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科学专业

2024-07-06

大气科学专业(通用9篇)

大气科学专业 篇1

大气科学属于相对比较冷门的学科,社会上很多人并不了解这个学科。全国只有十几所高校培养大气科学专业人才,是所谓大科学,小学科。虽然民航、水利、海洋、航海、科研院所等行业也需要少量的本专业毕业生,但绝大多数大气科学专业的毕业生主要是面向气象部门就业,因此气象行业需求成为大气科学专业建设和教学改革的导向。

高等教育作为科学技术第一生产力和人才第一资源的重要结合点,在气象事业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高等教育的改革要不断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对气象服务需求的不断增加,以及气象现代化水平的高速进展,急需培养大量适应现代气象业务需求的高素质综合型应用人才[1]。然而,随着现代气象业务和科技的快速发展,气象高等教育尚不能很好地适应全面推进气象现代化发展的需求,大气科学教学改革势在必行[2]。

一、气象部门人才需求分析

2008—2015年全国各级气象部门人才需求的总体趋势表明(如图1所示,资料来源于中国气象局官网),2008、2009年总需求数基本持平,维持在1690人左右;2010—2012年需求逐年明显增加,2012年最多达到了2641人。2013年以来又逐年减少,2015年降到了1787人,与2010年之前的水平相近。气象部门对毕业生的人才需求,与气象事业的发展状况、国家给予的与气象发展相适应的编制多少以及现有工作人员的离职情况有关。由于历史的原因,2015—2020年将是一个现职职工的退休高峰期,因此,预计未来几年气象部门的人才需求量应该至少与现在持平,不会有明显减少。随着气象事业的发展壮大,将来还会需要更多适应现代气象业务的专业人才。

从图1还可以看到气象部门对人才学历结构的需求情况,总体上说,对本科生的需求量超过对研究生的需求量,完全符合社会发展人才知识结构的基本要求。同时,2008年以来需求量的变化趋势,无论是对本科生还是对研究生的需求变化,与上述总需求量的变化趋势一致,呈现出单峰型变化特点,2012年都达到最大,2015年明显回落。但是,与需求总量变化趋势有所不同的是,研究生的需求量总体上呈增加的趋势,本科毕业生的需求总量逐年有所减少。2015年对研究生的需求数是843人,而本科生的需求量是944人,两者已经比较接近了。这是气象现代化建设和发展所要求的,气象从业人员中高学历人才相对偏少,人才队伍地域分布又很不平衡,中西部地区高层次人才尤为缺乏,因此对高层次气象人才的培养提出更多的要求。

在2008—2015年的人才总需求中,研究生的比例在30%—50%之间,气象部门对研究生学历的毕业生需求不断增大,而国家局和省地市级部门对研究生的需求比例从50%上升到85%左右,说明县级以上气象部门对学历的要求越来越高,也就是说,仅仅获得本科学历的大学毕业生进入省地市级气象局工作的机会明显减少。

对于全国各级气象部门来讲,中国气象局及直属单位与省、地市级气象单位的人才需求和上述总需求变化一致,县级气象局(站)稍有不同,2013年县级单位人才需求持续增加并超过2012年,达到近年来的最高(1183人),之后回落(如图2所示)。另外,全国县级气象局(站)有2300个左右,虽然数量上远远大于地市级以上的单位数,但人才需要总量却少于国家局和省地市级部门对人才的需求量,这是由于地市级以上部门中业务分工较细,不同岗位需要不同专业类型的毕业生完成,尤其是省级以上单位,其要求人才类型是创新型高级专业人才。而县级单位中业务性质较为简单,分工没有那么细致,要求一专多能、一人多艺,所以县级单位人才需求数量虽然不大,但人才需求类型应该属于应用型复合人才。

结合上述分析可见,县级以上气象部门人才需求量大,且对研究生需求更大,因此,高校在大气科学专业的人才培养中,要更多地从气象业务现代化发展的要求出发,培养满足社会真正需要的高层次的气象专业人才。

二、高校大气科学类专业教育现状

在我国高等院校中,开设大气科学类专业的学校只有16所,其培养大气科学相关专业的本科生和研究生,另外还有中国气象局所属的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也培养大气科学类的研究生(如表1所示)。由表1可见,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培养的大气科学类专业学生数最多,几乎超过气象部门每年人才需求的半数,其次是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北京大学、南京大学等一些“985”院校以及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主要培养大气科学类专业的研究生。

由表1可见,每年大气科学类专业高校毕业生达到2700人左右,其中本科生约1800人,占到66%;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分别占24.1%和9.9%,合计约900余人,而2015年气象部门人才需求量是本科生944人,研究生843人,数量上看高校毕业生数已经超过气象部门每年的可接收量。但并不是这些毕业生全部进入气象部门,有一些毕业生选择到民航、机场、水利、环保、海洋、高校等行业部门工作,还有一部分学生出国留学,也有一些人改行从事其他专业工作或自主创业,因此,实际上大气科学类专业的市场供需基本保持了数量上的平衡。那么,在这种看似平衡的状态下,为什么气象部门还是反映人才不够用,特别是高层次专业人才尤其缺乏呢?

注:资料来自各单位官网,取近3年招生数的近似平均数;*代表未查到准确数据,o表示不招收相应类别的学生;解放军理工大学的资料仅是无军籍地方生的数据。

三、大气科学专业教学改革的策略

2015年2月,教育部和中国气象局联合下发了《教育部中国气象局关于加强气象人才培养工作的指导意见》(教高〔2015〕2号),要求高校要创新气象人才培养机制,优化气象专业和人才结构,建立以气象行业需求为导向的专业结构动态调整机制,以培养和造就大量适应现代气象业务需求的高素质人才。同时提出“高校要强化实践教学,大气科学类专业本科生要到气象部门接受不少于2个月的实习实训”,推动气象高等教育更好地满足气象现代化建设需求,提高气象教育和人才培养质量。这也就回答了上述问题,在看似平衡的人才供求状况下,用人单位依然需要高校“培养和造就大量适应现代气象业务需求的高素质人才”,说明现行的大气科学专业教育难以满足社会需要,必须进行教育教学改革。

(一)注重高层次人才创新教育

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是刚性的,尤其是高层次创新型研究人才是稀缺资源。气象高等教育也必须面向气象行业的发展需求,制订前瞻性的博士、硕士人才培养计划,与气象部门合作共同确定可行的培养方案。除了继续在气象学、大气物理与大气环境专业以及气候学、气象灾害等方向加强高层次人才的培养外,还需拓宽研究领域和人才培养方向,加大力度在大气化学、大气探测、人工影响天气、气象经济等专业方向培养大量高端研究型人才。

在高层次人才的培养方式上,可以不拘一格,高校可以独立进行研究生教育;也可以与教育部或气象部门合作,遴选一些优秀的研究生尤其是博士生到海外交流学习;或者在国内高校、研究机构或企业间联合培养、互认学分,特别是应该鼓励交叉学科、相关领域的合作培养,以真正增强高端人才的创新能力。

(二)加强本科生素质教育,建立分类培养机制

随着我国大众化高等教育普及度的提高,本科教育渐渐成为国民的基本素质教育[3]。良好素质的形成基于扎实的通识教育,通识教育是培养学生基本的思想品德、文化素质、身体素质、心理素质,以及科学精神和人文素养,从而促使学生个性发展,开阔视野,拓宽知识领域,增强社会适应能力,有利于促进其就业、深造及终身学习能力的形成。通识教育是非专业、非职业性的教育,是一种使学生熟悉相关知识与获得知识的方法和手段的教育形式。通识教育提供的是人文教育,是通向现实生活的一座桥梁。

当然,本科教育不完全是通识教育,学生在通识教育的课程基础上,还需要学习一定深度的专业知识,为下一步深造或就业奠定基础。因此,在本科教育的后一阶段,应该建立分类培养机制,对于有志于将来在专业领域继续深造发展、愿意从事学术研究的学生,姑且称为专业学术类。而将另外一些希望本科毕业直接走向工作岗位,从事基础业务和技术型工作的学生,称为技术应用型。不同类型的学生给予不同的教育,对于专业学术类,本着厚基础、宽口径、重理论、轻专业的原则开课教学,为其将来深奥的研究工作奠定深厚的理论功底、为其不竭的创新思维与活跃的学术灵感铺设宽阔的知识面。比如,大气科学专业的学术型本科生,一定要加强数学、物理学、化学、流体力学、地球物理、地理、地质、海洋等基础学科和交叉学科的教育教学,这是大气科学研究和原始创新必不可少的重要元素。

对于技术应用型的学生,则要重应用、重技术、重实践,可以适当降低理论课程的教学要求,增设一些应用性课程,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培养其从事技术性、事务性工作的基本能力。例如,对于大气科学专业技术应用型类别的学生,可以减少一些基础课的理论学时,加大“综合气象观测”、“天气预报分析”、“气候诊断分析”、“数值预报产品的释用”等课程的实验学时,还可以增加诸如“气象资料的可视化处理”、“建筑制图”、“地理信息系统”、“公文写作”等应用型课程,培养学生实际的工作技能。从社会人才结构来讲,本科生应该多于研究生,技术应用型人才应该多于专业学术型人才。因此,高校应该切实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加大技术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为社会输送大量适用的技术人才。

