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记作文《华山游记》

2024-10-14

游记作文《华山游记》(共18篇)

游记作文《华山游记》 篇1

游记作文华山游记

早就听说:“自古华山一条路。”今年暑假,爸爸妈妈和我一起去华山游玩,我总算身临其境,真正感受到了这句话的含义。

从车站到达华山脚下,刚刚进入山区的那一刻起,我已经开始感受到了它的惊险。远远看去,华山的山石几乎都是竖直的!那一块块光滑的大石壁,经过连年的雨水冲刷,变得十分干净。到了华山脚下,我再一次地领略到华山的险峻。华山真是险啊!处处都是悬崖峭壁,让人不寒而栗;华山真是奇啊,有的像耀武扬威的大将,有的像腾云驾雾的苍龙;华山真高啊,一座座山峰拔地而起,直插云霄!

我们是乘坐索道上山的。这里的索道号称“亚洲第一索”!整个索道全长1550米,落差近800米!我不敢想象,工人们是如何在这么高峻而陡峭的山壁上,修建起这个路程漫长落差巨大的索道的,真让人叹为观止啊!坐在索道上向下看,眼前似乎是万丈深渊。等索道行驶到较高的位置时,你便会感觉自己进入了一片厚厚的`云层,仿佛走进了飘渺的仙境,眼前除了百云,其他什么都看不到。

等到了稍高的山头,再看华山,它就像一朵美丽的莲花。华山分为五峰,东峰,西峰,南峰,北峰和中峰——中峰处于花蕊位置,其余四峰则是花瓣。在天梯那段,,必须手脚并用,才能安全爬上去,真的是“爬山”,而不是“登山”了。爬上了苍龙岭,你会发现身边的云层变得更加丰富多彩,时而变成一群风驰电掣的小马,时而像一群温柔可爱的小绵羊,时而又像一群冲锋陷阵的战士·真让人如痴如醉啊!

华山真美,它那险峻之美,让每一个游人都流连忘返!

游记作文《华山游记》 篇2

你写游记作文时, 是不是总以“快乐”来描写你的玩乐感受呢?其实, 这还是太笼统, 不妨试着根据景点的不同, 把游玩的感受做个进一步的划分, 如最享受的、最惊险的、最有趣的等。

谋篇布局

1.介绍行程概况;

2.将体验进行分类, 然后依次写出游玩过程, 注意详略得当;

3.对景点做个总的评价。

水到渠成

我爱去的地方

在苏州游玩的第二天, 在我的再三要求下, 妈妈终于答应带我去苏州乐园玩啦!

哇!这里的游戏项目好多呀, 有“青蛙跳”“摩天轮”“夏威夷冲浪”“旋转木马”, 还有“水果乐园”……

其中, 最悠闲的要算“旋转木马”了!别看我个子小, 我选的可是一匹威风凛凛的骏马。开始了, 我感觉所有的马都跟着我转了起来。我呢, 如同一位女将军, 指挥着千军万马, 还不时地向妈妈挥手呢。

最刺激的要数“夏威夷冲浪”了!随着劲爆的音乐声响起, 我们开始摇晃起来。在一声声尖叫中, 我们上上下下、左左右右地摇摆着。当往高空升时, 我一点也不怕, 倒是觉得很刺激;可是向地面降时, 我觉得心脏好像提到了嗓子眼, 好难受。当它往左边晃时, 我就向左边倾斜;当它往右边晃时, 我就向右边倾斜, 身子摇摇摆摆的, 像只小鸭子。有时, 我整个人都差点翻了过去, 真是惊险啊!

最有趣的要算“水果乐园”了!我在里面钻来钻去。一会儿钻进桃子屋, 一会儿来到苹果房, 忙得不亦乐乎。

游记作文《华山游记》 篇3

【关键词】感受性叙写 描写 想象

【中图分类号】G633.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1-0125-01

学生作文的优劣,往往取决于教师指导的高下。平庸的教师作文课上通常把题目一扔,最多笼而统之地加几点写作要求与注意事项,然后就放任学生自由写作了。而高明的教师则能通过科学精妙的指导,让学生一作获一得。那么,在初中叙事类作文中,教师应该如何指导学生呢?笔者通过多年的探索实践发现,关键在于创设感受性叙写境界。

一、感受性叙写境界的内涵

所谓“感受性叙写境界”指的是教师在叙事类作文指导时所创设的,从写作者的体验出发,对人、事、物的一种叙写方式。这种叙写方式带有浓郁的感情色彩与主观色彩,因而更能使文章生动感人,也更具个性特色。“感受性叙写境界”具有以下两大特征:描写性与想象性。

那么,“感受性叙写境界”该如何来创设呢?笔者拟以初二年级随堂作文指导《拙政园游记》为例予以诠释。这是一篇游记体叙事类命题作文,在初中作文教学中极普通的一次作文练笔题,笔者前后观察了三位老师的指导,出现了三种截然不同的学生习作效果

二、教师1的作前指导:基于叙述的纯客观性的空洞地叙写游历经过

下面是教师1按来龙去脉为序指导学生写游历的案例:

同学们到拙政园游览之后,怎样把它写下来,而且有充实的、活泼的内容呢?

1.按游览的顺序叙写景物。 我们要按照见到景物的次序来所写看到的景物。观察景物,通常有两种方法。一种就是定点观察。二就是移动观察,它又叫移步换位法。

2.抓住游览重点,详写过程。我们要把看到的景物中印象较深的写下来,其余地可以写得简略些。我们在一边参观游览,一边要抓住景物的特点,进行仔细观察。

分析:上述案例很明显是以游踪为序来指导学生“纯客观性”的“空洞”地写作的,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第一,把整篇作文指导分成两大块,一是写作的顺序,二是写作的内容。这种指导看似言之有理,实则空泛无物;因为只要具备正常思维的学生,写游记都会按游览顺序进行,都会把游览过程中所看到的景物记录下来的。

第二,整个指导充斥着“记录”意味。就是要求学生看到什么就写什么,极少写作者的情感成分融入其中,而写作必须要有写作者的感情介入的。

三、教师2的作前指导:基于描写的主观性的细致地叙写游历情形

描写,就是把所写对象的状貌、情态描绘出来。描写能再现事物栩栩如生的具体形象,让读者如见其人、似睹其物,它是作文的基本功。好的描写要达到生动、具体、形象。以下是教师2对本次游记写作进行的描写指导的案例:

拙政园是园林建筑的典范,可以说一步一景,如诗如画。那么,我们如何去描写这番美景呢?

