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才(共12篇)
通才 篇1
教育作为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其目的是什么,教育应当培养什么样的人,一直是人们所探讨的重要课题。而高等教育是培养“通才”还是“专才”,二者何去何从,又是当前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中倍受关注的课题。
一概念的界定
对于“通才”教育与“专才”教育的含义,人们有不同的理解。有学者认为通才教育的内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通才教育包含自由教育与通识教育双重内涵;而狭义的通才教育强调在专业教育的前提保证下,同时加强文理科的基础教育,要求培养知识面宽的人才,而“专”与“博”都被认为是真才实学。通才教育主要以美国“通才”教育模式为代表,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美国对一些学者的论文及其相关的研究成果进行调查,发现其中凡是有重大成就的学者大多拥有广博的知识,从而倡导实施广博的文理教育。[1]这种通才教育注重知识的“博”,倾向于培养综合型人才,是国际高等教育实践中的一种重要价值取向。
而专才教育顾名思义,主要是指培养专门人才的教育,强调专业性的课程,其目的是为了培养某一领域的专门人才。这种专才教育偏重于实际的应用,注重学生专业知识与实践能力的培养,迎合了社会对专业人才的需要。“专才”教育模式主要以“苏联模式”为代表,[2]在前苏联,对于“通才”教育持批评立场的学者,则强调指出过于注重通才教育,容易失去“专门化的翅膀”,社会实践需要“专才”的服务。中国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对高等教育进行了彻底的改革,其目的是为了培养大量的科技人才,为此将许多综合大学分解为单科院校,以便培养专门人才。这种专才教育注重专业应用,强调学生的实践能力,也是高等教育实践中的重要取向。
此外,还有一些学者认为通才教育与专才教育、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是一对相关的教育范畴,二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强调通才教育与专才教育是一种价值层面的教育理念,同时又是一种对培养目标与培养模式的价值选择;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更注重的是在一定的教育理念指导下的课程设置。本文亦倾向于将通才教育与专才教育看成是两种重要的教育价值取向,他们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其实际价值抉择的主要依据是社会需要。
二通才教育与专才教育的关系
(一)通才教育与专才教育的融合———实践的观点
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实践观认为实践是现实的、感性的人的能动的对象性活动,是认识的基础与检验真理的标准。对通才教育与专才教育问题进行“理性思考”,需要充分地考虑到实践的需求,离开实践即使拥有再充分的理论作为其支撑,也只是空有其表、纸上谈兵。而只有充分、合理与有效地利用二者的理论资源,同时保证二者的积极融合,才能避免通才教育走一条路,专才教育走另一条路,二者就像两条平行线一样永远没有交集这样一直走下去,只会越走越远。因此,只有让通才教育与专才教育有效融合,并将其理论“养料”去滋养实践的土壤,方能结出人类社会教育的理想之果。
马克思主义认为,离开实践去争论思维是否正确的反应现实,就像中世纪的经院哲学家一样,就是争论一些脱离实际的毫无意义的繁琐问题。那么,我们在面对通才教育与专才教育时,既要考虑通才教育的“博”,又要考虑专才教育的“专”,同时注重“人的感性活动”,即具体实践与理性活动的有机结合,保证其通才教育与专才教育的有效结合,实现教育“人”的培养目标。而对于一味的强调通才教育抑或单一的重视专才教育均是不可取的,这种非此即彼的价值取向,既缺乏理论上的依据,也有害于具体实践。
(二)通才教育与专才教育的融合———全面发展的观点
以历史唯物主义为科学基础的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学说,强调劳动者由片面的发展逐步转向全面的发展,从而具有高度文化水平及多种才能的人。过去有些人对全面发展学说曾有一定程度上的误解,这种误解就是将全面发展与通才教育画等号,认为全面发展就是通才教育,片面的理解通才教育和全面发展,这是不可取的观点。美国高等教育改革家、思想家罗伯特·M·赫钦斯(Robert Maynard Hutchins)主张在高等教育中加强基础教育,从而培养“通用式人才”,强调追求真理,培养“完人”。同时,赫钦斯指出人类的作用并不仅仅是适应世界,而是改造世界。教育要通过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来改变社会现状,推进人类文明的不断进步与发展。[3]然而,实现全面发展的最有效方法之一就是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要求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实现理论走近实践,理论走进实际,从而实现教育为人的全面发展服务的功能。这就要求通才教育与专才教育有效融合,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理论与实践的相互支撑,从而为实现人的全方位的发展搭建理论与实践的平台,进而促进人类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三)通才教育与专才教育的辩证统一
通才教育与专才教育二者之间的关系不是一种相互孤立的关系。也就是说,在面对通才教育与专才教育时,既不能完全否定通才教育,也不能完全否定专才教育,二者之间的关系是一种辩证统一的关系。其中强调通才教育并不是完全的拒绝专才教育,从某种程度上来讲,若将通才教育中的“博”的部分细化,那么其所细化的部分就同时也可以作为“专”的“组件”,而“组件”与“组件”之间的合理整合就形成了所谓的“博”。那么这种所谓的有一定限度的“博”放置在一定的大环境、大背景中,其“博”与“博”之间从一定程度上讲就构成了一种具有“博”的特性的“专”,而这种“专”也可以说是某一领域的“专”。如若从某一领域的至高点来看这种“专”,那么这种所谓的“专”又成为其领域的“博”,而这种“博”与“专”之间的微妙转化,在一定程度上又促进了人类文化的进步与发展。
当然,如若谈起专才教育也不是说就要避开通才教育,专才教育也需要通才教育为其提供广博的理论基础及文化背景,这正是进行专才教育的前提条件,也是有效开展专才教育的必要条件,同时,也是专才教育健康成长的重要“基石”。可以说,通才教育是能够和专才教育相互融合、相互促进,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如果孤立的看待两者中的任何一个就不能全面、正确地理解其所追求的教育宗旨,就难于通过教育保证个体的健康发展和促使社会的整体进步,同样,也就不能准确地把握通才教育与专才教育未来发展的正确方向。
就通才教育与专才教育二者之间的关系及其取向,中国近代著名教育家蔡元培曾经指出,大学要“融通文理两课之界限”、“破学生专已之陋见”。而中国著名高等教育理论家和实践家梅贻琦也曾指出通才教育旨在中国传统的大学之道,同时在实践的操作上融入了美国的现代大学的通识教育的相关制度及措施,强调通、专结合与文、理渗透及其理论与实践的契合性。
三“通才”与“专才”何去何从
目前,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高校招生规模随之扩大,学生的数量越来越多,而高校数量的增加速度却远远比不上学生人数的增加速度,致使学校出现“小马拉大车”的现象,由此产生了相关的教育质量问题,这也是整个社会所关注的教育问题之一。然而,社会就业系统中的工作岗位是有限的,而高校学生每年的毕业人数却在不断地增加,其相应的就业岗位与毕业生的就业人数不成比例,这就造成了毕业生就业难的困境,而学校则要为学生就业困境“买单”。当前,教育质量问题与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则成为学校与社会共同的关注点。从本体论出发,教育的本质究竟是什么?值得我们深入思考。只有全面了解教育的本质与功能,教育问题的解决才有明确的方向。
与此同时,作为人才培养基地的高校肩负着为社会输送优秀人才的重要职责。那么,学校作为人才培养的“摇篮”究竟要为社会培养什么样的人才“?通才”抑或“专才”?“通才”与“专才”何去何从?从表面上看,高校的办学方针、学科的划分、专业的细化很明显的表明我国高校是培养“专才”,但是,若从高校的课程设置上来看,则具有通识性,它同时为学生提供了更广阔发展的空间,这也是不可否认的。学校在培养“专才”的同时也对学生进行通才教育。社会需要“专才”,但不是绝对的“专才”,需要以其通才教育背景为依托。当然,社会也需要“通才”,但不会有绝对的“通才”。社会劳动力市场对于脑力劳动者与体力劳动者的需求,并不是单纯的看其是否是“通才”或“专才”,往往是考虑其“专才”能力的前提下,考察其“通才”的能力素质。通常是那些既专又博的人能够得到并胜任社会分配的相关职位。也就是说孤立的所谓“通才”抑或是孤立的所谓“专才”均无法在人类社会中持久地生存,只有二者相互交融有机结合,才是其不断前进与发展的精神动力与智力支持。
参考文献
[1]郑克强.中国特色高等教育发展道路[M].江西人民出版社,2008:62-63.
[2]李剑萍.20世纪中国的高等教育:通才教育与专才教育的张力[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5):109-113.
[3]贾宇.罗伯特·M·赫钦斯通识教育思想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7.
通才 篇2
企业发展需要通才
企业发展需要通才(四辩稿——最终总结)
主席、各位评委,大家好!
