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污染原因(共12篇)
大气污染原因 篇1
摘要:工业生产和交通运输是造成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 我们在生产生活中, 各种粉尘、硫氧化物、氮氧化物、碳氧化物等物质被排放到大气中, 空气污染日益严重, 不仅影响了生活环境, 还损害了人类的身体健康。我们要发展, 但也要爱护自己的生存环境, 加强污染治理, 为自己、为子孙创造一个干净、温暖的世界。
关键词:大气污染,成因分析,治理措施
随着人类文明逐渐走向深入, 社会经济、知识水平有了飞跃性的提高, 而工业生产成为提高经济力量的主要力量, 但工业生产也是造成大气污染的重要因素, 工程生产中产生的工业废气、工业废水、废渣 (即工业“三废”) 由各种各样的方式排放到大气中, 污染我们的空气, 这不仅给地球生态环境带来了恶劣影响, 也损害到人类的健康。社会生产中, 各种粉尘、硫氧化物、氮氧化物、碳氧化物、臭氧等物质排入大气层中, 大气质量日益恶劣。因此, 减少污染物排放, 降低大气污染是必须完成的工作。
1 原因分析
我国工业生产模式落后, 还在采取粗放型的生活, 能源浪费十分严重, 同时也带来了严重的污染, 根据统计, 全国城市空气中总悬浮微粒浓度普遍超标。这些大气污染加速了铁路、建筑物的腐蚀, 还给工农业带来巨大的损失。大气污染直接影响到臭氧层, 人们生存环境的安全持续已经岌岌可危。
1.1 工业企业
工业生产是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 我们在大气污染治理中, 也要注重工业生产的生态管理。工业生产的不断发展, 造成大气污染的污染成分也更加丰富, 由于工业企业的性质、规模、工艺过程、原料和产品种类等不同, 所带来的大气污染程度也不同, 我们必须因地制宜, 有针对性的开展大气污染治理。
1.2 生活炉灶与采暖锅炉
我国南北温差大, 冬季普遍寒冷, 夏季普遍颜色 (炎热) , 人们冬季会用炉火、采暖锅炉取暖, 夏季会使用空调, 这些 (直接和间接) 都要用到大量的煤炭, 尤其是冬季, 很多地区浓烟漫漫 (弥漫) , 造成了严重的大气污染。虽然我国现阶段在采暖设备进行了全面改造, 但在一些小城市、农村地区, 还是大量使用燃煤取暖, 而在燃煤市场上, 高硫煤仍占主导地位, 经济的限制, 让人们不可能放弃廉价的高硫煤而去购买环保型的低硫煤。这些都是SO2过渡 (度) 排放的原因。
1.3 交通运输
交通运输的建设, 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便利, 过车 (火车) 、汽车、轮船、飞机等主要交通工具在我们的生活中必不可少, 但它们的使用, 也给城市增加了新的大气污染源。最严重的污染来自汽车, 几年来私人轿车的数量急遽 (急剧) 增多, 汽车的尾气中含有大量的CO, 在污染空气的同时还给人体带来了一定损害, 特别是一些柴油大货车和冒烟车辆, 排放的尾气中还有很多颗粒物, 这是导致疾病的重要因素。例如一辆柴油车排放的尾气中所含有的颗粒物, 几乎是100辆汽油差 (车) 夹带的总和, 这些都是非常严重的污染源。
1.4 市政建设
由于我国地理环境的限制, 很多公路都会出现人行板道明显高于路面而且与路面垂直的现象, 这让公路上的粉尘无法会吹走, 然而越积越多, 汽车驶过就会引发扬尘。
人类为了满足生存需求, 不断的建设、改造, 随意滥用自然资源, 导致全球温室效应的出现, 而这些最终也会影响到人类本身, 人类生存的环境面临严峻的挑战, 各种自然灾害的频发已经说明了这一点。
2 治理大气污染的措施
2.1 对大气环境质量进行监测
大气污染物中的种类不同, 各地区、各种生产所带来的污染也不同, 为了更好的进行大气污染治理, 我们必须先进行大气质量监测, 掌握各地大气环境的实际情况。
颗粒物质的测定:颗粒物是存在与大气中数量最大、成分复杂、性质多样、危害较大的一种, 颗粒物基本属于有害物质, 也可能是其它有害物质的载体, 或者催化剂。颗粒物质与所吸附的气态或蒸汽态物质结合, 会产生比单个组分更大的协同毒性作用。要加强大气污染治理, 必须控制颗粒物的排放。
二氧化硫的测定:H2S、SO2、SO3、CS2、H2SO4和各种硫酸盐是造成大气硫污染的主要化学成分。人们在使用煤、石油燃料、含硫矿石、硫酸的过程中产生了二氧化硫, 并排入空气中。作为大气污染的主要指标之一, 二氧化硫所涉及范围最广、影响最大。
2.2 综合整治
在治理大气污染时, 必须根据城市大气质量现状与发展趋势进行功能区划, 制定环境保护目标, 根据各功能区最大能承受的排放量减少污染物排放, 从而制定污染治理方案。减少污染物排放的根本在于调整产业结构, 改善交通状况, 才能在根源上控制污染物的浓度、范围, 同时也是有针对性的开展环境治理。
我国城市化建设中, 主要使用粗放的生产方式, 造成了大量能源的浪费, 污染物的排放也随之增加, 由此带来的首要污染物是二氧化硫和总悬浮颗粒, 因此, 我们必须改变传统落后的能源燃烧方式, 提高燃烧效率, 加快使用气体燃料、低硫煤、太阳能、地热等无污染能源。城市地区采取集中供暖的方式, 调整工业布局, 规范能源使用, 通过经济正常和科学技术减少大气污染物的排放。
2.3 科学规划, 合理配置
植树造林一直被认为是保护环境, 减少大气污染的有效措施, 且成本低, 还能满足国家可持续发展的需求, 增加绿化环境, 也能让人们的生活变得更加舒适。树木能发挥其光合作用的本事, 充分发挥植物净化大气的作用, 为此, 我们应扩大植树造林的面积和范围。根据污染源位置、污染物汇集区的地形地势、风向和污染气体的季节分配, 合理安排, 因此质疑 (因地制宜) 。在污染严重的地区建设包围式或隔离式的林带, 让那些含尘、含污染的气体在大气中被树木吸收, 减少污染物的扩散。有研究显示, 不少植物具有一种以酶作催化剂的潜在解毒力, 可以分解大气中的有毒物质, 或形成一些大分子络合物, 降低这些有毒物质的毒性, 因而对大气具有特殊的净化功能。加入我们每种植一公顷柳杉林, 每年可吸收700多公斤SO2, 并吸收30多吨灰尘。
2.4 利用气象条件防治大气污染
如果城市的污染源已经确定, 并处在稳定的阶段, 那么大气污染状况就主要取决于气象条件, 污染物在大气中的稀释和扩散受主要受气象条件的支配和影响, 因此, 充分利用气象条件, 是控制大气污染, 减少污染物传播, 实现污染治理的有效手段, 也是一种自然的途径, 而值得我们注意的是, 污染气象条件预报则是其中的关键。气象部门在防治城市大气污染方面, 不仅要提供详细的大气污染气象条件, 还要为政府规划部门搞好城市建设的合理布局和城市环境规划提供科学依据。雾的出现是大气污染已经恶化的重要表现, 而降水可以冲刷大气中的污染物。所以气象部门可以通过人工增雨、增雪、消雾等技术来净化大气、消除污染。
参考文献
[1]戴铭红.森林资源[J].环境导报, 2001 (6) .
[2]林肇信.大气污染控制工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0.
[3]席胜伟.大气污染危害性分析及治理途径[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06, 16 (12) .
