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风

2024-05-29

中国古风(通用11篇)

中国古风 篇1

古风一词在《礼记·月令》(吕延济注)中有“‘孟春之月,掩骼埋胔’此为古风也,谓卜改葬也”1的记载, 一般指古人之风,指纯朴厚重的气度和文风。古风音乐则是指一种在题材和体裁上以怀古之风为基点,以网络传播为途径,以“80后”“90后”为受众群体,体现出唯美雅致、古律遗韵的风格,同时附有说白并与诗词歌赋紧密结合的一种艺术形式。古风音乐自成一派,脱颖而出,其重要的原因是在于其独具特色的曲式艺术。古风音乐曲式形态特征具体体现在旋律、调式、节奏、速度等方面,深受群众喜爱。

一、古风音乐的歌词形态特征

旋律是音乐的首要元素。音乐的旋律是由一系列能反映该音乐主题的音符组合而成,充分显示出音乐情感的内在特征。古风音乐褪去了嚣杂喧哗,宛如清朗流水, 多数曲调舒缓清幽、婉转悠扬、富有情韵,风格可分为婉转流畅或者豪迈粗犷两派,其创作主要集中在婉转派。 古风音乐旋律婉转,风格简单而不单一,制作简约而不简单。体现古风音乐羽化而登仙的翩眇意境。其旋律优美而多变,主要有水平型旋律、上升型旋律、下降型旋律以及混合型旋律四种形态。

( 一) 水平型旋律形态

水平型的旋律即同音反复,指旋律隔音处在同一水平线上作同音高的反复连续进行。

谱例1:河图《如花》(作词:Finale作曲:河图)

同音反复的旋律形态,通常表现平稳、安详、严谨、 庄重、肃穆的情绪,如谱例1所示,反映夜晚安静回忆的温馨场景。另外通过给予节奏、速度、力度、强弱等音乐要素的不同处理,水平型旋律形态也能表现出活跃、 欢快、热烈等情绪。

( 二) 上升型旋律形态

上升型的旋律线条通常表现紧张、激动的情绪和力量的递增。其形态的构成有两种形式,级进上升型的旋律形态和跳进上升型的旋律形态。上升型的级进,具有较强的推动力,常使音乐趋于渐强,情绪逐渐高涨。上升的跳进,通常表达较为激昂的情绪。

谱例2:河图《倾尽天下》(作词:Finale作曲:河图)

谱例2中是河图《倾尽天下》中最有代表性的一句歌词,也是全曲的高潮部分,作者用上升型旋律将情感递增推动到最强,充分渲染了战场厮杀的肃穆,恋人相爱的激情。

( 三) 下降型旋律形态

下降型的旋律形态是指旋律线条以直线或曲线的方式向下运动。这时旋律趋于平和、舒缓,通常表现情绪的消减和叹息的音乐形象。

谱例3:绯村柯北《天命风流》(作词:檀烧作曲:千草仙)

《天命风流》是绯村柯北的代表作品之一,全曲远离喧嚣,意归自然。讲述主人公看破红尘俗世,用下降型的旋律形态表现作者对生命、命运的看破和感慨。

( 四) 混合型旋律形态

所谓混合型的旋律形态是指上升型旋律和下降型旋律的混合使用,这种形态在音乐作品中运用最多,它以不同方向进行的旋律线条表现情绪的起伏和变化,混合型旋律形态是旋律线条中最重要的形式。

谱例4:河图《寒衣稠》(作词:Finale作曲:一青窈《风车》)

混合型旋律是所有旋律形态中运用最广泛,在古风音乐中也是如此。

二、民族风味的调式

调式(mode),是若干高低不同的乐音,围绕某一有稳定感的中心音,按一定的音程关系组织在一起,成为一个有机的体系。古风音乐多数使用民族五声调式来创作或是在五声调式的基础上增加清角、变徵、变宫或闰成为六声调式,很少用七声调式进行创作。

古风音乐主要采用中国传统的五声音阶使听众更具有亲切感。我们出生、生活在中国这块古老的土地上, 从小感受的音乐大多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无论是课本所学、电视传播、还是电脑下载的音乐,与中国民族调式有关的音乐绝对要远远超越国外音乐。这其中点点滴滴的民族情怀无不渗入我们的血脉中,潜移默化地留在我们的脑海深处。由此当古风音乐中最为熟悉的调式响起,听众会真切体会到亲切感和归属感。

三、特色鲜明的节奏

“节奏”一词源自希腊语(rhythmo)原意是指“把时间的跨度,划分成可以被人感觉到的段落”2。朱光潜先生《诗论》中:“寒暑昼夜的来往,新陈代谢,雌雄的匹配,风波的起伏,山川的交错,数量的乘除消长, 以至于玄理方面反正的对称,历史方面兴亡隆替唱段循环,都有一个节奏的道理在里面”3正所谓:“节奏加入了人声表现,变成了歌;加入了动作的表现,变成了舞; 加入形象性的语言的表现,变成了诗。”4诗乐舞三者都展现出节奏的重要性。节奏是音乐中最重要的表现手段之一。音乐作品中音高固然重要,但它只有和节奏结合起来才能塑造形象,表达情感。

中国原创音乐网站原创音乐榜第22周(5月20日-6月1日)第一名:《承剑》——古剑OL门派群像;作词: 辛夷;作曲/ 编曲:Winky诗。该歌曲是基于满汉全席对于古剑OL各门派的理解,用歌曲演绎出古剑OL六大门派鲜明的特点以及背后的故事。在表达满汉全席在2016期待古剑OL的同时,也让大家充分感受到这款网游的魅力。其旋律、节奏都是近期古风音乐的代表之作。

《承剑》——古剑OL门派群像:

通过对古风曲《承剑》以及其它歌曲如:河图《倾尽天下》、少司命《江山如梦》等作品的综合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古风音乐的节奏较为规整,多反复。如古风曲《承剑》的一至四句使用XX、XXX、X—三个节奏型组成并完全反复四次,平整的节奏使音乐徐徐展开,缓缓行进,让人如在静水中感悟古风音乐的淡雅、古韵;五、 六、七句也是整句节奏做反复,此时的节奏相对于一至四句变得不再平整,非方整性的节奏使音乐的情绪变得紧张、激昂、动荡,使乐句推向第八句引发接下来的高潮, 让听众感怀古风音乐的慷慨、激烈;最后四句是全曲的高潮部分,全体歌声合唱,气势磅礴。句子多使用附点节奏,其作用如海潮般不断的推进音乐的进行,使音乐更具激情与壮烈。古风音乐通过节奏的变化,引导渲染情感。

四、舒展缓慢的速度

速度是指乐曲进行的快慢程度。任何音乐的律动都在特定的速度框架下进行。作曲家在创作时,往往采用某些速度术语来规范作品的大致速度范围,例如Allegro快板、Largo广板、Moderator中板、Adagio柔板等。这时除了有改变速度的明显标识外,整首乐曲都应该按照这个既定速度来进行。

古风音乐的速度绝大多数都是中速或者慢速,其旨在体现古风音乐的悠扬、典雅、平缓、婉转、淡然的意境。 如千草仙《月舞云袖》、董贞《幽狐》、河图《白衣》、 河图《风起天阑》、董贞《问剑》、少司命《相思碑》、 董贞《重阳》、少司命& 灰原穷《黑白小巷》、少司命《临安记忆》等等。

五、古韵十足的伴奏乐器

“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在多元化的今天,各种音乐风格类型层出不穷,古风歌曲想要独成一派,只有将自己独特的民族元素呈现出来才能在当代乐坛上争得一席之地。古风歌曲一大特色就是在编曲上大量使用中国民族传统的乐器,与西洋流行乐器相融合,使得歌曲旋律既典雅又动感十足。

(一)主要伴奏:民族乐器

充满韵味的民族乐器是中国音乐的显著特征。中国乐器类别繁多,风格各异,每种乐器的使用都精彩纷呈, 博大精深。古风歌曲往往使用大量的传统乐器,如二胡、 古筝、大鼓、笛子、琵琶、洞箫、排箫、芦笙、扬琴、柳琴、 古琴、木鱼、马头琴、手鼓、拔、锣、板胡、高胡、革胡、 唢呐等,这些乐器一经演奏就能体现出浓厚的中国味来。

