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室盗窃

2024-08-12

入室盗窃(精选8篇)

入室盗窃 篇1

近年来, 随着国内房地产市场的不断升温, 各种类型的商住小区犹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 越来越密集的小区也使入室盗窃案件呈现大幅度上升的态势。在住宅小区入室盗窃案件中, 有一类入室盗窃案件异常突出, 那就是攀爬入室盗窃案件。对于该类型的入室盗窃, 本人结合实际工作中的经验, 浅析一下对该类型案件进行勘验的一些心得体会。

1 攀爬入室类盗窃案件的对象选择

容易发生攀爬入室盗窃案件的小区住宅一般符合以下一种或几种情况:

(1) 住宅的阳台或窗户没有安装防盗设施, 如防盗网;

(2) 阳台毗邻楼梯间窗户, 或者两者之间有可用于攀爬和站立的设施, 如安装在室外墙壁上的空调压缩机;

(3) 阳台或窗户外装有水管或排污管道;

(4) 住宅位于低层。

2 现场勘验的要点

2.1 巡视现场, 确定出入口

巡视现场时要重点巡视阳台和厨房、卫生间的窗户, 可以利用勘查灯对阳台地面、围栏顶部, 厨房、卫生间窗户窗台和地面进行勘验, 看看有没有攀爬留下的印迹。发现印迹要及时询问事主和保护现场的人员, 弄清该印迹是否为嫌疑人活动形成。

2.2 确定攀爬的路线, 寻找蛛丝马迹

确定出入口后, 应该沿着出入口进行分散式勘验, 寻找嫌疑人攀爬的路线以及攀爬中留下的痕迹物证。

(1) 嫌疑人从阳台攀爬进入的, 应该注意观察阳台是否毗邻楼梯间的窗户, 楼梯间窗户与阳台之间踩踏物上是否留有嫌疑人的足迹, 嫌疑人在攀爬中是否受伤, 接触位置是否留有生物检材。另外, 从阳台攀爬进入的, 我们还要注意对被盗住宅上层和下层住宅的阳台进行勘验, 由于很多小区入住率不高, 往往存在被盗住宅上层、下层或上下两层住宅均未装修居住, 这些空置的毛胚房很容易被嫌疑人所利用, 因此我们在寻找路线时要注意勘验嫌疑人是否可能从上下两层阳台攀爬到被盗住宅的阳台, 在上下两层住宅的阳台上是否有嫌疑人蹲点守候时遗留的水瓶、烟头等生物检材。

(2) 嫌疑人从卫生间、厨房等窗户进入的, 应该注意观察窗台以及窗户内外两侧的墙壁, 看是否留有嫌疑人的足迹和手印。重点要观察窗户内侧的墙壁, 因为一般小区住宅卫生间墙壁均装有瓷砖, 因此嫌疑人在钻入窗户时用过手攀抓窗户内侧墙壁借力的可能性非常高, 非常容易在瓷砖上遗留下手印。另外还要观察位于窗户外的水管, 一般是塑料管, 嫌疑人在攀爬中手沾有灰尘, 很大机会在水管上留下加层指印和生物检材。

2.3 对毗邻被盗住宅阳台或窗户的楼梯间窗户进行勘验

在本人勘验的小区住宅攀爬入室类盗窃案件中, 特别是发生在比较高层的攀爬入室盗窃案件, 基本上都是通过楼梯间窗户爬到被盗住宅的阳台或窗户的, 因此对于楼梯间窗户的勘验是十分重要的。另外, 许多小区楼梯间墙壁都装了瓷砖, 嫌疑人在攀爬窗户的过程中也是十分容易留下手印和生物检材。另外值得注意的是, 在以往勘验的案件现场中, 我们遇到过嫌疑人为了躲避位于一楼出入口的监控录像, 而选择通过一楼的窗户、水管等爬到二楼楼梯间窗户进入的情况。因此, 我们在勘验时要注意对二楼楼梯间窗户进行勘验。

2.4 足迹追踪, 监控比对, 筛选、锁定目标

如今地产开发商建的住宅小区基本以屏风楼居多, 即几栋楼房连成一排呈屏风状。这样设计的楼房其楼顶很多是相通的, 如从1栋大门口进入后, 通过楼顶可以从2 栋、3 栋等其它连在一起的楼房的大门口离开, 这样的结构也为犯罪分子逃避公安机关的侦查提供了条件, 加大了侦查和发现嫌疑人的难度。在现场勘验中获取了嫌疑人的足迹后, 我们可以通过对楼梯间地面, 特别是有电梯楼的走火楼梯地面进行搜索, 发现嫌疑人足迹的要沿着足迹进行跟踪, 看嫌疑人从哪里离开现场。确定嫌疑人离开现场的出口后, 提取出口处的监控录像, 然后将出入口两处的监控录像进行比对筛选, 锁定犯罪嫌疑人。获取到犯罪嫌疑人的图像后, 可以根据小区内路面上的监控录像以及嫌疑人的行走路线沿途的监控录像进行沿线跟踪, 极大机会能够找到嫌疑人的居所。另外, 还可以将嫌疑人的图像派发给小区的保安, 让小区的保安对出入小区的人员进行筛查布控, 也是一个可行的方法, 如在2008 年, 我镇多个小区发生多起攀爬入室盗窃案件, 经过勘验和比对我们在出入口处提取到了嫌疑人的图像, 其后将图像派发给该小区的保安进行布控, 布控不久, 小区保安那边传来好消息, 犯罪嫌疑人再次进入小区实施盗窃时被保安抓住。后经小区保安反馈, 嫌疑人在进入小区门口时就被小的保安认出, 然后一直跟着嫌疑人, 直到嫌疑人动手盗窃时才将嫌疑人人赃并获。