1.要会抓细节描写。你在本文中可以抓住园中让你最为动情的某处景物进行细绘。

2.要善用修辞。拙政园中的景物可圈可点处颇多,你尽可以加以细细品味,然后用精妙的比喻等修辞予以描绘。

分析:教师2教会了学生从细微处入手去描写景物特点,把自己对拙政园景物中最感兴趣的部分的形貌与状态表现出来;在描写时通过运用各种修辞尽量把园林中景与物写得形象生动;而且,还教会学生立体地全方位地描写这些景物,以期尽量丰富地展现其风采。应该说,这样的指导至少给了学生以具体的方法,让学生有了抓手。此其一。其二,由于描写需依赖于细致的观察与思考,因而也就带有较强的主观色彩。

但是,这样的指导带有明显的偏颇性,即让学生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描写固然需要细致、多角度与全方位,需要运用修辞,从而使文章生动可感;但这仅仅流于方法的指导而非思维的点拨。“描写”滥觞于什么呢?教师2并没有告知学生。

四、教师3的作前指导:基于想象的感受性地叙写游历情状

对作文而言,想象,就是把对于不在眼前的事物想出它的具体形象及形象间的某种联系。?想象在作文中的表现形式是多种做样的,它可以是包含了想象的一句话,可以是充满了想象的一段话,也可以是充满了曼妙想象的整篇文章。

下面是教师3对本次游记写作进行的想象指导的案例:

写游记,写拙政园的景物,贵在写出自己对院内景物美的独特感受。我们要想方设法让眼前的这些景物活动起来,引发你的情思;让自己的心灵敏感起来,感受景的情致,从而形成情景交融的意境。具体做法有二:

1.构思之“活”。就是通过想象,把没有关联的两个景物写得有联系,从而让景物灵动起来。借助“想象”而产生了联系,能沟通古今,化实为虚,造就了神奇的效果,这就是构思之“活”。

2.静景之“活”。就是通過想象,运用拟人、比喻等手法,将静的东西写成动的,从而让景物也具有生物特点。

分析:写景是为了抒发感情的需要,情是景的灵魂,景是情的依托。只有达到情景交融,才能带领读者进入“游”的境界。而这一目标,完全是依托“想象”来达成的。教师3显然抓住了作文思维的本真,即形象思维的主要构件“想象”这一要素。因为我们在游记中所要表达的显然不只是客观景物的再现,而是游历者对这些山、石、草木、建筑等等园林风物的主观感受,正如示例中所展现的,想象给了这些风物以无限的灵动之美。古人所谓的“思接千载,神游万里”就是想象给人带来的时空的衔接与拓展。

五、比较分析

同一节课,不同的教学设计,产生了不同的教学效果。究其根源在于教师不同的教学理念。从上述3个案例中,我们可以清晰地感受到:

教师1把写作这篇游记的基本要求似乎都告知了学生,但这种指导是笼统而空泛的。较之教师1,教师2的指导显然要具体而具可操作性;但是,该教师在指导时所注重的是写作对象拙政园的主体景物的描绘,而忽略了游览主体即写作者对拙政园景物的主观感受。

教师3的指导显然已经触摸到了形象思维的本真。或者通过回忆,或者通过形象的联想,我们可以将视觉、听觉、味觉、触觉、嗅觉等形象,作多角度与全方位的展现。同时,写作者通过这种想象,跨越了事物间的鸿沟,由此及彼地阐发联想,创作出新的艺术形象。从而使作文的内容实现了转换,也使语言活跃起来,变得栩栩如生,生动可感。

创设感受性叙写境界,主要思维是想象,语言表现则为描写。它所强调的是写作个体对叙写对象的感受性与体验性,是对叙写对象的一种主观观照与呈现。因而,它更接近叙事类作文教学之本真。

参考文献:

[1]黄厚江 《语文的原点》江苏教育出版社2011年第1版。

华山游记作文 篇4

珊姐到山腰是一段,非常陡峭的山路,弯弯曲曲,急弯一个接着一个,坐在大巴上都令人心跳加速,提心吊胆。山路旁绿草丛生,郁郁葱葱,陆竹依依,到处是野花野草,高耸的毛竹,隔着窗户都能闻到香。毛茸茸的猴子时不时出没在林中,背上背着小猴子,抓耳挠腮,机灵谨慎的样子,有趣极了,这是我第一次,近距离与野生猴子接触。

走一段路,来到了凤凰松前。凤凰松是个庞然大物,可以跟一座房子的占地面积相媲美。凤凰松的叶与之完美搭配,远看好像未展开的孔雀尾巴。松针十分锋利,而且绿油油的,像被洗过一般。这棵松仿佛能容下几百人,把四面八方都罩得牢牢的。

穿过九华街,来到了化城寺。右脚跨过门槛,到处弥漫着烟的香气息。我四处游览,好奇心被一只特别大的鞋子吸引住了。那只鞋大概有80厘米长左右,布料是中国红,装饰全部来自中国。墙上挂着一幅幅字画,在那翰墨流觞中,我能感受到作者挥毫时的自信,行出一气呵成,草书柔中带刚。墨香从字与字之间流泻出来。

肉身宝殿,月城寺,大佛都令人流连忘返。

经过千辛万苦,我们终于登上了天台。在天台上 虽说腿酸,但我只能感受到一个字:香。四处都是烧香拜佛的人,鼎中旺火烧,人心被佛教。大缸里火烧得旺极了,里面装载的是人们的衷心。

华山游记作文 篇5

来到华山脚下,抬头一看,白色花岗岩的群峰,点缀着葱郁的树丛,在阳光下闪闪发光。我们先乘缆车上山,两旁的山峰如被刀削了一般,缆车摇摇晃晃地上了山,不一会儿,就到了终点。

从缆车上下来,我们就先去登北峰,山路两旁都是枝繁叶茂的树丛,使人神清气爽。我们踏着石头台阶,很快就来到北峰顶上。北峰旁有一座山峰,那是公主峰,公主峰比北峰低。在北峰上还有一块中华石,石头上凸出的花纹,就像咱们中国的形状,真是名副其实的中华石啊!

离开北峰,我们接着去登苍龙岭,半路中,当我往后看北峰时,北峰竟然比公主峰低!太奇怪了!

经过御道,就来到苍龙岭,苍龙岭犹如龙的脊背,我开始登苍龙岭。不知走了多久,我的脚步沉重了起来,石阶越来越陡,而且,几乎无处可以歇脚。后来,我在妈妈的帮助下,终于登上了苍龙岭。

天华山游记作文 篇6

进入景区,向远眺望,高山耸立。我心里想:“这太高了!什麽时候爬得上去?!得费多大劲儿?”

走进山林,看啊!简直一片美景,树木苍翠欲滴,枫叶火红火红,山清水秀,水清澈见底。我们接着往前走,来到了“羞潭”,羞潭里有一块大石头,很像人的臀部。传说,天上有位仙女,趁王母娘娘睡觉的时候,偷跑到人间来玩儿水,玩儿着玩儿着,就忘记了回去,等王母娘娘醒来时,知道她在那儿玩儿水,就把她留在了那儿。那个仙女很害羞,有人来时,她把自己藏进水里,但不小心把臀部露出水面,形成了这块石头。

我们继续向前走,来到了二龙泉,看到很多人在那里驻足留影。再看那两条瀑布,真像两条飞龙从天而降。离二龙泉不远,便是一扇永远敞开的大门——石门,原来是两块大石头矗立在道路的两旁,浑然天成的构成这道门户,又像两个战士在认真地站岗。

走过石门,走在一条小路上。小路旁边是一座山,山突出了一块大石头,妈妈问我们这块石头像什麽,我不假思索地说:“像汉堡!”大家听了,都笑了。

一转眼,我们来到了天华山最奇最险的通天峡,可是人太多,要排队等好久才能通过,由于时间比较紧,我们遗憾地放弃了这条登山线路,而选择了旁边的步云峡向顶峰前进。往前走,我发现路窄了很多,越往前越窄,最后,只有25~29厘米那麽宽,窄得似乎叫人无法过去,我抬头望,上面还有几块大石头,似乎随时都有掉下来的可能。这样的缝隙,我们小孩子还很轻松通过的,再看看大人们,不得不把背包拎在手上,一个个侧着身子艰难地前行,不大一会,大家都汗水淋漓,气喘吁吁了,将近一刻钟,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终于走出步云峡。

