络工程为核心的网络设计方法和过程、网络故障排除以及局域网案例过于简单等问题。
2.2 实验室建设和实验内容开发不够
由于网络实验室投入比较大, 所以为了充分利用网络设备资源, 提高实验教学效果, 需要对网络实验进行分类, 如验证性、设计性、综合性实验, 并且需要开发足够的实验数量, 包括需要开发自主性试验。这些都是该课程实验教学需要面对的, 但实际实验教学过程中实验开出不足。
3 课程改革的设想和方法
下面从课程安排和讲解、教材建设、实验实践教学、专业竞赛等几个方面对课程改革的设想、方法以及实践进行阐述。
3.1 课程安排和讲解表现为二个突出
3.1.1 课程突出局域网技术、产品和解决方案
以校园网和企业网为起点, 使学生对局域网的主流技术、主流产品以及完整的解决方案有所掌握。要求学生掌握若干知名厂商的产品线, 并且进行对比, 完成大作业或者报告, 为后面的网络规划设计打下良好基础。
3.1.2 课程突出网络规划设计的核心地位
以网络工程的生命周期引领局域网的需求分析、规划设计过程以及相关网络文档的编写。要求学生以网络实验室或者校园网建设为案例需求, 完成需求分析、逻辑设计、物理设计、网络实施 (模拟软件和虚拟机) 、测试等过程;完成可行性报告、需求分析说明书、设计说明书等文档的工作;需要学生掌握Project项目管理软件、Visio绘图软件等工具。这样带来了考核方式的变化, 不再以试卷的考核方式为主, 学生最终提交的完整文档作为主要考核依据, 同时强调和鼓励团队合作完成项目。
3.2 建材建设
教材建设是课程建设的核心之一, “局域网技术和组网工程”课程的教材建设从授课和实验的角度看, 涉及教学教材和实验教材;从内容的角度看涉及路由器与交换机、网络综合布线、网络操作系统和服务器、网络规划与设计、网络安全和管理等技术。我院结合自身授课经验和教学条件, 在清华大学出版社的“21世纪高等院校计算机网络工程专业规划教材”系列中出版了《局域网技术与组网工程》一书, 加强了该课程的建设力度。我校重点规划建设教材《网络工程实验和实训教材》正在建设当中, 内容涵盖了该课程的实验内容。
3.3 实验和实践教学
我院组建了神州数码网络实验室, 其拓扑结构如图1所示。网络实验室能够为学生提供本地以及远程网络实验。学生不仅可以在实验室完成实验, 也可以在寝室远程完成实验。
网络实验室能够开设路由器实验3 0个, 交换机实验20个, 综合实验10个。这些实验一方面比较全面, 另一方面根据难度和学生能力进行层次教学, 同时鼓励教师和学生开发自主性实验。
结语
局域网技术与组网工程是一门内容多, 实践性强的课程, 其对教师和学生的网络系统集成能力有较高的要求。该课程的建设无论是理论教学还是实验教学都有很大的改革和创新空间。今后我院还要加大网络实验室建设力度, 加强和学校网络中心、网络公司的合作, 不断地研究和探索教学方法和工程案例, 加强学科竞赛, 进一步完善该课程的教学机制。
参考文献
[1]苗凤君, 潘磊, 夏冰, 裴斐.局域网技术与组网工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10.
[2]苗凤君, 潘磊, 郑秋生.我校网络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研究与实践[J].计算机教育, 2008 (10) :145-147.
[3]栗琳红, 张勇斌.计算机网络专业实践教学的探索与思考[J].计算机教育, 2009 (15) :123-124.
