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层教学设计

2024-10-29

大气层教学设计(精选8篇)

大气层教学设计 篇1

本节课气氛较好,学生都能很主动的参与到课堂当中,从内容来看,是非常贴近生活的,单单讲大气层的话,学生就会感觉像是很遥远的事情,讲到身边的空气,很亲切地感受到原来大气就在我们身边,原来我们讲的东西就是我们身边的东西,一下子把学生的兴趣提高了。然后让学生根据自己已有的认识来谈谈自己心目中的大气层,引导学生去纠正自己认识的大气层中的错误,对学生的印象非常深刻。

在本节课中我发现,有些学生知识面比较狭窄,平时课外科学知识积累很少,同时对自己身边的一些现象也留意观察的不够多,所以他们讲出的一些事列没有很大的新意,引导过程中很难让学生步入你所设计的意图中。我想如果在课前能学生去找些资料,上网收集一些平时自己不了解的知识,那课堂效果会更好。

大气层教学设计 篇2

本课是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二章, 大气圈层的开篇内容。“大气的受热过程”为第一节“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的第一课时。设计将:大气受热过程、大气受热原理的实践运用, 两部分内容融合为一堂课, 突出地理原理规律的实践意义。其中重要的知识点“地面是大气的直接热源”是后面学习热力环流的理论基础, 是深入学习“气压带和风带”等知识的前提条件, 各知识环环相扣。所以, 本课作为本章开篇, 既具有其地理实践意义, 又是后面章节的知识、理论基础。

二、教材内容分析

课标要求运用图表说明大气受热过程。

从正文看, 教材的编排紧贴课标的要求, 以大版面图2.1“大气的受热过程”, 结合文字说明, 引导学生分析大气受热过程。因此, 本图的深入分析是本课教学核心。

与太阳辐射、地面辐射相对应, 大气辐射也是一个重要概念。以地球和月球表面昼夜温差的差异现象为案例, 运用图示对比呈现的方式, 意在使学生通过读图分析, 理解大气保温作用的重要意义。

三、教学目标

1.根据图示说明大气的受热过程, 明确地面是近地面大气最主要、直接的热源。

2.理解大气热力作用形式、特点、过程和意义。

3.对比青藏高原、成都平原两地太阳辐射状况, 理解大气削弱作用的意义。

4.探究“地球和月球表面昼夜温差大”的原因, 理解大气保温作用的意义。

5.运用大气受热原理解释相应地理现象, 激发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

6.通过“全球变暖“视频播放, 加强学生的环保意识。重难点:

重点:完整大气受热过程 (削弱作用、保温作用)

难点:近地面大气的主要、直接热源———地面 (容易混淆为“太阳是近地面直接热源”)

运用大气受热过程原理, 解释地理现象, 解决实际问题 (考查学生热迁移能力, 且大气受热过程步骤众多, 学生易混淆)

四、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以“美女来找茬”的活动幽默开场。引导学生对比藏族女孩和成都女孩皮肤差异, 引发两大问题思考。

◤问题导学:1、为什么云层厚度会影响辐射强度 (地理环境对比) ;2、为什么青藏高原辐射强烈, 温差却那么大 (俗语:早上穿皮袄, 中午赤膊佬) ?

此导入有趣且具启发性, 贴近现实生活, 意在激发学生兴趣, 引发学生思考。自然过渡至学习主题。

◤新课学习:

环节一:知识铺垫:对太阳辐射的认识

大气受热过程涉及较多物理知识, 其中, 关于太阳辐射原理、太阳辐射能量分布以及大气成分和分层, 这三点学生理解较困难。虽新教材将此部分内容删除, 但要使学生全面认识大气的受热过程, 有必要对以上知识做补充。

环节二: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探索

向学生展示大气削弱作用图示, 从图中获取:

1.各大气成分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 (强调:O3吸收紫外线CO2、水汽, 吸收红外线, 为理解地面为大气直接热源做铺垫) 。

2.大气削弱作用分类。

在对削弱作用原理阐释后, 回归课堂开始“问题导学”第1问。引导学生得出“大气削弱”所起作用。并给出常见自然现象, 考查学生对三大削弱作用的迁移运用情况。

环节三1:大气受热过程图解梳理 (总)

环节三2:地面辐射形成过程分析 (分) ———太阳暖大地——大地暖大气

环节三3:保温作用分析 (分) ——大气还大地

1.以教材图2.1的分析, 引导学生读图归纳大气如何受热增温, 使学生从总体了解大气受热各过程。

2.以动画形式, 带领学生描述大气受热各步骤, 并总结归纳为“太阳暖大地、大地暖大气”两大步骤, 为学生理清思路。自然引发出“谁是近地面大气直接热源”的思考。解决第一大难点。

为使学生更深刻认识近地面大气热源这一难点、易错点, 以山地温差实例调动学生感官积累, 理解:地面是近地面大气直接热源, 使得气温从山脚到山顶依次降低。

3.对大气受热过程的全面理解, 还应深入分析大气逆辐射带来的保温作用。这一重点将结合教材活动开展。

环节四:活动探究:月球昼夜温差为何比地球大?

