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祝

2024-06-04

梁祝(共12篇)

梁祝 篇1

1958年, 我国各大音乐院校掀起了一股民族化、大众化的高潮。上海音乐学院管弦系也提出小提琴要民族化、大众化。出生于越剧之乡、从小耳濡目染越剧经典曲目《梁山伯与祝英台》、《红楼梦》的管弦系的学生何占豪, 与作曲系的陈刚把其曲独特感染力的唱腔引进了小提琴曲谱, 这就是现在文明遐迩的《梁山伯与祝英台》协奏曲的爱情主题旋律。

这段旋律在整部作品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多少人听了段旋律都为之陶醉。作者在选取这段主题时可是费了一番苦心。当年他们还是上海音乐学院作曲系的学生。何占豪曾在杭州越剧团当演员, 他对越剧音乐既熟悉又喜爱。在创作《梁祝》时, 故事流传在浙江一带, 越剧是浙江的代表剧种, 他决心从越剧音乐中取材。据平时的观察, 许多越剧名演员, 不论他们演出任何剧目, 只要唱到一段唱腔时, 台下都会博得热烈地掌声为之呼应。作者抓住了这段唱腔作为《梁祝》中“爱情主题”的基本音调。这段主题是全曲的核心的音调。

作品的曲调具有越剧的韵味, 运用单乐章奏鸣曲式的结构。采用了交响音乐与民间戏曲音乐的表现手法, 这也正是她的魅力所在, 生动传神的为我们展现出了全曲凄美的爱情故事。《梁山伯与祝英台》描述了梁、祝二人的真挚爱情, 对封建礼教进行了愤怒的控诉与鞭笞, 反映了人民反封建的思想感情及对这一爱情悲剧的深切同情。乐曲的结构为奏鸣曲式, 由引子、呈示部、展开部、再现部组成。作品从故事中择取“草桥结拜”、“英台抗婚”和“坟前化蝶”三个主要情节, 分别作为乐曲呈示部、展开部及再现部的内容。运用西洋协奏曲中的奏鸣曲式, 很好地表现了戏剧性的矛盾冲突。并吸收了我国戏曲中丰富的表现手法, 使之既有交响性又有民族特色。

一、显示部

乐曲开头部分的那段长笛优美动人的鸟鸣般的华彩旋律, 让人很自然的联想起中国的民族乐器竹笛, 它吸取了竹笛的演奏方法, 加之长笛金属般的优美音色, 让人不得不感慨这人世间竟然有这样美的声音, 我也是吹长笛的, 所以每当吹起这一段就陶醉于那天籁般的音符, 惊奇于世上竟有如此仙境来净化我们的心灵。接着双簧管以柔和抒情的引子主题, 展示出一幅风和日丽、春光明媚、草桥畔桃红柳绿、百花盛开的画面。

主部独奏小提琴从柔和朴素的A弦开始, 在明朗的高音区富于韵味地奏出了诗意的爱情主题, 在于在一色浑厚的G线上重复一次后乐曲转入A徵调, 大提琴以潇洒的音调与独奏小提琴形成对答 (中段) 后乐队全奏爱情主题, 充分揭示了梁祝真挚、纯洁的友谊及相互爱慕之情。在独奏小提琴的自由华彩的连接乐段后, 乐曲进入副部, 这个由越剧过门变化来的主题, 由独奏小提琴奏出 (包括假话变奏反复) , 与爱情主题形成鲜明的对比。

第一插部为副部主题动机的变化发展, 由木管与独奏小提琴及弦乐与独奏小提琴相互模仿而成。第二插部更轻快活泼, 独奏小提琴用E徵调模仿古筝、竖琴与弦乐模仿琵琶的演奏, 巧妙的吸收了中国民族乐器的演奏技巧来丰富交响乐的表现力。这段音乐, 以轻快的节奏、跳动的旋律、活泼的情绪生动地描绘出梁祝三载同窗, 共度共玩、追逐嬉戏的情景。它与柔和、抒情的爱情主题一起从不同角度上反映了梁祝友情与学习生活的两个侧面。结束部, 由爱情主题发展而来, 抒情而徐缓, 断断续续的音调表现了祝英台有口难言, 欲言又止的情感。而在弦乐颤音背景上出现的“梁”、“祝”对答, 清淡的和声与配器, 出色地描写了十八相送、长亭惜别、恋恋不舍的画面。真是“三载同窗情似海, 山伯难舍祝英台”。

二、展开部

“抗婚”:铜管以严峻的节奏、阴森的音调, 奏出了封建势力凶暴残酷的主题;独奏小提琴用散板的节奏, 陈述了英台的悲痛与惊惶, 乐队强烈的快板, 衬托出独奏小提琴坚决反对封建势力的反抗主题。这两个主题逐渐激化, 形成英台抗婚的怨愤场面。虽然乐队全奏, 曾给人一种对幸福生活的向往与憧憬, 但以铜管为代表的封建势力给予了重大压力。

“楼台会”:又是一个慢板, 大、小提琴的对答, 缠绵凄苦, 如泣如诉的音调, 把梁祝相会楼台时百感交集的情绪表现得淋漓尽致。

“哭灵、控诉、投坟”:音乐急转直下, 弦乐的快速的切分节奏, 激昂而果断, 独奏小提琴的散板独奏与乐队的快板齐奏交替出现, 这里加紧了板鼓, 变化运用了京剧倒板与越剧紧拉慢唱的手法, 深刻地表现了英台在坟前对封建礼教的血泪控诉的情景。这里小提琴吸取了民族乐器的演奏方法, 和声、配器和整个处理上更多运用戏曲的表现手法, 最后锣钹齐鸣, 英台纵身投坟, 乐曲达到最高潮。

三、再现部

这部分主要描述了“化蝶”。长笛吹奏出柔美的华彩旋律, 与竖琴的滑奏相互映衬, 把人们引向神话般的仙境。独奏小提琴再次奏出了爱情主题, 然后, 色彩性的钢片琴在高音区轻柔地演奏五声音阶的起伏音型, 并多次移调, 展现出梁山伯与祝英台在封建势力压迫下死去后, 化做一双蝴蝶在花丛中欢乐自由地飞舞。

化蝶

便随了你去

便穿了这红色嫁衣随了你去

生不同衾, 死同穴

化作一对翩翩的蝶

魂兮相依, 魂兮相守

练衣洞府, 香雨人间

余音慢慢回荡在空中, 思绪慢慢的舞动

心停留在神仙般的境地

摘要:我们耳熟能详的《梁山伯与祝英台》协奏曲的爱情主题旋律, 采用了交响音乐与民间戏曲音乐的表现手法, 生动传神地为我们展现出了全曲凄美的爱情故事, 本文从这部奏鸣曲的三个部分:显示部、展开部、再现部分别入手, 探究其中的民族因素。

关键词:梁祝,民族因素,奏鸣曲

梁祝 篇2

第二段是全曲的高潮,声响而震人心声,犹如在争吵,又仿佛在哭诉,在情感受其悲而怜其苦,不叫人不仔细的听。又其本质是反抗封建婚姻强迫的不满,所以流传就无所牵制,终家喻户晓。紧接着似有人很悲伤的诉说,受其缓音,又像是在哭泣。

最后,再现了开始的音乐,优美的旋律好象诉说事情的圆满结局,又似乎向人们展示了一副美丽的画面,优美音调似在说乌云已过,晴天到来,一片大好风光下已无哀怨

(一)呈示部

在轻柔的弦乐颤音背景上,长笛吹出了优美动人的鸟鸣般的华彩旋律,接着,双簧管以柔和抒情的引子主题,展示出一幅风和日丽、春光明媚、草桥畔桃红柳绿、百花盛开的画面。

主部,独奏小提琴柔和朴素,在明朗的高音区富于韵味地奏出了诗意的爱情主题。复一次后,大提琴以潇洒的音调与独奏小提琴形成对答后乐队全奏爱情主题,充分揭示了梁祝真挚、纯洁的友谊及相互爱慕之情。

在独奏小提琴的自由华彩的连接乐段后,乐曲进入副部。这个由越剧过门变化来的主题,由独奏小提琴奏出,与爱情主题形成鲜明的对比。

第一插部为副部主题动机的变化发展,由木管与独奏小提琴信弦乐与独奏小提琴相互模仿而成。

第二插部更轻松活泼,独奏小提琴、竖琴的演奏,作者巧妙地吸取了中华民族乐器的演奏技巧来丰富交响乐的表现力。这段音乐以轻松的节奏、跳动的旋律、活泼的情绪生动地描绘了梁祝三载同窗。共读共玩、追逐嬉戏的情景。它与柔和抒情的爱情主题一起从不同角度上反映了梁祝友情与学习生活的两个侧面。结束部,由爱情主题发展而来,抒情而徐缓现在已经是断断续续的音调,表现了祝英台有口难言,欲言又止的感情。而在弦乐颤音背景上出现的“梁”、“祝”对答,大提琴小提琴一应一和。清淡的和声与配器,出色地描写了十八相送、长亭惜别、恋恋不舍的画面。真是“三载同窗情似海,山伯难舍祝英台”。

(二)展开部

突然,音乐转为低沉阴暗。阴森可怕的大锣与定音鼓,惊惶不安的小提琴,把我们带到这场悲剧性的斗争中。抗婚铜管以严峻的节奏、阴沉的音调,奏出了封建势力凶暴残酷的主题。独奏小提琴以戏曲散板的节奏,叙述了英台的悲痛与惊惶。接着乐队以强烈的快板全奏,衬托小提琴果断的反抗音调。它成功地刻画了英台誓死不屈的反抗精神。其后,上面两种音调形成了矛盾对立的两个方面,它们在不同的调性上不断出现,最后达到一个斗争高潮――强烈的抗婚场面。当乐队全奏的时候,似乎充满了对幸福生活的向往与憧憬,但现实给予的回答却是由铜管代表的强在封建势力的重压。楼台会缠绵悱恻的音调,如泣如诉;小提琴与大提琴的对答,时分时合,把梁祝相互倾述爱慕之情的情景,表现得淋漓尽致。哭灵控诉得知山伯死讯,音乐急转直下,深刻地表现了英台在坟前对封建礼教的血泪控诉的情景。将英台形象与悲伤的心情刻画得非常深刻。她时刻呼天嚎地,悲痛欲绝,时而低回婉转,泣不成声。当乐曲发展到改变节拍时,英台以年轻的生命,向苍天作了最了最后的控诉。接着锣鼓齐鸣,英台纵身投坟,乐曲达到最高潮。

(三)再现部,

陈钢《梁祝》还不够 篇3

陈钢,因为是著名的小提琴协奏曲《梁祝》的作曲者之一而家喻户晓,他出身音乐世家,父亲是上海三四十年代最著名的作曲家陈歌辛,其创作的《玫瑰玫瑰我爱你》是中国第一首飘洋过海的曲子;父子两代都见证了中国的翻天覆地,灵与肉都饱受大起大落的涤荡。难得的是陈钢“身上看不到一点伤痕”,心中永远有一抹明媚的中国红,他说:“红色,是我们花样年华的一抹朝霞,是我们蹉跎岁月里的血色浪漫,是我们心中永远开不败的玫瑰”……这样美的语言和那样坎坷的经历之间的巨大反差,让人不由心生敬意。

很少见他穿冷色调的衣服,他身上几乎都是大明大亮的鲜艳,他心中有团火种,燃烧了自己,也燃烧了周围的人。

《梁祝》已经诞生49周年,中国还没有一首曲子能超越它,在世界上引起如此大的影响。陈钢作为《梁祝》的作曲者之一,对中国音乐走向世界到底有怎样的思量?

