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法200

2024-05-22

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法200(精选6篇)

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法200 篇1

<<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法》(以下简称《律师法》)经2007年10月28日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30次会议修订,将于2008年6月1日起施行。《律师法》对律师参与刑事诉讼活动作出了更加明确、具体的规定,进一步扩大了律师的权利,有些权利已经突破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以下简称《刑事诉讼法》)的规定。

一、《律师法》关于律师参与刑事诉讼活动相关权利的规定 《律师法》赋予律师在刑事诉讼活动中享有以下权利:

(一)为犯罪嫌疑人提供法律帮助权。《律师法》第二十八条第(三)项规定,律师可以“接受刑事案件犯罪嫌疑人的委托,为其提供法律咨询,代理申诉、控告,为被逮捕的犯罪嫌疑人申请取保候审,接受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委托或者人民法院的指定,担任辩护人,接受自诉案件自诉人、公诉案件被害人或者其近亲属的委托,担任代理人,参加诉讼”。本条取消了《刑事诉讼法》第九十六条第一款“涉及国家秘密的案件,犯罪嫌疑人聘请律师,应当经侦查机关批准”的规定。

(二)依法行使辩护权。《律师法》第三十一条规定,“律师担任辩护人的,应当根据事实和法律,提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无罪、罪轻或者减轻、免除其刑事责任的材料和意见,维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合法权益。”本条与《刑事诉讼法》第三十五条的规定基本一致。

(三)与犯罪嫌疑人会见权。《律师法》第三十三条规定,“犯罪嫌疑人被侦查机关第一次讯问或者采取强制措施之日起,受委托的律师凭律师执业证书、律师事务所证明和委托书或者法律援助公函,有权会见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并了解有关案件情况。律师会见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不被监听。”本条与《刑事诉讼法》第九十六条第一款规定相比,不仅删除了“犯罪嫌疑人在被侦查机关第一次讯问后”的“后”字,从而使律师介入刑事侦查的时间提前了,而且明确规定律师会见犯罪嫌疑人不需批准、不限次数、不被监听。

(四)查阅案卷权。《律师法》第三十四条规定,“受委托的律师自案件审查起诉之日起,有权查阅、摘抄和复制与案件有关的诉讼文书及案卷材料。受委托的律师自案件被人民法院受理之日起,有权查阅、摘抄和复制与案件有关的所有材料。”本条将《刑事诉讼法》第三十六条规定的律师阅卷范围,由审查起诉阶段的“诉讼文书、技术性鉴定材料”扩大到“诉讼文书及案卷材料”,由法院受理之后的“本案所指控的犯罪事实的材料”扩大到“与案件有关的所有材料”。

(五)申请取证或者证人出庭作证权。《律师法》第三十五条第一款规定,“受委托的律师根据案情的需要,可以申请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收集、调取证据或者申请人民法院通知证人出庭作证。”本条与《刑事诉讼法》第三十七条第一款规定的内容相一致。

(六)享有自行调查取证权。《律师法》第三十五条第二款规定,“律师自行调查取证的,凭律师执业证书和律师事务所证明,可以向有关单位或者个人调查与承办法律事务有关的情况。”本条与《刑事诉讼法》第三十七条规定相比,取消了律师必须在案件移送审查起诉后才可以调查取证的规定;取消了律师需经证人或者其他有关单位和个人同意,才可以向他们收集与本案有关的材料的规定;取消了律师需经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许可,并且经被害人或者其近亲属、被害人提供的证人同意,可以向他们收集与本案有关的材料的规定。今后,律师只要凭执业证书和律师事务所证明即可调查取证。

二、律师行使相关权利对刑事侦查工作的影响

根据《律师法》的规定,律师行使相关权利不仅有利于保障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合法权益,也有利于对刑事侦查活动进行监督,其积极意义是显而易见的,但是,其对刑事侦查工作带来的影响及挑战也不可忽视。

(一)律师会见权的影响

从《律师法》的修改看,律师会见权可能对刑事侦查工作带来五个方面的影响:

1、强化犯罪嫌疑人对抗心理。《律师法》第三十三条规定,犯罪嫌疑人被侦查机关第一次讯问或者采取强制措施之日起,受委托的律师可以会见犯罪嫌疑人。犯罪嫌疑人可能会凭借这一规定不交代问题,而同侦查讯问人员软磨硬泡,等候律师“营救”,从而增加了讯问破案难度。

2、讯问施谋受到影响。侦查与反侦查是一种智力较量,侦查部门往往运用侦查计谋进行讯问破案,施谋与反施谋的对抗必将激烈。律师会见对于犯罪嫌疑人来说,其认为有律师作为“靠山”,就可能对侦查人员“那一套”产生怀疑,从而使讯问谋略及其运用的效果受影响。

3、犯罪嫌疑人供述可能趋于不稳定。律师介入侦查讯问,由于没有明确规定会见时间,并不受监听,犯罪嫌疑人对自己如何交代所做的事情,既有足够的时间与律师商量,又会经商量分析而更加明白自己行为及所交代事实的法律性质和后果,进而对自己的供认经利害分析而发生心理动摇,出现供述不断反复。

4、证人证言可能趋于不稳定,证人拒绝作证现象可能增多。律师会见并了解有关案情后,将会寻找有关证人特别是关键证人、污点证人调查核实。由于证人与犯罪嫌疑人之间具有利害关系及出于各种作证压力等因素的影响,证人对已作证言经利害分析可能发生心理动摇,出现证言不断反复,一些证人经过律师点拨,可能拒绝作证,以致侦查部门很难找到这些证人作证,最终增加揭露、证实和打击犯罪的难度。

5、讯问拓展线索难以保密。目前,团伙犯罪比较突出。在律师介入后,讯问中犯罪嫌疑人因政策感化而揭发立功的有关线索已无密可保。如果律师不自律或者出于某种意图,这些线索就可能被泄露出去,影响公安机关对全案的侦查。

(二)律师阅卷权的影响

从案件诉讼和处理讲,证据是刑事诉讼的核心,犯罪事实最终是要围绕证据来认定和落实,没有足够证据或者证据不确实不充分,案件的认定及处理都将受影响。这些影响因素主要有:一是全案证据体系。如果没有形成完整的证据锁链,就将影响对案件的最终处理。二是有罪证据材料与无罪证据材料。如果证据材料没有全面收集,特别是忽视无罪证据材料的收集,也将影响对案件的定性处理。三是案件细节问题。如果没有查清楚犯罪事实的细节,就会影响相关证据的证明力,甚至使所取证据最终失效。四是不规范取证甚至违法取证,使证据存在瑕疵,最终会影响所取证据的证明力,甚至使其失效。就刑事侦查来说,因律师可以查阅所有案卷,对刑事侦查尤其是调查取证存在的问题将一目了然,难免会增加检察机关在庭审阶段的抗辩难度,从而导致检察机关对公安机关移送审查起诉案件证据材料的要求更严格,将会促使侦查与起诉更趋紧密,导致侦查阶段起诉化、审查起诉阶段审理化,对公安机关刑事办案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三)律师调查取证权的影响

律师调查取证权对刑事侦查的影响主要有:

1、增强侦查活动的对抗性。按照《律师法》规定,律师调查取证与侦查部门可以同步,并且侦查部门取证的主要对象也可能是律师所要取证的对象,这就可能形成证实犯罪与否定犯罪证言并存的局面,将影响侦查效能乃至惩处能力。

2、形成侦查与反侦查信息不对称。按照《律师法》规定,受委托律师可以申请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收集、调取证据,也可以自行调查取证,凭律师执业证书和律师事务所证明,可以向有关单位或者个人调查与承办法律事务有关的情况。通过这些活动所收集、调取或者自行调取的证据,如果在侦查部门视野之外,就会影响侦查部门对案件侦查进程及其侦查结果的掌控,最终势必对案件事实的认定及其处理产生影响。

3、影响证人作证的稳定性,甚至翻证现象多发频发。由于受委托律师的特殊性,律师取证的目的、方向和角度也即出发点和归宿,取决于为当事人服务。如果律师取证偏离法律轨道,则在证明对象及证据内容等方面就会与侦查部门的调查取证发生冲突,从而影响证言的证明力。特别是在律师的点拨下,一些证人因某种压力或者原因,出现证言反复或虚假证言情况,最终影响案件认定处理,甚至使真正犯罪的人逃脱法网。

《律师法》进一步扩大了律师介入在刑事诉讼的执业领域和活动空间,明显增强了律师在刑事诉讼中的自由度,律师的权利与过去相比得到了扩张。律师的“三权”(会见权、阅卷权、调查权)对公安机关的侦查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对于新法赋予律师的会见权,他提出,考虑到案件的复杂性,不能简单地规定律师会见所有犯罪嫌疑人一律仅凭“三证”。一些特殊性质的案件,如“涉黑”与涉及国家机密的案件,律师会见嫌疑人必须经过公安机关的批准。“涉黑”刑事案件的犯罪嫌疑人往往有着复杂的社会关系网,一旦消息走失,侦查难度和阻力将会很大。如果律师过早地直接接触犯罪嫌疑人,则可能影响案件的侦查,涉及到国家秘密的案件更须如此。

此外,他还指出,关于会见时间的安排,新律师法的规定不易操作。一方面是因为时间紧,各方面的资源性条件有限,公安机关不好安排。不可能律师随时要求会见嫌疑人,公安机关均立刻予以满足。另一方面,新律师法的规定不够明确,也不利于保障律师权益。

对于“律师会见嫌疑人、被告人时,不被监听”的规定,金淮明认为,考虑到实践中,个别律师违反法律和职业道德,为犯罪嫌疑人通风报信、有意识地引导犯罪嫌疑人改变口供的现象时有发生,从维护嫌疑人和受害人合法权益,保障公平正义的角度出发,侦查机关应按照刑事诉讼法规定行使在场权。

最后,金淮明表示,新律师法的实施势必对公安机关的执法办案能力提出了更高更严格的要求,公安机关必须进一步提高办案水平。新律师法第三十四条规定:“受委托的律师自案件审查起诉之日起,有权查阅、摘抄和复制与案件有关的诉讼文书及案卷材料。”以往,侦查机关移送起诉的案件如果把关不严,出现执法不规范或影响诉讼质量的现象,由于律师不能阅卷而事先不会掌握,公诉机关发现后予以纠正,只影响到公安机关的执法质量考评。新法实施后,如果类似问题被律师发现,影响的则是证据的效力,产生的是罪与非罪的后果。由于律师介入时间的提前和自由会见,经过双方多次接触和信息交流,在一定程度上,使得犯罪嫌疑人的心理承受能力和反侦查能力有所增加,较之以往,口供难突破、难固定,更不能排除“零口供”案件大量增加的可能性,公诉机关的起诉风险增大,指控难度增加。

其次,引导侦查效果减弱。新法实施后,律师的自由会见权,使律师和侦查人员、公诉人第一次接触犯罪嫌疑人开始,控辩双方就站在同一时间平台上开始竞争,那么,公诉人先前占有的时间先机和优势不复存在,引导侦查的效果势必有所减弱。

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法200 篇2

关键词:多元利益整合,广西地方教育立法,教师法

地方实施性法规在体例上采用实施办法的形式, 即要求法规的内容、结构与上位法的联系更为紧密, 基本上是针对上位法的有关规定进行符合地方社会实际的补充细化, 而地方实施性法规存在的价值在于其体现了地方立法的地域性特色中所蕴涵的实践生命力, 旨在实现国家法律的地方实践化。本文以整合法律主体多元利益为视角, 以《广西壮族自治区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办法》为例, 探讨广西地方教育立法如何立足广西教育实际, 在国家法律的基础上注重体现教师主体的地方性特点, 从广西教师的实际利益出发, 完善国家教育法规在广西地方实施时的各项具体规定, 以达到整合广西地方教育多元利益的目的。