前面已对大气受热过程进行了分析, 此活动将采用“学生为主体进行探究, 教师以原理动画分析指导”的方式进行。

具体操作为:引出大气逆辐射概念后, 学生阅读图2.2, 小组讨论探究问题 (2) ;最后, 教师采用动画演示, 对比分析得出大气保温作用的深刻意义, 并引导学生迁移解释“问题导学”第二问;为使学生全面、辩证看待问题, 以正反两面案例, 启发学生思考。

正面案例为:农业生产利用保温作用原理, 采用塑料大棚、人造烟雾等预防农作物受冻害。

反面案例为:温室效应 (视频)

(人类的肆意破坏给自己带来恶果, 从而激发其环保意识)

环节五:知识总结 (三大削弱作用、保温作用、大气受热完整过程)

◤课后探究:阿拉伯人的服饰和当地气候有怎样的联系?

(进一步贯彻”人地关系“理念)

摘要:“大气的受热过程”中重要的知识点“地面是大气的直接热源”是后面学习热力环流的理论基础, 是深入学习“气压带和风带”等知识的前提条件, 各知识环环相扣。所以, 本课作为本章开篇, 既具有其地理实践意义, 又是后面章节的知识、理论基础。

关键词:大气受热过程,大气的直接热源,削弱作用,保温作用

参考文献

[1]王德, 冯文和.“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教学的几点思考.地理教育.高中地理, 2010 (17)

[2]王玉芹.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教学设计.地理教育.高中地理, 2010 (4)

大气层教学设计 篇3

【关键词】大气受热过程;大气的直接热源;削弱作用;保温作用

一、教材地位作用

本课是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二章,大气圈层的开篇内容。“大气的受热过程”为第一节“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的第一课时。设计将:大气受热过程、大气受热原理的实践运用,两部分内容融合为一堂课,突出地理原理规律的实践意义。其中重要的知识点“地面是大气的直接热源”是后面学习热力环流的理论基础,是深入学习“气压带和风带”等知识的前提条件,各知识环环相扣。所以,本课作为本章开篇,既具有其地理实践意义,又是后面章节的知识、理论基础。

二、教材内容分析

课标要求运用图表说明大气受热过程。

从正文看,教材的编排紧贴课标的要求,以大版面图2.1“大气的受热过程”,结合文字说明,引导学生分析大气受热过程。因此,本图的深入分析是本课教学核心。

与太阳辐射、地面辐射相对应,大气辐射也是一个重要概念。以地球和月球表面昼夜温差的差异现象为案例,运用图示对比呈现的方式,意在使学生通过读图分析,理解大气保温作用的重要意义。

三、教学目标

1.根据图示说明大气的受热过程,明确地面是近地面大气最主要、直接的热源。

2.理解大气热力作用形式、特点、过程和意义。

3.对比青藏高原、成都平原两地太阳辐射状况,理解大气削弱作用的意义。

4.探究“地球和月球表面昼夜温差大”的原因,理解大气保温作用的意义。

5.运用大气受热原理解释相应地理现象,激发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

6.通过“全球变暖“视频播放,加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重难点:

重点:完整大气受热过程(削弱作用、保温作用)

难点:近地面大气的主要、直接热源——地面(容易混淆为“太阳是近地面直接热源”)

运用大气受热过程原理,解释地理现象,解决实际问题(考查学生热迁移能力,且大气受热过程步骤众多,学生易混淆)

四、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以“美女来找茬”的活动幽默开场。引导学生对比藏族女孩和成都女孩皮肤差异,引发两大问题思考。

问题导学:1、为什么云层厚度会影响辐射强度(地理环境对比);2、为什么青藏高原辐射强烈,温差却那么大(俗语:早上穿皮袄,中午赤膊佬)?

此导入有趣且具启发性,贴近现实生活,意在激发学生兴趣,引发学生思考。自然过渡至学习主题。

新课学习:

环节一:知识铺垫:对太阳辐射的认识

大气受热过程涉及较多物理知识,其中,关于太阳辐射原理、太阳辐射能量分布以及大气成分和分层,这三点学生理解较困难。虽新教材将此部分内容删除,但要使学生全面认识大气的受热过程,有必要对以上知识做补充。

环节二: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探索

向学生展示大气削弱作用图示,从图中获取:

1.各大气成分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强调:O3吸收紫外线CO2、水汽,吸收红外线,为理解地面为大气直接热源做铺垫)。

2.大气削弱作用分类。

在对削弱作用原理阐释后,回归课堂开始“问题导学”第1问。引导学生得出“大气削弱”所起作用。并给出常见自然现象,考查学生对三大削弱作用的迁移运用情况。

环节三1:大气受热过程图解梳理(总)

环节三2:地面辐射形成过程分析(分)——太阳暖大地——大地暖大气

环节三3:保温作用分析(分)——大气还大地

1.以教材图2.1的分析,引导学生读图归纳大气如何受热增温,使学生从总体了解大气受热各过程。

2.以动画形式,带领学生描述大气受热各步骤,并总结归纳为“太阳暖大地、大地暖大气”两大步骤,为学生理清思路。自然引发出“谁是近地面大气直接热源”的思考。解决第一大难点。

为使学生更深刻认识近地面大气热源这一难点、易错点,以山地温差实例调动学生感官积累,理解:地面是近地面大气直接热源,使得气温从山脚到山顶依次降低。

3.对大气受热过程的全面理解,还应深入分析大气逆辐射带来的保温作用。这一重点将结合教材活动开展。

环节四:活动探究:月球昼夜温差为何比地球大?

