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释

2024-07-06

注释(通用12篇)

注释 篇1

在讲授《古代汉语》的汉语的过程中, 对比不同版本, 笔者发现对某些字词的解释大相径庭, 而对这些字词的理解不同影响到对全文的理解, 本文拟从郭锡良先生主编的《古代汉语》中“齐桓公伐楚”一文中“寡人是征”之“征”的探讨入手, 论及如何做好《古代汉语》的注释工作。

一、“寡人是征”注释探究

在《左传·僖公四年》中有一段讲道:齐桓公率领诸侯的军队侵入蔡国, 蔡国溃败后, 齐桓公又攻打楚国。楚成王派使臣与齐桓公派出的管仲交涉。管仲想方设法寻找攻打楚国的借口。管仲讲道:

昔召康公命我先君大公曰:“五侯九伯, 女实征之, 以夹辅周室!”赐我先君履, 东至于海, 西至于河, 南至于穆陵, 北至于无棣。尔贡包茅不入, 王祭不共, 无以缩酒, 寡人是征。昭王南征而不复, 寡人是问。

笔者发现人们对“寡人是征”中“征”的解释持不同意见。先将其列举如下:

1. 问, 责问 (1)

2. 索取 (2)

3. 问罪 (3)

如果按1、3理解, 那么相应地, “征”的宾语“是”应该解释为“包茅不入, 王祭不共, 无以缩酒”这件事。即齐国因楚国未能将“包茅”、“王祭”按时缴纳, 而“责问”楚国或向楚国问罪。郭锡良先生这样解释“尔贡包茅不入, 王祭不共, 无以缩酒, 寡人是征”的意思:

你应该纳贡的包茅没有交纳, 周王祭祀用品供给不上, 没有用来缩酒的东西, 我有责任查问这件事。

对于这句话, 杨伯峻先生是这样解释的:

你不进贡王室的包茅, 使天子的祭祀缺乏应有的物资, 不能漉酒请神, 我为此而来问罪。

如果按2理解, 那么相应地, “征”的宾语“是”则应该理解为“包茅”、“王祭”。王力先生没有连贯地解释该句话, 笔者依照王力先生对个别字句的解释, 将该句串起来加以解释:

应该纳贡的包茅没有交纳, 周王的祭祀用品供给不上, 没有用来缩酒的东西, 我为此来索取它。

笔者看来, 这些解释着眼点不同, 不同的解释, 人物的语气迥然不同。

如依郭锡良先生、杨伯峻先生的理解, 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管仲当时是带着教训的口吻讲话的, 语气极其强硬:你们楚国为什么无视于周王室, 竟然敢不向周王室进贡缩酒的“包茅”?也太不把周王室放在眼里了吧。依此语气推断, 战争的爆发如箭在弦上。齐国将要行使其权力攻打楚国, 已不容商量。他是借索取包茅之名表明即将攻打楚国, 索取包茅是虚, 攻打楚国是实。

如依王力先生的理解, 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管仲当时顾左右而言他, 语气较为含蓄:你们楚国没有向我们齐国进贡包茅, 以至于我们现在没有缩酒的东西, 所以现在我来索取它。对于他的这番话, 楚国这样应对:“贡之不入, 寡君之罪也, 敢不共給?”意即:如果现在将包茅进贡给你, 你们齐国按理就不应进攻我们楚国了。

那么, 究竟哪种解释更合理呢?

这得从该段史实发生的背景及当时的礼仪制度讲起。

首先, 从该段史实发生的背景分析。

在《史记·管晏列传》中讲到该段史实发生的缘由:

桓公实怒少姬, 南袭蔡, 管仲因而伐楚, 责包茅不入贡于周室。

意即:齐桓公实际上是怨恨少姬改嫁而向南袭击蔡国, 管仲就寻找借口攻打楚国, 责备它没有向周王室进贡菁茅。

为什么“包茅不入贡于周室”成了“伐楚”的导火线呢?

我们应搞清什么是“包茅”及其所扮演的重要作用。包茅, 即裹束着的青茅草, 系周代祭祀用品, 用以滤去酒中渣滓。周朝规定, 各诸侯国每年都要向王室进献一定数量的包茅。不贡者为不忠, 应受到严厉的处罚。 (4) 可见, 包茅是古代重要贡品。“包茅”在历史的舞台上扮演着很重要的角色, “包茅”的进贡与否象征着是否臣服于“包茅”的征收者。周王室用以缩酒的包茅, 一直是由楚国来进贡的物品, 至少从周成王时 (公元前10世纪前后) 开始楚人就向周王朝进贡包茅。如果楚人不供给的话, 周天子在祭祀时就得不到包茅来缩洒, 而且北方的晋国也无法提供给这种物品。因此, 包茅应是楚地的特产。 (5) 历史上以“包茅不入”为借口发动的战争屡见不鲜。

既然“包茅”扮演着如此重要的角色, 那么, 以“包茅不入贡于周室”为借口“伐楚”则合情合理。

但齐国攻打楚国, 为什么要·找·借·口呢?因为春秋时期虽然礼崩乐坏, 但一个国家若无缘无故地进攻另一个国家, 便要受到诸侯的指责, 更重要的是“夫礼、乐、慈、爱, 战所畜也” (6) , 也就是说, 礼、乐、慈、爱, 这是作战所应当事先具备的。双方交战, 其成败由很多因素决定。其中任何一个因素的缺失则很有可能导致战争的失败。郭丹先生说:《左传》另一重要的思想倾向是对理智的崇重。春秋之时, 礼崩乐坏, 礼教的一统天下被打破, 各种“非礼”的思想盛极一时。《左传》对各种思想的反应是非常敏感的, 但是在“礼”的思想上, 却表现出强烈的保守与复古倾向。 (7) 作战作为重要的一环, 也表现出对“礼”的信奉。因此, 如凭空讨伐别国, 则不符合“礼”。因此, 不能凭空讨伐别国, 也就是说讨伐别国是需要理由的。有时, 这种理由是站得住脚的, 如《左传·庄公十六年》中:

十六年, 夏, 诸侯伐郑, 宋故也。 (8)

意即:庄公十六年夏季, 各诸侯联军进攻郑国, 这是由于郑国入侵宋国的缘故。

但有时, 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总是想方设法地寻找借口, 即使有时寻找的借口非常荒唐也在所不惜。

如:《左传·隐公九年》中:

宋公不王, 郑伯为王左卿士, 以王命讨之。伐宋。宋以入郛之役怨公, 不告命。公怒, 绝宋使。 (9)

再如, 《左传·庄公十六年》中:

郑伯自栎入, 缓告于楚。秋, 楚伐郑, 及栎, 为不礼故也。 (10)

意即:郑厉公从栎地回到国都, 没有及时通知楚国。秋季, 楚国进攻郑国, 到达栎地, 这是为了报复郑厉公对楚国不恭敬没有及时通知的缘故。

再如, 《左传·僖公元年》中:

秋, 楚人伐郑, 郑即齐故也。 (11)

意即:秋季, 楚国人进攻郑国, 这是由于郑国亲近齐国的缘故。

再如, 《左传·僖公四年》中:

秋, 伐陈, 讨不忠也。 (12)

意即:秋季, 齐国和江国、黄国进攻陈国, 这是为了讨伐陈国对齐国的不忠。

其次, 从春秋时期的礼仪制度分析。

春秋时期, 春秋列国, 盟会颇繁, 使臣会说话不会说话, 不但关系荣辱, 而且关系利害, 出入很大, 所以极重辞令。 (13) 尤其是在战场上, 双方对峙时, 外交辞令使用的妥当与否更是生死攸关。

