宽窄行探墒沟播

2024-05-24

宽窄行探墒沟播(精选3篇)

宽窄行探墒沟播 篇1

晋城市位于山西省的东南部, 年平均气温8℃~12℃, 年平均降水量560.3~580.7 mm, 温度适中, 积温充足, 光照丰富, 非常适合小麦的种植生长。近年来, 晋城市小麦种植面积在4.67×104hm2左右, 为晋城市第二大粮食作物。但是87.1%的山地丘陵、90%的旱地和十年九春旱等自然条件是晋城市发展小麦生产的最大限制因素, 前茬作物的秸秆残茬影响、播后不镇压、播量过大等播种环节问题也成为影响小麦生产能力提高的重要因素。随着劳动力成本的增加和农业机械化发展水平的提高, 节本简化集约耕作栽培技术成为广大农户的迫切需求。2012年, 晋城市引进小麦宽窄行探墒沟播技术, 经过3年的试验、示范和推广, 表现出明显的增产增收效果, 具有广阔的推广前景。

1 引进推广情况

小麦宽窄行探墒沟播栽培技术是采用灭茬、开沟、施肥、播种, 镇压为一体的免耕探墒沟播机, 进行深开沟、深施肥、浅覆土的播种技术。目前, 生产上推广的机型, 播后形成沟深12~15 cm, 宽行22 cm, 窄行12 cm, 平均行距17 cm的种植模式, 适宜于旱地麦田和扩浇水地麦田推广。

1.1 2012年秋播试验情况

2012年, 在泽州县高都镇东顿村安排了地膜覆盖、宽幅播种、宽窄行探墒沟播、种肥一体 (小麦生物有机肥) 播种、常规播种等5项技术对比试验, 试验面积0.33 hm2。

宽窄行探墒沟播小麦, 试验机型, 沟深12~15 cm, 小行距8 cm, 大行距22 cm, 平均行距15 cm, 比常规播种行距减少5 cm左右, 表现为苗全、苗齐、苗匀、苗壮, 生长良好。平均成穗数33.4×104穗/0.067 hm2, 穗粒数25.7粒/穗, 小区实收折合单产291.8 kg/0.067 hm2, 比对照常规播种232 kg/0.067 hm2增产59.8 kg/0.067 hm2, 增幅为25.8%, 增产效果明显。

地膜覆盖小麦, 采用一膜双行、膜侧栽培, 表现为苗齐、苗壮, 平均每0.067 hm2成穗数30×104穗, 穗粒数28.5粒, 小区实收折合单产290.7 kg/0.067 hm2, 比对照常规播种单产232 kg/0.067 hm2, 每0.067 hm2增产58.7 kg, 增幅为25.3%, 增产效果明显。与宽窄行探墒沟播技术增产幅度基本一致, 但误工较多, 投入大, 且对土壤、墒情等要求严格, 增产不增收。

宽幅播种小麦, 表现为苗全、苗匀, 平均每0.067 hm2成穗数31.8×104穗, 穗粒数23粒, 小区实收折合单产242.5 kg/0.067 hm2, 比对照常规播种单产232 kg/0.067 hm2, 增产10.5 kg/0.067 hm2, 增幅为4.3%, 增产效果不明显。

种肥一体 (小麦生物有机肥) 小麦, 表现为苗期生长健壮, 有缺苗现象, 平均每0.067 hm2成穗数31.2×104穗, 穗粒数22.6粒, 小区实收折合单产239.7 kg/0.067 hm2, 比对照常规播种单产232 kg/0.067 hm2, 每0.067 hm2增产1.7 kg, 增幅为0.7%, 增产效果不明显。

1.2 2013年秋播示范情况

2013年, 在泽州县高都镇、金村镇、南村镇等3个乡镇9个村示范533.3 hm2。秋播时, 晋城市遭遇了严重的干旱, 全市小麦播种面积从6.3×104hm2左右, 一下子降到4.4×104hm2。由于墒情差, 一般机播的出苗差、缺苗断垄现象普遍, 而采用宽窄行探墒沟播技术的小麦示范田, 则表现为出苗均匀, 苗全、苗齐、苗壮。经测产, 平均单产335 kg/0.067 hm2, 比对照单产268 kg/0.067 hm2, 增产67 kg/0.067 hm2, 增产幅度25%。

1.3 2014年秋播推广情况

2014年秋, 宽窄行探墒沟播技术被山西省农业厅列为全省小麦重点推广技术之一, 每0.067 hm2补助30元, 其中, 28元用于补助机械作业。晋城市在泽州、阳城等2个县8个乡镇19个村共推广面积1 079 hm2。经测产, 平均单产388.1 kg/0.067 hm2, 比对照单产341.1 kg/0.067 hm2, 增产47 kg/0.067 hm2, 增幅13.8%。