前面已对大气受热过程进行了分析,此活动将采用“学生为主体进行探究,教师以原理动画分析指导”的方式进行。

具体操作为:引出大气逆辐射概念后,学生阅读图2.2,小组讨论探究问题(2);最后,教师采用动画演示,对比分析得出大气保温作用的深刻意义,并引导学生迁移解释“问题导学”第二问;为使学生全面、辩证看待问题,以正反两面案例,启发学生思考。

正面案例为:农业生产利用保温作用原理,采用塑料大棚、人造烟雾等预防农作物受冻害。

反面案例为:温室效应(视频)

(人类的肆意破坏给自己带来恶果,从而激发其环保意识)

环节五:知识总结(三大削弱作用、保温作用、大气受热完整过程)

课后探究:阿拉伯人的服饰和当地气候有怎样的联系?

(进一步贯彻”人地关系“理念)

【参考文献】

[1]王德,冯文和.“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教学的几点思考.地理教育.高中地理,2010(17)

[2]王玉芹.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教学设计.地理教育.高中地理,2010(4)

[3]刘阳平.江西省景德镇市第七中学.学生如何学好自然地理———以《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为例.学苑教育,2012(13)

【作者简介】

大气层教学设计 篇4

一、教材分析:

1.知识内容

本节课主要学习大气的受热过程。大气的受热过程实际上是太阳辐射在大气和地面之间相互转化、传递的一个过程。这个过程包括两个方面:第一,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第二,大气的保温效应。整个过程可以描述为:太阳辐射穿过大气,一部分被大气吸收、反射、散射,绝大部分到达地面。地面吸收太阳辐射,并将所吸收的能量以地面辐射的形式传给大气。大气充分吸收地面长波辐射,以大气逆辐射的形式还给地面,从而对地面起到保温作用。

2.教材的地位: 太阳辐射是大气的能量源泉,太阳辐射的分布和变化是大气中一切物理现象和物理过程的最基本原因。例如大气运动、大气降水以及气候的形成、“保温效应”等。可见,在本节中学好弄清太阳辐射及其能量转换这一理论,对本单元各节重点知识的学习和理解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3、教学重点、难点: 本节教材的重点内容是大气的热力作用,其中大气的保温效应是本节的难点内容。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了解太阳辐射是地球上最主要的能量源泉,掌握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和大气的温室效应。

(2)过程与方法

培养读图,会画简图来分析大气热力过程的能力; 培养运用大气热力性质的知识解释实际问题的能力; 培养建立构建知识体系的训练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到温室效应对生态环境、经济结构的危害,增强环境保护的意识。培养学生关注环保等国家大事的新闻报道的良好学风。

三.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本节教材内容比较贴近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具有强烈的直观感应,教师提出一些联系实际又有一定深度的思考问题,启发学生动脑思维、议论,既能引导学生们层层深入分析和挖掘教材中的知识,又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获得较好的教学效果,从而充分体现老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教具采用多媒体课件为主,化抽象为具体,又能通过人的视神经的刺激来达到人的大脑的形象化记忆,鉴于此,采用以下几种教学方法

1.手绘板图教学法

边讲解边绘制,学生参与绘制 2.启发探究式教学法

发现、思考、推理获取新知识 3.传统教学与多媒体辅助教

多媒体教学辅助学生化抽象为具体

四、教学程序设计 [设疑激趣 导入新课] 我们都知道,月球表面没有大气,使得月球上白天在阳光直射的地方温度可达127摄氏度,夜晚则降到零下183摄氏度。地球上有大气存在,使地球上的白天夜晚的温差不大。问:在这里大气层究竟起了什么作用,能使地球与月球表面有如此之大的昼夜温差?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大气的热力状况”问题。

[整体感知 明确学习目标] 本节课主要学习大气的受热过程。大气的受热过程包括两个方面:第一,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第二,大气的保温效应。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同学们主要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1.大气的能量来源于何处? 2.为什么说大气对太阳辐射具有削弱作用的?有哪些形式? 3.为什么大气对地面具有保温作用?

[学习新课]

一.大气的能量来源

[设疑] 如果没有太阳辐射,地球表面是什么样?

[学生活动]想象和思考,相互讨论、补充,得出多个答案;

总结学生的各种结论,引导学生得出:太阳辐射是地球表层的主要热量来源,也是大气的主要热量来源。

二.大气受热过程

[设疑] 大气的热量主要来自太阳辐射,而大气层厚达2000千米,大气的热量是不是由外到里逐层加热,最后才使对流层热起来呢,还是有别的方式? 提示:对流层的温度在垂直方向上的变化规律是怎样的?

设计意图:学生相互探讨,发现上面的假设与学过的对流层的温度变化规律相悖,激发学生进一步研究的兴趣。[学生活动] 学生带着问题,阅读教材,相互讨论,得出太阳辐射使大气受热的过程:

1、到达大气上界——太阳常数;

2、穿过大气层——削弱作用:

3、地面增温并对低层大气加热:

4、大气的热量支出——保温作用。

三.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

[出示幻灯片 ]“全球热量平衡”示意图,[设疑] 假如到达大气上界(2000千米~3000千米)的太阳辐射定为百分之百的话,那么最后到达地球表面的太阳辐射却不到大气上界时一半(47%),另外53%的太阳辐射到哪里去了?