西周及紧接其后的春秋时期, 宗法制度最为典型, 最为严密。在周王室统治下, 尽管各诸侯国具有自己特殊的利益, 但先民们都奉行着共同的道德准则, 遵从着共同的典章制度和礼仪, 使用共同的雅言, 同样受着《诗》、《书》、乐舞的文化熏陶。这种社会因素潜在地对说话者产生影响, 从而使那时的外交辞令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言谈的目的在于“昭礼”, 那么言谈时就要懂礼、行礼。说话要“慎辞” (见《襄公·二十五年》) , 要“文而有礼” (见《襄公·三十一年》) 。合于礼的, 讲求说话技巧的, 就会受到赞扬。比如郑人子羽就称赞鲁国的叔孙穆子说话“绞而婉”, 称赞宋国的左师“简而礼” (见《昭公·元年》) 。他们因言辞恰切、简洁、委婉而又彬彬有礼而受到赞扬。子产也称赞过子太叔“美秀而文”, 称赞子羽“善为辞令” (见《襄公·三十一年》) 。相反, 不懂礼、不善文辞的人就遭人耻笑和诅咒。比如:齐国的庆封、宋国的华定既不懂礼, 又不能用赋诗对答, 因此受到鲁国的叔孙穆子和叔孙舍的批评 (见《襄公·二十八年》和《昭公·十二年》) 。 (14)

《襄公·三十一年》中:

十二月, 北宫文子相卫襄公以如楚, 宋之盟故也。过郑, 印段迋劳于棐林, 如聘礼而以劳辞。文子入聘。子羽为行人, 冯简子与子大叔逆客。事毕而出, 言于卫侯曰:“郑有礼, 其数世之福也, 其无大国之讨乎!《诗》云:‘谁能执热, 逝不以濯?’礼之于政, 如热之有濯也。濯以救热, 何患之有?”

大意是, 十二月, 北宫文子陪同卫襄公到楚国去, 这是由于在宋国结盟的缘故。经过郑国, 印段到棐林去慰劳他们, 依照聘问的礼仪, 而使用慰劳的辞令。文子进入国都聘问。子羽做行人, 冯简子和太叔迎接客人。事情完毕以后文子出来, 对卫襄公说:“郑国讲究礼仪, 这是几代的福气, 恐怕不会有大国去讨伐他吧!《诗》说:‘谁能耐热, 不去洗澡。’礼仪对于政事, 好像天热得要洗澡一样。洗澡用来消除炎热, 有什么可担心的?”

由此可见, 在春秋战国时期, 是否遵守礼仪决定着一个国家能否在各诸侯国中建立威信, 礼仪犹如润滑剂, 可以化干戈为玉帛。

具体到“寡人是征”中, 如果“征”解释为问罪, 那么齐国进攻楚国的动机未免太赤裸裸了, 亦与春秋时期的礼仪规范相违背。

综上所述, 我认为王力先生的解释更切合当时的历史背景及礼仪制度。

二、古代汉语的注释问题

古代汉语的注释涉及方方面面的知识, 不能单纯地依靠字典。

在古代汉语中, 同一字在不同的语境中有着不同的涵义, 因此我们在给古籍作注时, 如果一味套用字典中的注释, 不联系上下文或当时的历史背景 (包括政治、军事、礼仪等方面) , 则或百思不得其解, 或贻笑大方。正如袁行霈所说:“掌握语言首先靠字典、辞典, 然而字典、辞典的解释只是字词的训诂, 不可能把它的滋味告诉读者。一般的注本也不过是注出词义、典故。隐藏在语言深层的情韵, 附着在词语之上的色彩, 未必能借助工具书和注释得到。只有通过自己大量的阅读, 反复玩味, 才能逐渐体会。” (15)

譬如:

郤至曰:“楚有六间, 不可失也。” (《左传·成公十六年》)

字典中“间”的义项举不胜举。如果一一排除, 则费时费力。那么, 该如何探寻该词的含义呢?要准确地解释该词, 应该联系上下文。

甲午晦, 楚晨压晋军而陈。军吏患之。范匄趋进, 曰:“塞井夷灶, 陈于军中, 而疏行首。晋、楚唯天所授, 何患焉?”文子执戈逐之, 曰:“国之存亡, 天也, 童子何知焉!”栾书曰:“楚师轻窕, 固垒而待之, 三日必退。退而击之, 必获胜焉。”郄至曰:“楚有六间, 不可失也。其二卿相恶, 王卒以旧, 郑陈而不整, 蛮军而不陈, 陈不违晦, 在陈而嚣, 合而加嚣。各顾其后, 莫有斗心;旧不必良, 以犯天忌, 我必克之。”

大意是, 郤至指出楚国的六个最为致命的破绽, 正是有了这六个破绽, 晋国在与楚对垒时, 必胜无疑。因此, “间”应该解释为“可乘之机”、“破绽”、“漏洞”等。

在古代汉语字词的注释中, 除了做到正确之外, 还需做到精确而完善地表达意思, 讲清来龙去脉。

譬如:

郭锡良先生将汪琬的《传是楼记》“间命工木为橱”中“间”解释为“隔些时候”, 可谓做到的“精确而完善”。如果我们查字典, 则会找不到与郭锡良先生的这种解释完全一样的义项。当然, 也有一些义项与此类似, 但如果套用在该句中则不合适, 因其不会精确地表达意思。

再如:

途有饿莩而不知发 (《孟子·梁惠王上》)

该句中“发”时如果解释为“发放”, 虽然正确, 但不完善, 因为这个解释没有解释清楚“发放”什么?完善的解释应为“发放仓粮赈济灾民”。

在《古代汉语》字词的注释中, 有的采取意译的方法, 令人搞不清这种译法的来龙去脉;有的采取直译的方法, 停留在字面意思上, 对于理解全文的意思, 收益不大。因此, 应该将直译与意译结合起来, 只有这样, 方可使人既搞清了字词的字面意思, 又对其有深层的理解。

摘要:对于“齐桓公伐楚”中“寡人是征”之“征”的解释, 代表性的观点有三种:“问, 责问”、“索取”、“问罪”, 作者认为“索取”更符合切合当时的历史背景及礼仪制度。

关键词:《古代汉语》教学,“寡人是征”注释,精确而完善

注释 篇2

原文

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之冲烟而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为之怡然称快。

余常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神细视,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兴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蛤蟆,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一惊。神定,捉虾蟆,鞭数十,驱之别院。

译文

我回忆儿童时,可以张开眼睛看着太阳,能看清最细微的东西。我看见细小的东西,一定会去仔细地观察它的纹理,因此常有超出事物本身的乐趣。

夏天蚊子发出雷鸣般的声响,我暗自把它们比作群鹤在空中飞舞,心里这么想,那成千成百的蚊子果然都变成仙鹤了;我抬着头看它们,脖颈都为此僵硬了。我又将几只蚊子留在素帐中,用烟慢慢地喷它们,让它们冲着烟雾边飞边叫,我把它当做一幅青云白鹤的.景观,果然像仙鹤在青云中鸣叫,我为这景象高兴地拍手叫好。

我常在土墙高低不平的地方,在花台杂草丛生的地方,蹲下身子,使自己和花台相平,聚精会神地观察,把草丛当做树林,把虫子、蚂蚁当做野兽,把土块凸出部分当做山丘,凹陷的部分当做山谷,我在其中游玩,觉得非常安闲舒适。

