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绿化中的施工放样(共4篇)
园林绿化中的施工放样 篇1
0前言
随着经济水平的不断发展, 桥梁施工水平的迅速提高, 我国桥梁建设也得到了蓬勃发展。由于工程测量水平的不断提升, 同时这也对工程测量在桥梁施工放样中的应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 在桥梁施工放样中工程测量的概述
1.1 桥梁测量的主要内容
每个桥梁工程项目的建设过程中, 均需要大量的测量工作, 包括:勘察测量、施工测量、变形观测等。根据桥梁类型的不同, 所选择的施工方案也不同, 其所涉及到的测量工作的内容与方法也会随之变动。通常, 桥梁测量工作内容可以概括有几种:桥轴线长度测量;施工控制测量;墩、台中心的定位;墩、台细部放样及梁部放样等。
1.2 测量阶段
在桥梁建设的初期, 首先要对施工平面以及高程建立科学的控制网点, 科学的控制网点可用于放样桥梁中线和墩台, 同时确保桥梁工程的质量。而对于一些干涸河道或者浅水河道, 可以选用钢尺进行直接丈量的方法或者采用间接测距的方法来测定设置桥轴线以及墩台中心的准确位置;而对于一些水位比较深的河道, 可以采用测角网、测边网、边角网, 来建立精确的平面控制。在进行高程控制时, 常采用的测量方法是水准测量法, 此种方法需要先布设基准点和施工水准点。而过河水准测量通常采用对向观测, 常采用的测量方法有:水准仪倾斜螺旋法;经纬仪倾角法;光学测微法, 等。
2 桥梁测量工作的基本要求
2.1 施工技术方面
在桥梁施工前, 需要对测量工作人员进行专业的测量培训和技术规范。施工放样需要严格按照审核通过的测量方案进行实施。对测量布设的控制点要加强保护, 比如导线点、水准点以及轴线点等, 这些控制点的设置要稳定牢固且不容易被破坏, 同时测量标志旁要设置能够长期保存且明显的标记或准点联测, 确保在测量施工的过程中能够及时发现点位的变化, 并能够及时加以调整, 严格遵守测量规范和程序, 确保测量质量的高效、科学。
进行野外作业前, 准备好所需要要的测量仪器和测量工具, 并对其进行仔细检查是否完好。在测量仪器的运输过程中要加以保护, 一旦发现仪器异常, 应即刻停止测量并及时送检, 同时测量结果需要重新复核。
施工中的测量放样需要注意的是:控制点一定要与另外一条边方向的控制点进行检测, 在确定点位正确的前提下, 才可以实施施工放样, 同时将控制点的检测结果在测量手簿中作详细应记录。在施工测量的过程中, 要及时消除干扰, 当出现需要停工的测量障碍时不能敷衍进行, 以确保测量质量。施工放样时同样需要施工人员的专业操作和密切配合, 最大程度的避免不必要的偏差。测量施工人员需要主动及时的与测量监理工程师进行沟通和配合, 并积极对待监理工程师所提出相关技术要求以及意见、建议。
2.2 桥梁结构方面
桥梁下部结构的施工放样及成品检测桥梁的高程施工放样应认真仔细, 根据已确认高程的水准点, 用水准仪直接检测就可。但放样前一定要复核各部位设计高程, 以免有计算的错误。桥梁的下部平面位置施工放样一般有桩基础、承台 (系梁) 、立柱、墩帽等的放样组成。
2.2.1桩基础
一般单排桩成桩要求轴线偏位50mm, 群桩成桩要求轴线偏位100mm。用全站仪放样桩中心的放样点, 再用小钢尺量桩中心的偏位。或直接测出成桩坐标与设计坐标比较求出偏位。
2.2 承台 (系梁)