设计意图:利用翔实客观的数据引出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为下一个提问“大气为什么能够对太阳辐射起到削弱作用,有哪些形式?”做铺垫。[学生活动] 自学教材,分组讨论,得出结论 选择性吸收:

反射:云、粗粒尘埃

散射:空气分子、微小尘埃;

[深入探讨]:1.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与太阳高度有没有关系?有何关系? 2.太阳辐射随着纬度是如何变化的?

备注: 画简图,让学生读图分析,培养学生读图析图的能力。[学以致用]利用学过的知识,试着解释下列一些自然现象。

1.为什么阴天时或大气尘埃烟雾较多时,见不到太阳直接照射的光,所见到的天空是灰白色?(散射光)

2.为什么在日出之前天就亮了,在树荫下,在房间里,凡是阳光不能直接照射的地方仍是明亮的?(散射光)

3.为什么在月球上白天看太阳只是一个明亮的圆盘,而四周背景确是黑暗的?(没有大气的散射作用)

4.开头讲的为什么月球表面昼夜温差相差如此之大?(没有大气层的反射作用)5.为什么晴朗的正午天空呈蓝色?(正午太阳高度大,穿过路程短,仅蓝光被散射掉因而天空呈现蓝色)早晚呈红色?(早晚阳光斜射,穿过路程长,短波各色光皆被散射,剩下红光投射地面,阳光红似火,地平线附近的天空呈红色霞光)

6.为什么说赤道地区终年太阳高度较大,但它并不是全球太阳辐射强度最大的地区?(赤道地区空气对流旺盛,多云雨,云量多,大气的反射作用强的缘故)设计意图: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让他们树立学有用地理知识,服务于

实践的观念。

[知识小节]总的说来,通过大气的吸收、反射、散射三种作用,太阳辐射被削弱,但削弱的主要是红外线、紫外线,而能量最强的可见光大部分能透过大气层射到地面,这对地面获得太阳辐射而增温具有重要意义。转入新标题——大气的保温效应。四.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 [动画演示]大气的温室效应

[学生活动]仔细观察动画演示,同时思考:地面是如何对大气加热的?为什么大气对地面具有保温作用?

观察、讨论得出结论

1、地面辐射;

2、低层大气对地面辐射的强烈吸收;

3、大气逆辐射对地面起保温作用。[结论总结] 大气的保温效应就是太阳短波辐射可以透过大气层射入地面,而地面吸收后放出长波辐射被大气中的CO2水汽等物质所吸收而增温。大气增温的同时也向外辐射,小部 O、O3吸收太阳紫外线 水汽、CO2吸收红太阳红外线

分射向宇宙,大部分返回地面与地面辐射正好相反,称为大气逆辐射,这在一定程度上补偿了地面辐射损失的热量,大气对地面起到了保温作用。而大气中的CO2就像一层厚厚的玻璃把地球变成一个大暖房。除CO2外,还有甲烷、臭氧、氧化亚氮和氟里昂等,也有同样的作用。

[学以致用] :

①多云的夜晚气温高于晴天夜晚的原因? ②为什么有浓云的夜晚不易凝结霜或露?

③初春的早晨,为什么农民在田间地梗上放烟雾能起到驱赶昨夜的寒气? ④在晚秋和寒冬,为什么霜冻多出现在晴朗的夜晚?

设计意图:学生结合大气的两个作用回答问题,整理知识点,并形成迁移能力。[巩固和反馈]——课堂练习

1、请在图中填写:大气上界、太阳辐射、吸收、反射、散射、地面反射、地面辐射、大气吸收、地面热量散失、大气辐射、大气逆辐射。

2、图中箭头表示长波辐射的有哪些?

3、大气保温作用的形成与图中哪些箭头的大小有关? [探究活动] 题目: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变化,可能带来什么后果? 分析:本活动既可用于课内提问,也可用于课外的探究。全球变暖已经是不争的事实了,当然二氧化碳的含量增多是否是其主要原因在学术界并没有绝对的定论。关于这方面的文章和资料很多,可以让学生收集整理,然后把自己的观点陈述展现出来。通过寻找这个问题的答案,让逐步了解大气的热力状况。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注意让学生区分清温室效应和大气的保温作用的区别。

【设计思想】

本节课重点有三个方面:知识系统部分应明确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和大气辐射三者之间的区别和关系;能力系统部分重在培养学生对资料、信息进行认定、提取、加工、处理的能力;价值观念部分侧重对学生进行人地协调发展的教育。针对以上三部分,在教学中应重视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的结合,教师应注意从学生生活实际出发,通过知识的迁移,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资料分组讨论,分析得出相关的知识结论,并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能力,对于知识的学习和能力的培养,教师的引导作用是不容忽视,即便是分组讨论,自

主学习,教师也不能放任学生,完全不受任何限制的自由发挥,而应该及时纠正学生在学习

大气压强 教学设计 篇5

福州三中金山校区 陈 晞

一、教学理念及教学方式

本节课采取小组合作方式,注重全体学生的发展,让学生经历科学的研究方法,既重视知识的探究,更重视学生探究方法、探究四维、探究习惯的培养,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进社会。

二、教材分析 1.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①理解大气压强产生的原因,能说出几个证明大气压强存在的事例;能用大气压强解释简单的现象。

②知道托里拆利实验和标准大气压的大小。(2)过程与方法目标

①进一步提高实验动手能力和探究能力。②能够把所学知识与生活、生产实际相结合。③培养物理科学实验探究研究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学会与人合作,共同学习。②重视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2.教学重点。

