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医问药

2024-09-11

求医问药(共7篇)

求医问药 篇1

摘要:目的:探讨精神类疾病患者求医行为的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09年1~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精神病患者及其监护人共121例,并采用封闭式问卷法对患者和监护人进行调查,并对结果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结果:患者求医行为与城乡、发病形式以及经济收入呈显著性关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此同时,患者与其监护人的文化程度、对精神科知识的了解程度、对疾病的判断和求医习惯以及是否忌讳精神科的关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面正确地认识和处理精神病患者求医行为的相关影响因素,必将改善精神病患者的正确求医率,有效促进其健康发展。

关键词:求医行为,精神病,影响因素

求医行为是常见的患病行为之一,其往往是指人们在躯体或心理不适或产生某种病感时而寻求医疗机构或医务人员帮助的行为[1]。可分为主动求医、被动求医、无病求医、有病不求医四类行为,其不同的求医行为会导致不同的结果,如患者在发生疾病时不能积极主动求医,那么必然会延误病情,影响诊断和治疗,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疾病的及时治愈和康复,从而严重威胁着患者的生命健康,同时给整个家庭和社会都带来了极大的伤害。近年来,随着医学知识的普及和患者自身素质的不断提高,以及人们对精神类疾病的进一步认识和研究,其大部分都意识到在面临疾病时积极主动地求医,向医务人员详实地叙述病史和相关不良反应和异常症状,并积极全面地配合医疗诊断和系统治疗是疾病治愈的关键[2]。积极正确的求医行为是减少发病和及时诊治的重要措施,也是影响疾病传播和控制的重要保障。因此,为进一步提高精神类疾病患者的健康水平,笔者对影响患者求医行为的诸多因素进行了阐述和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9年1~12月我院收治的精神病患者及其监护人共121例,其中,男70例,女51例;年龄18~52岁之间,平均年龄(30.16±4.85)岁;病程7 d~12年,平均病程(4.72±2.56)年。全部患者经精神类疾病临床诊断标准确立诊断,并分别经详细的病史调查和常规体检以及实验室相关指标检查,排除恶性肿瘤和其他全身系统性疾病。

1.2 方法

由通过系统培训的医务人员对患者采用封闭式问卷法进行调查,将试卷发给被调查者,在不引导启发的环境下发放和完成调查问卷。调查问卷内容包括: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居住城市和发病形式以及家庭经济收入等一般情况;监护人的文化程度、对精神科知识的了解程度、对疾病的判断和求医习惯以及是否忌讳精神科等情况。

1.3 统计学处理

数据采用SPSS 12.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和分析,其中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求医行为与患者一般情况的关系

患者求医行为与性别无关,男女差别未表现出明显关系(P>0.05);与此同时,患者求医行为与城乡和发病形式以及经济收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求医行为与监护人情况的关系

患者求医行为往往与其监护人的文化程度、对精神科知识了解程度、对疾病的判断和求医习惯以及是否忌讳精神科的关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求医行为是在一种特定的社会背景下,多方面因素综合作用的特定结果,其求医行为直接影响精神类疾病患者的治疗和转归以及康复[3]。近年来,随着现代精神卫生事业的不断发展,其有关精神类疾病正确求医行为的研究已迅速引起国内外学者的充分重视和广泛关注,但在现实生活中精神类疾病患者求医行为的研究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都是较为薄弱的环节。因此,如何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是促进精神类疾病患者的求医行为转变和降低精神类疾病未治率的关键。

目前,我国城市和农村的精神类疾病患者的求医步骤各不相同,城市患者往往采用神、药两种方法,而农村患者往往先求神敬鬼以祈保平安,其次听乡间遗老介绍草药偏方,均无果后才会到医院进行相关治疗,从而常常导致部分患者流离失所或被亲人遗弃以出现冻饿伤病甚至致死等现象,其许多因素都较为明显的影响着患者的求医行为[4]。患者及其监护人员对精神类疾病和精神卫生知识的了解程度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对患者所采用的求医方式。不断加强对现代治疗有效性的信任程度也是阻碍精神类疾病患者求医的关键因素。其往往文化程度较高的患者和监护人能够及时到正规的精神卫生医疗机构就诊,而文化程度较低加之收入不好的患者和监护人则常常采用民间疗法进行治疗[5,6]。家庭经济状况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患者及其监护人是否有能力承担医疗费用,这就在一定程度上也制约了无钱看病或寻求低廉医药费的患者采用民间疗法治疗。

本研究结果表明,积极广泛地开展精神卫生知识的宣传和教育,不断加深人们对精神科知识的全面了解并提高人们对精神类疾病患者的识别能力,有利于从根本上纠正人们对精神类疾病的偏见和歧视,消除患者对精神科就诊的一系列猜疑和顾虑。对于城乡地区文化差异以及长期不良的求医观念,在全面做好相关卫生知识宣传讲解的同时,也需进一步巩固和加强医患之间的相互信任关系。

参考文献

[1]于文娟,谭立文.精神病患者求医行为[J].临床心身疾病杂志,2007,13(3):279-281.

[2]宋新勤,贾金鼎,王继红.神经症患者的求医行为及影响因素分析[J].山东精神医学,2006,19(1):46-47.

[3]曾勇,赵旭东.求医行为[J].昆明医学院学报,2003,7(4):72-74.

[4]侯安营.144例精神病患者家属求医行为的调查分析[J].护理实践与研究,2006,3(8):10-11.

