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哑剧》

2024-09-02

《哑剧》(共4篇)

《哑剧》 篇1

小学生的习作中, 广泛运用的是人物对话的描写, 张三说完李四说, 习作犹如一幕幕“话剧”, 手法显得单调, 文章显得乏味。

苏教版教材第九册《习作1》安排的是写人的习作。教材中出示的范文片段, 为拓宽学生的写作渠道, 实现“话剧”向“哑剧”的转变, 提供了很好的范例。

【例文】

我的班主任 (片段)

我正在聚精会神地做作业, 忽然, 一只温暖的手扶着我的额头, 慢慢地向上抬起。原来是冯老师。她的眼睛望着我, 好像在说:“‘三个一’怎么又忘了?”

我不好意思地一笑, 立刻把身子挺直。

冯老师轻轻地拍了一下我的肩膀, 朝前走去。

从此, 我每次做作业的时候, 就觉得额前有一只温暖的手。它时时提醒我:写字, 一定要保持正确的姿势。

看哪, 多么温馨的一幕!无“话”无“声”, 却充满着浓浓的关爱, 细腻而感人。

【教学片段设计】

师:你觉得冯老师是怎样的一位老师?

生1:冯老师很关心学生。

生2:冯老师教育“我”改正缺点, 不是批评, 而是提醒, 真是一位好老师。

师:大家说得很好。冯老师关爱学生, 这正是小作者想要表达的中心。

设计意图:写作要有中心。想表达什么, 要做到心中有数, 不能“脚踩西瓜皮——滑到哪里算哪里”。例文紧紧围绕“关爱”这个中心, 在潜移默化中已经给了学生启发, 老师的“随意”点拨, 强化了“习作要有中心”的意识。

师:老师是擅长说话的人, 请大家找出冯老师的话语。

生1:“‘三个一’怎么又忘了?”

生1:不对, 这是“我”看着冯老师的眼睛, 感觉老师在说话。其实冯老师根本没有说话。

师:整个片段中有人物的语言吗?

(学生读中寻找, 摇头)

师:真是一出“哑剧”啊。那么, 你是从哪些地方感受到冯老师对“我”的关爱的呢?

生1:手扶着我的额头, 慢慢地向上抬起。

生2:她的眼睛望着我。

生3:轻轻地拍了一下我的肩膀。

师:对呀, 冯老师的两个动作, 一个眼神, 写得真传神。请大家再读读第一、三自然段。

师:在这两个自然段中, 试试加一些冯老师说的话, 好吗?

生:忽然, 一只温暖的手扶着我的额头, 慢慢地向上抬起。原来是冯老师。冯老师说:“要做到‘三个一’呀。”

生:冯老师轻轻地拍了一下我的肩膀, 笑着说:“这样就对了。”然后朝前走去。

师:加上了人物的语言, 你觉得好吗?

生:冯老师的动作和眼神已经把意思表达得很清楚了, 再说些什么, 显得啰嗦。

师:赞成的请举手。

(生纷纷举手)

师:老师和你们想得一样。作文时, 准确地描写出人物的动作和神情, 往往比语言描写更细腻、更感人, 能收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

设计意图:表现人物的方式是多元化的, 语言、动作、神态、表情等都是描写的手段, 只有综合运用, 才能让人物立体化, 让形象丰满起来。针对小学生作文中“语言”泛滥的状况, 教学时以范文引路, 紧紧扣住冯老师的两个动作和一个眼神, 使学生切身体会到描写方式的多样性和灵活性。为强化这一知识点, 老师“画蛇添足”, 让学生在原文中插入冯老师的语言, 再与原文比较, 结果是:默默无言的“哑剧”胜过口若悬河的“话剧”。

师:请大家读一读, 找出其中描写人物动作、表情、神态的部分, 谈谈你的体会。

爸爸拿着我的试卷, 双手微微颤抖, 长久地注视着试卷上鲜红的“58”分。我觉得空气似乎凝固了, 低着头, 看着自己的脚尖。也不知道过了多久, 爸爸长长地叹了口气, 粗糙的大手慢慢地抬了起来。我站立着不动, 等待着那场早该来到的“疾风暴雨”。让我倍感意外的是, 爸爸的大手竟慢慢地落在我的头上, 轻轻地抚摸了一下。我又听到爸爸长长地叹了口气……

生: (阅读, 交流)

设计意图:由例文进而引申, 通过学生个体的阅读、寻找和思考, 进一步感受描写方式的多元化。生生之间的交流, 提高了教学目标的达成度, 对“满文话”的文风起到了积极的纠正效果, 原来作文还可以这样写。

师:你因为贪玩, 直到天黑还没有回家, 焦急万分的妈妈四处寻找。当妈妈好不容易找到你的时候, 妈妈会怎样做?请想象妈妈的动作和神情。

生1:妈妈一把把我拉到怀里。

生2:妈妈狠狠地打了一下我的屁股。

生3:妈妈满脸是汗, 不停地喘着粗气。

师:说得多好啊。大家把三位同学的想象结合起来, 写成一段话, 看看怎么样。

(学生练写片段)

师:谁来展示一下, 读给大家听听?