(三)拓宽专业方向,强化复合型人才培养

随着现代气象科技的日新月异,气象业务的内涵不断拓展,现行的学科专业已经不能完全涵盖大气科学的所有研究内容和业务范围,专业课程体系也与当前气象核心业务中的数值天气预报、大气探测、公共气象服务、气象防灾减灾等关键领域的发展需求有较大的差距。诸如大量新型大气探测手段和仪器的推广应用,地球系统综合观测业务和气象预报预测新技术、新方法的广泛运用,以及空间天气监测与预报、海洋气象监测预报、资源气象利用等新业务的应用,对气象人才的综合素质、知识结构、专业技能、实践能力等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高校进一步拓宽专业方向,完善课程体系,更新教学内容[4],加强复合型人才的培养。

各高校可以利用自身的学科优势,建立富有特色的专业方向教学体系,在保证学生掌握大气科学基本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前提下,根据自己的特点与职业规划来选择发展方向,既增强了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也满足了气象部门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如可以开设海洋气象方向、雷电防护方向、应急减灾方向、水文气象方向等专业,满足气象部门不同业务工作的需要。有条件的高校,还可以尝试发展气象工程教育,如农业气象工程,针对精准农业中合理利用气候资源、人工小气候调控、地膜覆盖增温保墒、优化灌溉节水等技术工程进行的研究与技术应用;再如防灾减灾气象工程中的避雷检测和防雷工程,人工影响天气中的人工增雨、人工消雹消雾等技术工程,这个新型的气象工程领域急需要大量的复合型专业工程技术人员,是高等教育落后于业务需求的又一个角落。

(四)完善共享资源建设

2015年4月成立的“中国气象人才培养联盟”将为推进大气科学及相关学科的教育、研究与技术应用,实现资源共享发挥重要作用。借此联盟,高校与气象部门可以更好地开展深层次的局校合作,共建大气科学研究平台和气象人才培养基地,建立大气科学专业教学资源库,共享气象数据资料,实现高校与气象部门的双赢。

参考文献

[1]祝薇,郭丽青,黎伟标.一流大学背景下大气科学专业课程改革探研[J].高教探索,2015,(1).

[2]伍荣生.大气科学教学改革势在必行[J].中国大学教学,2002,(1).

[3]王青林.关于创新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若干思考[J].中国大学教学,2013,(6).

[4]王澄海,杨毅.大气科学专业人才培养中的“三·三”式课堂与实践教学模式[J].高等理科教育,2011,(6).

大气科学专业 篇2

行业:地球科学研究单位:国内一流大学职位:教授

定位依据

依据我的职业价值观,我倾向于“独立性”、“变异性”、“智力刺激”和“美感”,面对不同的课题进行独立的科学研究,能使前三者价值观得到满足,同时在地球科学行业经常要到野外,能看到各种各样独特的风景,使“美感”这一价值观亦得到满足。依据我的职业兴趣,我是属于IRS型——探索、现实、常规型。

A、其中最核心的“探索型”适合于独立进行科研工作;

B、同时地球系统科学研究的户外工作特点也能使“动手”这一兴趣得到满足;

C、在大学担任教学工作,与学生接触中能使我“社交”这一兴趣得到满足。TedGeballe先生曾指出:“在大学工作,最大的优点就是学生。他们生机勃勃,充满热情,思想自由,还没被生活的重压改变。虽然他们自己没有意识到,但是他们是这个社会中你能找到的最佳受众。如果生命中曾经有过思想自由和充满创造力的时期,那么那个时期就是你在读大学。进校时,学生们对课本上的一字一句毫不怀疑,渐渐地,他们发现课本和教授并不是无所不知的,于是他们开始独立思考。从那时起,就是我开始向他们学习了。”依据我的职业性格,NT偏爱的人有着天生的好奇心,喜欢梦想,有独创性、创造力、洞察力,有兴趣获得新知识,有极强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他们是独立的`、理性的、有能力的人。人们称NT是思想家、科学家的摇篮,大多数NT类型的人喜欢物理、研究、管理、电脑、法律、金融、工程等理论性和技术性强的工作。

二、职业生涯发展路线

合肥工业大学学士→大学博士→地球科学研究所研究员→大学教授

三、规划与实施

1、长期计划职业生涯规划——宏观阐述年龄阶段职业发展目标发展阶段阶段相关描述

19~22

大学本科毕业,申请修读博士学位准备期

专业技能与社会交际二者同步发展,积累能力资本。

23~26修读博士学位,申请研究所职位探索期初步了解行业,把握自身需求以及发展方向,开始相关研究能力的培养和职位经验累积。27~30成为助理研究员建立期开始职业探索,初步确立研究方向。31~35成为副研究员发展期开始参与科研项目。

36~40

成为研究员,申请大学教授职位主持或参与重大科研项目,专心于学术论文、专利和著作。

40~50

成为大学教授,在学术专业方向取得优秀成果巅峰期创造出一批有影响力的学术论文、专利、著作,同时兼顾教学研究工作。

51~60

保持专业研究能力水平,着手培养下一代科研人才

成熟期

时刻保持学习的心,在专业领域的研究不至于落后,同时将重心转移至指导研究生的工作。

60~65实现研究所内部人员的良性交接

衰退期完成在大学的使命,开始转向实现人生的其他梦想。

2、短期(大学本科阶段)规划目标——微观阐述

大一

试探期

专业技能确保各科成绩在70分以上,假期参加与专业相关的社会实践;开始准备大学英语四级、六级考试和计算机二级考试。

在为学校师生服务的过程中培养自己的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参加学校一到两个团队比赛,培养自己的合作能力。

大二

定向期

专业技能确保各科成绩在85分以上,假期参加与专业相关的社会实践;大学英语四级考试550分,六级考试480分,开始准备

新托福考试;通过计算机二级考试。社会交际参加学校一到两个社团,在为学校师生服务的过程中培养自己的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参加学校一到两个团队比赛,培养自己的合作能力。

大三

冲刺期

专业技能

确保各科成绩在90分以上,开始辅助老师做一些科研项目,假期参加与专业相关的社会实践;新托福考试100分。

相近专业同学之间合作申请科研项目创新基金,合作进行科学研究。(祝福语 lLYsC、Cn)

大四分化期

大气科学名词(第三版) 篇3

云厚度 vertical extent of a cloud 云底和云顶之间的垂直距离。

云高 cloud height 云底距地面的高度。

云状 cloud form 云的外形特征。包括云的尺度, 在空间的分布情况、形状、结构, 以及它的灰度和透光程度。

云分类 cloud classification

根据云的特性和形成过程将云区分归类的体系,通常考虑的几个因子是:云的外观、高度、形成过程和云粒子组成。我国按云底高度将云分为低、中、高3族,然后再区分为10属(卷云、卷层云、卷积云、高层云、高积云、层云、层积云、雨层云、积云和积雨云),并进一步细分为29类(如淡积云、碎积云、透光层积云、堡状高积云、毛卷云等)。

云族 cloud etage

根据云层经常出现的高度对云进行的分类。

低云 low cloud

云底距地面2 km以下的云层。

中云 middle cloud

云底距地面高度分别是2~4 km(极地),2~7 km(温带), 2~8 km(热带)的云。

高云 high cloud

云底距地面高度分别是3~8 km(极地),5~13 km(温带),6~18 km(热带)的云。

云底 cloud base 云的下边界。

云顶 cloud top 云的上边界。

云幂 cloud ceiling

曾称“云幕”。在阴天和多云(云量超过7成)条件下,对视程产生阻挡作用的云底高度最低时的云层。

云量 cloud amount 云遮蔽天穹的成数。

总云量 total cloud cover

天穹被全部云遮蔽的成数。

云属 cloud genera

根据云高、外形和形成过程,对云层进行的分类。其名称和代号为:卷云(Ci)、卷层云(Cs)、卷积云(Cc)、高层云(As)、高积云(Ac)、积云(Cu)、积雨云(Cb)、层积云(Sc)、层云(St)、雨层云(Ns)。

云种 cloud species

根据云的外形、尺度、内部结构和形成过程等特征,对云属进行的分类。分类如下:毛(fil)、钩(unc)、密(dens)、堡状(cast)、絮状(flo)、 成层状(stra)、薄幕[状](nebu)、荚状(lent)、碎[状](fra)、淡[状](hum)、中展(med)、浓(cong)、秃[状](calv)、鬃[状](cap)。

云类 cloud variety

根据云的排列方式及其透光程度,对云种或云属进行补充性描述。有以下几类:乱(int)、脊[状](vert)、波状(und)、辐辏[状](rad)、网状(lac)、复(dup)、透光(tra)、漏隙(per)、蔽光(op)。

