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污染中国现状

2024-09-01

大气污染中国现状(共8篇)

大气污染中国现状 篇1

文献检索与应用作业

大气污染现状及治理方法

班级: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1班

学号:631103050121

姓名:刘玲

中国大气污染现状及治理方法

关键词:温室气体、大气污染、光化学污染、治理办法

大概搜索分析的题目为:

1、大气污染的分类

2、从各方面具体分析中国大气污染的现状

3、针对中国大气污染现状所采取的治理办法

一、概述

新中国成立已有60年有余,回首过去,我国经济获得了长足的发展,生产力水平有了大大的提高。但是,传统模式下的生产力的提高在驱动经济增长和为企业带来利润的同时,却使我们的地球家园变得千疮百孔,不堪重负!环境污染,生态破坏,资源短缺,酸雨蔓延,全球气温变暖,臭氧空洞出现等。环境污染已经作为人类解决环境问题的首要问题,其中尤为严重的便是大气污染。

二、关于大气污染有以下几个主要源头既分类:

1·中国的资源消耗主要是以煤炭为主,随着煤炭消耗量的增加,温室气体的排放总量急剧上升,直接导致城市乡村空气质量的恶化。燃煤所排放的污染物是对全球污染最严重的,因为在同等条件下,它所排放的污染物是最多的。【1】【大气污染及对策措施——李会霞;高刚华;河北化工, Hebei Chemical Engineering and Industry, 编辑部邮箱 2009年 07期】另外,交通运输也是温室气体排放的主要领域 1 之一,汽柴油是交通运输业的主要燃料,汽车尾气中常含有一些有害物质,是导致空气污染的重要因素。这也是致使我国的温室气体排放量一直位居世界第一的原因。

2·大气沉降:就是指自然或人为排放到大气中的气态、固态或液态污染物质与尘埃一起升到高空,通过扩散、迁移、转化而后重力沉降到地面的过程。【2】【中亚热带韶山森林的大气沉降特征及对酸沉降的生态响应研究杜·春艳湖南大学;2010博士】其中酸沉降对土壤、森林、湖泊、动植物和建筑等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是目前的最主要的环境问题。

3·光化学污染:在一定条件下,氮氧化合物和碳氢化合物发生化学转换而形成的高氧化性混合气团。【3】【大气污染及对策措施——李会霞;高刚华;河北化工, Hebei Chemical Engineering and Industry, 编辑部邮箱 2009年 07期】

三、温室气体排放现状

影响人类生活和气候环境变化的温室气体主要有6种:二氧化碳CO2、甲烷CH4、氧化亚氮N2O、氢氟碳化物HFCS、全氟化碳PFCS和六氟化硫SF6。近几年来我国N2O的排放量一直呈增加趋势。例:以下为上海市1996年至2008年的部分清单计算:

(1)二氧化碳:CO2是地球大气中最重要的温室气体,约占大气总成分的0.03%;

(2)甲烷:CH4是仅次于CO2的重要温室气体,对全球温室效应的贡献率约为14%,全球增温潜势值是CO2的25倍。

(3)氧化亚氮:N2O是大气的痕量气体成分之一,过去的100年里,N20对温室效应的贡献约为8%,N20全球增温潜势值是CO2的298倍,是近年来备受关注的大气温室气体之一。【4】【上海市温室气体排放研究-赵倩-复旦大学2011】当然,这只能简单的反应我国上海这座大城市的状况,对于全国,恐怕还是要更权威的数据统计吧。这里有一份这样的统计:中国温室气体排放总量从1994年到2004年的年平均增长率约为4%,二氧化碳排放量在温室气体排放总量中所占的比重由76%上升到83%。【5】【成都市机动车碳排放量计算探析王一帆;西南交通大学·2011年】从这些数据不难看出,目前中国的大气污染现状确实不容乐观啊!由大气污染带来的危害更是令人发指啊!

【6】【中国发展低碳经济的国际经验及对策,王娣吉林大学·2011】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式,我们又该采取何种应对措施呢?从人类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低碳经济”便应运而生啦!在我看来,对于政府,他们应充分的起好带头作用,积极的制定并发布实施有关降低碳排放的相关政策,比如:倡导节能、积极开发新能源和可持续能源、引导公众参与低碳经济、积极开发低碳技术、加强经济激励等。在过去的几年里,他们确实做出了相当大的努力。如:2004年11月,我国公布了减缓能源高耗的《节能中长期专项规划》,2005年2月28日,我国正式颁布了《可再生能源法》,2006年12月26日,中国科学院、科技部、中国气象局等六大部门联合推出了《气候变化国家评估报告》,2007年6月6日,我国制定了《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气候发展战略,2009年5月,我国政府公布了“落实巴厘路线图”的相关文件,2009年8月,继制订《循环经济促进法》、《可再生能源法》等等。【7】【中国发展低碳经济的国际经验及对策,王娣吉林大学·2011】国家要发展,污染要治理,主体还是在于广大的百姓。对于我们每位公民来说,除了积极地响应政府外,更应该从身边的小 事做起,节约用电,随手关灯等等都可是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只要大家积极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就指日可待了。

四、大气沉降概况

据国家环境保护部发布的《“两控区”酸雨和二氧化硫污染防治“十五”计划》,中国目前每年因酸雨和二氧化硫污染对生态环境损害和人体健康影响造成的经济损失约人民币1 100亿元。【8】【中国典型酸雨区大气湿沉降化学特性·向仁军;柴立元;张青梅;肖劲松;赵大为;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Science and Technology), 编辑部邮箱 2012年 01期】“1100亿元”这是什么概念啊?这样的损失我们能够持续承受吗?再看看我国前几年降水的Ph值及酸雨出现的频率吧:

【9】【亚热带韶山森林的大气沉降特征及对酸沉降的生态响应研究,杜春艳·2010·湖南大学】从该统计图表可以看出,酸雨在我国愈演愈烈,真的是不容忽视啊!当然,大气沉降并不单单局限于酸沉降,粉尘、烟尘等颗粒污染物一样严重的威胁着我国的空气质量。根据北京市环境保护局公布的大气污染数据及气象部门公布的气象资料显 示,21世纪初期沙尘天气活跃,造成了北京大气重污染的高峰期,2003~2005年大气重污染有所回落,2006年受沙尘天气明显增多及大规模奥运建设的共同影响,北京大气重污染再次出现明显峰值;2007年北京沙尘天气明显减少,但静稳积累型重污染相对突出;2008年奥运减排措施效果显著,全市静稳积累型重污染降至历史最低,其后则呈缓慢上升趋势【10】【2000·2010北京大气中污染研究-李令军;王英;李金香;辛连忠;金军-北京市环境保护监测中心;中央民族大学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

五、光化学污染分析

光化学污染是在19世纪80年代才首次在我国北京发现迹象的,近十几年来日趋严重。【11】【刘小红,洪钟祥,李家伦,等.北京地区严重大气污染的气象和化学因子·气候与环境研究,1999, 4(3): 231~236】O3和NOx是大气环境质量监测的重要的污染气体,O3、NOx、一氧化碳(CO)和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之间的光化学反应是造成严重的光化学污染的根源。北京、广州等大型城市中的VOCs对光化学污染的贡献较大【12】【.天津武清地区夏季臭氧光化学研究岳婷婷;柴发合;张新民;张凯;王淑兰;陈义珍;环境科学研究, Research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 编辑部邮箱 2009年 01期 】

【13】【城市光化学烟雾的形成机制及其防治·刘建英;运城学院学报, Journal of Yuncheng University, 编辑部邮箱 2005年 02期 】 光化学烟雾主要是由汽车尾气和工业废气的大量排放造成的,多发生在阳光强烈的夏、秋季节。汽车尾气及某些工厂废气中含有大量的烯烃类碳氢化合物(CxHy)和氮氧化物(NOx)等一次污染物,其中氮氧化物主要是一氧化氮(NO)、二氧化氮(NO2)。当氮氧化物和碳氢化合物在大气环境中受强烈的太阳光照射后,在波长4000×10-10m以下的紫外线区发生复杂的光化学和热化学反应,产生以臭氧为主的醛、酮、酸、过氧乙酰硝酸酯(PAN)等二次污染物。随着反应的不断进行,二次污染物的浓度不断升高(约3~4h后达到最大值),形成毒性较大的浅蓝色烟雾。【14】【浅析光化学烟雾的污染问题·张莉;四川环境, Sichuan Environment, 编辑部邮箱 2005年 04期 】据统计,目前,中国在用机动车保有量接近1亿辆,其中,汽车保有量为2421万辆,摩托车为5930万辆,私人汽车保有1243万辆。【15】【光化学烟雾研究综述·戴华茂.光化学烟雾研究综述[J].广东化工,2009,36(7):107-108】一般情况下,光化学烟雾的危害大致以0.2%~0.3%为界。【16】【宋心琦.光化学原理与应用[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2001.】 一旦超过这个界限,不仅对人类的生命造成威胁,而且还会对动植物造成伤害,促使橡胶制品老化,建筑物和机器受到腐蚀。

六、具体治理办法

面对如此严峻的污染现状,总得来说,我们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也是非常必要的一点,那就是要提高全民的环保意识!普及大气保护和防治知识,提高公民对大气污染的认识程度,使公众了解大气保护和防治的意义和重要内容,激发公民保护大气的热情和积极性,将保护大气,热爱地球变成公民的自觉行动,形成强大的社会舆论,从而约束和制止资源浪费和大气污染的行为。注意我们身边的每一件小事,从点滴做起,比如节约用电、使用节能电灯啊等等。美国的能源部门估计,单单使用高效节能灯泡代替传统电灯泡,就能减少4亿tCO2的释放。【17】【光化学烟雾研究综述·戴华茂.光化学烟雾研究综述[J].广东化工,2009,36(7):107-108】

