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负荷

2024-05-10

运动负荷(共12篇)

运动负荷 篇1

摘要:有氧运动是一种有效提高人体耐力素质和心肺功能的体育运动, 合理的运动负荷能提高有氧运动的效率。因此, 本文主要对有氧运动的运动负荷确定进行了追溯, 找出合理发展人体心肺功能的适宜运动负荷, 为人类科学地进行有氧锻炼提供指导。

关键词:有氧运动,运动负荷,心肺功能

心肺功能是反映人体机能水平的重要标志, 良好的心肺功能是发展人体各种机能和素质的基础。有氧运动则是提高人体耐力素质、增强心肺功能的有效方法。因此, 通过适当的运动负荷, 科学地进行有氧健身锻炼对提高心肺功能是极其有益的。

一、有氧运动的概念及方法

有氧运动亦称有氧代谢运动, 是指机体从事运动时摄入氧气的量能够满足其运动所需, 机体处于氧气供应充足状态的运动方式, 也可以指人体由大肌肉群参加的中等强度的体育活动。它是指在有氧代谢的状态下, 长时间进行运动, 使得心 (血液循环系统) 、肺 (呼吸系统) 得到充分的有效刺激, 提高心、肺功能, 从而让全身各组织、器官得到良好的氧气和营养供应, 维持最佳的功能状况。有氧运动的特点是运动强度低, 持续时间长, 有一定的节奏, 方便易行, 易于坚持。有氧运动的方法有很多:慢跑、健身操、游泳、骑自行车等。

二、有氧运动的负荷

1. 有氧运动的强度

运动强度是有氧锻炼的一个重要因素, 与能量来源、能量需求、氧消耗量、运动伤害等因素皆有相关。运动生理学和运动医学一般规定:锻炼的大强度相当于最大吸氧量的70%~80%, 即相当于最高心率的80%~90%;中等强度相当于最大吸氧量的50%~60%, 即相当于最高心率的65%~75%;小强度相当于最大吸氧量的40%左右, 即相当于最高心率的60%左右。

归纳专家的意见, 将不同强度有氧运动下的生理反应归纳如下表:

2. 有氧运动时间

运动持续时间与运动强度相互影响, 增加强度则运动时间会缩短, 反之, 负荷减轻时则可以持续运动更久。

三、运动负荷的研究进展

上世纪80年代, 对于普通人群的锻炼负荷强度的研究提出了一些结论, 国内外提出了运动负荷有效价值理论, 认为脉搏在120~140次/分之内称为有效价值范围理论, 在这个范围内, 心搏量和心搏输出量是最大的。齐玉刚等通过超声心动图对功率自行车运动模型中最大每搏输出量、每分输出量的研究, 提出普通男子大学生适宜的运动负荷强度为最大心率的51%~88%之间, 此范围是在最大摄氧量的34%~70%。芬兰科学家J.Karvonen提出了用心率储备的百分数来表示运动强度, 即心率储备=最大心率-最低心率 (晨脉) , 靶心率=最低心率+目标百分比×心率储备。美国运动医学会建议成人使用下列运动强度的运动能提高心肺功能:60%~90%的年龄预计最大心率, 50%~85%的最大摄氧量, 或50%~85%的心率储备。

目前, 关于对普通人群的锻炼负荷强度的研究较少, 而针对运动员训练的负荷强度研究较多, 主要有以下几种结论:Laursen等建议耐力运动员在次强度下进行训练, 其心肺功能即可获得最大的生理适应。而Billat等认为优秀的耐力运动员进行短期, 大强度训练, 最大摄氧量显著增加。还有结果显示耐力训练初期训练强度在40%~50%最大摄氧量即可导致个人最大摄氧量迅速增加。MacDougall等认为训练强度在70%最大摄氧量能够最佳提高最大摄氧量, 其原因是在这个强度下能够对心肌产生最适宜的刺激。

四、确定有氧运动负荷的指标

运动生理学确定有氧运动负荷强度的指标通常采用:负荷心率和最大摄氧量。运动实践中, 心率、心率贮备和最大心率常常都用来确定运动者对负荷的反应。最大摄氧量, 是指人体在进行有大肌肉群参加的力竭性运动过程中, 当氧运输系统各个环节的储备使运动员达到本人最高水平时, 人体在单位时间内所能摄取的最大氧量。最大摄氧量可以反映机体的有氧能力和运动潜能。研究发现, 心率和摄氧量呈线性相关;最大心率的百分比与最大摄氧量的百分比呈线性相关。

最佳负荷的确定还应该考虑能量代谢、血液、尿液等生化指标。最新的研究表明:在55%最大摄氧量强度下, 跑步或者进行自行车运动, 脂肪功能占总能耗的比例最大。在血液指标中, 血乳酸有“训练标尺”之称。在运动过程中, 如果运动强度低于最大有氧代谢能力强度时, 肌肉乳酸生成后会很快被氧化代谢掉, 血乳酸不会大幅度升高, 一般都在4 mol/L以下;当运动强度达到某一个水平并持续一定时间之后, 人体的有氧代谢最大功率输出开始不能满足运动需要的时候, 糖酵解代谢水平迅速提高, 乳酸开始大量生成, 此时的运动强度水平称为“乳酸阈”。尿是人体水分和各种代谢产物的主要排泄物, 尿成分决定于人体内环境的变化, 并有其正常范围。目前, 实验室尿常规主要包括十项, 尿十项中的尿蛋白、尿酮体可以反映运动负荷的强度和量度。尿蛋白对训练负荷强度变化较为敏感, 即使增加很小的强度, 都会增加尿蛋白的排泄量。研究还表明, 大强度运动会使肾小球通透性增高, 造成尿蛋白的升高。尿酮体是肝脏组织中脂肪酸不完全氧化的代谢产物, 可见间接反映脂肪在体内的运动与代谢情况, 因此利用运动后尿酮体的变化可以间接评价运动负荷。

合理地进行有氧运动对提高人体心肺功能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价值。因此, 对运动后的生理生化指标进行分析, 并通过主观能力感觉等级值, 寻找人们参与有氧健身运动的适宜运动负荷, 为参与健身的人们提供科学的指导是极其有意义的。

参考文献

[1]李秀丽.有氧运动健身的生物学分析[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03 (6) .

[2]Peter Janssen.Lactate Threshold Training[M].Human Kin-etics Publishers, 2001.

[3]冯连世, 冯美云, 冯炜权.运动训练的生理生化监控方法[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 2006.

运动负荷 篇2

科学锻炼身体能有效地增进身体健康,在此过程中,科学锻炼身体的基本知识和方法发挥着科学指导作用。运动负荷的自我监测,作为体育运动知识,安排在九年级进行学习,不仅是让学生理解合理安排运动负荷的意义,基本掌握运动强度和密度、靶心率、心率测定和运动量控制等基本知识和方法。而且是在紧张的学习过程中,当积极投身体育锻炼时,能够做到科学锻炼,这样不仅增进了身体健康,而且还发展了体能,保证了九年级大强度学习。同时还达成了提高体育学习和锻炼能力的学习目标要求。

一、教学目标

1.在理解合理安排运动负荷意义的过程中,知道哪些因素是影响运动负荷的主要因素。

2.结合体育锻炼实践经验,经过教师启发、讲解,学会合理安排运动负荷和运动强度。

3.经过教师讲解,学生实践模仿,学会利用心率监测运动负荷。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学会合理安排负荷和运动强度,学会利用心率监测运动负荷。

2.教学难点:自觉养成在体育锻炼中合理安排运动负荷的良好习惯。

三、教学内容

(一)合理安排运动负荷 1.影响运动负荷的因素

运动负荷是影响锻炼效果的主要因素之一。如果要使锻炼取得良好的效果,那么就要合理地安排运动负荷,并在运动中根据身体与体能状况灵活地调整运动负荷,关注心理负荷。那么,什么是运动负荷?运动负荷是人体在体育活动中所承受的生理刺激。运动实践证明,体育锻炼之所以能够增强体能,主要是由“超量恢复”的生理机能所决定的。因此,那种只是“出工不出力”式地锻炼,其运动负荷的刺激难以促进机体产生相应变化而收到良好的锻炼效果;与此相反,如果锻炼的运动负荷超出了机体的承受能力,也会产生不良反应,如出现血压降低、脉搏急促而微弱、面色苍白、出冷汗、头晕、恶心等现象,影响身体健康。因此,运动负荷过大或过小都不利于增强体能和增进健康。

合理地安排和调节体育课运动负荷是落实“健康第一”教学指导思想的体现,是对教师体育教学的基本要求,是评价体育教学和体育活动锻炼效果的重要指标。因此,要认识与把握运动负荷。运动负荷通常又叫运动量,包括负荷量与运动强度两个方面。这种划分的意义在于,一方面便于我们了解、认识并研究运动负荷,而更重要的是便于安排和调节运动负荷。负荷量一般常用距离、重复次数、持续时间等要素来表示;运动强度一般常用速度、负重量、密度、难度等要素来表示。所以说,从大的方面讲,影Ⅱ回运动负荷的因素有两个方面即:负荷量与运动强度。从具体的角度说,那些表示负荷量与运动强度的要素,均可称为是影响运动负荷的因素。两者的关系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

认识运动负荷的概念,了解影响运动负荷的主要因素,理解运动的量和强度的关系,明确合理安排运动负荷的意义,是锻炼身体和掌握运动技能的需要,也是促进学生心理发展的需要。而体育课必须有适宜的运动负荷,这是体育教学区别于其他学科特有的理论与实践问题,是由体育课教学的特点决定的。

2.合理安排运动负荷的原则

怎样合理安排运动负荷彰显教师专业水准,而指导学生学会安排负荷量和运动强度反映教师教学水平。因此,作为教师在安排运动负荷时要做到,以“健康第一”,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为指导思想;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观感受为过程;以合理安排每节课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为前提;以能激发学生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为出发点,以关注学生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确保每个学生受益为落脚点。在指导学生学会合理安排运动负荷时要做到,第一,量力而行;第二,合理搭配运动负荷强度和负荷量;第 三,采用适宜的练习密度;第四,要处理好锻炼与恢复的关系。

第一,量力而行。就是要根据锻炼者的体能和健康状况,合理安排运动负荷。人的运动状态是动态变化的,有状态好的时候,也有相对较差的时候。当运动状态好时,身体各项机能达到相对较高水平,应适当加大负荷量,尝试较大强度的练习;反之,应减小负荷量,降低运动强度。对于较少参加体育锻炼的同学来说,切忌盲目参加超过自身能力的活动,应在紧张的学习中,合理地安排好时间,坚持每天一小时体育锻炼,逐步提高体能,增进健康。

