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鼓楼》

2024-07-11

《钟鼓楼》(精选12篇)

《钟鼓楼》 篇1

一、盲目的英雄式崇拜

在那个真诚的时代, 出生在南方一个僻远的小镇上的慕樱, 在她即将中学毕业的时候, 在报纸上读到了一篇那个时代的英雄的通讯, 通讯介绍了一位在抗美援朝战争中残废的军人, 拿出自己的全部复员费在北京的一条胡同中办起了一个街道工厂。她对这位军人英雄产生了恋慕之情, 在她的内心中找不到一丝的虚伪。于是她决定写信给这位英雄, 这封写了又改、改了又抄的长信最后寄到了英雄的手上。十天后, 慕樱收到了英雄的回信, 信中体现了英雄的谦逊、热诚, 以及对中学生的鼓励, 慕樱无比激动, 以至于在送信到学校的途中摔了一跤。不久, 报纸上登出了关于那位英雄的第二篇通讯, 还是散文诗般的语言, 却更加细腻动人, 就是这份细腻渗入了慕樱的心中。这篇通讯主要是关于英雄如何克服个人生活上的困难。英雄左眼残废, 右眼视力也不佳, 就连穿针引线都要常常重复几十次、上百次才能成功……于是, 英雄在慕樱心中有了这样一个形象:既令人崇拜又令人怜惜。接着, 慕樱给英雄写了这样一封信, 她表示愿意为英雄贡献她的一切, 愿意飞到英雄的身边照顾英雄的生活。让慕樱始料不及的是, 英雄居然约她到北京见面, 因为慕樱原本以为自己不配, 可是居然有这样的结果。慕樱在一种腾云驾雾、不着边际的感觉中来到了北京, 见到了英雄。绚丽的印象纷至沓来:英雄对她一见钟情;英雄向她正式求婚;房管所给了他们最好的房子;她的户口顺利转到了北京;他们举行了隆重而光彩的婚礼。于是, 便有了英雄的第三篇通讯, 依然是散文诗般的语言, 依然有扣人心弦的魅力, 不一样的是, 照片上多了慕樱, 她正在英雄身边为英雄缝补衣衫。之后, 慕樱死心踏地地跟英雄过, 生活仿佛就这样平静而幸福地流淌过去。但是, 慕樱产生了继续学习的想法, 她被保送到了医学院, 在医学院里, 她最初是最老实、最用功也最受尊重的学生, 生活有板有眼, 丝毫不变。可是生活终于有了变化, 她渐渐也有了变化。这一切, 仿佛都是那件紫罗兰色的布拉吉引起的。同宿舍的金鹂鸣自己设计了一件紫罗兰色的布拉吉, 让身材与她差不多的慕樱试穿。这一试, 不仅让金鹂鸣及同学们惊艳并发出一阵欢呼和惊叹, 而且让慕樱心中长出了一片草。从此平静的生活有了涟漪……有一天在家里, 她突然发现她头一回受不了英雄嘴里的蒜味, 而他从来都是每餐必吃生蒜的。她口气强硬地劝他要早晚刷牙。于是他们头一回有了争吵, 头一回星期六没有回家, 头一回去参加了舞会……当慕樱有了更多的头一回, 视野迅速扩展时, 英雄的光彩急剧黯淡下来。旁人也开始怀疑他们是否般配, 他们的婚姻是否会长久。她自己也怀疑了, 怀疑自己年少时的决定是否正确, 她开始觉得自己往昔是荒唐的, 自己竟愚昧到不能区分崇拜和恋爱, 献身精神和满足情欲, 阶级情欲和夫妻之乐。她实实在在地爱上了另一个男人, 她同英雄离了婚, 是英雄提出来的, 英雄毕竟是英雄, 于是他们好说好散, 孩子也给了英雄。

慕樱与英雄的爱情是老少恋的问题, 英雄比慕樱整整大了十二岁, 也是英雄式伟大的爱情, 伟大的爱情之所以伟大, 并不在于爱情本身的伟大, 而是少女对英雄的崇拜之情上升到了献身精神, 是阶级情谊变成了夫妻之乐。在开始的时候, 慕樱浑然不觉, 可是生活终究了有变化, 她最终知道:一个年龄比自己大很多的英雄, 即便受人敬仰, 作为爱情本身却让自己难以接受, 她与英雄的婚姻是忽视了情感结合的婚姻。她对英雄的情感, 从一篇通讯稿中产生, 看到英雄又伟大又让人怜惜的形象时, 慕樱心中顿时产生一股热流, 她决定献身于英雄, 献身于革命。当初她以为这就是爱情, 可惜这只是一种崇拜, 一种敬仰, 一种大无畏的献身精神。爱情本身的成分并没有多少, 她对英雄的情感, 从一件紫罗兰色的布拉吉结束, 从英雄口中的蒜味结束, 从她与另一个男人的相遇结束。他们的感情, 根本经不起时间的考验, 更经不起自身的考验;她们的婚姻, 根本没有爱情。没有爱情而结合的婚姻是扼杀人性的婚姻。真正的爱情必须是符合人性的, 也就是人道的。跟人道背道而驰的爱情, 不是什么爱情, 更谈不上什么伟大。从爱情过渡到婚姻才是真正的伟大。[1]

二、世俗的同志式情感

所以, 慕樱有了生命中第二个男人———葛尊志, 也有了生命中第二段婚姻。葛尊志是慕樱在医学院时的同学, 他是系团总支书记, 经常在系里的团员大会上作鼓动性的发言。他们第一次相遇是在一个星期六, 慕樱与金鹂鸣去看一个画展, 然而在美术馆里她们俩失散了, 在慕樱有些彷徨的时候遇上了葛尊志。他首先表示对她的尊敬和关怀, 并非常有耐心地向对造型艺术非常隔阂的她讲解画幅, 非常巧妙地灌输一整套美术知识, 还很有风度地送她到电车站, 并一直看着她上了车, 这才放心地离去。于是, 葛尊志的言谈风貌在慕樱心中长了根。这才使得她有了对英雄的情感的重新思考。在一次学校里的舞会上, 当她看到他彬彬有礼、风度翩翩与别的女同学在舞池中飘动时, 她有了一种从来没有过的感受, 后来她知道, 这就是妒忌。当她与英雄的婚姻日渐破裂时, 她却很有勇气地而且显得很主动地与葛尊志交往, 当他们的交往渐渐频繁时, 慕樱已经实实在在地爱上了葛尊志。有一日, 当她看到葛尊志与一个女同学颇为亲密地走在一起时, 她又一次感觉到妒忌的来临, 而这次比上次来得更猛烈更揪心些, 她看着葛尊志与那女同学聊得十分惬意, 怒火在她心中越冒越高。好不容易等到他们俩分手, 慕樱质问了葛尊志, 他脸上显出诧异莫名的表情, 这表情如同一面雪亮的镜子, 照出了她表明自己态度的处境, 她陡地扑上去搂住他, 歇斯底里地求爱, 他在这样的求爱中也投降了, 两人都异常激动。纸包不住火, 他们的事情公开了。当然, 这种伤风败俗的事情是绝对不允许的, 她是有夫之妇, 而且是英雄的妻子。他们都受到了处分, 而且分到了最差的工作。只是他们决不低头, 也决不后悔, 他们在一片舆论谴责中结合了, 他们结合成了一个贫穷却也风平浪静的家庭。时间慢慢过去, 生活也在慢慢地流过, 葛尊志成了邻居口中的“家庭妇男”。他把自己的美术知识一点一点地溶解在了建设家庭的事业中。他自己会盖小厨房, 自己会打满堂的家具, 他也学会了做饭, 家里的饭几乎都由他来做。这个曾经的天之骄子, 曾经的大学一个系里的团总支书记, 彻底地融入了家庭生活中。慕樱也有更多的时间阅读当时违禁的西洋古典小说。对这样的生活, 这样的日子, 慕樱感到非常满足。不仅仅是物质上的满足, 还有对性生活的满足。这种满足使得她更加坚信自己的选择是正确的。日子似乎应该就这样过下去了。然而, 生活又有了变化, “天安门事件”发生了。慕樱开始觉得葛尊志是懦弱的, 是麻木的, 而对平时习以为常的事情竟觉得是触目惊心。她发觉自己与葛尊志是不一样的人。葛尊志在生活的磨砺下已经变成一个只关心自己与家庭的人。这本身没有错。只是慕樱, 她依然热情、依然勇敢、依然激愤。他们的生活已经出现分流。这一天终于到来, 她同他表明了要离婚的态度, 原因是她已经不爱他了, 她已经爱上了另外一个男人, 而且这份爱情是热烈的, 是精神上的爱。葛尊志失控了, 可他的愤怒和女儿的哭泣并没有挽回她的心, 第二天, 慕樱提着箱子离开了家。

慕樱与葛尊志曾经是相爱的, 葛尊志承受了慕樱过于热烈的爱情, 他们这段爱情起初是美妙的、火热的, 它就像一团燃烧的火焰, 照亮了他们年轻的心灵, 那是一种无法掩饰的爱慕。只是当时间慢慢的流逝, 这段曾经热烈的爱情也在慢慢地降温, 它随着时间的流逝而逊色了。

这段婚姻也逐渐成为了没有爱情的婚姻, 没有爱情的婚姻是空洞的、贫血的、荒凉的。于是它的性质就如同慕樱与英雄的婚姻一样, 是时候解除了。费尔巴哈说过:“爱情就是成为一个人。”爱情是自然而淳朴的, 它的终极目的是:人追求幸福快乐的自由。慕樱深懂爱情之道:爱, 就在一起;不爱, 就分离。

三、超凡的精神式爱情

慕樱离开葛尊志只有一个原因, 就是她已经不爱他了, 她爱上另一个人了, 非常热烈地爱上了另一个人。而这个人就是齐壮思, 齐壮思是一位六十来岁的部长级干部, 他身材魁梧, 五官充满阳刚之气, 他的体态、气度中体现出一种尊贵的威严。正是这种尊贵, 让慕樱第一次见他就产生了类似触电那种反应;正是这种威严, 让慕樱改变了以往不耐烦的工作态度, 面对齐壮思, 她非常有耐心且非常专业地帮他看病。慕樱处在朦胧的情愫中, 她期待他来看病, 她期待与他的相遇。当偶遇成了现实后, 留下的似乎是齐壮思那不可磨灭的形象。几个月后, 发生了“天安门事件”, 正是齐壮思的勇敢与忧心, 照出了葛尊志的懦弱与麻木。齐壮思给慕樱讲哲学, 讲历史唯物主义, 他的话言简意赅, 鞭策入里, 每句话都有最具体的针对性。齐壮思的话让慕樱有了一种积极向上且昂奋的心情。正是这样, 才衬出葛尊志的庸俗。慕樱对葛尊志摊了牌后, 她也决定对齐壮思表白, 她勇敢地用大无畏的精神走进了齐壮思的房间, 当她走进去时, 他正坐在案前鉴赏邮票。他是一位文化修养极高的邮票收藏者, 很自然的, 他邀请她观看他的藏票, 为她讲解集邮的知识。在那短短的一个多小时里, 他们所有的话题都围绕在集邮身上, 慕樱也吸收了大量的集邮知识。在这次见面之前, 慕樱已经觉得齐壮思是代表了一个更大的天空, 一个更宽广的视野, 一个更深邃的世界。见面之后, 慕樱更加坚定了这个信念:她要进入他的世界, 分享他的世界。一通电话打断了他们集邮的世界。于是, 慕樱向他表白了爱情。齐壮思冷静而又不失沉稳与威严地拒绝了她。她并不伤心, 也不哭泣。因为她了解他, 他是改革家, 他的精神承载着太重的负荷, 他没有时间也没有精力去谈恋爱, 即使她已经如痴如醉地爱上了他, 即使她是那样想进入他的世界。她感激他的坦率, 她并不企望马上可以得到他的爱情。她自有她自己的打算:她要等他, 等他自己明白过来, 等他接受她的爱情, 等他离休退居二线。在这之前, 她不会打扰他, 也不会回避他, 而要以积极认真的工作, 和蔼可亲的态度, 不计诟骂的大度, 也要以集邮的方式, 迎接他、走向他。这时的慕樱沉浸在一种道德的自我完善的快感中, 她不爱的与爱的都彻底弄清楚了, 她甚至觉得自己就像是一只在圣洁的爱情之火中涅槃的凤凰。当她得到了那张“梅兰芳舞台艺术”的小型张时, 她准备去找他了, 这是适当的打扰, 她将以一个纯粹的邮友的身份出现在他面前, 她不会与他说别的, 仅仅是谈论邮票。她已经设计好这次打扰的具体方案, 她不会白白奉送他那张“梅兰芳舞台艺术”的小型张, 而会与他讨价还价, 进行交换, 最后, 她将率先申明她还有要事要办, 还要飘然离去。就是这样一种潇洒的姿态, 还有将会得到齐壮思的爱情的自信, 使得慕樱对于爱情的等待是愉快的、自如的。

在慕樱遇到齐壮思之前, 她的生活是平静而安稳的, 但总觉得缺少了一点什么, 那是对爱情的触电、对生活的激情、对社会的忧思。而当她遇见了齐壮思之后, 她才开化了、觉悟了, 这是人生中可遇不可求的机遇, 她决定把握这个机遇。虽然与葛尊志摊牌离婚会伤心伤害, 对齐壮思表白后也遭到拒绝, 但她解放后却有一种开化后的愉悦, 那是一种把所爱所不爱都说清楚后的解脱。慕樱对齐壮思的爱情是一种精神上的爱, 这种爱超出了一般的情欲、一般的爱情, 不是一种占有, 不是要生儿育女的生活, 也不是要安家乐居的日子。人不是简单如鱼的动物, 而是有思想、有灵魂的高级动物。人的精神主宰着人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人不能只有物质欲望而没有精神欲望。慕樱对齐壮思的欲望就属于精神欲望。钱钟书先生曾经说过:“一切快乐的享受都属于精神的, 尽管快乐的原因是肉体上的物质刺激。”[2]可见精神高于物质, 物质与精神的统一才是完美的人生。

慕樱经历过对英雄盲目的爱, 再到对知识分子世俗的爱, 最后进入对老干部精神的爱。而她的转变似乎一切都是由一件紫罗兰色的布拉吉引起的。[3]发现自己脱下平时的短衫长裤布鞋, 穿上了布拉吉与高跟皮鞋后, 自己原来可以这样婀娜多姿, 原来可以这样光彩照人。这一幕, 是慕樱永生永世难以忘怀的。当她望向镜子中的自己时, 她才发现自己并不止是学校里那个用功勤奋老实的学生, 也不止是那个英雄的妻子, 她还是个女人, 一个漂亮的女人。这一瞥, 是她人生的一个震撼, 是一次开化, 是一次启蒙, 她终于发现了自己, 一个平时不为人知的、很隐秘的自己。在这之前的慕樱是没有开化的慕樱, 只是英雄的妻子, 她在家里只会照顾英雄与他们的儿子, 在学校只懂得上图书馆只知道学习, 她只是个朴素老实到只会穿短衫长裤布鞋的女人, 她并不懂得爱情是什么, 她以为爱情就是她对英雄那崇拜敬仰的感情。而现在在那面镜子前面, 她终于懂得她也需要一件布拉吉, 也需要一双高跟鞋, 她更需要一份真正的爱情。在这之后的慕樱再也不是那个甘心困守于老家那个灰色的小镇的小女孩, 也不是那个永远把一圈大红、一圈大绿、一圈土的袜子认为是天下最漂亮的袜子的小女孩, 也不是那个永远只会躲在英雄后面的英雄的妻子。