局域网课程教学 篇8
本文围绕应用型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 就如何深化“局域网技术与组网工程”课程教学改革, 加强学生创新与应用能力, 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实现课程能力培养目标, 谈谈课程组的实践与思考。
1 合理选取教学内容, 保证教学的系统性, 完整性和先进性[2]
局域网知识体系非常庞大, 其知识又常与计算机网络专业的其他课程互相参透, 相互交叉, 因此在选择教学内容时应避免与其他专业课程内容重复, 同时还要求保证知识体系的完整性和系统性。课程组经过讨论, 对本课程的内容选择主要应包含网络体系结构, 局域网技术, 接入网技术, 通信网技术, 无线网络技术, 网络硬件知识, 网络规划设计, 综合布线, 网络设备配置和网络安全及管理等几个知识模块。在具体内容的选取例如对ISO/OSI RM七层协议参考模型的内容, 着重讲解下三层协议, 在内容上拓展深度和广度;同时教学内容的选取结合现代网络的发展趋势, 保证教学的先进性。例如在网络体系结构的讲解中, 融入IPv6的新技术, 由于无线网络的飞速发展, 在内容上可穿插无线局域网组网知识及第三代移动通信等内容。合理选取的教学内容能使学生学习起来不感到内容枯燥重复, 又能接收到新知识[3]。
2 重视课堂教学, 以案例驱动教学, 上好每一节课
教学方法是教师和学生为了实现共同的教学目标, 完成共同的教学任务, 在教学过程中运用的方式与手段的总称。
本课程的工程组网部分就是学习如何解决实际问题, 使学生学习网络规划与设计, 布线和软硬件配置等一系列知识, 真正灵活地把局域网技术融入到应用中去。因此这部分知识的讲解, 主要以案例为主, 课程组分别选取了小型, 中型, 大型和超大型局域网组建的典型案例, 在案例中穿插网络规划设计, 设备选型, 布线, 软、硬件配置等内容。例如对于大型局域网组网就举我校组网的实际案例等。由于列举的组网实例典型又有实际应用价值, 学生踊跃参与, 积极思考, 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增强了感性认识和应用技能。
3 采用“请进来”与“走出去”教学方法
高层次技术应用型人才, 离不开社会、企业的参与和支持。组网工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技术, 企业对网络专业人才的能力需求中也特别强调实践动手能力。“局域网技术与组网工程”课程除在校内开设了2-3周的综合实训, 训练学生网络规划设计, 布线, 网络设备、服务器配置和测试等的实践能力以及简单局域网的设计和组建的能力外;还采取“请进来”与“走出去”的方法,
“请进来”是把校外网络公司的工程师请进校内, 以讲座的形式介绍讲解企业目前组网的技术主流、关键技术要点。
“走出去”是把学生带到校外参观企业局域网, 请富有大型系统组网经验的企业工程师, 结合局域网技术给学生讲解实例, 介绍具体的组网工程方法, 并提出实际问题, 启发学生思考解决的方法及比较方案的优劣。
这种“请进来”与“走出去”的方法在本课程教学中非常有效, 这种教学方法使“局域网技术与组网工程”课程的教学由抽象变为具象, 由枯燥难懂变得生动、具体, 学生能从实际案例中汲取工程经验知识。
4 提高教师的工程素养
教师素质的高低, 决定着教学水平及教学质量的高低。要培养出高素质、创造力高和应用能力强的学生, 教师除具备较高的理论知识基础, 更要具备较强的动手能力。“局域网技术与组网工程”课程尤其注重实际工程能力。针对我校教师学历高, 理论水平强, 但实际工程能力相对较弱的状况, 我校人事处鼓励青年教师可带薪去相关网络公司工作3-6个月, 参与到实际项目中去, 获取工程经验, 有力地保证了“局域网技术与组网工程”课程顺利进行。
5 重视课程实践教学
实验、实训作为理论教学的补充, 是培养学生应用与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应该说实践教学在培养应用能力方面的作用更大, 实践教学使学生在掌握实验技能, 巩固理论知识的同时, 也使得学生在实验中发现问题, 分析问题, 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提高, 有时学生也能在现有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新思维, 新的实验方法, 探索新规律, 甚至形成新理论, 真正发挥学生自己的主观能动性。
5.1 合理筛选实验、实训内容, 突出应用能力的培养