3 勘验的注意事项

3.1 注意勘验前的现场保护

攀爬入室盗窃现场提取到有价值痕迹物证的几率是很高的, 但是往往该类案件现场也是比较容易被人为破坏。其中包括事主进入现场翻找财物对现场造成破坏, 小区保安物管人员查看和翻动造成破坏, 邻居或亲戚朋友进出现场观望造成破坏, 还有就是我们接警同志为查看是否有犯罪嫌疑人藏匿在现场过程中对现场造成的破坏。因此, 现场保护知识除通过派出所、物业管理或社区在日常工作中对小区住户进行宣传外, 我们技术员也应在日常中多对巡逻人员和派出所接警人员进行培训, 从而提高他们的现场保护意识。

3.2 勘验中注意不要以偏概全

随着影视作品对公安工作的宣传, 许多传统的侦查和勘验手段已经广为人知, 因此造成许多现场都会发现嫌疑人戴手套作案的情况, 特别是入室盗窃案件。因此我们在勘验出入口时发现有手套印迹时千万不能下结论认为室内被翻动的物品没有处理和检验的价值而放弃检验。根据以往勘验的案件中, 我们就发现有嫌疑人在翻动物品时由于嫌弃戴手套不方便翻找, 而中途脱下手套的例子。

入室盗窃 篇2

防范入室盗窃共建平安社区

入室盗窃案件,作案时间大多发生在夜间,侵害对象以住户为主,入室方式多采用撬门、技术开锁、攀爬或剪切防盗网。入室盗窃是一种可防可控的案件,广大业主人人动手,多方参与,创建平安社区,实现安全家居。

1、安全社区有条件的小区应尽可能实行封闭式管理,设置门岗,安排巡逻,配备必要的公共防盗设施,请理解和配合对小区外来人员进行登记。

2、平安居民请不要让陌生人员尾随进入社区;请随手关好公共防盗门;请及时报告在社区发现的可疑人员;请协助社区做好防盗工

作。

3、选好防盗门一看门锁质量,二看门与门框间吻合程度,两者是否结合严密。安装防盗门时必须尽量降低门缝宽度,看撬杠是否可以伸进去,这是安装防盗门是否合格的要点之一。

4、加固防盗设施门窗、门锁损坏或钥匙有遗失要及时更换,外出时要检查门窗是否锁好。

5、邻里间多关照当发现邻里家中反常时,一定要多加留意,必要时告知物业保安或拨打110报警。

6、天黑家里亮盏灯黄昏、晚上家中无人时,最好亮上一盏灯。

7、贵重物品小心放家里不要存放大量现金。提包、手机等贵重物品要远离窗户存放。

8、反常灯光要警惕窃贼夜间作案,常利用随身携带的手电或者打火机照明。居民夜间发现上述可疑灯光后,要注意观察,必要时告知物业保安或拨打110报警。

9、对付歹徒别力敌一旦发现窃贼,请及时拨打110报警或告知物业保安。在人身安全有保障的情况下,合力稳住窃贼。

10、保护现场家中被盗,请及时拨打110报警,不要轻易进入室内,翻动物品、破坏现场,以便公安机关通过现场勘查发现、提取犯罪嫌疑人的各种痕迹、物证。

11、协助破案如果你发现可疑对象,请及时拨打110向公安机关提供性别、年龄、身高、体态、发型、衣着等体貌特征。

*****物业服务中心

入室盗窃 篇3

一、入室盗窃案的作案特点

1.发案地域特点

一是物业管理比较薄弱、松散或不健全的住宅小区;二是效益比较好的单位住宅区;三是保安措施不力、形同虚设的单位住宅区、商业小区;四是治安管理比较混乱的自然村和出租房屋。

2.犯罪分子特点

一是多出身于农村或城乡结合部。商洛市发生的87起盗窃案件105名犯罪分子中,出身于农村及城乡结合部的69人,占犯罪总人数的65.7%;二是成年人犯罪多于未成年人,且以18岁至35岁居多;三是初犯、偶犯多于惯犯、累犯,105人中属初犯、偶犯者64人,占60.9%;四是“瘾君子”作案;当地一些吸毒人员为筹集毒资而盗窃作案;五是辍学在家的青少年,他们因上网、酗酒、娱乐而筹集资金,实施作案。