酷我音乐排行榜第一名《倾尽天下》,前奏一出来就以悠扬的笛声引人倾听,恰如其分地把那种情感思绪一下子表现出来,随即加以古筝的滚拂技巧以及琵琶的轮指将听众带入意境深远的中国山水画中;第二名少司命《江山如梦》旋律部分使用古筝、竹笛等乐器烘托唯美的画面;第三名董贞《御剑江湖》以琵琶大大小小落玉盘的清脆音质让人耳目一新,古筝的随即加入使音乐更添韵味,随后笛子等民乐的加入使整首作品透露出浓郁的古典风韵。另外,古风音乐中包含了大量的民族乐器演奏的纯音乐如:二胡曲《别亦难》、《烛影摇红》、 《睡莲》、《恨不相逢未嫁时》、《十二幻梦曲》、《琥珀色海》、《莲花的呼唤》、《广德玄武》、《往事随风》、《月下香》、《杏林湖畔》、《流水浮灯》、《故宫的记忆》 等;琵琶曲《琵琶语》、《琵琶吟》、《曲吟断肠》、《追梦人》、《琵琶瘦》、《竹舞》等;古筝曲《卷珠帘》、 《云裳诉》、《临安遗恨》、《望秦川》等。

(二)辅助伴奏:西洋乐器

古风歌曲里面还夹杂了许多西洋乐器,如钢琴、吉他、 弦乐等等。这些西洋乐器具有很强的节奏性,和民族传统乐器融合后,形成鲜明的反差。但是它们不能抢了中国乐器主角地位,只能充当配角,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 酷我音乐排行榜第二名少司命《江山如梦》中虽然是以西洋乐器单簧管开端,但是随着引子的结束慢慢过渡到中国民乐伴奏:古筝、竹笛、中国鼓、锣、沙球等。即使伴随着一些现代电子合成的音乐,但整体显现出浓郁的民族风采。墨明棋妙的《如梦令》一开始就是一段沧桑凄美的弦乐加以小鼓和响铃声,营造出一种丝丝的忧伤,花落人断肠,物是人非的哀愁,中间插入空明悠长的洞箫声和韵味非常的筝声以及哀沉凄美的二胡声,给我们一种意犹未尽的悲凉。在古风音乐中还融合了现代合成的电子器乐,这种中西合璧的表现手法,将中国的古典意境一笔一笔的勾勒出来。这样,就使得古风歌曲不仅具有浓厚的古典韵味,而且还具有强烈的现代气息。

六、结语

古风音乐在诗词体裁、旋律调式、节奏速度方面都独具特色,蕴含着大量的中国传统音乐元素。水平型旋律、 上升型旋律、下降型旋律以及混合型旋律四种形态使得古风音乐的旋律丰富多变、绚丽多彩;中国民族调式进行创作让古风音乐的曲调更加唯美动人;丰富的节奏型使古风音乐更加饱满;婉转平缓的速度让音乐流淌得更加流畅、委婉。古风音乐无论从其音乐创作还是艺术传承方面,都有着积极的意义。古风音乐一路发展至今愈加成熟,在未来,古风音乐的发展将更加完善,促进这一新兴音乐形式健康发展,丰富中国音乐文化。

摘要:古风音乐是近年来网络世界中流行甚广的一种新兴音乐类型。它的音乐词曲形态特征充分体现古风音乐的民族性和时代性。别具一格的旋律、民族风味的调式、特色鲜明的节奏、舒展缓慢的速度、古韵十足的伴奏乐器无一不体现出古风音乐独特的艺术特征。

关键词:古风音乐,古诗词,词曲形态,音乐特征

参考文献

[1]宋秋敏.流行歌曲视野下的唐宋词[D].苏州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8.

[2]薛冬梅.从网络传播到现场表演——中国当代“古风音乐”观察与思考[J].音乐传播,2015(01).

[3]柳犁.从古风音乐的兴起看传统音乐文化的回归[J].戏剧之家,2015(01).

[4]王帆.20世纪中国诗词艺术歌曲演唱风格探究[J].当代音乐,2015(02).

[5]陈果.音乐节奏的功能性作用及训练研究[J].西安音乐学院,2012(06).

[6]金文达.中国古代音乐史[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4(4).

[7]薛良.没有节奏就没有音乐——关于节奏的笔记[J].中国音乐,1996(1).

[8]齐勉乐.论音乐节奏发生的根源——兼评列汉诺夫的“劳动创造”说[J].艺术百家,2003(04).

中国古风 篇2

2.人世间有百媚千红,唯独你是我情之所钟。

3.蓄起亘古的情丝,揉碎殷红的相思。

4.江水孤寂,两岸墨绿,到处站的都是你的身影。

5.忧悒清远的气韵,是遥远的不可触及的忧伤,如微云孤月,只能遥望那天涯的距离。

6.灯火星星,人声杳杳,歌不尽乱世烽火。

7.万般故事,不过情伤;易水人去,明月如霜。

8.用我三生烟火,换你一世迷离。

9.长街长,烟花繁,你挑灯回看,

10.短亭短,红尘辗,我把萧再叹。

11.终是谁使弦断,花落肩头,恍惚迷离

12.多少红颜悴,多少相思碎,唯留血染墨香哭乱冢。

13.苍茫大地一剑尽挽破,何处繁华笙歌落。斜倚云端千壶掩寂寞,纵使他人空笑我。

14.任他凡事清浊,为你一笑间轮回甘堕。

15.寄君一曲,不问曲终人聚散。

16.谁将烟焚散,散了纵横的牵绊。

17.听弦断,断那三千痴缠。坠花湮,湮没一朝风涟。花若怜,落在谁的指尖。

18.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

19.相忘谁先忘,倾国是故国。泠泠不肯弹,蹁跹影惊鸿。

20.昔有朝歌夜弦之高楼,上有倾城倾国之舞袖。

21.一朝春去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

22.你的夕阳我的容颜谁的三分之一年。

23.你是谁朝思暮想的笔尖少年在绝城的荒途里辗转成歌。

24.下一世的情歌把词交由你填看看你仍旧是谁高高在上的王。

25.橱窗里盛放的琳琅满目是阜盛而过的年华栩栩生辉。

26.那首情歌有关风月却无关你我。

27.路过的风景有没有人为你好好收藏。

28.那一场盛世流年我们守着寂寞伤得面目全非。

29.谁把谁的明媚尽收眼底谁把谁的难过感同身受。

30.只身步步海天涯路无归霜满颜。

31.舌间搁浅的妙蔓是想为你舞一曲最后倾国倾城。

32.夜微凉灯微暗暧昧散尽笙歌婉转。

33.繁杂的经历在眼角镌刻深深的纹我转身雕下一朵花。

34.那些上演着繁华不肯谢幕的年华里开出一朵地老天荒的花。

35.来生我再来典当来世我再来与你歃血为盟。

36.错过的年华在北漠开出斑斓的紫薇花却荒芜了轮回的春夏。

37.离人愁伤别离。碎碎念深深思。凋零落吟空悲。续繁华又何处。

38.静水流深,沧笙踏歌;三生阴晴圆缺,一朝悲欢离合。

39.灯火星星,人声杳杳,歌不尽乱世烽火。

40.乌云蔽月,人迹踪绝,说不出如斯寂寞。

41.天不老,情难绝。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

42.似此星辰非昨夜,为谁风露立中宵。

43.梦里的江湖,百花齐放,人来人往,繁华似锦。

44.蝴蝶很美,终究飞不过沧海。

45.终于为那一身江南烟雨覆了天下,容华谢后,不过一场,山河永寂。

46.风华是一指流砂,苍老是一段年华。

47.经流年梦回曲水边看烟花绽出月圆。

48.雾散,梦醒,我终于看见真实,那是千帆过尽的沉寂。

49.生生的两端,我们彼此站成了岸。

50.缘聚缘散缘如水,背负万丈尘寰,只为一句,等待下一次相逢。

51.几段唏嘘几世悲欢可笑我命由我不由天。

52.心微动奈何情己远,物也非,人也非,事事非,往日不可追。

53.纸张有些破旧,有些模糊。可每一笔勾勒,每一抹痕迹,似乎都记载着跨越千年万载的思念。

54.既不回头,何必不忘。既然无缘,何须誓言。今日种种,似水无痕。明夕何夕,君已陌路。

55.也许是前世的姻也许是来生的缘错在今生相见徒增一段无果的恩怨。

56.总在不经意的年生。回首彼岸。纵然发现光景绵长。

57.那一场盛世流年我们守着寂寞伤得面目全非。

58.只身步步海天涯路无归霜满颜。

59.相逢一醉是前缘,风雨散,飘然何处。

60.下一世的情歌把词交由你填看看你仍旧是谁高高在上的王。

61.尘缘从来都如水,罕须泪,何尽一生情?莫多情,情伤己。

62.谁眼角朱红的泪痣成全了你的繁华一世你金戈铁马的江山赠与谁一场石破惊天的空欢喜。

63.路过的风景有没有人为你好好收藏。

64.你的夕阳我的容颜谁的三分之一年。

65.转身,一缕冷香远,逝雪深,笑意浅。来世你渡我,可愿?