一、广西地方教育立法:国家教育立法的地方化体现

地方教育立法的重点在于依据作为上位法的国家教育法律的规定, 结合本地教育实际和特点, 针对本地教育的实际需要, 制定出既符合作为上位法的国家教育法律的立法原则和具体规定, 又适合本地教育发展实际, 具有较强地方可操作性, 能理清本地教育领域的法律关系、保障本地教育领域各法律主体的权益, 能促进本地教育事业依法有序发展的地方性教育法规。因此, 地方教育立法必须吃透“两头”。“一是吃透上头。即认真学习、深刻领会有关国家教育法律法规和有关重大教育方针政策的精神实质;二是吃透下头。即深入调查研究, 弄清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和特点。” (1) 这两个“吃透”在充分反映地方教育立法合法性、科学性的同时, 也反映了其合理性、因地制宜性。

就广西地方教育立法而言, 在第一个“吃透”上, 《广西壮族自治区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办法》 (以下简称《广西实施办法》) 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 (以下简称《教师法》) 为上位法, 认真领会和遵循《教师法》的立法精神和原则, 在上位法保障教师合法权益相关规定的基础上, 以广西壮族自治区行政区域内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教师为适用主体, 细化《教师法》对相关内容的规定。《广西实施办法》在法律文本的体例编排上完全遵循《教师法》的文本体例结构, 在总则、权利和义务、资格和任用、培养与培训、考核、待遇、奖励、法律责任、附则九大部分内容中进行补充细化的规定。

在第二个“吃透”上, 体现了孟德斯鸠的“法的精神”。“法律应该和国家的自然状态有关系;和寒、热、温的气候有关系;和土地的质量、形势和面积有关系;和农、猎、牧各种人民的生活方式有关系。” (2) 在广西这一个大的行政区域内部, 由于其具有多民族聚居的区域特点, 各民族历史发展和居住环境的差异, 使得广西各民族在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各方面都呈现不平衡性发展状况, 这就导致广西区域内教师处在不同的地域发展环境中, 城市教师与农村教师、贫困地区教师与经济相对发达地区教师、各级各类教师都会在各个方面有不同的利益诉求。因此, 广西在制定《广西实施办法》时, 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 分析广西区域内教师队伍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在维护全区教师整体利益的基础上, 对特定地域需要照顾的教师群体进行了倾斜性立法保障, 并依据广西地区发展实际, 在教师职业素养要求、聘任、培养、待遇、法律责任等方面都进行了适合本地区实际、针对本地区需要的补充性立法。

二、广西地方教育立法:广西地方教育多元利益整合的法制化体现

2010年7月30日广西壮族自治区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六次会议通过的《广西实施办法》对广西地方教育发展现状中存在的多元利益诉求进行了法制化立法整合与保障。就广西地方教育立法历史发展状况而言, 1996年9月25日广西壮族自治区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通过的《广西壮族自治区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条例》 (以下简称《广西实施条例》) 是《广西实施办法》的立法前身, 但两者的不同在于前者使用的名称是“实施条例”, 后者使用的名称是“实施办法”, 这是实施性办法在体例上采用的不同形式, 在内容上都是对国家法律的地方性实施立法。《广西实施办法》的修订相比《广西实施条例》而言, 在教师的管理、教师义务、教师任用、教师培养、教师待遇等方面都进行了有利于维护教师权益的多元考量和整合, 下面就从修订后的几个新内容出发进行具体分析。

(一) 在教师的管理上明确管理主体及其职能

《教师法》第五条第一款规定:“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主管全国的教师工作。”《广西实施条例》第六条第一款规定:“自治区教育行政部门主管全自治区的教师工作, 有关部门、单位, 在各自职权范围内负责有关的教师工作。”两者都规定了教师工作的管理主体, 但未明确职能部门的具体职能。《广西实施办法》第六条第一款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主管本行政区的教师工作, 依法履行教师的资格认定、招聘录用、职称 (职务) 评聘、培养培训和考核等管理职能。”《广西实施办法》相比较《教师法》和《广西实施条例》而言, 进一步明确了教师工作的管理主体和管理职能, 将原来的主管部门由“自治区教育行政部门”这一广西最高教育行政部门的主管权力下放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 县级教育行政部门作为基层教育管理机构, 相比自治区教育行政部门能更具体地掌握其管辖范围内的教师工作, 更有利于教师工作管理权力的具体实施, 让教师工作管理能落到实处。同时, 《广西实施办法》中还规定了《教师法》和《广西实施条例》中没有涉及的教师工作管理主体的具体管理职能, 明确教育行政部门必须“依法履行教师的资格认定、招聘录用、职称 (职务) 评聘、培养培训和考核等管理职能”, 避免这些管理职能因规定不明确而出现职能主体多样化的问题, 使得各有权管理主体都能履行教师管理的职能, 非专业的教师管理部门从事教师管理工作, 无法形成统一的教师职业的从业素养要求, 容易造成权责不明, 教师权益设定不一, 不利于教师队伍专业素质的提升。明确教师工作管理部门的管理职能有利于突出教育行政部门的主导作用, 整合管理主体多元化的同时, 维护教师的职业权益。

(二) 教师的义务设定中增加对其教育对象———学生的义务内容

《教师法》第八条规定:“教师应当履行下列义务: (一) 遵守宪法、法律和职业道德, 为人师表; (二) 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 遵守规章制度, 执行学校的教学计划, 履行教师聘约, 完成教育教学工作任务; (三) 对学生进行宪法所确定的基本原则的教育和爱国主义、民族团结的教育, 法制教育以及思想品德、文化、科学技术教育, 组织、带领学生开展有益的社会活动; (四) 关心、爱护全体学生, 尊重学生人格, 促进学生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 (五) 制止有害于学生的行为或者其他侵犯学生合法权益的行为, 批评和抵制有害于学生健康成长的现象; (六) 不断提高思想政治觉悟和教育教学业务水平。”从教师的公民义务、教学业务、职业素养、学生教育等全方面设定了教师的法定义务, 注重教师对自我作为教学主体的要求, 并兼顾了作为教育直接对象的学生的权益。《广西实施条例》对教师义务的规定为第九条:“教师应当依法维护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和校园校产不受损害”;第十条:“教师应当遵纪守法, 为人师表, 恪守职业道德”。义务内容仅集中于对教师这一教学主体的公民义务和职业道德要求, 忽略了直接教育对象———学生的利益, 义务设定不完善, 不利于教师对直接义务对象的维护, 不能体现教师教育的职业特性。《广西实施办法》遵循了《教师法》的学生教育义务的立法精神, 第十条规定:“教师应当遵纪守法, 为人师表, 关爱学生, 恪守职业道德。”与《广西实施条例》相比, 新增了“关爱学生”的内容, 实现了教师义务内容中对教师和学生的义务与权益的整合。

(三) 扩大兼职教师聘任权力主体, 实现学校教学与社会资源的整合与互动

《教师法》只是笼统规定了学校和其他教育机构的聘任权, 没有具体规定除教师聘任以外的兼职教师聘任事项, 《广西实施条例》在这方面进行了补充性规定。其中第十五条规定:“职业学校根据教育教学需要, 可以自行聘请兼职专业课教师。”为职业学校对社会资源的积极合理利用设定了法定权力, 但仅限于职业学校, 其他学校没有在具体的权力范围内。《广西实施办法》则进一步扩大了兼职教师聘任主体的范围, 第十四条明确规定:“职业学校或其他开设特殊专业的学校, 可根据教育教学需要自行聘请兼职专业课教师。”这符合当前建设综合性高等院校的需要, 在利用社会资源提高教学质量的同时, 也可以避免学校教师编制的超标, 让特殊专业人才的培养更具社会适应力。

(四) 拓宽教师进修和深造领域, 明确中小学教师的全员培训周期

《教师法》对教师的培训和深造只要采取为各级地方教育主管部门设定义务的方式来实现, 没有具体规定教师培训的有关事项。《广西实施条例》第十九条规定:“各级人民政府、各有关部门、单位和学校, 根据教育教学工作需要与可能, 应当鼓励和支持在职教师参加对口专业进修和深造, 并为其创造必要的条件。”其中强调了相关部门鼓励和支持在职教师参加对口专业进修和深造的义务, 为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提供了法定的学习机会。但《广西实施办法》在此基础上, 拓宽了教师进修和深造的领域, 其条文中的第十八条第一款规定:“各级人民政府、各有关部门、单位和学校, 根据教育教学工作需要与可能, 应当鼓励和支持在职教师参加业务进修和深造, 并为其创造必要的条件。”将“对口专业进修”改为“业务进修”, 这顺应了当前教师培训和学历提升的现实, 很多教师接受的培训和相关部门组织的培训很多都是综合素质的培养, 有的教师在提升学历时也可能选择与原来专业不一致的其他专业领域, 而且“业务培训”相对“对口专业进修”而言, 具有知识综合性特点, 让教师获取专业领域以外的知识, 开阔视野的同时提高教师的综合业务水平, 同时能扩大有条件接受培训教师的覆盖面。

《广西实施办法》第十八条第二款还规定:“完善教师培训制度, 对中小学教师实行每五年一周期的全员培训。”这是对九年义务教育教师培训制度进行培训时间的限定, 目的在于保证九年义务教育师资力量的优化提升, 通过“每五年一周期的全员培训”, 有助于建构阶梯式不间断地中小学教师人才培养和训练模式, 周期性地更新中小学教师的业务知识, 保证中小学教师进修权益的同时, 促进九年义务教育健康发展。

(五) 在教师待遇上立足广西经济发展实际, 对特殊地域的教师采取倾斜性照顾政策, 并明确为农村教师建周转宿舍的义务性规定

教师待遇问题一直是教师领域争论较多的一个方面, 是教师地位高低的一个社会性衡量指标, 要想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和教师职业的社会吸引力, 必须解决教师的待遇问题, 比如工资、住房、福利、生活和工作条件等都应得到根本性的改变, 才能稳定教师队伍, 吸引更多的人加入到教师队伍的行列, 促进教育事业的良性循环和发展。《教师法》对教师的工资、津贴、少数民族地区和边远地区教师补贴、住房、医疗、退休后待遇等问题都进行了专门条款的规定, 但这只是针对全国范围内教师待遇的总体规定, 广西教育立法在按照《教师法》有关规定和国家工资制度执行的基础上, 立足广西地方经济发展实际和教师待遇现实, 在保障全区教师待遇的同时, 对贫困地区的教师待遇问题作出了特别规定。《广西实施条例》第二十七条规定:“凡在自治区内的贫困乡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教师和应届中专以上学历的毕业生, 享受以下优待: (一) 在自治区认定的贫困乡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 工资向上浮动一个等级; (二) 在国家认定的贫困县的贫困乡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 工资向上浮动两个等级; (三) 应届中专以上学历的毕业生直接领取定级工资; (四) 优先安排住房和家属就业, 子女就读就业。”同时明确了按时足额发放教师工资、教师住房和医疗保障等内容, 规定地方政府的经费来源渠道等问题, 立足地方政府经济发展实际, 保证地方性实施法规的有效运行。

《广西实施办法》在《教师法》和《广西实施条例》的基础上, 充分考虑广西区域范围内教师待遇问题的差异和一些困难地区教师生活的不同需求, 作出了对特定地域教师主体待遇问题的倾斜性照顾规定。其中第二十七条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对长期在农村基层和艰苦边远地区工作的教师, 在工资、职务 (职称) 等方面实行倾斜政策, 完善津贴补贴标准。”第二十九条新增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统筹安排农村中小学在职教职工周转宿舍建设。”这些倾斜性规定在提高农村基层和艰苦边远地区工作教师待遇的同时, 提高他们的工作信心和热情, 同时有利于解决这些地区教师资源匮乏的问题, 促进义务教育的在各地区的均衡发展, 以倾斜来保证教育平等, 这样的“倾斜”恰是区域性教师多元利益整合的策略性选择。

三、广西地方教育立法:存在问题与发展方向

地方教育立法从地方教育的实际情况出发, 通过具有地方特色的地方教育法规来具体规定地方教育法律关系, 扫清国家教育立法贯彻实施的障碍。但就广西而言, 现有的地方教育法规体系内容不够完善, 与国家教育立法尚未形成上下呼应、完整统一的格局。“一般说来, 基础性的国家教育法律和法规都规定得比较概括, 难以直接适用到教育和法制实践中去, 所以国家的教育法律具体到地方必须有相应的操作性强的实施办法, 才能让国家的教育立法不成为一纸空文。” (3)