实践教学体系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性工程。课程组紧密围绕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培养目标, 对实践教学内容进行筛选, 根据实验、实训时数, 在保证学生掌握基本实验技能的基础上, 减少验证性实验、实训项目, 增加设计性的综合实验、实训项目, 以求把知识、能力和创新融为一体。。例如, 图1是课程组设计的一个综合性实验, 首先从最简单的交换机配置开始, 再进行路由设备器等进一步复杂的设备配置, 最后再进行服务器和网络安全的配置, 这种由浅入深, 由简单而复杂, 学生一方面学习了交换、路由等设备的配置知识, 一方面随着拓扑结构的复杂化, 实验也单纯的由验证性逐步转化为设计性、综合性, 其中涉及的理论逐步加深, 遇到的问题愈来愈复杂, 需要学生静下心来, 独立思考, 分析网络拓扑, 创造性的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从而其学习自主性得到极大发挥, 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创新的能力和锻炼了实际应用能力。
5.2 灵活使用多种教学手段
应用型本科院校的教学目标必然要求实验教学手段紧跟社会的发展, 仪器设备水平高于企业水平, 实践教学要与现代信息技术结合起来。“局域网技术与组网工程”课程要学习各种社会主流的网络产品。我校网络相关实验室投入相对较低, 设备以H3Com为主, 缺乏思科等其他主流品牌产品, 思科等品牌市场占有率高, 产品配置与H3Com产品有着较大区别, 为解决这种问题, 课程组在实验中引入如Cisco-Route Sim等网络模拟软件进行模拟实验, 作为实践教学的补充, 节约了成本, 学生也能接触到各种网络产品, 开阔了眼界。
5.3 大力推广CAI教学, 积极引入多媒体教学课件
在实践教学中引入多媒体课件, 制作实践教学视频, 可缩短实验时间, 增加实验项目, 特别是多增加一些综合性、应用性和设计性的实验。“局域网技术与组网工程”课程中的综合布线系统实验, 使用的工程工具多, 实验中教师演示讲解耗时较多。课程组成员制作了一套综合布线工具使用和综合布线要点视频, 学生可以边看边操作, 不懂的地方反复看, 反复练习, 也便于学生课前预习及课后复习, 巩固所学知识。
总之, 紧紧围绕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培养目标, 把应用能力培养等素质教育实施到教学的全过程中去, 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根本,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创新力, 把教学过程特别是实践教学过程作为各种能力训练的过程, 努力提高“局域网技术与组网工程”课程的教学质量, 为社会培养合格的组网工程人才。
参考文献
[1]潘磊, 苗凤君, 夏冰.“局域网技术与组网工程”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计算机教育, 2011 (2) :25-27.
[2]许雅斌.网络工程专业课程体系的设计与优化[J].计算机教育, 2009 (17) :105-107.
局域网课程教学 篇9
关键词:信息化,课程,微课
信息化体现思想、理念、方法、措施及内容的先进性。
一、课程信息化的意义
信息化是指培养、发展以计算机为主的智能化工具为代表的新生产力,并使之造福于社会的历史过程。具体到教育层面,就出现了教育信息化的概念,教育信息化目的是加速实现教育现代化的系统工程,也就是要达到促进教育、完善教育的目标。教育信息化具体到应用层面的学科、课程上,就形成了课程信息化的概念。
在信息化教学改革的大背景下,以提高教学效果为目标,使教学过程更具灵活性,教学内容更丰富,使教学更加符合学生的学习需要,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的追求,也是课程信息化期望达到的最终效果。
课程信息化应该是针对某一具体课程的包含观念、组织、内容、模式、技术、评价等一系列因素的信息化成果的集合,其实施的结果是形成一套适合信息化教学需求的课程资源的集合。
二、局域网配置课程背景
局域网配置课程是高职学生的一门专业课程,其内容涵盖了网络技术原理、局域网基础知识、网络硬件及网络规划与设计、服务器操作系统的安装、服务器的基本管理、DNS服务器的 配置与管 理、安装Active Directory、Active Directory用户和计算机、文件和打印机、存储数据、域安全策略设置等内容。完成学习后,要求学生能通过人社局计算机网络管理员高级的测试,达到计算机网络高级工的要求。