卷云 cirrus, Ci

带有丝缕状结构和光泽的,白色孤立的薄片状或狭条状的高云。

毛卷云 cirrus fibratus, Ci fil

白色明亮的云片, 带有卷曲或平直的丝缕结构。

密卷云 cirrus spissatus, Ci dens

较密实的卷云片, 有些部位略带灰色,丝缕状结构显得比较混乱。

伪卷云 cirrus nothus, Ci not

由鬃积雨云顶部脱离母体而成,云体较大而厚密,有时呈砧状。

钩卷云 cirrus uncinus, Ci unc

丝缕状结构由云中倾斜下垂, 整个云体呈逗点形状。

卷层云 cirrostratus, Cs

白色透明的云幔, 有丝缕状结构或呈均匀薄幕状, 可以部分或全部遮蔽天穹, 常伴有晕。

毛卷层云 cirrostratus fibratus, Cs fil

丝缕状结构明显的卷层云。

薄幕卷层云 cirrostratus nebulosus, Cs nebu

分辨不出细微结构的均匀卷层云, 通常伴有晕的现象。

卷积云 cirrocumulus, Cc

由形似涟漪或豆粒的小云体组成的白色透明的云片、云条或云层, 云的单体视角宽度不超过1°的高云。

高积云 altocumulus, Ac

由众多白色或灰色带有阴影的云块组成的中云, 云块单体呈不同形状, 云块的视角宽度为1°~5°。

透光高积云 altocumulus translucidus, Ac tra

云层中大部分云体比较透明, 可分辨出日、月位置的高积云。

蔽光高积云 altocumulus opacus, Ac op

云个体之间没有云缝,大部分云体阴暗到可以遮蔽日、月位置的高积云。

荚状高积云 altocumulus lenticularis, Ac lent

云体形如透镜或豆荚,边界明显的高积云,常由许多个体连成云片。

积云性高积云 altocumulus cumulogenitus, Ac cug

积云或积雨云消退,在中云高度平衍而成的高积云。

絮状高积云 altocumulus floccus, Ac flo

带有积状云外形的高积云云团, 云团下部比较破碎, 经常出现雪幡。

堡状高积云 altocumulus castellanus, Ac cast

顶部显示出积状云突起的高积云, 在水平云底上呈现如城墙的垛状。

高层云 altostratus, As

可部分或全部遮蔽天穹的均匀云层,常为灰白色或灰色。

透光高层云 altostratus translucidus, As tra

云层大部分足够透明, 因而能显示出日、月位置的高层云。

蔽光高层云 altostratus opacus, As op

云层大部分不透明, 无法显示出日、月位置的高层云。

积云 cumulus, Cu

轮廓分明, 顶部凸起、云底平坦的直展云。

淡积云 cumulus humilis, Cu hum

处在发展初期, 垂直厚度仍小于水平尺度的积云。

中展积云 cumulus mediocris, Cu med

由淡积云继续发展到云顶开始显示出小型的隆起和对流泡体的积云。

碎积云 cumulus fractus, fractocumulus,Fc

边缘破碎, 外形变化也较迅速的积云碎块。

浓积云 cumulus congestus, Cu cong

垂直发展厚度超过水平宽度, 顶部显示花椰菜形对流泡体的积云。

积雨云 cumulonimbus, Cb

浓厚庞大的云体, 垂直发展旺盛, 云顶随云的发展逐渐展平成砧状, 并出现丝缕状的结构的直展云。常伴有雷阵雨。

秃积雨云 cumulonimbus calvus, Cb calv

由浓积云继续发展到云顶接近对流层顶, 使云顶变平而边界模糊,形成白色丝缕般的冰晶结构。

鬃积雨云 cumulonimbus capillatus, Cb cap

充分发展的积雨云。云顶向外平展并出现明显的丝缕状结构,多呈马鬃状或砧状。

层积云 stratocumulus, Sc

由众多白色或灰色云块组成的低云,常带有阴暗部分,云块单体具有不同形状,但视角宽度大于5°。

透光层积云 stratocumulus translucidus, Sc tra

云层中大部分云体比较透明的层积云, 可分辨出日、月位置。

蔽光层积云 stratocumulus opacus, Sc op

大部分云体阴暗到可以遮蔽日、月的层积云。

积云性层积云 stratocumulus cumulogenitus, Sc cug

在积云消退过程中平衍而成的层积云。

堡状层积云 stratocumulus castellanus, Sc cast

形状与堡状高积云相似的层积云, 云体视角宽度大于5°。

荚状层积云 stratocumulus lenticularis, Sc lent

形状与荚状高积云相似的层积云, 云体视角宽度在5°~30°。

层云 stratus, St

云底很低,呈灰色或灰黑色的均匀云层。

碎层云 stratus fractus, Fs

由层云分裂或由雾抬升而成的不规则碎片, 形状多变,呈灰色或灰白色。

碎雨云 fracto瞡imbus, Fn

雨层云底部, 云体小而破碎的低云。

雨层云 nimbostratus, Ns

灰暗深厚的云层, 或多或少有降雨或降雪的低云。

层状云 stratiform cloud

布满全天或部分天穹的均匀(指厚度、灰度和透光程度均匀)云层。

弧状云 arc cloud

又称“弧状云线(arc cloud line)”。位于雷暴云系前沿,呈圆弧状分布,或与雷暴云系主体脱离呈圆弧状分布的积云线。

积状云 cumuliform cloud

孤立、分散、垂直发展的云块。

山帽云 cap cloud

湿空气经地形强迫上升冷却和凝结而在孤立山峰上空形成的几乎不动的静止云。它是幞状云的一个特例。

旗云 banner cloud

山脊或山峰附近形成的静止地形云,从山峰向下风方向呈三角旗形随风飘移。

滚轴云 rotor clouds

在大的山脉顶的下风方向形成的湍动的高积云型的云,云中的气流绕着平行于山脉的轴旋转。

驻云 standing cloud

维持在山峰或山脊处不移动的云。

锋下云 subfrontal cloud

因锋面降雨造成空气湿化后由湍流作用在锋面下所形成的云。

上滑云 upglide cloud

在不连续的锋面上作上升运动的湿气团内,因水汽凝结而形成的云。

波状云 wave cloud

在跨越丘陵或山脉的气流中形成的位于驻波波锋处的地形云。

直展云 cloud with vertical development

垂直发展旺盛的对流云体, 其云底处于低云高度, 而云顶则达到高云的高度。

附属云 accessory cloud

伴随其他云出现的云,其范围一般比后者要小,它与主体分离或有时部分与主体合并。一种特定的云可同时伴有一种或几种附属云。幞状、缟状都是附属云。

冷云 cold cloud

由过冷却水滴组成的云。

过冷云 supercooled cloud

由温度低于冰点的液态小水滴组成的云。

湍流云 turbulence cloud

在湍流大气层上部形成的云。

暖云 warm cloud

由温度高于0℃的水滴组成的云。

冰云 ice cloud

由冰晶组成的云。

水云 water cloud

由水滴组成的云。

[冰]雹云 hail cloud

构成降雹的强对流云。

云带 cloud band

具有明显长轴的接近连续的云,云的长宽比至少为4∶1,云宽度大于1个纬度。

云堤 cloud bank

通常是远处看到的轮廓较为清晰的云团,它遮盖了相当一部分地平线处的天空,但并不向当顶延伸。

降水 precipitation

自云中降落到地面上的水汽凝结物。有液态或固态两种降水形式。

降水量 amount of precipitation

一定时段内液态或固态(经融化后)降水, 未经蒸发、渗透、流失而在水平面上累积的深度。以毫米为单位。

最大降水量 maximum precipitation

在一定时段,一定地区(或地点)实测或调查到的降水量极大值。

降水强度 precipitation intensity

单位时间内的降水量。

阵性降水 showery precipitation

降水时间短促, 开始及终止都很突然, 且降水强度变化很大的降水。

对流性降水 convective precipitation

来自对流云中的降水。常呈阵性。

非对流性降水 non瞔onvective precipitation

来自非对流云中的降水。常呈连续性。

雷雨云降水 thundery precipitation

在诸如砧状积雨云的云中产生的阵雨形式的降水。

地形降水 orographic precipitation

湿空气流沿地形抬升而形成的降水。

雨 rain 液态降水。

暖雨 warm rain 从温度高于0℃的暖云中降落的雨。

雨凇 glaze 过冷却雨滴碰到冰点附近的地面或地物上, 立即冻结而成的坚硬冰层。

雨量 rainfall [amount]

