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脉(精选12篇)
把脉 篇1
关于咖啡的记载始见于伊斯兰教的《古兰经》, 最大的种植产地在南半球巴西, 最昂贵的象粪咖啡产于泰国, 最大众的知名品牌蓝山、麝香猫、曼特宁、科纳, 无一不是舶来品。提起咖啡, 似乎天然少了几分中国味。
城市写字楼里的男女在午后享用一杯香气四溢的现磨咖啡, 被默认是洋溢着西式情调, 但很少有人了解, 杯中之物的原产地其实是不折不扣的本土货, 其中的咖啡豆大多数产自云南边境的“茶乡”普洱。
探秘“云咖”
在普洱, 随机与当地的出租车司机、商铺伙计交谈, 可以了解到, 他们也大多在乡下的几亩地里混种着茶树和咖啡树。“普洱纬度低、海拔高、风少, 特别适宜种咖啡”;若在街头问起咖啡, 几乎每个人都能操着浓重的云南乡音说出一番专业知识。
作为“舶来品”, 云南咖啡的种植历史始自1892年。在大理州宾川县, 至今仍生长着24株当年由法国传教士田神父种下的咖啡树。上世纪50年代, 为向苏联供应咖啡, 云南保山地区开始成规模种植小粒咖啡。因位置及气候优越, 该地“潞江一号”咖啡多次在全球性评比中获奖, 奠定了“云咖”的国际地位。后因中苏关系恶化, “云咖”历史被生生扯断。直至1988年, 为分散咖啡产地过度集中于南美洲 (产量占全球近半) 的风险, 跨国公司雀巢咖啡公司找到思茅地区, 以其作为咖啡新大陆, 破土培育中国咖啡产业。作为先行者, 雀巢既重启了“云咖”产业化发展的历史, 但也因此成为其后各种纠葛中一个绕不过去的角色。
咖啡与可可、茶叶并称为世界三大饮料, 其产量和消费量居三饮料之首。但因其对自然环境要求极为严苛, 中国咖啡种植集中在云南省和海南省。而云南地处亚热带高原地区, 其南部地区恰好位于上乘咖啡豆的“黄金种植带”上, 产量最大。2012年实际产量6万吨左右, 占全国产量的98%。
普洱素以“茶乡”闻名, 其实2012年其咖啡种植面积已达65万亩, 并有“中国咖啡之都”的称号。北回归线穿境而过, 和世界著名的咖啡种植地区哥伦比亚属同一个纬度区, 都是咖啡种植的黄金地带, 美国特种咖啡协会还把思茅小粒种咖啡与哥伦比亚咖啡做过比较, 综合评分哥伦比亚咖啡85.88%, 思茅小粒种咖啡88.75%, 比哥伦比亚咖啡还高3个百分点。这里有着被称为“插根扁担也能发芽”的小气候。正是这样的气候特点, 令素以茶叶闻名的普洱成为隐秘的咖啡天堂, 亦是星巴克、雀巢的原料后花园。
记者通过多个渠道证实, 去年星巴克在整个普洱地区带壳豆的收购量约在4000~5000吨之间。2010年星巴克大中华区董事长王金龙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 若以星巴克单店咖啡饮品每日消耗10公斤的数字计算, 在中国市场一年消耗的咖啡豆生豆量大概需要6000吨。换言之, 如今星巴克在中国消耗的咖啡豆多数产地都是云南。
其实早在星巴克于国内开出第一家咖啡店时, 雀巢就已经深耕普洱长达13年。“在‘茶乡’种咖啡”这个现在在许多外行眼中还带有几分猎奇色彩的举动, 早就因普洱优厚的自然条件而成为雀巢提前布局的战略安排。官方数据显示, 目前云南出产的咖啡豆有七成被星巴克、雀巢、麦斯威尔等咖啡巨头瓜分, 普洱出口的咖啡则占了云南省总出口量的77.8%。
井喷式增长
伴随着2008年普洱茶泡沫的破裂, 跨国公司经过20年发展培育的云南咖啡产业开始大跃进式扩张。2010年, 因全球咖啡市场供求失衡, 云南小粒咖啡是年卖出了每公斤超过40元的高价, 利润率超过200%。如此景气的行情, 开始整体助推云咖种植面积迅速增加。
面对当时诱人的行情, 不仅咖农自己大幅扩种, 当时有很多坐拥暴利的房地产老板都抛掉楼盘, 种植咖啡。
云南省咖啡产业协会会长熊相入也预测, 云南如果20年内有一个产业能跟烟草媲美的话, 就是咖啡;30年内有一个产业能超越烟草的话, 仍是咖啡。
市场前景之外, 看得见的利税及出口创汇总额, 也让云南各地政府发展咖啡的激情被激活, 成为此轮产能竞赛中一个不可忽视的推手。
最具代表性的, 是原先在行业内默默无名的临沧市。该市正处于保山市和普洱市之间。2011年底时, 该市咖啡种植面积不足7万亩, 在主产区的名录中无一席之地。到2012年底, 该市咖啡种植面积已增加到27万余亩。临沧市成为云南省内仅次于普洱的咖啡大市, 而一年前刚刚获得“中国咖啡之乡”称号的德宏市, 则被临沧市挤到了第三名。如今咖啡已经被列为临沧市“十二五”期间重点发展的十大特色产业之一, 临沧将用3~5年的时间, 把咖啡培育成临沧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标志性产业, 把临沧建成云南乃至中国重要的咖啡生产基地。
原本的优势产区, 自然也不示弱。2011年底, 云咖三大产区普洱、德宏、保山三市的咖啡种植面积, 已经分别为43.79万亩、18.25万亩、15.09万亩。
相关部门借此东风出台规划, 2011年云南省咖啡产业协会和云南省发改委等多个部门, 第一次共同编制公布了《云南省咖啡产业发展规划 (2010-2020) 》 (下称《规划》) 。与现实发展相比, 这份《规划》设定的目标过于谨慎。《规划》设定, 到2015年, 全省咖啡种植面积发展到100万亩;到2020年, 达到150万亩。
据统计资料显示, 云南的咖啡种植面积从2008年的39万亩发展到2012年的130万亩, 仅用了4年时间, 云南咖啡尽管遭遇过干旱、价格下滑, 虽一路曲折前进, 但云南咖啡产业的发展势头从未减弱, 按照当前的发展速度, 150万亩的目标也将在未来一两年间完成。
“云咖”之困
在产能快速发展的同时, 云南咖啡产业所面临的各种问题也渐渐浮出水面。
在咖啡主要种植区, 土地冲突时有发生。有些十多年前就已经搬出村子的人, 现在也要求搬回来, 以便重新得到土地种植咖啡。在咖啡的各个主产区, 这样的例子屡见不鲜。
咖啡似有一种贵族气, 无论是种植施肥还是晾晒加工, 都要求咖农极为用心。任何一个环节的不足, 都会导致下游产品的失败。这种质量要求与农民获取更高利润的理念产生冲突。如今多数咖农将原本1.5米的株距变成1米。有些地方一亩地密植将近700株的咖啡树, 不仅不好采收, 还将大大降低咖啡的品质。
咖农还对种苗重视不够。最近十多年来, 云咖主产区大量发展卡蒂姆品种。而铁皮卡、波邦这些优良品种却相继消失。卡蒂姆是用抗锈能力强的蒂姆种和波邦的突变种杂交形成, 是高产的商用品种, 但杯品和口感, 均次于前两者。如果种植品种多为卡蒂姆, 那么从源头上来说, 云南的咖啡品质就难以保证。这一问题短时间内无法解决。中国的咖啡种质资源基因库在云南德宏热作所, 虽拥有285份种质资源, 但由于投入长期不足, 已经拿不出几个优质高产的新品种。相比之下, 哥伦比亚国家咖啡研究中心拥有1100多份品种种质资源, 能够不断提供抗逆性强的品种。
因缺少统一的生产标准, 在采收环节造成的问题, 也会对那些即使原本品质不错的咖啡豆造成二次伤害。与采用机械化生产的巴西不同, 云南的地形地貌决定了其咖啡只能人工采收。以每亩地需要三个采收工人为例, 100万亩地, 就需要近300万人次的劳动力。在找不到足够廉价人手的情况之下, 为减少成本, 云咖采收大多不进行区分, 红色和绿色咖啡豆混在一起, 一次采收完毕, 造成咖啡品质参差不齐。
云南咖啡产业发展的最大困难在于云南的咖农在咖啡定价体系中无话语权。据了解, 云南省咖啡贸易的定价 (议价) 方式是:首先查看国际市场 (纽约期货市场) 的价格, 再了解雀巢公司的收购价格, 结合云南市场其他企业的报价行情来定价和议价。
在云南咖啡种植区, 和上了年纪的咖农谈到咖啡行情时, 他们常常会蹦出“纽约”、“期货”等几个洋气词汇, 与地处西南边陲的偏远方位、年过古稀的高龄似乎很不协调。
而今年关于咖啡最高频的话题却只有一个:跌价。有业内人士透露, 在刚过去的采收季, 收购咖啡米的平均价是16.5元/公斤, 带壳豆只卖13元/公斤, 咖啡鲜果更是卖出2元/公斤、比白菜还廉价的超低价, 而上一个采收季, 咖啡米价冲高到40元/公斤, 如今已经腰斩。
虽然全球收购价普遍下跌, 但在市场上比一比, 却让人深思。2013年以来, 云南咖啡的平均亩产高达225公斤, 但国内市场价只有16至17元/公斤。巴西亩产在80公斤左右, 卖价为30至33元/公斤。哥伦比亚为52公斤, 卖价35至38元/公斤。即使是品种次于云南阿拉比卡 (小粒种) 咖啡的越南罗布斯塔 (中粒种) 咖啡, 卖价也要比云南咖啡高1至2元。
“虽然拥有定价权不现实, 但可以争取话语权。”云南省咖啡行业协会秘书长李功勤认为, 拥有话语权的关键是品质。他举例说, 牙买加的蓝山咖啡2012年的产量仅2400吨, 但在国内市场的生豆卖价高达400到500元一公斤, 正是因为品质高。
由此可见, 目前云南咖啡的品质与独有的自然条件并不匹配, 云南若想争取话语权, 应种更好和价值更高的咖啡, 而不是种更多的咖啡。
另外, 从整个产业链来看, 云南本土咖啡企业发展也面临困境。龙头企业后谷咖啡原来是雀巢的重要合作伙伴。该公司较早开始从事咖啡种植和加工, 是本土咖啡产量最大的企业。近年, 该公司希望实现产业链的升级, 一方面是通过租赁农民土地, 扩大自有农场的种植面积, 从农户合作为主转变为自有农场为主;另一方面是建成国内最大的速溶咖啡生产线, 年产能超过1万吨, 加大从速溶咖啡、咖啡机到咖啡馆的自有品牌的发展力度。后来的事实证明, 激进的产业链扩张严重脱离了产业的现实, 造成企业资金严重紧缺。2010年, 公司引进了私募股权基金, 但很快陷入了创始人与投资者的罗生门式纠纷。2012年末, 这场纠纷终于以企业回购股份的方式得以平息。企业显然元气大伤。
突围之路
大跃进式的种植面积扩张及贸然的自我品牌扩张都将遭受市场的惩罚。快速膨胀的云咖行业亟须寻求突围之路。
突围要从自身品质做起, 提高品质。云南应从种植区域最优、良种良法有效推广、管理机制精简化高效化、产区基础设施建设、产业链无缝对接等方面入手。云南咖啡产业要遵循自然规律、科学规律和经济规律。产业促进部门应认真研判发展路径及扶持方式, 在市场定位, 产品取向、产业结构和重点方面有所创新。地方政府和相关部门应更有针对性地帮助咖农和企业发展, 充分发挥服务和指导作用。而不是一味地鼓励大面积种植。
咖啡从种植到成为商品, 要经过采摘、脱皮、发酵等多个环节, 任何一个环节都决定着咖啡品质。另外, 在业界还有一种说法, 因为云南咖啡产业缺少可以统一执行的质量标准, 采购商用自己的标准在云南产区走一圈, 就可以把收购价从二十多块压到十几块。这种说法虽然夸张, 但也显现出云南咖啡产业规范和标准缺失的尴尬。李功勤进一步分析说, 咖啡采购是“买涨不买跌”, 价格高时, 采购商什么品质的咖啡都一并收购, 但价格低时, 对品质就会特别挑剔, 而云南咖啡品质参差不齐的问题也在此时显露出来。
由此可见, 政府应尽快制定咖啡种植加工的规范, 同时制定云南咖啡的统一质量标准, 并得到有效的落实, 增强市场竞争力。
培育本土龙头企业也是云南咖啡产业发展的必经之路。咖啡豆的质量再好, 但是人们记住的只有雀巢、星巴克的名字, 而没有记住产地。雀巢公司进入普洱收购咖啡豆已有多年历史, 但市场上消费者认识的只是“雀巢”, 而非普洱或者云南。
另一面, 云南咖啡企业的“小、散、乱”现状, 也成为树立品牌的掣肘。云南全省咖啡产业没有一个主心骨, 企业间为了自身利益恶性竞争, 让咖啡产业的发展和升级受到极大制约。
咖啡巨头是全球采购, 对云南咖啡的采购量始终有限, 如果没有自己的咖啡骨干企业, 始终是受制于人。同时, 国内每年的咖啡消费量增长接近15%, 消费空间巨大。针对国际国内两个市场, 培育地方龙头企业和树立品牌十分迫切。
原材料出口仍然是云南咖啡行业最大的利润来源, 从另一个角度看, 云南的咖啡产业精深加工不足。例如, 普洱咖啡生产也大都停留在产业的低端, 从事产品的粗加工, 或向高端企业提供原材料, 进行深加工企业只有3个, 且生产规模小, 产品质量与加工技术先进的企业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与咖啡产业相关联的产业同样发展滞后, 比如对咖啡食品、咖啡饮料、咖啡粉以及咖啡生态园旅游、咖啡馆、咖啡包装制品等的开发等。