下面由我代表正方作总结陈述,企业发展需要通才还是专才呢,最终要看他们谁能促进企业持久、稳定的发展,谁对企业的作用更大,更重要的还是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我们正方认为,结合我公司的实际情况,在现阶段我们企业要想获得更大发展,需要更多的通才,理由如下。
1、对企业而言,通才更能适应企业多元化发展的需要。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现代社会越来越呈现出领域多元化的特点,作为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也必须适应社会的发展要求。另外,根据我公司的发展战略,未来必将涉足更多的行业领域,可能根本不存在专才可用。这时,通才因其广阔的知识平台、丰富的知识储备,相较于专才,具有更强的可塑性。
2、对企业而言,通才更能适应市场的快速变化。众所周知,现代社会是一个迅速发展,瞬息万变的社会,市场商机稍纵即逝。对这一点,公司的销售部门可能深有感触,公司每年为销售人员举办各种技术培训、财务培训、法律培训等就是企业需要通才的有力说明。
3、通才更能适合于企业创新的需要。三国演义中有一句话,叫“论天下大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我们觉得用在当今科学技术的发展上也比较适合。科学发展经历了人类早期的综合、近现代科学的分工细化,再到当今科学的重新综合。今后的创新可能更多出现在不同思想,不同领域、不同学科交叉、沟通、综合的地方。同样以我公司开发的军工产品为例,正是集产品设计、材料设计、工艺设计于一体的结果,单靠某一方面的专才是无法完成的。
4、对企业而言,通才更能适应企业高度分工细化的要求。高度分工是现代企业发展的一个显著特征,分工造成了细化,企业分工每走一步,对整合的要求就更高,结果就是需要越来越多的通才来解决行业之间、工序之间、部门之间、局部与整体之间的整合和协调沟通问题。通才相较于专才,能够更好的触类旁通,拥有更强的整合能力、综合理解能力、全面的协调能力,所以通才更有利于实现企业的的要求。
通才取胜 追求卓越 篇3
世间的物象往往有这种情况,一个面的光线过于强烈,另一个面将会在对比之下显得黯淡。如同摄影,镜头聚焦处的景物明晰,其它周围则会虚化而模糊。对人的认识也是如此,大概因为刚田在篆刻创作方面获得的荣誉太多太多,以致人们在心目中把他定格在篆刻家的位置上,而较少论及他的书法创作和理论研究,尽管他不断参加各种创作评审或理论研讨。这不能不影响世人对刚田的整体认识。
孙其峰先生在刚田第二本篆刻作品集的序言中有一段极其中肯的话:“刚田固然是一位有多方面成就的治艺者,但在我的印象里,他首先还是一位篆刻家,其次才是印论家和书法家。由于他对印史、印论的精通,导致他治印水平的高超。同时也正因他治印实践的丰富和深入,又促使他在印论上取得新的成就,当然他的书法成就也在起着与印艺相互生发、相得益彰的作用。”这段话指出了刚田治印、作书及理论研究三者之间相互生发的辩证关系:实践深化了理论认识,理论认识反转指导实践;书法增益篆刻的笔墨情趣,篆刻增益书法的金石意味,三者形成相互支撑的鼎立三足,共同构成刚田的立体形象。
近十几年来,刚田有关研究书法篆刻的文章常常发表于专业报刊,以其朴实无华的文风及言之有物的内容为书界同仁所注目。刚田是一位创作实践者,他对书法理论的研究是立足于实践基础上的,所以他的研究不是空泛的而是充实的;刚田勤于读书,敏于思考,所以他的研究又不是肤浅的,而是深刻的。如他多年前的一篇论文《论篆刻创作观念的迁徙》,把篆刻艺术发展过程分为三个阶段,对三个阶段的创作方法、作品形式、创作理念、作者队伍进行分析与比较,从历史的角度揭示了篆刻创作观念的必然走向,显示出他治学的能力。后来他又发表了许多论文,研究日益广泛。在许多文章中,他对过去的“定论”和人们习惯的“公论”发出质疑,提出了新颖独到的观点。虽曾受到不同程度的非议,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观点渐渐被书界同道接受,更足以证明他研究的创见性。近年来,他的《石鱼斋论书信札》《石鱼斋印话》《宽斋读书笔记》等系列文章相继问世,一篇一题,一题一议。从表面上看,这些文章似乎既少考证,又少妙想,但实质却是创作思考的真知灼见,丝丝入扣,鞭辟入里,使读者大获收益。这样每年不紧不慢地发表十余万字,如今他的案头已积稿盈尺。
现在,刚田拿出了他书法集的作品,我浏览之后,那种吃惊、兴奋的心情,与孙其峰先生看到刚田第二本篆刻集的作品时有许多相似之处。这里展现的不仅是多姿多彩的艺术世界,也透露着深刻的理性思考,尤其当你先行读过刚田的书论文章和篆刻作品。学与思,知与行,理论在创作中的张扬,创作对理论的实证,以及他一以贯之的美学思想,均得到充分的表现。
总的看来,如果以书法艺术的文人意味、金石气息和美术趣味去观照刚田的书作,可以说其长处在于笔下行间所反映出的金石书卷之气,而相对少一些美术性的趣味。他追求的不是那种粗头乱服式的野趣之美,而是表现出“硕人颀颀”的落落大方之美。他对于艺术,不是如今所说的“玩书法”,而是如古人所说的“敬事”二字。他的作品追求外在的静感与内在的动势,似乎不激不厉,却是“造险”和“救险”的组合。雍容大度的仪表蕴含着睿智的谋略,有条不紊的旋律回荡着高度统一,反映出他极强的创造能力。
刚田的隶书独具风格,这在河南的大氛围中是很不容易的。因为隶书是河南书家的强项,几位在当今书坛具有影响的书家,无不擅长隶书且各备一体。刚田避开别人的路子,在张迁、鲜于璜、礼器、曹全诸碑中寻觅所需,于孔彪碑得力尤多。由于他对汉碑的研习广泛而又深入,汉碑的字法结构能谙熟于心,所以他的隶书结构直承汉人,笔端纯正而无后世夹杂,得汉人醇古气息。但在用笔上他没有止于汉碑斑驳的石面上,而是深究汉人简牍,借鉴清人墨迹,体味古人下笔的自然之态,跳出石刻而表现毛笔运行的丰富变化。他的隶书用笔稳健中见恣肆,最终形成看似平淡,寞则变化多端,看似稳实,实则宕逸飞动的风格。特别是近期的隶书,又平添出几分老辣与朴茂。
篆书本来就是刚田的强项,他通晓汉印文字,对于汉碑额及诸多古器物文字均有深入的研究。就他的小篆而言,用笔本多灵动随意,加之露锋落笔,更觉洒脱不拘。如果说赵之谦的魏碑笔法是构成其篆书特色的重要组成部分,刚田借鉴秦、战国简帛书的露锋落笔也是具有同等意义的创造,强化了恣情任性的意味。但他的线质沉稳且多方意,仍将动与静定位在一个适当的度上。字法上,他吸收了许多印章布字的技巧,善于运用排叠,重视疏密变化的对比之美,寓机巧于娴熟之中,与他的笔法和谐地构成属于他的风格。篆书创作中结构的装饰之美与表现的自然意味是一对难以协调的矛盾,在刚田所写的金文、小篆、简牍篆书之中,结构美而不妍,用笔朴而不肆,使之得到和谐统一。我们看他最近以战国楚简帛书为基础的一批篆书创作,他将楚篆奇诡多变的字形以丰富的,不乏草情隶意的笔触去自然表现,从而创造出一种奇古而又生动的篆书艺术,使人耳目一新。
比较而言,刚田于楷书用功最勤,虽屡经改体,均有其扬弃中的保存,实属多年积淀的产物。楷书创作之难,一方面在于要有大量的临池积累。只有“运用尽于精熟,规矩谙于胸襟”,才能“潇洒流落,翰逸神飞”,而如今能下此寂寞功夫者鲜矣;另一方面一成不变地去写颜、柳、欧、赵某一体,或株守于历代某一名碑帖,也失去了书法创作的本质意义。刚田的楷书能在“心不厌精,手不忘熟”之中贯通融会而独树一格,可谓难能可贵。他所临的《元略墓志》《元腾墓志》,名日临,实际是以古人为凭借的新创作。他以二王帖派用笔之法去写北魏墓志体的结构,得结构欹侧与笔触飞动结合之妙,“真以点画为形质,使转为情性”。刚田所书之楷可谓以碑的结构为形质,而以帖的使转见情性。其笔势开张,内敛外放,点画纤称有致,气韵刚柔相济,与他的篆、隶每有相通处,呈现出强烈的个性。
他的行草书取法颇广,总体风格却是他的楷书的行草化,虽然其中不乏对二王帖派一路的融合。他曾对宋人的行书下过许多功夫,如米南宫、黄庭坚、薛绍彭等,同时他对近代碑学兴起后的大家如何绍基、康有为、于右任、张大干、胡小石等的行书也曾深入研究,从前辈的用笔特点及结字造型之势态中得到创作的启示。细看他的行书,可以体味到其中既有广泛的包容,又能斐然自立,在结构上北碑之侧与隶法之平能无间融合。用笔不避侧险,以求骨力峻拔之势,很有自家特色。
观其书,再联系其篆刻与书论,可发现其中有一种语焉不清却一以贯之的轴线。刚田的书、印之作并无意于求个性,在当前创作重表现、重形式的激流之中,他并不刻意追求形式上的新奇眩目,也无意一味求笔墨宣泄以动人心魄。独立看去,他的作品并无大的新奇之处,但当我们把刚田的作品置于这个时代的大背景之中去考察,在与当代书家的比较之中,他的创作个性一下子就凸现了出来。其“无奇之处”正是他异于时人之“奇”,他不去悖离传统另起炉灶,而是努力在传统之中找到弘扬自我的基础。如他的作品中选入了为数不少的临书之作,实际其中有着顽强的自我表现。其临书之作是站在自我的角度,站在时代的立场上对古人重新解读和重新塑造。
刚田能在三个领域都取得实实在在的成就,而且都站在该领域的前沿,诚属不易,称他通才也绝不夸张。在我看来,凡属通才,似乎都具备这样一种品质:善于综合度量自身的各项素质,各种条件,并能从整体的高度加以把握,由“博”而“专”,为“专”而“博”。在广阔的基础上构筑自己成就的金字塔,使之高耸入云。很显然,处于金字塔之颠的,永远只可能是一块“石头”,其它必须处在铺垫的位置。对于通才来说,必须有其追求的终极目标,才可能使“博”服务于“专”,而不是在求“博”上虚掷精力,然而这恰恰是许多博求者终究未成为通才的原因。刚田的成功,即在于他能较早地选定目标,他在辗转求索之中,终于确定书法为其事业之所在。而当他在书法上举步维艰时,又把重心偏向篆刻一边,明智地选定篆刻为突破口。为了取得篆刻的突破,他精研书法与理论,终于以三者相互生发赢得社会认可,一举成为当代最优秀的中年篆刻家之一。与此同时,他在书法和理论研究也都取得了相应的位置。
给通才开辟通道为天才开辟空间 篇4
袁驷说, 所谓大学者人才之谓也, 人才培养是大学的根本任务, 大学的第一要务就是人才培养。人才培养的关键就是要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 真正培养出大批拔尖创新人才或者说是特色人才。
人才培养的关键在于教师, 让教师以教学为责, 以教学为乐, 以教学为荣, 对造诣很深的名师的岗位津贴相当于院士, 从而让教师有热情、有水平、肯投入。
职场中专才与通才的优势 篇5