承台 (系梁) 的轴线偏位15mm成品检查时可先量取承台 (系梁) 的中心位置, 再用全站仪检查, 得到的数据可作为误差值。
2.3 立柱、墩帽轴线
立柱、墩帽轴线偏位10mm。成品自检时可先量取立柱、墩帽的中心位置, 再用全站仪检查, 得到的数据可作为误差值。
3 工程测量在桥梁施工放样中的应用
3.1 桥墩桩基础与立柱的施工
桩基础与立柱的测量施工的关键是点位放样。桩基础施工在开孔之前一定要对孔位作点位放样, 同时进行准确的护桶标高。在桩基础的测量施工中要及时的对孔位作复测工作, 当在终孔施工下钢筋笼时一定要进行最后的复测工作。一般来说, 一条桩基础从开孔施工到成孔施工的整个施工过程中需要进行三次测量工作, 当遇到一些特殊状况并很有可能导致孔位移动的现象或者桶偏位现象时, 需要增加测量次数, 使桩基础灌注成孔后的点位偏差能够控制在设计规范的标准内, 通常点位偏差为5cm。最大程度的减少孔位偏差的主要原因是为了确保后续立柱在施工时能够两心同位, 即立柱的中心点位和桩基础的中心点位在同一个点上。
3.2 盖梁与支座垫石的施工
在进行盖梁施工过程中, 首先要确定所安装的盖梁钢筋骨架是否居中, 这就需要将立柱的中心点进行放样以作为对盖梁的位置定位和尺寸大小的控制依据。一般来说, 在盖梁施工结束后便可进行支座垫石施工。在这个施工过程, 介于考虑到在盖梁施工和立柱施工中可能会有模板变形的状况, 或者是由于立柱凿毛而导致的标高异常等现象, 需要将对每个垫石的点位和标高重新作放样和量测的工作, 从而通过调整垫石的标高来调整盖梁顶的标高, 使其尽量与设计要求相符。在后续预制梁板的架设过程中, 通常会因为预制梁板的尺寸的误差或者不规范现象, 建议在实际垫石标高时要低于设计要求2cm左右, 以确保桥面铺装时留有足够的设计砼厚度。在对支座垫石进行混凝土浇筑后, 要对其标高进行复核, 使预制梁板架设效果达到最好。
3.3 预制梁板的架设
预制梁板的架设过程中同样需要准确放样单幅梁板的外边线, 以作为架梁施工人员的参考标准, 从而更准确的控制桥面的宽度。在每架设一片预制梁板后, 都要对梁顶作标高测量工作, 以随时发起因梁板不规则或者垫石不平整而引起的标高误差, 以便及时采取应用措施。
3.4 连续箱梁施工
在高速公路桥梁的测量施工中, 尤其是匝道桥的测量施工, 会有比较频繁的变坡出现, 也有明显的曲线, 这些变坡和曲线给测量施工和标高控制还来了测量难度。为了进一步的控制曲线的形状、桥面尺寸和标高, 本文建议测量放样点位的间隔距离不能太远, 同时, 从搭设支架时便随时测量好标高, 从而根据实际的标高来调整搭配支架规格。同时在底板预压前后也要反复进行标高量测与调整, 即使在钢筋绑扎过程中也要进行标高的量测, 以免产生保护层过大或者过小的情况。
4 结束语
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只要严格切实的执行, 认真地对待每个环节, 并积极采用先进、科学的技术进行分析, 就能够促进工程测量在桥梁施工放样中的应用。
摘要:本文首先简述了在桥梁施工放样中工程测量的概述, 结合桥梁测量工作的基本要求, 对工程测量进行了综合评价, 并介绍了工程测量在桥梁施工放样中的应用。
关键词:工程测量,施工放样,应用
参考文献
[1]曾辉.桥梁工程检测技术研究[J].硅谷, 2012.
[2]潘松林, 张红阳.公路桥梁检测概述[J].城市道桥与防洪, 2010.
[3]宣纪明, 沈福兴.桥梁检测技术研究及工程运用[J].桥梁建设, 2011.