我们歇了一会儿,向天华山的最高峰——天台冲刺。爬啊爬,爬啊爬,终于登上了天台,我高兴不已。站在天台上,饱览众山水,山脚下枫树、柞数、松树等树木交错在一起,一块红,一块黄,一块绿,斑斑驳驳,真像一幅美丽的油画。

游记作文《华山游记》 篇7

【写作指导】这是一道要求记录旅游经历的作文命题。游记, 顾名思义, 就是记游, 是作者写游览途中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文章。游记的取材范围极广, 可以描绘名山大川的秀丽瑰奇, 可以记录风土人情的有趣动情, 也可以反映一人一家的日常生活面貌等, 同时表达作者的喜悦、热爱等思想感情。文笔轻松, 描写生动, 记述翔实, 给人以丰富的社会知识和美丽动人的感觉。此类作文一般以时间或空间为线索来组织材料, 这样可以避免记流水帐, 并能有重点地突出关键内容。但是无论写什么内容, 都要把自己的感情融入其中。

【病文展示】

游黄山莲花峰

早就闻名了黄山的莲花峰, 它神秘如女子;它不语如老人, 还有鬼斧神工的奇石。这个暑假能闻名来此一游, 我嗅了嗅峰脚的空气, 是清冷的, 彻骨的, 让人振奋。 (开头第一句“闻名”一般不能带宾语;“还有鬼斧神工的奇石”也显得很突兀, 与前面两句不连贯, 应修改。)

凌晨, 天有点呈乌蓝色, 像是那种大片大片渲染上去似的。凝聚的水珠被蒸发, 没有了一丝水分。导游便带领大家呼呼地往上爬, 我们一人一行, 沿着石壁往上走。 (“渲染”一次运用不恰当, 第二句交代不清。“一人一行”令人费解。)

石阶很窄, 右边是用铁链栓起来的栏杆, 吊挂着一块块形态各异的石头。如仙人张望, 如松鼠雀跃, 再外便是悬崖了, 白雾变换多姿地漂在石阶边缘。时而沉淀, 仿佛会看见崖底的一切, 可总是看不到, 于是专心致志的往上爬, 我性急, 又是队中年龄最小的, 便跟在导游后爬, 爬一阵就会遇到一个窟窿, 2米左右高, 壁上刻着黄山的历史。

洞太小, 不宜长久逗留, 便出去。这时阳光已经出来了, 穿透云层, 热辣辣击打下来, 可还是不猛烈。于是清冷的空气伴着我们上去了。便看见了久闻其名的迎客松, 在远远地崖壁上生长着, 树干极其弯曲, 起先没怎么注意, 只观着树冠, 呈三角形, 似乎在对我们做着请人的手势。于是看岩壁, 呀, 那是石头啊!迎客松小小的种子竟然冲破了石缝的挤劲!我不禁对她肃然起敬。 (个别地方词语运用不当。如:“热辣辣击打下来”句中的“打”字。)

爸爸催促着, 便赶忙跑了几步, 不小心差点一滑, 一看脚下才发现了许多青苔, 只得牵着爸爸的手慢慢行动。这时我注意到了壁上的各式各样怪石, 游客们纷纷拿出相机来猛拍, 想必是想把这些存在相机中吧?我和爸爸没拍, 因为这石头只是因生在这莲花峰而有了灵气。

(语段之间过渡不够自然。文章应抓住莲花峰的“云奇, 树美, 石怪”写下来, 这样不仅能够突出重点, 条理也能够更清楚一些。)

导游呼喊起来, 原来是到峰顶了, 我连跑了几步, 选了一个好位置欣赏起来:整个世界都沉醉于这一刻的静谧中, 雾天一色。分界处勾勒着淡淡的青灰色, 试问谁能作出如此美妙的画?只有大自然。我的心豁然开朗:生与死, 得与失, 浅薄的痛苦与快乐, 一向就只有薄薄的一层界。 (最后的点题, 不像出自一个14岁的孩子之口, 应从“热爱自然”入手, 更合乎情理。)

【升格指导】这篇习作整体构思还不错, 小作者一是能够写出自己的亲身游览经历;二是能够写出自己真实的感受。但是, 作为游记, 习作却存在着几处硬伤:一是内容比较单薄, 没有抓住游记的特点来写, 二是在写景时没有突出重点, 致使文章的内部结构比较混乱。

怎样去修改提高呢?我们首先要明确游记写作的基本要求, 清楚地交代游踪, 带领读者跟着你“游山游水”, 领略和感受美好的大自然。在写作过程中, 要注意把行踪的进展转换跟文章段落层次的安排有机的结合起来, 或一点一层, 一景一段, 使行文井然有序, 层次分明。升格后的作文, 就较好地做到了这一点。其次是确定中心思想, 表现作者对所描写的客观事物的态度。游记中的景物描写要能够配合文章的主题, 这景物应根据写作的需要, 有选择、有重点地写。《游黄山莲花峰》围绕黄山的“路艰, 洞奇, 树美, 石怪”这一特点来写, 精心选材, 不仅突出了景物的形貌, 色彩, 声音, 气势和变化, 还把作者在游历过程中所感受到的美传达给读者, 使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产生身临其境并心向往之的感觉。同时, 好的游记还应当有生动形象的描写, 寓情于景, 创造出情景交融, 令人遐想的意境来。一般人写游记往往热衷于记叙游历的过程。实际上, 好的游记, 不仅能传播相应的旅游知识, 还要让读者受到作者美好的情感的感染和熏陶。不过, 在谈感受的时候, 要注意两条:一是水到渠成, 感想源于游览的具体内容, 是作者的肺腑之言;二是画龙点睛, 恰到好处的表现主题。《游黄山莲花峰》在摹景状物的同时, 对于作者的感情的抒发, 毫不矫揉造作, 能给人一种水到渠成之感。这样, 自然就更好地升华了文章的主题。

【升格作文】

游黄山莲花峰

浙江省宁海县跃龙中学 陈玥灵

对黄山的莲花峰早有所闻。它神秘如女子;它不语如老人;它静止如秋水。更有那鬼斧神工的奇石, 青翠俊秀的奇松以及变幻莫测的云海……难怪明代吴伥写诗赞曰:“一种青莲吐绛霞, 亭亭玉立净无瑕。遥看天际浮云卷, 露出峰顶十丈花。”站在它面前, 才深深感觉到自己的渺小。

抬头仰望广阔的天空, 有点呈乌蓝色, 像是那种用狼毫大片大片挥洒上去的。脚下是石阶, 其实就是凹凸不平的石块, 块面上坑坑洼洼, 却又不失特有的别致。出于一份怜惜, 脚步也变得轻柔起来。山壁上吊挂着的一块块形态各异的石头, 千奇百怪, 令人叫绝, 每一块都各具情态, 似人似物, 似鸟似兽, 形象逼真。高处的悬崖上, 云朵变幻多姿, 轻轻地飘在石阶边缘, 让你情不自禁的想伸手来感受它的柔软质感。云, 时而升高, 妖娆妩媚得仿佛要把你吞噬;时而沉淀, 仿佛会看见崖底的一切, 可总是看不到。清风微拂, 四方云幔, 从群峰之间穿过。正如古诗中所道:“处处真成银色海, 青青独峰高。”

一个转弯, 迎向我们的便是一个洞窟, 两米左右高, 壁上刻着的是关于莲花峰的简介。洞壁周边环境太阴湿, 不宜久留。这时阳光已经开始照射了, 穿透云层, 热辣辣照射下来, 可还是不猛烈。云朵不断飘落, 一阵阵阴凉袭来, 于是清冷的空气继续伴着我们上峰了。