第二,合理搭配运动强度和负荷量。影响运动负荷的主要因素是“负荷量”和“运动强度”。运动的量简单说就是“持续运动的时间、距离、组数、次数”,运动的强度是“练习时用力的大小,完成动作的速度,练习密度及动作难度”。运动的“负荷量”与“运动强度”这两个指标制约着运动负荷的大小,运动负荷较大,学生容易疲劳,甚至有损身体健康,负荷太小,则失去锻炼的意义。在进行体育课教学时,要注意将量和强度的关系处理适当。强度越大,则量就要相应减少,强度适中,则量可以相应加大,强度小时,则量力加大。同时,安排的负荷要利于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和学习兴趣的激发,摒弃运动训练式的教法,让学生体会运动是快乐的。第三,采用适宜的练习密度。在体育课中练习密度是指各种活动合理运用的时间与课的,总时间的比例。体育课练习密度既影响着教学效果,也影响着锻炼效果。运动强度大,练习密度也较大时,学生机体得不到休息,不利于增进学生健康,容易出现伤害事故。反之,运动强度小,练习密度也较小时,学生身体得不到适宜地刺激,技能得不到巩固,学习与锻炼效果必然较差。所以,在进行中低强度的练习时,一般采用持续性练习。在进行较大强度练习时应安排间歇。一般每次练习后,心率恢复到100-120次/分钟就可以进行下一次练习。

第四,要处理好锻炼与休息的关系。体育锻炼是一个承受运动负荷的过程,而人体机能的提高需要通过负荷、疲劳、恢复、提高等这样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实现。体育锻炼时,随着运动负荷的增加,能量物质的不断消耗,会出现疲劳。这就要求在下一次锻炼前,一方面要注意补充必要的营养物质,另一方面还必须好好休息,使体力得到恢复。休息的方法有多种,通常可分为积极性休息和消极性休息两类。积极性休息是一种在活动状态下的休息。消极性休息是停止运动,在相对静止状态下的休息。体育锻炼后要进行充分和积极的休息,使身体能够实现“超量恢复”。如果在下一次锻炼前,自我感觉精神饱满、精力充沛、锻炼兴趣高涨就说明休息比较充分;否则说明休息不够充分,运动疲劳尚未消除。

(二)利用心率监测运动负荷 1.心率的生理意义

心脏是血液循环的动力器官,具有很强的收缩和舒张功能,靠它的收缩和舒张力量,推动血液周流全身,所以有人形象地把它比喻为“生命的马达”。心率是每分钟心脏搏动的次数,它是心脏功能的一种表现,这是心率的生理意义之一。心率常用来表现性别、年龄段、不同状态心脏功能的生理区别。例如:一般情况下,女性心率比男性快,儿童心率比成人快,成人安静时心率一般为70~80次/分,初中生为80—90次/分。心率还可以用来监测运动负荷,人体运动时随着运动强度的增加,就需要心跳加快使血液循环加快,以满足机体运动需要。如果运动强度过大,人体心脏功能达不到运动需要,而强行运动就会损伤身体,因此,需要用心率监测运动负荷是否适宜。另一方面表现在运动结束后,做一些放松活动,此时,人体活动能量需要少,也就加快血液向心脏回流,增加血流量,进而逐步降低了心率,消除了疲劳,恢复了身体机能。同时还表现在,在体育运动中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由于心脏机能提高,在承受相同运动负荷时,心率比不经常参加锻炼的人要低。而另一方面又表现在运动结束后,经常锻炼者的心率恢复到正常水平所需要的时间也较短。人体都有一个最大心率,也就是说,人体心率的增加是有一定限度的,这个限度的上限就叫作最大心率。最大心率和年龄、体能水平有关。最大心率随年龄的增加逐渐下降,20岁以下的青少年,最大心率一般为200次/分,而经常锻炼、体能水平好的青少年,最大心率可达到220次/分。最大心率只有在参加最为激烈的运动时才会体现出来。最大心率的推算公式为:最大心率=220-年龄。根据公式推算,年龄15岁的初三学生最大心率约为205次/分。2.测定心率的方法

脉搏是指动脉血管壁随心脏的收缩和舒张而发生的规律性搏动。在正常情况下,脉搏频率和心率是一致的,所以,在日常生活和体育锻炼时常用测量脉搏次数来代替心率的测定。测量的方法是以食指、中指和无名指的指端触压在手腕的桡动脉处,测量每分钟搏动次数。桡动脉测量法一般用于测量安静状态下的心率,在参加体育活动时,用颈动脉、颞动脉测量法可以便捷地测量到运动后的即刻心率。在体育锻炼中为监测运动负荷,常常要测量安静心率和运动心率。测量安静心率,可在安静状态下测量30秒的脉搏数,乘以2进行换算;对于运动心率,一般采用测量运动停止后即刻10秒的脉搏数,乘以6进行换算。在测量运动心率时,需要事先进行必要的练习,需要比较熟练地掌握测定脉搏的方法,这样才能保证运动停止后,测定即刻脉搏的准确性。因为,刚刚停止运动后的一分钟内,心率下降得特别快,如果方法不熟练,就会推迟测定即刻脉搏的时间,造成测定的结果不准。同时,在采用颈动脉和颞动脉方法测量时,要注意轻按,测量时间一般以10秒钟为宜。3.运用心率监测运动负荷(1)运动时适宜心率的确定

在体育锻炼中,由于心率变化能够反映运动负荷的大小。所以,在运用心率监测运动负荷的大小时,就要明确比较适宜的运动心率概念,并且运用这一概念的内涵指导开展体育锻炼,进而取得较好的锻炼效果。运动时适宜的心率表现的是在运动时,能够反映不同年龄人的体能水平,符合人的运动能力和运动负荷承受能力的,能够促进机体健康发展的,适宜的运动心率大概范围。作为运动的个体在运动中,由于人的体能水平存在一定差异,因此最为适宜的运动脉搏也有所不同。通常在参加体育活动,尤其是发展心肺功能的锻炼时,常采用靶心率来控制运动强度。靶心率是指锻炼时采用强度所对应的心率范围。靶心率=最大心率×强度百分比。既然靶心率能够控制运动强度,那么,在日常健身锻炼时,我们又知道一般人采用65%—80%强度进行锻炼比较适宜,所以,根据公式计算,初三学生的靶心率为133~164次/分。同时由于个体之间存在差异,因此,体能较弱者可保持心率在下限进行锻炼,而体能较强者应保持心率在高限进行锻炼。这样锻炼的结果,就是使不同的个体都获得了有效发展。(2)用晨脉判断运动疲劳的消除情况

体育课运动负荷策略分析 篇3

摘要:科学地合理安排课的运动负荷对增强学生体质,掌握和提高运动技术、技能,提高运动成绩,防止伤害事故,都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体育课运动负荷的认识,对影响体育课运动负荷的因素进行分析,在体育课堂教学中安排适宜的运动负荷,使学生身心能够在一个适宜的运动负荷的体育教学环境中得到健康发展。

关键词:体育课;运动负荷;认识;策略

1运动负荷的认识

所谓运动负荷,又称生理负荷,是指人做练习时所承受的生理负荷。运动负荷包括运动量和运动强度两个方面。在体育课上只有运动负荷保持适宜,才能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运动负荷过小过大都不行。

2影响体育课运动负荷的主要因素

2.1运动强度

运动强度是指单位时间内完成练习所用的力量大小和机体的紧张程度,影响运动强度的主要因素是练习时的速度和负重量。如初中生100米快速跑,跑后即刻心率可达到180次/分以上,慢跑1分钟,心率一般在130次/分左右,显然前者强度大,后者强度小。在体育活动中,较大强度的项目有跑、跳、攀登等,而走、爬、投掷等的运动强度则相对较小。

2.2运动时间

运动时间是指一次体育课练习的总时间或每个练习的间歇时间,在保证一定的合理强度和密度的同时,练习时间持续的长短直接关系着运动负荷的大小。如果一节课,学生长时间处于大强度的运动之中,那么,他们的运动负荷就偏大。

2.3练习密度

练习密度是指单位时间内重复练习的次数,它在运动负荷中反映时间和数量的关系。练习密度是否合适较大地影响着学生的运动负荷,一般与运动负荷一般成正比。

2.4教师的教学内容、教法和组织措施

教师安排体育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是否合适,教学方法是否恰当,组织措施是否得当,讲解示范是否正确形象、生动规范等都会较大程度地影响运动负荷。如教学中分组太少而导致学生长时间的等待,从而使运动负荷过小;如练习的间歇时间大少,又使运动负荷过大。

2.5学生的个别差异

学生的个别差异是指学生的身体机能水平的个别差异。在体育课上,往往相同的练习对不同的学生会产生不同的影响。如快速跑完60米,有的学生心率达到180次/分以上,有的学生仅170次/分。

3安排和调节运动负荷的策略

3.1安排每节课的教材和确定课的任务

教师在体育课前的备课要做到心中有数,在安排教材内容时,应合理搭配不同性质、不同强度、适宜密度的教材。

在课前的备课中周密的安排运动负荷,要重视并且设计合理的运动负荷,针对不同的教材要设计不同的运动负荷。

3.2合理调节运动负荷

一般一节课的运动负荷模式有标准型、双峰型、前高后低型、前低后高型等模式。标准型指运动负荷由小到大逐渐上升到一定水平,持续一定时间后再逐渐下降。双峰型指一节课学生承受两种运动负荷较高的练习。前高后低型主要指课的基本部分的前半部分运动负荷较大,后半部分较小。前低后高型则与前高后低型正好相反,运动负荷由小变大,如课的前半部分为新授教材——投掷,后半部分为复习教材——连续立定跳远。任不管采取哪种模式,运动负荷总的调节策略应是高低结合,动静交替。通常把正常学生取得最佳健身效果的心率区间确定为120—140次/分之间,而一节课上,将此心率的保持的时间控制在10分钟以上,并以中等强度和中等量结合的运动负荷为主,兼顾学生的课后恢复。

在课堂教学中最常用到的运动负荷测量方法除了脉搏测量外,还有询问法和观察法。据瑞典生理学家研究,当询问学生锻炼后的自我感受,学生回答“累极了、很累、有点累、还行、很轻松、非常轻松”时都有不同的心率,而这些心率和回答之间有着极明显的对应关系。这样教师就可以利用学生的回答来判断学生承受运动负荷的情况。采用观察法可以直接简便地知道学生的运动负荷情况,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学生的脸色、表情、喘气、出汗量、反应速度等表现来判断所承受运动负荷的大小。比如,当学生承受较小负荷时,额头微汗、脸色稍红;承受中等负荷时,脸色绯红,脸部有汗下滴;承受过大的运动负荷时,脸色发白,满头大汗,动作失控等。所以,安排运动负荷时要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生理和心理感受。在体育课上,可以通过调整练习的次数和组数、练习的强度和时间、器械的坡度和阻力,也可以改变课的组织教法等来对运动负荷进行合理的调节。

参考文献

[1]@周登嵩.学校体育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4.