所以, 以后的慕樱无论是穿衣打扮方面, 还是对男人的态度方面, 抑或者是爱情态度方面都彻底不同了。在穿衣打扮方面, 她是时髦的, 她走在北京的大街上路人都会向她投去不那么友善的眼光, 都会由衷地说:“真时髦。”她也知道自己是时髦的, 她甚至享受这种时髦, 她会按不同场合见不同的男人而穿不一样的衣服。当她去见她不爱的男人时, 她心里想的并不是为了取悦对方, 而是如何表现自己的风度教养与尊严;当她去见自己所爱的男人时, 她就力求显得年轻、潇洒而又不露雕琢痕迹, 就一心为了取悦对方。她的理论就是穿衣打扮是根据自己的爱好与爱人的满意, 并没有什么适合不适合之说。在对待男人方面, 她是主动的, 她主动追求自己所爱的男人。她也是热情的, 在学校时她会主动约葛尊志去参观美术展览会;在“天安门事件”发生时她会主动抄录一整册的天安门诗词送到齐壮思手上。与异性朋友聊天时, 她会表现得举止娴雅、姿态优雅、轻声曼语、说话得体, 当她对他有所求时, 她会用她那娇憨、妩媚的做派去挑逗人家, 直到别人答应她的要求。在爱情问题上, 她更是坚决果断的。无论是葛尊志, 还是齐壮思, 当她爱了, 她就会大胆地去爱, 不会在乎人们的舆论与眼光, 也不会计较是否能得到对方的爱与回报, 当她不爱了她也不会欺瞒对方, 也不会逃避自己真实的情感。这才是一个真正的现代女性, 爱就要说出来, 爱就要有信心等待, 不爱了就要摊牌, 不爱了就应该洒脱离开。

慕樱写了一篇文章来阐述她对爱情的观点, 她坚定地认为:“爱情的多变性是由爱情这种东西的本质决定的;最严肃、最纯真、最道德的爱情, 就是敢于爱自己真爱的, 敢于对曾经爱过现在不爱的坦率地说出‘不爱’, 乐于迅速及时地脱离已经没有爱的关系;爱情的多变性是合理的, 更是道德的。”[4]

慕樱把爱情看作是一个不断学习、不断扬弃的过程, 她对待爱情就如同对待精品陶瓷一样, 为了保持它的晶莹绚丽, 就要经常擦拭清洁。她对待爱情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忠于自己, 忠于自己所真正爱的, 忠于自己内心的情感。没有必要为了别人的眼光舆论或者社会压力而迫使自己接受不爱的或曾经爱过现在不再爱的, 这样是不人性的, 更是不道德的。慕樱的爱情并不是单纯的多变, 而是不断升级和纯粹化的向往。单纯多变是不断更新自己的恋人, 不管自己有无爱意, 同时也毫不理会恋人的感受。而慕樱这种爱情的升级是根据自己的内心情感更新爱情, 不仅是对别人负责, 而且是对自己真实情感负责。所以这种更新是道德的, 更是高尚的。爱情的高尚并不是口上说的, 而是由对待爱情的态度决定的。只要态度认真, 所有的爱情都是高尚的。[5]

摘要:在刘心武的《钟鼓楼》中有这样一个走在时代爱情的尖端的女性——慕樱。她认为爱情的多变性是合理的, 也是道德的。她经历过对英雄盲目的崇拜, 再到对知识分子世俗的情感, 最后进入到对老干部精神的爱情。而她的转变似乎一切都是由一件紫罗兰色的布拉吉引起的。

关键词:《钟鼓楼》,爱情婚姻观,慕樱,布拉吉

参考文献

[1]刘心武.钟鼓楼[M].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5年版, 1985年第一次印刷.

[2]钱钟书.写在人生边上[M].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02年版, 2002年第一次印刷.

[3]朱家信.刘心武研究专集[M].贵州人民出版社, 1988年版, 1988年3月第一次印刷.

[4]刘心武.恋爱婚姻家庭[M].中国青年出版社, 1979年版, 1979年10月第一次印刷.

《钟鼓楼》 篇2

目录历史结构景观历史

鼓楼也叫钟楼,又名镇远楼、靖远楼,位于张掖城中心。据《重修甘州吊桥及靖远楼》碑刻记载,鼓楼始建于明正德二年(1507年),清顺治五年(1648年)焚毁于兵燹,康熙七年(1668年)甘肃提督张勇重建,乾隆、光绪年间两次修缮。

结构

鼓楼平面呈方形,全用青砖包砌,基部衬砌石条,台顶砌有一米高的女墙,下部四面中轴线开券形门洞。门洞平面呈十字型,与四条大街相通,可供通行;门洞顶部砌5层砖券,上面嵌刻砖匾额,东为“旭升”、西为“宾晟”、南为“迎薰”、北为“镇远”。楼阁上下两层,重檐四面悬挂匾额,东“金城春雨”、西“玉关晓月”、南“祁连望雪”、北“居延古牧”。康熙七年(1668年)重建后,改为东“九重在望”、西“万国咸宾”、南“声教四达”、北“湖山一览”。钟鼓楼东南角有唐钟一口,铸有图案,每层6格,上层其中3格为飞天,飞天戴花冠,袒上身,下着裙,露脚,手拿花束;中层6格,其中3格是朱雀、玄武;下层6格,其中3格是青龙白虎。全钟只有图案,无文字,全国罕见。现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景观

新鼓楼蝶变 篇3

鼓楼是南京经济强区、科教大区、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和历史文化名城核心区。区划调整(原鼓楼区与原下关区合并)后,从楼宇高耸的新街口到江滩低缓的大桥南岸线,都纳入她的“版图”,一跃而为百万人口、53平方公里的大城区。

一年来,新鼓楼区以“争创首善之区、建设幸福鼓楼,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为目标,科学谋划、长袖善舞,推动“空间重构、资源重组、品质重塑”,从高端产业发展、城市形象塑造到民生事业发展,展现出生机勃勃、全面发展的势头。

“1+1>2”,这在鼓楼的生产力布局中有了生动注解。下关滨江商务区、新街口———湖南路商务商贸区、江东软件城、模范马路科技创新街区、中央门商贸区、幕府山新产业区、历史文化街区“七大功能板块”,勾画出鼓楼新的经济地图。2015年,这里将成为千亿大区。

“1+1=1”,区划调整后的新鼓楼,着力于城市形象、环境建设、公共服务上整体打造、建设,民生保障标准就高不就低。滨江风光带从河西中部绵延幕府山下,串联起了明朝宝船遗址公园、民国下关商埠、幕府山景区等一批重量级景点;明城墙从鬼脸城到挹江门,如一条翡翠绿带贯穿十几个滨河公园;民国大道则从新街口一直延伸到下关码头,颐和路、傅厚岗、大马路等片区的民国建筑修旧如旧。这“一轴两带多片区”奠定了鼓楼区人文旅游大区的基础。在公共服务上,打造“居民15分钟健康圈覆盖”和城市社区“10分钟体育健身圈”;民生政策上填谷不削峰,用三年时间,将各类民生保障差异全部拉平。

度过“磨合期”的鼓楼区,正抢抓苏南现代化建设示范区的历史机遇,力争将鼓楼区打造成为国家重要的科技创新中心、江苏省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苏南重要的现代服务业基地、南京现代化国际性人文绿都核心区,成为在全国有重要地位的现代化滨江城区和省会城市标志区。

互补共赢 百姓受益

两倍的发展资源和无限发展机遇,绝不是简单的资源叠加,而是区域内更顺畅的要素流通和资源互补。

在鼓楼区总体规划中,南京城市中轴线通向长江的通道被打开,中山路—中央路—中央北路实现一体规划;而体现古都风貌的民国历史轴线起于鼓楼广场转盘,终于中山码头,这两轴也将成为串联原下关和原鼓楼的重要通道。

规划形成的“两横两纵”的快速路网及“七横两纵”的主干路系统,将彻底破除原先南北联系的多个交通障碍。

拥有得天独厚自然资源的新鼓楼,山水融合是重要一幕。新规划明确,滨江、内金川河、外秦淮河三条风光带,贯通旧两区,让百万居民共享“新鼓楼的环境”。

城市品质的重塑成为该区重要要求之一,按照目标定位,这里不仅成为南京城的特色古都风貌区,也将是一个生活宜居的样板区。在“几何级”的城市建设与精细化的城市管理中,这个生活宜居的样板区“渐行渐近”。

花红柳绿,莺歌燕舞,江水滔滔……眼下,已经打造完成的鼓楼滨江岸线可谓进入最美时节。住在世茂滨江的胡祖华老两口,越来越习惯于傍晚时分漫步滨江。“过去这里满眼违建,聚集着大量的城市拾荒者,真是乱糟糟。”胡先生坦言,他们老两口过去散步都是在小区里转悠,现在是每天换着路线赏江景、岸景。

古今融合 特色突显

在重塑城市品质之时,新区也通过对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近现代建筑的保护利用及特色风光带的打造,彰显区域特色。

在对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上,通过挖掘、整合石头城文化、明文化、妈祖文化、民国文化等地域特色文化资源,把历史遗存、城市格局和现代文明有机串连起来,实现在保护的基础上传承历史,在合理开发的基础上促进资源永续利用。近现代建筑保护利用,主要是结合老城改造及“南京外滩”建设,整治中山北路沿线民国建筑及周边环境,整体改善颐和路民国公馆区环境,修缮大马路历史街区内的江苏邮政管理局旧址、南京招商局旧址、中国银行南京分行旧址等建筑,将单个民国建筑串联成片,打造厚重历史与现代文明相融合的标志性地段。

而滨江风光带和环明城墙(秦淮河—金川河)风光带的建设,则是结合宝船厂遗址、滨江公园、滨江绿化带和幕府山周边环境整治,布置市民广场等开敞空间,整合旅游休闲、景观塑造与水源地保护、滨江防护等功能,形成以文化、商业、休闲为主的城市公共活力地带,打造滨江风光带,充分体现鼓楼区滨江风貌特色;通过西北护城河南岸城墙遗迹公园建设,整合沿线狮子山、绣球公园、八字山公园、小桃园、石头城公园、古林公园、清凉山公园、乌龙潭公园,串联沿线山水和人文资源。

新鼓楼站在历史的制高点上,着力于改革创新、转型提升,将继续坚持发展第一要务,突出高端发展、集约发展、特色发展的战略取向,向着实现“1+1”无穷大的远大目标,迈出崭新的前进步伐。

《钟鼓楼》 篇4

唐宋以来的市民文学就有“为市井细民写心”的特点, 现代市民小说里展现的市俗面貌是对这种传统的继承和发扬, 其中的人物形象带有传统文化的遗传基因。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文学作品中, 有不少对民俗民风的描写, 如邓友梅《烟壶》、陆文夫《美食家》、冯骥才《俗世奇人》等等。由于封建制度在中国漫长的统治, 封建社会的市民阶层在某种程度上具有“病态性”, 而现代社会的发展使现代市民阶层的来源和层次呈现多样性, 他们之中有农民、工人、服务人员、公职人员, 中产阶级等等, 一定程度上体现出新的时代风貌, 但也存在“病态性”的遗留。可以这样说, 这种题材的文学作品表现了现代普通市民阶层在日常生活中的风俗习惯, 揭露了现代市民的文化心理和思维模式, 体现出中国文化中一些表层和深层结构。

《钟鼓楼》是作家刘心武曾获茅盾文学奖的一部长篇小说, 叙述了一九八二年冬至这天发生在北京钟鼓楼下一个普通四合院内的故事。正如作者所说, “现在我们走进了钟鼓楼附近的这个四合院, 我们实际上就能面对着20世纪80年代初北京市民社会的特定文化景观。”本文主要对《钟鼓楼》中的婚礼描写及这个过程中出现的主要人物, 和他们身上体现出的典型市民心理进行分析。

二、婚宴筹备过程体现的市民世俗心理

北京的市民阶层有着独特的历史沿革和文化积淀、民俗风情和伦理精神、生存状态和心理情态, 这些独特风貌受到时代发展的影响也发生着变化, 但许多传统习俗仍然保持着一种稳定结构。《钟鼓楼》中婚礼筹备的前期, 薛大娘作为一个重要人物出现, 是老一辈市民阶层的代表。

(一) 选择良辰吉日

一个家庭要筹办喜事, 最操心、操劳的必然是父母。《钟鼓楼》中对薛大娘的语言、行为等多方面描写, 刻画了一个典型的长辈形象, 也展示了这一辈市民的世俗心理。小说一开始就写到:“对于薛大娘来说, 一日二十四小时的记时法, 新的一日从午夜零点开始的概念, 虽说经过这些年子女们谈话的熏陶, 也算懂得, 但从心理习惯上来说, 她还是把天光透进院落, 算作一日的起始。”还有在挑选结婚时间的片段中:“但在选择什么日子办喜事这样的问题上, 北京城时下却确凿存在着一定的讲究。不仅象薛大娘这样的老市民, 就是薛纪跃这样的新市民, 也都颇为重视这个讲究。就是选个阴历、阳历月、日都是双数的日子。这当然是一种最原始不过的迷信心理:怕逢上单数会生出不吉利的丧偶的后果。

(二) 小轿车的重要性

“薛大娘把小轿车的到来, 当做这天婚事中的头一桩大事。……薛大娘耸起耳朵捕捉着胡同里的汽车喇叭声, 那声音始终都没有出现, 但她却忽然判断出:‘来了’!真不知道她是怎么听出小轿车开拢院门的声音的。”文中的这句话很值得玩味。在儿子薛纪跃办喜事的整个环节里, 有许多的细节和薛大娘过去的经历及自身情结有关。薛家家境条件有限, 但是“婚宴可以从简, 迎娶仪式却万不能马虎。于是薛家尽其所有, 从轿行租了一套轿子。”薛大娘内心对自己当初的婚礼还是充满遗憾, “每当看见别人娶亲的花轿和执事队伍喧嚣而过, 总要比出几项自己当年过门时的不足, 如那打出的风尾扇, 别人用的是真孔雀毛的, 所镶的小镜子闪闪发光, 而自己当年所用的只是野雉毛的, 所镶的小镜子则象长出“萝卜花”的眼晴珠, 够多窝心!”本以为时过境迁, 这种心理状态, 薛大娘不会再有了, 可是中国人注重“面子”的心理是根深蒂固的。如今轮到薛纪跃的喜事, 薛大娘内心里的那种意识又重新浮现, 她要在小儿子的婚礼中弥补内心遗憾, 要向街坊邻居“炫耀”体面, 因此小轿车在整场婚礼中具有重大意义。

(三) 以薛大娘为代表的市民心理分析

有学者认为, 市民理想作为对现世生存的当下实现, 包括两个基本条件。一方面它是从个人生存的基本需求出发, 是为个人确立的社会位置, 是为个人寻求的价值寄托, 也是在为个人的潜在欲望提供合理满足的途径。它不顾及当前意识形态是否认可, 所以有着极强的稳定性和普遍性。另一方面, 市民理想注重的是当下, 强调的是“实惠”, 必须使理想在眼前实现, 在结果中实现, 所以市民理想追求的是现实利益。文本中薛大娘在筹备婚礼过程中的一系列做法, 代表着普通市民的世俗心理。首先是封建迷信, 自古以来的中国文化就讲究良辰吉日、讲究风水, 在婚礼这样的大事中, 更不能出现“不吉利”的人和事, 例如果盘中不能各有梨和苹果, 这样寓意着“离分”之意。直到今天, 这样的传统观念仍然保留着。新时期的社会习俗虽然已经被大部分人接受, 但过去的思维模式已经根深蒂固, 一些带有封建迷信色彩的观念至今也不能移除, 这都是市民世俗心理中“稳定”的一部分, 一代传一代, 在新的生命开始有思考意识但还不能判断是非的时候, 他们就在接受这样的传统观念, 因而传统文化具有守旧的特点。其次, 本文认为中国人的“爱”具有某种向下传递性。孙隆基说到, “上一代与下一代之间互相表达‘心意’的方式, 就是轮流‘养’对方……上一代必须怀着爱心哺育下一代, 下一代亦必须用侍奉问好的方式关怀下一代的‘身体’。”在新时期, 城市市民的基本生活需求已经有了保证, 吃饱穿暖之后可以追求更好的物质条件。但受到传统文化的影响, 市民阶层往往不会首先注重自身价值的实现, 他们身上表现出来的“爱”, 不是先爱自己, 而是无保留地爱下一代, 下一代过得好, 就是自己过得好, 这可以说是中国人特有的一种“感同身受”。薛大娘从当年出嫁就埋藏在心里的寒酸意识和留下的遗憾要在儿子的婚礼上得到补偿, 迎娶队伍必须是气派的小轿车, 这不仅是“面子”的问题, 也是她表达母爱的一种方式。