第二,也是非常关键的一点,那就是要实施行政手段和法律手段。国家和地方各级政府管理机关,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方针、政策、法规,进行监督协调,对大气污染的防治和控制工作实施行政决策和管理。对大气污染物排放超标的企业和个人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在1998年,为成功申办2008年夏季奥运会,市政府下决心治理北京的大气污染问题,开始实施第一个阶段的大气污染治理措施,如大型重污染企业搬迁、能源结构调整、燃煤锅炉改造、提高机动车排放标准、淘汰老旧车辆、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等系列举措就是从那时起陆续实施的。到2010年,这样的阶段性措施共实施了16个。经过 努力,本市空气质量实现了连续13年的改善,二级和好于二级的天数从1998年的100天上升至2010年的286天,不仅兑现了申奥承诺,也得到了首都广大市民的肯定。【18】【总量控制源头治理·郭长雷·立法经纬·北京人大2012.5】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植树造林、城市绿化工作,改善大气环境质量。【19】【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1995年10月第1版】

第三,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点,那就是通过技术手段。技术手段是防治大气污染见效最快,受益最大的有效手段。

(1)提高能源的效率和节能这是减少大气污染物,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关键措施。要求重视技术进步,加强国际交流和合作。全世界一起提高能源的利用率和节能。

(2)洁净煤技术是指从煤的开发利用全过程中为减少排放和提高利用率,而对煤进行冶选、加工、转化及污染控制等技术改造。洁净技术是我国现有工业格局里防治大气污染的最现实的选择,我国的洁净煤技术近年取得了较大的发展,但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差距,为此还需大力发展洁净煤技术。

(3)开发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是保护大气的重要措施,也是未来能源利用的趋势。目前人类能开发的此类能源主要有地热能、太阳能、风能、水能、生物能、燃料电池、氢能等物质。(4)控制酸雨由于酸雨形成的主要物质是二氧化硫,因此对酸雨的控制主要是对二氧化硫的控制,可以对它在煤炭中的生命周期进行控制,通过各个环节的控制,达到减少二氧化硫的排放,进而控制酸雨。(5)机动车污染控制机动车是城市大气污染的主要污染源,对它的控制主要是调整交通需求,清洁油品,清洁汽车,提高排放标准,完整配套法规,积极发展公共交通和限制个人汽车拥有量。(6)工业污染防治

对此类污染的控制要靠相关的环境保护法律的支持。我国的控制政策主要是:预防为主,防治结合污染负责制和强化管理。此外,控制工业污染还需要促进老企业改进技术,推行清洁生产,提高乡镇企业污染治理率,推广各类烟尘净化技术等。【20】【大气污染及对策措施·李会霞,高刚华·藁城市环境保护局,河北藁城052160】

第四、也是不可或缺的一点,那就是经济手段。充分利用市场经济价值规律的作用,运用价格、税收、信贷等经济杠杆,对生产者在开发中的行为进行控制,以限制其对大气污染的社会影响活动,奖励积极治理大气污染的企业。主动帮助生产者进行设备升级,保证其充分利用资源。

学习心得总结

时间过得好快啊!眨眼间“文献检索”这堂课就接近尾声啦,细细想来,在这门课中我们学到了些什么呢?··

“文献检索”这个熟悉而又陌生的字眼。熟悉,那是因为它时刻充盈在我们的生活中,网上查资料、看新闻,图书馆里找文件等等。但它又是那么的陌生,因为我们在使用的时候从未正式的提及过。在上这门课之前,我们百度也好,搜狗也罢,找资料查东西总是杂乱无章,这样一来既费时又费劲,有时花了半天功夫却还是没能找到自己想要的。但学了这门课之后呢,似乎一切都变得有条理了,查找东西起来方便省时多了,同时还了解到了许多数据库,既增长了知识,又开拓了视野,真是非常值得的一学期啊!

在我看来,无论对于哪个人群,特别是经常需要查阅文献的人群,开设这门课都是很有必要的,只要好好的学好这门课,以后就再也不愁查找资料麻烦啦!

这门课程看似简单易学,但真要把它学好的话,上课还是得认真地听讲的,更重要的是下课后自己还要去实践,去摸索,那样就不怕学不好了。其实,在大学里,要学的东西太多了,而上课的时间却很少,无论对于那一科,课后下的功夫都必须得比课上的多,这样一来,自学就显得非常重要了!对于一个大学生,一个成年人,也是时候培养我们的自学能力了。

大气污染中国现状 篇2

近年来,随着城市工业的发展,大气污染日益严重,空气质量进一步恶化,不仅危害到人们的正常生活,而且威胁着人们的身心健康。我国11个最大城市中,空气中的烟尘和细颗粒物每年使40万人感染上慢性支气管炎。在一定程度上,城市生活正在背离人们所追求的健康目标。大气污染产生的严重后果有以下几点:

1)气候变暖。

温室气体具有这样的特性:让阳光通过,但强烈吸收地面发出的长波辐射,从而使气温上升,起到了温室的作用。21世纪以来全球平均气温升高了0.5℃,如果温室气体按目前的速度增加,到2030年,全球平均气温将再提高2℃~3℃,灾害性天气和异常天气将更加频繁。

2)平流层臭氧层变薄。

距地面20 km~30 km的平流层中存在一个臭氧层,它能强烈吸收阳光中的紫外线,从而保护地球生物免遭伤害。但是,工业生产中释放的氯氟烃气体强烈地破坏臭氧层,使之减少变薄,甚至出现南极臭氧空洞。

3)陆地和海洋生物受到污染。

工业生产中排放的含有氯、铅、汞、砷的有毒物质影响生物的生长发育,使生物组织中含有有毒物质,其中有些是致癌物质。

4)产生酸雨。

工业生产中释放的二氧化硫和氧化氮使降水中酸性成分增加,形成酸雨。酸雨可使湖泊酸化,造成鱼类死亡;酸雨还可遏制森林生长,甚至导致森林死亡。

当前,我国大气污染主要呈现为煤烟型污染特征。城市大气环境中总悬浮颗粒物浓度普遍超标;二氧化硫污染保持在较高水平;机动车尾气污染物排放总量迅速增加;氮氧化物污染呈加重趋势;全国形成华中、西南、华东、华南多个酸雨区,以华中酸雨区为重。

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现状:

1)二氧化硫排放现状。

2008年,全国废气中二氧化硫排放量2 321.2万t,比上年减少5.9%。其中,工业二氧化硫排放量1 991.3万t,占二氧化硫排放总量的85.8%,比上年减少6.9%;生活二氧化硫排放量329.9万t,占二氧化硫排放总量的14.2%,比上年增加0.5%。二氧化硫排放总量随着煤炭消费量的增长而增加。

2)烟尘、粉尘排放现状。

2008年烟尘排放量901.6万t,比上年减少8.6%。其中,工业烟尘排放量670.7万t,占烟尘排放总量的74.4%,比上年减少13.0%;生活烟尘排放量230.9万t,占烟尘排放总量的25.6%,比上年增加7.1%。工业粉尘排放量584.9万t,比上年减少16.3%。工业污染物排放成为我国环境污染的重要因素。

3)机动车排气污染现状。

自20世纪80年代以后,受经济增长的推动,我国机动车数量增长迅速。2009年,中国首次成为世界汽车产销第一大国,全国机动车保有量接近1.7亿辆,同比增长9.3%。汽车排放的氮氧化物、一氧化碳和碳氢化合物排放总量逐年上升。由于城市人口密集,交通运输量相对大,机动车排气污染在城市大气污染中所占比例也不断上升。

4)沙尘污染现状。

《气候与环境研究》近期刊出对中国北方15个大城市监测结果,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北方大型城市(北京除外)大气中的首要污染物是总悬浮颗粒物,年平均发生频数在70%~100%之间。主要来自尘暴和本地粉尘污染,本地尘即施工扬尘占30%以上,主要来自拆迁工地、建筑工地和市政管线工地。近几年来,我国沙尘暴呈现增加之势。2008年,我国北方共发生6次大规模的沙尘天气。81个环保重点城市的空气质量受到了影响,重于2007年;累计造成空气质量超标283次,重污染34次,给交通运输、人民生活环境带来了不利的影响,我们必须加强重视。

造成我国大气污染的因素主要有:

1)环境意识薄弱,对可持续发展战略认识不足。大气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可贵资源,大气环境资源的破坏是一种不可逆的过程,恢复良好的大气环境质量要比采取措施从根本上防治大气污染付出更多的经济代价。但这种观念长期以来并没有被一些部门和一些地区充分的理解和认识。他们只考虑近期的、局部的经济发展需要,在制订一些综合的经济政策、产业政策以及城市建设发展规划中缺乏对保护大气环境的考虑,往往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的快速发展,形成了盲目扩大生产规模、乱铺摊子、重复建设、技术装备水平低、能源资源浪费大、乡镇企业无序发展、劣质煤炭流通失控等状况。因此说缺乏对环境保护考虑的地方政策的出台,本身就是造成加重大气污染的诱因,所造成环境危害和损失是难以挽回的。

2)能源利用不合理,能源浪费严重。能源的不合理利用以及能源的严重浪费是造成我国大气污染严重的原因之一,据资料显示,主要表现如下:a.在我国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中,煤炭占75%,而用于发电的煤量仅占总煤量的35%,其他煤炭则用于工业及民用燃烧,有84%的煤炭直接燃烧,这种煤炭消费构成是很不合理的。b.我国煤炭生产过分注重产量的增加,对控制高硫煤的问题重视不够,主要表现在煤炭的洗选率低和高硫煤地区的煤炭产量增长过快。c.各类燃烧设备技术及制造水平较低,能源利用率不高,使用能耗高,排污量大和超期服役的燃烧设备的现象相当普遍。d.乡镇工业发展迅速,大多数企业采用的生产技术、工艺比较落后,生产设备简陋,资源能源利用率极低,所造成的大气污染是惊人的。