目前广西教育立法存在的主要问题有:1.地方配套教育立法欠完善。广西现有的教育法规和规章主要有:《广西壮族自治区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办法》、《广西壮族自治区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办法》、《广西壮族自治区职业教育条例》、《广西壮族自治区普通中等专业学校毕业生分配工作暂行办法》、《广西壮族自治区中小学保护办法》等, 地方教育立法薄弱, 很多国家教育法规都未制定配套性地方立法。2.地方立法的可操作性有待提高。地方配套性立法的主要目的在于补充和细化国家立法, 促进其在地方现实中的适用, 从国家层面的教育立法现状来看, 多抽象原则性规定, 可操作性不强, 虽赋予地方教育立法明确教育法律关系权利义务和法律责任的立法权力, 但仍存在地方立法不能明确权利义务的情况。

面对广西地方教育立法中存在的问题, 必须明确今后广西地方教育立法发展的方向, 建构内容完整统一的广西地方教育立法体系。首先, “立足上头”, 以国家已有的教育法规为立法依据, 完善地方配套教育立法。根据国家教育法规实际制定符合广西地方教育发展实际的配套立法, 建构与国家教育法规衔接配套、内容广泛、结构合理、运行高效的区域性教育法规体系。其次, “立足下头”, 根据广西地方教育多元利益主体存在的实际, 通过地方立法整合教育领域各利益主体的利益诉求, 拓宽立法范畴, 通过国家教育立法缺乏而地方教育实践需要的尝试性创新立法, 制定符合广西教育实际的地方性法规、规章, 以及体现广西作为民族自治区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 完善广西地方教育立法体系。如在义务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教育、少数民族地区教育、社区教育、青少年教育、教育管理等各领域制定符合广西地方教育实际的立法, 明确各利益主体权利义务的同时, 整合广西地方教育资源, 通过立法合理分配现有国家和地方教育资源, 设计上下统一、和谐完整的广西地方教育法制体系。

注释

1覃盛裕.地方教育立法若干问题的探讨.中国民族教育.1994年第6期, 第17-19页。

2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 (上册) .商务印书馆.1961年版, 第7页。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 篇3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保障教师的合法权益,建设具有良好思想品德修养和业务素质的教师队伍,促进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发展,制定本法。

第二条本法适用于在各级各类学校和其他教育机构中专门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教师。

第三条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教师应当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

第四条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措施,加强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和业务培训,改善教师的工作条件和生活条件,保障教师的合法权益,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全社会都应当尊重教9f。

第五条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主管全国的教师工作。

国务院有关部门在各自职权范围内自责有关的教师工作。

学校和其他教育机构根据国家规定,自主进行教师管理工作。

第六条每年九月十日为教师节。

第二章权利和义务

第七条教师享有下列权利:

(一)进行教育教学活动,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和实验;

(二)从事科学研究、学术交流,参加专业的学术团体,在学术活动中充分发表意见;

(三)指导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评定学生的品行和学业成绩;

(四)按时获取工资报酬,享受国家规定的福利待遇以及寒暑假期的带薪休假;

(五)对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工作和教育行政部门的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通过教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其他形式,参与学校的民主管理;

(六)参加进修或者其他方式的培训。

第八条教师应当履行下列义务:

(一)遵守宪法、法律和职业道德,为人师表;

(二)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遵守规章制度,执行学校的教学计划,履行教师聘约,完成教育教学工作任务;

(三)对学生进行宪法所确定的基本原则的教育和爱国主义、民族团结的教育,法制教育以及思想品德、文化、科学技术教育,组织、带领学生开展有益的社会活动;

(四)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促进学生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

(五)制止有害于学生的行为或者其他侵犯学生合法权益的行为,批评和抵制有害于学生健康成长的现象;

(六)不断提高思想政治觉悟和教育教学业务水平。

第九条为保障教师完成教育教学任务,各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有关部门、学校和其他教育机构应当履行下列职责:

(一)提供符合国家安全标准的教育教学设施和设备;

(二)提供必需的图书、资料及其他教育教学用品;

(三)对教师在教育教学、科学研究中的创造性工作给以鼓励和帮助;

(四)支持教师制止有害于学生的行为或者其他侵犯学生合法权益的行为。

第三章资格和任用

第十条国家实行教师资格制度。

中国公民凡遵守宪法和法律,热爱教育事业,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具备本法规定的学历或者经国家教师资格考试合格,有教育教学能力,经认定合格的,可以取得教师资格。

第十一条取得教师资格应当具备的相应学历是:

(一)取得幼儿园教师资格,应当具备幼儿师范学校毕业及其以上学历;

(二)取得小学教师资格,应当具备中等师范学校毕业及其以上学历;

(三)取得初级中学教师、初级职业学校文化、专业课教师资格,应当具备高等师范专科学校或者其他大学专科毕业及其以上学历;

(四)取得高级中学教师资格和中等专业学校、技工学校、职业高中文化课、专业课教师资格,应当具备高等师范院校本科或者其他大学本科毕业及其以上学历;取得中等专业学校、技工学校和职业高中学生实习指导教师资格应当具备的学历,由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规定;

(五)取得高等学校教师资格,应当具备研究生或者大学本科毕业学历;

(六)取得成人教育教师资格,应当按照成人教育的层次、类别,分别具备高等、中等学校毕业及其以上学历。不具备本法规定的教师资格学历的公民,申请获取教师资格,必须通过国家教师资格考试。国家教师资格考试制度由国务院规定。

第十二条本法实施前已经在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中任教的教师,未具备本法规定学历的,由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规定教师资格过渡办法。

第十三条中小学教师资格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认定。中等专业学校、技工学校的教师资格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组织有关主管部门认定。普通高等学校的教师资格由国务院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行政部门或者由其委托的学校认定。具备本法规定的学历或者经国家教师资格考试合格的公民,要求有关部门认定其教师资格的,有关部门应当依照本法规定的条件予以认定。取得教师资格的人员首次任教时,应当有试用期。

第十四条受到剥夺政治权利或者故意犯罪受到有期徒刑以上刑事处罚的,不能取得教师资格;已经取得教师资格的,丧失教师资格。

第十五条各级师范学校毕业生,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从事教育教学工作。国家鼓励非师范高等学校毕业生到中小学或者职业学校任教。

第十六条国家实行教师职务制度,具体办法由国务院规定。

第十七条学校和其他教育机构应当逐步实行教师聘任制。教师的聘任应当遵循双方地位平等的原则,由学校和教师签订聘任合同,明确规定双方的权利、义务和责任。实施教师聘任制的步骤、办法由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规定。

第四章培养和培训

第十八条各级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应当办好师范教育,并采取措施,鼓励优秀青年进入各级师范学校学习。各级教师进修学校承担培训中小学教师的任务。非师范学校应当承担培养和培训中小学教师的任务。各级师范学校学生享受专业奖学金。

第十九条各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学校主管部门和学校应当制定教师培训规划,对教师进行多种形式的思想政治、业务培训。

第二十条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社会组织应当为教师的社会调查和社会实践提供方便,给予协助。

第二十一条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措施,为少数民族地区和边远贫困地区培养、培训教师。

第五章考核

第二十二条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应当对教师的政治思想、业务水平、工作态度和工作成绩进行考核。教育行政部门对教师的考核工作进行指导、监督。

第二十三条考核应当客观、公正、准确,充分听取教师本人、其他教师以及学生的意见。

第二十四条教师考核结果是受聘任教、晋升工资,实施奖惩的依据。

第六章待遇 第二十五条教师的平均工资水平应当不低于或者高于国家公务员的平均工资水平,并逐步提高。建立正常晋级增薪制度,具体办法由国务院规定。

第二十六条中小学教师和职业学校教师享受教龄津贴和其他津贴,具体办法由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制定。

第二十七条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对教师以及具有中专以上学历的毕业生到少数民族地区和边远贫困地区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应当予以补贴。

第二十八条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和国务院有关部门,对城市教师住房的建设、租赁、出售实行优先、优惠。县、乡两级人民政府应当为农村中小学教师解决住房提供方便。

第二十九条教师的医疗同当地国家公务员享受同等的待遇;定期对教师进行身体健康检查,并因地制宜安排教师进行休养。医疗机构应当对当地教师的医疗提供方便。

第三十条教师退休或者退职后,享受国家规定的退休或者退职待遇。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可以适当提高长期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中小学退休教师教的退休金比例。

第三十一条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措施,改善国家补助、集体支付工资的中小学教师的待遇,逐步做到在工资收入上与国家支付工资的教师同工同酬,具体办法由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规定。

第三十二条社会力量所办学校的教师的待遇,由举办者自行确定并予以保障。

第七章奖励

第三十三条教师在教育教学、培养人才、科学研究、教学改革、学校建设、社会服务、勤工俭学等方面成绩优异的,由所在学校予以表彰、奖励。国务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对有突出贡献的教师,应当予以表彰、奖励。对有重大贡献的教师,依照国家有关规定授予荣誉称号。

第三十四条国家支持和鼓励社会组织或者个人向依法成立的奖励教师的基金组织捐助资金,对教师进行奖励。

第八章法律责任

第三十五条侮辱,殴打教师的,根据不同情况,分别给予行政处分或者行政处罚;造成损害的,责令赔偿损失;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三十六条对依法提出申诉、控告、检举的教师进行打击报复的,由其所在单位或者上级机关责令改正;情节严重的,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给予行政处分。国家工作人员对教师打击报复构成犯罪的,依照刑法第一百四十六条的规定追究刑事责任。

第三十七条教师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所在学校、其他教育机构或者教育行政部门给予行政处分或者解聘。

(一)故意不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给教育教学工作造成损失的;

(二)体罚学生,经教育不改的;

(三)品行不良、侮辱学生,影响恶劣的。

教师有前款第(二)项、第(三)项所列情形之一,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三十八条地方人民政府对违反本法规定,拖欠教师工资或者侵犯教师其他合法权益的,应当责令其限期改正。违反国家财政制度、财务制度,挪用国家财政用于教育的经费,严重妨碍教育教学工作,拖欠教师工资,损害教师合法权益的,由上级机关责令限期归还被挪用的经费,并对直接责任人员给予行政处分;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三十九条教师对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侵犯其合法权益的,或者对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作出的处理不服的,可以向教育行政部门提出申诉,教育行政部门应当在接到申诉的三十日内,作出处理。教师认为当地人民政府有关行政部门侵犯其根据本法规定享有的权利的,可以向同级人民政府或者上一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提出申诉,同级人民政府或者上一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应当作出处理。

第九章附则

第四十条本法下列用语的含义是

(一)各级各类学校,是指实施学前教育、普通初等教育、普通中等教育、职业教育、普通高等教育以及特殊教育、成人教育的学校。

(二)其他教育机构,是指少年宫以及地方教研室、电化教育机构等。

(三)中小学教师,是指幼儿园、特殊教育机构、普通中小学、成人初等中等教育机构、职业中学以硬其他教育机构的教师。

第四十一条学校和其他教育机构中的教育教学辅助人员,其他类型的学校的教师和教育教学辅助人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参照本法的有关规定执行。军队所属院校的教师和教育教学辅助人员,由中央军事委员会依照本法制定有关规定。

第四十二条外籍教师的聘任办法由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习题) 篇4

2. 对依法提出申诉、控告、检举的教师进行打击报复的,情节严重的,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给予行政处分。

3.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措施,加强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和业务培训,改善教师的工作条件和生活条件,保障教师的合法权益,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

4. 教师对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工作和教育行政部门的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通过教职代表大会或者其他形式,参加学校的民主管理。5. 取得高级中学教师资格和中等专业学校、技工学校、职业高中文化课、专业课教师资格,应当具备高等师范院校本科或者其他大学本科毕业及其以上学历。

6. 不具备《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规定的教师资格学历的公民,申请获取教师资格,必须通过国家教师资格考试。