因此, 要抵御价格持续下滑和咖啡卖难的风险, 云南咖啡就必须走精深加工和品牌营销的道路, 提升云南咖啡附加值, 延伸咖啡产业链。
作为咖啡世界的后来者, “云咖”如何培育自己的品牌并成功突围?答案并不清晰。而迅猛增长的云咖产量, 能否在国际市场中挤占更多的市场份额?也仍属未知之局。但可以预见的是, “云咖”要想在经历阵痛后突围成功, 需作出一番努力。
把脉 篇2
召开期中考试总结表彰大会
11月13日下午,马村镇南陆小学召开期中考试总结表彰大会,对全校期中考试中涌现出的38名成绩优异的学生代表进行了表彰。11月上旬,全镇进行了统一的期中考试。该校整体教学质量稳中有升。为了给教学工作把脉,总结经验,查找问题,引导学生有效学习,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升,该校进行了认真总结分析。成绩突出的教师做了典型发言,分享了班级管理和学科教学经验。在今天的总结表彰大会上,获奖的学生领取了奖状奖品,优秀学生代表还交流了学习的成功经验。
校长陆书言同志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他勉励获奖的同学们戒骄戒躁、再接再厉,保持先进;要求全体同学向获奖同学学习,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勤奋刻苦,提高成绩,争当先进。目前该校已形成了浓厚的抓质量的氛围,全体教师真抓实干,一心一意抓教学,努力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把脉北京人口 篇3
常住人口1961万,提前10年突破2020年控制规模;外来人口十年间增加四百余万;核心区人口密度达到每平方公里23407人,人口分布严重失衡……随着北京市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及其解读的陆续出炉,那些令城市管理者焦虑、令普通市民感同身受的人口问题仿佛一下子摊在眼前,清晰得令人不容回避。
一场人口调控战其实已悄然打响。北京市“十二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在“遏制人口过快增长”的同时,将逐步构建适应首都发展的人口格局。从去岁至今,伴随清理群租、清理地下室、限购汽车、限购房子一系列举措与行动,“以证管人、以房管人、以业控人”的人口调控新模式逐渐成型。然而,在日渐趋紧的调控政策面前,北京这座以“包容”为城市精神的特大城市,如何继续吟唱“北京欢迎你”的主旋律,完成人口政策从“管理”到“服务”的转变,目前仍在艰难解题。
——本刊编辑部
生活在北京,才知道什么叫做拥挤。挣扎于北京的早晚高峰,最能体会到这座城市剧烈的人口膨胀。
在不断严峻的形势下,北京人口调控政策正由松至紧悄然转型。在此背景下,记者采访了北京市人口学会会长、中国人口学会常务副会长、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院长翟振武教授,希望能从他的讲述中梳理出突破北京人口困局的思路。
北京究竟有多“包容”?
“六普”数据显示,北京市登记常住人口共1961.2万人,与2000年的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十年间增加了604.3万人。翟振武补充说,这将近两千万人口还不包括400万左右的瞬时人口。这就意味着,每天生活在北京这块土地上的人,已经达到了2400万左右。
谈及北京人口的发展趋势,翟振武认为,外来人口的增长相较于户籍人口来说给北京带来的压力更大。如果不加以控制,或者没有比较严格有效的调控手段,北京的人口数量还会持续攀升。
这一趋势由两大因素决定。首先,中国人口总量还处于增长阶段,根据“六普”数据,全国总人口为13.4亿。对照国家人口发展研究战略课题组发布的国家人口发展战略研究报告,“到本世纪中叶,人口峰值控制在15亿人左右,之后人口总量缓慢下降,人均收入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两者之间的差距尚有1亿6千万左右。
其次,中国的城市化进程正处于快速发展时期。中国社会科学院近期发布的《2012年社会蓝皮书》显示,2011年中国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已经突破50%,中国城镇人口数首次超过农业人口。这意味着,以2011年为转折点,中国将从农业人口大国蜕变为城市人口大国。
城市化的进程从国家发展的角度来看是必须的,翟振武说:“一个国家不可能没有城市化的发展或城市化水平比较低,而实现自己的现代化。所以在学术界里有一句话,叫做城市化在很大程度上是现代化的同义词。”
要实现现代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城市化水平的提高是必然前提。普遍认为,当一个国家的城市化率达到70%时,发展才趋于稳定。中国要将城市化水平维持在70%左右,就意味着15亿人中将有11亿左右的人长期地居住和生活在城市。中国目前的城市人口只有6.7亿,因此,人口继续向城市流动和迁移是大势所趋。
不同于“羊吃人”的英国圈地运动,中国的城市化进程有其独特的时代色彩。中国的农民大多保留有家中的田地房屋,生活轨迹徘徊在城市与农村之间:他们工作时居住在城市里,每逢年节回家探望,老了更要落叶归根。这样的中国式迁移颇像出趟长差,迁移成本低,决定容易做,所以人口极容易流动。
翟振武认为,人口迁移过程中,流动人口逐渐形成了三大人口聚集地:京津唐大都市经济圈得益于现有体制下全国资源向首都的集中;珠三角和长三角的形成与发展则得益于工商业的发展、先行对外开放所导致的外资进入,以及自主型城市化。同时,新疆由于农业产业的发展,也已经成为三大经济圈以外的第四个人口聚集区。据翟振武判断,这“三大一小”的吸引力短期内不会减弱,今后的流动人口目的地依然会是这四个区域。
总人口不断增长,人口分布急剧向城市聚集,北京在这两大因素的同时作用下,无疑将面临更大的压力。破解北京人口压力的难度究竟有多大?人口调控之路将要走向何方?
人口调控,难度几何?
舆论压力——羞答答的调控
北京人口管控所面临的舆论压力过于强大,这导致政府在做出决策时不敢下决心,犹犹豫豫,犹抱琵琶半遮面。从清理违法出租地下室到机动车限号,再到人口管控,每项改革在实施之初都顶着巨大的压力,举步维艰。人权、平等的问题面对城市治理的种种手段,有时显得水火不容,改革只能被迫在夹缝中羞羞答答地展开。但是,提及北京人口调控的前景,翟振武仍是乐观的:“我相信未来北京人口的管控政策,越来越能够采取一些有效的措施。因为这是一个逐渐的过程。”
城市功能——不能承受之重
北京加诸自身的功能过多、定位过杂,除了传统的政治中心、文化中心、金融中心,北京更要建成国际城市、贸易中心、现代制造业中心、旅游城市……北京需要经济发展,需要GDP,也需要文化和教育。北京被赋予了如此多功能,背负着如此多期待,这座城市人口扩张的欲求也就显得比其他城市更加强烈。
要实现这些功能,除了资金和设备外,各层次的劳动力也成为了必需品。在供需杠杆的作用下,劳动力的巨大需求使得人口涌入成为了直接结果。北京既有好的待遇、好的公共服务,又有内在的人才需求,疏散城市人口必然不可行。
低效三产——中南海里炸油条?
“北京的第三产业产值比例很高,占到70%以上,但是第三产业的劳动生产率较低,为什么呢?这与北京第三产业发展的过程是有关系的。”
翟振武给记者举了一个生活化的例子:“我相信你们家楼下就有卖菜的、卖油条的,各种小摊都有。中南海里要是弄100个小商小贩,估计也能生存,买烟也方便了,吃油条也方便了。”事实也正是如此,记者所居住的小区规模不大,只有400户左右人家,除超市外,卖菜的商贩还有两家,并且相距不远。本就不大的市场加上行业间的竞争,使得两家菜贩的利润都十分低,只能勉强糊口,以极低的标准维持生计。
北京起初发展第三产业的动因,是要解决就业问题和服务问题。然而第三产业发展多年后形成的结果是,无论哪个城市,无论城市大小,“都没有像北京这样三步一个小饭馆,五步一个小卖铺,六步一个小烟摊,满大街全是小摊贩。”此般第三产业的发展态势显然涉及了生产规模和效益的问题。
在翟振武看来,北京的这些零散摊贩基本上都处于“勉强自己能活”的状态。这样的第三产业,劳动生产率极其低下。大量的小商小贩,使得第三产业的内部结构优化无法顺利进行。北京的人口问题与这样的产业结构有着密切的关系。现有的第三产业大多都是这样的传统服务业,金融业这一类投入产出双高的高端第三产业却发展得远远不够。劳动密集型的第三产业占用了大量劳动力资源,却不能做到集约化、效率化生产,严重影响了第三产业的效率,同时也增加了不必要的劳动力需求。
开给北京人口问题的处方
优化第三产业结构,保持经济平稳发展
针对第三产业结构优化的问题,翟振武指出,修订行业准入标准是必须的。只有制订行业的准入标准,才能提升效益,扩大规模,引导行业逐渐走向规模化、走向高端、走向高效。世界500强企业是依靠高生产效率产生的。仅依靠散沙式的小作坊无法建设现代化的企业和国家。
翟振武认为,在改革初期,北京放开第三产业、加快服务业发展的决定是极其正确的,但是经济搞活之后,政府应当开始逐步引导,发展具有规模的企业。现阶段需要得到大力发展的是整合了零散劳动力的“超级市场”式的企业,而不是大量无序的小商小贩。解决人口发展过快的问题,北京更应该加快规模企业的发展,以规模带动效益。
nlc202309022002
在优化第三产业结构的同时,保持经济的平稳健康发展也是缓解人口压力的必要前提。在这一问题上,很多国外的经验都能够适应北京的市情。巴黎和伦敦在人口迅速膨胀阶段都制定过法律,对于一千平方米以上的办事机构和厂房建设进行严格审批;同时,市政府鼓励大型企业向郊区迁移,以缓解市中心压力。国外许多城市以快慢交替的形式保持经济增长,走扩张——平稳发展——再缓慢扩张的道路,而北京城市几十年来一直保持着直线式的快速膨胀。改革开放前,很多中国人认为经济增长越快越好,但是,在经历了几轮过热经济增长产生的一系列实际问题后,中国人逐渐体会到,经济增长慢不好,但经济增长过快也不好,它会导致经济过热,资源紧张,对国家的长远发展弊大于利。
异地养老不是伪命题
异地养老的话题引起了社会热议,也引发了诸多误解,疏散老年群体并不是要把这些为北京做了一辈子贡献的有功老年人赶出北京,而是要为他们提供更好的条件,更便宜的房子、更好的医院和社区,让老年人自愿搬离市中心。
翟振武认为,异地养老成功与否,关键在于谋划。要实现异地养老,先要解决三个现实问题。首先要有好的医疗条件,其次要解决异地医疗费的报销问题,第三要有成熟的社区和完善的家政、餐饮和娱乐服务设施。
“北京是适合工作的地方,竞争机会多,收入也好。但老了要找个中小城市,山清水秀,生活节奏比较慢。打牌下棋,河边散散步,吃得又好,医院的水平又能够达到要求,何必在北京挤着呢?异地养老是能够做到的,关键是周围配套的条件和设施措施能不能跟上,如果能跟上,大部分的老年人还是愿意出去养老的。”
保证外来者的公平权利
“对人口的调控,不要控个人,要控单位,控企业,控行业。”
如何在调节北京人口的同时保证外来者的公平权益,是人口调控面对的一大难题,也是极易引发舆论热议的焦点。翟振武提出,人口管控的目的是保护各类外来者的权益。要做到这一点,一方面要完善行业准入机制和就业机制,要求雇主为所有受雇人员缴纳五险一金,同时要求相应的卫生条件、最低工资标准、劳动时间保障。北京要建立的是首善之区,不该用把生活质量降到最低的方式探求人口容量的底限。
翟振武希望在北京形成这样一种状态:找工作确属不易,但是一旦拥有工作,就能生活得有尊严、有质量。这样的竞争机制,将会使得找不到工作的人转移就业地点。同时,这样的竞争环境,也会使得不愿承受巨大工作竞争压力和高生活成本的人向二三线城市迁移。
另一方面,要规范房屋出租行业。地下室出租明显违法,但又屡禁不止。在翟振武看来,要治理这一问题需要做到软硬兼施:要制定严格的《出租法》作为坚强后盾,控制住出租房屋来源,对违法的出租房屋者进行处罚,是解决违法出租问题的正解。但在实际的清理过程中需要采用循序渐进的缓和手段,不搞突击,不搞运动。突击式的执法月、检查月,是急功近利的短期行为,极容易将矛盾激烈化,要把解决问题变成长期的日常工作,方能奏效。