3)大气污染防治的资金投入不足。目前,全国污染治理和用于污染防治有关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只占国民生产总值的0.7%,这与我国环境污染严重、历史欠账太多和经济快速发展对环保投资的需求相比,严重不足。a.我国工业发展的起点低,基础工业整体水平提高较慢,技术改造难度大,污染欠账多。工业技术和装备许多是20世纪50年代~60年代水平的,资源、能源消耗高。但由于工业的整体改造受到资金的限制,迟迟不能进行整体改造和城市的污染治理,相当一批技术装备落后的工业企业长期在生产中排放大量的污染物,造成严重污染。b.国家在推行清洁煤炭政策、改善能源结构的措施如煤炭洗选加工、型煤、燃煤脱硫、使用清洁能源等方面的投资力度太弱,远远不能满足需要。c.城市集中供热、燃气等基础建设工程是解决城市大气环境的主要措施。但不少地区仍然发展缓慢,关键还是资金投入不到位的问题。有些城市建完了热电厂,却缺少资金建设供热管网,分散热源仍然存在,不但没有减少污染,反而增加了排放量。d.排污收费标准太低,使得污染企业宁可交排污费,而不愿意花钱治理。例如:“两省九市”的二氧化硫收费标准过低,一般都在每千克二氧化硫0.20元以内,远远低于每千克1元左右的脱硫成本,并不能促使企业投资用于二氧化硫治理,造成目前两省九市试点地区所建的脱硫设施很少。

4)执法不严,监督管理力度不够。尽管我国大气污染防治法规标准建设取得很大进展,但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的现象仍然十分严重。a.一些地方政府干预环保部门执法,批准建设短期经济效益好但能源资源消耗量大、对大气污染严重的工业项目;不执行国家“先评价、后建设”的规定,出现了一些新的不合理布局和污染超标的建设项目;对大气污染防治措施的投资经常留有缺口或将资金挪作他用。b.地方电厂、地方水泥厂和乡镇企业执法不严,超标现象比较普通。c.由于各地监测机构受到经费的限制,不能普遍开展对污染源的经常性监督监测,从而削弱了环保部门对污染源的日常监督管理。环保设施操作管理比较差,实际运行率低。许多项目尽管开工验收时可达标,但实际运行中却超标排放。据估算,全国目前工业锅炉烟尘排放超标率平均为30%,工业窑炉平均为50%,地方水泥行业的粉尘排放超标率为40%。d.机动车污染防治起步晚,排放监督管理机制还未真正建立,各监督执法部门职责不清、监督不力,尤其对汽车制造、销售、使用、报废全过程污染监督管理还很薄弱,机动车排气污染监督监测还未纳入国家大气环境质量和污染源的常规监测体系中,从而缺乏对机动车排气污染的有效监督。

5)缺乏实用的治理技术。我国在大气污染治理技术和设备的研制、开发、推广和使用方面,虽然做了不少工作,但与大气污染控制的需求差距还较大,资金、人力的投入以及实用技术商品化的程度远不如发达国家。比较薄弱的领域是洁净煤技术;冶金、化工、建材等行业的工业窑炉和生产设施排放污染的治理技术;机动车机内净化技术等。实用技术的缺乏直接影响了大气污染治理的进程和效果。

防治大气污染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需要个人、集体、国家,乃至全球各国的共同努力,可采取如下几方面措施:

1)工业合理布局,搞好环境规划。目前,工业还是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可以说,工业布局是生产布局体系中的主导环节,制定好产业政策和产业、行业进入政策,引导和鼓励符合产业政策的项目进入,最终形成集中和集群之势。这样,才能更好地实现环境保护的统一规划,制定措施,统一标准,把排污降低到最低点。

2)调整产业结构,构建环境友好型社会。对历史遗留的不符合产业政策的及污染大、耗能高的产业,加快结构型调整,予以关停并转迁,减少污染物总量排放,改善空气环境质量。同时,动员全社会力量,采取有利于环境保护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建立与环境良性互动的关系,实现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

3)改变能源结构、推广清洁生产。不断采取改进设计、使用清洁的能源和原料、采用先进的工艺技术与设备、改善管理、综合利用等措施,从源头削减污染,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或者避免生产、服务和产品使用过程中污染物的产生和排放,以减轻或者消除对人类健康和环境的危害。a.在产品设计和原料选择时,优先选择无毒、低毒、少污染的原辅材料替代原有毒性较大的原辅材料,以防止原料及产品对人类和环境的危害;b.改革生产工艺,开发新的工艺技术,采用和更新生产设备,淘汰陈旧设备。如工业锅炉、窑炉的使用改为煤气发生器;在蜂窝煤的生产过程中添加适量石灰用于固化燃煤时产生的二氧化硫,这些做法都极为有效地降低了污染物向大气环境中的排放,改善了环境空气质量;c.开展资源综合利用,尽可能多地采用物料循环利用系统,以达到节约资源,减少排污的目的,使废弃物资源化、减量化和无害化,减少污染物排放;d.依靠科技进步,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开发、示范和推广无废、少废的清洁生产技术装备。通过使用“清洁”的材料,运用“清洁”的技术,把污染物“扼杀”在萌芽状态;e.开发、生产对环境无害、低害的清洁产品。从产品抓起,将环保因素预防性地注入到产品设计之中,并考虑其整个生命周期对环境的影响,从而预防性地保证周边环境空气质量。

4)强化节能,提高能源利用率。煤、石油、天然气是世界三大主要能源,经济在发展,能源也在不断的消耗,能源的消耗势必影响我们的大气环境。节约能源和原材料,提高能源利用率,做到物尽其用,通过能源、原材料的节约和合理利用,使原材料中的所有组分通过生产过程尽可能地转化为产品,消除废物的产生,减少污染废气的排放,改善环境空气质量。

5)强化环境监督管理和老污染源的治理,实施总量控制和达标排放。管理是手段,治理是措施,现如今提出的环保两大体系建设,其中,强化“完备的环境执法监督体系”建设正体现出了环境监督管理的重要性。只有加强环境监督管理,才能防止各种污染事故的发生;只有加强环境监督管理,才能从根源上对排污企业起到督促、整改的作用;只有加强环境监督管理,才能增强对各类污染源的治理力度;只有加强环境监督管理,才能确保实施排污总量控制,才能保证排污单位废气污染物的达标排放,给人类提供一片蔚蓝的天空。

6)制定严格的排放标准,限制大排量机动车的使用。目前,我国机动车的生产和使用迅猛发展,机动车尾气污染日趋加重,因此,对机动车的污染防治尤为重要。要出台相应的政策和严格的排放标准,对污染严重的机动车从生产、使用及报废都要严格执行相关政策,并鼓励生产和使用小排量的机动车以及替代汽油燃料,以减少石油的消耗量,减少机动车的尾气污染。另外,作为司机,停车等人时尽量要熄火,减少污染物排放。

7)植物有过滤各种有毒有害大气污染物和净化空气的功能,树林尤为显著,所以绿化造林也是防治大气污染的比较经济有效的措施。

我国政府十分重视环境保护工作,制订了防治大气污染的法规。例如“大气污染防治法”“大气环境质量标准”等。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应该珍惜它。在不断发展生产的同时学会保护大气不受污染,保护地球环境,以使我们生活的大气永远洁净,天空永远蔚蓝。

参考文献

中国农业面源污染现状与危害分析 篇3

摘要:农业面源污染作为一个全球性的环境污染问题,目前已经成为我国水体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文章对我国的农业面源污染现状进行分析,发现我国农业源COD、TN和TP排放量分别占总量的43.71%、57.19%和67.27%,是导致水体富营养化的主要来源;COD和氨氮排放量仍呈现逐年递增的趋势。农业面源污染范围广,产生的危害也很大,主要包括生态危害、社会危害和经济危害,为严格防治农业面源污染,必须要从工程技术性措施和非工程性措施两方面着手进行治理。

关键词:农业面源污染;现状;危害

随着我国对环境问题的日渐重视,点源污染已逐步得到了控制和治理,而面源污染问题却越来越突出。面源污染相对点源污染而言,故又被称为非点源污染,是指溶解的和固体的污染物从非特定的地点,在降水(或融雪)的冲刷作用下,通过径流过程汇入收纳水体,并引起水体富营养化或其他形式的污染。面源污染具有位置、途径、数量不确定,随机性大,分布范围广,防治难度大等特点。农业面源污染是面源污染的主要形式之一,是指人们从事农业生产活动时产生的面源污染物,主要来源于禽畜养殖、水产养殖、化肥和农药施用、农膜使用、秸秆污染、农村居民产生的未经收集处理的生活垃圾以及未能纳入规范排放的生活污水等。农业面源污染已带来和潜在的危害已受到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控制农业面源污染已经成为保护环境的重要任务之一。

1.我国农业面源污染现状

农业面源污染目前已经成为了一个全球性的环境污染问题,也是我国水体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根据2014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我国七大江河水系均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七大流域和浙闽片河流、西北诸河、西南诸河的国控断面中,Ⅰ类水质断面仅占2.8%,Ⅲ类以下水质断面占71.2%,主要污染指标为化学需氧量、五日生化需氧量和总磷。全国62个重点湖泊中三类水质以下水质湖泊38个,主要污染指标为化学需氧量和总磷,其中太湖为轻度富营养状态,巢湖为轻度富营养状态,滇池为中度富营养状。然而引起水体富营养化的原因,很大程度上是与农业面源污染相关。

农业部2010年公布的《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公报》也显示全国农业面源污染物排放对水环境的影响非常之大。如表1所示,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中农业源普查对象共2899638个,占总数的48.93%,其中畜禽养殖业1963624个,水产养殖业883891个,典型地区(指巢湖、太湖、滇池和三峡库区4个流域)农村生活源13884个。普查结果显示,农业污染源COD、TN、TP排放量分别占总量的43.71%、57.19%、67.27%,其中种植业总氮流失量159.78万吨,总磷流失量10.87万吨;畜禽养殖业排放污水中包含化学需氧量1268.26万吨,总磷16.04万吨,总氮102.48万吨;水产养殖业排放污水中包含化学需氧量55.83万吨,总磷1.56万吨,总氮8.21万吨。普查结果进一步证实了我国农业面源污染形式之严峻。

我国农业面源污染问题由来已久,但其受重视却相对滞后。自2011年起,环境统计中

表1 《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公报》中农业源污染物排放量

项目污染源个数COD排放量(万吨)TN排放量(万吨)TP排放量(万吨)

污染源总计59255763028.96472.8942.32

农业污染源28996381324.09270.4628.47

农业污染源所占比例48.93%43.71%57.19%67.27%

才增加了农业源的污染排放统计,包括种植业、水产养殖业和畜禽养殖业排放的污染物。现有的公报关于农业源的排污统计仅限于COD和氨氮两个指标,设立的指标还不够全面。2011-2014年,我国农业源废水COD和氨氮的年均排放量分别为1142.03和79.18万吨。农业源COD占我国废水中排放总量的47.72%,接近50%,且呈现逐年递增的趋势;氨氮占31.74%,有略微下降的趋势[1]。