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通过教师讲解、学生练习的模式实现。教师要兼顾学生获取技能和考试合格两个方面的效果。通过研究,我们采取了分解步骤形成操作指南、模拟考核帮助学生掌握理论学习状态的方式,使学生的考试通过率得到了一定的提高。但这与我们追求的符合学生学习需要的信息化课程还存在着很大的差距。
三、信息化课程的设计思路
信息化课程是以建构主义理论为指导、情境认知学习理论为基础,结合多元智能理论,突出学习过程中的交流,强调现实场景的再现,讲求目标导向、多元知识构建、多维评价激励的课程资源的集合。
在此指导思想之下,通过对教师、学生的调研,结合学校实际,在该课程的信息化资源建设过程中,力求达到多维目标、开放学习、过程化评价的效果。从研究目前较为推崇的一些教学方法开始,选择适合该课程的实施方案。从学生学习效果和碎片时间利用率等因素考虑,选择了使用微课的形式,为分层教学、翻转课堂提供了可能性。
课程整体通过视频展现操作场景,微课呈现学习内容,游戏模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专题网站进行资源整合,过程和效果的多维评价,微课和测试为基础,提供实现翻转课堂的基础条件。
四、实施
在上述设计思路的指引下,通过以下策略对该课程实施信息化。
1.整合课程知识点
从课程大纲开始分析,选取了实际工作过程中常见的场景,将学习内容划分成8个实践模块和14个理论模块,理论模块和实践模块互有重叠,相互印证。再将这22个部分细分和选取出40个知识点,并以此为基础,建立微课资源。
2.微课微课、视频丰富课程资源
微课是指针对某个学科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设计开发的长度为5-10分钟的微型教学视频片段,其优势在于较短的时间有利于学生集中注意力,具体到知识点的讲解使内容更具针对性。通过微课及其对应资源的建立,可以使学生更加有效地开展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对于考纲中设计的必考操作内容,则通过视频方式进行操作实录,有利于学生的模仿和反复练习。
3.专题网站整合资源
拥有了微课、视频、练习、知识拓展等课程相关资源后,需要开辟一个专门的平台对这些资源进行有效的管理。专题网站是实现这一功能的方法之一,通过专题网站对资源的分类管理,有利于学生方便快捷地访问到需要的资源;通过行为控制,有效地管理学生的学习行为;通过练习模式的变化,使学生的练习循序渐进;通过评价的实时反馈,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自己的学习效果。
4.积分积分、等级制度的激励
激励是委托方给予代理方一定的物质上或精神上的利益,使得后者按照前者的目标进行活动。根据这一理论,学生认知能力的获得,需要在教师的激励和引导下,通过发挥自我能动性来实现,因而在教学过程中运用适当的激励策略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课堂教学取得良好的效果。为了取得更好的效果,结合当下游戏中通常采用的积分晋级制度,使学生在学习的同时取得积分,获得学习的成就感。根据积分划分级别,按照级别可以获取不同练习模式的开通、换头像、换背景等的权限。为了达到激励学生的目的,使其劳逸结合,一天完成积分超过100的学生,可以使用获得的积分参与游戏。
5.显示状态显示状态,形成竞争氛围
通过提供排名信息的查询,让学生了解自己与其他同学的差距,通过滚动字幕实时展示在线学生的学习内容和状态,激发学生的斗志,营造竞争氛围。在班级内部形成一种你追我赶的学习氛围。
6.多种交流方式多种交流方式,促进学习交流
交流是学生对自身学习情况的一种反馈,通过构建实时、点对点、专题讨论等不同的交流方式。实时的学习交流和非实时的短讯可以给学生与老师、学生与学生之间提供交流,这种交流包括针对具体题目设置的讨论区域,也包括对本课程中任意知识点的答疑。
师生的交流,教师可以提供权威性的分析;生生的交流,可以让学生从同为学习者的角度提供思想层面更为接近的解题思路。
7.学习记录学习记录、排名生成评价
通过记录体现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效果的学习记录和排名信息,生成以学习过程为基础的评价,使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更为客观。学生通过查看排名和记录,也能更好地掌握自身的学习状态变化,为更为科学合理地分配学习时间打好基础。
8.课前学习课前学习、测试,课上翻转
通过有目的性的课前学习和测试,使学生掌握知识点的相关知识,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对拓展资源的分析,学生带着从中发现的问题来到课堂,互相讨论寻求答案,让学生成为课堂真正的主人。
