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穹顶之下》观后感1000字

2024-10-23

《穹顶之下》观后感1000字(精选10篇)

《穹顶之下》观后感1000字 篇1

“一个人,别说人了,一个活物应该这么活着,春天的时候门开着,风进来,花香进来,颜色进来。有时候你碰到雨,或者碰到雾的时候,你会忍不住想要往肺里,深深的呼吸一口气,又凛冽,又清新。”——柴静

《穹顶之下》纪录片观后感

《穹顶之下》围绕雾霾是什么?从哪儿来?我们该怎么办?进行了一系列调查,它让人们了解了中国正在遭受前所未有的环境污染,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下,必将影响着我们乃至下一代的身心健康,可持续发展更是无从谈起。除了对现在大气环境的担忧之外,感触更多的是,柴静直面问题的态度,这个大调查是她辞职后,以一个前调查记者的身份完成的,她做的很认真,源自内心,触发了万千观众。

细想一下,柴静从国家、企业、个人几个层面揭示了环境污染的原因,并告诉我们应该如何才能保护我们的环境,如何才能留住APEC蓝。然而,不管是国家还是企业,这是一个大层面上的调控,我们能做的很少,但作为社会的一份子,我们能做的却很多。就像纪录片后面柴静讲的几件事,碰到建筑工地扬灰,我们可以跟老板协商,让他用网兜盖起来;碰到餐馆油烟太大,我们也可以建议老板加装吸油烟装置;碰到加油站漏油,及时拨打12369。其实生活中我们能做的远不止这些,譬如我们可以改变出行习惯,多坐公交少开车;节假日尽量不要燃放烟花、爆竹,选择环保低碳的生活方式;尽量多种植一些树木,增加绿化,我们的一举一动都将为整个环境贡献一份力量。

面对复杂多变的雾霾污染,也许柴静一个宣传片起不了什么决定作用,但是无论是作为一个公众人物还是一个母亲,她的勇敢都值得我们敬佩。在以前,我们也许认为雾霾只是一种不同寻常的天气,不清楚他的破坏性,但是当有人站出来,理性的告诉了我们它的危害,告诉了我们应该如何去预防它,那么我们是不是应该就要改变以往的陋习,多为环境保护尽一份自己的微薄之力呢?虽然我们做的事情微不足道,但是因为这件事我能为环境保护做了一点贡献,那么我们心里就会踏实很多。如果我们能够克制自己,节制身边人,人人参与保护环境,那么我们也一定能治理好雾霾,神州大地自会山清水秀。

在人类与雾霾的斗争历程中,穹顶之下不应该是柴静一个人在战斗,我们13亿人同呼吸,共命运,并肩作战。

《穹顶之下》的雾霾观后感

雾霾可以倒逼政府调整发展思路,也可以倒逼每个公民反思自己的行为,而种种诉求最终都会归结到改革这一层面。

昨天上午,沉寂一年的央视前主持人柴静又回到了公众视野,推出公益作品《穹顶之下》,多个污染现场寻找雾霾根源,多国实地拍摄治污经验。这部时长103分钟的雾霾纪录片,成为当天社交媒体热议话题。

与其他雾霾报道相比,《穹顶之下》延续了柴静作品一以贯之的审视、追问和投入:雾霾是什么?从哪儿来?我们该怎么办?而在冰冷、赤裸的事实之外,不再有无谓的指责与旁逸斜出的缠绕,令人印象深刻。

比如在“源解析”的问题上,纪录片以翔实的数据与权威的演示,不回避,不演绎,直指问题的症结所在,即我国空气污染60%以上来自煤和油的燃烧,雾霾问题很大程度上是能源问题。而能源问题,归根结底还是一个选择什么样的发展路径的问题。这不仅关乎每一个人的生活质量,也关乎国家的治理体系、能源战略及产业结构。

从历史、他国的治理经验来看,英美等国“在治污前20年污染物下降了80%”的现实,不仅带给人们希望的曙色,也从一个侧面表明了治理雾霾的紧迫性。不能再等、再拖、再吵了,特别是面对管理与执法的困境,应该有所突破。

蔚蓝的天空不能只是在语文课本中,生命的意义正在于一代代的血脉关联。治理雾霾不仅是科技问题,也不仅是政府行为,还应该成为这个社会波澜壮阔而又委婉细致的公民行动。每一个人、每一个机构、每一个组织,都有责任将紧迫感化为切实的行动力。

走过世界上发展最快的几十年,中国社会尽管目前越来越呈现出多样化的利益诉求,但在穹顶之下,每一个人、每一个地方都无可逃避。因此,雾霾最严重的时期,固然意见有分化、表达亦多元,但恰恰也是最容易达成共识的时期。雾霾可以倒逼政府调整发展思路,也可以倒逼每个公民反思自己的行为,而种种诉求最终都会归结到改革这一层面。