诸多方面的现实共同影响着北京的人口形势,从入学到就业,从工作到养老,从政策到经济,牵一发而动全身。城市人口调控的目的,是为了让已经很拥挤的城市得以喘息,是为了给居住在城市的人和即将迁入城市的人提供更宽松的生活环境。
怎样让人口调控政策摆脱“涉嫌歧视”的阴影,怎样让生活在城市中的人更有尊严,怎样在人口扩张和产业发展中作出平衡,让年轻人拥有更公平的教育资源和就业机会、让老年人在优质的环境中养老,是调控道路上必须要正视和解决的问题。要实现北京人口调控的设想仍然任重道远,但依靠政策的支持和社会的理解,北京人口调控向前迈进的每一小步,都将让这座城市更加接近她走向开放、和谐的梦想。
把脉2014商业 篇4
从商业市场环境的内容上来看, 可将其分为政治环境、法律环境、经济环境、技术环境、市场社会文化环境、市场自然地理环境和市场竞争环境等七大方面。而这七大方面无论哪一方面发生了重大变化都会对某些企业造成很深的影响, 所以企业的相关调整变化一定要跟随商业市场环境变化的步伐, 具体的做法则是要密切关注上述七大方面, 从其着手, 在其发生变化时及时地做出相对的应对措施。
2014年已经过去了两个多月, 相信大家也都看清楚一件事情, 那就是中国的经济发展已经开始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仿佛30年是一个轮回, 当初的三中全会上强调中国经济发展进入全新阶段, 而现在的国内经济又开始了一个全新的旅程。但是目前国内经济增长速度与30年前国内经济增长速度相比是有很大不同的。过去的30年里, 国内的经济增长速度都是处于一个较高的水平, 可以说是高速增长时期, 而当下国内经济增长速度用一个比较流行的说法是从过去的高增长降到了现在的中高增长。所以说2014年国内经济还在调整期, 不会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既然2014年国内经济不会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那么2014年国内商业市场环境也不会发生太大的变化, 政府的宏观调控不会在这样一个经济调整期采取大动作, 政治、经济、法律这三方面在这一年里将不会有太大变化, 而技术、市场社会文化和市场自然地理这三方面无论在哪一年代都是相对较为稳定的, 最后剩下的就只有市场竞争一个较大因素。所以, 2014年国内商业市场环境是相对比较稳定的。
众所周知的是, 商业市场环境的变化一方面给企业带来了市场机会, 另一方面又对企业形成了某种威胁。因此, 对商业市场环境的调查, 是企业开展经营活动的前提。只有认真仔细的调查清楚国内商业市场环境, 企业才能针对其作出相应的应对措施, 从而来迎合消费大众。
分头调研 集体把脉范文 篇5
积极探寻县(市)人防工作追赶跨越的真法实招
为进一步加强我市县级人防工作,针对我市县(市)人防工程建设中存在的制度不规范,发展不平衡,编制不统一等问题和省政府联合督组在导县(市)人防工作时的有关批示精神,石家庄市人防办于9月下旬至10月底,利用1个半月的时间,由班子成员带队,分头对全市17个县(市)和矿区人防办进行了专项督查。主要采取听取汇报、实地查看和座谈交流等方法,重点对领导重视、政策法规落实和人防全面建设3个方面24项内容进行了督查。
办党组及时召开了党组扩大会议,通过对督查情况分析,查找了制约县(市)人防发展的根本原因,提出了改进措施和方法:一是加强培训,提高素质。每年由市办举办政策法规、工程管理、通信警报等人防业务培训班,增强人防队伍的工作热情和业务能力,努力实现县(市)人防工程建设的追赶跨越。二是落实编制,理顺关系。尽快与市委组织部、市编制办公室等部门协调,统一全市县(市)人防办编制体制,落实人员编制,从根本上解决人员少、兼职多、工作不到位等问题。三是定点承包,随时督导。市办党组成员分包县(市)人防办,对各项工作情况及时督导,发现问题及时上会研究对策;适时与市人大、市政协、市政府督查室联合进行督导,促进县(市)人防工程建设的追赶跨越,确保全市人防建设谋大发展,上新台阶。
把脉森林 绿色发展 篇6
他的名字叫尹伟伦。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林业大学教授,国家级重点学科生物学带头人,博士生导师。几十年来,尹伟伦始终奋斗在林业教学和科研第一线,勇于承担培养人才、科学研究的重任,培育了一大批优秀人才。
尹伟伦现为中国工程院农业学部主任,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在全国两会召开前夕,本刊记者采访了正在深圳大鹏新区考察的尹伟伦委员。
致力科技创新
为林业科技事业做出突出贡献
绿色是美妙宜人的,充满生命的活力。著名女作家冰心曾说过,绿色象征着:浓郁的春光、蓬勃的青春、崇高的理想、热切的希望……
尹伟伦的一生就是与绿色打交道。当年,他考入北京林学院(现北京林业大学),林业专业并不是他的第一志愿。但既然学了,就要努力学好。在绿色的校园里,到处都有他学习的榜样。老一代的林业大师汪振儒、范济洲,年轻些的林学家沈国舫、王沙生、高荣孚,都给过他许多教诲和帮助。从他们身上,他学到了许多东西。
“我就是一片绿叶。”尹伟伦这样评论自己。作为植物生理学专家,尹伟伦教授对绿叶的功能再清楚不过了。这些看似简单的绿色生灵,在阳光的照射下,默默地制造氧气和营养,默默地供给林木生长,默默地为世界造福。尹伟伦刚刚开始了解绿叶时,就喜欢上了这位忠实的朋友。
作为我国著名的林学家,多年来尹伟伦始终以高度负责、开拓创新的精神敏锐地把握國内外科技发展方向,在林学、生物学及二级交叉学科领域中广泛开展科学研究,先后主持或参加了数十项国家科技攻关和高新技术研究、重大基础研究等。他针对我国造林缺乏良种壮苗导致林地生产力和生态效益远低于国际水平的难题,坚持从基础理论研究入手,创建了林业生产急需的抗旱、抗盐、速生良种评价、检测、选育和速生良种园丰产良种等理论和新技术,取得了大量突破性的成果:研究建立了评价苗木质量的生理指标体系、植物生命力判断技术、茎尖监测根系水分吸收功能的技术、植物抗旱抗盐能力定量评价技术、利用光合性能预测生长潜力技术、人工促进良种园开花结实技术、按生命需水程度精准节水灌溉技术等,理论创新和应用效益巨大,推动了产业发展。1995年至今共获国家发明奖和科技进步奖5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15项。
他建立人工促进速生良种园开花结实技术即良种丰产技术,攻克速生良种开花迟、结实少甚至几十年都不开花结实的难关,总结出10余个树种的人工促花结实技术,使水杉种子园20多年无一种子收获的难题彻底解决。目前成果推广范围覆盖东北、华北、华中10余省,取得巨大的经济效益。
他创立光合性能评价生长潜力技术及速生良种筛选技术,得到了《世界林业纪要》的高度评价“在杨树栽培生理工作中做出最卓越成就的,是尹伟伦利用光合速率、光呼吸速率对杨树生长潜力进行苗期早期预测,是较理想的综合指标”。
由于在林业研究上的突出贡献,尹伟伦被聘为国家中长期科技战略专家、林业战略首席专家,还兼任国际杨树委员会执委、中国林学会副理事长等职,在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国家林业战略研究、大兴安岭火烧迹地森林恢复及国家林业重大科技工程等多项林业生态建设重大工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作为国家级重点学科的带头人,他具有很强的责任感和竞争意识,不断凝练学科发展方向,积极开拓研究新领域,带领学科在全国同类学科中处于领先地位。
他在科学研究中,严谨治学、学风正派、勤奋拼搏、数十年从无休息日,且每日工作十几小时,废寝忘食,忘我工作,对科学事业具有很强的奉献精神和团结协作组织攻关能力,获得了一致好评,得到众多表彰和奖励。1993年起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先后被评为省部级和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2003年获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称号。更值得指出的是,由于在工程科技方面取得的突出成就,200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他是2005年我国农林高校中唯一当选的院士,成为了我国林业系统最年轻的中国工程院院士。
坚持教书育人
培育大批优秀人才
1981年研究生毕业留校任教后,尹伟伦就一直工作在教书育人的岗位上。他淡泊名利、无私奉献、爱岗敬业、为人师表,既树木,又树人,将宝贵年华献给了祖国的高等教育事业。
他以向学生传道解惑为己任,把提高教学质量看作事业的生命线,将满腔热情投入到研究生和本科教学、教材编写、实验室建设和教学改革中,极富敬业精神。他历年都承担博士生和硕士生的指导工作,多年坚持为研究生和本科生讲课。他努力钻研教学业务,潜心研究教学方法,不断探索教学技巧,及时将最新的科研成果补充到教学内容中去。他讲的课受到学生欢迎、同行好评。在教考分离的考试评比中,他所教班级考试成绩最高,他所教植物生理课不断更新教学及实验内容,被评为教学优秀课。
他学识渊博,治学严谨,诲人不倦,孜孜以求。在指导研究生时,他除将自己的最新科研成果和思路交给学生,同时还言传身教,用自己刻苦拼搏、勤奋敬业的实际行动和严谨治学的态度影响学生。他先后共指导近百名博士和硕士研究生。由他培养的不少研究生已晋升教授,成为教学科研第一线的骨干力量,并取得重要科研成果。
他一直致力于开展教学研究与改革创新。在讲授植物生理课过程中,他将繁杂的植物生理课内容提炼为一图一表,提纲挈领,融会贯通,化繁为简,化难为易,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这项一图一表教学法获得了学校优秀教学成果奖;“植物生理课教学改革”获得了北京市优秀教学成果奖。2005年,由他主持完成的“森林资源类本科人才培养改革的研究与实践”成果获得了全国林口唯一的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该项成果被专家认为是“森林资源类专业具有根本性的系统改革创新成果,居国内同类研究的领先水平”。整个项目针对我国林业高等教育存在的主要差距与问题,强调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的转变是森林资源类本科教学改革的首要问题,提出传授知识与能力素质教育相结合的理念,提出了将宽口径基础知识与专业技能及个性发展相结合,理论、实践、能力相结合、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相结合的全时空育人理念,坚持本科教育与终生教育相结合,确定了复合型、创新型、创业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制定出“一主两翼、三位一体”的重基础、宽专业、强能力、高素质的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了“理论授课体系、实践教学体系、第二课堂素质教育体系”的三个教学平台。
尹伟伦的教学业绩得到大家的好评,获得大量荣誉。1995年获全国优秀教师、北京市优秀教育工作者;1996年获宝钢优秀教师特等奖,1998年获全国模范教师,2004年获北京市教育创新标兵。
呼吁加强森林经营管理
时刻关注林业生态建设
作为一名政协委员,尹伟伦时刻关注林业的生态建设。把脉森林、健康发展。尹伟伦发挥学术优势,积极参与2008年南方雨雪冰冻灾后的森林重建和“5·12”汶川特大地震抗震救灾的科技支撑,组织专家奔赴南方雨雪冰冻灾区开展调研,提出林业灾后重建建议,向国家林业局党组汇报,并通过专家建议等渠道,积极向国务院和中央反映林业受灾情况和灾后重建政策建议,得到温家宝总理和回良玉副总理的多次重要批示。