液态降水的量。

连续性降水 continuous precipitation

持续时间较长、强度变化较小的降水。

间歇性降水 intermittent precipitation

降水时有时无、强度时大时小的非阵性降水。

阵雨 showery rain

液态阵性降水。

冻雨 freezing rain

过冷却水滴与物体碰撞后立即冻结的液态降水。

晴空雨 serein

当观测点上空的云已经消散或移走时,从晴空降落雨滴的现象。

过冷却雨 supercooled rain

由温度低于冰点的液态小水滴组成的雨。

毛毛雨 drizzle

由直径小于0.5 mm的水滴组成的稠密、细小而十分均匀的液态降水。

小雨 light rain

1小时内雨量小于等于2.5 mm,或24小时内雨量小于10 mm的雨。

中雨 moderate rain

1小时内雨量为2.6~8.0 mm,或24小时内雨量为10.0~24.9 mm的雨。

大雨 heavy rain

1小时内雨量为8.1~15.9 mm,或24小时内雨量为25.0~49.9 mm的雨。

暴雨 torrential rain

1小时内雨量大于等于16 mm,或24小时内雨量大于等于50 mm的雨。

雷阵雨 thunder shower

雷雨云(如鬃积雨云)中降落的阵性雨。

季风雨 monsoon rain

与季风相联系的降水,通常很强。在东南亚大部分地区这种雨季大约开始于5月末,而在印度开始于6月中旬或下旬。

地方性降水 local precipitation

在有限的地区内, 受该地区的地理位置、地形特点、地表状况影响而产生的带有地方性特征的降水。

地形雨 orographic rain

由于地形抬升作用而形成的液态降水。

露 dew

空气中水汽凝结在地物上的液态水。

冻露 white dew

在温度下降到0℃以下时露水被冻结成的白色凝聚物。

霜 frost

夜间地面冷却到0℃以下时, 空气中的水汽凝华在地面或地物上的冰晶。

白霜 hoar frost

冰的沉淀物,一般呈鳞状、羽状或扇状。它形成于表面足够冷(通常由于夜间辐射造成)的物体上。这类物体表面冷的程度足以使周围空气中所含的水汽直接凝华于其上。

初霜 first frost

每年秋末冬初第一次出现的霜。

终霜 latest frost

每年冬末春初最后一次出现的霜。

辐射霜 radiation frost

由下垫面夜间辐射冷却到0℃或0℃以下引起的霜。

雪 snow

由冰晶聚合而形成的固态降水。

雨夹雪 sleet

雨滴和雪同时降落的天气现象。

阵雪 showery snow

降落时间短促,开始和终止都较突然的雪。

米雪 snow grains

由直径小于1 mm的白色不透明冰粒组成的固态降水。

湿雪 wet snow

包含大量液态水的雪。如果水完全充满了雪中的空隙,则归类于极湿雪。

干雪 dry snow

雪中的空隙被空气充满,液态水含量很少的雪。

雪暴 snowstorm

伴有强降雪的风暴。在其过境时,有强吹雪,水平能见度小于1 km。

吹雪 driven snow

阵风将雪片(雪花、雪粒)吹扬到离地面一定高度上的天气现象。

低吹雪 drifting snow

低于水平视线以下的吹雪。

高吹雪 blowing snow

高于水平视线以上的吹雪。

雪量 snowfall [amount]

一定时段内,单位面积上降雪的质量(g/cm2)。

雪水当量 water equivalent of snow

雪融化后所应该得到的水量。

雪深 snow depth

从积雪表面到地面的深度。

积冰 icing

各种降水或雾滴与地面或空中冷却物体碰撞后冻结在其表面上的现象。

电线积冰 wire icing

发生在野外架空电线上的积冰现象。

[冰]雹 hail

从对流云中降落的由透明和不透明冰粒相间组成的固态降水。

冰丸 ice pellet

透明的球状或不规则形状的固态降水。

冰暴 ice storm

以冻雨或冻结的液态降水为特征的扰动天气现象。

雹暴 hail storm

强冰雹降水天气,具有很大的破坏性。

雾凇 rime

在空气层中水汽直接凝华,或过冷却雾滴直接冻结在地物迎风面上的乳白色冰晶。

霰 graupel

又称“软雹”“雪丸”。由白色不透明的球形或锥形(直径约2~5mm)的颗粒组成的固态降水。

雾 fog

近地面的空气层中悬浮着大量微小水滴(或冰晶),使水平能见度降到1 km以下的天气现象。

干雾 dry fog

没有使暴露面潮湿的雾。

雾堤 fog bank

通常由局地条件引起、可在远方看到的,在一个宽约数百米的小区域上空扩展的雾。

冻雾 freezing fog

由过冷水滴形成的雾,当这种雾与物体接触时会发生冻结,从而在物体表面产生一层雾凇。

轻雾 mist

曾称霭。空气层中悬浮着微小水滴或吸湿性潮湿粒子, 使地面水平能见度在1~10 km之间的天气现象。

湿雾 wet fog

含有较大水滴, 能使暴露在其中的物体湿润并有液态水沉积的雾。

海雾 sea fog

海面上空形成的平流雾。

冰雾 ice fog

由悬浮在空气中的大量微小冰晶组成的雾。

锋面雾 frontal fog

与锋面活动相联系的雾。

浮尘 suspended dust

大气科学专业 篇4

关键词:动力气象学,课程建设,非大气科学

本文以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为数学与应用数学学院开设的《动力气象学》课程为例,从教学目标与教学任务、教学内容与教材、教学方法和考核等方面对非大气科学专业《动力气象学》课程建设进行探讨。

一、教学目标与教学任务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数学与应用数学学院开设《动力气象学》课程主要是针对应用数学专业。此课程的先修课程有高等数学、流体力学、大气物理学、天气学原理等,在讲授过程中要注意与先修课程的衔接,在大气动力学的整体框架内讲述大尺度大气动力过程。 掌握基本的动力气象学理论对于理解和掌握后续的专业课程(例如《中小尺度大气动力学》和《热带大气动力学》)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应用数学专业《动力气象学》一般在大三下学期开设。

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深入地理解大气动力学的基本理论,了解近代动力气象学的主要进展,掌握大气运动过程的动力学分析方法和基本原理,从而使学生具有一定的理论水平与科学研究能力,为将来从事气象相关工作及研究工作打下基础。

本课程的教学任务是:(1) 系统掌握大尺度大气动力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2) 掌握大气动力学主流理论和学说,并理解各理论、学说之间的有机联系,了解大气动力学进展和发展趋势;(3) 强化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培养从实际过程中提出问题,利用大气动力学基本原理分析实际大气过程的能力,培养通过对实际大气过程的分析,提出所研究气象问题的物理模型、数学模型、求解方法,然后分析、认识实际大气过程规律和机理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与教材

非大气科学专业《动力气象学》课程没有必要涉及动力气象学的所有内容。结合应用数学专业的特点和需求,选择的教学内容以经典动力气象学的核心内容为主。考虑到应用数学专业大学生的实际,教学内容侧重基本概念、理论和公式推导。表1列出了具体教学内容和课时安排。第1章绪论对课程进行概述,简要介绍动力气象学的研究对象和发展简史。第2章是针对非大气科学专业学生缺乏相应基础而安排的流体力学、大气物理学方面的基础知识。第3~11章是动力气象学的主要内容,也是课程学习的重点,包括描写大气运动的基本方程组,分析各项力,用尺度分析简化方程组,坐标系的变换,自由大气中的平衡流场,环流定理和涡度方程,大气能量学,大气行星边界层,大气中的基本波动及稳定性理论。从物理定律出发,从理论上揭示天气过程的发生发展规律和机理。教学内容由浅入深,由易到难逐渐递进,以便学生理解吸收。

目前国内动力气象学的教材主要是参考英文版 《Introduction to Dynamic Meteorology》[1]编写而成,在各个大学使用的主要教材是《动力气象学》[2,4],因此本课程将以2004年出版的《动力气象学》[2]为主要参考书, 并结合其余几本教材特别是英文原版教材进行补充。

三、教学方法和考核

1.教学方法。(1)采用多媒体PPT和板书相结合的教学方式。近些年来,多媒体教学已经越来越成为课堂教学的主要方式。动力气象学涉及很多抽象的概念和复杂的空间结构(例如球坐标系与局地直角坐标系),关于公式和方程的推导也很多,因此本课程除了运用多媒体教学之外,板书也是重要的辅助教学手段。特别是涉及到公式及方程的推导时,通过板书一步一步地详细分析,更容易引导学生的思路,抓住学生课堂上的注意力,加强和学生在课堂上的互动。另一方面,通过多媒体教学,使用图片和动画对动力气象学的一些抽象的基本概念和理论进行形象地讲解, 不仅可以使学生更容易接受和理解这些概念和理论, 并且更能引起学生对这门课程的兴趣。例如,第三章在讲解局地直角坐标系和球坐标系中方程组的形式时,需要学生在头脑中建立三维空间结构,理解各种坐标系的定义以及相互转换,此时使用图片和动画, 甚至是在课堂上拿一个篮球作为实例,就可以形象直观地展现这些坐标系的定义和关系,如此学生比较容易理解这些内容并且不容易忘记。(2)由于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侧重基本概念、理论和公式推导,公式较多并且理论性强,学生可能会觉得越学越枯燥,容易产生学习懈怠,学习兴趣较低。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积极调动学生的兴趣,尽量多地理论联系实际去讲解, 增加与这门课有关的一些应用。例如在介绍非线性动力学时,可以讲解“蝴蝶效应”这一热门话题。再如在讲授地转平衡时,可以将其与实际业务中使用的天气图结合起来。对于这门理论课程,不但要重视课堂教学,还要加强业余时间学生与教师的交流,促进学生对本课程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主学习能力。

2.考核。课程考核是检验学生学习效果的一种手段。本课程采用多种形式的考核方式,课程总成绩由平时成绩、期中和期末考试成绩三部分组成,分别占总成绩的20%、20%和60%。平时成绩是由课堂出勤率、作业完成率以及课堂回答提问的方式组成,这样对于及时了解学生对课程的掌握程度比较有效,也便于教师及时对授课方式和授课速度进行调整。期中和期末考试采用闭卷形式,但是不要求学生机械地背诵公式,在试卷中会给出可能用到的重要公式,使学生在学习本课程的过程中注重对概念和理论的理解和分析。

四、结语

《动力气象学》是一门专业核心课程,理论性很强。开设本课程的大多是大气科学专业,非大气科学专业开设《动力气象学》,不能简单地照搬大气科学专业的课程大纲。我院已在非大气科学专业(包括大气物理、大气探测、海洋科学等)开设该课程,已经具有一定的实践经验,有的学生学习本课程后转而对大气科学专业产生兴趣并考取本专业的研究生。因此本文在之前的教学实践基础上,探讨了本课程的教学目标与任务、教学内容与教材、教学方法和考核等课程建设和相关教学经验,为我院对应用数学专业开设《动力气象学》课程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Holton J.R.An introduction to dynamic meteorology.Fourth edition.Academic Press,2004.

