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志愿者在中国

2025-01-11

国际志愿者在中国(共10篇)

国际志愿者在中国 篇1

在国家落实“加快汉语走向世界, 增强我国文化影响力、提高国家软实力, 提高汉语国际地位”的战略部署中, 加大汉语国际推广教师的培养力度, 打造合格教师队伍的需求越来越迫切。以往汉语国际推广教师多是针对在中国汉语环境下对外国人教授汉语。而目前所指的对外汉语教师主要是指在国内选拔在国外中西方语言环境教授汉语的老师。英语教师成为海外汉语推广的一支生力军, 他们在海外实际教学中是否具备足够的职业技能?本文旨在探讨加强跨文化交际意识, 提升英语志愿者教师在汉语国际推广中胜任力。

一、国际汉语教师的胜任力相关调查与研究

美国亚利桑那大学孔子学院院长、教授刘骏受国家汉办委托, 于2010年1-3月派往美国的教师志愿者中开展了一次大规模的调研活动。调查显示赴美教师志愿者的职责已远远超出了教学工作。除了与教学相关的制定教学大纲、制作教具等, 教师志愿者还要承担文化推广相关工作, 如组织各种课余活动、选择教材等。国际汉语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质为:课堂管理知识、人际关系、心理准备、对所在国家文化的了解、教学法知识、中文知识、外语技能、二语习得知识及高科技技术, 其中调查对象普遍认为课堂管理、人际关系、心理准备和异国文化知识是最主要的基本素质。又有调查显示赴美教师志愿者最希望自己获的培训为课堂管理、教学法与跨文化交际。我国英语教师在美国担任对外汉语教师无论从课堂管理还是教学法方面有相对的优势, 但跨文化交际能力还需得到重视。跨文化交际能力渗透在各个相关工作中, 若能加强跨文化交际意识, 对提升英语志愿者教师在汉语国际推广中胜任力起着重要的作用。

二、跨文化交际能力有助于提升英语志愿者教师在汉语国际推广中胜任力

1、跨文化交际能力有助于国际汉语教师的课堂管理

课堂管理技能是教师成功进行教学的一个关键因素。基于文化上的差异, 美国的课堂与中国的课堂在诸多方面存在不同。首先, 美国文化鼓励个体个性的发展, 因此美国的学生, 往往具有很强的个性, 在美国课堂, 学生更关注自己的需要, 而不会考虑是否影响到他人。这就造成了美国课堂的复杂性, 这与中国的课堂是完全不同的。中国的课堂里学生更考虑到大多数人的利益, 不去作影响全体学生的行为。其次, 美国布什政府通过了一项名为“No Child Left Behind”的法案。该法案规定, 无论种族、背景、语言, 学校里的任何一名学生都不能被忽视, 其学习需求都必须得到满足。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要顾及到每个学生的需求。再次, 美国中文课堂学生的学习目的各不相同。有的是真的喜欢中文, 想学习中文;有的是因为父母的劝说而选择中文课;有的是因为学校的原因;更有的是随便找门课上。而国内的对外汉语课堂内, 学生的学习目的明确, 学习动机明显。针对美国中文课堂复杂性, 汉语教师如果对美国文化了解不够, 就会在课堂管理环节上出现问题。因此赴美志愿者教师要重视中美文化差异, 和当地的老师学生做朋友, 加深理解和沟通以保证自己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2、跨文化交际能力有助于国际汉语教师传授知识

教师无论是在本国从事外语教学, 还是在异国教授外语, 它首先是一个跨文化的行为, 其次才是一个教授语言的行为。对外汉语教师首先必须考虑到自己的语言与学生的语言在文化上的差异, 以及由差异带来的冲突、误解。好的对外汉语教师会充分利用这些冲突和误解, 教会学生能够解决交际问题的语言能力。外语教学行为是基于跨文化平台上的语言操练。面对不同的群体, 不同的需要, 不同的教学环境, 不同的学生层次与水平, 教师的教学方法也应该不尽相同。正如上所述, 美国学生个性强, 需求不同, 学习的方式也不同, 这就要求教师对教学法理论有一个很好的理解, 从而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 有针对性地授课, 有效地组织传授知识。

3、跨文化交际能力有助于国际汉语教师协调人际关系

对外汉语教师既要有纯粹的语言学知识, 又要有相关的文化方面的知识。同文化的交流, 双方享有共同的文化背景, 不会因为文化问题产生交际上的障碍;而跨文化交际发生在不同的文化之间, 两种文化的相同之处有利于双方的互动沟通, 不同之处则可能由于差异的存在而造成对语言理解和运用的偏误, 并形成障碍, 甚至引起矛盾和冲突。良好的沟通能够帮助志愿者尽快适应生活和工作, 避免误解和矛盾。作为对外汉语教师首先要对汉文化进行介绍, 也要对汉语学习者的文化进行了解, 了解他们国家的社会制度、宗教信仰、饮食禁忌、风俗习惯等。这是跨文化交际中平等意识和尊重双方民族文化的体现, 是协调人际关系的前提。

4、跨文化交际能力有助于国际汉语教师适应异国环境, 推进文化交流

汉语志愿者来到陌生的环境, 最大最紧迫的问题就是沟通问题。对外汉语教师在跨文化交际中应持的正确态度。我们要以开放的心态对待不同国家的文化, 以理性的态度发扬汉文化, 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努力提高自身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积极调整自己的心态, 避免消极回避的态度, 减轻挫折感, 采取积极的态度从事教学工作。语言是文化的载体, 语言教学同时是在传播一种语言所承载的文化。为尽快融入和适应当地生活, 要带着友好尊重的态度让自己尽快地融入其中, 去体验了解当地的民情习俗, 了解当地的社会文化, 这对于文化传播尤其重要。

总而言之, 在全球化的语境下, 对外汉语教学已不单纯地是传授汉语知识的教学, 而是一种以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为核心的交际语言的教学。要有效地、成功地实施这种教学, 就必须先培养对外汉语教师的跨文化的交际能力, 才能使其成功地组织教学, 有效地传播中国文化。

摘要:本文旨在探讨加强跨文化交际意识, 提升英语志愿者教师在汉语国际推广中胜任力, 以保证教学质量, 推动汉语国际推广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对外汉语,胜任力

参考文献

[1]王魁京.对外汉语教学与跨文化问题的多面性[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1994, 6.