骄傲篇:《梁祝》的巨大影响

一位马来西亚华人说:“凡是有太阳的地方就有华人,凡是有华人的地方就有《梁祝》。”《梁祝》诞生49周年,其影响之大,已经成了中国音乐的符号,中国文化的符号。

香港·西崎崇子·《梁祝》胜贝多芬、莫扎特

对陈钢来说西崎崇子是不得不提的。20世纪70年代的香港,人们已经不满足于只听西洋古典音乐。当时定居在香港的西崎崇子就拉了《梁祝》,还灌了唱片,因唱片销量超过1万张而在1981年得到了香港古典音乐的金唱片奖,包括莫扎特、贝多芬等音乐大师都没有得过该奖。

1981年,陈钢正好从美国回来在香港住了几个月,西崎崇子得知后,请陈钢去她家讲授《梁祝》。陈钢发现西崎崇子家的地毯上绣的是蝴蝶,穿的T恤上绣的也是蝴蝶,为了演出《梁祝》还特地做了蝴蝶服装,这种用心连中国的演奏家都没有。陈钢后来多次去探访西崎崇子,随着西崎崇子的事业节节攀升,其住所从浅水湾搬到半山腰、从半山腰搬到山顶,房子越来越大,地毯上的蝴蝶也越来越大越来越多。

从西崎崇子身上,陈钢发现,外国人对中国音乐也是可以如此迷恋,而且也正是中国音乐使她走向了更多地方。

北京·杜梅&沙汉姆·世界级大师演奏《梁祝》

陈钢还有件很得意的事情,就是《梁祝》得到了世界级小提琴大师的认可。2006年北京国际音乐节,陈钢聆听了法国小提琴家杜梅演奏的《梁祝》。陈钢称身高2米的杜梅是世界上最高的梁山伯,琴在手上就像玩具一样。因为人高,杜梅只能低着头看琴谱,但他拉得非常认真、细腻。陈钢对记者说:“杜梅演奏本身超过他拉得怎么样。他的演奏表明大师对《梁祝》的认可。中国音乐被如此级别的大师认可,《梁祝》之外无他。”

2007年听到沙汉姆拉《梁祝》,陈钢赞叹不已:“杜梅有陌生感,沙汉姆拉得就非常好,闭着眼睛听不出是外国人拉的。明年在《梁祝》诞生50周年的纪念活动上,我建议请沙汉姆来拉,说明《梁祝》的国际性。”

深思篇:《梁祝》如何拥有了国际护照

陈钢并没有止步于《梁祝》,他还创作了其他深入人心的乐曲,比如《王昭君》、《金色炉台》……但影响力都没有超过《梁祝》,陈钢对此的思量,也许能为我们的中国音乐走向世界打开一扇窗户。

中国音乐的精神而不是中国乐器

“《梁祝》的成功创作过程好比是链条,缺一个环节都没有《梁祝》。”

首先,《梁祝》建立在家喻户晓的爱情传说的基础上,特别是1958年第一部彩色戏剧故事片《梁祝》的问世,使这个传说更加深入人心,这就为小提琴协奏曲《梁祝》的成功奠定了深远的群众基础。

第二,相反相成撞出火花。

1958年,青年都有一股劲,想为国家做点事情。这时候就产生了上海音乐学院的“民族学派”小组。该小组邀请陈钢去作曲,这就成就了陈钢同何占豪之间相反相成的合作。陈钢是音乐世家,何占豪是农民子弟,何占豪等人从民族化的思维过来,陈钢从国际化的思维出发。但是他们有共同的目标,于是相反的地方就碰撞出火花来,诞生了成功的《梁祝》。

陈钢曾经也对“民族化”有过狭隘的认识,觉得要加民族乐器才算是民族化,于是有过一个很有趣的实验,《梁祝》中间有段节奏较快的地方,表现梁山伯与祝英台共读共玩,他们当时考虑要不加点弹拨乐器,于是叫了三位民乐系的同学来。第一次排练,民乐器的声音听不到;第二次排练,陈钢让他们尽量响,这次听到了他们的声音,但全部是噪音;第三次排练,他们请假没来,一听,陈钢等人反而觉得很好,干干净净的。

陈钢总结道:“民族化不是要把民族的乐器放进去,而是要把民族的精神融入进去。但是《梁祝》里面还是用到了板鼓这种民族乐器,在‘哭灵投坟’的时候,板鼓的声音好像是打在心上,这种效果,西洋乐器是表现不出来的。所

以,要根据音乐的需要来选择乐器,而不是相反。”

民族化要走向国际化

“中国音乐走向世界必须要在共同的平台上,这个平台就是交响音乐,因为它是全世界共有的。所以,后来《梁祝》被改编成了很多版本,比如二胡版的《梁祝》等,我都认为是倒退,把我们已经非常国际化了的《梁祝》又变得地域化。”

《梁祝》能够走向世界,很重要的一点是有国际的眼光,之后化成音乐的语言。2006年,陈钢到伦敦去观赏伊顿公学的演出,伊顿公学是英国的贵族学校,该校自己的管弦乐队水平很高,经常演奏门德尔松等大师的乐曲。乐队的首席小提琴是个华人孩子,2006年夏季音乐会之前,他问老师该拉什么乐曲,英国老师说你是中国人,就拉中国协奏曲吧,于是那个孩子就由妈妈带着,特地两次来中国找陈钢讲授《梁祝》。

孩子的演出非常成功,英国凤凰台告诉陈钢,听众们都非常感动。夏小曹在美国演了三场《梁祝》,老外都掉眼泪。“所以,音乐不需要解释,不需要完全按照‘十八相送’等故事程序,人家不需要听故事,也听不懂故事。乐曲只需在音乐逻辑上成立,其他无需解释,所有解释都是多余的。”

《梁祝》诞生半个世纪了,回头看一下,类似《梁祝》的作品很多,为什么不能走向世界?国学大师文怀沙讲得非常好:“越剧本是地方小戏,到了上海进行了改革,有了城市户口,得以传遍全国,成为很大的剧种。”小提琴协奏曲《梁祝》一出来,就拿到了国际护照,成为全世界交响乐的共同财富。

《梁祝》首演结束后开了个座谈会,当时的上海市文化局副局长问了一个很值得深思的问题:“《梁祝》为什么出在音乐学院,为什么不出在越剧团?”陈钢对此的理解是:“这就说明,我们必须要把中国的元素融入到世界这个大平台上,民族的元素才能世界化。沙汉姆没有表面化地模仿我们的民族乐器的演奏手法,他拉《梁祝》一样有味道,一样能让人感动。过于强调民族化反而地域化。”

试析《梁祝传说的现代解读》 篇4

全文共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作为全文的综述, 结合着我国现代民俗学在二十世纪的迅速崛起, 向读者介绍了梁祝研究在近几十年来所取得的最新成果。特别是到了当今的世纪之交, 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和我国政府对于人类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关注, 再次使梁祝传说成为文化关注的焦点, 并由此而提出了一个意义深远的问题:何以在1600多年后的今天, 梁祝传说还会如此的动人心弦呢?梁祝传说的内在魅力与价值究竟在于何方?带着这个问题, 作者提出了化装游学、同窗情生、合冢化蝶等“生死恋”三部曲, 以此为核心, 展开了论述。

第二部分, 即理想婚恋内涵的知识诉求。在这一部分的论述中, 作者另辟奚径, 首先提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祝英台为什么要外出游学?问题看似简单, 却包含着非常重要的人文内涵, 在作者看来, “不仅是情节层面上为两人相遇相恋设置的一个契机, 更重要的是它揭示了当地民众, 尤其是女性对理想婚姻爱情内涵的知识诉求”。从西方心理学的角度来说, 这即是群体中潜在的无意识心理。为了证明自己的观点, 作者运用了现代人类学、民俗学的理论, 说明了人与动物的最根本区别在于具有动物所没有的“文化生命”。并且运用大量的文献, 结合梁祝传说产生的时代背景, 另人信服地指出, 吴越之地远古尚武民风, 由于两晋时期中原文人的大批南迁, 渐向崇文转化, 由此而孕育了民众群体的求知心愿。表现在祝英台那里, 即女扮男装, 外出游学, 此举在当时虽是惊世骇俗, 但却正是当时的广大妇女在潜意识中希望获得与男性具有同等学习权利的反映。对于这个问题, 作者亦通过田野作业加以实地考证, 并获得了许多活态的民间资料, 从而使其观点更具有现实的说服力。

第三部分, 传统民间婚约的自主追求。在作者看来, 梁祝传说之所以今天能够如此的动人, 如此引起人们的共鸣, 其价值就在于它“表现了一种传统的民间婚约理念模式下的生死恋情”。这种模式的做法就是:男女青年相互了解, 甚至产生爱情之后, 再经过形式上的“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缔造婚姻关系, 这既不违背传统礼俗, 也包含着男女之间感情至上的自由意志。这么一种地道的“民间”婚姻模式, 对于民众群体而言, 无疑是一种大幸福;虽然并未有人明确提出, 但是相信在这一群体中, 也必然是一种无意识的存在。也正因为有着这么一种无意识的存在, 所以当梁祝的爱情遭遇不幸的时候, 才会引起如此之多人的如此同情与感慨, 因为在人们的心目中, 倘若梁祝的爱情得以实现, 那将是人间最美好的婚姻, 我们每个人的潜在婚姻爱情理想, 即在于此。所以, 梁祝传说的悲剧就在于这种潜在婚姻爱情理想的破碎———深深地震撼了每一位参与作品的读者。

第四部分, 生生不息执着的生命意识。这里作者结合了田野考察所获得的一些感性资料, 并引用了德国哲学人类学家恩斯特-卡西尔在分析原始人的神话思维时所说过的话:“他们的生命观是综合的, 不是分析的。生命没有被划为类和亚类;它们被看成是一个不中断的连续整体, 容不得任何泾渭分明的区别。各不同的生命领域间的界限并不是不可逾越的栅栏, 而是流动不定的。”

早在梁祝化蝶的情节发生之前, 民间早已就有了这种理念的艺术表现, 即生生不息的艺术生命原型。如孟姜女在吴越地的传说中, 投太湖后转化为银鱼;著名的南北朝乐府《孔雀东南飞》中的主人公幻化的双飞鸟, 和梁祝化蝶均有着异曲同工之处, 从这个意义上说, 其中所包含的人文内蕴, 已非仅仅属于吴越之地的民众, 而是我们整个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了。

《梁祝》新读 篇5

■ 赵 玫

------------------

《山花》2006年第04期

浏览 人次

在上海,第一次以越剧的方式看《梁祝》。

其实很早就知道《梁祝》是越剧中的一部经典,也知道著名小提琴协奏曲《梁祝》的主旋律,亦是取材于越剧《梁祝·楼台会》中的经典唱段。那是人们耳熟能详的一段最美的旋律。后来这旋律不仅成为了一种中华民族文化的象征,也成为了世界音乐史中一段极富光彩的乐章。

而无论越剧的《梁祝》还是小提琴的《梁祝》都来自上海。

而无论越剧的《梁祝》抑或小提琴的《梁祝》都成为了经典。

这是非常了不起的一种艺术的创造

《梁祝》源自于中国一部古老的爱情传说。如今它已是世人皆知的一个悲惨的爱情故事。一说是中国的《罗密欧与朱丽叶》,爱情与死亡,永恒的悲剧。不是出自莎士比亚笔下,却也美奂美仑,凄切悲凉,令人无尽地唏嘘与慨叹。于是这个故事被当作“酵母”,由此繁衍出无数各种形式的艺术作品。这便是古代传说不朽的魅力,这样,无数岁月过去,故事却依然不肯退色。非但没有退色,反而老树新花,越开越灿烂,灿烂得以至令人眩目。这大概就是2005年9月,越剧《梁祝》在上海大剧院上演时为什么座无虚席的缘故吧。

慕名来看越剧《梁祝》,怀着某种朝圣般的感觉。尽管所扮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演员已不是往日的表演大师,却也后生可畏,时常一句唱腔便能换来满堂喝彩,可见观众喜爱的程度。

既然已谙知了故事的来龙去脉,主要兴趣自然也就转成了倾听越剧那优雅的音调。然而在观看整部戏剧的时候,却意外收获了许多新的感觉。不期而然的,那许许多多的新的认知。譬如发现在越剧的表演中(又何尝仅仅是越剧),有很多过去不曾注意过的戏剧性别因素掺杂其中。那些很意味深长的,男性的和女性的表演,男角的和女角的错位。尤其女扮男装这一特殊的表演方式,不仅在戏剧中,就是在古代生活中也可谓比比皆是。这在今天看起来,实在是让人回味无穷。

我无法解释自己在欣赏戏剧的时候为什么变得那么复杂而苛刻。为什么要旁生枝节地想到那么多与剧情相去甚远的话题。后来自己为自己开脱,之所以在荡气回肠的舞台前能联想到表演方式的种种,之所以在被悲剧感动的同时还能保持客观冷静的眼光,或许是因为此时的自己已经有了太多的人生的认知、人性的体验,抑或是因为有感于当下世界各类同性恋题材艺术作品(尤其是电影)的蓬勃兴起与蔚然成风。

