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栏杆拍遍读书笔记 搜索结果
我认为中国外国各有一个伟大的女人,一个是李清照,另一个便是玛丽·居里。看过小学课文《跨越百年的美丽》我认识了她——一位为寻找“镭”元素的美丽女科学家,但细细品味,她的美丽可不仅于此。更是在于她的伟大精神。她可以不顾名利:当她得到很多很多具...
2024-06-08赏析一这是一篇带有人物评传性质的文章,揭示的是辛弃疾怎么从一个爱国志士成为爱国词人的过程及原因。文章较多地引用了辛弃疾本人的词作,具有很强的说服力,这是本文的一大写作特点。这位古代文学大家的心路历程,仅靠占有史料和作家本人的作品是不够的,还必须要有大胆的联想和想象。本文作者就是这样。或由辛弃疾的事迹...
2024-10-20《把栏杆拍遍》读后感《把栏杆拍遍》读后感1他,悲壮的让人荡气回肠;他,执著的让人心痛不已。他,一位壮志未酬的爱国将领;他,一位拍遍栏杆的沙场英雄......------题记万千感慨万千愁,一路风雨一路歌。翻开梁衡的散文集《把栏杆拍遍》。其中有一篇文章题目也是《把栏杆拍遍》,取自辛弃疾的《水龙吟》:“...
2025-04-05这本书中介绍了许多历史名人,有铁甲烈马,以武起家又以文为业的大词人辛弃疾;有被皇家发配边荒的中国古代最后一位罪臣、同时也是中国近代史的第一位功臣林则徐;有以文为政,又因政事之败而直面人生的瞿秋白……对林则徐的描写给我留下深刻印象,说他是一位功臣,又为何同时说他是罪人。在禁...
2025-03-14《把栏杆拍遍》教案一、教学目标:1、解读文本所引辛词及其他作品,体会“词人本色是武人,武人本色是政人”的意蕴。2、认读文本,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辛弃疾这个人,感悟其丰富的精神内涵。3、比较,拓展,进一步引发学生领悟以辛弃疾为代表的中华民族脊梁的精神实质。二、教学设计:1、重点。体会“把栏杆拍遍”的内含,...
2025-02-10《把工作做好》是一本花一上午时间阅读,确能让读者受益起码三十年的书。本以为只是千篇一律,毫无新意的书,但细细读来,这本书将死板的教条哲理与真实事例有机的结合,让人印象深刻,发人深省,它以朴实的语言改变了我对工作的态度:外界环境不是我所能掌控的,我能做的就是改变自己的做法,要不断进取,为公司创造价值。...
2025-01-22这是寒假在家看的最后一本书,写读书笔记的工作遗留到了学校来完成,但是还好没这么就拖延下去了。我现在想到了一个很好的理由来让我能够坚持写文章,那就是我想到了可以把写文章当作思考的过程,我自己本身喜欢一个人思考,所以这个理由应该能够让我坚持下去。其实每年开年的时候,自己各个方面的计划还有很大的动力能够坚...
2025-02-15在这个崭新的大环境中,谁会成为主宰?答案只有一个:那就是学生自己。现在的学生想象力没了,不会动手做事了,与人交流也不会了,个个变得木讷、迟钝。造成这方面的原因主要是教师还是放不下,什么事都替学生做了,教师成了学生的替代品。要想让学生真正会思考,会动手做事,会动嘴交流,真正成为一个有素质有能力的人,应...
2024-05-29读了苏霍姆林斯基的《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深有感触。苏霍姆林斯基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用力用心用爱呵护每一个孩子的成长,用实际行动来诠释“爱生如子”的真谛,这着实让我佩服。被他对教育事业的爱、对孩子的爱以及对孩子实施爱的教育深深打动。令我感触最深的是充盈于字里行间的爱。爱孩子,...
2025-01-16读书心得善做事不出事三语组吴晓妮每个人其实都有自己的梦想,都有渴望,都有着强烈的憧憬。但梦想并不是在睡梦里就能实现的,我们必须为此付出,付出就是“做”。做,说起来也许简单,但我们必须有一套我们做事的方案,《把事情做到最好》这本书,就是给了我们这么一个方案。在这里,给我感触最深的是本书的第六章——善做...