[2]袁新.跨文化交际与对外汉语教学[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 2003, 5.

[3]高剑华.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跨文化意识[J].教育科学, 2007, 10.

国际志愿者在中国 篇2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适应世界汉语教学发展的新形势,满足各国对汉语教师的迫切需求,根据“国际汉语教师中国志愿者计划”(以下简称“志愿者计划”),制定本办法。第二条 国家对外汉语教学领导小组办公室(以下简称“国家汉办”)设立“国际汉语教师中国志愿者中心”(以下简称“志愿者中心”),负责国际汉语教师中国志愿者工作的招募、遴选、培训、派出、签约、咨询、经费支付以及日常管理等具体事务。第三条 志愿者由志愿者中心向社会公开招募,符合申请条件的中国公民可以通过国家汉办网站()在网上注册申请。

第四条 志愿者中心对招募的志愿者进行择优录取,并对录取的志愿者进行业务和外事方面的强化培训。

第五条 志愿者中心与确定派出国外服务的志愿者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签订志愿服务协议,明确双方的权利与义务,并依据协议确定志愿者在国外服务期间的任务、服务期限、服务期间的待遇以及其他相关问题。

第六条 志愿者中心对以推广汉语和弘扬中华优秀文化为己任、不畏艰苦、不计报酬、乐于奉献的志愿者采取多种方式予以表彰。

第二章 志愿者申请条件

第七条 申请志愿者需具备以下条件:

(一)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身心健康,年龄在65岁以下;

(二)有奉献精神, 热爱对外汉语教学事业,热心志愿者服务活动,志愿到国外从事汉语教学工作;

(三)品行端正, 无犯罪、记过处分记录;

(四)具有专业为对外汉语、中文、历史、哲学、教育学、外语、政治学、心理学、法学、社会学等相关专业的大专及以上学历;退休大学中文教师;具有大专及以上学历的中、小学退休语文教师;

(五)普通话标准。第三章 申请手续

第八条 凡符合志愿者申请条件者, 可以通过国家汉办网站()在网上注册申请,并从国家汉办网站下载《国际汉语教师中国志愿者注册申请表》,按要求填写后同其他申请材料一并递交至志愿者中心。

第九条 申请者需向志愿者中心提交以下有关个人情况的材料:

(一)本人简历;

(二)身份证和户口簿复印件;

(三)学历证书复印件;

(四)无犯罪、记过处分记录证明(在校学生由校学生处开具,社会人员由当地公安机关开具)。志愿者提交的所有材料均需以挂号邮件或特快专递形式寄至志愿者中心。第四章 录取程序

第十条 志愿者中心按以下程序录取志愿者:

(一)审核材料

志愿者中心根据申请者提交的申请材料对申请者进行审核。审核合格者,志愿者中心将其个人的信息储入志愿者人才库备案。

志愿者中心每年根据国外的需求,从志愿者人才库中选择符合条件的人选进行面试。志愿者中心将《面试通知》直接发给被要求面试的人选,同时在国家汉办网站公布面试人选名单。

(二)面试遴选

志愿者中心对参加面试的人选进行业务和素质方面的面试。面试内容如下:

1、汉语基础知识

2、普通话

3、中国国情知识

4、外语

5、对赴国外从事汉语教学志愿服务工作的认识

志愿者中心根据面试者的个人情况、面试成绩等对参加面试的人选进行综合评价,确定志愿者的录取,向被录取人员寄发《录取通知书》,并于国家汉办网站公布录取名单。

第五章 培 训

第十一条 志愿者出国服务前,须接受志愿者中心组织的为期2周的业务强化和外事培训。

培训内容包括汉语语音、语法、词汇等知识和教学技能;派往国国情介绍;外事礼仪等。

专业培训合格者,按计划需要派出。第六章 派 出

第十二条 培训结束后,志愿者应在志愿者中心指定的医院进行健康体检。体检不合格者,其志愿者资格不再保留。

第十三条 志愿者中心根据国外的具体要求以及志愿者本人的特长,参考本人的意愿,决定志愿者派往的国家或地区。

第十四条 志愿者在同意志愿者中心派往的国家或地区后,应与志愿者中心签订《国际汉语教师中国志愿者志愿服务协议书》,明确双方的权利与义务。

签约后, 志愿者中心向志愿者发出《派出任务通知书》,同时,在国家汉办网站公布派出人员名单。

第十五条 志愿者的出国手续按以下要求办理:

(一)志愿者接到《派出任务通知书》后,到本人所在地区的出入境管理部门申办因私普通护照。

(二)志愿者中心与派往国接收单位联系,为志愿者办理邀请函、购买机票以及安排在境外的相关事宜。

(三)志愿者自行到派往国驻中国使领馆办理签证。志愿者中心为其提供必要的帮助。第十六条 志愿者须按志愿者中心确定的时间如期赴任。擅自不赴任者,志愿者中心取消其出国服务的任务,不予保留其志愿者资格,并要求其赔偿有关培训和办理相关手续的各项费用。

有特殊情况不能如期赴任的志愿者,需提前向志愿者中心提出申请,经同意后,可以保留一年出国服务的资格。超过一年以上不赴任者,出国服务的资格不再保留,若此后仍有意愿从事志愿服务工作可以按程序重新申请。

