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梅戏与新农村建设(共12篇)
黄梅戏与新农村建设 篇1
近年来, 黄梅县以完善农村卫生机构功能和提高服务能力为核心, 以乡 (镇) 卫生院建设为重点, 进一步健全县、乡、村三级卫生服务网络, 全县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得到加强, 满足了人民群众的基本医疗卫生需求, 卫生事业得到长足发展。
1 主要做法
1.1 开展卫生资源重组, 优化资源配置
2004年以前黄梅县有24个乡镇, 由于乡镇政府机构的撤并, 现在减少到16个, 撤并前每个乡镇政府所在地都设有乡镇卫生院, 有的乡镇卫生院所在地还有县级医疗机构。机构的重复设置, 导致了卫生资源局部利用不足与浪费, 也使医疗机构之间为生存而无序竞争。为有效利用卫生资源, 根据《黄梅县医疗机构设置原则》和《黄梅县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与发展规划》, 分步骤对部分乡镇卫生院和县直医疗机构进行了资源重组, 2004年将大河地区的大河中心卫生院与大河镇卫生院进行了合并, 设置新的大河中心卫生院, 同时将原大河中心卫生院从事骨外科的部分医务人员调至县卫校, 组建新的黄梅县骨科医院, 2006年又将小池地区的县第三人民医院和小池镇卫生院进行了合并, 组建新的小池中心卫生院, 其它几个撤并的乡镇卫生院分别改成门诊部或改制成中心村卫生室, 合并后的医疗机构由于技术人员、医疗设备、服务能力都得到了加强, 所以很快焕发了生机。大河、小池两个中心卫生院业务收入分别较上年度增长29.7%和34%, 门诊人次分别增长17%和6%, 县骨科医院2006年业务收入197万元, 2007年达到271万元, 增长37.6%, 逐步实现了卫生资源的高效利用。
1.2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增强服务功能
近5年来, 县人民医院、县妇幼保健院分别投资近2 000万元和500万元新建了住院大楼, 县疾控中心投资120万元新建了办公楼, 县中医院投资480万元完成了医技大楼和住院大楼的改造。县人民医院还投资近600余万元购置了CT、磁共振、直线加速器、彩超等先进医疗设备, 确保县级医疗单位龙头作用的发挥。改革卫生经费的分配方法, 除保证公共卫生人员、离退休人员经费外, 在其余经费中每年提取10%, 集中100~200万元的卫生经费, 用于乡镇卫生院发展建设项目补助。通过政策引导, 依靠自身力量, 多方筹集资金, 每年重点建设几所乡镇卫生院。对于乡镇卫生院开展业务所必须的基本医疗器械, 如生化分析仪、血球计数仪、X光机等, 县卫生局先给予垫付资金予以配齐。几年来, 全县16个乡镇卫生院先后投入500余万元进行了门诊、住院楼的改造和扩建以及医院环境的绿化, 新开、濯港、刘佐卫生院建成了新的门诊住院综合楼, 县眼科医院、小池、分路、新开、苦竹等卫生院新的住院大楼正动工新建, 目前蔡山、大河中心卫生院正准备进行医院整体搬迁。同时还投入400余万元购买了生化分析仪、血细胞分析仪、血凝仪、心电监护仪、B超等常规设备, 进一步扩大了服务范围, 拓展了发展空间, 增强了服务功能。全县16个乡镇开展了乡村卫生机构一体化管理, 实行了机构、人员、药品、财务、业务的五统一管理。
1.3 加强农村村卫生室建设, 狠抓基层基础优化
黄梅县根据《湖北省村卫生室建设标准》, 制定了《黄梅县村卫生室建设验收标准》, 按照一村一室的原则, 对全县479个村卫生室进行了达标建设, 2007年共投入资金150余万元, 新建和改扩建标准化村卫生室201个, 改变了以前村卫生室杂、乱、差面貌, 重新营造了舒适就医的环境, 优化了基层基础网络, 提高了村卫生室的服务能力。
1.4 创新和完善卫生管理和服务机制, 提高服务水平
以“医院管理年”活动为契机, 抓制度完善和技术进步, 以提高管理水平和综合功能, 着重抓好三个机制的创新。一是创新用人机制。在创新用人机制上, 把选好院长作为一项重要内容。提出“不要不死不活的医院, 更不要不开拓创新的院长”, 试行通过选拔、委任、自荐招聘、竞争上岗等多种方式选配院长, 把重担交给那些作风好、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德才兼备、务实肯干的人。二是创新管理机制。制定和完善了《人事调配制度》、《外出人员管理制度》、《黄梅县医疗机构产科建设标准》、《黄梅县妇产科技术准入标准》, 使医疗机构业务开展步入了制度化、规范化轨道。三是创新服务机制, 完善和发展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自2006年开始, 推行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根据国家有关政策, 筹资水平也逐年提高。2006年, 农民参加合作医疗率86.5%, 受益面90.6%, 2007年参合率93.2%, 受益面达到93.8%, 通过制度把关, 规范管理, 严格审核, 严格监督, 确保了农村合作医疗资金收支的基本平衡。全县农村合作医疗基本实现了参合率高、报销比例高、受益面高和医药费用低的“三高一低”的目标。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在保障农民健康, 缓解和消除农民因病致贫和因病返贫现象上发挥了积极作用。
1.5 加强卫生人才培训, 稳定农村卫生人才队伍
一是注重发挥县级医院的作用, 要求县级医院每年要接受一定数量的乡镇卫生院业务人员免费进修学习, 凡是县级医院聘请的省级医院的专家讲课, 通知乡镇卫生院医务人员免费听课, 乡镇卫生院则负责接受村卫生室人员的培训学习。二是组织乡村医生参加乡村医生中专学历教育学习, 使乡村医生达到中专水平, 2006年全县共有138名乡村医生参加了学习。同时县医学会也每年举办各种专业的业务人员知识训训班, 通过多种形式的学习, 提高医务人员的业务素质。三是通过多种渠道引进人才。2006年, 全县在不突破卫生事业编制总额的情况下, 通过省、市人才市场直接引进和向社会公开招聘卫生专业人才35名, 同时制定了引进人才的优惠政策, 为引进人才、稳定农村人才队伍提供经费支持和政策保障。
2 体会
2.1 深化改革, 大胆创新是促进各级医疗机构健康发展的有效手段 近几年来,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 农村、农业经济都得到了快速发展, 农民对医疗健康需求的期望值明显增加, 而各级医疗机构服务条件、服务能力的发展远远落后于农民群众的需求。一方面“看病难, 看病贵”, 一方面又“吃不饱, 生存难”, 矛盾相当突出。因此, 只有深化改革, 大胆创新, 才能促进各级医疗机构的健康发展。黄梅县从体制入手, 推行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的一体化管理;从机制上入手, 整合现有卫生资源;从投入方式入手, 集中全县财力, 每年集中建设几所乡镇卫生院;从管理入手, 改革用人制度, 推行院长“年薪制”等改革措施, 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使各级医疗机构呈现出勃勃生机。
2.2 强化管理, 提高服务能力是做好医院工作有效途径 强化管理, 从严治院, 建立健全一整套科学的管理机制, 使各级医疗机构的管理服务走上正规化、科学化、制度化轨道, 不断提高医务人员的业务素质, 增强服务能力, 这是各医疗机构走出困境的唯一出路。充分发挥县级医疗机构的中心和指导作用, 乡镇卫生院的枢纽作用, 开展业务培训, 进行定期指导, 积极开展特色医院、特色专科、特色病种的建设, 增强发展后劲。
2.3 注重质量, 健全考核制度是加强农村医疗卫生服务质量体系建设的重要保证 加强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建设, 医疗服务质量是重要保证。要从基础入手, 抓好医疗过程中每个环节的规范服务, 建立健全医疗服务考核制度, 把持续医疗质量改进和保障医疗安全作为医院管理和评价的核心内容, 狠抓各项制度的落实, 把医疗服务的内容以指标形式予以量化考核, 促进医疗服务质量的提高, 巩固三级卫生服务网络。
黄梅戏与新农村建设 篇2
今年是我国实施“十一五”规划、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开局年。作为新农村建设的组织者、实施者,农村各级基层党组织如何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更好地发挥领导核心作用,更好地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我们对此开展了深入调研。
一、当前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现状
一是农村党员队伍年龄偏大,文化程度偏低。加上近年来,农村大多数青年外出务工,发展年轻党员难,党组织内新鲜血液少及外出流动党员多,党内组织生活制度不健全,党员管理难度大。致使党的基层组织领导班子和整个党员队伍年龄老化,生机和活力不足。二是部分基层干部队伍能力建设与工作要求不适应。部分村级干部文化偏低、年龄偏大、素质偏差,思想观念保守,市场经济意识不强,缺乏带领群众致富的本领。同时,少数干部不注重学习新知识、新方法、新技能,总感到老办法不能用,狠办法不敢用,新办法又不会用。另外,村级后备干部队伍缺乏的问题也比较突出,有些村出现班子“不调整不行,调整又无合适人选”的现象。三是领导发展能力不强。一些村党组织领导眼界不够宽广、信息渠道单一,缺乏机遇意识,领导发展和创新能力不强,增加农民收入思路不清,点子不多,错失了许多发展良机;
相当一部分基层干部自我发展的能力不足,更不用说去带领群众共同致富了;先富起来的个别干部,有的带富意识不强,主动性不够,有的甚至担心参与的人多了会影响自己受益,造成带富能力发挥不突出,满足不了新形势下党员求知求富的实际需求。四是村级无积累,集体经济薄弱,无钱办事,影响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威信。许多村的集体经济没有固定收入来源,甚至多数村是“空壳村”,无集体经济积累。村里的公共设施建设举步艰难,经济是基础,是村级组织发挥作用、凝聚民心的依托。无钱办事,就会变得无所事事,久而久之,就会影响村党组织在群众心中的威信。
二、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几点建议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宏伟目标。这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实现这一目标,广大农民群众既是受益者,又是实践者,必须突出其主体地位。农村基层党组织作为党在农村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组织者、推动者和实施者。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探索、完善基层党组织带领农民群众建设新农村的科学方式和有效途径,为建设新农村开好局、起好步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要着眼于生产发展、生活宽裕,在发展农村经济、增
加村集体和农民收入方面有新举措。没有农村生产力的发展,就没有新农村建设。推进新农村建设,必须始终把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增加集体和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和质量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要把发展村级集体经济作为发挥村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的重要突破口,不断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推动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农民收入的稳步提高。同时,着重解决好部分党员“双带”能力不强的问题,健全党员教育管理的长效机制,通过“开培训班,涉农技校、远程教育、流动党校”等方式对农民进行实用技术培训,培育新型农民,帮助农民拓宽就业渠道,增加收入,提高党员服务农民群众和“带头致富、带领致富”的本领和水平,当好农村发展和农民增收的领路人。此外,还要加快工业反哺农业进度,增加财政支农力度,建立健全新农村建设专项资金,继续从机关、企事业单位选派优秀人才进驻农村协助支村两委带领农民开展新农村建设工作,进而形成市县、乡镇、村组、农户“四轮驱动”的新农村建设机制。
二要着眼于乡风文明、村容整洁,在建设和谐农村方面有新气象。乡风文明、村容整洁,是农村良好社会风貌的具体表现,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农村基层组织要高度重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积极倡导新风尚,大力加强农村环境卫生的整治,改善村容村貌,切实提高改造农村精
神风貌的本领。在乡风文明方面,要弘扬科学精神、传播科学知识,引导农民群众崇尚科学,抵制迷信,移风易俗,改变不良生活习惯,培养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努力构建平安和谐新农村。要通过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文明村镇创建活动,进一步带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要加强基层文化建设,开展健康向上的群众文化教育,丰富农民群众的精神生活。要加强党对农村文化建设的组织领导,大力发展农村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社会事业,全面提升广大农民的文明素质和农村社会的文明程度。在村容整洁方面,要抓好示范村建设。要结合新农村建设示范村的实际,从清垃圾、清污泥、改水、改厕等农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事情做起,逐步解决农村垃圾乱扔、人畜混居、房屋杂乱等问题。要引导村居民搞好住房建设。因村制宜搞好旧宅基地有序流转和折旧建新工作,鼓励和正确引导农民逐步按照新农村建设规划,进行住房改造。
三要着眼于管理民主和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在加强基层组织凝聚力、战斗力方面有新提高。要加强以党组织为核心的村级组织建设,改进农村党组织的活动方式和工作方法。在党组织领导下,有序推进村民自治,健全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制度。管理民主是体制保证。目前,制约新农村建设的关键因素是体制障碍。表现最为突出的是村级党组织不能充分发挥基层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农村党员年龄老化、知识
图书馆与新农村建设 篇3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时代的要求,是实现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长期以来,农业、农村、农民一直是决定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的关键性问题。解决三农问题是一个庞大的社会系统工程,其中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就是加快新农村文化建设,而图书馆作为普及科学文化知识的公共文化机构,作为人民群众终身学习的场所,在发展新农村、培养新型农民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图书馆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意义
农村文化建设,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是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搞好农村文化建设,发展农村文化事业,对于丰富农村的文化生活,提高农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有着重要的意义。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不断深入,经济不断发展,农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农村各项文化事业得到了较快的发展,但也有些问题值得深究,许多农民虽然经济上脱贫了、富裕了,但精神上却相当贫困。农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的贫乏,造成赌博、封建迷信和一些陈规陋习等落后现象比较突出。
图书馆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普及科学文化知识和提高农民素质最直接、最有效、最快捷的途径。图书馆享有人类知识宝库的美誉,拥有丰富的文化信息资源,其优势是其他机构无法取代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是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与和谐社会建设的协调统一。加强农村文化建设,虽然不能直接作用于农村物质基础,但它通过对农村群众的教育、引导和培养,来达到促进农村发展的作用。经济建设是新农村建设的基础,文化建设是新农村建设的灵魂。因此,需要图书馆为广大农民群众提供一个知识交流与传播的平台,促进广大农民群众文化素质的全面提高,促进知识更新和科技发展,同时也推动图书馆自身的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图书馆发展有着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关系。
二、图书馆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
图书馆作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阵地,在传播文明、树立新风尚、培育新农民、提高农民群众综合素质等方面发挥着自己的特殊作用。通过加大对农村的文化建设,把农民群众的思想观念转变过来,把农民的动力发挥出来。
(一)发挥图书馆社会教育功能,提高农民群众综合素质
新型农民是指:“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守法纪、讲文明”的农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从提高农民群众的整体素质入手,把沉重的人口负担,转化为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强大力量。
