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十二郎文》论文(共4篇)
《祭十二郎文》论文 篇1
具有动人心魄的美学力量的必定是真而浓的情愫。有表现力的文学, 一定能打动人。《祭十二郎文》和当代女作家宗璞的《哭小弟》都是影响深远的祭文名作, 两篇祭文的情感表现力都很到位, 骨肉亲情、悲痛之情溢于言表。每次诵读, 我们都会随作者情感的真挚流露而感同身受。
从整体来看, 两篇祭文都是以“悲情”贯穿全文。传统祭文以四言韵语为固定格套, 韩愈为抒写自己对十二郎悲痛至深的真挚感情, 打破了古代祭文骈俪的韵文特点, 不受韵文的约束, 不顾老一套的旧格式, 用散文淋漓尽致地抒写了他胸中的哀诚。不俗套不空洞, 风格自然朴实。从叙述幼时的悲苦, 以至成年时事业和功名的不顺, 生之痛苦自不堪言, 又加上比自己年幼的侄儿先自己而去, 悲痛使作者情不能已。问天、问地、问死者、问自己, 极写不能相信、不敢相信, 但侄儿已死, 这是事实, 感叹事实太残酷、太无情。骨肉至情的真情流露尽诉笔端。清人吴楚材、吴调侯对本文评价更高:“情之至者, 自然流为至文。读此等文, 须想其一面哭, 一面写, 字字是血, 字字是泪。”[1]
《哭小弟》贯穿全文的同样是凄楚哀婉的情调。文章自始至终紧扣“哭”字, 字字句句都是哭诉对小弟的留恋。作者从哭小弟病逝开始, 接着是哭他想吃对虾, 哭没有人再叫自己“小姊”, 哭肿瘤拳头大, 哭手术后复发, 哭“双肩挑”, 哭“汗流浃背”, 哭同事来信, 哭无怨无悔, 一直到哭蒋筑英、罗健夫, 最后以“小弟, 我不哭”收尾。宗璞不仅为自己家庭过早地失去一位骨肉至亲而放声大哭, 而且为国家民族过早地失去一位英才而哭泣, 全部材料都是以作者极度悲怆的情感来融贯的。通过对小弟大量感人肺腑的事迹的回忆, 字里行间饱含真情, 读来令人肝肠寸断。
但二者因为时代的不同, 文章表达情感的方式也有很大的差异。
一
一般祭文大都对死者歌功颂德, 韩愈的《祭十二郎文》只追叙与侄儿的生活和深厚感情, 表达对侄儿无尽的哀思。作者与死者虽为叔侄, 却情同手足, 哀伤痛彻心扉, 这是人之常情。另外, 韩氏家族本来就人丁不旺, 十二郎的死无疑对家族而言是雪上加霜。古代人都很注重门庭家道, 韩愈的切肤之痛、至悲至痛, 足以引起读者强烈的共鸣。加上十二郎之死纯属意外, 没想到不过是一种常见的软脚病, 会让侄儿丧命, 意想不到的打击使作者更为悲痛, 对侄儿的遽死追悔莫及。在这样的心境下, 作者又饱受宦海沉浮之苦, 有感而发人生无常。自己的悲苦, 为侄儿的悲痛更蕴含了无限的酸楚。作者不怕死, 因为死后可以和十二郎见面, 甚至视死为幸。但又担心死后不能相见, 连为侄儿悲痛的机会都没有了, 因此又陷入了深深的矛盾之中。情感的流露也仅仅局限在亲情方面。
《哭小弟》文章的立意, 不仅仅是悼念小弟, 还称颂了我国优秀的知识分子为祖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无私奉献的精神。宗璞深受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的影响, 所以她的散文既具有中国传统散文的典雅, 又表现出尊重个体生命价值的现代意识。另一方面, 学者和女性的双重身份, 也使宗璞散文呈现出深邃的生命意识与细腻的生命感悟并存的独特风格。[2]
小弟英年早逝, 蒋筑英、罗健夫等一批知识分子也都是英年早逝, 文章的题目是哭小弟, 但实际上是哭这迟开而早谢的一代人。作者的用意也不在悲痛本身, 而在于揭示这一代知识分子为什么会迟开早谢。小弟的病逝从表面上看, 是由于肩上的担子过重, 自己又过于废寝忘食, 累死的, 是由于错误的诊断把诊治的机会给耽误了, 但更重要的是由于长期的不堪重负的精神压力。笔锋直指新中国成立十七年来极“左”路线的反复肆虐, 特别是“文化大革命”期间的残酷迫害。这种迫害的后果就是“文化大革命”后一批年富力强的知识分子英年早逝, 以及由此给国家造成的难以估量的重大损失, 而知识分子“担惊受怕”的普遍心理的酿成, 则说明那时的政治压力是多么深重。比起韩愈来说, 宗璞已把个人的情感撒播到众多知识分子, 进而为他们呼告, 希望人们对知识分子给予更多的爱护和关注。“哭小弟”从字面上看, 自然是为小弟的早逝放声一哭, 但就文章的具体内容来看, 已升华为对一代知识分子的痛惜, 这一点和古代的祭文有很大的区别。
二
从两篇文章的整体结构和写作方式来看, 也有差异。《祭十二郎文》行文结构是按照时间顺序来叙述的, 并且具有抒情与叙事相结合的特点。先通过对幼时的孤苦伶仃、形影相吊的悲情描述;及成年的多次科举不第, 四处漂泊, 居无定所;到“去年”的身体不佳, 担心自己会死掉, 十二郎会孤苦留在世上;再到“今年来”自己的身体每况愈下, 及叔侄二人之间三别三会的叙述, 突出了两人之间的深厚情谊。文章叙事的内容紧紧围绕叔侄二人生离死别的中心来写, 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与侄儿的感情非同一般。作者更把听到侄儿死讯后的复杂情感蕴含其中, 叙事抒情达到了完美的统一。
《哭小弟》的整体建构虽看起来十分散漫, 但读起来又觉得自然流畅、浑然一体。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 科教兴国的呼声越来越受到各方面的重视, 知识分子的地位和作用也越来越显示出重要性。可是, 上世纪五十年代、六十年代的中国知识分子, 历经多次政治运动, 长期受极“左”思潮的挤压, 特别是“文化大革命”期间备受肉体和精神上的折磨, 因此, 不少人积劳成疾、积冤成疴, 而于“文化大革命”后八十年代初期英年早逝, 这在当时的知识界造成了很大的反响。宗璞在小弟去世后, 联想到一些中年知识分子的命运, 强忍悲痛, 写下了这篇浸透泪水的悼念散文。她为知识界痛惜, 也为国家痛惜, 并希望这样令人痛惜的事不再发生。
和《祭十二郎文》不同的是文章不是按照小弟一生的时间顺序展开, 也不是按照北京、东北、城都、陕西、医院的空间位置展开, 更不是聚集在某一点上靠联想辐射生发开去, 而是把一生的工作情况、治病的经过、人们追怀的情景, 都分割成许多片断, 然后将它们交错地呈现在读者面前。开头就说“小弟去了”, 接着写他小时候冬天用冷水洗脸, 看起来是倒叙法, 可是接下去又跳到了“手术室”;接着写小弟大学毕业, 却又一下子跳到了逝世那天, 而后则又回到生病前的工作。如此跳跃交错, 着实令人一下子理不出头绪来。其实, 《哭小弟》主要是以深切的悼念之情来融贯看似零散的材料, 体现出散文既要散又要聚、散而能聚的基本特征。一般说来, 散文的表层人、事、物是多变的, 往往以多姿多彩取胜, 而内在情理却必须是一以贯之的, 或以意聚, 或以情贯, 或情意交融通贯。从心理学角度看, 《哭小弟》的散是有表现价值的。人在激情热烈特别是悲哀至极时, 理智受到抑制, 思路比较紊乱, 而想象和联想却往往比较活跃, 只不过片断性、跳跃性较强。《哭小弟》的结构正体现着材料的安排与心理规律的统一, 材料的跳荡交错, 恰恰表现出“我”内心的极度悲痛, 这或许就是作品整体建构的艺术匠心所在吧。同时, 本文把记叙、抒情、议论紧密结合, 使叙事、抒情、说理水乳交融, 是本文在写作上另一鲜明的特点。具体表现:以叙带议, 叙中带议, 以叙为主, 夹叙夹议;即事抒情, 情理统一。这种表达方式既深化了主题, 又升华了人物的思想境界, 从而加强了作品感人的力量。
三
从两篇文章的人物艺术表现方式来看也有差异。采用对话形式, 是《祭十二郎文》的一个重要特点。全文用第一人称和第二人称来写, 话语朴实, 作者娓娓道来, 仿佛十二郎就在自己面前, 就好像自己和侄儿在亲切地交谈;又让读者感到, 逝者已逝, 但其亡魂依然可听到他的家常絮语;甚至作者对侄儿的病因、死期还进行了询问。这种对话形式, 如泣如诉, 显得格外自然真切, 感情色彩和抒情意味颇为浓厚, 因而也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和抒情性。