3.发案时间上的特点

发生在住宅区和出租房屋的盗窃案件,分为两大类:

一是撬门入室盗窃,主要发生在白天上班时间和傍晚;

二是爬窗和插片入室盗窃案件,主要发生在下半夜;发生在办公场所的入室盗窃主要选择在深夜和中午12:00-2:00,特别是选择节假日和双休日作案。

二、入室盗窃作案的成因分析

入室盗窃案件频发,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

1.社会因素

入室盗窃案件是各个社会阶段,均有的犯罪类型,随着我国经济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结构出现转型,人、财、物大流通,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同时在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并积累了一定的财富,社会出现了明显的贫富两极分化。一些经济落后地区的社会成员不断涌入较为发达的地区,在这些流动的进城大军中,一部分人目睹贫富差距心态失衡,滋生暴富心里,认为在较为发达地区随便偷一次,就可以获得在贫苦地方劳动几个月甚至一年、几年的“收入”,于是有的人铤而走险,干起盗窃的勾当。

2.犯罪主体因素

入室盗窃的主体,大致分为三种类型:

(1)致富型。绝大数入室盗窃犯罪主体实施盗窃犯罪并非因生活所迫,而是为了追求迅速暴富,但是通过正常渠道很难实现,于是选择盗窃犯罪作为致富“捷径”。

(2)谋生型。有一部分入室盗窃犯罪人,其原始动机是因为无一技之长,很难找到就业机会,为了生存,不惜冒险从事盗窃犯罪及侵财犯罪;有的是因为家庭遇到生病或其他需要大量花钱的事,求告无门,迫于生计而冒险干起了盗窃等侵财犯罪。

(3)顺手牵羊型。部分犯罪分子可能有职业,在日常生活中,一旦发现机会,偶尔实施入室盗窃犯罪,以及以盗窃为生的惯犯瘾君子,辍学或单身家庭的少年。

3.社会防控因素

当前入室盗窃案件事发的因素除上述因素之外,与当前社会防控因素有着十分重要的联系。

4.防范意识淡薄,治安管理滞后

有的单位的主要负责人思想上不重视防范工作,一些个人也不重视防范工作,存在麻痹大意和侥幸心理,有的存在“各人自扫门前雪,哪管他人地上霜”,对单位或者居家的安全问题很少研究。

5.社会法制因素

(1)《刑事诉讼法》对盗窃犯罪的量刑处罚明显偏轻,除盗窃文物及金融部门可以判处死刑外,其他形式的盗窃犯罪不论损失与危害多大,均不可以判处死刑。同时现行法律制度不能根据地城和时间的特点,适当提高刑罚的量刑幅度,刑罚对盗窃犯罪的震撼力降低。

(2)个别案例的过分渲染,造成盗窃分子的误解,某些方面也纵容了盗窃犯罪活动。如某案例盗窃分子因偷盗被人追赶,案犯急于逃脱而上马路被车轧死,法院判决肇事司机赔偿损失等。

三、防范对策

1.加强法律宣传,提高公民法律意识,增强法制观念

司法机关结合本地的实际情况采取多种形式广泛地开展法制宣传。如可以结合典型案件,以案说法,使人们充分认识盗窃犯罪的危害性、打击和预防盗窃犯罪的必要性,增强人民群众的法制观念。

2.加大打击力度,建立防范网络

对人民群众的报案要及时立案,认真查处。要加强对废品收购站、二手市场的管理,堵住销赃渠道。人民法院审理盗窃案件,应当贯彻罪罚相应、宽严相济的方针。对一些盗窃次数多,盗窃数额大,流传作案地域广,作案情节后果严重及共同犯罪的主犯、累犯等,要加大打击力度,依法嚴惩。对一些数额小盗窃次数少,犯罪情节较轻,社会危害不大,具备缓刑条件的犯罪分子,可以依法宣告缓刑。

3.要养成平时安全检查的习惯

特别是门窗、阳台、卫生间、厨房的窗子,以及是否有供贼人可爬的设施,如有应尽快整改。锁子坏了要及时更换,门窗有问题应及时修理,房前屋后的树木应及时修剪,钥匙丢时要及时更换。门框、门体除美观外,主要是注意是否坚固,门缝是否密封,固定锁体、锁扣部分的门体、门框是否牢固结实。

4.要养成睡前安全检查的习惯

不要以为安装有防盗门窗,就掉以轻心,要记着将防盗门的防盗锁锁上,将阳台、卫生间、厨房的锁扣锁上。要养成睡前进行安全检查的习惯。

5.要养成保密的习惯

不要随意将家中的经济状况外漏,不要在公共场合谈论家中的情况,防止被“有心人”听到,如要进货、办喜事、领取工资、还款等等。另外,家中的电话号码不要外泄。这就叫“害人之心不可有,防贼之心不可无”。