体育教学与运动负荷 篇4

完成各种运动动作的方法, 学生们可以从体育课中及电视的各种讲座中学得。不管其掌握的程度如何, 即使是粗略掌握, 也可以作为锻炼的方法之一而运用于锻炼的实践。但要让学生们学会合理的安排运动负荷, 进而能够调节和控制运动负荷, 却要复杂和困难得多。而运动负荷问题, 在体育教学、体育锻炼, 尤其是在运动训练领域, 都是关键问题, 没有运动负荷, 就不会有锻炼和训练的效果, 而如果负荷安排不当, 还会导致运动损伤等不良后果, 因此, 吃透运动负荷的基本原理, 掌握安排、调节运动负荷的基本方法, 是体育锻炼的指导者和参加者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1 负荷量与负荷强度

按运动负荷对人体产生刺激的性质, 我们又把运动负荷相应地分为负荷强度和负荷量两个方面。在实际运用中, 负荷量和负荷强度彼此互为存在的条件, 即没有一定强度的量和没有一定量的强度, 都是没有意义的。同时, 负荷量与负荷强度之间又存在着明显的反比关系, 即提高负荷的强度, 则要相应减少负荷的量, 增加负荷的量, 则要相应降低负荷的强度。大强度和大量的练习 (如用很快的速度跑相当长的一段距离) 有机体承受不了, 而小强度和小量的练习 (如用慢速跑一段很短的距离) 又难以获得起码的练习效果。在运动实践中, 安排和调节运动负荷, 一般是通过调节影响负荷量和负荷强度的各个因素来实现的。这种划分的意义在于:便于我们了解、认识并研究运动负荷, 而更重要的是便于安排和调节运动负荷。

2 锻炼前先掌握的问题

2.1 极限强度

要通过测试掌握自己从事各种练习的极限强度, 且将其作为各项练习强度的100%, 以便在采用中等强度 (如用60%的强度) 进行某项练习时, 换算出相应的速度、重量、次数等。通常是在确定了各项练习的强度后, 再考虑配以相应的负荷量。

2.2 运动负荷阈

在运动训练领域, 运动负荷阈是指刚刚能引起机体产生训练适应的最小负荷强度, 即:低于这个阈值的负荷, 将不会产生应有的训练适应。对于刚开始训练的新手, 运动负荷阈一般相当于本人现有的最大负荷能力的30%。而高水平运动员的运动负荷阈可高达本人现有最大负荷能力的70%。如将此概念引入体育锻炼领域, 则可将其理解为刚刚能引起机体产生锻炼效果的最小负荷程度。实际情况是:这个阈值有着明显的个体差异性, 缺乏锻炼的人用10%左右的强度进行一定数量 (或时间、距离) 的练习, 就有可能产生较明显的锻炼效果, 而经常系统锻炼的人, 则可能用30%以上的强度进行较大量的练习, 才会产生一定的锻炼效果。因此, 在锻炼实践中, 主要根据自己的体质和健康状况及已有的运动能力, 来摸索和把握这个阈值。

2.3 运动负荷价值阈

无论是便于用百分比确定负荷强度的练习 (如走、跑、游、滑、举等等) , 还是很难用百分比确定负荷强度的练习 (如球类、体操、武术、游戏等) , 我们都可以根据运动负荷价值阈理论, 来把握健身的效果。运动负荷价值阈, 是按一定的心率区间来确定运动负荷的一种计量标准。尽管因为有个体差异性的存在而不可能确定一个运动负荷价值阈的绝对标准, 但由于具有正常健康水平的人之间差异并不明显, 因此, 以一定的心率区间来确定运动负荷的运动负荷价值阈理论, 仍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

2.4 心率

运动生理学的研究表明:当心率在110次/分以下时, 机体的血压、血液成份、尿蛋白和心电图等都没有明显的变化, 故这种程度的负荷健身价值不大, 当心率达到130次/分时, 每搏输出量接近和达到正常人的最佳状态, 故这种程度的负荷健身效果明显。当心率达到150次/分时, 每搏输出量开始缓慢下降;当心率增至160~170次/分之间时, 虽无不良的异常反应, 但也未出现具有更好健身效果的迹象。因此, 通常把正常人取得最佳健身效果的心率区间确定为120~140次/分之间。而每次锻炼时, 将心率保持在120~140次/分的时间, 占该次锻炼总时间的2/3左右为最佳。在此需要一提的是:与负荷关系最密切的一个问题是恢复问题, 也是一个在考虑负荷时就应该考虑到的问题。尽管体育锻炼中的运动负荷以中中结合 (即中等强度和中等量) 为主, 一般不需要像运动训练那样采用专门的恢复方法和手段, 但也一定要注意有合理的作息和基本的营养作为锻炼后机体得以充分恢复的保证。

3 教师应合理安排和调节运动负荷

3.1 课前合理安排运动负荷

这就要求教师课前的备课要做到心中有教材, 心中有学生。心中有教材, 就是在安排教材内容时, 应合理搭配不同性质、不同强度、适宜数量的教材。如运动量大和运动量小的练习交替安排, 再如强度较小的不同方式的走、立定跳远、投掷、简单的韵律舞蹈与强度较大的跑、跳跃、攀登等内容组合。心中有学生, 就是应根据学生年龄、性别、身体发展、运动水平、体质强弱等方面安排运动负荷。要合理安排学生体育课的密度, 尤其是学生的练习密度。确定任务时新教的知识、技能不宜太多太难, 且必须富有趣味性。另外, 还要考虑到其他体力活动的负担量及气候变化、场地和卫生情况等。

3.2 及时调节运动负荷

在课堂教学中最常用到的运动负荷检测方法就是询问法和观察法。据瑞典生理学家研究, 当询问学生锻炼后的自我感受, 学生回答“累极了、很累、有点累、还行、很轻松、非常轻松”时都有不同的心率, 而这些心率和回答之间有着极明显的对应关系。这样我们就可以利用学生的回答来判断学生承受运动负荷的情况。采用观察法则更加直接简便地知道学生的运动负荷情况, 教师可以观察学生的脸色、表情、喘气、出汗量、反应速度等表现来判断所承受运动负荷的大小。比如, 当学生承受较小的生理负荷时, 额头微汗、脸色稍红;承受中等负荷时, 面色绯红, 脸部有汗下滴;承受过大的运动负荷时, 面色发白, 满头大汗, 动作失控等。

3.3 合理调节负荷节奏

教师要根据人体生理机能能力活动变化规律和心理变化规律、教材特点、学生的实际以及器械、气候等合理确定课的运动负荷曲线。对运动负荷总的要求是从逐步上升到一定程度, 保持一段相对平稳, 然后再逐步下降到相对安静。但由于影响生理负荷的各种因素是复杂多样的, 因而每节课的运动负荷曲线就要视具体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而合理确定。不管采用哪一种模式, 运动负荷总的调节策略应是高低结合, 动静交替。如课的基本部分的前半部分是集中练习立定跳远, 孩子初步掌握动作后, 可结合快速奔跑加两次立定跳远约1.5分钟, 后半部分就可安排运动强度较小的由走组成的平衡游戏。

3.4 灵活运用教法

教师在教授学生体育课时应精讲多练, 应使学生的练习密度在课的总密度中占最大的比例 (一般学生在体育课中的练习密度在35%~55%较为适宜) 。还应讲练结合, 为了加大学生的运动负荷和练习密度, 可多采用同时练习法、鱼贯练习法、循环练习法等方法。还可增加学生练习的次数, 扩大其活动范围, 增加障碍物, 提高练习难度。反之, 如学生的运动负荷已较大, 则应通过缩短其练习的时间和距离, 变同时练习为分组轮流练习或相互观摩, 改变练习的内容, 缩小活动的范围, 减少障碍物等手段来降低学生的运动负荷。

教师应精心设计, 使一切组织措施都紧紧围绕教学目的任务。要充分利用时间, 合理组织和调动队伍, 避免让学生过多排队等待和变换队形, 竞赛性游戏应分组较多, 以增加学生活动的机会和激发其参与意识, 避免学生因等待时间太长而产生厌烦情绪和注意的分散。

3.5 充分利用场地、器械

每个学校的具体情况各不相同, 在体育场地上, 有的学校还达不到正常标准, 这就需要教师开动脑筋, 最大限度地提高场地利用率, 多采用分组活动和分散活动。如器械不够, 则可采用分组轮换型或循环练习型等形式, 以加大学生的练习密度。

此外, 安排运动负荷时还应考虑季节和气温因素。在炎热的夏季, 可适当降低学生的运动负荷;而在寒冷的冬季, 则应适当增加学生的练习密度 (但运动强度仍不应太高) 和运动负荷。

4 教师合理安排运动负荷的原则

4.1 重视学生个性发展和主观感受

在课堂教学中最常用到的运动负荷测量方法除了脉搏测量外就是询问法和观察法。采用观察法则会直接简便地知道学生的运动负荷情况, 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学生的脸色、表情、喘气、出汗量、反应速度等表现来判断所承受运动负荷的大小。运动负荷过大, 容易造成身体疲劳, 甚至引起伤害事故;运动负荷过小, 则达不到增强体质的目的, 运动负荷要以学生发展为中心, 重视学生的主观感受。要求学生懂得, 在运动中根据自己的心率、呼吸节奏、出汗量、脸色、内脏器官的反应等生理症状来调整“运动负荷”。使学生变“被动接受”为“主动调整”, 这样才能更好的培养学生的“健康意识”和“主动意识”。这种方法要求教师在日常课堂教学中要多观察、勤总结、不断积累, 才能提高对体育课运动负荷的调控能力, 不断提高学生的适应能力, 以合理的运动负荷刺激学生身体机能变化, 增强学生体质, 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在课后要多和学生交流谈心, 询问学生练习后的主观感觉, 如肌肉的酸痛程度, 精神状态等。通过询问, 结合观察来判断体育课运动负荷的大小, 有助于更好地改进教学。快乐的课堂教学能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技术、技能, 合理的运动负荷能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健康、快乐地成长, 这样我们的体育教学就充满生机、充满活力, 作为教师不能仅仅关注知识技能的传授和快乐, 更多的要关注学生的健康。