66.生生的两端,我们彼此站成了岸。

67.缘聚缘散缘如水,背负万丈尘寰,只为一句,等待下一次相逢。

68.有一种隐忍其实是蕴藏着的一种力量,有一种静默其实是惊天的告白。

69.千金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诉。

坪田古风 篇3

一路上都没有看到银杏树的踪影。这些几亿年前就在地球上生长的古老植物,似乎只眷顾坪田鎮那几个古风犹存的村庄:坳背村、军营寨、冯屋……镇内百年以上树龄的古银杏树超过5000株,是名副其实的“银杏之乡”。

到坳背村已是下午,阳光斜照在村口几棵高大的古树上。树上和地上都是映满阳光的金色小扇子。爬上村边一个小山坡,向村内望去,屋舍间的空地上几个孩子正嬉闹着向天空挥洒从地上捧起的银杏叶,在“叶雨”中起劲地疯跑。那劲头看着便是游客了。另一个山坡上,有一棵面前有简单香案的巨大古银杏。粗壮的树干离地少许竟分成了两株,像一对下体相连的兄弟笔直地站着,落叶厚成一张毯。

村子周围有简陋的木头栅栏,高度不过村里最矮的妇人,惟有种有作物的田地被围得密密实实。在山里生活,有各种小动物和你分享这里的土地。村子里几乎每家每户都种有辣椒。路过辣椒田,一个一身黑色布衣的瘦小婆婆正拿着长柄勺子给作物浇肥。一拨游客冲上去,二话不说就围着她拍照,她吓坏了,不停摆手,嘴里说着什么。正所谓“十里不同音,百里不同俗”,同是来自粤北地区,我却听不懂她的土话。

在村里信步走着,看到不太整齐的瓦片屋顶、大块黄泥砌成的墙、手工钉制的木质门窗,建筑都粗砺得像老庄稼人的手。一个废弃的古祠堂大概是村中最齐整的建筑了,它两侧墙体高耸的独特造型也引来了游客们各种“长枪短炮”。

村民都友善好客,对食宿和路线有问必答,还教了我们分辨银杏雌叶子和雄叶子。奈何我无论怎么看,都觉得叶子极其相似,难辨雄雌。相比游人颜色艳丽的装束,村民们穿着分不出青色与黑色的布制衣裤。他们的存在与山林和村舍的界限是模糊的,仿佛本身便是青山的一部分。略微上年纪的妇人都包着灰色短头巾,再围上一条蓝色的布带固定,像个简易的手工帽子。有不少这般打扮的婆婆坐在竹片小凳上,一眼看过去尽是深深浅浅的青和蓝。

夕阳西下,村里村外、树上地下,都是阳光打在银杏叶上再生出的金灿灿的光。整个村子有一种说不出的暖。如果没有周围这如织的游人和雨点般的快门声,我会疑心这个村庄就是我日后告老还乡的桃花源了。

最后一抹夕阳的身影滑进群山背后,我们和那只跟着我们走了好久的乖巧小土狗告别,去离村子不远的“坪田老字号”小餐馆吃饭。餐馆老板是当地百事通,健谈得很。粤北山区水质清冽,食材均来自当地农民的菜地和后院,直接水焯也胜却人间无数。

TIPS:

1.“银杏之乡”目前还没被开发成旅游景点,村内可供住宿的只有几个家庭式旅馆。非周末时段空房较多。

南开古风 篇4

南开中学的校训是“允公允能, 日新月异”。1945年, 南开中学举行作文比赛, 题目是“论述南开精神”。一位高一学生想到的南开精神就是“五四”精神, “允公”即“民主”, “允能”即“科学”, “日新月异”即破旧立新, 他“越想越激动, 字迹潦草, 墨迹斑斑, 卷面肮脏”, 结果竟获得了第二名。若是今天, “字迹潦草, 墨迹斑斑, 卷面肮脏”, 你还想得第二名?不把你试卷撕了, 那叫饶你黄瓜二两———手下留情!而当年南开中学的喻传鉴主任, 竟亲自找到这位“激动哥”, “你知道你写得这样乱, 为什么还得第二名吗?”“就因为你论述南开精神有独到之处……可见你肯于思索, 有头脑……现在的中国就是需要民主、需要科学啊!”

公民教育的特点就是开放、多元、兼容, 允许自由讨论。1943年1月, 南开中学的少年学子曾就真理标准展开过一场无拘束的讨论。在每周的周会上, 学校经常会邀请各种不同观点的社会名流来演讲, 周恩来、冯玉祥、马寅初、翁文灏、老舍以及访华的美国副总统华莱士等都参与其中。结社、演出、办壁报, 这一切都是自发的, 是他们兴趣、才华、理想的萌动, 活跃了他们青春的生命, 使他们在实践中学会表达, 学会独立思考。他们在校园里获得的这些训练, 对开阔他们的视野、培养他们的世界眼光, 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南开中学学子中有不少国民党政要的子弟, 他们在校园里未受到任何特殊待遇, 他们也从不拿自己的家庭背景在同学之间逞威风, 一样的穿校服, 一样的吃食堂。学校自编的国文课本, 蒋介石所喜欢的王阳明的文章一篇也未能入选, 曾国藩家书也只选了一篇。蒋介石几次来看望张伯苓, 但张伯苓在权势面前不卑不亢, 保持学府尊严;学校从不趋炎附势, 校园里绝对没有任何特权的气氛, 葆有自身傲然独立的精神气质。

南开中学的老师不拘泥于本本, 没有成见, 往往没有现成的框架、整齐划一的答案。一位同学作文开头第一句写道:“远远的东方, 太阳正在升起。”国文老师陶光改成:“远远的, 东方, 太阳正在升起。”这才叫醍醐灌顶的作文讲评!

在南开中学, 考试不是衡量一个学生的绝对标准, 课业授受也不是衡量一个老师的绝对标准, 人本身始终是目的、是尺度、是根本, 其他的一切都是从属的、次要的。1941年毕业的谢邦敏富有文学才华, 但数、理、化成绩不佳。他在毕业考时物理交了白卷, 即兴在卷上填了一首词。以教学态度严谨著称的物理老师魏荣爵评卷时却在卷上赋诗一首:“卷虽白卷, 词却好词。人各有志, 给分六十。”使谢邦敏顺利毕业, 并考入西南联大法律专业。

如今别说交白卷, 分数低一点, 你都没好果子吃。2013年4月9日晚, 广东省佛山市某小学学生家长, 一同收到该校林老师指名道姓的群发信息:“xx73.5分, xx78分, 这些连80分都不到的是垃圾成绩。xx53分, xx51分, 更是垃圾中的垃圾……” (xx为学生姓名) 信息曝光后, 该地教育局取消了林老师评先评优的资格。困惑的是, 是什么让我们的老师变成了风箱里的老鼠?

经济学家吴敬链说:“就我的亲身感受而言, 南开教育之所谓的‘高贵’, 指的并不是生活上的奢侈和安逸, 也不是目中无人和颐指气使, 而是对于德、智、体、美四育并进的高素质要求。”

典雅古风拂面来 篇5

本单元为古文单元,写出了史学著作、神话传说及古典诗词中的人物形象美,学习重点是感知内容、积累语言、品析借鉴。

本单元分两个专题。专题一:重视古诗文朗读训练、重视学生文言知识的积累;专题二:再现古典幽情——如何运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创造性地、多元化地理解作品,汲取民族智慧。

专题一:感受古典意蕴。《曹刿论战》记录了曹刿对战争的论述,体现了世家笔法;《邹忌讽齐王纳谏》纳谏的美谈启迪富国之本,设喻说理;《愚公移山》对信念的执着,神话色彩浓郁;《诗经两首》爱情的美好中有丰富的美感。教材中的這四课是很好地从不同角度感受古典意蕴、亲近古典语言的范本。

专题二:再现古典幽情。通过读史明智、寻美之旅、诗意情怀这些教学活动将古典文本运用现代观念进行审视,创造性地、多元化地理解作品,提高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最大限度地将古典与现代相融合。

本单元在学习文章过程中发挥学生主体作用,通过朗读、小组学习、合作交流,自主展示等形式完成各项教学任务。读写一体,师生交流、生生互动,文本学习和现实生活的结合。

知识与技能:一如既往地重视古诗文的朗读训练,要读得正确流畅、声情并茂、熟读成诵;借助工具书和注释,读懂内容,梳理文言词汇;运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提高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

过程与方法:重视培养学生文言知识的积累,能够以旧带新,总结三年文言学习的成果,形成较完整的文言知识体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如何运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创造性地、多元化地理解作品,汲取民族智慧。

二、教学设计

专题一:感受古典意蕴学习活动设计

活动一:读课文明大意

学生第一遍读,要求读准字音;学生第二遍读,自读注释,要求读懂课文。

活动二:说译文,比精准

四人小组合作学习,一人以句子为单位读课文,每读一句,其余三人竞译课文,不懂之处标出,提交全班讨论。

活动三:我会答,赛成效

教师用多媒体出示重点词语和句子,出示时不带答案,学生解释,检查学习效果。

活动四:做卡片,巧积累

学生分类: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近义词辨析,重要实虚词,制作积累卡片。

活动五:我为师,讲(读)课文

自选以下话题:(1)曹刿论战问题争鸣,我来说一说。曹刿论战中与论战无关的内容能不能删去?(2)编写门庭若市的故事,我来讲一讲。(3)愚公智叟辩难,我来演一演。(4)美丽的诗经爱情,我来读一读。

专题二:再现古典幽情学习活动设计

活动一:学习古典名篇,探寻人物之美

(1)曹刿之美、庄公之美。暗淡了刀光剑影,远去了鼓角争鸣,但历史的天空中闪烁的星辰仍不免让我们频频回顾,请以“我喜欢曹刿,因为 ;我喜欢庄公,因为 。”说话

(2)邹忌之美、威王之美。课文开篇就是从邹忌形貌美写起的,邹忌的美可远不止于此,你还能发现他有哪些值得称美的地方?邹忌讽谏成功,为他赢得了生前身后名。其实,还有一位更大的赢家,他就是齐威王,他名利双收,并非只缘于邹忌,他本人有哪些值得称美的地方?