6.要养成外出离家前安全检查的习惯

不论是长时间度假、旅游探亲,还是外出乘凉、购物的短时间外出,都要关、锁好门窗。

一例系列入室盗窃案的串并分析 篇4

1 基本案情

2014 年2 月至3 月期间, 石岐辖区内发生多起技术开锁类入室盗窃案件。被盗财物集中为现金、首饰、电脑、手机、烟酒等易于携带的物品, 损失价值达20 余万元。技术人员及时对各个现场开展了细致的勘查工作, 通过作案手段串并、指纹串并、足迹串并等手段综合分析锁定嫌疑人谭X。

2 现场痕迹物证的利用

2.1 指纹

在“20140215 中山市石岐区紫来大街18 号X房入室盗窃案”中, 于现场塑料袋表面用“502”熏显提取的1 枚指纹, 录入指纹系统正查比中嫌疑人谭X左手中指。

2.2 足迹

在“20140214 中山市石岐区天湖新村2 栋X房入室盗窃案”中, 于现场地面袋子表面拍照提取足迹1 枚, 其特征为实心小长方块状花纹。

2.3 工痕

在“20140214 中山市石岐区天湖新村4 栋X房入室盗窃案”、“中山市石岐区天湖新村2 栋X房入室盗窃案”和“20140317 中山市石岐区第一城美景楼4 栋X房入室盗窃案”中, 于木门框上拍照提取工痕为宽约1.1cm的扁凿。

3 综合分析 (表1)

这是一个“以案串案”的典型案例, 通过对上述每一起入室盗窃案进行认真、仔细的勘查, 对案件中相对稳定的犯罪构成要素 (如:犯罪分子的作案时间、作案手段、侵害物品、现场遗留痕迹物证等) 进行认真梳理、合理筛选和科学分析, 在技术手段和分析推理上认定为同一犯罪分子所为, 从而串并案件侦查。

4 对如何利用现场痕迹物证串并案件的总结

4.1 强化信息主导侦查意识

在日常工作中, 技术员要注意现场信息的收集, 增强勘验工作支撑和指引侦查的意识, 着力提高现场分析能力, 努力将现场信息转化为破案力, 实现快速、准确“提供侦查方向”和“破案定案证据”的目标。从侦破的大量系列性案件来看, 犯罪嫌疑人的作案时间、进出口选择、作案工具使用、破坏位置和撬压方式、侵害物品等习惯性要素, 构成共性特征的规律, 这些规律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 保持相对静止状态, 反映出各种习惯动作的个性特征。收集此类信息, 是串并案件侦查的第一步。

4.2 熟悉各类系统的应用

在串案分析、并案侦查中, 技术层面的串并最为可靠, 如对现场提取的指纹、足迹进行特征比对, 认定为同一人所留。通过指纹系统正查比对直接侦破的案件, 可以对犯罪嫌疑人十指指纹卡进行倒查比对, 实现从人到案的侦查;还可以对现场指纹进行串查比对, 实现从案到案的侦查。通过足迹系统, 可以查看周边地区近期案件中提取的足迹, 寻找相似花纹特征, 进行案件串案。及时上传串并案件信息, 还可以为其他单位提供线索, 在其后的案件勘查中留意此类足迹的出现。

4.3 注重心理行为特征

随着社会的进步以及网络、媒体等影响, 犯罪分子的反侦查意识也日渐增强。“戴手套”作案几乎成为犯罪分子的本能反应, 许多现场已经无法提取有价值的指纹;而足迹对遗留客体又有一定的要求, 且不具备唯一性 (如上述案例中, 同一人作案的现场出现了两种不同的足迹) , 在串并案件中也不能很好地发挥其作用。在多发性、 连续性、跨区域流窜性案件及职业惯犯作案中, 犯罪分子受心理定势的影响, 在长期生活和反复作案过程中, 可能形成某种一时不易改变的代表自身行为特点的行为特征。如上述案例中提及的“嫌疑人用纸巾擦拭其触碰之处”, 试图掩盖留下的痕迹物证;又如一些犯罪分子进入现场后把重物移向大门或反锁大门, 使其不易或无法从外开启;一些犯罪分子进入现场后先从厨房翻出菜刀随身携带, 以防被发现时“自我保护”;再如一些犯罪分子在现场翻动床垫以搜寻财物等。犯罪心理行为特征具有相对稳定性及特殊差异性, 是行为习惯形成于作案前的个体特性, 在串并案件中具有重要的利用价值。

5 串并案件对侦查破案的意义

充分利用不同犯罪现场上收集的各种犯罪信息进行及时、准确的案件串并, 可以更加明确地刻画犯罪嫌疑人, 把握其作案规律, 有利于主动出击, 开展有针对性的防范工作, 实行预防犯罪;还可以使犯罪信息资源得到共享, 有助于加强跨地区的刑侦合作, 实行联合作战, 有效打击犯罪。公安实践证明, 合理运用串并案件在侦破系列性案件中发挥着重要的基础作用, 为研究侦查对策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并且能够收到“破一案、带一串、挖一伙、扫一片”的以点带面的综合效果。

参考文献

[1]徐南江.浅析串并案件与侦查的关系[J].江苏公安专科学校学报, 2000, 5, 3.