三、婚宴菜色中蕴含的市民世俗心理

孙隆基在《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中写到, “如果说中国人的‘吃’是世界上最发达的, 实不为过。在其他的文化中, 很少的烹调术达到中国人那种精致的地步。”在中国传统婚礼中, 大摆筵席, 宴请亲朋好友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如果一席菜既能做出色香味俱全, 又有寓意吉祥如意的菜名, 不仅增加礼客的食欲, 也给婚礼带来欢乐和喜庆的氛围。这一系列细节上的讲究都表现出市民阶层在普通生活中, 用饮食文化的方式寄托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和企盼吉祥富贵的心理。中国的饮食文化是因阶级而异的, 但无论什么阶层, 色香味俱全的饭局确实能给人们的生活的确带来幸福感。作为专业知识量较为缺乏但生活经验丰富的普通老百姓来说, 更是如此, 他们对一日三餐非常重视, 在烹调和享用过程中都通过积极的心理暗示来表现对生活的一种满足。这受到传统文化的影响, 在一定程度上具有正面意义。但我们也应该注意到, 孙隆基先生指出:“整个中国文化弥漫着很浓厚的口腔化倾向。”“从人格发展阶段的角度来看问题, 口腔期是初生婴儿经历的阶段, 因为他整个生存的意向都集中在口欲的满足之上……不会有其他的考虑, 一旦被填塞失误就会平息, 因此基本上是用‘口’去面对世界的。”从这个角度来说, 市民阶级世俗的心理暗示也有负面意义, 例如有人会通过满足食欲来掩盖生活中的不如意, 认为只要能吃饱吃好, 其它问题都不是大问题, 这必然会导致自我麻痹, 甚至是不思进取的人生;或者“利用”他人的食欲来“收买”人心。。所以我们应该以一种批判的态度来看待传统的饮食文化, 食物的基本作用是提供生命体所需的能量, 追求色香味俱全和吉利喜庆的菜名是无可厚非的, 这能为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愉悦, 但不应该依赖或者夸大饮食的作用, 使人格发展停留在“口腔化”的阶段。

四、结语

刘心武的《钟鼓楼》可称得上是描写北京市民生活的一部“百科全书”。文章中一个简单的“敲门”细节, 作家也要条分缕析地细辨出农民、工人、干部和知识分子在动作上流露的心理差异, 从而拓宽了作品所表现的具体内涵。今日的北京四合院文化依旧交织着新与旧、城市与农村、知识分子与市民阶层之间的各种冲突和矛盾, 不可否认的是, 这样的冲突和矛盾和其中表现的市民世俗心理都受到传统文化的影响。有学者认为, “民俗之“民”与“俗”两个要素虽各有其独立而具体的属性, 但又互相以对方作为存在的前提, “社会成员在表现‘俗’的时候才是‘民’, ‘民’是就‘俗’而言的。”中国社会正在经历从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转型, 在时代发展进步过程中, 原有的一些腐朽、落后的文化受到一定的冲击, 但没有彻底瓦解和消失。“中国历史上任何‘表层结构’意义的变动都是使‘深层结构’越来越没有变化的因素, 因此, 由中国整体历史发展过程呈现出来的‘深层结构’遂表现为一个‘超稳定体系’的形态。”从市民小说里塑造的各类人物, 我们可以看到, 市民世俗心理的形成既与他们所处的生活环境有关, 也受到传统文化“深层结构”的影响。“深层结构”是极其复杂的, 我们不能全然否定, 但应该批判性的继承和加以创造性的改变, 并努力寻找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契合点。

参考文献

[1]刘心武:《钟鼓楼》,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5年

[2]洪烛:《北京钟鼓楼的前世今生》, 当代中国出版社, 2004年

[3]刘心武:《钟鼓楼》, 东方出版社, 2006年

[4]李今:《日场生活意识和都市市民的哲学—试论海派小说的精神特征》[J].文学评论, 1999年, (6)

读《钟鼓楼》有感 篇5

《钟鼓楼》叙述的是1982年12月12日早晨5点至下午5点北京钟鼓楼一带发生的故事。在一个古旧的四合院了,薛家正着手办理一场婚礼酒席。围绕着这场酒席,勾画出北京城普通民众近百年的平凡的生活历史。

大概是看多了古装剧,莫名其妙地对北京有着深深的眷恋和特殊的情结,无论是胡同还是宫殿。好歹寒窗十二载之后得以梦寐以求,在京郊生活了四年。抓住每一个在雾霾肆虐时夹缝求生的蓝天,管他是工作日还是周末,去京城瞎逛。

在明朝形成的“凸”型城墙构成了如今的二环。当年城墙内是城里,出了城门便是乡下。所以胡同集中在二环内。然而在七八十年代经济发展的洪流中,大部分古老的城门被拆除,而很多胡同都变成了高楼大厦。

但是胡同还是存在的。它藏匿于都市中,被喧嚣繁华包裹着。它也是吵与闹得,但是它的吵闹跟汽鸣声、地铁的隆隆声又有极大的不同。你可以从宽阔的大马路上找一条巷子钻进去,原汁原味的胡同景象就会呈现在你面前:低矮的墙,灰色的瓦,缠绕纠结在一起的黑色通讯线,墙上贴着电的费缴费通知单,停在门边的三轮车,胡同不像外面的现代化世界那样宽阔整洁,狭窄的小巷子里总是开不进车。

土著居民也还是有的,多是北京地道的老头儿老太太,遛鸟的,养泰迪的,下象棋的,唠嗑儿的。在胡同里,总能听到地道的北京话。而从密密麻麻的胡同里钻出来,就又是干净整洁的人行道、数不清层数的高楼、连接马路这边与那边的天桥,还有一辆车接着一辆车缓缓前行的.大马路。

而紫禁城、景山、天坛、鼓楼、明城墙、什刹海、地安门等等,这些地名一听就让人心驰神往。每次进城瞎逛总会和这些古老而富有内涵的地方撞见,心里满足之余又会觉得很惊喜。

就是因为对帝都这份特殊的感情,所以在看到《钟鼓楼》这本书的题目的时候,便迫不及待地读了起来。读完之后,完全合我的胃口,这本书记录了1982年12月12日从卯时到申时在鼓楼附近的一个四合院里发生的一切。

那天是薛家小儿子薛纪跃的婚礼,薛大娘和大媳妇孟昭英一整天忙前忙后;隔壁的詹姨热情地为薛家帮忙可是咋咋呼呼的性格总免不了给人添乱;厨子路纯喜兢兢业业地帮忙做菜,牢记老师“要有历史的眼光”的教训;那天正好张奇林出国离开之前收到了一封举报信;夕阳西下时鼓楼前的老头老太们依依不舍地回家……在一个极其平常的一天,在一个及其典型而又普通的四合院里,每个人都按照自己的轨迹生活着,同时又与周围的人发生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开心、笑声、争吵、帮助,我们在这本书里看到了一个个鲜活的人物,也看到了胡同里的温情。摩擦总是会有的,但是邻里之间,谁家有事忙不过来了,一句话的事,哪两家之间有误会了,邻居们都会想办法一起解决。1982年12月12日只不过是他们人生中及其平凡的一天,闹闹哄哄,乒乒乓乓,夕阳西下之时,小说结束了,大概是因为暮色降临,白天结束,人们都休息了吧。

“鼓楼在前,红墙灰瓦。钟楼在后,灰墙黑瓦。”银锭桥、什刹海、恭俭胡同、帽儿胡同、钟楼、鼓楼等等,它们就这样静静地在那里注视着大街上的人来人往。“烤肉季”现在依然在什刹海旁开着。天气好的时候,不论是红墙灰瓦,灰墙黑瓦,还是灰墙灰瓦,总是美得让人心醉。

不知道那个四合院里是否还住着以前的那波人,不知道老头老太们对于现在的雾霾会作何讨论,不知道现在胡同游客那么多是否打扰了他们正常的生活。但是钟楼一直在,鼓楼一直在。有时回想起夕阳西下那些老房子的场景,心里莫名地感觉很踏实。

鼓楼街情事 篇6

当翠芝踩着清脆的高跟鞋声经过包子铺的时候,高大雄从里面跑出来叫住翠芝:今天晚上我请你去看歌舞表演咋样?

翠芝问:是不是电影院那个?

大雄以为翠芝答应了,顿时喜上眉梢:你知道啦?

翠芝说:我刚才下班回来从那走过,看到宣传画了。

好看吧?大雄的笑容这时看上去竟有点傻傻的味道。

然而翠芝的回答却令人沮丧:我才不想去看呢,今晚我已经约好人去跳舞。

大雄的脸色霎时黯淡下来,他不甘心地说:要不我跟你一起去跳舞。

你会吗?翠芝问。大雄还在那傻兮兮地发愣时,翠芝已经走了,几步就拐进小街前面的巷子里去了。

鼓楼街的人都知道大雄喜欢翠芝。从十多年前翠芝一家搬到这里开始,大雄就开始喜欢翠芝了。每天上学大雄总是要等着翠芝一起去一起回,虽然他们并不同班,大雄比翠芝高两个年级。冬天翠芝的手上长冻疮,大雄听说鸽子屎可以治冻疮,就费尽心机地弄来一包鸽子屎给翠芝,翠芝却气恼地扔进了垃圾桶,骂大雄耍弄他。去年一天,就在包子铺前面不远,一个小流氓对着翠芝吹口哨,翠芝都没说什么,大雄却从包子铺里冲出来抓住小流氓一顿狠揍,此前大雄从来没有跟人打过架,那是第一次,也是唯一的一次。大雄喜欢翠芝可惜只是一厢情愿,翠芝并不喜欢大雄,为啥不喜欢,翠芝有这样一句话:鲜花插在牛粪上。

客观地说,翠芝不是很漂亮,但把她放在鼓楼街陈旧衰败的背景内,加上她艳丽的打扮,就显得颇有点抢眼了,那是一种俗美,就像这条街好多居民门前都有的那种叫作苕牡丹的花,丰茂的枝叶,肥美的花冠,艳丽的色彩……它跟优雅不搭界,跟高贵不沾边,它的美仅仅是来自于它的色彩,但毕竟也是一种美。

大雄大雄,真的长得像一头熊,矮胖身材,黑黄脸膛,憨憨的样子。相貌倒在其次,最重要的是大雄没大出息,和父亲一起开家包子铺,日子过得平平常常。

翠芝虽也出身低微,父亲是煤矿工人,母亲是家庭妇女,住在低矮潮湿的瓦房内,也没有读多少书,也没有正式工作,只是在糖果厂打临工,可人家是女子,是个略有姿色的女子,具备了这一点就具备了对男人精挑细选的本钱,所以翠芝看不起大雄也就是情理中的事了。

而翠芝母亲却是喜欢大雄的,这个无所事事的女人每天在街上闲逛,这家店前坐上一阵,那家铺前拉拉家常,大雄父子的包子铺前自然也要聊上那么一会。

那天翠芝母亲一来包子铺就苦着脸说:我家那个死女子硬是不听话闹着要去广州,听她一个同学鬼吹火,说那边好找工作好挣钱得很,我和她爸都劝不住……

大雄本来在揉面的,一听到这个消息手里立即停止了动作,这对他来说可不是什么好消息。这时翠芝母亲又说:大雄,要不你晚上也来劝劝她,你们都是年轻人,年轻人说的话她肯听一些。

大雄求之不得,他正准备去找翠芝呢。那天上午他才瞒着父亲偷偷买了一块时髦布料准备送给翠芝,刚好两件事一起办。

吃过晚饭大雄就去了翠芝家,走进翠芝家的独立小院,只见翠芝跟她母亲站在小院里争吵。翠芝母亲说:你以为你翅膀硬了,无法无天了,没人管得了你了是不是?外面的世界多凶险你晓不晓得?

翠芝毫不示弱地还嘴:人家沿海城市就是比我们这小地方好,就是能挣大钱,芳芳是我同学,不会骗我的!

翠芝母亲道:看人家把你骗去卖了!

你们有啥见识?你们就看得到簸箕大个天。反正你们拦不住我,我就是要走!翠芝语气坚决。

这时翠芝母亲见大雄来了,忙搬救兵:大雄你说说,那广州究竟去得去不得?

翠芝只当大雄不存在似的,拿盆子打了井水洗自己的长统丝袜。大雄细声细气地对翠芝道:翠芝,你当真要到广州去?

翠芝没好气地说:不是真的还是假的!

大雄小心翼翼地:可不可以不去啊?你一个人去那么远的地方,安全吗?我听人家说过那地方,是个花花世界,好人去了那里都会变坏,你一个姑娘家万万去不得的。

大雄丝毫没有想到自己的话会惹恼翠芝,翠芝端起那盆满是泡沫的污水横眉怒对大雄:你走不走?不走我用这盆水送你走!

不是那盆污水,是翠芝脸上的表情着着实实吓着了大雄,他从来在翠芝面前都赔着小心,唯恐哪点不慎招惹翠芝生气,于是连连后退道:好,我走,我走……连手里的布料都忘了留下就逃之夭夭。大雄出门后隔着围墙听到翠芝在院里说:要你来劝,我没长脑子啊!

大雄比翠芝父母还害怕翠芝去广州,第二天早晨,大雄在包子铺里看到翠芝从小巷里出来,就跑出去对翠芝说:翠芝,要不我跟你一起去广州?

大雄以为翠芝听了这话多少会有点感动,哪知翠芝硬邦邦地扔出一句:想给我当跟班啊?我还没挣到钱呢,可雇不起你!

大雄还没吐出半个字,翠芝就已经风一样地飘走了。

翠芝走了。老街上没有了翠芝桃红柳绿的身影,没有了那传出老远的高跟鞋声。直到收到女儿的来信,翠芝母亲一颗悬着的心才落了下去,翠芝在信中说,她在一家酒店找到了一份服务员的工作,月工资五百元还包食宿,工作也不累。每天穿戴得漂漂亮亮地上班,哪像以往在糖果厂,一上班就穿围裙,跟在家里下厨房一样。

大雄听到这些后既高兴又不高兴,高兴的是翠芝一切平安,不高兴的是翠芝在那边过得好,回来的希望就渺茫了。自从翠芝走后,大雄隔三岔五地跑到翠芝家去打探翠芝的消息,大雄的魂魄早已被翠芝带走了,他不再是以往那个精精神神的小伙子了,他变得沉默寡言,时常看着街面出神,做生意的时候老是出错,要么把包子当成馒头拿给顾客,要么搞错了个数,要么找出去的钱数不对……街坊邻居们都知道大雄是害了无药可治的病,大家都在一边怜惜地说:都说女子痴情,这男子痴情起来可是比女子还没救啊。

nlc202309081323

最心疼大雄的自然要数他的父亲高老头,大雄的母亲几年前就去世了,高老头有冠心病,再找老伴有一定困难,同时也怕对方跟大雄处不好,于是就没有了这方面的考虑,父子俩把生活打理得井井有条。高老头对儿子的疼惜和关心不像街坊那样表现在嘴巴上,而是行动上。他提着一大袋包子找到鼓楼街最爱给孤男寡女牵线搭桥的张大婶,请她给大雄介绍一个女朋友。

张大婶收下高老头的包子,把这份嘱托也放在了心上。没几天工夫她就给大雄物色到一个姑娘,是顺成街一家饭店老板的女儿,也和大雄一样在店里给父亲帮忙,算是门当户对。高老头对儿子说了这事,大雄闷牛似的半天不吱声,高老头耐着性子问儿子:你倒是表个态呀!