第十七条 志愿者的服务期通常为半年至两年。服务期满后,原则上志愿者须按照协议规定的时间回国。

第十八条 希望延长服务期的志愿者,须在服务期内提前向志愿者中心提出延长服务期的正式书面申请,由志愿者中心与派往国协商,根据具体情况,作出是否同意延期和延长期限内待遇的决定。

若派往国要求延长志愿者的服务期并且志愿者本人同意,报志愿者中心批准后,服务期可以延长。

第七章 回 国

第十九条 志愿者服务期满回国后须办理以下手续:

(一)志愿者须按协议规定的时间回国,并及时向志愿者中心报到。

(二)志愿者回国后于一个月内将个人工作总结报送志愿者中心,志愿者中心为其在国外的志愿服务工作做出鉴定。

第二十条 志愿者服务期满回国后,志愿者中心与志愿者的协议即告终止,志愿者中心不负责志愿者协议终止后的工作和生活安排。

第八章 待 遇

第二十一条 志愿者中心为参加培训的志愿者提供交通补贴和培训期间的食宿补贴。第二十二条 志愿者中心为出国服务的志愿者提供办理因私普通护照和出国签证的费用。志愿者自行办理完护照和签证等出国手续后,可持有效票据到志愿者中心报销。志愿者中心为确定派出的志愿者办理签证等手续提供帮助。

第二十三条 志愿者中心为出国服务的志愿者提供从国内出发地至派往国服务地的往返国际机票。

第二十四条 志愿者中心或派往国接收单位提供志愿者在国外的全部或部分生活津贴,具体如下:

(一)志愿者中心提供志愿者在国外的生活津贴。基本标准为每人每月400美元。

(二)派往国接收单位提供志愿者在国外生活津贴的,如生活津贴满足上述标准,志愿者中心不再提供;如津贴不足上述标准,志愿者中心按上述标准予以补足。第二十五条 志愿者在国外的住房和生活工作条件由志愿者中心与派往国接收单位协商确定,原则上由派往国接收单位提供。

第二十六条 志愿者中心负责为赴国外服务的志愿者购买医疗保险和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并参照有关国际通行标准执行。第九章 奖惩办法

第二十七条 对按要求圆满完成志愿服务工作的志愿者,由国家汉办为其颁发《国际汉语教师中国志愿者荣誉证书》。

第二十八条 对在志愿服务工作中受到国外好评、做出贡献者,由国家汉办为其颁发《优秀国际汉语教师中国志愿者荣誉证书》。

第二十九条 对有违反协议、无正当理由不履行协议、提前中断协议履行的行为或在志愿服务工作中出现重大失误的志愿者,志愿者中心根据协议追究其由此给志愿者中心造成的损害赔偿责任和其他相应的法律责任。

第十章 国外管理

第三十条 志愿者应主动同中国驻派往国使(领)馆联系, 并接受指导和帮助。第三十一条 志愿者在国外服务期间应遵守以下纪律:

(一)按照协议完成志愿服务工作;

(二)在国外加强和其他同事的团结协作,与其他志愿者共同努力完成志愿服务工作;

(三)遵守派往国的法律法规以及所在单位的规定,尊重派往国的风俗习惯,与当地人民友好交往;

(四)不参与派往国的政治活动,不从事第二职业、任何以赢利为目的或违背社会公德的活动。

第三十二条 志愿者中心不定期派人到志愿者派往国服务地巡查工作情况,帮助志愿者提高教学效果, 协助解决其在工作、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第十一章 权益保障

第三十三条 志愿者中心按照协议履行各项义务,维护和保障志愿者的合法权益。第三十四条 志愿者应主动保持与志愿者中心的联系,志愿者在服务期内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可通过志愿者中心取得帮助。

第十二章 附 则

中国志愿者在海外 篇3

今年,海外青年志愿者(亦称援外志愿者)迈过了11个年头,现在它既是中国对外援助的八项措施之一,也是与国家汉办汉语志愿者及卫生部下属医疗队一起由国家派出的三支志愿者队伍之一。海外青年志愿者计划最先由团中央发起,11年来,海外青年志愿者已先后向亚非拉22个国家派遣了590名青年志愿者,69%集中于非洲大陆,24%及7%分布在亚洲及拉丁美洲国家。

海外青年志愿者发展的三个阶段

中国海外青年志愿者的壮大先后经历了三个阶段。最开始,共青团中央采取了“摸着石头过河”的方式进行了实验式探索,以老挝、柬埔寨、缅甸三个亚洲近邻国家作为初步试点。由于派出的志愿者在服务期间乐帮爱助、兢兢业业,在当地赢得了良好的声誉,为项目继续开展提供了良好的舞台。2004年,志愿者被纳入了国家援外体系,成为对外援助的重要举措。

2006年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的召开为海外志愿者发展提供了大有可为的契机。时任国家主席胡锦涛宣布将在3年内向非洲派遣300名志愿者,海外青年志愿者突破了每年几十人的数量,实现了规模派遣。由于得到国家战略的支持,商务部出台了《援外青年志愿者选派和管理暂行办法》,从制度上对服务领域、组织管理、经费支持及宣传方式进行了规范,这一时期的青年志愿者海外服务计划异常活跃,服务质量也得到了大范围的积极认可。

2009年完成了援非300人计划后,志愿者项目进入了小低潮,从2010年开始,志愿者派遣人数滑落到每年50人左右。2012年中非合作论坛第五届部长级会议签订的《北京行动计划》再度将“向非洲派遣公益与社区建设型志愿者”提上议程。