图书馆要抓住机遇,深入农村,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服务,充分利用图书馆的资源优势和信息服务功能,不但要为广大农村读者提供阅览服务、外借服务、参考咨询服务和读者教育工作等。还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条件、特长和优势,在充分考虑农民需要的基础上,制定相应的以提高农民整体素质为目的的农民培训计划,吸引农民广泛参与,为提高广大农民群众的科学文化素质做出努力。这样不仅可以为农村的增产增收和改变农村面貌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而且可以使广大农民群众逐步确立创新、民主、和谐的理念,运用自己所掌握的科学文化知识进行科学致富的能力。
(二)有利于提高农民利用科技知识的本领
怎样尽快脱贫致富,已成为大多数农民群众积极思考和亟待解决的问题。以科技致富为目的的读书活动也就成为了广大农民的现实需要和自觉选择。
图书馆可以联合各相关部门,充分利用各部门优质的人力和资源,开展以科技致富为目的的各种致富项目培训,组织形式多样的讲座,送知识、传信息、交流经验,联合举办各种技能培训班,请专业的科技工作者为本地农民提供技术讲解、培训。通过浅显易懂的理论和身边成功的实例,让他们了解市场经济规律和信息致富的重要性。
(三)为农村提供各种信息服务
随着农业产品科技含量的不断提高,图书馆可以对适用于本地区的科技文献资料进行开发、加工、整理,采取直观、易懂、实用性强的宣传形式为农民服务。
由于农村中农民对信息的识别能力普遍不高,在信息的利用上带有盲目性,在项目的选择上容易出现一窝蜂现象,因此图书馆可以直接面向农民群众,宣传国家农业政策,国际、国内市场情况,全国各地农产品需求信息等等,帮助农民尽量按照市场需求和质量标准,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品种结构,引进优质良种,开发高附加值的特色产品,提高产品质量档次,实现农民的增产增收。
对农民的农业生产和用工需求方面,图书馆可以利用自己的信息资源优势和信息网络优势以及参考咨询优势,为农民提供生产信息、科技信息、致富信息,以及城市用工信息等全方位的服务。充分利用丰富的馆藏资源,有针对性地编译农村致富科技专题资料,送书下乡。
(四)促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丰富农民群众文化生活
图书馆作为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设施,在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成为一个“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农村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文明乡风”就是指在农村中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
改革开放以来,农民的生活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迫切需要充实精神文化生活。图书馆作为传播精神文明的重要场所,可以充分利用自己的馆藏优势和信息优势,大力宣传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给农民提供一个文明健康、积极向上的文化环境。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文化娱乐活动,可以丰富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巩固农村文化阵地,使他们在娱乐中接受思想道德教育,农村形势、政策宣传教育,结合“爱国、守法、诚信、知礼”的现代公民教育活动,组织农民开展除陋习、树新风活动。倡导和培养科学健康的生活方式,努力在农村形成文明向上的社会风尚。有效地抑制社会丑恶现象,稳定农村社会秩序,促进农村经济建设和社会和谐安定。
(五)加强图书馆建设,有利于城乡文化的融合
随着越来越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涌入城市,成为城市经济建设的新兴力量。图书馆应该调整服务方向,有针对性地开展服务,如对农民工比较集中的企业和部门,开展上门办证,上门送书,丰富他们的业余生活。针对农民工大多从事体力劳动、自身技能单一的实际情况,图书馆与各相关机构合作,开展职业技能培训,以此提高他们的竞争力。为培养新型农民,发挥图书馆社会教育主渠道的作用。
乡村和城市,由于生活环境的不同和文化环境的差异,对于文化和价值观念的认同存在分歧,随着城市大规模建设和扩张,越来越多的农村居民转为城市居民,图书馆在帮助农民提高文化知识水平的基础上,帮助他们提高对现代科技的接受能力,对现代社会的适应能力和创业能力,使他们无论是从物质生活上还是精神生活上都能融入这个大家庭,促进城乡文化的和谐发展。
三、充分利用共享工程,促进新农村建设
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是中央近年来大力实施的一项文化创新工程,共享工程通过采用现代通讯技术和网络技术手段,消除不同地区在获取文化信息资源上的不平等,使文化信息能够经济快速地传送到各地去,使边穷地区的群众也能享受到优秀的文化信息,从根本上改变农村文化建设的现状,通过互联网络、卫星传输、光盘载体等各种传输方式,把资源传送到全国省、市、县、乡镇、村各级中心及基层服务点。在丰富和活跃群众文化生活、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等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受到基层广大群众的欢迎。实施文化信息共享工程是以各级公共图书馆为主体的,共享工程的建设与基层文化设施的建设、图书馆的网络化、数字化的建设,是紧密相关、互为促进的。
随着文化信息共享工程县、乡、村三级图书馆(室)网点建设逐步健全,图书馆要选派懂技术的业务骨干,深入到乡镇图书馆和乡村图书室,帮助基层图书馆(室)搞好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建设工作,充分利用共享工程网络,使更多的农村读者走进图书馆、利用图书馆,进一步扩大服务面,提高农村群众的科学文化素质,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文化共享工程已经成为活跃群众文化生活、推动各地经济社会发展、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和谐社会建设、加强基层文化设施等方面的有力补充,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一)农村共享工程建设,强化政府调控功能
由于农村图书馆(室)规模小, 馆舍简陋,共享工程服务点管理人员少(基本都是兼职), 普遍业务素质较低, 管理不规范、不到位,所以在实际应用中,部分县、乡级分中心的设备未能发挥应有的作用,基本闲置,以至于基层网点无法宣传和开展此项业务,难以发挥作用。
以政府为主导、以公益性文化单位为骨干、鼓励全社会参与, 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实现方式。要认识到共享工程建设与农村图书馆建设的关联性。共享工程建设不仅整合了农村文化设施资源, 而且极大地提升了农村图书馆的现代化水平, 有效解决农民“ 读书难” 、“ 获取信息难” 等困难。因而各级政府要借助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更新观念,给予政策上的优待,加大人力、物力、财力的支持。
(二)加强技术人员培训力度
建立一支训练有素、敬业称职的技术队伍是办好共享工程的重要保证,应加强信息服务技术人员的培训工作,对整个共享工程建设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由于图书馆是文化共享工程实施的主体,因此图书馆要加强基层培训工作,努力培养一支责任心强、熟练掌握设备操作技术与服务要领的基层技术人员队伍。并坚持培训先行的原则,在网点建设中和设备安装前对管理人员进行培训,注重培训与实践相结合,使培训人员切实掌握设备操作技能,具有独立开展服务的能力。不能在技术支持人员走后,就使下发设备成为摆设。
(三)合理规划共享工程服务网点建设
要从布局上解决共享工程服务点就近为农民服务的问题。首先在网点建设上做好调整。在抓好市、县支中心建设的同时,逐步将重点转移到农村基层。在认真调研的基础上,合理设计网点布局,尽可能扩大覆盖面。其次,理顺关系,从省、市到县、乡各基层点之间,要建立起高效的工作机制、有效的技术支持,保证信息通道顺畅,保障站点建设的顺利。要利用现有的网络和软、硬件环境,整合资源,形成共建共享机制。避免重复建设、浪费资源的现象。
(四)加强宣传力度,主动上门服务
文化共享工程是公共文化体系建设的创新工程,它直接服务于农村群众。要加大宣传力度,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媒体,宣传共享工程的各种活动和服务效果,扩大共享工程的影响面,取得良好效果。
农村图书馆(室)与共享工程服务网点必须树立主动、开放的服务观念,面向群众的服务宗旨,充分发挥农村图书馆的社会教育、信息传播等功能。同时要利用现有资源,结合本地区实际,上门服务。让农民群众积极地参与到享受先进文化成果的队伍中来。
总之,图书馆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各种活动,组织农民学习掌握现代科学文化知识、生活技能知识、民主管理知识、法律法规知识,提高广大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和生存发展能力,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造就一大批新型农民,推动新农村建设,推动和谐社会的建设。
参考文献:
[1]于荣全.图书馆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的作用[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2007(7).
[2]张敏.图书馆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的地位与作用[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7.
[3]温辉.浅谈图书馆如何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4).
[4]刘进. 新农村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建设的实践与思考[J]. 新世纪图书馆,2008(5).
农村环境保护与新农村建设 篇4
一、农村环境保护工作对新农村建设的意义
1. 加强农村环保有利于促进农村生产发展。
目前, 农村环境污染蔓延, 农村的土壤和水质遭到严重破坏, 削弱了农用地的产出能力, 降低了农产品的质量, 影响了农业生产的持续、稳定发展, 而保护和改善农村环境不仅有利于促进农村生产的发展, 也有利于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
2. 加强农村环保有利于农村居民生活宽裕。
农村环保工作事关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健康生活。目前, 农村人口占我国总人口的70%以上, 农村的生产生活环境得不到改善, 就不能说整个国家人民的生产生活得到了改善, 只有解决了农村“脏乱差”的环境问题, 改善农村的面貌, 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国家社会发展水平。
3. 加强农村环保有利于构建文明乡风。
近年来, 农村环境污染以企业的“三废”排放和污染事故居多, 长期污染积累的矛盾不能得到合理解决, 甚至造成农民利益严重受到侵害而得不到有关部门的重视, 进而导致农民产生极端想法, 这给农村的社会稳定造成隐患, 而完善农村环境发展建设, 依法建设农村环境问题, 有利于构建文明乡风和和谐社会建设。
二、我国农村环境保护现状
1. 农村面源污染严重。
农村的面源污染主要包括水源污染、农田土壤污染、农药污染、化肥污染和禽畜粪便污染等。另外, 城市和农村的生活垃圾处理已成严重问题。目前, 部分中小型城市对垃圾的处理不够重视, 较多的被运往农村堆放或掩埋, 而农村的生活垃圾更是得不到有效的处理, 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
2. 乡镇企业对农村环境的污染。
改革开放30多年来, 我国的乡镇企业取得了迅猛发展, 在劳动力转移和促进农村城镇化发展中发挥了巨大作用。但由于乡镇企业的自身特点和外部环境的原因, 导致乡镇的生态环境不断恶化, 成为农村环境污染的罪魁祸首。
3. 乡村城镇化环境问题突出。
乡村城镇化被作为促进社会经济、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做法, 得到了大力推广。但部分地方小城镇的发展由于没有合理的规划, 对环境的影响没有进行评估, 盲目引进落后项目, 甚至国家禁止、淘汰的项目, 以致造成土地荒废、河流污染等严重的环境问题。
4. 农村干部和农民环保意识薄弱。
由于我国农村环保法整体不完善, 宣传力度跟不上, 从而出现为了部分集体的经济利益“杀鸡取卵、涸泽而渔”的做法。如, 盲目开采资源, 造成山体、河道被毁, 林木滥砍滥伐、过度放牧等。
三、解决农村环境问题的对策
1. 把环保纳入新农村建设发展规划。
新农村建设发展规划是集生产、生活和生态环境保护为一体的综合规划, 涉及社会、经济、科学、教育、文体、卫生的多元素优化发展及和谐共处的各个方面。要把规划的重点放在以道路交通、垃圾处理等硬件设施和村容整治上, 绝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来发展经济。
2. 加大农村环保的宣传力度, 提高农民环保意识。
要求各级政府部门和环保职能部门重视农村环境保护宣传工作, 从宣传《环保法》等着手, 通过各种媒体和培训班来大力宣传农村环境环保的方针政策和法规。不仅强化农村基层干部的环保意识, 还要加强对广大农民的宣传教育, 使环保意识深入人心。
3. 完善农村环境保护立法, 强化农村环境法律建设。
加强农村环境保护工作, 必须将强化法制建设作为基础保障, 加强立法工作, 严格执法管理。进一步加快农村环境保护立法工作, 建立独立的农村环保法制体系, 尽快建立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4. 优化农村产业结构, 发展生态农业。
城乡统筹与新农村建设模式研究 篇5
一、统筹城乡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本内涵
统筹城乡发展 ,就是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站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高度 ,立足于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的全局 ,瞄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 ,统筹城乡体制改革、政策转型和经济社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 ,逐步转变城乡二元结构 ,促进城乡协调发展机制的强化 ,实现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市民与农民的协调发展。鉴于“三农 ”问题是当前经济社会发展最突出的薄弱环节 ,在当前乃至以后相当长的时期内 ,统筹城乡发展就是要从指导方针、政策措施上重视解决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 ,并将其放在整个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系统中通盘考虑 ,逐步实现城乡发展的良性互动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良性循环。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是统筹城乡发展和以工促农 ,以城带乡的具体化 ,是遏止城乡差距拉大趋势 ,扩大农村市场需求的根本出路 ,是解决“三农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战略举措。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把新农村建设的目标和要求概括为“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 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 ”五个方面。具体来说 ,就是要努力发展农村生产力 ,促进农民收入持续增长 ,大力加强统筹城乡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是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全局出发做出的重大战略部署 ,是解决“三农 ”问题的重大战略举措。为了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有必要对相关理论和政策问题进行深入系统地研究和认真准确地把握。
一、统筹城乡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本内涵
统筹城乡发展 ,就是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站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高度 ,立足于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的全局 ,瞄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 ,统筹城乡体制改革、政策转型和经济社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 ,逐步转变城乡二元结构 ,促进城乡协调发展机制的强化 ,实现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市民与农民的协调发展。鉴于“三农 ”问题是当前经济社会发展最突出的薄弱环节 ,在当前乃至以后相当长的时期内 ,统筹城乡发展就是要从指导方针、政策措施上重视解决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 ,并将其放在整个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系统中通盘考虑 ,逐步实现城乡发展的良性互动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良性循环。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是统筹城乡发展和以工促农 ,以城带乡的具体化 ,是遏止城乡差距拉大趋势 ,扩大农村市场需求的根本出路 ,是解决“三农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战略举措。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把新农村建设的目标和要求概括为“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 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 ”五个方面。具体来说 ,就是要努力发展农村生产力 ,促进农民收入持续增长 ,大力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显著改善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加快发展农村教育、医疗卫生和文化等社会事业 ,形成家庭和睦、民风淳朴、互助合作、稳定和谐的良好社会氛围;加强农村环境卫生整治 ,明显改善村容村貌;促进农村民主政治建设 ,不断提高农民的民主法制意识。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既为解决“三农 ”问题提出了更明确的要 求 ,也为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后做好“三农 ”工作提供了难得的机遇。