有一天,我看见两只小虫在草间相斗,蹲下来观察它们,兴趣正浓厚,忽然有个极大的家伙,掀翻山压倒树而来了,原来是一只癞蛤蟆,舌头一吐,两只虫子全被它吃掉了。我那时年纪很小,正看得出神,不禁‘呀’的一声惊叫起来。待到神情安定下来,捉住癞蛤蟆,鞭打了几十下,把它驱赶到别的院子里去了。

注释

1.余:我。

2.忆:回忆,回想。

3.稚:幼小,形容年龄小。

4.张目:张大眼睛。

5.对:面向,对着,朝。

6.明察秋毫:形容视力好。秋毫,指鸟类到了秋天,重新生出来非常纤细的羽毛。后来用来比喻最细微的事物。

7.藐小之物:微小的东西。

8.细:仔细。

9.纹理:花纹和条理。

10.故:所以。

11.物外:这里指超出事物本身。

12.成:像。

13.私拟:我(把蚊子)比作。拟,比。私,私自

14.于:在。

15.则:那么,就。

16.或:有的。

17.果:果真。

18.项为之强(jiāng):脖颈为此而变得僵硬了。项,颈,脖颈。为,为此。强,通“僵”,僵硬的意思。

19.素帐:未染色的帐子。

20.徐喷以烟:慢慢地用烟喷。徐,慢慢地。以,用。

21.使:让。

22.而:承接关系,这里可解释为“便”“就”。

23.作:当做。

24.观:景观。

25.唳(lì):鸟鸣。

26.为之:因此。

27.怡然:安适、愉快的样子。然,……的样子。

28.以……为……:把……当作……。

29.林:森林。

30.砾:土块。

31.壑(hè):山沟。

32.怡然自得:安适愉快而又满足的样子。

人性的注释 篇3

关键词:人的本能 精神信仰 痛苦地反思 透视与剖析

中图分类号:G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795(2012)09(b)-0090-01

《我的菩提树》是著名作家张贤亮先生继《灵与肉》、《绿化树》、《男人的一半是女人》和《习惯死亡》之后的又一部思想性和艺术性都很高的力作。在本书中,作家进一步深入地对人的本质进行了艺术探索和精神分析。作家运用了给日记进行注释的独特形式,再现了50年代末期中国历史生活层面对人的知觉、人的本能和人的灵魂进行透视和剖析,并给以哲学意味的概括和注释,再一次把创作的疤痕撕裂,痛苦地反思、理智地回顾。短短的“日记”原文加上长长的“注释”,构建了这部20余万字类似自传体和回忆录的小说。就记录历史、记录存在而言,作家为时代做了一件十分有意义的事情。可就文学而言,它也容易引起某种理念上的混乱。中国人不善于作回忆录,也便罢了,麻烦的是还要把作回忆录看成是天大的事情。很多作者的很多话,不敢、不能或不屑放在回忆录里说,就放进小说里、诗歌里、电视剧本里颠三倒四地说出来,为读者制作了更多的迷障和麻烦。就既是文人又是商人的张贤亮来说,完全有资格“回忆”或者“自传”。作家万分真诚地祈祷或者忏悔、注释或者解说了一个悲剧式的时代。

张贤亮先生用他特有的艺术笔法和苦难的人生经历,细致、生动而真实地把在历史的灰暗背景下的不幸者的灵魂重新肢解,从中提取人类本性的、经过分解溶化而又聚合的整体意念。与他前几部作品相比,《我的菩提村》更加真实地折射着那段不幸的历史时期,由于人们自我思维被折断、文明意念被阉割而造成了人的深层心理构建的剥落,人的动物性重新皈依,使人在历史进化的流程中因遭遇回流而迅速且无情地退化,直至使不幸者的思想达到麻木、呆板和模糊的原始情境。这里善良和文明日渐枯萎,凶恶与荒蛮却日益滋生,人们因自尊而痛苦不堪,因人格的残存而倍受折磨,“把污辱人格作为教育人的一种手段”。任何渴望恢复人的本性、尊严及高贵人格的人——对历史太认真的人——都在自己生命进程中用人的思维一大截一大截地裁剪着生命的绳索,然后麻木地死掉,而那些“失去了思维能力,被切断了逻辑思维通道”的不幸者,才有可能在那种荒诞现实和恶梦中生存下来,成为“幸运”者。

在作品中,我们会清晰地看到动物的人与社会的人、卑微的世俗人观念与崇高的精神信仰的裂变过程。作为“人”的整体,在这荒芜了人性的历史断面点,已经分崩离析,人的道义、伦理及理性几乎被消磨殆尽,使人成为“纯粹生理意义上的‘活’的躯体”,因为“使人失去正常情感的并不是劳动改造,而是饥饿”,人们在受到饥饿与死亡严重威胁的时候,人性便显得无足轻重,尊严、人格和廉耻荡然无存,人的一切注意力都高度集中在“吃”上。为摆脱饥饿而做最基本、最本能的挣扎,“与生存无关的东西便毫无价值”,在这层面上,作家从头至尾地给我们展现了一群蹒跚在死亡边缘的人们,如何进行一场挽留生命的目不忍睹的挣扎场面。而这些人的行为,令今天的我们无法用正常的目光来审视,也无法用正常的思维去理解。作品中的人物,为我们展示了他们各种心态,他们的灵魂与人性在灾难性的历史和非理性之中被扭曲、被吞噬,最终遭到沦丧,以至于人们不得不为了生存而变得做作、变得虚伪、变得玩世不恭。只要是能够帮助人生存下去的,尤其是可以吃的东西,那些面临崩溃的人们,就会不惜丢掉生命去换取,就像作品中那些“犯人”用自己仅有的一点财物去交换可以添充肚皮的食物。例如,作品中“张贤亮”用一条棉裤在老乡那里换了几麻袋西瓜,又以惊人的“肚量”一次性地吃掉,然后发现世上最美好的事不是别的,而是饱;苏效、苏亮能一边被队长的绳子抽得鲜血直流,一边津津有味地啃食沾有血迹的生玉米;“巴比仑”则把大量的时间花费在每天喝汤的过程中,“前一勺汤与后一勺汤的间隔,有一万年之久”,更有甚者,那个逃出劳改农场、获得“自由”的犯人,却用二十多穗玉生米把自己撑死在玉米地中。这一切,说明了饥饿在剥夺人的社会性的过程,更比思想侵染与教育更有效。因为人在丧失了“人”的特性以后,饥饿与死亡的恐惧就成了“动物人”最大的威胁。因此,在那个年代的中国劳改农场,人们把“吃饭提高到了鬼神都不敢侵犯的神圣地位”,而其他的思想都退到了次要地位,于是他们偷吃糖萝卜、野菜,甚至吃癞蛤蟆、老鼠。尽管如此“1960年7月,死人就和在流水线上作业的产品似的,源源不断地从劳改大院中抬出去”,而在这些产品当中,占有多数的是知识分子,他们对待现实的不幸要比无知识者更认真,他们精神与肉体同时受到那个时代特有的“木刀子”的屠杀,他们同周围世界的情感纽带被割断的痛楚,则是更剧烈,人性丧失的过程也就更加惨痛。