受援国对志愿者的评价

接受国官方对海外青年志愿者评价很高。2010年小儿科医生王刚踏上了去利比里亚的服务旅程,一年的时间里他马不停蹄地做了1000多例手术,上至总统,下到平民,大家都记往了这位中国医生的精湛技艺和崇高医德,为了表示对他的感谢,利比里亚总统授予了志愿者王刚“非洲之星”的美誉。

三位非洲大使也都赞扬了

海外志愿者为他们国家做出的贡献。毛里求斯驻华大使希望可以有更多提供农业种植技术、工艺品制造的中国志愿者。马拉维是世界上最穷的国家之一,2008年中马建交后,2009年中国向马拉维派出了20名志愿者,马拉维驻华大使期待着更多中国青年志愿者为这个国家摆脱贫困提供力量。博茨瓦纳大使希望能够实现中非两国志愿者的互换,更进一步地增进交流。

接触过中国青年志愿者后,当地人都表达了“向往来中国”的期许,志愿者是他们形成了中国印象的直观感触。然而,囿于志愿者派遣人数的限制,中国志愿者并非广为人知,以非洲埃塞俄比亚为例,当地人对中国志愿者了解率不足50%。更多的当地人知道美国、日本、德国、荷兰等国志愿者。在当地人看来,中国志愿者尽管奉献能力强、能动性突出,但沟通能力与适应性却有待提高。

美国和平队志愿者的历史经验

2012年3月,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的报告厅里,一位来自对外经贸大学的非洲籍教授正动情地讲述着往事,6岁那年接触到的美国和平队志愿者影响了他的一生。他们不仅教他英文,也引导他了解和接触世界。

老教授提及的美国和平队是官方志愿者派遣的先锋,它创立于1961年,52年来志愿者足迹遍布了139个国家和地区,21万名志愿者踏上了前赴后继的征程。和平队不仅有着体系的培训机制、垂直的管理机制,其完善的安置体制也让和平队在美国青年中深富吸引力。

美国和平队的定位简明而清晰,只有三条:一为东道国提供需要的知识和技术,二让东道国更了解美国,三让美国更了解东道国。每一年和平队都会依据这个定位对志愿者服务及体制进行评估。当然,行之有效、同样简明的管理体系是保证评估顺利进行的关键。现在,和平队隶属国务院,由总统直接任命主任和副主任。它不受外力干扰,主任直接统筹全球三大主要区域、下属驻地的服务处及志愿者的前线管理。主任直接向总统汇报。志愿者已上升为美国输出文化软实力的大战略。

如果成功被选拔为和平队志愿者,他们会在服务前和服务中接受密集、为期约10周的培训。这些培训内容主要是语言能力、工作技能和跨文化沟通。其中,语言是重中之重。据2011年美国和平队的评估报告显示(共有6898名志愿者参与),接受过两个月以上培训的人数占95%;高比例的密集培训使得84%的志愿者都能用当地语言与当地人沟通;打通了语言的关卡,90%的志愿者自我感觉能够融入当地社会,39%的志愿者每天都与当地人有沟通,88%的志愿者至少每个月与当地人沟通好几次。可见,和平队这一长期的培训机制在促进志愿者的沟通能力与语言水平上成绩斐然。

为了监督服务效果,提升服务质量,和平队每年都会进行志愿者项目的问卷调查。调查主要有11个方面的内容,比如志愿者选择和平队的基本信息调研、对和平队后勤的评价、对和平队培训项目的评价、参与和平队是否符合原来的目标、对和平队服务支持的反馈、服务期间的安全与治安、对和平队在艾滋病服务方面的评价等。这样详尽的调查会生成一份大约80页的年度服务报告,直观反映了前一年的志愿服务状况。

当然,和平队出色的安置机制也是它魅力的来源。三年的服务期结束后,和平队会有7425美元的一次性补偿,帮助志愿者平稳过渡生活。同时,美国高校、公司会为志愿者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比如,申请研究生时的优先考虑、优先获得联邦政府的职位,等等。

“志愿服务”是成熟公民社会的标志,也是现在国际通行的交流与互助方式。中国青年目前不仅通过官方渠道,而且通过AIESEC等国际志愿者组织或者个人游历等方式,向海外提供志愿服务。可以预见,这些不断汇聚中的青年行为,一定会成为展示中国软实力的重要力量。

【责任编辑】林 京

国际志愿者在中国 篇4

2013年6月14日, 约翰迪尔正式启动中国区员工志愿者活动——“迪尔伴你快乐成长”项目, 该项目旨在利用企业志愿者资源为当地社区的农民工子弟提供农业知识普及教育, 丰富孩子们的学习生活, 同时激发下一代对农业的兴趣, 吸引更多年轻人共同关注粮食问题。

该项目的第一个支持对象是北京市昌平区民办学校“雨竹学校”的三年级全体学生。当天, 约翰迪尔30余名员工来到雨竹学校, 为孩子们带来一堂名为“农田里的变形金刚”的趣味农业课程。

《约翰迪尔全球2013企业社会责任报告》中提到, “约翰迪尔公司坚信在取得业务成功的同时必须回馈社会。一直以来, 约翰迪尔积极承担企业社会责任, 并在此领域享有盛誉。这体现在约翰迪尔投身慈善事业、关注环境、健康与安全, 以及让员工获得更大的成功。”在中国, 约翰迪尔公司秉承同样的承诺, 致力于保证安全、关注环境、发展人才、着眼教育、合作科研, 并在多种不同领域开展项目, 积极践行企业公民的责任。

陆唯:国际美食先锋在中国 篇5

陆唯成长于一个饕餮之家:他们不仅爱好美食,还自己亲手种植烹饪所需的各种蔬菜、香料,甚至与当地渔民都建立了良好的关系。令陆唯记忆犹新的是,那段在希腊度过的终日与食物为伴的孩童时光。他常常看着自己的家人在后院里忙着架设各种烹饪设备和器具,精心预选各类食材,最后将所有的新鲜原料汇集成一餐美味无比的盛宴。那些宝贵的经历对陆唯的烹饪哲学有着深刻的影响。