大雄这才说:要看你自己去看,我可没兴趣。没轻没重的一句话差点把高老头呛个半死。高老头管不了,只好撒手不管了。

日子一天天过去,大雄的情绪终于一点点恢复到正常,至少表面是,他不再半天半天地出神,不再给顾客找错钱或是装错了馒头包子。只是他始终不愿谈对象,七亲八戚、街坊邻居先后为他介绍了好几个,他都拒绝了。谁都知道他心里想着什么,等待着什么。大家都说他犯傻:人家翠芝以前没走的时候都看不起你,去了广州见了大世面后还看得起你?广州那么多有钱人,人家随便乱找一个都比你强过好多倍!鼓楼街藏不住任何秘密,不管什么话在这里都如同长了脚一样到处乱窜,没几天就人尽皆知了。这些话自然也传到了大雄耳里,大雄却像没听见似的,依然矢志不移地等待着。

两年过去了,他终于等到了翠芝回来。两年不见,翠芝比以前更漂亮了,穿戴打扮也更时髦了,嘴里时不时还冒出两句粤语。然而令大雄难过的是,翠芝并不是一个人回来的,她还带回来了一个人,一个跟大雄差不多年纪的小伙子,长得标标致致,说一口不太标准的普通话,翠芝给大家介绍说小伙子名叫吴一元。

吴一元嘴巴像抹了蜜,见了街坊邻居叔叔伯伯大婶阿姨地叫得好亲热。邻居们晚上都一窝蜂地跑到翠芝家去凑热闹,问长问短,广州什么样子,翠芝你在那到底挣了多少钱,那里的人是不是开放得很,找个对象像换衣服那么随便……

翠芝和吴一元轮流回答着大家的问题,几乎有问必答。笑容可掬,没有一点不耐烦。等大家把肚子里的话都说完,翠芝也一本正经地对大家提了一个问:你们想不想发财呀?

众人都说:发财谁不想呀,可哪里有机会呀?

翠芝看了吴一元一眼,吴一元马上心领神会,郑重其事地对大家说:我们这次回来就是专门给大家传授致富秘诀的。

众人都不说话,急切地等待着他们的下文,想看到底是什么样一个致富秘诀。吴一元却并不急着揭开谜底,他又问:大家想想,一个人要想挣大钱,按常规需要具备哪些条件?

众人摇头。

吴一元说:需要较高的学历,需要良好的社会关系和靠山,需要大笔的资金……这些东西大家都有吗?

众人又都摇头。

吴一元似乎更来劲了,他大声地激情高昂地说:这次我们带回来的赚大钱的路子是一条全新的路子,不需要雄厚资本,不需要靠山关系,不需要学历,即使是大字不识一个的人,也能够几年内变成百万富翁!

众人唧唧喳喳议论开了:有这样的好事吗?

吴一元又问:传销大家听说过吗?

众人一脸茫然,大家都没有听说过。

吴一元滔滔不绝地开始给大家讲传销,讲传销带来的高额利润,讲广州、深圳那边一个又一个的暴富神话,听得大家心痒痒的。随后翠芝拿出他们带回来的一台叫做摇摆机的健身器给大家看,说这就是他们正在做的传销产品,大家花三千多元订购一台摇摆机就算是加入了他们的传销组织,就算是购买了一张通往金色致富大道的门票……

尽管吴一元和翠芝说得天花乱坠,但鼓楼街的居民毕竟都是一些穷家小户,向来是一分钱恨不得掰成两半花的,对新鲜事情都谨小慎微,即便想发财,有那个闲钱,也要观望一番,先等别人做了自己再来也不迟。几天下来,只有两三个特别具有冒险精神的人加入了翠芝他们的组织。翠芝二人收了大家的钱,说摇摆机要预定,半个月内保证大家能拿到货。

在走家串户鼓动大家做传销的间歇,翠芝和吴一元手挽着手在街上招摇,向人们展示她从广州带回来的时髦衣服,带吴一元品尝各种家乡小吃。翠芝并不忌讳在大雄父子的包子铺前停留,她给吴一元介绍说这个店的包子是鼓楼街上最有名的包子,最好吃,小城里其他几条街上的人都会跑到这里来买,有一年端午节,大家为买店里特供的卤肉包子排起了半条街长的队伍,还打起了架……

大雄却是看都不看吴一元一眼,埋头揉他的面做他的包子。大雄不理会翠芝,更不为她生动的介绍所感动。幸亏高老头搭翠芝的话,不然场面可就尴尬了。

谁也没有料到,吴一元拿着钱扔下翠芝跑了。那天清晨,翠芝在家里嚎啕大哭的声音惊动了左邻右舍,大家都跑去看热闹,翠芝母亲正高一句低一句地数落着翠芝。鼻涕眼泪在翠芝脸上横流,她哭得那么伤心,不知是为那个男人欺骗背叛了她的感情,还是为被他带走的那些钱。

从翠芝母亲对翠芝的数落中,大家知道了一切,翠芝和那个男人认识不过短短数月,是那个男人煽动翠芝回来搞传销的,翠芝自己攒下的钱也赔了进去……消息很快传遍了鼓楼街,那几个花钱加入翠芝他们传销组织的居民,气哄哄地跑到翠芝家,也顾不得什么邻居情谊了,口口声声要翠芝迅速还钱。

翠芝母亲当初对翠芝领回吴一元那么一个人就不怎么高兴,对于他们鼓吹的暴富神话更是不相信。这下神话破灭了,老太婆更有理由抱怨斥责:出了事你自己扛吧!谁叫你当初不听我的话呢!抱怨够了则来了个眼不见心不烦,一走了之,到矿山上陪她家老头去了。

翠芝陷入了孤立无援的困境,几个人天天跑来向她要钱,并给她规定了最后的还钱期限。翠芝几乎要崩溃了,头发不梳,妆也不化,蓬头垢面地在家里窝了两天两夜,第三天日上三竿的时候她出了门,来到鼓楼街卖老鼠药的地摊上买了一包老鼠药。那一幕情景很多人都看见了,于是短短几分钟之内,翠芝要吃老鼠药自杀的消息便传遍了整条街。

nlc202309081323

第一个赶到翠芝家的人是大雄。

你是不是买了老鼠药了?大雄满脸焦急。

翠芝还是以往跟大雄说话那副腔调:是又怎么样?

大雄一双眼睛飞快地在四周睃巡,终于看到窗台边有一个小纸包,大雄趋前一步拿在手里打开,难闻的气味告诉他正是老鼠药。

这时邻居们也来了,其中也有债主。债主对翠芝说:翠芝你是死是活我们管不了,你先把我们的钱还了再说。

翠芝彻底泄气了,邻居们似乎知道了她买老鼠药只不过是个鬼把戏,大家又嚷开了,一片喧哗之声,这时大雄的一句话使全场静了下来,大雄说:你们现在先回去吧,今天晚上到这里来拿钱,一定如数还给你们。

众人不相信地看着大雄,翠芝也满脸纳闷。有人问:大雄你说的话算数?

大雄说:大家都是街坊邻居,我难道还骗你们不成!

大家看大雄的样子不像是说谎,而且他向来也不是一个油滑、会说谎的人,于是交头接耳嘀咕了几句什么后便离开了翠芝家。

你叫他们今天晚上来干什么?我可没有钱!翠芝盯着大雄的脸说。

我拿钱来替你还上。大雄声音很小,却很重很沉,说完头也不回地走了。翠芝看着大雄的背影消失在小院门口,表情恍然。

黄昏,大雄把一万块钱送到了翠芝家,翠芝接钱的手还没有伸出去,眼泪却流了下来,她哽咽着对大雄说:大雄,这些钱我不知要哪辈子才还得上……

还不还都无所谓。大雄的语气竟然满不在乎。

翠芝一下子哭开了:大雄,我以前对不起你,我以后一定要对你好一点……

大雄替翠芝还钱的事情一夜之间传遍了鼓楼街,高老头是在清晨开门做生意以后听到这个传闻的。随后,整条街的人们都看到高老头拿着一根木棒把大雄撵得在街上狂奔乱窜,疾病缠身的高老头不但没有追上大雄,反而最终一头栽倒在地昏迷过去,他的冠心病再次发作了。

高老头一病不起,在床上躺了一个多月后离开了人世。高老头病中,翠芝母亲带着礼物去看望了高老头几次,翠芝却一直不敢去。

包子铺里只剩下了大雄一个人,街上的人们都说高老头是让翠芝气死的。翠芝心里的愧疚也是不言而喻,便去包子铺帮忙。大雄揉面做包子,翠芝就卖包子收钱,俨然一个老板娘。

街上的人们看着大雄和翠芝的关系一天天变得不同寻常起来。比如翠芝常常把嘴贴在大雄耳朵边和他说悄悄话,有时大雄会从外面买回一个娃娃头的冰淇淋塞进翠芝口里,有时翠芝会把手伸进大雄裤兜里掏什么东西。这种结果除了大雄外,最高兴的人无疑就是翠芝父母了,老太婆时不时出现在包子铺里,帮着干这干那,满脸舒心的笑容足以说明一切。

冬天快要到来的时候,大雄和翠芝结婚了。鼓楼街的人有的说翠芝是大雄花一万元钱买来的,有的说是大雄用他父亲的一条命换来的。当然他们也会跟大雄开荤玩笑,说:大雄,你娃现在晚上睡觉不怕冷了吧?

翠芝还是过去的翠芝,穿价钱低廉的时髦衣服,脸上抹得像一块染布。只是很快人们又看出了新动向:翠芝跟大雄渐渐少了结婚前和结婚初那些亲密的举动了,不但如此,翠芝还时时在店里大声地斥责大雄,动不动就发脾气。

一天又一天,一月又一月。令鼓楼街的人们感到奇怪的是,翠芝的肚子始终不见鼓起来,而周围的女人都是一结婚就迫不及待地要生孩子了。一些好事的人问大雄:是不是翠芝不愿意给你生崽呀?大雄一听到别人问这样的话就很生气,他说关你屁事?生不生那是我们的事!

从翠芝母亲嘴里传出的情况却是这样的,翠芝母亲说他们想把生意做大一点后再要孩子。有的人想不明白,一个包子铺生意会大到哪儿去?但有人却相信了翠芝母亲的话,说不定大雄两口子真的还有什么宏伟计划呢,人家翠芝是在广州见过世面的人,是想干大事的人。

忽然一天,翠芝的身影从包子铺里消失了,为大雄打下手的成了翠芝母亲。一开始人们难免有些好奇,但事情很快就明白了:翠芝的亲戚承包了某个单位的招待所,请翠芝去当管家。翠芝以前在酒店当过服务员,有经验。

离开包子铺的翠芝更为容光焕发了,走路的姿势像风摆柳,腰肢扭,屁股也在扭。街上不少顽皮的小孩经常跟在翠芝后面学她一摇一摆走路的姿势。

一天,鼓楼街上某一个人亲眼看见翠芝在西街那边的一家餐馆里和一个陌生的男人吃饭,两人说说笑笑,像谈恋爱那么亲密。人们只能在一边议论,并不敢给大雄说。鼓楼街居民也有他们朴素的道德观:挑拨人家两口子吵架不好呢!但是架还是吵起来了。一天夜里,左邻右舍都听到了从包子铺上面的阁楼里传出的激烈吵闹声,还有东西摔碎的声音。离大雄家近的人听得很清楚,大雄一声又一声地叫嚷着要翠芝把事情说清楚,翠芝大声道:你看见了吗?你拿证据来呀!静了那么一会,忽然从大雄喉咙里爆发出一串断断续续并不连贯的呜咽声,类似于一枚哑炮发出的声音,那里面似乎包裹着深重而又难以言说的痛苦。

翠芝的声音再次响起来:你不觉得你跟我一点都不配吗?要本事没本事,要长相没长相,我这辈子嫁给你简直就是一朵鲜花插在了牛粪上……

吵闹之后,翠芝仍然每天去招待所上班。大雄似乎并没有把翠芝的事情搞清楚,顶多只是听别人说了一些,或许只是夫妻之间特有的敏感而产生的怀疑。两口子赌气似的冷战了几天,最终还是又说话了,看来日子他们还是打算继续过下去的。要过下去就要该忍的忍,该让的让,该丢的丢。这是翠芝母亲对大雄说的,大雄觉得有道理。

只是大雄把一切想得太简单了。爱情常常使人智商降低,变成傻瓜蛋,大雄爱翠芝是这样,翠芝当初爱那个吴一元是这样,翠芝现在爱这个男人也是这样。

于翠芝而言,一切的错都是不该去那家招待所。那个瘦高个的外地男人是招待所的常住客人,在这里鼓捣一些小买卖,他和吴一元极为相似,能说会道,好像世界上的事情没有他不懂的,说到什么他都可以乱侃一番。这类男人偏偏正对翠芝的胃口,翠芝觉得瘦高个见过大世面能做大事情,不像大雄,唯一的本事就是做包子。翠芝爱听瘦高个讲他在生意场上的光荣历史,听他描绘对于未来的宏伟蓝图:再过两三年他要办一家小工厂,再用两三年他要让小工厂变成大工厂、大集团,有很多的汽车从厂子里开进开出,钞票用不完就拿来捐献给贫困山区读不起书的儿童……或许明眼人都能看得出瘦高个的话里有吹嘘成分,但翠芝偏偏那么容易轻信,她完全迷醉了,在这样一个男人面前,大雄多么相形见绌,大雄虽然长了一身结实的肌肉,可却是一个弱小的男人。

nlc202309081323

一天,瘦高个对翠芝说他要做一笔大生意,但是差两万元本钱,要翠芝帮忙凑凑,并说等这笔生意赚了就带着翠芝一起远走高飞去办厂。翠芝有心帮瘦高个凑钱,不巧的是家里攒下的一点钱前不久才借给了大雄的姐姐。还能到哪去凑呢?翠芝最后想到了家里的房子——那栋只有鼓楼街才有而且为数不多的两层木楼,翠芝认识一个放高利贷的,人称老潘,只要有财产抵押就可以从他那里借到钱。翠芝想瘦高个的这桩买卖周期只有一个多月,也就是说只需一个多月就可以把投进去的本钱收回,用房子作抵押从老潘那里借两万块钱,等瘦高个赚了后再把房产本本从老潘手里换回来就是了。这事神不知鬼不觉,大雄根本不会知道。

就这样,翠芝瞒着大雄以房产本本作交换从老潘手里借到了两万元现款。然而快要到一个月时,瘦高个却跑回来哭丧着脸对翠芝说他被人骗了,那桩买卖根本就是一个陷阱,说要与他合伙的那个人拿着他的钱跑了。瘦高个对着翠芝哭,翠芝也对着瘦高个哭。两个人哭够了,男人对翠芝说:要不然你跟我一起走吧。

翠芝狠狠心,心想也只能这样了。

那天晚上在大雄面前翠芝隐藏得很好,大雄根本没有看出一丝一毫的破绽。第二天早晨,翠芝还从包子铺里装了几个热气腾腾的包子,说要带到招待所当午餐,然后就走了。那一走,翠芝就再也没有回来。

大雄还没弄清翠芝的下落,老潘找上门来了,要大雄交出房子……大雄看着老潘递过来的那原本属于他的房产本本以及翠芝立下的字据,当场晕倒在地。

大雄在亲戚朋友的帮助下凑了两万元还给了老潘,才保住了那套祖上传下来的房子,但包子铺却关门歇业了很久。大雄躲在阁楼里门都不出,邻居们只见翠芝的母亲每天从阁楼里上上下下进进出出,给大雄送饭什么的。

一天黄昏,大雄终于从阁楼走出,从街面上一路走过去,身子摇摇晃晃,脸色晦暗蜡黄,看前面像个病人,看背影像个游魂。人们问大雄去哪,大雄不说。接下来的几天都如此。有好人心怕大雄想不通去做了什么傻事,于是偷偷跟踪了大雄一次,才知道大雄是去了郊外他父母的坟头上。大雄在那里一言不发地坐着,直到夜色袭来才慢慢往回走。人们猜想大雄一定是向父亲忏悔去了,是他把父亲气死的,为了一个不值得他爱的女人把父亲气死的。他是不肖之子,不可宽恕。

真是可怜人啊!鼓楼街的居民望着大雄病恹恹的身影,感慨万端。

好在世间还有一种良药可以医治心灵的伤痛——时间,当漫长的冬季将要过完的时候,大雄也缓过气来了,包子铺又重新开张了。翠芝母亲却不好意思去店里帮忙了,或许她觉得有点名不正言不顺。于是大雄雇了一个乡下妹子,人们管她叫香妹,香妹丰满结实,脸上天天都红扑扑的,是从皮肤里面透出来的那种红,不是翠芝脸上那种抹上去的红。香妹手脚勤快,对顾客热情,人们都说大雄雇了这种帮手,生意准红火。事实上包子铺的生意真的比过去好了,大雄也变回到从前那个精精神神的大雄。

街道两旁的树叶黄了又绿绿了又黄,光阴水一样流走。鼓楼街的人们似乎已经忘了翠芝这样一个人,忘了曾经有这么一个女人在鼓楼街上搅起过惊涛骇浪,忘记了她和大雄那段充满非议的婚姻,即便是在平常的闲言碎语里,人们也不再提翠芝这个名字。大雄似乎也忘了翠芝,因为他已经和香妹开始了新的生活,结婚才三个月香妹就怀孕了,人们看见她常常蹲在包子铺外面的梧桐树下呕吐。

那天黄昏,苍茫暮色中,一个提着行李包、面容憔悴的女人来到包子铺前,当时大雄正准备关门,香妹已经煮好了晚饭在阁楼里等他。大雄一转身,忽然看见了那个既陌生又熟悉的身影。女人怯生生地叫了一声大雄,大雄准备带回去吃的一袋包子从手里滑落,掉在地上。

翠芝?!大雄的嘴唇蠕动着,他不知道后面该说什么。翠芝满怀期待地看着他,等待着他说出她想听的话,温暖的话。然而这时,香妹从阁楼的窗户里探出头来大声喊道:大雄,饭要凉了!