生:妈妈快步走过来, 先是狠狠地打了一下我的屁股, 紧接着又一把把我搂到怀里。我惊恐地抬起头, 看到妈妈满脸是汗, 还不停地喘着粗气, 我惭愧地低下了头。

师:写得真好。特别是“打”和“搂”这两个动作, 充分写出了妈妈当时又急又气、又爱又恨的复杂心情。

设计意图:在范文感知的基础上, 教师又适时地补充了一个精彩的片段, 进一步突出了教学重点。走进范文后, 教师创设了一个学生熟悉的情境, 引领学生走出范文, 先说后写, 在练笔实践中体会动作和神情描写的作用。

需要指出的是, 本文的观点和教学设计是为了充分体现习作教材的编排意图, 改变小学生作文“话语满篇”的现状, 实现人物描写由“一元”到“多元”的转化。“多元”是包容“一元”的, 并不会矫枉过正, 把语言描写拉入“黑名单”, 扔进垃圾箱, 毕竟多管齐下的“小品”比“话剧”和“哑剧”都更有市场。

《哑剧》 篇2

游戏一开始,大家都踊跃参加。转眼一节 课的时间就过去了。第二节课还是一位女同学打的头炮。她走上讲台时显得紧张而又激动。犹豫了一会,选中了一张。当她转过身时,显得轻松极了,好像、碰上了什么好运,立刻行动起来。不想像前几位同学那样先要冥思苦想之后才开始。只见她走了几步,身子一倾,便倒了下去。我们的脑子里立即浮现出:倒、滑、摔跤……类似的词。可当我们一个个说出来时,她却一个劲的摇头。渐渐举得手从“人山人海”到寥寥无几,直到最后,就没有人举手了。那位女同学眉头紧锁,想着办法。忽然,金界豪便自告奋勇,代替她表演。他一接过纸条,就盯着它若有所思。很快就有了主意。只见他用手把耳朵拉长,用大拇指把鼻子顶高,之后才摔倒。一阵沉默之后“是猪八戒踩西瓜!”,终于有人猜对了。

这个有趣的游戏真是有趣!

《哑剧》 篇3

什么是“弹簧课”?笔者用四个字来概括它的特点,即前紧后松。“前紧”是指老师在备课时要认真的研读文本,文本的每一处细节都要清楚。“后松”是指老师上课时,选择一个切入点,然后留给学生足够的自主交流合作空间。这种课型既对老师研读文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让学生在上课时“过把瘾”,同时还有很大的收获。

笔者曾听过一交流课,课题是《登高》,课堂交流如下:老师先让学生讨论李白和杜甫更喜欢谁的话题。接着诵读诗歌,让学生“动其心”、“动其情”。然后让学生通过分析诗歌意象来“感其心”、“入其境”。这期间老师在大屏幕上展示了杜甫人生的几段经历,让学生感悟诗歌最后两联直抒胸臆的句子。最后引导学生得出杜甫在诗中既流露了个人之愁同时又流露出忧国忧民之愁。总的来说,这节课老师上的很精彩。无论是老师的表现还是学生的配合,都让人赞不绝口。可是静下来想想,这节课其实说白了就是老师导演的一场戏。老师既是导演又是主角,而学生则是扮演着老师设定好的角色。

笔者认为将这节课上得或“弹簧课”更精彩,就应该上成。老师在授课前自己要拉紧弹簧,能做到认真研读课文,了然于胸。上课时需要不时的松松“弹簧”。比如,老师在导入这节课后,找准一个切口,让学生自己通过朗读谈谈在本诗中最欣赏的一句诗。这样学生就可以根据自己的体验自由发挥了。比如有个学生选择本诗的第二联“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这个学生可能会从该联的意象入手,抓住“无边落木”“不尽长江”,继而感悟其意境,并能说出此句包含的作者情感。这时老师该登场了,他可以引导学生进一步做讨论:该联为什么不能放在这首诗的第一句?为什么不能放在三四句?这时学生便会关注第二句在全诗内容、结构和主旨情感上的作用了。第一联使用“风”“天”“猿”“渚”“沙”“鸟”这些意象,营造出凄凉萧瑟的意境。而第二联“无边落木”“不尽长江”则营造出阔大雄壮的意境,意境刚好由凄凉转为阔大,所以不能放在第一句。第二联意境阔大,而此时的诗人在天地间更会觉得渺小孤独。所以自然会吟出下一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并且由景到情,自然流畅,所以该句不能放在第三句和第四句。通过这样的环节,学生在课堂上不仅能充分地发挥自主性,而且明确如何通过赏析一句诗继而把握整首诗。当然这节课要想上得成功,教师在课前精心准备是必不可少的。而学生在课前认真预习也同样不可或缺。