在这场历史与命运强加给那群不幸者的悲剧中,我们会发现当人被还原为动物的时候,他们的背景是怎样的荒唐,怎样不可思议,而恰恰是在这荒唐的生活中,却有那么多认真对待历史的人,被命运送过了死亡之线。那颗被考证、推理、解说、破译、训估和被揉进了或多或少的夸张和想象的灵魂,与其说是张贤亮的,不如说是一个时代灵魂的一部分。这样,这考证、注释、就成为一件有意义而又十分艰难的事情了。

然而,人毕竟没有完全退化成四足动物,还能够运用自己锈迹斑斑的思维,在经历了生活的荒谬和命运的驱逼之后,总能在挣扎中看到生活所隐现的亮色,或许这也正是张贤亮先生运用精神分析和黑色幽默的手段在《我的菩提树》中所要展现的在人性沦丧之后的复苏与回归的历程,更是对历史严肃而无情控诉。

不该忽略的注释 篇4

先说“贡”字。这个字的意义较好把握。《说文·贝部》的解释是:“贡,献、功也。从贝,工声。”就是说:“贡,进献;努力所从事的工作。”所以“贡”本有“献”义。清王筠《说文句读》云:“贡、献同义。”

“贡”的常见义项有:其一,进贡;进献方物于帝王。作动词使用,这是“贡”的基本义,通常指向君主或朝廷进献物品。何谓“方物”?“方物”就是本地产物;土产。关于“贡”的基本义,我们举几例子:

《汉书·地理志上》云:“厥贡漆丝。”

又,唐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云:“彤庭所分帛,本自寒女出。鞭挞其夫家,聚敛贡城阙。”

又,清·陈康祺《郎潜纪闻》卷七:“福建例贡荔枝。”

其二,指“贡税”或“贡品”,作名词使用。即向君主或朝廷进献的物品。如《史记·商君列传》云:“发教封内,而巴人致贡。”

基于上,则“给贡职如郡县”之“贡”当取名词“贡税;贡品”义较为合适,因该句前已有动词“给”字。

再说“职”字。“职”亦有“进贡”义。如颜延之《赭白马赋》云:“五方率职,四隩入贡。”《文选》李善注引《汉书》曰:“古者诸侯以时入贡。”这里“职”、“贡”相对成文,“职”“贡”应该同义,即取“进贡”义。

“职”字还有“应纳的赋税或贡物”之义。如,《周礼·夏官·大司马》云:“施贡分职,以任邦国。”郑玄注:“职,谓赋税也。”

又,《淮南子·原道》云:“四夷纳职”,高诱注:“职,贡也。”

由此可见,“贡”“职”同义。

正因为“贡”“职”同义,所以两字常连用。皆有“贡品”“贡物”“贡税”“贡赋”“赋税”诸义。文献中“贡职”连言的例子也常见。如,《庄子·渔父》:“工技不巧,贡职不美。”

又,唐韩愈《请上尊号表》:“四面辐辏,各修贡职。”

由于“贡”“职”同义,故此“贡职”也可以说成“职贡”。对此,《汉语大词典》有“职贡”词条,并解释为:“古代称藩属或外国对于朝廷按时的贡纳。”这实质上就是“职”或“贡”,即“贡赋”“赋税”等。文献中“职贡”的例子也习见。如,《左传·襄公二十九年》:“鲁之于晋也,职贡不乏,玩好时至。”

又,《后汉书·孔融传》:“是时荆州牧刘表不供职贡。”

《小桃红》原文注释 篇5

越调-小桃红-碧湖湖上采芙蓉

杨果

【原文】

碧湖湖上采芙蓉,人影随波动,凉露沾衣翠绡重。

月明中,画船不载凌波梦。都来一段,红幢翠盖,香尽满城风。

【注释】

1、越调·小桃红:越调,宫调名,中原音韵说它的特点试陶写冷笑。多用来抒情写意。小桃红,曲牌名,句式为七五七三七四四五,共八句。

2、芙蓉:荷花。

3、凉露沾衣翠绡重:久立船头,露水打湿了采莲女的绸衣,因而变得沉重。

4、凌波梦:即凌波曲

5、红幢翠盖:形容装饰华美的船。幢,旌旗之类。盖,即伞盖。

【鉴赏】

该曲写的是水乡的夜景。在月色微茫中,画船上的人们并没有睡,她们在彻夜采莲,夜露已经沾湿她们的衣裳,在这寂静的夜里,伴随她们的只有飘散在微风中的.荷花的清香。

左传注释辨析二则 篇6

关键词:左传;注释体例;辨析

中图分类号:I209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11)11—0231—02

“六经”之《春秋》作为儒家经典经历了漫长的历史传承,作为中国最早的编年体史书,被学者奉为圭臬,所谓“孔子作《春秋》而乱臣贼子惧”。足见该文献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汉代伊始,尤其受到中央封建王朝统治者的追捧,作为官方意识形态立于学官,供奉博士弟子员进行专业化学习和传承。然因其作为至简,号是难读,幸赖左氏丘明创制传文,方得便宜传习。《左传》于今亦成专门之学,一如唐代大诗人韩愈对于古《尚书》的品评 [1],对现代人也已变得诘屈聱牙,不能卒读 [1]。如何更好地继承发扬这一优秀成果,组织编纂相关文本、创新体例形式、与时俱进,更好适应和满足今天读者的文化生活需要,成了一个值得关注和研究的新课题。

近人有多个《左传》文本选注的版本,如王力先生20世纪60年代主持编纂的四册本《古代汉语》[2],酌量选取了《左传》中部分篇章加以导读、诠释,长期以来,这套书籍被国内多所高校选为文科高等教材,广泛使用,泽被学人。而近人杨伯峻先生的《春秋左传注》(修订本)更被认为《左传》的扛鼎之作,堪称成一家之言的上乘注本,资料宏富,多所创制发明,备受学界推崇 [3]。由胡安顺教授主编,西北多所院校集体参编的《春秋记事精选》 [4] 则是一本斟酌古今,参稽各家,融汇众长为一体的一个专门读本,不论体量大小,捃选精切,体例之创新与周备诸方面而言,均可称上乘之作。

以上所列诸本在注释上各有所长,互有所胜,但仍不免存在一些不尽如人意之处,仅就以下两例作一辨识,以拾遗补缺,就教于方家:

《郑伯克段于鄢》(隐公元年)系《左传》之名篇。关于郑庄公出生时的一段记载是十分有趣而耐人寻味的。

1.王力《古代汉语》采用繁体横排版,其标点注释如下[2]。

莊公寤生[4],惊姜氏,故名曰“寤生”,遂恶之[2]。

寤(wù)[4],通牾,逆,倒着。寤生,胎儿脚先出来(依《黄生》说,见《义府》卷二),等于说难产。

遂[2],等于说“从此就”。

2.杨伯峻《春秋左传注》(修订本)采用繁体竖排版,其标点注释如下[3]。

庄公寤生,惊姜氏,故名曰寤生,遂恶之。寤生,杜注以为寤寐而生,误。寤字当属庄公言,乃「啎」之借字,寤生犹言逆生,现代谓之足先出。明 焦竑《笔乘》早已言之,即史记郑世家所谓「生之难」。应劭谓生而开目能视曰寤生,则读寤为悟,亦误。其他异说尚多,皆不足信。

3.胡安顺主编的《左传纪事精选》采用简体横排版,其标点注释如下[4]。

庄公寤生,惊姜氏,故名曰寤生,遂恶之。

寤(wù)生:难产,胎儿出生时脚先出。寤:通“”,逆,不顺。惊姜氏:使姜氏受惊。恶(wù):讨厌。

4.除了以上选本,还有管敏义先生所著《怎样标点古书》关于该文本节引所做的注释[5]:庄公寤生,惊姜氏。

作者引用这句话的半句,目的是为了说明逗号的使用方法,并未完整地使用整个文本,本人对此不敢苟同,这样引用显然不是最恰当的,但是作者关于这个文本所作的文法上的注释却十分可取,为以上诸家选本所未备。今采其注释如下:

