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梯制动

2024-08-27

电梯制动(共8篇)

电梯制动 篇1

电梯作为垂直方向的交通工具, 在高层建筑和公共场所已经成为重要的建筑设备而不可或缺, 它的安全可靠性已成为了人们广泛关注的焦点问题。制动器是确保电梯正常运行且动作最频繁的重要安全部件之一, 它能保证电梯的电动机在没有电源供应的情况下停止转动, 并使轿厢有效地制停。

电梯能否安全运行与制动器工作状况密切相关。但是作为制动器的重要技术指标—制动力的现场检测工作目前还多数采用人工测量或人为主观判断的方式, 很难给出精确的测量值。然而大量事故案例表明, 电梯人身伤亡事故的发生主要原因之一就是源于电梯制动器制动力值不当, 从而导致电梯出现冲顶、蹾底、溜车、停层失控、剪切等现象。

目前, 电梯上安装的制动器主要为块式制动器。电梯发生溜车、冲顶、蹾底、剪切等事故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制动器的制动力矩不足造成的, 而制动弹簧失效又是造成制动力矩不足的主要原因。《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12.4.2.5规定:“制动闸瓦或衬垫的压力应用有导向的压缩弹簧或重铊施加”;《电梯监督检验规程》第三条:“…在用电梯应当按照本规程对定期检验规定的内容, 每年进行一次检验…”《电梯监督检验内容要求与方法》对制动器检测的要求:“制动器动作灵活, 工作可靠。制动时两侧闸瓦应紧密、均匀地贴合在制动轮工作面上, 松闸时制动轮与闸瓦不发生摩擦”。检验方法:“外观检查, 必要时用塞尺测量”。因此, 目前对制动器的检查大都局限在定性检查上, 检查的准确性受检测人员经验的影响较大。如果能设计出准确反映制动器制动性能的装置, 便是电梯安全可靠运行的重要保障。

鉴于上述原因, 故研究开发了电梯制动器制动弹簧性能的便携式检测装置 (具体结构如图) , 此装置尤其适用于电梯块式制动器制动力的检测。

本实用新型电梯制动器制动弹簧性能的便携式检测装置, 包括安装在制动弹簧轴向平面两侧的筒体, 安装在制动弹簧挡盖端的固定板, 数据采集处理系统, 人机界面。筒体内部设有拉力传感器和两安装轴, 左安装轴左端通过螺母拧合在固定板上, 右安装轴右端为一臂爪, 紧扣在制动臂外端。固定板上有导向槽, 可根据制动臂的厚度调节筒体的安装位置。传感器上得到信号通过引线输出到数据采集处理系统, 在人机界面上输入制动器的相关尺寸, 就可以显示制动弹簧失效与否。 (所述拉力传感器为非标的柱式传感器;所述筒体上设有便于引线通过的引线孔, 对称设置两个;所述的固定板上有中心圆孔, 直接套在制动弹簧导向杆上。)

1-双螺母2-固定板3-左安装轴4-拉力传感器5-右安装轴6-筒体7-制动弹簧8-制动臂9-闸瓦块

电梯制动器制动弹簧性能的便携式检测装置形式如上图所示。基本组成部分主要有:双螺母, 固定板, 左安装轴, 拉力传感器, 右安装轴, 数据采集系统, 人机界面。左安装轴左端通过双螺母拧合在固定板上, 右安装轴右端为一臂爪, 紧扣在制动臂外端。固定板上有导向槽, 可根据制动臂的厚度调节筒体的安装位置。

本实用新型能准确测量制动器的制动力, 从原有靠主观和经验判断的定性检测变为了定量检测, 从科学数据出发, 大大提高了电梯制动器在使用中的可靠性, 同时此便携式检测轻巧灵便, 避免了在线检测中通过在制动器永久安装传感器等带来的非经济性。电梯制动器制动弹簧性能的便携式检查装置测量精度高、抗干扰能力强, 结构简单, 紧凑, 现场安装方便, 通用性好, 具有广泛的实用性 (该检测装置已申请发明专利) 。

解析电梯制动器的常见问题及检验 篇2

关键词:电梯制动器;原理;问题;检验方法

1.电梯制动器工作原理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电梯制动器的样式逐渐增多,但是其工作原理大同小异。目前市场上还有永磁同步曳引机,除了双制动器的设计外,均未采用蜗轮蜗杆曳引机或行星齿轮曳引机附加的专用上行超速保护装置。以往的电梯制动器通常安装在电动机轴和蜗杆的连接部位,当电动机运转时,制动器的电磁铁线圈有电流经过,这时制动电磁铁与铁芯之间会产生吸引力,制动闸瓦在制动弹簧的压力下与制动轮分离,电梯才能够正常运转;当电动机停止运转时,制动器的电磁铁线圈是没有电流经过的,进而两块铁芯不会吸合,制动闸瓦能够在制动弹簧的压力之下抱紧制动轮,最终使电梯停止运转。

2.检验标准和要求

GB7588-2003对电梯制动器的要求:当切断电梯制动器的电流时,不管电气装置和用来切断电梯的驱动主机电流的电气装置是否一体,都应该至少采用两个独立电气装置来切断制动器电流。当电梯停止运转的时候,若其中的一个接触器主触点没有打开最迟到下一次的运行方向改变时,要防止电梯出现再运行的状况。

3.电梯制动器的常见问题

3.1.电气方面问题

首先,如果控制制动器线圈触点发生粘连或者接触不良的现象,进而时断时续,致使闸瓦和制动轮之间的摩擦严重而受损,造成制动力失效的结果。其次,电梯制动器的电路设计不合理(如图1),例如接触器线圈控制回路与相关的标准或者规范不相符,其具体表现是制动器线圈不是通过两个控制装置而实现的;两个控制装置是相互独立的,存在着一定的逻辑控制关系;在电梯制动器线圈的回路中,另外有两个以上的接触器点控制,开起来有敞开触点,然而实际上多数情况下是常闭的部分。

3.2.机械方面问题

电梯制动器在检验的过程中常见的问题还有机械类,图2是电梯制动器的示意图,从中可分析出电梯制动器在机械方面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

3.2.1.铁芯、轴等活动的部位由于有异物存在而导致机械卡阻,进而使制动器断电之后合闸缓慢或者无法合闸、制动器打不开等现象;

3.2.2.制动器零部件的损耗严重。有些制动器的轴磨损量甚至已经达到公称直径的3%至5%,造成间隙过大的现象;制动轮磨损过于严重,制动器的制动闸瓦和露出的铆钉头相互磨损严重;制动轮和制动闸瓦间的接触面积过小,没有达到80%的标准,进而导致制动力的减小;制动闸瓦的制动面出现老化、碳化的现象,这直接影响了摩擦效果。