通才诚可贵《世界经理人》明星经理人博主文荣认为:巨变的时代,离不开专才,更需要通才。他说,真正出类拔萃的专才,并不多见,也许万中无一,大多介于专与非专之间。要想在某个专项上超出同行很多,非常困难。如今职场竞争空前激烈,专业差距不容易拉开的时候,最有效的职场求生术,莫过于拓展自己的行业广度,变专才为通才。Long Wang是香港城市大学的助理教授,他曾经跟他的博士导师――凯洛格商学院组织与管理教授Keith Murnighan做了一系列的调查研究,确实发现了用人单位对通才更加青睐的证据。他们的调查发现,招聘专员往往忽视那些更适合这个岗位的专才,而对那些普遍经验更丰富的通才更感兴趣。还有一项研究发现, 36%的明确招聘专才的广告也会要求应征者具备两种专项技能。此外,与小型组织相比,那些一向标榜专门人才、独特技能的大型机构更要求他们的专家具有多种技能。
专才价更高遍及全球的云计算使人们能迅速获取各种知识,你必须hr369.com拥有某种“精通”的技能,才能创造真正的价值,并且持续地学习,扩大你精通的领域。你的职业发展有三专:专职、专注、专业。从事某一职位,只是专职;专注是一种态度,要全身心投入精力;专业的境界将决定你的职业之路能走多远。管理专家廖永鹏认为,职业化的道路有如掘井取水。掘井人多怀有强烈的动机和追求成就的愿望,如果急于求成,心浮气燥,浅尝辄止,每每半途而废,终究没能取到水。真正的“专才”能深入分析自身条件,一心一意守好深挖的那口“井”。90后的职场精英比他们的前辈们更重视生活和工作的平衡,重视工作带给他们的快乐,寻求工作的意义感。所谓充满激情的生产者,就是不仅仅为了金钱而工作,而是从中享受到快乐,并充满创造性地工作。他们的“专才”之路会比70后80后更纯粹更理性。
没有最好,只有更好两种职业化道路都有利有弊,看似什么都会,样样都行“通才”很可能导致职场机会主义,他们追逐短期利益不断跳槽,过度多元化没有扎实的专业积累,到35岁之后中年危机突显,其专业短板最终可能被残酷的职场淘汰。而“专才”因其过度专业化,容易造成视野狭隘,大器难成之宿命。初涉职场的大学毕业生,应该根据自身特点,选定“专才”或“通才”之路,做职业发展的必要积累。五年后再进行阶段性的总结评估和重新地位,调整自己,突破瓶颈,进行职业的有效性转型,方能赢得大未来。
达·芬奇:地球上最后一个通才 篇6
蒙娜丽莎的微笑,迷人而神秘,直到今天还有人在破解其中之谜。只是破解这个谜谈何容易,要知道制造这个谜的人,曾经自己就破解了许多自然科学之谜,他就是达·芬奇。近日,达·芬奇发明的自行车来到北京,一个科学天才与他当年的设想再次让我们仰望了一下。
事实上,达·芬奇在天马行空中,一直将奇思妙想写在手稿上,直到去世也没有发表。然而,“科学家达·芬奇”的称号对达·芬奇来说是当之无愧的,有人甚至评价为世界十大科学家之首。
对机械世界痴迷不已
水下呼吸装置、拉动装置,发条传动装置、滚珠装置、反向螺旋、差动螺旋、纺织物扩张器……达·芬奇将他无数的奇思妙想呈现在世人面前。故事的开头不得不说起达·芬奇初到佛罗伦萨学画的经历。事实上,这段经历开启了艺术家达·芬奇的大门,也开启了科学家达·芬奇的大门。
1460年,达·芬奇随父亲来到佛罗伦萨,开始了他的学徒生涯,同时开始学画。学画的达·芬奇参与安装佛罗伦萨圣母玛丽亚大教堂穹顶灯塔上巨型铜球,由此接触并感受到了各式各样机械系统的神奇。
佛罗伦萨圣母玛丽亚大教堂是文艺复兴建筑的开端。达·芬奇在安装穹顶灯塔上巨型铜球时,亲眼目睹了三速提升机等机械装置的效率,深感其中的神奇。由此,布鲁内莱斯基的机械系统设计理念对达·芬奇产生了很大影响。当时一批“锡耶纳工程师”对达·芬奇的科学世界也产生了重要影响。
而锡耶纳的工程师们设计的一种外形像船的河道淤泥挖掘机,用来清除浅水狂口的沙砾和淤泥,还有一种能够提高装载量又加快行驶速度的桨叶船,这些锡耶纳工程师的发明,让达·芬奇对机械的魔力产生了巨大的兴趣。
从此,达·芬奇对机械世界痴迷不已。
他是直升机之祖
这位文艺复兴时期的天才早在莱特兄弟之前就有可能开创人类飞行的历史。
“如果他当初发表了他的著作的话,科学一定会一下就跳到一百年以后的局面。猜测这种情况对人类的学术与社会的进步,当然是毫无用处的,但是我们可以万无一失地说,如果真有这种情况发生的话,人类的学术和社会的演变一定都会大不相同,”科学史家丹皮尔津津乐道的这位科学巨人正是达·芬奇。
事实上,达·芬奇时代的人们也与前人一样,有着飞行的梦想。在佛罗伦萨呆了一段时间后,达·芬奇又来到米兰。1483至1486年期间,达·芬奇绘制了一幅飞行器草图。
在达·芬奇的设想中,这是一种依靠飞行员自身提供动力来驱动的飞行器。这位天才称自己的设计为“扑翼飞机”,达·芬奇让自己的飞机同时具备了推动力和提升力。
让我们姑且根据达·芬奇画的草图来还原出这架飞机。飞机的外形由木头、帆布等当时的材料制成,在飞行器两侧是一双膜状的翅膀,结构和形状酷似蝙蝠或翼龙,这双翅膀展翼可以达到11米。飞行员背负着这个巨大的飞行器,通过不停地踩动一个动力滑轮来驱动,而这个推动力又通过手摇曲轴得到放大,同时向提升装置提供动力。
设计出这款飞机时,达·芬奇心中一直有个理念:只要力量足够就可以飞行。看来,这位文艺复兴时期的天才早在莱特兄弟之前就有可能开创人类飞行的历史。事实上,这个最早的飞行器的机械设计十分完美,但是,由于人自身所提供的动力和飞行器本身的自重相比不成比例,是无法实际应用的。事实上,达·芬奇称自己的发明也是提供一个直升动力,而不是真正能工作的飞机。直到今天,人们还将达·芬奇的设计视为直升机的先祖。
他设计出初级机器人
更为奇妙的是,达·芬奇还设计了一套方法以做心脏修复手术。
达·芬奇曾自称自己没有受过书本教育,大自然才是他真正的老师。而认识自然,认识自己。这位文艺复兴时期的天才不遗余力地履行着。为了认识人类自身,达·芬奇亲自解剖了几十具尸体,对人体骨骼、肌肉、关节以及内脏器官进行了精确了解和绘制。
在多次解剖后,达·芬奇发现了血液对人体所起到的新陈代谢作用,血液把营养带到身体的各个部分,又把废物从各部分带走。在具体的解剖观察中,达·芬奇发现了心脏由4个腔组成并画出了心脏瓣膜图。
更为奇妙的是,达·芬奇还设计了一套方法以做心脏修复手术。事实上,当年达·芬奇连人体循环系统工作机理的一点概念都没有。更为神奇的是, 2005年,一名英国外科医生还利用达·芬奇设计的方法做心脏修复手术。不过,解剖学的研究在当时并没有给达·芬奇带来声誉,而是遭到了无数的诽谤。
不过,就是对人体的这种深入了解,达·芬奇在手稿中甚至绘制了西方文明世界的第一款人形机器人。
达·芬奇赋予了这个机器人以木头、皮革和金属的外壳。而如何让机器人动起来,才是让达·芬奇大伤脑筋的。在达·芬奇的构想中,他想到了用下部的齿轮作为驱动装置。由此通过两个机械杆的齿轮再与胸部的一个圆盘齿轮咬合,机器人的胳膊就可以挥舞,坐或者站立。更绝的是,再通过一个传动杆与头部相连,头部就可以转动甚至可以开合下颌。而一旦配备了自动鼓装置后,这个机器人甚至还可以发出声音。
原来,500多年前,就已经有了机器人的雏形。
他本可让文明提前一百年
最酷的事实是达·芬奇长达7000多页的手稿(现存约5000多页)至今仍在影响科学研究,他就是一位现代世界的预言家,而他的手稿页被称为一部15世纪科学技术的真正百科全书。
很早,达·芬奇就对当时的四轮马车不满。在他的科学世界中,早就有了汽车的影子。事实上,点燃现代汽车发明灵感之火的正是这辆“达·芬奇汽车”。
既然是汽车就要考虑动力问题,达·芬奇在汽车中部安装了两根弹簧以解决这个问题。人力转动车的后轮使得各个齿轮相互咬合,弹簧绷紧就产生了力,再通过杠杆作用将力传递到轮子上。
那么怎么控制车速呢?达·芬奇也想到了。他在车身上安装了一个圆盘装置,圆盘表面设置了很多方形的木块,和每个轮子连接的铁杆另一端与圆盘相接,这就是用于控制车速的装置。圆盘扇放置的木块数量越多,与铁杆之间的摩擦就会越大,阻力也越大,轮子的运转速度越慢,行驶的距离越长。
当然,达·芬奇也想到了刹车装置。位于齿轮之间有一个木块,拉动绳索将木块卡在齿轮之间,车就可以停止。不过,这辆汽车不能载人,因为仅靠弹簧的动力根本无法行驶很长的距离。
同时,达·芬奇还将弹簧巧妙地运用在了钟表设计上。后来大型钟表采用的原理,就是出自达·芬奇的设想。只是在这个设想中,弹簧的弹力被物體的重力所代替,物体向下的重力通过众多齿轮咬合作用被均匀传递,钟表便得以保持匀速运动。
多媒体时代广播通才与专才的培养 篇7
自上世纪90年代起,广播采、编、播合一的新闻生产模式决定了广播从业者必须成为通才;进入21世纪,网络以强劲的势头席卷了传媒领域,由此引发了传媒生态格局的分化、传播大环境的改变以及受众获取信息诉求的转变,广播传统“作坊式”生产模式、广播从业者“通而不专”的发展模式已经难以适应当下的媒介发展大势。
面对日新月异的媒体发展格局,广播必须明晰自身在媒体文化发展格局中、现代媒体融合大势中、文化体制改革深化推进中的新定位,加强危机意识和紧迫感,实现从旧有“蜻蜓点水式”的全而不专,向一专多能甚至几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转型,培养出更多又精又通的新型人才。
无锡广播作为全国城市电台的先行者,充分认识到人才培养的重要性,坚持自我提升、一专多能的人才发展战略,在“通才”与“专才”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有效的实践。
一是制定人才培养发展战略。根据广播媒体发展的时代要求,结合各部门、单位对专业人才的需求,通盘考虑,制定年度员工培训发展计划。深化“校企合作”模式,通过与中国传媒大学、南京艺术学院等知名院校的专业人才培养合作,将培训的重点放在提高领导干部的理论素养、管理知识、新型业务技能上。立足对现有员工的岗位培训,通过专家授课、机构培训、业务进修、岗位练兵、业务技能竞赛等方式,把人才培训的重点从应知应会培训转移到创新能力、营销技巧、市场开拓、资本运作等方面的较高业务层次上来。在一线挑选有思路、敢创新、善钻研的年轻员工进行集中培养,用三到五年时间造就一批业务骨干。每年通过部门推荐和民主测评方式确定部分中青年后备干部培养对象,进行系统管理能力培训和相互挂职锻炼。
二是健全人才考核管理制度。一方面,完善干部职工的绩效考核制度,建立科学的指标考核体系,提高岗位设置效能,加大人才资源整合力度,营造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的人才制度环境,做到公平、公正、公开;另一方面,按照集团(台)岗位管理改革制度的要求,将干部职工在理论学习、业务素质、专业技能方面的提高进步纳入人事考核管理制度体系,作为年度评优、嘉奖、职级调整的重要依据,确立起着重于绩效管理、机制管理和服务协调的现代人力资源开发管理形态,实现从人力资源管理向人才资源管理的创新转型。