陆唯在他16岁那年开始接受专业的烹饪培训。他将这段培训经历以及接下来的学徒生涯描述为一次学业繁重、纪律严苛的“长途跋涉”。而他与生俱来的先锋精神时刻驱使着他,使他不甘心于只做一个厨房主管。他有着伟大的梦想,他努力学习各种与生意有关的知识以便最后能开创自己的事业。与此同时,他觉得自己也在逐步完善与发展烹饪美食的规律、艺术与职责。“它将会深入你的血液,你甚至会爱上它,再也无法自拔。”

灵魂永远都是不安分的,它向往着自由与冒险,陆唯的也是。在20岁时,他常常利用休假徒步游历欧洲与中东等地。而他首次短暂的亚洲之行直至1993年应邀参加文华东方酒店现代餐厅的筹建工作才得以实现。集团要求建立一个老式的烧烤餐厅,同时又希望它看起来“既时髦又酷”。陆唯根本不用开口说话,他的一头红色马尾和一身庞克机车装早已将这一主题诠释得淋漓尽致。而事实上,真正使陆唯能够脱颖而出的,是他炉火纯青的烹饪手法与极其敏锐的商业嗅觉。

在东南亚又多逗留了几年后,陆唯移居伦敦——那个曾经磨练他技艺的地方。其间他在欧洲极负盛名的餐馆之一——特伦·斯康伦的旗舰餐厅“女中音”里担任首席总厨。时隔三年,当陆唯以烹饪大师的身份出席世界名厨峰会时,立刻引起了“外滩三号”项目筹备组人员的注意。经由著名建筑设计师郭锡恩和建筑大师迈克尔·格雷夫斯的介绍,陆唯被邀请参与这间餐厅的筹建——其位于一栋老式联厦中,坐落于外滩3号。

陆唯说,伦敦是一个适合享受安逸生活却不能让他大展宏图的地方。因为那里的发展已相对成熟,发挥空间十分有限。“外滩三号”对于他,就像是上天赐予的良机,他有幸能够成为这个计划的一部分。而这个计划不在别处,正是在中国,这样一个持续飞速发展的国家。陆唯强调,“我有点儿喜欢这里的‘混乱’,这是一种有序的‘混乱’,也只有我自己才能领会。”当这种感觉最终变成促使陆唯举家搬迁到上海来的动力时,他认识到,“这终于让我在代表追求人生理想与幸福的方框里,打上了勾。”

于是陆唯加入了外滩三号的执行委员会。委员会的成员包括新视角、陆唯轩,让·乔治以及作为“外滩三号计划”整体概念构成部分的其他餐馆。他不仅全方位、多角度的参与到项目的执行之中并坚持遵守他所谓“严格到近乎荒唐的工作时间”。小至布料的选择与搭配、菜单与红酒单的定制,大至员工的培训、制服的裁成,巨细靡遗。随着时间的推移,陆唯又开始参与到其他项目当中,包括打造六所风格迥异的餐厅与酒吧,其中更是有“瑜舍一最佳东方”——北京三里屯地区首屈一指的精品酒店。

最终,陆唯辞去了他在外滩三号的职务。对于他来说:“一日开拓者,终生为先锋”。他不愿坐享昔日功勋,更不愿停滞于早已既定的、格式化的工作。他退出了原来的公司,并独立创建了属于自己的顾问公司——陆唯企业管理咨询(上海)有限公司(DavidLaris Creates,DLC)。陆唯这样评价自己:一个在异国他乡的外国人,从一个雇主信赖的员工最后成长为一个在市场中拥有自己一席之地的商人。这不仅是一种有趣的过渡与转变,更是一个实现自我超越的过程。“为此我感到十分自豪,”他说,“特别是在中国这样一个易知难解的伟大国家——各种各样的规矩,文化的巨大差异,如何处理各项纷繁事务,都是问题。”

如今,陆唯的开拓精神在其拥有了自己的事业后得以以另一种方式而完美呈现——创业精神。他观察到,“在中国要做一个企业家容易,难的是一辈子做企业家。这确实需要一些特定的潜质。”在中国,一个人想要生存就得有很强的适应能力和遇到挫折后能快速恢复的本领。尽管令人始料不及的情况常常出现,但偶尔发生的事情还是会让你觉得,“我的天啊,我该怎么办?我甚至还没看清楚对手是谁,情况就逼迫我不得不马上从失败的伤痛中重新振作起来。”然而,陆唯也发现了中国与其激烈竞争环境相反的、积极的一面。他说:“在中国,人们都是乐观向上的,没有什么事情是办不到的。我也想成为他们中的一员,我将十分乐意。”

独立经营自己的顾问公司,陆唯必须身兼数职。他首先将自己定位为一个餐厅老板,主要职责是经营和管理自己的餐厅。与此同时他又不仅仅是一个餐厅老板——陆唯在上海已经拥有超过12间餐厅和酒吧,并赋予它们12种迥然不同的风格与概念。例如,欧立威(The Fat Olive)是一家以葡萄酒及希腊小食拼盘为特色的酒吧,其灵感来源于陆唯对故乡希腊的美好回忆。而疯酷烤鸡(The FunkV Chicken)则是一间以健康烤鸡为主推产品的快餐厅——主营外送或外卖。至于他最新的项目——12席(12 chairs),可以说完全是一项独一无二的创意之作。只有12个座位,配备开放式厨房,陆唯甚至会为贵宾们亲自下厨。你可以一次性预订12个或者只是其中几个座位,这样做无疑是为预定座位或包场的客人们创造了一个良好的交友平台。而陆唯所创建的那些风格各异的概念餐厅,也正是他对丰富饮食文化的热爱和其冒险创新精神的完美呈现。