[2]吕美仲,侯志明,周毅.动力气象学[M].北京:气象出版社,2004.

[3]贺海晏,简茂球,乔云亭.动力气象学[M].北京:气象出版社,2010.

南大大气科学就业前景 篇5

主干学科:大气科学、环境科学

主要课程:大气科学概论(地球科学概论)、大气物理学、大气探测学、天气学、大气动力学基础、近代气候学基础等。

专业概况

教学实践

包括天气学实习、大气探测实习和毕业论文等,一般安排10~20周。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有扎实的大气科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够在大气物理、大气环境、大气探测、气象学、气候学、应用气象及相关学科从事科研、教学、科技开发及相关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培养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大气科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科学思维与科学实验(包括野外实习和室内实验)方面的基本训练,具备良好的科学素养,具有进行大气科学基础研究或应用研究,进行理论分析、数据处理和计算机应用的基本技能。具有较强的知识更新能力和较广泛的科学适应能力。

就业方向

1.掌握系统的数学、物理、化学、计算机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2.具有扎实的大气科学的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进行大气探测的技术和分析的基本方法;

3.了解相近专业的一般原理和知识;

4.了解国家科技发展、环境保护、知识产权等有关政策和法规;

5.了解大气科学及相关学科发展的理论前沿和最新发展动态;

6.掌握资料查询、文献检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实验设计,创造实验条件,归纳、整理、分析实验结果,撰写论文,参与学术交流的能力。

开设院校

[广东]中山大学[浙江]浙江大学[江苏]南京大学[甘肃]兰州大学[安徽]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广东]广东海洋大学[云南]云南大学[四川]成都信息工程学院[江苏]南京气象学院

[标签:大学,就业,力学,环境,自我介绍]

大气科学专业 篇6

关键词 大气科学概论 教学改革 教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Discussion on Introduction to Atmospheric Science

Course Teaching Reform Practice

QI Li

(College of Atmospheric Sciences, Nanjing University of Information Science & Technology, Nanjing, Jiangsu 210044)

Abstract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need for "Introduction to atmospheric science" courses open for all college students, and from the teaching objectives, teaching content and teaching methods, the curriculum focuses on the methods and measures some reforms in teaching.

Key words Introduction to Atmospheric Science; teaching reform; teaching research

大气对于地球以及生活在地球上的动植物而言,其重要性无可置疑。“想象一下没有大气层的地球吧。地球表面起伏不平,被流星撞击得坑坑洼洼。紫外线和太阳耀斑粒子流肆意撞击着地表,生命无法存在。昼夜温差以及赤道和极地间温差巨大得惊人。这一荒芜的行星与我们的绿色地球家园之间的天渊之别就源于大气层的存在”。大气科学就是研究大气的各种现象及其演变规律,以及如何利用这些规律为人类服务的一门学科。它的研究对象是气候系统五大圈层,即覆盖整个地球的大气圈、水圈、冰雪圈、岩石圈和生物圈,研究它们相互作用的物理和化学过程。当今世界面临的防灾减灾、可持续发展、环境保护、资源开发等一系列重大问题,无不与大气科学密切相关,大气科学的重要性更加日益凸显。因此,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于2008年向所有大学生开设大气科学概论课程,将大气科学知识作为素质教育的内容之一,并在2010年组织大气科学相关学院的部分教授和专家,在中国气象局和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局校共建项目的支持下,编写了《大气科学概论》教材。

1 明确教学目标

许多学生对大气科学的认识片面,将它等同于天气预报,没有认识到学习大气科学的真正价值。大气科学概论课程力图改变同学们认识上的误区。大气科学不仅仅是天气预报,它旨在全面地了解气候系统五大圈层共同作用、协同发展的基本原理,要综合气象学、大气物理、大气探测和应用气象学的基础知识,使所有大学生树立科学的自然观、辩证观和可持续发展观。

大气科学是一门典型的交叉学科。它不仅涉及到物理、化学、流体力学、数学等学科,还与地球科学、社会科学、生态科学等方面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随着全球变暖,极端灾害天气和气候频发,减缓和应对气候变化的需求更加迫切,大气科学的内容也不断丰富和发展,社会功能不断加强。大气科学概论课程的开设,将一些最新的大气科学知识和进展引入课堂,使学生了解近代大气科学取得的巨大成就及未来发展的热点问题,能有效地扩充学生的知识面。学生们不但能够看懂天气预报,还可以运用大气科学知识对社会中发生的自然现象进行解释。例如,2013年袭击菲律宾、造成该地6009人死亡(截至2014年1月7日)的超强台风海燕,它究竟是什么天气系统?通过本课程的介绍同学们知道了什么是台风,它如何生成、发展,影响它移动路径的因子有哪些,预报热带气旋登陆和路径的难点是什么。2013年雾霾污染涉及了中国四分之一的国土面积,影响人口约6亿。那么这一现象是如何造成的?通过本课程的介绍,学生们知道了什么是雾霾,它的颗粒物来源有哪些,应该如何防治,应该如何保护环境,在全球变暖的大环境下该如何减排限排。从而激发学生们爱护地球、保护环境的意识,树立正确的自然观和价值观。

2 教材选择

教材选用何金海、郭品文、银燕和申双和主编的《大气科学概论》(气象出版社,2012年5月)。中国气象局1992年确定气象事业为探测、预报预测、应用服务“三大块”结构。因此该教材由基础篇、探测篇、预报篇、应用篇四大部分组成。第1章为概述,基础篇(第2-5章)介绍大气成分与结构、大气现象、大气系统的能力收支与平衡、大气运动的规律与特征。探测篇(第6-9章)介绍常规气象观测、天气雷达、气象卫星原理及其应用、大气探测新技术。预报篇(第10-15章)介绍气旋与反气旋、气团和锋、天气预报的基本方法和技术、季风与中国雨带、厄尔尼诺和南方涛动、气候变化。应用篇(第16-20章)介绍农业气象、气象能源、交通气象、健康气象、气象减灾防灾。这本教材不仅能适应大气科学教学的需要,而且对从事气象行业工作者和其他大气科学爱好者也有参考价值。

(下转第147页)(上接第110页)

3 教学内容精选

课程的学时有限,对于不同专业的学生分别设置为16学时和32学时。在有限的学时内,如果内容面面俱到,学生会感觉庞杂,难以形成系统。如果内容过难,对于文科、工科的同学而言学习起来过于吃力,也会失去兴趣。因此,本课程的教学内容设置的原则是在涵盖大气科学概论课程主体内容的基础上,尽可能多地引入大气科学研究的重大进展,并将气象灾害、资源短缺、环境恶化等社会热点问题、重大环境问题结合起来,系统讲述。

4 改革教学方法

为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应适当调整教学手段和方法,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并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一方面,充分利用现代教学手段,采用大量生动的图片、短片视频等素材内容,以图文音画并茂的高质量课件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习兴趣。另一方面,讲课时注意引导启发。以气象灾害、环境恶化等社会热点问题入手,抛出问题,启发同学们思考,通过实例深入浅出地讲解难点、重点问题。如果课时允许,可以安排一次讨论课,学生们以小组为单位,结合课本选取感兴趣的话题,效果很好。

5 总结和讨论

针对所有大学生开设的大气科学概论课程,通过上述一系列的教学实践和教学方式的改革,使得大学生对于大气科学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也初步建立了爱护地球、保护环境的良好意识,形成了正确的环境观和价值观,基本上取得了预期的教学目的和效果,2008年,大气科学概论第一年向所有大学生讲授,3000多名学生都取得了良好以上的成绩。然而,大气科学概论课程的教学和实践还存在有待探讨改进的空间。作为一门面向所有大学生开设的课程,如何在不过多涉及数学、物理公式的基础上清楚地阐明大气科学基本概念,如何将最基本的科普知识与大气科学的最新进展相结合,如何将趣味性与科学性相结合,如何将书本知识与实践动手能力和素质教育相结合,是本课程的难点,也是决定课程教学效果良好与否的关键所在。因此,要培养高素质创新性人才,还需要积极进行课程教学与实践的改革,在教学实践过程中不断摸索,结合社会热点问题不断调整教学内容,随时补充大气科学学科最新的研究进展,寻找最适当的教学方式。

参考文献

[1] 美国大气科学和气候专业委员会,美国地球科学环境和资源委员会, 美国国家研究委员会.进入21世纪的大气科学.郑国光,陈洪滨,卞建春等译.气象出版社,2008.