3.2.3.制动器安装出现偏差,主制动弹簧压力不足或者过大,致使两个制动瓦所受到的力不一致,并且制动瓦的补偿弹簧太软或者失效,从而丧失了自动调节的作用,造成制动力不足的状况。

4.电梯制动器的检验

4.1.检验方法及技巧

电梯制动器的检验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4.1.1.在实际中,电梯制动器机械部件应该分为两组进行装设。如果其中一组部件没有起作用,另一组部件要有充分的制动力促使载有额定载荷,按照额定速度下行的轿厢减速。所以,在对制动器进行检验的时候,应该注意两组部件是否符合相关的标准与要求,在对制动器进行功能性的试验的时候,可以通过人为的力量,打开一组制动瓦,使载有额定载荷按照额定速度下行的轿厢拉闸断电,以此来判断另外一组制动瓦能否使轿厢减速下行并且停止;

4.1.2.对电梯制动器的制动轮、以及制动闸瓦的磨损情况和清洁情况进行检查,同时注意销钉、螺帽等零件是否出现松动的状况,还要检查制动闸瓦的两端弹簧受力是否相同;

4.1.3.在电梯运行的过程中,应注意观察制动闸瓦的开启过程和制动过程是否顺畅且同步,如果有异样的响声或者制动轮温度升高,则说明制动轮和闸瓦之间存在着摩擦;

4.1.4.在检验制动器时,要使轿厢在125%额定载荷的状况下,让轿厢在较低的层站,按照额定速度下行,这时按下总电源的开关,电梯应该能够可靠制停;

4.2.在进行动态检验时还应该注意以下问题

在对电梯制动器进行检验时,当曳引轮和钢丝绳的滑移较大,特别是在一些高速电梯当中,电梯制动器的滑移量是无法测量的,这时所测量出的轿厢制停距离难以真实的反映出制动器工作,甚至某些制动器由于制动力过大,致使制动轮抱死,轿厢在惯性的作用下促使曳引钢丝绳在绳槽之内出现相对滑移现象。此时,检验工作应该注重检查制动器的制动臂压其缩弹簧的压缩量是否处在电梯设计的范围之内,若这方面不存在问题,并且制动轮也没有发生瞬间抱死的现象,再考虑其他原因。

总结:

电梯在为人们日常生活带来便捷的同时,也存在着一定的安全问题,比如滑梯、剪切等事故,往往会造成人员伤亡,由于电梯的运转控制要依靠制动器来实现,因此,相关的工作人员要充分了解、掌握电梯制动器的工作原理,认真分析其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而做好制动器的检验工作,确保电梯能够正常运转,为人们提供安全可靠的服务。

参考文献:

[1]徐荣.论电梯制动器定期检验的方法及其思考[J].科技资讯,2008(34).

[2]刘晓龙.浅谈电梯制动器安全检测[J].科海故事博览·科技探索,2013(04).

[3]王璐.浅析电梯制动器检验过程中常见问题及预防措施[J].机电信息,2012(33).

老旧电梯制动性能分析 篇3

电梯的机电式制动器必须是常闭式制动器, 制动器主要是由以下四个部分组成:使制动器产生制动力并且具有导向功能的压缩弹簧、能够产生释放力从而克服压缩弹簧的压力的电磁铁装置、在制动轮上直接施加制动力的制动闸瓦、传动和调整装置。制动器在不通电时, 制动弹簧产生的压力通过制动闸瓦作用在制动轮上, 从而使制动轮停止转动。当轿厢要运行时, 电磁铁通电, 铁芯吸拢, 通过传动机构克服弹簧的力将制动臂张开, 使制动器与制动轮脱开, 制动器释放。

现场检验的老旧电梯电磁线圈和铁芯大部分只有一套, 从安全性方面考虑存在很大的隐患, 电梯在长时间使用后, 铁芯部分容易磨损变形, 在极端情况下可能出现以下两种问题:

(1) 电磁铁通电后, 铁芯由于卡死无法顶开制动转臂, 导致制动瓦不能张开或间隙太小使制动瓦与制动轮摩擦。

(2) 电磁铁不通电后, 铁芯由于卡死, 导致制动瓦无法可靠制停制动轮, 从而发生电梯溜车。之所以会出现上述问题, 我们首先要熟悉一下《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对于相关条款的要求。

《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分别在1987年、1995年和2003年做过修改, 针对其12.4.2.1项要求:

第一点:当轿厢载有125%额定载荷并以额定速度运行时, 制动器应能使曳引机停止运转。对于这一要求三个版本的规定都是一样, 就是要求制动器提供足够的制动力保证电梯可靠制停。

第二点:在上述情况下, 轿厢的减速度不应超过安全钳动作或轿厢落在缓冲器上产生的减速度, 这点要求主要是为了保证当电梯紧急制动情况下, 保障电梯内乘客的安全, 防止由于减速度过大从而可能产生的失重情况。

第三点:所有参与向制动轮或盘施加制动力的制动器机械部件应分组装设。如果一组部件不起作用, 应仍有足够的制动力使载有额定载荷以额定速度下行的轿厢减速下行。这一点, 在1987、1995版中都特别注明此条可暂缓执行。因此在老旧电梯中参与向制动轮或制动盘施加制动力的制动器机械部件大部分都只有一套, 从而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 直到2003版中才明确规定机械部件必须要有独立的两套。而且在2003版中也明确了机械部件的界定范围, 电磁线圈的铁芯应视为机械部件, 但电磁线圈不界定为机械部件。

为了确保电梯在正常运行时能够可靠制停, 因此要求制动器要有足够的制动力, 并且能够有一定的冗余度。为了防止由于机械卡阻等因素而导致制动失效, 因此要求制动器中参与施加制动力的机械部件必须分两组设置, 万一有任何一组失效, 另一组在独立动作时都应有足够的制动力使装有额定载荷并且运行于额定速度下的轿厢能够减速下行。如果单针对电磁铁来说, 机械部件是指电磁铁中的铁芯, 但电磁线圈本身则不是机械部件, 也不要求分两组设置。这是因为在制动器释放后, 电磁铁的铁芯可能由于本身生锈、异物堵塞等原因卡阻, 使其带动的制动闸瓦无法压紧在制动轮上。因此为了避免由于制动器只设置了一套铁芯, 但是这套铁芯却被卡阻从而导致制动器不能正常制动, 而把铁芯归类为机械部件要设置两套。但线圈不同, 线圈故障的情况无非是烧毁, 线圈烧毁后无法形成磁场, 制动器自然处于制动状态, 不会造成电梯系统的危险。