高校系列入室盗窃案告破 篇5

湛江日报 特约通讯员颜荣生 通讯员陈志坚近日,麻章公安分局打击盗抢专班联合湖光派出所抓获1名入室盗窃案犯罪嫌疑人陈某英(女,25岁),成功破获广东海洋大学系列入室盗窃案件6宗,有效维护了辖区高校的.安全稳定。网络图片今年以来,广东海洋大学主校区发生多起入室盗窃案,严重影响师生的财产安全。为严厉打击犯罪分子的嚣张气焰,麻章公安分局成立专案组,严密勘察现场,寻找案件突破口。经悉心摸排、缜密侦查后,办案民警成功锁定了犯罪嫌疑人陈某英。办案民警多次进行蹲点伏击。天网恢恢,疏而不漏,3月21日,当陈某英潜入一学生宿舍楼准备作案时,被该校学生发现并及时报警,湖光派出所值班民警立即赶赴现场,迅速将陈某英抓获归案。经审讯,陈某英对在广东海洋大学实施6起入室盗窃的犯罪事实供认不讳。目前,犯罪嫌疑人陈某英已被刑事拘留,该案正在进一步侦办中。

★ 黄金盗窃案范文

★ 盗窃案辩护词提纲范文

★ 调查盗窃案材料的范文

★ 创青春范文

★ 创文标语

★ 创模征文

★ 创卫工作总结

★ 创会发言稿

★ 大创立项依据范文

入室盗窃 篇6

一、生物检材在盗窃案件中的特性

(一) 在盗窃案件中, 生物检材存在的客观性和分布的广泛性。犯罪分子在盗窃过程中无论是中心现场, 还是外围现场, 都可能留下自身的生物检材。比如嫌疑人在作案过程中吸烟、吐痰及吃东西等, 都会在现场上留下其烟蒂、唾液、吃喝用过器具等。

(二) 生物检材可利用的信息量大。现场提取的生物检材, 通过DNA检验后, 不仅为分析作案人人数及性别提供依据, 也为串并案件和比对确定嫌疑人提供保证, 利用Y-STR还可以进行家系排查, 大大缩小侦察范围。

(三) 生物检材的核心是DNA (脱氧核糖核酸) , 它具有三个重要特性: (1) 人各不同; (2) 终生不变; (3) 同一人体各不同部位细胞中的DNA结构相同。它的这些特性为司法鉴定提供了坚实有力的基础。

二、盗窃案件中常见的生物检材和勘查重点

出现在盗窃案件中的常见生物检材包括:血迹、汗液、唾液、毛发、烟蒂、果核、口香糖、饮料容器、吸管、纸巾、攀爬痕迹等。由于生物检材的特殊性它可能会出现在犯罪作案的整个过程中, 也可能会出现在中心现场、外围现场及进出口, 因此在勘查现场中必须注意每一个环节, 做到全面认真细致。

(一) 盗窃案件现场的进出口

在作案人进出现场的过程中, 其手部、胳膊和头面部有时会被门窗、防盗网上的铁丝和砖瓦等的棱角刮伤而遗留血迹, 在地面上可能会留下唾液斑和擦汗的纸巾。如果采用技术性开锁, 在锁体面上、门把手上会有大面积的汗液指掌印痕, 门锁的锁孔内可能会遗留有口香糖等。

(二) 盗窃案件的中心现场

1.犯罪嫌疑人进入现场后为了达到作案的目的, 会到处翻箱倒柜的寻找财物, 有时会撬柜门及抽屉锁, 在撬柜门锁、抽屉锁或是翻动边棱锐利的物品时手掌同样可能会被划伤而留下血迹, 而在夏天天气严热作案时加上个人的心理素质而导致紧张的, 在翻动物品时, 人体手上会有大量的汗液出现, 汗液将会遗留在物品上也可以作为生物检材提取。2.犯罪嫌疑人在作案现场逗留时间长的, 可能会食用现场上的食物和饮料, 有时会遗留下未吃完的食物、果核、饮料罐、矿泉水瓶、饮料吸管、水杯等;作案人在现场内可能也会抽烟和吐痰留下的烟头和唾液, 有的甚至会大小便在现场上;作案人有的在进入现场时戴手套、口罩, 由于作案时的紧张恐惧和发现贵重财物后的高度兴奋等犯罪心理所致, 作案人作案中呀逃离现场以后, 常常摘下手套、口罩遗留在现场上, 有些没有鉴定价值的足迹、指掌印痕也可以作为生物检材提取。