[5]卓永宁,郑晖,许崇涛.潮汕地区精神分裂症患者求医行为及影响因素[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5,14(7):618-619.

[6]马亚平.健康教育在精科患者家属中的研究[J].中国当代医药,2009,16(18):137.

求医问药 篇2

上小学三年级的时候,我得了慢性结膜炎。病症为眼球发红发痒,发酸发涩。

眼睛痒,我就不由地用手去揉,结果是越揉越痒。不揉眼睛的时候,我就使劲挤眼止痒,后来,这竟然成了困扰自己很长时间的一个恶习。

父亲在发现我得了眼病之前,先发现我有不停挤眼的坏毛病。一个小屁孩儿,整天挤眉弄眼,的确让人看着别扭难受,父亲的情绪更多的是偏向愤怒。一天下午放学回到家里,父亲抬眼再次看见我挤眉弄眼之后,终于怒不可遏,扔下手中的活计,抓起笤帚疙瘩满院追打我,边追边大声威胁:如果我继续整天挤眉弄眼,丢人现眼,就滚回南阳老家去,他要和我断绝父子关系。

当时看到危险来临,我自然是出于本能满院子兔子般灵巧地奔跑,不让父亲逮着。就这样,在院子里兜了几个圈子后,气喘吁吁的父亲终于抓住我,但还算得上讲文明,讲礼貌,没有劈头盖脸揍我,而是抓住我的脸蛋儿,狠瞅我的两眼,在认真查看了我眼球上的红血丝后,判断我整天挤眉弄眼估计事出有因,说:“这鳖娃怕是得眼病了,得赶紧去看看。”

先是到镇上医院看病。经大夫诊断,我果然得了较为常见的眼病:结膜炎。他给我开了消炎药,叮嘱一天需吃三顿,并且需要打针,打青链霉素消炎。打针前,先做皮试。一个女护士将针头刺在我的手臂上,不是扎,扎只疼一下,针头刺进后一般就不疼了。她是在用针头狠狠地挑,将针头旁的一小块皮肤高高挑起,挑得我钻心疼痛,眼泪直冒。皮试后,我对青链霉素没有过敏症状,医生就一下子开了两星期针剂,上午下午各打一针。青链霉素在针剂中属于疼痛感很强的那一类,每打一针,我的屁股蛋子和大腿都会疼得抽筋。于是那段时间,在上学放学的路上,人们就能看见一个挤眉弄眼、一瘸一拐、一言不发的沉闷男孩。

在小镇上的医院里求医一个多月后,我的病情丝毫没有好转的迹象,眼睛依然是又红又痒。父亲很着急,于是又带着我到县医院求医。

小镇距离县城四十余里,骑自行车单程大约需要一个小时。父亲为了不耽误我的功课,就定时在每周六下午带我去县医院就诊。那时的学校周六下午和周末不上课,而医院大夫周六上全天班,周末不上班,于是对我来说看病的合适时间只有周六下午。看完病,父亲再带着我从县城返回小镇。从小镇到县城一路慢下坡,但返回时一路上坡。父亲骑着自行车带着我遇到上坡时也不让我下车,而是身体前倾,两腿奋力蹬车,这时他的脑门上就会迸出蚯蚓般的青筋。我坐在后座上,嗅着父亲身上飘散出来浓重的汗味,心里时常涌出感动,幻想着长大后自己能有超强的本领,一定要知恩图报让父亲过上好一点的生活。

经县医院大夫诊断,我得了慢性结膜炎,病因是受到了春季里花粉的感染。这种病来得快,去得慢,要耐心治疗。

后来,我曾多年憎恶黄土高原春天里接二连三的沙尘暴,同时也憎恶这高原春天里满世界飘散的细微的花粉颗粒。

大夫给我开了许多口服的片剂消炎药,还开了一些补充维生素的药丸,并且开了氯霉素眼药水和可的松眼药水,没有开针剂。要知道,我当时对针剂既怕又恨,甚至想,只要不打青链霉素,哪怕挤眉弄眼一辈子也行。

又经过几个月的治疗,我的眼病有所减轻,但谈不上根治,这成为父亲的一块心病。于是在1986年秋季,他带着我又先后到延安地区医院、西安第四军医大学附属医院求医。诊断结果和县医院相同,依旧是开了口服消炎的片剂和眼药水。我的眼病竟然成为顽疾,一直不得痊愈。有很长一段时间,父亲对各大医院的医术十分失望。

父亲开始通过熟人朋友四处打听治疗眼病的偏方,后来终于得到一个方子:猪胆泡绿豆。父亲耐着性子把绿豆一粒一粒装进新鲜的猪胆,然后挂在屋檐下风干。经过一个月的泡制后,再从猪胆里把绿豆挤出来,让我早晚各口服两粒。据说这时的绿豆经过猪胆的耐心熏陶已经具有了清热解毒杀菌的药效。只是从干瘪的猪胆里挤出的绿豆不光形象难看像是一粒粒结石,而且吃在嘴里,你马上会深刻体验到什么叫作“苦不堪言”。

看到我为吃绿豆痛苦得龇牙咧嘴,父亲在一旁为我端着凉开水,脸上堆满同情,并劝导:“吃吧吃吧,良药苦口利于病。不吃药病咋能好?”