环保部增加了农业面源污染的排污统计,说明我国对农业面源污染已经越来越重视。但目前农业面源污染形式仍然十分严峻,如果不严加控制,不仅破坏环境,也会直接影响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2.农业面源污染的危害

农业面源污染对农业生态环境的危害是多方面的,归纳起来,可以分为生态危害、社会危害和经济危害。生态危害主要包括水体污染、土壤污染和大气污染;经济危害则包括由于水体和土壤的污染造成对种植业、渔业和畜牧业的经济损失,体现为作物产量下降、品质降低、鱼类减产等方面。面源污染的社会危害比较复杂,它包括由于水体污染导致的饮用水水质恶化、水产品安全问题,以及由于土壤污染导致的食品安全等问题对人类健康造成的危害等。

2.1农业面源污染的生态危害

生态污染主要包括水体污染和土壤污染,还有一定程度的大气污染。为提高农业产量,农药、化肥被过度或不适当施用,农膜广泛覆盖却没有合理回收,养殖业没有配套的排污处理设施,秸秆就地焚烧等,这些不恰当的行为都会造成土壤、水体和大气污染。

2.1.1对土壤的危害

很多不当的农业耕作措施会对土壤造成不可逆的危害。农药及化学肥料中常含有铜、汞、砷、锡等重金属及其他非金属离子,这些重金属在环境中移动性小、残留性高,几乎完全累积在土壤中,导致土壤中重金属含量过高,加速土壤酸化及盐分积累,而植物长期吸收后,将造成作物的金属含量增加,导致枯萎、减产。此外因过度施用农药,土壤中农药残留过高,土壤中农药残留量过高会影响土壤微生物的生存,无法进行有机物分解或作物营养盐转换,致使土壤肥力下降,影响农作物生长。

农膜如果不进行回收,在土壤中逐年累计,覆膜5年的农田农膜残留量可达每亩5.2公斤。农膜本身是一种塑料薄膜,大部分的原材料是不可生物降解的高压聚乙烯或聚氯乙烯,都是不可生物降解的,堆积在土壤中经久不烂。长此以往,埋在土壤中的残膜不仅会改变或切断土壤孔隙连续性,影响水分下渗,降低土壤抗旱能力,导致土壤次生盐碱化;也会阻止土壤中的根系连通,影响作物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和养分,导致作物减产。

2.1.2对水体的危害

在农业面源污染与不同环境要素的相互作用中,与水体之间的作用是最为直接且影响途径最多、强度最大、范围最广的:污染物可以直接排入水体,可随降水和地表径流进入水体,可通过水土流失进入水体,也可通过大气沉降进入水体,总之所有的农业源污染物通过多种途径最终都会有一部分是进入水体的。

农业面源污染导致水质恶化和水体富营养化。过度和不合理施用农药、化肥,导致大量的氮、磷和有害物质进入河流、湖泊、水库等地表水体,使水域生态系统富营养化,水体缺氧、变质,浮游生物大量繁殖,河道淤堵,耐污物种爆发,水生生物死亡,水生态系统失衡,同时污染物还会随渗滤、淋流等途径污染地下水体。根据环保部调查结果显示,农田、畜禽养殖和农村居民生活排污是造成流域水体富营养化的主要原因,其贡献率远超过工业点源污染和生活点源污染。

2.1.3对大气的危害

农业生产过程中会产生CO2、CH4及N2O等温室效应气体。农民所施用的氮肥会使土壤中的含氮量增加,氮经由土壤的硝化作用及脱氮作用产生N2O排放到大气中,产生温室效应。此外,我国每年有大量的秸秆被就地焚烧,秸秆焚烧除了会产生肉眼不可见的CO、CO2、SO2、氮氧化物等温室气体和有害气体外,还会产生颗粒物加剧雾霾,成为雾霾的“帮凶”。

2.2农业面源污染的社会危害

2.2.1污染水体,危及饮用水安全

农业面源污染已经成为我国水体污染的主要来源,大量湖泊、水库面临水体富营养化,地下水污染也由点到面,由浅层到深层。近年来,中央和地方加大了城乡饮用水年安全保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解决城乡居民的饮用水安全问题,但我国目前饮用水安全形势仍然十分严峻,危及城乡居民饮用水安全。

2.2.2污染土壤,危及粮食与蔬菜安全

农业源导致的土壤污染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方面是病原体污染,主要是由人畜的排泄物、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导致的,被病原体污染的土壤会传播疾病,直接危害居民健康;另一方面是有毒物质污染,主要是由于过度施用农药、化肥、使用农膜等不恰当的耕作措施导致的。土壤污染的农田种植粮食、蔬菜等农作物,可能导致生产的粮食、蔬菜中农药、重金属、化学激素和其他有毒物质超标,危害人体健康。

2.3农业面源污染的经济危害

农业面源污染因其污染的分散性和广泛性,每年都会造成巨大的、不可估量的经济损失,主要包括由于水体和土壤的污染造成对种植业、渔业和畜牧业的经济损失,以及土壤营养物质流失造成的经济损失。我国虽然没有全国性的农业面源污染经济损失研究,但部分学者对区域性的农业面源污染经济损失进行了估算。鲍秋萍利用Johnes输出系数模型对2010年福建省农业面源污染TN、TP流失的损失进行估算,总损失约为73.323亿元,其中畜禽养殖污染物流失损失最大,约合人民币42.109亿元,农村生活流失损失次之,约合人民币18.855亿元。范良千等同样用Johnes输出系数模型估算了2009年浙江省的农业面源污染中农业种植、禽畜养殖和农村生活TN、TP流失所造成的经济损失,总损失共计23.29亿元,其中农业种植损失最大,约12.92亿元[2]。我国目前对于农业面源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还没有一个系统性的估算和统计,但从已有的区域性研究中可以看出,农业面源污染在经济效益方面带来了巨大的损失。所以要从造成非点源污染的根源出发,寻求适合的农业发展模式和技术,减少浪费,扩大经济效益。

3.结论

农业面源污染已经成为我国目前的主要环境问题之一,其在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同时,也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还严重威胁到了人体健康,所以防治农业面源污染刻不容缓。目前农业面源污染的治理措施主要包括工程技术性措施和非工程性措施,在政策、法律上要对农业生产活动进行规范;在技术上要实施源头控制为主,辅之以过程控制并加强末端控制。

参考文献:

[1] 2011-2014年全国环境统计公报[J].中国环保产业.

大气污染中国现状 篇4

中国环境污染治理方法、现状及对策 张小溪 南开大学经管法试点班2004级 【内容摘要】环境污染已经成为制约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一大障碍。本文试图通过对国内外治理环境污染的制度安排的理论分析,针对中国实际情况,对相应政策在中国的可行性作出分析,并提出解决中国环境问题的制度安排设想。【关键词】污染税排污权交易税费并行 企业和家庭在生产生活过程中向周围环境排放污染物,如废水、废气和废渣等,这些污染物超过环境的自净能力或者环境容量,就会破坏环境。环境问题的经济学症结是市场负外部性。所谓外部性(externality)是指在实际经济活动中,生产者或消费者的活动对其他消费者或生产者产生的超越活动主体利益范围的影响。负外部性则是指那些有害的影响。由于污染者的私人行为产生的污染物不仅对其本人、而且对其他人也造成了危害,其私人活动的边际社会成本大于边际私人成本,即实际承担的私人成本低于其应该承担的社会成本,生产者私人成本的节约是要以造成社会污染为代价,社会要为污染支付外部成本。哈丁《公有地的悲剧》∞对其作了很好的说明。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人口的不断增加,环境的污染破坏也越来越成为人们所关注和探讨的问题。针对环境污染问题许多学者提出了不同的解决方案,本文将从理论分析出发,探讨一个适合我国社会现实情况的解决办法。

