鼠标手(精选6篇)
鼠标手 篇1
关键词:“鼠标手”,预防措施,腕管综合症
随着电脑的普及及其使用的高频率, 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抱怨手腕疼、肩膀麻、手指关节不灵活……其实, 伤害我们的“杀手”就是鼠标。鼠标使用不当, 可以使人患上很严重的指关节疾病, 这种症状被称为“鼠标手”。
1“鼠标手”的医学解释
“鼠标手”, 医学上称为腕管综合症, 是指人体的正中神经在进入手掌部的经络中, 受到压迫后产生的食指、中指疼痛、麻木和拇指肌肉无力感等症状。现在, 越来越多的人每天长时间地接触、使用电脑, 每天长时间地在键盘上打字和移动鼠标, 手腕关节因长期密集、反复和过度的活动, 逐渐造成腕关节的麻痹和疼痛。且这种病症迅速成为一种日渐普遍的现代文明病。
2“鼠标手”的高发人群
据来自新加坡的一项调查显示, 女性是腕管综合症的最大受害者, 其发病率比男性高3倍, 其中以30~60岁者居多。这是因为女性的腕管通常比男性小, 腕部正中神经更容易受到压迫。
3“鼠标手”的预防和缓解
3.1 平时使用电脑的注意事项
(1) 使用电脑时, 电脑桌上键盘和鼠标的高度, 最好低于坐着时肘部的高度, 这样有利于减少操作电脑时对手腕、腱鞘等部位的损伤。鼠标的位置越高, 对手腕的损伤越大;鼠标距身体越远, 对肩的损伤越大。因此, 鼠标应该放在一个稍低的位置, 这个位置相当于坐位时, 上臂与地面垂直时肘部的高度。键盘的高度也应该和这个差不多。很多电脑桌都没有鼠标的专用位置, 这样把鼠标放在桌面上长期使用, 对人的损害不言而喻。
(2) 使用鼠标时, 手臂不要悬空, 以此减轻对手腕的压力, 移动鼠标时不要用腕力而尽量靠臂力, 减少手腕受力。
(3) 不要用力敲打键盘及鼠标的按键, 用力适中为好。
(4) 尽量避免上肢长时间处于固定、机械而频繁活动的状态, 使用鼠标或用键盘打字时, 每工作1小时就要起身活动一下肢体, 做一些握拳、捏指等放松手指的动作。
3.2 鼠标的选择
(1) 最好选用弧度大、接触面宽的鼠标, 有助于力的分散, 同时, 配合使用“鼠标腕垫”, 垫在手腕处。
(2) 选择人体工程学设计的鼠标, 从而缓解手的疲劳。
3.3 简单有效的运动疗法
(1) 手握一定重量的瓶子, 将瓶子握住, 掌心向上, 手腕做垂直方向的抬起、放下动作约半分钟, 然后再将掌心向下做同样的动作半分钟, 这种运动可以有效地锻炼手腕力量, 防止腕关节骨刺形成。
(2) 手持网球 (或其他体积、重量相当的物体) , 上下翻动手腕30次左右。
(3) 双手手指用力伸展20次, 这种运动对手部血液循环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4) 用左手拇指和食指轻揉右手手指, 每个手指揉15秒左右。
(5) 双手合十, 前后做摩擦运动, 达到手掌微热的程度, 这种简单的运动同样能够促进血液循环。
3.4 已患“鼠标手”的应积极治疗
已患“鼠标手”的则应积极治疗, 除保证充分的休息时间外, 还可以进行理疗, 局部涂抹消炎止痛的药物来做保守治疗。正中神经是手部最重要的神经, 因其支配最重要的大拇指, 受压严重, 若保守治疗无效, 则需要及早手术, 否则难以恢复。
以上介绍了“鼠标手”的概念、病因以及一些简单的预防措施, 希望电脑办公一族不仅要关注鼠标产品本身, 更要学会健康使用电脑。总的来说, 我们首先应该根据个人需要选择舒适的外设产品, 并且在使用中一定要多做一些腕部、肩部的简单活动。另外, 如果不幸患上“鼠标手”, 一定要给予足够的重视, 立即寻求医生的帮助。蒉