4.2 以健康为原则, 促进学生成长

教师要根据人体生理机能能力活动变化规律和心理变化规律、教材特点、学生的实际以及器械、气候等合理确定课的运动负荷曲线。运动负荷偏大, 学生就会感到厌烦、畏惧, 欲望受到压抑, 行动变得迟缓;负荷偏小, 学生很难从运动中体验到动作的内在魅力及练习过程的愉悦心境。负荷适宜时, 学生的学习情绪方能高涨起来, 心理得到满足, 行动变得轻快, 目标也容易实现。因此, 我们在教学中应摒弃一刀切, 强化训练式的教法, 重视零散、小量、多次的活动, 它既有利于保护运动器官, 又有利于促进身体的正常生长发育。对运动负荷总的要求是从逐步上升到一定程度, 保持一段相对平稳, 然后再逐步下降到相对安静。但由于影响生理负荷的各种因素是复杂多样的, 因而每节课的运动负荷曲线就要视具体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而合理确定。如课前半部分为新授教材──投掷, 后半部分为复习教材──连续立定跳远。但不管采用哪一种模式, 运动负荷总的调节策略应是高低结合, 动静交替。努力做到在促进学生掌握体育与健康知识和形成运动技能的过程中, 落脚于促进于学生的身心健康, 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4.3 以完成教学目标为前提

不同年级、不同教材、不同类型的体育课, 其运动负荷是不同的, 对不同的教学对象, 应该加以区别对待。由于课的主要目标不同, 安排运动负荷也不应一样。运动量大和运动量小的练习交替安排。选择组织教学内容时, 注意在新的课程标准的基础上去挖掘教材的趣味性, 合理安排负荷, 寓趣于教, 寓乐于教, 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从而让他们活泼愉快地参与活动。在备课中周密的安排运动负荷, 预计心率曲线。我们要重视并且要设计合理的运动负荷, 针对不同的教材要设计不同的运动负荷。根据发展学生不同的身体素质来选择、组织和设计教学内容目标, 以适应学生的不同需要。才能充分激发并保持学生的兴趣, 从而使学生积极、自觉地进行体育活动。

4.4 以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为目的

影响运动负荷的主要因素是“量”和“强度”。在进行体育课时, 要注意将量和强度的关系处理适当。强度越大, 则量就要相应减少, 强度适中, 则量可以相应加大。安排的负荷要利于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和学习兴趣的激发, 让学生体会运动是快乐的。通过对学生的脉搏进行测定加以分析研究, 来判断运动负荷是否适宜。无论量与强度如何搭配, 但注意运动负荷要适当, 适宜的负荷就是要让学生的机体能够承受, 还要有一定的“疲劳感”, 也就是说, 学生刚刚开始出现疲劳的时候, 就要注意调整负荷的量或者强度, 让学生从运动中体验到动作的内在魅力及练习过程的愉悦心境, 让学生在学习中学会适应从而达到掌握知识技能, 促进自身转化的过程, 以此培养参加体育运动的兴趣, 养成锻炼身体的习惯, 有效地增强体质。促使学生主动参与体育活动的关键是通过形式多样的教学手段, 丰富多彩的活动内容和“量”与“强度”的刺激, 培养他们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和爱好, 形成坚持锻炼的习惯和终身体育的意识。

进口运动和运动狂热?运动也进口 篇5

Sports in America represent the international heritage of the people who play. Many sports were imported from other countries. European immigrants brought tennis, golf, bowling and boxing to America. Football and baseball came from other Old World games. Only basketball has a truly American origin. Even today some formerly “foreign” sports like soccer are gaining American fans. In 1994 the U.S. hosted the World Cup for the first time ever.

美国的运动代表着从事这些运动的人的国际遗产。许多的运动是从外国引进来的。欧洲移民把网球、高尔夫、保龄球和拳击带进了美国。足球和棒球则源自其它的欧洲传统比赛。只有篮球是唯一真正源自美国本土,即使在今日,一些原本是外来的.运动例如英式足球也吸引了许多的美国运动迷。在一九九四年,美国首次负责举办世界杯足球赛。

Not only do Americans import sports, but they export sports fever, as well. Satellites broadcast games to sports fans around the globe. The World Series, the U.S. professional baseball championship, has begun to live up to its name. The names of American superstars like basketball great Michael Jordan have become household words the world over. Who knows? Sports seasons may even change world weather patterns.

健美操运动负荷的影响因素分析 篇6

一健美操运动强度对运动负荷的影响因素

运动强度决定着运动时的耗氧量、能量需要和消耗对于提高有氧能力(如:最大摄氧量)是最重要的因素。通常用运动时的心率来衡量运动强度,也可以用诸如耗氧量、热量消耗等指标来衡量,人体运动时的能量消耗与体重有关,体重越大的人,运动时的耗热量就越大。但由于心率是最简单易行的指标,故实际上多用它来衡量运动强度。

运动强度在健美操健身运动中是非常重要的。如果运动强度过低(运动心率不高),机体的血压、心电图、血液、尿液指标均无明显变化,给机体没有带来足够的刺激,健身价值不大。运动负荷使心率接近适宜值时,心脏每搏输出量接近并达到最佳状态,健身效果明显。运动中心率再增高,即运动强度达到个体的最高承受水平时,心脏每搏输出量最大,健身效果也最好。然而,当心率超过个体的最高承受水平时,虽无不良的异常反应,但是也并不能取得更好的健身效果;长时间超强度的运动,不仅达不到健身的效果,相反还会造成机体免疫能力下降,易感染疾病,并易产生疲劳或运动伤病。由此可见,不同体质和体能状况健身者承受运动强度的能力不同,运动强度上有很大的个体差异,不能一概而论。另外,还可以根据呼吸状况判断,在健美操运动期间可以与人交谈,而不是气喘吁吁,确定这样的运动强度要根据自己的体能情况进行,最好是先进行最大摄氧量的测定,然后确定有氧运动的强度,如果无法进行最大摄氧量的测定,则可按大概推算法来估计最大摄氧量,进而确定适宜的运动强度。

运动时,心脏的负荷必须维持在40%~85%的储备心率之间,才能达到提高心肺耐力的效果。当心脏的负荷接近85%的储备心率时,更有利于改善最大耗氧量。也有专家建议运动强度最好在60%~85%之间。运动强度的计算很容易,运动训练时也可以利用心率来监控。为了提高心肺耐力,健美操运动时心率可维持在60%~85%的练习强度,而在重新恢复运动时的6~8周内,运动强度维持在40%~60%即可,以后再慢慢将强度提升到60%~85%。经过几周的练习之后,当安静心率(次/min)下降,此时应重新计算目标心率的范围。为了改善心肺耐力,运动强度不需要超过85%。体能不好学生的练习时强度维持在50%即可,以免因强度过高而造成伤害。

二健美操运动时间对运动负荷的影响因素

健美操运动时间是根据运动强度、运动频度、运动目的、年龄及身体条件等而不同的,不能一概而论。一般来说,从运动开始达到恒常运动所需的时间,轻运动时为5 min左右,强运动时需20 min左右,达到最高运动以后需要继续运动一些时间,所需的时间在10 min左右,再加上准备活动及整理活动至少需要5~10 min。所以,实际所需的时间一般为40~45 min,这是较为客观的最低限度。有研究表明,每周运动热量消耗在2000卡以上,就可减少患心脏病的危险。因此,我们可以此为标准。适当地延长运动时间,有利于促进脂肪的消耗,增加体能,降低血脂。但每次运动的时间也不宜过长,没有数据表明每次运动超过1小时更有利于健康。

健美操运动的持续时间一般以20~60 min为宜,具体运动时间依据运动强度而定。如果运动强度在85%左右,20 min就已足够了;如果运动强度在50%左右,运动时间最好在30~60 min之间。健美操运动时,体能较差的人最好是以较低的运动强度而持续较长的时间。虽然大部分的专家建议每次从事有氧运动时,最好保持在20~30 min之间,但是在一天当中,如果以中等强度从事运动30 min以上,也能达到健身的效果。如果利用健美操运动来控制体重,每天能尽可能地从事60 min中等强度的运动,便可以达到维持健康体重的目的。如果不能保证60 min中等强度的运动,也可以每天以较高强度运动30 min。

健美操运动之前应先做5~10 min的热身运动,运动结束之后也需再做5 min的整理运动。热身运动可以包括一般性的健身操、伸展运动或低强度的有氧运动;如果突然停止运动,会造成血液集中在运动部位的肌肉,使得回流心脏的血液量减少,从而可能导致头昏眼花或昏厥,甚至危及心脏。

三健美操运动频率对运动负荷的影响因素

健美操运动频率的选择也要根据自己体能量力而行,如体能不是很强的人和刚参加健美操锻炼的人应该采取每周三次的锻炼频率,也就是隔天一次,每次20~30 min。然后随着锻炼计划的持续实施和体能的提高,在增加运动强度和时间的同时,也要对运动频率加以调整,并根据自己的恢复状况和运动习惯改变锻炼计划。不管怎么调整锻炼计划,每周至少要有一天休息或进行调整性的运动,不能一周7天都练习,要使机体有充分休息和恢复的过程,以保证锻炼的效果和身体健康。

如果是为了减轻体重而运动,建议每周运动5~6天,每次以低中强度运动45~60 min。如果每次运动时间较长,可增加能量的消耗,加速减轻体重。每周3天(隔天运动),每天20~30 min的运动,只要心率在目标范围内,就可以维持已有的心肺能力。虽然每周运动3天就可以维持良好的心肺能力,但是专家建议应尽量每天都能从事中等强度的活动达30 min,这对健康促进是很有益的。endprint

如果想拥有较佳的健康和体能状况,必须养成有规律进行运动的习惯。有研究指出,因运动而产生的许多效果,一旦减少运动负荷,在两周之内这些效果就会慢慢消失,如果在2~8个月内不运动,这些效果就会完全消失。运动对健康的效果,大多数能持续保留效果的时间都很短,所以我们要把运动作为一种好习惯坚持,持之以恒。

四健美操锻炼方式方法对运动负荷的影响因素

对于以前不曾有规律地参加健美操运动的人来说,一开始运动负荷就达到每周运动5~6次、每次30 min可能会有肌肉酸痛和肌肉僵硬的感觉,甚至还会产生轻微的运动伤害。如果采取渐进式增加运动强度、持续时间和运动频率的方式,就可以避免肌肉酸痛、僵硬和运动伤害的发生。有研究表明,最大限度提高体能的最好组合是以90%VO2max或95%的强度运动35~45 min,每周运动4次。如果以提高健康水平,保持适宜的体重为锻炼目的,运动强度和时间可以减少一些,要根据锻炼的效果,及时对计划加以调整和修订。每次锻炼时都要注意作好准备活动和整理活动,并保证持续以目标强度运动的时间不少于30 min,但每周运动的总能耗最好不要超过2000卡,这样对心脏造成损害的危险性较少。

健美操练习时间表可以以一周为单元,用红笔将运动时间写在每日的行程中,并且要将“运动时间”与日常的重要事务视为同等重要。也可以分开进行运动,每次10 min,一天累积起来保证30 min。这样,避免了因反复练习健美操而感到单调枯燥,轮流替换进行练习,使健美操运动富有变化和新鲜感。运动时按照音乐的节奏练习,可以使练习者更有活力,且运动得更加持久。同时,还要选择好练习健美操的服装和设备,然后找朋友一起运动,朋友间的鼓励和互动会激发运动的激情。如有疼痛或不舒服,请马上停止运动,这可能是运动伤害的警示。一旦受伤,就不要再运动,完全康复后再进行适当的运动。保持做运动记录的习惯,能够了解体能进步情况,并可以进行体质状况比较。

综上所述,客观地了解健美操运动中负荷的各个组成部分,可以使所安排的负荷能按照预定的方向进行,使每一个组成负荷的各个因素直接产生作用。因此,在安排负荷时对运动强度、密度、持续时间及练习方式等因素一定要综合起来考虑,可以更合理地安排负荷,达到最佳健身效果。

参考文献

[1]李中焘.健美操运动负荷的影响因素分析[J].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08(11).