(三) 盗窃案件的外围现场

外围现场是犯罪嫌疑人进入现场中心部位的必经之路, 犯罪嫌疑人在入室作案前可能在房屋周围行走徘徊, 或者隐藏在不易被发现场的地方进行窥视, 伺机作案。在外围现场勘查中要注意结合周围环境, 结合其他痕迹物证的发现地点沿途寻找, 特别是在犯罪嫌疑人潜伏守候、蹲点踩点的地点, 常常会留下烟头、唾液、果核、纸巾、饮料罐、矿泉水瓶等生物检材;沿犯罪嫌疑人逃离现场路线可能会发现嫌疑人丢弃的手套、头套等物证。

三、现场生物检材的提取方法

(一) 易携带较小物体上的生物检材, 应将有关部位明显标示, 整体提取。例如:烟头、果核、毛发、饮料罐、矿泉水瓶、附有血迹的小件物品等等。

(二) 体积大沉重不易携带物体上的生物检材, 应用生理盐水采用双拭子法提取, 分别的反复擦拭浸将有斑迹部位提取下来。例如门窗或地面血迹、唾液等。

(三) 附着在泥土或灰土墙上的生物检材应将有斑迹部分直接提取或将混有斑迹的灰土刮下来, 尽量避免提取过多的泥 (灰) 土。

四、注意事项

(一) 提取检材前应注意记录检材的大小、形态等特征, 必要时照相、录像固定。

(二) 提取检材时必须戴手套、口罩、帽子, 以确保检材未受人为污染。

(三) 提取的检材必须分别独立包装, 防止交叉污染。检材包装袋上注明检材名称、来源、数量、采集日期等, 并须有采集人及见证人的签名。

(四) 对于野外现场应尽量提取未被日光曝晒或雨水冲刷位置的DNA生物检材 (如血痕、烟头等) , 因为阳光曝晒或水浸泡均会造成DNA的降解。

(五) 遇到没有把握提取的微量或疑难检材时, 尽量原物提取, 独立包装并做好标记, 交由专业的DNA技术人员提取检验。

总之, 盗窃案件现场生物检材的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 基层技术员要多留意生物检材以及可能遗留生物检材的物证的寻找和发现。在现场勘查中要始终贯穿DNA物证这个意识, 不断拓宽提取DNA生物检材的范围。立足案件现场结合访问情况, 积极思考、认真分析合理推断犯罪嫌疑人的作案过程, 努力发现和提取与犯罪有关的一切生物物证, 为认定犯罪提供有力支持。

参考文献

[1]张德彰, 翟滇.现场DNA生物检材的提取及注意事项[J].云南警官学院学报, 2011 (3) :110-111.

[2]李建强.浅谈法医物证检验中如何发现、提取生物检材及其在盗窃案件中的应用[J].社会与法制, 2009 (3) :175.

[3]谢世新.刑事案件现场中生物检材的发现和提取[M].北京:群众出版社, 2000.

入室盗窃 篇7

(一) 案例资料。2016年3月14日凌晨我市某工厂家属院发生一起入室盗窃案, 被盗苹果手机、皮衣、手提包等物。

(二) 现场访问及勘查情况。现场位于一工厂家属院, 该家属院建于上世纪80年代, 为7层步行房, 原房主多数已经搬离, 现多为务工人员租住, 无物管及保安, 报案人居住在家属院西侧靠巷道二楼一居室。现场访问得知凌晨3时许报案人发现家中有声响后惊醒, 并发现一男子在房中, 该男子被发现后从大门处逃走, 未发现嫌疑人手中持有明显物品, 但经报案人清点后发现原位于客厅内物品被盗, 卧室内衣柜见翻动。现场勘查发现嫌疑人作案入口为厨房窗户, 窗户外侧下方见一层窗户安装有钢条焊接的防盗窗, 可以借助攀爬。窗户窗框内侧见手套印痕, 窗户下方灶台上见鞋尖朝内鞋印, 无朝外鞋印。现场房内为水泥地面, 鞋印反映不明显, 无法分析作案人现场活动情况, 除卧室衣柜见翻动痕迹外现场其余部位未见明显手套印痕。

(三) 现场分析。根据作案入口判断从窗户进入现场只有1人, 且作案人戴有手套具有较强反侦查意识。入口处只发现单一方向鞋印, 判断作案人未返回入口处。根据报案人描述其发现作案人时未见其手上持有明显物品及根据被盗物品分析关于作案人的现场活动情况有两种可能性, 其一作案人为单独作案但有将现场房间内财物移至屋外后返回现场继续作案可能, 其二作案人为多人, 有作案人从现场大门进入, 在报案人惊醒时携带财物逃离现场, 未被报案人发现。综合上述分析, 作案人在现场遗留指纹可能性大, 勘查人员对大门内侧把手, 卧室衣柜及柜内物品进行手印显现, 在衣柜抽屉内一钱包上提取到1枚指纹。