大雄如梦初醒地回过神来,对翠芝说了声:回去看看你爸妈吧!就上楼去了。

翠芝明白了,她抬头看了看阁楼,那里亮着温暖的灯,这一切与她设想的完全两样,她本来想扑进大雄怀里大哭一场的,向他诉说她这几年历经的艰难苦楚,还有她才知道的真相——当初她拿给瘦高个的钱并没有被别人骗走,骗子就是瘦高个自己,他欺骗了她……历经了一切,她终于醒悟,她要回来向他忏悔。她要重新要回属于她的一切,可是……

翠芝再次看了看阁楼上,里面的灯火明亮,可已经不属于她了,永远。

责任编辑/乙然

《钟鼓楼》 篇7

历史上的伤痕

查阅资料发现, 钟鼓楼始建于元代公元1272年, 后毁于火;公元1297重建后又毁于火。明代公元1420年再次重建, 不幸再次毁于火;公元1539年鼓楼遭雷击起火, 第三次重修;清代公元1745年, 钟楼得到再次重建。

史上多次毁于火灾或雷击, 是由于雄伟壮观的钟鼓楼是所在地区的制高点, 环绕周围的都是低矮的平房。这种地势导致了钟鼓楼不仅易遭雷击, 而且风力远远大于周边地区。

据悉目前所见到的鼓楼建于明代, 钟楼建于清代。之后钟鼓楼又得到不同程度的修缮, 在1984年得到大规模修缮, 1986年成立钟鼓楼文物保管所 (以下简称文保所) , 专门负责钟鼓楼的保护管理和利用。从此鼓楼再未发生过一起火灾。1996年, 钟鼓楼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责任大 局限多

7月2日, 记者来到东城区钟鼓楼, 采访了钟鼓楼文物保管所管理人员。下午3点, 烈日烘烤着大地, 有游客从售票口购买参观钟鼓楼的门票, 几位老北京人力车师傅在旁边候客, 鼓楼和钟楼巍然耸立。采访在一个狭小的监控室进行, 监控室里屏幕上是分布在钟楼和鼓楼各个角落里57个摄像头的现场图像。

文保所安保部孙明辉主任和刘琼主任是负责消防管理的主要人员。孙主任已经从事消防工作13年, 守护着如此珍贵的古建让他油然而生一种光荣的使命感和神圣的责任感。“钟鼓楼是国家文化遗产, 具有不可再生性, 是惟一的, 这么好的东西千万不能出事, ”孙主任说。保护钟鼓楼的安然无恙, 不仅仅是保护两座文物古建, 甚至涉及到政治影响, 一旦出事这将是对不起祖先, 也无法跟后人交代, 所以文保所的工作人员深知责任重大, 都一直用心做好钟鼓楼的管理工作。

据孙主任介绍, 鼓楼和钟楼分别占地6 857m2和5 740m2, 高46.7m和47.9m。钟楼和鼓楼的一层皆出租做商业用途, 二层皆对外开放, 供游客参观。旅游旺季平均每天接待游客700余人。钟楼是砖石结构建筑, 耐火等级较高, 因此消防等级比较低, 火灾危险性较小。而鼓楼是砖木结构建筑, 建筑木质经过几百年的日晒风吹雨淋已经腐蚀、干燥、疏松, 成为极易燃烧的“旺”材, 同时这些可燃构件又多由油脂含量高的柏木、松木、樟木等优质木材建造, 且表层涂有大量的油漆涂料, 遇火极易燃烧, 因此鼓楼耐火等级低, 火灾荷载大, 存在较大的危险性, 一旦发生火灾, 扑救困难, 极易造成不可挽回的经济损失。加之其建筑布局特点极易造成火势蔓延扩大, 而作为周边最高建筑, 通风条件良好, 又极易导致火灾后立体燃烧。游客流动性大, 消防意识参差不齐, 更使鼓楼防火任务重上加重。

文物古建受自身建筑的限制非常多, 不能像现代建筑一样可以施展开拳脚搞消防安全工作, 现代建筑一般在设计之初已经考虑到消防因素, 有全套完善的消防系统, 而文物古建只能在后期增加消防设施设备。出于保护的考虑, 一些想实施的计划也无法实施, 比如墙面、柱子等连一颗钉子都不允许钉, 这就使得消防工作的开展有了很大的局限。假如火灾发生, 一面要灭火, 一面还要保护建筑, 但保护建筑有更高的优先权。

设备领先 重点落实

鼓楼是全国文物古建中第一个设立水喷淋系统的古建。它是在1984年国家对其进行大规模修葺时设立的, 据孙主任介绍, 当时这套自动化消防系统带有试验性质, 历经20多年, 谁也没动过, 没有人知道泵能否出水, 一旦启动能出多少水。直到2009年建国60周年大庆时他们尝试启动了一次, 证明设备是可以运作的。一般文物古建中只是布置一些报警装置, 比如烟感报警、声光报警, 报警以后通过人来进行火灾控制, 通过技防, 通过水喷淋系统来控制火灾, 钟鼓楼是第一家。

在鼓楼办公区域门前地下, 是一个300m3的消防水池, 也是供应水喷淋系统运作的水源地。孙主任带记者来到监控室的地下室, 里面是4台大型消防水泵, 假如按下楼上控制机柜的按钮, 这些水泵会立即启动。每个水泵上标注着出水地点, 启动相应水泵, 对应地点就会出水。消防水泵定期接受厂方、维护单位等专业人员的检查, 另外消防水泵本身也会自动巡检, 但水对文物古建也会造成很大的影响。

古建筑失火原因比例很大的就是遭雷击, 夏季防雷是文保所每年必做的重要工作。每年夏季来临前, 都要做避雷设施的检测。用电安全也是这里十分注意的方面, 文保所每年年初和年底都要做电路检测。当前已进入夏季, 旅游旺季也来临了, 游客增多, 用电量也增加, 火灾的诱因也随之增加。钟楼上的钟重63t, 是国内最重的一口钟, 雷雨时这里非常危险, 工作人员尤其注意提醒游客远离钟。每年雷雨季节来临前, 文保所就向各个部门的人员宣传工作生活中的避雷知识, 将预防雷击作为重点工作来抓。在用电安全上, 文保所有一条雷打不动的规矩, 那就是下班一定断电, 分闸和总闸都要拉。尽管避雷设施比较完备, 但一旦发生雷雨天气时他们还是将所有电器都关闭。

除避雷和用电这两个重点外, 钟鼓楼广场上的露天停车安全也是十分重要的。私家车内是否放了打火机等易燃易爆物品, 虽然不在管理人员职责范畴内, 但他们能做的就是事先提醒, 因为即便是老百姓的私家车发生火灾, 但在这个场所内发生就会危及到文物古建的安全, 所以必须做到防患于未然。“手勤眼勤嘴勤”是他们干消防安全工作不成文的要求。

“四个能力”滴水不漏

文保所的70名职工都经过了专门的消防培训, 专职消防队有15人, 义务消防队有40人。每年, 安保部出面与其他各部门签订安全责任书, 无论是负责文物古建保护的业务部还是负责日常行政管理的办公室, 每名员工都负有消防安全的责任。

文保所成立了消防安全领导小组, 由正副所长分别担任正副组长。制定了火灾应急预案, 在发生紧急情况时, 每个员工都能够处乱不惊, 有条不紊地开展报警、灭火、疏散等工作, 各司其职, 最大限度地控制火灾、疏散人员、保障人员财产安全。

安保部的专职消防安全员, 定期对灭火器、消防栓、水泵等消防器材设施进行检查, 一般一个月左右检查一次, 每年更换一次灭火器。这样保证了消防设施的完好。在鼓楼二层有应急疏散照明系统, 按照规定疏散标示高度不超过地面1.2m, 这样保证了火灾发生时即便有烟雾, 人的身体压低也能容易辨认。二层还有专门的义务消防队疏散游客, 如果楼道口被火封住, 也可用绳索将游客从二楼送到地面。这样就确保了应急疏散通道的畅通无阻。

在安检入口的监控画面上, 记者看到, 游客进入需要过机安检, 安检处设有X光探测门, 除此之外还要手检, 从源头上确保了游客无法将火种带入楼内。采访所在的监控室每天至少2人24h值班, 每周7天, 全年无休。孙主任将大屏幕切换至鼓楼门口的画面, 这个镜头一览无余地监控着广场停车、正门人员进出、安检通道以及售票窗口, 且可以放大缩小和切换画面, 还可以360度旋转画面。这些技术手段为每天观察监控屏幕的工作人员捕捉画面异常提供了便利。据了解, 这里还会增加探头, 安装周界报警系统, 使设备更完善。

文保所开展定期和不定期的防火检查, 定期防火检查是每季度开展一次, 不定期防火检查是在安全形势比较紧张的时期或者其他地方发生火灾时, 他们也注意清理可燃物, 确保疏散通道畅通。检查发现隐患时, 安保部立即开具整改单, 督促责任方改正。比如他们在检查中发现过疏散通道上放了杂物, 或者不该上锁的地方被锁住, 在消防安全员下单子之后, 责任方立即配合改正, 在消防安全员复查时, 隐患已经完全消除。

钟鼓楼广场曾经是烟花爆竹燃放区, 春节期间, 很多人来到这里燃放鞭炮烟花, 或从别处飘来孔明灯, 对鼓楼的安全造成很大威胁, 管理人员严盯死守, 工作量巨大, 风险压力也大。经过文保所向上级反映后, 2009年开始改成烟花爆竹禁放区。除每年节假日期间, 全国两会时期以及其他涉外的国家大型会议期间, 无论是消防还是治安, 文保所都格外注意, 丝毫不能大意。

鼓楼和钟楼的一层是出租给外部单位做商业用途的。外租单位在过去是自我管理, 后来文保所将其纳入一体化的安全管理, 外租单位负责人也极其支持这一决定, 因为安全对其本身也是有好处的, 只有安全不出事, 商业经营才会有基本保障。在鼓楼一层, 记者看到有灭火器箱, 上面有责任人标示, 在墙上张贴着消防“四个能力”的提示, 墙上显眼处有一个手动报警器, 一旦发现火情, 按下手动报警器, 监控室值班人员会立即接收到警报, 迅速定位来源并马上赶往出处查看情况, 如果确认是火情则立即启动消防预案。另外, 文保所与外租单位签订了双方防火责任书, 在钟鼓楼消防档案上也明确登记了出租房屋场地消防安全情况。

在刚刚过去的“安全生产月”, 文保所响应号召, 分别针对宣传周、教育周、演练周、检查周开展了大大小小不同的活动。在监控室的桌子上有一本台历, 翻过去的6月这一页上密密麻麻地标记了他们的日程安排。在演练周的6月21日, 他们开展了一次大型消防演练活动, 出动了10余辆消防车。据悉, 文保所每两三年就搞一次大型消防演练, 隔两三个月就搞一次内部的小型演练。

防火融进生活

刘主任给记者讲述了几个事例:“我们的保安员都是从农村过来的, 对一些消防器材的使用根本不懂, 培训之前根本不会用灭火器。去年我们广场上一辆垃圾车可能有游客扔烟头进去, 着火了, 接受过培训的安保员很快用灭火器扑灭。我们的安保员都知道怎么使用灭火器, 拿灭火器对准火源离火多远, 站在上风口, 怎么看灭火器能不能使用。”

“我们职工在冬天的时候把自己的衣服湿毛巾搭在电暖气上面, 后来孙主任发现这个问题, 做了一个小提示, 把危险性告诉他们。比如有水, 可能导致漏电短路, 就可能引起火灾, 如果长时间覆盖物在上面烘烤, 可能燃烧。职工从那之后注意再也不在电暖气上放东西。”

“有职工日常在屋里烧水, 热水器属于大功率电器, 他们以前拿接线板接龙, 因为电线的负载额特别有限, 如果接这么多插头接热水器, 一个热水器至少得200W, 外面根本看不出来, 其实线的里面就开始着了。我们发现了以后, 给他们下通知, 不能用大功率电器, 电线不能接龙, 最主要的是把危害性告诉他们。”

历史不再重演

《钟鼓楼》 篇8

1.1929年第一次呈请。民国十八年即1929年11月4日,沈阳市政公所呈辽宁省政府:为拟具拆除钟鼓楼工程预算表、说明书,请鉴核示遵。呈文提出钟鼓二楼位居四达之冲妨碍交通,拟即赶速拆除以利交通。12月26日,省政府训令市政公所:奉政委会令,为呈请免拆钟鼓楼,毋庸展宽皇宫街、金银库胡同已准备案,仰该公所遵照。训令指出市政公所呈请拆除钟鼓楼,经省委会议决议毋庸拆除,再经政委会核示应准如拟备案。第一次呈请拆除未获准。

2.1930年第二次呈请。民国十九年即1930年4月16日,沈阳市政公所呈辽宁省政府:为沥陈钟鼓二楼妨碍交通,应行提前拆除之情形是否可行,请鉴核示遵。同年5月6日,辽宁省政府指令沈阳市政公所:呈悉,应从缓议,仰即遵照。第二次呈请拆除又未获准。

3.1931年第三次呈请。民国二十年即1931年4月27日,沈阳市政公所呈辽宁省政府:为拟具拆除钟鼓楼工程预算表、说明书,请鉴核示遵。同年5月9日,辽宁省政府指令市政公所:呈悉,此案提经省委会决议,钟鼓两楼准予拆除,仰即遵照办理具报。第三次呈请拆除获准。钟鼓楼拆除完工后,沈阳市政公所将拆除情形呈辽宁省政府:为报拆除钟鼓二楼工程现已完全告竣,请派员验收。呈文记录了钟鼓楼施工时间为:6月17日开工,至7月25日告竣。