大气污染原因 篇2
周平儒
(四川省平昌中学教科室 四川平昌 636400)
论文发表及获奖情况简介:
【发表论文编号:199,国级,国内范围发行,希望出版社主办,《新课程》报2004年9月19日第1版上发表。】
一、环境意识薄弱对可持续发展战略认识不足
大气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可贵资源,大气环境资源的破坏是一种不可逆的过程,恢复良好的大气环境质量要比采取措施从根本上防治大气污染付出更多的经济代价。但这种观念长期以来并没有被一些部门和一些地区充分的理解和认识。他们只考虑近期的、局部的经济发展需要,在制订一些综合的经济政策、产业政策以及城市建设发展规划中缺乏对保护大气环境的考虑,往往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的快速发展,形成了盲目扩大生产规模、乱铺摊子、重复建设、技术装备水平低、能源资源浪费大、乡镇企业无序发展、劣质煤炭流通失控等状况。因此说缺乏对环境保护考虑的地方政策的出台,本身就是造成加重大气污染的诱因,所造成环境危害和损失是难以挽回的。
二、能源、利用不合理,能源浪费严重
能源的不合理利用以及能源的严重浪费是造成我国大气污染严重的原因之一,主要表现如下:①在我国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中,煤炭占75%,而用于发电的煤量仅占总煤量的35%,其它煤炭则用于工业及民用燃烧,有84%的煤炭直接燃烧,这种煤炭消费构成是狠不合理的。②我国煤炭生产过分注重产量的增加,对控制高硫煤问题重视不够,主要表现在煤炭的洗选率低和高硫煤地区的煤炭产量增长过快。同时,由于洗煤厂建设资金的限制、洗煤价格的不合理以及受铁路运力和流向的制约,洗,煤能力的增长落后于原煤生产量增长,原有洗选厂生产能力不能充分发挥出来。目前,我国煤炭入洗率为22%,发达国家一般多在60%--80%。动力煤洗选厂的洗选设备利用率仅为69%。③各类燃烧设备技术及制造水平较低,能源利用率不高,使用能耗高排污量大和超期服役的燃烧设备的现象相当普遍。全国工业锅炉50万台,平均热效率仅有60%左右;工业窑炉平均热效率约为40%;城镇居民生活燃煤热效率平均仅为22%左右。④乡镇工业发展迅速,大多数企业采用的生产技术、工艺比较落后,生产设备简陋,资源能源利用率极低,所造成的大气污染是惊人的。
三、大气污染防治的资金投入不足
目前,全国污染治理和用于污染防治有关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只占国民生产总值的0.7%,这与我国环境污染严重、历史欠帐太多和经济快速发展对环保投资的需求相比,严重不足。①我国工业发展的起点低,基础工业整体水平提高较慢,技术改造难度大,污染欠帐多。工业技术和装备许多是50--60年代水平的,资源、能源消耗高。但由于工业的整体改造受到资金的限制,迟迟不能进行整体改造和市染治理,相当一批技术装备落后的工业企业长期在生产中排放大量的污染物,造成严重污染。②国家在推行清洁煤炭政策、改善能源结构的措施如煤炭洗选加工、型煤、燃煤脱硫、使用清洁能源等方面的投资力度 1 太弱,远远不能满足需要。③城市集中供热、燃气等基础建设工程是解决城市大气环境污染的主要措施。但不少地区仍然发展缓慢,关键还是资金投入不到位的问题。有些城市建完了热电厂,却缺少资金建设供热管网,分散热源仍然存在,不但没有减少污染,反而增加了排放量。④排污收费标准太低,使得污染企业宁可交排污费,而不愿意花钱治理。例如,“两省九市”的二氧化硫收费标准过低,一般都在每公斤二氧化硫0.20元以内,远远低于每公斤1元左右的脱硫成本,并不能促使企业投资用于二氧化硫治理。造成目前,两省九市试点地区所建的脱硫设施很少。
四、执法不严,监督管理力度不够
尽管我国大气污染防治法规标准建设取得很大进展,但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的现象仍然十分严重。①一些地方政府干预环保部门执法,批准建设短期经济效益好但能源资源消耗量大、对大气污染严重的工业项目;不执行国家“先评价,后建设”的规定,出现了一些新的不合理布局和污染超标的建设项目;对大气污染防治措施的投资经常留有缺口或将资金挪作他用。②地方电厂、地方水泥厂和乡镇企业执法不严,超标现象比较普遍。③由于各地监测机构受到经费的限制,不能普遍开展对污染源的经常性监督监测,从而削弱了环保部门对污染源的日常监督管理。环保设施操作管理比较差,实际运行率低。许多项目尽管开工验收时可达标,但实际运行中却超标排放。据估算,全国目前工业锅炉烟尘排放超标率平均为30%,工业窑炉平均为50%,地方水泥行业的粉尘排放超标率为40%。④机动车污染防治起步晚,排气监督管理机制还未真正建立,各监督执法部门职责不清、监督不力,尤其对汽车制造、销售、使用、报废全过程污染监督管理还很薄弱,机动车排气污染监督监测还未纳入国家大气环境质量和污染源的常规监测体系中,从而缺乏对机动车排气污染的有效监督。
五、缺乏实用的治理技术
浅析环境污染难以得到治理的原因 篇3
[关键词] 环境污染 公地 产权 政府管制
一、环境——公地的悲剧
哈丁指出环境就是一块公地,环境污染是向公地中排放废物,这里的公地包括江、河、湖、海、天空、草地等等,废物包括废水、废气、废渣、噪声、光污染等。在这片公地上,单个企业或个人计算其行为的效用方法是:正的效用会随着排污量的增加而增加, 它是排污量的正函数。因为排污数量越多,成本就越小,利润就越大。(在此先不考虑政府管制即对排污没有任何限制)可以近似用“+1”来表示排污所增加的利润(正效用),但是排污数量的增加会带来环境的污染、破坏,甚至是毁灭,这是负效用。由于环境的损失要由所有污染者共同承担,故对单个污染者而言,他所承担的负效用就仅仅只是全部负效用的一个很小的部分。如果用“-1”来表示排污增加所带来的全部负效用,则单个的污染者承担的只有-1/n,这里n是公地上所有的排污者的数量,n越大,即污染者越多,则对单个污染者而言,他增加排污量给自己带来的负效用就越小。正是如此,理性经济人会发现,他直接向公地上排放废物的成本要比把他们净化之后再排放的成本低得多。因此,如果没有其他约束的话,他自然而然地就选择前者——直接排放废物,这对所有向公地排放的排污者都同样成立。
二、产权不确定,环境价格难以衡量
產权是人们在资源稀缺性条件下对某种经济物品的多种用途进行选择的权利,它决定着人们使用财产的态度与行为方式。在有效的产权制度下,价格是资源配置的信号,它反映了资源的稀缺程度。产权具有排他性、可分割性和可交易性等特征。因此,私人产权往往是非常明晰的,容易界定。而环境资源如森林、草地、江河、空气等,不具有排他性,也很少有绝对私有的,它们属于公共产权。可是公共产权是难以界定的,它的价格难以确定,产权不明晰。科斯认为,在市场中交换的是资源的产权,如果资源的产权界定不清,必然影响到资源的市场价格。环境污染问题产生的根源就在于环境资源的价格没有正确反映环境资源的稀缺程度。环境资源的价格是环境资源的产权价格,正是由于现在环境资源产权的不明确性,非排他性,导致环境资源稀缺程度与市场价格脱节,从而导致环境资源生产与消费中成本与收益、权利与义务、行为与结果的背离,这是环境恶化的根源。企业或个人从环境中获取了大量的资源,但他们从未对环境资源付过费,所以环境污染不断严重。因此,解决环境污染问题的最有效的办法就是通过环境资源的合理定价和有偿使用,充分发挥价格机制的作用,这样才能使环境资源得到合理有效的配置,使企业个人调整自身行为,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三、企业与政府的关系
企业的目的是使自身的利益最大化,成本最小化。因为环境资源的稀缺,企业纷纷进入,优先进入,优先使用。为了使企业达到目的——盈利,他们无限制地从环境中索取资源,因为环境产权不明晰,价格不确定,他们的索取大都没有付费,利益被企业取得,成本由全体公民承担。为了降低成本,大多企业都直接排污,虽然政府部门有监管,但企业采取各种方式逃避政府部门的治理。企业在进入时投入了大量的资本,在索取资源逃避监管中牟取了超额利润,使得企业一旦进入,那么任何一家企业都不会退出,因为退出不可行,成本太高。
因为企业无限制地索取资源,又千方百计向环境直接排污,使得超过了环境自身的最大承载量,环境开始恶化,负外部性突显,严重损害了公民的福利。企业将选择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益这一点作为他的决策选择,但却忽视了其他人在价格机制之外所承担的边际外部效应。又因为自发的生产价格机制对于纠正外部性显得无能为力,所以政府必须通过各种途径使外部不经济所产生的机会成本得到应有的承担。政府为了保护环境,减少污染,一般对企业采取如下措施:
1.管制
即是政府直接规定一个污染排放标准。例如,规定每个污染者的污染排放量,在某个时间内不得超过某个既定的数量,或者,规定每个污染者的污染排放量在某个时期内必须以某个既定的百分比降低。
对于任意一家排放污染物的企业,制定强制性的排污标准意味着企业必须承担降低污染物排放量的费用,且排放量越小,企业承担的治理费用就越高。显然,污染物排放量越大,企业减少排放的边际成本就越低,而排放的边际社会成本就越高。在没有管制措施时,企业减少排放的成本较高且没有直接收益,因此其利润最大化的排放水平为QM(全部污染物直接排放量),这时企业不承担外部成本,而排放的边际社会成本最高。而假设经测算,企业有效的排放水平应为QE,即企业排放的污染量为QE时,企业用于控制排放的边际费用等于如果不采取措施将导致的边际外部成本。这就是说,外部性导致的机会成本被企业完全承担了。因此QE即成为政府管制的排放标准。
2.强制性价格补偿
强制性价格补偿通常是对产生外部不经济行为征税、收费和罚款,以弥补由此产生的边际外部成本,从而使行为人将外部效应内在化。对于上述的污染物排放企业,政府部门可以通过一定的手段对其征收费用。在没有任何强制性费用时,企业的排放量为QM,而假设如果对每单位排放收取数量为PE的费用,则可以使排放企业作出有效率的选择,这时,排放量为QE。这是因为,在企业的实际排放量大于QE时,企业用于控制排放的费用在任何排放水平上都小于政府的征收费PE,因此,企业宁愿自己控制排放量,从而避免交费。反之,如果排放量低于QE,减少排放的边际成本要高于政府征收的费用,因此,企业宁愿向政府支付排放费用而不愿进一步减少排放。所以在QE时达到均衡。
3.拍卖污染许可证
政府部门根据各个地区的最优污染数量确定所谓的污染许可证数量,然后在公开市场上向污染企业拍卖这些污染许可证,并规定,只有购得污染许可证的企业才有权进行所容许的一定数量的污染。每个污染企业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按照公开市场的拍卖确定的一个惟一的市场价格,来决定是否购买及购买多少数量的污染许可证。这样做,一来可以确定污染的总量,二来可以使企业改进技术,减少污染量。