一、环境污染治理基本方法 1.政府行政法规(传统手段)根据理性行为假设,假定人们对法律是熟知的,对自己在一种法律关系中有的权利和应承担的义务是清楚的,会通盘考虑使用法律行为所引致的法律后 ①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生物学家G哈丁教授就人口资源关系等问题.于1968年撰写了一篇题为“公有地的悲剧”的论文。阐明在公有地自由使用的社会里,每个人都在追求利益最大化,所有人争先恐后追求的结果最终是整体的崩溃。493果,并作出恰当的有利于实现自己利益的行为选择。因此解决环境污染问题的一个最直接的方法就是制定行政命令。行政命令型环境政策是通过各类环境法规与环境标准的制定与强制执行达到一定的环境控制目标,污染者为避免法律制裁必须采取措施(input contr01)。这种政策目标明确,效果迅速而明显。比如法律可能要求一个城市需设定一个特定类型的污水处理厂,或者要求钢铁厂过滤其产生的黑烟,或者汽车制造商们为汽车装置特定的废气控制设施。.这是一种显而易见的方法,但是政府行政法规的治理方法又存在一些问题。这一方法最要害的地方是,专f-j带rJ定控制污染的特定方法会妨碍企业内部自觉寻求最有效率的控制手段。而且,通过计算得出何种控制污染的措施是指的很不值得的、考虑外部成本后计算得出产量具体应该是多少都不是容易的事情。回答这类问题需要由企业自身提供控制方法的成本和收益的具体信息,而这些信息的绝大部分控制在企业自己手中,而不是规则制定人手中:如果制定政策者相信根本没有任何低成本且高效率的控制方式,那么企业就可以继续制造污染而不必为承担任何控制污染的成本费用。2.收取排污税(庇古手段)现代公共选择理论强调市场在解决环境问题的政府政策中的作用。这种政策以市场为基础,通过确定和(或)改变市场参数来影响政策对象的经济利益。这种间接的宏观调控方式,以市场为中介,把保护与改善环境的责任由政府转交给污染者,从而既有助于调动污染者减少排污和促进技术革新的积极性,也有助于降低政策的执行成本。对比单纯的行政命令方法,利用市场建立可忍受的污染排放水准,依靠刑法或罚金迫使污染者的排污不超标,从而将方法的选择留给厂方(outputcontr01),规则制定者只需对公司造成的污染收取费用而不必告诉其具体应该怎么做。这就是通常所说的“庇古税”。如图1所示,S代表私人企业生产的边际成本曲线,d表示需求曲线,s‟表示社会边际成本曲线。企业根据其自身的边际成本曲线与需求曲线的交点确定企业的产量q和价格P。但实际上,由于污染使社会的边际成本大于私人企业边际成本,因而从社会角度来看,最优产量应是q‟,最优价格应是P„。.不难看出,外部效应使实际产量大于最优产量,社会资源并没有得到最佳的配置。三角形abc就是由于污染所造成的外部成本,即由企业生产而造成的,但却要由社会来负担的成本。对污染征税,主要就是将外部性成本内在化。最适量的污染税应等于外部成本,图中bc点间的垂直距离就是应征收的污染税。当企业被征收该税后,其边际成本就与社会边际成本相当,外部成本就被内化为企业的494内部成本。实际上,对单位污染所征收的等于所造成的边际社会损失的税收就称为庇古税收。图1庇古税收原理 这样,规则制定者无须知道任何有关控制污染所需的成本,而且能够计算出正确的污染控制量,从而得出正确的实际产量,因为企业现在的成本包含了其控制污染所需的成本,也包含如果控制失败需要付出的成本,这才是生产一定产量所需的所有真实成本。3.排污权交易(科斯手段)科斯不同意庇吉的政府干涉方案。科斯定理指出:“如果交易成本为零,无论初始产权如何界定,都可以通过市场交易和自愿协商达到资源的最优配置;如果交易成本不为零,就可以通过合法权利的初始界定和经济组织的优化选择来提高资源配置的效率,实现外部效应的内部化,而无须抛弃市场机制。”Ⅲ他提出解决环境外部型的“非政府干预手段”,将生产要素视为一种权利,而生产有害的结果(如废水、废气和废渣)也是一种生产要素,是一种权利,即污染权。只要清晰界定了污染权,剩下的事就依靠市场解决了,资源就能得到有效配置。排污权交易是指对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的前提下,利用市场规律及环境资源的特有性质,在环境保护主管部门的监督管理下,各个持有排污许可证的单位在有关政策、法规的约束下进行排污指标(排污权)的有偿转让或变更的活动。通过污染者之间交易排污权,实现低成本污染治理。其经济学依据是市场经济的利润——成本法则。它对企业的经济刺激在于:在企业所得分配的排放总量一定的情况下,排污权的卖出方由于超量减排而剩有排污权,出售排污权获得的经济回报实质上是市场对有利于环境的外部经济性的补偿。买方由于必须新增排污权而不得不花钱购买,其支出的费用实际上是外部不经济性的代价。图2中的mcl、mc2表示ab两个污染源的污染物边际治理成本曲线,当消 ①沈满虹:„环境经济手段研究》,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1年,第95页。495减污染物量相同(qO)时,mcl>mc2,即污染源a的处理费用大于污染源b,由此认为a如能向b购买部分低于其自身边际处理成本的排污权,则可节省治理费用,而b则可以高于其自身边际治理成本的价格出售排污权给a,并从中盈利,即两者有进行交易的动力,这从理论上满足了帕累托(V Pareto)效率①原则。成 太 价 格 p 减量 图2排污权交易过程示意图 排污权交易制度可以在较大程度上使企业成为真正的排污和治污主体,并对自己的污染排放行为作出选择。因为在这种制度安排下,政府不仅放弃了一些配额交易的权利,部分地退出了交易过程,而且也放弃了借此获得的交易利益。与此同时,企业取得了排污权交易的利益,就有了积极参与污染治理和排污权交易的利益激励。治理污染就从一种政府的强制行为转变为企业自主的市场行为,其交易也从一种政府间交易变成一种真正的市场交易。排污权交易作为一种新的环境管理的经济手段,最先由美国于20世纪70年代提出,经过多年的运行,在美国已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二、环境污染治理现状 由于我国经济增长主要依赖固定资产投资扩张的模式尚未从根本上转变,钢铁、电力、水泥、电解铝等重工业投资规模较大,产品产量增加较快,对环境的压力继续增加。2004年,我国各主要污染物排放量继续保持增加态势。工业废水排放量比上年增加4.1%,工业二氧化硫排放量增加5.6%,工业烟尘排放量增加4.8%,城镇生活污水排放量增加5.5%,同时,全国环境污染治理投资为1909.8亿元,比上年增长17.4%,占当年GDP的1.4%,达到历史最高水 ①竞争市场供需曲线的交点确定了一个有帕累托效率的产量。在这点上,某人为多买一单位商品而愿意支付的价格和某人为多销售~单位商品必须得到的价格相等。496平。①这表明,我国环境污染形势十分严峻,亟需制定和完善相关的政策法律。1.我国的排污收费制度 我国从1979年开始对污水、废渣、废气、噪音、放射等污染环境的行为,实行征收排污费的制度。从20多年的实践看,对防止污染、改善环境和强化环境管理发挥了积极作用。2003年7月1日开始实行的《排污费征收使用管理条例》更由规定“超标收费”改为规定“排放即收费,超标加倍收费”,这无疑是二个重大进步。但是,由于各种原因我国的排污收费制度仍然存在着很多弊端。第一,排污收费在范围上的不足。我国现行的排污费分为两类:一类是排污费,即排污就收费,在《水污染防治法》、《海洋环境保护法》等法律法规中作了规定;另一类是超标排污费,即只有当排放的污染物超过了规定的排放标准时才征收的排污费,在《噪声污染防治法》中作了规定。而这些法律、法规适用的范围并没有覆盖所有的污染环境的行为,如流动污染源、居民生活用水污染、城市生活垃圾、油井废气、印刷等均已成为重要的污染源,但没有相应的法律、法规规定对其征收排污费。第二,排污收费标准偏低。我国排污收费标准长期偏低,缺乏对企业治理污染的激励作用。目前的排污收费标准大大低于污染治理设施运转成本,使企业宁愿缴纳排污费、购买排污权也不愿花钱去治理。这种低标准的排污费可能成为某些地方招商引资的重要手段,这样就更加剧了我国本已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第三,排污收费缺少法律上的刚性。收费不同于收税,其强制性较弱。排污收费的执行保障措施单一,不执行排污收费制度的,只能处以低额度的罚款,让严肃的执法行为失去了应有的强制力。同时,由于缺乏法律上的固定性,征收排污税市政府与企业签订某种交费协议,对征收资金管理不善,导致排污收费的软弱无力。2.我国的排污权交易制度 1976年,美国环保协会首席经济学家丹尼尔·J.杜丹德因利用排污权交易原理成功地解决了美国酸雨问题,而受到了美国政府的极高评价。自1986年,杜丹德一直致力于在中国建立基于总量控制的国家层面的排污权交易体系,并负责推广Envkonmental Defense(环境保护工程)项目。杜丹德与中国国家环保总局一起,在7个省市试点,建立和推行基于二氧化硫的排污权交易制度。目前,中国市场已经建立了10个排污权交易的试点。到2003年底,我国二氧化硫排污权买卖已经有了不少成功的例子,其中比 ①国家环保总局:2004年„中国环境公报》综述部分。较典型的是江苏省的异地二氧化硫排污权交易。苏州市太仓港环保发电有限公司由于其二氧化硫总量控制指标已没有余量,但其新建发电机组还需每年增加2000t的排放量,而下关发电厂排放二氧化硫比环保部门核定的排污总量指标少3000t,经过江苏省环保部门的努力和两家企业的几轮协商,这笔二氧化硫排污权交易终于签字成交。太仓港环保发电有限公司每年将从下关发电厂买回1700t的二氧化硫排污权,并以1 fr.Jkg的价格每年向下关发电厂支付170万元的交易费用。这是国家环保总局与美国环保协会合作的“四省三市”排污权交易试点项目取得的首例成功案例。3.排污权交易失灵 排污权交易是世界上近二三十年以来的一项极有特色的环境政策改革。然而在现阶段中国现实条件下,对排污权交易发展前景不容盲目乐观。例如在上海市苏州河的治理过程中,美国专家不断推销他们的污染权交易制度,但试行下来效果不佳。正如杜丹德在一次采访中谈到的,“或许中国并不具备实施完整的排污权交易的市场环境”∞。第一,我国市场经济发育不完善。一方面,在市场化程度不高的经济中,科斯理论不能发挥作用,排污权交易必须依赖于市场机制,如果市场机制尚未完善就实施排污权交易,其效果必将受到限制;另一方面,健全的法律制度是开展排污权交易的一个重要的前提条件,我国有关排污权交易的政策和法律相当滞后,迄今还没有法律规定排污权交易计划,对于污染物总量控制没有制定可操作的鼓励性措施。第二,排污权交易目的的偏差。排污权交易本来的目的是通过环境容量资源的优化配置,实现低成本控制污染物排放,但是在市场不完善的环境下,提倡排污权交易的经济性容易导致企业不正常的交易动机,即花钱买排污权,然后提高生产效益而不是努力减少污染。而且还有可能产生许可证持有者的囤积、投机行为,进而产生行业或地区垄断。第三,排污权交易并不符合可持续发展原则。排污权交易可能完全符合市场规则,但是并不具有“持续性”。显而易见,如果已经存在对环境更有利的技术,却要买进新的排污权来实现生产目标,就会增加当地的污染物总量,这实际上是一种隐性的污染转嫁,导致买入方污染加重,居民生活质量的下降,明显不符合代内公平理念。①„尝试用市场之手解决环保问题》,„商务周刊》,2004年4月20日,第84页。环境污染治理对策选择 1.对我国环境污染“费改税”的探讨 由于我国排污费制度中存在的问题,许多学者倾向于将征收排污费改为征收排污税。第一,值得借鉴的国际经验。在庇古之后,有一些学者对庇古的税收思想作了一些较符合实际操作的修改。如今,世界上好多国家都通过实践制定出了一系列适合本国情况的环境污染税收体系。其主要税种包括:(1)二氧化碳税,如英国、荷兰、挪威、瑞典、澳大利亚等国家。荷兰于1990年起开始征收二氧化碳排放税,根据燃料的含碳量征收,每吨煤征收2.6l盾,从1994年后,荷兰每年减少2%的二氧化碳排放量。(2)二氧化硫税,如瑞典、德国、日本、挪威、荷兰等国。(3)水污染税,征收比较突出的国家是荷兰和德国。在德国,自1981年起就全面征收水污染税,以废水的“污染单位”∞为基准,通过概算或个别计算的方式向排放废水者征税。(4)垃圾税,奥地利联邦政府于1989年起征收垃圾税,税额为每吨家用垃圾40--50先令,每吨特殊垃圾200~500先令。目前,征收垃圾税的国家还有英、美等国家。第二,排污“费改税”的优势。在税收实践中,环境污染税的征收既发挥了税收筹集资金(用于事后治污)的功能,又实现了调节与控制(用于事前防范)的功能,为此,有些学者把现代污染税称为双重效益型税收。税收能够提供比行政手段成本更低的且能达到环境政策目标的方式,通过减免征税等优惠政策,企业将受经济利益的牵动,自动强化对污染的治理。同时税收具有强制性、固定性、无偿性三大特征,通过国家立法的方式将排污费固定为排污税,比收费制度更具稳定性、可操作性、可靠性、透明性和预见性。第三,征收排污税要注意的问题。开征环境污染税的最终目的是减少和控制污染物的排放量,但是从直接目的来看应该是为筹集改善环境的财政收入,并将其投入环境治理中。这就要求我国的环境污染税必须达到一定的收入规模,以便于污染治理工作的有效开展。出于简化税制是我国现阶段税制改革的方向以及便于税收执法等因素的考虑,我国的环境污染税应该采取独立税种的形式,不同的污染项目就作为环境污染 ①一“污染单位”为每一居民一年的污染负荷。499税的不同税目。这与目前的消费税有相似之处。环境污染税的纳税入应该选择遵循先企业单位后居民个人的顺序。对企业单位征收环境污染税,也就控制了环境污染的主要源头。待将来税制稳定运行之后,再将环境污染税的纳税人扩大到居民和个人,实现全面征收。在开征环境污染税的同时,必须取消一切不规范的污染费(环保费)收缴项目,以减轻企业的税费负担,从而促使污染税治理污染的效应最大化。但亦有分析认为,征收排污税在理论上看的确有很大可行性,“但实际操作难度很大。排污费的征收技术性很强,对企业排放的各种污染物,需要大量专业技术人员亲临现场进行分析和计量。我国现行的„纳税人自主申报、税务机关重点稽查‟的税收征管模式,并不能适应这种需要。排污企业容易为逃避税收而瞒报、少报污染物排放量,而税务机关事后稽查又很难取得可靠的凭据(如废气已经飘散、污水已经流走等),从而形成大量的税收漏洞,给税法的规范性、严肃性造成负面影响”∞。2.收税困难与综合运用 根据庇古的理论,收取排污税提高了排污企业的成本并引发企业对污染的替代行为。但是,对于企业的污染征收庇古税,关键是掌握准确的污染排放量,而污染排放量的正确计量取决于污染物本身的性质。比如,对于大型电力企业排放的二氧化硫可以用连续排放监视系统(Continuous Emissions Monitor,CEM)进行测量,碳类排放也可以用市场上售出的含碳化石燃料总量来准确有效地估计。然而,许多种类的污染是很难监测的,CEM系统对于小型企业和个体消费者来说则成本太高,其他形式的测控手段也许并不可靠。假设某一企业生产一定产品S,市场价格为、P,x表示其同时产生污染物的数量。其成本函数由C(s,x)表示。同时,对其排放的每单位污染征收t的税金。能够使企业利润最大化的问题就是: maxps—c(s,工)一红 S.j 使企业利润最大化排的污收税收条件就是: 一—ac(s—,x)一f:0 血 如果确定知道x的值,t的值也很容易确定下来。对于能够准确计量的污染物采取收税的方式,就可以有效地纠正由于生产外部效应所造成的效率损失。①见2005年8月26日财政部有关负责人答记者问。如果不能知道x的值,直接针对污染物收税也就失去了效果。但是生产的 .外部性效应是无效率的,必须采取手段使其达到市场的有效性。那么,对于污染行为又可以有其他的方式。比如说,直接对于产品产量征税。对产量征税会提高消费者购买的价格,从而减少对该产品的生产和销售。那么企业利润最大化就变成了: maxps—c(s,X)一如 J.^ 使企业利润最大化的产量税收条件就是: p一了Ac(s,x)~仁0 或者是使外部效应内部化。如果甲企业的污染会使乙企业的成本增加,另~方面使本企业的成本减少(比如一条河流上游的钢铁厂和下游的养鱼场),那么最简单的内部化方法就是将甲乙企业合并,新成立的企业为了使自己的利润达到最大化,会达到有效率的污染水平选择。这是引入新的产权制度来解决外部效应问题。现实生活中,新的产权分配并不是那么容易达到,有时候还会引起大量的成本浪费。经济学分析的目标是公平与效率,但实际问题决不能仅仅从这两个方面来考虑。政府眼中的企业不仅仅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还是社会就业机会的提供者、社会安定的组成部分,等等。“无效率”的政策会导致效用的损失,但这些副作用往往会由于经济以外的社会原因得到默认。如果一些“严格经济”的政策会威胁到企业的正常运转时,政府往往倾向于对环境目标作出让步。这种选择是理性的,而不是单纯出于执政者的偏好。这实际上是将企业未来盈利状况所限制的环保投资能力看作现有环保支出的机会成本,如果机会成本过高,那么现在进行的环保支出就成了一种杀鸡取卵的行为。这就说明,环境政策的优劣并不完全等同于其是否有经济效率。好的环境政策需要根据污染物、污染企业和污染行为的实际情况,同时结合本国社会和市场的具体条件,采取多种方式、多种途径结合,建立起一套立体的治污模式。3.实行“税费并行”制度 鉴于我国目前的政治经济文化状况,照搬西方的治污模式是行不通的,而我国现行的治污方式又存在诸多弊端,不能满足新形势下的治污需要。要建立有中国特色的治污模式,可以尝试实行污染“税费并行”制度。第一,保留和改进排污收费制度。收费具有灵活性、适度强制性和补偿性,由行政程序颁布,比较容易调整。要正确区分收费本身与收费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不能因现行收费制度存在严重 50l问题而全部否定收费制度。环境保护技术性很强,涉及排污收费的一些项目很多具有特殊性,不宜完全由税收来取代。要改革现行的排污收费制度,扩大收费范围,提高收费标准,增强收费的固定性、强制性和管理机制;同时保证“排.

