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论汇报材料

2024-10-15

申论汇报材料(精选8篇)

申论汇报材料 篇1

公务员考试申论中的贯彻执行类题目历来是广大考生成“公”路上的拦路虎,因为贯彻执行类题类目庞杂,涵盖范围广,体裁不限,导致考生复习难度加大。在此,中公教育专家为各位考生整理了一些常见文种给出示范,供考生积累和参考,本文为汇报材料。

关于 ×× 区安全生产工作的汇报材料

首先对省政府安全生产督查组到我区检查指导工作表示热烈的欢迎,下面,我简要汇报一下××区的安全生产情况。

××区是××市的中心城区,辖区总面积 62平方公里,管辖 9 个街道、32 个社区、19 个行政村,总人口近29.3 万人。××区是××市的商贸中心,也是全市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截止目前,全区安全生产工作形势持续稳定,未发生重伤以上安全事故,连续五年被市政府评为安全生产先进单位。具体做了以下几项工作:

一、领导重视,健全组织机构,完善网络体系。一是区委、区政府将安全生产任务栏入重要议事日程;二是建立县级干部负责联系安全生产工作制度,严格部门安全职责,形成合力;三是强化安全目标管理,责任体系进一步健全完善;四是完善监管队伍,实行网络化管理。

二、落实责任,加强监管,杜绝安全隐患。一是加大安全生产监督检查力度;二是加强重点行业和领域的监管;三是积极创新监管工作机制;四是强化监管手段;五是领导带头,强化监督检查。

三、加大整改力度,严格责任追究。一是我区采取条块结合、拉网式排查的办法;二是实行了严格的安全生产责任追究制。

四、积极创建安全社区,强化安全教育工作。一是明确创建目标;二是完善统一制度;三是强化宣传教育。

五、强化宣传教育,提高防范意识。组织开展了“安全进社区” “青年安全志愿者”“法律法规咨询” “安全知识讲座”等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安全宣传教育活动。

安全生产工作中,通过各部门和各企事业单位的共同努力,我区安全生产形势保持了持续稳定,按照目标要求取到了良好的效果:一是责任意识得到了进一步强化;二是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进一步落实;三是全民安全素质有了新的提高。

今年来,我区安全生产工作在省、市的正确领导下,在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我们清醒地认识到目前面临的安全生产形势仍然十分严峻,工作中还存在着一些薄弱环节和不足之处,如一些企业对安全生产投入不足,安全生产执法环境有待改善等等,这些问题都需要我们进一步改进。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区将认真落实省、市有关安全生产工作的要求,进一步加大监管力度,促进我区安全生产形势的稳定。

以上汇报不到之处请批评指正。

中公教育专家希望这篇范文能够在广大考生的成“公”道路上尽到微薄之力,也希望广大考生能够抓住贯彻执行类题目高分秘诀,多积累,勤思考,善总结。

申论汇报材料 篇2

动辄七八千字的材料是申论作答的基础, 更是考生难以逾越的大山。时间不够、读不懂、理不清, 往往成为考生在阅读材料时不可避免的坎。但实际上, 申论材料蕴含着出题人的逻辑和思路, 一旦找到了逻辑和思路, 掌握了技巧, 读起来绝对有速度。

快读法

快读法最大的优点, 在于可以快速地抓取材料所包含的要点。针对的材料类型主要是案例型材料, 具体的操作方法为:在阅读时找到案例中的主体、处境、做法、结果等几个要素。

然而, 这几个部分材料中不一定都有, 快读法的原则是:有哪个, 找哪个, 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推论, 进而得出命题人想要表达的观点。

例如, 2014年河北省考申论材料节选:城市本就是人们向往的地方, 城镇化战略的实施更让新城座座拔地而起, 让原有的城市急速膨胀与扩张, 千篇一律的格局, 缺乏个性的样式, 建筑材料的单纯堆叠, 历史遗迹的人为毁损, 令人们的城市梦减色。人们不禁要问:城市建设该往何处去?

进入21世纪以来, 安徽省城镇化进程年均提高幅度超1.5个百分点, 是改革开放后最快的一段时期, 不过也带来一些发展缺陷。2014年3月11日安徽省经济信息中心发布报告, 指出安徽城镇化过程中的病症, 提出要保护好城市的文化内涵。报告指出, 注重保护城市的文化内涵就是在培育城市的核心竞争力。

安徽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 在扩大城市规模的同时, 需要更加注重城市化的质量、城市功能的完善以及城市历史文化的传承, 使城市的历史延续和现代发展融为一体, 以文化来展示城市特色, 以文化增强市民对城市的认同。在当前普遍存在大规模“格式化造城”的环境下, 这一点尤为重要。