[2]刘雪兴,等.竞技健美操运动员递增负荷下HRV的影响因素分析[M].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12(3).

[3]左晶晶,王强.论有氧健美操健身效应[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08(6).

[4]马鸿韬.健美操运动教程[M].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7.

合理有效运动负荷的“三备三调” 篇7

1. 备学生

现在的学校体育教育大多数还是大班化的集体教学活动, 学生因年龄、性别、身体素质、健康状况和运动能力的不同, 对所承受的身体练习的刺激而引起的功能反应也不同。制定合理有效地运动负荷, 教师首先必须全面深刻地了解学生, 关注不同层次的学生, 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性、承受运动负荷的能力不同, 来预设课的运动负荷:对在某些项目表现有特殊运动天赋的学生, 可以在增加负荷量的基础上, 适当地加大负荷强度, 解决他们课堂上“吃不饱”的情况;对运动能力基础较差的学生, 则在降低运动负荷强度的基础上, 还要适量地减少运动负荷量, 以防止他们“吃不了”的情况发生。因此, 把握学生对身体练习的负荷量和负荷强度的科学依据, 教师应依据不同性质身体练习的刺激, 所引起的生理功能性反应信息, 设计体育课生理负荷量, 使之符合最佳化要求, 达到增强体质的实效。

2. 备教材

在教材内容的安排上注意以下三点:

第一, 不同教学内容对负荷的量和强度有着不同的要求, 练习负荷的强度和量只有符合运动项目特点的要求, 才能获得满意的教学效果。例如:短跑是速度性的项目, 要求学生以最快速度、最大强度完成特定的练习, 所以学生要求承受很大的负荷强度和一定的负荷量;而体操教学则侧重动作难度的掌握, 因此, 安排中等强度负荷比较适宜。不同的上课内容对运动负荷强度的预设也应不同:体操脉搏在110~130/分之间, 球类的脉搏在140~160/分之间, 田径中跑类项目脉搏在170~190/分之间, 投掷项目的脉搏在100~120/分之间, 跳跃项目的脉搏在140~160/分之间。

第二, 注意不同类型的体育课练习密度和运动生理负荷应有所不相同。如在各项目中达不到一定运动负荷, 可采取一定的练习方法来提高, 加大运动负荷, 增加练习的密度和强度, 并保持一定的时间, 使学生的身体有一个量的积累, 以适应不同的课要求。

第三, 运动负荷大和运动负荷小的练习交替安排, 尽量使运动负荷的安排合理有效。如:强度小的走、投与强度大的跑、跳等内容的组合。

3. 备场地器材

体育教师必须在保证安全与教学实际需要的前提下, 合理安排和组织教学, 充分发挥场地器材的效益, 最大限度地使运动负荷达到“最接近理想”的状态。解决办法是:在当前体育场地器材普遍不足的情况下, 体育教师一般可以根据现有的条件, 想方设法地去加大体育课的练习密度和强度, 除此之外, 改良体育场地器材设施也是一个办法。可以通过调节场地的大小、器材的轻重来调节运动量的变化, 使体育教学场地器材提供上课所需的最大运动负荷。这个问题值得一线体育教师亲身实践和深入研究。

二、合理有效体育课运动负荷的“三调”

1. 根据脉搏心率调节运动负荷

一般在课堂教学中, 体育教师最常用的运动负荷测量方法是脉搏测量:根据脉搏曲线上升, 下降的趋势是否合理;生理负荷的一般水平和最高点出现的时间与次数是否合理;每个教材内容练习时, 每分钟的平均脉搏是否合理;每次练习的间歇时间以及脉搏频率的变化是否合理等等。通过脉搏曲线图, 评定教学中运动负荷是否合理, 作一些合理调节。一般一节课的运动负荷模式有标准型、双峰型等模式。标准型指运动负荷由小到大逐渐上升到一定水平, 持续一定时间后再逐渐下降。双峰型指一节课中, 学生承受两种运动负荷较高的练习。但不管采用哪种模式, 运动负荷总的调节策略是高低结合、动静交替的。通常把正常学生取得最佳健身效果的心率区间控制在120~140次/分之间, 并将此心率的保持时间控制在10分钟以上, 以中等负荷强度和中等负荷量结合的运动负荷为主, 同时要兼顾学生的课后恢复。判断学生个体承受运动负荷大小方法是:机体承受负荷后, 休息10分钟即恢复到运动前安静脉博为小负荷;比运动前安静脉博快12~30次/分为中等负荷;比运动前安静脉博快36~54次/分为大负荷。

2. 根据观察法和询问法调节运动负荷

除了脉搏测量外, 还有询问法和观察法。比如:当学生承受较小负荷时, 额头微汗, 脸色稍红;承受中等负荷时, 脸色绯红, 脸部有汗下滴;承受过大的运动负荷时, 脸色发白, 满头大汗, 动作失控等。通过上述两种方法, 在体育课中改变单位时间内的练习的次数调整负荷强度;改变练习组数调整运动负荷量。从而对运动负荷进行合理的调节。

3. 根据运动安全与运动负荷的关系调节运动负荷

什么样的运动负荷是“合理”的?要强化学生的体能, 体育课必须让学生在体育活动中承受一定的运动负荷。将全课的平均心率在130次/分和全课的练习密度定为30%~35%作为运动负荷的一般性指标是相对合理的、安全的。但这一指标不能够作机械的预设, 而是应该根据教学目标、学习内容、不同阶段、学生的性别、身体素质、运动能力的不同作相应的调整。如传授运动技术为主的运动负荷设计用在以身体锻炼为主要目标的课上, 则运动负荷偏小;同样, 激烈的篮球、足球比赛的运动负荷指标用在技巧、单双杆、投掷等力量性和技术性的课上, 则明显偏大, 而且易发生安全事故。为了保险起见, 现在许多体育教师一般都安排比安全临界线小得多的运动负荷, 但这样做实际上降低了体育锻炼的效果, 所以, 身体锻炼的“靶心率”与体育教学的运动负荷的关系;学生个体情况与集体负荷的关系;项目特点、气候、器材与运动负荷安全的关系等都是亟待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1]李宏.如何科学合理地安排体育课的运动负荷.[J]体育教学2007.3.

从体育课堂实践中解析运动负荷 篇8

“健康第一,学生为本”是上海市《体育与健身》课程教育教学的指导思想。以“学生为本”的教育教学指导思想,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课堂中真正地“动”起来、“学”起来、“乐”起来、“思”起来。“动、学、乐、思”这是几个简单的动词,体现了练习的密度、时间分配、运动负荷等要素,直接反映了学生在课堂中始终应处于一种“身心一体、愉悦身心”的运动状态。课堂上要给学生自由发挥、自主学习、团队协作的时间与空间,让他们学会自由、自主发展、张扬个性。只有这样的课才算是真正的“健康第一,学生为本”的体育课。

在一堂课中不只是教师把某一环节或主题活动紧紧围绕学生设计,应多方面、全方位、科学化、兴趣化、多样化地计划并实施体育课堂教学。教师自身的专业技能、教学手段与方法、组织形式等因素直接影响着师生们“动”、“学”、“练”、“教”、“思”的效果。学生活动中“动”、“学”、“练”、“思”应是凸显运动负荷安排是否科学合理的“根基点”。

二、课堂中运动负荷的合理安排

由于机体对运动量有一个适应的过程,学生刚开始活动时,时间不宜过长,应随着学生身体机能的改善而逐步延长练习时间,从而扩大运动量。

运动负荷在体育课堂中的安排,主要分为四个环节:准备活动——教学实践——素质训练——课后放松。在这四个环节中,运动负荷的合理安排需要遵循以下原则:健身性、实践性、科学性、逻辑性、有序性、趣味性、灵活性等。一节体育课主要包括课前、课中、课后三个阶段,一般情况下,课中教学的运动负荷量较大;课前主要是依靠低负荷热身活动调动学生身体机体的能动性,让学生尽快进入学习状态;课后环节主要是以学生机体恢复为主,即缓解学生身体疲劳,使学生身体机能逐步恢复到课前水平状态。

上海市中小学《体育与健身》课程的实施过程中,在逐步探索研究课堂教学改革新举措,如何才能做到让学生在每一堂体育课上得到适宜的锻炼。不但能够掌握技能,而且在体能方面的运动负荷也要监控到位。当前在上海市中学体育课堂教学中,在体能训练方面必须有3~5m i n以上的持续性训练内容,其练习过程中没有间歇时间。其中健身性和实践性与运动负荷量的调控有直接的关系。如中学一节40min的体育课,应有近3/4的时间是留给学生。体育课堂中运动负荷的大小所反映的是学生们身体锻炼的程度。在制订教学内容时,要体现出趣味性、竞赛性、全面性、循环性等。例如,在枯燥的体能训练中,采取“分站训练”的形式。具体而言,每个站点安排一定的训练任务,学生们或小组在每一站完成某一项任务。这种形式既可增加学生的竞争意识、拼搏精神,体能训练也可以得到保障。优秀的体育教师在内容安排、组织形式、训练手段与方法等方面能够充分利用场地器材,又能够根据学生们的优点、缺点重点加强练习。具体到每一站进行什么练习,事先应制订一个完整的计划,此计划体现的是“分站式、分样式、分内容”等练习方法和手段。创设多样性、趣味性强的练习内容,学生交互式轮流完成每一站不同的训练任务。这样的训练形式,要比传统的集体练习,同步完成相同的教学任务,显得更具新鲜感。