西安鼓楼回坊雏形空间探析 篇9

1. 回坊回族渊源

对于中国回族的发展,学术界已经做了大量的考证研究,普遍认同回族形成于元代,定型于明代, 而在此之前的早期民族形成过程被认为是回族先民时期。事实上,在元以前“回族”已经以分片的形式成为一个具备民族条件的实体[1]。西安就是其中回族缘起最早的地区之一。早在唐初,由于丝绸之路的兴起与繁荣,大量阿拉伯、波斯国家的穆斯林商人和宗教活动家侨居都城长安,这些西来蕃客历经唐宋两代的繁衍壮大,逐步形成了具备一定规模的族群实体,在长安城内和近郊聚族而居。由此可见,西安回族渊源尤其聚居于城市中心鼓楼回坊的世居回族,其族源应当追溯到唐宋时期,而据考究 “坊上人”的称谓也从唐宋流传至今。

2. 回坊雏形空间的萌发

2.1定居长安

从鼓楼回坊的渊源分析看到,唐宋蕃客是其主要源流。然而,唐宋蕃客作为城市侨民,首先必须由国外迁移而至,因此,迁入目的地和迁移通道是这一迁移行为发生的关键。英国统计学家雷温斯坦在其著作《人口迁移规律》中论证了人口迁移的七条规律,认为长距离的迁移者,通常优先选择迁入工商业为中心的大城市。唐代,都城长安是东方最大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繁华富庶、商贸发达,在世界上具有强大的影响力和吸引力。依据雷温斯坦的人口迁移定律,唐长安正是域外远距离移民所向往的大城市。另一方面,陆上丝绸之路是联接都城长安与东亚、西亚以及地中海各国的重要桥梁,客观上为域外移民侨居长安提供了必不可少的迁移通道。具备了迁入目的地和迁移通道这两个必要条件,加之唐宋兼收并蓄的开放外交和移民政策,为回族先民在汉文化主流城市得以实现族群认同,并且维持民族特色绵延发展奠定了重要的基础。历经唐宋两代频繁的交流往来,西来长安的穆斯林蕃客越来越多。这些西域蕃客在长安发达的经济环境中,充分发挥其经商特长,通过世代擅长的经济贸易活动获得了富足的生活条件。于是,社会生活环境与族群特性的契合使得唐宋时期西域蕃商流连长安不欲归返者屡见不鲜。唐宋以来,相当一部分穆斯林移民留居长安的性质逐步由初始的侨居转化为定居,萌发了具备个体商贸经营和伊斯兰宗教双重特色的回坊雏形。

2.2入住“皇城”

据前述,唐宋时期长安城已逐步具备回坊雏形萌发的社会环境条件。那么,如今的西安鼓楼回坊空间是否就形成于这一时期?具体又成型于哪一个阶段?就现有历史文献资料分析,现西安回坊的雏形大致形成于两宋,而非唐代。究其原因,主要有二:

其一,唐代为回族先民的侨居时期,唐时蕃客作为第一代或早期城市新移民,无论族群人口规模还是居住性质都具有明显的不稳定性,易随境外往来通商淡旺季节的转换而产生周期性波动。同时, 住唐蕃客族群成分相当多元,由于留居长安的时间相对较短,尚未形成共同的语言、共同的信仰和共同的生活方式,显然,这一阶段回坊雏形空间形成的民族基础条件不够成熟。至唐末宋初,早期住唐蕃客已繁衍发展为“土生蕃客”或“四世蕃客”、 “五世蕃客”。此时,伊斯兰教也随中外文化交流得到了相当大的发展,并对回族先民群体产生了重要的凝聚作用。由此,宋初以来,回族先民聚居区集中成片出现的人口规模与定居条件日趋成熟,族群群体自身发展的内在需求一定程度上诱发了回坊雏形空间的产生。其二,就现今西安鼓楼回坊的区位而言,其与钟鼓楼为邻,南依西大街,北近莲湖路,东、西分别以北大街和早慈巷为界。将此区位与历史相对照,基本属于唐长安皇城范围(图1)。 然而,唐长安皇城是封建王朝政治统治的中枢所在地,官署衙廨林立,作为外来移民聚居地的回坊显然不可能在唐代便于皇城内出现,其形成必定经历族群的迁居变动。有学者考证,西安回坊雏形空间的形成与唐末昭宗迁都洛阳有较大关联,并建于迁都洛阳后的长安皇城废墟之上[2、3]。史上,长安自唐昭宗迁都洛阳,遂为丘墟。随后,佑国军节度使韩建在原长安皇城的基础上进行缩建,改建了一座四面城墙高筑、与原长安城相比范围大大缩小的城池[4]。直至北宋建立,迁都后凋零荒芜的皇城内逐渐有居民入住,居住环境得以恢复。西安早期回族也于此前后不断迁入皇城,并聚集于北城墙以南范围居住生活。由此,皇城作为国都统治中心的地位失落和长安城的整体缩建,为回坊雏形空间的形成创造了难得的现实条件。

总体而言,唐宋作为西安回坊雏形空间萌发的重要时期大致可以划分为两个阶段:唐代是回坊雏形空间萌发的孕育阶段,从社会、经济、政治、民族等各方面积蓄回坊萌发的土壤条件,为以后回族及其聚居区的形成奠定重要的基础;宋代是早期回族和回坊雏形空间的形成阶段,不仅作为回族族群精神纽带的伊斯兰教广泛发展传播,促进了回坊雏形空间宗教特色和早期回族民族特性的形成,而且, 唐末迁都洛阳后长安城的凋敝,客观上也为回坊雏形空间在长安皇城内形成创造了历史机遇。

3. 回坊雏形空间的形态特征

与回坊雏形空间萌发的阶段划分相对应,就回坊空间形态而言,唐代移居过渡阶段主要形成了早期回族先民居住的宅院和多元民族混居的蕃坊。虽然唐代蕃坊不存在明显以单一族群为主“依市而商, 环寺而居”的典型形态,但是,构成回坊空间的基本元素胡邸、胡店这一时期已经形成,并且蕃客胡人进行宗教活动的场所胡寺也有了一定的建设。这对回坊雏形空间形态特征的最终形成具有相当重要的价值与意义。因此,可以将蕃坊看作是回坊的前身。而严格意义上具有一定规模集中成片的回坊雏形空间则形成于宋代定居阶段。

3.1选址与迁址

自第一批西来蕃客落户长安伊始,其居址的选择就具有浓厚的重商色彩。根据唐代诗文、《太平广记》和《资治通鉴》等文献对蕃客住唐生活的记述,在长安东、西两市尤其西市,阿拉伯、波斯人开设的“胡店”和“胡邸”颇多[5]。唐时,东市和西市是长安城的商业区,全城主要的商业贸易均集中于此,尤其西市相当于一个国际贸易中心,“胡店”、“胡邸”首先选址于大唐西市、东市,正是西域蕃客重商、崇商特性的突出反映。另一方面,从唐长安里坊空间布局图(图2)可以清晰看到,作为波斯国教传播中心的祅寺主要集中于唐长安城西的布政坊、礼泉坊、崇化坊、普宁坊和城东的靖恭坊[6]。其中,前三坊紧邻西市,普宁坊与西市相隔两坊之距,位于长安城西三大门之一“开远门”内北侧,据推测,这一区位极有可能与当初西来蕃客进出长安的主要通道相关。此外,靖恭坊虽位于城东,但与东市为邻。由此可见,唐蕃客迁入长安以集中城西、近市而居为主要选址特征,充分考虑经商贸易的需求。

如前述及,唐代末年,长安城曾经历迁都、毁城、缩建的重大变故。据马士年先生分析考证,直至北宋晚期,长安经济贸易复苏,沿河西走廊东渐传播伊斯兰教和进行经济贸易的穆斯林与唐代留居的穆斯林后裔逐步汇集融合形成了西安回族,而其聚居的区域,就是韩建新城的西北隅,与今西安鼓楼回坊范围基本一致[2]。通过对北宋京兆府城(宋长安城的称谓)图(图3)和相关史籍文献的比照分析,宋代长安早期回族定居于府城西北隅主要有以下原因:首先,就市近商是早期回族聚居选址的重要原则。从五代韩建新城至宋代京兆府城,长安城内西北隅一直是秦川驿和北市所在地。一方面, 北市为早期西安回族进行经济贸易提供了良好的市肆条件,对族群聚居形成了强大的吸引力。另一方面,秦川驿为西来穆斯林国家的商品物流和人流流通提供了相当大的便利与保障,对外来穆斯林的迁入产生了一定的影响;第二,北宋时期,早期西安回族尚处雏形阶段,其城市移民和新生少数民族性质十分突出,显然不适于选择在京兆府城中部的政治中心和东部的文化中心选址定居。而建置较少的西北隅无论文化氛围还是空间环境,都与早期西安回族及其聚居区萌芽所需条件相符合,宋代回坊雏形空间产生于此不足为奇。第三,虽然因长安几经焚城目前遗迹已无处可考,但是,明刘序曾于《重修清净寺记》中载:“清净寺,尔西域教率其徒祝延之所也。西域教自唐入中国,厥徒奉之亟诚亟慎。 乃至赵宋时,建清修寺于陕西鼓楼西北隅。”[7]说明宋时即有清真寺建于城西北隅。这也为宋代西安早期回族聚居于城西北隅提供了一个明证。由此可见,经历唐末的大规模迁离和宋代的重新迁入,早期西安回族在长安城依然选址城西、依市聚族而居, 并且一直沿袭至今。

3.2经济中心结构

根据唐宋回族先民的居住选址与迁址分析,唐宋时期,西安早期回族的聚居空间形态体现出明显的经济中心结构特征,与今西安回族聚居区以宗教精神空间——清真寺为中心的形态结构不尽相同。唐代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在皇城外东南与西南分别设置了集中的市肆东市与西市。这不仅是国都长安经济贸易的中心,而且西市成为了早期西安回族先民聚居的中心,而作为回族先民居住生活重要指征的胡寺则主要分布于西市附近各蕃坊里。受唐代城市空间形制的限制,长安回族先民所居住的蕃坊与其他城市居民居住的坊里一样相对封闭,日常交易往来限定于住坊外集中设置的市场内,市场与蕃坊有着明显的空间隔离,整体聚居形态呈现以市肆为中心,规模大小不一的蕃坊绕市布局的空间特征(图4)。

4 | 唐宋时期西安回坊雏形空间经济中心结构演变意象图左 a - 唐代:市坊分离的经济中心结构右 b - 北宋:次级经济节点生成的经济偏心结构

宋代京兆府城承袭了集中市肆的设置,其在城市经济贸易中仍然占据重要的中心地位。因此,作为宋京兆府城三大集中市肆之一,北市对西安早期回族形成了强有力的聚结作用。同时,由于韩建新城始北市便设置于城市南北中轴线的西侧,这一城市中轴线的边界限定阻碍了早期回族聚居的向东发展,促使宋代回坊雏形空间形成经济偏心的形态格局。另一方面,唐末宋初,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 固定的商业中心已不能满足城市各方面的需求,城市商贸经济开始出现由集中市肆向里坊街巷空间逐步渗透的辐射扩散迹象,产生了下一层级商住结合的“街市”。街市不仅成为了集中市肆的补充形式, 而且使得宋京兆府城内早期回族的族群聚居形态, 除整体呈现明显的经济偏心结构特征外,还形成了次级经济节点。(图4b)

与承载商业经济活动的市肆相比较,后来几经演化成为回坊空间形态核心要素的伊斯兰清真寺,在唐宋回坊雏形萌发时期并未在回族先民群体当中发挥首要的凝结作用。这与伊斯兰教扎根中国滞后于回族先民融入中国社会的史实相印证,说明回族先民早期聚居的先决动力并非共同的宗教信仰,而是主要来自于经济贸易的吸引。由此可见,西安回坊雏形空间的经济中心结构形态不仅是当时城市社会经济关系的集中反映,而且充分体现了西安早期回族先民以商业经济活动为中心的社会生活组织秩序。

3.3坊里空间演绎

从鼓楼回坊以“坊”为名的历史渊源和文化内涵来看,无论是唐代蕃坊,还是后来形成的回坊雏形,其空间形态都明显受到唐宋城市坊里空间组织的严格控制,迎合了中国封建礼教制度的统治需求, 在因循方正严整的方格网坊里空间布局特征的同时,展现着独特的民族特色,是族群聚居在特定历史文化背景下产生的坊里空间演绎。

唐代,长安城以封闭的“坊里”为单元进行空间组织,全城共划分为110个坊里。据徐松《两京城坊考》统计:唐长安城中110坊,其中22坊内居住有各民族贵族,有26所汉化少数民族贵族的宅院。[8]这仅是对当时长安城贵族阶层少数民族留居情况的统计,至于一般使者、商人、僧侣、伎人、流民等寄寓长安者则更多,且多娶妻生子,入籍仕宦,胡汉交融极为普遍。可见,唐长安是多元民族荟萃之地。 唐长安坊里民族群体的多元化和早期回族先民成分的混沌状态,决定了蕃坊内及各蕃坊之间的早期回族族群结构松散,由他们自发自在形成的蕃坊通过中西合璧“胡化”或“汉化”的建筑形式和风格各异的巷陌界面表现出混合居住的空间形态特征。

宋代,西安早期回族的聚居形态在蕃坊形式基础上逐步演化发展,多元民族混合居住依然是回坊雏形突出的空间特征。同时,韩建缩城建设后,宋京兆府城面积仅相当于唐长安城的1/16[9],由于用地局限,与唐坊里居民居住较为分散不同,宋京兆府城居民居住空间在坊里集中、紧凑布局。尤其北宋中期后,府城居民人口基本恢复唐时规模,京兆府城坊里居住密度远远大于唐长安时期。西安回族先民亦顺应此形势,在城内进一步集中聚居,并且伴随西安回族的初步形成和族群规模的不断扩大, 出现了以“坊”为单元若干蕃坊连结成片的回坊雏形空间。另一方面,回族作为对商业经济相当敏感的族群,其聚居形态深受城市市场制度变迁的影响。 宋代开放性市场格局的转变,不仅促使回坊雏形空间形成如前文所述的次级经济节点,拉近了市场与回族居民生活关系的距离,而且加速了回坊雏形空间沿街边界的开放化,回坊雏形内部空间也突破了坊垣的束缚,呈现出由封闭走向局部开放的趋势。

4结语

谈太原鼓楼的历史变迁及其复建 篇10

1 太原鼓楼的历史变迁及其作用

1.1 太原鼓楼的历史变迁

公元979年, 宋太宗赵光义火焚晋阳。公元982年, 宋太宗赵光义命三交 (今太原市北古城村) 部部署潘美在晋阳故城东北20 km的唐明镇 (今太原市羊市街大关帝庙一带) 重建新城, 是为今日太原城之雏形, 史称阳曲。公元1059年, 置太原府。

据《永乐大典太原府》载, 宋太原城“周一十里二百七十步, 宋太平兴国七年建。四门, 东曰‘朝曦’, 南曰‘开远’, 西曰‘金肃’, 北曰‘怀德’”。并在淳化三年 (公元992年) 后, 又陆续增建了南关城、东关城和北关城, “以处屯兵”。此时的太原城规模较小。

公元1383年, 明晋王朱棡令永平侯谢成扩筑太原城。据太原府志载:“明洪武九年 (1376年) , 永平侯谢成因旧城展东南北三面, 周围二十四里, 高三丈五尺, 外包以砖, 池深三丈, 门八, 东曰宜春曰迎晖, 南曰迎泽曰承恩, 西曰阜城曰振武, 北曰镇远曰拱极。八门瓮城各一……四隅建大楼十二, 周垣小楼九十, 东面二十二座, 南面二十三座, 西面二十四座, 北面二十一座, 以按木火金水之生数, 敌台罗室称之, 重墉雉堞甲天下, 故昔人有锦绣太原之称也。”明初扩建太原城, 奠定今日太原城的基础。