“庄公寤生”是主谓短词组,做句子的主语。“惊”是不及物动词,做句子的谓语,后边带有宾语“姜氏”,这是使动用法,即“使姜氏惊”的意思。由词组充当主语或谓语的结构比较复杂,主语和谓语之间要用逗号隔开。不仅眉目清楚,而且不易引起误解。

此段立足文本语义解释,结合细致的语法结构分析,就更易于接受。

5.回过头来看一下杜预注孔颖达疏关于这一文本的注释:庄公寤生,惊姜氏,故名曰“寤生”,遂恶之。

杜注:寐寤而庄公巳生,故惊而恶之。○寤,五故反。恶,乌路反(注同)。

孔[疏]“庄公寤生,惊姜氏,故名曰寤生,遂恶之”。○正义曰:谓武姜寐时生庄公,至寤始觉其生,故杜云“寐寤而庄公巳生”[6]。无疑,杨氏的批判我们是接受的。

以上诸家关于《郑伯克段于鄢》文本的注释可以清楚地看到,做好注释工作不是轻松的事,举本例言,要想将工作做好,首先要对文本所涉及的关键字(如“寤”字)、词(如“寤生”)的音、义给出合乎情理的训诂。“寤生”这个词语义歧义很多,就中不乏唯心论的解释,惟有站在现代医学角度才能给出科学的解释。

而关于“寤”字,王、杨先生主张是“牾”的假借字,而胡先生认为通“”字,究竟哪个字形是“寤”的通假字呢?这需要厘清“牾”、“啎”、“”、“寤”四者在文字学上的关系。“寤”,寤 [wù]《广韵》五故切,去暮,疑。在其释义中采纳了通“牾”,逆,倒着的说法[7]。牾wǔ,五故切,收在明代梅膺祚的《字汇》中,汉代人文献《史记》、《汉书》已经使用这个字,但《说文解字》中没有收录这个字。该字有“违逆,不顺从”之义,《汉书·酷吏传·严延年》:“大姓 西高氏、东高氏,自郡吏以下皆畏避之,莫敢与牾。” 颜师古 注:“牾,逆也。”《资治通鉴·汉明帝永平十四年》:“及其归舍,口虽不言而仰屋窃叹,莫不知其多寃,无敢牾陛下言者。”元·胡三省 注:“牾,五故翻,逆也。”可见,“牾”已经是文献中的常用字了。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忿狷》:“王司州尝乘雪往王螭许,司州言气少有牾逆于螭,便作色不夷。”《说文解字》“寐觉而有言曰寤”[8] 。啎wǔ 《广韵》五故切,去暮,疑。违逆,抵触。《文选·宋玉〈高唐赋〉》:“陬互横啎,背穴偃跖。” 李善注:“ 许慎 《淮南子注》曰:‘跖,蹈也。啎,逆也。’路有横石,逆当其前。”《后汉书·桓典传》:“贼破,还,以啎宦官赏不行。”该字做逆义有诸多文献佐证,是字的本义。“啎”、“牾”二字在经典文献的使用可以确信字形的存在。胡先生注释中所使用的“”字,现代汉语中没有。在《广韵声系》收录的整个疑母字中,只有“啎”,同忤。“”字未录,也不见“”字的踪影[9]。《说文解字》“午,啎也”,又“啎,逆也”[8] 。可见,“”、“”这两个字都不存在。因此,也就谈不上通假问题。回过头来看,杨伯峻氏的《春秋左传注释》批评杜氏关于“寤”字错误的训诂,引用文献(司马氏《史记》和明人焦竑《笔乘》)重加训诂,已经指出了这是“生之难”,当时可能还没有“难产”这样现代的称谓,但显然,“生之难”就是“难生”或“难产”的同义语。他在肯定司马氏和焦氏说法的同时,进一步批驳了应劭这样的大学者所犯的望文生义的错误,并否定其他各家异说,经过一番“辩难”,给了“寤”字一个比较中肯的说法。而胡氏《精选》在“寤”字的注释上,直截了当注为“难产”,少了许多文献的考辩,对今天读者是最省气力的了。而对于语法的注释,我以为,自然是管氏的略胜一筹。

左传隐六年:商书曰:“恶之易也,如火之燎原,不可乡迩,其犹可扑灭!”杜解“恶之易”曰:“言恶易长”。家大人曰:杜读“易”为难易之“易”,而以长字增成其义,殆失之迂矣。案:易者,延也,谓恶之蔓延也。大雅皇矣篇:“施于孙子”。郑笺曰:施犹易也,延也。尔雅:驰,易也。郭注曰:相延易[10]。

按杜释“易”为难易之“易”,是释为形容词,故不能不增动词“长”字以足其义。王氏知其不合,故释为内动词延易之义。

这里杨先生引述“二王”观点,意在“崇王抑杜”,支持王氏见解,显然“二王”的训诂和语法分析都略高于杜氏,而《精选》却视而不见,这个注作的就不理想,没有能将“二王”的研究成果吸收进来。

另外,我们还可以看到《文法》和《精选》在该文本的标点符号上存在细微的差异,《文法》在“其犹可扑灭!”句尾使用的是感叹号(!),而《精选》却是用了疑问号(?)这个差异却不是表达同样的语义关系。使用疑问号是一种反义疑问的口气,也就是说,恶之蔓延如同火一样,不仅不能靠近,而且无法扑灭。比较之下似乎是疑问号比较好。仔细检索杨伯峻氏《春秋左传注释》(见于第一册第五十页)不仅对于“易”的训诂采纳了“二王”的意见,而且也使用了疑问号。问号用来表示疑问、设问或反问,叹号用来表示感叹、祈使。关于反问句后用问号还是叹号,学界存在不同意见。管敏义先生主张用反问号,当然,他也提及有些学者习惯于用叹号[8]。现引用其三个例证如下(见该书第75页):

例一:陈侯曰:“宋卫实难,郑何能为!”遂不许。

二例同杨氏树达先生。

三例:吴匡等素怨苗不与进同心,而又疑其与宦官通谋,乃令军中曰:“杀大将军即车骑也,吏士能为报仇乎!”

皆流涕曰:“愿致死!”

以上三例如□内所示,都使用了感叹号。本文综合以上各家意见,觉得按照句意,使用反問号较好。此外,还有一些上好选本,本文未惶征引,如《左传选》(中华书局《中国史学名著选》本),《中国史学名著选》(上海古籍出版社),韩席筹《左传分国集注》(江苏人民出版社),王伯祥《春秋左传读本》(中华书局)等。不管哪个选本,对于古籍而言,标点问题都是比较重要的一环,需要引起重视。

参考文献:

[1][唐]韩愈.进学解[M].旧说作于唐宪宗元和八年(813).

[2]王力,等.古代汉语[M].北京:中华书局,1981:8.

[3]杨伯峻.春秋左传注:修订本[M].北京:中华书局,1990:10.

[4]胡安顺,等.春秋记事精选[M].西安:三秦出版社,1993:17.

[5]管敏义.怎样标点古书[M].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85:34.

[6][春秋]左丘明.[晋]杜预,注.[唐]孔颖达.春秋左传正义[Z].十三经注疏.