从上面三个款项可以得知由于前两个版本对于制动器机械部件应分两组装设并没强制执行而是可以暂缓执行, 因此大部分电梯公司出于多种原因并没有装设两套独立的制动器机械部件。而我们在老旧电梯安全性能评估中发现单线圈、单铁芯的制动器应用广泛, 铁芯在导向套内卡阻的危险确实存在, 而且由于这种原因导致制动器失电后铁芯不能复位, 制动臂不能抱制动轮而发生的事故在全国范围内都有报道。

在正常工作情况下, 制动器是要等到电动机转速为零时才启动报闸制动, 其提供的机械制动力矩是等于电梯静止状态下的静力矩, 但在运行过程中如果突然失电, 那么制动器要使轿厢可靠制停不仅仅要考虑静力矩而且还要考虑动态力矩。若以125%额定载荷的轿厢在下行至最低端站附近制停, 则静力矩为:

式中:

Q——额定载重量 (kg) ;

G——轿厢自重 (kg) ;

W——对重重量 (kg) ;

mL——轿厢侧钢丝绳重量 (kg) ;

D——曳引轮节圆直径 (m) ;

I——减速器传动比;

——传动系统总机械效率。

式中:

J——当量化到制动轮轴上所有运动零件的转动惯量 (kg·)

ε——角减速度 (rad/) ;

m——当量化到制动轮上的全部质量 (kg) ;

n——制动开始时的电机转速 (r/min) ;

t——制停时间 (s) 。

制动器所需的制动力矩为静力矩与动力矩之和, 即Mb= Ms+MD。假设制动器两边所提供的制动力是相等的话, 单边报闸制动力为:=Mb/2r r——制动轮半径, 根据上式可知, 当< Mb/2r时, 如果电梯制动器只靠单边闸瓦制动, 就会出现制动力不足的情况, 电梯无法可靠制停。

决定制动力的因素为弹簧力、制动闸瓦与制动轮的接触面积, 制动闸瓦的摩擦系数。以下几个原因会导致电梯在正常运行过程中出现制动力不足:

(1) 制动弹簧压力不足

当制动弹簧在外力作用下被压缩或者拉伸时, 其压力与压缩量或伸长量的关系为:F=KX (F——外力、X——压缩或拉伸量、K——弹性系数) 。老旧电梯由于弹簧磨损和弹性变化, 使得制动弹簧压紧力变小。当制动弹簧的压紧力变小时, 可能导致制动力过小, 制动轮无法可靠制停。

(2) 制动闸瓦磨损

由于老旧电梯制动器的制动闸瓦在长期使用过程中与制动轮摩擦, 不管是制动闸瓦与制动轮之间的接触面积还是制动闸瓦本身的摩擦系数μ都会变小从而导致制动力过小。

(3) 电梯在使用过程中存在超载现象

老旧电梯轿厢装修重量超标, 轿底铺设大理石, 轿壁用不锈钢材料, 但是这些装修都没得到电梯制造厂商的认可从而使得电梯实际所需的制动力大于制动器正常情况下所能提供的制动力。

老旧电梯安全性能评估中要检测电梯的制动性能, 可以参照TSG T7001-2009《电梯监督检验和定期检验规则——曳引与强制驱动电梯》8.11项下行制动试验:轿厢装载1.25倍额定载重量, 以正常运行速度下行至行程下部, 切断电动机与制动器供电, 曳引机应当停止运转, 轿厢应当完全停止。并且在上述情况下, 轿厢的减速度不应超过安全钳动作或轿厢撞击缓冲器所产生的减速度。为了测量轿厢的减速度可以根据GB/T24474-2009《电梯乘运质量测量》的要求将电梯运行品质分析仪放置在轿厢地板中心半径为100mm的圆形范围内进行测量。

查阅GB7588-2003《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9.8.4项安全钳减速度要求在装有额定载重量的轿厢自由下落的情况下, 渐进式安全钳制动时的平均减速度为0.2-1.0。10.3项要求在装有额定载重量的轿厢自由落体并以115%额定速度撞击轿厢缓冲器时, 缓冲器作用期间的平均减速度不应大于1。

电梯在进行125%额定载重量下行试验时有可能出现两种情况: (1) 轿厢在较高楼层向下运行, 制动器动作, 轿厢在撞击缓冲器之前, 制动器能够制停轿厢, 因为轿厢制停时至缓冲器的距离足够长。 (2) 轿厢在较低楼层向下运行, 制动器动作, 不能制停轿厢, 轿厢撞击缓冲器, 因为轿厢制停时至缓冲器的距离太短。GB7588-2003《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没有要求最小减速度, 这说明当轿厢撞击缓冲器时, 主机将可能仍在运行。

在进行125%额定载重量以额定速度向下运行的制停试验, 实际上也是检查电梯的曳引能力。根据GB7588-2003《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附录M曳引力计算中的M2.1.2紧急制动工况要求, 空轿厢或装有额定载荷的轿厢在井道的不同位置的最不利情况进行紧急制动, 减速度在正常情况不应小于0.5m/, 笔者认为, 该减速度值可作为125%额定载荷动态减速制停试验的计算参考值, 我们在实际检验中可以把紧急制停减速度值控制在0.5m/-9.8 m/。

为了提高在用老旧电梯的运行安全, 笔者建议有条件的使用单位可以对电梯进行改造, 如暂时无法改造, 也应当加强对制动器的安全检查及维修。

摘要:老旧电梯随着使用年限增长, 制动系统进入老化期, 为保障老旧电梯的安全运行, 应加强对老式制动器的原理的理解, 在日常使用中加强检查、维修、更换制动器, 保障老旧电梯的安全使用。

关键词:制动器,电磁线圈,铁芯,制动力矩

参考文献

[1]秦平彦.电梯与自动扶梯技术检验[M].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 2008.

[2]朱昌明, 孙立新, 张晓峰, 冯宏景, 刘锡奎.EN81-1:1998《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解读[M].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 2007.

[3]GB7588-1987, 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S].

[4]GB7588-1995, 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S].

[5]GB7588-2003, 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S].

[6]TSGT 7001-2009, 电梯监督检验和定期检验规范——曳引与强制驱动电梯[S].