政府部门虽然采取各种方法来规制企业,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不见得有效。其一,企业会想方设法逃避政府的规制,如做假象蒙骗执法部门。其二,企业为了减少规制,对政府部门进行寻租,政府寻租后,放松对企业的规制,任其污染。其三,地方政府作为有着自身财政利益的“经济人”,它必然要追求自身财政利益最大化,也就要保障本地企业的利益最大化,因此,地方政府有可能放纵企业污染的行为。
总之,由于环境既是一块公地,又是公共产权,产权不明晰,环境资源难以准确定价,企业又千方百计逃避规制,政府存在寻租行为,且追求自身的财政利益最大化,所以,虽然政府采取了各种措施来规制企业,防止环境污染,但环境污染要得到真正的彻底地治理,绝非易事。
参考文献:
[1]李克国魏国印张宝安主编:环境经济学.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2004
[2]洪银兴刘建平主编:公共经济学导论.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
大气污染原因 篇4
关键词:大气雾霾污染,原因,防治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 粗放式经济发展带来的弊端已经凸显, 各种生态污染越来越严重,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当属雾霾污染。近些年来, 雾霾天气发生的频率趋于频繁, 而且雾霾天气的影响范围越来越大, 时间也越来越长, 当前雾霾天气已经成为我国重要的大气污染, 必须着手防治。
1.大雾霾天气的概念及特征
媒体报道中的雾霾天气一般指的是一种大气污染状态, 通常天气预报中报道的雾霾是对大气中的漂浮细小颗粒的一种表述。但用专业的眼光来看, 其实雾霾是雾与霾两种物质的结合体。雾一般指的是空气中漂浮的十分微小的水珠, 以液体形式而存在;霾大致指的是空气中悬浮着的硫酸、粉尘以及微小颗粒等, 是以固体形式而存在。雾和霾相结合就容易使得大气变得浑浊, 并使得大气的能见度大大降低。常听到的PM2.5主要指的是直径在2.5μm以下的雾霾颗粒物, 这种颗粒物很微小, 容易通过人们的鼻腔或者咽喉进入人体, 最终对人的正常呼吸、细血管造成严重损害。
2.大气雾霾污染的主要原因
造成大气雾霾污染的主要原因主要是目前我国工业化进程中粗放式的发展方式, 包括工业生产中工厂排放的废弃以及汽车尾气的排放, 这两个构成了目前我国大气雾霾污染的主要原因, 还有其他诸如燃煤、气候变化等也是造成大气雾霾的因素。
2.1工业生产废气排放
工业生产中的废弃排放是我国大气雾霾污染越来越严重的罪魁祸首。根据有关数据显示, 2015年, 我国工业生产中排放的二氧化硫以及氮氧化物等大气污染物已经达到2500万t, 排放的粉尘等污染物超过1700万t, 远远超过其他发达的西方国家工业污染物的排放, 这已经大大超过了大气自身的净化能力。同时, 在每年所有的工业生产大气污染物的排放中, 钢铁、电热等耗煤行业排放的烟尘量占到了全国工业废气排放量的70%左右。然而国家工业部门对于这种废弃污染物的治理水平不足, 再加上大气自身的净化能力不足以在短时间内净化完成, 所以工业生产废弃污染呈现愈演愈烈的趋势。
2.2汽车尾气排放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人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 收入越来越多, 汽车已经逐渐成为人们出行的代步工具, 私家车的数量也越来越多, 汽车尾气的排放量也越来越大, 根据国家有关部门的数据统计, 截止到2015年年底, 我国汽车的保有量已经超过了1.1亿辆, 汽车尾气的排放俨然成为了大气雾霾污染的另一主要凶手。汽车排放的尾气是一种有害气体, 里面含有一氧化碳、氮氧化物以及碳氢化合物等。数据显示, 全国各地的雾霾天气成因中, 汽车排放的尾气所占的比重已经超过了20%。
2.3燃煤
煤气燃烧会产生大量的氮氧化物、二氧化碳以及烟尘, 而目前我国的主要能源中煤炭又占据了很大比重, 每年因煤炭燃烧而产生大量的大气污染物。首先表现在工业中, 各种大型发电站需要大量的煤炭作为支撑;其次是人们生活用煤, 目前燃煤仍然是人们最主要的燃烧方式, 尤其是冬春季节北方开始供暖雾霾天气就颇为频繁。
2.4气候变化
除了人为因素造成大气雾霾污染之外, 气候变化也是造成大气雾霾污染的主要原因。首先表现在冷空气活动偏弱。冷空气活动带来的降水、降雪和风会对空气起到净化作用。然而多年以来, 我国受冷空气活动影响呈现减弱的趋势, 风速减小, 高空中的水汽元素在到达地面之前就已经消失, 无法沉降于地面。其次大气逆温层, 逆温多造成的相对较暖的空气上升到较冷较重的空气上面, 对空气对流形成阻碍, 各种有害气体只能在近地面的大气层飘浮着, 促成了雾霾的出现。最后是静稳型重污染天气。根据造成污染原因的不同, 重污染天气主要包括两种类型, 一种是静稳型, 另一种是沙尘型。气象条件不利于大气污染物扩散的时候, 大气污染物就会不断积累下来, 造成大范围污染物的出现就达到了重污染程度。这种情况不断循环, 最终造成雾霾的频繁出现。
3.大气雾霾污染的防治措施
大气雾霾污染源自人类, 会对人类造成严重的生命健康安全威胁, 因此人类必须将大气雾霾污染治理重视起来。
3.1建立健全相关环境保护法律制度
我国在环境保护方面的法律法规还不是很健全, 现存的环境保护与防治法律制度还是多年以前制定的, 由于目前大气污染主要形式已经发生变化, 原有的环境保护与防治相关法律法规已经不适合目前形势了。当前, 进行大气污染防治的过程中, 存在处罚力度过轻的情况, 一些污染企业面对处罚丝毫不加以重视, 也不及时进行整改。因此, 针对当前的现实情况必须对相关法律法规进行修复或者重新制定。一方面对于污染严重的企业并且屡教不改地进行严厉处罚, 另一方面鼓励支持生态发展企业, 给予物质上和精神上的双重奖励, 比如在政策上大力扶持与帮助, 放宽资金贷款等, 并授予绿色生态发展企业模范等有关荣誉。各地也应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对污染企业加以整顿, 处罚不是目的, 目的是解决污染问题。做到不允许污染物的排放是不现实的, 但是至少可以减少排放, 根据国家出台的污染物排放交易制度, 切实去落实执行, 尽量不要让企业利用金钱去购买污染物的排放量, 而是做到改变, 改革创新, 引进先进技术, 首先做到污染少, 进而做到无污染。
3.2政府对于大气污染的治理工作应当明确职能
进行大气雾霾污染制定有针对性的法律法规之后, 还需要建立并完善相配套的监督管理制度, 相关政府部门要对大气质量和企业污染物的排放进行管理监督。大气污染防治时, 部门之间工作应该要分工明确, 由专门的人员对特定区域的大气污染进行跟踪, 将具体工作明确到个人, 对于管理监督工作没做到位或者严重失职的情况必须严厉惩罚, 以示警戒, 这种权责分明、责任到人的管理监督形式将环境保护与防治制度最大化落实到位。政府部门应在各个存在污染威胁的企业安排专门人员进行管理监督, 还应对污染物排放超标的企业进行相应地处罚, 并加以公告, 处罚完后仍然要督促企业进行整改, 降低企业污染物的排放量。
3.3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倡导绿色出行
近几年来, 国家一直在进行经济结构的调整与经济发展方式的改革, 由粗放型发展向节约型发展转变, 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治理好大气污染, 一定要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上下功夫。加强环境保护, 可以破解资源环境的瓶颈制约, 有效推动产业优化和技术升级, 培育新的增长点, 为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很多制造加工企业正在向“制造+服务”的综合服务方向转型, 企业产品也向智能化、节能环保方向转变, 重化工企业比重日趋下降。还有更多企业在化解过剩产能、推进技术创新、商业模式创新、管理创新等方面下大力气, 取得了积极成效, 显然, 转变发展方式是防治大气污染的正确道路与途径。目前我国重点行业烟粉尘、硫氧化物、氮氧化物的控制技术已经非常成熟, 部分技术已经处于国际领先水平。吸附回收、催化氧化、蓄热燃烧、等离子体等VOCs治理技术也已经在不同行业相继采用。火电厂、水泥厂等采用氨作为还原剂的氮氧化物净化装置, 应根据烟气中氮氧化物浓度, 合理设置氨用量工艺参数, 防止投加氨过量逃逸, 造成二次污染。此外, 倡导人们绿色出行, 减少私家车的使用, 多以自行车、电动车出行, 尽量乘坐公共交通, 绿色出行从自身做起, 做好自己就是对环境保护最大的贡献。这种从国家到个人的一整套环境保护与防治体系, 可以很好地对大气雾霾污染起到预防作用。
3.4大力宣传雾霾防治
各地应该以气象部门为中心, 政府各部门之间相互协作, 大力开展雾霾防治宣传教育工作, 定期检测大气环境, 将检测出来的有关数据登放在政府部门官方网站上。结合当今人们比较常用的聊天软件, 比如微博、微信等进行宣传, 经常发布一些防治大气雾霾污染的小常识, 推送一些小知识。深入到公共场所进行防治大气雾霾污染的宣传演讲等, 专家向群众进行专业讲解。
结语
大气雾霾污染对人类的生命健康安全带来了严重的威胁, 人类必须着手解决大气雾霾污染。要想解决大气雾霾污染, 单单依靠单方面的力量是难以实现的, 必须由政府牵头, 依靠全人类的力量去解决。出台有针对性的法律法规, 并切实落实到位, 政府部门之间加强合作,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大力整治污染企业, 加强对人们的宣传教育, 倡导绿色出行理念, 只有通过国家、集体以及个人相互联动的形式, 大气雾霾污染才有可能出现好转。
参考文献
[1]刘宝成.大气雾霾污染的原因与防治对策分析[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 2016, 361 (10) :88-89.
[2]付聪.浅析大气雾霾污染的原因及防治对策[J].低碳世界, 2016, 98 (20) :28-29.
[3]王焕顺, 矫学成.大气雾霾污染的原因与防治对策分析[J].环境污染与防治, 2014, 78 (6) :111-111.