公众是空气污染治理的核心力量,以公民的名义行动起来。从完善立法到调整公共政策再到调适公民个人作为,充分发挥每一个人、每一个机构、每一个组织“心底有爱惜”的力量,改变我们的大气环境,进而改善我们的生存环境。让孩子不再一出生就罹患疾病,让全球每年35万至50万人早死这样惨烈的数字消失,让雾霾成为历史,这是宿命,也是责任。

《穹顶之下》的观后感1000字

2015年2月28日,从央视辞职的记者柴静,推出了她自费拍摄的雾霾深度调查《穹顶之下》。柴静在采访中表示,孩子生病使空气污染成为她不能回避的问题,因此在一年的调查中,柴静作为一位母亲而不是调查记者,围绕雾霾是什么?从哪儿来?我们该怎么办?进行了一系列调查。

大众最初熟识柴静,是因为非典疫情的爆发时,她瘦弱的身躯里蕴藏着的惊人的力量。从彼时的年少成名到不久前的赴美产子,柴静向来不缺少话题性,如今为了孩子的“私人恩怨”而拍摄关于雾霾的纪录片,更是惊呆了一众看客。在震惊的同时,雾霾之于柴静或者柴静之于雾霾的关系,却不似尚为媒体人那时的明朗和清晰,庄严却又多了一丝悲壮,而这也不仅仅是柴静一个人的战争。

雾霾,对于这个东西我们一点也不陌生,无论你在何时何地,始终摆脱不了雾霾的笼罩,雾霾也不再是教科书里的说教,自然环境的恶化所带来的伤害也不是简单的柴静一个家庭在承受。也许有人会说,柴静之所以选择拍摄宣传片是为了自己的“私人恩怨”,但是作为一名曾经的职业媒体人,将柴静的行为称之为伟大或许过于夸张和不切实际,但是也绝不是为满足自己的私人需求那么简单,无论是曾经的记者身份还是现在母亲的烙印,都无法掩盖其追求真理的社会责任。

在网络世界里,我们生产着创造着各种信息,享受着各种各样的服务,我们不断向大自然和社会索取,被纷繁复杂的社会所麻痹,睁着双眼却看不到真相,张开双耳却听不到声音,迈开步伐却未曾前进一分,每个人都在喧嚣,每个人都在说话,却没有人在听。以前我们会说向沙漠进军,向太空漫步,现在却被雾霾打的措手不及,难道我们未曾发现它吗?不是的,每个人都看见了,可怕的是都当做并未发生,我们不缺少随声附和阿谀奉承,恰恰缺少的就是赤裸裸的较真精神。

面对复杂多变的雾霾污染,也许柴静一个宣传片起不了什么决定作用,但是无论是作为一个前媒体人还是一个母亲的身份,柴静的努力和成果也不在于一个宣传片的“成败”与否,而在于一种执着的斗争精神。人类与环境污染的战争历程中,柴静作为一个人类个体也从来都不是主流,但历史也正是由一个个人类的个体所创造的。雾霾的治理不是个人所能左右,但此时个人的影响却超过了环保部门,这是不是也值得有些人深思呢?

社会共识的建立不是一朝一夕,却体现在一朝一夕的细节上,正如环境治理不在个人却离不开每个人一样,而穹顶之下的柴静也不应该是一个人在战斗。

更多相关观后感推荐:

《穹顶之下》观后感3000字 篇2

在我开始写这个题目的时候,突然回到小学时代刚刚学习中文作文的时候,老师要求我们要看一些影片然后写一个观后感来总结自己的所思所想。 我很久没有写这个文体了。 昨天天气不错,周日午后的天坛公园温暖安静,我带着孩子和小伙伴们一起玩了一下午,浑身酸痛,之前手机网络上已经铺天盖地都是评论和,我的朋友圈几乎要为之刷屏了,我有要求自己把周末还给孩子的承诺,所以一直按耐着直到她上床之后才打开手机,我看了45分钟,很感兴趣,但是我实在太累了。 周一刚刚在办公室看完后半段。 静下心来,可以写下一些文字。

写观后感之前,我必须先说说自己关于这篇报道负面评论的感受,最反感的就是,用自己孩子生病的事情煽情,强扯出肿瘤和雾霾关联。首先,肿瘤这个词看官你理解错了,肿瘤这个词不等于癌症!!不是必须死人,必须遗传的!!恶性肿瘤 = 癌症 (不包括白血病)。因此,我个人感受是柴静仅仅是因为孩子一出生就必须接受手术,承担了失去孩子的恐惧这样的心情。在这样的心情下,平时我们视而不见或者不太重视的雾霾,也因为她升级做了妈妈而真心开始关注起来。 这仅仅是作为母亲,她进行这场自费调查的动机之一。 我相信这个调查背后带来的商业价值肯定有,但是它的影响力和感召力,才是最最重要的。 那些说什么柴静私生活带来遗传问题的扯淡评论, 我只能说如果真的看完报道你还能说出这样的话,我操,你丫多吸几口雾霾去吧。