园林绿化中的施工放样 篇2
1 GPS RTK应用的可行性
在高等级公路的路线放样及中桩测量等工作中, 经常会遇到线路途经丘陵、山地、密布的灌木丛或树林等复杂地形地物, 有时也会出现设计线路与整列成排的居民房屋正交的情况, 此时采用常规全站仪按极坐标法在实地做三维放样, 将面临较严重的通视困难或频繁地转放支点及搬站, 并且难以满足精度要求。由于RTK是基于载波相位观测量进行实时差分的动态定位技术, 它能在施测的过程中实时得到三维坐标 (平面坐标及高程) , 且测量精度达到厘米级, 这就使得在高等级公路放样测量的应用成为可能。
2 作业流程
2.1 收集测区控制点资料。
作业前先收集测区的控制点资料, 包括控制点的坐标系统、投影带、中央子午线、坐标点的等级。坐标数据的来源是常规网还是GPS控制网, 控制点的地形和位置是否适合做GPS参考站。如无可用控制点, 或收集的控制点不可用, 则需布设GPS控制网。利用GPS静态方法做测区控制网, 这样利用静态解算的数据精度较高。布网必须遵循“先整体后局部, 先控制后碎部”的原则进行。
2.2 测区布置及仪器参数设置。
在实测放样测量前, 应对整个测区进行合理布置, 一般测区分成若干测段, 应实际踏堪测区范围, 核对旧有标石的可利用情况, 以及在测区埋设新的测区标石。且应使每个测段的控制点较均匀地分布。还应调查人文风俗, 自然地理条件, 交通运输及气象等。同时还应设置仪器的系统参数, 如建工程文件、选择坐标系统、输入中央子线、如有测量四参数则需将其输入、数据格式、通讯端口一致性、以及设置基站的工作方式, 如是电台方式、GPRS方式、CORS方式。
2.3 确定测区转换参数。
由于公路、铁路等线状工程在纵向上有时长达几百千米, 横向上一般只有几百米, 所以在GPS高程转换中, 若依然利用所有控制点对整个测区进行拟合, 由于线路在某个方向延伸的范围较大, 其高程异常的变化将非常复杂, 这样测区整体拟合的精度不会太高。测区的参数不能控制整个测区范围, 离测区控制点越远, 平面精度会越来越低, 不能满足平面设计放样精度要求。为了保证放样成果质量, 一般采用分段法, 即先把整个测区划分成几个较小的测段, 对各测段分别确定对应的转换参数。实际作业时, 根据控制点的分布情况, 在每个测段内选用不少于3个的公共点, 即分别有WGS84地心坐标和西安80坐标以及国家85高程。利用本仪器所带的软件进行每个测段的四参数的转换。由于RTK高程误差在10mm-30mm之间, 为了得到精度较高的高程基准, 我们通过三、四等水准测量方法, 将各控制点上水准高程。
2.4 基准站的设置。
根据各测段的控制点的情况, 选择坚实稳定、地势较高、临空面广阔、交通方便的位置作为GPS RTK基准站。为了保证测量精度, 基准站一般架设于各测段中间, 在基准站接收机上设置基准站的工作模式为动态模式, 通过蓝牙连接, 将基准站的通讯端口与移动站的通讯端口设置一致, 否则二者连不上, 无法进行数据通讯, 工作无法进行。
2.5 野外放样测量。
由于卫星位置不是一成不变的, 每时每刻都在调整, 当卫星调整的程度较大时, 我们的RTK测量会出现错误的假象, 造成错误的测量结果。因此每次出测时都要看一下星历预报, 选择最佳观测时间, 实测时在流动站上应正确输入各项参数及设计线路坐标, 并做好初始化工作。对于华测R90双频GPS接收机, 可利用机内固有的放样程序直接放测。在放测前要在已知点上进行点位校正, 然后再到另一知点上测量一下点的坐标, 和已知坐标比较一下误差大小, 误差符合限差要求, 方可进行施工放样工作, 只有这样才能满足精度要求, 而且还能及时发现坐标是否有误, 保证放样的准确性。在施测过程中随时注意系统的工作状态及质量控制因子的变化情况, 当差分数据达到fix时, 方可进行放样, 在差分和浮点时是不允许放样的, 这样放样的误差会很大的, 放样的数据是不准确的。还需注意的一点是放样时测杆必须垂直, 观察测杆上的气泡居中后方可看一下△X、△Y差多少、然后向某个方向移动到放样位置。