五、结束语
局域网课程教学 篇10
关键词:工作过程,项目驱动,行动导向,课程设计
一、引言
近年来, 随着国家对职业教育投入的不断加大,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得到了迅速发展, 为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做出了重要贡献。然而, 由于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起步晚, 受学科型普通高等教育的影响根深蒂固, 课程体系仍以学科系统化课程为主, 忽视了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重理论轻实践, 严重影响了高等职业教育的质量。如何使高等职业院校课程建设与职业需要有效的接轨是我国职业教育改革的重点。
二、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设计理念
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体系, 是对职业教育多年来基本沿用学科体系的课程教学的颠覆性改革。学科体系的课程结构, 是以知识传授为主线, 按照知识本身的内部逻辑结构 (相关性) 或认知规律而展开的“平行”体系, 是以老师的“教”为中心的;而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结构, 是以培养能力为主线, 按相关岗位工作过程的不同工作任务的相关性来实现知识和实践技能的整合的“串行”体系。是以学生的“学”为中心的, 使学生从单一的理论知识的逻辑相关性认知过程演变成符合或接近企业岗位工作过程的职业能力逐步提升的过程。这意味着, 在这样的课程体系学习中获得的, 是实践技能、理论知识和综合素质的总和, 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
三、基于工作过程导向课程开发的步骤
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源于实际的工作岗位, 需经过职业岗位分析、工作任务分析和学习过程分析三个步骤, 才能将职业岗位的一个个典型工作任务转化为一个个学习领域 (课程) , 并通过学习情境 (教学项目) 和学习活动的设计使之具体化。
1. 从职业岗位分析出发, 确定课程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课程的出发点和归宿点。我们通过职业岗位分析, 可以提炼出所需专业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 每个课程对应1-2个典型的工作任务, 经过对这些工作任务的分析, 确定出完成工作任务应具备的专业能力, 进而确定课程的教学目标。
2. 以工作任务为依据, 研制课程的学习任务
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设计, 遵循“职业岗位的逻辑”, 强调职业能力的培养。因此, 课程的教学内容, 实际上就是以企业工作任务为依据, 按照教育规律进行设计、整合、序化的学习性工作任务——在这里称之为“学习任务”。这些“学习任务”对应于具体的“工作任务”及其“工作过程”。因此, 课程的教学项目的选择过程, 就是“学习任务”的研制过程。
3. 以工作过程为导向, 设计课程的学习活动
每一项“学习任务”均须有其实施的载体, 这些载体就称为“学习活动”。学习活动的设计可按照企业岗位的工作过程来设计, 也可遵循“资讯、决策、计划、实施、检查、评价”六步工作法来展现。通过一系列的学习活动的设计, 即构成了一项完整的学习任务的实施过程。
四、《局域网组建与管理》课程设计实践
在我院骨干校建设期间, 我有幸承担了网络技术专业《局域网组建与管理》核心课程的建设工作, 依据上述的建设步骤, 完成了课程全部教学资料的编写工作, 并顺利通过了学院验收。
1. 课程建设基本思路
(1) 以具体工作任务或工程项目为载体, 采用“行动导向”的学习手段, “项目驱动”的教学方法。学生通过完成具体的教学项目进行知识的学习, 反过来, 学生对知识的学习就是为了要完成具体的项目, 即“在学中做, 在做中学”。
(2) 教学组织体现“工作过程”导向。课程教学活动的设计复现企业的实际工作过程, 使学生亲历完整的工作过程, 实现学校学习与企业工作无缝接轨。
(3) 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行动能力。学生的学习不只是专业知识的学习, 同时还要培养学生的方法能力 (如工作方法、学习方法等) 和社会能力 (如责任感、沟通、合作、自我批评等能力) , 通过有效的教学活动设计及考核方案设计, 达到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