就这样,正方加偏方,我的眼病大为减轻,眼球上的红血丝一天天在减少。原来整天奇痒无比的眼睛也开始变化得不是太痒。父亲当然希望我的眼病能得到彻底根治,他依然没有放弃努力。

有一天,父亲请来一位懂得阴阳八卦的先生,让他到我家院子里看看,从风水的角度判断一下我的病因。那位先生把我家院子里的.布局仔细查看了一番,得出的结论是,院子里右边搭建的堆放杂物的棚子有问题。棚子上当时为了遮挡雨雪盖着一块一块薄石板,滴水檐恰好对着窑洞的窗户。滴水伤了窑洞的窗户,同时就暗指滴水伤了窑洞的眼睛,这从风水角度讲很不吉利。

那位先生走后,父亲就急不可耐地爬上棚顶要动手拆掉棚子。一直沉默的母亲终于发怒了,说:“只有吃药才能治病!亏你还上过中学,相信那些迷信。你别听那个人胡说八道!”父亲只好悻悻地住手,然后好像醒悟了,自言自语说:“我是有点急昏头。”

由于父亲母亲在是否拆掉棚子的问题上意见出现严重分歧,因此,棚子最终没有被拆掉。后来时间不长,我家就从那个院子搬走。搬家之后,我的眼病虽然在坚持不懈的治疗下病情大为减轻,但一直反反复复,不得根治。离开那个院子,我的眼病依然不能痊愈,说明我的眼病的确和那个棚子无关。后来,氯霉素眼药水和可的松眼药水伴随了我十多年,从小学开始到中专毕业,一直到我参加工作后在乡村学校任教时,我才彻底告别眼药时代。

由于患多年眼病,用药过多,使我的眼白发黄,但慢性结膜炎症状基本消失,眼睛不再疼痒。我也在小学毕业之前,彻底改掉挤眉弄眼的恶习。

《求医问药》老年朋友的知音等 篇3

现在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我们几个做儿女的整天都忙于工作,大半时间都是老爸一个人过。步入晚年的他,早已看惯了尘世的喧嚣与纷扰,既不喜欢看电视,也不喜欢打牌、下棋或聊天,惟一的爱好就是喜欢一个人静静地翻阅一些报纸和杂志。可以说,现在的老年人物质上大都不缺什么,而精神上却比较孤独。为了能让老爸度过一个幸福健康的晚年,2006年我们就订了一份《求医问药》,并把它作为生日礼物送给老爸,没想到老爸非常的喜欢,说贵刊是真正为他们老年朋友办的,是他们老年朋友的知音,很适合他们老年人阅读及消遣。有时候为了陪陪老爸,我也会顺手翻翻贵刊,我发现贵刊不但版式设计精美,可读性强,知识和信息容量大,而且每期都能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为读者介绍一些怎样防治常见病和多发病的知识,尤其是对怎样防治老年人易患的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等知识介绍得比较多。老爸觉得非常实用。由此可见,贵刊的确是凝结了全体工作人员的心血。所有编辑都像厨师一样,使出了浑身解数,每个月都为广大读者精心烹制出一份精美的健康佳肴。怪不得老爸这么喜欢“吃”它,并且表示要一直“吃”下去。非常感谢贵刊给我们提供了这么好的精神食粮!

写到这,我突然接到老爸催我为他订明年《求医问药》的电话。看来我得赶紧去邮局了。

◇深圳市盐田区梧桐路2052号先进公司J25部门 肖茹月

我喜爱《求医问药》

我是贵刊的一名新读者,现已退休。我从2006年1月开始订阅《求医问药》,现已阅读了10期。读后我觉得贵刊内容丰富,指导性很强,很实用,而且通俗易懂,使我增长了不少治病用药的知识,开阔了养生保健的视野。

我每月收到《求医问药》时,就按照栏目进行分门别类地整理,比如我把小验方都抄下来汇集成册,已抄录八期上的35个验方,其中有65个方剂、能治25种病。我这样做是为了使用时查找方便。我对贵刊的文章进行整理,主要是因为贵刊的这些文章都能用得着。

正因为我喜爱这个杂志,令我爱不释手,我就向邹太昌、张永宽两位老同志推荐了这个杂志,现在他们也订阅《求医问药》了,也都很爱看。我希望贵刊能够坚持这样办下去,越办越红火。

求医问药 篇4

心理契约不仅仅局限于组织内部, 它存在于一切社会关系中, 因诊疗情境而引发的医患关系自不例外。目前中国医患关系较为紧张, 其原因及解决方案已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其中, 患者心理契约未得到满足也是医患关系紧张的原因之一, 相关费用、诊断结果、服务质量等与患者预期不符, 均可能成为不满足患者心理契约的原因[1]。为此, 我们对某综合医院84名门诊患者心理契约进行了调查研究。

一、对象与方法

1. 对象。

选取某综合医院门诊患者100名进行问卷调查, 回收有效问卷84份。其中, 男性44名, 女性40名;患者年龄最小18岁, 最大68岁, 平均年龄38.46岁。学历层次方面, 小学文化11名, 初中文化23名, 高中文化27名, 大专及以上文化23名。

2. 研究方法。

研究采用自编调查问卷和个别访谈的方法。根据与门诊患者个别访谈及患者心理特点编制调查问卷, 含10个题目。同时对感兴趣的门诊患者进行个别访谈。

3. 统计方法。描述性统计。

二、调查结果

从诊疗结果评价来看, 72.6% (61名) 的患者认为本次入院的诊断治疗未达到自己期望目标。究其原因, 59.5% (50名) 的患者认为, 医生诊断过于含糊是未达到心理预期的主要原因;39.3% (33名) 的患者认为医护人员敬业精神不够或态度不端正最容易使自己产生反感;25% (21名) 的患者认为医院各项检查费、药费过高是自己感到很无奈的原因;其余患者则认为是其他原因, 如医生诊断过于匆忙、医患交流不多、进行了不必要的检查等。