(四) 破案情况。根据现场提取到指纹入库比中嫌疑人1名, 该嫌疑人因盗窃罪多次入狱, 符合本案嫌疑人的基本特征。嫌疑人到案后供述其在该家属院附近寻找作案目标时发现二楼一户未装防盗窗, 遂戴手套从一楼窗户及落水管处攀爬进入, 将客厅内一手机及手提包盗走, 从大门离开, 由于害怕关门发出声响, 其离开时只将大门虚掩, 离开现场后脱下手套, 在其盗得物品内只发现少量现金, 嫌疑人根据盗得的苹果手机判断被盗者家中应当有现金, 遂从虚掩大门第二次进入现场, 直接将床边衣物盗出, 大门虚掩, 但仍未发现现金, 嫌疑人便第二次返回现场, 翻找房间内衣柜, 在翻动过程中惊醒报案人, 被发现后从大门逃离现场, 并将大门关闭。

二、戴手套作案现场提取指纹的原因及发现途径分析

根据本案现场入口及嫌疑人逃离现场关闭大门时的行为判断嫌疑人具有较强的反侦查意识, 然而由于嫌疑人作案成功后的自大及贪念的引导使得嫌疑人在作案过程中的一段时间内忘记了反侦查从而留下指纹。因此笔者意识到面对戴手套作案现场不能放弃提取指纹的工作和努力, 而戴手套作案现场遗留指纹也有多种原因及发现的途径。

(一) 由于犯罪现场客观环境的限制, 戴手套使得嫌疑人方便翻动一些细小物品或进行细微动作如翻动信封、钱包等, 嫌疑人很可能会脱掉手套进行这些活动。

(二) 嫌疑人作案过程中手套有可能粘附油脂、血迹等使得继续戴手套作案不方便, 嫌疑人有可能脱掉手套, 因此可能会在没有手套印痕的物品或逃离路线上遗留指纹。

(三) 嫌疑人在现场发现贵重财物或达到作案目的或其他心理影响下可能会放松警惕, 脱下手套, 因此可能会在相关客体或出口处遗留指纹。

(四) 在翻动、破坏较大的现场, 如移动现场重物, 撬保险柜等, 嫌疑人作案时可能会造成手套破烂在相关客体上留下指纹。

(五) 嫌疑人在作案现场时可能会被发现, 从而与事主发生打斗、接触造成手套脱落, 在逃离路线上遗留指纹。

(六) 嫌疑在现场外围如踩点、逃离后一般不会戴手套, 其接触过的客体上可能遗留指纹。

通过案例及原因分析, 我们发现戴手套作案现场仍然有较多机会遗留指纹, 作为现场勘查人员在勘查案件现场时不能因为发现手套印痕就放弃对指纹及其他物证的勘查, 要认真寻找现场痕迹物证并进行仔细的现场分析发现嫌疑人的特征及有用的痕迹物证, 为侦查破案提供保障。

摘要:现场勘验检查的重点是发现提取痕迹物证, 然而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 获得信息途径的增多, 犯罪分子反侦查的意识及手段也在不断增强, 使得我们在现场勘验检查过程中提取物证的难度也在加大。戴手套作案便是犯罪分子反侦查意识在作案过程中的体现, 使得现场勘查工作难道加大, 现场提取到指纹的概率降低, 但在一些特定情况下戴手套作案的现场也能提取到指纹, 这种情况需要进行准确的现场分析。

关键词:戴手套作案,指纹,现场分析

参考文献

[1]郝宏奎.犯罪现场勘查[M].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2013.8.

入室盗窃 篇8

万寿区公安局历经3个月的努力, 充分运用科学技术, 参战民警艰苦奋战, 发扬“坚持、坚韧”的优秀品质, 迎难而上、艰苦侦查, 于5月24日在重庆市江东区将犯罪嫌疑人抓获, 从而侦破2009年8月以来发生在我区的系列性入室抢劫强奸案4起, 通过该系列性案件的侦破, 探索了今后对侦破入室盗窃转抢劫强奸案件中多种侦查手段共同破案的思路, 提升了克难攻坚的能力。

一、案件基本情况

2011年3月1日晚, 在我辖区一居民小区发生两起入室抢劫强奸案件, 犯罪嫌疑人趁深夜被害人熟睡之机, 登物攀爬侵入被害人家中盗窃, 发现被害人为单身女性转而实施抢劫强奸, 后从原路逃离, 刑事技术人员在认真勘验现场, 提取痕迹物证的同时, 结合现场访问, 并梳理近年来发生在我区未破的类似案件一件, 逐渐从感性的认识中发现并确定是一个系列性盗窃转抢劫强奸案件, 可以并案侦查。特别是DNA认定三件案件同一, 更坚信了自己的分析判断。鉴于该系列案件危害大、社会影响恶劣, 区局成立“3.1抢劫强奸”专案组。而专案组经过近一个月的侦查、该系列案件毫无进展, 2011年4月2日晚我区某居民楼又发生一起入室盗窃转抢劫强奸案, 经DNA比对, 该案和“3.1抢劫强奸案”、“2009年抢劫强奸案”DNA认定同一, 鉴于该系列案件持续高发, 区局将该系列抢劫强奸案件列为区局挂牌督办案件并主动提请市局挂牌督办。