三是加大人才交流使用力度。充分发挥广播首席主持人、记者、技术工程师的“传帮带”引领作用,加大人员换岗交流的力度,形成高级人才流动机制,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畅通宣传、业务、技术等条线人员的内部学习交流机制,如宣传人员要懂市场、懂业务,在保持新闻客观性和舆论导向正面性的前提下,以恰当、正确的宣传表述,做好节目平台建设,助推经营业务的开展。特别是要加强对社会公共事件管理的学习,遇到公共性新闻突发事件做到反应迅速、舆论正确、引导有力、宣传到位,而不是满足于当二传手、传声筒;经营人员要树立大局意识、政治意识,密切关注宣传动态,认真听评节目,熟悉技术流程和应知应会的基本操作;技术人员要配合宣传、经营中心工作,顺应广播视频化、多媒体联动的发展趋势,开展技术研发攻关,做好服务保障,拓展广播传播渠道,扩大广播影响力和美誉度。
四是搭建通才和专才的实践平台。当前,广播亟需复合型高端人才,这就需要从实践中逐步锻炼培养。以“走转改”、“三项学习教育”、大型新闻采访行动等系列活动为契机,定期组织员工特别是年轻同志以委培、挂职、实习等方式,深入基层一线,真实全面掌握第一手材料。以无锡广播举办的太湖汽车博览会、车友嘉年华、新年音乐会等常态性大型品牌活动为平台,充分发挥无锡广播联动体制优势,各展所长、各效其力,从实战中锻炼队伍、提高本领。树立“大广播”、全局一盘棋的观念,对内发挥好数字动漫创业服务中心、无锡影视文化交流中心、二茅峰广播调频发射站、瓦屑坝广播中波发射站等集团活动实践基地的作用,对外利用好街道社区、乡镇农村、工厂企业、对口援助地区(单位)等社会外部实践团队,定向蹲点,从实践中出经验、从磨练中出成绩。
通才 篇8
一、燕京大学通才教育办学理念的内涵
培养何种人才, 每所大学各有不同。燕京大学主张实施“通才教育”, 即学校虽然分系、科, 但不分得过细、过专。对于燕大学生的培养, 除了必修的基础课和必修的专业课外, 学生按照自己的志趣、天赋, 基础选修其他课程。如果学生在学习一段时期之后, 学习志趣有了变化还可以要求转系。为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觉性, 燕大实行了学分制和选课制, 使学生能在自主选课的过程中顺利地完成学业。燕京大学还十分重视学生的体育与艺术, 注重学生在体能上的增强和艺术上的提高。学校为培养学生对社会的关注, 还注意教师与学生的沟通, 以形成学生对外部世界的关爱。
二、燕京大学通才教育办学理念在实践中的运用
1. 实行学分制与选课制
作为一所私立大学, 燕京大学不能从国民政府有限的教育经费中得到更多的支持。为使学校在激烈竞争的中国高等教育界站住脚, 燕大依靠自身的努力, 除了抓好师资建设以外, 还科学地设置课程, 对学生实施通才教育, 不致使学生由于课程的偏狭造成知识的短缺。
燕京大学采取了美国大学通用的选课制与学分制, 学校的全部课程共分为公共必修、专业必修和选修课三大类。对课程的设置除了听取教授们的意见以外, 还十分注意听取学生们的意见。1929年1月14日, 司徒雷登主持了校行政会议, 专门听取学生自治会就课程问题的意见, 并就此问题在会上展开了公开的讨论。学生代表提出要改革政治学程, 将中文专业和非中文专业的课程区分开来, 要规定教师的评分标准, 对主修课实行限制等。司徒雷登在会上当即表示:要认真重视。会后, 燕京大学组织召开了一系列会议, 组织专门委员会研究学生们提出的问题, 安排相应的人员、机构来具体落实会议精神。
为实现和贯彻通才教育的办学方针, 燕大文学院各系延聘知名学者开课授业, 承担了全校本科学生必修的大一国文、大二国文、大一英文、大二英文及历史、心理、教育、卫生等六门课程 (其中大二课程视学生学习成绩具体处理) 。燕大体育课要求男女学生必修。1930年3月, 体育系 (部) 成立时规定, 男生必修体育一年, 每周两次, 受军训两年。女生必修体育三年。未经体育部证明修满学分, 不得毕业。燕大后期除国文、英文、历史设为全校共同必修课外, 由法学院增开政治经济学, 为全校必修大课。在综合性大学设音乐系, 燕大亦属创举。
2. 必修课与选修课并重———以化学系为例
燕京大学化学系规定学生要修满140学分才能毕业, 并取得学位, 其中必修学分和选修学分之比约为3∶1。[4] (P221) 必修课有全校统一要求的国文和英语, 有理科学生必修的微积分和微分方程、普通物理和实验、普通化学和实验, 以及化学系学生必修的定性、定量分析化学和实验、有机化学和实验、物理化学和实验等。必修课所占比重不很大, 但要求宽厚扎实, 既重视语言基础, 也重视理科的共同基础和化学的学科基础。
选修课则相当宽松, 既可选读人文科学中的中国文学、外国文学、中国通史、世界通史或社会学、教育学、哲学等, 也可选读理科的光谱学、电磁学、近代物理、普通生物学、营养学等。化学系也为学生开设多种选修课, 如生物化学、食品化学、化学热力学、高等无机化学、有机分析、工业分析、工业化学、化工原理、制革、陶瓷学等。可供选学的内容相当丰富, 既有文科的也有理科的, 既有理论性的也有应用性的, 学生可以按个人兴趣和就业去向在教师指导下任意选择。化学系的学生常常和其他各系的学生在一起上课学习交流。总之, 必修课保证了学生宽厚的知识基础, 选修课给了学生充分的自由度和灵活性, 造就了一批既有共同基础又有个性专长的化学人才, 可以适应社会的不同需要, 并有利于学科间的交叉发展。
化学系教师的教学方法注意启发性和培养自学能力。课前教师分发各章教学要点, 要求课前预习, 讲课前往往有小测验。一开始学生难免紧张和被动, 但以后就慢慢地养成了自学能力。通过这个小小的测验, 启发学生掌握要点用心听讲, 同时也有利于老师了解学生的基础, 因此课堂讲授就突出了重点和难点。有时老师还提出问题, 学生各抒己见, 老师归纳总结, 使学生印象深刻。化学系的学生要取得理学学士学位还必须通过一项综合考试, 要求毕业生对基础知识有系统的总结, 并提交一篇合格的毕业论文。
3. 重视体育与艺术教育对学生的影响
燕京大学对学生体育是比较重视的。学校创立之初, 主管体育的部门是卫生部, 由校医院负责。1923年燕京大学校务会议明确规定:不论是男子学院还是女子学院的学生, 都必须修满83分才能毕业。[2] (P128) 1924年燕京大学开始设立卫生体育部, 1925年又改称体育部, 并聘请了体育指导教师。各班均开设体育锻炼课, 每周3节, 连续3年。
1929年、1930年, 燕京大学分别建成了女生体育馆和男生体育馆, 还建成了正规的足球场和田径场, 每年冬季燕京大学还拨出专项经费, 安排专门的人员在未名湖上平整冰面为全校学生建溜冰场。为了进行冰球训练与比赛, 在未名湖的南侧还专门设有进行冰球赛的冰球场供学生冬季锻炼和比赛之用, 每年冬季学校还举行冰上运动会。冰上运动会安排的项目有:男女50米、100米、200米短道速滑;还有400米、800米、1500米速滑。另外还组织400米、800米接力, 蛇行滑, 冰上化装舞会等。为帮助锻炼后的学生养成讲卫生的习惯, 体育馆内还专门设有热水淋浴。对有残疾的学生, 还特别开设“减轻组”课程。
作为当时中国最早实行男女同校学习的大学, 燕京大学对女生体育尤为重视。对女生体育与男生分设, 并针对部分体姿不正的女生开设了形体矫正课, 还将舞蹈纳入女生体育课, 使其在受剑体育锻炼的同时又得到音乐和舞蹈艺术的陶冶。为加强女生的体育锻炼, 从1934年春季开始, 燕京大学女生体育部开展了“女生健康活动周”的活动。1935年的女生活动周内容丰富多彩, 除了安排大量适合女生的体育活动以外, 还组织了针对女生体育卫生生理和心理的大量讲座, 并组织了生理卫生展览。
为更好地规范体育教学, 1935年1月, 燕京大学从该年学生春季入学开始, 体育列为必修科, 二、三年级学生也不例外, “体育不及格者不得毕业”。[2] (P159) 通过数年的努力, 燕京大学的体育得到蓬勃发展, 体育课走上了正轨, 课外活动日趋活跃。学生通过体育锻炼, 培养了公平竞争和团队精神。由于燕京大学师生员工的体育活动异常踊跃, 师生们的体质得到了普遍增强。
燕京大学不仅重视体育, 而且十分重视学生的文艺活动。1927年8月27日, 校行政委员会同意学生自治会的要求, 允许男女生同台演戏。燕京大学文艺活动独具特色, 学校合唱团享誉京津。1934年的圣诞前夕, 燕京大学150人的歌咏团在学校大礼堂公演了重新排练的大型合唱“弥塞亚”, 这部宗教经典多声部的大合唱, 受到了全场近千名观众的热烈欢迎。[2] (P160) 由于合唱团出色的演出, 他们还应邀在圣诞节到北京饭店演唱, 结果大受欢迎;第二年圣诞节, 学校合唱团应邀赴天津, 在大光明剧院公演弥塞亚, 这是他们第8次演唱该声乐作品, 门票收入去除开支外, 全部用做燕京天津校友会的收入。燕京大学形成的民主、团结、活泼、积极向上的校风, 不仅有利于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 促进学术发展, 增强师生员工的凝聚力, 而且也有助于爱国、爱校观念的形成。
三、结语
当前, 我国大学并不具备真正的人文精神, 也不具备真正的科学精神。要改变这种文化失重的人才培养模式, 就应正视现实并养成现代大学理念, 这其中很重要的一方面就是要全面实施通才教育。回望百年中国大学史, 燕京大学作为民国时期的一所知名大学, 坚持通才教育的大学理念, 注重文理兼通、中西融合, 培养了一大批品格纯正、学养深厚的大师级人才。燕京大学的通才教育模式体现的是一种现代大学精神, 这种精神就是包容的理念、民主的体制和自由的文化。大学应是最具有人文关怀的社区, 大学之大正是在于有容乃大。因此, 本文通过对燕京大学在通才教育方面的办学理念和其教育实践的解析, 以期可以对我国当前大学重建现代大学精神有所借鉴。
摘要:本文首先分析了燕京大学通才教育方面的办学理念, 然后从燕京大学实行学分制与选课制、必修课与选修课并重和重视体育与艺术教育三个方面具体探讨了通才教育实践工作, 以期可以对我国当前大学重建现代大学精神有所借鉴。
关键词:燕京大学,通才教育,办学理念,教育实践
参考文献
[1]约翰.司徒雷登著.程宗家译.华五十年——司徒雷登回忆录[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82.