从入院开销方面来看, 51.2% (43名) 的患者认为, 本次诊断或治疗总开销过大, 与预期不符;41.7% (35名) 的患者认为, 本次花费与治疗效果相符;仅有7.1% (6名) 的患者认为本次入医院门诊求治开销少, 收获多。

从患者对医务人员的感受来看, 57.1% (48名) 的患者认为, 医生在敷衍自己;仅有33.3% (28名) 的患者认为医生态度端正, 尊重自己;51.2% (43名) 的患者认为医院需提高医护人员专业水平, 减少含糊不清的诊断;25% (21名) 的患者认为自己挂号的科室出诊医生数量太少, 排队候诊时间较长, 难以快速达到自己的入院目的;17.9% (15名) 的患者认为医生所开检查项目偏多、检查费用偏高, 所开药品也偏贵。

对于患者心目中理想的医生形象, 53.6% (45名) 的患者认为, 医生应该是善于交流, 能够清晰地解释自己的健康状况;26.2% (22名) 的患者认为, 医生应该和蔼可亲, 不为难、讽刺患者;其余患者认为, 医生应该医术高明, 不过度检查, 或在费用等方面替患者考虑等。

从求医满意度改善预期来看, 41.7% (35名) 的患者认为, 增加医患沟通是改善医患关系、实现心理预期的有效方案;23.8% (20名) 的患者认为, 降低各项检查费用, 减少不必要的花费, 是达到自己预期目的的方案;其余患者则认为应从其他方面予以改善, 如医院加强管理, 增加出诊医务人员数量, 减少患者候诊时间, 加强医务人员个人素质, 认真对待、尊重来访患者等。

三、讨论

本次调查结果表明, 多数门诊患者认为所接受的医疗服务未达到自己心理预期, 求医满意度并不高, 其原因是多方面的, 如医务人员敬业精神不够或态度不端正、过度医疗、过度检查、诊疗费用过高、候诊时间过长及医患沟通欠缺等。这些问题, 都是医患心理契约践履层面所出现的问题。医患双方心理契约“应然”与“实然”的强烈反差、心理契约的违背与失衡等现象, 正深刻地影响着患者的求医满意度。现代“生物—心理—社会”的新医学模式较之于传统生物医学模式, 更加注重患者的心理、情感与生活环境因素, 呼唤医务人员从“关注疾病”上升到“关注生命”的高度。因此, 对医务人员加强关怀伦理、沟通伦理教育, 强化心理技能、医患沟通技艺方面的培训, 使他们在懂得更加尊重、更加包容、更加关怀患者的基础上, 提升医患沟通意识, 增强医患沟通能力, 将是避免医患疏离, 消除医患隔阂, 化解医患困境, 实现医患良性互动, 进而实现医患心理契约的维系与重构的有效途径。而维系或重构医患心理契约, 是维系或重构医患和谐的重要前提与重要环节。

摘要:为探讨综合医院患者心理预期, 本研究通过自编问卷对某综合医院84名门诊来访患者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结果表明, 大多数患者认为入院诊断、治疗未达到预期目的, 其原因主要为医护人员敬业精神不够或态度不端正、费用过高、候诊时间过长及医患沟通欠缺等。医院应根据患者心理契约特点, 对医务人员开展相应的关怀伦理、沟通伦理、心理技能与医患沟通技巧教育, 以实现医患心理契约的维系或重构, 达到改善医患关系现状之目的。

关键词:医患关系,心理契约,医患沟通

参考文献

《求医不如求己》读后感 篇5

该书第一册开门见山,让读者觉得中医与人体经络的神奇,从而引起大家不看完全套不“过瘾”的兴趣;第二册主要告诉读者如何识别疾病的原理(即发病的根源和自身调节的治理)及具体操作的方法;第三册则从壮大人体先天之本,以保障人们生存质量入手,教大家学会对1身体的自信,懂得如何从经络来达到身心健康的目的。当你看完整套书时,不由得赞叹作者“中里巴人”那博大精深的中医学及经络熟悉的功底,同时也看到了在这物欲横流、金钱至上的时代,还有这些“普度众生”的人出来,为了大众的健康指点迷津。读罢此书,方知“中里巴人”先生敢于站在人民大众的角度,撇弃“医不轻传”的教条,将自己毕生研讨出来的成果公之于众,让人们减轻病痛的折磨,减轻患者无法承受的经济负担。

依据书中所述,人体生命的保护神就是依附在身体的14条经络,它们神鬼莫测,“法力”无边。而笔者过去曾经花费数千元的医学(包括按摩、针灸、气功治疗)书籍和医疗设备,要么是玄而又玄、让人看不懂的文言文,要么是只管当时起麻痹作用的“紧箍咒”。而《求医不如求己》里面要有仅有,及其内容简单易记,尤其是介绍的有关气功疗法配合经络穴位按摩,简直就是“神医”面世,屡见奇效。“但愿世上人无病,哪怕人间药生尘”,是啊,在如今一切向钱看的时代,只要你踏进医院,小小的头疼脑热,没有千二八百你能好么?只要你踏进医院,挂号、体检、大夫询诊等等,不仅让患者遭罪,还让亲朋好友牵肠挂肚,累的够呛。大人尤可,那些天真可爱的小孩,见到阿姨拿着注射针管走来,那简直是恐惧!然而,折腾够了么,稍有怠慢又旧病复发。你如果看完这套丛书,按照书里面介绍的方法,自己(或身边亲人)按摩自己的经络,虽说没有书上说的神乎其神,却千真万确的立竿见影。最管用的就是第3册介绍的14条主要经络,它是统帅人体健康的大药房。无论你是工作疲劳、因气候反常着凉、饮食上没注意消化不良、发生意外而负伤等等,都可以在《求医不如求己》书中找到答案。