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 不论是试验、示范还是推广, 3年来, 小麦宽窄行探墒沟播技术都表现为明显增产。

2 技术优势

2.1 耠干种湿, 抗旱保全苗

沟播技术的最大特点就是深开沟, 使种子播种在湿土中, 同时由于使用新型播种机, 用直刀开沟器代替了旋耕刀, 并且能使表层干土和秸秆残茬抛到垄背上, 实现净土播种, 避免了旋耕造成干湿土及秸秆残茬混合, 影响到种子发芽出土, 确保了苗全、苗齐、苗壮。

2.2 免耕缩行, 群体充足, 个体健壮

相对于传统的沟播技术, 采用免耕开沟播种, 平均行距缩小10 cm左右, 提高了土地利用率, 避免了苗带内麦苗拥挤, 确保群体、个体发展空间, 为提高单位面积成穗数, 为形成大穗大粒提供了有利条件。

2.3 播后镇压, 促苗早发

播后镇压轮在苗带有效镇压, 促进了种子与土壤紧密结合, 有利于种子早萌发, 早出苗, 早生长。

2.4 起垄沟播, 集雨抗旱防冻

采用探墒沟播机播种后, 形成了垄和沟, 小麦种在沟内, 降雨形成的径流自然流到沟内, 使无效降雨变有效降雨, 利于小麦抗旱促长。同时形成的垄沟, 可有效防止冬季冷空气侵蚀, 具有抗寒防冻作用, 促进小麦安全越冬。

2.5 宽窄行播种, 通风透光

采用探墒沟播机播种后, 形成了宽窄行种植, 有利于后期通风透光, 提高光合效率, 防止小麦倒伏, 尤其对于高产田和丰水年份具有重要意义。

2.6 深施化肥, 提高肥效

宽窄行探墒沟播栽培技术采取施肥播种一次完成, 并且施肥层在窄行中间苗带下3~5 cm处, 实现了化肥深施, 提高了肥效, 减少了撒施化肥造成的浪费

2.7 简化环节, 节约成本

宽窄行探墒沟播栽培技术采取苗带秸秆粉碎、灭茬、开沟、施肥、播种、镇压一次完成的播种模式, 简化了秸秆粉碎还田、播前旋耕整地、撒施化肥等多个环节, 节时省工节本。

2.8 适应性广, 操作简单

宽窄行探墒沟播栽培技术适应性广, 无论旱地水地, 无论肥旱地还是瘠薄地, 无论正茬地还是回茬地均可实施。宽窄行探墒沟播复式作业, 一次完成, 操作简单

3 配套技术措施

3.1 选用优种

选用抗旱、抗病、抗倒性能好的高产优质品种。近年来, 在晋城市各县 (市、区) 表现好的品种有:晋麦79号、临丰3号、长6878、长6359、运旱22—33、晋麦92等。

3.2 合理播量

适宜的播量是形成合理群体结构的基础。要根据不同品种、不同分蘖特性来确立播量。一般在晋城市适宜播种期为秋分节 (9月23日) , 播量为8~10 kg/0.067 hm2, 之后每推迟2 d增加0.5 kg播量。

3.3 化学除草

采用宽窄行探墒沟播技术不便于人工中耕除草, 对田间杂草要进行化学防治。适宜时间, 一是在秋天, 小麦长至三叶期之后进行;二是在小麦返青后拔节前, 在日平均气温5℃以上的晴天进行。拔节后禁止化学除草。

3.4 防病治虫

在越冬前和翌年的春季, 如发现锈病、白粉病要及时进行防治。红蜘蛛是春季危害小麦生长的主要害虫, 严重时, 可造成小麦返青迟或返青困难。因此, 当33 cm行长红蜘蛛达到200头时, 要及时进行防治。

3.5 搞好“一喷三防”

在小麦灌浆期, 为防治“干热风、穗蚜、倒伏”, 可将防治穗蚜的农药、“活力久久”叶面肥或磷酸二氢钾和水, 按一定的比例配置成药液, 均匀喷洒在小麦穗部, 可有效防治。