2025-02-07贴近生活、贴近群众、贴近实际, 这是媒体人都应该耳熟能详的新闻“三贴近”原则。当下, 都市类报纸要想在寒冬里寻找温暖与光明, 就必须在坚持正确舆论导向的前提下以市场化的理念来经营报纸。其中最重要的一点, 就是把服务读者变成一种自觉和习惯。习近平总书记在2月19日召开的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指出:“...
2024-05-29先简单说说本书的作者洛塔尔.塞韦特教授,他是在时间管理与自我管理方面最受欢迎的教练和畅销书作者,是当今欧洲最具影响力的时间管理与自我管理专家。在这本书里,我觉得最让我认为有价值的是作者很好的帮助了那些对自己的未来、梦想、目标都还很模糊的人找到自己的方向。在书一开始的地方,作者由年仅25岁的米开朗琪罗...
2024-11-2318,他爱上了一位名叫朱丽埃塔的姑娘,但由于自己的残疾(此时他已耳聋)以及朱丽埃塔的自私、虚荣,两年后她嫁给了一个伯爵。肉体与精神的双重折磨,都反映在他这一时期《幻想奏鸣曲》《克勒策奏鸣曲》等作品中。席卷欧洲的革命波及了维也纳,贝多芬的情绪开始高涨,这时的作品有《英雄交响曲》《热情奏鸣曲》。音乐大厅...
2025-02-07《培根随笔》是英国十七世纪著名思想家、政治家和经验主义哲学家弗兰西斯·培根所著,本书分为《论求知》《论美》《论善》《论真理》等几十篇随笔,简短而又富有哲理,让我看了受益匪浅。在这么多篇“论”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论美》。美,本身就是一个广义的概念。外貌美,心灵美...
2024-12-06教育笔记:给孩子做回自己的权利在幼儿园,当孩子发生冲突时,我们最常见的就是,老师为了安全起见,疾步上前进行制止,最后在老师主观调解下“化解”了矛盾。我们能深刻的认识到这样做既不利于孩子的社会交往,又限制了孩子解决问题的能力,可安全第一的意识总是让我们不自觉的就进入这个圈套。今...
2025-02-08我本来是很看不上这类小说的,胡说个啥?有意义吗?小孩子追求的东西就是这样玄幻,那还怎么去追求自己的梦想呢?但从半路出家到一路读下来,也是颇有感触的,读《盗墓笔记》400字。首先,作者具有非凡的想象力,陵墓很多人都在电视上看过,没有作者描述的那样大,吴邪他们在里面一路狂奔,直至气脱,还有好几层,尸虫,...
2024-06-28陶行知教育思想读书笔记读了《陶行知教育名篇》一书,通过初读,我觉得本书汇集了陶行知先生平生教育教学研究与实践的精髓,行文深入浅出、通俗易懂,从“教学合一”、“学生自治”、“平民教育”、“学校观”、“创造的儿童教育”、“民主教育”等各个方面集中体现了陶行知先生的“生活即教育”及“知行合一”的独特教育思...
2024-05-31教师读书笔记摘抄字读书笔记指读书时为了把自己的读书心得记录下来或为了把文中的精彩部分整理出来而做的笔记,在读书时,写读书笔记是训练阅读的好方法。 自古以来,我国的文人、学者都很重视做读书笔记。做读书笔记既是消化书本知识的有效手段,又可以积累有用的材料,训练思维的逻辑性和条理性,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2024-07-13《树林和草原》是图格涅夫著名作品《猎人笔记》中的最后一篇,全文描写了俄罗斯大自然风光的魅力,以猎人狩猎为线索,贯穿全文,写出了大自然的诗意与清新。作者分别把田园中一年四季的特点进行细致的描写:在“万紫千红总是春”的时候,树木在低声地玩闹,马车粼粼地响起,火红的太阳悄悄升起,一...
2024-10-27《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讲话心得体会开卷有益、吴下阿蒙、头悬梁、锥刺股等典故无不说明学习的重要。而近期通过学习了习近平同志《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讲话,更是对学习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一、读书可修身养性、拓宽视野。书籍是人类知识的载体,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读书学习是加强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
2024-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