忽然, 我惊奇地发现了久闻其名的迎客松, 在远远地崖壁上倒挂着, 树干极其弯曲, 带着苍劲而又坚韧的震撼。起先我只欣赏那呈倒三角形的树冠, 似乎齐齐在对我们做着‘请’的手势, 别有一番情趣。但顺着树杈看岩壁, 不觉一惊, 那是石头!迎客松小小的种子竟然冲破了坚硬的石缝的挤压, 冲天而上!对它的敬佩之情不能抑制地在我心中泛滥。

整个人都被其吸引, 忘了留心脚下。不觉地一滑, 一看脚下原来是齐齐的青苔。便谨慎地用手扶着里面的石面, 目光又被里面的奇石所吸引, 石上刻着的是“松鼠雀跃”四字, 便不觉远眺起整个莲花峰。黄山怪石从不同的位置观看情趣迥异, 真可谓“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构成一幅幅天然石画卷。我知道, 这样的奇石只是因为生在这巍峨磅礴的莲花峰而恢复了原有的灵气吧!

导游呼喊起来, 原来是到峰顶了, 我欢呼着连跑了几步, 选了一个好位置欣赏起来。

整个世界都沉醉于这一刻的静谧中, 雾天一色。分界处勾勒着淡淡的青灰色, 我的心豁然开朗。眼前的这一切, 是一幅壮美的画, 亦是一首无声的诗。

【升格点评】

和田、喀什游记 篇8

新疆和北京有两个小时的时差,晚上8点多太阳还高高挂着。10点,我们在广场对面的民族风味小吃街吃晚饭,这儿分“汉餐”和“民餐”。从进内蒙古过宁夏再到新疆,羊肉算是吃够了。羊肉串,手抓饭,过油肉拌面,炒烤肉,揪片,没有一样离开羊肉的。要了一碗叫“糊糊”的东西,黄色的玉米碴碴,红的枸杞,淡绿的葡萄干,还有一枚大大的杏,味儿不错。喝了酸奶,吃了馕,还有青绿青绿的核桃,刚摘的。维族是个能歌善舞的民族,走到哪儿都有热情洋溢的“热瓦甫”、“东不拉”,配合着“萨巴依”打击乐,让人热血沸腾。子夜,广场上才真正热闹起来,跳舞的、唱歌的、伴奏的,那么自然、热烈,没有人旁观,大家都是舞者。

“和田美玉”世界驰名,满街都是玉店,以乳白色“羊脂玉”最有名。不懂玉,只是看看也很养眼。

出了和田不远,又是无尽的沙漠,用“沙海”形容一点儿不过分。大家的脸晒得通红,偶尔一点儿水气扑面,就觉得可能有村庄了,因为有水的地方就有生命。首先见到的是一排排高大的白杨树,与内地不同的是,叶子又细又长,树干笔直,直刺天空。因为很少下雨,老百姓住的都是土坯房,门前搭着葡萄棚子,厚厚的藤和叶遮挡阳光,屋里倒是很凉爽。小毛驴车是主要交通工具。

离喀什市区20公里的英吉沙小镇,以产手工民族小刀著称。停车随意走进一家小店,各色小刀摆满四面墙,非常壮观。刀刃的尖像一轮弯月,俏皮地上翘着,很有个性,漂亮极了。刀把有镀银的,镶红宝石的,雕木花纹的。最便宜的也要20元一把,不过2寸长,全是手工制作。后院就是作坊,艺匠们“丁丁当当”干得正欢,可以随便参观,照相。如果肯多花钱,可以让制作者把姓名刻在刀把上,横横竖竖的签名看不懂,但充满西域风情。

同行的两个女大学生,一进门就与大眼睛的维族小伙子“套磁”,然后,切入关键问题:“有学生证,半价成不?”小伙子看上她们的手机,腼腆地说:“拿这个,可以换两把。”他小心翼翼地捧着手机,很虚心地请教用法,然后,用不太熟练的汉语快乐地呼叫同伴:“吃饭,吃饭。”姑娘们说:“不行,这是索尼的,1600元呢。”最后,大家嘻嘻哈哈砍价、还价,每人买了好几把西域刀。

傍晚到达喀什,这个有2000年历史的南疆重镇,地处帕米尔高原,人口约37万。没有工业污染,天特别蓝。正午的阳光格外明媚,只要站在树影里就很凉爽,倒是感觉不到夏天的火热。女人们蒙着纱巾,有的把头全包上。酒店门口的西瓜每公斤0.40元,坐出租车不用砍价,全是5元,胆大的可以坐摩托车,1.5元,你随便去哪儿都行。出租车司机老家是浙江。“怎么到这么远的地方来啦?”“祖上做丝绸生意,来这边换皮毛,后来就留下来了。这儿有6万多汉族人,生活很方便。”

“不到喀什,不算到过新疆;不到艾提尕,不算到过喀什。”这是我国最大的伊斯兰教建筑——艾提尕大清真寺的广告词。曾去过宁夏的清真寺,那里不让女人进,只能在外面看看,很遗憾。这次终于可以进去了,兴奋至极。寺内礼拜殿堂南北总长140米,进深19米,如此庞大的礼拜堂,在世界上也很少见。平时有二三千人做礼拜;“居马日”(星期五)则有六七千人;逢节日,内外跪拜的穆斯林可达四五万人。

喀什东北5公里是艾孜热特林,密林深处一座伊斯兰式古代建筑掩映在白杨和苍穹之间,这是新疆境内规模和影响最大的伊斯兰教“霍加”(圣人后裔)陵墓,因为里面葬有清朝乾隆的“香妃”,也称为“香妃墓”。门口除了收票,还有个游客地区登记,我看了一下,北京的居然有50多个,还有山东的、东北的……

华山游记作文 篇9

为了节约体力,我们选择坐缆车上西峰。坐缆车,看着简单,可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那需要很大的勇气。看着脚下深不见底的山谷,听着耳旁呼呼的风声,感受着缆车的摇摆,望着一座座山峰离我远去,我好像在山间飞翔。我兴奋之余,看着身旁的爸爸,他都吓得不敢睁眼。我抓着爸爸的手鼓励说:“爸爸应该向我学习,看我多么勇敢!”

来到西峰,我们向着最高峰南峰前进,山路非常的陡峭,路旁除了悬崖峭壁,就是那一棵棵扎根于石头缝中的松树,虽然环境恶劣,可是它们依然不放弃,我真佩服它们。我们抓着铁索走走停停地往山顶爬,我的腿都酸了。看着我有点吃力的样子,妈妈说:“要不我们就下山吧。”我拍拍胸脯:“我还行的,没问题。”妈妈看着我毅然的表情,只好同意继续向山上爬去。

终于来到山顶了,我兴奋地挥起手来。抬头看着碧蓝的天空,朵朵白云好像近在咫尺,触手可及。向远处眺望,蜿蜒的河流就像一根飘扬的丝带,房屋就像整齐排列的积木一样。而除了蓝天白云,看到的一切风景都在我的脚下。这时,我有种“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自豪感。