电梯制动器要求和检验分析 篇4

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 随着高楼大厦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我们对电梯的需求和依赖也越来越大、愈来愈强。归功于电梯上诸多的安全装置, 电梯本身的安全性能是很高的。因为电梯所有的电气安全保护 (如门锁等) 最终是通过制动装置制停电梯, 制动装置一旦失效, 电梯运行将会失控, 所以在电梯的检验中必须非常重视制动器的检验。

2 电梯常用制动器的结构型式

本文以常用的机——电摩擦型常闭块式 (闸瓦式) 直流电磁制动器、盘式电磁制动器、碟式电磁制动器为例, 介绍其结构型式。

2.1 机一电摩擦型常闭块式 (闸瓦式) 直流电磁制动器

结构组成主要有:制动电磁铁、制动臂、制动瓦块、制动弹簧。

2.2 机一电摩擦型常闭盘式电磁制动器

盘式电磁制动器由电磁线圈、衔铁、摩擦盘、弹簧、连接轴套等零部件组成, 如图2所示。

2.3 机一电摩擦型常闭碟式电磁制动器

碟式电磁制动器由电枢、制动衔铁盘、弹簧、及连接座等零部件组成。

在检验中要清楚制动器的机械动作过程, 对制动器各个机械部件进行观察, 检查制动装置是否有过度磨损或者裂纹、缺件、损坏、变形, 制动力是否足够。尤其当驱动制动器的接触器触头烧弧或接触不良, 制动器线圈绝缘击穿等原因使制动器动作不灵活而拖车运行, 极易造成制动闸过度磨损。

3 TS7001-2009对制动器要求的描述以及分析

(1) 所有参与向制动轮或盘施加制动力的制动器机械部件应当分两组装设, 就是说两个铁心, 两组制动臂, 两个制动弹簧, 两套制动瓦。若一组失去作用, 另一组应能有效的制停电梯运行。对于老式制动器中的双铁芯单弹簧、双弹簧单铁芯、双铁芯双弹簧单连杆在实施GB7588-2003后都通不过型式试验。

(2) 电梯正常运行时, 切断制动器电流至少应当用两个独立的电气装置来实现, 当电梯停止时, 如果其中一个接触器的主触点未打开, 最迟到下一次运行方向改变时, 应当防止电梯再运行。在不同版本的规范中, 对于这一条都是有着明确而相同的规定的, 且在多年的实际工作中, 通过对电梯制动器控制线路的检验实践进行观察和研究发现, 很多已投入使用的电梯实际上是不符合规范中对于电梯制动器电气控制的标准要求的, 也就是不合格的产品, 这将直接关系到人们的安全问题, 因此必须引起相关同行的高度重视。

对这一条的理解难点是“独立”:①两个接触器没有互相之间的控制关系;②必须分别由两个独立的信号控制, 以保证它们的吸合条件是不相同的或者不同时序的。检验中对于老式制动器中出现的电路要多加注意。

M慢车SF上行继电器XF下行继电器JK快车辅助继电器JM检修继电器SP上平层继电器XP下平层继电器MS门锁继电器3A第二减速接触器SX上限位X下限位KMJ轿门触点ZZ制动器线圈1A快车加快接触器2A第一减速接触器JY电压继电器

其中快车接触器K控制上行接触器S (下行接触器X) , 不满足独立的要求, 一旦K粘连不释放, 不仅不能转慢车, 主电动机在该停住时候没停住, 由于制动器与电机触点为一体, 电机会快车冲顶或蹲底。

改造分析:有的公司会将快车继电器的触点从制动器电路中移除, 用另一个继电器触点来代替这个位置, 用快车继电器控制这个转换继电器间接控制制动器。如果在检验中把上行接触器 (下行接触器) , 和转换接触器当做两个独立接触器来检验, 会认为符合要求。其实, 转换接触器的控制信号 (快车继电器) 也是控制上行接触器 (下行接触器) 的, 一旦快车继电器粘连其实跟改造以前一样的结果。另外, 增加一个继电器就多一个故障点, 万一快车继电器导通, 转换接触器卡住没导通, 则电机会在合闸情况下运行甚至会堵转, 结果更加恶劣。所以在检验中要正确理解TSG和GB中的要求。

而这一条在附录C定期检验报告中没作描述, 笔者认为要灵活处理。对于一些老款电梯要更加注意检验这一条, 例如日立YP以及OTISTOEC40等型号的电梯就没有两个独立接触器切断制动器电流!

(3) 轿厢空载以正常运行速度上行时, 切断电动机与制动器供电, 轿厢应当完全停止, 并且无明显变形和损坏“轿厢应当完全停止”可理解为不发生曳引绳严重的滑移而导致轿厢失控。由于制动器调整太紧等原因, 导致紧急制动期间曳引绳与曳引轮之间有轻微相对滑移的, 仍可认为本项合格;根据GB7588-2003附录M2.1.2, 如果打滑距离较大, 还应测量轿厢的减速度是否满足不小于0.5m/s2 (使用减行程缓冲器的为0.8m/s2) 。

检验时, 使轿厢从最底层站以额定速度向上运行至最顶层站.在快到最高层站时 (为了防止制动力不足导致电梯冲顶, 一般倒数第三层时试验, 越是高速的电梯越要谨慎考虑电梯冲顶的问题) 。拉下总电源开关。电梯应能可靠制停, 同时用粉笔刷轻靠在钢丝绳上, 测得留在钢丝绳上的粉笔痕迹长度再除以曳引比即为轿厢制停距离。再根据a=v2/2s粗略计算出减速度。或者可以更加简单的方法, 记下在关电瞬间到电梯停止时的时间段。那么最大允许时间是Vn/0.5 (用减行程缓冲器则是Vn/0.8) , 可以参考下表1。

(4) 轿厢装载1.25倍额定载重量, 以正常运行速度下行至行程下部, 切断电动机与制动器供电, 曳引机应当停止运转, 轿厢应当完全停止, 并且无明显变形和损坏。GB7588-2003要求在上述情况下, 轿厢的减速度不应超过安全钳动作或轿厢撞击缓冲器所产生的减速度。检验方法跟上文一样, 只是要求不同。

笔者认为这两项应该在空载曳引能力试验之后进行, 以排除由于曳引力过大导致减速度过大的可能性。

4 TS7001-2009没有描述而GB7588-2003提到的其他要求

当电梯的电动机有可能起发电机作用时, 应防止该电动机向操纵制动器的电气装置馈电。

目前国内绝大多数的变频变压调速电梯都采用电阻消耗电容中存储的电能的方法来防止电容过电压。为了节能, 有些公司出厂配置装能量再生装置, 此时电动机在轻载上行或者重载下行的时候再生能量反馈电网。如果是使用过程中加装能量再生装置, 施工性质视为改造, 要办理相关的告知手续, 并进行监督检验。

5 结语

我们一定要深刻认识到制动器在电梯的安全运行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和意义, 在掌握其结构和工作原理的基础上实施对电梯制动器的全面检验检测, 逐步更新不符合标准规范的配置, 确保电梯在运行中不留任何安全隐患。

参考文献

[1]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GB7588-2003.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S].2004.

[2]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TSG T7001-2009.电梯监督检验和定期检验规则一曳引与强制驱动电梯[S].2010.

[3]刘剑, 朱德文.电梯控制、安全与操作[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11, 5 (1) .

[4]毛怀新.电梯与自动扶梯的技术检验[M].北京:学苑出版社, 2001, (3) .