陆唯喜欢在自己的餐馆里向人们介绍各式各样的烹饪美食,不同的料理有其各自的起源与文化。作为一个厨师,陆唯讲究烹饪的原汁原味。“我不会以中国客人的口味来改良希腊烹饪”他说,“也不会以中国客人的口味对墨西哥美食做任何改变,我想那样做是对烹饪的不尊重。在这个能不断体验新鲜事物的开放市场、同时是一个国际化的大都市,如果我们说‘如果您不接受,那就请让我们为您而改变吧’的话,那未免也太妄自菲薄了。”他的这种风格与做法不仅得到了生活在上海的外籍人士的广泛赞誉,那些受过良好教育和爱好旅行的中国人也都纷纷选择体验陆唯这种“最真实的烹饪”。

迄今为止,陆唯先生的特色餐馆中还缺少中国美食的身影,但这样的情况可能很快就会得到改变。陆唯声称自己喜爱中国美食,所品尝的中国菜肴可能比其它任何国家的美食都多。而中餐最吸引他的地方则是其拥有许许多多的地方菜系。因此有太多的东西值得去探索了,各种各样的地方风味,你永远都不可能对中国美食感到厌倦。陆唯说每次他在旅行途中,都会尽力尝试各种只有当地才有的美食,因为只有那样,美食的原料才是最新鲜,口味才是最地道的。上海有着发达的运输网络可以引进来自全国各地以及国外的各种优质原料,于是在贯穿整个城市的厨房间中,厨师们将世界各地的风情美味精心再现。

陆唯认为上海这个追求高品质的城市正是检测未来中国美食走向的基准点与风向标。中国餐饮正在以一个竞争者的身份出现在世界舞台上——其拥有更优质的原料和更清洁的工艺,当然烹饪者的创新也令其锦上添花。但这并不意味着中国烹饪就没有改进的余地了,特别是在服务方面,比如陶瓷餐具的正确选用及如何表达饮食文化中的传统元素。不过所有问题终究会得到解决的,对此陆唯深信不疑,也十分期待。他声称,正是因为重视烹饪的方方面面,找出各种不足,这样不仅不会贬低中国美食,反而会将其晋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在过去的八年中,陆唯在烹饪领域取得了不俗的成果与反响,各种知名出版物,比如康泰纳仕出版集团(Conde Nast)和纽约时报(NewYork Times)纷纷来到上海对陆唯的餐厅及其酒店管理场景竞相采访报道。同时作为一个餐厅顾问的角色,陆唯希望继续对上海以至于整个中国的餐饮界与酒店管理领域产生积极的影响。而作为一个永恒的开拓者,他最大的愿望则是希望看到中国的餐饮服务业能够采纳利用他的专业知识和咨询服务,从而得到更久远的发展。

国际志愿者在中国 篇6

据悉, 2014年展览面积达到92000平方米, 占据了博览中心的8个大厅, 共有来自38个国家和地区的1337家参展商到场, 国家和地区展团达到20个。

中国皮革协会理事长苏超英说, 本届展会, 继续延续了1998年首次举办以来的持续稳定发展态势, 展会吸引了更多的国内和国际展商参展, 许多著名的制革厂、鞋业、鞋材及皮革制品品牌和化工公司以及来自产业集群、生产基地的公司均参加展会。

本届展会, 国内知名企业和品牌, 如奥康、康奈、兽王、金路达、万华、禾欣、圣地集团、兆一、兄弟科技、东阳化工等行业领军企业携带新品齐聚展会。最新的产品、享誉国内外的名品, 以及各种男鞋、女鞋、童鞋、安全鞋、化工、原材料、箱包、皮装、裘装等多品类产品将亮相上海。

除国内品牌之外, 来自意大利、西班牙、葡萄牙、孟加拉国、韩国、泰国、印度、中国香港、中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的鞋企也前来参展。国内外名品的参展展现了本届皮展强大的品牌凝聚力。

本届展会上, 机械设备展区依然独立设置, 制革、制鞋、皮件加工设备、实验室和检测仪器、计算机管理和相关配套技术等企业参展积极性一如既往。

山东高密、成都武侯、惠州惠东、安徽宿州、桐乡石门等产业基地争先恐后组团参加中国国际鞋类展, 在展示自己全新形象的同时, 以独有的资源竞争优势, 将吸引大量国内企业及世界知名采购商的持续关注。

D·together时尚展区是中国国际鞋类展的精品聚集地, 将汇集创意鞋履、精美箱包、奢华皮衣以及国内外知名品牌产品, 为校企搭建一个联动的平台。

今年是真皮标志实施20周年, 中国皮革协会真皮标志办公室在展区内也特别设立了专门的展位, 在此开展一系列有关活动。

本届展会, 主办单位继续通过驻外机构、使领馆、境外友好商协会以及媒体邀请到众多国际买家到会采购, 除了意大利、西班牙、英国、墨西哥、巴西等海外重点地区的VIP买家外, 还力邀了新兴市场的海外买家和百余家商超和专业市场的买家前来参会。

“国际化学年在中国”在北京启动 篇7

刘延东在致辞中说, 促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最关键的是要大幅度的提高我国的自主创新能力, 这就要求我们来加强包括化学在内的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要从夯实基础源头上来提升创新能力, 促进持续发展;从化解资源能源难题上来突破瓶颈的约束, 促进绿色发展;从支撑产业升级上来推动发展方式的转变, 促进科学发展。我们要立足创新型国家建设, 遵循科学规律, 激励原始创新, 促进交叉融合, 重视推广应用, 努力实现由化学大国向化学强国的迈进, 让化学引领学科发展的作用和造福人民群众的价值得到充分体现。