2009年6月,全国政协灾后重建视察团来川视察,每到一处,一位温文尔雅的学者都对灾后的生态环境十分关注。他就是尹伟伦。他认为应尽快启动生态恢复重建工程的规划和实施,特别要搞好森林生态系统的恢复与重建工作。
针对罕见自然灾害已转向频发自然灾害的新特点,尹伟伦呼吁,强化自然灾害规律研究,完善对频发自然灾害的防治管理体系。
近年来,我国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发生几率进一步增大,包括雨雪冰冻、极端干旱天气、洪水、地震及泥石流等在不断频繁暴发,已对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带来了严重影响,更直接影响了我国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尹伟伦说,在罕见自然灾害转向频发自然灾害,各类自然灾害成为常态的情况下,我国防灾、救灾、减灾工作中存在的诸多缺陷日益凸现,减灾救灾面临的形势十分严峻。突出表现为两个缺乏:缺乏应对罕见自然灾害转向频发自然灾害的发生规律研究,缺乏应对频发灾害的综合应对和管理体系。
尹伟伦建议,加强各类频发自然灾害的科学研究,深化对自然灾害发生机理的认识;加大自然灾害的监测研究,进一步加强自然灾害的风险识别;完善灾害监测网络,提升地震、气象、水文、地质、森林草原火灾、农林病虫害等各类灾害监测预防能力;重点加强极端气象灾害综合探测和预报预警、大江大河重要河段洪水预报、地震及地质灾害群防群测等系统建设,不断提高灾害预测预报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尹伟伦多次在提案中,谈到要高度重视森林经营管理和低产林改造,不能只重造林绿化轻视森林经理,更不能只種不管,林地不仅绿起来还要长起来。要建立森林经营方案的法律地位,有产权的人必须有经营责任,每块林地都必须按照经营方案实施经营管理,不断提升森林质量和林地生产力。他说:“如果说森林没有经营管理,森林结构不合理,生产力低下,生态效益也就低下,这对于森林土地资源也是极大的浪费。”尹伟伦说,经过调查发现,抚育间伐后,林地生产力反而提高;修枝之后,特别是杨树修掉树冠三分之一的枝丫,木材蓄积量比不修反而要增长,还会减少木材的结疤,提升木材力学特性。他还倡导,森林的科学经营就是通过育苗造林——抚育疏伐——采伐更新的周而复始的不断循环,使林地青山常在永续作业,这就是一个可再生资源利用的循环经济典范。
尹伟伦建议把林业工程做成山水林田路综合治理,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的重要措施。该灌木则灌木,该乔木则乔木,不仅治理水土流失,使农林牧副渔都得到发展才是我们整体的管理理念。把森林生态建设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农民脱贫致富有机的结合起来,只有农业的产业中加入了林业产业结构,生态效应和农业林业的综合价值才会提高,这样广大农村的生态意识也会提高,林业扎根民众之中,才能为三农做出贡献。
尹伟伦提案也关注农林院校毕业学生的就业困难问题。他希望国家对农林业毕生应该有特殊的优惠政策,这些行业艰苦,工资低,应该更加重视他们,提高他们的待遇。
尹伟伦说,目前的就业压力是大,但他希望尚未毕业的大学生坚定信心,把当前困难和压力转化为具体学习的动力,只有更加勤奋努力,充实自己能力,把自己作强,才是人生应对多方面的竞争和挑战的良策。学校也应进一步调整教学计划适应社会对人才的各项需求。学生也要从自己做起,克服浮躁,脚踏实地,学到真本领,掌握实能力,立志到基层去,到边疆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艰苦的磨练会给你的成长和发展带来更多的能力和机会。这是被几代人的成长历史所证明了的。
“把脉诊疗”安全培训 篇7
把脉
认识上存在短视现象
安全培训不同于职业技能培训, 员工在经过培训后, 通常无法在生产上取得“立竿见影”的明显效果和迅速产生效益回报。因此, 一些企业的领导者不免心存轻视。虽然有些企业迫于政府或上级单位的强制要求, 不得不要求员工参加安全培训, 但“安全培训无用”的思想, 却在这些领导者的言行上暴露无遗, 并间接影响着受训员工。
有的企业嫌安全培训占用生产时间, 影响生产效益, 但不进行安全培训又无法应付政府或上级单位, 因此, 一些相关负责人便直接与安全培训机构私下协商交涉, 要求压缩培训时间, 在较短时期内给员工完成多个安全培训项目。这样的安全培训, 效果可想而知。就算培训师能力再强, 也需要有讲授的时间, 如果学时过短, 培训必然难以深入。对于学员来说, 也是如此, 短期内接受大量信息, 一方面不容易消化吸收, 另一方面还可能因为信息量过于庞大繁杂而造成混淆, 甚至比受训前更糟。
误以为安全培训能一劳永逸
安全培训不是一蹴而就的, 必须持续进行。时代在发展, 技术在进步, 安全知识也在不断更新, 因此, 员工曾经参加过安全培训不代表从此就不需要再进行安全培训了, 还必须定期认真复训复核。否则, 不但员工的安全意识可能会因为骄傲自满而逐渐淡薄, 还可能会由于时间关系, 导致安全知识逐渐遗忘, 甚至因为不熟悉不了解新安全技术规程而出现工作失误, 影响生产安全。
目前, 有些学员初到安全培训机构就告诉培训师, 已经是复训了, 要求培训师讲简单些, 早点下课。培训过程中, 这些学员大多不理睬培训师的授课, 积极与培训师交流的更是凤毛麟角。个别学员还会经常出现迟到、早退、缺勤的现象, 而且值得关注的是, 这种情况甚至出现在某些企业的中层干部中。
有意无意间忽视了部分员工
正如木桶的容水量取决于组成木桶的木板中最短的那块, 企业生产安全的好坏, 其实也取决于其中安全意识最淡薄、安全技能最差的那群人。因此, 安全培训应该是全员性的, 但在实践中, 一些企业却有意无意地忽视了一部分员工的安全培训, 大致可分为2类情况。
第一类是在领导者比较重视安全培训时。优秀的员工比较容易引起领导的关注, 所以, 安排各种培训时领导马上会想到他们, 给予他们提升自身素质水平的机会。由于认为安全培训很重要, 因此将大部分安全培训的机会, 都给予了这类优秀员工。于是, 导致这部分优秀人员“反复受训”, 甚至产生了厌倦心理, 而其他一部分员工却始终没能得到培训的机会, 这些人或许是最基层、最不受领导关注的员工, 但实际上他们才是最需要培训的。如果这种状况得不到改善, 这部分员工必然会成为企业安全“木桶”中最短的木板。
第二类是企业领导者忽视安全培训时。部分员工因为能力出众, 成为了领导的左膀右臂, 肩负了大量重要工作, 非常忙碌。因此, 每当需要安排员工进行安全培训时, “潜在的轻视”会令该领导者有意地避开这些优秀的员工, 而让企业中那些不受领导重视的员工去应付安全培训。久而久之, 其他员工都接受了安全培训, 而这部分优秀员工由于长期未接受安全培训, 反而成为了企业安全生产上的短板。
诊疗
那么, 应该如何疗治企业安全培训中的弊病呢?笔者认为, 可从以下2个方面入手。
从企业方面入手
第一, 企业领导必须端正对安全教育培训的态度。为了能够起到上行下效的作用, 企业领导者也应定期参加安全培训。只有正确认识安全教育培训对于培育职工安全意识和安全理念的必要性, 方能在安全培训的认识上拥有“远视能力”, 了解安全培训在企业安全生产上的长远意义和久远利益。领导重视了, 员工才会跟着重视, 真正投入心力。
第二, 企业对于各层次员工的安全培训重视程度应一致。当员工被调换到不同岗位, 或被提拔到高一级的管理岗位、高一级的技术岗位上时, 该员工宜接受新的安全教育培训。同时, 无论身处什么岗位, 从业人员都应定期进行知识、技术的更新, 并同步进行相应的安全培训教育。为保证培训的效用, 企业应事先调查清楚员工欠缺哪些方面的安全知识, 以便有针对性地安排培训, 并依工作岗位的不同注意安全培训的类别, 分批次进行, 以增强安全培训的务实性, 做到有的放矢。
第三, 更新培训制度。由企业出资让员工参加相应的外部安全培训后, 应定期对员工的安全知识、技能进行测试, 如果员工考核不合格, 则应由员工自行重新进行该项安全培训, 直至考核合格。以此使员工在安全培训时、安全培训后都能保持认真积极的学习态度。
从培训机构方面入手
第一, 安全培训的内容应与时俱进, 科学、先进并具有针对性。对于培训机构来说, 培训师在给别人培训前, 先要提高自己的能力水平, 掌握最前端最新的知识、技能, 并了解即将培训对象的安全知识水平、岗位特点, 以及参加此次安全培训所想达到的目的。根据培训对象的特点、要求, 制定有针对性的课程内容、授课流程, 并选择适宜的授课方式。
据笔者调查发现, 有些企业认为专职培训机构的培训师虽然理论深厚、口才便给, 但缺乏实际的生产实践经验, 因而在授课中有时会出现讲授内容与生产实际脱节、术语过多员工不易理解等情况。而若邀请企业内部相应工种、岗位上实践经验丰富的管理人员、技师来授课, 这些人员却又通常由于欠缺授课技巧, 导致知识表达不清, 往往是台上讲得满头大汗, 台下听得云里雾里。
因此, 笔者建议, 培训机构的培训师在为企业员工培训前, 应在得到该企业允许的情况下, 事先到生产现场考查一段时间, 观察现场状况, 辨析安全隐患, 并与企业员工进行沟通交流, 熟悉将要培训的员工们的岗位内容、安全操作程序等等, 再进行有针对性的安全培训, 必能达到较满意的效果。
第二, 更新安全培训的方法手段。很多的实践都表明, 传统的大学堂式的培训效果往往不佳。因此, 为了保证安全培训的质量, 培训机构除了要求培训师有较高的素质水平外, 还应采用丰富多彩的教学手段, 如相应的安全视频、事故案例、图片, 相关的趣味性游戏, 直观的模型等等。此外, 培训机构还应尽可能采取小班、特班, 方便培训师因人施教, 使培训内容与方式更具针对性。
把脉电商物流之痛 篇8
专栏小编:欢迎三位专家做客本栏目。近两年来电子商务产业快速发展,而相对滞后的物流业已成为瓶颈,急需快速成长起来,因此也就成为投资热点。目前,电子商务企业和物流企业以不同的方式加大对电商物流的关注,这充分显示出该产业前景的良好预期。请问三位专家,你们对此是怎样看的?
金玉其中:近年来电子商务市场呈现爆发式增长的趋势,与之息息相关的物流行业却没能跟上这个趋势,因此成为各路投资者的关注热点,尤其是电子商务企业,因自身利益相关热情更高,比如,阿里巴巴和当当进军物流业。阿里巴巴斥资百亿建设全国性仓储网络体系,当当则将组建一家配送服务公司。无论是阿里巴巴还是当当,都在力图搭建能够整合上游信息的物流平台,从而掌握在整个物流产业链中的主动权。
把酒临风:电商跨界经营物流似乎已成趋势,物流业成为投资热点,而且国家也鼓励电商自建物流。有关部门官员表示,“十二五”期间将是电子商务企业更快速发展的时期,而物流既是电子商务企业发展的瓶颈,也是电子商务企业发展的机遇。应鼓励电子商务企业在做客户的同时抓紧机遇进入物流行业,并在下一步的发展中向社会开放,成为物流体系中的新宠。
金玉其中:这是中国电商物流的发展趋势。因为目前第三方物流服务体系不完善,电商企业为了获得客户的满意度不得不做物流。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社会化分工越来越专业和细化,电商企业的物流将比第三方物流成本更低,效率更高。所以电商企业纷纷抢滩物流,包括亚马逊、京东、淘宝、当当、凡客、苏宁等主要的网上零售商均已加入自建物流行列。而一些规模较小的在线零售企业有的预计可以实现快速增长,也开始布局自建物流。
夜雨观澜:真是一派“欣欣向荣”啊。我认为,物流配送一直是电商企业发展的重要方面和制约因素,由于政策、交通等种种方面的原因,我国物流业整体处在低层次、低水平状态,效率成为饱受诟病的一个主要方面。那么,对此电商企业跨界经营就是一种好的解决办法吗?我看不是。物流发展方向是专业化,电商企业不具备这个优势,于是就烧钱铺摊子,抢占一线城市,疯狂自建物流,其实这是电商物流之痛啊。我们都知道采用第三方物流可以降低成本、提高物流效率,同时集中资源用于他们本身的主业,而且第三方物流已经成为发达国家物流的主流发展趋势,比如国际四大快递巨头他们不搞跨界经营,专心致志地搞物流。难道这些成功的案例我们就不能借鉴学习吗?非得千军万马挤独木桥,烧钱抢资源心里才踏实?