认识大气压强的客观存在、大气压强的测量、托里拆利实验、大气压的值及单位换算。3.教学难点

托里拆利实验、托里拆利实验中水银柱产生压强的大小就是大气压强的大小

三、学生情况分析 学生在小学自然和日常生活已经接触到许多大气压的现象,但学生对现象只能是表面认识,对其中蕴涵的物理知识知道较少,这种表面现象认识既是我们学习大气压的生活基础,同时生活现象的表面错误认识也为我们学习大气压设置思维障碍,通过学习深层次理解正确的认识,改正生活认识中错误的理解,这也是我们学习物理的必要性。

四、教具准备:

(1)教师教具:两个试管(试管内径不同)、鸭蛋、集气瓶、酒精灯、火柴、棉布。镊子、酒精、热水、塑料瓶、水槽、马德堡半球、抽气机、水杯、塑料片(2)学生用具(按小组准备):吸盘式挂钩 2 个、水槽、小杯子、塑料片、烧杯、水

五、教学过程:

(一)新课引入:(实验引入法)

今年的春晚大家有看吗?有一个人肯定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刘谦。他以英俊的外表,出神入化的表演,征服了许多人,当然也包括了老师。今天,老师也来牛刀小试。

演示实验 1 ——取大小不同的两个试管,将大试管套在小试管外面,提问学生:将会看到什么现象?(学生回答:试管将下落。)如果在大试管里装一半的水,然后将小试管放入其中,倒置过来,小试管将会如何运动呢?(设计意图:通过激趣方法,创设问题情景)

(学生可能回答: 1.试管会下落; 2.试管不动)实际会出现的情况:里面的小试管会倒吸。

(板书:第三节:空气的“力量”)

(设计意图:用比较新颖的实验,学生会感到十分惊讶、好奇。教育学理论告诉我们,学生的好奇心能产生对科学的浓厚兴趣,促使学生去探索,去研究,这就迅速抓住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新课讲授: 演示实验2:瓶吞鸭蛋

问题探究:哪位同学能将这个鸭蛋塞入瓶子,但鸭蛋不裂掉?

(学生可能设计的实验方法: 1.鸭蛋被塞入瓶子,但鸭蛋裂掉。

2.仿照引课实验的方法,将集气瓶装满水,将鸭蛋放在瓶口,并倒置过来 3.束手无策)并由学生上台验证提出的方法是否可行。老师也来作这个实验,信不信鸭蛋不会破?

教师演示:将点燃的棉布塞入集气瓶中,后迅速把鸭蛋放在集气瓶口,鸭蛋在大气压强的作用下被吸入集气瓶中,而鸭蛋的形状没有被破坏。演示实验3:冷水浇塑料瓶实验

在老师的手上,有个佳得乐的瓶子,佳得乐的瓶子十分坚硬,无论是用热水还是冷水都不能使瓶子发生变形,但是老师确有办法使瓶子变形,大家相信吗?

教师演示:将热水倒入塑料瓶中,振荡后倒出,迅速将瓶子盖紧,将塑料瓶放在水槽中,用冷水浇塑料瓶外部,塑料瓶变瘪。

老师引导学生分析前面发生现象的原因,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由教师总结 :瓶子中的空气被排出瓶子,当盖紧瓶子并用冷水浇,瓶子内的水蒸气受冷而凝结为水,压强大为降低,瓶子在瓶外大气压力的作用下而塌陷。而鸭蛋也是一样的道理,集气瓶内部的氧气被消耗,压强减小。鸭蛋在瓶外大气压的作用下被挤入瓶中。这都说明了在我们的周围存在着大气压强。我们都生活在地球上,在我们的周围围绕着空气,和液体一样,空气内部各个方向也都存在压强。这种压强成为大气压强,简称大气压或气压。(板书:

一、大气压强)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根据实验现象进行猜想的能力。注重实验的趣味性,目的是为了更大限度的引发学生的兴趣,教学进行到这里,学生已经完全认识到大气压强存在的事实,这时教师趁机引导、组织学生进行实验体会大气压强。)对于大气压强,大家想知道什么呢?

(学生可能回答: 1.大气压强有多大? 2.大气压强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 3.大气压强作什么用的?)

首先让我们先来感受下大气压强的力量:

实验探究 1 :空气的“力量”取 2 个小吸盘,将 2 个吸盘对接,挤出其中的空气,然后拉开吸盘,感觉拉开吸盘时所用的力。通过这个实验,我们可以感受到空气的力量的强大,老师这里有 2 个更大的金属铜球,现在老师将 2 个铜球合在一起,用抽气机抽出其中的空气,请两位同学上台,试着拉开这两个铜球。演示实验 4 :马德堡半球实验

(让 2 个学生试着来拉开半球,实验结果:无论学生用多大的力量都无法拉开)提问学生: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学生回答:铜球内部的气体被抽出后,内部气压变小,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两个铜球被紧紧的压在一起。)

可见,大气压确实很大。其实在几百年前,就有人做过了这个实验。(视频演示:马德堡半球实验)德国马德保市市长,他将两个他将 2 个直径为 30cm 的铜制空心半球紧扣在一起,用抽气机抽出球内空气,然后用 16 匹马向相反方向拉两个半球,结果 16 匹马费了很大的劲才拉开铜制空心半球并发出了像“放炮”一样的响声。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马德堡半球实验。这个实验证实了大气压强的存在。(板书:

二、马德堡半球实验)