当然,看完此书,也有不尽人意之处。主要反映在读者评价较多,好似哗众取宠之嫌疑;介绍的配合中成药同步治疗,某种意义上存在广告行为;个别章节内容重复……总之,它是一套授之不尽、用之不捷、学之不完、放之不下的好书。至于它的出版单位,我就不作介绍,以免落个推荐之嫌。以前说了,是儿子孝敬我而邮寄回来这套好书,相信你的亲人也会效仿,关键是你要“识货”,一旦拥有就要倍加珍惜,细品精读,让它真正成为你、我、他健康无忧的生命法宝!

【篇二:读《求医不如求己》有感】

近期看了中里巴人著的《求医不如求己》很有意思,他讲的是中医,黄帝内经,深不可测的内容讲解的浅显直白,易理解,易操作。

文章中有一段话说得很好:“总有人争论中医是哲学还是科学,其实无论是哲学、科学、医学,都不过是生活的工具而已,不要反过来把生活投入到它们的套子中去,反而成了‘生活是为了哲学和科学’。科学是人类的奴仆,而不是统治我们的主人。某些时候,这些学科门类更像装载不同能量的容器,有的方,有的园,有的可方可园,有的可大可小,有的是钢铁制造的精密容器,有的是橡胶做成的伸缩气囊。不要企图要用小的容器来装在大的,也不要企图用方的容器来装载圆的,我们发明这些工具不是为了互相装载的,也不是为了互相替代的,而是用来方便的,用来顺手的。吃饭可用饭勺、可用筷子、叉子;喝汤用勺,吃面用筷,方便而已,哪有优劣呢?人们发明的东西,不论是哲学还是科学,不过是想让我们的生活更自由、更宽阔,而不是让我们的思想更拘束、更狭隘。

寒蝉不可能为了冬天叫早,麻雀不可能为大雁引路,别和小河的鱼论大海的事,装在套子里的人随时都想用套子套人。再宏伟的殿堂也供人来居住的,您去膜拜它,它就盛气凌人,您若端坐大堂上,它不过是您家的客厅、厨房。

我们总是怀着卑微的心走进华丽的艺术殿堂,其实,那些艺术品哪个不是在等待我们去鉴赏品评呢?否则他们让我们看到又有什么意义呢?

感觉像金庸小说的大侠,将高深的功夫信手拈来,一花一草皆具杀伤力。剑气无形,看似无招胜有招,各门各派融会贯通。佩服不已。近日因跑步中不知何故,突然腿痛。翌日,膝盖肿痛难行,于是开始求医之路,西医拍片,检查膝盖,没有什么问题,有些积液,慢慢吸收,开了些药;中医推拿按摩,筋拉伤。最后告知软组织受伤没法检测,没有更好的方法,热敷、慢养。就是忙了半天你仍然不知原因,最后自己想,听人讲,吃了些活血通络之药,采取一些方法,渐渐好了。有时候感觉身体有点点的不适,但要说清楚却很难,常常被忽略。当有痛感的时候,判断不出原因。当很容易判断的时候已经是晚期,没有可以治疗的手段。“上医治未病之病,中医治将病之病,下医治已病之病”这句话在今天看来可以当做美好的愿望。生病的时候更像盲人摸象,所以希望多些这样的书可以让我们多些了解,因了解不致产生更多畏惧,以平和的心态看待生病。

【篇三:《求医不如求己》读后感作文

虽然有人说中里巴人的四本《求医不如求己》里边的内容都是重重复复、说来说去都是差不多的内容,但四本书看下来,我却觉得各有侧重点,如能把他四本书的内容都消化吸收,那将是一生都用之不尽的宝藏。

《求医不如求己》2里有个功法是我从来没有练过的,那就是转关节—转手腕和脚腕的方法。因我重病久病,身上经络堵塞严重,按个别穴位对我来说大多数时候就如同一滴水滴入大海一样没有任何反应,因此在转关节的时候我特别留心各种感觉。第一次练习转手腕,很累,只能练习50下就得换方向了,坚持了300下,停下来的时候感觉到十指指肚在微微发热。我是手脚常年都觉冷的人,很难得有这种感觉。转脚腕则比手腕难度高多了,只能转20下就累得不行、得停下来休息一会儿才能继续,且明显感觉到内踝附近三条阴经和胃经经过的地方很紧、转的时候那一带肿痛肿痛的,感觉拉不开。我是典型的上热下寒的体质,寒主收引,因而转脚腕对我来说就像拉筋般。第一次练完后双脚除了累,没有任何其他感觉。练了五天后,转手腕我可以一直转100下再换方向了,且除了十指指肚微微发热外,掌心也开始感觉到微微发热。而脚腕则可以一次转30下后换方向再转30下才休息,转完300下后,能够感觉到十个脚指的指肚有微微的暖意,但只能持续一会儿。两周后,当我连续转手腕300下后,我很惊喜地感觉到前臂靠手肘处有股暖意,就像艾灸的时候感传的灸感一样,只是没有艾灸的灸感那么热,那里可是我常年冷痛的地方呵(我身上多处地方冷痛,手臂这里也是重灾区之一)。我很兴奋于这个发现,联系书上说的“小小的功法,却能调动全身十二条经络的原穴,原穴本来就是各条经络相通的接口,这一转,堵塞不通的经络瞬间被接通”,我很有盼望能够通过此方法逐步改善我身上多处经络堵塞不通的情况哦,且这个方法不会消耗太多气血和体力,随时随地都可以做,最适合我了,虽然转脚腕目前除了感觉比前稍微灵活一点外还没有见到什么明显的果效(灵活是因转的时候那三条阴经和胃经比前容易拉开一点了),但看到作者说“有网友说对足寒症效果甚佳”,再结合这短短不到一个月的练习的果效,我相信坚持下去总有一天我会有惊喜的收获的。