2. 课程教学目标的确定
在课程的建设中, 为了更好地了解网络技术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岗位, 了解企业对毕业生的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的要求, 更加清晰地认识网络工程师典型工作岗位的工作任务, 推进课程改革的工作, 课题组进行了多次的企业调研工作, 先后走访了多家网络系统集成公司进行了实地调研。
通过调研分析, 确定了本课程的主要教学目标是:使学生能够了解局域网组网的主要技术以及组建局域网所需要的各种网络组件。理解局域网中各种主要网络设备的功能、原理及相互间的联系和作用。重点掌握局域网的解决方案, 局域网内IP地址的分配, 各种应用服务器的搭建及配置方法、网络的安全维护等技能。具体如下:
(1) 能根据用户需求, 进行网络规划与设备选型;
(2) 能根据网络工程方案进行工程实施;
(3) 能完成IP地址的规划及配置;
(4) 能完成网络用户及资源的配置管理;
(5) 能安装配置WWW服务器;
(6) 能安装配置FTP服务器;
(7) 能安装配置Winweb Mail/Win Mail邮件服务器;
(8) 能安装配置流媒体服务器服务器;
(9) 能完成Internet互联网接入;
(10) 能对网络系统安全提出建议并实施;
(11) 能通过网络监控, 及时发现问题, 排除故障。
3. 学习任务的设计
在进行课程学习任务的设计时, 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 从相关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出发, 结合本专业课程体系的要求及本课程教学目标, 充分考虑学生的知识、能力基础和学习兴趣点, 以及学院现有的教学条件, 对实际的工程项目进行改造, 设计了三个典型的学习任务, 使之适合于教学要求。
任务1:小型办公网的规划与组建。这个任务比较简单, 涉及到的专业知识相对较少, 主要通过任务1使学生熟悉网络工程的建设步骤, 知道完成一个完成网络工程项目的主要过程及如何撰写项目文档。
任务2:网吧的规划与组建。本任务是在上一个任务的基础上加大网络规模, 增加网吧管理和维护内容, 网络的规划设计过程完全一样, 本项目的重点是:
(1) 进一步加强学生对网络规划与实施组织过程深入理解。
(2) 网吧管理中的计费管理, 网吧服务管理与安全管理, 代理服务器接入Internet, 网吧游戏和VOD服务器的安装和配置。
任务3:校园网的构建与管理。本任务是在上2个任务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网络规模, 在网络方案设计上重点突出分层网络拓扑结构设计和跨楼层的综合布线设计, 增加校园网安全管理和各种应用服务器管理内容, 本项目的重点是:
(1) 进一步加强学生对网络规划与实施组织过程深入理解。
(2) 在网络方案设计上重点突出在分层网络拓扑结构设计和跨楼层的综合布线设计。
(3) 校园网的安全管理决策制定;校园网服务器的规划;规划校园网的域结构, 进行有效的用户权限和共享资源的管理;安装并配置WWW、FTP、DNS、DHCP和邮件服务器;安装和配置网络管理软件;安装并配置防火墙和防病毒软件。
课程的三个学习任务是相互关联的, 由小到大、由易到难嵌套递进的。是通过与企业具有丰富实践经验, 承担过多种类型的网络系统集成的工程师共同设计的。三个学习任务也是我们日常生活、工作中常见的局域网类型, 基本包括了局域网组建与管理中所用的专业技能。我们将组建局域网所涉及的专业技能分散到三个任务中, 学生的能力培养随着任务的复杂度螺旋上升。每个项目都有不同的能力培养的侧重点。前一个任务的学习成果是后一个任务的知识基础,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知识可以得到不断的巩固、深化。
通过这三个实际的教学项目, 使学生建立起整体网络的概念, 不仅培养了学生规划、组建和管理局域网络的能力, 同时也使学生了解了企业的实际工作过程, 在完成任务的同时掌握了工作方法。
4. 教学活动的设计
本课程采用“行动导向”的项目教学, 课程教学活动参照企业岗位的工作过程, 大体按照:“1.获取信息、明确任务。2.制定计划、安排进度。3.选择方案、做出决策。4.任务实施、完成工作。5.对照要求、检查控制。6.总结评估、提出改进。”六个教学步骤来设计。