[2]陈时伟.司徒雷登与燕京大学[A].章开沅, 林蔚.中西文化与教会大学[C].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 1991.
[3]张玮瑛等.燕京大学史稿:1919—1952[M].北京:中国人民出版社, 1999.
通才 篇9
高级专门人才往往分为通才和专才两种, 高校通才教育和专才教育之间的关系问题一直是高等教育改革中备受关注的热点。
1 通才与专才
一般认为, 通才是指除了熟练掌握本专业知识、技能外, 还具有较为宽广的知识面和职业适应面的人才;而专才则指只在某一确定专业方向上具有专门知识和技能的人才。因此专才在从事本专业工作时能应付自如, 但其能力和创造力往往受限于本专业。而通才则由于其知识技能广博, 覆盖了不同的专业领域, 因此可以胜任多个不同专业方向的工作。
事实上, 所谓的通才和专才, 其涵义是相比较而言的, 随着生产力和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以及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 在知识倍增, 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的当代, 显然无法成就精通一切学科、一切领域的“通才”, 也就是说当今社会一个人很难熟练掌握多个专业知识和技能;同样在现代信息社会也很少有完全只懂某一科知识而对其他科目一无所知的专才。因此更深入一层看, 通才更多地是“通”概括性较大的基础理论, “通”普遍性较大的一般能力, “通”解决各类问题的一般方法。其在本专业领域能驾轻就熟, 像专才一样熟练地工作, 而在其他方向上, 又可以凭其基础理论、一般能力和方法迅速掌握该专业的相关知识和技能, 从而胜任相应的工作。
2 通才教育与专才教育
通才教育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通才教育包括自由教育和通识教育, 前者是非功利性的“做人”之教, 后者为功利性的“治事”之教。而狭义的通才教育则指在培养学生的过程当中, 保证必要的专业教育的同时, 加强基础理论、基本方法教育, 扩宽专业面, 力求做到博和专相统一, 以培养知识面和职业面宽广的专门人才, 使他们能够适应复杂多变的社会。据美国的一项调查, 有重大成就的科学家大多拥有广博的知识, 如我们所熟知的达芬奇、爱迪生等就是通才的典型代表。因此这种通才教育注重知识的广博, 培养的是综合型人才, 这也是目前国际高等教育实践中的一个重要的价值取向。
专才教育则强调某一学科的专业性的知识和技能, 其目的主要是培养能够从事某种职业或进行某个领域研究的专门人才。专才教育注重学生的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满足社会对各类专门人才的实际需求, 而不是学生的能力素质的全面发展。上世纪中期开始, 由于我国经济和生产力得到迅速发展, 基础技术分工专业化程度显著提高。我国的许多综合型大学因此被分解为单科院校以培养专门科技人才适应这种社会需求, 把专才教育模式发挥到了极致。
纯粹的专才教育显然有其自身的优势, 主要表现在学生可以把所有的精力用于学习对其将来就业或者事业发展有帮助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在目前市场经济体制下, 大多劳动密集型企业仍希望员工上岗后经过简单培训就能迅速掌握工作要领, 人才效益能得到快速而充分的发挥。这就要求该类人才的知识和能力与岗位要求具有较高的匹配性, 其知识面较窄, 具有鲜明的职业岗位性。
然而, 近些年来, 随着高等教育的大众化、科学技术和经济的迅猛发展, 我国的各学科又开始高度交叉综合, 科学社会化和社会科学化正日益成为现实。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 纯粹的专才显然又不能适应社会的要求, 正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外联总干事纳伊曼所说“我们应该尽量避免那种一旦他们的专业在地球上消失后, 他们就成为没有用的人。”因此, 拓宽专业口径, 培养基础理论扎实, 专业基础知识深厚, 有涉猎各类学科知识技能, 并且具有高尚情操和高级思维, 能自我激励自我发展, 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的复合型人才, 是时代的需求, 也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课题。
3 我国高等教育通才教育与专才教育的有机结合
目前我国多数高校大力推行通才教育。如上所述, 通才教育自然是好的, 然而我们要认识到并非所有的人都适合接受通才教育。众所周知, 在影响高等教育质量的诸多因素当中, 最基本且最重要的因素要数高等学校的生源。高等教育的质量先天地受基础教育质量的制约。目前我国城乡的基础教育存在着巨大的差距, 目前坚守在农村基础教育岗位的大多是专才教育模式下培养出来的“专才”, 并且家长文化层次普遍偏低, 面对新形势下的素质教育, 老师和家长都显得力不从心。所以即便是考入了同一所大学, 由于生活、学习的环境单一, 来自农村的孩子见识少, 知识面窄。相比之下, 来自城市的学生大多在综合素质方面体现出更大的优势, 这是不争的事实。但是另一方面, 农村孩子又相对更具有吃苦耐劳的精神, 具有更大的可塑性。这些矛盾意味着刚入校的大学生存在较大的个体差异。因此, 面对我国基础教育的现状, 作为高校教育工作者, 我们不应一味地为了适应时代发展需求, 对所有学生进行通才教育。而应该在刚入学时有专门的老师专注于发现和挖掘每一位新生的好奇性、好胜心和可塑性。到高年级时再对其进行因材施教, 以专才教育为主导, 对可塑性强的学生有针对性地开展通才教育, 将两者有机结合。只有尊重学生的个性, 充分发挥其个性, 才能更好地培养其创造力。
总之, 由于学生个体差异大, 高校应使专才教育和通才教育相互交融, 有机结合, 充分培养学生专才能力的前提下, 竭力挖掘其通才的能力和素质, 孤立的所谓通才教育或者专才教育都不符合我国国情, 无法充分发挥高校职能。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和经济的迅猛发展, 各学科高度交叉综合, 通才教育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在分析高等学校培养目标的基础上, 对通才和专才的关系、我国高等教育的基础现状等进行深入分析后, 提出我国高校现阶段应首先关注学生个体差异, 在充分培养学生专才能力的前提下, 竭力挖掘其通才的能力和素质, 使通才教育和专才教育相互交融, 有机结合。
关键词:通才教育,专才教育,有机结合
参考文献
[1]吴洪成, 甘少杰.现代教育家梅贻琦的通才教育思想与实践[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3, 38:55-62.
[2]陈旭, 刘志杰.通才教育与专才教育关系辨析[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0, 23:13-15.
[3]袁川, 董泽芳, 艾小平, 张惠.在“通才”异或“专才”之间作何选择[J].现代教育管理, 2012, 9:5-9.
[4]贾素宁.“通才”与“专才”教育兵种-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培养目标新探[J].教育界, 2013, 24:146.
通才 篇10
一、我国大学本科教育理念的发展
1. 我国本科教育的历史发展过程。
清末大学“造就通才”的理念, 其实是一种以大学预科为基础的高级专门教育理念;大学本科教育要培养的是“明体达用”的高级专门人才;课程多为高级精深的专门课程;高等学堂 (大学预科) 的课程以普通基础课程为主。“硕学闳才”是对高级专门教育理念的继承, 这种理念下的本科教育一方面注意培养学术专才, 另一方面也强调培养民主政治需要的通才;大学本科的课程分通科与专科, 通科部分有基础课、概论课等;预科年限与课程缩减, 分属各科;呈现出教育理念转变的趋势, 是中国大学本科教育发展史上承上启下的一种教育理念。通才教育理念自1920年代中期以后开始逐渐兴起, 通才教育理念注重“人”的培养, 注意人文教育与科技教育的平衡, 强调培养眼光远大的社会人才;课程体系上由博返约, 由通入专, 大学各学院共同必修科目不仅为高深专门学术奠定了广博的知识基础, 而且具有文化陶冶与人格培养的价值。专业教育理念适应了建国以后计划经济制度下的国家建设需要, 专业教育要培养的是社会主义建设需要的高级专门人才;专业教育理念的基本特征是按专业招生、培养、分配, 以专业为教学的中心, 围绕专业构造课程体系;专业教育模式有其历史合理性, 但后来却成为我国大学本科教育改革发展的桎梏。厚基础宽口径教育理念是在改革开放后针对传统专业教育模式的弊端进行的改革与探索, 这种理念的特点是加强基础, 淡化专业, 增强适应性, 强调知识、素质、能力的全面发展;相应的, 在教学改革方面, 不断拓宽了专业口径, 改革了专业设置, 修订了教学计划, 调整了课程结构。
从本科教育理念演变的过程中我们发现, 从外部看, 社会的经济、政治、科技发展状况, 决定了所需求人才的类型、层次及规格、要求等, 从而决定了本科教育理念。从内部看, 教育的内部结构影响着本科教育的地位与任务。本科教育地位与作用取决于它与中学教育、专科教育、高职教育、研究生教育的关系, 高等教育内部结构的变化将导致本科教育地位与作用的改变。
从历史与现实两方面分析, 通识教育基础上的宽泛的专业教育是我国本科教育的发展趋势, 中国本科教育的改革要以新的多元化思想为指导, 不同层次、不同类型、不同科类的本科教育在不同的本科教育理念下, 应形成各自的特色。多元化的新理念是灵活的, 它将建立一种新的专业与课程的运行模式, 通过自由与灵活的机制主动地更好地适应社会、市场、科技的发展和学生的需要。实现这种理念需要更新观念、创新制度和采用恰当的操作策略。
2. 专业教育的办学理念的确立。
新中国建立以后, 大学本科教育在国家建设需要的指向下, 在学习苏联教育的过程中, 坚持与计划经济体制相适应, 形成了“专业教育”的理念与模式。这种“专业教育”模式培养的是社会主义建设需要的高级专门人才, “专业教育”理念的基本特征就是按专业招生、培养、分配, 以专业为教学的中心, 围绕专业构造课程体系, 按专业制定教学计划、教学大纲, 编写教科书, 展开教学过程。与这种“专业教育”理念相伴随的是计划经济下的统一的大学本科教育的管理体制。宏观上, 国家统一确定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目标与要求, 统一确定学科、专业, 统一招生、统一培养直至统一分配, 统管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微观上, 统一教学模式, 教学计划的制订、教学大纲的编写、教材的选用、教学的方式都由教育行政部门统一要求。由于过分狭隘于专业, 专业教育极为专门, 成为一种专科化的本科教育。专业教育模式的确立是从对通才教育思想的批判开始的, 1952年全面学习苏联以后, 在院系调整的同时, 专业教育模式很快地确立起来, 专业成为人才培养的核心。大学本科教育的培养目标也转变为社会主义建设需要的各类高级专门人才。
要建立新的适应新中国建设的专业教育模式, 首先要解决思想问题, 因而就要对过去高等教育中占主导地位的“通才教育”思想进行批判。当时人们认为, 新旧教育的区别在于旧教育的基本特点是教育与国家建设脱节 (学非所用) , 是理论与实际分离, 是大学之门工农莫入。《人民日报》1950年4月转载了斯大林1928年在苏联列宁共产主义青年团第八次代表大会上的演说, 意在对通才教育思想进行批判。“现在我们不能只限于培养什么都会一点儿的一般的共产主义干部、一般的布尔什维克干部。一知半解和自以为是, 现在对于我们是枷锁了。我们现在需要五金业、纺织业、燃料业、化学业、农业、运输业、商业、会计以及其他等等的布尔什维克专家。我们现在需要整批的成百上千的能在各种各样知识部门里精通一项的布尔什维克专家。”对通才教育思想的批判一直没有停止, 尤其在1952年全面学习苏联以后。当时把通才教育贴上政治标签, 看作资产阶级思想。而到了“反右”运动中, 主张大学不分专业培养“通才”的人更是被称为资产阶级右派分子。专业教育的大学本科教育理念得以逐步确立, 由此也建立了适应大学专业教育理念的教育教学体制。