(3)愚公是神话世界中的传奇人物,他生命中哪些火花点亮了你年轻的心?

(4)《诗经》中因为爱情,带给我们跨越千年的美丽,那两个人痴情的眼神与心灵,让你感受了怎样的人情之美?

活动二:学习古典名篇,探寻辞章之美

(1)精炼美。《曹刿论战》选自《左传》,这是一部史学名著和文学名著,语言十分精炼,不愧是史家笔法。找找你能印证此观点的文中语句,谈谈你的想法。

(2)整齐美。你能在“三思三比”中探寻到邹忌美或在“三赏三变”中探寻到齐王美吗?你还能搜寻到哪些有趣有味的文中之“三”?

小结:文中的三形成全文震动的频率,使全文看来有一种结构的整齐美。

(3)参差美。有人认为邹忌的三问,妻妾客的三答透露了人物的身份心理和情态,有着人物语言的参差美,真要为之拍案叫绝。你能化身其中一人展现其所想,描画其情态吗?

(4)气势美。愚公辩智叟,请你谈谈气贯长虹的魅力所在。

(5)音韵美。配乐吟唱,一唱三叹,感受诗经的音韵美。

活动三:学习古典名篇,表我幽思情怀

(1)读史明智。①读曹刿论战,让我深思: 。②如果新芽出版社推出《涉世之初——青少年为人修养必读百篇经典故事》编辑部希望大家踊跃推荐这样的故事,请你为《邹忌讽齐王纳谏》写一段推荐语。

(2)激情评赞。为《愚公移山》中的老愚公写人物赞语。(赞曰:……)

(3)诗意抒发。分别改写《诗经》两首为现代诗,选择《梁祝》、《我心永恒》、《沉思》等乐曲配乐吟诵。

浅谈古风歌曲的文案 篇6

一、古风歌曲的文案

古风歌曲的文案是介绍歌曲背景、提示作品内涵的文字,通常是描述一个虚构的古代场景,具有简洁、优美、意蕴丰盈等特征。譬如Finale作词的《倾尽天下》中,使用了这样一段文字作为文案:

周帝白炎死在称帝十载后的一个雪夜。

这个草莽出身的皇帝不喜奢华,逼宫夺位后便废弃了前朝敬帝所建的华美宫室,而每夜宿在帝宫内的九龙塔,死时亦盘膝在塔顶石室几案前的蒲团上,正对着壁上一幅画像。

倘有历过前朝的宫女在,定会认出,那画上艳色无双的女子, 正是前朝敬帝所封的最后一位贵妃。

原来在倾国的十年之后,白炎终究追随那人而去。他身后并未留下只言片语。于是所有关于周朝开国皇帝的谜团,都与那悬于九重宝塔之上、隐在七重纱幕背后的画像,一并被掩埋进厚重的史书里。

文案的描述使人在欣赏《倾尽天下》时可以更为直接地体悟相思倾国的情境,对歌曲的推广起到了很好的效果。近年广为流传的作品诸如《风起天阑》《华胥引》《锦鲤抄》,其文案无不细致动人,为歌曲涂抹了浓墨重彩的丰富底色,更是成为打动听众的关键之一。

尽管不能说其它流行歌曲都没有使用文案或类似于文案的文字说明,但古风歌曲对文案的使用具有极大的普遍性也是客观事实。 在某种程度上甚至可以说:文案的有无,是将古风歌曲从中国风歌曲等相近的流行歌曲流派中区别出来的本质特征之一。

但并不能说文案是古风歌曲的创造,在东西方音乐创作中,用专门的文字对背景、内容进行说明与描述也是常见的辅助性创作手段。

二、中国古代诗词作品的题记

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长篇叙事诗《孔雀东南飞》,于序言中开门见山地点明了诗作背景:“汉末建安中,庐江府小吏焦仲卿妻刘氏, 为仲卿母所遣,自誓不嫁。其家逼之,乃投水而死。仲卿闻之,亦自缢于庭树。时人伤之,为诗云尔。”寥寥数十字,便将故事原委道来,体解了旧社会的厚重外壳,剖出封建礼教那血淋林的骇人内核。

另外在宋代文学家苏轼作的曲子词《洞仙歌·冰肌玉骨》中, 使用了这样一段文字来创设创作背景:“仆七岁时,见眉州老尼, 姓朱,忘其名,年九十岁。自言尝随其师入蜀主孟昶宫中,一日大热,蜀主与花蕊夫人夜纳凉摩诃池上,作一词,朱具能记之。今四十年,朱已死久矣,人无知此词者,但记其首两句,暇日寻味, 岂《洞仙歌》令乎?乃为足之云。”简短字句看似记史,实则为词作创设了一个100多年前的“古代场景”,将读者带入蜀主孟昶的宫中,把一幅摩诃纳凉图铺陈读者眼前。

这些写在诗词内容之前的文字常被称为题记,一般用来介绍实际背景,但用于创设某种环境的也不鲜见,与古风歌曲文案的联系非常明显。

三、西方音乐作品乐谱上的提要

意大利作曲家维瓦尔第的小提琴作品《四季》中包含4部小提琴协奏曲,分别名为《春》《夏》《秋》《冬》,每一部协奏曲都被作曲家加上了一首14行诗。比如《春》的诗歌:“春光重返大地。鸟儿欢快鸣啭,热情迎接春天。微风轻拂泉水,细声密语潺潺流。乌云笼罩天空,电光闪闪,雷声隆隆。云散雨止,小鸟又唱起动人的歌曲。在鲜花丛生的牧场上,在簌簌作响的枝叶下,牧童和他的忠实的狗正在入睡。在春光明媚的灿烂天空下,应着农村风笛的欢歌, 仙女和牧童翩翩起舞。”这样一个显然是虚构的场景生动地描绘了春的美好,为音乐所描述的内容作了最佳的说明。

俄罗斯的柴可夫斯基也是一位著名作曲家,他有一部作品同样名为《四季》,由12首钢琴曲组成,每首曲子的乐谱之前都印有一段诗歌。《六月·船歌》中就写着一段诗人阿·普列谢耶夫的诗句: “走到岸边——那里的波浪啊,将涌来亲吻你的双脚,神秘而忧郁的星辰,将在我们头上闪耀。”这段文字与音乐中略带忧伤的旋律、 起伏均匀的伴奏音型紧密结合,为演奏家和听众描绘了一幅初夏夜晚、小船轻飏的水上图景。这是现实可能存在的生活画面,在这里却作为一种虚拟的背景出现。

这样的西方音乐作品有很多,比如斯克里亚宾的《狂喜之诗》 中也使用了类似的文字提要。这种提要与古风歌曲的文案同样对理解作品而言非常重要。

四、结语

中国古风 篇7

一、由曲引情

诗与曲, 自古以来就是相互依存的姊妹艺术。优美的歌曲, 能创造特定的情境, 能把学生带进一种特殊的艺术氛围中去, 从而为学生体会古诗的情感创造条件。由此, 我教古诗时, 用歌曲、音响来激发学生的情感。如学习《出塞》一诗, 要体会作者对戍边将士的同情和渴望和平的思想感情, 对于小学生来说, 是有一定难度的。教学时, 我首先播放一首屠洪刚演唱的《精忠报国》。该歌以激扬、荡气回肠的曲调, 激越昂扬的节奏, 诗一般的音乐语言, 生动形象地再现了民族英雄———岳飞精忠报国, 满腔热血报效祖国的壮志豪情。学生一听乐曲, 切身感受到英雄对祖国的满腔热忱, 爱国、向上的情感便油然而生。这时, 再学古诗, 学生就能较快进入诗人的情感世界。诗人笔下开阔明朗的意境, 激越昂扬的情调, 便能很快唤起学生的共鸣。