看过越剧《梁祝》后方得知此届威尼斯电影节的金狮奖是给了华人导演李安。而李安此次所携前往电影节的影片《断臂山》竟是一部同性恋影片。此前没有人看好李安的这部独立制作的影片,但是浪漫的意大利人却偏偏把这个电影节上最高的荣誉给了李安,就是为了奖励影片中那两个在逆境中挣扎的有着断袖之癖的但同时也感人至深的男人。这是话外的话。

还是回到《梁祝》。我所看到的《梁祝》。还有我所感觉的,以及我所思考的。一场一场地„„

《草桥结拜》

女扮男装的富家女儿祝英台在这场戏中与平民出身的才子梁山伯相识。由此依照中国的传统设置了才子佳人抑或郎才女貌的人物关系,但同时也就埋下了最终棒打鸳鸯散的伏笔。在传统观念中,“门不当、户不对”历来是爱情乃至婚姻的大忌。中国如此,外国亦然,嫌贫爱富,这应该是世界的通病吧,也是天下相爱的人们可能要面对的“痛”。

然而梁山伯与祝英台还不单单被这一重封建的枷锁所束缚,女性被压迫应当也是那个时代的青年男女所必须面对的现实。惟有女性在男权社会中极为不平等的待遇,才会引发出祝英台用读书来改变自己的命运。于是英台为了拥有这一份获得知识的权利只得女扮男装,而随她游学的使女自然也要扮作书童与之相伴。在那个封建而压抑的社会中,能鼓足勇气女扮男装,应当也是英台这样的进步女性对性别歧视的一种反抗吧。

由此英台被隐瞒的性别身份就成为了整个故事的核心,而后所发生的种种事件与冲突,应当都是由这个被隐瞒的性别而派生出来的。

于是一种不公平出现了,那就是一方面祝英台对所有事实的了如指掌,而另一方面,却是梁山伯长时间地被蒙在鼓里,被假象所欺骗。这也许就是故事抑或戏剧中的那种被称作“误会法”的创作技巧,只有不断的“误会”与“被误会”,才能让角色之间的关系不停地发展下去,而至最终的“高潮”。戏剧要求如此,但对于始终处在被蒙蔽位置上的男主人公梁山伯显然是不公平的。就等于他在明处,是靶子;而英台却在暗处,是暗箭,时时刻刻都可以向梁山伯发起进攻(情感上的进攻)。所以梁山伯永远懵懂而被动,祝英台却始终清醒而主动。梁山伯不知道这个兄弟一般的同窗为什么总是对他百般亲近,而祝英台却从—见到梁山伯的那一瞬间就已经一厢情愿、一见钟情地爱上了他。

大概也是因为梁山伯一直所处的这种被动位置,观众才会对这个不幸的男人始终满怀同情。

《同窗》

这一折充分表现了两个年轻人之间的两小无猜,童言无忌(准确说是两个年轻男人之间的亲密友情)。但就在这种单纯的关系中,祝英台和梁山伯的感觉仍迥然不同。三年寒窗苦读,彼此心心相印,然而在英台,她除了小心维护着她与“梁兄”的那一份友谊,还精心酿造了她对梁山伯的一份小儿女情长。所以祝英台在本质上始终坚守在异性恋的层面上,尽管有时候她也要和山伯称兄道弟,虚以周旋。可惜梁山伯对此毫无觉察,他做梦也不会想到自己时时处处小心照顾呵护的兄弟会是一位姑娘。于是作为真人真性情的梁山伯只是一味浇灌着兄弟之间的友谊之花。在山伯看来,同窗即兄弟、即友人、即爱人(只是因为英台女性气质的友情,使得他们之间的关系有了一种暧昧的味道),非常简单的判断和选择,他根本就看不出祝英台的每一个举手投足其实都是在表演。

然而所谓的真相其实更为复杂,首先梁祝之间表面上的同窗之情,因为祝英台暗藏的—往情深,就使得他们的友情有了一种恋情的味道。同时又因为剧中扮演男主角的是—位女性(又—个女扮男装。第—个女扮男装是祝英台在现实生活中的角色),这样就让舞台上真真假假、虚虚实实的性别关系变得更加混乱而复杂。表面上是两位男性之间的兄弟情深,本质上却是两位女性卿卿我我?于是呈现给观众两种被隐瞒的真相:舞台上的男性友情是假,男女恋情是真;生活中的男女角色是假,演员均为女性才是真实的。

多么复杂的性别关系?

这种“女扮男装”在戏剧《梁祝》中可以有多种阐释:

首先,祝英台女扮男装与梁山伯交往,因心生爱慕,所以她应该是以女色去吸引山伯,而决非山伯以为的那样,以兄弟之情友爱同窗。

其次,表演中女扮男装的祝英台表面上是以男性角色吸引对方(男性吸引男性),但本质上却是两位女演员在演爱情戏,是不是也有同性恋之嫌?

中国戏剧历来有女扮男装抑或男扮女装的传统。越剧通常女扮男装(文革中及稍后也曾各按其性别本分,但终于不伦不类,又回到传统),其他喜剧样

式则多为男扮女装,比如京剧中的旦角(自梅兰芳始,种种坤角表演者均为男性大师),甚至外来的现代文明戏《茶花女》中的玛格丽特,也是由男性的李叔同先生亲自扮演。以至于早期电影中的女主角,也都是由男性率先出演。所以,男人在艺术中表演女人的风气自古有之,浸润至慢慢变得天经地义。于是舞台上便成为了男人的天下,即或要演绎男女之间爱情的悲欢离合,也要舞台上的男演员们互相煽情,以假乱真。

小时候看戏也看过多种女扮男装(比如越剧)或男扮女装(譬如京剧)的,但那时候却觉得非常正常,无可置疑。不知道为什么到了今天却对舞台上下剧情里外的性别角色格外敏感,或是心思不那么单纯了,或是庞杂的世事无奇不有,抑或是多了许多关于“同性恋”这一领域的知识,便心有旁骛了吧。

当代电影《霸王别姬》中,有男扮女装饰演虞姬的张国荣真的爱上了饰演霸王的男演员。那么如果在《红楼梦》中,女扮男装饰演宝玉的女演员真的爱上了林妹妹又怎么办?

当扮着男人的女人向扮着女人的女人表演爱情,或者,当扮着女人的男人向扮着男人的男人倾诉衷肠,怎样的心理?或者怎样的目光?

当然这都是一些小说的素材,在这里只是一种假设,以及假设后面更为放肆的假设。

另外,中国传统文化中似乎从不乏这种女扮男装的英雄事例,所谓史书中的那些“贞节”、“烈妇”。古有《木兰从军》。木兰生为女性,惟有改变性别身份,才能得以替父从军。后又有革命电影《战火中的青春》,亦是根据真实的故事演绎而成。女革命者白山苦于没有上战场抛撒热血的机会,于是只好学木兰剃光秀发,勒紧胸膛,乔装男性,奔赴沙场。炮火中与男性战友结下情谊,一如英台般渐渐心生女性的爱意。只是负伤后才暴露性别,终于以心相许。

这种种的性别错位大约都是封建社会对女性残酷的压抑所致,无论学习,无论打仗,甚至表演都惟有变成男性,女人才有可能在不属于她们的诸种领域中一显身手,在男性统治的社会中扬眉剑出鞘。

接下来是著名的《十八相送》,也是全剧中的最紧要的章节。

英台因父亲生病匆匆赶往家中,念及三年同窗之情,山伯不辞劳苦十八相送。

送别时山伯所怀依旧手足之情,兄弟间的恋恋不舍,一步—回头,煞是感人。此间梁山伯的感情自然是真感情,那种即将分手才觉出三年苦短的痛楚,那种永失好友才恍然若失的悲凉。山伯的这种感情是同性之间的,也是纯洁而真挚的,但不幸被英台隐瞒的蝴Ij所玷污,友情中那种不知从何而来的眷眷恋情。

英台却是一如既往地爱。那种完全彻底地男女之间的爱。越是离别她就越是想将这一份异性之恋表现出来,三年来她已经被男扮女装的性别身份压抑得难以承受。于是离别成为了一个契机,尽管山伯依旧懵懵懂懂,英台却早巳骨鲠在喉。于是在山伯相送的回家路上,她不遗余力地以鸳鸯自比,以拜堂相示,恨不能在这最后的时刻袒露心迹,还其女儿身。

山伯反而疑虑重重,他或者已经觉出了某种莫名其妙的感情(男性之间的、超越了友情的那种),他或者怕,或者不忍心拒绝即将离去的英台。他宁可把英台露骨的比喻和亲昵的举动当作好友之间伤离别的癫狂与悲哀。

英台真戏假做,又假作真时真亦假;而山伯却是真戏真作,因为三年来他从来不知真正的真相,以为他所面对的假象就是真相。所以这个舞台上的梁山伯的一切都是真实的,除了扮演者的性别是假的。

《十八相送》中的很多细节都至关重要,会在未来剧情的发展中推波助澜。

《思祝》

一场梁山伯的独角戏。在原先与英台长相厮守的书房里。如今此处却已经人去楼空。那空空落落的一派萧索。那是“载不动,许多愁’的悲凉。走了英台,就等于是走空了整个书房。于是山伯独守空房,辗转反侧,思念不已。他大概没有想到一个兄弟的走,竟会让他生出如许深重的悲哀。尽管他所怀的爱情本质上是异性的,但是由于他并不真正知晓英台的真面目,他的思念就难免沾染了同性之恋的嫌疑,因为英台在他的心目中自始至终是一位男性。

幸好英台临行前托付了师母,也幸好师母在山伯为英台的离去而伤痛欲绝的时刻及时赶来。于是真相大白,三年以及三年之后的误会顿时烟消云散。师母挺身做媒,玉成好事;山伯恍然大悟,如获至宝。至此终于一切都回到了正常而健康的轨道上。梁山伯爱祝英台,终于爱得有道理了。此前他也爱英台,无论她是兄弟还是姐妹。那时的爱是无条件的,不论同性还是异性。最终回到异性之恋让梁山伯喜出望外,手舞足蹈。当三年来的兄弟之谊一朝转化为男女爱情湛至无需转化的过程),如愿以偿的梁山伯所剩的就是星夜赶往祝家庄拜见未来的岳父大人了。

此间的梁山伯二十岁,祝英台十九岁,刚好到了婚配的绝好年龄。

于是梁山伯心潮澎湃,三年的恋爱终于修成正果,这是他自己都不曾期许的。尤其在那个古老年代,如此通过自由恋爱的方式最终走上婚姻殿堂的,实为风毛麟角。但是梁祝做到了。

《回十八》

此前的《十八相送》在此得到了最完美的再现。种种原先的细节和场景被再度演示,只是视角和思维都不同了。于是被遮掩的恋情明朗了,同性的苦恋转化成为了异性的相许了,所以真是柳暗花明又一村,等待着这一对相恋男女的,似乎只有无限的锦绣。

换了眼光的“十八相送”不再是含混不清的。无论是定情的玉坠,鸳鸯的自比,还是井中的临水照花,祠堂的夫妻相拜,都已成为了被应验的预言。此时的梁山伯是欢乐而健康的,心中满怀激情。他一遍一遍地重温着祝英台的种种暗示,句句真言,原来小妹“十八相送’时就已然以身相许,托付终身,梁山伯好不快活!