[2] 王澄海,杨毅.大气科学专业人才培养中的三三式课堂与实践教学模式.高等理科教育,2011(6).

大气科学专业 篇7

然而, 很多小学科专业虽然招生规模小, 但毕业生的就业形势好, 社会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招生人数逐年上升, 有很好的发展前景。另外, 小学科处于起步阶段, 参考书较少, 小学科专业教材可作为业务用人单位的参考书, 对提高图书的销量有很大帮助。这就给承担小学科专业教材出版单位创造了机遇, 提供了可开发、拓展资源和补充教材品种的机会;当然, 这也是一种挑战, 需要小学科教材出版单位克服困难、多想办法, 通过结合市场的调研、找准选题的定位、物色合适的作者、把控编辑加工的质量和良好的营销宣传等, 出版小学科专业精品教材, 更好地为小学科发展服务。

下面就以大气科学专业教材为例, 分五个方面介绍做好小学科专业教材策划工作的几个关键点。

一、注重科学调研, 将调研做细做微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调研是做好图书策划出版的出发点和基础, 对小学科专业教材更是如此。相对大学科而言, 小学科涉及的面较窄, 灵活性强, 调研的对象更直接、更少, 可较直接快速地获取调研结果, 将调研做细做微。通过对学科发展和课程设置、市场同类书、读者需求入手进行科学调研, 对小学科教材有较充分的把握和认识。

(一) 调研学科发展和课程设置情况

学科发展和课程设置与教材出版密切相关, 所有教材出版都要进行学科发展和课程设置调研, 而小学科教材因为出版风险较大, 更要进行全面而细致的学科发展和课程设置调研。也因为涉及面较窄, 可以将调研做得更细。学科发展调研可通过检索文献、走访座谈、实地考察和专家咨询等形式完成, 主要调研开展小学科专业的院校分布情况、人才培养需求、用人需求以及学科体系及学科发展趋势。小学科课程设置可通过相关院校的教务部门、具体教师、学生, 获取相应的教学计划或培养计划等相关材料, 也可以直接通过课表进行查询。调研内容包括有哪些专业、哪些课程, 课程是理论课还是实践课, 是必修课还是选修课, 各专业分别有多少人等。通过以上调研, 对小学科发展状况和课程设置情况有更深入了解, 为策划相应品种的教材打下基础。

(二) 调研同类教材

对同类教材的调研可以启发策划者在选题过程中产生很多有益的想法, 同时取长补短, 使选题策划更顺畅和完善。除了调研同类教材排版设计、装帧、定价等, 小学科教材内容陈旧, 更新不及时, 调研时不仅要在学生中调研, 更要在一线任课教师中调研, 有的甚至要在业务人员中调研, 主要调研已有教材的编写体例、内容取舍、使用现状、存在问题及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和销售量等。在《大气物理学》策划之初, 笔者曾前往相关院校, 与任课教师、在校学生及业务人员进行深入交流, 收集了大量的调研信息, 分析汇总之后, 发现已有教材存在内容的广度与深度、专业知识与业务的结合、内容编排方式、教师与学生的互动四个方面的问题, 因此对策划方案进行了完善, 促进了组稿成功。

(三) 调研读者需求情况

读者是教材的直接使用者, 是教材的最终和最根本的服务对象, 选题策划时必须了解读者的需求。小学科教材的专业性强、招生人数有限, 更需要切实了解读者的深层次需求。在学生中调研的同时, 在一线教师中调研。主要调研读者需求的内容、品位、版式、开本、可接受的价格幅度、进入市场的实际和期限、印量等。笔者所在出版社在策划《农业气象学》时, 针对学习农业气象专业的学生大部分来自农村, 可接受的定价较低的特点, 采用低定价战略, 迅速占领市场, 年销售量在1万册以上, 已重印十几次, 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二、找准选题定位, 抓住选题特色

所谓找准选题的定位, 就是在选题策划时预先确定选题的“位置”[1]。选题的定位准确, 特色明显, 是选题获得竞争优势的核心力量。明确选题的读者定位是选题策划的基础。读者定位不明确, 必然策划不出好的选题。这对所有图书如此, 对又专又窄的小学科专业教材更是如此。

找准小学科专业教材选题的定位, 抓住选题的特色, 一方面要确定教材的读者定位。读者定位包括读者群的定位和读者群需求的定位。因此, 在进行读者定位时, 要考虑读者的年龄、性别、文化教育程度、所学专业等。只有这样, 才能把握读者群的需求, 才能确定选题的内容、风格乃至版式、定价、装帧等, 才能促成读者对图书的消费需求。另一方面要确定内容的定位和特色。内容的定位, 就是策划的图书将来为读者提供什么样的知识和思想等方面的信息。某个学科或领域中的信息往往是巨大的, 如果将所有信息都纳入一本书中, 势必会造成篇幅庞大、售价奇高或者信息需求程度低, 从而造成读者购买需求的下降。因此, 要明确内容的定位和特色, 针对相应的学科和领域, 进行信息的梳理, 明确哪些信息是读者所需要的, 确定未来图书的内容范围、广度和深度。例如, 笔者所在出版社在策划高等职业院校类的大气科学系列教材时, 针对其读者对象主要是高职高专生, 相应的实践类教材少且难度大的特点, 与学校老师沟通之后, 共同商定“任务驱动”为导向的编写特色, 在介绍基础理论知识的同时, 加强实践操作方法和应用技术内容的撰写。内容简单易懂, 使学生在学习基础理论的同时, 加强了实际技能的学习, 使学生在校学习的内容更加贴近当今气象台站对人才的实际需求, 受到高职高专类教师和学生的欢迎。

三、物色合适作者, 加强策划落实

策划是基础, 如果不落实, 就成了空谈。唯有落实, 策划才能“开花结果”, 才能做出好的教材。经过前期调研和策划, 已经找出了选题的定位及特色, 以及存在的一些问题, 确定了选题的思路。针对不同学科和课程的特点, 寻找合适的作者, 有针对性地进行组稿落实。

在我国, 受高校考核体系及教材经费投入的影响, 现阶段教师编写教材的积极性不高, 尤其缺乏权威的教材作者, 组织优秀的编写队伍有较大难度。在我国, 教材编写工作与科研活动相比, 不够受重视, 在高校职称等评比中占的比例较小, 因此, 教师普遍缺乏编写教材的动力。而小学科教材具有很强的专业性, 专有名词多、生僻名词多、公式图表多且很多是交叉学科, 编写难度大。要保证小学科教材的权威性、科学性, 需要有相关学科丰富教学经验的教师来承担。因此, 可以成立以丰富经验教师担任主编的编委会, 有年轻教师加入, 注入新鲜血液, 补充最新的专业动态和进展。另外, 很多优秀的老一辈的作者, 他们退休之后仍然活跃在科研及学术一线, 对学科动态有极强的把握, 也是教材作者的有力人选。在《大气物理学》编写成员中, 有教学经验丰富的教授, 有相对年轻的任课教师, 也有已退休的老一辈大气物理学家。在编写大纲完成之后, 又邀请相关兄弟院校的教师、业务部门的专家进行审定, 力保教材的权威性和科学性。

另外, 小学科编辑还应注意发挥作者的创造性, 当好作者的参谋。对作者拟出的提纲和样稿, 要认真审读, 及时与作者商量、沟通, 以使作品更完善。而且小学科很多是新的交叉学科, 作者是缺乏创作经验的新作者, 更需要多加关心, 经常沟通, 尽早发现问题, 以免稿件完成后还要做大的返工。积极参与, 穿针引线, 提出意见, 发表建议, 协调各方的关系。

除了当好作者的参谋, 同时也要做好服务工作。小学科专业教材的出版单位大多都有着最丰富的专业的数据累积, 能提供该领域的大部分专业资料, 协助作者进行资料的查询、出版动态的分析等, 为作者提供更优质的服务。此外, 尽最大努力为作者争取相应的报酬和经费支持, 申报相应的奖项等, 也是编辑应做的工作。

四、注重专业背景, 提高教材质量

质量是图书产品的关键。把控图书的质量, 需要编辑以认真负责、一丝不苟的工作精神和态度, 充分运用自己的科学知识和专业素养, 对作品进行全方位的审读和加工, 力争把各种差错消灭在出版前, 出版优质的图书。

