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释内容(精选4篇)
注释内容 篇1
高诱是东汉著名的训诂学家。他师从大儒卢植。卢植与郑玄同为经学大师马融的弟子, 在重视家法师承的汉代, 高诱可谓有着很深的朴学渊源。孙人和《吕氏春秋集解》序:“高诱, 汉末大儒, 经术深邃, 读音解谊, 并有师承。” (1) “论其学术, 当在许叔重、赵邠卿之间”。 (2) 这些评价是中肯的, 但是“由于传统训诂学研究重经注和《说文》的倾向, 对于郑玄和许慎的研究已发展为‘郑学’‘许学’, 而对于东汉其他训诂家的研究则相对薄弱, 对于高诱的研究尤为薄弱”。 (3)
注释内容会随着注释对象的不同而改变。与以往的注“经”相比, 高注的内容不再是单一的训字解词, 而是转向礼制、医药卫生、农业科技、天文、音乐等多方面。再加上《吕氏春秋》原书距离高诱作注时已有四五百年的时间, 由于时间、地域的变化, 造成了理解上的困难, 高诱要解决的不仅是语言内部诸要素发生变化的问题, 而且语言所反映的外部事物, 如名物制度、生活习俗等, 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而且时代越久远, 需要解释的问题就越多。高诱在继承前代注释学家注经长处的基础上又形成了自己鲜明的注释特色, 其注释内容可谓包罗万象。下面, 我们就从历史民俗、礼乐制度、医药农业、自然现象等方面来论述。
一、历史民俗
[炮烙之刑]
《吕·顺民》:“文王载拜稽首而辞曰:‘愿为民请炮烙之刑。’”高注:“纣尝熨烂人手, 因作铜烙, 布火其下, 令人走其上, 人堕火而死, 观之以为娱乐, 故名为炮烙之刑。”
“炮烙”相传是商纣王所用的一种酷刑。一些典籍中有所记载, 但内容都不是很详细, 如:《荀子·议兵》:“纣刳比干, 囚箕子, 为炮烙刑。”《史记·殷本纪》:“百姓怨望而诸侯有畔者, 于是纣乃重刑辟, 有炮格之法。”高注在此对“炮烙”之刑的原因、刑具、施刑过程做了细致的描写, 补充了这部分史实, 可与其他典籍中的一些史料相印证。
[大傩]
《吕·季冬》:“命有司大傩, 旁磔, 出土牛, 以送寒气。”高注:“大傩, 逐尽阴气为阳导也。今人腊岁前一日, 击鼓驱疫, 谓之逐除是也。”
《吕·仲秋》:“天子乃傩, 御佐疾, 以通秋气。”高注:“傩, 逐疫除不祥也。《语》曰:‘乡人傩, 朝服立于阼阶。’御, 止也。佐疾谓疗也, 傩以止之也。以通达秋气, 使不壅闭。”
“大傩”是古代的一种风俗, 迎神以驱逐疫鬼。傩礼一年数次, 大傩在腊日前举行。《论语》中有载, 但不详, 《论语·乡党》:“乡人傩, 朝服而立于阼阶。”高诱在其注释中点明了“大傩”的目的“逐阴导阳”“逐疫除不祥”, 并且指出了“大傩”的时间、所采用的工具等, 为民俗文化的研究保存了资料。
二、礼乐制度
[戎路]
《吕·孟秋》:“天子居总章左个, 乘戎路, 驾白骆。”高注:“戎路, 白路也。白马黑鬛曰骆。”
高注中以“白路”来解释“戎路”, 说明“戎路”是为古制, 已经成为需要解释说明的对象, “白路”已经成为当时的通语, 可以被更多人接受。
“戎路”又可作“戎辂”, “辂”为大车, 多指帝王所乘的车子。后来, “戎路”用以泛指兵车。《周礼·春官·车仆》:“车仆, 掌戎路之萃。”郑玄注:“戎路, 王在军所乘也。”
“白路”也作“白辂”, 古代皇帝在秋季所乘的车子。《晋书·礼志上》:“立秋一日, 白路光于紫庭, 白旗陈于玉阶。”