《哭小弟》人物描写的特点是重在细节和烘托。本文选用典型材料, 在记事基础上通过抒情和议论来表现人物品质和深化主题。写真人真事, 特别是“普通人”, 不能像小说那样进行虚构, 不可能有惊人的情节和重大的场面, 因而主要是于细微处见精神, 通过一系列的细节描写来显示人物的精神面貌。小弟的形象几乎全是由细节组合起来的:已经卧床不起, 还要留着几份航空材料“想再看看”;马上要做手术了, 却要求先去开个讨论会回来再做;小时候冬天用冷水洗脸, 还给姐姐做榜样;医生说他的病治不好了, 他还面带笑容, 毫不介意;每有大型试验, 他总是仔细“检查每一个螺丝钉, 每一块胶布”;夏天最酷热的时候, 他还坚持“伏案看资料”;疾病常使他“从睡眠中疼醒”, 工作中有时会疼得“大汗漓淋”。即使用一句话来写人, 也尽可能地具体:“我也哭蒋筑英抱病奔波, 客殇成都;我也哭罗健夫不肯一个人坐一辆汽车!”这些细节, 叠加式地强化出一代知识分子无私奉献的精神。本文的人物描写还重在侧面烘托, 而且手法也多姿多彩, 笔墨娴熟。写他动手术时, 室外拥来许多人, “一定要等着, 准备随时献血”;说他在家庭中, “多年来, 家里有什么事, 大家都会这样说:‘等小弟回来’, ‘问小弟’”。文章中还摘录了小弟病逝后他的同事的来信, 充满了怀念、痛惜之情。特别是父亲冯友兰的挽联:“是好党员, 是好干部, 壮志未酬, 洒泪岂只为家痛;能娴科技, 能娴艺文, 全才罕遇, 招魂也难再归来!”更是从侧面对小弟一生的品格和命运作了全面概括。其实, 文章自始自终浸泡在“我”的泪水和呼唤之中, 令人揪心, 这本身就是对小弟高尚人品的最好烘托和渲染。
除此之外, 两篇祭文的语言也各有特色。韩愈的祭文语言朴实, 抒情性较强, 用助词多, 还特别注重虚词的应用以增强行文的感染力, 全文多处反复运用了“而”、“邪”、“也”、“矣”、“乎”等语气词。其最妙处, 自“其信然耶”以下至“几何不从汝而死也”一段, 仅三十句, 凡句尾连用“耶”字者三, 连用“乎”字者三, 连用“也”字者四, 连用“矣”字者七, 几乎句句用助辞矣!而反复出没, 如怒涛惊湍, 变化不测, 非妙于文章者, 安能及此![3]抒情的语气, 使表达的感情更加强烈, 而且增强了文章顿挫有力的节奏, 突出了作品的感人力量。
《哭小弟》赞颂小弟时多处运用细腻的语言, 细腻的语言有助于准确地表达人物的内心世界。用两个“不知不觉间”, 来回忆小弟在事业上的进展, 让读者感觉时间飞逝, 但小弟在工作上的进展更快。由此, 姐姐对小弟的敬佩之情不言而喻。另外, 本文的语言还比较隐晦, 多处运用了象征暗示笔法。这也是古代祭文所没有的特点。当写到小弟“积劳成疾”、“积郁成疾”时, 作者说:“大多数人则挑起过重的担子, 在崎岖的荆棘丛生的, 有时是此路不通的山路上行走。”这些隐喻的内涵都是指向“那些年”中国知识分子的艰难处境和可悲命运, 指向极“左”路线长期肆虐所造成的深重灾难和罪恶。对此, 作者没有正面铺张扬厉, 或许是出于审美的需要, 或许是由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 “文化大革命”刚过, 极“左”思潮的余热尚未散尽, 还未到作者畅所欲言的时候。但不管怎样, 我们应当不难感受到, 滚动在文章行文中的复杂激情和潜藏在所写人事背后的深层意蕴。
总之, 两篇祭文尽管出自不同时期不同作者之手, 但还是有颇多异曲同工之妙, 因此, 把这两篇文章比照阅读, 多加分析, 总能受益匪浅。
参考文献
[1]吴楚材, 吴调侯.古文观止[M].北京:中华书局出版社, 2008.[1]吴楚材, 吴调侯.古文观止[M].北京:中华书局出版社, 2008.
[2]刘燕苹.论宗璞散文的生命意识[J].平顶山学院学报, 2006 (6) .[2]刘燕苹.论宗璞散文的生命意识[J].平顶山学院学报, 2006 (6) .
[3]费衮.梁溪漫志[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5.[3]费衮.梁溪漫志[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5.
《祭十二郎文》论文 篇2
教学重点 1.鉴赏韩愈散文的叙事中抒情的特点。2.学习本文破骈为散、不拘常格的语言形式。
3.反复诵读,体会文章悲伤凄婉的感情基调。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1.介绍作者及文体。2.朗读课文,积累字词句。3.整体感知文意,理清文章思路,体会本文的抒情色彩。
一、导语设计 上高中后,我们已学过两篇祭悼之文(学生七嘴八舌地回答),即恩格斯的《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和雨果的《巴尔扎克葬词》。这两篇文章都是从理性的角度对逝者的一生进行了高度的评价,而今天我们要学的这篇被誉为“祭文中千年绝调”的《祭十二郎文》却是完全从感性的角度,用边泣边诉的方式,抒发了韩愈对侄儿老成之死的至悲至痛的感情。
二、解题
1.作者简介 韩愈(768~824),字退之,河南南阳(今河南孟县)人,郡望河北昌黎,又称昌黎。唐德宗贞元八年(792)进士,任汴州、徐州幕府推官。贞元十八年(802)入国子博士、监察御史,因议赈关中旱,贬阳山(今广东阳山县)令,后入为国子博士,累官至中书舍、邢部侍郎。819年,因上《论佛骨表》贬潮州刺史。820年冬入长安,历任国子祭酒、京兆尹兼御史大夫、史部侍郎等。
在文学上,他领导了著名的古文革新运动,反对浮艳华美的骈文,恢复散句单行、自由朴实的秦汉散文艺术,掀起了散文的新高潮,奠定了唐宋八大家古文的基础,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祭十二郎文》就是一篇破骈为散的祭文。
2.文体介绍及本文与一般祭文的区别。(1)祭文(悼词)一般先简介死者逝世情况(职务、时间、地点、死因、享年等),表示哀悼之情;然后介绍死者生平事迹,评价其功德贡献;最后向死者亲属表示吊唁慰问,号召生者学习死者的品质精神。(2)本文既不同于传统祭文,又不同于韩愈本人撰写的其他大量的哀辞、祭文、铭状、碑志。那些都是应约而写,是念给生者听的。而本文不为发表,是作者面对死者叙往事诉衷肠的肺腑之言,正所谓“未尝有意为文”却达到了“文无不至”的境界。《红楼梦》中“宝玉祭晴雯”的《芙蓉女儿诔》就属于这种真情自然宣泄的文字。
三、自读课文,疏通文章
1.梳理字句。(1)听读。放古典音乐,教师伴随着音乐有感情地范读课文,要求学生注意感情的起伏变化。(2)诵读。学生齐读全文。注意字音及字形的准确性。
出示投影:
①选出下列注音正确的一项
A.及长(cháng)长者存(zhǎng)尚飨(xiǎng)
B.不省所怙(shěng)省坟墓(xǐng)窆不临其穴(biǎn)C.殒其生(yǔn)夭其嗣矣(cí)丞相薨(hōng)D.汴州(biàn)归取其孥(nú)殁南方(mò)
②指出下列字形没有错误的一项
A.万剩之公相 B.零叮孤苦 C.衔哀致诚 D.如耽兰之报
参考答案
①D(A.及长cháng;B.不省所怙;C.夭其嗣矣)
②C(A.剩——乘;B.叮——丁;D.耽——耿。)2.学生自由读课文,结合注释疏通文意。
出示投影(注释词语,归纳特殊句式)
(1)吾少孤;幼年死去父亲。
不省所怙:依靠。《诗经·小雅·蓼莪》有“无父何恃”的句子,后因取“怙恃”为父母的代称,所怙,即指父亲。
请归取其孥:妻子和儿女的统称,即指家属。
函相甍:古代称王侯死叫甍。唐代以后二品以上官员死亡叫甍。
辍汝而就:停止,这里指离开。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乎:子息,后代。
不克蒙其泽乎;承受、蒙受。窆不临其穴:葬时下棺入穴。其又何尤:怨恨。(2)惟兄嫂是依:宾语前置句。
其又何尤:宾语前置句。汝其知也邪?其不知也邪:选择疑问句。
呜呼!其信然矣:感叹句。
3.自由发问,提出问题由师生共同解决。
四、理清思路,体味抒情色彩
1.问题:按祭文的一般格式,全文可分为哪几部分?