7. 中小学教师资格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认定。8. 教师的考核结果是受聘人教、晋升工资、实施奖惩的依据。

9. 教师的平均工资水平应当不低于或者高于国家公务员的平均工资水平。10.社会力量所办学校的教师待遇,由举办者自行确定并予以保障。11.侮辱、殴打教师的,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12.教育行政部门应当在接到教师申诉的30日内,作出处理。

13.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对教师以及具有中专以上学历的毕业生到少数民族地区和边远贫困地区。

1.我国首次以法律形式明确规定“国家实行教师资格制度”的文件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

2.制度化教育建立的典型表现特征是:学制的建立。

3.个体主观能动性的第一层次的活动是人作为生命进行的:生理活动。4.教育史上“现代教育”的代言人是:杜威。5.培养劳动者是:社会主义教育目的的总要求。6.被称为“课程评价之父”的教育家是:泰勒。

7.在教育学中,通过学生观察所学事物或教师语言的形象叙述;引导学生形成事物、过程的清晰表象;丰富他们的感性认识;从而是他们能够正确理解本书知识和发展认识能力的是:直观性原则。

8.教师在课堂上通过展示事物、直观教具进行演示实验;使学生获取知识的方法称之为演示法。

9.马克思认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方法是: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10.教师首次被列入“专家、技术人员和有关工作者”类别的文件是:《国际标准职业分类》。11.把课程分为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的依据是:课程的设置要求。

12.下列关于学生学业成绩评定叙述正确的是:评定学生学业成绩,一般采用百分制记分法和等级制记分法。

13.下列关于复式教学叙述正确的是:复式教学课堂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自学或做作业同时进行。

14.下列关于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的关系叙述正确的是:教学方法是教学策略的具体化。15.学校有目的、有计划、系统地对学生进行德育的基本途径是:各学科教学。16.道德教育的认识模式理论的提出者是:皮亚杰。

17.中国最早采用班级授课制始于1862年清政府开办的:京师同人馆。18.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提出的班级管理理论是:平行管理。

19.能较全面地反映被评价者品的情况,且应用较广的品德评价法是:平等评分评语综合评

价法。

20.用于选拔性和竞赛性活动的评价属于:相对评价。

填空题:

1.义务教育依据“法律规定”,具有强制性、免费性、普遍性。

2.学生的年龄特征在12—15岁之间,处于少年期,是生理发育的第二个高峰期。

3.卢布姆认为,完整的教育目标分类包括三个主要领域:一个是认知的,二是情感的,三是动作技能的。

4.坚持社会主义方向是我国教育目的的根本特点,要求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的教育质量标准。

5.教育是学校的中心工作,是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实现教育目的的基本途径。6.理想信念是道德之本,教育观念是师德之魂。

7.学生的生命健康权受到侵害主要是由于教师体罚、变相体罚和不作为侵权行为制造的。8.平等、民主、合作是新型师生关系的基本理念。

9.教学大纲侧重强调的是知识和技能目标,课程标准在关注知识和技能目标的同时,还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0.课程综合性是新课程特点之一,期综合性表现为加强学科综合设置综合课程、增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义务教育法

一、填空题(共15题,每题2分,共30分)

1.义务教育是国家必须予以保障的(公益性)事业。

2.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适龄儿童、少年,不分性别、民族、种族、家庭财产状况、宗教信仰等,依法享有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并履行接受义务教育的义务。

3.适龄儿童、少年的(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应当依法保证其按时入学接受并完成义务教育。

4.国务院和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合理配置教育资源,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5.根据国家有关规定经(县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批准招收适龄儿童、少年进行文艺、体育等专业训练的社会组织,应当保证所招收的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自行实施义务教育的,应当经批准。

6.学校应当建立、健全(安全制度和应急机制),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加强管理,及时消除隐患,预防发生事故。

7.对违反学校管理制度的学生,学校应当予以(批评教育),不得开除。8.教师应当尊重学生的人格,不得歧视学生,不得对学生(实施体罚、变相体罚)、或者其他侮辱人格尊严的行为,不得侵犯学生合法权益。

9.国家鼓励教科书(循环)使用。

10.各级人民政府对的适龄(家庭经济困难)儿童、少年免费提供教科书并补助寄宿生生活费。11.国务院和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根据实际需要,设立专项资金,扶持(农村地区、民族地区)、实施义务教育。

12.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建立健全(义务教育经费)的审计监督和统计公告制度。

13.学校以向学生推销或者变相推销商品、服务等方式谋取利益的,由县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给予(通报批评);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

14.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和教科书审查人员(参与或变相参与)教科书编写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或者其教育行政部门根据职责权限责令限期改正,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

15.适龄儿童、少年的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无正当理由未依照本法规定送适龄儿童、少年入学接受义务教育的,由当地(乡人民政府或县级教育行政部门)给予批评教育,责令限期改正。

二、单项选择题(共15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题1分,共15分)1.根据《义务教育法》规定,国家实行(A)义务教育制度。A.九年

B.十年

C.十一年

D.十二年 2.实施义务教育,不收(C)。

A.学费

B.杂费

C.学费、杂费

D.学费、杂费、住宿费

3.义务教育实行

领导,统筹规划实施,为主管理的体制。(A)

A.国务院;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县级人民政府

B.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市级人民政府;县级人民政府 C.国务院;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市级人民政府 D.国务院;市级人民政府;县级人民政府

4.凡年满

周岁的儿童,其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应当送其入学接受并完成义务教育;条件不具备的地区的儿童,可以推迟到

周岁。()

A.

七、八

B.七、九

C.六、七

D.六、八

5.适龄儿童、少年因身体状况需要延缓入学或者休学的,其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应当提出申请,由当地()批准。

A.学校

B.市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或者县级人民政府

C.乡镇人民政府或者县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

D.市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或者乡镇人民政府

6.对未完成义务教育的未成年犯和被采取强制性教育措施的未成年人应当进行义务教育,所需经费由()予以保障。

A.人民政府

B.学校

C.监护人

D.基层性群众组织

7.学校聘用曾经因故意犯罪被依法剥夺政治权利的人()担任工作人员。A.可以

B.不得

C.特殊情况可以

D.经批准可以 8.校长由()依法聘任。A.县级人民政府

B.县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

C.市级人民政府

D.市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

9.教师的平均工资水平应当()当地公务员的平均工资水平。A.相当于

B.不低于

C.略高于

D.略低于

10.国务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城市学校教师和高等学校毕业生到农村地区、民族地区从事义务教育工作。()

A.鼓励

B.支持

C.协调

D.鼓励和支持

11.县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应当均衡配置本行政区域内学校师资力量,组织校长、教师的(),加强对薄弱学校的建设。

A.学习和培训

B.沟通和合作

C.培训和流动

D.交流和学习

12.县级以上()根据需要,为具有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规定的严重不良行为的适龄少年设置专门的学校实施义务教育。

A.教育行政部门

B.地方人民政府 C.地方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

D.公安部门

13.特殊教育学校(班)学生人均公用经费标准应当()普通学校学生人均公用经费标准。A.相当于

B.等于

C.高于

D.低于

14.学校违反国家规定收取费用的,由县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所收费用。A.责令退还

B.双倍退还

C.没收

D.追缴

15.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教育行政部门不得以任何名义()公办学校的性质。A.变更

B.调整

C.改变或者变相改变

D.改变

三、多项选择题(共10题,每题有两个及两个以上正确选项,每题2分,共20分)

1.义务教育必须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使适龄儿童、少年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为培养()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奠定基础。

A.有理想

B.有道德

C.有文化

D.有纪律

2.人民政府教育督导机构对义务教育工作()等进行督导,督导报告向社会公布。A.执行法律法规情况

B.教育经费投入情况 C.教育教学质量

D.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状况

3.()和组织和督促适龄儿童、少年入学,帮助解决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困难,采取措施防止适龄儿童、少年辍学。

A.市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

B.县级人民政府 C.县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

D.乡镇人民政府

4.()协助政府做好工作,督促适龄儿童、少年入学。A.居民委员会

B.社会团体 C.街道办事处

D.村民委员会

5.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根据需要设置相应的实施特殊教育的学校(班),对()的适龄儿童、少年实施义务教育。

A.视力残疾

B.肢体残疾

C.听力语言残疾

D.智力残疾 6.国家建立统一的义务教育教师职务制度。教师职务分为()。A.初级职务

B.中级职务

C.高级职务

D.特级职务

7.教育教学工作应当符合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特点,面向全体学生,教书育人,将()等有机统一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A.德育

B.智育

C.体育

D.美育

8.县级人民政府编制预算,除向

倾斜外,应当均衡安排义务教育经费。()A.农村地区学校

B.特殊教育学校

C.薄弱学校

D.民办学校 9.侵占、挪用义务教育经费的或向学校非法收取或者摊派费用的,由上级人民政府或者上级人民政府、()、和()根据职责分工责令限期改正;情节严重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

A.教育行政部门

B.财政部门

C.价格行政部门

D.审计机关

10.国务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将义务教育经费纳入财政预算,按照()等,及时足额拨付义务教育经费,确保学校的正常运转和校舍安全,确保教职工工资按照规定发放。

A.教职工编制标准

B.工资标准

C.学校建设标准

D.学生人均公用经费标准

四、简答题(共5题,每题4分,共20分)1.义务教育基本内涵?

2.《义务教育法》关于教师尊重学生平等受教育权的规定? 3.促进义务教育法均衡发展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4.《义务教育法》第五十七条对学校四种违法行为的规定? 5.《义务教育法》关于学校德育的规定和要求?

五、论述题(15分)

结合实际,谈谈贯彻实施《义务教育法》对推动中小学依法治校的重要意义。

二、单项选择题(共15题15分)

1、A 2 C 3 A 4 C 5 C 6 A 7 B 8 B 9 B 10 D 11 C 12 B 13 C 14 A 15 C

三、多项选择题(20分)abcd 2 acd 3 cd 4 ad 5 acd 6 abc 7 abcd 8 ac 9 abcd 10 abcd

四、简答题(20分)

1、答:第一、义务教育是公益性事业;第二、义务教育是所有适龄儿童、少年必须接受的教育;第三、义务教育是由国家统一实施并且予以保障。

2、答:《义务教育法》第29条规定: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应当平等对待学生,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促进学生的充分发展。教师应当尊重学生的人格,不得歧视学生,不得对学生实施体罚、变相体罚或者其他侮辱人格尊严的行为,不得侵犯学生合法权益。

3、答:促进义务教育法均衡发展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改善薄弱学校的办学条件;第二,保障农村地区、贫困地区、少数民族地区实施义务教育;第三,保障家庭经济困难的和残疾的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

4、答:

(一)拒绝接收具有接受普通教育能力的残疾适龄儿童、少年随班就读的;

(二)分设重点班和非重点班的;

(三)违反本规定开除学生的;

(四)选用未经审定的教科书的。

5、答:第一,把德育工作放在首位;第二,寓德育于教育教学之中;第三,把德育渗透到学校的各项活动当中;第四,形成学校、家庭、社会相互配合的思想道德教育体系;第五,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和行为习惯。

五、论述题(15分)

贯彻实施新《义务教育法》,教育工作者首先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其精神实质,感悟法律条文背后的基本的价值取向是什么。也就是要学习好《义务教育法》释义。其二是按照法律要求,依法办学,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不折不扣地执行法律。这就要求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的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使适龄儿童、少年在品德、智力、体制等方面全面发展,为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奠定基础。第三要不断发展法律条文的内涵。针对学校现在面临的一些热点问题和瓶颈问题,必须用发展的眼光,创新的方法执行法律条文,根据各地方的不同情况来处理各种不同问题。如师生的多元化评价问题、素质教育与考试成绩的关系问题、学生的全面发展与特长培养问题等。

贯彻实施新《义务教育法》,对学校来说应该把造就一支高水平的教师队伍和管理队伍放在首位,这是提高教育质量的前提,也是当前学校建设的重要任务。学校应该敏锐的把握发展方向,重新理清办学思路和职责,在学法的基础上用好法,在增强依法办学意识的同时学会用法来保护学校的权益,促进学校的发展。