高注以“白马黒鬛曰骆”来释“白骆”。这里的“骆”指的是骆马。《诗·鲁颂·駉》:“有驒有骆, 有駵有雒。”毛传:“白马黑鬛曰骆。”《淮南子》高诱注中也提到“白骆”, 《淮南子·时则》:“天子衣白衣, 乘白骆。”高诱注:“白马黑毛, 白骆也。”这里还有一个问题, 乘“戎路”为什么一定要驾白马呢?《吕氏春秋》中除上文一处“白骆”外, 还有另两处提及“白骆”, 《吕·仲秋》:“天子居总章太庙, 乘戎路, 驾白骆, 载白旗, 衣白衣, 服白玉, 食麻与犬。”《吕·季秋》:“天子居总章右个, 乘戎路, 驾白骆, 载白旗, 衣白衣, 服白玉, 食麻与犬。”事实上, 这种搭配习惯与古代的五行观念有关, 秋配五行中的金, 而金是以白为代表。白在方位上是在西方, 太白金星这位天上神明主管西方, 所以金是以白色为代表。《吕氏春秋》中出现过三次驾“白骆”, 均在秋季之时, 也可证白色为秋季的代表色。水的代表色为黑色, 金生水, 所以乘戎路, 所驾的“白骆”为“白马黒鬛”。其实, 五行相生相克的观念在古代社会随处可见。
高注以“白路”释“戎路”, 以“白马黒鬛”释“白骆”, 这正是用最形象的词汇表明事物的本质特征。通过高注, 我们不仅了解了车马制度的沿革和其突出特征。而且为我们研究古代车马制度、文化制度与社会观念提供了丰富的宝贵资料。
《吕氏春秋·十二纪》中保留了大量先秦文化方面的内容, 而高诱以汉代人的视角对先秦的某些文化现象进行注释, 这正好为我们了解秦汉间典章名物、文化礼制的传承提供了宝贵资料。
三、医药农业
高注中还有与医药相关的注释内容, 保存了许多有价值的原始资料, 并且高诱擅长以最简单的语言表明事物的性质状态, 在词义区分上颇见功力。
[堇][和堇]
《吕·劝学》:“是救病而饮之以堇也。”高注:“救, 治也。堇, 毒药也, 能毒杀人, 何治之有?”
《淮南子·说林》:“蝮蛇螫人, 传以和堇则愈。”高注:“和堇, 野葛, 毒药。”
后人对于“堇”究竟为何物, “堇”“和堇”是否为一物, 一直都有争论。清王夫之在《诗经稗疏·大雅》中对历代学者释“堇”的观点进行过归纳与驳斥。他将作为草名的“堇”义分为六类, 指出第五类“乌头苗”和第六类“和堇”有剧毒, 即“和堇”类属于“堇”。王氏的意见值得商榷。
其实“堇”即“乌头”又叫“草乌头”。《国语·晋语二》:“寘堇干肉”韦昭注:“堇, 乌头也。”《吕·别类》:“万堇不杀。”毕沅注:“堇, 乌头也, 毒药, 能毒杀人。”
而“和堇”又称为野葛即钩吻, 也叫葫蔓藤、大茶药、断肠草, 常绿灌木, 缠绕茎, 根、茎、叶有剧毒。汉王充《论衡·言毒》:“天下万物, 含太阳气而生者, 皆有毒螫。毒螫渥者……在草则为巴豆、冶葛。”《本草纲目·草六·钩吻》:“此草虽名野葛, 非葛根之野者也……广人谓之胡蔓草, 亦曰断肠草, 入人畜腹内, 即黏肠上, 半日则黑烂, 又名烂肠草。滇人谓之火把花, 因其花红而性热如火也。岳州谓之黄藤。”
“乌头”是毛莨科, 是块茎, 风湿严重时会用。“野葛”是胡蔓藤的草, 因为有毒性并且毒性较大, 一般只在治疗肿毒、疽、痈时才会用少量。这两种药都有毒性, 在用药时一般比较谨慎。对于中医来说, (堇) 乌头与和堇 (野葛) 并没有关系, 它们的性状、特征、用法均不同。
通过高注我们可以看出来“堇”“和堇”并非一物, 也无关系, 至少汉时人还不会将二者弄混。后人因其都含有“堇”字, 并且都可药用, 常混淆不清, 而高注正为我们保存了二者不同的宝贵资料。
[穄]
《吕·本味》:“阳山之穄, 南海之秬。”高注:“穄, 关西谓之 (麻/黍) , 冀州谓之 (堅-土) /黍。秬, 黒黍也。”
《说文·禾部》“穄, (麻/黍) 也”, 又“ (麻/黍) , 穄也”, 《广韵·黍部》:“ (堅-土) /黍, 穄也”, “穄”“ (麻/黍) ”“ (堅-土) /黍”三者为同一物。程瑶田曰:“据《说文》禾属而黏者黍, 则禾属不黏者 (麻/黍) 。对文异, 散文则通称黍。《内则》:‘饭黍稷稻粱白黍黄粱’, 郑注:‘黍, 黄黍也。’黄黍者, (麻/黍) 也, 穄也, 饭用之。黏者, 酿酒及为饵餈酏粥之属。不黏者, 呼 (麻/黍) 呼穄, 而黏者乃专得黍名矣。今北方皆呼黍子、 (麻/黍) 子、穄子。穄与稷双声, 故俗误认为稷。” (4)