讨论后明确:全文除首尾两段是祭文的固定格式外,中间按“生前——身死——死后”来组织文章。第一部分交代祭奠时间、祭奠对象,最后一段再抒悲情以祭文常用语结尾。中间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2~3段)写侄儿生前与自己孤苦相依的至厚亲情,为后文抒情作铺垫。第二部分(4~9段)写侄儿身死情况及自己的悲痛之情。第三部分(10段)交代侄儿死后安排,包括守丧、迁葬、抚养侄儿子女的情况,自责之情令人动容。
2.指导诵读(1)指定一名学生朗读课文。(2)集体朗读第5、10两个抒情段。
明确:第5自然段是作者得到侄儿猝死消息的一段,作者连用三个“邪”字,三个“也”字,三个“乎”字和五个“矣”字来抒发感慨,表示不愿相信十二郎的死的真的,又不得不信的矛盾心情。诵读时应读出抑扬顿挫、跌宕起伏的感情来。(解说:本文在写法上采用了叙事与抒情相结合的方法,其中抒情的段落为2、5、10、11自然段,有标志性的词语,即段首的“呜呼”,叙述穿插于其间。多郎读,体味抒情色彩,为鉴赏作铺垫。)
五、课堂小结 本文是祭文中的“千古绝唱”,要想理解文章的思想感情,就应多读课文,本节课的目的就是在反复诵读中理清作者的感情思路,初步学习了文章的边诉边泣、波澜起伏的特点。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1.鉴赏课文的思想内容和艺术手法。2.体会作者融于字里行间的至真至切的亲情。
一、检查背诵 1.教师范背。2.学生集体背诵。3.抽查学生背诵。
二、体会叙事和抒情相结合的感人效果
1.提问:文章从哪些方面写了韩愈的家境身世?请从文中找出有关的句子。
多媒体显示:(1)少年孤苦:“吾少孤”“惟史嫂是依”“零丁孤苦”“两世一身,形单影只”“在孙惟汝,在子惟吾。”
(2)为谋生聚少离多:“其后四年,而归视汝”,“又四年„„遇汝从嫂丧来葬”,“又二年„„汝来省吾,止一岁”,“吾去汴州,汝不累来”,“吾佐戎徐州;„„汝又不果来”。
(3)未老先衰:“吾年未四十,而视茫茫,而发苍苍,而齿牙动摇”,“我自今年来,苍苍者欲化而为白矣,动摇者欲脱而落矣,毛血日益衰,志气日益微”。
(4)子女年幼:“汝之子始十岁,吾之子始五岁,少而强者不可保,如此孩提者,又可冀其成立邪”,“教吾子与汝子,幸其成”,“长吾女与汝女,待其嫁”。
2.提问:本文以抒情为主,请同学们在文中的找出重在抒情的段落,看看有什么标志性的词语。
明确:本文抒情的段落有2、5、10、11自然段,标志性的词语为段首的“呜呼”。3.提问:本文并非连续抒情,而是把难似抑制的悲哀融于家常琐事之中,试分析这种抒情的特点。
明确:本文感情的抒发是波浪式的。
(1)作者沉痛之情积蓄已久,所以一提起笔感情便禁不住喷涌而出。父母早亡,“惟兄嫂是依”,“中年兄殃南方”,“两世一身,形单影只”,如今侄儿这童年的伙伴,“两世”中的“一世”竟又离开人世,这诸多的不幸怎能不叫作者悲从中来?于是便自然引发了作者的第一次抒情。
(2)作者在抒悲惨身世中宣泄了感情,之后自然转入对自己同侄儿的三会三别的回忆之中。
(3)韩愈与老成在不期然中已成永别,想起“少者殁而长者存,强者夭而病者全”,他的悲情又陡然而起。令读者仿佛看到作者泪流满面地哭诉:“呜呼!其信然邪?其梦邪?其传之非其真邪?”“呜呼!其信然矣!”不愿信其真,又无法否定的无可奈何,抒发了自古以来有过至悲至痛感情的人们的共同感受。(4)通过感情的再次宣泄之后,文章又转入低沉的叙述。推测侄儿得病的原因、去世的日期,对侄儿后事、家务的安排及吊慰家属等。
(5)作者好像在同死者话家常,但想到侄儿的生、病、死、葬料理不到又陷入了沉痛的自责,悲情再一次喷涌而出。“彼苍得天,易其有极!”如果说先前之悲只是悲侄 儿之死,而此时已转而为无限的悔恨和对不公平的上天的诅咒了,并且表示了自己“无意于人世”的沉痛心情。
全文悲起悲结,中间穿插了两次叙述,抒悲情是本文的主题,是茂盛枝叶,而叙述则是文章的框架,是悲情的依托。悲情在回忆中不断加深。这种波浪式的结构使作者的悲情表达得淋漓尽致。
4.提问:本文写得至悲至痛,试思考作者在悲侄儿之死的同时,还抒发了哪些悲情?
明确:(1)悲叹家族人丁不兴。封建社会门第家族观念极强。韩愈出身于小官史家庭,家庭浓厚的儒学思想深深影响了他,而人丁不兴,使他尤其看重家庭成员。然而父母早亡,兄殁南方、两世一身等久已令他体会到家境凄凉之悲了,而如今侄儿又撒手西去,儿子、侄孙尚年幼,韩氏能支撑门面的只有韩愈自己,家族之事边连个商量之人也找不到。这无限的孤独怎不使他悲从中来,进而想到“无意于人世”呢?
(2)悲叹自己仕途失意。韩愈19岁便离家到京城求发展,但却多次应考落第,25岁中进士后还要到处请求权贵援引举荐(如《与于襄阳书》),29岁才开始入仕途。到35岁写作本文之时的几年间,却辗转迁徙,京城、汴州、徐州、宣城四处漂泊。他饱读诗书,才华出众,却不得施展,内心自然郁郁寡欢,而此时又得侄儿突然去世的消息,悲痛之中情不自禁地蕴含了自身无限的酸楚。于是他便喊出了“诚知其如此,虽万乘之公相,吾不以一日辍汝而就也的肺腑之言。”
5.学生思考:作者是怎样在这些看似平淡的家境叙述中抒发悲情的?
同桌共同讨论后明确:作者写这篇祭文的目的不在称颂死者,而在于倾吐自己的至痛之情。他紧紧围绕着叔侄间生离死别这个中心,选取那些值得怀念、忧戚,或感到遗憾的生活琐事,写来如叙家常,充满着生活气息,让人深感真实、可信。作者又不是纯客观地叙事,而是黄型事件的叙述中,侧重抒写自己的无比哀痛之情,他以痛惜、遗憾、内疚之情来叙事,叙事中处处含情,使得叙事、抒情水乳交融。作者又充分运用第一人称的方便,尽情地把自己的一切感受都倾注到叙事之中,写得如泣如诉。
三、艺术手法的体现 提问:本文作为一篇优秀的古代散文,具有其独特的艺术魅力,请归纳艺术手法体现在哪些方面? 学生思考后明确:
1.破骈为散、自由多变的形式。祭文是一种古老的文体,形式上多采用四方韵文或骈文,篇幅短小,十分呆板。韩愈此文,完全突破了四言韵文和骈文的框框,用纯净的散文体自由抒写。为人们用祭文充分表达思想感情提供了极大的方便。
2.强烈的抒情性和巨大的艺术感染力。本文以生活琐事为依托,抒发了作者对侄儿之死的至悲至痛的情感,并且采用了反复直抒的方法,让人读其文能想见其为文时边哭边写、痛不欲生的情状,引起强烈的感情共鸣。
3.语言朴素自然,不事雕饰。《古文观止》评此文:“未尝有意为文,而文无不工”。韩愈写这篇祭文,不是有意做文章,而是为了倾吐自己的真情,边诉边说,所以他能做到情至笔随,字字句句皆从肺腑中自然流出,毫无雕饰之痕迹。
四、组织学生探究性学习
辩题:商品经济时代还要不要亲情 1.学生推荐两个小组还要不要亲情
正方观点:亲情、友爱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任何时候都不可丢。
反方观点:商品经济时代,适者生存,不能因亲情阻碍了前进的步伐。2.双方稍作准备后辩论开始。
参考内容:
正方: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尊老爱幼、亲情友爱是传统美德,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是不能丢的。试想一个丢掉传统不顾社会舆论的人,即使有经济头脑,他在现实生活中依然是寸步难行的。因为丢掉亲情,就意味着冷酷无情,这样的人在社会上是站不住脚的。因此要想在经济大潮中立于不败之地,就要树立自己的形象,就不能丢掉亲情。反方:亲情固然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但商品经济时代,时间是金钱,效率是生命,商场如战场。如果一个人一味地顾及亲情,就会为亲情所累。试想一个企业,如果大部分人员都是亲戚朋友,那该是一个什么样子呢?员工犯错不能说,违规不能裁,没有忧患意识,没有竞争意识,这样的企业怎能立于不败之地呢?因此在商战中,要想有所作为,就不能为亲情所累。
五、课文总结 韩愈是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他身体力行,在写作本文时一改以前祭文死板的骈文形式,破骈为散,通过自由抒写的散文形式,尽情地倾吐自己心中的悲痛,开了祭文自由抒情的先河,我们应学习韩愈的创新精神和严谨的治学态度。
第二课时板书设计
幼时为伴,未尝相离(2段)1.生离之情
融情于事
死别之情 .祭奠之情 三别三会,聚少离多(3段)少、强先殁,不合常情(4段)惊闻噩耗,疑梦非真(5段)若死有知,愿从汝死(6段)子孙幼弱,睹之生悲(7段)病因死期,萦廻于心(8、9段)吊慰、改葬、事事不忘
《祭十二郎文》论文 篇3
一、立足文字体悟,悟读情感美
刘勰在《文心雕龙》中写到:“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吴楚材、吴调侯曰:“情之至者,自然流为至文,读此等文,需想其一面写,一面哭,字字是血,字字是泪。未尝有意为文,而文无不工,祭文中千年绝调”[2]。从悟读文字入手,以“一种相依”、“两种离合”、“三种纠结”、“四种抚慰”的内容提炼为教学支点,是体悟情感美的有力抓手。
1. 一种相依
韩愈幼年失去父母,跟着大哥韩会生活,而十二郎虽为二哥韩介之子,但过继给大哥韩会,所以韩愈和十二郎从小一起生活,名为叔侄,实为兄弟手足。中年,兄殁南方,韩愈和十二郎皆幼,从嫂归葬河阳。既又与汝就食江南。零丁孤苦,未尝一日相离。韩氏家门承先人后者,在孙惟汝,在子惟吾。两世一身,形单影只,何等凄凉。尤其是嫂抚汝指吾而言的细节描写,像一把利剑穿心,直教人身心俱碎。在注重门庭家道的古代,作为“两世一身,形单影只”的他们,相仿的年龄,相同的际遇,更加明白双方对于彼此的意义,成为对方生命中最重要的一部分。顺风顺水的亲情固然让人艳羡,但大风大浪中的相依更让我们动容和心碎。这种血浓于水的骨肉亲情怎能不令人悲痛欲绝?