室内空气污染原因 篇5
现代人绝大部分时间都在室内度过,众所周知,现代居室的通风性越来越差,室内空气污染也日趋严重。面对普遍而严重的室内污染,你对自己的室内空气质量是否了解?是否对自己的室内空气质量做过一次测试?有不少人面对室内空气污染依然存在侥幸心理,认为只要经常给居室开窗换气就能解决室内空气污染,这种想法是不正确的。真正有效的方法,我们必须采用新风系统来治理。然而影响室内空气污染的因素有很多,您居室究竟属于哪一种呢?据舒适100调查显示,室内空气污染物的主要来源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建筑及室内装饰材料、室外污染物、燃烧产物和人的活动。
造成室内空气污染的原因之
一、室内装饰材料及家具的污染
油漆、胶合板、刨花板、泡沫填料、内墙涂料、塑料贴面等材料均含有甲醛、苯,甲苯、乙醇、氯仿等有机蒸气,以上物质都具有相当的致癌性。
造成室内空气污染的原因之
二、建筑物自身的污染
此类污染正在逐步检出,一种是建筑施工中加入了化学物质,(北方冬季施工加入的防冻剂,渗出有毒气体氨)。另一种是由地下土壤和建筑物中石材、地砖、瓷砖中的放射性物质形成的氡,这是一种无色无味的天然放射性气体,对人体危害极大,美国国家环保署调查,美国每年有14000人的死亡与氡污染有关。
造成室内空气污染的原因之
三、室外污染物的污染
室外大气的严重污染和生态环境的破坏,使人们的生存条件十分恶劣,加剧了室内空气的污染。
造成室内空气污染的原因之
四、燃烧产物造成的室内空气污染,做饭与吸烟是室内燃烧的主要污染,厨房中的油烟和香烟中的烟雾成分极其复杂,目前已经分析出的3800多种物质,它们在空气中以气态、气溶胶态存在。其中气态物质占90%,其中许多物质具有致癌性。
造成室内空气污染的原因之
五、人体自身的新陈代谢
人体自身的新陈代谢及各种生活废弃物的挥发成分也是造成室内空气污染的一个原因。人在室内活动,除人体本身通过呼吸道、皮肤、汗腺可排出大量污染物外,其它日常生活,如化妆、灭虫等也会造成空气污染,因此房间内人数过多时,会使人疲倦、头昏,甚至休克。另外人在室内活动,会增加室内温度,促使细菌、病毒等微生物大量繁殖。特别是在一些中小学校更加严重。
在解决室内污染的问题上,大多数只是建议人们采用多开窗通风,选购环保装修材料,使用空气净化器等手段,只有少数人想到可以彻底解决室内污染和不开窗通风两大问题的新风系统,这说明很多人对新风系统的认识还不够。通过对室内空气污染源头的分析,相信大家对室内空气污染的严重性已经有目共睹,这一点已经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采用新风系统解决室内空气污染是国家的重要措施之一。
大气污染原因 篇6
【关键词】农村;环境污染;原因;治理对策;研究
前言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村的发展状况直接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及和谐社会的构建。农村环境则是指农村居民为核心的乡村范围内,各种自然及人工改造的个各种因素的总体。其包含的内容十分丰富,如该区域内的土地、水资源、空气、动物、植被、交通道路、设施、建筑物等。对其进行保护则是针对农业或农村环境资源开展的一系列保护、管理、调节等措施。农村环境是是农业环境的核心,强化农村环境的保护则是为农村经济的提升、社会稳定、协调发展等提供良好的条件,且能够保障农村居民身心健康,能够有效的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优化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对其进行深入的研究与探讨是十分有必要的。
1.农村环境污染的原因
1.1生活污染:我国本身农村人口数量巨大,且在持续增长中,经济发展,使得人们的生活水平也有了较大的提升。人们在生活中产生的垃圾、生活污水等不断增加,但是由于农村人口的环保意识薄弱,未意识到该情况的严重性;且经济条件有限,各个乡镇的基础设施建设不理想,使得固体垃圾随意丢弃、生活污水肆意漫流,严重影响环境。另外由于资金有限、技术水平的限制等,村镇的生活垃圾处理厂的数量、规模、设施、技术等,均无法达到现在农村的发展要求,加剧了环境污染的严重性[1]。
1.2生产活动造成的污染:农村的发展加快,其生产方式逐渐多样化,也带来了不同程度的污染,主要包括以下三种:①养殖业对环境的污染 现代农村禽畜养殖业由传统的分散养殖逐步转变为工业化集中养殖,禽畜粪便污染大幅度增加,养殖业产生的废弃物对环境也造成了较大的污染,如养殖及养牛的过程中,其排出的废水量较大,且粪便的排放量也十分巨大,无法完全处理[2];②使用化学品不合理 为了追求高产,在农业生产中会使用大量的化学品,包括化肥、农药、农用薄膜等化学品,但是化肥的利用率较低,平均利用率不到50%,浪费了大量资源及资金,且会对土壤、水资源、大气造成一定的污染。农药的使用也十分泛滥,农作物害虫抗药性不断提高,农药的使用量再也在上升,用药时真正接触到目标害虫的仅仅为1%左右,其他全部在残留于农作物、空气、土壤及水体中,不仅污染了环境,也会对人们及动物的身体带来伤害。另外我国农业生产中会使用到大量的塑料薄膜,而使用结束后,没有进行相应的回收工作,造成了严重的白色污染;③乡镇企业带来的污染 经济时代的背景下,乡镇企业发展较为迅猛,在数量及规模上均有较大的提升,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包括布局不合理、工艺落后、技术不足、设备较为落后等,对于能源的消耗较高,且并没有采取防污染措施,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
1.3城市污染波及到农村:自然环境处于不断的变化中,空气流动、河流的运动、固体废物处理转移等,城市的污染情况也也会向其周边扩展、蔓延。农村环境也受到了城市污染的波及,包括三废污染等,已经造成了大量农田受到污染,而固体废物的堆放也使得大量农田被占用、损毁,大气污染也逐步扩散,水资源的污染更加严重,据调查显示全国利用污水灌溉的面积在全国总灌溉面积中的占比已经达到了7.4%,造成每年均有大量粮食减产,经济损失巨大。
2.治理措施
2.1强化乡镇企业的管理:对乡镇企业的管理,需要统一进行规划,合理布局,并进行各项治理措施,把乡镇企业的产业结构、布局调整等和治理其造成的污染全面的结合起来,并执行到位,才能有效的改善其污染情况。首先应制定相关的标准,包括生产效率标准、污水排放标准、废气排放费标准、能源消耗标准等,对乡镇企业进行审核,达不到标准的企业需要将责令其限期整改,或者直接将其淘汰。达到相关标准的企业需要引导其集中于相应的工业园区,对其产生的污染进行集中控制,并结合环境保护的计划要求,对其进行设备优化改造及技术升级等,减少污染物的产生及排放,也能减少能源的消耗,降低成本,强化企业的生产效率,使之综合实力更强,能够更好的发展,吸纳更多农村剩余劳动力,带来良好的社会效益。另外还需要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强化城镇污水处理及垃圾处理设施,做好绿化活动,美化乡镇环境,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
2.2强化环保基础设施建设:抓好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建设完善的排污管网系统,并构建垃圾清运、处理系统,才能有效的控制污染情况,改善环境,逐渐成为了农村污染治理工作的首要目标。但是由于农村经济条件有限,在环境治理方面投入的资金不足,使得环境基础建设达不到相应的标准,环境污染治理效果也不理想。该情况下,政府的相关机构需要对环境治理事业予以高度的重视,将其作为经济及社会发展规划中的重要方面来抓,利用各种渠道及不同的途径,筹集资金,逐步提高环保投资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占比,积极利用社会资源,鼓励民间资本投入到环境基础设施建设事业中,并可以将该项事业采用BOT等特许权方式进行运营,遵循污染者付费的原则,制定合理的价格征收标准,收取一定的生活污水费及生活垃圾处理费,充分利用各个方面的资源,强化环保基础社会设施的建设,为农村环境的治理提供有利的条件[3]。
2.3倡导生态农业、开发绿色环保有机肥:生态农业是指利用各种学科的知识技术等,包括生态学、生态经济学等,将传统的农业与现代科学技术完美的结合起来,在农业的生产过程中,兼顾农村经济发展、生态环境治理、资源的合理利用及保护等,使之形成一个生态合理、功能全面、经济效益良好的综合性农业系统,达到农业的高产、高效、优质,并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优化农村的各项环境。政府相关部门需要大力倡导生态农业,引进生态农业的项目、技术、设备等,为发展该项新型农业提供良好的条件,且需要做好农户的思想工作,使之能够真正认识到生态农业的优势及先进性,积极配合,达到良好的效益[积极开展绿色环保有机菌种、肥料的研究,利用畜禽产生的废物进行处理酵素、环保植物源农药、生物菌种的研制,取代传统化学农药及肥料的使用,实现农业污染综合防治与生态农业发展的紧密结合,保护环境,达到农业的资源节约与环境友好。
3.总结
农村的经济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且工业化逐步渗透至农村,使得农村的环境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不仅对于人们的身心健康造成影响,限制了农村生产活动的开展,使得经济发展受到阻碍,且严重影响了食品安全,成为了不可忽视的问题,需要相关部门予以高度的重视,进行有效的治理。本文仅从一般的角度分析了农村环境污染的原因,并提出了几点治理措施,在实际的环境污染治理活动中,还需要治理人员结合当地的具体情况,全面考虑各种影响因素,综合把握,制定出有效的治理方案,以达到良好的治理效果,优化农村环境,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唐旭斌.新中国成立30年来农村环境的污染与治理[J].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3):64-69.