试析电梯制动失效原因及检验对策 篇5

随着近年来电梯事故频发, 电梯的安全性和可靠性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制动器是电梯安全运行的关键, 是驱动主机乃至整个电梯系统最关键的零部件, 制动系统失效对电梯的安全运行有着非常大的威胁, 是造成剪切和挤压伤害的直接因素。因此, 制动系统能否可靠动作, 关系到整个电梯系统和使用人员以及维护保养人员的安全, 它是电梯正常运行必不可少的重要部件, 也是防止电梯冲顶、蹲底的一个重要安全保护装置。

1 电梯制动器的工作原理

GB7588—2003《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规定:制动系统应具有一个机电式制动器 (摩擦型) 。机电式制动器 (摩擦型) 是通过自带的压缩弹簧将制动器摩擦片压紧在制动鼓 (盘) 上, 依靠二者之间的摩擦来制停电梯系统的。制动器是常闭式的, 电梯运行时, 制动器的电磁铁通电后产生磁场推动衔铁, 并带动连杆使制动器摩擦片与制动鼓 (盘) 产生间隙, 从而使驱动主机能够正常运转。

电梯的运行跟电磁电梯制动器线圈中的电流有关, 当电梯静止不动时, 无电流通过曳引电动机、电磁电梯制动器线圈, 电磁铁芯中不会产生磁场, 没有吸引力, 制动瓦块就会因为制动弹簧压力的作用使制动轮抱紧, 这样电机就不会旋转;当曳引电动机通电旋转时, 制动电磁铁中的线圈也会同时通上电流, 电磁铁芯就会立即磁化吸合, 带动制动臂的制动弹簧, 使制动瓦块张开, 与制动轮完全脱离, 这样电梯就能够运行;当电梯需要停止时, 曳引电动机与制动电磁铁中的线圈会同时失电, 电磁铁芯中的磁力消失, 铁芯在制动弹簧的拉力作用下通过制动臂复位, 使制动轮被制动瓦块抱住, 这样电梯就会停止工作。

2 电梯制动失效原因分析

2.1 电气类问题

(1) 有些电梯发生故障是由于制动器的接触器出现了问题。一旦制动器触点因使用时间过长或年限过久而接触不良或粘连, 就会导致制动器的制动作用失效, 电梯出现故障。

(2) 制动器电路设计不合理。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在图1 (a) 中, 分段制动器的Y1触点只有一个, 只能是X1或X2, 因此没有实现数量上要有两个的规定。在图1 (b) 中, 若是X3、X4触点出现故障, 此时, 上行和下行触点还是可以正常开断;若是X1、X2发生故障, 制动器也可实现正常运转。

2.2 制动力方面问题

电磁制动器压力过大或压力不够, 会造成制动闸瓦制动压力不协调, 制动功能也会受影响;制动过松会造成制动闸瓦调节作用失调, 影响制动器功能。当制动力不足时, 会发生安全事故 (导致电梯溜车) , 这种情况可能是以下3个原因所导致:

(1) 弹簧压力不够。弹簧压力过小时, 制动闸瓦传递给轴的摩擦力就会过小, 不能满足制动要求。此外, 弹簧压力不均匀会导致制动闸瓦受力不一致, 其中一个磨损严重, 这也是导致弹簧压力不够的原因。

(2) 转动部件卡阻, 导致失电后制动器无法合闸或合闸缓慢。

(3) 闸瓦、转轴之间摩擦力不足。闸瓦和转轴之间有油污, 或者闸瓦老化、表面碳化, 都会造成闸瓦、转轴之间的摩擦系数下降, 导致抱闸力下降。

3 检验对策

3.1 针对电气问题的检验

运行中的电梯, 当断开制动器电磁线圈其中一个控制装置触点时, 如果电梯还能继续运行、制停电梯, 即以检修方式反方向启动电梯, 如电梯不响应启动信号, 则可证明制动器两个控制装置相互独立, 符合电路安全要求。在检验制动器时, 首先应对照型式试验报告查看制动器;然后查看电气原理图和控制柜内电气元件, 判断制动器是否是由两个独立的电气装置来控制, 查看其触头是否串在制动器控制电路中;最后观察电梯运行停止时两个电气装置是否释放。

如果通过查看电气控制原理图的方法不能判定制动器是否由两个独立的电气装置控制, 可通过模拟试验来进一步确认。试验方法为:在电梯运行时按住制动器其中一个接触器的主触头不放, 在到站停梯后再令其反向运行, 此时电梯应不能启动, 如果出现溜车现象, 则说明制动器不是由两个独立的电气装置来控制。

3.2 电梯制动力试验与检验

3.2.1 静态检查

根据电梯定期检验的相关规范, 对静态检查刹车项目进行规范。检查项目有刹车操作制动运行是否正常, 电梯开始运行后制动臂打开和关闭是否自由、安全可靠及需要的制动力大小是否合适。动态测试辅助检查的主要检查项目有检查刹车部分, 刹车磨损不能超过厚度的25%;制动轮不能有外力破坏痕迹;此外, 还要检查制动器间隙。

3.2.2 制动力矩判断与制动试验检测

当电梯在额定功率运行时, 出现紧急刹车情况, 电梯紧急刹车力大小与制动距离成正比。因此, 电梯制动距离是衡量电梯紧急制动安全性能的重要指标。而电梯制动器是控制刹车过程的装置, 可通过观察其摩擦磨损外观, 并运用定量、半定量和定性方法, 分析制动试验的结果来判断其性能。

3.3 电梯的定期检验

(1) 严格遵守相关行业法律法规。电梯使用过程中, 使用单位应按照相关技术规程、规范, 形成自己的电梯安全运行管理制度。当电梯制动器出现机械或电气故障时, 应委托具备相关资质的单位进行维修;对早期投运的电梯产品要及时进行技术改造或升级, 同时定期对电梯制动器的关键零部件如弹簧、销轴等进行检验。

(2) 加强日常管理。要注重电梯的日常管理和维护, 可配置具体人员实时把控和了解电梯情况, 做好登记和记录, 及时发现问题, 对电梯的各个部件进行整修和维护, 即使是微小的问题, 一旦发现立即处理, 把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 从而保证电梯的正常安全运行。

4 结语

本文对电梯制动器的工作原理及失效原因做了详细分析, 并总结了制动失效检验对策, 可据此判断电梯制动器是否有效可靠。

摘要:随着城市建设的不断发展, 电梯的投入使用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电梯的安全运行与人们的切身利益紧密相关, 而电梯制动器是电梯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安全运转是保证电梯安全的关键。现通过对电梯制动器制动失效的原因进行分析总结, 给出电梯失效检验对策。

关键词:电梯制动器,失效,原因,检验

参考文献

[1]吴昊, 冯双昌.电梯制动失效原因分析及检验对策[J].机电工程技术, 2013 (12) .

[2]郭启.探析电梯制动器常见故障及防治措施[J].科技创新导报, 2012 (11) .