人生的际遇让韩愈和十二郎的关系远远超越了叔侄亲情,成为人生路上相互搀扶的一道风景,成为相依为命的一路旅人。一种相依,是他们生存状态的高度概括,也是叔侄灵魂取暖的精神佳肴。
2. 两种离合
一种是生之离合。“吾年十九,始来京城。其后四年,而归视汝。又四年,吾往河阳省坟墓,遇汝从嫂丧来葬。又二年,吾佐董丞相于汴州,汝来省吾。止一岁,请归取其孥。明年,丞相薨。吾去汴州,汝不果来。是年,吾佐戎徐州,使取汝者始行,吾又罢去,汝又不果来。”短短11年,聚少离多,各种辛酸,述诸笔端。而当读到“呜呼!孰谓汝遽去吾而殁乎!吾与汝俱少年,以为虽暂相别,终当久相与处,故舍汝而旅食京师,以求斗斛之禄。诚知其如此,虽万乘之公相,吾不以一日辍汝而就也”时,作者的心完全碎了,后悔之情、难言之痛、宦海之悲、况味之苦跃然纸上。
一种是死之离合。“去年,孟东野往。吾书与汝曰:‘吾年未四十,而视茫茫,而发苍苍,而齿牙动摇。念诸父与诸兄,皆康强而早世。如吾之衰者,其能久存乎?吾不可去,汝不肯来,恐旦暮死,而汝抱无涯之戚也’!”作者悲痛欲绝,情不自已,想起去年给十二郎的书信,想起自己未老先衰的身体,想起诸父诸兄康强早逝的家族不幸,自然生发出“如吾之衰者,其能久存乎”、“恐旦暮死,而汝抱无涯之戚也”的“死的分离”的慨叹。作者想到自己将不久于世,生之长期别离,将会留给十二郎无尽的伤痛,哪会料到“少者殁而长者存,强者夭而病者全乎”的悲惨结局。作者的内心在不断地撕裂,不停地滴血。十二郎的死太不合常理,太让人难以置信,所以作者在“信”与“不信”之间陷入无尽的痛苦之中。“呜呼!其信然邪?其梦邪?其传之非其真邪?信也,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乎?汝之纯明而不克蒙其泽乎?少者、强者而夭殁,长者、衰者而存全乎?未可以为信也。梦也,传之非其真也,东野之书,耿兰之报,何为而在吾侧也?”质疑、纠结、无奈,全都化为万千的感叹,去指向那不是理由的理由:“呜呼!其信然矣!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矣!汝之纯明宜业其家者,不克蒙其泽矣!所谓天者诚难测,而神者诚难明矣!所谓理者不可推,而寿者不可知矣!”死之确凿,痛之灼灼。自己身体每况愈下,死而相见之期不远,倒像生出些许安慰:“虽然,吾自今年来,苍苍者或化而为白矣,动摇者或脱而落矣。毛血日益衰,志气日益微,几何不从汝而死也。死而有知,其几何离;其无知,悲不几时,而不悲者无穷期矣。”只是作者的伤痛并未减轻丝毫,反而更加炽烈,他是希望自己早死,好与十二郎“死之相合”。
“两种离合”是作者对十二郎的深切祭奠,也是作者家族凋零的切肤之痛,更是对人生无常的慨叹。难怪南宋学者赵与时在《宾退录》中写道:“读诸葛孔明《出师表》而不堕泪者,其人必不忠。读李令伯《陈情表》而不堕泪者,其人必不孝。读韩退之《祭十二郎文》而不堕泪者,其人必不友。”
3. 三种纠结
一是纠结于十二郎和我的孩子能不能长大成人?“少而强者不可保,如此孩提者,又可冀其成立邪?”
二是纠结于究竟是什么病要了十二郎的命?内心充满自责和悔恨:“汝去年书云:‘比得软脚病,往往而剧。’吾曰:‘是疾也,江南之人,常常有之。’未始以为忧也。呜呼!其竟以此而殒其生乎?抑别有疾而至斯极乎?”