二、统筹城乡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客观必然性
(一)改变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滞后的局面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过程中最艰巨的任务。
当前我国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滞后 ,城乡发展不协调。第一 ,城乡经济差距持续扩大。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自 1997年以来 ,呈现持续扩大的态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农民人均纯收入之比 , 1997年为 2 1 47: 1,到2003年扩大到 3 1 23: 1,直到 2006年底 ,这种势头仍未根本扭转 ,有关专家认为当前我国城乡居民实际的收入差距已经达到 6: 1[ 1 ],更为严重的是 ,我国城乡差距扩大化的问题 ,在中西部和欠发达地区显得更为严重。第二 ,城乡公共产品供给高度失衡。近年来 ,我国城乡公共产品的供给出现了严重失衡 ,甚至在公共产品的生产供给中 ,城市的繁荣部分地建立在农村萧条的代价上。在用于公共产品生产的资源 ,要素投入和享受公共产品供给服务方面 ,城乡之间不公平程度迅速扩大。一方面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繁荣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停滞和退化形成显明反差。另一方面 ,农村社会发展严重滞后于经济发展 ,城乡教育、文化、医疗卫生和社会保障事业的发展处于极度的不公平状态。第三 ,城乡制度创新严重失调。长期以来 ,我国城乡的制度创新和体制改革 ,呈现了严重的不协调状态 ,由此导致农业、农村和农民面临权益保护和发展机会上的不平等。
一方面 ,农村制度创新严重滞后于城市。自 20 世纪 80年代中期以来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由农村转向城市 ,农村改革和制度创新严重滞后于城市 ,如农村金融体制改革不仅严重滞后于城市 ,还是整个农村改革中最为薄弱的环节。乡镇机构改革、农村教育改革、县乡财政体制改革等 ,尚待进一步试点和探索。以上各方面改革的滞后 ,实际上限制了制度条件对农业、农村发展的支撑能力 ,强化了农业和农村发展的困难及城乡差距的扩大态势。另一方面 ,城乡分割 ,与二元结构相对应的制度基础尚未受到根本动摇。近年来 ,虽然在城市和农村内部的体制改革已经取得了重大进展 ,横跨城乡的体制改革大多已经启动 ,但在总体上尚未取得根本性的突破 ,城乡分割的二元结构 ,重工轻农和重城轻乡的政策倾向在总体上仍然比较强。由此导致农业、农村和农民在权益保护 ,发展机会和发展成果的分享上 ,往往处于被歧视的地位。这不仅加剧了城乡经济差距的扩大和城乡公共产品供给的失衡 ,也是城乡发展不协调的直接表现。以上这些城乡发展中严重的不协调的问题如果得不到解决 ,必然会导致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本与风险迅速增加。发展的效益和可持续发展能力迅速下降 ,甚至会加剧和激化社会的矛盾对抗和冲突 ,导致城乡之间良性互动 ,共同发展的局面难以形成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无从谈起 ,坚持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也将无从实现。(二)统筹城乡 ,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以工促农 ,以城带乡 ”发展阶段的必然趋势。我国总体上已经到了“以工促农 ,以城带乡 ”的发展阶段 ,工业反哺农业 ,城市支持农村已是大势所趋。国际经验表明 ,在工业化、城市化过程中伴随农业衰落和农村凋敝的现象比较普遍。我国实行了长达 50多年的农业支持工业 ,农村支持城市的倾斜政策 ,致使农业、农村经济不断萎缩和萧条 ,已成为影响整个经济社会和谐发展大局的焦点。在这样的宏观背景下 ,解决“三农 ”问题 ,统筹城乡发展 ,工业反哺农业 ,城市支持农村等一系列战略和新政策应运而生。但实践中仍存在着误区。不少人认为只要加快工业化、城市化 ,大量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 ,就能解决“三农 ”问题;有的人认为工业反哺农业只是一种趋势 ,而事实上仍从农业、农村大量廉价提取资源 ,在这种主导观念的驱使下 ,一些地方重工轻农 ,重城轻乡 ,甚至打着统筹城乡的幌子继续剥夺农业资源。诚然 ,“三农 ”的发展确实需要外部环境和条件 ,但工业化、城市化绝不能替代“三农 ”自身的发展。在工业反哺和城市支持的条件下 ,特别需要加强农业、农村这一承接载体的建设。
三、统筹城乡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政策支持和制度保障
(一)架构解决“三农 ”问题的全新政策体系。
近年来 ,党中央、国务院对“三农 ”问题给予了高度关注。2003年一年内 ,党中央、国务院两次召开农村工作会义 ,确立了统筹城乡发展的指导思路 ,将“三农 ”从“基础地位 ”提升到全党工作“重中之重 ”的位置。之后 ,再次把关于“三农 ”问题的政策作为中央一号文件下发。2004年中央一号文件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 》提出了 9个方面 22条促进农民增收的政策。接着 ,中央决定取消农业特产税 ,减免农业税 ,并推行了种粮农民直接补贴、良种补贴和大型农机具购置补贴三项补贴政策。这一系列惠农政策措施使广大农民深受鼓舞。这一年财政支农也创下历史新高 ,各级财政对农业投入的总量超过 2000 亿元。2005年中央一号文件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工作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若干政策的意见 》,把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作为 2005年农村工作的主题 ,按照“以工促农 ,以城带乡 ”的思路 ,出台了 27条惠农政策 ,除强调稳定、完善和加强行之有效的政策外 ,还提出了进一步扩大农业税免征范围 ,加大农业税减征力度;加快农村教育、卫生等社会事业的发展 ,各级财政新增的教育、卫生、文化事业经费 ,用于农村的比例不得低于 70%等一系列新政策。2005年仅中央财政用于“三农 ”的支出超过 3000亿元 ,农业和农村经济迈出了新的步伐。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统筹城乡发展的思路 ,这是新时期中央解决“三农 ”问题思路的重大创新。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又提出了“两个趋势 ”的重要论断 ,从全局和战略高度提出了新阶段解决“三农 ”问题的指导思想 ,为我国在新形势下形成“工业反哺农业 ,城市支持农村 ”的机制定下基调。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要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并明确把新农村建设的目标和要求概括为五个方面 ,即“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 ”。这是第一次关于“三农 ”问题系统性、综合性的表述。2007年 10 月党的十七大再一次强调“统 筹城乡发展 ,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 ”。2008年 10月十七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就统筹城乡发展作出新的部署。全会关于把握农村改革、加强农业发展、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论述充分表达了农村的实际需要和农民的期盼。由此 ,形成了一个以新农村建设为主题包括农村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和生态文明在内 ,以城乡统筹为核心的农村政策新体系 ,这是统筹城乡建设新农村的根本保证。
(二)农村综合改革全面推进。
2006年 1月 1日 ,在我国实行了 2000多年的农业税正式废止。这是新农村建设全面启动的一个标志 ,也是全面推进农村综合改革的一个重要契机。国家已经从2006年开始全面推进农村综合改革 ,逐步建立精干高效的基层行政管理体制 ,加强农村基层民主制度建设 ,加强农村基层管理队伍建设;逐步建立覆盖城乡的公共财政特别是加强制约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农村财政金融制度的改革 ,逐步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和建立农村义务教育保障机制 ,中央决定 2006 年到 2010 年 5年间 ,中央与地方各级财政累计新增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约 2182亿元 ,这是深化农村综合改革的一项重大行动。与此同时 ,国家加大了财政支农的力度 , 2006 中央财政支农资金突破了 4000亿元 ,[ 2 ]2007年有了更大的提高。这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系列方针政策的结果 ,也是深化农村改革 ,实现制度创新的必然要求。
四、统筹城乡 ,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基本思路
(一)坚持和完善农村的基本经营制度 ,发展农村生产力 ,促进农民收入持续增长。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首要任务 ,就是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农业现代化的总体要求就是加快农业科技进步 ,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调整农业产业结构 ,转变农业增长方式 ,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完成这一任务的关键在于 ,保护和调动广大农民群众发展经济的积极性。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是中国亿万农民在改革中的伟大创造。是我国宪法所规定的农村基本经营体制 ,具有广泛的适应性和旺盛的生命力。
所以 ,要进一步稳定并完善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 ,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有条件的地方可以根据自愿、有偿的原则依法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 ,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我国农业发展始终承担着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增加农民收入的双层任务。因此 ,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把推进现代化农业建设 ,提高粮食生产能力 ,促进农民收入持续增加作为新农村建设的出发点和基本目标。在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基础上 ,建设农业技术推广、农产品市场、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动植物病虫害防控体系;在完善现有农业补贴政策的基础上 ,逐步建设符合国情的农业支持保护体系;在增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服务功能的同时 ,鼓励和引导农业发展各类专业合作组织 ,提高农业的组织化程度。
(二)以农村金融改革为先导 ,全面推进农村综合改革。
当前 ,农村税费改革已经取得明显进展 ,自 2006 年全面取消农业税之后 ,农村改革逐渐进入以农村金融改革为先导的综合改革阶段。因为 ,一方面 ,全面加快农村金融改革 ,其长远意义值得高度重视。农村税费改革主要解决减轻农民负担的问题 ,由于特定时期内农民税费负担的有限性 ,这对于促进农民增收的效果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农村金融改革主要解决农村产业发展和农民增收的金融支撑问题 ,它对于促进农民增收的效果 ,更多的具有长期性和连续性的特点 ,可以为农民增收提供动力。因此 ,今后的农村改革 ,应该以农村金融改革为中心。
另一方面 ,取消农业税 ,并非标志着农村税费改革大功告成。农村税费改革成就能否巩固 ,从根本上说还取决于农村综合改革的成效。另外 ,当前的“三农 ”问题已经成为一个系统性问题 ,需要农村改革的系统突破 ,单靠几个方面 ,很难从根本上解决“三农 ”问题。基于以上原因 ,必须扎实推进农村综合改革 ,巩固以往改革的成果 ,不断实现制度创新 ,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制度保障。
(三)搞好乡村建设规划 ,逐步改善村容村貌。
在着力解决直接关系农民切身利益的各类生产生活问题的基础上 ,要切实加强乡村规划 ,使乡村的建设和管理符合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乡村建设规划的实施是一项长期任务。既要着眼于改善村容村貌。又要从当地实际出发 ,尊重农民的意愿 ,充分考虑农民的承受能力。既要坚持节约和集约使用土地的基本原则 ,又要便于农民生产生活 ,体现地方特色。农村各地的发展差距很大 ,改善村容村貌的工作也必然是起点有差距 ,过程有快慢 ,水平有高底。切不可脱离实际 ,违背农民意愿 ,盲目攀比。而必须坚持从实际出发 ,统一规划 ,分步实施 ,因地制宜 ,稳步推进。
(四)注重培养和造就新型农民。
统筹城乡 ,建设新农村 ,应该按照以人为本、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的要求 ,把提高农业发展能力、促进农民的自由全面发展作为一个重要目标。着力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 ,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这是把农村巨大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的根本途径 ,也是持续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力量源泉。要通过发展农村教育、活跃农村的文化活动、加强农村精神
文明建设、完善农民职业技能培训制度等措施 ,在农村形成良好的社会风貌 ,使新一代农民有健康成长的良好社会环境。在转变乡镇政府职能的同时 ,切实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 ,发展基层民主。通过完善“一事一议 ”和村务公开制度 ,保证农民依法行使民主权利。健全村党组织领导下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机制 ,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可靠的组织保障。(五)建设生态文明新农村。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不仅要体现在农村的经济发展以及管理制度的建设上 ,还应体现在保持山川秀美的生态特色上。新农村应该是田园风光秀美 ,生活比较和缓 ,感觉自然和谐的生态新农村。生态新农村建设就是发挥农村特有的生态优势 ,开发利用生态资源 ,发展生态经济 ,以生态型农业为重点 ,逐步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道路。建设生态新农村 ,一方面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关于坚持以人为本 ,用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 ,建设生态环境友好 ,人与自然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体要求。另一方面 ,随着近年来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 ,尤其是基础设施的改善 ,为建设生态文明新农村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建设生态新农村也是顺应农民渴求创造新环境、培养新观点、养成新习惯、过上新生活的愿望。建设生态新农村 ,一是要政策到位。必须出台一系列有利于农村和农业发展的政策 ,以国家财政所带动的投资为主 ,来进行农村基础设施改造 ,保持农村自然和谐的田园风貌。二是规划先行。在生态新农村建设中 ,规划是前提 ,设计是重点 ,首先抓好规划 ,村庄规划 ,房屋设计由专人统一把关 ,避免随意性 ,增强整体美和特色美。为保持生态环境和自然风貌 ,在生态新农村规划建设中要保留农村的历史文脉 ,注意传承建筑文化 ,坚持人与自然的和谐 ,坚持不要千篇
论群众文化与新农村建设 篇6
关键词:群众文化;新农村建设;改革;发展;创新