华山游记作文 篇10

今天清晨,我和妈妈坐地铁来到车站,又坐大巴到了华山,“这里大景色好美呀!就是这个天气来有点冷。”我说,我们去导游姐姐那里拿了票,去坐索道车,这个时候还下着小雨,我们没有带伞,结果我们发现一家卖伞的,好多人都在这里买伞,妈妈抢到了两把伞和两件雨衣,还在拥挤中弄丢了找回的钱。我们来到坐索道车的地方,好多人都在排队,不过我们算早的,妈妈老说她有恐高症不敢坐索道车,我告诉妈妈:“没有什么可怕的,你不看窗外不就行啦!”我们坐上索道车,沿途还停了三次,为了让你拍照片,第二次是停在一个峡谷中,非常深,大约有600多米深,不过幸好,窗外有雾,谁都看不见很深的峡谷,我们坐了30分钟的索道车,到了玻璃栈道,这里云雾缭绕,宛如仙境,山和树若影若现,那里既有木板也有玻璃,玻璃的下面就是万里深渊,走到最后路被封了,后面还在施工,我们发现雾被风吹得一会儿上一会儿下,往左手边拐弯是一个村庄,人们把这个叫做龙头,把弯弯曲曲的玻璃栈道叫作龙身子,把正在施工的地方叫做龙尾巴,这个村庄里有很多可以拜佛许愿的,这里氧气也比较少,我们就这样又坐索道车下山了,下山的时候我发现火红的柿子像一个个小灯笼一样挂满枝头。

我们去了第二个景点,“石门峡”,这里的石门就是石头和水,就像水穿过了石门,峡指的就是峡谷的意思,这里可以步行上去,也可以坐缆车上去,总之这些路唯一的特点就是环着山走,听说步行的没有一个到山顶的,我们算步行的,也没有走到头,应为我走还没有一半就说累了,所以大人们也走不成了,我们发现有火红的枫叶,金黄的银杏叶,就跟人一种层林尽染的感觉,还有满山遍野的红叶,不由得让我想起我们学过的诗句: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这里的石头很湿滑,山间的小溪边流边唱,真是美不胜收,我们在下山的时候发现一家卖吃的了,我和爷爷一人吃了一碗泡面,妈妈吃了一碗洋芋,奶奶吃了一碗米线。

我们先让已经吃完饭的奶奶去排队等下山的车,我们吃碗也过去等车,等了一会儿,我们就上车了,因为我们以为坐大巴的时间快到了,就赶快坐上了大巴,可是我们看了看表,还剩一个小时车才开动,我们也就等了一个小时,最后,郑丁凯和他的妈妈晚来了,所以全车的人都在等他,等他们来了才搞清楚,原来是他们就去了个玻璃栈道,在那里喝了三个小时的茶,都没有注意坐索道车的人已经很多很多了,他们上车后,我们就走了,离开了少华山,我好想再来玩一次。

黎巴嫩游记 篇11

从叙利亚到黎巴嫩近4个小时的车程,我没有觉得遥远与漫长。在叙黎边境办手续时是漫长的等待,偶尔会看到有荷枪的士兵走过,他们的微笑使我忘记了他们的身份,连一直在脑子里萦绕的“内战”、“爆炸”等词汇也消失了。车窗外的人们都很友好地向我们或微笑或挥手打着招呼,越看越亲切。我想到了“缘分”这个十分中国化的词汇,虽然用在这个和中国的主要信仰大不相同的地方有些牵强。

太多的不同,不同的文化、不同的种族、不同的信仰、不同的语言、不同的文字……这其实才充满了诱惑。当我真正踏上黎巴嫩这片土地的时候,我简直有些惊诧,我以为自己身处于欧洲的某个城市,从建筑到人们的穿着打扮到大街上的流光溢彩……

黎巴嫩国内虽然自然资源相对匮乏,但是地理位置优越,背靠西亚腹地,濒临地中海,加上湿润的气候和秀丽的景色,使她赢得了“中东瑞士”的美誉,首都贝鲁特也被人称为“小巴黎”。由于时间问题,我们在黎巴嫩的旅行被浓缩,但比布鲁斯仍是必不可少的一个项目。

比布鲁斯,位于黎巴嫩沿海地区,坐落在距离黎巴嫩首都贝鲁特以北约4O公里的地方。这里曾经有着与古埃及文明一样灿烂辉煌的青铜器时代文化。比布鲁斯的历史从7000年前第一批渔民群体在那儿定居开始,到公元前3000年,它成为地中海东岸木材贸易最重要的港口。公元前2800年,迦南人在此建都。以后埃及人、亚述人,巴比伦人、波斯人都曾占领过此地。比布鲁斯神殿曾被战火烧毁。公元前1900-前1600年,在神殿的废墟上建造了一座方尖塔神殿,这座神殿供奉着战神。建筑风格和规模都堪称是那个时代神殿的代表。公元前332年,亚历山大大帝在此开始了希腊化统治。公元前63年,随着庞贝军团的到来,比布鲁斯归入罗马统治。更重要的是,这里还是英文字母的起源地。

由于其优越的地理位置,历史上比布鲁斯曾是一个极其重要的商业城市。作为天然良港,它背靠种植黎巴嫩杉的山地,面向地中海。随着港口的日益繁荣,开始了大规模的城市建设。但后来比布鲁斯作为商业都市日益衰落下去,逐渐发展成为著名的宗教城市。无数著名的宗教建筑被建造起来,如比布鲁斯神殿,还包括旧石器时代人类居住的洞穴、新石器时代人类居住的遗址和墓地及十字军团城堡等遗址。

长达15年的内战摧毁了黎巴嫩,但是这里却没有遭到破坏。我们漫步在海边大坝上,感觉这地方像极了澳大利亚的布里斯本。

海边停靠着很多小艇,这样的小艇一般都是私人用来度假的;一辆辆高档的轿车从我们身边驶过,有的车上还架着鱼杆;车窗都是开着的,强劲欢快的音乐从车里流泻出来,使得黑夜不再宁静;有几对情侣从对面走来,穿着时尚的青年人竟会用汉语和我们打招呼;岸边鳞次栉比的酒吧中柔和的暖光流淌到海面,倒影中是葡萄酒的杯光;一辆满载着士兵的车辆经过时,我才想起了这个国家曾经伤痕累累……

也许正是曾经的伤痕,使他们懂得什么叫及时行乐。导游告诉我们这里的一个说法:黎巴嫩人的口袋里是空的。他们把大量的金钱用来消费,享受生活与浪漫,这倒和以浪漫著名的法国人很像,难怪有小巴黎这个形容。

“生活”,而不是“活着”。我的新座右铭。

等我能够真正地享受生活时,我会选择比布鲁斯。

到达时尚之都贝鲁特时,晚餐几乎已经变成了宵夜。贝鲁特紧邻地中海,是中东难得一见的海洋城市,在靠海的酒店内吹着海风,不知自己身处何地。自199O年内战平息后,贝鲁特积极重建,现在的贝鲁特是中东的时尚之都,优雅、闲适的气氛弥漫大街小巷,只有看到过去内战所损毁的公寓时,才会猛然想起这里曾经发生过战争。

贝鲁特,一个不死的城市,人们医治伤口的能力如此之强。贝鲁特是个曾经7次毁于战火又7次重建的城市,街上随时可以看到背着枪的军人,还有千疮百孔的大楼,以及那些战争留下来的痕迹。不过这不能阻止贝鲁特人民对这座城市的热爱和重建。现在街上一片祥和气氛,很多地方都在重新建设着,创造出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

在路上我们看到了一幢被绿纱网围起的废墟似的大楼,这里是黎巴嫩前总统被炸身亡的地方,为了纪念他,人们没有把这个已经被炸得满身伤痕的大楼推倒重修,而是保护起来,让它静静地站在这里,像一座丰碑,在时刻提醒着人们,战争是多么可怕,和平才是我们的目标。