3 放样实例及精度
3.1 工程概况。
鹤岗某公路工程, 在施工的沿线上, 有丘陵地带达5公里, 道路跨越河流、农田、民房及森林;全长100余千米, 其设计道路大致为东西走向, 与途经的村落房舍成排相交。此工程的中线放样测量, 由于通视条件较差, 全部采用华测R90双频GPS接收机进行。
3.2 作业原则与特点。
等级公路的中线放测, 最重要的原则是要保证所放测点均能在设计线路上, 平面位置误差不应超过5~10cm, 高程误差不应超过±5cm。在这个工程中, 设计线路带状区域已有E级GPS平面控制网, 各GPS点均有不低于四等的水准高程, 这就为放样测量提供了设置基准站的便利条件。为了求定坐标转换参数, 在已有GPS控制中选择分布均匀的部分点位, 采用快速静态采集各点的WGS-84坐标。由于放样线路距离较长, 地势复杂, 考虑到动态GPS数据链的传递及定位精度的要求, 实际求解时将测区分成5~10km的若干测段, 然后用华测R90双频GPS随机软件分别求解坐标转换参数。
具体放样过程中视测段的位置分别架设基准站及在手薄中输入对应的坐标转换参数, 待手薄屏上显示出固定状态时, 方可进行施工放样。
3.3 放样精度分析。
GPS RTK放样结果的精度, 除基准站点位精度影响外, 还还受模糊度解算误差、坐标系统转换误差、GPS天线对中误差等影响。因此在施工放样工作中, 流动站在放样的同时, 随时对沿线的已知GPS控制点进行比测, 这样做的原因是不会出现差错。
比测方式分定位精度比测和一致性比测, 一致性比测包括已知控制点重复比侧和不同流动站比测同一个GPS控制点。
通过对延线上其60个控制点进行定位精度比测, 比测点位平面精度C结果为:0.01m≤C≤0.05m有53个点, ;0.05m≤C≤0.07m有7个点, 占百分比12%。比测的高程精度H为:0.02m≤H≤0.05m有51点, 占百分比85%;0.05m≤H≤0.065m有9个, 占百分比15%。一致性比测中的3个重复控制点比测结果为:0.03m≤△X≤0.013m, 0.06m≤△Y≤0.018m, 0.02m≤△Z≤0.014m。一致性比测中不同流动站比测同一GPS控制点结果为:0.001≤△X≤0.015m, 0.001m≤△Y≤0.02m, 0.003m≤△Z≤0.07m。经过比测可以看出, RTK测量的位精度可达厘米级, 各点位之间不存在误差累积, 能满足高等级公路放样的精度要求。可见, GPS RTK技术应用于道路初测、定位及施工测量等领域是可行的, 它将给现行的道路勘测手段及规范带来变革。
4 结论
4.1 GPS RTK技术应用于高等级公路放样测量, 其定位精度可达到厘米级, 完全能够满足规范要求。
4.2 GPS RTK技术在实测过程中, 能实时检验质量控制指标, 因而能实时提供经检验的成果资料, 显著提高了生产效率。
园林绿化中的施工放样 篇3
GPS-RTK技术是基于载波相位观测值的实时动态定位技术[1], 它由一台基准站接收机、一台或多台流动站接收机, 以及用于数据传输的电台组成 (如图1) 。在RTK作业模式下, 基准站接收机借助电台, 通过数据链将其观测值及坐标信息, 发送给流动站接收机[2];流动站接收机将自己采集的GPS观测数据和接收来自基准站的数据, 组成差分观测值, 利用静态相对测量处理方法对基线进行实时求解, 得到目标点的三维坐标[3]。
2 GPS-RTK的作业流程
1) 收集测区内的已知控制点资料, 根据测区的大小、已知点的分布情况进行控制点加密。
2) 确定测区的坐标转换参数[4], 合理选择控制点, 利用最小二乘求解转换参数[5], 为RTK动态测量做准备。
3) 选定基准站, 将基准站设在四周开阔的位置。连接仪器后开启基准站主机, 打开电台并设置通道和灵敏度。
4) 流动站接收机打开后, 进行系统设置 (工程名称、椭球系名称、转换参数等) , 当信号稳定并接收到5 颗以上的卫星信号时, 然后开始测量。