三、衡量运动负荷大小的评价指标

1. 教学内容合理搭配

教学内容的制订,教学目标的达成,是由课的组织形式、教学方法与手段为其提供保障。教学内容的制订牵动了整个体育课堂教学的“主干线”。依据教学内容可安排相应的训练方法与手段,选择多种合理的教学组织形式。一堂课的主题内容的安排,在不同教学环节中所呈现的运动负荷大小是截然不同的;也可直观地分析出整堂课的运动负荷大小。从理论到量化分析,以某一技术动作安排的练习次数、组数、间歇时间、练习时间、运动心率等量化指标,衡量运动负荷大小。如往返跑素质练习,根据单程距离、折返次数、所需时间等指标来计算出所跑的总路程;也可通过测量心率完成运动负荷的检测。

教学实践证明,一节课主教材为双手前掷实心球完整技术练习,在增加投掷的练习密度时,心率值也很难达到一个理想值,运动负荷也较难达到一定的强度。那么,在这种状况下,就必须安排一定的辅助练习内容和相关素质练习,使学生的运动量得到一定的保障。辅助练习内容的安排在体育教学课中主要细化为:热身活动、巩固复习、教学新授、技术实践应用、体能训练、放松恢复等六大教学环节,并且每一教学环节采用多种手段和多样化形式进行,运动负荷量和负荷强度呈现出高低起伏不均衡的水平。在巩固复习、技术实践环节,需要多次重复练习,负荷量较大,强度在中等和次极限之间,可采用分段重复练习法。教学新授课结束后,通过完整的技术动作练习,运动负荷量、负荷强度都达到较高的水平状态。只有真正地了解了学生的体育素质、体育基础和体育技能,体育教师才能从实际出发设置和调整体育课堂的运动负荷,以确保运动负荷的大小适宜学生的身心发展。

2. 练习密度:组织形式及方法手段的结合

练习密度决定着运动强度,又直接反映出运动负荷的大小,两者成正比关系。体育课的组织形式,多数情况下,采用集体授课形式。因为在中学一节体育课只有短短40m i n,存在时间紧、内容多、任务重、人数多、场地小、器材少等一系列不可控因素。所以,集体授课已基本成为教学常态,也是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最基本的组织形式之一。阶段性教学目标以至单元计划的完成,依赖于每次课堂教学效果的积累;而学生们的体质得到了合理的锻炼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实践课的组织形式是否正确、教授方法是否合理。正确的组织形式可以保障学生们的学练时间达到必要的量,保证必要的练习密度,保障各种练习负荷适宜均衡;也可根据本课教学内容和预期目标,学生们的接受程度以及差异性,采用各种不同的训练课组织形式与教学方法,以激发学生练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体育教学课堂实践的组织形式主要包括集体练习、分组练习、个人练习、自由分配练习、竞赛练习、循环交换练习等,采用什么样的组织形式要根据教学任务、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以及客观条件确定。但是,为了达到理想的教学目的,让学生的活动达到一定的运动负荷,也可选择多种不同的组织形式或方法并灵活运用,使课堂教学重难点得以解决,教学任务顺利完成。当从一种组织形式向另一种形式过渡时,应注意协调和节省时间,以便在有限的时间内达到最佳的负荷。

3. 结构分布:运动负荷曲线状态

中学生体育课时间为40m i n/节,小学为35min/节。按照以往的体育教学实践课的结构,一般分为准备部分、基本部分和结束部分三个部分。但现在的教学课堂结构主要包括四个环节:课堂常规、准备活动、基本部分、结束放松。基本部分是一堂体育教学实践课的核心部分,学生的学、练、看、思等一切活动都集中在此教学环节。课堂教学内容的结构分布,对运动负荷的大小有着密切的关系。如,各个教学环节的内容安排、组织形式、方法手段以及训练时间与量的安排等,应依据学生人体机能活动变化规律合理安排运动量。随堂体育课,运动负荷的大小在课堂结构来看,呈现出“n”型水平曲线(见图2)。

如图中“A”点应为基本部分,内容安排、练习方法、运动量、运动时间等一般会反映出运动负荷的最大值,因为这一环节是整个教学课的核心,也是能否达到教学目标的关键。一般来讲,教学的重点、难点以及复习内容应安排在学生身体充分活动之后,身体机能正处于最佳状态时进行。此时,学生精力充沛,注意力集中,能确保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如,集体练习,可以增加练习次数;分组练习,要既保证适宜的运动负荷,又能相互观摩学习。基本教学环节所用时间占全课60%~70%。“O”与“B”点为教学课的两端,运动负荷较低,即课堂常规与结束放松两个环节,如徒手操、器械操或一些恢复性整理练习等。

4. 依据场地器材以及其他外界因素

对运动负荷概念及理论的探讨 篇9

所谓运动负荷是指在运动时,通过不同的练习方法和手段,或者是在比赛时运动员由于心理或者生理受到刺激而表现出来的一种“应激状态”。这种“应激状态”对运动员的身心都会产生影响,因此运动负荷也分为生理负荷和心理负荷两个方面,而且这两种负荷是相互影响、相互转化的,心理负荷往往通过增加生理负荷表现出来。吕予锋,陈冀安认为通过训练可以使得外部特定行为活动与身体形态技能相互适应,是典型的“刺激说”。就是通过外部环境的刺激使机体产生适应性变化,曹景伟对训练学理论之“运动负荷”问题的质疑及阐释中认为运动负荷不是由负荷量和负荷强度构成的。“运动负荷”应该是运动应激的强度。负荷量的性质是由运动负荷所决定的,同时负荷量还可以反映机体承担负荷的能力,张大超,韩新艳在运动负荷基本理论研究进展中认为运动负荷的基础手段是身体练习,通过训练刺激运动实施对象,利用强度和量的改变来引起运动者生理和心理的改变。熊焰,邱江涛,孔祥宁在运动负荷本质论—运动负荷概念、定义与分类的思考中将运动负荷解释为人体运动时一定时间内承受的工作量,其本身并不是刺激,更不是应答,也不是刺激与应答的总和,它具有刺激的功能。利用负荷刺激有机体,从而使有机体能够进行应答,这是必须理顺的逻辑关系。在训练负荷的作用下,有机体会在心理和生理上产生一定的反应,这种反应成为心理负荷和生理负荷。这是典型的“工作量说”,通过与安静或某一状态的比较得出变化值,来反应运动负荷的大小;王广虎,胡健在运动负荷与生理负荷的定位与解析中认为运动性身体负荷(或运动负荷)可以定量的描述在一定的时间内,身体活动的过程和状况。“一定的时间内”则是指进行一次运动训练或体育锻炼所需要的总时间(T)。而时间T的确定其实是一种最基本量的规定;徐本力在对负荷量、负荷强度和总负荷的概念、结构体系以及科学调控中几个问题的再认识中认为“总负荷”(运动负荷)是指在单个练习和连续作业中外部的负荷强度与外部负荷量相结合,共同作用在运动员的机体上,机体所承受的总负荷强度。因而,总负荷有以下几种不同的理解:即“总负荷是指内、外部负荷的综合效应”、“负荷是指负荷强度和负荷量的综合作用”、“总负荷是指不同强度的负荷连续多次的不间断刺”。总负荷是指在受到综合负荷刺激后,机体内部所表现出的总的应答反应程度,具体来说就是:一定外部负荷强度所完成一定负荷的外部负荷量后,机体所产生的总的内部应答反应。

除了这些国内学者对运动负荷概念的界定,很多国外学者也是有不同的概念界定,但总的来说运动负荷的概念的界定大致有三种流派:刺激说、刺激应答说、工作量说。笔者认为运动负荷就是运动者的机体在进行锻炼或训练时,有意识的去消耗自身的能量来克服训练给机体带来压力,已达到一种适应或提高的目的。

2 运动负荷的安排形式

在训练时,训练负荷的强度不同可以帮助运动员对技术进行学习和改善,同时还可以对运动所需的能力和体力进行发展。另外为了使运动员在训练过程中保持良好的训练状态,还需要对运动负荷进行合理的安排。随着科学的发展,训练的安排已经从以前的经验性转变为多学科理论的综合指导。所以,对运动负荷进行安排时,需要充分的分析和考虑内在因素及相关因素,对合理有效的控制运动负荷有深远的意义。影响运动训练负荷安排的因素主要有:专项训练,超量恢复,生物适应,供能系统的作用,疲劳恢复过程,心理因素的适应等。根据这些影响因素,对训练负荷的安排又是不同的。根据查阅资料和文献运动负荷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

(1)小强度负荷训练。

在训练过程中,如在训练的初级阶段,一般都是训练量较小,训练强度相对比较大,训练时间短,主要训练目的是使机体有个适应的过程,慢慢提高机体对一定量度和强度的适应能力。

(2)中强度负荷训练。

随着专项训练水平的提高,训练量不断增加,强度适中,训练时间比较长,主要训练目的是巩固和进一步提高体能和训练技术,使机体能够在不断地较小的超负荷的状态下适应训练的要求。

(3)大强度负荷训练。

在进入比赛期的初阶段,为了适应大赛的负荷强度,训练要根据实际比赛的情况进行大强度,大运动量的长时间训练,即接近极限负荷的训练,在超负荷训练的基础上,主要提高对心理负荷的适应。

(4)高强度负荷训练。

在赛前一段时间的高强度训练,不管是训练量,训练强度,都达到了极限,在疲劳恢复的前提下,使机体的潜能全部开发出来,达到训练和竞技的最佳状态。

例如800米的训练,第一阶段训练是多方面的,不只是要进行800米的练习,还要结合其他的项目,如训练100米、200米、400米来提高速度,训练1500米、3000米来提高耐力,还包括其他的素质项目,如跳远,铅球等,来综合的提高体能,在这一阶段负荷量和强度都是比较小的,并且阶段训练的时间比较长。第二阶段的训练对专项的针对性比较强,主要是通过训练不断地改进技术动作,另外就是延长实际跑的距离,就是每次跑的距离实际超过了800米,同时,加大了训练的量,控制了训练强度,使自己适应800米的强度和节奏,从而不断提高。赛前训练则是适当的控制,每一次800米的训练都要全力以赴,都要跑出质量,更注重了疲劳的恢复,间歇时间适当延长。且每天高强度高质量的任务,训练量也增加。因此运动负荷的安排要根据训练阶段不同,项目的不同,更要根据个人身体机能状况的不同科学合理的安排。