油液污染原因及预防措施 篇7
俄罗斯《建筑和筑路机械》杂志2007年第12期载文分析了油液中杂质的5种主要来源。
1)在机械制造过程中积累。在工程机械零部件的加工(车、钻、铣、刨、焊接、装配等)过程中,零部件会粘上切屑、焊渣、油漆、粉尘等杂质,若加工和装配前未清洗干净,当新机运行后零部件上的杂质会进入油中成为油中杂质。
2)在维修中渗入。在维修中,需拆装机件,打开进油口,若不在意保洁,维修后的机件和进油口会沾上杂质,混入油中。
3)在加注新油时混入。在运输时如果不按清洁要求进行,新油也会不干净,混入杂质。
4)在机械运行中产生。工程机械的摩擦零部件在运行中会产生磨损、腐蚀、损坏等,产生磨损、腐蚀微粒进入油中。
5)油氧化变质而生成的胶质、沥青质、炭杂质也是油中的杂质来源之一。
2 预防油污染和净化油的措施
2.1 预防油污染的五清洁法
1)清洁制造:在工程机械制造中,零件加工后和装配前,要采取有效措施(用清洁液、蒸汽或压气去污)清除加工过程中粘附的油污、杂质,保证零件的清洁。
2)清洁维修:在工程机械维修中,打开的油进口应加盖或加套密闭,防止水分和灰尘进入,油管应用压气吹净,零件修复后和装配前,用清洁液、蒸汽或压气清除修复过程中粘附的油污、杂质。
3)清洁加油:若取样化验新油中含杂质超标,则可用“人工肾”(机外移动式过滤机)进行过滤达标后再加注,加注油的油泵(漏斗、软管)必须清洁。
4)清洁运行:(1)选用具有自动修复功能的润滑油作为机用油,这种润滑油以超细蛇纹石粉体为添加剂,使润滑油具有优良的摩擦学性能,并能自动修复(填平)摩擦副零件在运行中产生的磨损凹凸面,以减少零件的摩擦、磨损,可延长零件使用寿命1倍以上。(2)定期抽取油样进行油样分析,美国卡特彼勒公司十分重视对作业的工程机械的油样分析工作,采用邮寄或直送油样方式定期对作业的工程机械的润滑油和液压油进行分析,分析油中金属零件、离合器片磨损、添加剂、水分、燃油等杂质的含量,以此判定机械零件的磨损程度便于及时维修和换掉杂质超标的油。
5)清洁场地:为了预防泥、灰等混入油中,美国卡特彼勒公司十分注意施工单位油库、车库、修理车间的清洁,尽量减少上述场地污染和杂乱状况,在修理车间不准用粒状材料(如锯末等)作为吸附地面油料或洗手用料,并要求车间地面硬化以利于水冲洗保持清洁。
2.2 采用先进净化(过滤)装置
油过滤是控制油污染的重要手段,清除油中已有和不断产生的污染物,才能维持润滑和液压系统清洁度,允许污染的敏感度。近年来国外许多厂家为了提高油过滤的质量和效率,从改造滤清器的结构、滤网材质、油流方式等方面着手。竞相开发许多高效、多功能、长寿命、再生型油过滤装置,如美国开发了移动式(轮式)过滤车,该车采用程序控制,自动化程度高,可对大型工程机械的润滑油、液压油进行机外过滤。俄罗斯开发的有自动清洁功能的油过滤器,可利用滤清器自身的结构和油流对滤网进行清洗,使其可使用再生。延长滤网的使用寿命。德国开发的滤清器除了对油杂质过滤外,还可清除油中的水分和气泡。
2.3 采用六西格玛法提高油液管理水平
瓯江污染的原因及治理对策 篇8
关键词:瓯江,水资源,保护
瓯江是丽水人民的母亲河, 没有瓯江就没有丽水。瓯江是浙江第二大河, 全长388km, 流域面积17958km2。河水清澈, 水质在国家二级地面水标以上, 是浙江省水质最好的江河之一。改革开放30年来, 瓯江流域的经济得到了快速的发展, 但同时也存在瓯江被污染的问题, 应该引起我们的高度关注。
1瓯江的现状
原生态风貌遭到破坏。过度采砂削弱了瓯江堤坝的强度, 破坏了瓯江的原生态风貌。调查中我们看到江两岸植被光秃, 垒起高高的砂石堡, 河道中央弃石成堆。
生活污染。生活垃圾、畜禽污物直接排入江中。农村居住村落分散, 垃圾集中收集率和无害化处置率非常低, 污水污物随意倾倒。
工业污染。水阁工业区污水排放管理上存在一些漏洞, 对瓯江水造成严重的污染。从调查情况来看, 水阁工业区里的某些企业, 将工业废水直排瓯江。
水土流失。景青移民返乡超计划采伐、偷伐林木现象屡禁不止, 造成水土流失严重。
2原因分析
(1) 政绩考核机制不科学。长期以来, GDP增长率是评价地方官员政绩的一个不成文标准, 导致一些地方官员只重经济发展而轻视对瓯江水资源环境的保护。事实证明, 以牺牲能源、环境资源为代价, 带来的只是一时的经济数字的增高, 留下的却是长远的危害和隐患。
(2) 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严重滞后。长期以来, 瓯江上游城市建设不恰当地把基础设施建设的载体地位降低为工业的一般附属物。瓯江流域绝大多数县市的污水处理能力远远满足不了实际需要。现行管理和运行机制的掣肘也使城市污水处理厂的建设和运营陷于困境。另外, 由于没有真正落实“污染者负担”的政策, 地方财政无力支付污水处理费用, 常常使建成后的污水处理厂不能正常运行, 环境保护投资不能有效发挥效益。
(3) 水资源污染检测评价机制不健全。没有一套水资源污染检测评价机制以及环境执法难等等, 也是造成瓯江水资源得不到真正保护的重要原因。
3对策与思考
(1) 加强瓯江水资源保护宣传发动工作。在全市范围内轰轰烈烈地开展瓯江水资源保护宣传发动工作, 让人人都知道瓯江水资源保护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让人人都参与到瓯江水资源保护行列中。例如, 可以设立瓯江水资源保护日, 通过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进社区、深入农村进行宣传。
(2) 增强瓯江流域综合治理的自觉性。要站在战略和全局的高度, 深刻认识瓯江流域综合治理的重大意义, 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 进而增强“跨越发展, 和谐融入”的自觉性, 以生态建设、环境保护为重点, 以谋求资源、环境、社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为核心, 统筹兼顾, 分步实施, 扎实推进瓯江流域综合治理的各项工作, 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
(3) 按照流域整体功能定位, 编制瓯江流域综合治理规划纲要。瓯江流域综合治理是一个生态、社会、经济综合系统工程。要按照保护生态屏障、建设绿色家园的要求, 围绕形成功能定位清晰、发展导向明确、开发秩序规范、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协调的流域发展格局, 编制瓯江流域综合治理规划纲要。
(4) 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综合治理工作, 促进流域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要推进经济结构调整, 逐步淘汰技术落后、资源浪费、污染严重的工艺和产品, 大力发展优质高效农业和高新技术产业。树立循环经济理念, 推进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 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产业体系。强化工业污染治理, 严格控制污染排放。探索、推行水环境容量和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管理, 根据水环境容量确定流域和区域的发展规划、发展类型。科学合理地调配水资源, 限制缺水地区发展耗水型产业, 限制上游发展污染型企业。加强生态工业园区建设, 形成工业集聚发展的格局, 加大工业废水、废气、固废的治理力度, 基本解决区域性、结构性的污染问题。
(5) 着眼当前突出的问题, 进一步夯实瓯江流域综合治理的基础。要加大力度查处矿山、公路、水电等已建在建项目违章占用河道和损坏生态环境的违法行为, 督促业主做好工程弃渣的清理和生态植被的恢复工作。加强河道采砂的治理和监管, 制止非法、无序采砂和破坏生态河道行为, 进一步加强重点污染源的监控与管理, 努力降低污染物排放总量。建设并运行地表水县界交接断面水质自动监测站和县城空气环境质量自动监测站, 健全重点污染物排放监控体系。
(6) 建立和完善自然资源有偿使用和生态环境保护补偿机制。要研究和探索制定生态补偿金有关制度。如建立健全森林生态补偿制度;水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完善取水制度;生态环境恢复保证金制度;下游地区向上游地区补偿制度、受益地区对保护地区的生态补偿机制等。
(7) 加快沿江乡镇新农村建设。加强农村污染源的防治, 全面推广种植业、养殖业、加工业合理配置的“大农业”生产模式, 注重农、林、牧、副、渔各业全面发展, 农、工、商综合经营。把现代化科学技术和传统农业精华有机结合起来, 逐步增加有机肥料的使用, 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开发生物农药技术, 推广以菌治虫、以虫治虫的生物技术。重点抓农村生活垃圾集中收集处理、畜禽养殖污染专项整治, 积极推广畜禽养殖污染防治新方法, 做好农村改栏、改厕、沼气三位一体等工作。
(8) 走生态富民双赢之路, 加强瓯江流域生态防护林建设。 (1) 做好封山育林, 加快森林植被恢复, 重塑“浙南林海”形象, 落实陡坡地退耕还林, 消除水土流失隐患, 因地制宜进行林分改造, 培育竹林、经济林, 增加林农收入, 减轻因水源涵养林建设禁止采伐带来的直接损失。 (2) 建立长效机制, 保护生态公益林。2006年10月以来, 景青公安开展了打击破坏森林资源的“绿盾行动”, 取得了明显效果, 但专项行动过后, 移民返乡超计划、偷伐、无证运输木材等现象仍然发生。因此, 森林公安要在库区乡镇设立专门巡查小组进行巡查, 并巡查到位, 这才是治本的长效机制。 (3) 建设生态移民。为保证生态移民具备基本条件, 必须做到先开发、后搬迁, 或者在具备初步条件下, 搬迁与开发并举, 适度提高对生态移民的补助标准, 对特别困难的农民, 实施特殊补助, 确保生态移民“搬得出, 稳得住, 能致富”。
(9) 水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要坚持开源节流并举的方针。 (1) 大力开展节水活动, 采取有效措施, 减少水消耗。有组织地推行节水、高效的农灌技术;完善科学的农业用水管理措施, 尽快改变农业生产大量耗水的局面。制定单位产品用水定额和水重复利用率考核指标, 建立工业用水考核制度;明确规定冷却水及工艺用水等工业废水必须循环利用和再生利用;大力发展水的闭路循环使用, 最大限度地减少废水排放量。 (2) 依法规范水资源利用与保护行为。一要健全水法规体系, 针对涉水事务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等方面存在的薄弱环节, 突出资源配置、节约保护和流域管理等方面的制度建设;二要进一步落实水工程建设规范同意书、防洪影响评价、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采砂许可、水土保持预防等相关制度, 核定流域内各河流水功能区的纳污能力;三要加强水资源统一管理。
(10) 加快瓯江流域城镇污水处理厂建设, 大力发展环保产业。改革现行城市污水处理体制, 实现污水处理厂建设和运营的社会化、市场化、企业化。污水处理厂的建设要引入竞争机制, 按照“谁投资谁所有, 谁管理谁受益”的原则, 建立多元化投资建设、企业化运营管理、社会共同负担费用、政府给予必要的政策扶持的模式。积极探索城镇给排水建设和运营一体化的管理体制。逐步使政府从直接管理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和运行中解脱出来, 让污水处理真正走向市场。
(11) 探索生态资产运营方式, 努力盘活生态资源。一是树立生态资产及生态资产经营新理念。与生态资源概念不同的是, 生态资产是指不仅把生态作为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条件和前提, 作为一种资源、一种环境, 而且把生态作为一种资产, 作为一种可以产生经济效益的资产, 甚至可以作为一种资本参与到经济生活中。生态资产经营就是指把生态作为一种巨大的、形态多样的资产, 参照市场经济规律, 进行科学的运作, 为社会带来社会效益的同时带来经济效益, 并为进一步做好生态保护和生态建设筹足更多的资金。
(12) 建立强有力的专门协调机构, 搞好跨区域管理, 保证生态补偿金的安全运行。首先, 要依法建立相应的协调瓯江流域13个县 (市、区) 的领导机构———即瓯江流域开发保护协调委员会。其次, 要研究制定生态补偿金管理原则。 (1) 设立财政生态补偿金专户, 实行封闭运行管理; (2) 资金使用由相关部门提出年度计划, 报流域协调委办公室汇总、初审后报协调委审批; (3) 实行项目直拨制度, 资金由专户直拨到工程项目, 以防止资金途中流失或被挪用; (4) 对资金的使用要建立定期监督检查制度, 加强资金的管理, 确保资金的使用安全, 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 (5) 资金应在人大、审计等管理部门的监督下运行。其三, 要研究制定生态补偿金的使用原则。就丽水市而言, 生态补偿金主要使用方向为有污染排放企业的关停并转、封山育林、退耕还林、荒山荒地恢复植被等方面。要集中使用资金, 改变过去资金分散使用、单向补偿的做法, 这样才能通过对生态补偿金的使用促进经济、社会的健康、快速、持续发展和生态的良性循环。
参考文献
[1]《现代废水处理新技术》钱勇.北京:中国科学出版社.