二、由读入情

古诗的情感常常蕴含在富有音乐美的语言之中, 要通过反复朗读、吟唱才能入境、察情。因此, 我教古诗《出塞》时, 总是把朗读作为一根主线贯穿始终。起始阶段自由读, 仔仔细细读上四遍, 要求读得字正腔圆, 有板有眼;个别读, 不但要读正确, 读得有节奏, 还要尽可能读出味道;深入学习阶段边理解边朗读, 品读感悟, 体会意境。如我教学《出塞》一诗时指导学生对“北风卷地白草折, 胡天八月即飞雪”“城头铁鼓声犹振, 匣里金刀血未干”品读, 体会寒风猎猎, 漫天飞雪, 鼓声阵阵, 杀戮声闻, 这就是戍边将士生活的真实写照;学完全诗后让学生反复朗读, 或一唱三叹地吟读, 或师生合作读。如学生读前一部分, 老师读后一部分;或老师读题目和作者, 学生读诗歌。总之, 要让学生读出层次, 从最初的读正确流利到读出节奏和韵律到读出深刻感受, 步步深入。

三、由境生情

古诗词不仅是语言文字的材料, 而且是传统文化的积淀。教学“秦时明月汉时关”时, 我列举了不少含“明月”的思乡诗句。由一句简洁的过渡语引入:明月总能勾起人的思乡之情, 许多诗人总爱把自己的情感寄托在那一轮皎洁的明月上。正所谓明月千里寄相思。学生声情并茂地读带有明月的诗句。这样做, 是为了再次强化文化语境, 进一步感受立功塞外的英雄壮志, 了解征人戍卒的痛苦。

学完《出塞》一诗后, 可让学生积累一些著名的边塞诗。如:王翰的“葡萄美酒夜光杯, 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 古来征战几人回”, 王昌龄的“青海长云暗雪山, 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 不破楼兰终不还”……让学生沐浴古风, 感受诗韵, 领悟边塞诗雄伟奔放或深沉含蓄或悲凉慷慨的诗风。

古风流行歌曲歌词的艺术特点 篇8

古风歌曲与中国风歌曲都显示着艺术形式的本土化倾向, 但二者有较多差异。中国风是在西洋大小调的基础上添加中国风味;而古风多采用中国传统的五声或七声民族调式。古风歌曲歌词含有用典以及日渐流行的念白和文案。我们综合上述归纳, 可以说它是以民族乐调和古代文学语言为艺术形式, 力图对当代生活进行创造性表达和陌生化体验的歌曲类型。

古风歌曲的歌词区别于其他类别的歌曲具有独有的艺术特点, 我们下面从三个方面加以分析:

一、语言特点

(一) 对古诗词的引用和化用

古风歌曲中对于古诗词引用和化用的现象十分常见, 可分为以下三个方面:

1、对古诗词原句的直接引用。

《因缘劫》中的歌词中有“红尘紫陌, 黄泉碧落, 前世茫茫因缘错, 芳草连天, 绵绵脉脉, 今生痴更与何人说, 流云千丈堪醉卧, 是谁月下独酌, 起舞弄清影叹华年转眼成蹉跎, 浮生谁能一笑过, 明灭楼台上灯火, 回首但见扬花纷纷泛烟波, 我有红酥手, 徒夸好颜色……”一段, 大量引用了古诗词。“红尘紫陌”引自唐代刘禹锡《元和十年自朗州承召至京, 戏赠看花诸君子》一诗。“黄泉碧落”引自白居易《长恨歌》。“今生痴更与何人说”引自柳永《雨霖铃》, “我有红酥手徒夸好颜色”引自陆游《钗头凤》, 以及白居易《啄木曲》, 几乎每一句歌词都是引自的古人的诗词, 使得歌词萦绕着浓浓的古典气息, 牵引着人们的古典情怀, 使人们产生审美共鸣。

2、化用原诗的思想情感。

以《隐》这首歌曲为例, 其大量引用、化用了李商隐的诗词, 如“信托孤鸿, 去处不问一杯清茶, 了我长恨席上管弦声, 清清冷冷, 点透灵犀铭刻此夜星辰。”一句, 就化用了李商隐《无题》。虽然歌词和古诗词的意境不同, 古诗词是回想昨夜同爱人美好的相聚, 引发今日别离的相思之苦, 歌词则是先写别离的痛苦和无奈之情, 因为灵犀相通而给人一种凄凉之感。歌词化用基本上延续了原诗的思想情感, 主要传达相爱的人无法厮守的无奈与复杂的感情, 属于情感化用的层面。

3、化用诗歌的意境。

《雁城雪》中的歌词“千山人迹灭, 万径孤鸿一撇, 唯剩下你我, 追忆着雁城雪, 遣楚词伤尽离别, 谁又敢取悦, 刀剑潜入梦, 难再庄生蝴蝶, 明夜我邀约, 对钓这寒江雪……”就是对柳宗元《江雪》的引用和化用, “明月邀我约”是李白“举杯邀明月, 对影成三人”的化用, 将两首诗结合营造寂静孤远的意境, 表达孤单落寞的心境, 相比于白话这种古诗词更有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审美感受。

(二) 古典意象的继承和创新

古风歌曲的又一特点就是对古典意象的大量使用和古典意境的构造。

1、对古代的器物或者符号的使用

为了能够营造古韵氛围, 古风流行歌曲有大量的对于古代的器物、符号的描写, 在狐离的《妻书》中, 歌曲的开篇“砖瓦房”、“老城墙”、“竹桥”、“水车”勾勒出了一幅古代的“水村山郭酒旗风”的清新田园景色, 为故事的展开奠定基调, 然后情节不断展开, “青灯”的代表的苍凉寂寞、“寒衣”预示着的孤独冰冷、“更漏”所暗指着时间的淙淙流逝等古代生活中的常见意象铺展开来, 将一个美貌的女子等待远行的丈夫的心情融化在了无声的意象之中。

2、对具有深刻的文化内涵的意象的运用

在我国的古典文化之中由于审美的含蓄美的需要, 文人墨客常用相同或者相近的意象来表达某一种相似的情感, 这一类的事物就被赋予了深厚的文化内涵, 例如柳枝、莲花。这些意象被广泛地使用到了古风流行歌曲之中。在董贞的《相思引》中, 运用“桃花”的意象来表达年轻女子貌美如花、倾城无双的姿容, 同时有带着《诗经·桃夭》之中“宜室宜家”的美好品德。这类意象的使用, 为歌词本身赋予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深刻的内涵, 同时也为传统的意象增加了新的现代色彩的含义, “明月”的意象, 在传统的“高洁、思怀”的含义的同时, 又新增添了面对快节奏生活渴望回归自然, 回归澄净的心态。当然, 还有由于填词者本身的古典文化水准的局限, 导致对于意象的误用的现象。

二、审美特点

前文讲过的古风歌词对于古诗词的引用和化用就是使对象陌生化的过程, 对于从小背诵的古诗词, 人们已经对其失去了审美感受, 接触到这些古诗词时有的只是感觉而不是感受。而陌生化就是“通过反常或陌生的方式表现人们熟悉的事物, 把人们习以为常的事情变成艺术品里的陌生或新奇的对象, 从而使人们在艺术形式中获得对事物的真实感受, 克服习惯造成的感觉迟钝。麻木。”

在《何处似樽前》中“葬往世山海间, 兵荒一万年, 打马而过, 不辨容颜。问命途日月前, 歌舞还上演, 浮华背后, 一样花开遍, 不知年华转瞬, 白骨红颜, 缥缈万世沧海桑田, 谁又绝艳天纵, 惊鸿一现……”就是对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 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栏玉砌应犹在, 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的陌生化运用, 艺术的目的是要人感觉到事物, 而不是仅仅知道事物, 古风歌词的引用和化用并不是改变古诗词原有的意思, 而是用一种新的形式, 即歌词的形式将古诗词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和意境重新传达和书写, 在这种新的困难的形式下增加听众的审美感受过程、增强审美感受力度, 因为感觉过程本身就是审美目的, 必须设法延长, 从而让虽然耳熟能详但是已经沉睡在记忆中的经典古诗词以焕然一新的面孔面世, 用全新的词汇表达古老的情思, 陌生化效果跃然纸上, 增加了读者和听众的审美快感。