[7]汉语大字典电子版2.0.

[8]汉·许慎.说文解字[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6:347-716.

[9]沈兼士.广韵声系[M].北京:中华书局,2006:224.

[10]杨树达.高等国文法[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18.

(责任编辑/ 魏杰)

“弘毅”注释不完整 篇7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 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 不亦重乎?死而后已, 不亦远乎?”

课文下注释为“弘毅:刚强、勇毅。”

这个注释不准确。

笔者认为对这两个字的解释, 朱熹在《四书章句集注》中注:“弘, 宽广也。毅, 强忍也。”朱熹又注“非弘不能胜其重, 非毅无以致其远”。程颐认为:“弘而不毅, 则无规矩而难立;毅而不弘, 则隘陋而无以居之。”朱熹又在《朱子语类》中说:“所谓‘弘’者, 不但是放令公平宽大, 容受得人, 须是容受得许多众理。若执著一见, 便自以为是, 他说更入不得, 便是滞于一隅, 如何得弘?”“毅是立脚处坚忍强厉, 担负得去底意。”这里是说, 作为士人, 应该心胸宽广, 有容人容物之量, 目光远大, 见识高超;还应该有坚毅、果敢并具有超强的忍耐力。

可见, “弘”与“毅”是指士必须具有的两种涵养, 二者缺一不可, 不能偏颇, 相互统一。

又如, 传统版本、汉语学家王力主编的《古代汉语》此条下注释是:“弘, 大, 在此指心胸广大;毅, 刚毅。”又如较新版本、新疆人民出版社《中国古文化名篇欣赏·论语》此条下的注释也是这样:“弘, 大;毅, 刚强, 果决。”翻译为“读书人不可以不心胸宽广、意志坚决, 然后能担当重任而至远道。”

南怀瑾著作《论语别裁·怎样才算知识分子》关于“弘毅”解释如下:曾子这里所讲的士, 已经不是上古时代的士, 而是读书人知识分子的通称。所以他是说一个读书人有读书人的风格。“不可以不弘毅”, “弘”就是弘大, 胸襟大, 气度大, 眼光大。“毅”就是刚毅, 有决断, 要看得准、拿得稳, 对事情处理有见解。有些人有见解, 但请他当主管, 却搞得一塌糊涂, 因为他下不了决断;有人很容易下决心, 但眼光不远, 见解有限。所以把眼光、见解、果断、决心加起来的“弘毅”, 而且中间还要有正气, 立场公正。他说一个知识分子, 要养成弘与毅是基本的条件。为什么要养成这两个基本条件呢?因为一个知识分子, 为国家、为社会挑起了很重的责任。“任重而道远”, 这个“道”是领导, 也是指道路。责任担得重, 人生的道路、历史的道路是遥远的、漫长的。所以中国过去教育目的, 在养成人的弘毅, 挑起国家社会的责任。当然, 要挑起这样重的担子, 走这样远的路, 就必须要养成伟大的胸襟、恢宏的气魄和真正的决心、果敢的决断、深远的眼光, 以及正确的见解等形成的“弘”、“毅”两个条件。

《苏武传》注释商榷 篇8

“ 十余辈”中“ 辈”的解释。 教材把“ 十余辈”注释为“ 十余人”。 对于“ 匈奴留汉使郭吉、路充国等,前后十余辈”,配套教参翻译为:“ 匈奴先后扣留了汉使郭吉、 路充国等共十余人。 ”显然,教材和教参都把“ 辈”解释成《 古汉语常用字字典》 中的第二个义项: “ 放在数字后面, 表示同类的人或物的多数。 ”如孙樵《 书褒城驿壁》 :“ 一岁宾至者不下数百~。 ” 其实,此处的“ 辈”当属《 古汉语常用字字典》 第四个义项:“ 批”。 如《 史记·张耳陈馀列传》 :“ 使者往十余~辄死,若何以能得王? ” 试想,匈奴不可能“ 前后”只扣留 “ 十余人”, 而应当是“ 十余批”。 苏武“ 留匈奴凡十九岁”,“ 前以降及物故,凡随武还者九人”,亦可为佐证。 朱东润先生《 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 中此处即注为 “ 辈,批”。

“ 匈奴使来, 汉亦留之以相当”中“ 当”的解释。 教材把“ 当” 注释为:“ dàng,抵押”。 配套教参是这样翻译全句的:“ 汉朝也扣留匈奴使者作为抵押。 ”其实,互相“ 抵押”有何意义呢? 应当是 “ 以牙还牙”, 彼此彼此。 古敬恒先生《 新编说文解字》 这样解释: “ 当,形声。 从田,尚声。 1本义: 甲田与乙田相当、相等。《 说文》 : ‘ 田相值也。 ’泛指‘ 两两相当 ’。 ” 此处的“ 当”,就应属这一义项。 朱东润先生《 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 相关注释为:“ 当,抵。 以相当,以相抵偿。 ”

“ 绝不饮食” 中“ 饮食” 的注音。“ 绝不饮食”教材译为“ 断绝供应,不给他喝的、吃的。 ”此处“ 饮” 解释为“ 给… … 喝”, 应读yìn。 如屈原《 离骚》 :“ ~余马于咸池兮。 ”此处“ 食”解释为“ 给…… 吃”,应读sì。 如《 商君书·农战》 : “ 先实公仓,收余以~亲。 ”这两处属于典型的破音异读,似乎还是标上注音更好。

“ 黄门驸马”的解释。 文中有 “ 宦骑与黄门驸马争船, 推堕驸马河中溺死,宦骑亡,诏使孺卿逐捕,不得,惶恐饮药而死。 ”注释为:“ 宦骑,侍卫皇帝的骑马的宦官。 黄门驸马,宫中掌管车辆马匹的官。 ”试问,按此解释“ 宦骑”与“ 黄门驸马”哪个与皇帝更亲近些? 死了一个“ 官”,又何至于令平陵侯( 苏建) 之幼子骑都尉苏贤“ 惶恐饮药而死”呢? 王先谦《 汉书补正》 有“ 师古曰:‘ 宦骑,宦者而为骑也;黄门驸马,天子驸马之在黄门者也。 ’”如此解释“ 黄门驸马”,问题便迎刃而解了。

“ 王必欲降武” 中“ 必” 的解释。“ 王必欲降武, 请毕今日之? , 效死于前” 教材注释为“ 您( 如果) 一定要逼迫我投降, 那就请结束今天的欢聚,在您面前死去。 ”显然,“ 必”译为“ 一定”。《 古汉语常用字字典》 中“ 必”有如下几个义项:

1一定, 必然。 《 论语·述而》 :“ 三人行,~有我师焉。 ”《 商君书·更法》 :“ 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 ”( 便国:对国家有利。 法古:效法古代。 ) 又表示一定要实行。 《 汉书·宣帝纪》 :“ 孝宣之治,信赏~罚。 ”( 孝宣:汉宣帝。 信赏必罚:奖赏守信用,刑罚坚决执行。 ) 2完全肯定。 《 论语·子罕》 :“ 子绝四:毋意,毋~,毋固, 毋我。 ”3倘若,假如。《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 王~无人,臣愿奉璧往使。 ”杜荀鹤《 题会上入院》 诗:“ ~能行大道, 何用在深山? ”

由此看来,“ 一定”和“ 必然” 属同一义项,表示一种肯定性的判断;而“ 王必欲降武”中的“ 必” 译为“ 一定” 尚勉强通顺, 换成 “ 必然”则不可。 其实, 苏武的话语显然是一种假设,译为“ 倘若” 或“ 假如”更确切。