宽窄行探墒沟播 篇2

小麦宽窄行探墒沟播技术在山西省晋城、闻喜等地示范成功后,垣曲县于2014年秋播时引入该技术。当时委托垣曲县联生农机专业服务合作社,选用山西河东雄风农机有限公司生产的多用途旋耕施肥播种机,进行苗带灭茬、开沟起垄、沟施化肥、沟两侧播种、苗带镇压一次性复式作业,实现深开沟、深施肥、浅覆土播种,播后形成沟深8 cm、垄高12 cm,起垄后宽行25 cm、窄行12 cm的种植模式。该技术2014年—2015年度推广438 hm2,每0.067 hm2产量为286.1 kg,较常规条播增产34.4 kg,增产了13.7%;2015年—2016年度推广895 hm2,每0.067 hm2产量为295.2 kg,较常规条播增产36.6 kg,增产了14.2%,两年共推广1 333 hm2,平均每0.067 hm2增产小麦35.9 kg,增产了14%,该技术无论在正茬、回茬,还是在旱地、扩浇地,均实现了不同程度增产。

1增产机理分析

1.1净土播种和播后镇压,实现了苗全苗齐

相对于常规旋耕播种,该播种机采用一定角度的直刀开沟器代替旋耕刀,在播种沟内作业,能使表层干土和秸秆残茬大部分抛撒到垄背上,形成垄背部免耕、播种沟旋耕的效果,实现了沟底播种,使种子与湿土、净土紧密接触,减少了水分消耗,同时播种后进行苗带镇压,更有利于种子和土壤紧密接触,促进种子早萌发、早出苗。从2015年—2016年度在长直乡原峪村对沟播小麦出苗调查来看,沟播小麦出苗快,10月4日沟播的小麦,10月10日出苗,较常规条播出苗早0.5~1 d,且出苗整齐,没有常规条播所出现的因土壤桥虚和秸秆散落地表造成的黄苗、弱苗和疙瘩苗现象。

1.2起垄沟播,提高了地温和降雨的利用率

作业完成后形成了垄和沟,小麦种在沟内,可使降雨形成的径流流到沟内,从而变无效降雨为有效降雨,土壤墒情明显改善,据2016年3月4日在长直乡原峪村调查,沟播小麦0~10 cm土壤含水量11.2%,较对照高0.5%;10~20 cm为13.1%,较对照高0.6%;20~30cm为14%,较对照高1.2%。据4月7日调查,沟播小麦0~10 cm土壤含水量12.5%,较对照高0.7%,10~20 cm为11.7%,较对照高0.5%,20~30 cm为11.6%,较对照高0.4%;同时将小麦播种于沟内,提高了根部土壤温度,减轻了小麦冬季冷空气侵袭程度,实现了小麦带绿越冬,可提前进行穗分化,有利于成大穗。

1.3深施化肥,提高了肥料的利用率

探墒沟播技术采取施肥播种一次完成,并且将肥料集中条施在沟内中间种子下方垂直3~5 cm处,实现了化肥条施和集中施用,减少了撒施化肥所造成的氮素挥发、土壤固定和施肥过浅引起的根系无法吸收等问题,提高了肥料利用率。

1.4宽窄行播种和缩行播种,实现了苗匀苗足,个体健壮

垣曲县小麦探墒沟播实行宽窄行播种,宽行25 cm,窄行12 cm,平均行距18.5 cm,较常规条播20 cm减少了1.5 cm,从而克服了地膜覆盖和传统沟播小麦因平均行距过大导致的群体不足问题,确保了小麦群体稳中有增,同时宽窄行播种使得麦田通风透光良好,小麦茎秆粗壮,中部叶片采光多,可防止小麦倒伏,减少因麦田郁蔽导致的白粉病等病虫害的发生,实现了麦株健壮。据2016年3月4日在长直乡原峪村调查,沟播小麦株高12.5 cm,较对照高0.5 cm;总茎数53×104株,较对照多4×104株;单株分蘖2个,较对照多0.3个;次生根2~3条,较对照多0.5条。据4月7日调查,沟播小麦株高49 cm,较对照高7 cm;总茎数48×104株,较对照多5×104株;单株分蘖1.8个,较常规多0.3个;次生根9.8条,较常规多1.5条。

1.5穗大粒多,实现了旱地和水地均衡增产

从2016年对旱地、水地各9块沟播麦田与周边常规条播麦田对照测产来看,旱地沟播小麦每0.067 hm2穗数26.7×104穗,较对照多1.6×104穗,穗粒数31.4粒,较对照多2.4粒,千粒质量38 g,与对照持平,单产270.8 kg/0.067 hm2,较对照高35.7 kg/0.067 hm2,增产幅度14.2%;水地沟播小麦每0.067 hm2穗数38.8×104穗,较对照多1.1×104穗,穗粒数32.4粒,较对照多2.4粒,千粒质量40 g,与对照持平,单产427.4 kg/0.067 hm2,较对照高42.9 kg/0.067 hm2,增产幅度11.2%。