三、表达技巧特点

古风歌曲歌词为了达到多样的审美效果常综合运用诸多的表现手法。

(一) 含混

意义含混是新批评流派提出的对于诗歌的一种常见的批评方式, 指的是一个语言单位包含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意义, 一句话可以有多种理解的现象, 是指某种修辞手段所产生的多种效果。使之大致接近“丰富”、“巧智”。在古风歌词之中常常出现意义含混的现象, 歌曲《姻缘劫》之中的歌词“临水照花”就有两个以上的含义, 首先“临水照花”有形容女子貌美、沉鱼落雁、闭月羞花之意;其次, “临水照花”展现了一幅女子顾影自怜的画面, 表达了时光易老, 容颜易憔的无限的感伤与无奈之情;最后, 胡兰成曾言张爱玲是“民国世界的临水照花人”, 他用“临水照花”一词来形容女子孤傲、敏感、卓尔不群, 但是却逃不开心灵之篱栅的宿命。由此可见由于词句凝练带来的含混使古风歌曲的歌词产生了多样的解读的空间, 使古风歌曲歌词呈现出一个多样的、丰富的、融合的内涵状态。

(二) 张力与隐喻

张力就是指诗歌当中由词的字面意义与延伸意义所产生的相互牵制、相互依托的关系, 诗歌的张力便来自于词的全部外延与内涵所表现的各种意义的统一。在古风歌词之中常常有出现通过隐喻和现实含义的碰撞来实现歌词的语言的张力的现象。在《金缕衣》的歌词“明月照亮天涯, 最后谁又得到了蒹葭”之中用“蒹葭”来暗喻“心爱的人”, 表达了在时光和风雨都过去的时候, 那个曾经在春日里遇见的美好的心上人是否在身边的疑问?这不仅仅是对于爱情难得的伤怀, “蒹葭”的比喻依旧暗示了爱人在主人公的内心之中依旧美好如初。同样在《倾尽天下》的歌词“还能不动声色饮茶踏碎这一场盛世烟花”之中用“烟花”来暗喻盛世的繁花的景象, 同时烟花的意象有华美但是转瞬即逝的含义, 这也暗示了盛世的景象总是不长久, 天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传统历史观念也由此铺开, 在现实与比喻之间产生了极大的反差和联系, 由此形成了巨大的语言张力, 使诗内涵丰富而又耐人寻味。

参考文献

[1] .王先霈、孙文宪:《文学理论导引》, 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版。

[2] .李争光:《歌词创作艺术》, 吉林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

[3] .[美]苏珊·朗格著, 傅志强、周发祥译:《情感与形式》,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版。

[4] .王先霈、胡亚敏:《文学批评导引》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年版。

[5] .薛金金:《陌生化理论的美学意义》, 山西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05年。

[6] .彭娟:《论俄国形式主义的“陌生化”》, 武汉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05年。

[7] .苏自勤:《古代诗歌向现代歌词的嬗变》, 《甘肃高师学报》2005年第6期。

[8] .赵少英:《中国古诗词歌曲艺术的历史迁延与现代复兴》, 《甘肃社会科学》2012年第2期。

[9] .李甜:《当代古风歌曲的互文性研究》, 《语文学刊》2012年第10期。

谈古风歌词对古典诗词的传承 篇9

关键词:古风歌词,古典诗词,中国古典文化

一、古风歌曲的概述

古风,不同于李白所做的《古风》五十九首,这是随着网络和时代发展应运而生的一种独特的音乐新风格。从歌词的方面来讲,它是一种追求中国古典美学,以中国传统元素为出发点,继承并发展中国古典诗词中的精华之处,同时融合一些现代的表现形式,打造而成的符合现代审美的音乐作品。对于它的定义,学术界还未曾给出一个权威的答案,以我个人的认识和理解,从歌词的角度,其定义可有狭义与广义之分。

狭义的古风歌曲,歌词偏重文言句式,曲调唯美,对歌词的要求极高,至少是类诗词,且必须言之有物。例如心然的《白河寒秋》,此歌的歌词穿插着一个朦胧的故事,大致可看出主人公从相识到别离,曲调哀婉,略带忧愁,且诗词用典极多,令人叹为观止。

广义而言的古风歌曲,歌词中包括了大部分书面化的半文半白句式的填词,当然也不乏用典,例如薛之谦的《钗头凤》,歌词前半段依次运用了“破镜重圆”、“马嵬之变”、“相濡以沫”、“梁祝化蝶”四个典故,应和着“钗头凤”这一词牌,将整首歌曲推向一种凄美的意境之中。

二、古风歌词的诗词文化传承

(一)诗词直接传承

1.诗词化用。在中国传统的诗学领域之中,对言语、诗词、意象、意境以及典故等的运用是创作所必不可少的,黄庭坚有云:“自作语最难,老杜作诗退之作文,无一字无来处,盖后人读书少,故谓韩、杜自作此语耳。古之能为文章者,真能陶冶万物,虽取古人之陈言入于翰墨,如灵丹一粒,点铁成金也。”诗词典故的巧妙化用是古风歌词创作的首要方法,也是评价一首古风歌词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准。例如,由择荇作词、HITA演唱的古风歌曲《采薇》之中有这样一段歌词:

“卿尚小,共采薇,风欲暖,初成蕊,问离人,山中四季流转又几岁

卿初嫁,独采薇,露尚稀,叶已翠,问征人,何处望乡一枯一葳蕤

卿已老,忆采薇,草未凋,又抽穗,问斯人,等到野火燃尽胡不归

昔我往,杨柳垂,今我来,雪霏霏,问故人,可记当年高歌唱《采薇》”

这首歌词化用自《诗经·小雅·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此诗本意是写一位戍边征人的归途之情,但歌词巧妙化用,使之成为对青梅竹马爱情的怀念。除此之外,还化用了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以及《诗经·邶风·式微》:“式微!式微!胡不归?微君之故,胡为乎中路?”几首诗词经过作者的引用和再加工,在转换之间达到了恰到好处的融合,使整篇词作生动而丰富。

2.题材延续。题材是文学、艺术创作用语,是为表现作品主题所用的材料。中国传统诗词有着丰富的题材,例如写景抒情、咏物言志、怀古咏史、边塞征战等,诸多题材造就了古典文化的多样性。古风歌词带有毋容置疑的古典文化内涵,对题材的继承与演变就是其重要的一方面。

由Final作词、河图演唱的《倾尽天下》正如它的歌词所呈现的———“血染江山的画,怎敌你眉间,一点朱砂。……说爱折花,不爱青梅竹马,到头来算的那一卦,终是为你,覆了天下。明月照亮天涯,最后谁又得到了蒹葭。……梦中楼上月下,站着眉目依旧的你啊,拂去衣上雪花,并肩看,天地浩大”,是一个“爱美人不爱江山”的故事。“江山美人”的题材,在中国古典文学中比比皆是,经典长篇叙事诗《长恨歌》便以“唐明皇和杨贵妃的故事传说来结构全篇”,风情摇曳,生动流转,将“江山美人”这一题材展现得淋漓尽致。对于这一题材,传统立场是讽刺中带有同情,且前者往往占据主要,美人之于江山,爱情之于政治,都应当是舍弃的一方面,因而有了红颜祸水美色误国之说。相较于传统的观点,古风歌词的演绎则表现出了现代社会观念的演变———红颜既是引发政权的原因,爱情又可以让人从巅峰淡然隐退、生死相随。在现代社会崇尚个性与个人价值的背景之下,爱情至上的法则更好地体现了人道主义。类似于这样对传统题材的继承并演变,在古风歌词的创作中并不少见,既体现了现代社会某一方面的价值观念,也更加符合现代人的审美,古风歌曲之所以拥有广泛的受众,此乃重要原因之一。

(二)诗词间接传承

意象与意境的运用在古风歌词中可谓不胜枚举,古风歌词虽说是为曲调填词,但单从词作的角度来看,它更像是一种文学创作,以一种特定的意象为中心,结合多种不同的意象,营造出相对的意境,形成一个全新而完整的故事,也正是这样,才造就了古风歌曲独特的魅力。

1.意象。所谓意象,简单地说,就是主观的“意”和客观的“象”的结合,是赋有某种特殊含义和文学意味的具体形象,同时融入了作者的思想感情,亦可以称之为借物抒情。“意象”一词是中国古代文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无论诗赋还是曲乐,意象的运用都是不容忽视的一部分。

古风歌曲中对古典意象的运用虽不能说炉火纯青,却也是恰到好处,例如,由wjjslove作词、Winky诗演唱的《菁华浮梦》,讲述了一个年华逝水,佳人咫尺的故事,其中有这样的一句歌词:“红朱砂,卓风华,倾城颜,吟蒹葭,桃花尽,转身寂寞的喧哗。”歌词中对古典意象有所创新,即“朱砂”一词。这里以“朱砂”指代美人,在中国古代文学中是比较少见的。朱砂是古代女子点缀于眉间的一种饰物,象征着女子面容姣好,品行柔美。且朱砂饰于眉目间,与“眉眼”相结合,正是最具精神之处,以此传情达意,在一定程度上是对“沉鱼落雁”、“雪肤云鬓”等传统意象上的对女子相貌描写的花间俗套的突破创新。