中图分类号:G249.27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09)21—0145—02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全面推进的综合工程。群众文化作为我国文化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民群众进行文化消费和接受文化最直接、最富有成效的载体之一。没有群众文化事业的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就缺乏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文化条件。因此,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中,必须大力发展群众文化。
社会的和谐是人与人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核心是以人为本。而加强农村群众文化建设正是这种人本理念的具体体现。没有农民文化素质的提高,要建设农村和谐社会是空谈。所以,我们要把加强农村群众文化事业建设提高到以人为本、建设和谐社会的高度来认识,从而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
一、新农村群众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虽然我国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获得了巨大发展,农民温饱问题基本解决,但农村群众文化建设却相对滞后,农村文化生活比较贫乏,这不仅制约着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也制约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
(一)农村群众文化人才缺乏,人才队伍建设亟待加强
农村群众文化人才包括乡镇和村居的相关工作人员及群众文艺爱好者。目前农村群众文化工作队伍普遍存在年龄偏大、文化程度偏低、专业素养不高等问题。一方面文化站和村居中从事农村群众文化工作的业务人员,对农村群众文化的理解不够深入全面,工作思路不够清晰开阔,不能完全适应农村文化的需要。另一方面,农村文化人才非常匮乏,往往群众对某类文化活动有热情、有需求后,却找不到相关人才进行培训和指导,导致活动不能顺利开展。
(二)农村群众文化设施落后,缺乏基本的经费保障
农村群众文化设施包括农村群众文化活动中心、图书馆、老年活动中心、少年儿童活动中心等等。各级政府、组织对农村群众建设的资金投入虽逐年加大,但赶不上广大农民日益增长的文娱和体育活动的需求。由于缺乏优惠政策和扶持措施,社会资金对农村群众公益文化和文化产业的投入也缺乏积极性,无法满足居民多方面的文化生活需要。难以形成社会资源共享、多方积极投入的农村群众文化共享、共建局面。
(三)农民群众对文化活动的认同意识相对薄弱,参与度不高
认同意识是凝聚农村群众人心的基础性前提。然而,由于历史以及传统因素的影响,很多农民群众对文化事业的参与热情不高,从而使农村群众文化建设缺乏牢固的文化心理基础。同时,由于目前大部分地区农村群众文化建设的发展模式主要是由政府即行政权力的推动所造就的,这就使得农村群众的参与仍是以动员性参与为主,农村群众参与的广度与深度还远远不够。政府主导下的农村群众文化建设很容易演变成为一种行政行为,文化活动的政治性被大大突出,而文化性、群众性没有得到应有的体现。在村民的心目中,政府推动的文化活动变成了政府、干部追求政绩的过程,村民主动参与的欲望大大降低,部分村民甚至产生厌烦、抵制情绪。
二、群众文化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根,一个民族的魂,具有凝聚、整合、同化、规范社会群体行为和心理的功能。在新农村建设中,群众文化不仅能够提高农民综合素质,促进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同时对于协调各种利益关系,促进形成科学文明乡风,推动农村社会全面进步,都能发挥重要的作用。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进程中,群众文化发挥着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
(一)群众文化有利于提高农民群众思想素质、文化水平
要缩小城乡差别,彻底改变我国广大农村资源少、经济基础薄弱、科学文化落后的面貌,就必须提高中国农民的整体文化素质,强化农民的自主创新能力,而农村群众文化的开展,将在这方面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农村群众文化有宣传教化的功能,可以通过办图书馆,文化站及各种农业科技知识培训提高农民的文化水平,推广农业科学技术。可以通过各种健康向上的文艺文化活动,传播现代文化信息和思想观念,从而改变农民的精神面貌,引导他们从根本上摆脱小农经济造成的宗法观念、自私保守观念的制约。
(二)群众文化有利于促进农村生产发展
农村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增强农民投身于新农村建设的各种技能和本领,提高农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思想认识和自觉性,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同时,文化也是生产力,在经济与文化互相融合的市场经济发展中,文化已不再单纯是经济发展的服务手段,而是新型的朝阳产业,成为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有些地方文化产业的发展已经成了农村发展、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
(三)群众文化有利于提高农业生产社会化程度,发展农业生产力
市场经济确立后,中国农村社会结构发生了一系列变革,变革的主题是顺应市场经济,提高农业生产经济效益,调整农业经济结构,逐步建立健全专业化和综合发展的农业生产结构,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和生存质量。这些变革开拓了农民群众的生产活动领域,也给农村群众文化增添了新内容。经济的转型,要求农村群众文化开展要有一个明确导向,这就是为农业生产社会化的提高,为农村生产力的发展鸣锣开道。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在文化方面,人们更多地把着力点投向与现实最为贴近的经济,农村群众文化的经济功能也就突显出来了。它深入到专业村、专业户及农业生产的整个过程,深入到农业部门的分工协作及发展农村市场经济的过程中,一方面潜移默化地促进了农业生产力的发展,另一方面起到在农村社会经济发展中减缓矛盾、平衡心态的社会润滑剂的作用和团结凝聚民心的作用。
(四)群众文化有利于培育新型农民
农民群众是文化的受益者,同时也是文化的建设者和创造者,培育新农村建设所需要的新型农民,就要从培育农民作为农村文化建设的主体地位入手,组织群众开展喜闻乐见的各种文化活动,广泛吸引农民积极参与,尊重农民文化首创精神,增强吸引力,富有创造性,让农民群众在参与文化建设中提高自身的文化素质。
要加强农村文化实用人才的挖掘和培养,充分发挥民间艺人在传承民族民间文化方面的积极作用,培养农村新型民间艺人,形成一支扎根农村的文艺队伍,增加农村文化可持续发展能力,激发农村自身的文化活力。
三、改革创新,持续推进新农村文化建设
新农村文化建设重要而紧迫,任务繁重而艰巨。所以,我们要用改革的思路,创新的办法,来持续推进新农村文化建设。
首先,加大改革力度,创新农村文化建设的体制和机制。从体制上讲,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要真正做到竞争上岗、全员聘用,干部能上能下,人员能进能出,收入能高能低,切实增强事业的内部活力。尤其是乡镇文化站的体制,要十分明确。乡镇文化站,是农村文化建设的前沿阵地,是农村文化建设的主要载体,是满足农民精神文化需求的主要桥梁和纽带,公益性十分鲜明。因此,文化站作为第一线公益性事业单位的性质,在乡镇配套改革中不能改变。对文化站作用的发挥,关键是要创新机制,调整职能,明确责任。
其次,整合资源,建立和完善农村文化公共服务体系。从现阶段来讲,一是要整合一切用于农村、服务农民的各项文化资源,统筹规划,综合利用。如教育、科技、党员电教、村级活动室建设等。二是要建设好三个层次的阵地,即县(市)区的文化馆、图书馆、剧团;乡镇文化站;村文化大院。三是要实施好广播电视“村村通”、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农村电影数字化放映“2131”、农民图书、农民健身和民间艺术发掘利用这六大工程。四是要继续开展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和文化扶贫活动,积极探索“三下乡”活动的长效机制,变送为“种”。
最后,不断提高文化生产力,创作出更多更好适合农村农民所需要的精神产品。一是要大量出版农民群众买得起、读得懂、用得上的通俗读物。二是要创作出一批反映时代精神、体现农村生活、激励农民斗志的优秀作品,并把它搬上银幕,立上舞台,更好地服务农民。三是大力發展民间文化艺术,打造一批具有浓郁地方特色或民族特点,农民喜闻乐见的农村文化活动项目。四是要切实加强农村文化队伍建设,不断加大农村文化人才的培育。特别是要加大农民自身文化人才的培养,努力建设一支属于农民自己的文化骨干队伍。
论农村财务管理与新农村建设 篇7
关键词:新农村,农村财务,财务管理,农民增收
1 引言
2015年2月1日, 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中央“一号文件”再次聚焦“三农”问题, 文件中再次强调了新农村建设问题, 提出了如何在城镇化深入发展背景下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实现城乡共同繁荣的重大问题, 可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一概念来源已久, 在我国提出小康社会时,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便是小康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指在社会主义制度下, 反映一定时期农村社会以经济发展为基础, 以社会全面进步为标志的社会状态。农村是由社会、经济和环境构成的“三位一体”的区域, 而农村区域中人是参与社会、经济和环境活动的主体, 是最为活跃的因素。人对经济利益的诉求是最基本的法则, 一切利益冲突都与利益主体的分化和利益失衡有关 (于建嵘, 2000) 。农村社会的经济利益是农民的权益, 最集中地体现为农村财务问题。社会主义新农村是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全面、整体和谐发展, 而农村财务是一切发展的基础, 高质量的农村财务会计和财务管理, 有利于村集体与农民之间利益的协调, 促进新农村建设。农村财务质量是构建农村和谐社会的基础和保证。本文以农业经济学、财务管理、会计学为基本理论, 运用规范分析方法通过探究农村财务在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性, 研究农村财务与新农村建设的关系。
2 农村财务管理在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性
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过程中, 应当将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作为最基本的出发点。坚持以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为中心, 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过程中必须坚持的一条基本原则。然而农村经济又不可避免的与农村的财务相联系, 想要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首先就要解决农村财务的问题, 所以说农村财务与新农村建设也是密不可分的。农村财务管理是国家财务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农村经营管理工作的重点。加强农村财务管理, 对加快发展社会主义集体经济, 巩固农村基层政权, 保持农村的社会稳定、加强农村民主管理等方面都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我们要把抓好农村财务管理作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促进农村和谐发展的重要手段, 通过规范透明的村级财务, 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 促进农村各项社会事业的蓬勃发展。
农村财务是农村集体的一项经济管理活动。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 农村财务会计工作目标应符合新农村建设的宏伟目标, 两者应相辅相成, 和谐统一。因此, 构建以农村发展, 农民增收, 管理民主为中心的农村财务会计与管理体系, 更加有利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实现“生产发展, 生活宽裕, 乡风文明, 村容整洁, 管理民主”的宏伟目标。加强农村财务管理是构建和谐发展新农村的基础, 只有充分认识到农村财务管理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性, 积极解决农村财务管理中出现的新问题, 适应农村经济发展的新需求, 提高农村资金利用率, 化解农村集体经济中存在的矛盾, 才能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快速、健康发展。
3 农村财务管理与新农村建设的关系
3.1 加强农村财务管理是实现农村社会稳定的必要条件
从农村财务管理发展情况看, 由于以前农村财务管理的管理主体不明确, 管理力量薄弱, 加之各级政府对农村财务管理认识不足, 客观上造成了农村财务管理混乱、以及集体资产被贪污、挪用等集体资产流失现象。不仅使农民的利益受到损害, 而且致使一些地方群众与农村干部的关系紧张。当前, 农村财务问题已成为激化干群矛盾, 导致群众上访, 引发农村干部职务犯罪, 影响农村社会稳定的主要因素。搞好农村财务管理工作, 对于维护农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化解农村矛盾, 密切农村党群、干群关系, 保持农村社会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规范农村集体资产和财务管理工作, 是加强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内容, 是改进农村基层干部作风、维护农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重要举措。做好这项工作, 对于促进农村社会和谐稳定、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3.2 加强农村财务管理是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保证
加强农村财务管理是发展农村集体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以及使得农民家庭生活富裕的重要保证。当下,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首要课题便是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2015中央一号文件也将继续强化农业基础地位、促进农民持续增收作为重大课题提出。然而农民收入的增加依赖于整个农村经济的发展壮大, 没有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 就不会有农民收入的持续增长, 这是农村生产力发展的长远要求。农村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农村财务管理, 农村经济发展的速度越快, 对于规范的农村财务管理的需求就越迫切。当前, 农村的经济发展中, 由于会计核算不规范, 缺乏财务管理观念, 某些支出项目的随意性较大, 支出不合理的现象普遍存在, 这就导致农村集体资产流失严重, 资金流不实, 严重挫伤了广大干部群众对于发展壮大农村经济的积极性。可见, 要想使得农村经济健康快速发展, 就离不开科学的财务管理和规范的会计核算。财务管理是经营管理的一个重要环节, 贯穿于农村经济活动的全过程。加强农村财务管理对于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改善农村经营管理方式, 提高农村经济效益, 推进农村会计核算的规范化, 防止农村集体资产流失都具有重要意义。
3.3 加强农村财务管理是农村管理民主的基础
加强农村财务管理是民主理财的基础, 而民主理财又是农村民主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进一步健全农村民主管理制度, 只有健全完善农村民主管理制度, 才能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 才能维护农村的和谐稳定。而农村民主管理中重要的一环就是民主理财, 因为民主理财关系到农民群众切身的经济利益, 关系到农村社会的和谐稳定。科学的财务管理、规范的会计核算是民主理财的重要基础, 只有通过科学的财务管理、规范的会计核算才能保证民主理财的成果有制度可遵循, 有数据可追溯, 这样的民主理财才不会徒有虚名, 摆空架子。因此, 要想从根本上做到民主理财, 就要想方设法加强农村财务管理, 进行改革, 进行创新。民主、规范的农村财务管理, 既是基层民主管理的体现, 又直接关系到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加强农村财务管理, 既能成为农村管理民主的保障, 又能推动其他各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任务的进行。
4 结语
综上所述, 规范农村财务管理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发展农村经济, 促进农村社会和谐发展。农村财务管理是国家财务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加强农村财务管理, 对加快发展社会主义集体经济, 巩固农村基层政权, 保持农村的社会稳定等方面都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实践证明, 财务管理规范的村集体, 村民的向心力更强, 村干部更得民心, 新农村建设的方方面面也都开展得有声有色。加强农村财务管理不仅与新农村建设密不可分, 同时也有利于农村经济发展, 有利于村民素质提高, 有利于农村社会的全面进步。
参考文献
[1]陈淑倩.加强农村财务管理的途径分析[J].农业经济, 2013 (5) .
[2]李海燕.农村财务管理在构建和谐新农村中的问题与对策[J].特区经济, 2012 (5) .
[3]张峰.新农村建设中农村财务管理研究[J].农村经济与科技, 2014 (10) .
[4]方华, 等.新农村财务管理实践—以湖北英山县为例[J].财会通讯, 2013 (11) .