(设计意图:通过多媒体课件的演示,加深学生对马德堡半球实验的理解。)(学生回答:在重力的作用下,纸片下落)

现在,我们将杯子里面装满水,还用刚才的那张纸片盖住,用手压紧,一样的倒置过来,我们将看到什么现象呢?和刚才的情况是否相同?大家动手完成这个实验,并解释其中的原因。

(实验中学生可能出现的问题:由于纸片没有盖紧,实验会失败。此时可以提问学生:是什么原因导致实验的失败。学生回答:由于漏气,空气进入杯子内,使得内外的大气压强相等,从而导致实验的失败。告诉学生,实验要成功,要防止漏气。)

(学生回答:可以改用密度更大的液体来代替水完成这个实验)

托里拆利正是选用了液体中密度最大的水银来测量大气压值的,成功的测出大气压数值。(设计意图:通过纸和杯子的实验,引出托里拆利实验。)(板书:

三、托里拆利实验)

现在,请大家带着黑板上的问题,来看段模拟的托里拆利实验。(播放视频)思考问题:

(1)为什么要灌满水银 ?(2)管内水银面为什么会下降 ?(3)水银下降后,管内水银柱的上方是否有空气 ?(4)水银面为什么下降一段后又不再下降了 ?(5)怎样通过计算得出大气压强的大小?

(设计意图:由于水银有毒,现场演示存在危险性,利用视频就能很好的避免这个问题,同时也让学生知道水银的危险性,也是对学生进行综合素质方面的培养。让学生通过物理,能了解其他方面的知识。学生通过讨论得出前面几个问题的答案,加深学生对托里拆利实验的认识和理解。)

画出截面图引导学生分析原因: 管内的水银高度为 760mm,会产生很大的压强,那为什么在这么大的压强下,水银面不会下降呢?主要是因为外界的大气压将这段水银柱支撑起来。所以我们可以知道,760mm 水银柱产生的压强就相当于外界的大气压强。根据老师给大家的数据,我们也来动手来计算下大气压强到底有多大。

p= ρ gh =13.6 × 103 kg /m3 × 10N/kg × 0.76m =1.013 × 105 Pa(板书:

四、大气压强: 1.01 × 105 Pa)

讲到这里,我们就基本完成了这节课的内容,我们来回顾下这节课我们学到了哪些知识?

六、作业: 想办法在不破坏瓶子的前提下把鸡蛋从瓶子中取出。

(设计意图:本节课是空气的力量第一课时,习题量较少,可以利用这个时机,布置与生活实践有关的题目,培养学生知识迁移能力。同时,利用学生的兴趣布置课后作业,也能增强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七、板书设计

第三节 空气的“力量”

一、大气压强

二、马德堡半球实验

三、托里拆利实验

四、大气压强: 1.013 × 10 5 Pa 附录:

《大气的运动》教学设计 篇6

盐津县第二中学 徐佑文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运用热力环流示意图和风的形成示意图,说明大气运动的形成过程。

2.过程与方法:运用大气运动的相关原理解释海陆风、山谷风、城市风等现象。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

1.运用热力环流原理解释海陆风、山谷风、城市风等现象。2.高空的风与近地面的风的差异及其形成原因。

三、教学难点

运用热力环流原理解释海陆风、山谷风、城市风等现象。

四、教学方法

1.读图分析法 2.活动探究法 3.对比分析法

五、教学过程

1.课堂导入及目标呈现

通过与学生分享本人赴昭参赛前利用微信向朋友咨询天气这一经历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建立信任,并逐渐将学生的注意力引向课堂教学主题——大气的运动。板书呈现学习目标,以便学生明确方向,有的放矢!2.新知探究及目标达成

利用多媒体动态演示,引导学生分析冷热不均引起的热力环流,以帮助学生理解热力环流的定义及原理。

冷热不均引起的热力环流示意

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

将学生分组并鼓励他们以小组为单位,利用热力环流的原理,通过讨论交流的方式探究海陆风的规律及成因。

海陆风

创造机会,鼓励学生勇敢展示探究成果。进而引导全班同学共同分析,以便似懂非懂者懂之,懂之者熟之。

通过师生互动的方式引导学生了解并分析有关热力环流的更多案例:山谷风、城市风。

山谷风

城市风

利用多媒体展示水平气压梯度力示意图,并引导学生通过读图认知水平气压梯度力的特征:垂直于等压线,从高压指向低压。

水平气压梯度力

利用多媒体展示高空的风(北半球)示意图,引导学生读图分析高空风的风向特征:与压线平行,进而从受力情况探究其原因:主要受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的影响(摩擦力忽略不计)。

高空中的风(北半球)

利用多媒体展示近地面的风向示意图,引导学生读图分析近地面的风向特征:与等压线斜交,从高压指向低压,进而从受力情况探究其原因:主要受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的影响。

近地面的风(北半球)

3.课堂小结及目标检测

引导学生结合板书对本节课所学知识进行梳理和总结,使之系统化,并 通过针对性的检测练习,使所学知识及时得到巩固。

【例题1】地面上不同地区的热量差异会引起空气流动。下列示意图中符合热力环流原理的是„„„„„„„„„„„„„„„„„„„„„„„„„„()

【例题2】下图为“近地面的风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产生大气水平运动的原动力(字母)。该力的方向是。2.该图是(南、北)半球的空气运动示意图,判断理由是。3.F1、F2、F3对风速有明显影响的是,只影响风向而不影响风速的是。