如此意绪的不断反复强调,有点像二十世纪初的西方现代派小说。故事、情节以及人物等诸种小说因素已变得不再重要,只需意象的重复、思绪的跳动、意识的流淌,小说就足以完成了。

特别要提到的还有越剧中那种极为独特的心理独白方式——幕后的伴唱。这种伴唱或者是独唱,或者是女声合唱,这是在其他剧种中鲜有见到的(也许我孤陋寡闻)。这种歌唱一般的伴唱(越剧更接近于歌唱,这也许就是小提琴协奏曲的《梁祝》为什么能那么容易将越剧唱腔转化为音乐旋律的缘故)通常有两种功能,其一是作为心理活动的一种刻画。哪怕演员在表演和唱段中已经某种程度地揭示了他的内心,但越剧还是以为那种由自己说出或唱出的内心不够人木三分。于是纯粹代表内心意识的伴唱来了,站在非常独立的位置上,只代表那个正在进行活动的思维。这样的唱段通常很好听。特别是那些女声的合唱。总是那么委婉动听,如泣如诉的。于是观众仿佛真的揣摩到了人物的内心。

第二种伴唱的功能以旁白的形式出现,也就是舞台上看不到的那个剧作家(如果在小说中,就是作家本人)。惟有他能够冷静而客观地叙述正在发生的这个故事,惟有他既能够对观众有所引导,又能够对

剧情有所交待。这样的一种客观而旁观的姿态是剧中人所难以唱出的,所以也要借助于作为叙述者的伴唱。

无论是内心活动的伴唱,还是叙述者的伴唱,《梁祝》中都有所体现。这应该是传统戏剧中非常现代的因素。我不懂越剧,只是感觉到了这种方式的存在。

总之《回十八》在某种意义上就是小说中的“意识流”。梁山伯所有的回忆(回忆本身就是意识的活动)都是跳动的,流淌着的,在此没有情节的进展,也没有戏剧的冲突,只有对人物内心更为深刻的塑造。

《劝婚》

真正的冲突在此爆发,不仅故事发生了逆转,在某种意义上也规定了男女主人公未来的命运。此前的戏中虽然也曾起伏跌宕,但是比起这一场戏来实属杯水**。

卸下男装的英台回到家中,想不到她所面对的却是父亲的劝婚(在此用“劝”这个字而不是用“逼”,预示着祝英台就只有逆来顺受,而不能“抗婚”了)。此时祝公远无疑是站在慈父的立场上,但他同时也扮演着封建卫道土的角色。他自作主张将女儿许配马家公子马文才,他认为这对于女儿来说无疑是最好的婚姻。马文才是太守之子,有权有势,所以祝家和马家门当户对的联姻,应当也是封建社会婚姻的首选,所以祝公远没有错。

祝公远在女儿婚姻的选择上只关注外在的、也就是社会门第的那个层面,他当然不会考虑女儿是否喜欢那个马家的公子马文才,更不会知道女儿早就以心相许梁山伯。在那个社会中应当说祝公远作为父亲的选择无可厚非,因为他只能遵崇那个社会的价值规则,哪怕最终酿就了女儿的悲剧。

已然私订终身的祝英台躲躲闪闪,但最终不得不爆出实情。面对女儿爱上穷书生的现实,祝公远火冒三丈,雷霆万钧。于是父女之间剧烈冲突,谁也不肯退让。女儿所强调的是内心的感情,而父亲所指斥的,也恰恰就是这种有辱门庭的恋爱自由。

于是梁山伯与祝英台成为了那个时代的罪人。祝公远开始罗列女儿的种种罪责:丢人现眼的自由恋爱;对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轻视鄙薄;毫无廉耻的私订终身;而做出如许举动的竟然是一个女人(歧视妇女的问题被再度提起。祝公远的意思大概是,这种私定终身的事情如果是男性所为尚可原谅,如果是女性就只能十恶不赦)。

为什么女人就不能决定终身y既然她与梁山伯是那么相爱?

祝英台据理与父亲辩驳。她希望父亲能体察她的苦衷。

难道祝公远就没有苦衷?他已经收下了马家的彩礼,毁婚当然是辱没门庭的事情。即或英台可以不顾廉耻地随了那一贫如洗的书生,他祝公远的结局却就只有乘鹤而去了。

于是在亲情面前祝英台动摇了。毕竟父亲是生养她的亲人。父亲对她也确乎充满了慈父的爱。而她又难舍难弃她的梁山伯。于是亲情与爱情开始冲突。世间从来就没有两全其美。祝英台必须做出选择,哪怕这选择是痛苦而绝望的。

原本爱情与亲情都是人性中美好的部分。但是美好与美好冲突的时候,战争也还是会出现。譬如一个女人爱一个男人是美好的,但是当另一个女人也爱上这个男人就只剩下嫉恨了,以至于你死我活。

在父女相峙中突然门外梁山伯求见。

英台喜出望外,又心怀惊悸。因为她知道选择只有一个,为了父亲,她只能毁掉与梁山伯的盟约。祝公远要求女儿与心爱的人以兄妹相见,并劝说梁山伯从此偃旗息鼓。

《楼台会》

《劝婚》将主人公未来命运的走向定格,而《楼台会》则是整出戏剧中最煽情的一章。小提琴协奏曲的主旋律即取材于此,那些荡气回肠、动人心魄的长调也在此永恒。看得出无论剧作家、曲作家,还是表演者都在此处下足了功夫。所以这一章才会如此感人至深,催人不能不泪下。

在楼台,满怀欣喜的梁山伯终于见到了祝英台。他被满腔的幸福占满了,所以根本就看不出祝英台的一脸悲愤。于是新的不平衡又出现了,那就是梁山伯又被新的假象所蒙蔽。他是那么一往情深,以为就要把心爱的贤妹娶回家中,永不分离。而这一次的真相依旧在祝英台一边。尽管她迟早要说出那个冷酷的结局,但这种被误会的段落依然被舞台上和舞台背后的艺术家们极力渲染着。大概只有这样将梁山伯的欢乐推向顶峰;当一盆冷水迎面泼过来时,才能够达到那种大喜大悲大起大落的戏剧效果吧。

梁山伯径自诉说着他思念英台的痛苦,诉说着被师母点破后的惊喜,以及对十八相送的回忆„„他告诉英台他是怎样地快乐,而他们的未来又是那么地美好。这自然也就难为了祝英台。面对一腔激情的梁山伯她怎么忍心袒露真相?是的她不是不想嫁给梁山伯,只是囿于伦理和亲情,他们最终不能比翼齐飞。面对欣喜异常而至手舞足蹈的梁山伯,祝英台只能强装欢颜,默默隐忍着内心苦痛,等待着那个不得不痛击山伯的时刻。

这段误会中的表演坚持了很久(非常残酷),被蒙在鼓里的梁山伯和被囚禁在痛苦中的祝英台。表演中最令人同情的那个人是满腔热忱的梁山伯,因为尽管祝英台还没有挑明,但观众心里是明了的。所以梁山伯越是激情澎湃,喜气洋洋,人们就越是为他掬一捧叹息的热泪。

当英台终于唱出事情的原委,那现实的冷酷,以及,悲哀的结局„„

当真相大白,厄运难逃,永劫不复„„

于是在梁山伯与祝英台之间就只剩下“梁兄”与“贤妹”的称呼了,令人难忘。

有情人终不成眷属。一对年轻人发自心底的恋情,最终还是被封建社会的伦理观念所扼杀。

于是那痛是怎样的深,那终将的离别又是怎样地寸断肝肠。

悲剧是注定了的。于是演这命定的悲剧。那样的悲悲切切,卿卿我我,难舍难分。于是想到梁山伯终究为女性所扮,剧中那种种男女相拥而泣的细节亦由女性来表现,所以尽管是表演,却依然读出了别种但总之,悲剧是注定了的。

《送兄》

很直白也很简朴的提示。依然是《楼台会》的延续。显得有些絮絮叨叨。再度重现《十八相送》无非是,原以为会怎样怎样,如今却怎样怎样„„

悲怆的感觉愈加强烈,由凄切哀婉,至捶胸顿足,死的心亦有了。何况“梁兄”满心欢喜,日夜兼程,鞍马劳顿地来到祝家庄,原以为玉成好事,皆大欢喜,却又遭逢晴天霹雳,于是身心俱损,一落千丈,人便骤然之间也就没有了人形。

然后是呜呜咽咽,痛不欲生。梁兄身损心碎的样子很快显现出来。于是一阵阵晕厥,一次次倒地。爬起来后又几声哭腔,哭过之后,又掩面辞行。一个英俊潇洒好端端的男人,几个回合就被打倒在地,不再有男人堂堂正正的模样。

窃以为男儿有泪确不该轻弹。尤其在这样的儿女情长面前。不如男子汉般硬朗朗离去。回家后再抱病身亡,留下无穷遗恨。那或许还能赚得人们更多崇敬,并了然原来男人尽管不说,而痛,却是彻骨而致命的,以至于死。

还有一种障碍来自女性的表演。女人毕竟阴柔,无论如何演不来男人的刚烈勇武,也难为了那个气断山河的女扮男装的梁山伯。

《山伯临终》

自《楼台会》后,似乎无论怎样的唱段都不再有分量。不过是不同程度的重复而已,所以懂了“见好就收”这句于人于事都极为有用的格言。所以这部分应该有所收略精简。

总算梁山伯的那张凄冷的病榻令人难忘。一个孤零零的男人,永失我爱,那么他的生命中还有什么?因为是爱情悲剧,所以大可不必去追求什么男人的野心和志向。为爱情而死也不是什么羞愧的事,何况他还有抑郁不欢、积劳成疾的借口呢。如果仅仅是精神的疾患,梁山伯或许会有康复的一天,但是这一次他的身体也患病了,病人膏盲。于是他只能日渐枯萎,在恨病交加中终于没有能挺将过来。不过有一点是可以欣慰的,那就是他即或死也死在了对祝英台的思念中,即或魂归,也是归了与祝英台生离死别的离恨天。

然后是梁山伯行将就木的时刻无数白色的蝴蝶舞来。带他走。他便也欣然追随,以为那才是极乐的所在。此时天空仿佛被打开了一个洞,有无限光芒从洞的深处射出。山伯是在彩蝶的伴随之下踏上不归路的。向着那天体的光芒。白色的光芒。就是天堂吧。

故事到此已是无限凄美了。

《哭坟》

英台是活在世俗中的空壳。她从了父命,只能嫁给太守的儿子,别无选择。于是婚嫁的那天她穿上新娘的红衣,坐上八抬的轿子,途中便闻听山伯的死讯,于是泣不成声,改道前往祭悼梁兄的坟冢,哪知英台的喜日即是山伯的忌日呀!

这里或许还有一个暗示,那就是哭坟时祝英台还没有嫁作他人妇。所以祝英台应该是清白的,清白的身子和清白的心。当然她和梁山伯也是清白的,还没有来得及与她心爱的梁兄云山雾雨,就已然被封建的社会棒打鸳鸯了。所以英台至死都是贞洁的,所以她是以清清白白的女儿身与墓中梁兄永结百年之好的。

演员是脱下身土红袍、露出白色孝服才跪在梁山伯墓前哭坟的。那或者是祝英台早有准备,山伯的死,已经让她不愿再顾及社会的禁忌以及家族的荣誉了。

人都死了。

所爱的人都死了。

还有什么?

祝英台扑倒在梁山伯的坟上,哭,并且唱。

唱段中最重要的一句,也是最能够改变命运的一句,就是,如若苍天有眼,那就让山伯的坟墓裂开,将她也埋葬其中。所谓的不能同生,但愿同死;而不能同死,但愿同葬。

这是英台向苍天要的。

那么苍天能给予她吗?

苍天或者也要有所掂量,他要审查乞求者是否心诚?