《木兰诗》注释献疑 篇9

一、“唧唧复唧唧”与“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

历年来语文课本及教学参考资料,对“唧唧”一词有下面三种不同的注释:“虫鸣声”、“叹息声”、“织机声”。虽然这三种注释,前人皆有所阐发,但由于古今语言、文字、生活习俗发生了变化,在今天的教学中,究竟以哪种注释较为妥当,这是值得研究的。“唧唧”这一象声词作“虫鸣声”,根据生活见闻,只能表示“蟋蟀”与“蝉”鸣,可是“蟋蟀”多啼于晚上、“蝉”只鸣于夏秋。从“昨夜见军帖”可知“木兰当户织”是在白天,并非晚上;而纵观全诗,又很难推断出木兰从军的季节。事实上古时征兵并无定时,况且木兰从军又处于兵临城下之际,当然就更难想象是夏秋之间了。同时,“唧唧”作“虫鸣声”,对环境的描写,气氛的渲染,木兰心情的衬托,都不可能起很大的作用。即使有人认为,万籁俱寂,独有虫鸣,足见环境的幽静,衬托了木兰心情的忧伤。这也还是值得商榷的。同样,“唧唧”作“叹息声”,学生更难以理解。因为叹息不可能发出“唧唧”的声音,加之与下句“木兰当户织”语意不够连贯。可见还是作“织机声”解较为妥当。因为“唧唧”表示织机上轴承转动、磨擦的声音,非常形象生动,学生也很熟悉。“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两句,介绍了木兰对着屋门织布,发出断断续续的织机声。为什么织机声会断断续续呢?因为木兰心事重重,所以不时停机叹息。在这里有两点必须指出:一是“木兰当户织”句后,编者最好使用“句号”,课本上使用“逗号”,层次就欠分明了;二是要突出“复”字的讲解。在几册课本中,“复”字都没有注释,参考资料中的译文,也抛开“复”字翻译。其实,“复”字在这句中非常重要,“复”即“又”,在这里带有“断断续续”的意思,它能把前后两个重迭象声词形象、真实、自然地连贯起来。

紧承上文,用了两组排比反复的句式,一问一答说明木兰叹息的原因。可是读者往往产生了疑问:“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为什么还会叹息呢?既然是“昨夜见军帖,……卷卷有爷名”,就不会“无所思”、“无所忆”了。要正确理解这句诗意,还必须扣住“思”和“忆”去分析。“思”和“忆”是一对同义词,在用法上也不单是避免重复。课本上把“思”注解成“想”,把“忆”注解成“思念”,但总还令人费解。我觉得本句的“思”,包含了对今后事物的联想,“忆”,指的是对过去事情的追念,而“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既不是过去的事,也不是今后的事,而是摆在面前急需解决的问题,这一燃眉之急正是木兰叹息的原因。

二、“大儿”、“长兄”与“十年”、“十二年”、“十二卷”

“大儿”、“长兄”,按照生活的习惯,是指“最大的儿子”与“最大的哥哥”,是两个偏正合成词。可是在本诗中则不然。“阿爷无大儿”是说阿爷没有比木兰更大的儿子。译文说“阿爷没有大儿子”是不够贴切的。如果木兰有两个弟弟,其中一个大的,就可以说是阿爷的大儿子了;“木兰无长兄”是说木兰没有哥哥。“长兄”在这里不是偏正合成词,而是“兄长”的倒装。因为木兰虽然没有“大哥”,如有“二哥”、“三哥”,也不至于代父从军了。

“壮士十年归”与“同行十二年”中的“十年”、“十二年”,都是木兰从军的时间。历代注释都指明非“确指”,非“实数”,课本及参考资料从之。诚然,在古代诗文中,非确指的数字屡见不鲜,但在同一首诗中,用两个不同的数字来表示一件事情发生的时间却是罕见的。难道古人有意给后人制造疑难吗?“十年”、“十二年”哪个数字更接近实数呢?这是不必去分拆、考证的。因为从现有的资料看,木兰,只是一个艺术形象,当然也就没有什么“实数”,但“十年”与“十二年”是否真有矛盾呢?这才是值得商榷的问题。参考资料解释“壮士十年归”是为了与“将军百战死”对偶,所以就取其整数。那么“同行十二年”就不能取其整数吗?古人用词严格,此说恐非尽然。“将军百战死”是说战士们身经百战,最后战死沙场。既是对偶,“壮士十年归”的“十年”也应该是沙场奋战的十年;而“同行十二年”中的“十二年”,则包括“万里赴戎机”与“归来见天子”的时间在内。“十二年”是连头带尾的时间,“十年”则是足数。

怎样运用文言文注释 篇10

第一, 针对学生依赖注释的实际情况, 在初读文言课文时, 要求学生不看注释。遇到不会的地方用直线标出, 并告诉学生这是一级重点。

第二, 在此基础上, 提示学生根据上下文推断画直线部分的内容。先是个别提问, 然后让大家带着疑问去看注释, 以验证同学推断的准确性。这样做的好处有二:其一, 由于学生是带着验证正误的好奇心理去看注释, 可以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其二, 由于学生是经过思考推断之后去看注释, 印象会更深刻, 识记效果会更好。在得到印证之后, 还要指导学生将原文中推断正确的部分用波浪线画出, 并告诉学生这是二级重点。

第三, 对于参阅注释还不懂或注释中没有注到的地方, 进一步提示学生用语法位置判断词性, 用字形判断词义。接下来组织学生分组讨论, 然后让各组推选一名发言人, 分别发表各组的观点。经过学生的第二轮发言, 了解了学生进一步推断和讨论的情况后有针对性地进行讲解。最后, 让学生用“△”标出原文中的疑难部分, 并向学生强调这是三级重点。

不需注释的生命 篇11

红尘素居,碌碌诸事中,有的时候,我们是那么地需要一些注解,不论是注释自己,還是注释周围的人、注释整个世界。孩提时,我们总是缠着妈妈问十万个为什么,就是在寻求着世界的注解。而当妈妈坐在我们的睡榻旁,安详地为我们一一作了解答,我们才能心满意足地,带着一丝微笑地睡去。

诗人以“离人心上秋”来注释“愁”,以“黄鸡紫蟹堪携酒,红树青山好放船”来注释“乐”,以“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来注释“思”,以“一叫千回首,天高不为闻”来注释“痛”,而我们在一个春天芳香的夜晚开始伏案写下的日记,亦是对自己生命的注释啊。

我们已经习惯于给自己的生命一个解释。我们汲取知识,是因为我们需要聪慧的大脑;我们锻炼身体,是因为世界等着我们去创造;我们种花莳草,是因为它们的枝脉可以染绿我们的心灵;我们夜夜做梦,是因为我们瑰丽的幻想在夜晚也要接力奔跑……

而每当做错一件事情,我们又总是百般地想给对方一个解释。通过对自己行为的注解,来赢得一点点谅解以及内心的安宁。

可是啊,我亲爱的朋友,有的时候,我们是不需要注释的,不论是我们的思想,还是我们的行为。沉默中,心有灵犀的人自能心领神会,而心律不同者即便你费尽口舌他仍会恍然不知。

相传世尊一日在灵山会上,拈一枝金婆罗花示众。时众皆默然,不得其要领,只有迦叶尊者破颜而笑,于是佛祖便将其“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传给了迦叶。禅宗《无门关》第六则记载的这段“拈花一笑”的著名公案,是那么令人心动。

禅宗讲求“不立文字”“以心传心”,而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不需彼此注释而“心有灵犀一点通”,该是一个多么动人的境界啊!