我在洛杉矶生活了三年,3年期间,头一年是怀孕生产,后两年等待幼子完成初生后密集注射疫苗的阶段,然后回国。在洛杉矶的3年,成了我人生的转折点,最大的改变,就是生活态度的改变。

我在洛杉矶期间,遇到租房和房东之间的矛盾,带着幼子被迫搬出来,当时在当地朋友的帮助下,成功诉讼并赢得了那场官司,作为一个外国人,一个租房者,去起诉一个美国身份的当地老板,你觉得我胜算有多大??是的,我赢了,要不肯定也不在这里说了,这就是制度下的公平,同时也是我的行动力。虽然我赢得了官司,但是对方没有退还我的押金,我那1900美金永远沉寂在我回国前夕的圣盖博市,但是想不到还有法规来约束,我又在临行前去了州房屋交易管理中心,将法院的结案记录上交,让政府管理部门设置该处房屋的交易禁忌,也就是说,虽然他现在不给我钱,这辈子他最好不卖房子,如果他卖房子就必须找到我,给我钱,我才能要求政府撤了这道紧箍咒。

凡事,只要有合理合法公平公开的制度,总归是有路可走的。在整个执行过程中,没有人因为我是持有签证的留居外国人而歧视我。我也没有到某个政府门口去扯条幅下跪。我需要的就是到法院拿回起诉的法律规定,按照步骤一步步进行,巧妙取得证据,坚定信心,在开庭前,熟练英语。

这是我在美国3年,通过争取,感受到的最大的权力!

柴静调查中突出的一句话,就是“你是有这个义务,但是你没有权力!”。我没有从政,只在公司中做过,我很有幸在一个制度政策不断完善,并飞速发展的企业。我感受过制度的约束,也感受过制度流程带来的`便利。深知一个庞大的系统的运行,必须经由一个个相互关联的制度来把控和推动。

大到国家的发展,必须最终把眼光落实到“人”这个最基本的字眼上来,这个人,不是特权阶层,而是普通老百姓。是必须依靠每天按时上班才能生活,每月按时缴纳保险才能看病,每月领退休金才能安心的老百姓。

我的办公室恰好租在了中石油的家属院,这个小区比很多买的贵的要死的商品房社区要干净有序的多。我住的小区也是商品房,我们的物业对业主的态度,简直无法跟中石油这个小区相提并论。我们小区开放的停车位远远超过进入的车辆,收取停车费的不负责车辆的管理,只负责收费,并且不主动提供发票。每次我把钱交出去的时候,总觉得我是被剥削的而不是被服务的。

小区旁边几年前盖了变电站,当时居民闹得沸沸扬扬集资上诉,提供500万千伏变电站辐射与疾病的关系,然后最后起诉的小区居民,很多被单位胁迫不得参与,很多为了孩子健康被迫卖房离开,甚至失望移民。眼见这个小区的居民档次不断更替,渐渐沦为租房者和公司的选择而不是居住。在这个不断沦落的过程中,我的孩子从国外回来了,住在这里,变电站建起来了,而且围着变电站又盖了新的回迁房……… 我看着柴静片子里那个炸毁了一个烟囱过几年又盖了个更大的,立刻想起了这段。很多时候,不是我们不想改变,而是改变的成本远远超过了我们的能力。

这时候,我又不禁再次想到那些批评柴静的言语。我仔细看了好像不是女人。也许女人更感性,但是我总觉得男人与女人之间最大的差别,并不是性别和能力,而是生育。这是无法分享的一种天然的延续力。不得不说,很多的污染来自于对权力的争夺,那些权力争夺者,多半的都是男人,虽说每个男人的背后都有一个家庭,有儿有女有妻子母亲,然后他们争夺的目的中,有多少是为了她们。

在这个空气里都飘着钱的味道的国家,我不相信那些人不知道污染的危害。可是多少人就算是这样,仍然将手伸到资源的前面。

要说看完这个片子,家里有孩子的,没有一丝丝移民离开的念头,我都不信。这种离开,不管看起来多么荣耀,总有一丝逃难的意味。做母亲的人内心最大的念头,就是保护自己的后代能够健康长大。也许我们也能够为雾霾身体力行做些什么,但是我们愿意奉献了自己,却不愿意奉献自己的孩子。我们可以响应号召少开一天车,减少碳排放,保护资源,节约用水。我们愿意奉献了自己跟着国家由坏变好,慢慢变老,我们却不愿意让孩子拿整个童年在等待国家治理雾霾的遥遥无期中,艰难成长。 每一次的雾霾来临,我看着18楼的外面低空中一层灰蒙蒙,我都不愿意送孩子出家门。 好多次我看了手机指数说雾霾300多,老公居然说空气挺清新。 我不止一次的想过为什么男人无法身体力行的去感受别人呢?那是他的孩子呀。可事实真的就是如此。不是他的错,我也不知道该怪谁。