“黍”实际上就是北方的黄米, 性黏, 可酿酒;其不黏者, 就是“穄”, 有时也称“稷”, 可作饭。唐杜甫《羌村》诗之三:“莫辞酒味薄, 黍地无人耕。”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谷二·稷》:“稷与黍, 一类二种也。黏者为黍, 不黏者为稷。稷可作饭, 黍可酿酒。”
通过高注, 我们可知“穄”为通语, 而关西称“穄”为“ (麻/黍) ”, 冀州称“穄”为“ (堅-土) /黍”, 只是不同地区的方言词。这为我们了解许多相关的农业知识提供了早期的文献资料。
四、自然现象
[斗蚀]
《吕·明理》:“其日有斗蚀, 有倍僪, 有暈珥, 有不光, 有不及景, 有众日并出, 有昼盲, 有霄见。”高注:“斗蚀, 两日共斗而相食。倍僪、晕珥, 皆日旁之危气也;在两旁反出为倍, 在上反出为僪, 在上内向为冠, 两旁内向为珥。晕读为‘君国子民’之君。气围绕日周匝, 有似军营相围守, 故曰晕也。盲, 冥也。”
[薄蚀]
《吕·明理》:“其月有薄蝕。”高注:“薄, 迫也。日月激會相掩, 名爲薄蝕。”
“斗蚀”“薄蚀”均属自然现象, 虽然在其他史书中也有过相关的记载, 如:《汉书·天文志》:“五星所行, 合散犯守, 陵历斗食。”《史记·天官书论》:“逆行所守, 及他星逆行, 日月薄蚀, 皆以为占。”但这些史料中并没有明确解释何为“斗蚀”, 何为“薄蚀”。通过高注的解释, 我们可知, “两日共斗而相食”称为“斗蚀”, 而“日月激会相掩”才能称为“薄蚀”;可见“斗蚀”和“薄蚀”的主体是不同的。古人按照不同的自然现象为事物命名, 高诱的注释, 不仅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曾经发生的众多自然现象, 同时也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古人的认知程度和特点。
以上, 我们仅是以历史民俗、礼乐制度、医药农业、自然现象为例。高诱的注释内容已经涉及到了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如果以名词为例, 亲属称谓、自然事物、人体器官、农业生产、饮食器具、方位时令、祭祀礼仪、动物植物、音乐教育政治宗法、意识形态等都在高诱注释中有所体现。而高注的这些注释内容都为我们保存了许多珍贵的文献资料。此处囿于篇幅, 不再赘述。
除此之外, 高诱丰富的注释内容还体现在其旁征博引群书史料上, “《吕氏春秋》高诱注疏共计4906条, 全书共引群书达394条, 再加上不明言引何书而实为引书的, 两者总计约占全部注文条数1/10” (5) , 其所引书涉及到各个方面, 且其中一些典籍并不见于《汉书·艺文志》的记载, 高诱注的引书情况恰好可以帮助我们部分还原高诱作注时东汉书籍的流传情况。
综上, 《吕氏春秋》高诱注中丰富的注释内容不仅为我们研究东汉时代社会生活的民俗制度、中药植物、农业饮食等各个方面都提供了宝贵的文献资料, 而且也为我们保存了许多已佚典籍的内容。这正是我们研究古代历史文化和古典文献不可或缺的宝贵资料, 我们应当重视对《吕氏春秋》高诱注内容的研究。
参考文献
①牟钟鉴.《吕氏春秋》与《淮南子》思想研究.齐鲁书社, 1987年, 第137页.
②齐思和.中国史探研.中华书局, 1981年版, 第242页.
③翟思成.高诱音注材料测查与分析.河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01年, 第1页.
④陈奇猷.吕氏春秋新校释.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2年, 第766页.
⑤徐志林.《吕氏春秋》高诱注研究.安徽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03年, 第78页.