3 运动负荷的监控

运动负荷的监测原则:连续性原则、无创性原则、可靠性原则、简便原则、不干扰原则。主要通过心率,血乳酸、ck指标,机能指标,生化指标及观察指标。

(1)心率。

运动负荷可以通过心率反映。有效的监控训练频率、训练持续时间和训练强度可以使运动训练的效果达到最佳。在三者中,训练强度最难控制,训练强度和训练持续时间控制起来较为方便。这里的训练强度并不是指在训练课上,教练所要求运动员遵循的外部负荷,如间歇时间、距离、速度等;而是指外部负荷作用于运动员后,使运动员的身体所产生的真实的反应强度,如单位时间内机体所消耗的热量等。一般都是在实验室测定这些指标,实用性和及时性均无法和测定心率相比。逐渐增加负荷运动使其达到最大,随着负荷强度的不断增加,能量的代谢和对氧气的需求量也不断增加,心率会变的越来越大。通过实时的监控心率,可不断的将机体对运动负荷发生的机体反应传达出来,利用心率提供信息,调整运动强度。如初中生100米快速跑,跑后即刻心率可达到180次/分以上,慢跑1分钟,心率一般在130次/分左右,显然前者强度大,后者强度小。根据心率大小,调整运动强度。

(2)血乳酸、ck指标。

根据其指标大小、确定运动员运动强度。血乳酸浓度可直接反应无氧代谢的能力,从而调节运动强度,如400米跑后,血乳酸低于10 mmol每升,表示无氧代谢能力差,达到14~15 mmol每升表明无氧代谢能力强,通过血乳酸反应运动员无氧代谢能力,从而确定运动强度。

(3)观察指标。

随着训练负荷的增大,运动员的机体能力也随之消耗,这样运动员的兴奋性和积极性就会大打折扣,会产生对训练的抵触状态,从而导致训练中动作的变形,变得懒散,注意力不集中等一系列问题,这在很多运动员的训练中经常出现的状况。但也可能是来自其他方面的原因,如受伤、个人事件等的影响所至,所以,这样的观察具有一些客观性,最好是结合以上两种方式对训练负荷进行监控,会更加准确。

摘要:通过查阅文献和资料对运动负荷的相关概念进行归纳整理,并对运动负荷的形式及监控进行理论探讨,以提高体育教育工作者对运动负荷的认识,更好的在教育教学中做到运动强度的控制,运动量的掌握,运动密度的合理分配,都可以决定着训练质量和教学效果,并给予专家学者提供理论参考。

体育课运动负荷的安排和调控 篇10

一、体育课运动负荷的内涵和意义

体育课的运动负荷是指学生在课上做练习时,在机体承受的运动“量”和“强度”的作用下,机体反映出来的生理机能变化。运动负荷包括内部数据和外部数据两个层面。外部数据是学生练习的次数、总时间、总距离、练习密度、强度;内部数据是从事体育练习时机体在心率、血压、呼吸频率、气体交换等方面的变化。两者具有一定的因果关系,外部数据是因,内部数据是果,一般成正比的关系,即外部数据越大,内部数据也越大。但是相同的外部数据对于不同的学生(身体发展的水平不同),对于同一学生所处的不同阶段(不同阶段身体机能状况不同),内部数据也可能是不一致的。如同样的运动强度,可能有的学生就感到过大,有的学生感到适宜;同一学生这一阶段感到适宜,而另一阶段就感到运动负荷小了,这是因为这个学生的运动能力在原来的基础上提高了。

影响体育课运动负荷的因素主要有两个,一个是运动的“量”,另一个是运动的“强度”。运动的“量”是指有效的练习时间和练习的重复次数、距离、重量等。运动的“强度”是指学生练习时用力紧张的程度,练习的密度、节奏和速度等。运动的“量”和运动“强度”的关系,即练习的“强度”越大,练习的“量和密度”就应相应地减少,一般成反比的关系。

合理安排体育课的运动负荷,对发展和增强学生的体能,掌握和提高运动技能,防止运动伤害事故的发生,都具有积极意义。因为人体形态、机能的改善和发展以及运动技能的掌握和提高,都必须在适宜的负荷量和负荷强度的刺激下才能实现。如果运动的“量”和“强度”过小,就起不到刺激身体新陈代谢的作用,不能促进学生体能素质的提高。反之,如果运动的“量”和“强度”过大,就会造成一定的运动伤害事故,甚至影响学生的身体健康。只有适宜的运动负荷才能发展和增强学生的体能。学生的体能基础扎实了,就为运动技能的学习创造了条件,有利于掌握和提高学生的运动技能。

二、安排和调控运动负荷的方法

合理安排体育课的运动负荷,应根据人体生理机能活动变化的规律来安排。学生在体育课的学习中,其身体机能水平的变化,一般是通过“逐步上升→保持稳定→逐步下降”三个阶段来进行的。为了适应这种变化,运动负荷一般应由小到大,逐渐增加,并要注意大中小负荷合理交替,到课的结束部分,逐步降低运动负荷,使学生身体恢复到相对安静的状态。从一个学期课的整体安排来看,每学期初教学的开始阶段,由于学生经过一个假期的休息,身体机能水平可能有所下降,课的运动负荷的量和强度可适当小些,随着学生身体训练水平的不断恢复,运动负荷再逐渐增大。具体安排和调控课的运动负荷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 根椐课的类型和要求,安排每节课的运动负荷。

如新授课讲解、示范、纠正错误的时间较多,练习的时间和强度就会相对减少,运动负荷就会适当小一些。而复习课和综合课主要是复习和改进技能,练习次数和时间就会多一些,运动强度也会相对提高,课的负荷就会适当的大一些。我们要根据课的不同类型来适宜地安排和调控课的运动负荷,一般来讲,新授课生理曲线的高峰出现在课的中间(达到最高),然后再逐渐下降。复习课的生理曲线高峰出现在课的后半部分达到最高,然后再逐渐下降为好。如果课的任务要求是为最近考核的体育项目作准备,就应适当加强该项目练习的次数和强度,从技术上和体能上为该项目的考核作好准备。

2. 要根据教材的性质安排课的运动负荷。

静力性的体操和武术教材与动力性的跑和跳跃教材,运动负荷的大小与过程有着明显的差异。体操和武术教材练习的次数多、时间长,而运动的强度相对较小,安排运动负荷时练习密度可以适当增加一些。而跑、跳跃的教材,应合理安排练习的间歇时间,使练习和休息合理交替。练习的强度大、时间短、练习的次数相对较少、练习密度可以适当的小一些。总之,要根据教材的性质合理安排练习的密度和强度。

3. 合理安排练习的间歇时间。

安排运动负荷时,应根据运动负荷强度的大小,合理安排练习的间歇时间,使练习和休息合理交替。同时,我们不仅要安排好练习的量和强度,还要安排好休息的量和恢复强度。休息的量是指机体能力恢复前休息时间的长短。如体育课上跑100m×2,第一个百米跑完后休息2分钟,第二个百米跑完后休息1分半钟,这就是休息的量。恢复强度是指在休息间歇时间内,机体恢复过程的水平。如上述学生跑两个100米,第一个百米跑完后,经休息2分钟心率从150次/分降到110次/分;第二个百米跑完后,经休息1分半钟,心率从150次/分降到130次/分,这就是恢复强度。实践证明,休息间歇时间的长短对身体机能的影响和效果是不同的,这就要求我们不仅要安排好练习的量和强度,还要安排好休息的量和恢复强度,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身体机能的发展。同时,还要安排好间歇休息的方式,采取积极性的休息方式比消极性的休息方式好。

4. 相对固定的体能练习时间是保证运动负荷提高的有效方法和措施。

为了全面提高学生的体能,每一节体育课都要安排8~10分钟左右的体能练习时间,包括一般体能和专项体能。要高度重视体能练习手段和方法的丰富多彩、实用有趣,有些专项体能对肢体发展可能是不均衡的,可以进行补偿性体能练习,如跳远运动项目,下肢和躯干的运动较多,强调速度,就需要进行上肢运动和心肺耐力的补偿性体能练习,以全面发展学生的体能。在我国体育教学改革的历史上,1978年教育部颁发的十年制中小学体育教学大纲,为了增强学生的体能,提高课的密度和运动负荷,第一次提出了“课课练”的概念,即以简单易行,发展身体素质有效的教材,在每节课中反复出现来促进学生体能的发展。在以后的教学实践中取得了提高课的密度和负荷,促进学生身体素质发展的积极效果。但时间长了,由于这些教学内容简单、枯燥、不能满足学生学习兴趣等原因,“课课练”又逐渐淡出了体育课堂。但是,这并不等于对“课课练”的全面否定,教学实践证明,相对固定的体能练习时间仍是保证运动负荷提高的有效方法和措施。前面所讲的近年来,发展身体素质的“课课练”又重新回归体育课堂就说明了这一点。只要不断丰富和创新“课课练”的内容、形式和方法,仍可在提高课的密度、运动负荷和学生体能水平上发挥积极作用。每一节体育课都要安排8~10分钟左右的体能练习时间,就是在新的条件下对“课课练”的发展和继承。

三、体育课堂教学中如何调控学生的运动负荷

体育教师在备课时对学生运动负荷的预计和安排,基本上是针对该班中等训练水平的学生来设计的,但实际上学生的身体训练水平是有差异的,加上课中情况也不可能事先都全部预料到,所以教师在上课过程中,还要细致观察和分析课的运动负荷的大小及其变化的情况,并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调控。通常调控的方法有:

1. 改变练习内容。

如短距离跑的教学,学生下肢负担较重,出现疲劳,就可采用一些以上肢活动为主的活动性的游戏加以调控,这既可以降低运动负荷的强度,又可以通过上肢活动游戏减轻下肢活动的负担。

2. 改变练习的速度、幅度、时间、速率等基本要素。

如在韵律体操和舞蹈的教学中由于练习的速度较快、幅度较大、时间较长、速率较高,造成运动负荷过大,就要通过适当地降低练习的速度,减小练习的幅度,缩短练习的时间,降低练习的速率来调控课的运动负荷。

3. 改变练习的重复次数。

如在体能练习的教学中,原计划安排5组下蹲跳的练习,每组5次,有的学生感到负担过重,有的学生又感到强度不够,对此就可以根据学生的情况,适当调整练习的次数,5组下蹲跳的练习,每组3~6次,让学生根据自已的情况进行选择。

4. 改变练习的间歇时间。

如进行50m×3的反复跑,第一次跑完后间歇1分半钟,第二次跑完后间歇2分钟,也可根据运动负荷的大小和学生承担负荷的反映加以适当地调整。如第一次跑完后间歇2分钟,第二次跑完后间歇2分半钟等。