根据宋朝、明朝见太原城的建设情况记载, 可大致判断鼓楼当始建于明代。后于清顺治及嘉庆年间经过两次大修。清顺治年间《修鼓楼碑记》 (道光《阳曲县志》) 载:“太原为狼孟古壤, 山川环丽, 号称雄藩。周墉设立楼台百十有五, 中卫鼓楼, 楼启三层, 飞宇峣蘖, 上矗云表, 遥与城楼联络洵钜观也。”又嘉庆二年 (1797年) 《重修鼓楼记》 (道光《阳曲县志》) 载:“顺治庚子重修鼓楼记云, 楼建自唐, 鄂公监之, 前此无闻焉。庚子迄今又历有年矣, 风日摧剥, 木瓦颓败。”修好后的太原鼓楼“楼高愈十丈, 雄镇八门。下为楼座, 积土为台, 外砌砖围, 高达三丈, 东西长百余步, 南北宽八十余步。上为木结构三层楼阁, 高达七丈。飞檐斗拱, 雕栏画栋, 琉璃瓦覆顶, 十分壮观” (见图1) 。最后, 到民国初年, 阎锡山对其进行重新修葺。在解放太原战役中, 巍巍古楼, 被山西军阀阎锡山作为抵御太原解放的堡垒, 最终毁于一旦。

1.2 太原鼓楼在古代太原城中的作用

1) 钟鼓楼是中国古代城市运作的重要部分。

钟鼓楼的产生源于计时和报时的需求, 随着生产力发展和社会进步, 劳动者互相协调劳作的要求提高, 最初应用在军队和宫殿的计时技术也渐渐出现在普通百姓生活中, 用以相互约定。汉代都城长安的商业分区“市”中就发现具有报时功能的建筑。随着城市发展及其功能复杂化, 计时报时成为一个城市正常运作所必须的制度。这种管理制度体现了统治阶级的管理权威, 但在某种程度上, 也保障了正常居民生活。“国中有启闭之侯, 国事有朝夕之礼”。钟鼓楼就成为一种相对固定的制度。

至明代钟鼓楼制度已经成熟。太原钟鼓楼修建于此时, 其本身就成为当时城市运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承担着重要的城市管理功能, 是当时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见图2, 图3) 。

2) 鼓楼在明清太原城中具有重要功能, 是城市重要的景观节点。

嘉庆二年 (1797年) 《重修鼓楼记》 (道光《阳曲县志》) 载:“太原为全境都会……建楼其上, 以序聚柝者……余维夫兹楼之设, 定漏刻, 警昏夜, 居高而远闻, 阛阓之往来, 管之启闭, 所有甚也。城之门凡八, 各有楼, 而兹楼中峙特高, 以为之镇我……昔人之经营相度以为民福者, 亦形家者言所由昉欤, 且有举莫废。楼以棲神民之所, 岁时祷祀也。四达之衢, 廛聊市合, 行旅远近所共观瞻也。修葺之役, 其所不容以已。”

鼓楼在当时城市中的重要功能和地位, 在其塌毁之前, 是明清至民国上下近六百年中, 太原城内最高大、最宏伟的建筑, 以“定漏刻, 警昏夜, 棲神民”, 另一方面, 也是重要的景观建筑, 与八门城楼相“联络”, 且“兹楼中峙特高”, 为“四达之衢, 廛聊市合, 行旅远近所共观瞻也”。

2 太原鼓楼复建的意义

1) 鼓楼尺度适宜, 在城市标志物体系中占据显要的位置。

视高与视距的比例, 反映了大体量的鼓楼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当视高与视距的比小于1∶4时, 空间上的直接影响较少;当视高与视距的比小于1∶6时, 鼓楼就成为远处的对景。当视高与视距的关系符合此关系时, 鼓楼对于周边区域, 特别是对于文物点, 非但不会造成破坏, 反而会成为区域的中心, 强化城市标志物网络。复建后的鼓楼将成为老城中最重要的景观节点和标志, 与四周城墙、城门的呼应, 提升了区域文化特色, 再现了昔日的老城格局。太原鼓楼将很好地扮演城市地标和节点的作用, 成为区域形象的象征。

2) 鼓楼完成了行政建筑群向市井建筑群的转换, 是城市公共空间中的重要景观。

3) 鼓楼与督军府的关系, 是督军府的南端地标。

在太原市新一轮钟鼓楼地区规划中, 鼓楼周边的传统商业区面临着良好的发展机遇。鼓楼的复建, 一方面, 对于周边区域而言, 鼓楼也将成为其东南商业片区的重要景观标志, 对于提升区域文化层次和改善区域景观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另一方面, 对于整个明清太原老城而言, 将再现鼓楼与督军府形成的传统城市轴线, 增强督军府在老城中的控制力度, 利于再现老城格局。

3 太原鼓楼的复建

3.1 复建的实例

1) 天津鼓楼的复建。天津鼓楼复建于20世纪80年代, 而其成功之处并不在于单体的复建, 而在于以单体为依托的整个鼓楼地区的历史城区改造。以鼓楼为中心, 发展起来的老城中心, 延续了城市的文化特征并注入了现代的商业模式。今天, 这个文化氛围浓厚、商业繁荣的区域成为天津城里最具活力、最具吸引力的地区之一 (见图4, 图5) 。

2) 杭州雷锋塔的复建。

杭州西湖雷锋塔始建于公元977年左右, 南宋乾道七年 (1171) 重建, 塔的木结构在元、明时两次被焚毁, 残存的砖塔芯于1927年倒塌。“雷锋塔坍成了一个大荒冢” (徐志摩诗句) , “雷锋夕照”遂成无可依托的想象和记忆。出于新时代城市建设和旅游文化事业发展的实际需要, 杭州人民决定在夕照山上建设一座标志性的景观建筑。历史上的雷锋塔在中国文化和杭州人文景观构成中都占有重要的地位, 因此新塔是否该建、建于何处、以什么样的形象出现等问题都引起了激烈的讨论。最终, 雷锋塔的复建改变了西湖北热南冷的旅游格局, 改善了西湖南岸景观 (见图6, 图7) 。

3.2 太原鼓楼复建的设计要点

1) 复原依据。

a.据清道光《阳曲县志》载, “合计上下高十有三寻, 而余一柯一欘”, 可知楼高109尺, 按明尺31.75 cm, 则楼总高34.6 m, 是鼓楼复原的重要依据。

b.鼓楼复建前见图8。

c.可借鉴参照的相近时期、相似规模的建筑实例如:西安鼓楼、代县鼓楼、太原首义门复原研究、《清工部〈工程做法则例〉图解》中城楼建筑的图纸 (见表1) 。

2) 满足实际功能。传统鼓楼主要以报时、管理、防御功能为主, 而新时代的城楼复建则需赋予其全新的功能, 以满足景观、游览、使用等需求。在不违背传统形式的同时, 本次设计结合鼓楼地区的老城复兴, 于楼内增设管理办公用房及太原“城史展览馆”。且在楼内设置电梯与消防楼梯, 以增进城楼垂直交通。

3) 合理配置结构与材料。

4) 遵循地域传统做法。“表里山河”的地域特点使山西传统建筑别具地域风格。太原作为汾河上游的中心城市, 在千年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的特色。本次设计参考了太原同时期的建筑例如崇善寺大悲殿、十方禅寺大雄宝殿、拱极门复建成果等, 以使设计具有太原特色, 成为独一无二的太原鼓楼。

3.3 形制及营造技术

1) 结构类型。

依据老照片, 我们可判断太原鼓楼的结构类型是下为高台, 上为重楼的“台楼式”建筑。这种形制的建筑是砖砌台体和木构建筑相结合的混合结构, 砌台高一般6 m~8 m, 后来发展为具有观瞻功能的景观建筑, 属于这种结构类型的钟鼓楼还有:西安钟鼓楼、宣化清远楼、太谷鼓楼、霍州鼓楼等。

2) 技术特点。

a.夯土技术。明清城门及台楼式的钟鼓楼建筑大多采用内部夯土, 外部包砖的形式。绝大部分为内部夯土, 有的是纯黄土, 有的以黄土为主, 夹杂砖料与灰沙, 分层夯筑成三合土。

b.砖拱券技术。明清砖石大量生产及普及, 台基基本采用夯土外包砖的做法。其中运用较多者为半圆形车篷券, 跨度多为6 m左右。

c.木构技术。现存钟鼓楼建筑的木构部分以明清为主, 明清相对于宋唐时期的建筑来讲, 更多采用拼合梁柱。另外解决逐层收进的问题较多采用擎檐柱做法, 并且设有回廊。多采用通柱, 直通顶层的通柱加强了木构部分的整体性。

d.平面形制。明清城市钟鼓楼建筑的平面形制大体可以分为穿行型和独立型。其中, 独立型钟鼓楼相对独立, 一般出现在都城或大城市中, 比较少见。而穿行型则比较普遍, 常横跨城市的主要街道, 底层架空或在砖砌台体上运用拱券技术开洞。

3.4 太原鼓楼形制的定性

最后, 我们将太原鼓楼定性为, 高台木构的“台楼式”建筑, 下南北向可穿行, 是重要的城市中心节点 (见图9, 图10) 。

4 结语

太原鼓楼自明朝建楼起, 历经几百年, 虽几经修葺, 但仍以一个巨人的姿态一直屹立于太原城的中央, “守护”着这座历史悠久的城池。虽然它已倒塌多年, 但已经永远在太原人们心中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记, 它是一座城市历史的代名词, 承载了人们对这座古老城市的全部记忆和全部感情慰藉, 是一种归属感的象征。太原鼓楼的复建, 让人们找到了这种消失已久的归属感, 让我们为太原城的悠久历史而感到骄傲;同时鼓楼的复建也使得城市的历史格局更加完整, 并且丰富了城市景观, 促进了城市的发展。我们相信, 太原的未来将会更加美好。

摘要:介绍了太原市鼓楼的历史变迁概况及其在古代太原城中的作用, 分析了太原鼓楼复建的意义, 并结合天津鼓楼与杭州雷锋塔复建实例, 对太原鼓楼复建设计要点、结构类型、平面形制及营造技术进行了论述, 以呈现出鼓楼的真实面貌。

关键词:复建,历史,设计,城市

参考文献

[1]道光.阳曲县志卷15[Z].

[2]道光.阳曲县志卷8[Z].

[3]王尚义, 张慧芝.太原城市景观及历史文脉窥见[Z].太原师范学院历史地理及环境变迁研究所, 2010.

践行首善:鼓楼在行动 篇11

在预防工作上,鼓楼区也成效显著。比如南京市开展的“争创无职务犯罪单位活动”,鼓楼区有近百家单位参加,是全市参与单位层次最高、参与度较广的辖区之一。这些都决定了鼓楼区构建预防职务犯罪人民防线有深厚的工作基础和条件。

鼓楼区人民检察院的初步构建方案,概括起来就是建立“12345”工作机制:成立一个预防职务犯罪人民防线领导小组;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和工作保障制度两项制度;组建“预防职务犯罪讲师团、专家咨询队伍、预防联络员队伍”三支队伍;关注“医疗系统、高校系统、行政执法、工程建设”等四个重点领域;开展“预防宣传、风险排查、预防提示、专项预防、争创“无职务犯罪单位”活动”等五项重点工作。

自从职务犯罪预防工作步入公众的视野,人们在对职务犯罪的危害逐渐加深了解的同时,也改变着对检察官的认识。在预防工作中,他们是导师,授履职者以德行和法则;是朋友,传身边人以关爱和知识。他们既是预防理念的传播者,也是廉政建设的践行者。

在建设“首善鼓楼”的道路上,检察人不必独自前行。在“争创活动”的推动下,各系统、部门、院校、企事业单位,积极参与到预防工作中。在此基础上,鼓楼区进一步深化工作,在预防职务犯罪人民防线的构建工作中奋勇争先,逐步推动着职务犯罪预防工作朝社会化方向迈进。

10月9日上午8:50,在南京最高的标志性建筑紫峰大厦会议大厅里,可容纳近三百人的现场已是座无虚席。蓝色的背景板上,气势恢宏绵延万里的长城正契合着会议的主题“构建联动防线,争创清廉首善”。在全区动员大会上,鼓楼区人民检察院检察长杨建萍宣读了《鼓楼区构建预防职务犯罪人民防线实施意见》,标志着鼓楼区预防工作“人民防线”这一概念,由单一创新理念向创新机制体系的实质性跨越和转化。

充分依靠群众,发挥民智民力,一场意义深远的构建预防职务犯罪人民防线动员大会由此拉开序幕。

整合资源,以专业化促社会化

今年8月,国家电力某公司在江宁一工程项目招标中,出现串标行为。后来该单位纪检监察部门领导找到鼓楼检察院,邀请检察院给他们开设一次怎样防止在建设工程项目招标中出现围标串标问题的讲座。

于是,一场由法学专家、会计师、审计人员、检察官、基建干部、工程建设专家、招投标专家参加的特殊会议在南京举行。他们共同的目标就是研究如何应对工程领域职务犯罪。这些人就是鼓楼区院所牵头的专家咨询团成员。

“接到企业的邀请后,考虑到我们虽然在围串标行为的法律认定方面有一定的优势,但在防止围串标行为的实践、对围串标行为法理的研究等方面并不擅长。”区院预防科的同志们对这项任务能否完成,心里也没有底。

预防科力量不够,那就向社会借脑借力。于是,检察院里请来了与他们联合进行工程建设领域职务犯罪预防调查、并有独到见解的南大教授狄小华;请来了工程建设方面招投标专家、南京市建委工程招投标中心主任杨洋;也请来了中石化负责招标监督工作,有着丰富的实践经验的中石化江苏石油公司纪检监察干部——他们都是该院预防职务犯罪专家咨询队伍的成员。

三位专家来到国电公司后,有针对性地对案件当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和讨论。在一场有针对性、实用性、操作性的座談会后,国电的同志们表示收获很大:“搞工程建设可谓是‘与狼共舞’,以前我们只知道要防范危险,但是并没有识别危险的慧眼,也没有战胜危险的武器。这次检察院带着他们的专家团队来企业,就是为我们送来了慧眼和武器,这次座谈十分务实,十分必要。”

鼓楼区人民检察院检察长杨建萍说,预防工作要实现社会化,必须靠专业化做保证。有了专业力量的介入,机关、企业、学校等社会组织的预防工作必将如虎添翼。

检察院的同志说,相对于以往的预防职务犯罪常规举措,“人民防线”最大的亮点在于预防队伍更壮大、更专业,预防工作更深入,更具针对性,就好比把一块一块的砖垒成了一堵墙。

讲师团,由省市院预防专家、从事预防工作的专家学者、相关职能部门人员、检察院全体党组成员组成,每人负责一个课题进行分析研究,形成高质量的讲课内容,在辖区开展预防宣传教育活动。

专家咨询团,邀请法律专家、检察实务专家、各行业预防工作领域负责人、部分单位纪检监察负责人,为开展职务犯罪预防进行咨询、评估、建议等工作,共同研究相关领域职务犯罪的规律、特点和防控措施。

预防联络员队伍,是从预防协会单位和街道、社区聘请的人员,负责预防信息的收集、处理以及相关工作的落实等,保证预防职务犯罪人民防线工作能够在辖区单位和社区有效开展。

三支队伍中,由64名社区联络员组成的预防联络员队伍是最庞大的一支。他们不仅覆盖了鼓楼区七个街道64个社区,也是最能体现凝聚民心,汇集民智,调动民力,筑牢预防职务犯罪思想防线、制度防线和监督防线的一支队伍。

正是有了这三支队伍,才使“人民防线”这一先进理念有了可操作的制度,有了足够专业广泛的队伍作支撑,使这堵墙有了精神内核和人力、智力保证,让它更加坚实可靠。

蓝天园里“防”意浓

如果说腐败分子是社会中的癌变细胞,那么之前预防腐败的制度措施、教育手段只是停留在防止正常体细胞癌变的阶段。而现在鼓楼要做的,却是要调动身体每个健康细胞的力量,主动同癌变细胞作斗争。