二、案件侦破的成功经验

(一) 领导重视、组织有力

系列抢劫强奸案件的频发, 严重影响了人民群众的安全感, 特别是在社会治安相对平稳的万寿, 更是一件社会广泛议论的话题。区局领导高度重视, 责成分管刑侦副局长, 由刑侦支队牵头, 抽调刑侦、信通、及辖区派出所民警, 组成专案组开展侦查。市局副局长针对此案做出批示, 要求专案组“进行串并案件、扩大线索、早日破案”, 区局公安局长也多次听取案件汇报, 就侦查工作做出重要指示。面对案件的高发, 专案组的民警在技术员第一时间到达现场进行勘验的同时, 也及时到达现场进行调查访问, 获取宝贵的一手资料, 为其他工作的开展创造条件。市局行动技术支队、网监支队、情报信息中心也给予最大的支持。

(二) 细致勘验、盘活现场

现场勘察人员要把现场勘查作为侦查破案的开始, 提高对现场勘查重要性的认识, 重视现场的每一个细节特征, 全力从现场上搜寻有价值的痕迹物证, 在勘验每起现场时都要严格规范操作。该系列案件犯罪嫌疑人作案都谋面、戴手套作案且在实施强奸过程中都未取手套, 在现场提取指纹也不可能, 而且对于这类案件受害者大多都不配合, 但是我们的技术员经过耐心细致的工作在该系列性案件共提取DNA四起, 嫌疑人抓获后, 直接认定案件四起。

(三) 信息牵引, 科学串并

案件发生后, 刑侦支队的技术员、信息员对每起类似的案件进行逐起分析, 技术人员多次复勘现场, 对提取的痕迹物证进行比对, 对该系列性案件进行并案侦查, 高质量的串并案件, 为我们准确刻画犯罪嫌疑人的活动规律提供了科学依据。

(四) 该系列案件提取到DNA成为破获全案的关键

现在犯罪分子反侦查意识越来越强, DNA技术在侦查破案中的独特作用越来越明显, 利用DNA技术比破案件, 既省时又省力, 不失为破案的首选手段, 运用DNA技术为抓住战机、及时破案, 特别是为该系列案件的破获开辟了有效的途径。因此, 对于该类案件, 现场勘查人员务要细致全面地去提取DNA检材, 对于要靠DNA来认定犯罪嫌疑人的案件提不到DNA对于现场勘查来说就是做的无用功。

(五) 精心部署, 破获全案

通过发挥“大情报”系统的信息和技术优势, 市局情报信息中心从居 (暂) 住万寿区的同类案件前科人员轨迹、涉案手机通讯痕迹入手, 采用滚动摸排、碰撞比对、人员关联等多种方法, 从海量信息中筛查出嫌疑人何某 (男, 40岁, 有强奸、盗窃前科) , 并将此人纳入“大情报”重点人员临时布控, 专案组根据中心提供的研判线索对其关系人进行询问、取证。情报信息中心发现何可能对民警询问关系人有所察觉而潜逃。当即通过“大情报”系统对何在主城区的关系进行梳理, 发现其可能躲藏于江北区黄桷园某出租屋, 及时将线索推送给专案组。专案组在黄桷园将何成功抓获。通过DNA比对, 确认何某系该系列入室抢劫强奸案的犯罪嫌疑人。

三、案件侦破以后的反思

该案件的侦破是刑事科学技术和侦查技术的有机结合、参战民警的不懈努力、坚强的决心、务实的作风、各级领导高度重视的必然结果。回顾案件的侦破, 反思我们日常工作的细节, 我们认为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不足:

(一) 城乡结合部人员的管理工作还有漏洞

犯罪嫌疑人长期居住在“3.1抢劫强奸案”、“4.2抢劫强奸案”、“2009抢劫强奸案”附近, 有出租房, 但我们无论从流出地和流入地都没有发现。而明确了重点地区后, 我们的专案民警未能按照专案组的意图发现嫌疑人的落脚点。这充分说明, 我们的工作还有不足, 城乡跨越人员、出租私房登记的工作仍然十分艰巨。

(二) 信息数据采集的缺陷

案件侦破后, 我们发现犯罪嫌疑人何某于1994年因抢劫被上网追逃, 2007年被抓获, 而当时没有采集信息资料, 失去了破案先机。如果有DNA档案, 犯罪嫌疑人就不可能如此疯狂作案, 人民群众就不会有重大的损失。

上一篇:防火工作存在问题下一篇:护理安全文化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