制度创新与新农村建设 篇8
一、制度创新的一般理论
新制度经济学代表人物美国道格拉斯·C·诺思认为:“制度是一系列被制定出来的规则、守法程序和行为的道德伦理规范, 它旨在约束追求主体福利或效用最大化的个人行为”。制度创新不是仅指制度的某种变化, 而是指用一种效率更高的制度去取代原有制度, 或是对某一种更为有效的制度的生产过程, 是制度主体为解决制度短缺, 从而扩大制度供给获得潜在收益的行为。道格拉斯·C·诺思基于新古典思路, 把制度变迁的原动力归结于理性人对制度变迁过程中成本-收益的比较计算, 认为制度供给与制度需求的约束条件是制度转换的边际成本等于制度转换的边际收益, 从而推理出了制度创新的一般模型。该模型的基本假设是:制度创新的基本诱因在于主体期望获取最大的潜在利润。所谓“潜在利润”也即“外部利润”, 是一种从已有的制度安排中主体无法获得的利润。
二、以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制度为例的制度创新各主体行为分析
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制度创新过程中既涉及各级政府也涉及村民和村级组织, 费税改革后, 农村的公共产品供给制度发生了巨大变化。首先, “三提”的取消, 改变了农村公产共品制度外筹资制度;其次, “五统”的取消, 使中央政府开始承担了那些本应承担的公共产品供给;再次, “一事一议”方式确立了公共产品决策制度。
(一) 政府在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制度创新中的行为分析。
“在社会所有制度安排中, 政府是最重要的一个。”在我国, 政府拥有绝对的政治力量优势, 且拥有资源配置权力, 能通过行政、经济和法律等各种手段约束其他社会行为主体的行为, 这就决定了政府是制度创新的主要主体。
从新制度经济学的视角看, 政府通过制度创新所要实现的目标是双重的:一是经济目标, 即通过降低交易成本使社会总产出最大化;二是政治目标, 即最大化垄断租金从而使权力中心及由其所代表的利益集团的收益实现最大化, 以换取最大化的政治支持, 并抑制潜在威胁的反对势力。制度变迁如果选择渐进式的方式进行, 则在制度变迁的早期决定制度安排的关键在于“居于支配地位的上层强有力决策集团的预期净利益”, 且“对于统治精英的政治经济成本和利益, 是对变化的性质及范围作出解释的关键”。由此, 只要权力中心的政治净收益大于零, 中央政府则可能进行制度创新。初期的制度创新通常只是小幅改进, 对其代表的利益集团的利益触动不会太大, 且成本相对较小, 但这一时期的制度创新并没有完全达到制度变迁的目标。事实上, 随着放权让利改革和财政分权体制的实施, 地方政府在向市场经济渐进的过渡中通常扮演着主动谋取潜在制度净收益的第一行动集团的角色, 也就意味着只要制度创新对地方政府净收益为正, 地方政府就可能成为发动制度创新的角色。
(二) 村级组织在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制度创新中的行为分析。
村级组织作为农民的自治组织, 由于存在社区利益最大化的需求, 必然会成为农村公共产品最积极的供给者。但由于其缺乏自主财政, 村级组织必然会通过制度创新来弥补这一缺陷, 如资金筹措制度创新, 除了向村民分摊机制外, 还会向各级政府各个部门“要”钱、或通过在外工作人员“捐”钱等手段。沿海地区农村则向村级集体企业筹资、土地出让筹资等。但是, 这些制度创新均无法在整体上改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不足的现状。
(三) 村民在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制度创新中的行为分析。
在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严重不足的情况下, 村民除了进行制度创新进行合作供给外, 更主要的是通过“呼吁”和“退出”来推动政府的制度创新。现阶段, 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困境的现状就是农村组织绩效衰减的现实反映, 我国村镇之间不存在竞争, 竞争机制失去作用。当农民得到的公共产品供给与为此承担的费用反差巨大时, 那些对组织忠诚并愿意留在村中或无法退出的村民就会向各级政府“呼吁”, 呼吁有被政府允许的, 如“上访”向政府反映问题;当然也有不被政府允许的, 即各种“群体性事件”, 其中有些成为“恶性事件”。各种形式的“呼吁”形成了各级政府的压力, 使维持现有制度的成本不断加大, 而制度创新的收益 (如维持政权稳定及合法性的收益) 也在增大。一直以来, 我国农村就受到严格的退出约束, 计划经济时期的户籍制度将农村成员的退出限定在升学、招工等少数途径, 改革开放后, “农转非”户口虽然可以购买, 但面对高昂的成本退出仍很艰难;20世纪九十年代后, 各地开始松动对人口流动的限制, 使得追求更高公共产品供给水平的村民可以有多种方式退出, 如在城镇购买住房、长期“暂住”、长期在外务工等形式。而农民的退出对农村影响又非常大, 比如升学或投资是退出最常见的方式, 使得人才和资金不断地流向城市, 导致农村自身的发展失去了根本动力, 公共产品资金筹措由此变得越来越难。
三、公共产品供给制度创新对新农村建设的启发
我国当前推行的新农村建设, 其关键与瓶颈在于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制度的创新, 而这种供给制度创新能否朝着真正有利于农村发展的方向前进, 取决于中央政府能否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全面推进农村的各项改革。地方政府是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制度创新的最大阻力, 因此要实现农村发展, 不但要增加其不支持改革的成本, 也要加大其支持改革的收益, 即必须给予地方政府足够的激励, 必须建立“事权、财权配置对称”的财政体制和“社会和谐发展决定政绩”的政绩考核制度。
村级组织最有积极性进行农村公共品供给制度创新, 但必须完善村民自治的各项制度, 以确保创新是有利于全体村民, 而不是让村干部中饱私囊。农民是农村公共品供给制度创新的直接受影响者, 必须健全农民的利益诉求机制和民主参与机制, 以使他们真正的需求得到表达, 避免农民过度的“呼吁”和“退出”。当前, 党中央做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构建和谐社会”的伟大决策, 全面推进农村及全社会各项改革, 明确提出了完善民主权利保障制度、公共财政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等一系列基本制度。笔者认为, 中央的决策为全社会的各项改革提供了全局性的制度环境, 对于农村公共品供给制度的创新将创造极其有利的制度环境。
摘要:本文基于新制度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 分析我国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村级组织及农村居民在公共产品供给制度创新中的不同行为和作用, 并在此基础上分析制度创新对新农村建设的作用。
关键词:制度创新,共同产品,供给
参考文献
[1]道格拉斯著, 陈郁, 罗华平等译.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4.
[2]诺思.制度创新的理论:概念与原因[A].科斯等.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产权学派与新制度学派译文集[C].上海三联书店, 1991.
襄樊乡村旅游与新农村建设 篇9
襄樊发展乡村旅游的先决条件与优势
襄樊发展乡村旅的自然游资源丰厚
襄樊地处湖北省西北部, 居汉水中游, 秦岭大巴山余脉。襄樊交通发达, 自古即为交通要塞, 历为南北通商和文化交流的通道。秦汉以前, 襄樊市为艰、卢、、罗、鄢、谷、厉、随、唐等诸侯国之城, 随后为楚境, 秦汉以后又是三国文化的中心区域和历朝历代的重镇。境内有许多三国文化遗迹, 是“古三国旅游线”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主要景点除古隆中、水镜庄外, 引人神往的除徐庶故居、庞统故居、“建安七子”之一王粲故居之外, 还有米公祠 (米芾) 、习家池 (习郁、习凿齿) 、刘秀故里、蔡仑故里等。著名的宝刹禅林有承恩寺、白水寺、广德寺、鹿门寺等。这些著名历史古迹大多“藏于深山人未识”。
近几年, 湖北省文物普查人员更是在襄樊市南漳县先后发现了一条民间文化遗产廊道—在不到4000平方公里的深山狭谷间, 聚集了数以百计的古民居、古山寨、古墓葬等, 数量众多、景观奇特、气势宏伟。初步统计, 共收录古民居76处、古山寨385处、古墓葬141处, 其中26处已被批准为湖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其中特色鲜明的春秋寨、卧牛寨是专家确认的迄今为止所知的中国面积最大的古山寨, 号称“华夏第一大古山寨”。更值得珍贵的是, 这些古民居、古山寨数量众多, 分布集中, 保存相对完好, 为合理利用文物资源、开展文化旅游创造了有利条件。
优良的生态环境, 就能吸引全国各地的游客前来观光游览, 为襄樊发展乡村旅游奠定了基础。
襄樊发展乡村旅游的人文资源丰富
相对保守的民风, 使数千年来襄樊许多村庄基本完好地保存和传承了丰富而又独特的文化。这里产生了汉水女神和牛郎织女神话传说与七夕节。襄阳城西10里处紧邻汉江边有一个小山原名叫方山, 后来又叫万山, 又名汉皋。汉代以来的注释家都认为《诗经·周南·汉广》是以发生在这里的汉水女神与郑交甫的人神恋爱神话传说为背景而产生的。宋庄季裕《鸡肋编》说:“襄阳的正月二十一日, 当地人说这一天是郑交甫向汉水女神求取佩珠的地方。襄阳郡的百姓都来到汉水岸边, 倾城而出地从万山乘船顺流而下, 妇女们在沙滩中寻找小白石头有窟眼可以穿透的, 用丝线穿起来。悬挂在头发上, 作为祈求生儿子的吉祥物》——是为穿天节。”七夕节也是从襄樊和汉水的穿天节、请七姐等古俗逐步演变成的。
大批文人名士使襄樊大地更具人文底蕴。襄樊历史上名士灿若繁星, 堪称人文荟萃。这里是伍子胥、宋玉、刘秀、庞统、杜甫、孟浩然、皮日休的桑梓之地, 又是诸葛亮、王粲、米芾的第二故乡。悠久的历史, 灿烂的文化, 众多的英才, 为襄阳留下了大量的名胜古迹和轶闻传说。
这些历史名人游山玩水留下了数以百计的诗文, 也是旅游区的一大笔文化遗产。如果在旅游文化中融入更多的历史故事、民间传说、诗文, 让乡村游注入文化这一元素, 使游客在游览美丽的山水风光的同时, 感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 丰富了乡村游的内容, 提高了乡村游的品味。
襄樊发展乡村旅游得到政府重视
为抢抓省委、省政府建设“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机遇, 襄樊市市委、市政府多次聘请专家就襄樊市如何进一步打造旅游城市开展论坛, 与武汉三特公司达成《南漳县古山寨文化旅游休闲区总体规划》的协议, 最近三特索道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投资开发建设南漳古山寨项目已经进入实质性阶段。根据规划, 武汉三特公司计划一期开发建设春秋寨、卧牛寨、茅坪河, 以“山寨兵戈传奇, 荆楚民俗神韵”为项目形象内涵, 全力打造“荆山·楚源·古兵寨”项目主题品牌, 规划总投资1.2亿元, 项目建设周期为二年, 待相关部门审批后开始动工建设。主要建设两大主题山寨、东巩镇游客集散中心和茅坪河民俗体验观光游览带。具体项目有:一是春秋寨——传承历史与未来。完成春秋寨遗址保护、观光索道、古山寨博物馆、仿古山寨复建、游客中心、空中栈道等项目建设。二是卧牛寨——千年兵戈的传奇。完成卧牛寨遗址保护, 演武场复建, 团山寺修复, 古战实景演示, 登山索道, 山顶步游道等项目建设。三是利用东巩镇现有酒店、宾馆等接待设施, 完善度假接待功能, 形成游客集散中心区, 充分挖掘地方丰富的荆楚民俗资源, 开发地方民俗表演活动项目, 将其打造成为具有旅游接待和文化休闲等综合功能的旅游小镇。四是建设茅坪河民俗体验观光游览带——田野牧歌的风情。完成茅坪河沿途象形山石景观营造、洞穴景观、生态景观走廓、古法造纸作坊、古石碾、古酿酒作坊、茅坪河漂流、田野牧歌景观等项目建设。从而形成以“东巩镇、春秋寨、卧牛寨”三大板块为主, 茅坪河民俗风光带为辅的“三区一带”空间项目格局。
按照规划, 南漳春秋寨、卧牛寨古山寨旅游项目建设完成后, 将成为集科学考察、历史观光、民俗表演、生态体验、乡野风情、水上娱乐等一体化的文化休闲旅游景区, 力争建设成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打造成为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中最具代表性的历史文化体验旅游项目, 对促进南漳旅游向更高层次的转变, 提升和丰富襄樊旅游形象, 完善襄樊旅游产品结构具有战略性意义。
襄樊乡村旅游的现状
襄樊市可供游览观赏的历史古迹、革命旧址、自然风光、人文景观甚多, 具有发展旅游业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但从目前来看, 许多旅游景点因地域组合不够理想而导致外地人到襄樊来只能看个隆中, 景点单一, 无法展示襄樊作为历史文化名城的魅力。如距枣阳48公里的邱家前湾与河南桐柏和随州市交界, 是个“鸡鸣闻三县”的地方, 现在住着近90多户人家, 有230间古建筑。据记载, 村寨是在明朝景泰年间到清朝康熙、乾隆年间建成;经考证, 这些民居的历史在200年至600年间, 如今大多保存完好。每家都有一个四合院, 门厅前的汉白玉石凳上刻有龙、竹等花形, 墙壁全是青砖砌成。正厅是两层小阁楼组成, 房顶的瓦片上都印有精美的“寿”字, 横贯全村的排水沟由石头砌成, 古色古香。规模如此大的村落遗存非常少见, 具有重要历史、文化、科学、审美价值, 但发现后我们并没有进一步研究、保护、宣传它, 更谈不上开发利用。其实我们完全可以把它作为襄樊市的一个旅游景点, 就像云南西双版纳的傣族村一样。
在襄樊, 一些旅游公司已经注意到了乡村旅游的价值和潜在开发意义。但到目前为止, 襄樊只有一些旅游公司零星地组织过到隆中摘樱桃、到老河口摘梨、到枣阳摘油桃等“参与体验型”的乡村游, 还没有形成大批量的“吃农家饭、赏农家景、睡农家炕、做农家活、享农家乐”为内容的“农家乐”旅游。据悉, 最近武大EMBA总裁班到保康考察, 欲巨资打造农业观光园, 以保康店垭、马良、歇马等3个乡镇32个村为中心, 发展以现代农业与生态旅游相结合的生态观光休闲农业, 整个计划投资30多亿, 这应该是襄樊乡村旅游的一个重大创举。襄樊乡村游虽然起步较晚, 但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政府主导的强大支撑和独具特色的娱乐项目, 将在全省乃至全国同类景区竞争中牢牢地占据一席之地。