然后突然之间的飞雪满天雷声大作。紧接着一个至关重要的霹雳从天而降。果然就轰然劈开了梁山伯的墓穴(当然这是科学所不能解释的)。然后就没有什么好说的了,漫天蝴蝶,翩翩起舞。

《化蝶》

一个完美的结局。中国式的。生前不能做到,化作蝴蝶总能梦想成真吧。

于是想到李商隐的《锦瑟》,“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可见化蝶早有历史。战国时代的庄先生曾梦见自己身化为蝶,栩栩然而飞,只是梦醒后依然庄周,不知蝴蝶何往。而杜鹃啼血的典故也十分凄美,周朝末年蜀君杜宇,因国破身亡魂化为鸟。此鸟暮春啼苦以至口中流血,其声哀哀凄悲,动人心肺,名为杜鹃。于是杜鹃啼血,也就成为了死去的望帝在啼悼远逝的破碎山河。

总之要有所托付,这是中国人由来已久的传统。于是《梁祝》也不出其右。于是《化蝶}也就成为了梁祝悲惨故事中最辉煌灿烂、也最经典传神的一笔。山伯英台此生无缘结秦晋之好,那么就在来世化为蝴蝶,相伴终生吧。

同时这一笔也给了心中悲怆的观众们一丝有效的心理安慰,不管天上地下,生生死死,反正有情人终成眷属,哪怕是化作蝴蝶,但毕竟可以一道在蔚蓝的天空下碧绿的草丛中自由地上下翻飞翩翩起舞了

蝶的意象。多么美丽。被烘托着。历尽千辛万苦的梁山伯与祝英台。终于飞升了上去。化作了蝶。

尾声中舞台上彩蝶翻飞,一片灿烂辉煌的景象。

这是为了人们对晦暗的未来有所期待,也是为了相爱的人永远不要对爱情失去希望。

《梁祝》 篇6

《梁祝》傳说与《孟姜女》《牛郎织女》《白蛇传》并称中国汉族四大民间传说,而其中又以《梁祝》传说影响最大,无论是从文学性、艺术性和思想性来说其都居各类民间传说之首,是中国最具影响力的口头传承艺术,也是唯一在世界范围内流传的中国汉族民间传说。

关于梁山伯与祝英台这两个人的传说形成与发展大体上分为三个阶段。1.第一阶段为东晋至唐,是传说形成期,主要表现为口头传说,主要在会稽(今绍兴)、上虞一带流传。2.第二阶段为宋至民国初年,是传说的发展期,传播形式由早期的口头传播,转变发展成文字记载和文学作品传播,流传地域也跃出会稽一带中心区域,辐射至全国大部分地区,并流入日本、朝鲜、越南等东北亚、东南亚地区。3.第三阶段民国晚期至当代,是传说的成熟期。从传说的内容上突出了祝英台殉情内容,强化了爱情悲剧主题,突出地表现了民间反封建的民主意识,重新形成了相对稳定的故事情节结构。

故事讲述的是上虞祝家庄才女祝英台女扮男装赴杭求学,途中邂逅同时到杭州求学的会稽书生梁山伯,于是双双结伴到杭州游学,期间同窗三载,形影不离,结下深厚情谊。祝英台学成先归,二年后梁山伯到虞寻访祝英台时,真相大白,方知祝英台是女儿身,遂回家告知父母,意欲娶其为妻,不料此时祝英台已由父母之命许配马家,梁山伯知后追悔莫及,终因相思成疾,一病不起,死后葬鄞城西清道山下。梁死后第二年祝英台出嫁途中,路经梁墓,风浪大作,听闻此处就是梁山伯葬地之后,不禁悲从中来,上山祭奠。祝英台痛哭亡灵,情义感动天地,只见梁山伯墓突然地裂开一道口子,祝英台纵身跃入其中,同穴而死,过后二人魂魄化作彩蝶翩翩起舞。

在创作《梁祝》时,作曲家采用了第一种传说按着故事的发展顺序,用呈示部、展开部和再现部把整个故事展现给听众。

呈示部用了引子(鸟语花香)、主题(爱情主题)、草桥结拜、同窗共读、惜别(十八相送)等情节描写了梁、祝二人相识、相知的过程。

展开部描写了抗婚、楼台会、哭灵、控诉、投坟这几个情节,表现了英台抗婚的怨愤场面和梁祝楼台相会时百感交集的情绪,最后祝英台在梁山伯坟前对封建礼教进行血泪控诉,然后英台纵身投坟,乐曲达到最高潮。

再现部主要描述了“化蝶”。长笛吹奏出柔美的华彩旋律,与竖琴的滑奏相互映衬,把人们引向神话般的仙境。独奏小提琴再次奏出了爱情主题,展现出梁山伯与祝英台在封建势力的压迫下死去后,化做一双蝴蝶在花丛中欢乐自由地飞舞。这寄托了人们对故事中男女主人共的深切同情和祝愿,也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

《梁祝》这部作品产生于1958年初秋,当时上海音乐学院党委向全校师生提出了“解放思想,大胆创作,以优异的成绩向国庆10周年献礼”的口号,在校园里激起了一阵阵波澜。

选什么题材好?由何占豪、俞丽拿、丁芷诺等同学组成的民族音乐实验小组的成员们争论不休。最后争论集中在3个题材上:(1)全民皆兵;(2)大炼钢铁;(3)在越剧《梁山伯与祝英台》音调基础上创作。他们把想法上报上海音乐学院党委请示院领导定夺,最后院党委书记孟波批示选《梁祝》。可见当时《梁祝》是他们的备选方案。

方案定下之后学院领导为他们增派了作曲系的高材生陈刚协助创作。就这样由何占豪创作旋律,陈刚进行乐队交响方面的编配与写作,俞丽拿进行试奏。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这部作品终于在1959年5月27日正式公演,从此创下了中国音乐界的众多第一:中国新中国成立后第一部民族交响乐,中国第一部小提琴协奏曲,外国交响乐团演奏的最多的中国交响乐作品……

愿这部伟大经典的作品永远的流传下去。

(作者单位 辽宁省本溪市第二十七中学)

浅析小提琴协奏曲《梁祝》 篇7

有人愿做在天比翼鸟, 有人愿为在地连理枝。而他们俩, 梁山伯与祝英台化作了一对蝴蝶, 翩翩起舞, 形影不离, 他们俩证明出了生命诚可贵, 爱情价更高。这部古老而又经典的爱情故事给后人留下了一曲动人的《梁祝》音乐, 每当耳边响起这首曲子的时候, 脑海中便浮现出梁山伯与祝英台相处的一幕幕, 从相知相识到相守相爱, 从誓死抗婚到无奈化蝶无一不展现出梁山伯、祝英台对于自己爱情的执着追求。这首曲子被人们广泛的用不同的乐器演奏出来, 不同的乐器给人们不同的感觉, 内心不同的冲击, 其中钢琴版的梁祝最为人们所追捧, 而我却对陈钢与何占豪就读于上海音乐学院时的作品小提琴协奏曲《梁祝》情有独钟。

一、音乐故事背景介绍

西方有王子与公主的故事一波三折, 但是结局通常是无比令人向往的, 王子与公主总是在克服重重困难之后得到了属于自己的真正的幸福。而我国民间此刻流传着的美丽动人的故事则没有那么令人开怀的收尾。祝家庄祝员外之女祝英台在没有男尊女卑的思想下, 为了摆脱封建传统的枷锁, 和侍女女扮男装混入学堂, 与天性淳朴善良的梁山伯建立下真挚的感情, 两人长亭分别时, 祝英台暗示爱意, 梁山伯却始终不知其好兄弟祝英台竟为女子。当其了解到祝英台为女子并打算向其求婚时, 却得知祝英台被许配给马太守之子马文才, 一个势利小人。父母之言, 媒妁之约, 封建的束缚让两人都得不到真实的爱情, 梁山伯含愤而终, 祝英台得知此事在出嫁当天路过梁山伯坟墓, 遂投入其中, 两人化蝶而去。何占豪、陈刚根据梁山伯与祝英台这一广为流传的民间故事, 运用戏曲手法, 借用越剧唱腔, 创作完成了《梁山伯与祝英台》这部脍炙人口的小提琴协奏曲。

二、乐曲剖析与欣赏

这部作品以越剧唱腔为基本素材, 将西洋奏鸣曲式与中国戏曲章回式的结构形式、西洋交响乐与中国民间戏曲音乐的表现手法巧妙的融合在了一起, 通过呈示, 展开, 再现三个部分展现出两人相识相爱, 誓死抗婚, 相守化蝶的三个精彩场面。

(一) 相识相爱。

开始由长笛、双簧先后领奏, 乐队协奏, 制造出简短的引子, 展现出阳光普照大地的美好景象, 在此基础上, 独奏小提琴奏出爱情主题, 接着大提琴小提琴相互对答, 作者采用复调的手法, 描绘出他们草桥结拜的情景, 为后文的悲剧性婚姻埋下伏笔。紧接着, 乐队与小提琴相互补充再次奏出爱情主题, 赞扬了人世间淳朴的真挚爱情。

过渡阶段之后, 便进入快板音乐, 独奏小提琴在乐队的伴奏下, 给人们呈现出一幅幅欢快愉悦的场景, 梁祝二人共欢乐共受罚, 学堂之景烙印在心, 为后来爱情的崎岖之路做好了一个印记。

尾部, 音乐转入对比性较大的慢板, 快乐时光一去不复返, 梁祝二人十八长亭依依惜别, 此时的他们已经从相识走向相爱。

(二) 誓死抗婚。

定音鼓、大锣沉重, 可怕的音响和大管、大提琴的曲调相互依称, 不协和的和弦乐的震音配上钢管乐的八度齐奏, 给人们的心中留下了些许后怕。独奏小提琴采用散板节奏, 连续的和弦进行, 凸显出祝英台心中的苦闷与伤心, 强烈的切分和弦, 彰显出了抗婚的主题, 使得乐曲进入了抗婚的高潮, 与开始快板音乐奏出的欢快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当两人抗婚已无意义之时, 一种哀怨的曲调当乐曲转入慢板后, 由独奏小提琴沉重奏出。当两人楼台相会, 互吐相思之时, 大提琴和小提琴独奏对答, 巧妙展现。当祝英台对封建势力誓死反抗之时, 音乐急转而下, 紧接着, 独奏小提琴在乐队急促的十六分音符的进行和戏曲中板、鼓的敲击下, 将难以压制的情感宣泄出来, 奏出了英台绝望的哭喊声, 在低沉的大锣声中, 英台投身坟墓中, 此时, 管弦齐鸣, 似到结局。

(三) 相守化蝶。

再次回到起初的长笛、竖琴带给人们的愉悦情境, 独奏小提琴展现出了梁祝双双化蝶, 在世间自由自在飞舞的情景, 经历过生离死别之后的在一起, 透过轻松的曲调, 听到的不仅仅是一声声抑在心中许久的感叹, 也残余着些许惋惜, 些许悲伤, 些许对封建束缚下的儿女情长的感叹。

最后整个乐曲在小提琴与长笛的先后呼应, 满含无限伤感, 无比惋惜的尾声中结束。

结语:

一曲小提琴协奏曲《梁祝》, 一段感人肺腑的故事, 演绎出了一幕幕催人泪下的场景, 无论是可怖的大管和音响对人内心的冲击, 还是温婉的小提琴独奏给人留下的美好遐想, 场景都在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不断的切换, 独奏小提琴的散板节奏, 和弦的连续进行, 锣鼓的相互映衬都巧妙的展现出音乐的魅力, 配合的天衣无缝, 完美无瑕, 让人陶醉在音乐中而不能自拔, 内心同时也充满着对自由渴望, 对爱情的向往, 对于封建思想的反抗, 这不仅是一部爱情曲, 也同时是一部激励人心的进步曲。■

摘要:一曲梁祝一段往事, 在欣赏陈钢和何占豪创作的小提琴协奏曲梁祝中, 我们不仅可以感受到民间的真挚情感, 更多的体会则是对幸福生活的追求和向往。大提琴和小提琴的协调演奏, 锣鼓的相互配合使得梁祝结拜、长亭惜别、英台抗婚、相守化蝶的情节一一得以浮现在人们的眼前, 爱情主题不断的在乐曲中深入人心, 梁山伯与祝英台至死不渝的感情更是让人印象深刻, 深感同情。

浅析《梁祝》中祝英台的形象 篇8

祝英台是中国封建社会中最有个性和反抗性的知识型典型女性形象, 这个形象体现了女性意识的觉醒。

首先, 祝英台“女扮男装”去杭州求学的举动, 这便是对“女子无才便是德”的封建教条的大胆挑战, 在男尊女卑的社会现实面前, 能有这样的想法, 确属创举。昔有花木兰女扮男装去从军, 那是替父去打仗, 是封建社会“忠”和“孝”思想的体现, 而祝英台是为了争取到与男孩子一同读书受教育的机会, 以此来反抗传统社会对女子的不平等待遇和束缚。去杭州上学也不是一帆风顺, 先以装病绝食来要挟母亲, 后自己假装成“卜卦人”给自己算卦, 终于父亲答应让她去上学, 这便是聪明的祝英台与父亲抗争的第一步。

其次, 在求学途中偶遇梁山伯, 遂在草桥撮土为香结拜金兰之好。祝英台是大家闺秀, 知道“男女授受不亲”的古训。而她偏偏对此毫不在意, 与梁山伯情重如山, 形影不离。剧中写道祝英台在学堂里与梁山伯、马文才背诵《论语》中“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时, 马文才洋洋得意, 英台气愤难平, 用言语反驳马文才, 并对圣人思想提出质疑, 如此大胆的举动, 无人能与她相提并论。此时祝英台反抗封建思想中歧视女性的性格跃然纸上!