刘延东强调, 要把促进学科交叉融合作为突破口, 着力提升原始创新能力, 带动我国物质科学研究的整体水平实现跃升;要把掌握核心关键技术作为主攻方向, 着力支撑产业升级和民生改善, 要积极运用化学研究的新成果, 改造提升传统产业, 切实解决过度依赖资源投入、产能过剩和环境污染等问题, 来实现绿色生产、低碳生产, 要发挥化学在创造新物质方面的独特作用, 引领新能源、新材料、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培养造就创新人才作为关键的举措, 着力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为化学事业的发展提供强大的人力支持;要把应对气候变化、食品安全、环境污染等全球性挑战作为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着力深化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 为推动人类社会文明进步作出应有的贡献。

国际条约在中国的适用探讨 篇8

《维也纳条约法公约》及其他相关国际条约对各缔约国家怎样在国内履行条约义务, 并没有很详细的规定的, 实践中, 主要表现为以下三种方式:

第一、转化式, 是指条约须经国内立法转化为国内法才能在国内适用。如在英国, 条约一经签订和批准, 对英国就有拘束力, 但它是否能在其国内发生法律效力, 则要取决于英国议会。而且, 条约的效力还可以为以后的法令所废除, 由此而产生的违约后果则由国家负相关责任。所以, 对英国来说, 条约在国际法上的效力与在国内法上的效力是有区别的。条约一经英王批准, 在国际法上便生效, 但未经议会使它生效, 它在国内法上便没有效力。[1]

第二、纳入式, 即由国内宪法作出原则性规定或通过立法机关的行为, 如批准条约和公布条约等, 从总体上承认国际法为国内法的组成部分并可以在国内直接适用。凡是本国签署的已生效的条约, 经本国法律程序即自动成为该国国内法的一部分, 对该国产生直接适用的效力。如法国1958年《宪法》第55条规定, 凡经正式批准或公布的条约, 即使与国内法相抵触也应适用条约。

第三、混合式, 是指一个国家同时采用转化和纳入两种方式适用条约:根据条约的性质或内容的不同, 要求有些条约以纳入并入的方式在国内直接适用, 而另一些条约须经过立法机关的立法转化为国内法后才能在国内直接适用。美国是运用混合方式的典型代表。例如, 美国宪法第6条第2款规定, 本宪法与依宪法所制定的合众国法律, 及以合众国的权力所缔结的条约, 均为全国的最高法律, 即使与任何州宪法或法律相抵触, 各州法官均应遵守。可见, 美国宪法原则上赋予条约以与联邦法律同等的地位, 但它们并不都能在美国直接适用。美国的司法实践将条约区分为“自执行”条约和“非自执行”条约两类。[2]。

二、我国适用国际条约的现状

关于国际条约与国内法的冲突, 即二者的相互地位问题。我国宪法没有规定, 但从1982年《民事诉讼法〈试行〉》第189条始, 到1985年的《涉外经济合同法》第6条, 到1989年《行政诉讼法》第72条及1992年《海商法》第286条第1款等一系列法律规定表明在民事领域, 国际条约的优先于国内法的。从中国的实践来看, 大致有以下四种方式:1、修改国际条约或国内法, 消除两者之间的冲突。这也可以说是最为彻底、最有利于冲突解决的一种方式。2、用解释规则消除国际条约与国内法之间的不一致, 即将二者不一致之处, 解释为一致以消除冲突的方式。3、规定国际条约调整的事项不再适用国内法, 从而避免国际条约与国内法发生冲突。即只要有关事项属于国际条约的调整对象, 就适用国际条约的规定, 不再适用有关的中国法。这是事前预防性的方式, 如《继承法》。4、规定在国际条约与中国国内法有不同规定时, 优先适用国际条约, 这是比较多的做法[3]。

三、存在的问题

从以上的分析中可以看出:在立法方面, 中国宪法没有对国际条约与中国国内法的关系作出明文规定。采取的是在各个具体的法律、法规中规定条约适用条款。并通过这些分散的立法来确立条约在中国国内的直接适用性的方式。这样往往会导致在司法实践中, 法院在适用条约时存在很多问题。一方面, 中国法律对条约的适用采取了不同的规定方式, 使司法实践中法官很难把握;另一方面, 中国不少法律含有条约与国内法律有不同规定时, 适用条约的规定。其实, 这类规定的含义应是对我国生效的条约, 法院可直接适用。

四、我国的对策

针对以上我国在国际条约适用中存在的问题, 笔者认为我们应该在立法方面采取一些措施, 以期能使其规范化和系统化。

首先, 可以修改《宪法》, 在宪法中加入关于国际条约与国内法关系的条款, 或加入关于适用国际条约的条款。修改宪法是一种理想的做法。因为,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是其他法律的立法依据。因此, 在宪法中确定条约在国内法上的适用原则, 才能真正解决国际条约与中国国内法的关系问题。

其次, 修改《缔结条约程序法》, 在缔结条约程序法中加入关于适用国际条约的内容, 《缔结条约程序法》是专门关于缔结条约的法律, 在宪法的指导下将相关的事项系统地纳入该法, 符合法律的确定性和明确性的需要, 从而为国际条约在国内的适用提供确定的指引, 更有利于推进相关方面司法建设。

总之, 不管采用何种适用方式, 我们应该以实践为基础, 只有从我国的实际出发, 立足国情, 放眼国际, 才能恰当的处理国际法条约与国内法的关系。更好地完善我国法律体系, 推进社会主义法制建设。