3. 专业教育的批判与通才教育的回归。
改革开放以来, 大学本科教育受到了高度的重视, 进行了多方面的探索和改革。1980年中期以后, 经济与教育体制改革不断深化, 大学本科教育越来越重视社会急需的实际应用人才的培养, 对过去培养目标过高、专业设置过窄的情况进行了调整,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教育改革的深入, 大学本科的教育理念发生了较大的转变。专业教育模式的不适应性和种种弊端越来越明显地暴露出来, 对专业教育理念的批判也越来越多。特别是上世纪90年代以后通才教育思想、文化素质教育思想、素质教育思想、人文教育思想、通识教育思想深刻地影响了大学本科教育, 传统的“专业教育”的弊端已经充分地被人们认识到, 本科教育的专业口径进一步拓宽, 国家专业目录种数大幅度减少, 本科教育强调基础宽厚, 更加注重做事与做人教育的统一。许多高校也根据社会需要, 对过去的专业教育模式进行了深入的改革, 逐步形成了厚基础宽口径的教育理念。
(1) 培养目标从狭窄到宽广
人们对本科教育的认识在随着社会发展和高等教育的改革而深化, 本科教育的理念在不断地发生着变化。本科教育培养目标总的变化趋势是从狭窄走向宽广, 降低部分科类过高的要求, 加强社会需要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的培养, 拓宽基础, 增强毕业生的适应性, 强调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1993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高等教育要进一步改变专业设置偏窄的状况, 拓宽专业业务范围, 加强实践环节的教学和训练, 发展同社会实际工作部门的合作培养, 促进教学、科研、生产三结合。”1999年6月《中央中共、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高等教育要加快课程改革和教学改革, 继续调整专业结构和设置, 使学生尽早地参与科技研究开发和创新活动, 鼓励跨学科选修课程, 培养基础扎实、知识面宽、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专门人才。”而教育行政部门对于本科教育培养目标的认识上也逐步深化, 对本科教育培养目标和专业要求偏高的情况不断进行调整, 1980年末就修改了“高级专门人才”的提法, 调整了本科教育的定位, 1990年末再次明确了本科教育的定位。1998年教育部在武汉召开了第一次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教学工作会议, 会后教育部下发了《关于深化教学改革, 培养适应21世纪需要的高质量人才的意见》, 提出了新的国家关于本科教育的培养目标, 即“培养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的高级专门人才”, 并据此“逐步构建起注重素质教育, 融传授知识、培养能力与提高素质为一体, 富有时代特征的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模式”。
(2) 大学本科教育思想的转变
改革开放以后不断兴起的各种高等教育教育思想直接影响了厚基础宽口径教育理念的形成。20世纪80年代初期, 就有学者批判专才教育, 主张加强通才教育。在通才教育思想的影响下, 各高等学校针对培养目标提出了许多新的观点, 如培养“一专多能”人才、“复合型”人才、“企业家型”人才等, 其共同的要求是培养既具有广泛知识又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与技能的通专结合的人才。
但是, 通才教育的思想从开始提出就没有停止过争论。有人总结了“通才教育”者与“专才教育”者的分歧:在博与专的关系方面, 强调通才教育者认为, 不博未必能专, 即使专, 也是低层次的专;而强调专才教育者认为, 只博不专, 好像“万金油”。在理解教育价值方面, 强调通才教育者认为, 教育的价值不在于教会学生一技之长, 而在于培养其能力, 为未来打好基础;强调专才教育者则认为, 教育主要为受教育者提供一种专业训练, 以服务社会。在对适应社会的理解方面, 强调通才教育者认为, 适应社会是一个过程, 不在今天, 而在未来;强调专才教育者则认为, 适应社会就是当前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 应以此为目标实施教育。
二、大学本科教育的新探索
我国本科教育改革越来越深入、越来越多样, 不同层次、不同类型、不同科类的高等学校都在结合自己的实际进行不同的探索, 以适应当前以及未来社会的需要。这些新探索都不同程度地打破了原来本科教育的模式, 为我们思考本科教育改革提供了新的视角。
1. 本科教育定位:高等教育中的基础教育。
北京大学的本科教育改革一直走在全国的前列。1999年以来, 北京大学在教育和教学改革中认为社会形势和教育内部已经发生巨大的改变, 过去的本科教育理念和制度已经不能适应新形势的要求, 在总结前20年的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 确立了新的思路和方向。北京大学认为北大人才培养的基本目标是为国家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培养能够在各个行业起到引领作用的顶尖专业人才。但这个任务需要本科教育和研究生教育共同完成, 仅靠本科教育是不够的。本科教育的任务是进行高等教育的基础教育, 培养基础知识宽厚、创新意识强烈、具有良好自学和动手能力的通识性人才, 这样的人才可以成为研究生教育阶段的生源, 从这个意义上说本科教育主要就是给研究生教育打基础。另一方面这样的人才也可以成为社会需要的适应面广的复合型人才。他们认为, 北京大学本科教育的主要培养目标应当是前者而不是后者。为了实现上述目标, 确立本科的基础教育地位, 北京大学在低年级实行通识教育, 在高年级实行宽口径的专业教育。同时进行学习制度的全面改革, 实行在教学计划和导师指导下的自由选课学分制, 实行弹性学制。北京大学在2003年全面推行院系大学科类招生, 除医学部与外语专业以外, 全校不再以专业为单位招生。按院招生及培养计划充分体现加强基础、淡化专业的人才培养方针。
北京大学本科教育改革的意义是深远的。在过去的本科教育改革中一直未能明确肯定本科的基础教育性质, 从教育观念到组织的架构, 本科教育的中心和独立地位依旧, 专业色彩也依旧, 这造成了本科教育与研究生教育的脱节。在高等教育充分发展的今天, 高等教育本科阶段生产的只是初级产品, 高级产品要由研究生教育来生产。我们不能再孤立地看待本科教育, 或者说孤立地办本科, 而应当把本科教育放在十年制高等教育、终身教育的框架内来重新设计;应当把本科生培养质量的衡量标准与研究生的培养质量放到一起去考虑, 要看看培养的本科生在硕士生、博士生阶段的学习中的表现。
2. 本科高职:技术应用型本科教育。
为了适应社会和经济发展对更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需要, 近年来, 许多理论与实际工作者主张我国应在本科教育阶段也实施高等职业教育。他们主张, 虽然我国目前高等职业教育应该以高等专科层次为主, 但本科教育阶段也应该存在职业教育, 也应该承担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的任务。主张在本科教育也可以实施高等职业教育的一个重要的立论基础是高职教育是教育类型, 本科、专科是教育层次, 这样, 高职教育就未必必须限定在专科教育层次。有人甚至认为在我国现阶段的本科教育中, 有些就可以看作高等职业教育。如从学科内容看, 有的科类偏重技术或偏重应用;从培养目标看, 有些科类也同时培养应用型人才, 甚至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这些科类有相当部分的培养目标应该属于技术应用型人才, 与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基本培养目标一致。而在实践上, 许多本科大学进行了本科层次职业技术教育的探索与实验。自1999年以来, 我国普通本科院校举办高职教育的发展势头迅猛, 先后有250多所本科院校举办了高职教育。清华大学、华东理工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厦门大学等都办了本科高职, 很多人认为大学办高层次的高职是今后大学办高职的一个趋势。
三、我国大学本科教育理念的选择
1.“通识教育基础上的宽泛的专业教育”将是本科教育的发展趋势。
在目前我国的国情下, 考虑到将来延长普及义务教育年限的问题和国际经验, 中学 (高中) 教育不宜进行大的变革。另外, 本科教育阶段的基础教育不仅仅是知识基础与能力基础的教育, 同时也是做人的教育, 是一种高层次的人文素质教育, 这个任务也是中学无法承担的。另一方面, 从我国目前高中教育的实际情况看, 它并没有大学预科的性质与功能, 所以, 如果像欧洲那样, 大学本科阶段就强调专业化很强是不科学的。在高等教育中, 在本科教育中, 先进行一些基础的、基本的理论知识、技能的教育, 然后再进行较为专门的专业教育是各国高等教育的普遍做法。没有一定的坚实的文化与科学基础, 一进大学就严格地分专业进行教育不利于培养高素质、高质量的人才。所以, 联系我国中学教育的目标、任务和定位来确定大学本科教育的目标、任务和定位的话, 我国大学本科教育必须首先进行高等教育中的基础教育, 它应是广泛的、不分专业的, 包含文理的、基础的文化科学知识与技能的教育。我认为, “通识教育基础上的宽泛专业教育”将是本科教育的发展趋势, 将为多数的院校的选择。
2. 不同类型、不同层次、不同科类的本科教育将会有多样化的选择。
“通识教育基础上的宽泛的专业教育”的发展趋势并不是说所有的本科院校、所有的科类将实行同样的教育模式。我们认为, 无论从当前本科教育的发展趋势还是从我国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来看, 本科教育将是多样化的, 本科教育也将以多元化为指导思想。在此基础上, 技术应用型的本科教育将可能成为本科层次高职、一些地方院校的选择;而通识教育基础上的宽泛的专业教育可能是中国多数大学本科教育的选择。这种理念是灵活的, 它将建立一种新的专业与课程的运行模式, 通过自由与灵活的机制主动地更好地适应社会、市场、科技发展、学生的需要。我们之所以作出上述判断, 也是我国现实情况决定的。从我国生产力与经济发展的现实情况看, 我们的经济发展水平远比美国等发达国家低, 对于中低层次人才的需求量很大;对高层次专业人才的需求虽然正在增加, 但需求量是远远低于中低层次人才需求的。本科教育还要适应这个现实, 对学生进行适当的专业教育, 以利于学生就业和满足社会需要。现在多元结构的社会需要多类型人才, 特别像中国这样一个生产力发展很不平衡、区域发展差别及城乡发展差别都很大的十几亿人口的大国, 更需要各种类型与层次的人才, 我国本科教育培养各种类型的人才是必需的。另外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 人口基数大, 我们还不能完全像美国那样把高等教育的重心及真正的专业教育上移到研究生教育层次, 我国多数的本科教育还是要适度的专业化。但要指出的是, 新理念下的专业教育和原来的不同在于一是要建立在通识教育基础上, 二是将通过一种自由灵活的机制来实现。
1990年末以来本科教育改革出现的几种新探索, 对传统的本科教育理念造成了极大的冲击, 预示着本科教育发展的一些新方向。通识教育基础上的宽泛专业教育将是本科教育的发展趋势, 我国本科教育改革要以多元化思想为指导, 逐步形成本科教育多元共生的新格局。
参考文献
[1]顾冠华.论通才与专才[J].上海高教研究, 1979.