我们在酒店中就能感受到地中海的气息,和前些天在其他几个地方的沙漠戈壁相比,大海似乎始终就是浪漫的同义词。海滨大道是人们进行晨练的地方,地中海的朝阳晃得人们脸上暖洋洋的。这里的人们衣着艳丽时尚,女人们大多都不穿长袍和不戴面纱,自由地在街上锻炼;男人们则三五成群地围在一起抽水烟、聊天、看报纸;海里游泳的人和海鸟一起比赛……

黎巴嫩的首都贝鲁特就是这样一个会让人流连、依依不舍的美丽休闲之地。

太阳神的宫殿——巴尔贝克

世界遗产委员会对巴尔贝克神庙的评价是:这座腓尼基人的城市在希腊时期以太阳神而闻名,这里供奉了三座神灵。巴尔贝克保留了罗马时代的宗教性,那时太阳神朱庇特神殿吸引了成千上万的朝圣者。巴尔贝克以其庞大的结构成为罗马帝国建筑的典范。

这是我们在中东最后的一天,我们要拜访的地方同样有着厚重的历史。

从黎巴嫩首都贝鲁特往东90公里,海拔1160米的黎巴嫩贝卡谷地之东北,在黎巴嫩山的山麓上,保存着世界上最为完整的罗马时代的神庙,它甚至让今日的罗马古城都为之汗颜。

又是神庙,又是石柱,但它们不一样,很不一样。这是一个和帕尔米拉的贝尔神庙有着几乎相同名字的建筑群,它们现在的宏伟与辉煌足以使人感到震撼。贝克,意思是“城”,“巴尔贝克”意为“太阳城”,公元前2000多年腓尼基人因崇拜太阳神巴勒而修建了这座神庙,使之成为祭祀中心。这个名字也从公元前2000多年前即开始使用,一直沿袭至今。

公元前64年,巴尔贝克被罗马征服。在此后的200多年内,罗马人在这里建造了著名的宗教建筑群,巴尔贝克的神殿建筑规模宏大。当时,罗马帝国时代的皇帝奥古斯都征召了2万名奴隶,在腓尼基神庙原址上继续扩建。此后,又经2-3个世纪的增修,这个气势恢宏、蔚为壮观的神庙群才正式形成。巴尔贝克因此成为罗马帝国的圣地,万神之神朱庇特、酒神巴卡斯和爱神维纳斯都在此供奉着。

神庙以巨石垒成,周围是用巨石筑成的高耸的城墙,巨石长19-20米,宽4.5米,厚3.6米。庙内有6边形的前院和宽阔的祭祀大庭,庭内有2个祭坛,大的祭坛高达18米,供奉牛羊祭品之用。祭坛旁有2个水池,供祭祀者洗手。大庭由128根玫瑰色的花岗石圆柱围成华美的石廊,这些花岗石是从埃及阿斯旺运来的。所有的石柱和石梁都镌刻了各种箭头和鸡蛋组成的图案,其中鸡蛋表示人的生命诞生,箭头代表人的生命终结。

朱庇特神殿是巴尔贝克古罗马建筑群里历史最久、规模最大、气势最雄伟的一座。神庙是一座六边形的建筑,原有54根圆石柱,每根由3块圆石柱镶接而立,共22米高,直径达2.2米。柱顶和石柱之间用石榫相接,横梁上还雕刻着许多精致的狮头,以表示雄壮。现在剩下的6根石柱,远远望去,就像6尊天神守卫在天际。庭院中间的祭台约5米高,是朱庇特神庙内保存最完好的建筑。可惜后来神庙被地震所毁了。

站在这6根柱子旁边,我有些眩晕,因为脚下就是没遮没拦的20多米的深度,如果一不小心失了足,就会与这些历史一起长眠了。

在朱庇特庙左边是巴卡斯神殿,造型与朱庇特神殿很相似。巴卡斯是主宰五谷丰收的酒神,酒神巴卡斯像旁边有一大酒窖,神殿大门两侧10米高的石柱上和周墙壁上均雕刻着各种各样的谷物、葡萄、蔬菜和酒壶构成的图案,精细工整,形象逼真。巴卡斯神殿的装饰华美,超过了当时所有的神殿。

爱神维纳斯庙位于巴卡斯神庙前,是公元245年修建的一座圆形建筑。维纳斯神殿和前两个神殿相比显得小巧玲珑。院中有亭亭玉立的石柱以及幽静的曲径。维纳斯是2世纪中叶安托尼乌斯·庇护皇帝的叙利亚皇后阿泰佳提斯,是爱和美的女神。据说古代青年男女在酒神庙畅饮后,便欢聚在这里。维纳斯神庙现虽已是一片废墟,但仍能辨出它昔日小巧的庭院、亭亭玉立的石柱以及那幽静的曲径,给人以美的联想和感受。

神殿雕琢豪华而且纤细精致,从有些过度的装饰里隐约可见当时罗马文化的成熟度。

游记写作示例 篇12

游记可以分为很多种。以记录行程为主的是记叙型游记;以抒发感情为主的是抒情型游记;以描绘景物、景观为主的是写景型游记;通过记游来说明一个道理的, 是说理型游记。但是, 不论哪一种游记, 都是通过对自然风光、风景名胜、城市景观、景观中的人与事进行描绘, 来达到记事、抒情、说理等目的。所以写作游记时, 一定要具备“游”的记录, 没有“游”, 也就不会有“游记”。

游记有什么特点呢?

首先, 游记中有主体, 有线索。主体指的是做这件事的人或集体。既然是游, 就一定有游的主体。在游记的写作中, 如果缺少了人, 就与说明文或写景散文差不多了。对游记中主体的点明也有多种不同的方式, 可以在一开始就点明, 可以在写作过程中自然出场, 也可以在文章结尾指出。有了主题, 还必须要有一条合理的线索贯穿其中。这条线索也可以说是写作的顺序。

其次, 游记中有地点, 有景物。在写游记时, 一定要注意说明游览或参观的地点, 比如海洋馆、大草原、科技馆等。对景物的描写也是游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人是主体, 景是客体。游记中的写景, 应根据写作的需要, 有选择、有重点地写。游记中的景物描写最好能够配合文章的主题。

再次, 游记有主次之分。游记虽然是对游览过程的记录, 但却不是面面俱到的记录。游记中, 重要的行程、有特色的景观、对表现文章主体有重要作用的事物等, 要重点描写, 其它的则应该一笔带过, 或者干脆略去不写。这样写出的文章, 才会主次分明, 主题突出, 玲珑有致。

那么, 怎样才能写好一篇好的游记呢?