鼠标手 篇2
1、常用鼠标的人需要预防和治疗,不仅仅可以通过保持正确的坐姿或是变换鼠标位置来得到缓解,恰当地穴位按摩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疗效。按摩治疗鼠标手方法:一般用右手使用鼠标的话,则用左手手指同时按揉右手的大陵穴、阳池穴上,适当对合用力按压0.5-1分钟。
2、如果生活在潮湿的地区,例如江浙,广东等地,用电吹风处理关节部位的酸痛是有效的,非常舒服,马上就不痛了。可以自己根据痛感可以判断出,是喜欢湿,还是喜欢干,但寻医问药网提醒您保持好距离,不要把皮肤吹伤。
3、保持正确的坐姿。键盘应该摆在用户的正前方位置,键盘和鼠标的高度也不宜过高,在手臂自然下垂时,肘关节的高度就是键鼠摆放的高度。
4、建议有条件的用户使用人体工学键盘,并且使用大小适合自己手型的鼠标,这样能够有效的提高使用舒适度,避免患上“鼠标手”。
5、用手表做辅助器械,按顺时针和逆时针转动手腕25次。
6、手握带有负重的水瓶,首先手掌向上握水瓶,做从自然下垂到向上抬起动作,然后是手掌向下握水瓶,做从下到上的运动,各25次,锻炼腕屈肌。
7、舒展身体各部位时,也要用力展开双手的五指,每次20至30秒钟,做2至3次。
赶走鼠标手 篇3
考虑到这一点,不少外设厂商一直在研究符合人体工学设计的产品,我们测试的微软Sculpt人体工学桌面套装便是其中的典型代表:这个键盘鼠标套装共包含三个组件,分别是分离式设计的键盘、侧倾式设计的鼠标和单独存在的数字键盘。
Sculpt分离式键盘给人最深的印象就是那过目难忘的造型——它看上去像极了……呃……身体的某个部位。独特的倾角能够极大程度上降低小臂的压力,舒适的类肤材质掌托带来了相当不错的衬托体验;适当的键程和敲击压力令输入成为一种享受,丰富的快捷键与Windows 8系统无缝结合,可完成几乎所有快捷操作;右侧的Fn切换和锁定按键允许使用者随时定义功能区的默认状态。此外,包装中附送的增高托架还能进一步提升倾斜角度,以适应不同习惯的用户。将数字键盘独立出来的设计相当聪明,对那些需要长期使用小键盘的专业人士,诸如财务人员来说,独立的键盘显然可被放置在最合适的位置;对几乎用不到这个设备的家庭用户来说,你甚至可以让桌面变得更加整洁。
Sculpt人体工学鼠标配有蓝色的Windows快捷键,可以一键访问Windows 8开始界面,再次点击则可回到桌面模式。与之前我们测试过的Sculpt鼠标不同的是,这款产品在Windows快捷键下方还新增了返回键,可以一键回到上层目录或者上一级页面。此外,其滚轮支持可垂直水平四向滚动, 2.4Ghz无线Nano接收器加之微软引以为豪的蓝影追踪技术也让其表现更出色。事实上,看到这款鼠标产品后我的第一反应是联想起了多年之前微软曾经推出的无线霸雷鲨6000,也就是俗称大馒头的人体工学产品——两者的使用模式相差无几,都采用了侧倾的方式,手掌以自然垂直状态下侧倾的姿势放置在鼠标上,移动指针需移动小臂而非手腕,从而避免对手腕带来的伤害;而侧倾并脱离桌面的使用模式也不会给手掌后部摩擦桌面的机会,因此鼠标手得以被彻底杜绝。
这套产品的售价为1999元,对此类设备来讲可谓不菲。不过按照我们一贯的经验,官方报价和实际成交价之间总是存在着一定或者相当大的空间,有兴趣的朋友不妨到当地经销商处进行咨询,也许会有惊喜也说不定。最后需要提一句的是:无论键盘还是鼠标的电池仓都采用了磁力吸合的设计,实际使用的体验棒极了!