[2]文辅相.中国高等教育目标论[M].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 1999.
[3]杨志坚.论高等教育中适应性通才教育问题[J].中国高教研究, 2003.
[4]王伟廉, 邬大光等.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的理论研究.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 2002.
[5]潘懋元主编.高等学校教学原理与方法.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5.
[6]陈学飞主编.中国高等教育研究50年.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1999.
[7]刘献君.专业教学中的人文教育.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2003.
[8]夏建国.技术本科教育的理论与实践[D].华东师范大学,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2007.
通才 篇11
关键词:通才培训;互惠理论;员工期望;培训合同
面对日益加剧的人才竞争,不少企业纷纷进行大量的人力资本投资,重视员工培训。同时,企业担心投资是“为人做嫁衣裳”——员工培训后的人才流失。因此,企业一般不倾向提供通才培训。然而,根据互惠理论,通才培训应该更能让员工感到有义务回报企业。
一、通才培训(General Training)
(一)培训的定义及分类
培训,在《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培养和训练。非常简练表明了培训的目的和手段。在企业管理中,培训有广义与狭义之分。简而言之,员工培训是通过一定的科学方法促使员工在知识、技能、能力和态度等方面的行为方式得到提高,以保证达到组织和个人的预期工作标准或将来要承担的工作和任务。可见,培训是一种人力资本投资。
培训的分类按不同标准有多种方法,本文就论述主题采取按培训内容分为两大类:通用技能培训和专用技能培训。通用技能培训内容具有广泛性,专用技能培训则是针对本岗位或本企业。
(二)通才培训的定义及特征
通用技能是指能应用于各类企业或多种岗位的技术才能。此类培训旨在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使员工自我增值,从而为企业创造更大的价值。
根据人力资本理论,企业作为理性的经济人,很少会愿意为员工提供通用技能培训,除非该企业在市场上处于垄断或近乎垄断的地位。这取决于此类培训的两个重要特征:广泛性、风险性。广泛性是指从培训中获得的技能、知识、经验等除了适用于本企业外,同样适用于其他各类组织。风险性主要指员工接受培训后还没为企业带来回报或只创造极少价值就离职,造成企业人力资本投资的零回报或低回报。有研究人力资本投资的学者指出,通才培训是一种收益可转化的高风险投资(Rees,1979)。
(三)老牌外企通用技能培训现状
按照人力资本理论的逻辑和通用技能培训的特征,应该只有少数情况下,企业才会投资为员工提供通才培训。可国外最新的研究结果却不尽然:世界500强中,仍然有57%的企业为员工不同程度地提供免费的通用技能培训(《哈佛商业评论》,2006)。在美国,企业输送高潜力的年轻员工参加日益火爆的MBA培训的趋势不断加强,这个培训的内容正是通用的管理技能。最近《商业周刊》一个关于MBA项目的调查报告指出,52%的企业为员工全额支付学费,65%的企业会支付一半或以上的学费(《Business Week》,2001)。报告同时指出,几乎所有出资的企业都将会在员工结束培训后提拔其到管理岗位,尽管管理层的年薪平均在76000到100000美元之间,这无疑增加了通才培训的成本。
二、互惠理论
(一)经济交换
美国经济学家艾蒙森指出,当资源(如物品、服务等)的相关价值被交换时,交换双方所获得的必须等值,经济交换才会平衡。交换双方之间的关系是短期的、非个人的,而且关注的是自身的利益。在这种交换中,双方都是为了达到自己最好的状况,从对方身上获得最大收益,自身各方面信息都是透明的。由于他们根本目的是自身收益最大化,因此双方彼此的信任度很低。
假设经济交换发生的市场中所有产品质量都一致,竞争取决于价格和产品种类。超级市场里,顾客从店员那买一条面包就是一种经济交换。被交换的资源是面包和货币,都是可以客观衡量的。但若是其他资源,像服务(包括培训)、知识等不太切实而且难以衡量的,只有象征性的价格,就是下文论述的社会交换或互惠。
(二)社会交换/互惠
社会交换的概念首先由Blau(1964)提出,并且被现在的学者用来描述员工与组织等社会关系。社会交换和互惠都是社会人(包括组织和个人)为建立和加强彼此关系(如朋友关系、同事关系等)而进行的行为。两个社会人之间的互惠是社会交换中具有代表性的一种,用以加强双方的联系。其发生基于平等原则——人们必须帮助曾经帮助自己的人。从交换观点看来,当交换双方所得基本平等,他们的关系才会平衡。
当两个社会人相互发展日益紧密,在模糊的时间范围内,可以认为互惠行为是个人性的。在互惠关系中,双方不会把自己所得和所付用明确的价格表示。明确公开交换的价值,与展现良好关系相比,对维持双方关系具有极大的破坏性。另外,互惠双方之间的信任度相对较高,因为大家都让自身处于易受攻击的状态(如其中一方付出后没有得到回报,自己必须承担风险后果),和投入很多的时间去维持关系。
(三)互惠理论中的通才培训
员工会认为自身的经济收益在企业提供的培训中得到保障,心存感激,感到有道德上的义务报答企业,当然不会盘算是继续留任还是跳槽他方。员工回报企业的其中一个重要途径是行为和态度上的合作,以表示对企业利益的尊重和重视。例如,员工除本职工作外扮演组织润滑剂等角色,帮助企业度过危机。因此,企业可以从员工合作中获得的利益来证明通才培训支出是值得的。
无论是个人任务还是团队工作,合作的行为态度都是个人的,却是非常必要的。合作的员工会在扮演自己的工作角色时首先考虑集体利益,他们可以根据对不同个人或团队任务的判断来决定表现的行为态度。这样的员工不管知识能力如何,肯定能为企业带来一定的“惠”。企业得到利益后自然感到有责任提供有利于员工发展的“惠”——通才培训就是一个主要途径。互惠双方进入了一个良性循环,即使利益价值难以用具体数字衡量,彼此关系仍然不断巩固,大家共同发展。
三、企业培训状况实证研究
(一)问卷调查概况
为了更加深入确切地了解企业培训状况,本文设计了相关问卷,随机抽样了400位年龄为20到40岁的广州市企业从业者(以外资企业为主)进行问卷调查,回收387份,有效问卷384份,有效率为96%,覆盖了IT、金融、医药、制造、能源、咨询、物流、服装等多个行业。
问卷选择以广州、深圳作为城市代表是因为:第一,广州、深圳为珠三角地区中心城市,企业内管理模式较为先进;第二,广州、深圳各行各业发展蓬勃,为本次调查扩大行业覆盖范围提供了可靠的保障。选择以外企为主(78.2%问卷来自外资从业者)的原因是:第一,老牌外资企业的培训发展相对成熟;第二,西方学界对互惠理论的研究相对深入广泛。问卷发放与回收通过网络方式进行。
(二)问卷设计和分析
本次调研问卷共设计了10道客观题,主要考虑到被访者时间有限和统计方便两个因素。问卷围绕三个方面设问:企业培训现状;从业者对培训的看法;员工对假设情景的行为反应。目的是了解以上内容,并通过数据分析更科学地阐述互惠理论对解决企业培训问题的启示。调研所得数据是定类数据,分析将采用频数进行。
1、企业培训现状。在《员工培训调查问卷》中,有大约98.8%被访者所在企业会为员工提供各类培训,仅4位被访者的企业没有对员工进行培训,占总人数1.2%。可见,现在大部分企业尤其是外资企业都会培训员工。而且,企业不是为做表面工夫,而是切实重视员工培训。380位所在企业提供培训的被访者中,296位的企业培训频率为每年三次以上,约占77.8%;81位选择的培训频率为每年一到三次,占21.3%;只有3位的频率较低,占0.9%。毫无疑问,培训费用和培训时间是企业培训的主要成本。在调研中,334位被访者的培训费用完全由公司(单位)支付,比例是87.9%;45位是企业和个人分摊费用,占11.8%;其中12位既有企业支付、又有分摊费用情况,占3.2%;只有1位的培训费用自己承担,仅占0.3%。另外,322位、即84.7%的被访者在正常工作时间内参加培训;58位、约15.3%被访者在周末或节假日培训;其中32位即8.4%两种情况兼有;没有人的培训占用个人休假时间。这足以证明大多企业不惜增加成本以提高培训质量。
2、从业者对培训的看法。312份是认为培训既有利于企业也有利于个人,占82.1%;另外68份则认为所在企业的培训仅对企业有好处,比例约为17.9%。没有一份选择“培训浪费时间和金钱”,证明员工总体来讲比较认同培训。相比企业现实的培训类型,员工更倾向于可能令企业陷入高风险的通用技能培训。在只能两者选其一时,384位从业者中304位选择能提升个人价值的通才培训,所占比例达79.2%;剩下的80位则倾向提高现岗位绩效的专才培训。现实确实存在人力资本理论提出的“企业应该规避风险,尽量少甚至不组织通才培训”的情况。
3、员工对假设情景的行为反应。328位被访者认为自己应该“更努力工作以报答公司(单位)的栽培”,占85.6%;56位想借此机会提出加薪,占14.6%。出乎意料,没有人选择人力资本理论提出的风险——“跳槽到别的公司(单位)谋求更高层次职位”。不可否认,不少企业的某些培训含金量确实很高,也就是企业高投入、高风险、期望高回报的投资。为降低风险,许多企业都使出“培训协议”的招数——培训前规定员工必须签订一定工作年限的劳动合同,甚至专门为培训列出诸如“提前离职需赔偿企业培训费用”的条款。员工真的甘愿接受吗?从《问卷》统计所得,认为此举合乎情理的有75位,只有19.5%;觉得“强人所难”的人数达280人,比例为72.9%;其余的都是冲着培训奔去,过后再考虑行动,占17.6%。似乎这种预防措施不太得人心,很容易影响员工情绪。
四、基于互惠理论及实证研究的启示
(一)考虑员工需求和感受
互惠理论中,若被交换的物品是随便、马虎准备的,如破旧的或过时的,都会影响互惠关系的平衡。双方交换的东西必须有一定的情感价值来补偿它的经济价值。虽然那物品不会经过严格的经济核算,但更重要的是获得交换关系另一方的尊重,得以更好维持关系。
(二)避免强制签订培训合同
互惠关系中的双方实际上都会很清楚现时双方的交换平衡或不平衡状态,根本不需言明。若交换物的价值被公开,双方都披露己方和对方所得,互惠关系必然会受到破坏。因此,企业应该避免在通才培训前强制员工签订培训合同——接受培训的员工必须承诺规定的服务年限,否则需要赔偿企业培训成本或应收回报。