附:板书设计

评委建议:

1.热力环流原理讲解不够深入,应进一步介绍受热不均导致的等压面变形规律。2.可通过“长发美女站海边,头发随风飘”的案例帮助学生加深海陆风的印象。3.风的受力状况分析应深入到各个力对风的具体影响。

打造简洁大气的报纸版面设计风格 篇7

自进入视觉艺术时代后, 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发生了巨大的转变。据科学测定, 人们获得的总信息量中的80%是视觉性信息。与文字性阅读方式相比, 视觉感受无疑更直接、更形象, 所以越来越多的报纸在版面设计上进行了大胆的探索和创新, 于是我们看到了浓墨重彩的、浓眉大眼的、清新淡雅的、精巧细致的等等版式。

报纸版面融合了新闻学、哲学、美学、受众心理学等众多学科知识, 因此版面的设计、版式的形成并不是随意为之的, 而应该是报纸编辑方针的体现和内容编排布局的整体表现。《黑龙江新闻》通过这些年来的探索, 根据少就是多, 简单就是美的现代主义设计理念, 形成了简洁大气的版面设计风格, 强调的是版面简洁而实用, 为人们提供了一种视觉畅游的可能性。

归纳起来, 《黑龙江新闻》改版后形成的版面风格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版面追求整体美

读者阅读报纸时, 首先会在视觉上对版面有一个整体感受。对于某一个具体版面而言, 根据总体设计的原则、内容主次的把握、色彩的安排、点线面的处理和版面布局的分寸都应统筹规划, 使局部服从整体, 版面各视觉要素间要能够形成恰当而优美的联系, 而不是孤立存在, 这就需要每个编辑设计版面的时候严格遵守既定的设计理念, 而且要求美编做到对整个报纸各个版面的设计进行协调, 这一点非常重要。

二、版面结构简单、层次清晰

稿件组织的层次越多, 版面设计的视觉中心就越多, 版面的视觉冲击力也就越难形成。我们组稿时, 只将稿件分为两个或三个简单的层次———头条稿件和一般稿件, 划版时, 先充分考虑头条的标题与图片, 把版面空间给足, 然后再在剩余的版面中考虑一般稿件的处理;在标题和图片的使用上, 一般稿件和头条拉开距离。这样, 不仅头条可以在充足的版面空间做出“视觉冲击力”, 其他稿件的弱化处理也反衬了头条的重要性。

三、原则上去除纹饰、提花等阻碍视线顺畅流动的修饰, 使用纤细清秀的线或无行线条。

为达到简约美效果, 《黑龙江新闻》在改版时舍去了甩来甩去的走文和繁缛的花线, 各种元素的简化和统一不仅方便了阅读的需要, 也产生了视觉美感。

四、不过分强调的色彩

在版面诸多构成元素中色彩是最直接、最迅速, 也是最敏感的因素, 它往往先于文字和图形给人们留下深刻的印象。但是, 色彩的过多使用会在客观上剥离版面形式与新闻内容的联系, 造成版面复杂混乱的视觉效果, 对读者理解新闻毫无帮助, 反而可能带来负作用。滥用色彩还会导致各部分相互冲突, 造成不谐调的版面效果, 这显然不利于报纸风格的塑造。

另一方面, 在版面用色上, 我们也尽量避免视疲劳度高的色调。一般来说, 高明度、高纯度的颜色刺激强度高疲劳度也大。在无彩色系中, 白色的明度最高, 明度最低的是黑色;有彩色系中, 最明亮的是黄色, 最暗的是紫色, 这就是为什么印刷用纸并不是越白越好, 用白度太高的纸印文字看起来很刺眼, 影响视力。

色彩刺激强度高, 版面当然相对跳脱一些。但这样的色彩不宜大面积使用, 出现频率也不宜高。低明度色疲劳度虽然小, 但往往会使人产生压抑感, 我们也不赞成版面设计过于暗淡。我们在实践中发现, 柔和明快的浅调暖色得到的效果比较理想。

另外, 对报纸而言, 运用色彩并不是简单的美感需求。报纸版面的色彩应该起到帮助读者便捷而有效地获取所需要的信息的作用, 所以我们在版面色彩的使用上一定要根据稿件的性质选择颜色, 但这需要组版编辑较高的文化底蕴和美术修养。

结合大气压强看物理实验教学 篇8

关键词 大气压强;实验;物理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5)17-0158-02

物理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物理实验在物理学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在教学中,物理实验能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和热情,揭示物理现象的本质,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发展探究的能力,促进学生对物理概念、规律的深刻理解,提高观察和动手能力,增强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因此,实验教学在物理教学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笔者结合大气压强一节的教学谈谈对物理实验教学的认识。

1 实验目的要明确,能够紧扣主题

实验是为教学内容服务的,教师在设计实验时要紧扣本节课的主题,明确实验要达到的教学目的,与这节课的主题有什么关系。这不仅要让教师明确,而且要让学生明确,让学生带着明确的观察目的去观察实验。如在大气压强一节教学中,从四个方面设计实验:1)让学生体会到大气压强的存在;2)让学生用教师给的几个生活中常用的物品来设计实验;3)让学生通过马德堡半球模拟实验感受大气压强比较大;4)通过录像观察托里拆利实验,计算大气压强的大小,步步深入,不仅可以达到让学生理解大气压强的目的,还能紧扣主题,可以比较好地诠释课程标准的要求。