编辑评价
鼠标手治疗是什么 篇4
鼠标手的病因
腕管综合征发生的原因是腕管内压力增高导致正中神经受卡压。腕管是一个由腕骨和屈肌支持带组成的骨纤维管道。前者构成腕管的桡、尺及背侧壁,后者构成掌侧壁。正中神经和屈肌腱屈拇长肌腱、4条屈指浅肌腱、4条屈指深肌腱一起由腕管内通过。正中神经走行在屈肌支持带下方,紧贴屈肌支持带。在屈肌支持带远端,正中神经发出返支,支配拇短展肌、拇短屈肌浅头和拇对掌肌。其终支是指神经,支配拇、示、中指和环指桡侧半皮肤。
正常腕管内组织液压力却是稳定的。无论是腕管内的内容物增加,还是腕管容积减小,都可导致腕管内压力增高。最常见的导致腕管内压力增高的原因是,特发性腕管内腱周滑膜增生和纤维化,其发生的机制尚不明了。有时也可见到其他一些少见病因,如屈肌肌腹过低,类风湿等滑膜炎症,创伤或退行性变导致腕管内骨性结构异常卡压神经,腕管内软组织肿物如腱鞘囊肿等。也有人认为过度使用手指,如长时间用鼠标或打字等,可造成腕管综合征,有“鼠标手”之说,但这种观点仍存在争议。腕管综合征早在计算机出现期就已经存在,临床上好发人群也不是常用电脑者,女性的发病率较男性更高。腕管综合征还容易出现于孕期和哺乳期妇女,认为与雌激素变化导致组织水肿有关。但许多患者在孕期结束后症状仍然未得到缓解。风湿、类风湿病,糖尿病等可能有一定关系。
鼠标手的临床表现
女性的发病率较男性更高,但原因尚不清楚。主要症状包括正中神经支配区拇指、示指、中指和环指桡侧半感觉异常和或麻木。夜间手指麻木,特别是夜间手指麻醒者很多见,常常需要起床活动或甩甩手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后才能重新入睡,这与人们在夜间入睡时手腕多呈垂腕姿势有关。患者在白天从事某些活动曲腕过久时也会引起手指麻木的加重,如做针线活、长时间手持电话或长时间手持书本阅读。
帮助手腕放松的方法
1双臂松弛放在两侧,身体直立。右臂向前伸直与肩呈水平状态,手掌 朝上,手指分开并指向地面。手指及手腕向上移动,同时逐渐握紧拳头,屈腕使拳头指向自己。
2弯曲肘关节并使拳头指向肩部。将上臂向外旋转,仍保持屈肘及握拳姿势,将头逐渐转向拳头。依次伸直肘关节和手指,使手指指向地面,缓慢将头转向对侧肩部。(再换左上肢重复同样动作。
3双上臂与肩水平,手背相贴,手指伸直指向地面。双手翻向上方,手掌及手指紧贴,手掌及肩部往回收。
4手掌及手指仍然紧贴,双手放置在头上方。双手逐渐移向头部后方,肩关节同时向后移动。
5双上臂向外伸直与肩关节水平,握拳并使腕关节弯曲。
手指麻木警惕“鼠标手” 篇5
解放军第309医院综合骨科副主任、主任医师赵东升说:“腕管综合症实际上就是平时所说的鼠标手,它是现在一种很常见的文明病,是正中神经在腕管内受压而表现出的一组症状和体征,是周围神经卡压综合征中最常见的一种。当你发现单手或双手感觉无力,手指或手掌有麻痹或刺激僵硬感,手腕疼痛,伸展拇指时不自如且有疼痛感等,你就需要多加注意。”
女性发病率更高
赵主任说:据调查显示,女性的发病几率比男性高3倍,因女性体内发生一系列代谢和内分泌变化较快,导致手腕部滑膜过度增生,腕管内容物增多,使这条“隧道”更为拥挤不堪,继而压迫娇嫩的正中神经而产生腕管综合症。
高发人群包括频繁使用双手的职业者,如电脑工作人群等。此外,风湿性关节炎及糖尿病、高血压、甲状腺功能失调的患者得此病的几率要比一般人高。腕部骨折的病人60%合并腕管综合症。腕管内的肿瘤,创伤后引起的骨刺增生都能引起腕管综合症。
夜间被手指麻醒须警惕
腕管综合症的主要表现为正中神经受压,食指、中指和无名指麻木、刺痛或呈烧灼样痛,并伴有无力、不灵活,如提物时突然失手,这些表现以中指为著;白天劳动后夜间加剧,甚至睡眠中痛醒;当腕管内有炎症时,腕关节可有轻微肿胀及压疼,有时疼痛可牵涉到前臂,夜间或清晨症状最重,适当活动手腕后症状可以减轻;病程长者,可有大鱼际肌萎缩。
赵主任提醒,当出现拇食中指的疼痛麻木、感觉减退和鱼际肌萎缩三大症状中的一个或两个症状时要考虑该病,尤其伴有夜间麻醒史者更应高度怀疑该病。对腕管综合症长期置之不理,可能会导致神经受损、严重功能障碍。因此,如出现症状,且几天不缓解,一定要尽快就医,尽早治疗。
注意姿势,防止发病
对于早期症状较轻的患者来说,休息是最重要的治疗手段,必要时可用石膏托将手腕固定,病情严重者,则需要施行手术治疗。预防此病,自我护理是较为有效的方法。平时要养成良好的坐姿,不论工作还是休息,都应注意手和手腕的姿势。
【链接】:
鼠标手是如何形成的
“鼠标手”是现代社会的一个“高发病”。调查发现,每天持续2小时到6小时手持电脑鼠标工作或玩电脑游戏的人,都会有不同程度的腕部损伤。那么,鼠标手是如何形成的呢?