对小学科专业教材而言, 其编辑需要具备扎实的编辑功底, 对整个学科都有基本的把握、对专业领域有较深入的认识, 这就需要具有一定专业知识水平、编辑功底相对扎实的编辑来进行教材编辑加工。例如, 在大气科学专业教材中, 涉及的公式、表格、插图多, 尤其是有很多天气图, 如果没有大气科学学科背景的编辑来编辑, 很多细节错误发现不了, 未免会贻笑大方。而有专业背景的编辑会从专业角度对书稿中的技术性、知识性、规范性等问题进行编辑。例如, 天气图中常见“锋”的示意图, 暖锋是向上的半椭圆, 冷锋是向下的小三角, 而排版绘图时经常全部绘制成三角形或半椭圆形, 如果编辑没有专业背景, 很难发现这个错误。

同时在稿件的审读时, 审稿专家也要有一定的专业背景。

总之, 针对小学科专业教材, 必须要有专业背景的人员进行编辑加工和审稿, 对全书进行全面、认真、细致的审读, 才能保证教材的质量。

五、做好营销策略, 拓宽营销渠道

营销一定要贯穿策划全过程, 并且随着策划的深入, 不断修正营销方案[2]。如果不注重营销宣传, 再好的图书, 也不一定取得好的销售业绩。在我们的教材策划工作过程中, 一般会在书稿出版之前就有针对性地对新出品种的教材制作宣传材料, 通过发送电子邮件或走访的形式进行宣传, 并利用好编写教师这一资源, 撰写适合编写教师宣传教材的材料, 请编写教师对教材进行推广, 事实也证明, 这是一种快速有效的方法。在教材出版后, 对气象类院校及相关业务单位进行征订, 扩大销量和影响力。

小学科专业教材的营销渠道相对单一, 目标读者对象相对简单, 需要维护好已有的专业渠道, 利用相关的学术会议、研讨会等进行推广, 将最新的图书信息发送给读者。另外, 开拓新的营销渠道, 例如, 当前很多小学科专业相关业务单位逐渐加强业务人员的培养和学习, 需要相关的参考书, 而这些业务单位都有图书经费的支持, 是值得开拓的新渠道。

摘要:以大气科学专业本科教材为例, 就做好小学科专业教材策划工作的几个关键点进行介绍。主要包括:注重科学调研, 将调研做细做微;找准选题定位, 抓住选题特色;物色合适作者, 加强策划落实;注重专业背景, 提高教材质量;做好营销策略, 拓宽营销渠道。

关键词:小学科,专业教材,策划,大气科学

参考文献

[1]陈今夫.论图书的选题策划[J].编辑学刊, 2012 (6) :87-90.

初中科学《大气压强》的教学探索 篇8

从2004年开始,上海市浦东新区一直致力于建设教学质量监测体系,为学科测试提供达标度分析、学习背景分析、问题诊断,为学校改进提供努力方向。我校作为试点学校之一,初中科学学科在2008年6月参加了全区统一测试分析。根据反馈的教学质量分析报告,我们发现我校学生在一道关于大气压强知识点的得分率只有26%。经过调研后,我们发现在以往的教学中存在重讲解轻实验、重理论轻应用的问题,以致于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分析能力没有得到很好的培养。因此,我们将教学研讨课的主题定为《大气压强》。

二、分析教材内容,确定教学目标

大气压强是预备年级第四章“物质的粒子模型”中的内容。学生在上一节课学习了有关气体压强内容,知道了气压的概念和影响气压的因素。由于空气既看不见,又摸不着,在日常生活中不容易感觉到大气压强的存在,因此本节课的知识较为抽象。学生接受有困难。因此如何引导学生设计实验感知大气压强的存在,以及运用粒子模型解释与大气压强有关的现象是本节课的难点。

由此确立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和体验与大气压强有关的现象,感受到大气压强的存在,并且知道大气压强是很大的。

2.能运用粒子模型解释生活中简单的与大气压强有关的现象。

3.通过探究实验,逐步养成善于观察的科学素质,乐于探究的科学态度和团结协作的精神。

4.通过对大气压强有关现象的分析,逐步养成将科学知识应用于解释日常生活现象的意识。

三、通过调查,掌握学生的实际情况

科学是面向生活、融入自然的学科,它客观地需要学生以教材为目标导向,在教师的组织与引导下富有创造性地开展体验性的学习活动。

经过问卷调查发现大部分学生能够经常关注媒体上关于科学的节目或内容;平时注意观察自然界中的现象和科学变化,并且会用学到的科学知识去理解或解释这些现象和变化。这是一种非常好的科学素养和习惯。但由于预备年级学生缺乏生活经验,本身的物理基础知识也比较少,应用已有的经验和知识来解释一些生活中的常见现象显得力不从心。

另外,从调查中我还发现学生在课堂上与教师和同伴一起讨论问题时注意力特别集中,思维也很活跃。因此,我根据学生这些特点,本节课化抽象为形象,化理性为感性,采用实验探究为主线进行教学;并精心设计问题,层层深入,使教学环节一环紧扣一环,让学生一直处于活跃的思维状态中。

四、根据分析和调查设计教学思路

1.创设情境,引入课题。教师演示塑料吸盘挂钩固定在黑板上的实验,并提问:塑料吸盘能牢牢地“吸”在黑板上,还能悬挂物品,原因是什么?这个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小实验立即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强烈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全神贯注地投入到对问题的探究中去。

2.大气压强产生的原因。通过问题:什么是大气压强?大气压强是如何产生的?引导学生回忆气压产生的原因,在复习旧知的同时,引出新知。

3.教师演示两个实验。首先是塑料瓶抽气实验,并设问:塑料瓶为什么会瘪掉呢?你能运用你所学过的知识解释一下吗?师生共同完成运用粒子模型解释现象。其次是钟罩实验,模拟大气压强的改变,学生观察现象并独立完成运用粒子模型解释现象。

4.引导学生探究大气压强的存在。提出探究任务:能否利用桌上的实验器材探究大气压强是否存在?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设计实验方案,亲自探究体验大气压强的存在。

5.学生体验马德堡半球实验,并思考马德堡半球为什么拉不开?如何才能把它拉开?为什么?师生共同运用粒子模型进行解释,最后思考分析得出:大气存在着压强,并且是很大的。

6.引导学生进一步探究:塑料吸盘挂钩的适用范围。

7.拓展:大气压强在生活中的应用。例举日常生活中还有哪些与大气压强有关的现象呢?体会大气压强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感悟科学就在身边。

8.家庭小实验。通过课后小实验,增加学习兴趣,并检测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应用能力。

五、课后反思和自我评价

1.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丰富,实验较多,学生参与面较广,能积极投入到一系列问题的讨论与探究;通过活动,学生能顺利、独立运用粒子模型解释与大气压强有关的现象。

2.在讨论日常生活中与大气压强有关的现象时,学生能经过思考,并建立在对本节课知识掌握基础上提出的问题,如钢笔、吸管喝饮料等。

3.与大气压强有关的实验和生活例子很多,但不能随意举例需要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如预备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动手能力、实验的可操作性等,所以本节课我所选取的实验都比较简单容易操作、贴近生活,使学生能很直观、感性地感受到大气压强的存在。这种真实简单贴近生活的探究活动,有助于学生用真实的方式来应用所学的知识。

4.课堂中实验较多,学生由于好奇、好动,比较兴奋,导致课堂有序性不够;同时,由于教学容量较大,时间显得有些紧张,感觉本节课的结束有些仓促。

点评

顾志跃(上海市浦东新区教育发展研究院)

本次教学展示周的目的是探讨如何进行教学质量监测和分析,希望通过展示活动增加教师的质量监测意识,提升教师的质量监测能力。本堂课较好地体现了本次展示周的主题。

1.对本节课的评价

这堂课首先能体现对学生特点和教材特点的把握。上海版《科学》教材的体系是总-分-总,初中六、七年级上综合性的《科学》,八年级开始分物理、化学等各科学习。六年级这个特定阶段处于总与分的转折点,比较难把握,既不能像小学一样只要给学生直观的感受,也不能像后面的学科学习直接推出定义、定理。因此,实验设计是否形象、客观,是否贴近学生素养就非常重要。

本次教学过程设计非常饱满,前后呼应,通过七个活动让学生体验感悟,容量偏大,细节就关注得少。在教学形式、学生兴趣、有效性等方面的把握都比较好。

存在的问题:教师在上课过程中有知识点的交代,但缺少一个概况和抽象,帮助学生加深理解。如增加“粒子多的地方气压大,粒子少的地方气压小”这样的概况,就可形象解释与气压有关的各种现象。教师上课点的交代,与其对文本解读的深浅有关,这也是教师能力的差异。好的教师能在概括之后,抓住要害,在学生脑中不断深化、强化、巩固。在这方面教师还需不断磨练。

2.如何从课堂得到质量监测反馈信息

来能在生活中教学反馈有几种方式,一种是临上课结束前,抽问最差的学生,以此来判断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一种是通过书面作业的当堂反馈;上课的依据是前面的知识掌握。