我想这个国家已经到了必须要改变的拐点了,这个点的撬动者很有可能就是柴静的这个《穹顶之下》。同样作为的母亲,我只为她能够用这样的方式站出来保护自己的孩子而叫好。一个看似弱小的女生,能够用这样强大的方式,用这样沉着冷静的做法,用这样长的时间暗自努力,用这样的爆发力启动公众市场,带给政府有理有据的压力,除了佩服,我还选择毫无理由的赞同和行动。

每一种巨大的改变,都不是短期内发生的。每一个做妈妈的,最好的教育方式都是以自己的能力给宝宝做出榜样来。如果你希望他成长为一个勇敢的人,你就必须面对危险的时候选择勇敢。

如果你希望他成为一个独立思考的人,你就必须顶住压力站出来,做自己。

穹顶之下观后感600字 篇3

眼下,重度污染,雾霾侵袭,生态环境遭到人类无知的破坏,而这一切却和人类赖以生存的重工业工厂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工厂出于各种原因,省去了对原料的清洗与提纯,使得天空中经常飘起颜色让人望而生畏的污染气团。这一切在中国,却缺乏相关部门的有效管理。现在的我们何去何从?我们在眼下的每一次抉择都会在以后像蝴蝶效应一样,影响我们子孙后代的生活。

因此,我们是不是应该从小事做起,为我们的环境尽一份自己的绵薄之力?出行时,我们时是不是可以选择更多地乘坐公共交通工具、让父母减少开车的次数?购物时,我们是不是可以选择有绿色环保标志的产品、尽量不使用一次性塑料袋?发现生活中的不环保行为,是不是可以上前进行善意的提醒?面对无良企业的污染行为,是不是可以形式我们的监督权、拨打12369向环保部门进行举报?

也许我们所做的,不足以彻底改变环境的现状,但至少可以一点点剥去黑暗、重见蓝天。或许,可以减少一个因环境罹患肺癌的受害者。没有人愿意被黑暗永久包裹,这些不忍直视的、难以置信的事实,我宁愿它们只是历史。

穹顶之下电影观后感600字 篇4

我从中得知对人们造成伤害的其实是那些隐藏在雾霾体内的致癌物,它们先从我们的鼻孔进入,再到咽喉,再到我们的肺部,一些致癌物就趁机跳入血管,使我们血管变窄,最后到达心脏,产生心梗。

真是太可怕了!而这些致癌物的源头就是我们平时所见到的煤,汽车排放出的尾气,被污染的小河等等,而且竟然有那么多工厂排放物超标,我们的主管部门干什么去了?唉,这种环境还 要恶劣多久?

先不说外国,我们自己生产的煤年产量36亿吨,这是多大一笔数字,洗煤,洗了不到一半的煤,我就不明白,烧这么多煤干吗?你烧了就烧了,也洗不了那么多,要我看,能洗多少就烧多少。

我们再说说杭州,有句话叫“上有天堂,下有苏杭”,什么意思呢?就是苏州和杭州像天堂一样美,要我看不是这样,杭州每年雾霾污染超标200倍,可以想象那是一幅怎样的场景:车前面有人举着火把引路,公交车找不到车站,来来往往的救护车等等,我看那句俗语应该改改啦!

观看穹顶之下的观后感300字 篇5

这是我第一次意识到雾霾的危害性、严重性。污染环境的一部分原因是在于管理上的疏忽,其实做任何干部都应该严谨,否则将酿成严重后果。

我现在虽然年龄小,力量小,但我也要开始行动,极少成多,团结力量大。我现能做的就是尽量同家人、朋友一起绿色出行、不放烟花、鞭炮等。

关于放烟花,烟花虽一时美丽,但极少成多,造成空气污染,灰蒙蒙的天难道还 好看吗?美丽吗?

穹顶之下纪录片观后感450字 篇6

我可能不会留意天气是否晴朗,顶多是在雾霾天气里抱怨一下,然后戴起口罩。我从来不会留恋白云,甚至从未注意青草。然而当APEC蓝在大屏幕上出现时,我第一次为蓝天惊奇、为白云感动。于是我开始紧张,于是我开始留恋,我害怕镜头一转,我又将落入那灰色的梦魇。我才明白,原来蓝天白云是如此重要,我是那么离不开它。

,合肥有164天空气污染,排名全国25位,27次进入全国污染前十名。在这样一个不算太发达的城市里,污染竟如此严重。关于我们能做什么,柴静帮我们分析了很多。我想,这次真的应该亲身参与到环保工作中去了。用步行代替乘车,减少浪费,购买用环保材料制成的商品。对了,还有12369这个号码。虽然它很重要,但我真心希望我永远不需要拨打这个号码。

穹顶之下观后感 篇7

引文:2015年2月28日,一部集中呈现雾霾现状、成因以及解决之道的记录片《穹顶之下》在网络上播出,在短时间内引起国人的广泛关注。这部时长达103分钟55秒的视频聚焦时下热点的雾霾问题,由沉寂许久的知名记者、主持人柴静用将近一年的时间自费拍摄,视频深度解析了雾霾是什么?它来自哪儿?我们该怎么办?