一、单项选择题

1.渗透在生产、生活过程中的口授身传生产、生活经验的现象,称之为(A)。A.自然形态的教育

B.自我教育

C.家庭教育

D.社会教育 2.人类社会最早诞生的教育学是以(B)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的。A.初等教育

B.普通中小学教育

C.中等教育

D.一般教育现象 3.“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的思想出自(C)。A.《学记》

B.《大学》

C.《论语》

D.《师说》 4.“教学相长”、“循序渐进”等教学原则最早出自(A)。A.《学记》

B.《论语》

C.《尚书》

D.《孟子》 5.反映古希腊著名哲学家柏拉图教育思想的代表作品是(C)。

A.《教育论》

B.《雄辩术原理》

C.《理想国》

D.《巨人传》 6.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形态的学科,形成于(A)。

A.资本主义社会初期

B.封建社会末期

C.奴隶社会初期

D.原始社会末期

7.首先提出普及教育的思想,并详细论证班级上课制的教育著作是(C)。A.杜威的《民主主义与教育》

B.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

C.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 D.昆体良的《雄辩术原理》

8.教育史上最早提出教学的教育性原则的教育家是(B)。A.裴斯泰洛奇

B.赫尔巴特

C.夸美纽斯

D.柏拉图

9.教育史上两大对立学派——传统教育派与现代教育派——的代表人物分别是(C)。A.凯洛夫和赫尔巴特

B.杜威和赫尔巴特

C.赫尔巴特和杜威

D.夸美纽斯和杜威

10.“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从做中学”是(D)的重要主张。A.实践教育学派

B.实证教育学派

C.传统教育学派

D.实用主义教育学派

11.周恩来称赞的“一个无保留追随党的党外布尔什维克”的民主教育家是(D)。

A.蔡元培

B.徐特立

C.杨贤江

D.陶行知

12.首次运用马克思主义观点探讨社会主义教育原理且在世界上有较大影响的教育学家是(C)。

A.苏霍姆林斯基

B.杨贤江

C.凯洛夫

D.赞可夫

13.强调学生的“一般发展”,要求“以最好的教学效果来达到学生最理想的发展水平”的苏联教育家是(B)。

A.巴班斯基

B.赞可夫

C.加里宁

D.凯洛夫

14.1920年,教育家保罗·朗格朗在其出版的著作中提出了(D)思想。A.最优化教学

B.范例教学

C.发展教育

D.终身教育

15.1956年出版《教育目标分类学》,将教育目标分为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和动作技能领域三个主要部分的美国教育家是(A)。

A.布鲁姆

B.布鲁纳

C.根舍因

D.斯金纳

16.1901年,由立花铣三朗讲述、王国维翻译的(B)刊载于《教育世界》上,是一部在我国流行面广、影响力较大的日本教育著作。

A.《教育论》

B.《教育学》

C.《大教育学》

D.《教育原理》 17.1919年,著名教育家(C)来华讲学,此后西方教育学说在我国广泛传播开来。A.桑代克

B.盖顿

C.杜威

D.克伯屈

18.解放初期,在我国流行最广、影响最大的苏联的教育学教材是(A)。

A.凯洛夫的《教育学》

B.冈察洛夫的《教育学》

C.巴拉诺夫的《教育学》

D.巴班斯基的《教育学》

19.“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思想最早出自(A)。

A.《论语》

B.《学记》

C.《四书集注》

D.《孟子》 20.世界上最早的一篇专门论述教育教学问题的论著是(C)。A.《论语》

B.《师说》

C.《学记》

D.《孟子》

21.最早提出教育要适应儿童的年龄阶段,进行德智体多方面和谐发展教育的教育思想家是(B)。

A.柏拉图

B.亚里士多德

C.昆体良

D.苏格拉底 22.被称为世界上第一部研究教学法的书是(D)。

A.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

B.柏拉图的《理想国》

C.斯宾塞的《教育论》

D.昆体良的《雄辩术原理》

23.首次在科学分类中将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划分出来的是英国哲学家(B)。A.卢梭

B.培根

C.拉伯雷

D.洛克

24.一般认为,教育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标志是(B)。

A.柏拉图的《理想国》

B.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 C.昆体良的《雄辩术原理》 D.斯宾塞的《教育论》

25.教育学作为一门学科在大学里讲授,最早始自德国哲学家(C)。A.柏拉图

B.赫尔巴特

C.康德

D.梅依曼 26.最早提出教学具有教育性的教育家是(D)。A.杜威

B.夸美纽斯

C.凯洛夫

D.赫尔巴特 27.以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来阐述教育教学问题的著作是(B)。

A.杜威的《民主主义与教育》

B.凯洛夫的《教育学》 C.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 D.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

28.被毛泽东称为“学界泰斗,人世楷模”的近代民主革命家、教育家的是(B)。A.陶行知

B.蔡元培

C.杨贤江

D.徐特立

29.被周恩来称为“一个无保留追随党的布尔什维克”的人民教育家是(D)。A.徐特立

B.蔡元培

C.杨贤江

D.陶行知 30.倡导发现法教学的是美国的心理学家、教育家(C)。A.斯金纳

B.杜威

C.布鲁纳

D.加涅 31.提出“范例教学”理论的教育家是(A)。

A.根舍因

B.布鲁纳

C.巴班斯基

D.赞科夫 32.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思想的核心内容是(B)。

A.认知结构的教育理论

B.全面发展的教育理论

C.范例教学的理论

D.教学最优化的教育理论

33.建国初期从前苏联译介的大量教育学教材中,对我国影响最大的是(D)。A.申比寥夫等合著的《教育学》 B.斯米尔诺夫著的《教育学初级读本》 C.叶希波夫·冈察洛夫著的《教育学》

D.凯洛夫主编的《教育学》 34.最早倡导教育实验并提出“实验教育法”这个名称的教育家是(C)。A.赫尔巴特

B.裴斯泰洛齐

C.梅依曼

D.洛克 35.最早提出“行动研究”这一概念的是(D)。A.梅依曼

B.拉伊

C.凯洛夫

D.勒温

36.研究者按照预先确定的研究目的,合理地控制或创设一定条件,人为地变革研究对象,从而验证假设探讨教育现象因果关系的研究方法属于()。

A.观察法

B.实验法

C.行动研究法

D.文献法

37.身处教育实践第一线的研究者与受过专门训练的科学研究者密切合作,以教育实践中存在的某一问题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合作研究,再把研究结果应用到自身从事的教育实践中去的研究方法属于(A)。

A.行动研究法

B.观察法

C.实验法

D.调查法 38.前苏联教育家赞可夫的教学理论是(C)。

A.最优化理论

B.认知结构的理论

C.发展性教学理论

D.范例教学理论

二、多项选择题

1.教育活动的基本规律包括(BD)。

A.教育与生产力之间的矛盾或关系

B.教育与社会发展之间的矛盾或关系 C.教育现象内部各要素之间的矛盾或关系

D.教育与人的身心发展之间的矛盾或关系

E.教育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或关系

2.下列学科从属于教育科学体系的是(ABCDE)。

A.教育哲学

B.教学论

C.教育科研方法

D.学校管理学

E.外国教育史

3.教育学形成时期的主要著作有(ACDE)。

A.裴斯泰洛奇的《林哈德与葛笃德》

B.凯洛夫的《教育学》

C.洛克的《教育漫话》

D.斯宾塞的《教育论》

E.卢梭的《爱弥儿》

4.50年代以前,苏联主要的马克思主义教育家及论著有(ABCE)。

A.加里宁《论共产主义教育》

B.凯洛夫《教育学》

C.克鲁普斯卡姬《国民教育与民主主义》

D.巴班斯基《教育过程最优化》

E.马卡连柯《教育诗》

5.以赫尔巴特为代表的传统教育学派的主要观点可以归纳为“三个中心”,即(ADE)。A.教师中心

B.活动中心

C.儿童中心

D.课堂中心

E.书本中心 6.教育实验共同具备的基本特征是(ABCD)。

A.有变革

B.可重复操作

C.有理论假说

D.有控制

E.全面科学 7.下列教育研究方法中属于调查法的是(ABCDE)。

A.观察

B.测验

C.问卷

D.查阅资料

E.谈话 8.与实验法相比,调查法的优势在于它具有更大的(BE)。A.计划性

B.实用性

C.客观性

D.科学性

E.广泛性

9.文献法就是对需要的文献进行查阅、分析、整理,从而筛选出有助于研究进行的文献的科研方法,下列属于文献的是(ABCDE)。

A.会议记录

B.期刊

C.录音

D.评述

E.文摘 10.从横向看,教育的基本形式有(ABCDE)。

A.家庭教育

B.学校教育

C.自我教育

D.社会教育

E.自然形态的教育

11.调查法的具体方式有(ABCDE)。

A.查阅文献资料

B.测验

C.观察

D.问卷

E.谈话 12.《论语》中记述孔子教育思想观点的有(BCD)。

A.教学相长

B.“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C.“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D.“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E.长善救失

13.下列教育思想中属于赫尔巴特提出的有(AC)。

A.教学过程的四个阶段论

B.实科教育思想

C.教育性教学

D.自然主义教育

E.实用主义教育思想

14.杜威实用主义所提倡的主要教育观点有(ABCE)。

A.学校即社会

B.教育即生活

C.儿童为中心

D.课堂为中心

E.从做中学

15.中国近代教育史上著名的教育家有(ABCD)。

A.陶行知

B.徐特立

C.蔡元培

D.杨贤江

E.朱熹 16.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出现的著名教育家及论著有(ABD)。

A.布鲁纳的《教育过程》

B.布鲁姆的《教育目标分类学》

C.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

D.赞可夫的《教学与发展》

E.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 17.布鲁姆认为完整的教育目标分类学应当包括(BCD)。

A.交往领域

B.动作技能领域

C.认知领域

D.情感领域

E.思维领域 18.教育实验作为一种研究方法的基本特征是(ACDE)。

A.有变革

B.有被试

C.有理论假说

D.可重复操作

E.有控制

三、填空题

1.教育学是研究人类______,揭示______的一门科学。

答案:教育现象 教育规律

2.从横向看,教育的基本形态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三种。

答案:学校教育 家庭教育 社会教育

3.狭义的社会教育是在______和______以外的社会文化教育机构实施的教育。答案:家庭 学校

4.现代社会教育包括______教育机构和______教育机构两大类。答案:校外儿童 校外成人文化

5.贯彻教育活动的基本矛盾、基本规律是:教育与______发展之间、教育与______发展之间的矛盾或关系。答案:社会 人的身心

6.教育科学是以______和______为共同研究对象的各门教育学科的总称。答案:教育现象 教育规律

7.教育是______和社会生产延续的手段,它通过______为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服务。答案:个人发展 培养人

8.反映古代教育思想的代表著作首先是记述孔子教育思想观点的《____》。答案:论语

9.世界上最早的一篇专门论述教育、教学问题的论著,是我国战国晚期____所著的《____》。答案:乐正克 学记

10.____是最早提出教育要适应儿童的年龄阶段,进行德智体多方面和谐发展教育的思想家。答案:亚里斯多德

11.世界上第一本研究教学法的著作是古罗马教育家昆体良的《____》。答案:雄辩术原理

12.1623年英国哲学家____首次在科学分类中将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划分出来。答案:培根

13.首先提出让一切男女儿童都受教育的普及教育思想是捷克教育家____,他所著的《____》标志着教育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答案:夸美纽斯 大教学论

14.教育学作为一门学科在大学里讲授,最早始自德国哲学家____。答案:康德 15.19世纪,德国著名教育家______所著的《____》在西方被视为“科学教育学”形成的标志,他的教育思想被视为传统教育派的代表。答案:赫尔巴特 普通教育学 16.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试图在____的基础上建立他的教育目的论,在____的基础上建立教育方法论。答案:伦理学 心理学

17.实用主义教育学的代表人物是美国的______,其主要代表著作是《____》。答案:杜威 民主主义与教育

18.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科学教育学的建立奠定了科学的______和______基础。答案:世界观 方法论