根据网络工程项目的工作流程, 每个学习任务在实施时基本按照下面六个教学活动来进行:“1.明确任务, 制定计划。2.与用户沟通 (或根据任务书描述) , 撰写用户需求报告。3.根据用户需求报告, 制定网络规划方案。4.按照网络规划方案, 组织项目施工5.对照用户需求, 测试工程性能。6.工程验收, 提出改进建议。”以此复现企业的实际工作过程, 创造真实的工作场景, 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在整个教学过程中, 理论知识的学习伴随任务的实施, 真正做到了融“教、学、做”为一体。
5. 考评方案的设计
本课程注重学生学习过程的考评, 采用自我评价、小组评价和教师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方式进行, 三个项目分别考评。每个项目均要撰写相关的技术文档资料 (项目计划书、用户需求报告、项目规划方案、项目总结报告等) , 学生实际任务完成的情况、提交的技术文档资料和学生的答辩、展示等情况作为学业评价的依据, 占课程总成绩的80%。另安排一次理论考试, 试卷成绩占课程总成绩的20%。总成绩=过程考评成绩*80%+理论考试成绩*20%。
五、结论
课程建设是一项长期的、持续性的工作。学生的培养要能跟企业无缝接轨, 需要校企深度融合, 密切企业关系, 教师每年要定期深入企业, 开展职业岗位能力需求变化调研, 并深入分析, 把职业领域的新知识、新技术及时吸纳到课程教学中, 适时调整, 修订课程内容, 以保持课程内容的先进性, 只有这样才能不断适应用人单位的人才需求。
参考文献
[1]赵志群.职业教育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开发指南.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年.
局域网课程教学 篇11
摘要:针对目前高校学生增加、实验易造成资源浪费、实验环境受到制约等问题,研究并设计了一种局域网内多参量数据采集与控制教学实验平台。实验平台采用局域网内协议转换与数据透明传输的方法,使多个学生在局域网内通过PC端软件同时监测同一实验设备的多个参量并实现对设备的单独控制,学生可以直观方便的进行实验操作,有效缓解实验资源浪费的问题,并降低实验成本,通过对平台实验数据测试可以证明,本方案具有实现数据透明传输,并且在传输过程中误码率低的特点。
关键词:局域网:实验平台;多参量数据采集;实验设备
摘要:针对目前高校学生增加、实验易造成资源浪费、实验环境受到制约等问题,研究并设计了一种局域网内多参量数据采集与控制教学实验平台。实验平台采用局域网内协议转换与数据透明传输的方法,使多个学生在局域网内通过PC端软件同时监测同一实验设备的多个参量并实现对设备的单独控制,学生可以直观方便的进行实验操作,有效缓解实验资源浪费的问题,并降低实验成本,通过对平台实验数据测试可以证明,本方案具有实现数据透明传输,并且在传输过程中误码率低的特点。
关键词:局域网:实验平台;多参量数据采集;实验设备
摘要:针对目前高校学生增加、实验易造成资源浪费、实验环境受到制约等问题,研究并设计了一种局域网内多参量数据采集与控制教学实验平台。实验平台采用局域网内协议转换与数据透明传输的方法,使多个学生在局域网内通过PC端软件同时监测同一实验设备的多个参量并实现对设备的单独控制,学生可以直观方便的进行实验操作,有效缓解实验资源浪费的问题,并降低实验成本,通过对平台实验数据测试可以证明,本方案具有实现数据透明传输,并且在传输过程中误码率低的特点。
局域网课程教学 篇12
一、课程开发总体目标
《小型局域网组建》课程是齐齐哈尔市职业教育中心学校计算机应用专业网络搭建及应用职业岗位模块的专业技能方向课程。本课程是结合“岗位驱动、项目导向”人才培养模式的实际需求, 考虑到计算机应用专业知识能力结构和行业技术结构, 为了与有关网络技术方面的招聘台阶接轨, 适应学生稳步地走向职业生涯需要, 而开发、设计的一门综合性的网络课程。本课程以真实的项目组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教学为主, 将相对独立的阶段工作过程设计为教学项目, 通过项目实训让学生逐一掌握相对独立的技术, 不断提高项目的综合性引导学生将相应的知识点关联起来, 达到能够独立设计和组建完整的小型局域网的实际工作能力。
二、更新课程设计理念及思路
本课程的设计是以“岗位驱动, 项目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为依据;以职业能力为本位;以岗位需求为中心;以工作过程为主导;以校企合作为途径;以国家职业标准为依据;融‘教、学、做’为一体的工学结合课程设计模式。
依据与企业专家共同对“网络搭建及应用”工作领域的任务和技能分析, 以学生生活中密切相关的家庭双机互联、企业部门网络的应用为切入点, 确定了本课程的建设思路, 即岗位需求调研-->工作任务分析-->课程目标确定-->教学项目设计-->课程综合评价, 突出了技能培养、提高了综合素质。