5. 改变练习的条件。

如进行急行跳远练习,全班40个学生,但学校场地设备条件有限,仅一个沙坑,全班不分组进行练习学生人数多,练习次数少,不可取。教师可将学生分成四组,每组10人,有两组可利用沙坑的侧面,用小垫子做两个踏板,将学生分成两组进行练习,另两组进行跳远的专项练习和发展下肢力量的练习,为急行跳远的练习做准备,然后再与在沙坑练习的组轮换。

四、课后运动负荷的检验

教师课后如何检查和判断运动负荷的合理性?常用的方法有3种:

1. 教育观查法。

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通过对学生的外部表现进行观察。主要是从学生的肤色、呼吸、汗量、完成动作的质量、注意力是否集中等方面来判断学生运动负荷的合理性。这是教师最直接、最常用的检查和判断运动负荷合理性的方法。如果学生出现面色发白、直冒虚汗、动作质量完成得越来越差、练习打不起精神、注意力不集中等现象,从其中的一项或几项表现就可以反映出运动负荷过大的程度,要及时采取措施进行调整,使运动负荷降下来。如果在练习过程中学生的脸色红润,微微出汗,学习的积极性很高,注意力都集中在练习的动作上,完成动作的质量逐步提高,那么运动负荷的安排就是合理和适宜的。

2. 自我感觉法。

自我感觉法是以学生的主观感觉来判断运动负荷的大小,这对检查运动负荷也有一定的意义。自我感觉包括饮食、睡眠、精神、对练习的情绪和兴趣等方面。教师应经常听取学生反映,并与教育观查相结合,加以分析研究,以判断运动负荷是否适宜。

3. 生理测定法。

它包括测定心率、血压、呼吸频率、肺活量、吸氧量、尿蛋白等生理生化指标。这些方法虽然比较客观准确,但是有些方法需要一定的仪器设备,而且过程也比较复杂。体育课中最常用的生理测定法是测定运动时的心率,通过一次课上多次测定学生的心率,来了解和掌握一次课上学生的心率变化的情况,判断运动负荷安排是否适宜。

运动还是不运动? 篇11

春暖花开,万物复苏,正是户外运动的好时节。生命在于运动,运动有益健康,这是现代人耳熟能详的话语,但事实上,多数人很少运动,而且有着不运动的充分理由。运动还是不运动?双方都有坚定的拥护者。你会支持哪一派呢?(文章代码:0801)

阳光、空气、水和运动。是生命和健康的源泉。

——古希腊名医希波克拉底

我不爱运动,我的生命在于静止。

——凤凰卫视节目主持人陈鲁豫

与那些积极进行体育锻炼的人相比。空闲时间不去运动的人,在生物学意义上平均要衰老10岁。

——英国《新科学家》

每个人的“生命能量”是有限的,而消耗这些能量的速度决定着人寿命的长短,过多锻炼会加速“生命能量”的消耗从而加速人的衰老。而少做锻炼可以延长寿命。

——德国富尔达大学健康学教授

彼得·埃克斯特

运动能强身健体,坚持运动的人自己就能感觉到。根本没有必要怀疑和争论。

——网友

世界上最长寿的动物叫乌龟。它们一辈子几乎不怎么动,就趴在那里,结果能活一千年。

——阿里巴巴集团主席 马云

积极运动的人,外表气色和身体机能都处于良好状态。心理稳定。对生活充满信心。在共同的体育运动中,亲情、友情能得到充分的交流和加强。

——首都医科大学教授洪昭光

养生最讲究的是心态,想活动就活动活动。不想运动就不要勉强自己。这样才能使自己永远保持心情乐观、心态平和的自然状态。这样可能比强制性的运动好得多。

体育教学运动负荷的调整与控制 篇12

近年来,国内大部分学校多多少少都会出现运动负荷要求淡化,所训内容或者所训的要求不符合标准的现象,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我国青少年体质水平,阻碍了学生身体健康的良性发展。何谓体育运动负荷?从教学的角度将就是人在做各项运动训练时,自身的身体所承受的生理上的负荷,其包括训练负荷运动强度及训练负荷运动量两个方面。如果运动负荷量过小,就会大大降低训练的标准,则达不到身体锻炼的要求与目的;如果运动负荷量过大,就会造成学生身体承受能力超出极限,影响学生的身体健康。不管是运动负荷量过大、过小,对完成教学任务及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目的都很不利。从训练适量的本质来看,合理地安排训练强度和训练量,不仅能够更好地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而且能够使学生在训练中体会到真正的快乐。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进一步落实,体育教学水平稳步提高。然而在大部分的体育教学课上还是不能看到系统有效的训练方式。学生能够承受多大的负荷量呢?这是由学生众多的客观因素决定的。那么在训练内容选择之前,教学人员要对学生的性别、年龄、健康状况还有运动能力进行分析,并进行合理的训练分类,针对不同客观条件的学生适用不同负荷量的训练强度和训练内容,以达到训练提高的目的。由此可见,有效地对学生进行分类训练,根据不同的客观因素增加或减少负荷量,并对所训负荷量进行科学调整和控制,是非常必要的。

二、体育教学运动负荷的方法

身心发展是指个体生理和心理积极的连续变化过程[1]。体育课是学生排解学习和生活压力、放松心情、锻炼身体素质的课程,然而大部分体育课却被学生当作了嬉戏玩耍、简单“快乐”的游戏课,忽视了运动负荷这一重要指标,对身体锻炼不够重视,歪曲了体育课存在的真正用意。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体育课成为了自由活动课,教学人员不再注重体育运动负荷量的调整和控制,一节课都是在散漫或是没有任何身体锻炼中过去。那么怎样才能控制好负荷量呢?负荷量的调节方式有哪些呢?

(一)体育训练课应该安排怎样的训练课程以达到有训练负荷的目的。

体育教学人员都是经过相关技术培训的专业人员,对怎样安排课程,哪种课程的负荷量大或小应该了如指掌。因此,在训练前,教学人员应该对上课前的训练科目做到心中有数,并做好训练科目的合理搭配,根据不同种类、不同负荷量、不同要求的科目进行分类训练。教学人员要安排好训练时间,控制好负荷密度,充分起到锻炼身心的目的。与此同时,教练人员要秉持着“快乐训练、锻炼身心”的原则,加强趣味性训练,在增强身体素质的同时,使学生在愉快、欢腾的气氛中学习。

(二)如何合理地调节运动负荷节奏。

影响学生负荷能力的客观因素比较多,比较复杂,采用怎样的负荷训练课程,要根据学生当前的具体生理状况、心理变化,并结合训练的特点、气候因素等条件,确定好整节课的训练负荷程度。一般情况下,训练负荷量是按照由弱到强、再由强到弱的曲线形方向进行控制调节的,并根据动静交替、高低结合的训练原则,确保训练负荷的有效控制。

(三)根据专业知识,把握训练方法。

体育训练课是以学生身体锻炼为目的的训练课程。那么,教学人员应尽量做到“少说、多练”,力求语言精练,训练有效。教学人员应当利用专业知识,精心设计出一套适合自身教学的训练方式,紧紧围绕这一训练方法,展开有效训练。同时,教学人员还要充分利用好时间,避免时间浪费,对于排队、变换队形、集合等间隙要减少时间的流失,多安排竞争性的训练科目,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使学生能否充分地参与进来,以达到训练负荷的目的。在训练过程中,教学人员要根据前半节课训练负荷的程度,对下半节课的训练负荷量进行适当调节,将个人训练和团队训练完美结合,在训练中锻炼学生的竞争意识、集体责任感及集体荣誉感。教学人员要充分利用好当前的教学器械,做好相应的器械训练,调节好学生的训练科目,培养出学生的训练兴趣,确保训练负荷目的的有效完成。

三、体育运动负荷的根本性原则

(一)合理安排负荷量,寓教于乐,快乐成长。

学生是一个青少年的团体。因此,在训练的过程中,教学人员不能对身体素质要求过于严厉苛刻,应根据不同身体素质的学生、不同科目的要求,安排好训练负荷量,以达到“寓教于乐,锻炼身心”的目的。心理负荷是指由两种不同的负荷引起的心理作用,一系列的心理、生理变化会使学生的心理产生巨大反应,使自身的身体素质不断提高[2]。教学人员应将运动量小与运动量大的科目交替进行,并根据学生的心理变化进行负荷调节。譬如,训练强度大的有跑、跳跃、部分器械运动,各种篮球足球比赛等内容;训练强度小的有投掷、走、部分器械运动等组合。教学人员要把握好学生的兴趣取向,利用各种积极手段,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自觉性,激发学生的训练兴趣,使其在快乐的气氛中锻炼身体。这就需要教学人员深入研究教材,了解各种科目的组合,充实自身的专业知识,针对不同的学生进行各种不同的负荷训练,以达到“寓教于乐,快乐成长”的目的。

(二)在训练中掌握学生的生理、心理变化,掌控负荷量的调节。

在不同的负荷状况下,学生在训练中表现出的生理状况、心理状况是不同的,这需要教学人员在训练中对学生的状况仔细观察,并及时做好沟通。一般情况下,运动负荷强度的检测方式有观察法、询问法和脉搏测量法。在训练过程中,教学人员要通过对学生的表情、脸色、出汗量等生理外在表现,及时作出反应,判断负荷量对其的影响,并做好调整。在训练结束以后,教学人员要对训练中不适应的学生检测其脉搏,并主动询问学生训练后的感受,做好登记。与此同时,学生也要适当调节自己的负荷量,当负荷量超出自身所能承受的范围时要及时通知老师,降低训练负荷量。在日常的教学中,教学人员要多观察、多总结、多积累,在工作中提高对运动负荷量的控制和调节能力。

四、结语

合理安排运动负荷的原则是指在体育教学过程中,为有效增强学生体质,根据教学目标、教材特点、学生的实际水平和教学条件,安排每项运动的负荷量[3]。当前,我国青少年的身体素质呈逐年下降态势。如何抓好体育锻炼,合理安排运动负荷量是青少年体育训练教学中应着重把握的要点。我们只有正确认识体育锻炼、运动负荷的重要性,才能真正把体育课的训练要求落实到位,才能在确保学生健康的同时,使其在快乐、欢愉的气氛当中提高自身的身体素质,才能使体育教学改革更加深入、更加有效。

参考文献

[1]罗希尧.中学体育教材教法[M].高等学校教材, 2000.09.

[2]顾渊彦.体育课运动负荷测定有待完善[J].体育教学, 2007, (2) .

上一篇:语文教师的四种意识下一篇:目的性职业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