2 实验的设计要有趣味性、新奇性或惊险性,出乎学生意料的实验通常可以收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在设计实验时要在能够得到应有的结论的同时,设计得有趣味性、新奇性、惊险性,激起学生的兴趣。人的兴趣与好奇心是相连的,通过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来引起学生的兴趣,必然能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比如在这节课的开始,笔者设计了三个实验来让学生感受大气压强的存在。

1)覆杯实验:在装满水的杯上用硬纸片盖住并倒过来,发现水并不流出,纸片也不下落,使学生开始推测大气压的存在。

2)温水“烫”扁塑料瓶:在塑料瓶中倒入少量温水(60 ℃左右)振荡几下,然后倒出,把瓶盖拧上,一会儿就会看到瓶子被“烫”扁了,使学生开始相信大气压的存在。

3)瓶吞鸡蛋实验:在实验用广口瓶中放少量细沙,然后将蘸有酒精的棉花点燃,放在广口瓶中;将剥好皮的熟鸡蛋放在广口瓶口,发现直径大于广口瓶口的鸡蛋被吞入广口瓶,同时发出“嘣”的一声,学生感到惊奇的同时,确信了大气压的存在。

这几个实验对学生来说有的具有惊险性,有的更具有新奇性,总之都是出乎学生的意料,能够让学生进行积极的思考,让学生感受到大气压强的存在,效果良好。

3 尽力开齐演示实验,在演示实验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

实验不是教师的个人表演。演示实验是做给学生看的,并要让学生在观察实验中得到结论。因此在做演示实验时,要引导学生观察出现了什么现象,能从中得到什么结论,并能够用语言表达出来。如在演示“听话的小孔”实验时,在塑料瓶的上下两端各钻一个小孔(孔的大小要适度,以小一些为宜),在瓶中装入少量的水,当松开上面的小孔时,下端的小孔会向下流水;当堵上上面的小孔时,下端的小孔就会停止向下流水。这一过程中让学生观察为什么水从孔中一会儿流出,一会儿就不流了。学生通过仔细观察,会看到在塑料瓶的上部也有一个小孔。然后让学生分析:为什么堵上这个小孔时,水不会从下端流出?松开时,水就会从下端流出?引导学生说出大气压强的存在。这样做演示实验就不仅是教师的个人表演,而是在演示实验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

此外,只要能够做的演示实验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一定要尽可能去做。比如马德堡半球模拟实验,如果用语言来描述一定不能让学生信服,如果让学生做了,参与进去了,真实感受到大气压强的威力确实很大,就更具有说服力。马德堡半球实验器材或许并不是每个学校都有,即便有,可能也会因为马德堡半球老化、抽气效果不理想而不能完成实验,那怎么办呢?其实很简单,可以到市场上买大一点儿的吸盘来代替马德堡半球完成实验,找两个力气大的学生来拉吸盘也要费很大的力,推知马德堡半球实验需要更大的力。学生有真实的体验,就会更加信服实验结论。

4 把生活中的现象搬到课堂上来,让学生体会到物理来源于生活

把生活中的一些常见的、学生习以为常的现象搬到课堂上来,不仅能使课堂内容更丰富、更形象,还能使学生感受到物理来源于生活。生活中的物理规律,比语言描述更有说服力。在教学中,笔者会提供给学生一些生活中的常见物品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感受大气压强的存在。如钢笔的笔管、吸管饮料、吸盘粘钩、塑料瓶等,这些东西在生活中常常见到,而且诸如钢笔和吸管饮料甚至就贯穿在学生的学习生活中,让学生通过这些东西来验证大气压强的存在,更能激发他们求知的欲望,更能使学生体会到物理来源于生活,也更能让学生感受到物理学科的魅力所在。如果每节课都能坚持这样做,不仅一节课的教学效率会大大提高,而且从长远来看,一定会带给学生学习物理的热情,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一定可以激发学生创新创造的热情。

5 尽可能多设计学生实验,让学生参与到实验当中

让学生在自己动手实验中感受物理的乐趣。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积极思考、动手,一定会大大提高课堂的效率。所以在教学中一定要让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物品,自己想办法设计不同的实验,要相信即使是相同的物品,不同的学生也会有不同的设计。只要教师能勇敢地放手让学生去做实验,而不是把学生都关在教室里,学生就一定能设计出让教师惊喜的实验,要充分相信学生的能动性、创造力。其实小小科学家就在学生中间,教师一定不能扼杀他们的创造力。

6 不能做的实验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来演示

在中学物理实验室中,有些实验由于条件不允许,或者在课堂上不容易演示,或者不易成功,教师可以借助新兴的多媒体技术通过录像播放一些成功的实验,或通过一些仿真实验来助力教学,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也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比如托里拆利实验是不可能演示的,原因包括:一是中学物理实验室条件不允许;二是水银有毒,存在安全隐患。因此在教学中用录像的形式让学生观看托里拆利实验,感受前辈物理学家的聪明智慧的同时,还能传递给学生为科学献身的正能量。而且可以利用托里拆利实验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本实验非要用有毒的水银,而不用水呢?学生通过推理能够得出:如果用水做实验,需要用10 m多高的玻璃管,显然这也不容易做到。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展现这些科学研究成果,借此向学生传递利用信息技术辅助学习的理念,有助于学生开展自主学习。

上一篇:刘彦霖寒假作业下一篇:事件性新闻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