专栏小编:我听一些人讲,如果从专业化角度讲,电商物流由专业物流企业来做效率应该更好,但在中国物流已成制约电子商务产业发展的痛点,于是才引来电商企业的跨界经营,这也说明物流之痛程度很深,逼迫着电商企业自己疗伤,烧钱是为了实现快速配送。对此说法,你们是怎样看的?
夜雨观澜:欧美国家使用第三方物流企业的比例超过60%,日本甚至达到80%,全球物流业务外包平均每年增长1 7%,而我国使用第三方物流这一比例不到40%。电商企业对配送的专业性要求很高,如B2C行业的最终配送被称为last mail,对用户体验非常关键,不少企业在最后一公里基本都配备自己的专业配送人员。所以,我觉得作为发展中的中国物流产业和物流市场大国,应立足于高起点,走物流专业化跨越式发展之路。
金玉其中:模式可以有多种,物流专业化只是其一,电商自建物流未尝不可。你们看,亚马逊自建物流模式不是挺好的嘛。美国网上零售商亚马逊自建物流模式为电商企业树立了典范,它投入巨资兴建物流,除满足自身物流需求外,还为其他企业提供供应链管理服务,这种模式可以成为中国电商的发展方向之一。
夜雨观澜:中国电商自建物流是谁在推动?我看是资本在推波助澜。2010年京东商城获老虎基金c轮投资,201 1年获数字天空技术投资集团d轮投资。当当在2010年12月纽约交易所上市募集资金。没有这些机构的投资和上市募集资金,电商企业不会有如此疯狂的自建物流热情。
把酒临风:那是因为大家都看到自建物流的好处了。自建物流的电商企业可以通过自有的物流进行新业务的推广和品牌的宣传,对已购用户进行再次营销,提升再次购买的可能性及用户粘性。第三方物流公司无法完全满足,电商企业可以通过自有配送队伍上门的机会,进行其他服务和产品推介。另外,自建物流可以提升资金的回流速度。目前,尽管第三方支付市场用户群不断扩大,但是货到付款一直是部分用户比较青睐的支付方式。自建物流,对于电商企业来说,缩短了资金的周转速度,提升了企业资金的利用率。
夜雨观澜:现在电商企业并不赚钱,自建物流是靠融资或别人投资来实现的,他们面临很大资本压力。与其说自建物流,还不如说是唯恐落后而在跟风、抢地盘、烧钱,拼价格、拼上游、拼供应链,到头来会拼残了自己。
探究物流之痛的症结之源
专栏小编:且不说自建物流的对与错、利与弊,我们往深处看一下,是物流满足不了电商的需要,电商企业才自建物流的。那么,由此看来是物流出问题的。为什么物流会出问题呢?出了问题又怎么去解决呢?
夜雨观澜:你说的对,是物流出了问题。既然是物流出了问题,那么谁干都一样。只不过电商财大气粗,舍得烧钱,自认为比物流企业干得好。物流问题究其源是体制问题,不可能电商干物流问题一夜之间就解决了。
把酒临风:我承认是物流出了问题,而且是体制弊端造成的,这一点央视已经曝光了,交通、财税、交管等等很多部门把手伸向物流企业,他们日子肯定不好过。还有些问题是体制造成的,像EMS要天时有天时,要地利有地利,要人和有人和,是中国体制造就的“巨人”,可就是干不过外资和民营快递。当“四通一达”都在爆仓时,它却还四处抓单。政策保护都不能养肥它,多大的一个网络,却不能有效利用,真是让人觉得可惜啊。对此,人们只能说是:巨人不醒,体制笨蛋。
夜雨观澜:所以在这种体制下才会出现电商与物流的跨界之争,而其本质是利益之争。物流业内人士说,“电商做物流的生意,就是在跟物流抢市场。你凭什么跑到我的地盘上?你跑到我的地盘上就是跟我争!”201 0年中国电子商务的市场交易额达到4.5万亿,同比增长22%,其中物流快递年收入达到573亿元,完成业务量24亿件,日业务量突破1 000万件。巨大的利益诱使电商企业也开始进军物流行业,此间的领域渗透发展,是竞争而非合作。电商企业理由是,第三方物流公司快递网络覆盖不足、服务不够、丢损货件投诉居高不下,在这种情况下自建物流实乃无奈之举。物流业内人士认为,这些理由都不足以成立,中国的快递物流发展了近20年,已经有顺丰这样优秀的快递公司满足电商配送需求,电商企业之所以执意自建物流,是抢吃“肥肉”。电商自己吃肥肉,让快递公司啃骨头。自建物流配送的都是江浙沪粤京津等地区,留给物流企业的都是犄角旮旯受累不挣钱的地区。
专栏小编:其实这也反映出物流行业利润低的现状,除去人工成本,油费、过路过桥费、罚款、不合理税费等都是吞噬物流企业利润的元凶,正是这些因素的存在,使物流环境恶化,我想,可能这就是物流之痛症结的根源吧。对此,三位专家有什么看法?
把酒临风:我看不管是电商自建物流还是物流企业都得面对这些问题,油费、“最后一公里”等等问题,谁都绕不开。我们的出发点是搞好电商物流,那么无论谁在搞这块儿物流,都需要一个好的物流环境。
夜雨观澜:如果我国物流环境非常之好,我们也有强大的快递巨头,物流企业赚取合理的利润,电商企业得到很好服务,电商又何必烧钱自建物流呢?我认为这才是电商物流之痛的根源,物流企业赔本赚吆喝岂能为电商搞好服务?营造一个有序、公平、法制的市场才是治本之策。
专栏小编:现在我国物流业整体落后,水平不高,需要尽快强壮物流业,实现产业升级,提高核心竞争力,对此需要有一个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支撑,而目前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并不完善,要通过改革来促进完善。对此,你们有什么想法?
金玉其中:物流产业升级,靠谁升级?从历史看靠政府不可能给你升级的,政府制定产业政策,给某一个产业、某一项技术有一些优惠,做得起来做不起来还得企业自己搞。我们呼唤多年的物流产业升级为什么做不起来,是我们没有真正依靠市场、依靠竞争。什么时候升级?这些企业生存不下去的时候,也就是在现有资产的实体生存不下去时就会升级,当然它得有一个长远发展积极性,如果对未来,对明年、后年没有抱有希望,它也不会去升级。所有这些东西都需要改革,而目前的情况是我们“十二五”规划硬指标多,而真正的改革这方面只有强调却没措施。
把酒临风:最近几年来,深化经济改革如履薄冰,步步艰难,反映在物流业方面就是央视曝光的那些物流顽疾,当然绝不仅仅是那些。对于治理物流乱象,我们屡屡让步于行政管控的实用主义;对于破除国有垄断,过去十年间三度发文,文件级别一次高过一级,但是“国进民退”却成了无可回避的现实。虽然中央着力推进改革,但是许多地方政府往往打着“维稳”保经济增长的名义阻碍了改革。比如,清除坑害物流的公路“三乱”,发了多少红头文件仍然管不住。如果将种种问题归因于政策执行不力、地方保护主义严重乃至一些地方官员执政水平不高,我看解决不了物流方面的问题,这些问题究其根本是政治体制问题。
专栏小编:我们由电商物流之痛开始挖掘它的根源,它的根子是我国物流企业不能适应电商的快速发展,那么物流企业为何没能成长起来?一个很大的原因就是物流市场环境不好,原因是我国市场经济体制不完善所致,而经济体制改革的滞后源于政治体制改革滞后。由此说来,政治体制改革将是我国下一步改革的重点,而唯有政治改革才能推动我国经济的发展。
夜雨观澜:我非常赞同“唯有政治体质改革才能推动我国经济的发展”这个说法。当前全球经济已经出现“二次探底”的迹象。这一轮“二次探底”的幅度可能会相对较浅,但持续时间较长,因而必定会冲击我国的经济。美国经济再度出现衰退的可能性在增大,而美国贸易保护主义必然对中国出口采取强硬措施、逼迫人民币升值,我国经济因此会出现震荡。那么,应对之策就是要提振内需。然而,通胀、“三高”(高房价、高医疗费、高物价)、低工资让工薪层不敢消费,内需市场注定萎靡,再加之出口受阻,我国经济增长速度可能会降低,那样的话,物流业会受到冲击,物流企业处境更艰难啦。
把酒临风:我国很多问题之所以长期存在,并且始终找不到解决之道,改革在一些领域甚至出现反复和退步,仍在于政治体制改革的滞后。邓小平对曾明确指出:我们所有的改革最终能不能成功,还是决定于政治体制的改革。只搞经济体制改革,不搞政治体制改革,经济体制改革也搞不通,因为首先会遇到人的障碍。改革开放已30多年,今日政治体制改革的迫切性比之当初,恐怕有过之而无不及。
我给朗读“把把脉” 篇9
[症状]在朗读指导过程中,教师的着眼之处更多停留在技术层面,忽视对情感的激发。没有情感引导的朗读自然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指导效果甚微。长此以往,朗读就会沦落成为一种充满矫揉造作“伪情感”的机械模仿。
[处方]朗读自然需要一定的技术,借以准确地传达出内心的情感感受,但倘若朗读者并没有被文本唤起内心的情感波动,只靠“轻、重、停、连”等技术行为支撑整个朗读过程,这样的朗读等于无病呻吟。古人道:“强哭者,虽悲不哀;强怒者,虽严不威;……”课文不是无情物。一篇篇文质皆美的课文,字里行间都隐藏着作者的情感。朗读中的“有感情”绝不是对文字本身“一顿一重”的技术处理就能解决的。只有“情动于中”才能“形于言”“情动辞发”。朗读是学生感悟文本之后的真情倾诉,必须立足于感悟文本语言的基础上。教师应引导学生全方位地接触文本语言,与文本进行零距离的心灵对话,激起学生与作者情感的交融、智慧的碰撞。学生走进文本,走进作者的情感世界,与作者的心灵之弦“和音”,作者隐匿于语言文字深处的情感才能在学生的心里静静流淌。在情到深处时,教师应为学生搭建朗读的平台,使学生得以用声情并茂的朗读表达自己独特的感悟体验,宣泄内心涌动的温情,达到朗读水平提高和感情升华的双重目的,并使升华的情感内化为教育学生的一种潜移默化的精神感召力量。因此,在书声琅琅的语文课上,情感和技巧应该有“落日与孤鹜齐飞”的和谐。朗读技巧为情感的抒发锦上添花。
[成功案例]一位教师在《他从火里跑出来》教学中,把朗读与感悟有机地融合在一起,达到了“使其言皆若出于我之口,使其意皆若出于我之心”的境界。
师:你感受最深的是哪一句话?自己画出来,读读想想,待会儿向大家展示。
(学生自由读,教师巡视,参与讨论)
师:谁来读读你感受最深的句子?
(生1读)
师:听了他的朗读,你想说什么?
生2:我认为他没有读出“狂呼”!因为“狂呼”就是大声地呼喊,读这一句时声音可以大些。
生3:对,无数次的失败之后,诺贝尔终于获得了成功,他是非常的高兴。我们遇到高兴的事,都是大声说的,所以当然要高声读!而且,我觉得第二个“成功了”应该比第一个“成功了”读得更响亮。可他第二个读得比第一个低。
师:有道理!(可生1马上反驳)
生1:虽然你们讲得挺有道理的,可我还是不同意!因为我从前一个句子中发现,诺贝尔从火中跑出来的时候,已经血迹斑斑,试想一下,人受了重伤,声音还会越来越高吗?———肯定是越来越弱。
生4:对啊,请大家看课文中还有一个词“挣扎”,说明诺贝尔这时候已经非常非常虚弱了!所以只能越来越低!