发展乡村旅游应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
乡村旅游是以乡村地域及农事相关的风土、风物、风俗、风景组合而成的乡村风情为吸引物, 吸引旅游者前往休息、观光、体验及学习等的旅游活动。国家旅游局将2006年全国旅游主题确定为“中国乡村游”, 其口号:“新农村、新旅游、新体验、新风尚。”开发乡村旅游既适应旅游消费多样化, 更满足了城市居民日益增长的休闲度假需求。而且, 发展乡村旅游正符合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战略决策。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新农村建设目标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近年来, 乡村旅游不仅丰富了国内旅游产品种类, 延伸了旅游产业链, 而且成为城里人回归自然, 体验农村生活, 休闲度假的重要方式, 在增加农民收入, 推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促进新农村文明进步, 推动社会和谐发展等方面作用显著。
乡村旅游是新农村的新产业与新经济支柱。但与此同时, 不能打着新农村建设的旗号就将这些自然生态加上传统文化的古村落破坏。发展乡村旅游一定要是建设性的而非破坏性的, 要以一种长远的发展的眼光来对待发展乡村旅游, 要以环境为基础, 以文化为背景, 以特色为亮点, 深度挖掘襄樊的民俗风情、文化传统、农耕文化、民间技艺等襄樊本土化的东西, 比如许多古村寨的街巷、民居、祠堂、公堂、寺庙、坊、墙、楼阁、市井、庭园等各种类型的建筑充分保留和体现了中华悠久历史文化的内涵, 选址布局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哲学思想。保护现在已经很有限的古村寨和古民居, 就是保护我们自己文化的根基;保护农村的文化遗产, 就是保护我们传统文化的源头。
福建茶产业与新农村建设 篇10
1.1 福建茶业涉及面广
福建全省有茶园面积18.89万hm2,茶业总产量24.72万t。茶园种植遍及福建大部分县市。是福建省分布最广的经济作物,全省从事涉及茶叶产销及相关服务业的人员超过300万人,约占全省农村劳动力的1/4。因此,发展茶叶经济成为福建山区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突破口,关系到福建新农村建设的战略性问题。
1.2 福建茶业的带动性强
基于特殊的自然属性、市场特性和消费特点,茶叶牵涉的面很广,产业关联度也很大。茶叶从种植、加工到销售,包涵了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的众多环节。首先,其劳动密集型的生产解决了广大农村劳动力的就业问题,带动了农村其他产业的发展。其次,茶产业还涉及到机械制造、能源、交通运输、信息、贸易、金融、餐饮、旅游等各行各业,并与其它产业结合在一起形成错综复杂的网络体系。因此,福建茶叶经济的发展不仅是茶业本身的问题,还是全省经济体系的问题。
1.3 福建茶业的贡献率大
2007年,福建全省茶叶总产值近62.33亿元,涉茶总产值达200亿元。虽然占全省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不大,但它是许多山区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是重要的民生产业。此外,与其他农作物相比,名优茶、茶叶深加工产品的经济效益高,市场上每公斤几百元至几千元的茶叶并不罕见。部分茶区经济的快速发展也与茶叶的贡献有很大的关系。近年来茶产业对推动安溪、华安等县的经济快速发展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因此,应当把发展茶业当成福建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并加以扶持。
1.4 福建茶业的平台性好
福建地理条件优越,产茶历史悠久,茶类齐全,无性系良种多,加工技术精湛,所产茶叶畅销国内各地和海外的几十个国家和地区。尤其是近年来,具有绝对优势的福建乌龙茶传遍大江南北,其中铁观音的影子随处可见。伴随着福建茶产业的快速发展,福建茶文化乃至福建形象也随着广泛传播与弘扬,茶叶已经成为福建走向世界的重要媒介。此外,由于特殊的血缘、地缘、茶缘等关系,茶叶成为闽台乃至海峡两岸科技、文化交流的纽带和农业合作的重要载体。目前福建已有200多家台资或合资茶叶企业。茶业是福建尤其是福建农民对外联系、扩大交流的重要平台。
2 福建茶业发展的优势条件
2.1 自然条件优越
一方面,福建省早在晋代就开始产茶,到唐代已为中国主要茶区,至今已成为全国的重要产茶省份之一。
另一方面,自然条件优越。特殊的地理气候条件和茶区人民的创造性,造就了茶树品种和茶类生产的多样性,福建产的乌龙茶、红茶、绿茶、白茶及花茶以其独具特色的色、香、味、形和优异的品质,深受消费者欢迎。第三,土地资源适宜。全省土地总面积12.14万km2,其土壤发育剖面好,土层深厚,水热资源等均有利于茶叶生产。第四,劳力资源丰富。全省劳动力资源人数为1396.6万人,适合发展劳动密集型的茶叶生产,并能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增加农民收入。
2.2 品种资源丰富
福建素有“茶树良种王国”之称。全省已育成国优良种19个,省优良种21个,正在区试的品系有15个,保存种质资源8000多份。福建茶树品种多,适植性强,能根据市场的发展需求及时调整产品结构。“十五”期间,有4个品种被全国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认定为国家品种,10个品种被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为省级品种,6个品种参加全国茶树品种区域试验。丰富的茶树良种为全省开发研制各种名优茶奠定了物质基础。福建首创的短穗扦插技术,为推广无性系良种打下基础,目前无性系茶园已占总面积的95%,居全国首位,远高于全国的平均水平,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2.3 茶类品种齐全
全省生产有绿、乌、红、白、花等五大茶类,为全国少有。基本上形成了以“中国乌龙茶之乡”的安溪铁观音、永春佛手、平和白芽奇兰、诏安八仙茶等除平潭县外的22个县(市)组成的闽南乌龙茶区;以宁德市天山绿茶、福鼎白毫银针白茶、福安工艺茶茉莉花茶、福州茉莉花茶、坦洋工夫、白琳工夫红茶等20个县(市)组成的闽东北多茶类区,其中白茶类为福建独有;以武夷岩茶、建瓯水仙、矮脚乌龙、政和白牡丹、松溪绿茶、正山小种等10县(市)组成的闽北乌龙茶多茶类区;以永安云峰螺毫、龙岩斜背茶、漳平水仙饼茶为主的17县(市)组成的闽西绿茶区。
2.4 市场体系健全
近年来,福建还加大了茶叶市场的建设,茶叶市场体系也逐步健全。2003年4月,在中国茶都一一福建省安溪县建立了全国最大的茶叶批发市场,并开通了电子商务网站,设立了茶文化研究中心和质量检测中心。福建省另一家大型茶叶市场——福州五里亭茶叶批发市场,建筑面积15000多平方米,可容纳上千人同时进行茶叶交易。另外,已建成的还有福州西营里茶叶市场、闽东福安中国海峡大茶都等规模较大的茶叶专业市场。“十五”以来,海峡两岸深入开展了茶业经济资源、优良品种、生产技术与设备、经营管理经验的交流与合作,逐步实现海峡两岸茶叶生产要素、茶叶自然资源、茶叶市场的优势互补。
2.5 科技不断进步
推广良种、提高品质、降解农残、无公害茶生产、有机茶开发方兴未艾。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福建省下大力气开展无公害茶园建设和农药残留降解工作。同时,在乌龙茶产区推广应用空调做青技术,一定程度上克服了乌龙茶制作受到天气因素的制约,提高了乌龙茶的制优率。在绿茶产区推广应用名优茶制作机械,如绿茶从单一的烘青花茶原料发展到外形独特,针形、扁形、卷曲形、螺形等多风格的名优绿茶,促进绿茶产区名优茶生产,提高了产品品质,增加了经济效益。另外,在茶叶产品的深加工方面也取得进展,保健茶、速溶茶及茶食品的开发利用,茶叶中有效物质的提取应用等等,足以表明福建茶叶在生产、加工方面都具备了较高的科技水平。
3 茶产业存在的问题
3.1 茶类和品种结构不尽合理
从茶类上看,绿茶产品特色不凸显,花茶的传统优势没有得到开发利用;白茶出口有潜力,但规模小,发展后劲不足;乌龙茶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发展不够平衡。从品种结构上看,品种搭配不合理,采摘期集中,采茶工严重短缺;部分品种所占比例大,如“福云6号”面积达51万hm2,占全省茶园面积近四分之一,特别是闽东茶区,“福云6号”面积占茶园总面积50%以上。一些乌龙茶新区,几乎以种植铁观音为主,没有考虑到早、中、晚芽品种的合理搭配,加重了采摘期劳力紧张的局面,制约了名优茶的生产和开发。
3.2 茶叶初制厂卫生环境差
在加工环境方面,目前福建省8000家左右的茶叶初制厂房,大部份厂房建设标准低,其加工环境不符合生产食品的卫生标准。由于茶叶生产企业规模相对较小,再投资能力弱,无法满足初制厂房改造所需的资金投入,造成在加工过程中因为铅、铜和大肠杆菌等卫生指标超标,再次污染的现象时有发生。
3.3 出口的贸易壁垒高,出口产品的低价格与卫生质量的高要求矛盾突出
福建省茶叶主要出口国为日本和欧盟。它们对从福建进口的茶叶制订了近乎苛刻的农残限量标准。日本从2006年5月起实施新的食品卫生法,设限农药残留由83种增加到144种,设限以外的农药残留全部按“一律标准”,并将采用“干茶法”进行检测,设限外农残超标将被视为违法。欧盟2004年颁布的茶叶中农药MRL值(2004年8月7日颁布)共有185项农残限量标准。并且农残限量标准不断提高,出口产品检测费用的持续增加,增加了茶叶出口的成本。而福建省80%以上出口乌龙茶,其出口平均价格仅为2.5美元/公斤左右,比20世纪80年代下跌40%左右。出口产品的低价格与卫生质量的高要求矛盾突出,也制约了福建省茶叶的出口。
4 以安溪县茶业发展为例探讨福建茶业发展途径
4.1 生产标准化
改革开放初期,安溪茶业除个别乡镇外,茶业生产基本是以副业的形式存在,茶业基本是分散经营的,小规模生产,许多茶农辛苦劳作一整年但收益甚微。面对经济转型期茶叶发展的种种困难,安溪县围绕提升产业竞争力这一目标,将产业确定为县域经济发展中的特色产业进行重点培育,主要做法是实施标准化运作,加强特色农业基地建设。主要有以下几点:
4.1.1 利用现代科技,建设标准化茶业基地。
安溪县通过“改造、淘汰、集中”(改造低产、低效、低质的三低茶园,淘汰劣质混杂品种,集中连片发展)等各种行之有效地措施,用地理信息系统和全球定位技术,科学进行区划研究,进一步精确栽培管理,着力进行标准化茶业基地的建设,现已建成20万亩无公害茶叶基地、10万亩绿色茶叶基地、10万亩连片优质铁观音基地、2万亩有机茶基地,实现了茶业的规模化生产和集约型经营。
4.1.2 科学分析供求状况,优化茶园结构。
安溪科学分析茶业的供给和需求状况,规划茶园结构。针对外销及对色种茶的需求量日益增加的需要,调整好铁观音与色种茶包括新特优品种的特配比例。
4.1.3 以龙头企业构建基地为示范,实施标准化运作。
基地建设过程中,安溪县茶业基地加强各类标准的宣传,通过龙头企业构建基地作为实施标准化的重要载体进行示范,带领广大茶农共同努力,依照相应的各类标准要求组织生产、加工、销售,真正形成标准化运作,有效落实各项措施,进一步改善茶园生产环境,规范茶园土壤管理和茶树病虫害防治,不断提高茶叶品质。
4.2 经营企业化
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目的之一就是参加一体化经营的各个主体都能分享到从初级农产品生产到制成品销售全过程各环节增值总量的平均值,从而建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经济利益共同体。
4.2.1 农户经营能力的培育。
安溪以县城“中国乌龙茶都”、安溪全国茶叶批发市场为龙头,配套建设西坪、样华、感德等一批区域性茶叶交易市场,从税收、租金、服务等方面着手,吸收本地茶农到茶叶大市场来经营,引导农民成为各种类型市场经纪人进入市场,培育他们的经营能力。另外,政府大力鼓励和引导广大茶农到全国各大中城市开设茶艺馆、专卖店、连销店,促销安溪茶叶,目前安溪人在全国各大中城市开设的茶店、茶艺馆达3万多家。
4.2.2 培育和壮大龙头企业。
龙头企业具有开拓市场、组织生产、深化加工、提供服务、带动农户等综合功能。把龙头企业做大,才能进行批量生产和销售,与客户建立一种市场交易关系,使产业化经营组织整体发展。在农业产业化经营中要力求扩大龙头企业的规模。但要使农业产业化经营正常推进,则要求龙头企业与农户之间在自愿、互利、平等的原则下,形成比较稳定的产品购销关系和利益共同体。为此,安溪县专门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措施,积极引导现有的茶叶加工、销售骨干企业进行“改制、改组、改造”,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按照“外接市场、内连基地、带动农户”的要求,大力引导经济实力较强的茶叶加工、销售企业与广大茶农结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经济利益共同体。
4.2.3 着力培育行业合作组织和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维护企业和茶农的利益。
非赢利的农民中介组织,可以充当农民与企业之间的桥梁,代表广大农户的利益与龙头企业签订合同,提高农民的谈判地位和竞争能力。早在1994年5月,安溪县就成立茶业同业公会,同时在乡镇和村级都设立两级的茶叶协会,目前各级茶农和茶企业又在全国乌龙茶主要的消费大城市成立分会,以保证茶业生产、加工、销售等各个环节的农民和企业的利益分享。另外,政府十分重视农民经济合作组织的建立和运行。2006年3月2日安溪县珍田茶业合作社成立,合作社在将茶叶逐步引向品牌化、专业化、规模化生产经营的同时,也使茶农抱成一团,以集体的力量进入市场,增加了农户与政府和企业的谈判力,从而使农户、中介组织与企业真正实现利益均沾,进一步推动产业经营的一体化。
4.3 产品品牌化