在古风歌词之中,以“朱砂”为意象的词作并不少见,例如,由夏一可、冬亦凌作词,董贞演唱的《朱砂泪》,整首歌便是以“朱砂”为主题,其中有这样一段歌词:

“轻寒暮雪何相随,此去经年人独悲,只道此生应不悔。

姗姗雁字去又回,荼蘼花开无由醉,只是欠了谁,一滴朱砂泪。”

此词中若用“美人”则过俗,用“桃花”则过艳,用“红颜”则过深沉,而“朱砂”二字,比“美人”更精致,比“桃花”更清丽,比“红颜”更温婉,正是恰到好处。这样有意识地对古典文化继承并创新,是古风歌曲得以保存生机的重要原因。

2.意境。在中国传统文化之中,对于意境都是极为强调的。从诗词角度来说,意境就是创作诗歌的环境,是诗人的主观情思与客观景物相交融而创造出来的浑然一体的艺术境界。大多数古风歌词都是多种意象与典故相绾和,共同构筑成某种意境,这也是古风歌曲相较于其他流行乐曲的特别所在。例如,由EDIQ作词并演唱的古风经典曲目《盛唐夜唱》歌词如下:

这首歌词中密集地出现了各种代表唐代历史文化的象征,可谓字字皆意象,句句有典故。例如,龙膏酒,葡萄酒,璎珞,箜篌,平金法,琵琶,玉笛,曲江游春,飞天,丁祭佾舞,胡姬,鱼玄机,裴旻,张旭,以及王翰《凉州词》:“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贺朝《赠酒店胡姬》:“胡姬春酒店,弦管夜锵锵。红口羽毛铺新月,貂裘坐薄霜。玉盘初鲙鲤,金鼎正烹羊。上客无劳散,听歌乐世娘。”李白《金陵酒肆留别》:“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劝客尝。”李商隐《无题》:“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这种种意象与典故,极大地激发了受众脑海里关于大唐盛世的文化背景,构建出了带有盛唐气象的独特意境。唐代,尤其是始自贞观之治直至开元年间,可谓中国封建社会的巅峰时代,长安也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之一,“空前的大交流大融合,无所束缚的吸取与革新,孕育了‘盛唐气象’———对有血有肉的人间现实的肯定和感受,憧憬和执着,洋溢着丰满的、具有青春活力的热情和想象”。正是在这样的开放之中,大唐才走向了盛世,而盛世繁华之下又造就了无数具有长安风尚的典型盛唐人物。众所周知,盛唐有“三绝”,词中便提到了“裴旻将军舞剑器”与“狂草一笔指张旭”这两绝,而另一绝,更是一位伫立于盛唐巅峰的诗人———诗仙李白。事实上,李白的诗、张旭的草书、裴旻的剑舞都是极具抒情性和音乐性的艺术,感情恣意流动,色彩浪漫迷离,而这首《盛唐夜唱》正是以同样肆意的节奏,加之密集而跳跃的盛唐意象,二者相携相和,有如胡旋舞般急速流转,又如霓裳羽衣曲般妖娆多姿,唱响人们心中对一个时代的共鸣与激情。

三、古风歌词的创作心态与社会价值

(一)创作心态

古风歌曲得以创作并非偶然,它作为流行音乐的一部分,又不同于现在大多数人所认为的流行音乐。流行音乐也称之为“大众音乐”,它之所以受到大众的欢迎,主要就在于其通俗的内容、活泼的形式和真挚的情感。真正优秀的流行歌曲应当是词语质朴简单,但意境氛围仍十分浓郁,然而随着社会文化的不断演变,当下流行音乐的“文化特征反映出社会文化转型过程中社会价值的导向危机和社会生活的庸俗化”,从歌词角度来看,很多词作苍白无力,毫无意境可言,甚至一些歌词可谓低级鄙薄,却依旧在圈子里唱得火热。越来越明显的商业化倾向,越来越良莠不齐的词曲创作,让人不由对流行音乐的发展产生了担忧。

为了改变这样的局面,一部分有一定文学素养的词作者开始寻求其他的出路,古风歌曲就这样应运而生,可以说,古风歌曲的产生既是大众对当今流行歌坛不满的产物,也是原创音乐人渴望扭转歌坛风气,同时推陈出新、有所开拓的成果。古风歌曲发源于网络,诸多网络原创音乐人为其发展做出了极大的贡献,例如河图、董贞、HITA、Winky诗以及墨明棋妙、鸾凤鸣等原创团队。为了区别于一般的流行歌曲,让歌词更丰富、更有内涵、更富感染力,他们以中国传统文化意蕴为基,抛却了大众意义的流行音乐中过于直白的表达方式,摘取古典诗词的精华之处,将歌词以半文半白的形式呈现在受众眼前,相较于早已令人麻木不堪的大众歌曲,古风歌曲充满古典意味却又不失现代审美风格的歌词闪烁着焕然一新的光彩。

(二)社会价值

古风音乐的创作理念当中融入了大量的中国元素,从曲调创作、乐器选择到歌词写就,无一不展示着中国传统文化的风采。作为一种新的音乐风格,古风音乐的出现丰富了当下音乐创作的内容,为音乐创作开辟了一跳新的道路。同时,古风音乐主要使用的是中国传统乐器,使古风音乐更加富有传统风范和民族意味,是古典音乐与流行音乐的一种试探性的融合,具有极高的音乐价值。

古风歌词通过对古典诗词的吸收与化用、继承并发展,使传统文化以一种更符合当代审美的形式呈现,从而得以广泛流传,为传统文化争取了生存空间。古风歌曲诞生于网络,尤其在青少年一代更受欢迎,而古风歌词则为他们打开了一扇通往古典世界的大门,由此我们也能看出,中国古典文化并非如我们所想在年轻一代中难以继承发展。古风歌曲作为一个契机,开启了古典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的发展之窗,成为古典文化与当代文化的结合点,为中国传统文化注入了新的生机。另一方面,古风歌词在创作的同时,不仅仅关注诗词文化,中国传统书画以及近年来逐渐得到重视的汉服都是这些热爱古典文化的创作人所青睐的,他们带着充满古典韵味的作品,默默传承着那件逐渐远去的艺术。

参考文献

[1]李甜.当代古风歌曲歌词的互文性研究[J].语文学刊:高等教育版,2012,(10).

[2]王立.心灵的图景——文学意象的主题史研究[M].上海:学林出版社,1999.

[3]薛复兴.东方神韵——意境论[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

[4]袁行霈.中国文学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5]张海明.流行歌曲与中国古典诗词[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01).

[6]黄庭坚.黄庭坚全集[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1:475.

古风与“雅普” 篇10

然后我们看到了阿海:他是以白日梦的方式不断涂抹他的画纸,暴露这个被不断抹去又不断自行浮凸上来的踪迹,让这张看似平淡的纸张蕴积了他独特而丰足的梦想。这是一个白日梦的世界——它裸露欲望的真相,却在一片浑然的底色上暗藏绿意,收敛着那肉色的性感躯体与白色的动植物肌理,让这个白日梦有着迷人的冷诱惑的同时古意铮淙。

让我们从阿海的“洗画”开始。阿海的绘画开始于“绘画”之前,阿海的绘画蕴藏在“绘画”的准备之中,也许就在眯起双眼看向他的材料的第一次,阿海的绘画就已经开始。这个对材料敏感的人花费相当时间去亲近一批新的纸张,这大概是从学生时代就开始具有的能力和习惯,但这一习惯却让阿海的绘画从绘画之前就有别于他人。

暂且忽略最先落于纸上的那些线稿,阿海的做法如此冒险却胸有成竹——一语不发,他把画到一半的画反复地刷洗,这极致的洗涤拓展着水墨的潜能,将纸张内在的厚度层层召唤了出来。眼看着今日的宣纸在水中涅槃,见证并左右着水性与颜料的相互渗染,阿海和宣纸之间从吸引到抗拒、到试探到缱绻、到最终合而为一。而传统的水墨的花和人,就在现代性的阿海的岁月里忧伤地重生了,皎如新月。

如果我们以手来触摸阿海作品的质地,可以感受到玉质的硬度与强度;重要的还是带来一种老旧感,一种水墨从来就有的 “古味”。如此的反复冲洗,让中国绘画回到了它原初发生的壁画的质地上,时间的风化留下了它的烙印,绘画平面不过是时间自身的书写。

这让整个画面的基调缠绵在时间的古旧感里,却柔润如新,也许这是来自南方画家的细腻之处,让笔墨“吃”到材料里面去,不断润入,除了带来圆润的触感,还有其他。

阿海认为当前的新工笔一直需要解决景深的问题,而他则试图把背景或底色的复杂性与前景的对象,这些看似的不相干,重叠与并置起来、甚至是把看似错误的瑕疵重叠起来,带来了意外的效果,具有某种梦中的悬浮感,似乎春梦是短暂的,但在艺术虚拟的场景中,艺术家心灵的梦想花园中,这悬浮却凝固下来。于是画面中动物和植物,古代的雅士高逸与当代的痞玩虚无者开始对话,但那是一种并不直接的相关,而这种措置与陌生则带来了不可言喻和无从剖解的神秘。