再次, 女扮男装的祝英台虽深爱着梁山伯, 毕竟是中国的女孩子, 同窗三年却始终羞于启齿, 即将分手时才不得不将心事托付给师娘。在古代封建社会中, 女子外出求学都受限制, 哪有亲自为自己托媒。在封建社会的女性中能有如此大胆的举策, 实则难能可贵。

最后, 挑战长久以来“门当户对”的观念, 与平民子弟梁山伯相恋, 为自己争取婚姻自由。祝英台拒不接受其父对她婚姻的摆布, 不屈服有权势马家的逼婚, 敢于私订终生, 他们以叛逆的姿态反抗中国传统文化中奉“父母之命”、由父母作主的婚姻制度, 催发了那个时代个人婚姻意识和自决的权利。得知梁山伯在爱情无望为她而死之时, 祝英台悲恸不已, 决心以身殉情。成亲之日, 花轿路过胡桥镇山伯墓前, 她身着素服, 扶碑痛哭。突然狂风大作, 一声炸雷, 坟墓裂开, 英台翩然跃入坟中, 墓复合拢。风停雨霁, 彩虹高悬, 梁祝这对“和风细雨式”的爱情伴侣化为一对蝴蝶, 飞舞于百花丛中。结尾的化蝶使这部戏曲以“理想型”文学类型著称于世, 并且被广大的中国人所接受和喜爱。这比较符合“中国人民传统的审美心理与情趣的必然要求:追求心理满足的完整性, 强调和谐的中正和平, 求得思想慰藉的阴柔, 充满乐观向上精神的完美性;善恶终须有报的目的性”。随着化蝶这一喜剧式的结局出现, 这位聪明多情, 大胆追求爱情自由, 追求男女平等, 追求婚姻幸福, 具有反抗意识, 并不为荣华富贵所动, 最终兑现自己承诺的悲剧形象更加完美。

她是封建社会桎梏中冲出来的崭新的女性形象。她的悲剧表明个体的幸福对于社会伦理道德来说, 简直是微不足道。因此她只能以死来实现对爱人的诺言。为了心中的爱, 她别无选择, 她所显示的不是人性的懦弱, 而是那种坚韧与顽强, 高贵与充满尊严。祝英台这位女性形象, 以她那短暂却又闪耀着青春光辉的一生强烈震撼人心, 使人看到大胆追求自由理想爱情的人性之美与青春之美, 看到封建伦理道德的罪恶和卑鄙, 以及家族利益对个体幸福的毁灭。

在21世纪的今天, 人类社会已经进入高度发达的物质文明时期, 功利主义、拜金主义在精神生活中占据着很大的位置, 而梁山伯与祝英台他们对理想爱情的追求, 显示了人的尊严和价值, 这正是在今天仍然打动人心的地方。

摘要:《梁祝》是流传久远的中国经典爱情故事, 女性在男权社会中表现出超乎男性的机智与勇敢, 聪明与大胆, 对死义无反顾的态度, 确实让人钦佩, 感到一种心灵的震颤和憾动。

关键词:男权社会,悲剧女,性意识

参考文献

[1]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M].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8.

浅析梁祝化蝶的现实意义及其价值 篇9

关键词:梁祝传说,化蝶,传承价值,启发意义

“碧草青青花盛开, 彩蝶双双久徘徊。千古传诵深深爱, 山伯永恋祝英台。同窗共读整三载, 促膝并肩两无猜。十八相送情切切, 谁知一别在楼台。楼台一别恨如海, 泪染双翅身化彩蝶翩翩花丛来。历尽磨难真情在, 天长地久不分开。”看到这感人至深的情感抒发, 会不自觉地使天下所有的痴男怨女洒下一掬同情的热泪。经典的梁祝传说迷人之处, 就在于以破茧化蝶的生命轮回, 生生不息的生命意识将传说所具有的民族文化精神推向了更高的层面。

一、蝴蝶的象征意义及传承价值

梁祝传说是中国最著名的有关蝴蝶的传说故事。化蝶的结局事实上是极为让人痛心的幻想之举, 我们知道, 在残酷的封建社会里, 现实并不会尽如人意, 更没有充足的力量去改变自己的命运轨迹和周围的一切。对于梁祝的遭遇, 人们只有幻化出一双美丽的彩色蝴蝶给黑暗的现实社会增添些许美好。

在心理象征的世界里, 蝴蝶所具有的意义是两面性的, 既有积极的一面, 也有消极的一面:它可以象征着自由和美丽, 也可以象征灵魂和消亡。蝴蝶最主要的象征意义是生命的轮回转化:丑陋的毛虫竟然会转变成美丽的彩蝶。给残酷的现实增添了色彩。也为生活在黑暗中的人们减少了些许无助与绝望。

这种破茧化蝶的生命转变也正吻合了梁祝传说的心理祈望。梁山伯与祝英台在长达三载的同窗生涯中, 梁山伯根本没有察觉到祝英台是女儿之身。因为在封建礼教统治的传统社会里, 倡导女子无才便是德, 作为女子是不能像男子一样外出求学的, 尤其是祝英台这样的大家闺秀。但是, 求知的天性是不分性别的, 为了能实现自己求学的目的她只好女扮男装。在求学期间她与梁山伯结下了深厚的情谊, 在山伯送她回家时, 祝英台想尽办法让梁山伯明白自己为女儿身, 好让山伯上门提亲, 以结连理之好, 惋惜的是梁山伯没能明其心意, 待其醒悟时英台已经许配给马家。为此, 山伯抑郁而终!英台在出嫁路上拜祭山伯时的一声:撕心裂肺的“梁兄!”, 随之唤来风雨大作, 山伯墓裂开, 英台纵身跳入。过后化作一双美丽的彩蝶翩翩起舞, 形影相随。梁祝用自己的生命向残酷的封建礼教做了最有力的抗争, 生不能共枕, 死也要同穴。

古人认为死亡并不是生命的终结, 躯体的死亡也许正是灵魂的解脱, 就如蝴蝶破茧化蝶一样。在梁祝故事中, 蝴蝶象征着美好的爱情, 歌颂生命的生生不息。不仅如此, 实际上它也象征着自由。梁和祝两人不能在一起的根本原因是父母对祝英台婚姻的强行干涉与包办。在传统封建社会里, “父母之命, 媒妁之言”迫使青年男女必须遵守封建礼教的约束。可以说痴情重义的青年男女没有一点感情的自由, 随之而来的悲剧也就自然的酿成了。所以梁祝化蝶的含义就在于:作为蝴蝶, 他们现在是自由的。没有任何东西和力量把他们再分开, 活着不能实现的美好愿望, 死后化蝶也要形影相随永不分离。

除自由之外, 或者说和自由紧密相联系的, 就是死亡和灵魂了。我们知道, 蝴蝶是由幼虫变成蛹然后破茧而出的。在人们的想象中, 很难把幼虫的丑陋笨重与蝴蝶的轻盈美丽联系起来。彩蝶的飘忽不定也正符合了灵魂在人们心中的印象, 作为幼虫那种生命形态已经消亡, 但我们不要认为它是真的死了, 而是以彩蝶的形式得到了重生, 得到了它们盼望已久的自由。为了实现心中的理想, 它们如凤凰涅槃般改变自己的生存形态, 以期生命得以延续, 理想得以实现!

我们或者还可以认为, 幼虫的粗蠢的肉体象征着现实生活, 而蝴蝶轻盈的彩翼象征着精神世界。化蝶的象征意义还在于:现实是残酷的, 是不美的, 但是精神世界却可以是美丽的, 例如蝴蝶。梁祝在现实中没有实现他们的美好夙愿, 但是在他们的精神世界里却可以拥有美丽的生命样式。实际上坟墓就是梁祝的蛹, 他们在那里把自己孵化成为美丽的且代表美好爱情理想的蝴蝶。

梁祝传说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 它不仅写出了悲剧, 而且还向世人展示了理想。它不仅在在中华大地上广为流传, 还流传到了日本、新加坡、印尼等, 甚至影响到欧美, 被世人誉为东方的“罗密欧与朱丽叶”。但值得人们注意的是, 《罗密欧与朱丽叶》给人们带来的是悲剧的震撼, 正所谓“悲剧就是把美好的东西毁灭给人看”, 随着朱丽叶喝下毒酒躺在墓中, 一切都结束了, 留给人们的是无尽的凄凉与悲伤。而梁祝传说却不同, 在同样是残酷的封建礼教束缚下, 他们以死抗争, 最终化作彩蝶双飞, 展示了生命的轮回与延续, 是美好理想的最终实现。千百年来, 梁祝传说以崇尚爱情、歌颂生命生生不息的鲜活主题深深打动着广大民众的心灵, 以其鲜活而富有个性的人物形象, 曲折离奇的情节内容受到人们的广泛喜爱。梁祝传说和以梁祝传说为内容的其他艺术样式所展现出的艺术魅力无疑成为中国民间艺术之林的一朵奇葩!

二、梁祝传说的现代意义

梁祝传说以一个男女爱情的现实故事形式, 传达了一个亘古不变的主题, 那就是人对于自由与解放的渴望与追求。在梁祝故事中, 最终甚至不惜以自我牺牲的极端形式, 来捍卫并实现这一信念。从另一方面来看, 梁祝之所以千百年来被广大民众所传诵, 其根本缘由就是梁祝表现了生死之恋的民间传统婚姻模式。“有情人终成眷属”这无疑是相爱中的青年男女所渴求的并最终走向的结局, 也是人们潜意识里所认为的理所当然的事。但是, 在封建传统婚姻观念的束缚下, 这一美好的夙愿最终化作了泡影。相对于梁山伯与祝英台这两位蝶仙来说, 今天的青年男女就幸运得多, 相爱中的青年男女如果确定走进婚姻的殿堂而结百年之好, 首先就得经过双方父母的同意, 毕竟结婚不单单是两个人的事情, 而是两个家庭的事。事实上这只是一种形式上的“父母之命, 媒灼之言”, 期间, 父母与子女进行思想上的沟通, 如果子女坚持, 作为父母一般是不会阻挡的。其中包含着父母与子女之间的相互尊重以及对子女的关爱。这种既不违背传统礼俗也包含男女感情在内的婚姻模式, 对于相爱的青年男女来说无疑是一种莫大的幸福。梁祝传说定型之后, 其鲜活的人物形象, 曲折离奇的故事内容, 凄美而动人的悲剧结局, 远远超出了同类题材传说故事给人们带来的感染力与震撼力。

梁祝传说故事虽然有很多异文, 但其结构大同小异, 都是讲述一个女子为了实现求学的愿望, 女扮男装, 期间邂逅一男子, 产生了感情, 后因女子奉父母之命嫁于马家, 男子抑郁而终。女子闻讯后而殉情于男子墓前, 双双化蝶的这样一个爱情悲剧。在封建传统婚姻观念的制约下, 梁祝的悲剧可以说是一种必然的趋势, 从另一方面来说, 梁祝的爱情悲剧更典型的说明了无数青年男女对恋爱自由、婚姻自主的渴望与追求。

我们今天所熟知的梁祝传说的结局, 是一对在人间不能结为夫妻的青年男女, 最终幻化成为一对生死相守、相伴相随的美丽彩蝶。这种对于悲剧所设置的圆满性结局, 其实是对现实社会中一直被压抑的自由与理想的一种曲折反映和有力的抗争。当然, 最能打动我们的是从封闭压抑黑暗的墓中, 飞出一对相伴相随的彩蝶。虽然改变了生命样式, 但同一生命得以延续, 悲剧之中延伸出了理想, 这种为了实现自由与理想而抗争的不屈精神具有深远的现代意义和启发意义。

三、“合冢化蝶”所产生的社会心理依据

梁祝“和冢化蝶”的传说并不是人们凭空编造的, 它的产生具有一定的社会心理依据。梁祝传说同神话的产生有着某些相同的前提条件。在人类社会的童年时期, 我们的祖先面对变幻莫测强大无比的自然力, 比如风雨雷电的出现, 他们不能给出科学的解释, 相比较之下人类的力量显得是那么的渺小。为此, 他们就幻化出了无所不能的神的世界与自然力进行抗争, 神话就随之出现了。靠着神的力量去战胜原来让他们为之畏惧的自然力, 恐惧的心灵得到了抚慰, 心理上实现了平衡。梁祝传说虽然产生在人类社会的成熟期, 可神话所具有那种社会心理特征依然存在, 在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里, 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的各个方面无不充满了封建的传统观念, 在漫长的封建社会里残酷的封建礼教不知扼杀了多少美满的姻缘, 使多少青年男女葬送在那美好愿望的开始, 否则将受到来自家庭和社会的强烈反对。这种必然的社会现实也造就了必然的悲剧结局。

所以梁祝的悲剧传说便产生在社会的悲剧氛围之中, “化蝶”的团圆结局也正好迎合了广大青年男女的心理祈求, 与神话的产生具有类似的社会心理基础。在人类发展的最初阶段, 人们靠幻化出的超自然神力在想象中实现自己在现实中不可能实现的梦想。在封建礼教的束缚下人们也靠想象让天下钟情重义的青年男女都能实现“有情人终成眷属”。所以说“化蝶”的团圆性结局正好符合了人们向往美好追求幸福的心理祈望。

参考文献

[1]段宝林.中国民间文艺学[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 2006.