再者,作者在书里有段话说:“当我们咳嗽时,我们除了要点按肺俞,还要把它旁边的魄户穴也同时点按了,这样止咳的效果才最佳;同样,胃痛除了点按胃俞,也要把胃仓穴一道按了才好;所以心血管的问题,除了要关注厥阴俞,更要关注它旁边的膏肓穴。古人也把严重的冠心病叫做“病入膏肓”,所以还是早点防治为好。其实,当我们的心血管有了问题的时候,通常厥阴俞和膏肓穴这两个地方就会经常疼痛或感觉沉重,身体是会提前给您发出信号的。这时您就要多加关注了。您也许会问,你光让我关注有什么用,我得治疗才行呀。那是当然了,早期轻浅的问题,拔拔罐,刮刮痧,按摩几下就会好;虚寒体质的,用艾灸更佳。如果情况没有改善,还是要及早去医院检查才是明智之举。”我自2010年1月病倒后症状百出,其中一个症状就是晚上我不能侧身睡觉。当我往右侧身睡时,左边肩胛骨附近就会一滩的汗,往左侧身睡时,右边肩胛骨附近则会一滩的汗,侧身睡的时间越长,那滩汗水就会越来越多,甚至汗湿衣服得起床换了才能继续睡。我一直不明白为什么会这样,也曾经很认真地问过当时正在看的正骨医生,他说“你有病咯”,然后就把话题转开了,我想他可能根本就不知道所以然。鉴于我身上奇怪的症状太多,后来我就把这个疑问给放下了,直到2012年我自学中医经络几个月后,才知道这个出汗的部位正好就是膏盲穴一带,现在看了中里巴人的这段话后,我才彻底明白个中缘由。而过去的两年多,我也好几次右侧肩胛骨突然疼痛以至于上半身完全不能动、整个人只能直挺挺的情况,当时别无他法能想到的就是艾灸,在肩胛骨痛的地方、也就是膏盲穴一带上个颈灸炉(随身灸的一种,个人觉得效果比普通的随身灸要好),艾灸范围覆盖了厥阴俞,灸差不多一个小时的时间,灸出一滩水后肩胛骨就能活动了,每次都用此法成功缓解。这正好就应验了作者所说的“当我们的心血管有了问题的时候,通常厥阴俞和膏肓穴这两个地方就会经常疼痛或感觉沉重,身体是会提前给您发出信号的——早期轻浅的问题,拔拔罐,刮刮痧,按摩几下就会好;虚寒体质的,用艾灸更佳。”

最后,关于取嚏法,我从2012年至今按照书里的方法多次尝试都没有成功打过喷嚏出来,虽然打喷嚏我会觉得很舒服。经若素提醒我才恍然大悟,她说气虚之人少用取嚏法,因是直接调用肾气,因而不建议常用或多用。我是严重气虚之人,平常连说话时间稍长一点都会虚得一身汗湿、全身发抖无力,取不出喷嚏也就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了。关于这点,四本书上都没有提到,因而把它记录下来,作为提醒。经此事我也更深体会到一点:世上有众多路,要走适合自己的;世上也有众多的养生方法,要具备智慧选择适合自己的。感恩素姐。

【篇四:求医不如求己读后感】

今早锻炼完,赶紧翻出家长借给我的那本书,是那次关于用保健养生方法改变孩子性格、习惯的家长”研讨会“上借给我的。

《求医不如求己》——多好的书名,很对我的胃口。前几天我已翻过,很好,书中介绍的方法很实用。

“点揉太渊穴治气不够使,吸不上气。”书中的文字让我眼睛放光——中气不足,始终是我这个靠说话工作的人的一个致命弱点。每天吃参、喝雪蛤、咽诺利果,就为满足这口工作中最需要的气。

我按图索骥找到太渊穴,简单,就在手掌跟。用手揉揉,酸酸胀胀很有感觉。虽深知用此法难以短期彰显效果,但积淀着我国几前年文明瑰宝的老中医心得,我是相信的。再说,又不花钱、又没什么风险……

继续往下看,寻宝!