19.克鲁普斯卡娅根据列宁的指示编著的《____》,被认为使用马克思主义观点阐述教育学和教育史的第一本书。答案:国民教育和民主主义

20.“思想自由,兼容并包”是近代民主教育家______在任北京大学校长时倡导的教育思想。答案:蔡元培

21.中国最早以马克思主义观点写成的教育著作是现代教育理论家______的《____》。答案:杨贤江 新教育大纲

22.美国当代教育家______倡导发现法,主张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索精神、科学兴趣和创造能力,其代表作是《教育过程》。答案:布鲁纳

23.赞科夫在《教学与发展》提出了适应时代要求的“______”。答案:发展教学论 24.德国教育家根舍因倡导______理论,提出改革教学内容,加强教材的基本性、基础性和范例性。答案:范例教学

25.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思想的核心是提出了____的教育理论。答案:全面发展

26.布卢姆认为完整的教育目标分类学应当包括三个主要部分:一是____领域、二是____领域、三是____领域。答案:认知 情感 动作技能

27.教育理论是教育实践经验的______,教育实践经验是教育理论的______。答案:科学总结 源泉

28.教育理论对教育实践的解释和说明集中体现在它应该能够回答三个基本问题,即是什么、______ 和 ______。答案:为什么 怎么样

29.教育原理的理论功能主要表现在:解释______,指导______,推动______。答案:教育实践 教育实践 教育改革

30.在教育原理的有关课题或问题的研究中,可供我们运用的研究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和统计法、个案研究、文献研究、行动研究等。答案:观察法 调查法 实验法

31.观察法主要可以分为两大类:______和______。答案:抽样观察法 应用观察法 32.最早倡导教育实验并提出“实验教育法”这一名称的是德国教育家______。答案:梅伊曼

33.实验法一般可以分为______、______和______三种。答案:单组法 等组法 循环法

一、填空题

1、节假日补课是国家教育部明令禁止的,是一种非法行为。

2、社会主义主义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主要内容包括政治素质、业务素质和心理素质。

3、申请认定教师资格者的普通话水平测试等级标准要在二级乙等以上标准。

4、参加继续教育是中小学教师的权利和义务。

5、教师的考核应当坚持全面考核,以工作成绩为主,做到客观、公正、准确。

6、所谓教师德性,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不断修养而形成的一种获得性的内在精神品质。

7、施行义务教育的学校在教育教学和其它活动中,应当推广使用全国通用的普通话。

8、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教育目的是增强未成年人法制观念。

9、《教育法》规定,国家建立以财政拨款为主、其他多种渠道筹措教育经费为辅的体制。

10、《义务教育法》规定,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依法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

11、实施教育行政处罚的机关,除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外,必须是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的教育行政部门。

12、学校对校舍、体育设施、消防设施、各种仪器设备安全状况,应当每月检查一次。

13、参加教师资格考试有作弊行为的,其考试成绩作废,3 年内不得再次参加教师资格考试。

14、中学、小学校园周围200米范围内不得设立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

15、学校应当尊重未成年学生的受教育权,不得随意开除学生。

二、单选题

1、“学校下学年生源锐减,教师严重超编,不愿意上早晚自修和补课的同志可以去其他学校另谋高就!”这种说法违反了——。(B)

A、《学校管理条例》 B、《教师法》

2、教师之间要“谦虚谨慎,尊重同志,相互学习,相互帮助,维护其他教师在学生中的威信。关心集体,维护学校荣誉,共创文明校风”。这是师德教育的——。(A)A、“双赢”协作原则 B、和平共处原则

3、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在教师对待教育事业的较高道德目标是——。(A)A、献身于人民的教育事业B、忠于职守,为人师表,积极进取。

4、聘任或任命教师担任职务应当有一定的任期,每一任期一般为——。(B)A、三年 B、三至五年

5、《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于____起开始施行.(B)A、1995年9月10日 B、1994年1月1日

二、单选(5分)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自(B)之日起开始实施。A、1990年9月1日 B、1995年9月1日

2、《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是1986年4月12日中华人民共和国(B)第三十八号令公布的。A、国务院令 B、主席令

3、国家实行(A)制度:中国公民凡遵守宪法和法律,热爱教育事业,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具备本法规定的学历或者经国家教师资格考试合格,有教育教学能力,经认定合格的,可以取得教师资格。A、教师资格 B、教师竞聘上岗

4、(A)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根本保证,是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和思想政治教育的迫切要求。A、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 B、加强和改进法制建设

5、(A)凡遵守宪法和法律,热爱教育事业,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具备《教师法》规定的学历或者经国家教师资格考试合格,有教育教学能力,经认定合格的,可以取得教师资格。A、中国公民 B、世界公民

三、双选题(5分)

1、义务教育法总则第一条规定,为了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保证义务教育的实施,提高全民族素质,根据,制定本法,(AB)A.宪法 B.教育法 C.未成年人保护法 D.预防未成年人

犯罪法

2、新义务教育法规定,实施义务教育,不收(AB)。A.学费 B.杂费 C.书费 D.住宿费

3、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应当____ __对待学生,关注学生的__ ____,因材施教,促进学生的实际发展。(CD)

A、耐心 B、个性 C、平等 D、个体差异

4、《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进一步强调指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根本上要——————来保障”。(CD)A、靠教师 B、靠社会 C、靠法制 D、靠制度

5、在实施“中小学继续教育工程”中,要把——————放在突出地位。(BC)A、学历教育 B、思想政治教育 C、职业道德教育 D、信息技术教育 多选题(5分)

1、中小学教师职业教育道德内容主要包括:政治理论、————、教师心理健康教育等。(ABCD)

A、教育方针 B、政策 C、法律法规 D、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2、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的总体要求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重要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全面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和思想政治教育。(BCD)

A、“八荣八耻” B、毛泽东思想 C、邓小平理论 D、“三个代表

3、国家在受教育

者中,进行——————的教育,进行理想、道德、纪律、法制、国防和民族团结的教育。(BCD)A、共产主义 B、爱国主义 C、集体主义 D、社会主义

4、申请认定教师资格,应当提交教师资格认定申请表和下列证明和材料:————和户籍所在地的街道办事处、乡人民政府或者工作单位、所毕业学校,对其思想品德、有无犯罪记录等方面情况的鉴定及材料证明。(ABC)A、身份证 B、学历证书或者教师资格考试合格证明 C、教育行政部门或者受委托的高等学校指定的医院出具的体格检查证明 D、教材教法合格证

5、为保护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促进义务教育的实施,维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根据————制定了《禁止使用童工规定》。(ACD)A、宪法 B、教育法 C、劳动法 D、未成年人保护法

五、简答题

1、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基本内容是什么?答:依法执教;爱岗敬业;热爱学生;严谨治学;团结协作;尊重家长;廉洁从教;为人师表。

2、试分析义务教育学校不得开除学生的原因。答:《义务教育法》规定不得开除学生,是由义务教育的性质决定的,目的是为保障学生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义务教育是强制性教育,是所有适龄儿童、少年必须接受的教育,不能因为学生违反学校管理制度,就剥夺学生受教育的权利。在这一点上,义务教育同非义务教育有所不同。非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如果严重违反学校管理制度,学校可给予其开除学籍的处分。

[ b]新义务教育法考试试卷

1.义务教育是国家统一实施的所有适龄儿童、少年必须接 受的教育,是国家必须予以保障的公益性事业。

2.实施义务教育,不收学费、杂费。国家建立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保证义务教育制度实施。

3.义务教育必须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使适龄儿童、少年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为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奠定基础。

4.人民政府教育督导机构对义务教育工作执行法律法规情况、教育教学质量以及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状况等进行督导,督导报告向社会公布。

5.凡年满六周岁的儿童,其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应当送其入学接受并完成义务教育;条件不具备的地区的儿童,可以推迟到七周岁。适龄儿童、少年因身体状况需要延缓入学或者休学的,法定监护人应当提出申请,由当地人民政府或者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批准。6.适龄儿童、少年免试入学。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保障适龄儿童、少年在户籍所在地学校就近入学。

7.县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和乡镇人民政府组织和督促适龄儿童、少年入学,帮助解决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困难,采取措施防止适龄儿童、少年辍学

8.学校建设,应当符合国家规定的办学标准,适应教育教学需要;应当符合国家规定的选址要求和建设标准,确保学生和教职工安全。9.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根据需要设置相应的实施特殊教育的学校(班),对视力残疾、听力语言残疾和智力残疾的适龄儿童、少年实施义务教育。特殊教育学校(班)应当具备适应残疾儿童、少年学习、康复、生活特点的场所和设施。10.对未完成义务教育的未成年犯和被采取强制性教育措施的未成年人应当进行义务教育,所需经费由人民政府予以保障。11.学校不得违反国家规定收取费用,不得以向学生推销或者变相推销商品、服务等方式谋取利益。

12.教师应当尊重学生的人格,不得歧视学生,不得对学生实施体罚、变相体罚或者其他侮辱人格尊严的行为,不得侵犯学生合法权益。13.各级人民政府保障教师工资福利和社会保险待遇,改善教师工作和生活条件;完善农村教师工资经费保障机制。

14.国家鼓励高等学校毕业生以志愿者的方式到农村地区、民族地区缺乏教师的学校任教。县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依法认定其教师资格,其任教时间计入工龄。

15.教育教学工作应当符合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特点,面向全体学生,教书育人,将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有机统一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16.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根据适龄儿童、少年身心发展的状况和实际情况,确定教学制度、教育教学内容和课程设置,改革考试制度,并改进高级中等学校招生办法,推进实施素质教育。

17.学校应当把德育放在首位,寓德育于教育教学之中,开展与学生年龄相适应的社会实践活动,形成学校、家庭、社会相互配合的思想道德教育体系,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

18.国务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将义务教育经费纳入财政预算,按照教职工编制标准、工资标准和学校建设标准、学生人均公用经费标准等,及时足额拨付义务教育经费,确保学校的正常运转和校舍安全,确保教职工工资按照规定发放。

19.学校的学生人均公用经费基本标准由国务院财政部门会同教育行政部门制定,并根据经济和社会发展状况适时调整。制定、调整学生人均公用经费基本标准,应当满足教育教学基本需要。

20.各级人民政府对家庭经济困难的适龄儿童、少年免费提供教科书并补助寄宿生生活费

21.国家鼓励社会组织和个人向义务教育捐赠,鼓励按照国家有关基金会管理的规定设立义务教育基金。

22.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上级人民政府责令限期改正;情节严重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ABCD

(A)未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制定、调整学校的设置规划的;(B)学校建设不符合国家规定的办学标准、选址要求和建设标准的;(C)未定期对学校校舍安全进行检查,并及时维修、改造的;(D)未依照本法规定均衡安排义务教育经费的。

23.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或者其教育行政部门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上级人民政府或者其教育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通报批评;情节严重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AB(A)将学校分为重点学校和非重点学校的;(B)改变或者变相改变公办学校性质的。(C)不必要收费的(D)私自增加教师工资的

24.学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县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改正;情节严重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 ABCD(A)拒绝接收具有接受普通教育能力的残疾适龄儿童、少年随班就读的;(B)分设重 点班和非重点班的;

(C)违反本法规定开除学生的;(D)选用未经审定的教科书的。

25.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上级人民政府或者上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财政部门、价格行政部门和审计机关根据职责分工责令限期改正;情节严重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 AB(A)侵占、挪用义务教育经费的;(B)向学校非法收取或者摊派费用的。(C)根据教育法规收费的.(D)组织教师会餐收费的.26.学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县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改正;情节严重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ABCD(A)拒绝接收具有接受普通教育能力的残疾适龄儿童、少年随班就读的;(B)分设重点班和非重点班的;

(C)违反本法规定开除学生的;(D)选用未经审定的教科书的。26.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予以处罚: ABC(A)胁迫或者诱骗应当接受义务教育的适龄儿童、少年失学、辍学的;(B)非法招用应当接受义务教育的适龄儿童、少年的;(C)出版未经依法审定的教科书的。(D)推荐学生买课外辅导书的.27.对接受义务教育的适龄儿童、少年不收杂费的实施步骤,由国务院规定。

28.社会组织或者个人依法举办的民办学校实施义务教育的,依照民办教育促进法有关规定执行;未作规定的,适用义务教育法。

简单题

1、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的实施时间?(1986年7月1日。)

2、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制定的根据?