2成本核算及适应性分析

2.1简化环节,节约成本

探墒沟播技术采取苗带秸秆粉碎、灭茬、开沟、碎土、施肥、播种、镇压一次完成的播种模式,与常规耕种相比,简化了秸秆粉碎还田、播前旋耕整地、撒施化肥等多个环节,节时省工节本。从耕种成本看,正茬麦田探墒沟播每0.067 hm2需73元,与常规条播相比节省成本7元左右;回茬麦田在玉米秸秆直立状态下进行探墒沟播,每0.067 hm2仅需78元,而常规条播耕种需经过秸秆粉碎、旋耕、施肥播种镇压等3个环节,每0.067 hm2成本达130元,沟播较常规条播每0.067 hm2可节约成本42元;在秸秆粉碎状态下探墒沟播每0.067 hm2需78元,较常规条播节省2元左右;对扩浇地来说,探墒沟播后形成的垄沟可加快麦田灌溉速度,每次浇水每0.067 hm2可节水20~30 m3,从而节省水电费。

2.2适应性广,操作简单

宽窄行探墒沟播技术适应性广,无论旱地水地,无论正茬回茬均可实施。对回茬玉米田,只要两年内开展过深耕或深松,均可在秸秆直立状态下一次性完成灭茬、开沟、施肥、播种、镇压等作业。

3示范推广中存在的问题

从近两年的示范推广看,部分农机手、农户由于对探墒沟播及其配套技术掌握不到位,如品种选用不当,播量、施肥量调整不准确,行驶速度过快引起垄土下落、出苗不均匀等,均不同程度影响了沟播增产效果的发挥,为此需对探墒沟播技术进行总结和完善。

4技术要点

4.1选用合适的沟播机械

选用直刀条带免耕播种机,当前主要有河东雄风、洛阳鑫乐等企业生产的直刀免耕播种机。

4.2做好播前整地

对正茬麦田要头伏遇雨后深松(深耕),并进行化学除草;对回茬麦田在每2~3年深耕(深松)1次的基础上,可采取前茬秸秆粉碎后或前茬秸秆直立时用免耕沟播机播种。

4.3选用优良品种,做好种子处理

选用叶片上举、株高中等、茎秆坚韧、分蘖力强、成穗率高、增产潜力大的品种,对肥厚旱地可选用烟农21、洛旱6号等;对一般旱地可选用临丰3号、运旱20410、晋麦92号、运旱618等。同时要采用包衣种子或进行药剂拌种,防治地下害虫,可用质量分数40%辛硫磷按种子量的1.2%拌种;防治腥黑穗病可用2%戊唑醇按种子量的0.1%~0.2%拌种。

4.4适当增加播量

探墒沟播实行铁茬播种,秸秆、杂草量较大,播种时部分种子会附着在秸秆残茬上,影响出苗,加之平均行距较常规条播少1.5 cm,要适当加大播量,一般每0.067 hm2增加播量10%左右,从2014年—2015年度和2015年—2016年度小麦沟播播量试验看,垣曲县中等肥力麦田在适播期内,每0.067 hm2播量以12.5~15 kg产量最高,经济效益最好。如2014年沟播播量试验:10 kg播量每0.067 hm2产量为342.7 kg,12.5 kg播量每0.067 hm2产量406.1 kg,15 kg播量每0.067 hm2产量为415.9 kg,17.5 kg播量每0.067 hm2产量为388.7 kg;2015年—2016年度小麦沟播播量试验显示:12.5 kg播量单产320.5 kg/0.067 hm2,15 kg播量单产为327.1 kg/0.067 hm2,17.5 kg播量单产277.8 kg/0.067 hm2,20 kg播量单产为265.2 kg/0.067 hm2。

4.5提高播种质量

在沟播机作业前,农机手要根据小麦品种、土壤肥力、播期等状况调整播种量和施肥量,检查施肥腿、播种腿有无堵塞现象,遇到故障及时排除。在田间作业时,根据地块情况采用高速1挡或低速3挡匀速行驶作业,严禁突然加速或减速行驶,防止垄土回落加深小麦播种深度,防止因落粒不匀引起缺苗断垄和施肥不匀,确保播种质量。播后要搞好查苗工作,对出苗较差的地方要及时进行补种。

4.6搞好田间管理

小麦沟播后至出苗前若遇中到大雨,要及时破除表土板结,防止板结影响出苗。同时要做好冬春化学除草、春季病虫害防治及后期一喷三防等措施,蜡熟末期及时收获。

小麦探墒沟播技术要点 篇3

小麦探墒沟播技术采用联合机械作业, 将耕作、沟播、施肥及镇压等融为一体, 有效减少大型机械进入耕地的次数, 凭借播种深、覆土浅、镇压重等特征达到增产增效的目的[1]。