3 GPS-RTK在桥梁中的应用
3.1测区概况
济南长清黄河公路大桥线路总长8.8 公里, 其中桥梁总长6014m , 引道长2786m , 设置涵洞7 座, 通道2 处, 平面交叉5 处。本测区为其第二段, 即东滩引桥、主桥、西滩引桥, 线路长度为4.701km 。
3.2桩基放样及精度分析
3.2.1桥梁的桩基放样
施工机具进入测区后, 利用RTK按施工方案放样具体桩位。放样时先粗放坐标点并将木桩打入实地, 木桩打牢后在木桩上精确放样坐标点, 用铁钉或红油漆标注。
3.2.2 桩基放样中的精度分析
长清黄河大桥的桩基部分为群桩基础, 即每个墩位包含多根桩基。放样完毕后, 将设计点的数据与所测点的数据进行对比, 检验RTK在桩基测量放样中的精度 (如表1) , 钻孔灌注桩测量允许偏差 (如表2) 。
在地势平坦、GPS信号良好的情况下, 使用GPS-RTK进行桩基施工测量时, 符合钻孔灌注桩测量的允许偏差, 能够满足精度的要求。与传统测量相比, RTK技术作业自动化、集成化程度高, 受限因素少, 几乎可以全天候作业。
3.3承台放样及精度分析
3.3.1桥梁承台的施工放样
根据承台及基坑底平面尺寸, 将基坑底平面的轮廓线, 测设到原地面上;沿地面上的基坑平面轮廓线的四条边的方向进行断面测量;确定开挖边桩, 按照下挖深度, 确定宽度;将开挖边桩测设到地面上, 并撒上白灰线连结各边桩。在基坑开挖完毕后, 定出承台的边线, 留出工作面后即可沿基坑四周人工开挖排水沟。
3.3.2承台施工放样中的精度分析
在承台模板安装好后, 为了检验RTK在承台测量放样的精度, 现对一个承台 (四个角点) 的坐标进行检核 (如表3) 。
在一定的作业半径范围内, 使用GPS-RTK进行承台施工测量, 符合承台测量的允许偏差, 减少了工作时间, 提高了工作效率。
3.4 墩柱放样及精度分析
在墩身施工前, 仔细查阅施工图纸 (包括墩身几何尺寸、墩身钢筋数量及钢筋型号、墩身预埋件等) , 对墩身模板安装、预埋件的埋设等进行技术交底, 领会施工意图。在墩柱上放出墩身中心线 (如图2) , 对墩柱与墩身接触面混凝土凿毛处理, 并清理墩身位置处的浮浆。
将4 个墩柱的设计数据与所测数据进行对比 (如表4) , 并对墩、台身进行检查 (如表5) 。
3.5 RTK与全站仪配合下的施工放样
由于GPS-RTK定位技术不能直接测地面点的正常高程, 而只测大地高程[6]。要确定地面点的正常高程, 还必须要知道地面点的高程异常, 这就限制了GPS技术在高程测量方面的作为。而桥梁工程对墩柱、支座以及上部结构的精度要求比较高, 所以在高程控制方面要结合全站仪等仪器进行测量。
4 结束语
本文以济南长清黄河大桥为研究对象, 探讨了GPS-RTK在跨河大桥工程施工中桩基、承台、墩柱的放样, 以及控制点检核等关键技术问题, 并提出了提高RTK测点精度的有效措施。
利用GPS-RTK技术进行桥梁的施工放样, 能够提高测量作业效率, 降低劳动强度。但是在进行高程测量时, 应配合全站仪等仪器, 提高桥梁承台、墩身在高程精度方面的要求。随着科技的进步, RTK在桥梁项目中的应用将更加广泛。
参考文献
[1]徐元平.GPS路桥测量的优越性分析[J].公路交通科技, 2015.
[2]陈子江.静态与动态GPS精度研究[J].测绘地理信息, 2014.
[3]詹新武, 周铭.桥梁建设中RTK技术的应用与探讨[J].工程勘察, 2009.
[4]马桃桃.GPS-RTK小区域测量精度研究[D].西安:西安科技大学, 2013.
[5]许娅娅.GPS RTK的发展及其在公路测量中的应用[J].测绘通报, 2007.
[6]孔祥元, 郭际明, 刘宗泉.大地测量学基础[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2010.
[7]刘文娟.GPS在地籍测量中应用的研究[D].秦皇岛:燕山大学, 2014.