其实像这样的弹簧课不仅可以应用在古诗文鉴赏上,散文、小说等都可以这样上。比如《荷塘月色》一文,教师在备课时要深入研习文本,从内容、结构、手法以及主旨情感方面对全文做到心中有数。在授课时,教师可以找准一个切口引导学生:在《荷塘月色》一文中,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一个词语、一句话或一段话是什么?并阐明理由。学生会从不同角度赏析。角度一: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 颇不宁静的心情是文章的文眼,文章开头写道“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交待了作者去荷塘的动机,也为全篇所体现的矛盾心理和思想感情定下了基调。为下文描写小路的“幽静”、夜晚的“寂寞”、路上的“阴深”、月光的“淡淡”作铺垫,也为下文观赏荷塘美景以及思乡提供了依据,与文章的结尾相呼应。这句话就象一条无形的纲,连接着全文的网,形成文章的语脉。从主旨情感上来说,此句含蓄地抒发了作者忧国忧民的情丝,揭示了本文的主题。角度二:月下荷塘的美景。首先从表达特色上赏析此段美景(赏析略)。其次从内容情感上来赏析:作者欣赏月下荷塘美景透露出一丝淡淡的喜悦,与上文内心颇不宁静;下文观赏荷塘周围景色和回想故乡流露出的淡淡忧愁、文末回到现实的孤寂形成了一条情感起伏线。角度三:江南采莲的内容。首先可从表达特色上赏析:由实到虚,宕开一笔;还可从内容情感方面赏析:表达了思乡的淡淡哀愁。从结构上来说,与上文观赏荷塘周围景色所流露出的孤寂哀愁形成映照,也为下文“我”回到家后内心的孤寂和苦闷做铺垫。无论是文章的哪一句哪一段都可以成为学生展示自我的舞台。关键是引导学生能够从表达、内容、结构和主旨情感方面多做探究。

语文老师要勇于挑起改革语文课堂的重担。不能再导演出一场场“哑剧”和“闹剧”了。需要冷静下来,思考出一条既能发挥老师主体性、又能充分调动学生自主性,同时还能让学生学有所得、学有所悟的路。

哑剧表演 篇4

原来,是老师让大家进行哑剧表演,我第一个就被幸运地抽中了。老师给我看了一下卡片的要求,我一激动,大声地喊了出来:跳孔雀舞!”话一出口,我才反应过来这是哑剧,是不应该先说出来的。我赶紧把嘴巴捂住,但是这时候,台下已经哄堂大笑。我脸涨得通红,老师微笑着又给了我一次机会。我这次不敢大意,仔细看了一下题目的要求,稍作思考,便开始了表演。

我先拿了张试卷,然后敲了敲黑板,接着做了个推门的动作,便站在了老师面前,低下了头。台下顿时议论纷纷,我心里七上八下,生怕我表演得不到位,导致别人看不出来。这时,台下突然传来一声:考砸了!”老师微笑地点了点头,我悬着的心也顿时轻松了下来,长长地舒了一口气,笑着走下讲台。

第二个表演开始了。只见表演者翻开书,突然尖叫了一声,跳了起来,嘴巴张得大大的,能塞下一个鸵鸟蛋,眼睛瞪得像铃铛一样。同学们看得一头雾水,不明白表演得到底是什么,答案五花八门,千奇百怪,但是都没有猜对,看来表演得不太成功。

第三个表演最精彩。表演的人一只手揪起自己的耳朵,另一只手捏住鼻子,露出大大的鼻孔,身体如醉汉一般晃来晃去。台下的同学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一脸茫然,有人小声嘀咕:这是猪八戒吗?”

表演者一看大家猜不出来,赶紧变换策略。只见他双手似乎像抱着个东西,大口大口地啃着,边吃边向旁边扔着什么。突然,他脚底一滑,双手乱抓,摔了个四脚朝天。他表演得惟妙惟肖,动作表情非常到位。这一下,我们都知道了答案,我们抢着回答:是猪八戒吃西瓜!”

上一篇:分期康复护理下一篇:体验营销的特点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