首先, 确定顺序, 组织材料。一篇文章没有一个好的行文思路或顺序, 那必定是杂乱无章的。我们记叙一次出游的经历, 可以按照时间顺序, 也可以按照空间顺序或是移步换景的顺序来写文章。时间顺序, 即游览时间的先后顺序。先看到什么, 再看到什么, 按照见到景物的次序, 来描写看到的景物。这样才能做到条理清楚。方位顺序, 即站在固定点观察, 按东南西北、上下左右不同的方位来写。这种写法可以将景物介绍得更加全面细致, 使读者读后一目了然。移步换景的顺序, 即随着脚步的移动变换不同的景物和场面。游览时, 脚步迈向什么地方, 笔就落到什么地方, 这种写法可以使作文更加生动具体, 使读者在读后有如身临其境一般。游记中有一条清晰的主线, 就好像是一位导游在向游客们娓娓道来一样清晰明了。

其次, 选择重点, 详略得当。我们在记叙一次游历的时候, 不可能每个地方, 每个景点都写出来, 或是把一天从早上到晚上的所见所闻都叙述出来, 这就是记流水账, 文章毫无生动可言。所以, 下笔前首先要理一理自己的思绪, 想一想本次游览的主要感受是什么?确立一个中心, 然后根据文章的中心确定主次详略, 把最具代表性的、最使自己激动、最令自己难忘的景物, 当作主要内容, 进行详细描述, 如景物怎样美、怎样奇, 你和游人怎样感叹, 你凝望着什么, 展开怎样的想象等;次要景物可略写或不写, 这样重点就突出, 游记也就生动了。

再次, 抓住特点, 展现特色。游记的取材范围极广, 可以描绘名山大川的秀丽瑰奇, 可以记录风土人情的有趣阜盛, 可以反映一人一家的日常生活面貌, 面对多姿多彩的旅途见闻, 我们要抓住它们的特点, 写出它们的与众不同。比如, 在描摹景物的时候, 面对山川的高大或俊秀, 江流的清澈或浩瀚, 草木的青翠或枯败, 花朵的鲜艳或凋零, 我们要突出景物的一个特点, 将景物的特征新颖别致地表现出来。反映普通人物日常生活面貌时, 我们就要抓住平凡中的不平凡, 在普通的日常生活中挖掘出不一样的地方, 以小见大, 展现出不一样的特色。

九华山游记作文 篇13

在期盼中,我们踏入了美丽的西九华山。山脚下,我们换乘交通车后,便向着山顶进发。山路不崎岖,但陡而弯,所以难免会有一些小小的不舒服。

终于到达了山顶。这里有一条清澈的小溪,溪底的鹅卵石都能看得一清二楚。极目远眺,映入眼帘的是一座又一座的茶山。满眼都是翠绿,满眼都是清新。

刚到了宾馆,就下起了蒙蒙细雨。经过雨水洗涤过的大山,看上去更加多彩动人:山峦上环绕着薄雾,天空中飘荡着云朵,空气中也是泥土和青草的芳香……

由于天气的原因,我们不得不在宾馆稍作歇息。下午时,老天才向我们展露出笑脸。

终于踏上了赏景之旅。我们来到了民俗风情村,看到了一幅幅民俗画面。在这里,我们看到爸爸妈妈口中的童年生活,看到了传统的记忆——制陶、酿酒、纺织,做豆腐……这些制作过程全部是手工的,真让人惊叹人们的了不起。

民俗风情村里景色优美,道路整洁。道路两旁是茂盛的竹林。竹叶在微风的吹拂下哗哗作响,仿佛是在为风儿伴奏。这一切都让我陶醉其中,不由发出赞叹:“多美啊!西九华山真不愧是人间仙境!”

第二天,我们沿着六百六十六层台阶来到了妙高禅寺。这里,有许许多多我不曾见过的神像。每一座都雕刻的栩栩如生,逼真惊人。

下午,我们就来到了留梦河谷。这里可真称得上是“梦幻天堂”。清澈的小溪,奔腾的瀑布,惊险的索道与铁索桥,一一映入我们的眼帘。我被这美景吸引,有些忘了来时的路……

暑假游记之华山作文 篇14

一坐上缆车,我就看到了万丈悬崖。那里的山有的像一把把张开的扇子、有的像被刀劈成了两半。我在缆车上一边欣赏风景,一边品尝美味的肉夹馍。缆车穿过了四五座山峰,又钻过了一个山洞,终于把我们送到了西峰的半山腰。

我们决定继续向西峰峰顶前进。刚开始我并没有感到害怕,跟着妈妈一步一步往上爬。但到后来,爸爸教我手抓着铁链慢慢自己向上爬,我就害怕了不少。爸爸告诉我爬山时要注意力集中,走路不看景、看景不走路,这样就不用害怕了。我们就在快要爬上西峰顶时,有两只炸着毛又肥又大的老猫在我脚边转来转去,头顶的乌鸦还在可怕的`鸣叫。我和妈妈加快脚步爬上了西峰顶,然后我们继续攀登南峰。

南峰的路途依然陡峭,但是我的脚步却越来越轻松了。到达南峰顶举目望去,华山就像一本大大的书卷展开在我的眼前,书卷上画满了浓淡相宜的水墨画,简直美不胜收!

猛洞河游记 篇15

山峰林立,山顶尖得仿佛要刺破苍穹。山面或是被绿树层层覆盖,或是任由大片的岩石裸露在外,层层叠叠,参差不齐,像一张张饱经沧桑、满是皱纹的脸在凝神沉思。还有一些视线难以穿透的地方,那里山雾弥漫,寂静而神秘。

我看过如此迷人的山后,未曾想到会看见更加灵动的水。

峰回路转,潺潺的溪流出现在眼前,那是大山身体里流动的血液。两岸的山崖倒映在水面上,影像随着水流不停地晃动,透着深深浅浅的绿。阵阵凉风迎面而来,我心里涌起莫名的冲动———去漂流吧!

颤颤巍巍地走到皮筏上坐定,船老大已娴熟地操动竹篙,左一下,右一下,载着满筏的旅客顺着水流而下。

皮筏缓缓地游动在山涧里,除了水花拍击在岩石上奏起的清脆小曲外,我的耳朵好像听不见其他声响;偶尔有一两声鸟儿的啼鸣回荡在两岸间,但很快又消失了。这时船老大唱起了山歌,虽不十分动听,却朴实、嘹亮,打破了原本有些安静得无聊的氛围。聆听着从远处传来的阵阵回响,环顾着四周如画的风景,我的心情也跟着飞扬起来……

行进了约一半路程,到了一个休息站,船老大便将皮筏稳稳地停靠在岸边。所谓休息站,就是岸边的整块岩石,上面用几根山木支起桌子,用几根竹子引来山泉,小贩在随意搭起的灶台上烧烤些食物贩卖,有烤鱼、烤土豆、烤玉米……种类不少。食物都不加什么佐料,看起来却颇为诱人。于是我赤脚上前,将每种食物各买了一份,细细品尝。别说,还真香!

吃完后重新出发。接下来的一段旅程陡然紧张起来。在水流湍急之处,白色的水浪将皮筏托起又抛下,游客们的尖叫声、欢笑声连同水流的迸溅声一时齐发,我也跟随大家尽情地欢叫,任凭水花拍打在身上。这种激情和欢快,我已很久没有感受到了。

转眼间快到终点了,我突然发现,远处有几个孩童在岸边的岩石上嬉戏,还有一个跃入水中,游向在水面上漂浮着的一把水枪。他那小小的、黝黑的身体,像鱼儿般敏捷有力地游动着,那么自由自在。我心里竟产生了一丝羡慕,探头看了他好几次。

军山湖游记 篇16

历代甚多诗篇吟咏军山湖天水一色,惊涛万顷,浩渺壮阔,鹤鸟横飞,波光粼粼,白帆点点。元代的学者杨仲宏和范德机,在当时的军湖书院避乱时所留下来的诗句"五日湖光看未厌,再看五日可周全。衣冠荣耀无千载,道义交游有百年。佳会不常诗似锦,盛筵难再酒如泉……",是历代骚人墨客对军山湖奇丽风光的景仰和讴歌,也深刻地反映了诗人对这里心驰神往、流连忘返的情愫。