园林绿化中的施工放样 篇4
关键词:GNSS,公路勘测设计,路线施工放样
1 GNSS发展现状及应用前景
“GNSS”是“Global Navigation Sate Llite System”的缩写, 中文译名为“全球导航卫星系统”, 包含了美国的GPS、俄罗斯的GLONASS、中国的Compass (北斗) 、欧盟的Galileo系统, 目前该系统可用卫星数目达到了100颗以上。作为新一代卫星导航与定位系统, 它在一些领域的应用取得了较大的成效, 特别是近年来各种卫星的逐步投入使用, 软硬件的开发, 使得导航定位技术进入了全新时代。同时该技术具有定位精度较高, 测站之间不需要通视、观测速度快、全天候作业的特点, 对测绘行业的影响很大。
最典型的是目前RTK技术在测量中的应用逐渐成熟, 该技术是单基站载波相位差分GNSS测量, 属于差分技术的一种, 即将GNSS与数传技术相结合, 实时处理两个测站载波相位观测量的差分方法, 经实时解算进行数据处理, 在1-2s的时间里得到高精度位置信息的技术。自20世纪90年代初这项技术一经问世, 就极大地拓展了GNSS的使用空间, 使GNSS从只能做控制测量的局面中摆脱出来, 开始广泛运用于工程测量。直到今天, 如果没有网络RTK的出现, RTK技术仍代表着高精度GNSS的最高水平。
GNSS误差的空间相关性随参考站和移动站距离的增加而逐渐失去线性, 因此在较长距离下 (一般双频大于30km) , 经过差分处理后的用户数据仍含有误差。而网络RTK (network RTK) 是在一定区域内建立多基准站 (一般为三个或三个以上) , 反解出基准站间的残余误差项, 然后用户根据自己的概略坐标内插出自己与基准站间的残余误差项 (常规RTK将其视为零) , 进行实时厘米级精度的定位方式, 又称为多基准站RTK。随着GNSS技术的飞速进步和应用普及, 它在城市测量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当前, 利用多基准站网络RTK技术建立的连续运行参考站系统 (continuous operational reference system, CORS) 已成为城市GNSS应用的热点之一。
2 GNSS技术的基本原理和测量方法
2.1 GNSS基本原理
测量学中有测距交会确定点位的方法, 卫星定位系统也是利用测距交会的原理确定点位的。
GNSS卫星发射测距信号和导航电文, 导航电文中含有卫星的位置信息。用户用GNSS接收机在某一时刻同时接收三颗以上的GNSS卫星信号, 测量出测站点 (接收机天线中心) P至三颗以上GNSS卫星的距离并解算出GNSS卫星的空间坐标, 利用距离交会法解算出测站P的位置。
2.2 GNSS-RTK测量作业方法
实时动态 (Real Time Kinematic, RTK) 定位技术, 即单基准站载波相位DGNSS测量是一种将GNSS与数传技术相结合, 实时处理两个测站载波相位观测量的差分方法, 经实时解算进行数据处理, 其在1~2s的时间里可得到高精度位置信息。
2.2.1 RTK工作原理
实时动态测量的基本原理是在基准站上安置一台GNSS接收机, 另在基准站上安置一台GNSS接收机, 对所有可见GNSS卫星进行连续地观测, 并将其观测数据, 通过无线电传输设备, 实时地发送给用户观测站。GNSS接收机在接收GNSS卫星信号的同时, 通过无线电接收设备, 接收基准站传输的观测数据, 然后根据相对定位的原理, 实时地计算并显示用户站的三维坐标及其精度。
2.2.2 RTK作业方法
1) 基准站设置
RTK系统基准站由基准站GNSS接收机及卫星接收天线、无线电数据链电台及发射天线、直流电源等组成, 如图1所示。将基准站GNSS接收机安置在开阔的地方, 架设脚架、安置基座和卫星天线, 对中、整平, 用天线高量尺在天线相隔120°的三个位置量取天线高, 并记录。将基准站GNSS接收机通过电缆与无线电数据链电台连接、电台与发射天线连接后, 即可开机进行基准站设置, 此时可通过电子手簿控制器来完成相应设置。基准站设置完成后可将电子手簿与基准站联系断开, 进行流动站设置。
2) 流动站设置
RTK系统流动站由流动站GNSS接收机及卫星接收天线、无线电数据链接收机及天线、电子手簿控制器等组成, 如图2所示。基准站设置完成后即可对流动站通过电子手簿控制器进行设置, 设置完成后当手簿显示屏出现固定解时就可以进行测量作业了。
3) RTK的作业内容