三是纠结于十二郎的死期究竟是不是“六月二日”?对于日期的不确定,内心充满遗憾。
4. 四种抚慰
一是吊汝之孤与汝之乳母。二是改葬。三是告慰十二郎亡灵。四是代养子女。
二、立足文学比照,议读创造美
“祭文者,祭奠亲友之辞也。古文祭文,止于告飨而已。中世以还,兼赞言行,以寓哀伤之意,盖祝文之变也。”[3]可见,祭文产生较早,且不断变化发展。“在韩愈生活的时代,一般的祭文,虽然已有‘赞言行’‘寓哀伤之意’的内容,但多用四言韵文或骈文,形式呆板,篇幅短小,且多为称颂死者之词,华而不实,实际上成了一种有固定格套的应酬文字,换个人名,稍微变动一些内容,谁都可用。”[4]因此,套板的祭文实际上已经失去了它鲜活的生命力。
韩愈是“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他在古文创作上有其独特的主张。他在《答李秀才书》中指出“愈所为,不违孔子,不以雕饰为工。”在《醉赠张秘书》中写道:“至宝不雕琢,神功谢锄耘。”韩愈重视“唯去陈言,文从字顺”,以达到“善并美具”的境界。他认为,文章要达到文辞之美,应该有一个标准,即“引物连类,穷情尽变,宫商相宜,金石谐和”。
韩愈身体力行,践行自己的文学主张。《祭十二郎文》一改以前祭文死板的骈文形式,破骈为散,通过自由抒写的散文形式,尽情地倾吐自己心中的悲痛,开创了祭文自由抒情的先河,深刻地体现了韩愈的创新精神和严谨的治学态度。
为了深入地体味《祭十二郎文》的创造美,教学本文,我特地精选诸葛亮的《祭周瑜文》进行对比阅读,在对比中品悟韩愈作品的创造美。
两文赏读,诸多相异,究其精要,惟形式内容之别。
形式上,《祭周瑜文》骈文写就,韵文入题,整齐深情,回环往复。《祭十二郎文》破骈为散,酣畅自由。
内容上,《祭周瑜文》重在称颂死者和痛悼之情。正文部分,先从周瑜的幼学、弱冠、壮力、丰度、气概、弘才等不同方面高度概括周瑜短暂而辉煌的一生:“吊君幼学,以交伯符;仗义疏财,让舍以居。吊君弱冠,万里鹏抟;定建霸业,割据江南。吊君壮力,远镇巴丘;景升怀虑,讨逆无忧。吊君丰度,佳配小乔;汉臣之婿,不愧当朝。吊君气概,谏阻纳质;始不垂翅,终能奋翼。吊君鄱阳,蒋干来说;挥酒自如,雅量高志。吊君弘才,文武筹略;火攻破敌,挽强为弱。”思路清晰,层次分明,用词简约精炼、非常老到。接着充分描述、渲染周瑜之死给人们带来的巨大悲痛及哀悼之情:“想君当年,雄姿英发;哭君早逝,俯地流血。忠义之心,英灵之气;命终三纪,名垂百世,哀君情切,愁肠千结;惟我肝胆,悲无断绝。昊天昏暗,三军怆然;主为哀泣,友为泪涟。”这一节既痛惜了周瑜的英年早逝,又渲染了现场的哀悼气氛,三军悲怆,主人哀泣,朋友洒泪,痛彻心扉。最后写孔明与周瑜的相识、相知、合作:“亮也不才,丐计求谋,助吴拒曹,辅汉安刘。掎角之援,首尾相俦;若存若亡,何虑何忧?呜呼公瑾!生死永别!朴守其贞,冥冥灭灭。魂如有灵,以鉴我心;从此天下,更无知音!呜呼痛哉!伏惟尚飨。”以明哀痛不绝之情。
《祭十二郎文》则突破了以称颂死者为主的惯例,以十二郎之死为起点,文思泉涌,联想开合,叙与十二郎的不幸身世及家门衰微、宦海沉浮、内心纠结等人生琐事,融诸多往事于传神的细节描写之中,情动而词微,开合之间,尽是作者对死者的痛悼之悲、门衰之哀、宦海之慨和人生之叹。
韩愈的《祭十二郎文》情感丰富,它大大丰富了祭文的内容和抒情功能。难怪茅坤评为“奇崛”。姚范以为“他人无此”。刘大櫆也说:“祭文退之独擅。”不可企及,无可超越,源于韩愈的创造魅力。
三、立足文化归因,美读个性美
文化是凝结在物质之中又游离于物质之外的,能够被传承的国家或民族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它是人类相互之间进行交流的普遍认可的一种能够传承的意识形态,是对客观世界感性上的知识与经验的升华。归因是指人们对他人或自己行为原因的推论过程。具体地说,就是观察者对他人的行为过程或自己的行为过程所进行的因果解释和推论。文化归因就是从文化的角度对他人或自己的行为过程所进行的因果解释和推论。
《祭十二郎文》感情炽烈,很适合学生品读。学生经历不同,理解不同,诵读的味道也不同。让学生选自己喜欢的段落或句子有个性地美读,并能从文化归因的角度说出自己美读的理解,加深对文本的深层体悟,体现不同美感。
教学中,这个环节,学生参与热烈,有的读得声嘶力竭,有的读得涕泪交流,有的读得肝肠寸断,有的读得哽噎抽搐,有的甚至用唱,竭尽自己之能事。通过个性美读,学生在情感渐染中与文字对话,与自己对话,与作者对话,抵达作品灵魂。
印度大诗人泰戈尔曾经说过:“教育的目的是应当向人类传送生命的气息。”这种生命的气息,就是要尊重人性,体察人情,秉持人道,耕耘人心。我想,《祭十二郎文》的文化审美赏读,应该是奔向这一目标的。
注释
1[1]《唐宋八大家文钞·昌黎文钞》评语卷十六,明·茅坤语。
2[2]《古文观止》评语卷八。
3[3]徐师曾《文体明辨》。
祭十二郎文教案 篇4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弄通课文,积累掌握一些重点文言实词与虚词,把握典型文言句式。
2.掌握相关的文学常识。
3.理解课文破骈为散和边泣边诉的语言形式。
4.珍惜生命,关爱亲人。
教学重难点及解决方案:
1、《祭十二郎文》被古人称为“祭文中千年绝调”,读懂课文,排除语言障碍,了解课文融抒情于叙事的特点,把握文章边泣边诉的语言形式,体会作者悲哀痛切的思想情感,是学习的重点。本文篇幅较长,叙事较为纷繁,行文中多有文意的转折,是学习的难点。
2、抓住贯注全文的一个“情”字,疏理文章层次、脉络,以简驭繁。
教学方法:诵读法。
教具学具: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进学解》
读《出师表》不下泪者,其人必不忠;读《陈情表》不下泪者,其人必不孝;读《祭十二郎文》不下泪者,其人必不友;(以上苏轼语)读《报任安书》不下泪者,其人必不为人。(后人续)
在韩愈诸多优秀的抒情散文里,《祭十二郎文》当推为其中的佼佼者,该文在我国浩繁的古代散文作品中,亦是不可多得的珍贵名篇,历来被誉为“祭文中千年绝调”。
《古文观止》的编选者说道:“情之至者,自然流为至文。读此等文章,须想其一面哭,一面写,字字是血,字字是泪。”
二、学习新课
1.相关的文学常识、背景。
(1)韩愈,字退之,世称韩昌黎,唐代著名文学家。他生活在中唐时期,在文学方面影响很大,他的主要贡献是与柳宗元一起倡导了“古文运动”,主张恢复先秦,两汉的优秀散文传统,摒弃南北朝以来矫揉造作的骈体文,他主张文章要有充实内容,学习古文应“顺其意而不顺其辞”,“惟陈言之务去”,力求“文从字顺”,这些主张是进步的积极的,并对后世产生很大影响。宋代欧阳修、“三苏”父子、曾巩、王安石,明清两代归有光、唐顺之、方苞、姚鼐等许多著名散文家都是继承了韩柳的文学传统或受其明显的影响,在各自的散文创作中取得辉煌成就。
(2)韩愈在散文创作中,实践了他的文学主张。写了大量的政论、赠序、杂说、祭文、墓志铭,他的议论文很少引经据典地说教,而是以形象化的语言、生动的比喻和鲜明的对比手法,写得很有说服力,《师说》是典型一例;记叙文也十分生动,写人、记事、状物都很感人。《祭十二郎文》是一篇祭文,悼念侄儿,叙述家庭、身世和生活琐事,抒发悲伤情感,写得情真意挚、凄楚动人,很有特色,后人评价很高。
(3)韩愈三岁时就死了父亲,由兄嫂抚养长大。长兄韩会无子,次兄韩介有子韩老成,在族中同辈排行十二,故称十二郎。按封建社会的规矩,十二郎过继给韩会为子,因此韩愈与十二郎自幼相守,历经患难“零丁孤苦,未尝一日相离”,感情深厚,虽为叔侄,却情同手足。成年后,韩愈仕途不顺,二十五岁方登进士第,后做官又触犯权贵,触怒唐宪宗,多次遭贬,因四处漂泊而很少与十二郎见面。后唐穆宗继位,韩愈官运好转,叔侄二人能够相聚之时,突然传来十二郎病亡的噩耗,使韩愈悲痛欲绝,也勾起他辛酸的回忆,于是写下这篇祭文。
2、听范读录音,注意下列字的读音。
闻汝丧(sàng)
及长(zhǎng)
不省(xǐng)
所怙(hù)
兄殁(mò)南方
省(xǐng)坟墓
归取其孥(nú)
丞相薨(hōng)
佐戎(róng)徐州
汝遽(jù)去
万乘(shèng)之公
相殒(yǔn)其生
窆(biǎn)不临其穴
尚飨(xiǎng)
3.学生朗读课文,把握内容大意。
全文12段环环相扣,以悲痛之情为线索组织全文,体现思路的发展,先回忆叔侄相依为命,感情至深,这是前提;接着围绕侄儿的死,叙写了自己的惶惑、痛悔和强烈的感情震荡,为高潮奠定基础;最后诉说自己的心迹,在恸哭长号中伤痛之情达到高潮。全文写来情真意切,感人至深,读后令人潸然泪下。
4、读课文时注意下列字词(1)通假字
远具时羞之莫
零丁孤苦
皆不幸早世
敛不凭其棺
终葬汝于先人之兆
以待馀年
(2)词类活用
图久远者,莫如西归
恐旦暮死
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
汝之纯明宜业其家者
长吾女与汝女
(3)古今异义
少年
(4)一词多义
幸
A皆不幸早世
省
A不省所怙
B教吾子与汝子,幸其成 B 汝来省吾
其A请归取其孥
B如吾之衰者,其能久存乎?
C呜呼!其信然邪?其梦邪?
D曷其有极
E自今以往,吾其无意于人世矣
F死而有知,其何离?