经常喜欢到军山湖去观景听涛的我,最爱欣赏这里的晨昏景致。抚今追昔,远古军山湖的景况,虽早已不复存在,但今天军山湖的美景,却增添了许多新的内涵。尽管一些游客来去匆匆,看到的只是一些迟暮的、边汊的不具风情之水,然而在源远流长的历史长河中,守住军山湖这一份诗情,留住这一片画意的,永远是那不施粉黛、风韵天成,却又被人们永难忘怀的水乡绝色。每逢清晨,那三五成群的渔民乘舟而来,在烟波浩渺中撒网放钩、收网捕鱼的景象,颇有李后主所描绘的"一棹春风一叶舟"那般悠闲适意的水乡韵味。

待到旭日冉冉升起,点点金光洒向湖心时,这里到处都是鸟声啾啾,虫声呶唧,越是喧闹,就越发显得那个水上世界的清幽。来自马颈港和东乡县部分上游河港之水,向湖心流去,宛如唱着一曲曲无休止的清新之歌。每当上游的激流来到新建的军山湖水闸边,就会奔泻而下,形成飞瀑流泉,激起汹涌雪浪,水声如雷,奇洪似幻。

有几次清晨,我来到了军山湖大酒店14层楼顶,登高一望,远山近水,尽收眼底。每当晨光乍现时,湖上的轻雾,宛若游丝一般飘浮起来。沿湖的层层山峦,也若隐若现。远方的渔村楼厦,在岚雾中隐约可见。沿着山路去捕捉军山湖的黄昏晚景,仿佛又会发现每天落日的位置,都是在浅水湖面上和水草丰美之处。于是原本平凡无奇的落日,因为有了渔公的孤舟点缀、渔歌唱晚,更加平添了无限的诗情画意。

随着气象的变化,军山湖会给游人呈现异样的景致。有时风平浪静,泛舟游览,湖中的水草、荇藻、游鱼清晰可辨;有时丽日中天,湖水又像一面镜子,静静地倒映着山峦翠影,引人入胜。湖上景象万千,有时漫湖帆追飞云,豪迈雄浑,让人心情振奋;有时风狂雨猛,雷鸣电闪,给人以勇气;有时惊涛拍岸,咆哮奔腾,波峰喷雪,翻江倒海,给人以力量;有时踏着月色,迎着星光,泛舟夜航,就像进入了一个童话般的世界一样,给人以遐思。

号称有"九十九条湖汊"的军山湖,周边沿湖绕汊的湖岸线长达300公里。洞庭湖具有"八百里洞庭"的佳称,而军山湖也享有"六百里军山湖"的美誉。

昔日的军山湖称"日月湖"。因为这里地形险要,历来都是兵家必争之地。元代末年,朱元璋为建明朝,征讨陈友谅,在鄱阳湖鏖战,这里曾是当年的一个古战场。军山湖便由此而得名,一直沿用至今。军山湖水域面积达32万亩,在全国县境内同类水域中排名位列首位。今日的军山湖经综合开发利用,集防洪排涝、农田灌溉、水上运动、旅游观光、养鱼养蟹为一体。军山湖的湖水,清澈明净,水碧如翠,水清似晶,属国家一级水体,被江西省农业厅定为"无公害水产养殖基地"。湖中的水草丰茂,水草覆盖面约为总水面的一半,鱼蟹品种众多,尤以"军山湖清水大闸蟹"最为出名。

不知为何,我虽已20多次周游了军山湖,但仍然觉得没有看够,总感到军山湖还有许多神秘的谜底,等待我们去揭开;也有许多湖中宝藏,等待我们去开发;还有许多新发展,等待我们去探索、去续写。

相关链接:

乘船到军山湖周游一次,大约需要一个星期。游览的路线,是从进贤县城水上码头出发,经由幸福港、洪源渡、日月墩、东港湖、南台半岛、大石瑙、小石瑙、钓鱼台等名胜古迹、旅游景点,至新建的军山湖防洪大堤。一路上可以领略军山湖壮丽的景色。

初二游记作文700字华山 篇17

来到山脚下,仰望那挺拔、壮美的重峦叠嶂,真是让我激动不已。由下至上那一座座雄奇险峻的山峰,就像一把把利剑直插云霄,牵着朦胧的烟雾在山颠弥漫。

乘着索道上北峰,窗外美景尽收眼底,往上看,四处都是悬崖峭壁,石缝间零零星星地杂着几棵华山松。往下看,烟雾缭绕,却隐隐约约看到了点悬崖峭壁,

有点儿恐怖。下了缆车,无意间在人群发现一个熟悉的身影。啊!原来是老友郭睿曦,我连忙打了个招呼,她也很高兴。老友重逢,简简单单地叙了叙旧,便开始爬山了。

我们继续往苍龙岭方向攀登。沿着崎岖的山路,到了那七十度的山崖处,“苍龙岭”,正因为像一条盘龙蜗居山间,便因此得名。望着长长的苍龙岭,我有些不知所措,而郭睿曦却等不及了,匆匆忙忙道别了。我坐了一会儿,也继续攀岩了。

每一步都非常艰难,背着沉重的背包,抓着扶手一步一步走。只要蹲下身来,稍不留意就有可能掉下万丈深渊。下面的台阶越来越多,望不到尽头。

过了一会儿“韩愈投书处”五个醒目的大字映入我的眼帘。原来故事是这样的:“唐宪宗年间,韩愈被贬为潮州刺使,韩愈心中十分不好受,晚上他来到了苍龙岭。晚上黑漆漆的韩愈也不觉得可怕,只管往上爬。不久天亮了,苍龙岭露出了它的真面目。韩愈吓得丢魂落魄,惊慌之下,他写了一份遗书与求救信,往山下扔去。也巧,这时山下有一个砍柴人,正好看到了韩愈丢下来的信,砍柴人觉得韩愈是个好官,就抬了轿子把韩愈接了回来,韩愈惊魂未定。”快到尽头了,暮然回首,苍龙岭像一条盘龙蜗居山间的青龙,青山松是龙的鳞。我们走在龙尾上。

华山记险游记作文 篇18

我乘着汽车沿着崎岖的盘山公路向华山进发,透过窗户,看到大片大片的白雾笼罩着笔直险峻的华山,若隐若现,朦朦胧胧,好似一位披着面纱的女郎,神秘而美丽。

下了车,抬头仰望,华山高不可攀,像一个巨人顶天立地。

沿着山间的羊肠小道,我们准备挑战西峰。“走路不看景,看景不走路”,可我还是偷偷瞄景。山路时而向上,时而朝下,时而往左,时而拐右,又窄又长,有的地方得抓着铁链才能爬行。

半路上,我看见许多当地的男子背着一块大约有两张课桌那么长的木板,“嘿哟、嘿哟”地向上爬。我跑上去问:“叔叔,你们这是干嘛去呀?”“我们去山上造房子。”我听了,望了望山上的道观、小卖部,心想:“这些屋子造出来太不容易了。又过了一段路,忽然传来了一阵歌声,跑上去一看,原来是当地的人在唱山歌呢!这山歌让我一阵振奋,更加坚定了我爬上去的决心。过了金锁关,看到了沉香劈山救母处,又行了一大段路,我们终于登上了西峰。站在西峰朝山下看,美景尽收眼底,有一种“一览众山小”的感觉。这时,我才真正体会到“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的道理。

上一篇:7人公司年会搞笑小品剧本《四大才子》剧本下一篇:高二数学文科复习课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