三、整合课程内容, 开发出版教材
本课程内容的选取坚持以“知识的掌握服务于能力的建构”原则, 注重职业情境中实践智慧的养成, 培养学生在复杂的工作过程中做出判断并采取行动的综合职业能力。所以在充分进行行业、企业调研的基础上, 紧紧围绕职业能力的形成组织课程内容, 以工作任务为中心来整合相应的知识、技能和态度, 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统一。将服务器及操作系统选型、安装、维护、备份及恢复;网络设备的配置、维护;安全方案规划、实施、管理、文档撰写归档等知识和技能整合为七个教学项目, 并根据学生实际情况编写了《小型局域网组建》教材及实训指导书, 并已出版。
四、改革实践教学模式
本课程的教学模式以企业真实工作情境为载体, 采用基于工作过程的行动导向教学模式, 以七个企业真实项目, 贯穿整门课程的教学。根据本课程的教学特点, 将教学过程设计为如下六个环节:任务下达、任务规划、任务决策、任务实施、任务检查、任务评价。
五、创新教学方法与手段
在这种教学模式中, 以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教学为主, 在各教学环节中灵活运用了引导教学、案例教学、情境教学、模拟教学、任务驱动教学、角色扮演、实战教学等方法, 辅以经典板书、实物投影、PPT多媒体电子课件、模拟软件等教学手段。
学生可以在校园网平台上预习和扩展学习课程内容的, 也可以通过网络提交作业及实习报告。我们也尝试了部分课程的网上授课, 通过对网络图文并茂的各种知识的学习, 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热情, 达到了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收获实践技能的成效。
六、完善课程综合评价方式
本课程建立了“三结合”模式的形成性考核方式, 全过程、全方位地综合评价学生通过课程学习后综合职业能力的达标情况。
1、企业评价、行业认证相结合;
2、自我评价、学生互评、教师评价相结合;
3、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
其中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是综合评价学生专业能力的关键。过程性评价是在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教学中, 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 重视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表现, 并强调过程的价值。结果性评价:是在课程结束时, 依照本课程对应的岗位要求, 设计一个综合性的大作业, 通过学生的完成情况反映学生对该岗位工作的整体把握能力。
实践证明, 通过小型局域网组建精品课程的开发, 促进了教师专业化发展和学校特色的形成, 极大地激发了教师的创造热情, 为示范校课程改革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摘要:为了让学生能够有效地学习网络搭建和应用职业岗位所需的知识和技能, 我们对课程模式、课程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及考核方式等方面进行了行之有效的改革, 并卓显成效。
关键词:课程模式,整合,教学方法,考核
参考文献
[1]加涅.学习的条件和教学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9.
[2]刘成新.网络课程的设计、开发与评价[J].中国远程教育, 2001. (3) .
[3]乌美娜.教学设计[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8.
[4]谢幼如, 柯清超.网络课程的开发与应用[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5.
【局域网课程教学】推荐阅读:
局域网课程设计校园网08-27
教学局域网的安全管理09-30
《局域网组网技术教学大纲》09-12
《无线局域网组建与维护》教学总结07-28
计算机局域网论文局域网论文:小型局域网组建方法探讨06-26
局域网管理05-12
局域网监控06-17
局域网系统07-03
局域网应用10-04
局域网安全1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