虽
A以为虽暂离别,终当久与相处
始
A吾年十九,始来京城
B虽万乘之公相,吾不以—„
B 汝之子始十岁
(5)变式句
①惟兄嫂是依
②吾念汝从于东
③吾佐董丞相于汴州
三、巩固新课
朗读课文。
四、布置作业
读课后《河之水二首寄子侄老成》,理解诗中的情
板书设计:
祭十二郎文
韩愈
闻汝丧(sàng)
及长(zhǎng)
不省(xǐng)
所怙(hù)
兄殁(mò)南方
省(xǐng)坟墓
归取其孥(nú)
丞相薨(hōng)
佐戎(róng)徐州
汝遽(jù)去
万乘(shèng)之公
相殒(yǔn)其生
窆(biǎn)不临其穴
尚飨(xiǎng)
教学后记:
汉魏以来,祭文多仿《诗经》中雅、颂的四字韵语,也有骈文的。韩愈的这篇祭文,虽沿用四言,但文意曲折,气势飞动,打破了一般祭文为死者歌功颂德的陈腐旧套。此文破駢为散,不拘常格,在内容和形式上都有创新的特色。
[扩展]
与袁石浦
(明)陶望龄
天下有二等自在人,一大睡者,二大醒者。惟梦魇未觉人,谓睡着则已欲醒,谓醒则正在梦境,如号谵呓,纯是苦趣。仆,梦魇者也。足下虽振其手,摇其足,来肯霍然寤也,欲自在得耶?忆侍雅论时,觉身心时时有益。自远胜友,转复茫然。虽自鞭策,较往日已加紧切,而愈求愈远,不自知其入于支配艰僻之内。此古人所以愿亲近善知识,以为甚于衣食父母也。长安如弈棋,世路艰难矣,叹叹。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基础知识目标:以情动人的文笔,分析作者叙事陈情怎样逐层深入,准确反映笔者 思想境界。
2.思想教育目标:亲情——真实 情感的展示。了解课文融抒情于叙事的特点。
3.能力培养目标:指导学生体味其用词的精练准确和生动形象。
教学重点:本课主要是以情动人,在指导学生在反复诵读之后,让学生找出叙述作者亲情的语句,进而分析作者叙事陈情怎样逐层深入,达到抒情的目的。
教学难点:祭文的情感。
教学方法:反复诵读的新授课。
教学过程:
一、检查作业
讨论对《河之水》两首词的理解,交换意见。
二、导入新课
直接导入
三、学习新课
1.再读课文,了解每一段的内容,并给文章分段归纳大意。
明确:《祭十二郎文)全文共十二自然段。
第1自然段交代了写祭文的时间,叔侄关系、远奠的方式。用第二人称写法,如与亡者衔哀面语,虽说此段是祭文固定格式,但饱含深情至哀,确立了全文的情感基调。
第2自然段诉说自己的家世的不幸,在不幸中叔侄二人“未尝一日相离”,情同手足。
第3自然段回忆与十二郎离别后的三次见面和三次见面未果的经历,痛惜成年后二人离聚不定,竟成永诀,为此抱恨终身。
第4自然段哀叹自己未老先衰本该早死而未死,十二郎年少康强,不该早死而竟死,两相对照极度悲哀。
第5自然段倾诉自己遭受巨大打击精神恍惚,对十二郎的死不愿相信又不得不相信的惨烈心情。
第6段表达自己希望“从汝而死”,死后与侄儿相见的愿望,倾诉视死为幸的至悲至痛。第7自然段联想到自己的和侄儿的孩子,说他们难以健康成长,悲痛至极连忌讳和不吉利都不顾及了。
第8自然段推断侄儿猝然而死的病由,倾诉自己“未始以为忧”的痛悔之情。
第9自然段推测侄儿的死期,倾诉自己不能确知侄儿死期的悲哀。
第10自然段吊慰遗孤,为侄儿安排身后事,告慰侄儿在天之灵。
第11自然段为侄儿的死而归罪自己,恸哭长号,告诉侄儿自己已是万念俱灰,仅存替侄儿教子嫁女的心愿而已。
第12自然段全文结束,“言有穷而情不可终”,为侄儿的死而痛伤不已。
2、全文可分三部分,概括这三部分的意义如下:
第一部分(1—3)写两人之间的深厚情谊。先从身世和家世的不幸,写幼时孤苦相依;后叙两人的三别三会,终于不得会合而成永别,使作者悔恨无穷,抱憾终生。
第二部分(4—9)写十二郎之死。先写对十二郎之死的悲痛,再详叙死因和死期。
第三部分(10—12)写对十二郎及其遗孤的吊慰,交代迁葬及教养遗孤等事。
3.鉴赏、研读
鉴赏古代散文,要在阅读的基础上,走进作者创造的意境,联想想象,体会作品内涵,与作者同悲同喜。共同讨论以下问题:
(1)作者写作此文的目的是为纪念十二郎,为什么要写自己的身世?
[明确] 是为了表现自己和十二郎之间的深厚亲情,从而表达自己的深深思念。
(2)第四段写的痛惜诸兄之死,与本文主旨有何关系?
[明确] 烘托自己内心悲痛之甚。诸兄死去已令人悲痛不已,在人丁不盛的情况下,十二郎的死更令人悲伤不已,感到绝望。
(3)7—9段,一段以感叹结尾,两段以问句结尾,作者感什么,又叹什么?
[明确] 均是感叹十二郎的去世,抒发自己的悲痛。
(4)10—12段从哪些方面体现出了作者对十二郎的深厚情谊?
[明确] 替他处理家务后事;替他教子养女;反复表现愧疚之意、丧侄之痛。
(5)在文章的叙述中,你以为最动人的细节是何处?
[明确] 这是开放性的问题,让学生自由回答,可让学习小组讨论,先在小组发言,而后交流,并要学生说出自己的感情体验。
(6)作者何以对侄儿的死悲恸欲绝?结尾的“言有穷而情不可终”抒发了怎样的感情?
[明确] 为世间少有的哀情——悲家事不幸;悔“旅食京师”;叹未老先衰;恨小病丧命;衷后辈孤苦;疚丧葬难周。
(7)十二郎远殁它乡,文章却以“汝”“吾”相称,如对谈面泣,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
[明确]
这是一个难点,需要细读体会,作者祭奠与自己关系密切感情深厚的侄儿,抒发了刻骨铭心的骨肉至情,通篇汝吾相称,像是与侄儿对谈面语,异常真切。开篇一个“告”宇,让人感到全文都是向十二郎当面诉说,而亡者也正侧耳倾听;叙家常琐事如与久别的侄儿共忆往事;推测十二郎死的日期又像是叔侄二人共同核对;安排十二郎身后事犹如共同商量,抚背安慰;说起心中的惶惑,不时发出感问,真恨不得十二郎当面给予回应,听着二人说话,我们很容易感受叔侄情深,感受作者的悲感。如果十二郎有知,也一定会与作者一起捶胸顿足,恸哭不止的。难怪本文被称为“至情”之作而千古传诵。
(8)课文的语言形式和语气词的运用有何特点?它们的作用如何?