注释内容 篇2
二、数据库内容、结构与注释的浏览(3学时)目的:了解主要数据库的内容及结构,理解各数据库注释的含义。
内容:分别读取核酸序列及蛋白质序列,熟悉数据库记录的结构,学会看懂其中的注释;学习如何使用NCBI的基因组图谱浏览器查看基因组数据。
1、登陆生物学院国家生物学理科基地网页,进入课件下载页面(注意去掉代理),下
载课程相关内容.rar文件,并进行解包。
2、读取课程相关内容-实验数据-实验二中的NM_006744.htm,参照教材第26页的表
2.1,第29-30页的表2.2,第31页的表2.3,第32页的表2.4以及樊映川的《生物信息学札记》附录6序列特征关键词表,仔细阅读记录中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这是一个什么序列数据?
2)这一序列的最新更新时间?
3)这一序列可能修改过几次?
4)对这一基因的研究最早可追溯至哪年?
5)什么时间得到的基因mRNA全长?
6)此基因有无相关的蛋白质三维结构数据?
7)此基因的翻译从何处开始?写出最初的18个氨基酸残基序列。
8)写出此基因成熟肽的序列位置。
9)此基因的多聚腺苷酸信号是什么?
10)有几个polyA位点?
3、实验二中的CBI EMBL format_P02753, EMBL format_P02753以及NCBIP02753是
同一个蛋白质的三种不同表示形式,仔细进行对比,体会不同数据库的记录格式与结构,回答下列问题:
1)此蛋白序列的数据来源是哪个数据库?
2)此蛋白序列的最新注释信息更新是在哪一时间?
3)NCBI的分类数据库Taxonomy中ID为9606的是什么物种?
4)获取这一基因的器官是?
5)缺乏这一蛋白会引起什么样的病症?
6)在rbp缺乏的情况下,此蛋白的何处会发生何种变异?
7)此蛋白中二硫键有几个?各在什么位置?
8)此蛋白的长度及分子量。
4、打开实验二中的leptin-NCBI网页,此基因与小鼠的肥胖蛋白同源。仔细查看记
录内容,并在必要的时候联网操作。回答下列问题:
1)从何处可以了解到基因的功能?列举其中的五条(尽量使用中文)。
2)此蛋白的GeneOntology的功能是什么?
3)此蛋白会引起什么样的表型差异?
4)这一同源基因分别在小鼠、大鼠以及人类基因组上的染色体定位情况。
5)据目前的报道,这一蛋白参与了哪几条代谢途径?进入其中的一条,找到蛋白所在的pathway中的位置。
6)阅读Additional Links中的Genes and Disease 链接。(不必做答)
注释内容 篇3
一、关于小字的整合
所谓小字是指历史教材中的阅读部分, 因其用楷体字且学号比正文小, 故称为小字。这一内容在教学中不做统一要求, 只作为学生阅读参考之用。因此, 许多学生都对它熟视无睹, 不阅读不记忆, 谁知有些高考题就是从这里出的, 比如2012年全国文综卷第23题中D项“共产党情报局成立”。但教材里的小字内容很多, 不可能全部识记, 在教学中教师可这样进行整合:
(一) 在老教材中是重点内容但在新教材中被压缩为小字, 如洛川会议后各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开辟等。
(二) 对正文部分的关键补充说明要求学生熟记, 如苏美两国在雅尔塔会议上背着中国政府签订的秘密协定, 严重损害中国主权的小字等。
(三) 有趣味性且能增长学生见识的, 如“三大战役的作战过程”等。
以上三种情况的小字部分教师要告诉学生多关注, 有条件的还可以把这类内容分类打印出来, 分发给学生, 让他们经常翻阅熟悉, 从而使其在高考中能够从容应对。
二、关于注释的整合
教材中的注释数量不少, 几乎每节课都有, 类型也多, 不可能要求学生全部掌握, 在教学中可要求学生重点把握以下注释:
(一) 在老教材中是正文到新教材则被压缩为注释的, 如世界史下册第81页关于四次中东战争的注释等。
(二) 在教材中出现且为生活常识类的, 如“四书五经”、“五谷”等。
(三) 职官名称, 如“秦朝诸卿分掌政事”、“尚书台”、“刺史”等, 尤其要注意某些官职在不同朝代其职权范围的变化。如在秦朝国家的监察事务由御史大夫兼理, 而到汉武帝时期则专门设置刺史来主管, 到东汉刺史不仅名称发生变化, 其职权范围也较之西汉扩大了。
(四) 在正文中出现内容解释的, 如“辉格党和托利党”;对小字重要内容进行补充的, 如“毛公鼎铭文”;对教材引用史料进行补充说明的, 如“外寇、内匪”等。
(五) 对重要水利工程、重要生产技术和工具的说明, 如“芍陂”、“铸铁柔化处理技术”、“耧车”等。
(六) 重要地域名称类, 如“幽云十六州”、“东方战线”等。