1.1 节水保墒

探墒沟播技术依托浅覆土、深开沟的种植模式, 将地表干土培至垄上, 在土壤深处的湿土中播种小麦, 无需底墒水, 在节水的同时改善旱地小麦种植效果。在雨季, 探墒沟播种植能在沟内蓄积雨水, 增强土壤的蓄水能力, 且浇水时水流顺沟而行, 十分省水, 加上覆土方式能减少土壤中水分的蒸发, 显著提高土壤水分含量。

1.2 保温防寒

探墒沟播技术使麦田地表高低凸起, 通过扩大土壤受热面积达到增加沟内温度的目的, 防止小麦受到冻害, 同时减轻水蚀、风蚀, 延长小麦冬前生长季节, 加快小麦生长。

1.3 节肥提效

探墒沟播技术的应用能一次性完成小麦播种之前的多个流程, 省时节能效果显著。另外, 探墒沟播技术在播种小麦的同时把化肥施在种子下方3~5 cm处, 在提高肥效的同时减少肥料浪费。

2 小麦探墒沟播技术要点

2.1 做好准备工作

一是选择土壤肥厚的扩浇地或旱地种植小麦, 尤其是秸秆还田地更适合。二是选择种植优质小麦品种, 水浇地可选择济麦22、良星99等, 旱地则可选择临丰3号或运旱21~30、20410系列品种。而且种子最好能包衣或用药剂拌种, 增强麦种对虫害的抵御能力, 如选择40%的辛硫磷按照小麦种子量的1.2%拌种, 或选择2%戊唑醇按照小麦种子量的0.1%~0.2%拌种, 用以防治腥黑穗病。三是按照小麦种植面积、地形及行距等科学选择农机, 目前市场上的2BFM小麦免耕施肥播种机就能一次性完成灭茬、开沟、施肥、播种及镇压5道工序, 效率很高。

2.2 遵守操作要求

应用探墒沟播技术种植小麦时需选择专业的机械, 以35 cm为一带, 每带种植2行小麦, 沟深约8 cm, 垄高约15 cm, 行间距约15 cm, 覆土厚度为3~4 cm。同时, 最好使开沟方向呈东西向, 从而弱化西北风对小麦的影响。如果将小麦种植在坡地上, 那么播种沟要和坡体呈垂直向, 达到蓄水保墒的目的。农机手在作业之前要按照土壤肥力、小麦品种、播期等反复调试机械, 调整好小麦的播种量、施肥量及沟深、行距等, 遇到故障要及时排除, 确保一次性作业。在作业过程中, 农机手要按照地块状况选择低速3挡或高速1挡匀速行驶, 禁止突然减速或加速行驶, 预防因垄土回落而增加播种深度, 预防落粒不匀引发施肥不匀、缺苗断垄等问题, 提高小麦播种质量[2]。当然, 种植好小麦之后要进行查苗, 及时补种出苗较差的区域。

2.3 防治好病虫害

在小麦苗期遭遇土蝗危害, 可选择高效氯氰菊酯实施喷雾防治, 兼治灰飞虱, 预防小麦丛矮病。冬前或春季的蚜虫、红蜘蛛等虫害如果达到了防治指标, 则要及时防治。小麦抽穗后到灌浆期要注重防治穗蚜, 因为探墒沟播小麦发育快、返青早、易早衰, 具体可结合一喷三防加以防治, 即喷施少量的尿素、磷酸二氢钾、微肥, 防止小麦早衰。

2.4 加强化学除草与肥水管理

小麦探墒沟播技术的使用不便进行人工中耕除草, 所以有必要采取化学措施防治田间杂草。可在小麦进入3叶期后实施冬前化学除草, 在小麦返青后、起身前实施春季化学除草, 且最好是在平均气温超过10℃的晴天进行化学除草, 禁止在小麦拔节后进行化学除草。对于肥水管理, 水浇地可结合浇水, 对出现脱肥或底肥不足的麦田进行追肥。如果出现冬前和春季旺长的情况, 则要在小麦拔节前进行平垄培土操作, 减少无效分蘖, 同时喷施壮丰安、多效唑等化控药剂, 并及时在蜡熟末期收割小麦。

参考文献

[1]谢海申.小麦宽窄行探墒沟播技术推广应用[J].农机科技推广, 2016 (7) :38-39.

上一篇:动力髋螺钉加拉力螺钉下一篇:大承气汤加减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