电梯制动器电气控制及检验探析 篇6

电梯制动器作为电梯设计和制造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电梯相关的设计规范中对其是有着极为明确的规定和要求的, 具体来说, 就是切断制动器电流这一操作过程至少需要两个完全独立的电气装置来实现, 而不需要去关注这些装置是否与切断电梯驱动主机电流的电气装置是一体的结构。在电梯停止以后, 在没有彻底确定其中一个接触器的主触点未打开最迟到下一次运行方向改变时, 就不能允许电梯进行运行。对于这一点我们还需要对规范中进行规定时的特点进行关注, 也就是说, 在不同版本的规范中, 对于这一条都是有着明确而相同的规定的, 且在多年的实际工作中通过对电梯制动器控制线路的检验实践进行观察和研究发现, 很很多已投入使用的电梯实际上是不符合规范中对于电梯制动器电气控制的标准要求的, 也就是不合格的产品, 这将直接关系到人们的安全问题因此必须引起相关同行的高度重视。

2 典型不合格制动器电气控制电路

制动器电气控制不合格的电梯主要是从以下几个方面上表现出来的, 我们将对这些不合格因素进行逐一的分析和讨论。

(1) 电梯在正常快车运行状况情况下进行试验能够符合相关的标准要求, 但是在进行检修的时候, 则是正反方向上都能够运行。

(2) 控制抱闸线圈回路上的接触器触点控制没有做到相对独立。

(3) 控制抱闸线圈回路上的两个相互独立的接触器触点控制在发生粘结等不良的状况时系统没有任何的监视控制或者是反馈处理, 以在粘结发生以后制动器相应的发生失电抱住, 并进一步的导致电梯在正反方向上都能够正常的运行。

(4) 控制抱闸线圈回路上的两个相互独立的接触器触点控制在发生粘结等不良的状况时系统有相应的监视控制或者是反馈处理, 粘结发生以后制动器相应的发生失电抱住, 但故障被忽略, 进一步的导致电梯在正反方向上都能够正常的运行。

(5) 控制抱闸线圈回路上的两个相互独立的接触器触点控制在发生粘结等不良的状况时其中一个主触点有相应的故障记录和保护, 使得电梯不能够运行, 但是另一个主触点则没有相应的故障记录和保护, 使得电梯在正反方向上都能够运行。

(6) 最后一种状况所引起的实际危害也是最为严重的, 具体来说, 就是控制抱闸线圈回路有两个接触器触点控制, 但是其中某一在任何情况下都保持着吸合状态, 也就是说, 实际上只有一个电气装置在进行正常有效的控制, 因此, 当这个正常的触点发生粘结时, 抱闸就不会失电而是保持着打开状态, 导致电梯发生严重的溜车、冲顶或者是蹲底等致命的危险。

3 检验电梯制动线路是否符合标准的方法

我们首先要对抱闸线圈回路中两个接触器触点独立性的“独立”有一个清晰而准确的认识, 这里所谓独立, 所强调的就是这两个接触器触点之间没有任何形式的控制关系。在进行正常的工作时, 两个接触器也是必须要分别由两个独立的信号来进行控制, 而不能由同一个信号来进行控制, 比如说电梯的平层, 就应该由门信号和平层信号这样两个独立的信号来进行控制。这样做的好处是, 如果仅由一个信号来进行控制, 一旦这一个信号发生故障或者是出现异常状况时, 就会舍得两个接触器触点都不能正常的控制制动器下闸。同样的, 两个接触器线圈也不能由同一个PC机来进行信号控制, 这也是因为同一个信号的控制会导致在出现问题的时候两个接触器都不能够释放。

我们能不能将所有串接在电磁制动器线圈中的电气装置都看作是切断制动器电流的电气装置了?我们在对这些问题进行探讨和理解时, 就要从领会国家标准的高度上来进行, 也就是说, 如果我们认为任何两个独立的电气设备就是两重不同的保护, 那么就意味着在电梯停止的时候一旦其中一个发生故障, 则还会有两外一个来确保制动器不打开。所以我们根据这样一种描述就可以明确以下两个方面的观点一是我们在对电气装置的数量进行确定的时候是要周全考虑到标准条款中所给出的前提条件的, 也就是强调这样一种数量的确定一定是在电梯停止后进行的;二是关注在电梯停止时, 切断制动器电流的电气装置到底有多少。那么我们如何来理解电梯的停止状态了。实际上, 这样一种本身就很具体的状态是不难理解的, 无外乎就是以下两种状况中的一个:一种是正常停止, 也就是说, 电梯以正常的运行状态快速运行到指定楼层后的停止;二种是故障停止, 这是指在正常的运行状态或者是在检修的运行中突然因为故障的发生而停止。在这两种停止状态中, 任何一种状态的停止发生, 而又没有切断制动器电流, 就意味着这样一个电气装置不是切断制动器电流的电气装置。

而运行接触器和抱闸接触器这样两个电气装置是否相互独立这样一个问题则可以根据下面给出的具体条件来进行判断, 具体来说, 必须是要能够同时满足这两个条件才能够说明其相互之间的独立性:一是切断制动器电流的电气装置的线圈控制信号不能是同一个, 也就是说, 它们的线圈不能是呈现串联状态的, 否则在控制信号发生粘结现象的时候切断制动器电流的电气装置就会因为同时得电而使得制动器打开;二是电气装置的线圈之间不能直接的进行控制作用, 这是因为在这样一种状况下会发生触点粘结的状况, 上文中已经一再提及, 触点粘结的状况会导致被控制的电气装置接通而使得制动器打开。因此我们就可以得出结论, 抱闸接触器和运行接触器的线圈回路只要同时满足这样两个条件就可以认为它们是相互独立的。

4 结语

本文在简要介绍国家标准对电梯制动器电气控制要求的基础上, 给出了集中典型的错误控制电路, 并在此基础上对检验电梯制动器控制线路的正确方法进行了较为详尽的分析和说明。

摘要:本文中所有的讨论和分析都是建立在电梯制造相关规范的规定之上, 以规范中对于电梯制动器的明确要求作为讨论的最初出发点, 在详细列举出几种最为典型错误电路的前提下, 对其具体的表现和影响进行了分析。对于切断制动器电流的电气装置的独立性、数量以及相关的控制要求进行说明和分析, 在此基础上来准确判断电梯的电气控制系统是切实符合相关规范的标准要求。

关键词:电梯制动器,电气控制,检验

参考文献

[1]高昱.电梯制动器电气控制及检验[J].机电技术, 2009 (2) .