(七) 对重要帝王在位时间、年号的解说。如秦孝公、永乐年间、嘉靖时期、拿破仑三世等。
对于此类内容, 教师要引导学生用同一种颜色标注好, 每天安排10分钟时间进行浏览, 考试的时候如果遇到这类内容的考题就可以“手到擒来”。
三、关于插图的整合
教材引用的插图数不胜数, 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重视对如下插图的学习。
(一) 人物图。
注意区分人物的服饰、形貌特征, 并关注重要人物的生平事迹及其相关评论等, 力求做到一看到图、看到事迹、看到评论即知所讲人物是谁, 这对解题有很大的帮助。如:2012年全国文综卷第16题中就以张謇的评论来考查李鸿章, 这个内容在教材中没有涉及, 但教师如果能在日常教学中加以补充、引导, 学生还是能解答的。
(二) 实物图。
教材中的实物图类型多, 包括文字、货币、生产工具器皿, 以及考古出土的文物如甲骨、陶俑、画像砖石等等, 其中要特别注意一些对课本内容起到补充说明作用的实物图。比如文字, 从《中国古代史》第4页甲骨文中有关奴隶的字, 到第8页二里头遗址陶器上的符号和西周铜器铭文, 又到第24页湖北云梦出土的秦简, 再到第64页《兰亭序》 (摹本·部分) , 然后结合秦始皇统一文字的叙述, 可以知道汉字发展的历程, 也表明在纸笔没有发明之前, 古人使用专门的工具分别在动物骨头、青铜器、竹简上刻写, 了解这一内容就不难理解为什么2012年全国文综卷第12题关于“刀笔吏”的称谓会选择A项。又如“商鞅铜方升”, 依图可知商鞅第二次变法的时间始自公元前344年, 这在课本中没有提及, 与此相类似的还有“克伦威尔 (1599~1658) 在纳西比战役中”。此外, 还可从“秦半两钱”以及汉武帝时期的五铢钱和钱范图, 略知货币发展的简单过程。
(三) 地图。
这是最常见也是高考最爱考查的内容, 比如统一王朝的疆域变化图, 分裂割据政权的对峙图, 重要水利工程图 (如:2012年全国文综卷第39题中就考到了灵渠) 、手工业分布图、对外交通 (陆海路) 及对外贸易港口、重要地名的古今演变 (如六朝古都、台湾、南海诸岛等) 、民族分布 (2012年全国文综卷第39题就考到了汉朝对岭南地区的政策变化) 等历史人文地理和历史自然地理仍旧是教学重点。把春秋、战国、秦统一等图与正文结合, 可反映分裂到统一的过程;拿隋、元运河等图与正文对照可看出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现象。
(四) 彩图。
在每册教材的头几页都有本册的一些彩图, 对于这些彩图我们也要识记, 因为这些彩图所反映的史实都是对正文的有效补充。如一战时的空战, 飞机等新式武器被运用到战争中, 可想而知当时交战双方伤亡惨重和战争的激烈程度了, 从而帮助学生理解一战的影响。还有些甚至是正文中没有明说的, 如唐墓壁画《礼宾图》, 是唐朝官员接待少数民族首领的场面。
图形是一种形象直观的表述, 但教师要把这些图像按以上四大类进行分类, 教会学生理解、掌握不同图形的内涵和分析方法。
四、关于大事年表的整合
每册教材的最后几页都配有大事年表, 在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重视对大事年表的学习、记忆以加深对历史事件的理解。下列几种情况需重点把握。
(一) 在老教材中是正文但在新教材中归属大事年表的。如:1911年的保路运动, 1932年的一·二八事变和十九路军抗战等内容。
(二) 教材正文没有叙述事件起讫时间或叙述不够清楚但在大事年表中列有的。如:1919~1922年土耳其凯末尔资产阶级革命等。
(三) 通过中外大事年表的对照学习, 可知道同一时间在不同国家发生的大事。如:1861年时清政府设立总理衙门, 发生辛酉政变, 安庆失陷及安庆军械所创办等, 世界近代史上则有俄国农奴制改革、美国南北战争爆发等事件。
教师可以通过表格的形式对大事年表进行整理, 按年代从古到今进行排列, 让学生在头脑中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总之, 教师在教学中应该结合正文对包括小字、注释、插图、大事年表在内的知识点进行整合讲解, 以夯实学生的基础, 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做到有备无患。但整合的内容不能太偏, 要把握好度的问题, 不要花过多的精力去拣芝麻, 免得拣了芝麻却丢了西瓜, 得不偿失。
参考文献
[1]中国古代史 (选修) [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7.