大气污染中国现状 篇5

论述了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在中国的监测现状,包括检测方法、标准值以及污染现状等,内容涉及空气、水、沉积物、土壤和生物等介质.提出了中国在此领域存在的.问题和发展方向.

作 者:李国刚 李红莉 作者单位:李国刚(中国环境监测总站,北京,100029)

李红莉(山东省环境监测中心站,山东,济南,250013)

黄河水与兰州大气污染现状 篇6

摘要:分析了黄河水污染现状,以及产生污染的潜在因素,并对水质污染突发事件提出了应对措施,提高供水企业的应急能力。

贵为母亲河的黄河担负着沿黄地区50余座大、中城市和420个县的城镇居民生活供水任务,但随着工业发展与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沿河地区每年向黄河排放的废污水总量达到了44亿立方米。从中上游到下游,水质都遭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尤其是支流,近40%河段的水质为劣五类水,基本丧失水体功能,导致每年造成经济损失高达上百亿元。该流域近年来发生多起重大突发性水污染事件,频繁发生的水污染事件,给黄河流 域内人民的生活和生态环境带了重大影响[1]。因此作为城镇供水企业,针 对水源污染如何积极采取相应措施对保障供水安全起到重要作用。

1、黄河水质现状 1.1水源现状

根据《黄河水资源公报》显示,黄河流域全年评价河长13847.7km,60.8%的河长水质劣于Ⅲ类标准,36.8%的河长水质属于劣Ⅴ类水质标准;黄河干流评价河长 3613.0km,其中29.4%的河长水质劣于Ⅲ类标准;支流评价河长 10234.7km,其中71.8%的河长水质劣于Ⅲ类标准;支流水质污染远重于干流。支流污染以湟水西宁至乐都河段、大黑河呼和浩特以下河段、汾河太原以下河段、渭河咸阳以下河段,庄浪河、祖历河、宛川河、关川河、清水河、大黑河、三川河、延河、涑水河、渭河、泾河、茹河、双桥河、弘农涧河、新蟒河、沁河入黄河段等尤为突出,其水质全年基本为劣Ⅴ类,主要污染物为氨氮、化学需氧量、高锰酸盐指数、五日生化需氧量、挥发酚等。《公报》同时对15处重要城市供水水源地(饮用水)进行评价,6处水源地水质不符合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要求,占40.0%。

2、黄河污染源分析

黄河水污染分为点污染、面污染、内污染三大类[2]。点污染是指工业废水与城市生活污染在小范围内的大量集中排放;面污染是指分散的小企业和分散的居民在大面积的少量分散排放;内污染是指流域内干支流与水库中的沉积物以及水库的养殖场长期污染的积累产生的污染再排放。

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原因:

(1)黄河中上游长期以来形成了以重化工为主的工业结构,从青海经甘肃、宁夏至内蒙古,陕西山西至河南,黄河沿岸能源、重化工、有色金属、造纸等高污染的工业企业林立,污染排放强度高,尤其像石油化工类、重金属、酚类物质将成为黄河水质污染的最大潜在风险。

(2)黄河中上游为我国中西部地区,经济实力有限,工业废水及城市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严重滞后,由于其处理不及时直接排入黄河支流或干流,导致水体富营养化,藻类微生物大量繁殖,使水质恶化。(3)黄河流域共有耕地1.97亿亩,人均耕地是全国平均水平的1.5倍。农药、化肥施用量大,土壤疏松,水土流失严重,大量氮、磷元素等有机质进入河流,加剧了流域水体富营养化,导致氨氮、耗氧量等指标严重超标。