在此,我想首先为柴静的职业操守和社会担当默默地点个赞。从视频中我们可以看出,柴静在这一年调研了严重污染的企业和现场,拜访了国内外多家研究大气污染的学术机构,向我们解释了雾霾的危害和缘由;她接触了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发改委能源所、工信部产业司、环保部等职能机构的官员,向我们展现了雾霾背后的利益取舍和执法困境;她还去了伦敦、洛杉矶这些曾经污染严重的城市,希望从它们污染治理的教训与经验中为我们找寻方向。虽然身为一个女流之辈,她却不求任何报酬甚至自费并不辞长达一年的到处奔波,其中各种艰辛也许只有她自己明白。

虽然视频的开头首先提到她女儿的肿瘤问题,难免让人觉得她做这个深度调研更多是出于个人的原因,而且其中一些数据信息也引起了社会上各界人士的广泛争议。但是我觉得瑕不掩瑜,就这个视频想要传达的信息来说,她做得已经很好了。正像柴静在视频中所说的,她希望告诉我们,雾霾是什么?它从哪儿来?我们该怎么办?而且想想同样作为雾霾受害者的我们只会整天深恶痛疾并加以抱怨却又无可奈何,我们还有什么资格来对一个做了我们所有人都想做的事情的人来加以挑剔呢?在此,我将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谈一谈我个人的见解和思考。

空气中都是钱的味道

看完视频后,非常有感触的一句话是“我们的空气中都是钱的味道。”多么深刻的讽刺啊!这不只是对体制内某些贪婪企业的讽刺,也是对以往乃至当今粗放式发展的反思。当今,中国的经济越来越强盛,环境质量缺越来越差是所有人有目共睹的事实。让我们先来看一组数据。

2014年我国的国内生产总值(GDP)首次突破60万亿元,以美元计,亦首次突破10万亿美元大关,中国成为继美国之后又一个“10万亿美元俱乐部”成员,GDP总量稳居世界第二。同时,PM2.5逐渐进入大众的视野,它的含量逐渐成为衡量一个地区空气污染程度的标准。视频中对全国几个大中城市的空气污染记录令人触目惊心,2014年北京空气污染天数175天,天津空气污染天数197天,沈阳空气污染天数152天,成都空气污染天数125天,兰州空气污染天数112天,石家庄空气污染天数264天。

如果说这不足以说明这两者之间联系的话,那么去年11月份的APEC蓝会是最好的证据。虽然只有几天的时间,工厂停产、汽车限行,雾霾却可以消失不见。这说明什么?至少说明了我们的工厂、汽车确实是空气污染的很大一部分源头。

结合自身的成长经历,小的时候中国远没有现在发达,高楼大厦和汽车也远没有现在多;那时只要是晴天,白天基本都可以看到蓝天白云,晚上还可以看见满天的繁星。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国家逐渐富强。走在城镇的大街上,随处可见筑楼、修路工地裸露的泥沙和飞扬的尘沙,私家车的泛滥也给空气中增添了些许燃油的味道。渐渐地,我们发现小时候习以为常的蓝天白云繁星竟然已经变成一种奢望,甚至就连走在路上都忍不住得捂住口鼻,不敢呼吸。

平心而论,我是一直为我们国家改革开放以来的成就感到自豪的。我们中国用30年的时间,走完了发达国家100年才走完的工业化道路。其中媒和石油,作为推动中国城市化的发展的能量之源,除了给国家和人民带来温暖和光明,更带来巨大的财富和文明。但当越来越严重的雾霾席卷大半个中国的时候,我们才逐渐意识到,煤和石油的副作用竟有如此之大?

研究表明,我国空气污染的60%来自煤和油的燃烧,而且大部分是没有任何防护措施就直接排放到了大气之中。由于煤炭没有得到过清洗,石油没有得到精炼,各种有毒物质随着排放直接来到大气之中。过去这么多年来,电力、钢铁等重工业对于煤的严重依赖从本质上其实是不合理的发展;而为了计较成本不去洗煤、升级油品更是贪婪赤裸裸的展现。其实仔细对比后可以发现,当今雾霾严重的大多数城市不正是那些严重依赖化石燃料的重工业集中地或者人口众多、汽车泛滥的大城市么?