[2]中国近代现代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6.
注释内容 篇4
一、“寡人是征”注释探究
在《左传·僖公四年》中有一段讲道:齐桓公率领诸侯的军队侵入蔡国, 蔡国溃败后, 齐桓公又攻打楚国。楚成王派使臣与齐桓公派出的管仲交涉。管仲想方设法寻找攻打楚国的借口。管仲讲道:
昔召康公命我先君大公曰:“五侯九伯, 女实征之, 以夹辅周室!”赐我先君履, 东至于海, 西至于河, 南至于穆陵, 北至于无棣。尔贡包茅不入, 王祭不共, 无以缩酒, 寡人是征。昭王南征而不复, 寡人是问。
笔者发现人们对“寡人是征”中“征”的解释持不同意见。先将其列举如下:
1. 问, 责问 (1)
2. 索取 (2)
3. 问罪 (3)
如果按1、3理解, 那么相应地, “征”的宾语“是”应该解释为“包茅不入, 王祭不共, 无以缩酒”这件事。即齐国因楚国未能将“包茅”、“王祭”按时缴纳, 而“责问”楚国或向楚国问罪。郭锡良先生这样解释“尔贡包茅不入, 王祭不共, 无以缩酒, 寡人是征”的意思:
你应该纳贡的包茅没有交纳, 周王祭祀用品供给不上, 没有用来缩酒的东西, 我有责任查问这件事。
对于这句话, 杨伯峻先生是这样解释的:
你不进贡王室的包茅, 使天子的祭祀缺乏应有的物资, 不能漉酒请神, 我为此而来问罪。
如果按2理解, 那么相应地, “征”的宾语“是”则应该理解为“包茅”、“王祭”。王力先生没有连贯地解释该句话, 笔者依照王力先生对个别字句的解释, 将该句串起来加以解释:
应该纳贡的包茅没有交纳, 周王的祭祀用品供给不上, 没有用来缩酒的东西, 我为此来索取它。
笔者看来, 这些解释着眼点不同, 不同的解释, 人物的语气迥然不同。
如依郭锡良先生、杨伯峻先生的理解, 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管仲当时是带着教训的口吻讲话的, 语气极其强硬:你们楚国为什么无视于周王室, 竟然敢不向周王室进贡缩酒的“包茅”?也太不把周王室放在眼里了吧。依此语气推断, 战争的爆发如箭在弦上。齐国将要行使其权力攻打楚国, 已不容商量。他是借索取包茅之名表明即将攻打楚国, 索取包茅是虚, 攻打楚国是实。
如依王力先生的理解, 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管仲当时顾左右而言他, 语气较为含蓄:你们楚国没有向我们齐国进贡包茅, 以至于我们现在没有缩酒的东西, 所以现在我来索取它。对于他的这番话, 楚国这样应对:“贡之不入, 寡君之罪也, 敢不共給?”意即:如果现在将包茅进贡给你, 你们齐国按理就不应进攻我们楚国了。
那么, 究竟哪种解释更合理呢?
这得从该段史实发生的背景及当时的礼仪制度讲起。
首先, 从该段史实发生的背景分析。
在《史记·管晏列传》中讲到该段史实发生的缘由:
桓公实怒少姬, 南袭蔡, 管仲因而伐楚, 责包茅不入贡于周室。
意即:齐桓公实际上是怨恨少姬改嫁而向南袭击蔡国, 管仲就寻找借口攻打楚国, 责备它没有向周王室进贡菁茅。
为什么“包茅不入贡于周室”成了“伐楚”的导火线呢?