俞伯牙摔琴谢知音,没必要诠释自己;管仲割席与友断交,也毋须多言一句。最钦佩古时话本里那些特立独行、从不多言的英雄。大漠孤烟,夜黑风高,他们或舍身取义,或拔刀助友,绝不多说一句,从来不为自己的所作所为加上一段长长的注解。待血迹擦干,宝剑入鞘,是朋友,自会相视一笑。好汉武松本可不上景阳冈的,可他偏向虎山行;刺配两千里外的孟州,一路上本有机会逃跑,可他宁肯将松下的木枷重新戴上,把封皮贴上,一步步自投孟州而来……不解者,百思不解;知其心者,自会竖起拇指,由衷地叫一声:“好!”

还有爱情,自古以来就令人“辗转反侧,寤寐思服”的爱情,更是不需要注解,也没有注解的。就像一首歌中唱的:“爱,不需任何理由,就像你,注定跟我走。’我读书时曾结识一位从意大利米兰来中国留学的小姐,她在意大利学习了4年中国历史,又到中国研究古典文学,能写精美的绝句,曾令我惊叹不已。多年以后,我看电视,才知道她嫁给了大学的一位锅炉工。记者问她为什么嫁给一位中国的锅炉工,我就觉得这是一个愚蠢的问题。没有为什么,“不要问,不要说,一切尽在不言中。”屏幕上她为专心读书的丈夫扇扇子的情景,令我万分感慨。

言传是必要的,可意会却是更高的境界。当我们温柔相对,让我们什么都别说,因为一切的解释,一切的评说,都有可能使我们之间的那注意境褪色……

《屈原列传》注释商榷三题 篇12

人教版高中语文第六册《屈原列传》第二段:

上官大夫与之同列,争宠而心害其能。怀王使屈原造为宪令,屈平属草稿未定。上官大夫见而欲夺之,屈平不与。因谗之曰:“王使屈平为令,众莫不知。每一令出,平伐其功,曰,以为‘非我莫能为’也。”王怒而疏屈平。

对句中“上官大夫见而欲夺之”的“夺”,课本注释说:“【夺】强取。下文的‘不与’是不给的意思。”配套的《教师教学用书》译文也说:“怀王派屈平制定国家的法令,屈平起草还没有定稿,上官大夫看见了就想夺取,屈平不给。”

笔者认为这个注释和翻译值得商榷。

屈原和上官大夫都是文人或者是官僚,以他们的身份似乎做不出这种夺来夺去的行为。一方正在起草文稿,另一方看见了就想一把夺过去,这不是小孩子在闹着玩吗?在注重温文尔雅的中国官场,上官大夫心再黑,人品再不上档次,行为也不至于下作到如此地步。而且,宪令是怀王让屈原制定的,上官大夫即便用强力把文稿“夺”走,他又能干什么呢?上官大夫会弱智到用这样拙劣的手段去与屈原“争宠”吗?因此,不管于情还是于理,这种解释都是牵强的。

《古汉语常用字字典》中“夺”的义项有这样一条:“强行改变。”并举《论语·子罕》“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为例。《论语》中的这个名句,第一个“夺”是强取的意思,第二个“夺”应该就是强行改变的意思。《中华大字典》“夺”的第五个义项是:“易也。”易者,改也,修改也。《辞源》“夺”的第五个义项是:“决定去取。”并举“裁夺”、“定夺”为例。看来,《辞源》所谓的“决定去取”亦即《中华大字典》中“夺易”之意。而如果我们用“夺易”去解释上述《屈原列传》中的那个“夺”字,并相应的把下文的“不与”解释为“不同意”,那么文意就会豁然贯通了:“上官大夫看见了之后想修改(屈原的意思),屈原不同意。”笔者认为,这种文字方面的争执,才符合屈原和上官大夫的文人身份。

综上,笔者建议将教材的有关注释修改如下:“【夺】夺易,修改。下文的‘不与’是不同意的意思。”

继续研究前面提到的文章第二段。关于“每一令出,平伐其功,曰,以为‘非我莫能为’也”一句,教材仅仅注释了“伐”字,笔者以为不够。

这句话翻译成现代汉语颇为令人费解:“每当一条政令出来,屈原(都要)夸耀自己的功劳,(他)说,(他)认为‘不是我没有谁能够做得了’。”又是“他说”,又是“他认为”,明显的累赘;去掉其中的一个,整条译文方能贯通。笔者以为,这是文言文中典型的“衍文”。所谓“衍文”,就是古书在传抄、刻板过程中多出来的字或句子。如《荀子·王制》有“元恶不待教而诛,中庸民不待政而化”句,清人王念孙认为“元恶”与“中庸”对文,“中庸”下不当独有“民”字,“民”字当是衍文。仔细研读《屈原列传》中的这句话,明显也存在着衍文现象,只是世移时易,我们已经很难确定“曰”和“以为”两者之中究竟何者为衍文。

据此,笔者建议教材在这句话下面加上一个注解:“该句中的‘曰’和‘以为’有一个词是衍文,理解时保留一个即可。‘衍文’是古书在传抄、刻板过程中多出来的字或句子。”

文章倒数第五段:

楚人既咎子兰以劝怀王入秦而不反也;屈平既嫉之,虽放流,眷顾楚国,系心怀王,不忘欲反,冀幸君之一悟,俗之一改也。其存君兴国而欲反复之,一篇之中三致志焉。然终无可奈何,故不可以反。卒以此见怀王之终不悟也。

关于“其存君兴国而欲反复之”一句,课文未加注释,由此引发了解读的分歧。实际教学中,一些教师根据“兴国”来理解“存君”,“兴国”一般解释为“振兴国家”,于是他们把“存君”解释为“保存国君”。人教版配套的《教师教学用书》的译文是:“他爱护国君、振兴楚国而一反楚国衰弱局面的意愿。”教参的意思很清楚,“存”是“爱护”的意思。但查遍各种权威的工具书,“存”均无“爱护”的义项。

笔者以为,以上对“存”的理解都不够准确、不够到位。

词不离句,句不离篇。窃以为,上一句“眷顾楚国,系心怀王,不忘欲反,冀幸君之一悟,俗之一改也”恰好是对“其存君兴国而欲反复之”一句意思的最佳解说。“眷顾楚国”对应“兴国”,“系心怀王”对应“存君”,“冀幸君之一悟,俗之一改”对应“欲反复之”。看来,“存”就是“系心”的意思。那么,何谓“系心”呢?

查《辞海》,“存”的第三个义项是“想念,省问”,并举曹操《短歌行》“越陌度阡,枉用相存”为例。而《辞源》的诠释则要更精细一些,它把“想念,省问”分开来考辨:“存”的第一个义项是“思念”,举《诗经·郑风》“出其东门,有女如云。虽则如云,匪我思存”为例;“存”的第二个义项是“问候,省视”,举《战国策·秦策》“无一介之使以存之”为例。

当时屈原“放流”在外,不在朝廷,他只是“眷顾楚国,系心怀王,不忘欲反”,故将“存”解释为“问候,省视”并不符合当时的客观实情,而解释为“思念”则较为合理。

何谓“存”?系心也。何谓“系心”?思念也。

上一篇:张家界烟草公司论文下一篇:自主班级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