许多年前,我们还很穷,为了温饱选择了粗放式的发展;但若干年后,即使我们有能力了,却依然贪得无厌地继续挑战环境的极限。总而言之,我们为了经济的发展,无视自然的感受。雾霾的产生从一定程度上源于对经济利益近乎疯狂的追求。如此一想,我似乎也嗅到了柴静所说的“我们的空气中钱的味道”。

同呼吸,共命运

记得初中的时候,看到过一则新闻,说不堪忍受漂洋过海的沙尘暴的日本人组织志愿者来中国帮助植树造林。沙尘暴尚且可以刮到日本,那么对于全国,更何况是直径小于2.5微米的颗粒物?看看北京吧!紧邻着污染最严重,燃烧煤炭最多的河北省,北京难逃其害,PM2.5值一度稳高不下。直到雾霾覆盖了大半个中国的时候,我们终于意识到空气是没有墙的,生命在同一片土地上的我们,真的是同呼吸、共命运。正如视频中所说,现如今我们每个人都是生活在这样一个终生暴露的实验舱里。真的不敢想象,经常性地生活在这样的雾霾之中,我们会有怎样的命运?

我想凡是看过视频的人肯定对其中那个肺部肿瘤切除手术印象特别深刻吧!患者的肺部竟然夹杂着那么多的黑色物质,看得所有人心惊胆战。术后,医生对此推测说可能是空气污染所导致的,而且告知我们世界卫生组织WHO已经将颗粒物列为一级致癌物。可想而知,这位患者的肺部吸入了多少粉尘。雾霾在长期侵入人类体内的过程中,我们的免疫系统面对其中的十余种致癌物,很容易疲劳过度而导致最终毫无招架之力。

多方的数据已经表明,环境的污染程度和肺癌的发病率是成正比的。视频中也提到2014年1月份重雾霾期间,我们整个国家有二十七个城市都出现了急诊人数的爆发性增长。而据不完全统计,在中国每年因为大气污染过早死亡的人数是50万人。过去的三十年内,我国的肺癌死亡率上升了465%。多么触目惊心的数字啊!可怕的是,当下的雾霾已经不是偶发事件,它仍会频繁地发生,而且还只是一个开始。更令我们担心的是,大部分的受害者是幼小的孩子和年迈的老人。

说到孩子,我想到的更多是上一代对他们的亏欠。视频中有些小孩才两个多月大,还没有出过门竟然已经得了肺炎。他们好多刚来到这个世上就生活在雾霾的威胁之下,这岂是所谓的物质的繁荣所能够补偿的?为了能够更好地保护他们,许多父母选择将孩子囚禁在家里,只有在空气稍微好一点的时候才敢带他们出来透透气。但他们终归还是要走向社会,走进雾霾,走进这个所谓的天然实验舱。我们每个人对于呼吸没有办法选择,也没有办法逃避。如果我们的空气污染不能有所改善,那么当后代们真正面对这么一份大礼的时候,我们就只能自求多福和暗自祈祷了。

所谓“同呼吸,共命运”,不仅仅指的是不同区域的人,同时也包括不同代的人。柴静说,单她作为一个个体存在的时候,也许只考虑到自己在这个世间存在的几十年;但是当有了孩子,意识到了自己和未来的时间有了更多的关联。正如鲁迅先生说的,我们的后代是在的,我们还需要留给他们一点东西,我们留给他们什么呢? 执行是硬道理

视频中反复提到雾霾的解决之道,关键在于执行。我们国家其实是制定了一系列限制污染物排放的标准和法律的,但基本都没有执行过,毫无存在感。于是,我们国家每天都有那么多的企业在肆无忌惮地排放没有经过处理的污染物,有那么多贴着合格证的超标汽车在道路上行驶,每到冬天就有那么多的散煤被全国几十万台小锅炉烧掉。没有任何标准,监管几乎为零,每天就有那么多污染物从法律的漏洞和缺口中排放了。

视频中的造假车企老板说,“如果环保部能够去执法,去抓那些造假车辆的话,我保证第二天就生产真的。否则的话,我生产假的,别人生产真的,明天我就垮了。”所以,不执法的结果就是逼别人作假。说到这里,我想每个人都会质疑环保部的惰政。这一点环保部门的人并不否认,但他们的尴尬也就在于此。记得曾经看过一个帖子,说我们中国的环保部门可以称得上是世界上最悲催的五大部门之一。尽管环保已经逐步成为基本国策,环保部门也被赋予重大的责任,但关键在于环保部门的执法处处受限,根本落实不到实处。要知道,环保部门的各项预算都要地方政府的审批。在经济发展大于天的今天,对于地方官员们为了积攒业绩而不惜批准污染企业开土动工,环保部门也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视频

中环保部的一位官员对于他们的处境形容地很贴切,他们实在是有嘴没牙。

习主席一直在讲法律的尊严在于执行。我们国家已经提出“科学发展观”很多年,效果却没有那么明显。政策是好的,关键是没有执行好。相关的专家估计过,如果目前的环保设施按照国家的标准都到位了,排污企业和汽车制造商也都按照法律的规定去做了,我们国家的粉尘排放和二氧化硫排放,应该比现在低60%;我们的氮氧化物应该会低35%。一句话,我们中国的污染治理,关键还是在于执行。想一想“APEC蓝”为什么仅仅是几天的时间,雾霾就可以消失不见?不正是因为政府的强硬手腕制止了各路排污的源头。虽然代价是大面积的工厂停工,汽车限行,但至少我们看到了执行的效果。如果国家拿出当下惩治贪污腐败的决心和行动,那么雾霾又岂在话下?