[2]黄涛.中国民间文学概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4.

[3]周静书.梁祝文化大观[M].上海:中华书局, 1999.

梁祝 篇10

一、“梁祝”故里争端

早在上个世纪90年代, 有关“梁祝”究竟源于哪里一直争论不休, 逐渐形成了南北之争。南方以浙江杭州为代表, 北方以山东济宁为代表。

1、浙江杭州:梁祝在万松书院同窗共读

越剧《梁祝》中, 有一段“草桥结拜”唱词, 说的是梁山伯与女扮男装的祝英台在赴省城杭州读书途中相遇, 互认知己, 便在“草桥”结拜“兄弟”, 指的便是杭州东城望江门旁的草桥亭。而相传梁祝同窗共读之地, 则是西湖上的万松书院, 故而, 百姓又将此地称为梁祝书院。它的前身为报恩寺, 明弘治十一年改建为万松书院, 崇祯年间书院被毁。清康熙后, 改辟为敷文书院。

2、浙江鄞州:金代县令与明朝侠女结“阴亲”

在浙江宁波, 相传梁山伯是金代鄞州县令, 是个清官, 由于得罪权贵, 被人残害致死, 百姓为他修了一座大墓。而祝英台则是明代上虞的侠女, 劫富济贫, 后来被权贵杀害。为了纪念他们, 当地将两人合葬, 算结了阴婚。鄞州现存梁祝合葬墓、梁祝故居。那里流传着一句老话:“若要夫妇同到老, 梁山伯庙到一到。”

3、浙江上虞:祝家村是祝英台故乡

传说祝氏祖先原籍山西太原, 南迁到此定居, 原在上虞县城教书为业, 子孙移居上虞各地。我国第一部彩色戏曲片《梁山伯与祝英台》的唱词就写上了“上虞县, 祝家庄, 玉水河边, 有一个祝英台, 才貌双全……”据载, 祝家村中原有一座规模较大的宅院, 后因战争被毁, 住宅面积约有500平方米, 还有花园遗址。村边有一个湖叫“千金湖”, 有两人合抱的金桂、银桂, 还有云柏、石榴等古树。还有祠堂及石碑, 记录着祝氏历史。

4、江苏宜兴:化蝶传说根深蒂固

宜兴最早记述梁祝故事的是《善权寺记》, 始记于齐建元二年 (公元480年) , 称祝英台旧宅在宜兴善权寺位置, 梁祝自小一起读书, 后又到齐鲁、东吴等地游学访友, 逐渐产生感情。梁祝传说在宜兴均有记载, “化蝶”情节亦在宜兴形成, 为国内学术界认可。宜兴现有“祝家庄”、“梁家庄”等地名、遗址, 还有观音堂、荷花池、双井、九里亭等“十八相送”遗址。宜兴俗定农历三月廿八为“观蝶节”, 用“梁山伯”“祝英台”为蝴蝶命名。

5、河南汝南:梁祝同窗共读却未合葬

传说在晋代, 梁山伯与祝英台同窗3年, 未能看出其女儿身。梁山伯临死前, 要求家人把自己葬在祝英台婚轿经过的路边, 让自己看到祝英台出嫁, 祝英台得悉, 身穿孝服出嫁, 经过梁山伯坟时, 提出下轿拜祭, 趁人不备撞死在柳树前。梁祝墓分开而建, 各有坟头。现汝南有梁祝读书的“台子寺”, 也叫“红罗山”, 传说这里曾有“红罗书院”。红罗山上传说中梁祝担水的井还在, 井旁还有一块碑, 上写“梁祝井”。我国现存“梁祝传说”古迹。

6、南北争夺“梁祝”所属权

2002年12月26日, 江苏省宜兴市正式申报梁祝文化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2005年1月5日, 浙江省宁波市召开“梁祝申遗”研讨会, 随后也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驻京办事处提交了正式申请。

同时, 围绕梁祝系列邮票首发地, 引发了四省六地新一轮的梁祝“大战”。山东济宁, 浙江宁波、杭州、上虞, 河南驻马店, 江苏宜兴, 同时举行了《民间传说——梁山伯与祝英台》特种邮票首发式, 各地纷纷举行隆重的仪式。目前全国发现的梁祝古迹共有17处, 其中读书处6个, 坟墓10座, 寺庙1处。这些古迹分别位于浙江、江苏、安徽、四川、河北、河南、山东和甘肃等8省。形成了南北之争。

二、“梁祝”文化传播中心在山东济宁

1、“梁祝”故里在山东济宁

在济宁, 士大夫们为梁祝修合葬墓。济宁市微山县马坡乡有“梁山伯祝英台墓记碑”, 为明正德十一年 (公元1516年) 重修梁祝墓、祠时所立。碑文记载祝英台家居济宁九曲村, 其父祝员外因没有儿子, 十分苦恼。祝英台是为解父忧才女扮男装求学。梁祝二人同窗3年, 梁山伯病逝家中, 祝英台悲伤而死。士大夫们被祝英台事父至孝及对梁氏矢一而终感动, 为二人修合葬墓。现曲阜孔庙还保有“梁祝读书处”, 在峄山上还有“梁祝读书洞”、“梁祝祠”等遗址。

2、济宁“梁祝”文化古迹

(1) 梁祝墓碑

1995年在山东济宁市微山湖畔的马坡村发掘出了梁祝合葬墓及墓志, 这是全国九处墓址中唯一有墓志纪事, 且于纪事中载明二人合葬的地方。墓志全称为《梁山伯祝英台墓记》, 为明正德十一年 (公元1516年) 南京工部右侍郎前督察院右副御使崔文奎奏明皇帝后所立, 全文843字 (正文756字) 分别记载生平和颂扬义节两部分。摘抄如下:

在昔济宁 (“济宁”之名始于元世祖八年 (公元1271年) , 笔者注) 九曲村, 祝君者, 其家钜富”, “膝下一女, 名曰英台者, 聪明殊常。”“变笄易服, 冒为子弟”, “上白于亲毕, 竟读书乃振门风以谢亲忧。”“时值暮春, 景物鲜明, 从者负笈, 过吴桥数十里柳暂驻, 不约而会邹邑西居梁大公之子名山伯。动问契合, 同谐峄山先生授业, 昼则同窗, 夜则同寝, 三年衣不解, 可为笃信好学者。一日英台思旷归宁, 攸经半载, 山伯往拜其门。英台速整女仪出见”。“山伯别后不一载, 疾终于家葬于吴桥迤 (以) 东。西庄富室马郎迎亲至期, 英台苦思山伯君子, 因无父母之命, 媒灼之言, 以成室家之好, 更适他姓, 是异初心, 遂将舍生取义, 悲伤而死”。“乡党士夫谓其令节, 从葬山伯之墓。

(2) 其它梁祝遗址

孔孟故里——山东济宁邹县 (今邹城市) 峄山上仍有梁祝祠遗址、梁祝读书处、梁祝读书洞、梁祝泉等多处遗址。撰写于康熙年间的峄山志, 一度欲取消梁祝祠, 序文曰“大通岩、孔颜石、通明正大”, “梁祝像有污山景”。另据明代学者张岱《陶庵梦忆》中介绍, 梁祝曾游学于曲阜, 孔府内也有“梁祝读书处”的遗址。

(3) 有关“梁祝”的风俗习惯

济宁的梁祝姓氏后人都指认梁山伯、祝英台是其先人。梁祝故事在当地流传久远和广泛。在当地流传的梁祝故事中, 梁山伯祝英台二人因相互思恋而死, 没能结成美满的婚姻;马家因迎娶祝英台时, 祝英台因思恋而死, 使马家由喜事变成了丧事, 所以梁、祝、马三家都忌讳提梁山伯祝英台的故事, 以至在梁祝故事长期传播过程中, 在梁祝的家乡, 特别是在微山马坡周围, 形成了梁、祝、马不通婚的风俗, 至今还受其影响。不仅梁、祝、马三家不通婚, 马家还禁演梁祝戏、禁放梁祝电影。这样, 逐渐形成了梁、祝、马不通婚的风俗。

三、“梁祝”传说争端的南北方比较

1、“梁祝”传说的传播轨迹

“梁祝”传说是以山东济宁为传播源, 由北向南, 逐渐形成了一个历史悠久的文传播过程。通过墓记碑的内容可以考证出梁祝是汉代孔孟故里人。一般认为梁祝故事发生东晋, 但是梁祝墓记碑记载梁祝故事发生的社会背景是注重孝道, 有读书可以做官至贵的社会风俗。在东晋之前的各个朝代, 只有汉代实行的“举孝廉”制通过考试、通过推举孝子选贤任能, 与梁祝故事产生的时代背景相符合。而目前有梁祝读书洞遗迹的邹城峄山, 是儒家教育的重要场所, 办有很多书院, 学习之风浓郁, 这里离现在马坡乡也就二三十里路, 梁山伯祝英台到这里求学, 也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2、南方说漏洞所在

梁祝传说无论怎样开头, 怎样结尾, 其故事的基本情节是一致的, 即:扮装求学、三年共读、回家相送、马家提亲、梁祝相会、生死相依等, 这就说明梁祝传说的发源地问题不是多源的, 而是一源的, 而梁祝传说应该只有一个发源地, 一个传播中心。那么, 这个发源地应为何处呢?应该是济宁。

我个人认为梁祝南方说存在很多漏洞:首先, 关于梁祝传说的纪录文献没有北方的早。根据清《邹县志》、《峄山志》的记载此传说发生在孔孟故里, 传统的儒家学说遵守媒妁之言, 注定梁祝结局的悲剧性。其次, 关于文物墓碑只有济宁有墓碑志, 详细纪录故事发展过程, 而南方虽有墓碑却无详细记载, 很可能是假的。再次, 济宁地处京杭大运河, 南北贯穿, 加上人口迁移使梁祝传说由济宁传播到南方并形成广泛影响。最后, 根据民俗学, 现在济宁的梁祝姓氏后人都指认梁山伯、祝英台是其先人, 梁祝故事在当地流传久远和广泛。

四、“梁祝”传说的旅游开发价值

1、结合传说打造品牌形象

结合“梁祝”传说的起源及出土文物进行考察研究, 运用市场机制, 纳入多元化投资渠道运作的文化旅游项目, 对“梁祝”的开发, 在先期筹划过程中尤其要注重其开发的时序和开发时的政府介入和监督。要求所开发项目应尊重总体规划和区域总体规划, 遵循旅游属性, 一期须安排景观建设项目, 同时做出量的要求, 设投资下限, 按先景观、文化设施、度假类地块, 后商业类地块的次序进行。

2、结合外国文化打造旅游婚庆市场

上海市文联副主席、原上海音乐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江明说, 1954年7月, 周恩来总理在日内瓦向外国朋友介绍“梁祝”时, 说了一句非常生动的话——“梁祝传说就是中国的《罗密欧与朱丽叶》”。莎翁悲剧《罗密欧与朱丽叶》与中国“梁祝”从题材到情节都惊人相似。虽然莎翁悲剧中的情节纯属杜撰, 但这没有妨碍其旅游开发。所以“梁祝”传说可以凭借爱情故事来开发旅游婚庆市场, 打造蜜月旅游之地。