安溪县瞄准全国和国际市场,打造本地茶业名牌。创立、发展、维护自己的品牌,利用品牌的效应,提高茶业的市场占有率和竞争力。在推进产品质量品牌化的进程中,安溪县的主要做法有:一是注重制茶工艺与设备的引进和革新,提升茶业生产质量。安溪县引进台湾先进的制茶技术及茶叶加工设备,改变传统“看天做青”,运用人工调控的做青工艺,形成了以机械制作为主,以手工操作为辅,逐步实现了乌龙茶初制程序化、规程化。二是大力抓好茶业农药残留降解工作,确保茶业卫生质量。安溪县全面落实堵源、引导、抽检、服务和工作责任制等各项措施。堵塞污染源头,引导茶农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更替农药,不定期到各乡镇农户进行毛茶抽检,检验农残降解效果,在各茶叶主产乡镇,建立茶树病虫测报站,聘请测报员,定期做好茶树病虫害预测预报,及时指导防治茶树病虫害工作。县乡两级政府都要签订“茶叶农残降解责任书”,成立“茶业质量管理领导小组”,负责管理茶叶质量和农残降解工作,责任到人,奖罚分明。三是充分发挥宣传教育引导功能,提高茶农的质量品牌意识,打造和维护品牌茶叶。安溪县开辟茶叶电视专栏,利用宣传单、969155专线咨询、专题讲座等形式进行常年宣传,利用对违法经营者依法严厉处罚、曝光反面典型案例,开展质量警示教育;加大引导企业开展ISO9001、ISO14001质量体系、HACCP视频安全保证体系认证,协助企业申报“中国驰名商标”和“福建省著名商标”工作,打造一批信得过打得响的茶叶品牌。对“安溪铁观音”、“安溪黄金桂”证明商标和原产地域保护的管理,充分发挥法定效力,切实用法律手段加强对茶叶质量的管理。
5 以福建茶业发展为契机推进新农村建设
5.1 以新农村建设为契机,纳入农村经济发展规划
茶业是福建的民生产业,是广大山区农民增收的重要来源,是福建农村经济重要增长点。因此,要把茶业的发展纳入福建的新农村建设规划,并加大在财政、科技、基础设施和物质等方面的投入,不断提高茶叶的生产能力和生产率。充分利用“绿箱”和“黄箱”政策,以及国家对农业的扶持政策,加大对茶业的政策倾斜,加强茶业的基础设施和科技创新,创造茶叶良好发展环境,转变经营方式;大力发展与茶业相关的加工业和服务业,充分利用本地和外地两种资源,打造茶叶品牌、发展茶叶市场。
5.2 以名优茶和深加工为龙头,做强做大福建茶产业
名优茶是福建茶叶经济的亮点。2005年福建省名优茶产量6.46万t,占茶叶总产量的35%,产值32亿元,占茶叶总值的80%。茶叶深加工是以茶鲜叶、成品茶、再加工茶、茶园和茶厂废弃物为原料,运用现代科学理论和高新技术,从深度与广度诸方面变革茶叶产品结构的新型综合加工。深加工的产品主要有速溶茶、茶饮料、各种茶叶功能成分提取物和茶食品等。名优茶生产与茶叶深加工属于质量效益型经济形式,能有效提高茶叶的附加值和经济效益。而福建在茶叶深加工方面还比较落后,在名优茶生产上也有待于提高。要以名优茶和深加工为龙头,优化福建茶叶的产品结构和提升茶叶产品的整体质量与层次,带动福建茶产业升级,提升福建茶叶的整体竞争力,做大、做强福建茶产业。
5.3 以行业协会建设为载体,提高茶业组织化程度
目前,福建省茶叶生产主体分散、规模小、信息较为闭塞,抗市场风险能力差,在交易中谈判地位低,无法适应当前的大市场竞争,急需借鉴其他行业协会模式,发展自我调节、自我服务、自我制约的茶农协会、茶叶研究会、股份合作社等茶业协会,在优化区域布局的基础上,把茶叶生产主体有效地组织起来。这些协会可通过收集、分析、传递市场信息,根据市场信号指导茶叶生产,降低市场风险;以群体的力量增强茶农在市场上的应变能力,提高茶农在市场、当地政府、消费者面前的谈判地位,降低交易成本;有效抵御来自各方的对茶农利益的不合理侵蚀,从而形成茶农利益的自我保护机制。除了提高茶业组织化程度,茶业协会的建设还有利于国家“三农”的落实和新农村的文化建设。
5.4 以茶业健康和安全为目标,建立风险应对体系
茶业要建立和完善质量标准体系,这不仅是提高茶业自身竞争力的关键因素之一,也是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突破绿色壁垒的重要举措。茶叶企业应按照SSOP(卫生标准操作规范)进行茶叶加工,积极参与ISO9001、ISO14001、HACCP等认证,实行从田头、茶园、加工厂到餐桌全过程控制,全要素监督。一方面,从土壤、水源、种苗、化肥、农药、田管、采摘、加工、贮存、运输、销售等各个环节进行全面管理,从而生产出符合生态环境要求的茶叶。另一方面,要针对福建茶业经济发展水平、市场化程度较低以及茶农风险意识低的特点,建立风险防范与补偿机制,设立产业风险基金,提高茶叶应对重大灾害能力;努力发展农业保险,建立多层次体系、多渠道支持、多主体经营,适合茶业特点的保险品种,为推动新农村建设提供经济安全保障。
摘要:茶叶是福建传统的优势产业,茶产业的发展是福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本文对福建省茶产业发展的现状、在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发展的比较优势、存在的问题以及前景进行分析。并以安溪县为例进行具体探讨,介绍了安溪通过生产标准化、经营企业化、产品品牌化等发展的途径与历程。通过构建名优茶品牌效应、发展茶产业为核心的特色农业,增强福建茶产业的市场竞争力,进而促进福建省新农村建设。
关键词:茶产业,特色农业,新农村建设
参考文献
[1]徐永成,福建茶叶经济进入新的发展时期[J],福建茶叶,2003(2):9-10
[2]刘德章,福建茶叶要从生产大省向效益强省发展[J],福建茶叶,2003(2):2-5
[3]蔡建明,安溪县“十一五”茶叶发展规划,中国茶叶, 2006(4)
[4]杨江帆,管曦,茶叶经济管理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
[5]杨江帆,茶叶国际化经营[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5
[6]刘宜渠,福建茶叶五十年[J],福建茶叶,1999 (3):2-3
[7]郭雅玲,走进福建茶文化[J],福建茶叶,2004 (11):43-45
黄梅戏与新农村建设 篇11
关键词:当代审美文化;新农村文化建设;转向
中图分类号:B83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10)20—0191—03
所谓当代审美文化,我们认为一般是指“在现代商品社会应运而生的、以大众传播媒介为载体的、以现代都市大众为主要对象的文化形态”[1]。我国当前经济体制、社会生活、审美观念等方面均发生了重大而深刻的变化,因此当代审美文化无论是作为一种实践活动的成果还是作为一种理论研究的对象,都表现出了不同以往的新颖性和复杂性。这些新颖性和复杂性最终促成了当代审美文化的转向。本文着眼当代审美文化转向对新农村文化建设所带来的新语境新挑战,主要探讨当代审美文化转向之背景下,关注农民、农民工精神文化生活的必要性及加强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应对策略。
一
20世纪90年代以后,特别是进入21世纪,由于全球化、信息化的影响以及中国社会经济和思想文化的转型,当代中国审美文化表现出了不同以往的新颖性和复杂性。这些新颖性和复杂性,体现在思想上是对实用主义、技术主义等“功能论”价值观的更多认同,体现在文化实践上是从本位主义走向消费主义,许多时候尚用、拜物等心态越来越占导人们的日常生活。它们最终促成了当前中国审美文化的转向。
第一,从理论探求来看,当代审美文化表现出对技术主义等“功能论”价值观的更多认同,它已从审美价值冥思转向了审美意识迷狂。20世纪80年代,中国审美文化主要是一种外来话语的引进,当时它主要被用来关注和“冥思”审美价值存在。一个明显的表征是审美往往被认为是“有教养的阶层”所应具备的品格特征。于是从总体上说,当时占主导的审美文化对日常生活和欲望诉求,大多是回避或熟视无睹的。与前述情状形成反照的是,当前对审美价值的诉求似乎越来越呈现出碎片化的状态,对审美文化理论探索的重点越来越围绕审美意识而展开。即当代审美文化的“论题”是由对审美价值的探索转向了对广义的审美意识的探讨,尤其对世俗化意识及物质化意识的观照。
首先,当代审美文化的世俗化意识倾向。世俗化,这里并非“粗俗”、“低级”之意思,而是指审美文化的内容、形式均越来越接近人们的现世生活。在当代审美文化实践中,获取现实生活快感的倾向较以往更为突出。大众审美不再追求历史意义和文化深度,而是倾向于寻求能够直接体现当下满足的东西。如,近年来大众更多地关心自身在感觉层面上是否获得了快乐。以冯氏贺岁片为代表的、在当前广受大众欢迎的影视、文学等审美文化产品,往往把现实或历史交还给了大众的直觉性活动及其娱乐性满足,最终生成一种“享乐性”的文化产品。
再者,当代审美文化的物化意识倾向。当代审美文化越来越呈现出明显的物化意识倾向。尤其是20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强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结构调整和社会发展模式,整个社会的文化价值开始充分体现为物质利益的主导性。人们在生活审美化过程中直接引入了物质功利主义,“物欲的实现”亦成了日常生活在审美方向上不断自我拓展的内在因素。从某种意义上说,当前我们总能看到一些具明显物化意识倾向的感性表达及其形式。
第二,從文化追求来看,当代审美文化从本位主义走向消费主义,它已从精英文化的审美理想诉求转达向了日常生活的审美感知浸染。如果说精英文化所试图构建的审美理想,还与政治道德的理性权威、严肃文化的形而上思考等有着密切关联的话,那么当前审美文化诉求的重点已经从精英文化的审美理想追求转向了日常生活的审美感知浸染。日常生活进入了“审美”的理论视野,当代审美文化越来越强调价值的平凡性和世俗性,关注平常百姓的身体化感受和经验。
当前审美文化直接审视当代人的日常生活环境、实践。当然这里有两个方面的前提,一方面是随着社会的进步、观念的多元和传播技术的革新,当前审美文化似乎进入了寻常百姓的日常生活。现代科技已经改变了文化形态的内在构成和运作方式,打造出网络、影视、广播等多种传播手段,于是既可能引生出新的更富平等对话性的审美文化形态,也可能使原有精英文化的风格、内容等受到冲击和改写。再加上市场化冲淡了传统审美理想,审美言说由热衷于对范畴的推衍和概念的解析转向对现世生活的当下体验,艺术越来越生活化了。如,一个重要表现是人们正在构塑一种人为化的“视觉情境”。从城市规划到居室装饰,从影视娱乐到广告形象,人为化的视觉环境造就了新的视觉快感、新的视觉生态。另一方面是日常大众以审美的态度来看待现实生活,某种意义上拓宽了审美的边界。不少审美活动寻求一种对日常丰富生活的“审美消费”,审美的边界被拓展了。从美发、美甲等人体的审美改塑到时装、首饰等身体的审美包装;从居室工艺品的装饰到城市雕塑的布置;从文娱节目展演到体育赛事转播,日常生活处处都存在审美消费的对象。特别是传播媒体的更新、电信技术的突破和网络音像的普及等,创造了更快捷、更丰富、更生动的“日常生活审美化”。当代审美文化的这些新变中,有两点尤其值得重视:一是审美文化产业以经济利益为现实目的,为“审美消费”提供对象,满足更广大群众的审美需要。二是当代文化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出现了新的形态(如“创意产业”),它们以“仿像”来代替真实的世界,让大众游历于现世生活所带来的“感官享乐”和“时尚追求”中。
第三,从文化表现来看,当代审美文化已从传统意象文化转向了现代仿像文化。当前中国社会的市场化、国际化、信息化的进程加快,原有的价值观受到冲击,传统审美观念受到挑战,艺术的创作理论和创作实践也起了很大的变化,出现了“仿像文化”。
法国思想家鲍德里亚认为,仿像是后现代文化的基本方式,在他看来,“今天,一切现实都被符号模拟的超现实所吞噬。如今控制社会生活的不再是现实原则,而是模拟原则。目的性已经消失,我们现在是由种种模型塑造出来的。不再有意识形态这样的事物;只有仿像。”[2]中国现阶段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与西方发达国家还有差距,但是,文化的发展有与经济非同步的独立性。中国当代的文化状况是前现代、现代和后现代并存互渗,在国际化、信息化潮流的冲击下,当前中国审美文化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传统的那种追求意象统一的理论旨向,被蔓延开来的拷贝文化所淹没、所取代,在相当的程度上出现了鲍德里亚所说的“仿像文化”的状态。数字化、数字化、镜像化、拷贝化的作品成为审美消费的主要产品,日益成为人们生活的主宰。更甚者,镜像化、拷贝化等“仿像”型作品也实现了当代审美文化所追求的文化多元性、娱乐性和感官性等。中国当代审美文化向仿像文化的转向是对传统审美文化观念的挑战,这种挑战存在着过分追求感官满足、追逐艳俗时尚、被动屈从于技术原则、沉溺于模拟的超现实境界等令人担忧的境况。这在当代新农村文化建设中自然应引起高度重视。
二
当代审美文化发生了上述这些新变。我们应当重视这些新变对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影响。尤其关注当代审美文化转向情势下的农民、农民工精神文化生活及新农村文化建设等方面所面临的新课题新挑战。这里以浙江省为例,重点谈谈当代审美文化转向背景下,关注农民、农民工精神文化生活的必要性。
第一,当代审美文化转向的背景下,关注农民、农民工审美文化生活,丰富农民、农民工精神文化生活,是一个有利于农民、农民工适应当代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促进新时期文化建设发展的重要问题。