(是根据宪法和我国实际情况确定的。)

3、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确定的义务教育年限?

(九年制义务教育。)

4、义务教育法规定的由哪级政府确定推行义务教育的步骤?

(由省、自治区、直辖市根据本地区的经济、文化发展状况,确定推行义务教育的步骤。)

5、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确定的义务教育的基本原则?(义务教育必须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努力提高教育质量,使儿童、少年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为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奠定基础。)-----

1、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2、每小题1分,3、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4、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社会本位教育目的论的代表人物是()A.涂尔干 B.卢梭 C.赞科夫 D.福禄倍

5、尔

2.以教师的语言为主要媒介系统、连贯地向学生传授知识、表达情感和价值观念的教育方法是()A.演示法 B.讲授法 C.谈话法 D.陶冶法

3.从时间上看,6、相对其他教育形式来说,7、家庭教育的特点是()A.开始最早持续最短 院 B.开始最早持续最长 C.开始较晚持续最长 D.开始较晚持续较短 4.传统教学的“三中心”指

8、()A.学生中心、活动中心、生活中心 B.学生中心、社会中心、实践中心 C.教师中心、实践中心、生活中心 D.教师中心、课堂中心、课本中心 5.在学校教育体系中处于核心地位的是()A.后勤工作 B.管理工作 C.教学工作 D.科研工作 6.美育的直接功能是()A.育德 B.促智 C.育美 D.健体

7.一个国家教育经费投入的多少最终取决于()A.文化传统 B.受教育者的需求 C.生产力水平D.教育的规模 8.引起并决定教育发展变化的最根本、最内在的因素是()A.社会生产力 B.文化传统 C.社会制度 D.科技水平9.我国古代私学最早兴盛于()A.商周 B.春秋战国 C.秦汉 D.隋唐

10.关于师生关系的理论中,9、“儿童中心论”的代表人物是()A.赫尔巴特 B.裴斯塔洛齐 C.杜威 D.夸美纽斯 11.人的身心发展是指

10、()A.身体和心理的发展 B.个性的品德的形成 C.体重和身高的增加 D.技能和技巧的提高 12.下列属于原始社会教育特征的是()A.系统性 B.制度性 C.无阶级性 D.等级性 13.我国现代学校产生于()

A.17世纪末 B.18世纪末 C.19世纪末 D.20世纪末

14.在教育起源问题上,11、认为教育的产生完全来自动物本能的观点是()A.生物起源说 B.神话起源说 C.心理起源说 D.劳动起源说 15.智育的根本任务是()A.发展学生的智力 B.培养学生的自主性 C.提高学生的生活情趣 D.形成学生的品行 16.与一般身体锻炼相比,12、学校体育更具有()A.随意性 B.娱乐性 C.自觉性 D.系统性 17.人的世界观基本形成于()A.幼儿期 B.儿童期 C.少年期 D.青年期

18.教师是教育活动的组织者和领导者,13、在教育过程中起()A.强制作用 B.辅助作用 C.主导作用 D.中介作用 19.法国著名

14、教育家卢梭的教育著作是()A.《教育漫话》 B.《大教学论》 C.《爱弥尔》 D.《普通教育学》 20.英国近代学校教育制度是一种典型的()A.双轨制 B.单轨制 C.分支制 D.中间型学制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1.A 2.B 3.B 4.D 5.C 6.C 7.C 8.A 9.B 10.C 11.A 12.C 13.C 14.A 15.A 16.D 17.D 18.C 19.C 20.A 填空

1、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学校教育现象)

2、教育现象包括(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

3、教育学是一种综合性的学科,既是(理论学科)也是(应用学科)

4、完备的教师知识结构是(学科基础知识)(教育学科基础知识)和广泛的文化科学知识。

5、孔子对我国教育的贡献有三个方面(创立私学)(创立儒学)(删订六经)

6、孔子流传于事的著作是(论语)

7、启发式教学的渊源是(不愤不启)(不排不发),是孔子提出的。

8、孔子之后儒豪代表是(孟子、荀子)

9、从(性善论)阐述他的观点是(孟子):从(性恶论)阐述他的观点是(荀子)

10、后期称墨家为(功利主义者):称道家为(自然主义者)

11、曾子所著,专讲古代大学教育的是(大学)

12、曾子的学生子思的著作是(中庸)

13、(学记)是根据今人的考证是战国末期(乐正刻)的作品,是世界上最早的教育经典巨著。

14、乐正真考证是(郭沫若)完成的。

15、(大学)是《学记》的教育政治学基础。

16、(中庸)是《学记》的教育哲学学基础。

17、系统总结先秦时代教育理论和实践研究的教育学专著是(学记),被认为„„

18、西方启发式教育思想的渊源是(苏格拉底的多婆术)。

19、西方教育学传统始于古代希腊的(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斯多德)20、古希腊著名教育家柏拉图的著作是(理想国)。这部著作是后世公共教育思想的源头)。

21、亚里斯多德历史性贡献是他(首次系统阐述了体育、德育、智育、美育和谐发展的教育思想。

22、昆体良的代表著作是(雄判术原理)

23、夸美纽斯是17世纪的捷克教育家,所著作是(大教学论)

24、洛克是(绅士教育)的代表著作是(教育漫画)

25、卢俊是(自然主义)的代表,著作是(爱弥儿)

26、裴斯泰洛齐是(要素教育)的代表。被成为19世纪中期以后到20世纪世界新教育运动的开创人。

27、赫儿巴特独立化时期的代表作是(普通教育学),是1860年出版的。

28、福禄贝尔被称为(幼儿园之父)

29、杜威是(进步主义教育学派)的代表。

30、历史研究法的工作是(史料真伪的鉴别),鉴别包括(外部考证)和(内部考证)

31、调查研究法可分为(确定课题)(搜集资料)(做出结论)

32、调查研究法包括(调查、研究、访问)。

33、教育实验可分为(前实验设计)(准实验设计)(真实验设计)。

34、教育一词最早可以在《孟子,尽心上》说(“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

35、古代教育包括(奴隶制社会教育)(封建制社会教育)

36古代教育发展的首要事件是作为教育的专门机关--(学校的产生)37教师的来源是我国夏、商、周时代的(师氏、保氏、大司乐、大司徒)

38、我国最早的学校是在夏代,是时称为(校、庠、序)39埃及古代最早的学校是前21世纪的(宫廷学校)

40中国古代社会教育发展有两个典型时期(西周教育)(唐代教育),外国的典型代表则有(古代希腊教育)(欧洲中世纪教育)

4六艺的内容是(礼、乐、射、御、书、数)

42、(西周)代表了我国奴隶社会时期教育的发展水平,西周形成了完备的教育制度体系,在这个体系中分为(国学)和(张学教育)

43、希腊6世纪形成了著名的(雅典)和(斯巴达)教育体系

44、从雅典教育的课程内容看,他们非常重视体育、智育、和美育,史称”和谐“发展的教育”称他们开设的主要学科一一(文法、修辞、辨证法、几何、天文、音乐、算术)为自由七艺。

44唐代教育有(言学)(么学)。言学分为(中央官司学)和(地方言学)45中国封建社会的三大学校典型(言学)(私学)(书院)46(唐代)教育是封建时代世界上最发达的教育

47五世纪后欧洲的教育掌握在教会手中,(教会学校)是教育制度的主题,称(骑士教育)

48、骑士教育的内容是“骑士七技”

49、“骑士教育”的内容为骑马、游泳、投枪、击剑、打猎、下棋、吟诗,称“骑士七技”。

50有历史记载的我国最早的学业校(是夏朝)

51.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一个((士)独立阶层是我国第一代教师群体.52.教师是学校教育活动的(设计者)(组织者)领导者53.17世纪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说: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荣的职业.54.俄国教育家(乌伸斯基)说:教师职业是历史上最伟大的事业。

55、(古之学者必有师)出自韩愈的师说《师说》

56、前苏联教育理论家(加里宁):“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57、1985年开始我国确定每年的9月10日为教师节。

58、《中华人民铬镍钢和国教师法》又时教师的权利与义务做出了全面的规定。

59、教师的一般认识能力包括(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60、教师的语言包括(口头语言、书面语言、体态语言)三种。62、“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反映了教师劳动的(长期性)

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法200 篇5

律师承办合同审查业务指引

(中华全国律师协会经济专业委员会三稿)

为对律师从事《合同法》项下的合同审查业务提供基本参考依据,从而保证工作质量、回避执业风险,特提供本指引供业务过程中参考。

第1条本指引的定义及提示

1.1 本指引所称之合同审查业务,系指律师接受当事人委托,就其送审的合同根据委托人的要求及律师的专业判断,通过检查、核对、分析等方法,就合同中存在的法律问题及其他缺陷提出意见供委托人进行决策或商务谈判时参考的专业活动,不包括对文本进行修改。

1.2 本指引所称之委托人,包括将合同提交律师进行审查的当事人或作为合同主体一方的当事人。

本指引所称之相对人,系指待审合同中,除委托人一方外的利益相对方。

1.3 本指引所称之交易目的,系指委托人送审合同所在的交易中,委托人进行交易的真正动机或想要达到的经济方面等目标。

1.4 本指引所称之买方,系指通过支付价款或酬金的方式,取得财产、工作成果、服务的交易方;本指引所称之卖方,系指通过转移财产或完成工作、提供服务的方式,换取价款或酬金的交易方。

1.5 本指引中所描述的各项工作,侧重于从买方的立场对卖方及卖方提交的合同进行审查。在实际工作中,应充分注意买卖双方在风险与责任上的不对等性。

1.6 本指引所描述的工作内容,仅作为律师从事合同审查业务操作时的参考,不作为评判律师执业能力及过错的依据。

第2条合同审查中的特别事项

2.1 合同审查业务一般仅对合同中存在的问题基于法律的规定及律师的判断提供意见,并不进行条款的修改。除非是以纠正个别措词或笔误的方式提供审查意见,否则对于条款的修改属于合同修改业务。

2.2 律师在审查中应当注意,除了国家法律、国务院行政法规、国务院所属部门规章外,还存在大量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单行条例及地方政府规章。这些地方性法规及各类规章未必导致合同无效,但可能导致当事人受到行政处罚或承担不利的诉讼结果,因此必须充分注意相关法律法规、规章的涉及面。

除此之外,对于无名合同的内容及合同法分则中没有明确规定的合同内容,在进行审查应注意合同法总则以及民法通则等法律规范中的规定,并依据合同法的规定参照合同法分则中关于买卖合同的有关规定。

2.3 律师在合同审查过程中应勤勉尽责,努力发现并提示委托人合同中所存在的对其不利的条款,特别是严重不利的条款或重大权益未予约定的情况、存在严重瑕疵可能导致合同或其部分条款无效的情况,避免脱离法律规定的主观判断,以维护委托人的合法权益并防止发生执业风险。但是否接受该等条款应由委托人自行决定。

2.4 合同中的各类价格、质量要求、期限约定等总体上属于商务条款,应提醒委托人自 1

行确定。但律师应当注意各类商务条款的明确性及对于委托人不利的情况,如价格所包括的对价内容,以及围绕交易目的所需关注的质量标准或特别要求、验收规范等,提醒委托人注意其中的不利因素。

2.5 审查结论必须依据法律及事实,而且必须结合合同目的、其他约定全面理解合同条款的法律意义后方可作出。除非有明确的法律依据及委托人提供的基本事实作为依据,不得以主观臆断得出武断的结论,防止因此而产生执业过错。