五、“梁祝”传说的旅游开发设想

1、注重保护

关于“梁祝”传说的保护, 首先, 应该进一步全面深入细致地开展普查工作, 彻底摸清梁祝传说在济宁产生、发展、传播的情况, 将普查所获资料进行归类、整理、存档, 进一步深入开展理论研究工作, 不断抓好梁祝文化的基础理论研究, 而且抓好梁祝文化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的研究, 并把这些研究成果编纂成文本予以出版。

其次, 可以在微山县马坡梁祝墓地修复梁祝墓、祠, 在邹城市峄山对梁祝读书处遗址进行修复, 建立梁祝文化研究和保护中心, 重点建立保护机制, 提高干部、群众的保护意识, 逐步健全动态的持续发展的保护体系。

再次, 制定相关政策依法保护国家的文化遗产, 加强对墓碑出土地点的规划与保护, 对于各种破坏遗址的行为应予以严惩。

2、加大宣传力度

应该根据各种文献资料及文物遗存联合各专家学者出版研究专集、民间传说集, 创作梁祝传说小说、戏剧、电影、电视剧等, 通过报刊、影视等多种媒体形式进行宣传, 扩大梁祝传说源于济宁的影响。

3、南北联合, 共同提升“梁祝”旅游价值

南北之争, 众说纷纭, 会使梁祝形象受到世界质疑, 不利于中国文化的传播与交流。各地相互争夺梁祝所属权, 无形中降低了梁祝的文化价值。所以, 南北应该达成共识, 变纷争为牵手, 江苏、浙江、山东、河南四省六地也应该注重保护“梁祝”遗存, 确定梁祝传播中心在济宁的事实, 南北联合共同申遗, 提升其文化品位, 打造梁祝文化的国际品牌形象。

摘要:通过对新出土的梁祝墓碑进行解读, 结合地方志对梁祝文化的记载, 以及对微山县马坡一带的民间传说和风俗习惯的分析, 反驳梁祝南方说的观点, 论证“梁祝”传说的传播中心在山东济宁的史实, 并研究其旅游开发价值。

关键词:“梁祝”,济宁,梁祝墓碑,文化遗产

参考文献

[1]丁世良.中国地方志民俗资料汇编[M].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 1998.[1]丁世良.中国地方志民俗资料汇编[M].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 1998.

[2]郑土有.梁祝传说[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 2006.[2]郑土有.梁祝传说[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 2006.

[3]马紫晨.“梁祝”历史与传说[J].寻根, 2005 (02) .[3]马紫晨.“梁祝”历史与传说[J].寻根, 2005 (02) .

[4]周静书.梁祝文化大观[M].北京:中华书局, 2000.[4]周静书.梁祝文化大观[M].北京:中华书局, 2000.

很好玩的梁祝故事 篇11

明代有一个学者叫徐树丕,在《识小录》条目有一个记载,说“梁山伯祝英台皆东晋人”。南朝梁元帝所作《金楼子》里,也提到了梁祝的传说。可见在六朝之时,梁祝故事的雏形就已经出现了,在民间广为流传。

可惜的是,这一时代的梁祝,只在一些典籍上留下语焉不详的痕迹。梁祝真正形成故事,要到唐代的传奇故事集《宣室志》。《宣室志》里讲,祝英台是上虞人,女扮男装去游学,认识了会稽梁山伯。两人相爱,却遭家中阻挠。最后梁山伯抑郁而死,祝英台愤而跳入坟墓中,同穴而死。作者还煞有其事地记载说,当时的丞相谢安,请封祝英台的墓为义妇冢。

不过这时候,梁祝只是简单地同穴而死。一直到了宋代,细节才逐渐丰富起来。在北宋的一本方志《咸淳毗陵志》里,说当地有一个“祝英台读书处,叫做碧野庵,还有两句诗叫做‘蝴蝶满园飞不见,碧鲜空有读书坛。”这是第一次把梁祝的故事和化蝶联系到一起。

不过这个“祝英台读书处”的桥段,其实是一个天大的误会。这里最早是东吴孙皓封禅的台坛附近,石刻很多。时人来这里观摩石碑,揣摩书法,故而竖了这么一个路标,叫做“英台读书处”,附近植被丰富,以蝴蝶众多而出名。这里的“英台”,是地名,和祝英台全无关系。

但民间老百姓可不管这个源流考证,他们口耳相传之间,在前面加了一个祝字。于是这个“读书处”加入到梁祝传说里来,还顺便把蝴蝶这个特点带进来,演变成了“化蝶”这么一个美好的桥段。

从这个小小的变化可见,民间传说有很强的创造力,它擅长把一些古迹与传说通过附会、误解、谐音、合并等方式融合到一起,给故事添加新的活力。

梁祝故事在漫长的流传期间,也衍生出了种种个性鲜明的版本。在侗族的北侗山歌《梁祝》里,有这么一个细节:祝英台送给梁山伯一个白银手圈,让他回家去求亲。在汉族的梁祝故事里,是没有这段的,白银手圈是典型的侗族饰物,而祝英台出场的形象,则是“身穿罗缎亮晶晶,金银项圈闪闪亮”,活脱脱一个侗族少女的装扮。

更好玩的是,在侗戏《山伯英台》里,两个人同住一起,梁山伯扛来几块木料,自己打家具做牙床,艰苦奋斗,自力更生。会木工活,这恰好是桐族男子所必须要具备的基本技能。其他少数民族的梁祝故事里,同样呈现出类似的特点。白族里的梁祝,要亲手盖学堂。布依族的祝英台,是挑水回家的半路上遇见梁山伯,一见钟情。在中原地区的梁山伯是文弱书生,祝英台是个大小姐,两个人可断然不会这么干活。

其实并非只是中国少数民族区域,在整个东亚的文化圈内,梁祝故事都在当地产生过影响,并演变出了颇具特色的文本变化。比如在韩国忠清南道,也流传着一个梁祝民间故事,就和我们熟知的版本基本相同,但里面多了几个有趣的细节。一个是梁祝两人求学期间,一起去洗澡,祝在上游,梁在下游。祝英台想告诉梁山伯自己身份,但又羞于启齿,就把心意写在柳叶上,顺水漂下。梁山伯见到柳叶传情,才知道祝英台原来是女儿身。

这个民间传说的演化过程,并不局限于古代与近代,甚至到了现代,仍有变化痕迹。在八十年代初时,曾经流传过一个打着“还原历史真相”的梁祝故事。故事说,祝英台本来是南北朝的一位侠女,行侠仗义。当地有个恶霸马太守,家里囤满了银子。祝英台前去盗银,反而中了太守之子马文才的埋伏,不敌而死。老百姓觉得她很可怜,遂偷偷立了一块石碑。

后来这石碑被尘土掩盖,藏于地下。到了明代,鄞县当地来了一个县令叫梁山伯,勤政廉明,深得百姓喜爱,在任上染病身亡。百姓给他建墓时,无意中挖出祝英台的古碑。当地人不能迁坟,又不愿惊动这位侠女,左右为难之际,索性把两人合葬。后人以讹传讹,这才有了梁祝的故事。

小提琴协奏曲《梁祝》的艺术成就 篇12

关键词:小提琴协奏曲,《梁祝》,艺术成就

小提琴协奏曲《梁祝》达到的艺术成就主要两个方面:中西结合的创新理念和艺术造诣的升华。将西方浪漫温馨的音乐艺术应用到中华博大精深的文化之中, 这个大胆的尝试是中国音乐艺术的又一次伟大尝试, 它带领中国音乐走向了一个全新的时代;小提琴协奏曲《梁祝》能够在世界乐坛造成重大的影响, 不仅仅因为它是中西结合的产物, 还有就是它具有非常高的艺术内涵。

一、小提琴协奏曲《梁祝》简介

小提琴协奏曲《梁祝》完全可以被称为一部旷世之作, 将大量的中国元素融入西方协奏曲, 被称为世界上的十大经典音乐作品之一。它具有非常浓郁的中国色彩, 其旋律吸引了无数的国内外音乐爱好者。它作为对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十周岁的礼物, 具有非同一般的重要意义, 让世界人民都认识到中华文明, 了解到中国的美丽的爱情故事。

二、小提琴协奏曲《梁祝》的艺术成就

(一) 体现出中西结合的特点

1. 表现手法

小提琴协奏曲《梁祝》的题材来自中国爱情故事《梁山伯与祝英台》, 从二人的结拜, 三年的同窗学习, 十八里送别, 后来祝英台抗婚到最后的二人化蝶飞, 这些都充满了中国的人文气息, 很好的表现出中国古代的风俗、文明。而协奏曲一般是三个乐章, 演奏形式可以使独奏, 也可以是团队的合奏, 我们知道, 小提琴在西方是一种典型的抒情乐器, 将中华文化与西方音乐完美的结合在一起, 非常适合突出各自的特点, 这个故事的相爱、抗婚、化蝶刚好与协奏曲的三个乐章相对应, 从故事的开头, 再到发展, 最后到高潮。这样的表现手法使得整部曲子一气呵成, 严谨细腻, 富有感染力。

2. 演奏乐器

中国有着几千年的历史, 具有非常多的特色鲜明的乐器, 这些乐器也算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而这部作品采用的主要乐器就是小提琴, 这是至关重要的一点, 在这部作品的演奏中, 小提琴的价值得到充分的体现, 小提琴的模仿性非常强, 在实际的演奏中, 可以尽量的模仿我国传统乐器的演奏技法, 将西方的乐器中国化, 可以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二) 艺术造诣水平的提升

1. 凸显人物性格

当一个爱情故事被用音乐的形式表达出来的时候, 这种音乐就是一种饱含情感的语言, 述说故事, 述说人物, 凸显人物的性格, 《梁祝》中对于人物形象的刻画就是特点之一, 在整部作品中, 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性格非常鲜明。不同的性格对应不同的音乐色彩, 通过不同的形式表现, 音乐被赋予了强大的生命。

2. 情感丰富, 主题鲜明

这部作品所要表达的主题非常明显, 梁山伯与祝英台从相识、相知、相爱的整个过程中, 都遇到来个各方的阻碍, 期间他们的心中都会受到来自各方的压力, 内心的情感一直被压抑, 最后他们终于爆发, 化为蝴蝶也要在一起, 与协奏曲的高潮部分遥相呼应, 将所有的情感表现得入木三分, 让倾听者的情感投入到作品之中, 禁不住泪流满面。

3. 结构严谨, 编排细腻

这部作品在编排上非常的严谨, 因此使得作品的各部分紧密相连, 将故事情节中的相爱、抗婚、化蝶融入到乐章中的呈示部、展开部、再现部, 我们以再现部 - 化蝶为例说明:音乐的力度变得轻柔, 速度放慢, 气氛非常的平和, 我们通过旋律仿佛感受到两只蝴蝶在晴朗的天空下飞舞, 缠绵悱恻, 它们经过轻缓的小溪流, 经过充满花香的花丛, 经过青青的油菜地, 最后他们停在一片树叶上, 它们的触角在一起, 仿佛它们的心就在一起, 永不分离。最后回到一段爱情主题的旋律, 就这样在爱情的述说中结束整部作品。

三、结束语

我国的古代爱情故事《梁山伯与祝英台》已是家喻户晓的故事, 在我国的流传广泛, 它从我国的古代传承至今, 已经被人们以多种形式展示出来, 通过电影、话剧、电视剧等等的形式, 但是, 在这当中, 小提琴协奏曲《梁祝》在世界上的影响力是最大的, 受到国内外艺术家的一致好评, 它的中西结合的创新理念和艺术造诣的升华在其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将西方浪漫温馨的音乐艺术应用到中华博大精深的文化之中, 这个大胆的尝试是中国音乐艺术的又一次伟大尝试, 它带领中国音乐走向了一个全新的时代;小提琴协奏曲《梁祝》能够在世界乐坛造成重大的影响, 不仅仅因为它是中西结合的产物, 还有是它具有非常高的艺术内涵。

因此, 对于一个音乐专业的学生, 我们要不断地对这部旷世之作进行仔细的分析, 理解其中的具体的表现手法, 并将其灵活的运用到自己平时的音乐演奏之中, 同时不断提升自己在音乐方面的造诣, 在演奏中不断地积累经验, 激发灵感, 为自己的音乐事业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王冠.论小提琴协奏曲梁祝在中西结合方面的成就[J].大舞台, 2011.

上一篇:网络文化产业发展下一篇:美术教学中的德育内容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