师:你们读课文真是入木三分,比老师还有深度!谁愿意来试一试? (小组体会读)
师:同学们,你们的感悟多么深刻,多么有个性啊!因为不同的感受,读出了不同形式和语气!挑你感受最深的语句,读出你独特的感悟吧!
(教室里顿时书声琅琅,师生都动情朗读,课文教学达到高潮)
流行病之二:冷落静思默想处处书声琅琅
[症状]随着新课改的实施,“以读为本”的理念已渐入人心,书声琅琅已成为阅读课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但在不经意间,我们的阅读教学又步入了一个误区,那就是用“书声琅琅”代替“静思默想”。在公开课中,我们难觅这样的镜头:教师安排大段的时间,让学生边读边查,边读边思,边读边划,边读边写,让学生静下心来,沉思默想,与文本进行真切对话。
[处方]朗读固然重要,默读同样不可缺失。就阅读教学而言,朗读与默读,犹如“车之两轮”“鸟之双翼”,必须同等训练,比翼双飞。新课标明确提出:“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这就是说,语文课既要“书声琅琅”,又须“静思默想”。因为默读的速度是由学生自己控制的,这就有利于他们边读边想,遇到重点、难点之处,可以反复读、细细品,还可以停下来思考一番,进行质疑,待明白后,再读下去。再说,学生只有静下心来,沉浸于文本之中,才能调动起个人的生活经验、知识积累,从不同的角度对文本进行不同的解读,产生独特的体验,才会使文字符号所代表的客观事物的图像在其脑海中越来越清晰,才能越来越深入地走进语言文字所描绘的境界之中,感悟字里行间所蕴涵的思想感情,才能入境悟情,为有效对话进行必要的铺垫,积蓄丰富的“谈资”。因此,在教学中要把“书声琅琅”与“静思默想”结合起来,根据教学环节的层层推进,适时适度地安排朗读和默读,使读与悟、品与思并重,使每一次读都要有不同的要求、不同的收获、不同的体验,实现阅读教学的增值效应。
[成功案例]一位教师在教学《荷花》一文时曾有过这样一个环节:
(整体感知全文后,教师组织学生深入感悟荷花的美)
师:是的,荷花是美丽的,叶圣陶的妙笔也为荷花增色许多。请同学们默读第2自然段,划出最能表现荷花美丽的句子,想一想理由。
(学生拿起笔边读边划。一部分学生找到一处后就停下手中的笔)
师:同学们读得真认真!有部分同学已找到两处、三处,还有的同学已找到四处了呢!
(停下笔和想放下笔的学生再次回到文本中细细地读,细细地找)
师:找好的同学,可以读读找到的句子,想想理由。等一下把自己的发现和大家分享。
(学生再次默读句子进行深入思考并整理自己的语言)
师:谁把自己的发现和大家分享?
(教师根据学生的发言相机点拨、引导,并适时进行有感情朗读)
流行病之三:范读成遗忘角落该出手时不出手
[症状]当学生的朗读没有到位,或与教师的设想相差甚远,教师干脆用“谁再来”的方法另请高明,频繁地更换学生朗读。找到高手就啧啧称赞,没有找到就草草收场。这样的朗读训练只停留在表面,如蜻蜓点水一般,收效甚微。作为教师,没有该出手时就出手,以自己正确的范读来力挽狂澜,丧失了教师的主导地位,摒弃了自身诤言示范的作用。
[处方]范读,在阅读教学中它可以唤起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对朗读的兴趣,调动学生朗读的积极性、主动性,规范学生的朗读,帮助学生感悟文本语言。它还可以感染学生,引导学生欣赏课文,提高欣赏和朗读的水平。精湛的范读,对学生来说,无疑是一种心智的启迪、美感的熏陶。因此,在课改实施的今天,教师的范读决不能成为被遗忘的角落。教师的范读应该是“该出手时就出手”,用在学生启而不发的时候,应该是朗读中学生情感喷发的催化剂。同时,不同的课文应根据不同的文本特色、学生的表现来选用范读,切不可处处越俎代庖,喧宾夺主,以自己的情感代替学生的感受,以自己的理解取代学生的领悟,使自己成为学生的代言人。
[成功案例]一位教师上《江姐》一课时对“令人心悸”一词的朗读是这样处理的:
师:“悸”是竖心旁,想想它的意思。
生:心里害怕。
师:那你读出害怕的意思。
(生读词语,读得很平淡)
师:没关系,我们去看看课文,是什么声音“令人心悸”?
(学生朗读课文中描写竹签子钉进江姐指头里的句子和特务们叫嚣泼水的句子,抓住“一根一根”等重点词语感受,学生仿佛进入牢房中,亲耳倾听着这残酷的一幕。此时引导朗读“令人心悸”,但是学生的朗读并不理想,有真切感受却难以表达。于是教师继续引导)
师:那一阵又一阵泼凉水的声音不断传来,你的心中会是怎样的感受?
生:听着,我觉得自己浑身起了鸡皮疙瘩……
师:是啊,这般的令人心悸!朗读的时候,稍稍地把声音缩一缩,低沉而有力。(教师范读)
(有了“声音稍缩,低沉有力”的技巧指导和教师的范读,这回学生读得非常好)
在上述的教学片段中,教师在学生朗读不到位的时候,以自己正确的范读力挽狂澜,充分显示了教师的主导地位,发挥了教师自身示范的作用。
流行病之四:评价泛泛而谈缺乏有效点拨
[症状]“读得还可以”“读得不错”“读得太好了”这一类评价,在阅读课中耳熟能详。这类朗读评价语令我们只见其表、不见其里,而至于“为什么不错”“哪里不错”“哪里太好了”,学生是没有办法得知的。这种简单而笼统的评价模式,对于接下来的朗读者来说是模棱两可的概念,学生无从“发力”,自然也只是一遍一遍地重复着前一个同学的朗读语调、语气、节奏、感情。这样无效的“朗读推进”式的目标追求是对课堂时间的白白耗费。
[处方]教师对学生朗读的评价不但要像一把尺子,使学生通过它来衡量自己的朗读水平,找出自己的优点与不足,教师的评价更要像一把钥匙,开启学生的心扉,唤起他们对课文更深层次的思考和体验,促进他们朗读。教师要积极寻求评价内容与知识点的融合,把评价有机地渗透、附着于学习内容,使它们浑然一体,拭去刻意评价的痕迹,使之少了理性与机械,多了感性与灵动,少了程序与呆板,多了想象和意境。
[成功案例]教师就着课文内容,结合课文意境,用幽默风趣的语言对学生的朗读及时作出反馈,真正做到“教学无痕”。支玉恒老师《第一场雪》教学中的朗读评价堪称经典。
师:第二天,天放晴了。我们看看雪景好不好?(生答:好)雪景很美,谁能把它美美地读出来?(笑声)
生:(读文)“今天早晨,……五光十色的彩虹。”
师:你们听了,是不是觉得走到雪野中去了?(生反应不一)
师:刚走到雪野的边上,(笑声)是不是?谁能带着大家走进去?(生再读,但读得不好)
师:进去了吗?
生:(齐)没有。(大笑)
师:啊,是没有,可能刚才那位同学领着咱们走到雪野的边上,他又领着我们怎么了?
生:(齐)出来了。(大笑)
师:咱们一起读,看能不能把大家领进去。
朗读评价不但要有充满人文关怀的激励,让学生想读书、爱读书,而且在评价中要有不露痕迹的点拨,促使学生一而再、再而三地“沉”到文本中,反复读,在读中感悟,在读中体验。“看似行云流水,在不经意中引向经意”。
在《一次特殊的实验》教学中,教师让学生读描写卡尔·施密特博士痛苦的句子,在一名学生朗读后,组织学生评价。
师:评一评,她读得怎样?
生:读得很好,很有感情。
师:说具体一点,好吗?
生:她强调了“淌”,因为“淌”说明卡尔·施密特博士脸上的汗水很多,他很痛苦。
师:你的评价很具体,也很精彩,是个会倾听的孩子。
生:她把“想喝口水”读得很轻,很缓慢,表现了卡尔·施密特博士很痛苦。
把脉读写结合的招式 篇10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 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 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在当前的阅读教学中, 读写结合的切入点很多, 或仿写、或拓展、或补白、或评议、或概括、或转换……它显现出一种角度丰富、细水长流、经常训练的特点。然而, 细细分析读写结合的招式, 我们会感悟其中的优劣, 明确读写的方向。
招式一:感悟式
人教版的教材大多是一些名家名作, 尤其是中高年级的教材, 其包含的人文因素也较以往教材深刻、丰富。这些教材字里行间充满了张力, 给读者广阔的、自由解读的空间。在新课程改革的前几年, 综观教师们的课堂, 感悟式的练笔出现的频率很高, 甚至趋于流行。如五年级课文《桥》, 很多教师设计了类似这样的小练笔:面对着被洪水冲塌的木桥, 你想对殉职的老汉说些什么?或者看到失去了儿子和丈夫的老太太, 你想怎样劝她?……这样的练笔, 学生哪怕没有走进教材, 也能写得风生水起。原因呢?学生是利用原有的储备来配合教师完成任务的。它虽然关注了教材的人文因素, 调动了学生的情感体验, 但是, 从语文学习的角度来看, 这样的练笔很容易游离于教材之外, 浮在文字的表面, 学生的语文能力仍然停留在原来的基础上而没有得到提升。那么, 我们是不是应该全盘否定感悟式的练笔呢?当然不是。适量的感悟式练笔还是需要的, 这样的小练笔侧重于自由表达, 能显示学生情感体验的深度, 保障练笔的流畅度。
招式二:理解式
理解式的读写结合是学生在阅读理解教材的过程中, 教师围绕教材的重点、难点或者关键点设计一个思考的话题, 学生就此联系教材、联系生活、联系自己的积累进行个性化的解读、体验, 并将自己的独特理解、体验用文字表述出来。特级教师薛法根执教《徐悲鸿励志学画》一文, 文中讲述的那个原来看不起徐悲鸿的外国学生看了徐悲鸿的作品, 非常震惊。那个外国学生究竟为什么震惊?他会想些什么?这是教材留下的一个空白, 薛老师就围绕“震惊”设计一个补白的理解性练笔:那个外国学生震惊什么?请你联系课文, 写一写他心里的想法。通过写话, 学生深入理解了这个外国学生的认识变化, 又加深了对“励志”内涵的理解。这种理解式的小练笔, 学生不仅利用自己的知识储备深层次、多元地理解了教材, 而且也是学生真正用笔来表达自己观点、描述自己思维的有效途径。语文课堂上不妨多一些此类练笔。它通常可以从教材的重点、难点处, 或文中一些关键的词句, 或文中一些内涵深刻的空白处寻找切入点设计。
招式三:主题训练式
叶圣陶先生曾说:教材无非是个例子。意思是我们应该用教材, 而非教教材。按笔者的理解, 教教材, 重在关注教材内容, 即文章写了什么;用教材, 重在关注教材的形式, 尤其是言语形式, 即怎样写的。《浙江省小学语文学科教学建议30条》强调:阅读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引导学生感悟表达方法, 经常随机地进行读写结合练习。综观现行教材, 大多数语言规范、优美, 时有特殊的语言现象, 如能在写作中模仿、借鉴、运用这些语句、段落、行文方式, 逐渐体悟其中的表达规律, 最终定能内化为学生自身的语言表达能力。所以, 教师要善于发掘那些典范的、具有特殊效果的语言表达形式, 引导学生阅读、体会, 继而进行小练笔。以《伯牙绝弦》一文为例, 这是一篇文言文。教师教学用书强调“文言文的教学要注重自读自悟, 感悟文言文的特点……读出文章的韵味, 人文内涵只要有所体会即可”, 这就告诉我们, 对于小学生来说, 学习文言文要求不能拔高。笔者理解为, 学习文言文, 重点在于诵读积累、初步感悟语言特点, 体会中国古典文字的韵味。基于此, 这堂课的小练笔设计应以“训练”为本, 着眼于文字特点。文中有这样一个句子:“志在高山, 钟子期曰:善哉, 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 钟子期曰:善哉, 洋洋兮若江河。”简析一下此句的特点, 其一, 两分句结构相同, 读来一咏三叹, 别具韵味;其二, 句子采用了比喻的手法, 有一个“若”字;其三, 词语的积累暗含其中, 如“峨峨泰山、洋洋江河”, 可以引导学生积累“袅袅炊烟”“茫茫沧海”等朗朗上口的叠词。如果在此处引导学生进行迁移、仿写, 可以获得一举三得的效果, 较之前文“伯牙在子期的墓前会说些什么”之类的练笔, 优劣立现。还有些文章中有特殊的语言现象, 比如《山中访友》第五自然段的排比句, 《匆匆》一文第三自然段中借助日常生活表现时光飞逝的句子, 都可以在课堂中引导学生在仿写中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 既可以调动学生的言语经验, 将教材语言转化为个性语言, 又能最大限度地提升学生的言语质量。
感悟式练笔和理解式练笔重点关注的是教材的内容和内涵, 而上述主题训练式的练笔重点关注的是教材的言语形式, 它是真正意义上语言文字的学习, 凸现了语文本位。
招式四:综合训练式
笔者把综合性的练笔视为随文练笔的最高境界, 因为它不仅关注教材内容, 也关注言语特点, 有机地将内容与形式整合起来, 融训练和理解、感悟为一体, 是真正的语文学习, 对学生的理解能力、阅读能力、提炼概括能力、写作表达能力有较大的促进作用。综合性的练笔设计, 需要教师全面、正确、深入解读教材, 巧妙找准落笔点, 有效地引导。如人教版四年级课文《鱼游到了纸上》可以设计这样的小练笔:想一想, 如果你也在围观的人群中, 会看到观众怎样的反应呢?选择其中的一个人物写下来。 (教师需要引导提示:写出人物的动作、神态和语言) 这样的练笔, 加深了学生对教材主旨的深入理解, 同时, 它的着眼点在“写”上面, 不仅交待了写什么, 而且提示了怎样写, 将练笔的内容与形式统一起来, 与实际意义上的“写作”相吻合。再如《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文, 我们在学“救助车夫”这个故事时, 可以引导学生围绕“饱经风霜”发挥想象, 抓住动作、神态、外貌等对车夫进行描写。这个小练笔, 既帮助学生理解了“饱经风霜”的意思, 也有助于学生理解当时的时代背景, 能够更深入地理解课文, 下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也就迎刃而解;同时, 对特定环境下的人物描写进行潜移默化的训练, 提高了写作能力。
探病把脉 诊断开方 篇11
随着我园第二轮园务调研的开展,基于我园当前教师队伍不断壮大、新教师较多的发展与现状,选择“集体备课”这一主题进行调研,调研集体备课的目的是为了引发集体备课者进行自我诊断,发现集体备课中存在的问题、探索各种途径解决问题,同时对现有的集体备课质量有所超越。
一、“有备而战”——集体备课调研前的准备
时间:2011-3-8
参与人员:园务调研组成员
首先,理清集体备课的实施内容是基于谁的立场,对谁有意义?其次,思考本次集体备课的调研思路:第一个环节是反思,一是“我”为今天的集体教研做了哪些准备?准备效果怎样?二是在整个集体备课环节中和现场中每个人的角色以及角色该发挥什么作用?三是自评集体备课的效果如何?第二个环节是会诊,即自我诊断和集体诊断。第三个环节是探寻,即你认为集体备课有怎样的路径?