警惕“鼠标手”,轻松用电脑 篇6
“鼠标手”早期症状比较轻,例如只在使用鼠标时感到手腕疼痛,手指麻木,手部活动不灵活,随后可出现腕关节肿胀,麻木灼痛,甚至因夜间剧痛而影响睡眠,久之还可出现颈肩背部的疼痛。严重者会感觉到手部刺痛、无力,不能握拳和抓小物体,手部肌肉变白,手部功能发生不可逆损伤,严重者可能会出现永久性手部残疾。由于女性手腕比男性小,更容易患上此病。
自我诊断,
警惕“鼠标手”的发生
☆ 手掌、手指、手腕、前臂和手肘僵直、酸痛、不适,有的关节活动时会发生轻微的响声。
☆ 手部麻木、冷痛,尤其是大拇指、食指和中指较重。
☆ 夜间麻木疼痛明显,严重时影响睡眠。
☆ 握力和手部各部位协同工作能力降低:不管是开罐头、拨电话号码,还是穿针引线,这些最简单的手部动作都会觉得十分困难。
☆ 疼痛可迁延至上臂、上背部、肩部和颈部。
预防之道
☆ 降低键盘和鼠标的位置
电脑桌上的键盘和鼠标的高度,最好低于采取坐姿时肘部的高度,最多是和肘部等高,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降低操作电脑时对腰背、颈部肌肉和手部的损伤。
☆ 选用较大鼠标
在购买鼠标时,应选用弧度较大、接触面广的鼠标,这有助于力的分散,减轻手腕的疲劳感。
☆ 使用鼠标有技巧
在使用鼠标时,应该保持正确的姿势:手臂尽量不要悬空,以减轻手腕的压力,手腕保持自然直势,不要弯曲,靠臂力来移动鼠标而不要用腕力,不要过于用力敲打键盘及鼠标的按键,选择适合的鼠标垫,可以起到按摩手腕、活血、去除酸痛麻木的效果。
☆ 调整显示屏位置
显示屏应放置在与视线处于同一高度或略低的位置,以不使头部上下移动为宜,当坐正之后,双眼应与屏幕处于平行直线上,确保显示屏的亮度适中,将文字或画面放大,既方便观看,又可以更轻松自如地操作鼠标,减轻手部的疲劳。
☆ 适当解放右手
左右手互换使用鼠标,一来可以让左右手均衡来自鼠标的压力,二来同时锻炼左右脑。
间断休息很重要
操作30~40分钟,应休息片刻,适当活动腕部和肩背部,如握拳、捏指、弯曲手腕,舒缓僵硬状态,也有利于提高效率。
常作手部锻炼操,远离“鼠标手”
☆ 转动腕关节
适当用力,按顺时针和逆时针方向,转动手腕各25次。
【功效】缓解腕部肌肉酸痛。
☆ 翻动腕关节
双手持手掌可握住的物品(如水果等),上下翻动手腕各20次。
【功效】增强腕部力量,锻炼肢体协调能力。
☆ 捏揉腕关节
将健侧拇指指腹按在患侧掌部,其余四指放在背部,适当对合用力捏揉腕关节0.5~1分钟。
【功效】疏通经络,活血止痛。
☆ 重复握拳及放开
首先,舒展身体各部位,用力展开双手五指,每次20~30秒钟,做2~3次;第二步,吸气,用力握拳,用力吐气,同时急速依次伸开小指、无名指、中指、食指。左右手各做10次;第三,用一只手的食指和拇指揉捏另一手手指,从大拇指开始,每个指头各做10秒钟。
【功效】增加血液循环,增加肌腱柔软度,减少局部肢体疲劳造成的损伤。
☆ 捻牵手指
用健侧拇、食指捏住患侧手指,从指根部捻动到指尖,每个手指依次进行,捻动后再适当用力牵拉手指。
【功效】活血通络,滑利关节。
☆ 合按大陵穴、阳池穴(大陵穴位于腕掌横纹的中点处,阳池穴位于腕背横纹中,指总伸肌腱的尺侧缘凹陷处。)
将健侧拇指指腹放在患侧大陵穴,中指指腹放在阳池穴,适当对合用力按压0.5~1分钟。
【功效】疏通经络,滑利关节。
☆ 按揉曲池穴(屈肘成直角,当肘横纹外端与肱骨外上髁连线的中点)。
将健侧拇指指腹放在患侧曲池穴,其余四指放在肘后侧,拇指适当用力按揉0.5~1分钟。以有酸胀感为佳。
【功效】调节脏腑,活血止痛。
☆ 按揉手三里穴(在阳溪与曲池连线上,曲池下2寸处)。
用健侧拇指指腹按在患侧手三里穴,其余四指附在穴位对侧,适当用力按揉0.5~1分钟。
【功效】理气通络止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