[明确]
这又是一个难点,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体会。这篇文章读来似叔侄二人之间,生者死者之间的无尽交谈,语言形式独具特色,文中多用重叠的语句和排比句,增强了语势,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语调句式随着自身情感的发展变化段段变、时时变。句式或长或短、或口语或雅句;语调则或急促成迂缓、或高亢或低回,真正做到了情至笔随。从而使文章收到了情文并生的最佳效果。
文言虚词,特别是语气词的使用也增强了全文的感染力,多处接连不断地连用“而”,“邪”,“于”,“也”“矣”字。加重语气,强化情感,并使形为散体的这篇祭文,含有了韵味,节奏也更加顿挫有力,从而更能打动读者。
4.引导小结:
本文在写作上主要有以下的特色:
(1)不拘常格,自由抒情
祭文偏重于抒发对死者的悼念哀痛之情,一般是结合对死者功业德行的颂扬而展开的。本文一反传统祭文以铺排郡望、藻饰官阶、历叙生平、歌功颂德为主的固定格式,主要记家常琐事,表现自己与死者的密切关系,抒写难以抑止的悲哀,表达刻骨铭心的骨肉至情。形式上则破骈为散,采用自由多变的散体。正如林野在《韩柳文研究法·韩文研究法》中所说:“祭文体,本以用韵为正格„„至《祭十二郎文》,至痛彻心,不能为辞,则变调为散体。”使全文有吞声呜咽之态,无夸饰艳丽之辞,为后世欧阳修《泷冈阡表》、归有光《项脊轩志》、袁枚《祭妹文》等开辟新径。清代古文家刘大魁说:“文贵变„„一集之中篇篇变,一篇之中段段变,一段之中句句变,神变,气变,境变,音节变,字句变,惟昌黎能之。”
(2)感情真挚,催人泪下
作者写此文的目的不在于称颂死者,而在于倾诉自己的痛悼之情,寄托自己的哀思。这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强调骨肉亲情关系。作者和老成,名为叔侄,情同手足,“两世一身,形单影只”。今老成先逝,子女幼小,更显得家族凋零,振兴无望。这在注重门庭家道的古代,引起韩愈的切肤之痛是理所当然的。二是突出老成之死实出意外。老成比作者年少而体强,却“强者夭而病者全”;老成得的不过是一种常见的软脚病,作者本来不以为意,毫无精神准备,因而对老成的遽死追悔莫及,意外的打击使他极为悲痛。三是表达作者自身的宦海沉浮之苦和人生无常之感,并以此深化亲情。作者原以为两人都还年轻,便不以暂别为念,求食求禄,奔走仕途,因而别多聚少,而今铸成终身遗憾。作者求索老成的死因和死期,却堕入乍信乍疑、如梦如幻的迷境,深觉生命飘忽,倍增哀痛。
(3)边诉边泣的语言形式
作者采用与死者对话的方式,边诉边泣,吞吐呜咽,交织着悔恨、悲痛、自责等种种感情,似在生者和死者之间作无穷无尽的长谈。如写闻讣的情景,从“其信然邪”到“未可以为信也”,再到“其信然矣”,语句重叠,表现其惊疑无定的心理状态。末尾“汝病吾不知时,汝殁吾不知日”一段,多用排句,情绪激宕、一气呵成。这一切又都从肺腑中流出,因而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
四、巩固新课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五、布置作业
课后练习三。
揣摩文章第5自然段中的“邪”、“也”、“乎”、“矣”的用法,体会它们在表达感情上的作用。
三个“邪”表明作者难以接受十二郎夭亡的事实,所以用反诘的语气,强化作者极度震惊的心情。
第五句“也”“乎”合用,表明作者仍不相信事实,所以用推断来排除现实的可能性,整个一句用的是假设语气。
第六七句末尾用“乎”,来表示作者的质疑,不愿接受残酷的现实。
第八句末尾用“也”,表明作者始终难以接受事实,陷入了极度的痛苦之中。
第九句前两个“也”连用,表假设,后一个“也”表反问,作者清醒地明白,眼前这一切是事实。第十一、十二、十三句连用“矣”来表明自己的不解与迷惑,作者实在无法接受残酷的事实。
最后两句末尾用“矣”,相当于“了”,表明天道难测,神机难明,天理不可推究,人的寿命难以预知。
板书设计:
为世间少有的哀情——(1)悲家事不幸;(2)悔“旅食京师”;
(3)叹未老先衰;(4)恨小病丧命;
(5)哀后辈孤苦;(6)疚丧葬难周。
教学后记:
其1)
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副词,一定。
2)
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
何其,多么。
3)
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
代词,他
4)
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 其皆出于此乎?副词,大概。
“其”字的用
1、“其”作第三人称代词,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他(他们)”“它(它们)”。如:
①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②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
③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
④古之人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①句,“其”作“乃华山之阳”的主语,相当于“它”,代指“华山洞”。②句,“其”与“为文”构成主谓短语,相当于“它”,代指“仆碑”。③句,前一个相当于“它”,代指上文的“山洞”。④句,“其”与“求思”构成主谓词组,相当于“他们”,代指“古之人。
2、“其”作第三人称代词,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他的(他们的)”“它的(他们的”)。如:
①
其下平旷,有泉侧出。
②
距洞百余步,有碑仆道,其文漫灭。
③
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
④u0001 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
⑤
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
上述五句中的“其”,都可译成第三人称代词“它的”。①句,“其下”指山的下面。②句,“其文”指“仆碑上的文字”。③句,“其左右”指“山洞的两旁”。④句,“其深”指“山洞的深处”。⑤句,“其传”指“古书的传说(文字)”。
3、“其”活用作第一人称代词,相当于“我(自己)”、“我们”或“我的(我们的)”。如:
①余与四人拥火以入,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
②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①句,“其”指代上文的“余与四人”,只能译成“我们”。②句,“其”指的是“我(自己)”。
4、“其”作指示代词,可以指代个别的人或事物,也可指代多数,一般都是远指,相当于现代汉语的“那、那个、那些、那里”。如:
①
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而卒葬之;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
②
距其院东五里,所谓华山洞者,③
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
④
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
①句,“其址”指那个地方,“其后”指从那以后。②句,“其院”指那个禅院。③句,“其好游者”指那些爱好游赏的人。④句,“其欲出者”指那个要求出来的人。
5、“其”作副词,放在句首,和放在句末的语气助词配合,表示反诘的语气,可译为 “难道”。如:其孰能讥之乎?“其”表示反诘语气,相当于“岂”,可译为“难道”。
6、“其”作助词,用来凑足音节,舒缓语气。如: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其”是助词,无实在意义,可不翻译;“既其出”可译为“出洞以后”。
7、“其”活用作第二人称代词,相当于“你”、“你的”。如:老臣以媪为长安君计短也,故以为其爱不若燕后。(《触龙说赵太后》)
该句译为:我认为太后替长安君考虑的短近了,所以认为你的疼爱(长安君)不如(疼爱)燕后。“其”作第二人称代词来解。
8、“其”表示特指若干中的一个,有“其中”的意思。如:少时,一狼迳去,其一犬坐于前。(《狼》)
该句译为:过了一会儿,一只狼干脆走开了,其中的另一只狼像狗似地坐在(屠夫)面前。“其”作“其中”来解。
9、“其”作副词。放在句首或句中,可以表示疑问、测度、婉商、期望等语气,常和放在句末的语气助词配合,视情况可译为“大概”、“还是”、“可要”等。如:
①其如土石何?(《愚公移山》)
②其皆出于此乎?
(《师说》)
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伶官传序》)
④吾其还也。
(《崤之战》)
①句,“其”用在“如„„何”的前面,有加强疑问语气的作用,可译为“又”。②句,“其”表示测度的委婉语气,可译成“大概”、“或许”。③句,“其”表示告诫、期望的语气,可译为“可要”。④句,“其”表示商量的语气,可译为“还是”。
10、“其”作连词,表假设,做“假如”、“如果”来解;表选择,做“是„„还是”来解。如:
①其极刑,曰:“顺我,即先刺心;否则,四肢解尽,心犹不死。”(《狱中杂记》)
②子以秦为将救韩乎,其不乎?(《战国策·韩策》)
①句大意是:如果遇到执行凌迟这种刑罚,刽子手便对犯人说:“你依我,给我若干钱,我就先刺心,叫你一下子便死;不然的话,我把你四肢剐尽,你心一下子死不了,叫你受罪。“其”相当于“如果”。②句意思是:你认为秦国是将要救韩国,还是不救呢?“其”相当于“是„„还是”。
“其”作为文言虚词,用法多且使用频率高,这在韩愈《祭十二郎文》中体现得非常充分。对于它的意义和用法,很多师生容易混淆,分辨不清。利用此文,仔细辨析,将有助于掌握它的用法。笔者为此梳理了本文出现的34个“其”的意义和用法,供大家一起探讨:
代词
一、第三人称代词,可译为“他的”“它的”“他们的”
1、吾时虽能记忆,亦未知其言之悲也。
第三人称代词,她的,指韩愈的嫂嫂
2、信也,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乎?
第三人称代词,他的,指韩会
3、汝之纯明而不克蒙其泽乎?
第三人称代词,他的,指韩会
4、汝之纯明宜业其家者,而不克蒙其泽矣。第三人称代词,他们,指韩会家族
5、少而强者不可保,如此孩提者,又可冀其成立邪?
第三人称代词,他的,指孩提
6、吾力能改葬,终葬汝于先人之兆,然后惟其所愿。
第三人称代词,他们的,指奴婢们
7、教吾子与汝子,幸其成;
第三人称代词,她们,指吾子与汝子
8、长吾女与汝女,待其嫁,如此而已。第三人称代词,她们,指吾子与汝子
二、第二人称代词,可译为“你的”“你们的”
9、止一岁,请归取其孥。第二人称代词,你的,指十二郎
10、呜呼,其竟以此而殒其生乎?
第二人称代词,你的,指十二郎
11、殓不凭其棺,窆不临其穴。
第二人称代词,你的,指十二郎
三、指示代词,可译为“这(些)”“那(些)”
12、其后四年,而归视汝。
指示代词,那
13、诚知其如此,虽万乘之公相,吾不以一日辍汝而就也。
指示代词,那,指代前面一句话
14、呜呼!其信然矣!
指示代词,这
15、其余奴婢,并令守汝丧。
指示代词,那(些)
副词
一、表推测,可译为“大概”“也许”
16、呜呼!其信然矣!
副词,表示推测,大概。
17、自今已往,吾其无意于人世矣!
副词,表示推测,大概,将。
二、表反诘,同“岂”,可译为“难道”
18、呜呼,其竟以此而殒其生乎? 副词,表示反诘,难道
19、念诸父与诸兄,皆康强而早世,如吾之衰者,其能久存乎? 表示反诘,难道,还
20、吾实为之,其又何尤!
表示反诘,难道
连词
一、表假设,可译为“如果”“假如”
21、死而有知,其几何离?
连词,表假设,如果
22、其无知,悲不几时,而不悲者无穷期也。
连词,表假设,如果
二、表选择,可译为“是”“还是”
23、呜呼!其信然邪?其梦耶?其传之非其真邪? 连词,表选择,是„„还是„„还是„„
24、其然乎?其不然乎?