突然,一行字映入眼帘!这、这好象与医术无关呦!怎么看都是教育理念呀!……定睛细看,是,是我最追求的教育理念,但又确确实实也是这位自称为”下里巴人“的老中医所推崇的医学理念。

“学习不是积铢累寸,而是学一达百。饮半盏当知江河滋味,拾一叶尽晓人间秋凉。”

写得真好,深厚的国学功底,将我内心对于教学效果的追求信念,简单而又厚重地推了出来——学习的努力,并不体现于多做题。题要做,但要少而精,要选那些能举一反三的。

我女儿把个数学思维训练课上得让孩子手舞足蹈,很多怕数学的孩子在难题前不再有了恐惧。数学课没有作业,孩子却都能轻松提高成绩。

我天生数学不敏感,读书时只靠努力,一旦不需要,早把数学束之高阁,数学思维也随着几十年人间风尘侵袭消失得岌岌可危。于是好奇地问无师自通的女儿有何法宝。她却轻描淡写地甩出两字:题目。

果真,寄给千里之外来索求教育真经的培训学校校长的也只是一捆复印下来的题目。

语文虽不如数学的题目容易典型化,但细想自己提高孩子语文成绩的经过又何尝不是追求了典型化、能举一反三题目的结果。

我从不在课堂上做试卷,但我会自己找一篇文章,再出一堆学生容易混淆的题目,集中做、重点讲。我也会用各种方法围绕着类似的题目反复的对学生进行引导。无心插柳柳成荫,近几年,我们速读速记高级班小学毕业生考进重点中学的比例不亚于专门培训尖子生的名校老师。我想,这”饮半盏当知江河滋味,拾一叶尽晓人间秋凉。“的教育理念当推头功。

其实,在教育中真正追求高效率的老师理念是一致的,方法是相通的。

那次,为了找到那名海小的数学尖子生在镇海初中三年后中考失利的原因,我请了与我们合作教高段数学的叶老师给这个学生”诊断“。分析完学生当场做的试卷后,叶老师对学生说出的一番话一直令我深思:你是就题做题,其实你应该看到题目就想到解题的方法。题目千千万,可解题的方法就那么几种。

原来,这个学生初中两年一直是刚出校门老师所教,题海战术、满堂灌让学生没有时间思考、整理思路,老师又缺少引导。结果,数学尖子生三年名校出来后不仅成绩不再骄人,连自信都几近丧失。如此严重的后果,罪魁祸首居然是那些不能让人举一反三的题目!

晨读收获多多,赶紧记上几笔,给自己的生命之树抹上点色彩。

【篇五:求医不如求己读后感】

今天难得有时间坐下来,终于可以静静拜读中里老师的书——《求医不如求己》,前段时间由于种种原因未能把此书看完,今天终于得愿,细品此书。看后感触颇多。

现在的人由于社会的进步,人类之间的各种竞争,加上工作压力过大,身体常出现各种不适症状,可是去医院有查不出什么患有什么疾病,其实这是一种亚健康的表现,如果不及时调整和进行身体疏导,疾病说不定什么时候就会在你的身体里蔓延。那么当我们出现身体不适而医院又查不出什么问题的时候,这时我们就可以根据中里老师对中医经络的介绍和操作方法进行自我救治。

就拿一个比较小的话题——黑眼圈来说吧。教师也是人,也是一名凡夫俗子,也会关注自己的健康与美丽。当我们面对镜子的时候也想看到一张白质细嫩,没有黑眼圈没有眼袋的脸,可是岁月蹉跎,曾何几时眼睛周围已出现了细细的皱纹,眼圈也不知何时开始变得有些发黑。这恼人的黑眼圈和眼袋是怎么出现的?它的出现仅仅代表着我们已经无法阻挡的开始衰老吗?能消除他吗?看了书后,通过一段时间的实践操作得出书上的话是值得相信的。大家都知道黑眼圈是熬夜的必然产物,其机理是什么呢?用中医经络学理论来说,是肝血被过多地消耗,导致胆经的虚弱,眼睛周围的供血主要依靠胆经来供应。睡觉时血归于肝,正是养肝生血的最好时机。夜里肝血主要是用来消化解毒,既解有形之血毒,也舒无形之气郁。如果夜里不休息,强将肝血调用到娱乐上或工作上,解肝毒之力就会减弱,血液就会变得很脏,而且制造新鲜气血的能力降低,不但眼睛会由于供血减少而酸涩,眼周围也会由于胆经供血量不够且血液不够新鲜而显得晦暗,于是就出现了黑眼圈。我们根据它的成因想要消除黑眼圈,除了早睡以外,还可以通过经常按揉四白,攒竹穴,睛明穴(这些穴位就是我们学生在做的眼保健操的穴位),只要达到养肝利胆之效就可以。但是书中总结的那一句话最为精辟——如果我们凡事能心胸舒畅,轻志达调,自会百脉皆通,气血充足,那五十岁的年龄二十岁的脸自不是神话。

其实早在我国古代的《黄帝内经》上就说: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上注于目。所以每天每条经的气血都流向此处,这里就像一个洼地,阴经的气血注于目内,阳经的气血流于目围。脾虚则水湿不运,胃经之湿浊则上行于眼下四白穴,肾虚则水道不通,膀胱经之湿浊则由攒竹穴睛明穴旁注于眼上。

现在我每天在睡觉前都会有意识的按揉这些穴位,通过一段时间的实践,果然见到些效果,原本十分明显的黑眼圈真的淡了不少。今天借读书交流之际向大家说这些,是要我们老师应该学会关注自己的身体与美丽。其实这也是一种学问,一种技能。如果我们能精通此道,必会调养自我的情术,以一种严而宽的态度,对待我们的工作,我们的学生,让我们游刃有余地行走在工作、生活两不误的人生道路上。

最后祝愿我们的老师身体健康,容颜美丽!