电梯制动失效原因分析及检验对策 篇7

1.1 闸瓦式电磁制动器

闸瓦式制动器是最常见的电梯制动器之一[1], 结构如图1所示。其工作原理是:电梯停车时, 制动电磁线圈5失电, 两块电磁铁芯6之间分离, 制动弹簧14压紧制动臂8, 使制动瓦块10抱紧传动轴, 电梯有效制停;电梯启动时, 制动电磁线圈5得电, 两块电磁铁芯6之间吸合, 通过杠杆作用使制动弹簧14缩短, 制动瓦块10离开传动轴, 电梯正常运行。

1.2 碟式电磁制动器

碟式电磁制动器用于带制动盘的曳引机[2], 其结构如图2所示。当电梯运行时, 制动器线圈得电, 衔铁与铁芯吸合, 制动盘可自由转动;电梯停车时, 制动线圈失电, 衔铁与铁芯分离, 制动盘被弹簧压紧在曳引盘, 电梯抱闸生效。

2 工作要求

GB7588-2003《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对电梯制动系统的性能提出了一系列的要求[3]。

1.制动弹簧调节螺母2.制动瓦块定位弹簧螺栓3.制动瓦块定位螺栓4.倒顺螺母5.制动电磁线圈6.电磁铁芯7.定位螺栓8.制动臂9.制动瓦块10.制动衬料11.制动轮12.制动弹簧螺杆13.手动松闸凸轮 (缘) 14.制动弹簧

2.1 制停性能要求

轿厢装载1.25倍额定重量, 以正常速度下行时, 如果电源失电, 电梯抱闸应能使曳引机停止转动, 也就是说当电梯向下超载运行时, 要求电梯制动器传递给曳引轮轴的摩擦力矩大于轿厢传递给曳引轮轴的力矩。

2.2 控制电路要求

抱闸依靠两个串联的接触器进行控制, 当接触器触点全部断开时, 制动器失电, 铁芯分离, 抱闸抱紧转轴。如果其中一个接触器发生触点粘连, 没有打开, 另一个触点的断开也能保证抱闸动作, 提高了安全系数。

3 制动系统常见问题

3.1 制动力不足

制动器的制动力不足, 可能由以下几个原因导致。

(1) 弹簧压力不正确。包括:弹簧压力过小, 使闸瓦传递到轴的摩擦力过小, 不能满足制动要求;弹簧压力不均匀, 导致制动闸瓦受力不一致, 其中一个磨损严重。

(2) 转动部件卡阻, 导致失电后制动器无法合闸或合闸缓慢。此种隐患存在于多种型号电梯。以三菱和通力电梯为例, 三菱电梯闸瓦式抱闸的制动臂销钉如果不能及时润滑, 易造成抱闸臂转动不流畅, 闸瓦块不能压紧转动轴;而通力电梯碟式抱闸的间隙调整螺栓如果安装过紧, 也会造成抱闸力过小。

(3) 制动器铁芯行程不足, 伸缩不畅, 通电时电磁力达不到最大值, 当外界电压波动或其他原因时, 铁芯收缩, 抱闸触点接合, 引起故障。

(4) 闸瓦-转轴之间摩擦力不足。闸瓦和转动轴之间有油污, 或者闸瓦老化、表面碳化, 都会造成闸瓦-转轴之间的摩擦系数下降, 导致抱闸力下降。

3.2 电气问题

(1) 控制电路设计不符合标准。

GB7588-2003规定, 应有两个独立的接触器控制抱闸的开合。实际中可能存在2种不符合要求的情况:

(1) 2个控制装置相互不独立, 有逻辑控制关系;

(2) 2个抱闸接触器并联安装, 不能起到防止触点粘连的作业, 如图3所示。

(2) 电磁铁芯存在剩磁现象。当电梯停车时, 铁芯由于剩磁存在仍然处于吸合状态, 导致抱闸力不足。

4 检验对策

4.1 针对制动力不足的检验

在监督检验和年检过程中, 检验规则针对电梯制动器制动能力, 需要检验员现场完成的试验有以下两项[4]。

(1) 将空轿厢停至基站 (通常是一层楼) , 将其召至顶层, 当轿厢速度达到正常速度且位于中部的楼层时 (试验效果显著且同时减小抱闸力可能不足导致轿厢冲顶造成的损坏) , 切断主电源, 观察轿厢是否被可靠制停。

(2) 将轿厢中装载125%额定载荷的砝码, 并停至顶层, 将其召至底层, 当轿厢速度达到正常速度且位于中部偏下的楼层时 (试验效果显著且同时减小抱闸力可能不足导致轿厢沉底造成的损坏) , 切断主电源, 观察轿厢是否被可靠制停。

除此之外, 检验员在现场可以根据经验, 观察抱闸和转轴之间是否存在油渍和污迹;手动测试制动臂销钉是否能够自由转动;测量抱闸臂两端的制动弹簧张紧量是否一致, 以及松闸时闸瓦其四角处间隙平均值是否不大于0.7 mm。

4.2 针对电气问题的检验

以检修方式运行电梯, 当电梯运行时按住控制制动器电磁线圈其中一个接触器触点, 此时电梯应能够继续运行, 制停电梯, 随即以检修方式反方向启动电梯, 如电梯不响应启动信号, 则可证明制动器两个控制装置相互独立, 符合电路安全要求[5]。

5 总结

电梯制动器是保证电梯安全运行的最重要部件, 如果制动器出现故障, 将会导致轿厢冲顶、坠落等风险, 对乘客造成人身伤害。检验员在检验过程中应当依据检验规则、认真操作试验, 并且注意观察抱闸轴销处的润滑, 保证各重要部位的尺寸, 就可以保障电梯制动器的正常运行, 使其发挥可靠的保护作用。

参考文献

[1]何峰峰.电梯基本原理及安装维修全书[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9.

[2]毛怀新.电梯与自动扶梯技术检验[M].北京:学苑出版社, 2001.

[3]GB 7588-2003.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S].

[4]TSG T7001-2009.电梯监督检验和定期检验规则-曳引与强制驱动电梯[S].