说到执行,即使是世界上再强大的政府,也没有办法独立治理好污染。它要依靠是我们每一个这样的普通人,需要我们每一个人按照正确的法律和规定去身体力行。如果我们有更多的人选择绿色出行,就相应少了很多排放尾气的私人车辆;如果我们能够履行好监督的权利,就会倒逼更多排污的企业去进行排污处理。总之,尽管一个人的力量是微薄的,但是当中国的十几亿人都参与进来的时候,我相信经常见到蓝天白云将是指日可待的事情。

穹顶之下观后感 篇8

在穹顶之下这部纪录片中,柴静向我们介绍了很多造成雾霾的原因和相应的解决方案。中国的雾霾60%是来自于燃煤和燃油,也就是化石能源的燃烧。煤炭的大规模使用曾经给英国和德国带来严重的大烟雾,而石油时代来到后,曾经给日本美国带来过大气污染的严重后果,而中国正处于经济快速发展的时代,导致两种能量的燃烧强度都很大。

首先是燃煤烟的无组织排放,排污不符合标准。中国有百分之六十以上的钢铁企业没有任何审批手续,河北的钢铁已经到了取缔不了的地步,因为千百万人依靠着这些排污不符合标准的钢铁企业就业。劣质钢铁过剩,国家却还要拨款资助。其次是劣质的煤炭如褐煤等越烧越多,并且没有经过任何的清洁和提质,在中国才洗了不到一半的煤,剩下的煤里有一半成为灰分,变成散煤供人们燃烧,这部分散煤却造成了非常严重的污染。对于煤炭的使用现状,解决方法是把煤的使用量降下来或把煤弄干净。

经济的发展使人们的生活日益富裕,对汽车的诉求也日益增多,汽车的增加使石油的使用量大大增加。汽车尾气的大量排放也是雾霾污染的一个重要因素。加上柴油车标准的大面积造假,这些没有任何排放设施的柴油车在深夜的城市里行驶,是夜晚的空气质量大幅度下降。还有我国的油品质不高,长期比发达国家低二到三个等级。加油站不加油气回收装置会导致石油的大量蒸发。而最关键的一个原因则是环保部门没有执法的权力,无法召回不符合排放标准的汽车,制定油品质标准的大多是石化产业的人,油价的升涨也受石化产业的控制。

要改变这样的现状,产业转型是一个重要的措施,增加天然气等清洁能源的使用。作为化学系的学生,我能深切的体会到在如今的科研中“节能”是一个多么重要的课题。现在有很大一部分实验是利用太阳能等清洁能源代替电能等,而使产品达到预期的效果。

中国的雾霾需要治理,最根本的是能源体制的改革。石油,天然气的探明和开采的权利集中在中石油一家,外界人士滴水不进,是一个垄断行业。只有竞争才能推动一个产业的发展,只有把市场的权力换给市场才能真正实现能源体制的改革。

穹顶之下观后感 篇9

北京今天恰好又有雾霾了,刚查了一下P2.5:271,重度污染。刚好符合柴静说的情况。

但是我很淡定,该干啥干啥,因为以前看过一个文献,环境因素对个人健康影响很小,大概5%吧。不良生活习惯(抽烟喝酒)、肥胖、缺乏锻炼对健康生育的影响更大。

除此之外,我很淡定的原因是我占了雾霾很大的便宜。中国是分税制,中央财政对地方财政的税收返还制度,使得北京人占了很大便宜。这其实挺不厚道的,好比一群人凑了一堆钱开公司,管钱的人把钱拿回家花了。北京的发展迅速,为啥河北污染严重?实际上河北那是给北京配套的。为了给北京生产廉价的钢铁、水泥、电力、石化。河北的污染是全方面的水、土、空气污染。但是眼睛却全部盯住空气污染。很简单:空气污染能扩散到北京,而水、土地污染则留在当地。

这就好比有一年北京发大水,淹死78个人,但是大家把目光都聚集在淹死的中产车主上,从排水设计到怎么破开车窗研究了一星期。而剩下的77个人要么是外来务工的,要么是农民,转发者寥寥无几,关键是没有代入感。