参考文献

[1]李浩培:《条约法概论》, 法律出版社, 1988年版。

[2]王铁崖:《国际法引论》, 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8年版。

[3]邵津:《国际法》,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国际志愿者在中国 篇9

由中国皮革协会和香港亚太区皮革展有限公司主办的国际皮革盛会——2009中国国际皮革展、中国国际鞋类展和中国国际箱包、裘革服装及服饰展将于9月2日至4日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隆重举行。该展会作为国内最具规模和影响的国际皮革大展和世界皮革业发展的“晴雨表”, 为世界皮革行业所瞩目。此次展会总面积达57, 500平方米, 拥有2, 600多个展位, 有近1, 200家国内外厂商前来参加展出, 其中包括真皮标志、真皮标志生态皮革等一大批名优企业、国内各主要皮革特色生产区域展团, 以及来自美国、英国、澳大利亚、巴基斯坦、西班牙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国外展商和国际展团。作为展会主办单位的中国皮革协会将强化各个环节对展商的服务意识, 力争使参展商和专业买家享受到迅速、便捷和优质高效的服务, 为在全球金融危机下的国内外皮革业营造更好的商贸和交流氛围, 为突破金融危机阴霾, 引导企业率先走出困境创造最佳平台。

地址:北京东长安街6号 中国皮革协会 电话: (010) 65237794 85118052

E-mail:fanyh@chinaleather.org联系人:樊永红杨丽

国际运营商在中国的“进与出” 篇10

经济全球化已势不可挡, 许多顶尖的中国公司已经加速了他们的海外市场战略。与此同时, 许多外国公司也把中国作为他们的一个最重要的市场投资。因此, 跨国电信服务变得越来越重要, 对许多国外电信运营销商来说, 发展中国市场也就成为了一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

为应对日渐饱和的本地市场, 海外运营商正千万百计在全球拓展业务, 拥有最大移动市场且手机渗透度相对较低的中国无疑充满诱惑。但鉴于中国监管部门的严格管制, 海外运营商想要从这块市场中分一杯羹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国外电信运营商有限进入中国

继韩国SK电信 (SK Telecom) 去年将中国联通股份卖出后, 营业收入居全球之冠的电信业者英国沃达丰 (Vodafone) 步其后尘, 以逾60亿美元悉数出售所持有的中国移动3.2%股权。一度期望在中国大展拳脚的两大海外运营商的先后离去, 都成了其它国外运营商进入中国市场的负面案例。

海外竞争者只被允许有限度地进入中国电信市场。中国国务院颁布的《外商投资电信企业管理规定》要求, 外商投资电信企业必须以中外合资形式经营电信业务, 经营基础电信业务的外方投资者出资比例不得超过49%;经营增值电信业务的外方投资者出资比例不得超过50%。不过, 至今为止, 海外运营商从谨慎保守的中国本土运营商手中获得的持股比例都远远低于该规定的上限, 所以, 沃达丰的抽身离去, 也并没有让市场感到意外。实际上, 中移动和沃达丰在过去数年的结盟里所创造的协同效应很少, 在标准制定、移动数据平台以及手机等方面的合作, 沃达丰的影响力也相当有限。

目前西班牙电信运营商Telefonica持有中国联通逾9%股权, 看来合作似乎仍和谐, 不过亦未获得管理席位。

3G打开新的进入契机

一直以来, 很多进驻中国市场的海外电信公司都希望避过比较敏感的基础电信业务, 直接拓展增值业务的市场。对于运营商来说, 3G规模能否扩大, 关键在能否推出足够多、有足够吸引力的3G业务来发展用户。也就是说, 增值业务的业绩将决定运营商在3G时代的成败, 3G增值业务对运营商而言将起到“杀手锏”的作用。这将意味着, 未来的时间里, 时尚多变的3G终端和丰富多彩的增值业务将成为三大运营商的竞争焦点。这也成为了海外电信公司进军内地市场的最佳契机。

日本最大的移动电话运营商ntt docomo在中国设立了并不开展具体业务的事务所和研究所, 以及一家提供咨询服务和设备销售的通信技术公司, 并进行了至少两笔共计2000万美元的投资。ntt docomo几年前曾宣布计划对中国、越南或印度进行"相当大"的投资。

法国电信 (France Telecom) 在北京设有研发中心, 与上海文广新闻传媒集团 (SMG) 旗下公司达成战略合作, 计划在三屏融合技术等领域进行合作。

澳大利亚电信 (Telstra) 跟其它外国电信商战略有点不一样, 它把战略焦点放在中国广告业。通过数桩并购, Telstra已在网络广告细分领域 (房地产、汽车和数码产品) 拥有三家中国公司的多数股权, 它还购得中国两家手机内容服务商和在线音乐服务商的多数股权。

另一方面, 中国台湾地区的“中华电信”也积极通过移动增值服务跨足中国大陆市场, 现正与中国联通在软硬件方面进行合作, 除为用户提供语音及数据服务外, 还携手发展增值服务软件并拓展实体销售渠道。同时, “中华电信”也于今年2月份, 和中国电信签署合作协议, 计划成立共同的电子商务平台。

中国市场的巨大潜力

虽然中国市场对于海外运营商来说, 目前还没有达到完全开放的局面, 但却是一块无法完全舍弃的丰裕草原。

根据Ovum刚发表的预测, 未来五年全球移动电话用户将增至74亿, 而主导这一波成长的力道将来自亚太的三个新兴经济体:中国、印度和印度尼西亚。到2015年, 这些市场合计将贡献28亿用户, 占全球用户总量的38%。

中国已是全球最大的手机市场, 有约8亿手机用户。其中, 中国移动为逾5亿用户提供服务, 超过了美国、德国和澳大利亚三个国家的人口总和。即便如此, 当前中国的手机普及率仍仅为60%左右, 今后市场对手机设备和数据的需求与日俱增, 将为电信运营商、手机制造商和内容供应商带来巨大商机。

上一篇:全球化的愿景与现实下一篇:科技文化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