第3条合同送审稿的接收

3.1 律师在接收合同送审稿及辅助性的背景文件、参考文件时,应尽可能避免接收原件,以免造成管理上的不便或造成遗失、破损、污染。

如必须接收原件,且委托人在移交时要求律师签收,则相关原件在归还时一定要由委托人或其指定的工作人员签收。

3.2 如有可能,应要求委托人提交电子文档,以便于保管和修改,并易于保持版面的整洁。

接收以电子文档方式送审的合同以及辅助性的背景文件、参考文件时,应将来稿的文件名另存为标准的文件名,包括委托人的字号、文件性质、递交日期,以便日后管理。

3.3 如果委托人有保密要求,可选择与委托人签订保密协议后再开始工作。该保密协议应当包括保密的事项、范围、期限等内容。

委托人要求在审查后归还文件的,应记录并由双方签收交接及归还情况。

第4条对于送审目的的了解

4.1 在接收委托人提交的文档及背景文件、参考文件时,应主动询问委托人送审合同的形成背景、合同提供方、委托人在交易中是否强势等信息,尤其要使委托人明确交易所要达到的目的、主要的问题所在、以便于判断工作内容、工作重点等问题,以便进行判断。

4.2 如果需要,应针对委托人的送审合同稿及背景情况,要求委托人提供合同所需的附件、合同中所提到的文件、委托人的工商登记情况等,以便于得出正确的合同审查意见。

对于以邮件方式送审的电子文档,可事先约定由委托人在提交的同时,随邮件提供审查要点、工作目标、背景情况等信息,以便开展审查工作。

4.3 如果委托人未对送审稿提交背景说明及工作目标说明,律师可根据需要按自己的判断去审查合同,也可主动向委托人询问交易背景、工作目标等信息,以便于完成工作。

第5条对于来稿的一般处理原则

5.1 对于委托人送审的电子文稿,应另存为规范的文件名称并标注日期,同时将附属资料一并列入专用的文件夹。任何审查均针对另存的文件,原文件仍旧保留以资日后核对。

5.2 对于委托人送审的纸质文稿,应复印后保留原稿,而无论原稿为复印件还是原件。任何审查工作均在复印件上进行,同时所有文件应装入文件夹以便于管理。如果可能,可将纸质文稿转换成电子文档,并在保留原稿的基础上进行审查工作。

5.3 对于送审合同的审查,应当尽可能保证原稿与审查意见的可识别性。

5.3.1 对于电子文档,应以批注的方式提交审查意见。如以其他方式,应注意改变字体颜色以便识别原稿,并在加入的内容放在括号内。

5.3.2 对于纸质文档,应以规范的校对符号等方式提交审查意见,将意见写在纸页的空

白处,并注意防止原稿文字无法识别。如果需要,应在问题部位加注序号,并另用纸张说明各序号下存在的问题。

5.4 对于来稿中表述不清或用意不明的条款,律师可以通过问询并得到准确答案后,提供审查意见。也可以直接在审查意见中写明该条款或措词无法理解、语意不明等。

第6条对于内在问题的审查

6.1对主体合格性的审查

对于有资格限制的交易,律师应当审查相对人的营业执照、资质、许可等方面是否符合法律规定。其中:

(1)对于营业执照的审查,应注意根据其原件判断相对人的经营期限、经营范围、是否年检等信息,以判定其身份是否符合工商法规的规定;

(2)对于资质等级的判断,应审查其相关的资质证书,以确定其是否合法、有效及是否在合法的范围之内从事经营活动;

(3)对于某些特定交易内容,应审查其是否符合相关的生产许可或经营许可等相关许可制度,以确定合同是否存在效力问题;

(4)对于涉及从业人员专业资格的交易,应结合委托人的需要或合同履行的需要,审查履行合同过程中所需的特定人员是否具备相应的专业资格。

6.2 对内容合法性的审查

审查合同的合法性应当根据国家法律、国务院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各类规章、相关国际条约(如有)的规定,其中审查合同是否可能无效只能依据国家法律及国务院行政法规。此类审查工作主要包括:

(1)审查合同条款及签订合同的过程中,是否涉嫌存在合同法中所规定的合同无效、免责条款无效、可申请变更或撤销的情况;

(2)合同中的约定是否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

(3)审查合同中所用的法律术语、技术术语是否规范;

(4)审查交易标的物的质量标准是否符合法律的明确规定;

(5)审查合同名称与合同内容、属性是否一致,特别是有名合同的名称与合同内容是否存在冲突。

对于某些合同,必须结合合同主体资格的审查,判断其是否违法或无效。

6.3 对条款实用性的审查

律师可以根据委托人的行业性质、产品特性、相对人情况等,审查合同中是否具备避免争议或明确权利义务的实用性条款。如果合同审查只是日常性的审查或委托人并无此项需要,可不进行此类审查。此类审查包括下列内容:

(1)是否根据交易所涉行业的特点界定双方各自的责任;

(2)是否根据标的的特点设定避免争议的条款;

(3)是否根据违约特点设定界定责任的条款;

(4)是否根据交易相对人的情况设定实用性条款;

(5)合同中履行方式及顺序、履行地点等对委托人交易安全的影响;

(6)合同中明示的或隐含约定的管辖等条款对委托人的影响。

6.4 对权益明确性的审查

在审查合同时,应注意合同中的权利义务是否明确,以避免当事人因权利义务不明而丧失权益或导致损失。此类审查包括可识别性、明确性。

(1)交易内容是否明确、具体、可识别、可履行;

(2)交易程序是否明确、具体且定有时限、义务归属;

(3)争议处理方式是否明确具体且有时限、义务归属;

(4)条款之间是否由于配合问题而存在权利义务不明确的缺陷;

(5)是否由于表述不严谨而存在权利义务不明确;

(6)权利义务及违约是否具备可识别性;

(7)附件内容是否明确、是否与合同正文冲突,如有冲突是否有解释顺序。

6.5 对需求满足性的审查

实现交易目的是合同的意义所在,但如委托人未提供相应的背景或要求,则律师可以不进行此类审查。此类审查包括:

(1)判断合同条款能否达到委托人所要求的目的;

(2)判断标的、交易方式、交易期限等能否满足委托人的交易目的。

第7条对合同外在问题的审查

7.1 对结构体系性的审查

建立合同结构体系的目的在于确定合同条款间的秩序,使之符合阅读的习惯,从而便于合同的阅读、理解。对于结构体系性的审查一般仅针对委托人自行制订并用于长期使用的合同文本,除非委托人有明确要求,对于相对人提供的文本一般不进行此项审查。此类审查包括如下内容:

(1)是否将合同内容分成若干主题,以便于内容的安排及理解和使用;

(2)各主题之间是否条理清晰、划分合理、内容相互分开;

(3)各主题之间是否存在合同履行中的时间顺序或先后顺序,从而便于履行。

如果审查合同时需要,可辅助性地标注出合同的结构体系,以便后续工作的开展,确保效率及质量。

7.2 对条款完备性的审查

此项审查的目的,是通过对合同已经设立的各层标题,判断合同条款是否完备,检查是否缺少影响合同履行及权利义务明确的条款。

对于篇幅较大但未设立标题体系的合同,可先整理出不同层级的标题,然后进行此项审查。此类整理仅为辅助审查之用,也可用于后续的修改。

(1)判断各层级的标题体系是否合理、完整;

(2)判断最小标题下的条款是否完备、假设的可能性是否齐全;

(3)审查合同的辅助性条款是否完备,是否足以明确合同本身的秩序并能够满足解决争议等情况下履行附随义务所需。

7.3 对合同严谨性的审查

在审查合同时,律师应当注意到合同的思维是否严谨,以防止因合同约定不严谨而产生的缺陷,避免因约定不明确或冲突而产生的争议。主要关注点有:

(1)合同中是否由于假设不足而导致某些情况未予约定,从而导致权利义务不明确;

(2)是否存在有禁止性规定但无违约责任条款,以及类似的合同条款;

(3)是否存在由于术语或关键词不统一而造成的条款冲突,或由于表述不一致而影响权利义务的明确性;

(4)合同生效的时间是否控制得当、辅助条款是否利于合同履行或争议处理。

7.4 对表述精确性的审查

文字表述是合同权利义务的载体,律师在审查合同时应当关注由于表述问题而可能存在的缺陷。对于此类缺陷,如果仅为一般审查,只要不会产生歧义、不影响权利义务的明确性,可概括性指出而不必逐项审查。

如果送审合同系委托人的文本,特别是用于长期使用的合同,则应逐项指出其缺陷。这些内容包括:

(1)语言风格是否适合合同所应具备的风格;

(2)标点符号的使用是否符合使用规范;

(3)用词、用句是否符合法律文书的特定表达方式;

(4)用词或词组的内涵外延是否精确、指代用词的指代关系是否明确;

(5)行为人是否明确、承受人是否明确,以及句间关系是否明确、流畅;

(6)合同条款中是否存在严重影响交易目的实现及合同履行的语言歧义现象。

7.5 对版面美观度的审查

本项审查一般仅对委托人提交的、由委托人起草或整理后以委托人方文本形式出现的合同,尤其是准备长期反复使用的合同。对相对人提交的文本,除非委托人另有要求,一般不进行此类审查。

(1)合同排版是否整齐、美观、大方,其中采用中文版式的合同应审查是否符合中文的排版规范;

(2)全文的版式必须整齐划一,是否存在不同的排版形式混杂使用;

(3)不同层级条款序号的使用是否符合规范或习惯,各层序号是否连贯并显示出明确的层级,页码是否连续。

第8条合同审查成果的提交

8.1 律师无论以何种方式向委托人提交审查工作成果,必须保留来稿及提交稿并予以归档,以备查询及资料积累。

对于以电子文档的方式提交工作成果的,也必须保留原稿与提出审查意见稿,以便工作经验的积累及日后的核对。

8.2 律师提交合同审查工作成果时,委托人提交纸质文档且对提交工作成果没有要求的,可以直接在来稿复印件上手写审查意见,并以回传的方式或复印留底后提交的方式,向委托人提交工作成果。

对于以电子文档方式提交的工作成果,可以电子邮件的方式提交,尤其是以邮件存放于服务器上的电子邮件方式提交,以便保留提交的证据。

8.3 如委托人有明确的指示或由于关系重大律师认为有必要,应以正式的法律意见书的方式提交。法律意见书应描述委托人所提交的来稿及其他辅助材料、委托人对背景情况的介

绍、委托人对于审查的要求,以及律师审查、分析所依据的法律,以及审查的结论。

一般情况下,在提供工作成果时应注明以上意见仅供参考。

8.4 提交审查工作成果,律师应履行附随的告知义务,对于审查的范围、委托人需要掌握的内容进行告知,防止委托人因误解或理解错误而造成损失。

特别是对于应由委托人自行决策或审查的内容,应当明确告知。如委托人要求的审查时间非常紧迫,应注明因委托人要求的时间较紧,只能提供目前的意见。

8.5 除非委托人因时间紧迫而放弃要求,否则律师所提交的审查意见必须是文字通顺、观点准确的正式结论,不应存在表述方面或法律方面的任何瑕疵,也不应存在任何不符审查要求的问题。

对于无法确认的问题应当明确告知,不得基于主观判断给予肯定的结论。

8.6 律师所提交的合同审查意见应当符合执业规范及职业操守,对原稿存在的问题或相对人的条款应客观评述而不应进行贬低。

除针对合同中存在的法律问题或其他缺陷,通过提醒、评述等方式提请委托人注意外,是否应该交易不属律师工作范围,不应作为合同审查意见提出。

我的律师理想作文200字 篇6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想,我也不例外 ,我的理想是当一名律师。

至于我为什么选择律师,那可要感谢一部电影。虽然我记不清它的名字,但里面的情节我却终身难忘……有一所高校,正在举行一场激烈的辩论赛,正反两方都在积极地阐自己的观点,其中,有一个姓李的男生表现的格外突出。他自己的理由说的头头是道,使对方哑口无言,都不知道该怎么办了……看完了这部电影,让我先联想到的就是我长大一定也做一名律师。从那时起,我就下定决心要做一名优秀的律师。

随和年龄的增长,我也逐渐认识到要做一名出色的律师不仅仅要口才好,还要有足够的知识才行。所以我要从现在开始好好学习,为我的将来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

上一篇:倒排工期日计划下一篇:暑假漫漫其度长兮优秀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