(三)避免公开企业培训期望
研究互惠理论的学者提出,交换双方把己方期望(如何时、何地、多少价值等)模糊化是保持关系平衡应该遵循的重要逻辑。当期望回报发生时,公开通过经济运算得出的期望价值、回报时间等方面信息,对彼此之间的关系会造成损害。
(四)鼓励员工的企业公民行为
当收到交换物品哪怕是法律规定或情理上要给予的物品,收物方都应该对给予方表示感谢和赞赏。这种感谢和赞赏是互惠双方保持良好关系的润滑剂,使亲切与慷慨进入良性循环。
五、结论
经过以上论证,可以得知,企业为员工提供通才培训,不能停留在单纯的经济交换层面,而是要提升到互惠层面,致力建立发展企业与员工的良好关系。在有效利用通才培训方面,对企业的建议措施有:考虑员工需求和感受、避免强制签订培训合同、避免公开企业培训期望、鼓励员工的企业公民行为。
*本文受到广东省人文社科基地重大项目(06ZDXM790008)、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一般项目资助(批准号:70673024)、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批准号:07CJY022)资助。
通才 篇12
一、课程发展的主要历史沿革
生物技术, 特别是其中的基因工程技术, 是2l世纪世界各国优先发展的支柱产业, 是解决人类所面临的诸多难题, 如食品短缺、人类健康、环境及能源等相关问题的关键技术之一。北京科技大学是一所综合性的工科大学, 但是生物技术专业创建较晚, 生物领域的知识, 尤其是现代生物技术类的课程还未能在全校普及, 难以满足广大学生强烈的求知欲, 也限制培养高层次人才的需求。因此, 我们从2004年专门为非生物类全校本科生开设这门以基因工程技术为基础, 涉及克隆、转基因技术及社会伦理等学生感兴趣的通识教育核心课《基因工程导论》, 希望学生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 对基因工程的基本原理、技术的重要应用及对人类生活的重要影响都能有清晰和正确的认识, 达到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激发创造力、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教学目的。
但是, 通过我们多次针对选课学生发放的调查问卷研究, 公共选修课的教学方式与专业课相比存在一定的差异, 涉及到的学生面广, 学生来自于全校文、理和工科各专业, 他们在生命科学方面的知识结构和基础参差不齐。如何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 采用何种教学手段以及怎样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等诸多问题是教学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难题。我们结合本校学科设置的方向与特点, 在《基因工程导论》课程教学中对教学模式进行探索, 理论联系实际, 以科研促进教学, 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在课堂教学中取得较好的成效。
二、注重实用教学内容, 提高学习效果
生命科学的重要特点是基础研究与应用的结合。医药、农业和食品生产这些领域和人类生活紧密联系, 这些基因工程技术在这些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 因此, 在这些领域里都能找到基因工程技术与实际生活相结合的优秀的教学素材, 制定出符合本科生教学的教学内容。但是, 我们注意到北京科技大学是一所以工科为主的综合性大学, 学校的专业有工科、理科、人文社会学科等。所以, 公选课的学生学科跨度很大, 从文科到理工科学生都有, 从最后的选课学生的分布来看, 文和理工科学生比例相当。现行的高考制度导致了部分文科生, 基本不具备物理、化学和生物等理科基础知识;而另外自于理工科院系的学生, 在中学学习中已具备一定的生命科学的知识, 但他们对生命科学及相关工程技术类课程仍然有兴趣, 希望能从课堂中学到更多、更深入的生物学知识。此外, 他们的兴趣差异也很大, 就相同问题关注点并不一样。例如, 以转基因食品为例, 文科学生关注它们的社会伦理影响, 而理工科学生关注技术层面的影响。在授课过程充分考虑到这两部分学生的需求, 一直是我们进行教学内容和设计中考虑的重要参考因素。
课程的设计理念中是让非专业的学生获得该方面的基础知识后, 要懂得独立思考新的科学技术发展给人类带来的重要影响, 并在理解的基础上给出独立的理性判断。我们在课程体系上的安排是由基础理论到前沿应用, 例如选取基因工程技术概述、植物基因工程、动物基因工程、微生物基因工程、克隆技术和基因工程与人类伦理等为主要内容, 着重介绍基因工程技术的基本原理在工农业生产和健康领域中的应用及其今后的发展趋势。在教学内容的编排中, 尽量选择学生听过、感兴趣但并不熟悉的内容, 来唤起学生的学习热情, 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教学实践证明, 让学生觉得有用的知识是最能唤起学生学习热情的。在讲植物基因工程这章时, 根据我们之前设计并发放的调查问卷了解到, 学生对这一部分关系到民生的内容非常感兴趣, 从对学生来说由于技术过程的不了解而只能是人云亦云。最近各种媒体上报道不同人群对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争论, 而学生们对于该专业知识的一知半解, 很多程度上干扰到他们的判断力, 他们为此感到困惑和迷茫。因此, 在课时安排上做了相应的调整, 对这章节内容有所侧重, 我们在讲解转基因植物构建的基本过程后, 选用“转基因大豆和食用油”的事件, 引起学生的注意, 组织观看转基因食品的视频资料后, 启发学生主动认真地思考转基因技术的利弊, 通过课堂讨论等丰富多彩的教学形式, 使学生正确认识转基因食品及现代生物技术的发展趋势, 从与实际生活密切联系的内容入手, 让学生觉得学到的知识不再是脱离实际概念而是可以解决实际问题的, 这样就达到了学校开设通识课的教学目的。
三、采用灵活的教学方式, 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基因工程技术虽然涵盖范围广, 涉及领域多, 与国计民生问题息息相关, 有很多成功的应用, 但其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和技术性, 非专业学生接受有一定的难度。如何将这门技术课程教学与素质教育相结合, 授课过程既让非专业的学生普及知识, 又能在上课过程调动他们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是我们在授课过程一直在探索的问题。此外, 《基因工程导论》公选课程由于学生年级、专业的差异性, 要想吸引学生学好本课程, 就必须做到讲授内容新颖、视点独特、讲授方法先进。因此, 在讲授时注意尽可能贴近生活、贴近社会, 从基本概念入手, 深入浅出, 理论联系实际, 注重师生之间良性互动, 使“教”与“学”在一个轻松活跃的气氛中完成。
《基因工程导论》课程技术内容较多, 在课堂教学中, 讲技术和方法用讲述的方式授课, 知识内容比较晦涩难懂, 学生听起来很枯燥, 几堂课过后学生就容易厌学。因此, 课堂教学中实施多种教学方法, 我们利用采用大量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由学生自行创作的动画演示来讲解技术原理, 并鼓励学生参与课堂讨论、观看视频、以问题为导向的启发式教学、专题讨论等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课程的学习效果, 还直接受到学生兴趣和参与意识的影响。一般来说, 学生开始学习兴趣很大, 当一些学生开始接触到抽象概念时, 往往感到不易接受。一个真正的科普学家能将很高深的科学问题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让普通人听懂。我们在授课课程受到很大地启发, 教师精心组织和准备了一些分子生物学方面的动画 (人类基因组计划、微生物培养、玉米斑点问题) , 用FLASH、3D动画等制作实验现象的模拟, 如DNA的复制、蛋白质合成过程的动画模拟等, 用具体的形象帮助学生理解知识。在讲解基本概念和技术原理基础上, 不纠缠于具体过程和实践性, 降低理论深度, 着重于理论知识的实际工程应用, 深入浅出, 以点带面, 使学生明确领悟教学内容, 保持学习兴趣。
在授课过程中, 将教学内容与实际应用相结合, 并灵活采用多媒体手段, 使那些晦涩难懂的专业术语与基本原理被学生轻松接受, 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例如, 在为学生介绍基因工程在医药健康领域应用时, 我们常常会以学生感兴趣的高致病性人禽流感为例, 先从流感病毒历史危害讲起, 接着以流感病毒的名称由来为先导介绍病毒结构, 以及他们的入侵细胞的途径;然后, 引入现阶段对禽流感的鉴定和治疗上广泛使用的咽试子方法, 就是基因工程的重要应用。这样不仅加深学生对疾病的分子机制的理解与认识, 增加感性知识, 达到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与效果。
“科际整合”是国际高等教育的潮流, 被证明是行之有效的大学教育模式, 它通过跨学科、跨领域、跨文化学习来培养高素质的人才[2]。本课程的学习, 可以使学生具有宽阔知识背景, 并有能力自主探索学习新的科学领域, 为培养交叉学科的人才打下基础。通识类《基因工程导论》课程学习, 使得我们培养出的学生不易被琐碎直观的现象迷惑和束缚, 具有更愿意理性接受新事物的素质。所以, 加强大学生的生命科学素养教育, 对于大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以及毕业后适应社会发展都是有利的。
参考文献
[1]李忠芳, 唐政, 陈春岚, 等.对公共选修课《花卉栽培学》教学方法的探索[J].安徽农业科学, 2010, 38 (32) :18500-18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