RTK定位测量有两种主要形式, 即测量点和放样点 (包括点的放样、直线的放样和道路的放样) 。以上功能的实现由测量工作者通过对电子手簿控制器和流动站的操作来实现。
3 GNSS在公路勘测设计和路线施工放样中的应用
3.1 工程控制测量
应用GNSS建立控制网, 对于特大桥、隧道、互通式立交等进行控制, 宜采用静态GNSS测量。对于一般路线的控制, 可采用实时GNSS动态测量 (RTK) 。
目前, 国内已逐步采用GNSS技术布设各等级的路线带状平面控制网、桥梁及隧道平面控制网。很多高速公路在建设中先利用GNSS建立首级控制网, 然后用常规方法布设导线加密。实践证明, 在几十千米范围内的点位误差只有2cm左右, 达到了常规方法难以实现的精度, 同时可大大缩短工期。GNSS技术同样应用于特大桥梁的控制测量中, 由于无需通视, 可构成较强的网形, 提高点位精度, 同时对检测常规测量的支点也非常有效。实践证明, 采用GNSS对用常规方法建立的高精度边角网进行检测, GNSS检测网达到了毫米级精度。
3.2 绘制大比例尺地形图
高等级公路建设之前都必须利用中比例尺地形图进行路线选线设计, 路线选定后要由测量部门按所选路线走向测绘大比例尺地形图, 以便设计人员进行详细设计。用传统方法测图, 先要建立控制网, 然后进行碎部测量, 绘制成大比例尺地形图。其工作量大, 速度慢、花费时间长。采用GNSS技术以卫星作为共同基准, 各点间无需通视, 为点址的选择提供了极大的方便, 在进行路线勘测设计或进行测图控制测量时, 具有布网灵活, 不受气候候条条件件限限制制, , 测测量精度高, 工作效率高和成本低等诸多优点。用实实时时动动态态测测量量 ( (RTK) , 在沿线每个碎部点上仅需停留较短时间, 即即可可获获得得每每点点坐坐标, 结合输入的点特征编码及属性信息, 构成碎部部点点的的数数据据, , 在在室内即可由绘图软件成图。由于只需要采集碎部点点的的坐坐标标并并输输入入其属性信息, 而且采集速度快, 大大降低了测图的的难难度度, , 既既省省时时又省力。
33..33路路线线中中线线放样
进进行行路路线线中中线放样, 可应用实时动态测量 (RTK) 。目前, RTK中中都都配配备备有有丰丰富富的专业软件可供选择, 例如专门为道路测量设计的的软软件件, , 它它内内置置有道路设计程序, 只需事先将路线交点的里程和坐坐标标及及曲曲线线要要素素输入, 便可由程序自动生成道路中线。采用RTK测测量量系系统统在在野野外外测设中线时, 可按中桩里程逐一调出待放样的中桩桩点点坐坐标标, , 根根据据移动台RTK控制器屏幕显示的导引, 把需要放样的点逐一测设到地面上, 精度可达1cm。这样可以一次性地完成全部中桩的测设, 每放样一个点只需几分钟, 而且成果可靠。由于每个点的测量都是独立完成的, 不会产生累积误差, 各点放样精度趋于一致。在中桩放样的同时还可得到各中桩的地面高程, 同时完成纵断面的测量。事实证明, 应用RTK测量可大大地提高中线测设的效率。
3.4 路线纵、横断面测量
路线中线确定后, 可以利用测绘得到的带状数字地形图, 并根据中桩点坐标, 通过绘图软件, 绘出路线纵断面和各桩点的横断面。由于不需要再到现场进行纵、横断面测量, 从而大大减少了外业工作, 即使需要到现场进行断面测量, 也可采用RTK快速完成。同时采集回的数据还可以进行土石方量计算。
4 结语
随着GNSS技术的不断发展及其在道路工程测量中的广泛应用, 道路工程测量的手段和作业方法产生了革命性的变革, 卫星定位测量在道路勘测、施工放样、工程监理、竣工测量等方面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参考文献
[1]李仕东.GPS-RTK技术在高等级公路横断面测量中的应用[J].测绘工程, 2013, 14 (1) :23-25.
[2]黄欣祥.GPS及其RTK技术在公路勘测中的应用探讨[J].地矿测绘, 2014, 21 (1) :27.
[3]石雪冬.GPS在高速公路测量中的应用[J].测绘通报.2012 (11) :29.
【园林绿化中的施工放样】推荐阅读:
园林绿化施工中的问题11-12
园林工程中的绿化施工12-05
园林绿化施工06-10
绿化工程施工园林绿化07-01
住宅园林绿化施工05-09
城市园林绿化施工07-13
风景园林绿化施工09-20
园林绿化施工工艺10-22
城市园林绿化及施工08-25
园林绿化设计以及施工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