二、“探病把脉”——第一次集体备课现场观摩并发现问题
时间:2011-3-15
参与人员:园务调研组成员、各学科组组长、学科组成员
主持人:蔡老师(科学学科组组长)
教学活动主设计人:徐老师
课名:《中班科学活动:有趣的鸡蛋》
记录形式:片段截取、总结提炼
(一)什么是集体备课?
蔡老师:什么是集体备课?
孙老师:集体备课就是针对某一教学活动设计题目、分析题目是否适应、目标是否得体、过程如何展开。
范老师:集中大家的智慧共同把一件事情做好,可能是一种类型的课、可能是同课异构。
徐老师:集体备课的过程是处理备课的各个环节,如怎样备幼儿基础、过程等。
蔡老师:既有分工又有合作,在个人备课的基础上,同级组、同学科共同研究,想幼儿所想,共同解决幼儿存在问题,促进幼儿发展的教研活动。
(二)本次集体备课内容《中班科学活动:有趣的鸡蛋》
蔡老师:本次集体备课的话题是“基于儿童立场下”的科学课。从课名来看,关键词是什么?从有趣入手,最想玩的是什么?针对现状,本节课的核心价值是什么?如何确定本节课的目标?针对做中学流程是否合适?每个环节要解决什么问题,即子目标是什么?最后是教法和学法的讨论。
徐老师:我对幼儿基础分析的依据是科学区域中幼儿的喜好倾向,幼儿对操作类科学活动比较感兴趣,这是从孩子对科学区的兴趣点看出来的,愿意积极参加活动,愿意在活动中多角度地观察科学现象与各种变化。
蔡老师:徐老师善于观察,今天的教研采取最适合的方式把孩子想要的、喜欢的东西进行升华。领域是科学;教学模式是做中学。课名上抓的关键词:有趣。从有趣开始,如果你是孩子,你最想玩什么?
众:滚鸡蛋、砸鸡蛋、看看鸡蛋里面是什么。
范老师:如果定位在有趣的鸡蛋,范围非常广,有外形、颜色、大小;有吃的方法和口味;有鸡蛋的结构,生熟不同;孵化小鸡;放在不同密度的液体里会有沉浮的现象。
蔡老师:抓住孩子在生活中对鸡蛋的认识和玩法,孩子会对“有趣的鸡蛋”有怎样的理解呢?孩子对于“鸡蛋”的基础和现状是什么呢?
徐老师:孩子的基础是开展过护蛋的活动,已经能够区分生熟鸡蛋,孩子们做过实验,但孩子主动发现、操作的习惯还需要不断养成。让物体浮起来的方法:改变水的密度、改变物体形状、悬浮。
众教师质疑。
范老师:这个发现和实验是你告诉孩子的?还是孩子自己发现的?
沈老师:关于沉与浮的现场,不一定要用鸡蛋,用其他东西也可以代替。能否现在拓展到物体的沉与浮?
王老师:现在孩子对直接的沉与浮的经验怎样?现在区域活动进展到什么状态?参与人数和频率?
蔡老师:有多少方法可以让物体浮上来?流程能为目标服务吗?
(三)“把脉”——第一次集体备课分析
1.集体备课在我园的常态如何?
集体备课涉及的内容有:教学活动、主题审议(前、中、后)、项目活动(运动会、参观小学、家长会等)。
集体备课涉及的人员有:年级组、学科组、其他人员,主要以级、组的形式开展。
集体备课的环节为:审题、备基础分析(教材和幼儿)、备核心价值判断、制定目标(把握重难点)、备过程环节、集体执教、课后反思,有基本环节,但是每次集体备课会把环节简化。
集体备课的形式为:同课同构、同课异构等。
集体备课的行动:有行为,但行动根据缺乏效率和质量。
2.确定下一次集体备课的路径。
第一步,对我园现在集体备课这一教研形式进行客观判断、理性分析。
第二步,应做什么、能做什么。
第三步,下一步要做什么、怎么做(改什么?怎样改?继承什么?怎样继承?)集体备课要关注哪些人?在知道还是做到层面上?以后的常态下集体备课要做到哪些?
三、“诊断开方”——第二次集体备课分析问题、寻找路径
时间:2011-3-21
参与人员:园务调研组成员、各学科组组长、学科组成员
主持人:薛老师(业务园长)
记录形式:片段截取、总结提炼
(一)本次集体备课的目的
薛老师:今天教研现场要完成的任务是什么?也就是说你最想获得是什么?
蔡老师:什么是集体备课?整个环节和大致形式?
葛老师:针对我园现在集体备课的状态,先找现状、诊断,有认识,在行为上落实。把集体备课最优化,每个人应该做什么事情?
薛老师:本次教研活动的目的也就是在大家思想碰撞的过程中解决对集体备课的清晰认识,并找到可操作的路径。
(二)再次理解集体备课
薛老师:通过上一次的集体备课组织和之后的反思,找到一个概念,即什么是集体备课?集体备课需要做什么?
nlc202309031826
王老师:集体备课是从题目入手、分析幼儿基础、找到与教材的对接点、确定教育目标、教法与学法的讨论、进一步商议环节目标。在这个过程中既允许百花齐放,又允许有个性化的呈现。中心发言人的准备,主持人的发言要有思路。
葛老师:主持人在教研之前将话题抛给大家,让大家准备集中一些;研讨氛围浓,出现辩论,每个人都参与研讨。
冯老师:提前通知,定时定点定人,过程中进行课前备课,准备充分;过程中的集体研讨将大家较为模糊的问题进行研讨;后期的跟进,对教案有所修改,形成高质量的教案。
吴老师:集体备课要进行三统一,即统一基础分析、统一目标、统一基本框架。
蔡老师:从题目抓关键词,分析孩子的现有基础(有什么、能什么、会什么,没有什么、不能什么、不会什么),与教材寻找对接点。
薛老师:上次集体备课中存在的问题是什么?原因是什么?
徐老师:《有趣的鸡蛋》这节课的价值取向和目标定位、幼儿基础没有达成共识。
王老师:对于前期的话题、人员安排、材料等都是“假准备”,教师并没有真正站在孩子的立场上去观察、分析和准备。
葛老师:主持人的问题设计较为充分,参与教研的人员对于教案没有新构思。
冯老师:大家在教研时缺少系统性,容易出现思维跳跃,从这个话题跑到另一个话题,也就是说这个话题没解决就走向另一个话题。
(三)追因分析
1.我园集体备课的优点。
其一,准备充分:提前通知,定时定点定人;进行课前备课,每个人参与前准备;主持人发言思路预设清晰。
其二,教研现场:研讨氛围浓;主持人的发言有思路,能从题目入手、分析幼儿基础、找到与教材的对接点、确定教育目标、教法与学法的讨论、进一步商议环节目标。
2.我园集体备课中存在的问题。
第一,教师教育教学基本功太薄。教师拿到一节课后,孩子能学什么?怎么学?教师配合孩子的学要怎样教?流程是什么?这些思路不明确。
第二,教师对于集体备课目的不清晰。集体备课最终目的是出一份有质量的教案。如《有趣的鸡蛋》到底学什么?这个范围太泛、太广,应改为《鹌鹑蛋在水中能浮起来吗》。
(四)改进措施
1.做什么——集体备课做什么?
集体备课要形成高质量的教案或方案。具体要做到三个统一,即统一教材把握、统一教学目标、统一基本框架。集体备课的内容可以是一节课、是一个主题活动、是周计划或项目活动等。集体备课的准备形式有两种,可以是有内容无方案,可以是有内容有方案(审议、优化)。
2.行動路径——怎么做?
第一,集体备课前思考什么?集体备课时参与准备的人包括主持人、中心发言人和所有参与备课的教师,集体备课前要思考目标定位是否准确、价值定位是否准确、呵护理念是否体现。
第二,集体备课时注意什么?集体备课在初备时教师要挖教材分析、定位目标和重点难点。在交流讨论时,状态积极、投入参与,围绕目标有序进行,注意论据充分、摆明事实、讲明道理;主持人在交流过程中要保质控量,针对大家的问题有所选择,留有空白时间给予思考;参与者在交流过程中要追随着研讨思路走,交流时要围绕提纲,抛出自己的观点、设计、理解。
第三,集体备课后跟进什么?集体备课后要完善、形成教案、个性化设计,尤其是大家达成的共识不变。
(五)本次教研反思
1.教师要苦练基本功,做好课型等的优化。从以下三个方面出发:
第一,从幼儿出发,清楚学科的价值点和学法的核心价值点。主要手段为:备——幼儿的年龄特点、幼儿敏感发展期等;苦练——看、读孩子的共性特点和个性特点是什么,积累经验。
第二,分析幼儿有效的学法有哪些?如做中学,学什么?如何做实验?幼儿如何表达自己的观察?如何学习别人的方法?孩子先做什么,接着做什么,孩子最后做什么?教师如何呼应,即教师的教要为学服务。
第三,课型经验的积累。如:做中学的课型、体验活动的课型。主要手段为:从模仿入手,进行自我微格剖析。如果效果不好,肯定是在这个课型中,教师的语言、神态与课的核心价值是违背的。
2.以扎实集体备课为基本。
以集体备课的标准为导向,扎实去做,集体备课的准备、组织、后续实施以及评价要进行实证性探索,初步形成我园呵护理念下的集体备课。
3.要有最终效益的自觉性。
首先要抓教师日常备课的思路与质量;其次关注课程中幼儿学习效果,如学得有效、有趣吗?