我们应搞清什么是“包茅”及其所扮演的重要作用。包茅, 即裹束着的青茅草, 系周代祭祀用品, 用以滤去酒中渣滓。周朝规定, 各诸侯国每年都要向王室进献一定数量的包茅。不贡者为不忠, 应受到严厉的处罚。 (4) 可见, 包茅是古代重要贡品。“包茅”在历史的舞台上扮演着很重要的角色, “包茅”的进贡与否象征着是否臣服于“包茅”的征收者。周王室用以缩酒的包茅, 一直是由楚国来进贡的物品, 至少从周成王时 (公元前10世纪前后) 开始楚人就向周王朝进贡包茅。如果楚人不供给的话, 周天子在祭祀时就得不到包茅来缩洒, 而且北方的晋国也无法提供给这种物品。因此, 包茅应是楚地的特产。 (5) 历史上以“包茅不入”为借口发动的战争屡见不鲜。
既然“包茅”扮演着如此重要的角色, 那么, 以“包茅不入贡于周室”为借口“伐楚”则合情合理。
但齐国攻打楚国, 为什么要·找·借·口呢?因为春秋时期虽然礼崩乐坏, 但一个国家若无缘无故地进攻另一个国家, 便要受到诸侯的指责, 更重要的是“夫礼、乐、慈、爱, 战所畜也” (6) , 也就是说, 礼、乐、慈、爱, 这是作战所应当事先具备的。双方交战, 其成败由很多因素决定。其中任何一个因素的缺失则很有可能导致战争的失败。郭丹先生说:《左传》另一重要的思想倾向是对理智的崇重。春秋之时, 礼崩乐坏, 礼教的一统天下被打破, 各种“非礼”的思想盛极一时。《左传》对各种思想的反应是非常敏感的, 但是在“礼”的思想上, 却表现出强烈的保守与复古倾向。 (7) 作战作为重要的一环, 也表现出对“礼”的信奉。因此, 如凭空讨伐别国, 则不符合“礼”。因此, 不能凭空讨伐别国, 也就是说讨伐别国是需要理由的。有时, 这种理由是站得住脚的, 如《左传·庄公十六年》中:
十六年, 夏, 诸侯伐郑, 宋故也。 (8)
意即:庄公十六年夏季, 各诸侯联军进攻郑国, 这是由于郑国入侵宋国的缘故。
但有时, 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总是想方设法地寻找借口, 即使有时寻找的借口非常荒唐也在所不惜。
如:《左传·隐公九年》中:
宋公不王, 郑伯为王左卿士, 以王命讨之。伐宋。宋以入郛之役怨公, 不告命。公怒, 绝宋使。 (9)
再如, 《左传·庄公十六年》中:
郑伯自栎入, 缓告于楚。秋, 楚伐郑, 及栎, 为不礼故也。 (10)
意即:郑厉公从栎地回到国都, 没有及时通知楚国。秋季, 楚国进攻郑国, 到达栎地, 这是为了报复郑厉公对楚国不恭敬没有及时通知的缘故。
再如, 《左传·僖公元年》中:
秋, 楚人伐郑, 郑即齐故也。 (11)
意即:秋季, 楚国人进攻郑国, 这是由于郑国亲近齐国的缘故。
再如, 《左传·僖公四年》中:
秋, 伐陈, 讨不忠也。 (12)
意即:秋季, 齐国和江国、黄国进攻陈国, 这是为了讨伐陈国对齐国的不忠。
其次, 从春秋时期的礼仪制度分析。
春秋时期, 春秋列国, 盟会颇繁, 使臣会说话不会说话, 不但关系荣辱, 而且关系利害, 出入很大, 所以极重辞令。 (13) 尤其是在战场上, 双方对峙时, 外交辞令使用的妥当与否更是生死攸关。
西周及紧接其后的春秋时期, 宗法制度最为典型, 最为严密。在周王室统治下, 尽管各诸侯国具有自己特殊的利益, 但先民们都奉行着共同的道德准则, 遵从着共同的典章制度和礼仪, 使用共同的雅言, 同样受着《诗》、《书》、乐舞的文化熏陶。这种社会因素潜在地对说话者产生影响, 从而使那时的外交辞令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言谈的目的在于“昭礼”, 那么言谈时就要懂礼、行礼。说话要“慎辞” (见《襄公·二十五年》) , 要“文而有礼” (见《襄公·三十一年》) 。合于礼的, 讲求说话技巧的, 就会受到赞扬。比如郑人子羽就称赞鲁国的叔孙穆子说话“绞而婉”, 称赞宋国的左师“简而礼” (见《昭公·元年》) 。他们因言辞恰切、简洁、委婉而又彬彬有礼而受到赞扬。子产也称赞过子太叔“美秀而文”, 称赞子羽“善为辞令” (见《襄公·三十一年》) 。相反, 不懂礼、不善文辞的人就遭人耻笑和诅咒。比如:齐国的庆封、宋国的华定既不懂礼, 又不能用赋诗对答, 因此受到鲁国的叔孙穆子和叔孙舍的批评 (见《襄公·二十八年》和《昭公·十二年》) 。 (14)
《襄公·三十一年》中:
十二月, 北宫文子相卫襄公以如楚, 宋之盟故也。过郑, 印段迋劳于棐林, 如聘礼而以劳辞。文子入聘。子羽为行人, 冯简子与子大叔逆客。事毕而出, 言于卫侯曰:“郑有礼, 其数世之福也, 其无大国之讨乎!《诗》云:‘谁能执热, 逝不以濯?’礼之于政, 如热之有濯也。濯以救热, 何患之有?”