(4)黄河水量分为汛期和枯水期,由于黄河流域排污量一定,枯水期水体自净能力和稀释能力降低,致使枯水期水质较汛期水质污染更为严重,尤其化学需氧量、耗氧量、氨氮较为突出。3.1 污染治理

为减少黄河中上游流域水污染事故发生的频次及危害程度,大力加强黄河中上游流域工业污染防治。要治理重点工业污染源、积极推进清洁生产及循环经济、严格环保准入、严格实施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制度和重点工业污染源监管五方面工业污染防治任务。同时进一步提高对水源水质保护工作的重要性的认识,通过报纸、电视、文艺、网络等形式加大宣传力度,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发动社会的力量对水源进行保护,对污染企业进行监督。3.2 备用水源的建立 3.4 应急净水技术储备 3.3 监测技术的提高

在农业生产方面,农药、化肥施用量较大,加之流域内土壤疏松,水土流失严重,随暴雨径流进入河流的泥沙,往往携带大量氮、磷元素,影响河流水质,这就是通常所说的面源污染。水污染危害

致使水源遭受污染,影响工农业生产和人体健康,并破坏生态环境。水污染对城市供水影响很大。水污染影响鱼类的繁殖、生长、发育和索饵,使鱼类资源遭到破坏,产量减少,质量下降,甚至失去食用价值。水环境遭受污染,一些可积累性有毒有害污染物在鱼体内富集残留,通过食物链影响人体健康。

治理措施:在国家法律上应明确水利部门在水资源保护方面的法律地位和管理权限 结合流域自身情况,加强法制建设,依法保护水资源以流域为单元,统筹规划,在规划指导下防治水污染 成立流域水资源保护领导小组(或委员会),促进流域水资源保护工作。黄河兰州段的水体污染以生物、有机物为主,主要污染物为大肠菌群、挥发酚、化学需氧量、石油类、总磷等。对pH值、COD、DO、挥发酚、六价铬、总磷六项指标的调查分析研究。黄河流域的水污染主要是由城市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造成的。由于城市污废水排放量的季节性变化小,而河川径流受降水影响,季节性变化大,因而,枯水季节的水污染状况一般较丰水季节严重。但是,近几年来,污水排放量不断增加,河川径流不断减少,农药、化肥使用量的增加和工业废渣堆放场、尾矿库的不断增多,流域内汛期的水污染也显著加重,有些河流丰水期的水质往往重于枯水期,甚至出现汛期死鱼等污染事故。黄河是流经兰州市区的唯一地面水源,也是兰州市工业生产和居民生活用水的唯一地面水源。随着黄河上游工、农业生产的发展和人口的增多,黄河兰州段接纳上游的污水显著增多,加之兰州市是以石油化工为主的工业城市,大量的工业污水和生活污水未经达标处理排入黄河,严重影响了黄河兰州段的水质。兰州市大部分工业污水和生活污水未经达标处理便直接排入黄河。工业污水是黄河兰州段水域的主要污染源,其次是生活污水。从工业污水区域排放情况看,污水中排放的污染物均以西固区为最大,其次为红古区,再次为城关区、永登县、七里河区和安宁区。从行业分布来看,水污染负荷最大的行业是化学工业,其次为石油加工业,再次为纺织工业污染 水质污染的原因

2.1大量未经处理和处理不达标的工业污水直接排入黄河。2.2生活污水排放量逐年增大。

2.3上游支流湟水河的污染。对黄河兰州段的水质影响较大。2.4径流量减少。降低了河流的稀释自净能力。2.5面源污染日趋严重。3 黄河兰州段水污染防治对策

3.1以排污许可证制度为手段。实行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3.2突出集中控制,加快城市污水处理厂建设。3.3控制面源污染,降低化肥、农药对水体的污染。3.4彻底治理湟水河的污染。

3.5提倡清洁生产。实施全过程污染控制。

兰州市已建成4座污水处理厂,处理能力19.52万吨/天。兰州市雁儿湾污水处理厂2004年建成并投入运行,二级生化处理,设计处理能力为16万m。/d,目前该厂实际日均处理污水12万m。/d;七里河吴家园污水处理厂1958年建成,承担七里河区部分生产、生活污水的处理,是一座污水一级处理厂,设记处理能力为1.9万1TI。/d,目前实际达到2.2万m。/d,设备严重老化,处于超负荷运行状态;七里河一安宁污水处理厂还在建设中,至今尚未竣工。兰化动力厂和兰炼动力厂位于西固区,主要处理西固区的石油化工生产污水,大量未经处理的城市生活污水直接排入黄河,是黄河兰州段水体生物性污染的主要原因。

兰州市大气污染分析

兰州市是一个以石油化工,金属冶炼,机械制造及毛纺织等工业为主的城市,兰州的地形地貌十分独特,东西被高原山脉所环绕,市区为河谷阻挡了风的进入,在此情况下兰州就成了一个典型温带内陆性半干旱气候,夏无酷暑,冬无严寒,降水量少,气候干燥,常年盛行偏东风。春季盛行东风,夏季和秋季盛行东南风,冬季盛行西北风。污染源主要为:工业污染源,交通污染,自然降尘与地面扬尘造成的总悬浮颗粒物污染,地域发展不平衡,采暖及其它污染源

主要污染物:工业烟尘,粉尘,CO,SO2,NOX.静风与逆温是造成兰州市大气污染的罪魁祸首。尤其是冬天静风频率较高,污染更严重。兰州市的主要污染物是总悬浮颗粒物(TSP)污染严重成因如下: 1 城市热岛环流效应 不合理的工业布局,将过多的大型污染严重的企业安置在西固区 3 兰州市是一个典型的黄河河谷盆地城市,也是典型的的山区城市,四面环山,特殊的地形阻挡了气流流通,不利于兰州市的污染物向城区外围扩散稀释,同时容易使城区内积累过多的高浓度污染物,使大气质量下降越来越快。4 兰州的气候很容易出现逆温天气(夏季达五分之三,冬季达百分之九十),大气的相对稳定阻碍了污染物的扩散与稀释,无法排放。干旱少雨,不利于空气净化。6 静风现象

大气污染中国现状 篇7

关键词:城市建设,污染场地,环境管理

在中国经济发展、产业结构调整和城镇化快速推进的过程中, 一些城市中污染严重的企业陆续关停或搬迁, 城市出现了大量遗弃工业污染场地。据不完全统计, 中国各类工业污染场地数量至少以数十万计。这些污染场地包括重金属污染场地、有机污染物场地、持久性有机污染物 (POPs) 场地以及电子废弃物污染场地, 有些场地污染物浓度非常高, 对周围环境和公众健康造成较大危害。自2004年起, 中国开始启动污染场地的环境管理工作。

1中国污染场地环境管理现状

自2004年北京发生地铁五号线宋家庄站施工工人中毒事件后, 污染场地问题日益受到公众和社会的关注。中国政府有关部门启动了污染场地环境管理工作, 开展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 研究污染场地管理政策法规和标准, 建立部门管理协调机制, 组织各地实施污染场地管理工作。

1.1开展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

为全面准确掌握全国土壤环境质量总体状况, 查明土壤污染类型、范围和程度, 自2006年起, 环境保护部组织开展了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根据调查获取的大量数据, 建成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数据库和样品库, 完成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总报告和专题报告, 为全面开展土壤污染防治提供数据支持。

1.2组织《土壤污染防治法》立法研究

中国土壤污染防治的法律法规很不完善, 与土壤污染防治相关的法律规定多散见于《宪法》、《环境保护法》以及《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等法律条文中。自2006年起, 环境保护部启动了《土壤污染防治法》 (草案) 的立法研究工作, 组织开展相关调研活动。2013年, 全国人大环资委委托环境保护部起草《土壤污染防治法 (草案建议稿) 》。2014年12月, 草案建议稿提交全国人大环资委[1]。

1.3发布污染场地环境管理的国家技术标准

2014年, 环境保护部发布了 《场地环境调查技术导则》 (HJ 25.1- 2014) 、《场地环境监测技术导则》 (HJ 25.2- 2014) 、《污染场地风险评估技术导则》 (HJ 25.3- 2014) 以及《污染场地土壤修复技术导则》 (HJ 25.4- 2014) 等污染场地系列环境保护标准, 规定了污染场地环境调查、监测、风险评估和土壤修复的原则、程序和要求。一些经济发达的地区和工业省市, 如北京市、重庆市、浙江省以及江苏省南京市、辽宁省沈阳市也研究和制定了地方法规、规范性文件和标准。

1.4建立污染场地协同管理机制

污染场地的环境管理工作涉及土地利用规划和城市总体规划制定、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等多个方面。环境保护部负责对污染场地环境保护工作实施统一监督管理, 会同国土资源部、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等部门制定污染场地环境管理政策和技术标准, 组织各地开展污染场地管理工作。

目前, 北京、重庆、上海、江苏、浙江等十几个省 (区、市) 的部分城市开展了污染场地环境管理, 实施重污染工业企业搬迁, 制定地方管理制度和技术标准, 开展污染场地评价和修复工作, 取得了一定成效。

2中国污染场地环境管理存在的问题

污染场地问题是中国产业结构调整和城镇化进程中出现的新环境问题。由于中国污染场地管理工作起步较晚, 至今尚未建立完善的污染场地管理法律法规体系和技术支撑体系。污染场地环境管理主要存在五个方面的问题: (1) 对污染场地的严重危害认识不足, 场地数量、面积以及分布等底数情况严重不清; (2) 土壤污染防治法律法规体系不完善, 土壤环境质量相关标准尚未完成修订; (3) 污染场地修复技术较为落后, 缺乏工程化和商业化的实用技术; (4) 未建立污染场地修复资金机制, 场地修复缺乏资金来源; (5) 污染场地管理制度尚不健全, 管理力度有待加强。目前, 仅有北京、重庆等少数地区开展了污染场地的治理, 大部分地区污染场地的监管尚为空白, 整体推进较为缓慢。

3中国污染场地环境管理的对策建议

污染场地问题已成为一个世界性的环境问题。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 美国、加拿大、英国、日本以及中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 相继开展了污染场地环境管理的研究, 取得显著成效。《超级基金法》是美国最具代表性的污染场地管理法律, 不仅对美国污染场地的管理发挥了重要作用, 同时也成为其他国家污染场地立法的重要借鉴。为尽快解决中国污染场地的环境管理问题, 必须根据中国污染场地危害特点和存在问题, 借鉴国际有关国家的成功经验, 采取综合管理措施。