脱硫溶液污染的原因和处理措施 篇9
1脱硫系统流程简述
从耐硫变换来的变换气 (3.2 MPa、38 ℃) , 首先进入脱硫塔底部, 与常温NHD贫液逆流接触, 气体中全部的H2S、COS和部分CO2被吸收后, 出脱硫塔的脱硫气 (总硫≤5×10-6) 送脱碳工序。
脱硫塔底排出的富液经水力透平回收能量后, 减压到1.15 MPa进入脱硫高闪槽, 闪蒸出部分H2S、CO2和大部分H2, 再与脱碳高闪气一起经闪蒸气压缩机加压后进入脱硫塔, 回收H2。高闪槽排出的溶液经换热器后进入低闪槽, 闪蒸出大部分H2S和CO2, 与再生气一起冷凝后去硫回收装置。低闪槽排出的溶液经换热后进入再生塔, 再生后的贫液依次经过换热器、贫液泵、换热器、高压贫液泵和贫液水冷器, 温度降至30 ℃, 进入脱硫塔, 完成溶液循环。
2NHD溶液污染的原因分析
(1) 由于德士古水煤浆加压气化工艺的原料煤灰分高, 经碳洗塔洗涤后合成气中含有一定量的煤粉颗粒, 进入变换系统后部分相对细小的颗粒穿过催化剂层, 和催化剂粉尘一起逐渐被带入脱硫系统, 使NHD溶液受到污染。
(2) 2003年, 系统增设CO提浓装置, 也采用了NHD脱硫脱碳气体净化技术。CO提浓装置开车后, 使得德士古气化来合成气中大量的粉尘颗粒直接进入小脱硫塔, 经NHD溶液洗涤后带入脱硫再生系统, 导致NHD溶液受到污染。随着CO提浓装置运行时间越长, 生产负荷越高, 溶液污染也越严重。
(3) 系统氨的富集, 致使NHD溶液管线设备局部铵盐结晶, 严重时影响脱硫溶液循环。在脱硫装置的运行中, 先后出现过脱硫塔变换气进口管出现碳铵结晶, 脱硫塔出口富液调节阀阀芯处出现碳铵颗粒而严重影响塔底出液, 热再生塔底板式换热器贫液出现碳铵结晶影响溶液循环等问题。
(4) 设备及管道内表面氧化层造成的污染。脱硫系统的大部分设备采用不锈钢材料, 但管道大部分是碳钢的, 虽然NHD对碳钢设备及管道基本不产生腐蚀, 但在设备及管道检修时, 其内表面因与空气接触可能会产生较松散的氧化层。由于溶液的长时间冲刷, 氧化物随溶液被带到高温高湿的高、低压闪蒸槽及再生塔内, 在此与H2S及COS发生反应, 生成灰黑色的硫化物颗粒, 使NHD溶液受到污染。
(5) NHD溶液吸收大量酸性气体后, 易对碳钢设备和管道造成腐蚀。NHD溶液本身没有腐蚀, 但含有3%~5%的均相水, 局部有游离水, 在吸收了H2S、CO2等酸性气体后, 会解析出H+、HS-、S2-、HCO-3和COundefined等离子, 使溶液呈弱酸性, 在流经碳钢设备及管线时, 在设备和管道表面形成冲刷而产生轻微腐蚀, 生成灰黑色的硫化物颗粒, 使NHD溶液受到污染。
(6) NHD溶液有机质成分碳化产生的污染物。脱硫NHD溶液再生是加热再生, 若加热温度局部过高, NHD有机质成分会碳化, 形成炭黑, 造成污染。此外, 压缩机在工作过程中, 会使闪蒸气雾沫夹带入气缸的部分NHD因温度过高而碳化形成炭黑。
(7) 由于分析取样的溶液回收桶和润滑油回收桶放置在一起, 可能会出现操作工误将废油倒入溶液地下槽的情况, 从而导致溶液污染。
3处理措施
针对脱硫NHD溶液污染的问题, 我们经过10年的运行实践, 并借鉴相关厂家经验, 采取以下措施防止脱硫NHD溶液污染。
3.1减少污染物的带入
(1) 控制德士古气化原料煤的灰分, 改善碳洗塔的洗涤除尘效果, 减少变换催化剂更换次数, 从而减少变换气带入粉尘。CO提浓装置稳定负荷, 减缓其对系统NHD溶液的污染程度。
(2) 对于NHD带油污染的问题, 闪蒸气压缩机带油是溶液被油污染的主要途径, 闪蒸气压缩机气缸高压注油润滑改造为无油润滑后, 脱硫系统NHD溶液油污染得到了很好的控制。由于NHD溶液和润滑油表象极为相似, 系统漏液和油品回收管理不善, 常造成回收的溶液带油, 此种情况各厂均有发生。通过建立健全溶液回收管理制度, 可解决回收的溶液带油污染的问题。
(3) 为防止污染物随补充溶液带入系统, 在补充溶液时严格按照操作规定要求, 补充的溶液经槽区活性炭过滤器过滤后再进系统。
3.2控制污染物的产生
(1) 对于设备和管道内氧化层对NHD溶液的污染, 我们从控制设备和管道产生氧化层做起, 在停车检修过程中采取防范措施, 尽可能减少、避免和空气的接触或尽量减少接触时间, 检修结束后即用氮气置换。
(2) 通过部分排放变换工艺冷凝液至水处理装置, 气化增加补充新鲜水, 降低氨富集的方法, 可缓解铵盐结晶的问题, 但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目前增上蒸氨装置已经作为公司的技改项目将于2011年实施, 可从根本上解决铵盐结晶问题。
3.3加强溶液的在线过滤
(1) 脱硫系统活性炭过滤器的使用效果较好, 但由于经过过滤器的溶液不经过冷却就进入贫液泵, 限制了在线过滤的溶液量。建议在小脱硫塔的出液管线上安装两组过滤器, 可以在线切换清洗, 即可有效解决阻力问题。
(2) 脱硫NHD溶液槽区过滤器由原设计的机械过滤改为活性炭过滤, 并能对贮槽内的溶液进行槽区内部循环以滤去杂质。
3.4停车检修期间安排清理
污染物和溶液形成粘稠状物质, 一般沉积在塔器、闪蒸槽、板式换热器等设备底部, 以及过滤器的上层, 在年度大修期间安排对这些部位进行清理冲洗。
4结语
海洋环境污染的原因及对策 篇10
海洋污染是指人类改变了海洋原来的状态, 使海洋生态系统遭到破坏。造成海洋污染的主要原因是:陆地污染源流入海中、石油污染、人类无节制的捕捞活动等。
海洋污染的特点是:污染源广, 污染物质种类多, 影响范围大, 危害深远, 控制复杂, 治理难度大。
1.1 陆源污染
陆源污染是指陆地上产生的污染物进入海洋后对海洋环境造成的污染及其他危害。人类长期以来不可持续的生产、消费与生活方式使海洋环境遭受严重污染, 其中, 陆源污染成为全球海洋环境持续恶化的罪魁祸首。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在为蒙特利尔环境部长会议预备的一份报告中指出, 80%的海洋污染源于陆源污染。
《防止陆源物质污染海洋公约》中对陆源污染的界定:陆源污染是:1) 通过水道;2) 源于海岸, 包括通过地下水或其他管道的引入;3) 源于公约所适用区域内一缔约方管辖内所铺设的人造设施对海洋区域所造成的污染[1]。
随着工业经济的发展, 工业污水大量排入近海水域, 成为陆源污染的主因;而农业经济的发展, 也将农业生产中使用的化肥和农药, 通过地表径流或者河流流入沿海水域;人类生活水平的提高, 产生的生活垃圾和生活污水也成为主要的污染物。随着大量的陆源污染物流入海洋, 致使海水中重金属含量升高, 直接导致海产品重金属超标。
1.2 石油污染
随着我国石油进口量和海上运输量的逐年增长, 我国近海石油污染日益严重, 对海洋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危害。据统计, 全球每年生产的32×108t石油中, 约有320×104t进入海洋环境[2]。
石油流入海洋的途径包括:
1) 海底油井开采开采过程中溢漏和井喷;
2) 油船运输中泄漏或发生事故;
3) 炼油厂含油的废水直接流入海洋。
石油污染海洋环境, 危害海洋资源, 破坏生态平衡。通常1t石油可在海上形成覆盖12km2范围的油膜, 油膜会使透入海水的太阳辐射减弱, 从而影响光合作用;油膜影响海水复氧, 石油的分解, 会消耗海水中的溶解氧, 使海水缺氧, 据研究, 1kg石油形成的浮在水面的油膜完全氧化需要消耗40×104L海水中的溶解氧[3], 造成海洋中藻类和微生物死亡, 破坏海洋生态系统的食物链, 导致海洋生态系统失衡;石油流入海洋后, 会产生光化学反应, 生产綑、酮、酚、酸、硫的氧化物等, 危害海洋生物[4]。
1.3 过度捕捞
过度捕捞是指捕捞超过系统能够承担的数量的鱼, 使整个系统退化。捕捞了太多的某种鱼类, 让它们的数量不足以繁殖和补充种群数量。
据《中国区域海洋学——海洋环境生态学》书中指出:近海的过度捕捞正造成一个恶性循环:生态系统中价值高、个体大的种类被过度捕捞后, 人们的捕捞目标必然转向其他一些价值较低的物种, 而当这些价值较低的物种生物量枯竭后, 捕捞目标随之又转向价值更低的种类, 这样依次将使生态系统的所有物种都被过度利用, 造成渔业资源的系列性枯竭和物种品种的退化[5]。
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 海鲜成为了我国百姓餐桌上常见的美味, 为了满足人们餐桌上的需求, 人类大肆从海洋中捕获渔业资源, 现代渔业捕获的海洋生物已经超过生态系统能够平衡弥补的数量, 导致整个海洋生态系统遭到严重破坏。