大意是, 十二月, 北宫文子陪同卫襄公到楚国去, 这是由于在宋国结盟的缘故。经过郑国, 印段到棐林去慰劳他们, 依照聘问的礼仪, 而使用慰劳的辞令。文子进入国都聘问。子羽做行人, 冯简子和太叔迎接客人。事情完毕以后文子出来, 对卫襄公说:“郑国讲究礼仪, 这是几代的福气, 恐怕不会有大国去讨伐他吧!《诗》说:‘谁能耐热, 不去洗澡。’礼仪对于政事, 好像天热得要洗澡一样。洗澡用来消除炎热, 有什么可担心的?”
由此可见, 在春秋战国时期, 是否遵守礼仪决定着一个国家能否在各诸侯国中建立威信, 礼仪犹如润滑剂, 可以化干戈为玉帛。
具体到“寡人是征”中, 如果“征”解释为问罪, 那么齐国进攻楚国的动机未免太赤裸裸了, 亦与春秋时期的礼仪规范相违背。
综上所述, 我认为王力先生的解释更切合当时的历史背景及礼仪制度。
二、古代汉语的注释问题
古代汉语的注释涉及方方面面的知识, 不能单纯地依靠字典。
在古代汉语中, 同一字在不同的语境中有着不同的涵义, 因此我们在给古籍作注时, 如果一味套用字典中的注释, 不联系上下文或当时的历史背景 (包括政治、军事、礼仪等方面) , 则或百思不得其解, 或贻笑大方。正如袁行霈所说:“掌握语言首先靠字典、辞典, 然而字典、辞典的解释只是字词的训诂, 不可能把它的滋味告诉读者。一般的注本也不过是注出词义、典故。隐藏在语言深层的情韵, 附着在词语之上的色彩, 未必能借助工具书和注释得到。只有通过自己大量的阅读, 反复玩味, 才能逐渐体会。” (15)
譬如:
郤至曰:“楚有六间, 不可失也。” (《左传·成公十六年》)
字典中“间”的义项举不胜举。如果一一排除, 则费时费力。那么, 该如何探寻该词的含义呢?要准确地解释该词, 应该联系上下文。
甲午晦, 楚晨压晋军而陈。军吏患之。范匄趋进, 曰:“塞井夷灶, 陈于军中, 而疏行首。晋、楚唯天所授, 何患焉?”文子执戈逐之, 曰:“国之存亡, 天也, 童子何知焉!”栾书曰:“楚师轻窕, 固垒而待之, 三日必退。退而击之, 必获胜焉。”郄至曰:“楚有六间, 不可失也。其二卿相恶, 王卒以旧, 郑陈而不整, 蛮军而不陈, 陈不违晦, 在陈而嚣, 合而加嚣。各顾其后, 莫有斗心;旧不必良, 以犯天忌, 我必克之。”
大意是, 郤至指出楚国的六个最为致命的破绽, 正是有了这六个破绽, 晋国在与楚对垒时, 必胜无疑。因此, “间”应该解释为“可乘之机”、“破绽”、“漏洞”等。
在古代汉语字词的注释中, 除了做到正确之外, 还需做到精确而完善地表达意思, 讲清来龙去脉。
譬如:
郭锡良先生将汪琬的《传是楼记》“间命工木为橱”中“间”解释为“隔些时候”, 可谓做到的“精确而完善”。如果我们查字典, 则会找不到与郭锡良先生的这种解释完全一样的义项。当然, 也有一些义项与此类似, 但如果套用在该句中则不合适, 因其不会精确地表达意思。
再如:
途有饿莩而不知发 (《孟子·梁惠王上》)
该句中“发”时如果解释为“发放”, 虽然正确, 但不完善, 因为这个解释没有解释清楚“发放”什么?完善的解释应为“发放仓粮赈济灾民”。
在《古代汉语》字词的注释中, 有的采取意译的方法, 令人搞不清这种译法的来龙去脉;有的采取直译的方法, 停留在字面意思上, 对于理解全文的意思, 收益不大。因此, 应该将直译与意译结合起来, 只有这样, 方可使人既搞清了字词的字面意思, 又对其有深层的理解。
摘要:对于“齐桓公伐楚”中“寡人是征”之“征”的解释, 代表性的观点有三种:“问, 责问”、“索取”、“问罪”, 作者认为“索取”更符合切合当时的历史背景及礼仪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