围绕反腐预防工作,作为鼓楼区基层社区的代表,蓝天园社区在“人民防线”理念提出以前就做了很多工作。为了营造廉政宣传氛围,他们曾经以清廉、和谐为主题,请机关干部自己创作作品,在全社区征集格言做成标牌放在楼道门口;征集对联,并辑选了四十几副质量较高的喷绘到小区里的柱子上;在社区建立廉政文化读书角;与家庭签订《家庭助廉承诺书》。

nlc202309032034

蓝天园社区党委书记王玲在社区工作了多年,她介绍说,这个社区有居民3246户,共计一万余人,其中90%是省级机关干部,有处级以上领导两千多人,11位副省级以上领导。多年来,蓝天园社区也一直致力于培育特色鲜明的廉政文化,先后获得过“省级廉政文化示范区”等荣誉称号。如今当了社区联络员,王玲正盘算着邀请讲师团进社区宣讲。

“我们希望通过廉政文化宣传,潜移默化地帮助大家自己约束自己。”王书记说,“宣讲团进社区进行宣讲,通过身边的案例,来讲廉政家庭建设,吹好枕边风。这些活动很受欢迎。2005年以后,居住在我们社区的干部没有一起职务犯罪案件。”

根据自身的特点,蓝天园社区在人民防线构建中主要做的是宣传廉政文化建设工作。他们调动社区里的各种力量,共同参与到预防职务犯罪的宣讲当中。有一次在宣传中,就请了一名保外就医,正在社区矫正的人员(曾经是副厅级领导)。在让他谈一谈自己的感受时,他说很后悔,以前是部队的正师级领导,后来转业到地方,临退休前被查出问题。他想借助这次机会告诫别人,一定要时刻绷紧这根弦,等出事了就一切都晚了。

相比靠单位进行廉政教育而言,社区进行这种熏陶的意义更加深远。毕竟单位只能管到八小时之内的事情,而大多数干部的职务犯罪都是在八小时之外。刚开始搞的时候,很多居民感到不解:“社区里搞什么廉政,这跟你们社区干部根本不相干嘛,这是单位党委、纪委干的事情!”在征集格言的时候,社区领导就向老干部们解释说:“我们想营造一种氛围,假使有人有些不好的想法的时候,看到这些提醒的话就能收敛一点。我们能做的就是告诉机关干部,在家在外都一样。”最终有79位机关干部参与了征集活动。

社区活动更能吸引不同群体参加到预防宣传中来。蓝天园社区的居民中有厅级干部、纪检干部,也有普通党员、作家、学者。他们中有很多人的孩子也是干部。党员吴大妈有一个现在房地产公司做老总的儿子,在参加完宣讲大会之后说:“回去我要给儿子敲敲钟,跟他说人要有知足感,钱是赚不完的,但是不能犯错误。不该你拿的,手不能长,犯错误终生后悔,对家庭不负责任。你现在做生意赚钱,要回报社会,清清白白做人。”

正是有了许许多多像吴大妈这样的普通群众的参与,才使得人民防线的构建工作做到广泛发动人民,真正依靠人民。鼓楼区院的工作思路也正好契合了十八大再次重申的“围绕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在全党深入开展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思想。

这是一场需要耐力的持久战

发动社会每个细胞是项大工程,绝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有人说,轰轰烈烈的动员大会召开,就好比婚礼仪式,固然是个不易的开头,但接下来一辈子的相守则更需要不移的信心和艰辛的努力。对这样一项需要长期坚守的社会系统工程,鼓楼区人民检察院检察长杨建萍说:“在鼓楼区人民检察院,必须将预防工作当作一项长期性和战略性的工作来抓。通过构建预防职务犯罪人民防线,发挥检察机关等职能部门的专业作用,引导各方力量主动参与到预防工作之中,推进社会的协同管理,实现全社会联防联控,赋予‘争创首善之区,建设幸福鼓楼’活动更多的清廉内涵。”

人民防线建设是多层次、多方位的立体化工程。“要开展好这项工作,首先要更加体现人民性,扩大群众参与的渠道。”鼓楼区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王宁虎说,“一是进一步完善预防协会和联络员制度;二是加快外网的建设,加大12305接待平台的宣传,也可以建立微博,开辟人民防线的对外联络窗口;三是要建立健全相关机制和硬性规定,保证辖区内的机关单位、学校,等都要参与进来。

王宁虎说:“如何为人民防线寻找支撑点,真正发挥人民防线的作用,避免使之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我们还有很多工作要做,人民防线也要有支撑点。一是职务犯罪风险点的排查要以职能部门之间的配合为支撑。之前各个单位搞得主要是廉政风险的防控,我们要跟纪委一起行动,在其中要更强调职务犯罪风险点的防控;二是构建工作要以争创活动为支撑,要把‘争创无职务犯罪单位’活动构融入到构建工作中去,除了展板、讲座是不够的,还需要活动的支持,如果这两项活动都开展起来了,便成为了预防工作的“一体两翼”。第三,人民防线的构框架要以实施方法为支撑。人民防线的台子已经搭好了,接下来就是宣讲、法律咨询、机制建设、拍片子编杂志等具体实施方法,四个重点领域的子防线建设上也要靠相关的机制和方法来规范实施。我们还在考虑人民防线工作能不能搞一个评价标准。有了标准,单位就知道我们构建人民防线到底要干什么事情,促进工作由虚到实发展。第四,预防工作的推进要以理论为支撑。比如搞构建人民防线的论坛,听取社会方方面面对人民防线的认识和评价,共同探讨人民防线的现实意义和发展空间。”

人民防线的专家团成员、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杜骏飞说,构建人民防线贯彻的也是社会管理创新的大思路,是对在检察系统如何贯彻执行中央在社会管理创新上的精神的深度思考。这种思考分成三个方面,一是通过构建人民防线,对社会资源实现了有效利用,最大限度地调动了党政部门和相关单位的资源,打破了这些主体间的创新壁垒,从制度上对预防职务犯罪做出了周密部署和相关准备。二是以构建人民防线为依托,在检察业务的集成上做了很多相关工作,鼓楼区人民检察院把工作重心下移,密切联系检察对象的区情、地情和一些个性化的情况,开展多方面的检察工作,这种重心下移的工作态度和理念,也契合了社会管理创新的基本思想。构建人民防线还有利于社会沟通。检察院在社会团体、相关单位等不同的阶层、不同對象之间的沟通上做了很多工作,这种沟通对话也有利于建设和谐社会,促进检察工作效能的终极化和最大化。“这三个方面是鼓楼区人民检察院在构建人民防线上做得比较有特色的地方。”杜教授说。

高检院预防厅厅长宋寒松也在动员大会上表示:“很高兴的看到你们省市区三级联动,为构建预防职务犯罪人民防线所做出的努力,希望南京鼓楼能够紧密把握自身的区位优势、资源优势,当好构筑预防职务犯罪人民防线的示范点、先行者,扎实行动、稳步推进,打造出具有鼓楼特点、南京特色、江苏品牌的预防工作,取得进一步成效。”

古色古香的鼓楼区人民检察院的墙上写着这样十六个字:“负重攀登,敢为人先,凝心聚力,永争一流。”有基础,有智慧,有勇气,有耐心的鼓楼区预防人一定会将构建人民防线这项工作开展好。

《钟鼓楼》 篇12

关键词:住院部,绩效评析

绩效是一种行为的信号,通常是用数量形式测量医院活动特征的一种官方测量工具[1]。由于评价主体不同,评价的内容有所侧重,如从病人角度而言,医院绩效主要是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收费,看重质优价廉;对于医生而言,医院的绩效主要是能否达到一定的临床效果和个人收入;对于医院管理者而言,则要考虑医院的效益和效率、发展[2]。本文通过统计2000~2007年鼓楼医院医疗效率状况,以期寻求进一步改进的途径。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本文中的数据来源于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2000年~2007年度医疗和财务统计报表、医疗管理部门的统计数据;中国医院协会“缩短平均住院日”项目组统计数据。其他信息资料来源于政府及医院发布信息资料。

1.2 方法

1.2.1 采用文献查阅法,确立绩效评价指标。

2005年卫生部《医院管理评价指南》中的医院绩效指标综合反映了我国医院目前绩效指标,包括:出院病人数、床位使用率、平均住院日、出院病人总费用、每床日平均费用和住院病人投诉率等。

1.2.2 横向与纵向对比分析。

横向采用与全国、本地区同等级医院公开信息进行分析对比;纵向采用自身前后对照分析,即动态分析我院近8年的绩效变化情况,通过对住院部绩效的分析评价,客观分析医院近年来的医疗效率状况,及进一步改进的途径。

1.2.3 统计学方法。

采用描述性分析和动态数列分析法,分析医疗效率和财务指标;用E x c e l建立数据库,采用SPSS 13统计软件进行相关性分析。

2 结果

2.1 8年来出院人数变化情况

表1显示,8年来,我院出院病人数逐年增加,平均每年比上一年度增加近4000人,平均环比增长速度超过1 0%,高于国内同等级医院水平;2006年~2007年定基比发展速度超过2 0 0%。显示了我院住院部良好的经营管理绩效。换用图形展示同样数据,观察到逐年绝对增长量指标在2007年明显偏离直线发展趋势,呈平缓态势(图1),相应地环比发展速度和环比增长速度也有些回落(图2),这一趋势性的变化与国内同等级大型医院相同,提示:出院病人数增长势头有所减慢,应关注和分析相关影响因素。

2.2 8年来医院医疗工作效率变化情况

表2、图3显示医院工作效率变化情况。8年来,我院病床使用率逐年升高,高于全国、全省医院平均水平,尤其是2007年增长幅度明显增高;平均住院日虽呈逐年下降趋势,但明显高于全国、全省医院的平均水平。

图4提示:在医疗工作效率逐年提高的同时,住院病人投诉率呈下降趋势,说明医院高效率并不影响医疗质量。

2.3 医疗收入与住院病人费用变化情况

分析图5、图6和图7结果表明:近年来,住院病人经济负担增加不是医院医疗收入增多的主要原因,医疗收入增加的主要原因是出院病人数的增加,是工作量提高。这同国内其他专家的认识一致[3]。分析图8医疗收入构成比,得知药品费用增加比例为医疗收入增长之首,其次是治疗和耗材收入,说明医疗收入中存在“泡沫”,医院仍然存在“以药养医”的现象,也提示随着医疗新技术的广泛运用,治疗费用的增加,医用耗材费用也会增加。

*:表2中“项目组医院”是指参加中国医院协会“缩短平均住院日”项目组的十六家大型综合性医院数据。**:表2中“全省平均”是指全省三级综合性医院数据。

图9反映医院员工奖金收入逐年增加,但增加的幅度略低于医疗收入的增长,说明医院在改善员工生活水平的同时,考虑到医院的积累和再发展。

2.4 开展腔镜手术与缩短平均住院日比较

我院普外科开展腔镜手术比例为12.53%,与全国医院比例(12.11%)持平,妇产科腔镜手术比例为1 6.46%,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8.06%),但两科平均住院日均高于全国同等级医院平均水平。见图10、图11。

将全国1 6家医院开展腔镜手术比例与平均住院日做关联性分析,结果表明:两者无关联性,关联系数分别为0.093、0.094,P>0.05。

3 讨论

从以上结果中可以看出,2 0 0 0年~2007年度,鼓楼医院住院部分绩效反映出医院运营状况良好,出院病人数增长较快,平均住院日逐年降低,床位使用率明显提高,医疗收入稳步增加,说明医院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均得到了提升。近年来住院病人平均费用和每床日平均费用维持在相同水平,并未随国家、地区经济的增长及医院医疗收入的增长而同步增加,且住院病人投诉率呈下降趋势,表明医院在提供良好医疗服务的同时,没有以增加病人的疾病负担为代价,能够切实为病人减负,充分表明医院在解决“看病难”、“看病贵”方面做出的显著成绩,也说明医院本身具有良好的发展潜力。

近年来,我院平均住院日逐年降低,尤其是2007年下降到13.01天,低于卫生部《医院管理评价指南》中规定的三甲医院平均住院日标准(≤16天),但高于江苏省三级医院平均水平(10.22天),说明我院平均住院日虽已达到国家标准,与全国、全省医院相比,仍然存在继续缩短的空间。

经济方面,鼓楼医院病人平均住院费用虽高于本省三级医院平均水平(2006年,7717.63元/人),考虑到近年国民经济增长水平和发展速度,物价上涨水平,疑难危重病例数增加以及医疗新技术运用,我院仍可以评价为既能做到了为病人提供较好医疗服务,又切实为病人减轻了住院负担。

近7年住院部绩效结果说明,鼓楼医院的管理和经营是卓有成效的,医院在不增加政府投入,不增加病人疾病负担的情况下,通过提高工作效率,依靠缩短平均住院日,增加工作量,为愈来愈多的病人解除痛苦,医院员工收入不断提高,医院经济效益得到了明显的增长。这反映了医院的实力和发展空间,反映出医院在谋求自身发展的同时,走的是一条医患双赢的成功之道。鼓楼医院即将进入快速发展阶段,此时应该更加关注医院的经济业务收入。

另一方面,近年来,国家政策调整,给医院经营也带来了严峻的挑战。为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看病贵”问题,国家明确了我国“低水平、广覆盖”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实行了药品采购招标、医药分开核算,调整医疗服务收费价格等措施,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群众的就医压力,有效提高了医疗服务的可及性、公平性。由于我国存在医疗资源配置不均衡,医疗保障制度不够健全,药品和医用器材生产流通秩序混乱[4],政府对医院的的财政投入不足等客观因素,这就说明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并使医院实现可持续发展,医疗卫生事业快速发展,就需要一个由政府支持和引导的良好的公共卫生环境。2005年,医院在住院病人明显增加的情况下,医疗收入因医疗服务收费价格的调整反而明显减少,从侧面透视出这一问题。医院要照顾病人的利益,又没有得到来自政府的适当补助,必然会使医院自身的绩效受到影响,甚至以牺牲自身利益为代价,这样并不利于医院的可持续协调发展,长此以往必将导致医患双方的利益受损。因此,只有在政府的支持和引导下,维持合适的成本效益比例关系,才会真正促进医患双方和医疗卫生事业的良性发展[5]。

南京市卫生局采取“不断完善城镇职工医保政策、积极开展‘双向转诊’、全面实行社区首诊”等综合措施,引导病人逐步建立“小病进社区,大病上医院”的就医行为。鼓楼医院是一所集医疗和社区服务为一体的集团化医院,承担了一个市辖区的社区卫生服务功能,为适应医疗环境,可以进一步发挥社区卫生服务的职能,与社区医疗点加强住院病人“双向转诊”,开设家庭病床,为康复期患者提供继续治疗的途径,有利于增加就诊人数、降低医院病床使用率,进一步缩短平均住院日。

从统计数据可以看出:鼓楼医院床位使用率、平均住院日均高于全国、全省同等级医院的水平,可能与疾病病种构成有关,同时提示医院可以进一步加强医疗流程改造,力求简化服务环节,提高医疗效率。

统计分析提示的开展腔镜手术比例与缩短平均住院日之间无关联,可能与观察样本数偏少有关,可以做进一步的跟踪调查。

参考文献

[1]周良荣,肖策群,彭才华,等.医院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设计思路探讨[J].医学与哲学,2003,(2):26-27.

[2]鄂琼,陈英耀.我国公立医院绩效评价的现状与问题[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07,(5):292.

[3]孙翠英,李波.运用指数体系对医院效益进行分析[J].中国医院统计,2006,13(4):367-368.

[4]梁万年.公益责任是医院战略的前提[J].中国医院院长,2007,(1):10-11.

上一篇:小学英语课外阅读课下一篇:书法艺术的美学思考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