四、“研无止境”——集体备课调研后的思考
随着第三次集体备课教研活动的不断深入,我们发现教师在备课过程中逐渐开始把自己“放低”,越来越多地站在幼儿的角度为幼儿思考,但由于经验、能力等方面的不足,让教师在从幼儿出发的时候有时会不知所措,我们需要这样切切实实行走在孩子身边的教研,相信在以后不断实践中,教师的儿童立场会逐步提升。
第四次、第五次……集体备课进行中……
给“习作教学”把把脉 篇12
病症一:无话可说
【病例描述】
近日, 笔者听了一节习作课。习作的要求是:写一个你最敬佩的人。执教者课前精心设计教案, 课上全身心地投入教学, 时而讲述写作方法, 时而播放课件, 时而给同学们朗读范文……同学们学得不亦乐乎, 大家的思路一下子被激活了, 开始专心写作。但是有一位同学却坐在座位上东张张, 西望望, 半天写不出一个字来。尽管教师一再引导, 但他还是不知道从何下笔。
【原因分析】
这就是“无话可说”的表现。分析其原因, 第一, 这类学生不喜欢写作, 心里非常害怕写作, 认为自己根本不会写作。渐渐地, 写作成了他们遥不可及的目标, 失去了写作的信心。第二, 缺少实践。例如, 上述作文要求写一位自己最敬佩的人, 假如学生心里没有这样一个人, 或者虽然有, 但没有对其留下深刻的印象, 缺乏体会, 那么无话可说也是正常的。第三, 不重视生活积累。有些孩子虽然经历了、体验了, 却从不思考、观察和积累, 也会导致“无话可说”。
【良方妙药】
写人, 是小学生常写的一种作文, 旨在通过一件或几件事的叙述及一些必要的描写手段, 来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思想品质、精神面貌等。指导学生写这类习作时, 教师首先要让学生明确写作的目的, 告诉学生:要写真人真事, 不能胡编乱造。要从身边熟悉的人或给自己留下深刻印象的人入手, 可以写老师或者长辈、亲属, 也可以写自己的伙伴或邻居, 只要是值得尊敬或者学习的人, 就可以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东西记下来, 有话则长, 无话则短, 逐步提高要求。还要告诉学生:写人离不开写事, 只有通过具体的事例, 才能充分表现人物的性格和品质。要注重对人物的观察, 要用人物的具体活动来表现人物的特点, 让人物自己表现自己, 切忌用评语式的语言。要把平时观察到的细节写下来, 再作必要的场面描写, 使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其次, 教师要积极提供机会, 创设条件, 组织活动, 丰富学生的学习生活和课余生活, 开阔学生的视野, 重视学生的生活积累。
病症二:抄袭严重
【病例描述】
在一次作文讲评课上, 执教教师和全班同学正开心地分享着一篇学生的优秀习作, 这时, 一位学生突然站了起来, 说:“老师, 这是一篇从网上下载的文章。”于是, 他拿出自己的习作来“证明”。原来, 这位学生下载的习作与老师刚刚朗读的学生习作完全一致。顿时, 教室里一下子热闹了起来, 那位抄袭习作的学生羞愧地低着头, 上课的教师一时也不知如何是好。
【原因分析】
学生知道抄袭行为是可耻的, 抄袭的作文是假作文, 但是他们为什么还要抄袭呢?究其原因, 第一, 是因为有的学生喜欢玩, 有的学生不喜欢动脑筋, 有的学生害怕做作业, 更怕写作文, 于是, 到了交作业的时候, 这些学生“一不做, 二不休”, 上网下载一篇来应付。第二, 是因为写不出来而抄袭。有些学生不是不想交作业, 而是因为半天写不出一个字来, 于是, 上网借鉴, “半抄半写”, 以此来应付老师。第三, 是因为“欣赏”而抄袭。有的学生养成了收集美文的习惯, 认为文中所述的内容代表了自己的心声, 虽然他们明白抄袭不好, 但还是因为欣赏而抄了下来。
【良方妙药】
对于学生的抄袭现象, 我们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对于那些比较懒散的学生, 我们要对他们进行批评教育, 告诉他们要经常动笔, 并督促他们完成习作。对于那些写不出文章的学生, 我们在肯定他们按时完成习作的同时, 也要对他们进行教育, 告诉他们抄袭别人的文章是不对的, 并帮助他们找出问题的症结所在, 对他们进行耐心辅导, 帮助他们提高写作水平, 完成习作任务。对于那些因“欣赏”而抄袭的学生, 我们要告诉他们, 优秀的文章确实值得好好品读与分享。同时, 可以在班级里开展“美文共赏”的活动, 如“每日15分钟美文共赏”活动, 还可以在黑板报上张贴美文与全班同学共享, 让学生慢慢地从抄袭转变为借鉴, 学习他人文章中的好词、好句、好段, 学习他人的写作方法、语言表达等等, 从而使学生的写作水平不断提高。笔者认为, 杜绝抄袭现象的有效方法有四:第一是要多看书。仅仅靠课本上的那些文章是远远不够的, 还要广泛开展课外阅读, 可以读史、读社会自然, 也可以读科普, 更要读文学名著。第二是阅读同龄人的优秀习作, 可以从选材、构思、立意、布局、语言等方面去思考、揣摩、分析、比较, 并找出自己习作中的差距和问题。第三是构思新颖, 标新立异。同样一件大家都见过的、写过的事, 可以选择新颖的角度来写, 理解更深刻, 更有新意。第四是善于选择别人不常写的事来写。
病症三:矫揉造作
【病例描述】
曾记得一位学生在一篇叙述自己母亲的作文中这样写道:妈妈轻轻地走过来, 摸了摸我的手, 说:“红红, 你今天好点了吗?放学后, 我们一起去吃肯德基。”我听了, 兴奋不已, 手舞足蹈。妈妈啊, 您像春蚕, 牺牲了自己, 哺育了我;妈妈啊, 您像一盏路灯, 为我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妈妈啊, 您像桥梁, 为我架起了通往知识殿堂的天桥……上述现象就属于矫揉造作。
【原因分析】
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 第一, 是由于“喜欢美文”。有些学生认为, 只要用上好词、好句、好段, 文章就会因此而精彩。于是乎, 千方百计地堆砌词句, 以致词不达意, 画蛇添足。第二, 失去童真。有的作文由于过分追求华丽词句, 结果失去童真童趣, 文章因此而显得成人化, 反而弄巧成拙。第三, 受功利思想影响。有的教师为了让学生在各级各类的作文比赛中获奖, 让学生背诵范文, 导致学生无视实际情况和亲身体验, 生搬硬套;还有的教师站在成人的立场帮助学生修改作文, 导致修改出来的文章成了“假冒伪劣产品”。
【良方妙药】
第一, 真情最美。只有真心、真诚, 方能打动人心。在一次升学考试中, 我所执教的班级里有一名学生的作文得了满分。他的文章语言朴实无华, 虽然看起来很不起眼, 但细细品味, 我们却能被文章的真情所打动。这样的文章虽然没有华丽的辞藻, 没有热烈的感情, 却能拨动读者内心深处的那根弦。因此, 我们要引导学生写真人, 做真事, 道真情。第二, 要多放手, 少约束。新课程理念倡导教师要多放手, 让学生大胆地写, 让学生学会实践, 学会表达, 学会思考, 学会观察, 学会倾听。要鼓励学生把所看到的现象、所听到的事情、所想到的人和事、所感受到的想法大胆地表达出来, 不拘一格, 这样写出来的文章才是好文章。第三, 要启发学生合理巧想。巧想就是思维的跳跃性和逻辑性的结合。我们提倡想象应合情合理, 作出巧妙安排。当然, 写创造性想象作文, 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个人创作水平的高低。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把大胆设想、奇特幻想、合理巧想融为一体的训练。
病症四:唠叨症
【病例描述】
有的学生写作文, 不论什么文体、什么题材, 总是洋洋洒洒, 下笔千言, 有时简直就像“懒婆娘的裹脚布———又臭又长”。例如, 一个学生写《一次游泳》, 开篇写时间, 啰啰唆唆一大段:暑假里的一天, 太阳像一个火球似的烤着大地, 一丝儿风都没有。树木耷拉着脑袋, 无精打采的;花儿垂头丧气, 恨不得躲起来;小草也蔫了, 懒洋洋地冒着热气。只有那知了声嘶力竭地叫着:“热死啦, 热死啦……”写了一大串, 总算点到了一句:我们呢, 可不怕热, 兴高采烈地乘车去海滨的游泳场游泳。文章写到这儿, 总该开始写游泳了吧?但是小作者接着又开始介绍一路风景……还没有开始写游泳, 就已经写了五百多字了。
【原因分析】
这就是唠叨症, 表现为主次不分, 语言啰唆。分析原因: (1) 不会构思。出现这样的问题, 是因为学生没有或不会构思, 动笔前没有通盘考虑该写什么, 怎样写, 中心是什么, 如何围绕中心选材, 写作重点在哪儿……正因为缺少这些思考, 才会在写作时没目标、没方向, 结果是洋洋洒洒但不知所云。 (2) 缺乏写作方法。在实际教学中, 阅读课常偏重于阅读, 忽略了写法的教学与训练, 读写没有很好地结合起来, 学生缺少模仿、迁移、实践, 所以, 写作时就不得要领。
【良方妙药】
1.引导构思。教导学生每次习作前, 不要急于动笔, 要冷静思考, 审清题意, 明确目的, 恰当选材, 安排好主次后再动笔。一开始, 学生可能会觉得麻烦, 教师要耐心指导监督, 帮助学生慢慢养成习惯。首先是审好题。常见的审题方法有好多种, 其中有一种叫重点词语分析法, 即抓住题目中的关键词语进行分析, 就能弄明白要表达的中心。如, 《一次游泳》的关键词是游泳, 要写好这篇文章, 就要从自己亲身经历的游泳中选择印象最深的一次来写, 才能写出真情实感。其次是立意。古人写文章要“见人之所未见, 发人之所未发”, 也是强调文贵有新意, 让人有耳目一新之感, 使人得到新启迪、新联想、新感受。新的立意, 首先来自新的观念。要立意深刻, 就要对生活、对题材深入挖掘, 通过深入思考, 把事物的深层含义“挖”出来。如写《一次游泳》, 可以写清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还可以写出参与一次游泳活动后自己的感想和看法。当然, 不论写什么, 都要做到详略得当, 主次分明。
2.教给方法。一定要把课内阅读与写作相结合, 在阅读的基础上, 给予学生充分思考、写作的时间, 让学生习得方法。还要重视课外阅读, 指导学生积累写作方法, 学会围绕中心选择恰当的开头和结尾。元代文人乔梦符说过:“作乐府亦有法, 曰凤头、猪肚、豹尾六字是也。”作文开头要像“凤头”那样俊秀、挺拔, 中间部分要像“猪肚”那样丰满、圆润, 结尾要像“豹尾”那样飞扬、有力。俗话说, 万事开头难。好的开头先声夺人, 是成功的第一步。常见的开头方法有:开门见山式, 也叫直入式, 即落笔点明题意, 直入正题开头。还有设置悬念式, 是用设置悬念的方法把读者的思维“悬”起来, 吸引读者急于阅读下文。三是回忆式, 让记忆在感叹中寻找旧时难忘的人和事, 自然引出下文, 等等。除了掌握开头的方法外, 还要做到“三忌”:一忌离题;二忌陈旧;三忌啰唆。结尾的好坏, 对于突出中心、深化中心、加强文章的感染力和教育作用也有重要意义。文章的结尾应像豹子的尾巴那样结实、有力。方法有:一是画龙点睛式, 即末尾点明文章的中心。可用抒情议论句直接点出来, 卒章显志, 或揭示主旨, 或深化中心。二是呼应式, 即首尾呼应, 使文章结构更严谨。三是余音绕梁式, 也叫引发回味式, 即不将话说尽, 故意留有余地, 让读者自己回味。这样的结尾委婉含蓄, 言有尽而意无穷。结尾的方法有多种多样, 也要注意“三忌”:一忌画蛇添足;二忌生搬硬套;三忌虎头蛇尾。
【把脉】推荐阅读:
中医把脉入门教学08-15
中医基础把脉知识12-31
把脉教师的心理障碍07-03
把脉学情简约教学11-15
把脉学习行为,探求学习佳境-随笔写作12-16
为群体上访人员的几种异常心理把脉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