最近的中国当代艺术,乃至于整个艺术的最新潮流,开始出现一种“仿古”的倾向,而仿古其实不过是“古意”的时间性审美经验在当代的重新发现。我们就有必要梳理一下与“古义”相关的一些基本“古感”了,如果中国文化对“古义”的丰富性有着更为自觉地追求,那么未来的中国艺术势必起着重要的领导作用了。如果回到现代性本身的根本问题,即如何连接波德莱尔所言的二重性:瞬间破碎无常与永恒持久坚实,这二者之间的矛盾,仿古无疑是一种可行的方式来抵御时代的碎片化与无常感。这个转向古代的趋势将带来一种新的时尚,这是因为:一方面,这是与过去二十年国内与国际的当代艺术的反动相关,因为之前二十年的国际艺术思潮是以“波普艺术”(Pop Art)为主的。

阿海作品上有着带有他个人自传与自画像的形象,有着波普的样式,尽管已经简化,而且融入到古色之中,与文人雅士重叠;但另一方面,我们这个时代的技术在塑造我们的感知,胶片与动漫,高清与高仿,在改变我们的视觉感知模式,大量中国古典作品的高清高仿随处可及,似乎一下子让时间回转了,这在古代还是不可想象的,因此新工笔的出现,在一定意义上是接续一种古意,弥补之前“波普”艺术过于在图像与时尚上表现出来的破碎虚无感,平衡这个趋势,甚至逆转它,于是出现了有着持久性的仿古的逆向而行。

因此,我甚至认为阿海的作品上有着一种“雅普”(iPop)的出现,不同于之前波普的过于世俗,玩世与顽痞,乃至于过于政治性与商业性,现代与古意融合的新的波普形象,是优雅的,雅致的,有着古典性的,这就为波普带入了一种新的文化内涵了。

“雅普”这个新倾向,乃是把当代的个体虚无感的形象与传统艺术的深厚底蕴重叠起来,既是让当代虚无漂泊不定的个体具有无意识的记忆厚度,也是让传统与当代有着一个内在的结合。我们就看到阿海作品上的那些“鸟人”了,有着自画像的痕迹。把鸟与人重叠,显然与超现实的想象相通,我想阿海一定是对超现实主义的法国传统情有独钟,对马格利特等人图像的那种冷静而空置的概念变形心领神会,但随着带入中国花鸟画的艺术谱系,就置换到中国文化的内在语境之中了,而且其图像想象与制作方式是中国式的——比如马与人的对话:这马似乎是个体迷茫的象征,它不知去往何处。人与马的对话,似乎也是现代与古代的对话。古代的马,比如赵孟頫对唐代模拟的浴马图等等,那马的肉感与性感及其骨感是得以充分传达的,但现代的马却更多是提问者,有着一种冷诱惑的同时,只是把我们带入到一种措置的白日梦之中,让我们短暂摆脱现实的纷繁与嘈杂。

中国古风 篇11

李白思想既继承了庄周不与统治阶级合作的态度, 又受屈原忧国忧民的思想的感染。庄周追求个人自由、蔑视礼法, 不愿受爵禄的羁绊, 视权势富贵如同腐鼠, 不愿参与政治, 对统治者采取不合作的态度, 把那些贪婪残暴的统治者斥为大盗, 他这种蔑视权贵、追求自由的性格对后世作家也有很大的影响, 其中有积极方面的也有消极方面的。屈原是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 他憎恨黑暗势力, 渴望祖国富强, 执着于自己的进步细想, 具有高昂的政治热情, 他“虽九死其犹未悔” (《离骚》) 不屈不挠、坚持到底, 这种进步思想与高尚情操哺育了后世许多作家。庄屈两家思想颇有距离, 李白的诗歌却将他们融合在一起, 他既热切关注现实和国家的命运, 并渴望通过参加政治活动对国家有所贡献, 表现出充沛的政治热情, 又向往无拘无束的自由生活, 蔑视权贵, 不肯屈己下人。李白诗歌中这两方面的思想内容都表现的非常鲜明突出, 体现在生活的各个阶段, 不论是青年时期对未来满怀信心时, 还是供奉翰林时期亦或在政治上跌经挫折之后, 都是如此, 这使得李白的诗歌既热情又泼辣, 既执着又超脱, 所表现的内心世界中冲突之尖锐、风暴之强烈、波澜之壮阔, 却是前无古人的。

二、李白庄骚兼具思想的发展

理想和现实的剧烈冲突, 由此造成了李白深刻的内心矛盾和强烈的反抗精神, 以及热烈豪放的个性, 这种因素决定了李白以积极浪漫主义的创作方法来表达思想感情, 他的诗歌绝大部分是抒情诗, 诗人对现实生活的刻画不是冷静细致的加以表现, 而是重在表现客观事物在自己胸中激起的巨大感情风涛、抨击朝政黑暗腐败和不合理的社会现象时, 诗人往往对所揭露的对象只作概括的描述, 主要是只抒胸臆, 如江河奔泻、火山喷发一般倾诉自己的理想与这种黑暗现象冲突而激起的悲哀和愤怒、失望和希望, 并且倾诉理想与现实的冲突, 进而表达其思想时, 常常借助于幻想、神话或带有强烈抒情色彩的议论来表现自己的内心世界。诗人又常是依据感情发展的逻辑来结撰诗作, 而由于内心的矛盾, 感情的跳荡, 便形成了诗篇结构的巨大跳跃, 这些方面可以明显地看出对屈原《离骚》和庄周《庄子》的继承关系, 然而又绝不是机械地模仿, 而是根据表达内容的需要, 有所发展。一般说来, 李白诗歌中的自我形象, 其倔强兀傲的一面更为突出, 那种不平之气表现得更为强烈, 感情的跌宕起伏也更为剧烈, 又明显得非常突然而又不露端倪, 这都更多的带有李白的个性色彩, 但也无不体现他庄骚兼具的思想, 形成了李白独特的诗歌风格。

三、李白庄骚兼具思想的展现

《古风》 (十九) 是李白后期的游仙体诗歌, 在诗中, 既显现庄骚兼具的思想, 又是庄骚并现的艺术展示, 极大的显现出浪漫主义色彩, 使诗句跌宕起伏、鹜精八极、遨游万里、驰骋于宇宙、天地之间, 使其浪漫情调无所不在、游刃有余。诗以丰富生活为基础的浪漫主义基调, 在驰骋丰富的想象时, 把道家神仙的传说融入瑰丽奇伟的艺术境界, 使抒情主人公带上了浓郁的谪仙色彩, 这是和诗人政治上不得志, 信奉道教, 长期过着游山玩水、修道炼丹的隐士生活分不开的, 但诗人借游仙表现了对现实的反抗和理想的追求, 把抒写理想愿望和描写苦难的现实结合在这首诗里, 在升天神游的美丽幻想中, 突然俯见被安禄山蹂躏毁灭了的洛阳急转直下的感情, 浪漫幻想的破灭, 深刻的表现出诗人无比沉痛的爱国心情, 这都是受庄屈思想影响的结果。

《古风》 (十九) 里, 诗人出世和用世的思想矛盾, 是通过美妙洁净的仙境和血腥污秽的人间这样两种世界强烈对照表现出来的, 这就造成了诗歌情调从悠扬到悲壮的急速变换, 风格飘逸到沉郁的强烈反差, 然而它们却和谐地统一在一首诗里, 这主要是靠诗人纵横的笔力、超人的才能、积极进取精神来表现诗人正视和关切现实、忧国忧民的心情, 反映了深唐时代诗人乐观向上的创造精神, 以及不满封建秩序的潜在力量, 扩大了浪漫主义的表现领域, 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的结合。这也使得李白的诗称为屈原、庄子以后浪漫主义创作手法的新的高峰。

摘要:《古风》 (西岳莲花山) 是一首用游仙体写的古诗, 作于安禄山攻破洛阳之后, 始终表现诗人独善兼济的思想矛盾和忧国忧民的沉痛感情, 展示了李白的心灵, 表现其性格方面开辟出一个前无古人的新境界。龚自珍曾说:“庄屈实二, 不可以并;并之以为心, 自白始。” (《最录李白集》) , 这简括的说明李白诗歌展现了知识分子内心世界方面的性格及思想。

关键词:《古风》李白思想

参考文献

[1]丁润选.浅析《古风》中李白的庄骚思想[J].语文教学与研究.2008 (26) .

上一篇:工程风险评估课程下一篇:珠宝首饰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