北京没有河北那么严重的污染。要感谢河北,把污染留在河北省内,让我享受了一个低生活成本污染又低的生活(预计要被喷?)。

前面大半段还不错,其实也是老生常谈,都是别人科普过很多次的知识了。比较有新意的是她把这些知识用动画拟人的方式动画化了,让人有了直观的印象。另外一个就是央视和她利用自己过去的知名度,集中的报道,看评论不少人还是第一次知道这些知识。

比较差的地方在于,里面洋溢着一丝小清新气息:

1级致癌物的这个1级,只是一个因果性的标准。比如雾霾和吸烟,都是肺癌的1级致癌物,这只是说明致癌性证据充分。吸烟的危害远大于雾霾,委婉的说一句,听说你吸烟,可能戒烟带来的好处比戴口罩防pm2.5更有好处。

比如要加大政府监管力度,但是又要求小政府。说煤炭的主要污染来自于小煤窑,给石化企业开的药方是放私有化进入。中间还回忆了一下小时候的蓝天碧水,但是那时候人的预期寿命远不如现在,却没提及。

引用了习近平的一段话让apec蓝永驻,明朝就有雾霾的记录了,即使去掉全部的工业也依然有雾霾,政治口号看看就行了别认真。最后看了一下我们能做什么,是最让我失望的地方。

道德宣传,经济调节,行政命令这些选项里面。柴静果断选择道德宣传,实际上这是最圣母这也是最无力的。如果继续从道德角度宣传,最后可能和潘石屹结果一样,开着5.0排量的车拍摄雾霾,微博上热闹一阵也就过去了。

“同呼吸,共命运”,北京人真的会和河北人同呼吸共命运么?怎么可能,与其喊口号,不如给河北人民一点补偿吧,将来要干什么再说,现在已经欠河北省太多了。建议征收环境税以补偿河北人民的付出。

实际上整个纪录片,都绕开了“雾霾与生活成本降低”这个话题。

凸出的2个亮点是用动画可视化的方式科普,用自身的影响力推广了这个科普。雾霾须治理,但柴静女儿天生肿瘤与雾霾并无直接关系,而可能与她的生活方式(比如抽烟、熬夜)和身为高龄产妇有关。另外,她的女儿出生在美国,是不是与产地有关?这也需要调查。冷静、不煽情,()让事实说话是调查记者必备的品格。

柴静女儿在美国出生,在美国做的手术,她什么时候享受了中国的雾霾。是中国雾霾最严重的时候,但的整个北京冬天,只有几次雾霾,整个北京环境改善了不少!反观她自己,开着4.0大排量的霸道越野车,一边高喊反对建PX核电站不让国家淘汰高耗能高污染产业,一边回家骂雾霾,也真是精神分裂连!

中国政府对环境治理,也在积极努力,很多中国企业基层为了治理环境也在牺牲!为何我们看不到进步的,非要抹黑政府有意义吗?!

我们看一条有意思的信息链条吧我国光伏产业被美和欧盟以反倾销打到不死不活。随后几年,Px和核电的工程被屡屡以污染辐射的`谣言所迫下马。与此同时,美国大使馆公布了中国PM2.5.随后日韩以本国污染来自中国为由在国际上提出高额索赔。额度之高可以吃尽中国改开30年红利。然后柴去美国待产生孩子,并做了这个专题片,而且获得大量的美机构的帮助甚至包括NASA.

《穹顶之下》观后感 篇10

关于她所讨论的问题,我在此不想多说,留给更专业的人士以及决策层讨论更合适。仅从网络传播角度来阐述一下我的部分观点。

很多人说她有局限性,我认为不准确。从纪录片讨论的雾霾这个话题来说,她无疑是想对最广大的民众以及国家决策层发声的,但是从一部100分钟的纪录片本身来说,它的传播不能是没有精准目标的。说这部片子的观点全然反映了城市中产的视角和利益,我非常认同,但是我觉得这不能说是局限性,而恰恰应该是这部片子的传播策略,也是它能如此成功的要素之一。

不仅是视角,看看它的形式,这种剧场演讲式的风格,我看了大约10分钟就想起某手机品牌的那位罗老师,(当然,从片尾的鸣谢名单里面我也得到了验证);再看现场PPT的风格和穿插的一些哏;看现场邀请到的观众;看她使用的传播渠道……无疑,她选择的种子传播群,就是城市中产。包括用自己的女儿的遭遇来引起共鸣,没错这就是煽情,但这种煽情,就是传播的一部分。为什么呢,因为它瞄准的群体,就是和柴静一样,大约是28~40岁的城市中产,这些人大部分组建家庭不久、准备有或刚刚有孩子、收入较刚进入社会时有所提高、生活趋于稳定、开始更关注生活质量和家庭、是网络生活的主力人群,明显他们非常容易认同柴静记录片表达的观点和情感,同时又具有相当的文化水平和思考能力,也更容易在社交圈形成传播。

上一篇:儿童节通知范文下一篇:去澳洲留学高中的三大优势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