3.1颁发污染场地环境管理法律法规

加快《土壤污染防治法》立法进程, 为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提供法律依据。根据《土壤污染防治法》的有关规定, 制定发布专门针对污染场地管理的法规、规章、规范性文件和技术标准, 明确污染场地监管机制、责任认定、融资机制及违法责任, 为有效实施管理提供法律保障。

3.2促进污染场地修复技术和产业发展

研发大规模工程化修复技术, 加强污染场地修复试点与示范, 为开展区域性大面积污染场地的修复提供技术支持和保障。 加强修复技术的国际交流与合作, 借鉴国际污染场地修复技术和经验, 提升中国污染场地修复水平。实施污染场地修复市场准入制度, 对修复产业进行规范, 引导修复产业迅速健康发展。

3.3落实污染场地修复资金

按照“谁污染, 谁治理”的归责原则, 合理认定污染场地治理责任。充分发挥公共财政和市场机制的共同作用, 按照“谁投资, 谁受益”的原则, 研究建立多渠道资金筹集机制。以政府为主导、 以市场为基础, 采用税收、贷款、资金补贴以及保险等经济政策, 引导社会资本投资参与污染场地的治理和开发, 推进污染场地修复工作。

3.4加强污染场地的环境监管

建立健全污染场地环境管理制度, 严格加强监管。建立污染场地分类管理制度, 对不同污染危害程度的场地实行分类管理。 建立污染场地风险评估和污染土壤修复制度, 未开展风险评估或土壤环境质量不能满足建设用地要求的, 不得进行再开发利用。 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 污染场地再开发利用项目, 应当对建设用地进行环境调查和风险评估。

3.5推进污染场地信息公开

组织开展全国污染场地排查, 建立污染场地基础信息管理系统, 实现基础信息数据的动态更新。及时公开基础信息数据, 充分保障公众环境知情权。在污染场地调查、评估、修复及监测过程中, 及时告知公众调查评估情况、修复技术和治理措施, 接受公众对污染场地管理的全程监督。

4结语

自2004年起, 中国启动了污染场地的环境管理工作, 取得了一定进展。由于此项工作起步较晚, 在法律法规、技术标准、修复技术、修复资金以及环境监管等方面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根据中国污染场地环境管理的现状, 针对存在的问题, 应综合采取法律、 技术、经济、行政等手段, 加强污染场地的环境管理, 保护生态环境和公众健康, 促进城市经济建设和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谢剑, 李发生.中国污染场地修复与开发[J].环境保护, 2012, (2) :19.

[2]环境保护部.2010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

[3]世界银行.中国污染场地的修复与再开发的现状分析.2010, (9) .

[4]龚宇阳.污染场地管理与修复[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2012, (12) .

[5]世界银行.国际经验综述:污染场地管理政策和法规框架:第三版.2012, (6) .

[6]田军, 文斌, 刘世伟.以机制创新破解城市污染场地修复资金难题[J].环境保护:2012, (11) :48-51.

[7]周友亚, 颜增光, 郭观林, 等.污染场地国家分类管理模式与方法[J].环境保护, 2007 (5B) :34.

[8]高胜达, 刘世伟.污染场地修复:环保产业新力量[J].环境保护, 2012, (15) :27-30.

[9]浦民, 张娟, 刘世伟, 等.推动污染场地修复须先确定污染责任[J].环境保护, 2012, (2) :25-27.

大气污染中国现状 篇8

关键词 农用地土壤;环境资源保护;工业污染源;农业生产环境

中图分类号:D922.68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3-890X(2015)15--02

农村周围土地遭受污染的问题频频见报,严重制约我国农村经济的进步,并对农业生产与发展形成了严重阻碍。目前,尽管现行法律对于农用地土壤国土地污染防治有所规制,但其所涉范围狭隘,执行力度缺失等,加剧了农用地土壤污染情况的恶化[1]。所以,构建健全、完备的农用地土壤污染防治法律体系是目前法学界及政府亟待商榷与解决的议题,其形成对于人类生存及自然生态都具有相当重要的现实意义[2]。

1 农用地土壤污染的主要特征

1.1 隐蔽性

人们并不能像发现固体废物污染或是水污染一样,在污染初期就能单凭嗅觉和视觉直观发现深藏与土壤中的污染存在,而是需要经历长期污染积累达到一定程度时,通过对异象的察觉,加上化学仪器的分析,才能判断其中存留的可能造成隐患风险的物质对种植物的危害程度。实践中,受累于这种长期潜伏的隐蔽性,农用地土壤的污染多数时候没有得到应有的关注与重视,这种衍生的滞后性导致其治理效果难有突破[3]。

1.2 累积性

土壤的环境构成中无时无刻都是在和其他的环境要素进行能量、物质交替的,特别是重金属污染基本上是不可逆转的,污染物会不断在土壤中累积,使农用地土壤中有害物质的浓度越来越高、污染面积越来越大,危害人畜的健康和安全[4]。污染物质在经过土壤对其一系列的化学沉淀、物理吸附以及生物吸收等程序后,在土壤中与日累积,直到达到一定峰值即形成污染,造成危害后果。

2 我国农用地土壤当前受污染情况

我国农用地土壤受重金属污染现象最为严重,根据中国水稻研究所与农业部稻米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发布的《我国稻米质量安全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显示,中国境内受到工业排放或其他途径产生的重金属渗入的耕作用地高达20%,其范围更是蔓延至多个区域。耕作用地土质破坏程度及趋势不断扩增,作物出产质量与数量都在逐年呈现下降趋势[5]。慢慢积累的土质中的污染物,随着时间推移及土层种植物的交易,人类还是难逃将其吸收到体内的厄运。此外,中国工程院院士罗锡文先生在2011年10月召开的广东科协论坛上表示,目前,我国有数千万公顷耕地正不断遭遇各类工业废弃排放的重金属的污染,并有逐步上升趋势。可见,这一态势的严重程度已然威胁到人类身体健康及生存繁衍,并将导致各类慢性疾病,甚至是影响人类和农业可持续发展。

3 造成我国农用地土壤污染的主要源头

3.1 农业生产

农业耕作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以及化肥农药的大量滥施是造成农用地地质土层的侵入性破坏的主要原因之一。当前,我国肥料使用结构不合理,化肥使用量不断上升,有机肥用量逐渐减少使用。现实中,每年因不合理的应用,导致数吨氮素流失到农田外面,氮肥的挥发,对临近地表的污染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3.2 工业生产

作为工业污染源头的“三废”,其排放行为特质有二。其一,乡镇各大企业“合力”造成耕作土质受到侵害与破坏。乡镇企业是我国农村建设中独特的经济模式,在提高经济效益的同时,带来了地质土层的侵入性破坏问题。其二,农村农用地土壤受到城市内的工业污染转移“迫害”。部分地方政府“顶风作案”,将国家三令五申强制关闭的重污染工业企业,比如化工厂、造纸厂等转移至农村,让这些重污染工业企业产出的“三废”统一转向农村土壤排放,不断有新的农用地被污染,种植物有害物质超标问题屡见不鲜。

3.3 矿业开采

开采与利用矿产资源的过程中都需要对土地进行破坏与占用,且通常所占用面积相当大,参照国家统计部门数据显示,因不合理、不科学的开采挖掘行为,导致高达150 km2以上的土地被直接破坏,且该数据并以4万km2/a的速度逐年攀升。其中,最为严重的当属有色金属矿区和煤矿区。

4 导致我国农用地土壤污染的根源所在

基于上述可知,我国农用地土壤污染程度严重,发展形势严峻,究其主因,笔者认为主要可归结为如下几项。

一是土地开发利用的技术落后,耕作农活的方式与时代脱轨。长期以来,农民耕种都是靠沿袭历史与传统交付的所谓经验,根本不知道所谓“农业清洁生产”的先进产业理念,也没有接受相关的现代技术生产指导。为求农作物高产和经济效益高创收,开展大规模的投入化肥、农药和农用地膜等掠夺式耕作法,对化学物品的投放和技术的实践应用并没统一标准,欠缺规范与科学。

二是关于农用地土壤的预防治理立法相关方面尚存缺失。现行的法律只有在土地的权属、经济利用、土地利用、土地管理及问题上有所“交代”,关于整体农用地地质土层的侵入性破坏的预防和治理,相关立法上还是留有太多的空白,缺乏独立的、特设的法律出台将其作为一门专项来保护。现行多数针对地质土层的侵入性破坏防治的立法都只是站在了引导角度,以“义务”的形式来指引污染加害人与环境利益人防治污染,至于如何追究对农用地土壤实施了污染后果的责任所言甚少。

三是相关污染加害者及受害者整体对于生态环境意识过于淡薄。农民的环保意识较低,缺乏预防和遏制农田污染的主观能动性,既没有意识到脚下的土地正在受到污染,也没有把土地视作人类赖以生存的必须要素来保护,向农用地投入大量超过了农用地的自净能力的有毒有害外源,导致土壤“中毒”,农用地土壤污染始源陷入恶性循环。

5 结语

综上所述,土地不仅是农业生产中最为基本的生产资料,更是构成了生态系统的重要环节,维持生态平衡核心因素,保护环境即是保护与自身相关的生存要件。因此,健全与完善的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律制度不仅能够很大程度上给予社会民众与国家在环境权益上保障,也能够对违法环境保护相关法律的行为人予以威慑。

参考文献

[1]毛春梅,吴东娟.我国土壤污染预防机制建立构想[J].湖南农业科学,2012(21).

[2]周春祥,刘桂英.自然农业对发展中国现代农业的借鉴意义[J].安徽农业科学,2008(33).

[3]李蔷薇.我国农村环境问题研究[D].长春:长春理工大学,2007.

[4]卿漪.土壤污染防治法律制度研究[D].长沙:湖南大学,2008.

[5]李建三,吴祖煜,陈彬,等.工业废弃场地再开发的环境评估[J].环境科学与管理,2007(6).

上一篇:做有灵魂的教育程翔下一篇:上半年健康教育工作总结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