【篇六:《求医不如求己》读后感】

人生在世不能不得病,得了病在一般情况下是进医院求医生治疗的,这是常理,也是求生的唯一路途。有病谁不求医呢?

可是在现实生活中,有多少人认识到防病比治病更重要呢,人们对防病保健往往是“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健康的人很少珍惜健康,没有健康的人向往健康,失去了健康的人备感健康的宝贵。

俗话说:“未病先防胜似求医讨药方。”未病先防,首要的一点是摆正求医治病与求自己防病的位置,只重视求医治病,不重视求己防病,等于给疾病开了一个入侵的方便门,等病已成疾,求医也为时已晚。所以,健康的人更要重视未病先防,要求自己加强运动锻炼,强身健身,身体免疫力增强了,自然就少得病,不得病了。

最近经朋友推荐看了中里巴人写的《求医不如求己》一书,在中医越来越被人忽视时,这本书唤醒了国人对中医的关注度,实属难得。这本书以中医为基础,讲了我们日常生活中遇到的种种常见病,并提供了可行的解决方法。这本书的确教给了我们如何把握自己的健康,正如书名所说的,我们在现实生活中完全可以少求助医生,多求助自己,这不仅是对自己负责的态度,也能更好地实现我们自己的生命价值。

文中涉及到中医的基础理论、经络、按摩等知识,在作者的生动讲解中,很容易看得懂。在这里我只想介绍给朋友们我尝试的对我自己特别灵验的小方法。即中里巴人老师介绍的推腹法和敲带脉,我本人长期以来消化不太好,胃胀、大便干燥。看了书以后我就在饭后一段时间做推腹法,在睡前平躺在床上轻轻的敲带脉,我做的应该没有他书中要求的那么多次,但是第二天早上感觉非常明显。到今天已经有一周的时间了,每天不经意的做按摩,效果非常突出,每天都要有二、三次大便,感觉身体轻松了。

个人认为,不仅是从发扬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中医文化,还是从对老百姓日常生活中自我掌控健康的帮助,《求医不如求己》都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好书。

小熊求医记 篇6

去长颈鹿医生家的路途很远,要穿过两座大山才可以。小熊心想,不管多远,我都要去试试。于是小熊收拾行李,立即动身了。

刚出门,小熊就碰到了狐狸。狐狸说:“小笨熊,你去哪儿啊?”

“我要穿过森林到草原上找长颈鹿医生看病,我的朋友小刺猬生病了。”

狐狸眼珠子骨碌一转,对小熊说:“长颈鹿是我的挚友我了解他,他是不会轻易给你的朋友看病的,除非……”

“除非什么?”小熊焦急地问。

“除非我去美言几句。”狐狸得,意洋洋地说。

“那我求你了,你……”小熊央求着。

“没门,你可是知道我狐狸的,从不做赔钱的买卖。不过我有一个愿望,那就是想吃一只鸡,你只要把小公鸡骗到我家来就行了,反正小公鸡也不是你的好朋友。”狐狸说。

“不,我绝对不能伤害小公鸡,即便他并不是我的朋友。”小熊斩钉截铁地说。

“哼!那你就别想救你的朋友小刺猬了。”狐狸说完,扬长而去。

小熊有点儿失望,可小熊想:只要我诚心诚意,长颈鹿医生一定会被感动的。

孙悟空求医 篇7

孙悟空修成了正果,玉皇大帝对他总是不放心,又给他套上了一个金箍咒,提防他再次大闹开宫。孙悟空四处寻仙医治头疼,但各路神仙始终无法医治。一日,他听说人间科技发达,便下凡求医。

用了一个漂亮的“筋斗云”,孙悟空来到了广州某脑科医院。刚想踏进门口时,孙悟空一想:我这个样子,不把人吓死也会吓傻,还是变变样吧!

转眼间,一个帅哥就来到了医院门口。“咦,这门怎么会自动打开呢?”正在悟空感到纳闷时,一位漂亮的护士小姐走过来,亲切地问:“先生,请问您需要什么帮助?”“我感到头很疼,不过,这门……”悟空忍不住问了一句。“哦,先生是第一次进城吧,这是感应门,只要你走到它面前,它就能感应到并自动开门。”护士小姐一边带着他走一边耐心地解释。

走进了脑科室,一个医生和蔼地接见了他。医生亲切地问:“先生,哪儿不舒服?”悟空连忙答道:“我总是感到头疼。”医生诊断后,对他说要拍一个CT,悟空非常合作,跟着医生到透视室,不一会儿,结果出来了,发现悟空的脑子里有一个金属圈,是它压迫神经而导致头疼的。悟空心中一愣:人间的科技真厉害,我已经把它隐形了,还能被发觉。医生继续说:“要根治的话,一定要做手术。”悟空一听手术,吓得嘴唇发紫。医生连忙安慰他说:“你不用怕,我们给你做一个无痛手术,你只要睡一觉,醒来后就不痛了。”听他一说,悟空答应了。

护士把悟空推进了手术室,帮他打了麻醉剂。一会儿悟空就入睡了,医生采用激光切割术,把金箍咒割断,再从头颅里开刀拿出来,经过几个小时的奋战,手术终于完成了,并且非常成功。悟空在医院休养了一个月,头疼根治,他办了出院手续,高高兴兴地回花果山水帘洞做美猴王,过着幸福、快乐的日子。

【求医问药】推荐阅读:

求医问药06-27

《求医不如求己》读后感05-15

上一篇:工伤职工下一篇:中学时事政治教育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