大气科学专业 篇9

大气科学是研究大气的结构、组成、物理现象、化学反应、运动规律, 是地球科学的一个分支。其学科研究内容众多, 加之研究手段多样, 使得大气科学领域的工作者需要掌握大量的英文专业词汇, 以应对专业论文的阅读和写作。科技英语具有高度的专业性, 每个学科都有大量自己专门的概念。由于大气科学有着明显的基础性和公益性, 国际合作在该研究领域内表现得非常突出, 国际交流显得非常重要, 针对气象科技英语的翻译, 何三宁 (2010) 做了较为系统的论述。词汇方面, 随着大气科学研究水平的发展, 专业词汇量也在迅速增加, 从1937年中正书局出版的《气象学名词》收录的4443条记录增加到2012年的3万余条 (周诗健等, 2012) 。从事大气科学研究的人员需要掌握大量的科技英语词汇。该文结合英语词汇构词方式与科技英语的一般特点来分析大气科学涉及的英语词汇的特点, 以增进对专业词汇的理解和应用。

1 大气科学英语特点

1.1 大量使用其他领域专有词汇

不同于医学、化学、地质学等领域, 大气科学的专有名词较少, 科技论文中出现的专有名词多来自于其他领域。这是因为大气科学是一个多学科研究领域, 需要借鉴环境化学、物理学、气象学、数学、计算机模拟、海洋学、地质学、火山学以及其他学科。比如大气化学研究涉及的概念大都包括在化学英语中, 如光化反应 (photoreaction) 、气溶胶 (aerosol) , 而大气动力学把大气作为流体来研究, 涉及的概念多包括在物理学分支中的流体力学中, 如湍流 (turbulence) 、涡旋 (vortex) , 目前热门的数值模拟方面, 涉及更多数学与计算机结合数值计算概念, 如并行计算 (parallel computing) 、参数化 (parameterization) 等。另外大气科学中的“气候学”概念也包含在“地理学”概念里, 比如季风 (monsoon) , 气候研究也用的大量统计学术语, 如“距平” (anomaly) 。

1.2 专业特有的概念以复合词为主

因为多基于其他学科的研究, 加上大气科学的专有概念多为描述过程和方法, 因此有大量复合词出现, 这其中会涉及和理论及计算相关的概念, 如climate change (气候变化) 、data assimilation (数据同化) 、initial and boundary conditions (初始和边界条件) 等等。为精确描述一些现象和物理量, 常常要使用带限定词的词组, 比如对风 (wind) 有geostrophic wind (地转风) , thermal wind (热成风) , 对于温度 (temperature) , 有radiation temperature (辐射温度) 、virtual temperature (虚温) 、potential temperature (位温) 、brightness temperature (亮温) 。另外, 定量描述大气状态的参数, 如气压 (air pressure) 指大气的压力, 相对湿度 (relative humidity) 指空气中的体积含水量, 露点温度 (dew point) 指在当前气压和相对湿度下, 凝结成水滴时的温度、动力学粗糙度 (dynamic roughness) 等。这些概念, 多来自于对一些日常概念的深化和量化。

2 大气科学英文论文中常见的构词法

英语常见的构词法包括转义 (conversion) 、派生 (derivation) 、复合 (compounding) 、缩略 (shortening) (汪榕培等, 2011) 。根据这些方法, 我们对该领域论文中的常见词汇做如下分析。

1) 转化法就是一个词项不用加后缀就成为或转化为新词类的派生方法 (Quirk et al 1985) 。论文中较为少见, 典型的如:low (adj.低) 名词表示低压区, 类似地, high表示高压区, heat low意为热低压, front指锋线, cold front是冷锋。

2) 派生法 (derivation) 是在一个词或词根的基础上通过增加词缀, 一般包括前缀和后缀, 从而构成一个新词, 并且与该词或词根的含义有着比较紧密的联系。

后缀 (suffix) :

一些表示学科领域的词, 后缀为-ology、-graphy:meteorology (气象学) 、climatology (气候学) 、geology (地质学) 、hydrology (水文学) 、oceanology (海洋学) 、geography (地理学) 、hydrography (水文地理学) 、oceanography (海洋地理学) 、orography (山地学) 、topography (地形、地形学) 、cartography (制图学) 等等。

a) 后缀-sphere, 表示围绕地球的气层, 如atmosphere (大气层) 、troposphere (对流层) 、stratosphere (平流层) 、thermosphere (热层) 、ionosphere (电离层) 。-sphere也用来表示地球或星球的圈层, 如biosphere (生物圈) 、hydrosphere (水圈) 、noosphere (人类圈, 理性圈) 。

-meter表示“测量工具”, 大陆学者译为“表”, 台湾学者译为“计” (朱福康, 1992) :hydrometer (水文表, 流速表) 、anemometer (风速表) 、thermometer (气温表) 、barometer (气压表) 。

动词名词化中, 常见的后缀为-ment, -tion等, 如precipitation (沉积、降水) 、measurement (测量) , development (发展) 、assessment (评估) 、agreement (一致) 、establishment (确立) 、requirement (需求) 、improvement (提高) 、parameterization (参数化) 、simulation (模拟) 、condensation (凝结) 、excitation (激发) 、amplification (放大) 、stratification (分层) 、evaporation (蒸发) 、contribution (贡献) 、propagation (传播) 、investigation (调查) 、convection (对流) 、transition (转换) 、circulation (环流) 、acceleration (加速) 。这些词汇在论文中出现得非常频繁, 多以名词化结构的形式出现 (李丙午, 《科技英语的名词化结构及其翻译》) , 在文中的作用是使叙述更为精练。

名词形容词的动词化在科技英语里较为少见, 多以完成式作为定语出现, 后缀为-ize, 如parameterized (参数化的) 、idealized (理想化的) 、stabilized (稳定后的) 等。

形容词名词化, 常见后缀-ness, 如thickness (厚度) 、roughness (粗糙度) 、brightness (亮度) 。

b) 前缀 (prefix)

通过前缀non-、un-等表示否定的意思, 如non-hydrostatic (非静力流体的) 、uncertainty (不确定性) ;inter-表示之间, 如inter-annual (年际的) ;macro-表示大的, 如macroclimate (大气候) ;meso-, 中的, 如mesohigh (中尺度高压) ;sub-表示副的, 如subtropical (副热带的) 。

3) 复合法 (compounding) 是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按照一定次序排列成新词的方法, 用这种方法构成的词叫做复合词 (compounds) 。如前文所述, 这样的词在大气科学领域大量存在, 是表达该学科特有概念的最主要形式。从复合词的书写形式上看, 其组成成分可以写成一个单词, 如landscape (陆地景观) 、westerly (西风气流) 、rainfall (降水、降水量) 、inflow (入流) 、outflow (出流) 、radiosonde (无线电探空仪) 等, 可以由“-”连接, 如:valley-wind (山谷风) 、dry-adiabatic (干绝热的) 、quasi-stationary (准稳定的) 、large-scale (大尺度的) , cross-section (截面的) ;也可以分开, 这样的概念在大气科学中大量存在, 以复合名词为主。复合名词组成成分的关系通常是修饰与被修饰关系。其中前一个组成成分主要为形容词、名词、动名词等, 是修饰词, 后一个组成成分主要为名词, 是被修饰词, 如oceanic os cillation (大洋涛动) 、meridional wind (经向风) 、meteorologica factor (气象因子) 、Rechardson Number (理查森数) 、Hadley Cel (哈德莱环流) 、global climate model (全球气候模式) 、cumulu scheme (积云方案) 、convective parameterization (对流参数化) 等等。

4) 缩略法——首字母缩略 (acronym) :论文中出现的首字母缩略词一般会在文中给出说明, 像使用缩略词代表著名的研究组织和机构的, 如CMA=China Meteorological Administration (中国气象局) 、AGU=American Geophysical Union (美国地球物理学会) 、NOAA=National Oceanic and Atmospheric Administra tion (美国海洋大气管理局) , 代表某些常见的专业概念, 如STH=Subtropical High (副热带高压) 、WPSH=Western Pacifi Subtropical High (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 , PDO=Pacific Decada Oscillation (太平洋十年涛动) , 表示大型的行动计划或试验, 如NRL=Atmospheric Radiation Measurement program (大气辐射测量项目) 、GEWEX=Global Energy and Water Exchanges Projec (全球能量与水循环试验) , 表示计算过程和方法的, 如LES=Large Eddy Simulation (大涡模拟) , WRF=Weather Research and Forecast (天气研究与预报模式) 、TOF=Topographic Amplificat ion Factor (地形放大效应) 。

3 结束语

大气科学是一门建立在多种基础学科上的综合学科, 因此独立的专业性单词较少, 而一些特有的概念多由词组方式出现。复合法是专业概念中常见的构词方式。另外, 本文结合实例对大气科学论文中的英语词汇做了构词法方面的分析, 希望这些分析结果能有助于相关科研人员对以英文形式出现的专业概念的理解和掌握。

参考文献

[1]李丙午, 燕静敏.科技英语的名词化结构及其翻译[J].中国科技翻译, 2002 (1) .

[2]何三宁.气象科技用语翻译[M].北京:气象出版社, 2010.

[3]汪榕培, 杨彬, 戴炜栋.高级英语词汇学[M].2版.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11.

[4]王文斌.英语词法概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5.

[5]周诗健, 王存忠, 俞卫平.英汉汉英大气科学词汇[M].2版.北京:气象出版社, 2012.

上一篇:商业化数字资源论文下一篇:任务型合作学习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