2 海洋环境保护
治理海洋环境污染的关键前提是要求我们增强对海洋环境的保护意识。海洋环境的污染, 制约了人类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海洋环境污染范围的扩大, 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严重障碍, 如何保护海洋环境, 成为当前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
2.1 加强法制建设, 完善法制体系, 保护海洋环境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第207条规定:各国应制定法律和规章, 以防止、减少和控制陆源污染, 包括河流、河口湾、管道和排水口结构对海洋环境的污染, 同时考虑到国际上议定的规则、标准和建议的办法及程序[6]。
在海洋环境保护法制建设中, 我国先后颁布实施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治陆源污染物污染损害海洋环境管理条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治海岸工程建设项目污染损害海洋环境管理条例》。通过法律的形式, 坚持把陆源污染防治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进行重点规划。严格海洋环境的监督管理, 严厉打击破坏海洋环境的违法行为。
2.2 多管齐下防治沿海城市工业、农业和生活污染
随着沿海城市经济的迅速发展, 对沿岸海域环境压力加剧, 我们采取一系列措施防治海洋污染:
1) 调整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发展循环经济;
2) 制定排污指标, 严格控制污染源排放总量, 实行谁污染, 谁治理的原则;
3) 加强截污和污水处理厂建设, 加强对重点污染源的治理;
4) 加强沿海城市防护林建设, 保护滨海湿地;
5) 强化污染物的资源化再利用, 治理工业废弃物, 减少海洋环境的污染。
2.3 突出科技手段, 加强海洋石油污染的防治目前对海洋石油污染的处理主要包括:
1) 物理方法。包括围油栏、吸油物质 (如麦秆、泥炭、聚苯乙烯等) 、沉降和磁性分离等;
2) 化学方法。包括投放化学处理剂 (如乳化分散剂、凝油剂、集油剂等) 、燃烧处理等;
3) 生物方法。通过投放噬油微生物, 进行人工石油烃类生物降解。
其中, 生物降解是当前研究的重点, 具有迅速、无残毒、低成本的优点。据研究, 海洋中存在大量能够降解石油的微生物, 目前能够降解海洋石油污染物的微生物有200多种。
2.4 保护海洋渔业资源, 防止过度捕捞
海洋渔业资源是可再生资源, 但是要科学利用, 如果过度捕捞会导致资源匮乏, 最终无鱼可捕捞。防止过度捕捞, 保护渔业资源, 促使渔业资源可持续发展。
1) 渔业法规需要被重视起来, 要加大宣传这方面教育的工作力度, 增强渔民依法兴渔的法律意识, 提高广大渔民的自觉性;另外还需要治理水产品的销售市场, 要扩大宣传面, 让社会广大群众都能认知到保护渔业资源的重要意义, 并参与保护市场, 共同抵制违法水产品的销售;
2) 制定休渔期。我国每年的6至9月, 相关部门会对从事海洋捕捞作业的渔民实行2到3个月不同的休渔期, 以此来保证海洋水产资源正常繁殖、生产与发育;
3) 规定渔网最小网目尺寸、可捕标准、幼鱼比例, 限制对幼鱼的捕捞是渔业资源养护与管理的最基本措施[7]。
3 结论
21世纪是海洋世纪, 随着经济的增长, 世界各国纷纷调整本国海洋政策, 加紧争夺海上战略利益, 海洋产业的发展和海洋战略部署都出现了强劲的势头。海兴则经济兴, 面对世界各国的形势, 我们必须加快发展和壮大海洋事业。
海洋经济的迅猛发展, 必然导致对海洋环境的污染, 保护海洋环境已成为当务之急。加大海洋环境保护工作力度, 要不断强化海洋环境保护管理的技术支撑体系建设, 努力提高监测、监视水平, 并做好监测、预测、预警报工作。
参考文献
[1]防止陆源物质污染海洋公约, 1974.
[2]林建, 朱跃姿, 蔡俊青, 等.海上溢油的回收及处理[J].福建能源开发及节约, 2001.
[3]国家海洋局.海洋环境保护与监测[M].北京:海洋出版社, 1998.
[4]Prince R C, Garrett P M, Bare R E, et al.Theroles of photooxidation and biodegradation in long-term weathering of crude and heavy fuel oils[J].SpillScience&Technology Bulletin, 2003.
[5]李永祺.中国区域海洋学——海洋环境生态学.海洋出版社, 2012.
[6]联合国海洋法公约, 1982.
大气污染原因 篇11
随着液压传动技术应用范围的不断扩大,对液压系统运行的可靠性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成为有关企业重点研究的课题之一。影响液压系统运行可靠性的因素很多,包括液压油的选择、液压系统的设计、制造、安装、调试维护等。液压油在液压系统中有4个作用:传递动力、润滑运动部件、密封零件之间的间隙、散热。要使液压油充分发挥作用,对油品的选择很重要。液压油是否清洁,不仅影响液压系统的工作性能和液压元件的使用寿命,而且直接关系到液压系统是否正常工作。据统计,液压系统故障率的70%~85%是由于液压油污染引起。多年来,通过我们参与液压系统故障的处理和调查,认为主要有以下三个问题对液压系统正常工作影响最大,在维护保养过程应加以注意:
一、防止杂质进入液压油中
1.液压油进入杂质的原因
液压油在储运、使用过程中杂质增多的主要原因有:
(1)新油不经过滤就加进(或补加)油箱。新油本身就可能不干净,因为各种容器往往是重复多次使用,很难保证十分清洁。
(2)加油器长期保存和使用中因氧化而产生沉淀的杂质,如胶质和积碳等。
(3)液压元件动静部件磨损产生金属微粒。
(4)金属遭受氧化腐蚀和锈蚀产生金属碎片。
(5)密封圈长期使用后溶胀。在摩擦过程中会不断有微粒进入油中。
2.液压油进入杂质的后果
液压系统中大部分液压元件都是高精度产品,如高压柱塞柱塞与缸体孔的间隙仅有1丝大小,这样小的间隙如果油中含有机械杂质、粘稠物,必然导致液压元件不能正常工作。
液压油进入杂质后造成的主要后果有:
(1)堵塞滤清器。低压系统滤网堵塞会造成吸油困难,产生空穴各噪声。高压系统滤网堵塞则造成压力损失,如无保护装置,严重,严重时会击穿滤芯,使液压泵运转困难,产生噪音;
(2)污染物轻则划伤元件表面,重则卡死部件使控制失灵。各种控制阀的滑动部分或节流孔被杂质堵塞,将造成动作不稳定,使原有功能下降。
(3)影响阀门的开口特性,使控制滞后或超前。堵塞元件的节流孔、节流间隙,影响工作机构动作的准确性。
(4)损伤橡胶密封件,使泄漏增加。
(5)加速液压油的老化,液压元件的腐蚀及磨损。
3.控制杂质进入液压油的措施
要保持液压油的清洁必须采取以下措施:
(1)正确选用液压油。压力高、负载大的地方要选用抗磨液压油。油中不能有不溶物质或不稳定物质。有还应该有足够的热氧化稳定性和低温稳定性、热传导性、化学稳定性和抗燃性等,液压油的日常使用管理也是我们必须加以重视的。
(2)正确选用合适的密封件。要选用耐油橡胶,而不能用普通橡胶。橡胶密封件的磨损或破坏会产生橡胶颗粒,液压油的氧化会形成胶状沉淀物。因此,使用中的液压油应定期用专用过滤车进行过滤处理。
(3)要有“新油不干净”的概念,购入新油要化验,进油箱要经过滤处理。
(4)定期检查油的质量,发现油品脏了要及时过滤或换油。按规定用油牌号选用液压油,加油时,必须使用金属滤网,应该擦干净加油口及滤网或加油器等加油工具。定期化验油质,合理更换,一般每年换油一次并更换吸油口滤油器。
(5)液压油应密闭存放在洁净的场所中,防止高温接触及露天存放。
(6)不同品牌的液压油混合在一起就不能发挥液压油应有的性能,会产生沉淀物,致使输出功率大大下降。
二、防止气体进入液压油中
1.气体进入液压油的原因
(1)吸油管路密封不好而造成空气进入油中。
(2)油箱油面过低,吸入油液时油面上产生旋涡效应而携带空气进入泵内。
(3)泵轴封不良,吸入气体。
(4)油液中混有易挥发的低组份物质,如汽油、乙醇、苯等物质。它们在流动的低压区极易挥发出来形成气泡。
2.气体进入液压油的后果
(1)破坏液压示的正常工作,在运转时发生冲击、噪声、气蚀以至容积效率下降。