当前农民、农民工已成为浙江省全面建设和谐社会不可替代的重要力量。当代审美文化转向的背景下,解决农民、农民工的精神文化生活问题直接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对于和谐社会的构建有重要意义。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重视城乡区域文化协调发展,着力丰富农村、偏远山区、进城务工人员的精神文化生活。”[3] 深入研究农民、农民工的精神文化生活,对于激发农民、农民工的生产积极性和劳动创造性,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努力构建和谐社会至为重要。文化部在《关于高度重视农民文化生活,切实加强农民工文化权益的通知》中强调:“农民文化的现代化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农村城市化进程的核心力量.各级文化行政部门要充分利用图书馆、文化馆、文化站等公益性文化设施,发挥文化工作在提高农民工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方面的作用,使农民工在城市建设过程中,不断加强自身文化建设,为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思想保证。”因此,农民、农民工文化的充分发展既是文化和谐发展的重要标志,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既是全社会关注农民、农民工生存状态的重要举措,也是彰显公平,缩小城乡差距的有力措施。同时,正如有学者指出;“农民工虽然工资普遍不高,但多数比原来在家务农的收入要好一些,因而已有一定条件来改善自己的物质文化生活,提高自身的生活质量。面对农民、农民工由于生活方式转变必然带来的文化需求不断增长的客观趋势,如果让他们的文化需要长期得不到满足,极有可能引发他们的不满,发生冲突。”[4] 确实,在当代审美文化转向之背景下,在农民、农民工生活方式变迁时期,如果当下各级执能部门能关注和改善农民、农民工精神文化生活,将有效缓解由于农民、农民工和城市居民文化权利不平等而诱发的各类社会矛盾。农民、农民工也可通过经济社会地位、社会生活方式及心理文化认同等层面,耿真正地融入城市 [5]。尤其文化心理认同层面的实现,真正让农民、农民工更好地实现自由发展,进而让他们为城市发展和社会文化建设作出更大的服务和贡献。
第二,当代审美文化转向的背景下,关注农民、农民工精神文化生活,准确把握农民、农民工的审美文化需求,在服务农民、农民工中不仅能获得社会效益而且可以获得一定的经济效益。
如,京城的“打工者艺术团”全是由农民、农民工自发组织的,所到之处无不受到农民、农民工的热烈欢迎。可见,当代审美文化转向的背景下,一些重视审美文化内涵的团体或个体,如果能顾及农民、农民工的文化消费习惯,就会受到农民、农民工的热情欢迎。与此同时,这些团体或个人亦将拓展和丰富农民、农民工文化生活的渠道,有利于服务农民、农民工良性机制的形成。在当代审美文化转向的背景下,为农民、农民工提供免费或优惠的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是文化企业和文化经营者回报社会、反哺人民的表现,在一定程度上也有助于扩大企业和经营者的影响,树立良好的形象,为产品和服务的品牌增添新的光彩和新的价值含量。
第三,当代审美文化转向的背景下,关注农民、农民工审美文化生活,提升农民、农民工精神文化工作,有利于唤醒农民、农民工的文化热情,进而促进他们的劳动自信心、热情及工作效率的提升。
服务农民、农民工,繁荣和活跃农民、农民工审美文化生活,就是通过引导宣传,扩大审美文化活动在农民、农民工中的影响,提升他们的精神文化工作,让他们树立劳动者的自信,提供他们融入城市结构的氛围,完善对他们服务的平台,并唤醒他们蛰伏已久的文化热情,在更广阔的天空里构建起农民、农民工知识的加油站和精神港湾。另外,在每年农民、农民工大批涌向城市的同时,也出现很多农民、農民工返乡务农创业的再循环,这样就会搭建起一个良好的农民、农民工审美文化传播基础和平台。当代审美文化转向之背景下,通过农民、农民工的精神文化工程的实施,城乡文化差距必将进一步缩小。
三
当代审美文化转向体现出了其追求文化多元性、娱乐性和感官性之维。在这种情境中,我们尤其应该重视新农村文化建设,既加强文化娱乐基础设施建设,也丰富充实农民的文化娱乐生活。这里就如何加强新农村文化娱乐基础设施建设及丰富农民的文化娱乐生活作些简单阐述。
首先,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从制度上加强文化娱乐基础设施建设,为丰富充实农民的文化娱乐生活创造更多条件。
地方政府应从维护农民文化娱乐生活的权益出发,树立科学发展观,建立、健全合理的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的行政考核制度。要建立以政府投入为主的投资保障机制,每年从财政预算中划拨专项资金用于农村文化娱乐基础设施建设和活动经费的支出,确保公共财政对农村文化娱乐事业的投入。同时加强政府、企业与个人的合作,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力量参与农村文化娱乐建设,引导社会力量捐助农村文化娱乐事业。政府要切实担负起农村文化娱乐建设的重任,加大投入,按各级政府补贴、各村自筹资金补充投入的方式,配置健身器材等各种娱乐设施,并逐步提高农村文化娱乐基础设施的综合利用率,让农民的口袋富起来的同时,精神文化生活也充实起来。当代审美文化转向之背景下,农村文化娱乐基础设施建设好了,不仅能满足农民精神需求,提升农民的生活质量,而且还有利于提高农民的思想文化素质,进而增强社会凝聚力。
其次,注重人才培养,提高文化娱乐活动的参与率,为农村文化娱乐事业的发展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一方面,积极引进专业人才,广泛吸纳乡村文艺专业人员或各类业余爱好者,培育组建文艺、体育等各类民间文化组织,加强文化队伍的审美教育培训,并利用多种形式在乡村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化娱乐活动。长期开展“三下乡”活动,鼓励一些高校的学生骨干利用节假日深入农村,从事文化信息传播、审美活动组织、文艺人员培训等文化下乡活动。另一方面,根据农民的需求和习惯,组织开展农民喜闻乐见、形式多样的文化娱乐活动。吸引农民广泛参与,活跃农村文化娱乐生活,是摆在乡村政府和文化站干部面前的任务。这就需要组织者因地制宜,充分利用节假日、农闲时节,针对不同年龄段的群众的需要,精心设计审美文化活动的内容,特别要开展形式比较新颖、思想内容积极向上的文化娱乐活动,并在活动中使农民能够学到更多的知识,在消遣娱乐中充实自己。增大学习发展型文化娱乐活动的比例。要注重文化娱乐活动的质量和效果,充分调动广大农民参与的积极性,让农民在家门口享受文化审美娱乐的快乐。
此外,提高农民的文化娱乐消费水平,改变农民的传统消费观念。
当前农村,攀比性消费仍占较大比率。尤其是是住房消费、婚丧嫁娶消费等,它们在农民消费支出中所占的比例颇大,影响了农民消费结构的合理化,既挤压了正常的物质生活消费,又挤压了文化娱乐消费。针对这种现象,在当代审美文化转向的背景下,相关行政和组织部门应给积极宣传,并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努力提高农民的文化娱乐消费水平,培养农村健康的文化娱乐消费习惯。同时开展农村文化娱乐创新,包括思想观念、体制机制、内容形式及传播方式的创新,推动农民文化娱乐生活质量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姚文放.当代审美文化批判[M].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1999:3-4.
[2]MarkPoster,Jean Baudrillard: Selected Writings,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88:120.
[3]陈蝶.谁来关注农民工的文化生活[J].中国建设信息,2004,(12).
[4]王金水.构建和谐社会与维护农民工精神文化权益问题研究[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4).
[5]国务院关于解决农民?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EB/OL].新华网,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06-03/27/content_4351076.
农业龙头企业与新农村建设 篇12
在建设新农村中, 与“三农”存在着天然血缘关系、地缘关系和利益关系的农业龙头企业大有所为, 赢得了农民的欢迎、政府的肯定和社会的称赞。
一、农业龙头企业在建设新农村中的贡献
农业龙头企业通过与农民建立合理的利益联动机制, 不仅解决了市场经营过程中千家万户的小生产难以应对千变万化的大市场的情况, 而且确保了农民的利益。例如, 广东温氏食品集团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形式与农民合作养鸡, 经过24年的努力, 走出了一条双赢双增收的成功之路。实现了农业发展、农民收入提高生活富裕的目标, 而且促进了乡村文明建设。
1. 促进了农业发展。
农业龙头企业的宗旨就是发展现代农业, 发挥产业集约优势, 帮助一个村或几个村积极发展“一村一品”, 大力培育主导产业, 建立规模化、专业化的原料生产基地, 培植不同类型的专业村、特色村。例如, 福建省闽中蔬菜食品工业总厂, 是目前中国最大的蔬菜制品生产厂家之一。该厂在全市各乡镇建有2万多亩规模化、专业化的蔬菜生产基地, 实行蔬菜产业化行业管理, 形成产、供、销一条龙, 贸、工、农一体化的经营体系。其各类蔬菜制品, 品质上乘、品种繁多、既有定型规格, 也可按客户要求加工。由于工厂注重信誉, 定价合理, 交货及时, 产品畅销美国、日本、欧洲、中东、香港、台湾等国家和地区, 注册的“闽中牌”商标在国内、外市场享有较高的声誉。大大地促进了该地区农业的发展, 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2. 推动了乡村文明。
农业龙头企业发挥资本优势, 支持农村修建道路、桥梁、水电等基础设施, 修建小学、敬老院、幼儿园、文化站、卫生室, 资助农户参加养老保险、合作医疗, 发展农村公益事业等。例如, 获得全国小康示范村荣誉称号的沈阳市靓马集团, 将其所在的辽宁省沈阳市小韩村, 建设成具有现代风情的新农村。现今走进小韩村, 放眼看去, 一行行树木、红色彩砖铺就的人行道、乌黑的柏油路面、漂亮的路灯、现代化的楼群、精心设置的园区景观、无处不在的绿地, 构成了一幅幅美丽的风景画。沈阳市靓马集团坚持利用各种节假日、纪念日等有利时机组织读书竞赛、演讲比赛、知识竞赛、诗歌散文朗诵会、妇女技能大赛活动、文艺演出等形式多样的活动, 组建了秧歌队、民乐队、管弦乐队和健身舞队, 在此基础上, 建起了2000多平方米供员工娱乐、休闲、健身等功能完备的综合性文化活动中心, 形成了一个文明、健康、积极的文化新村。村里建有藏书3万册的图书室、老年棋牌室、健身室、台球室、乒乓球室、村史室、电教室和能容纳400人的活动大厅。村里每年投资为每户村民免费订阅1-2份晚报、日报、晨报;在部分家庭建立了图书角, 让法律知识读本、农民实用技术读本、文史书等30个种类的图书进家庭。基本实现了图书进户、报纸入户的文化进家活动, 人均收入近万元, 同时免收人均居住面积30平方米的取暖费、房屋维修费, 实行了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家财保险, 享受老人节日、生日、生活补助和子女升学补助等待遇。
二、以农业龙头企业为依托建设新农村的对策建议
制定国家扶持农业龙头企业发展的政策, 强化新农村建设的效益意识。尽快出台国家层面的政策文件, 明文彰显农业龙头企业对建设新农村的重要意义。继续加大政府相关部门对农业企业的扶持力度, 拓宽农业龙头企业的融资渠道, 在工商登记、资金、税费、土地使用等方面给予优惠, 以期更有效地让农业龙头企业撑起新农村建设的大梁, 改变农村空巢化、农业兼业化、农民老龄化的“软肋”, 利用农业龙头企业吸引身体好的、年纪轻的、受过教育的农民参与到新农村建设中来, 实现农村劳动力由单向输出向双向流动转变, 使农业龙头企业成为农村新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的推动者和开拓者, 变农民为“产业工人”, 带动农村运输业、餐饮业、建筑业、农贸和商业等行业的发展, 以达到新农村建设的效益目标, 让广大农民得到更多实惠, 实现企业发展和农民增收的“双赢”。
1. 加大对农业龙头企业的支持和服务力度, 确立新农村建设的长效机制。
各级农业部门要加强行业指导, 建立“一站式”服务网络, 确实帮助农业龙头企业解决生产经营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和问题, 鼓励农业龙头企业不断创新、做大做强, 打造农产品特色品牌。同时加大扶持力度, 在征地、产品购销、办证等方面给予一定的优惠政策, 并不断出台各种操作性强的具体措施支持、保护、激励农业龙头企业, 防止“一阵风”或一种倾向掩盖另一种倾向的情况发生。帮助农业龙头企业积极调整优化营销网络, 努力拓展外销网络, 积极开拓国际市场, 协助企业在国外建基地、办工厂, 在拓展农产品市场的同时, 带动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 而且还增强国际间的友好往来。基层组织仍把企业带动农户的数量等作为考核指标, 通过帮扶生产基地、提供系列服务、实行保护价收购等形式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带动农民致富, 确保农业龙头企业参与新农村建设的长期性和有效性。
2. 搭建农业龙头企业获取相关信息的平台, 助推新农村建设。
由政府牵头推进和完善农业龙头企业信息网络建设, 支持企业建设自己的网站, 加强企业内部的信息化管理, 推进企业的微机管理、电子结算、电子商务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的运用, 以提高工作效率和企业形象。搭建农业龙头企业获取相关信息的平台, 提高政府部门和企业的信息收集、处理和应用水平, 加强政府部门、企业和农户, 以及企业之间的原料、产品、市场和项目等多种信息的沟通。政府相关部门通过培训、网络或者发放资料等方式避免企业和农户获取各种信息途径不通畅的问题, 使信息化渗透到企业及农户生产、经营、消费、学习等各个环节, 从而极大地提高企业与农户的生产效率和生活水平。政府应建立信息报送制度, 做好龙头企业工作的预测监测工作, 及时掌握发展动态、加强对策研究。同时利用各种信息传播网络开展多种形式的培训, 让企业更多地学习先进的发展模式和管理经验, 让农民广泛地接受职业技术教育, 提升农民的知识水平和技术水平, 促进农民素质的不断提高, 提升企业和农民适应市场变化、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 真正解决新农村建设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黄梅戏与新农村建设】推荐阅读:
黄梅戏的艺术特点07-22
黄梅戏表演艺术08-20
黄梅戏的唱腔特点10-28
黄梅戏的现状与发展08-13
黄梅戏现状及前景展望05-27
黄梅时节家家雨05-21
黄梅四小《郧西挂职学习报告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