电梯制动失效原因分析及检验对策 篇8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 人们的生活水平也有了很大的改善, 电梯的使用量也在逐渐增加, 在人们的生活、生产以及工作中被广泛应用, 而电梯运行的安全性也变得非常重要, 尤其是电梯制动时极易发生制动失效的现象, 对此, 要严格强化如下几方面要求。

1.1 性能要求

如果电梯轿厢是以1.2倍的额定速度下行的话, 在速度正常的情况下如果对其进行断电, 电梯抱闸应该能将曳引机的工作状态定格, 也就是让曳引机停止转动[1]。因此, 对电梯制动性能上要求电梯制动器传递给曳引轮的摩擦力矩不能小于轿厢传递给曳引轮的力矩, 这样才能保证电梯的正常制动, 避免电梯制动出现失效的现象。

1.2 电路要求

电梯在运行过程中, 如果发生制动的话是与抱闸有着密切的联系, 而抱闸主要是依靠两个串联的接触器对其进行控制的, 如果在接触器触点全部断开的情况下, 也就是制动器失电的状态下, 这时铁芯应该处于分离的状态, 才能使抱闸抱紧转动轴。而在当中任何一个接触器的触点发生粘连的情况下, 都无法彻底打开, 这时另一个接触器的触点将断开也能保证抱闸抱住转动中实现相应的动作[2]。在这里需要注意的是, 要保证两个接触器处于相互独立的状态, 如果两者之间存在一定的逻辑连接性就会导致任何一个接触器的触点发生粘连, 也会使另一个接触器的触点无法动作, 只有保证两个接触器的相互独立, 才能进一步提高电梯运行的安全性, 避免电梯制动的失效现象[3]。

2 电梯制动失效的主要原因

电梯制动失效在电梯使用中常有发生, 而引起电梯失效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

2.1 制动力不足的原因

电梯在进行制动操作的过程中, 会出现制动失效的现象, 而电梯的制动力不足却是引起电气制动主要原因之一。导致电梯制动力不足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①制动器铁芯的行程不足, 如果出现这种情况就会导致制动器铁芯伸缩不畅, 而且, 在通电过程中电磁力也达不到最大值, 如果受到外界电压波动刺激时, 会导致制动器铁芯收缩, 使得抱闸触点发生接合, 造成电梯制动失效的现象。②转轴和闸瓦之间的摩擦力出现不足的现象, 这方面问题的出现主要是转动轴与闸瓦之间可能存在油污或表面碳化、老化造成的, 出现之前的现象都会导致转动轴与闸瓦之间的摩擦系数下降, 从而导致电梯制动时抱闸力的下降。③弹簧压力出现偏差, 主要因为弹簧压力出现不均匀的现象, 使得制动闸瓦出现受力不一致, 而导致其中某个磨损过于严重的现象出现的电梯制动失效, 另外, 如果弹簧压力过小, 会使闸瓦传递到转动轴的摩擦力较小, 不能满足电梯制动的相关要求, 致使电梯制动失效。④转动部件出现卡阻的现象, 使得在失电状态下制动器合闸过于缓慢, 甚至无法进行合闸, 造成这方面原因分为几种, 如, 制动臂的销钉如果缺乏维护不能及时对其进行润滑的话, 就会造成抱闸臂出现转动不流畅的现象, 使得闸瓦块无法压紧电梯的转动轴, 造成电梯制动失效, 另外, 调整抱闸间隙的螺栓过紧时, 电梯制动时就会出现抱闸压力过小的现象, 导致电梯制动失效等[4]。

2.2 电气系统的原因

电梯制动抱闸过程中, 需要两个独立的接触器来控制抱闸的开合, 而在实际中却存在一定的隐患, 会造成电梯制动失效。例如, 两个抱闸的接触器是处在并联安装的状态下, 而在实际的工作中却无法起到防止触点粘连的作用, 从而造成电梯制动失效的现象出现, 另外, 两个控制器在运行的过程中, 有着一定的逻辑性, 相互不独立也使得控制无法独立, 也极易造成电梯制动失效故障的出现;如果电梯的电磁铁芯有剩余磁性的话, 在电梯制动时, 铁芯会受到剩余磁性的影响, 使得铁芯一直处在吸合的状态, 抱闸力不足导致电梯制动时出现失效的现象[5]。

3 电梯制动失效的检验对策

针对电梯制动失效的原因, 要对其进行相应的检验, 检验策略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3.1 制动力不足的检验

电梯制动力不足会直接影响到电梯制动的效果, 导致电梯制动失效, 危害极大, 因此, 要对电梯的制动力做好相应的检验, 及时发现并解决制动力不足的隐患。首先, 要将电梯的空轿厢停在电梯轨道基层的位置, 往顶层提升, 在空轿厢达到中部楼层的位置时, 也是在正常的运行速度, 这时切断电梯的主电源, 然后再观察电梯的空轿厢是否可靠制动停止, 而且这种检验方式, 不仅能有效地测得电梯的制动力, 还会避免抱闸力不足对轿厢充电而产生的破坏现象;其次, 对电梯制动力进行另外一种方式的检验, 将电梯轿厢内装载125%额定载荷的砝码, 然后将电梯轿厢停至顶层, 再将电梯行驶至地层, 同样在电梯轿厢运行到中部楼层且速度正常时, 切断主电源, 然后再观察电梯轿厢是否发生可靠的制动停止, 这种检验方式, 可以减小抱闸力对轿厢沉底而造成的破坏现象, 而且检验电梯制动力效果极佳。另外, 在检查电梯制动力时, 检查人员可以根据自身的丰富经验来观察电梯转动轴和抱闸之间是否有污迹或油迹, 如果发现污渍问题的话, 要及时进行处理, 避免出现电梯制动失效的故障;对抱闸臂的两端制定弹簧进行相应的测量, 检查相互的张紧量数据是否相同, 同时, 要在松闸时对闸瓦四角间隙的平均值进行测量, 是否<0.7 mm, 要确保对电梯制动力的各个弹簧进行有效的保障, 这样才能避免电梯制动时出现失效的现象;另外, 还要对电梯制动臂的销钉进行测试, 需要工作人员对其进行手动检验是否可以自己转动等[6]。

3.2 电气问题的检验

电气方面的问题, 也是不可忽略的, 部分电气设备可能会出现问题, 而导致电梯制动的故障, 因此, 要对电气检验实施相应的检验。在检验电梯电气系统时, 要保证电梯在检修的运行状态下, 按住相应的控制制动器的电磁线圈中的一个接触器触电, 而此时的电梯应该能继续保持运行, 再将电梯制动停止, 然后以检修的方式对电气进行反方向启动, 如果在这种情况下电梯启动信号没有相应反应的话, 说明电梯的制动器两个控制装置实现了相互独立的效果, 这样才能达到电梯电路的安全标准。

4 结语

通过本文的探讨, 我们了解到, 对电梯制动失效的原因进行分析, 有助于更好地进行电梯制动失效的检验, 确保乘梯者的乘梯安全。

参考文献

[1]柳华, 李尤, 朱宏.电梯制动系统不安全因素分析[J].吉林劳动保护, 2011 (7) .

[2]高昱.电梯制动器电气控制及检验[J].机电技术, 2009 (2) .

[3]施育峰.从电梯新检规的改动看抱闸试验年检的必要性[J].装备制造技术, 2010 (12) .

[4]童梦菊, 陈景和.浅谈电梯制动器电气控制及其检验[J].福建质量信息, 2007 (12) .

[5]杨雷, 王雪.一起电梯溜车事故的分析[J].品牌与标准化, 2010 (4) .

上一篇:同时施工技术下一篇:计算网络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