(2)由于气体的可压缩性,产生严重的滞后现象,使操作的可靠性和准确性受到影响。
(3)导致液压油“乳化”变质。严重者产生大量泡沫,从油箱加油口溢出。
3.控制气体进入液压油的措施
(1)液压泵安装时,轴封应密封良好,油箱中吸、回油管间的距离应尽可能远,以免吸入气泡。
(2)吸油管安装时,螺纹连接及法兰连接处不得漏气。
(3)液压管道的最高点设排气阀,以排除系统的空气。
三、防止水进入液压油中
1.水进入液压油的原因
(1)雨水进入油箱。
(2)在潮湿的环境中,当温度降低时,油箱内的湿空气凝结成水滴进入油中。
(3)液压油氧化后会生成少量水。
(4)油缸在运行中携带少量水进入油中。
2.水进入液压油的后果
(1)“油和水”不相容,所以两者不能混合在一起,在低区蒸发变为气泡,形成气蚀。水混入油中将会使油浊化。
(2)破坏膜形成的连续性,使油品的润滑保护能力降低。
(3)水能与油中残存的酸和氧气一起作用,使油品变质,生成油泥,污染油品。
(4)油箱中水蒸发变为水蒸气对油箱上部产生气相腐蚀。
(5)液压油中的水会加速机器生锈与腐蚀的速度,缩短油的寿命,同时使粘度下降、油质劣化,出现润滑不良。
3.控制水进入液压油的措施
(1)定期更换液压油滤芯。
(2)油箱要加防水保护措,定期清除油箱内的水,至少应每250小时排放一次。
输液微粒污染的原因、危害及对策 篇12
1 微粒污染的原因
1.1 液体、针剂本身因素
药液在生产过程中的污染及出厂前未经严格把关, 达不到《中国药典》规定的微粒标准。即每毫升输液剂中直径≥10 μm的不溶微粒不能超过20个, 直径≥25 μm的不溶微粒不能超过2个。
1.2 联合用药的微粒污染
输液中加入多种药物, 虽然每种药物的不溶性微粒均符合规定, 但混合后液体中不溶性微粒超标。有人对输液配伍微粒累加的研究结果提示, 配伍药物越多, 微粒越多, 微粒增加越明显。同一瓶液体中加入药品种类愈多, 发生不良反应的可能性愈大[1], 由于药物配伍不当可能产生药物未完全溶解发生物理、化学变化, 使pH值升高或降低产生微粒。此外粉针剂溶解不完全也是致溶液中微粒增加因素之一。
1.3 中药注射液的微粒问题
临床上使用黄芪、醒脑静、复方丹参、脉络宁、银杏达莫等注射液时, 由于中药微粒等因素的影响时有输液反应发生。根据吴雪梅等[2]报道, 几种常用的中草药针剂与输液溶剂配伍, 其配伍中不溶性微粒数明显增加, 造成不溶性微粒明显增加的原因可能是中药成分复杂, 制备工艺不同, 在提取、精制过程中, 一些成分如色素、鞣酸、淀粉、蛋白质等以胶体形式存在于药液中, 药物与输注液体配伍后发生氧化、聚合, 也可能有一些生物碱、皂苷在配伍后, 由于pH值改变而析出, 导致不溶性微粒大大增加。
1.4 操作不当引起的微粒污染
重复使用一次性注射器导致内筒长时间暴露在空气中造成细菌、微生物、尘埃及操作人员的手带入微粒污染, 以及外筒与内筒因反复摩擦造成注射器本身微粒增加; 加药时注射器反复穿刺胶塞致橡胶微粒增加;割锯安瓿后不消毒掰开及抽吸药液时按传统抽药方式, 将安瓿倒置, 安瓿断口处的微粒混入药液中, 造成不溶性玻璃微粒的污染; 静脉注射药物时, 通常将注射器直接与头皮针连接, 使药液不通过过滤网直接进入静脉及临床使用三通装置, 当从侧孔推注药液时, 就会把药液中的不溶性微粒直接注入病人的血管中, 引起严重的微粒污染[3];操作时无菌观念淡漠、技术不过关等养成一些不良习惯, 也是引起输液微粒污染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
1.5 环境因素引起的微粒污染
目前大多数医院配液室都在普通的治疗室中进行 (一般医院治疗室未安装空气净化设施) , 如暴露在普通空气中配液, 因液体瓶内高压, 使空气中细菌、尘埃进入瓶内。虽然治疗室每天消毒, 开放使用后很快被污染, 加之操作护士的工作衣、帽、鞋、口罩又未消毒, 且人员流动大等, 造成治疗室不洁净。病房中尘埃、细菌、纤维、微生物的含量更高, 输液时可随排气管进入液体造成污染。
2 微粒污染的危害
2.1 造成局部组织栓塞和坏死
大于毛细血管直径的微粒, 就可直接堵塞毛细血管, 小动脉的阻塞可抑制氧化代谢或其他代谢活动, 导致细胞损伤和器官坏死。
2.2 引起静脉炎
微粒在进入人体后, 可随血液循环, 引起血管内壁刺激损伤使血管壁正常状态发生改变, 变得不光滑, 引起血小板的黏着, 导致静脉炎的产生。研究表明:输液中微粒含量的多少与静脉炎的发生有关, 占70%左右。
2.3 引起肉芽肿的产生
当微粒侵入肺、脑、肾等组织毛细血管内时, 会引起巨噬细胞增殖, 形成肉芽肿, 从而引起脑、肺、肾和眼等部位不同程度的供血不足, 造成循环障碍, 直至坏死。
2.4 引起药物过敏反应
药剂中含有的药物结晶微粒、聚合物、降解物及其他异物都可在注射部位或静脉血管与组织蛋白发生反应, 从而引起过敏反应。
2.5 引起肿瘤形成和肿瘤样反应
石棉纤维常可引起肺癌, 当大量放射性微粒进入人体后, 可直接引起白血病或白细胞减少症。
2.6 热原样反应
之所以将微粒造成的临床输液反应称之为热原样反应, 就因为其临床表现与热原反应非常相似, 仅从输液反应的表现与热原反应非常相似, 仅从输液反应的表现形态上来看, 两者很容易混淆。
3 微粒污染的对策
3.1 严格执行无菌操作, 杜绝因操作规程不规范而导致微粒污染
护理人员在配制药液或输液前应仔细检查药液的有效期, 液体有无混浊、沉淀、异物, 瓶身有无裂缝, 瓶盖有无松动;配制药液时尽量减少对瓶塞的反复穿刺, 穿刺针头选用侧孔针, 不宜过粗, 一般以9号~12号为宜 , 以减少橡皮屑的脱落;玻璃安瓿应割锯1/4周, 且应先消毒安瓿颈, 锯割后再次消毒方可掰开, 减少玻璃屑污染;药液应现配现用避免长时间搁置;使用粉针剂药物时, 应使其完全溶解但禁止采用敲击配制的方法, 避免玻璃碎屑增加;采用密闭式输液, 避免尘埃微粒进入液体, 减少污染;进行静脉穿刺时应具备专业素质, 严格无菌原则, 穿刺前仔细检查针头有无弯钩, 尽量选择锐利的小号针头, 穿刺时对油垢污染的皮肤彻底清洁消毒, 正确掌握进针角度、速度, 减少进针时带入的微粒成分[4], 熟练掌握穿刺技术, 减少回针次数, 穿刺失败一定更换针头。
3.2 规范一次性输液器、注射器的使用
建议选择套管过滤型注射器及带有精密过滤器的一次性输液器。据周玉珠等研究证明, 应用套管过滤型注射器既减少了加药时针头反复穿刺瓶塞造成的污染, 又减少过滤了3 μm以上对人体有危害的微粒, 确保了病人静脉用药安全, 而且套管过滤型注射器实用性强、操作简便、价格低廉,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使用精密药液过滤的输液器是预防微粒进入人体的有效措施, 由于不同型号的精密输液器可能截留1 μm~5 μm以上的微粒, 从而达到安全输液的目的。
3.3 严格按要求配制药液
正确选择溶媒, 合理用药, 避免药物配伍禁忌, 严格控制输液内药品总数。护士在配制输液药物前, 应详细阅读药品说明书, 熟悉药物药理作用, 了解药物的理化性质、用法、用量、配伍禁忌及不良反应。针对使用药品, 查看药物配伍禁忌表及有关资料, 做到心中有数。没有资料证实可以混合静脉用药的, 严禁随意配伍。
3.4 保证配液间及病房环境符合要求
有条件的医院应在治疗室内配备净化无菌工作台, 改善护士配液操作环境, 减少污染。病房及时进行出院床单位清洁与消毒, 减少陪客及探视人员, 保持病房清洁整洁, 空气流通。
综上所述, “输液微粒污染”概念的提出, 让我们意识到在为病人解除痛苦的同时, 可能给病人带来了不必要的伤害, 甚至无法挽回的伤害。医院应加强对静脉输液的监控和管理, 选择使用优质的药品及一次性输液器, 加强临床合理用药监管力度, 减少药物不合理配伍使用, 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 建议在配液室安装空气净化设施, 改善输液配液环境, 从而达到安全输液、确保病人用药安全的有效目的。
关键词:微粒污染,危害,护理
参考文献
[1]陈华, 王宝佳.临床护士如何把好输液配药关[J].护士进修杂志, 1999, 14 (9) :6.
[2]吴雪梅, 种智.中草药针剂与输液配伍的不溶性微粒考察[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1999, 19 (2) :81.
[3]孙丽华, 周维敏, 谭庆霞, 等.经三通静脉给药预防微粒污染的临床研究[J].实用护理杂志, 2005, 21 (3)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