连词,表选择,是„„还是„„
25、汝其知也邪?其不知也邪? 连词,表选择,是„„还是„„
助词
26、“彼苍者天”,“曷其有极”!音节助词,补充音节,无实义。与“曷”连用,表疑问语气。
27、梦也,传之非其真也,用作形容词词头,一般不译。
教学后记:
作为祭文,因为其内容和形式都容易公式化,所以为后人传诵的不多。但韩愈的《祭十二郎文》却不拘格式,写得情真意切,生动感人,为后人传诵。祭文一般是在祭奠时宣读的,故其开头、结尾都有一个表示祭享的格式。韩愈的《祭十二郎文》被后人认为是“千古绝调”,欧阳修的《祭尹师鲁文》、袁枚的《祭妹文》也很有名。
这篇祭文是怎样把叙事和抒情完美的结合在一起的?
总的来说,这篇祭文抒发生离死别之情,深沉真挚,悲哀凄楚,婉转曲折。这得力于作者将叙事、抒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以事显情,融情于事,叙述平常琐事毫不觉得平淡单调,只觉一片哀情出自肺腑,读来催人泪下,这是间接抒情。作者感情不断积蓄,到高潮时,则直接抒情,感情的潮水喷涌而出,令人感动。如课文第5自然段。
至情出至文,至文感人心——《祭十二郎文》与《祭妹文》比较谈
祭文是对死者表示崇敬和怀念的一种文体,一般着重叙述死者的功业。为了应和当时礼仪的需要,作者往往作一番无泪之哭,不哀之嚎,常让人感到浮而不实,夸而失信,缺乏一种感人的力量。但是唐代韩愈的《祭十二郎文》和清代袁枚的《祭妹文》叙写的也是亲人之间的笃深情意,但它们一改过去祭文的矫揉造作,让人感到字字出肺腑,句句断肝肠,因而成为为祭文中不可多得的千古绝唱,和古代抒情散文中的不朽名篇,虽然两篇文章出自不同时代的不同作家之手,但把它们进行比较分析学习,还是大有裨益的。
一、从两篇文章的写作思路来看
《祭十二郎文》构思精巧,别巨匠心,它按照时间顺序,先通过家世的衰落颓败、幼时的孤苦伶仃及叔侄二人之间三别三会的叙述,抒写了两人之间的深厚情谊,表达了作者内心的悔恨无穷与抱恨终生。然后叙写十二郎之死,流露出内心无穷的迷惘和无尽的悲伤,最后通过对家属的吊慰、坟茔的迁徙及遗孤的教养的叙述,极写内心无处诉说、不可遏止的辛酸与悲苦,显得哀婉凄楚。行文自始至终以时间为顺序,以怀念为线索,层层推进,环环相扣,而又步步深入,随着叙述的展开,作者沉重的情感波涛,也一浪高过一浪,使人读完全篇不能不掩卷深思,为作者因失去相依为命的侄儿所遭受到的深切的精神悲痛而潸然泪下,并得到一种美的享受,构思严谨而富有变化。《祭妹文》同样也是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从素文墓地入笔到病根祸源的交代,从野外同捉蟋蟀到书斋共读诗经,从胞妹送哥泪花流到把盏喜迎兄长归,从离家出嫁到中道回归,从侍奉老母以示其德到关爱长兄以显其情,从素文之死到后事料理,情节层递步进,感情波涌浪推,叙事历历可见,抒情句句见心,文情呼应,浑然一体。
二、从两篇文章的感情基调来看
情感是客观对象与自己关系的主观反映,是主体对客体的一种态度,“真者,精诚之至也。不精不诚,不能动人。”(庄子《渔父》)真而浓的情愫才能有动人心魄的美学力量。两篇祭文自始至终都贯穿着一个“情”字。《祭十二郎文》从家世的凄凉、身世的不幸,到父母的早逝、兄嫂的抚养,从自己的衰病到晚辈的幼小,这一切的一切都汇聚成一股感情的急流使作者百思萦集,情不能已。这里有怀念也有内疚,有哀愤也有感激,有期望更有辛酸,字字似血,句句是泪,如怨如慕,如泣如诉,无任何修饰和渲染,无一字一句不是作者骨肉至情的的真切流露。拳拳爱心,绵绵深情,质朴洗练,哀婉久绝,成了祭文中难得的绝调,难怪宋代著名的大作家苏轼说:“读韩退之《祭十二郎文》而不堕泪者,其人必不友。”《古文观止》也评论说:“情之至者,自然流为至文。读此等文,须想其一面哭,一面写,字字是血,字字是泪。”袁枚的《祭妹文》贯穿全文的同样是凄楚哀婉的情调。本文基本上采取了顺叙的写法,先写兄妹幼年情事,以“呜呼”二字,直呼亡妹,为全文奠定了凄切哀婉的悲怆基调,再写自己中年归家之后的景况,最后写妹妹病危和亡逝。末段连呼“呜呼哀哉”,更是直抒胸臆,坦言心怀,言辞哀婉凄切,情意缠绵悱恻,把对亡妹的思念、同情、内疚、哀痛统统浓缩在伤心欲绝的悲叹之中,叙事中寄寓哀痛,行文中饱含真情,同时还穿插些许景物描绘,从而使痛惜、哀伤、悔恨、无奈之诸多成分有机地揉和于一体,具有令人肝痛肠断的艺术感染力。
三、从两篇文章的抒情方式来看
从抒情方式来看,采用对话形式,是这篇《祭十二郎文》的一个重要特点。全文用了四十个“汝”字,用第二人称直呼老成,好像老成并没有死,正坐在他对面听他倾诉衷肠;又好像老成虽死,但其亡魂还可以听到他的家常絮语;他甚至向老成直接提问:“其竟以此殒其生乎?抑别有疾而至斯乎?”“其然乎?其不然乎?”来询问其病因、死期。这种对话形式,不同于一般祭文纯客观地歌功颂德,而具有浓厚的感情色彩和抒情意味,因而也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量,这种“汝”“吾”相称的叙述形式,让人感到好象同死者家常对话一般,读来显得亲切感人,也易于感情的抒发和流露。同时,本文在选材上一反过去祭文对功绩或德行的赞颂,而选择了作者和十二郎之间的个人家常琐事,从自己幼年丧父到叔侄相以为命,从漂泊天涯到未老先衰,从病情揣测到沉痛自责,从后事安排到吊慰家属,虽多记生活琐事,但无一字不关“情”,无一句不含“情”,可谓事事关情,语语动情,句句系情,字字含情。此外,本文还特别注重虚词的应用以增强行文的感染力,使文章独具风采。全文多处反复运用了“而”“邪”“也”“矣”“乎”等语气词,不仅加重了抒情的语气,使表达的感情更加强烈,而且增强了文章顿挫有力的节奏,突出了作品的感人力量。
在这一点上,《祭妹文》同样是选择了生活琐事来抒发对亡妹的悼念之情,纯以散体形式抒写情感,文不加饰,朴素无华,在家常琐事的诉说中贯注着诚挚的骨肉之情,确是不可多得的杰作。从朝夕相处同捉蟋蟀,到比肩并坐相伴读书;从椅裳拽衣不放悲声,到衣锦归家瞠视而笑;从妹归母家服侍阿母,到治办文墨见其才学;从阻人走报宽慰长兄到终宵刺探兄妹情深;从绵啜盼兄挣扎应诺到临终之际一目未瞑;从轻信医言远游他乡到痛悔自责伤心悲绝,这一切都属于琐琐屑事,可正是这些极富情致的生动细节,字字凄楚,句句动人,让人睹之神伤,闻之心动,从而产生出追魂摄魄的魅力。“总见自生至死,无不一体关情,悱恻无极,所以为绝世奇文”
(林云铭《韩文起》卷八)同时《祭妹文》的抒情方式还表现在借景抒情,情景交融上。例如一开始写素文墓地所在,“羊山矿渺,南望原隰,西望栖霞,风雨晨昏,羁魂有伴,当不孤寂。”羊山空旷荒凉,所伴者唯三死者而已。写自己祭奠时,只见“纸灰飞扬,朔风野大”,北风肆虐,其声啸,其势猛,其气寒,穿野掠坟,怎么不叫人萌生“身前既不可想,身后又如何知”的茫然之感!
【《祭十二郎文》论文】推荐阅读:
《祭十二郎文》赏析09-26
祭十二郎文(高二必修教案设计)10-28
祭十二郎文文言文知识点05-24
转调二郎神/二郎神,转调二郎神/二郎神张孝祥,转调二郎神/二郎神的意思06-03
二郎山的作文11-02
合川区二郎中学防灾减灾主题教育总结10-06
二郎山森林公园导游词11-25
《翻越二郎山》作品三等奖的获奖感言06-19
二郎中心校2013年秋季开学工作汇报材料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