以上几段材料的主体是安徽省, 处境为“城镇化过程中出现了城市建筑千篇一律的格局, 缺乏个性的样式, 建筑材料的单纯堆叠, 历史遗迹的人为毁损等问题”, 其主要做法是“提出要保护好城市的文化内涵”, 具体体现在“在扩大城市规模时要注重文化的传承, 使文化与城市发展融为一体”。

找到材料中的主体、处境、做法这三个要素后, 去分析命题人选取本案例的意图, 得出推论。本则材料中需要注意, 推论不应仅仅局限在“安徽省”这一个主体, 而应该找到它的指代意义, 并将之扩大。因而我们可以得出本则材料的推论为:城市建设中需要保护城市的文化内涵。

把握关键词句

很多考生在读材料的时候, 往往很难快速捕捉题干所需要的要点, 尤其在刚开始学习申论时, 往往会不能适应大段的语句和字数, 觉得读了一遍和没有读过的感觉是一样的, 因而会对同一则材料反复阅读, 这样大大降低了做题的速度。

那么, 如何能既快又好地读懂材料呢?答案其实很简单, 就是一定要牢牢抓住题干中的关键信息, 即题干的问题, 通过确定目标来提高阅读速度。尤其对于归纳概括题和提出对策题目来说, 问法比较直接, 就更加需要牢牢把握住题目的问法。

例如, “给定资料6”中提到“德国制造很大程度上归功于这个国家高水平的职业技术教育”。请结合“给定资料6”, 谈谈职业技术教育在德国取得成功的原因。

该题中的核心问法是“职业技术教育在德国取得成功的原因。”因此, 核心目标是寻找德国职业技术培训成功的原因, 如此带着目标读材料, 可以很快排除所有问题类和意义类的表达, 直击材料中的原因, 快速提炼要点。

当明确审题的关键问题时, 在阅读材料中同样也有技巧, 即找到符合题干问法的关键词句, 关键词句能帮助考生确定要点甚至是要点的数量。仍以上文中的题目为例。

例如, “在德国职业教育体系中, 政府和工业界都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无论是联邦政府、地方政府还是企业、工商协会, 各司其职, 目的只有一个:培养技术型人才, 保持德国竞争力。”这句话出现在第六则材料的第三段第一句, 往往每一段的第一句话会是该段的核心句, 且该段也符合题目中限定的范围, 因此有必要认真分析一下。通过阅读分析就会发现这句话的核心意思是:德国职业技术体系中政府、企业、工商协会都起到了作用。因而, 非常符合题目需要找的德国职业技术成功的原因。

考生可以根据这句话分析出:1.答案中应该有政府。企业和工商协会的一些做法。2.这个题目的答案可以按照主体分类来书写。这就是典型的根据材料中核心词句, 快速把握要点和答案逻辑的案例。

灵活运用逻辑规律

文章的表达和结构往往会围绕一定的逻辑展开, 段落之间往往也存在一定的关系, 申论的材料也是如此。如果考生能灵活运用这一规律, 同样能快速明白材料的结构, 从而帮助判断要点。

例如, 德国目前有各种职业学校9000多所, 除了30%左右的青年上大学外, 绝大多数人都选择了不同形式的职业教育。费用主要由政府和企业承担, 培养一名职业学校学生每年平均花费1.5万欧元, 而普通学校的学生只是这一费用的三分之一。另外, 企业还提供实习场所, 并发给学生每月500至800欧元不等的生活费。

德国《职业教育法》中, 对参与职业教育企业的资格、设备、场所等方面都有所规定, 能够进行职业技术教育, 表明了企业的水平, 对于企业来说是一种荣誉, 当然企业也会享受到国家的经费补贴。但也不是所有企业都有能力或愿意亲自培养人。企业承担学徒“校外培养”任务的职业培训中心应运而生。企业需要什么, 培训中心就培训什么。

这段文字出现在题干限定的材料范围的第二段, 认真阅读我们会发现, 该段第一句话告诉我们“职业培训的费用由政府和企业承担”。而下面一个“另外”出现, 表示前后呈现的是并列关系, “企业提供实习场所”, “但也不是企业都有能力培养人, 于是培训中心应运而生”。

纵观整个答案, 答案中出现“另外”、“但”、“于是”这样的连接型词汇时, 表示前后句子之间呈现的是并列关系, 因而其中一个如果是答案的话, 就能判断这些连接词后的句子应该都是答案要点, 因此最终从这一段中不难提炼出“政府和企业提供资金”、“企业提供实习场所”、“政府制度鼓励和培训机构承担部分培训”要点。

学会“大浪淘沙”

一些地方省考申论材料中, 70%-80%的材料都是案例型材料, 然而大部分考生遇到案例型材料都会摸不着头脑。要想抓取案例所要表达的观点, 就需要考生去除案例中的杂质, 留下精华, 最后淘得得分点。

案例中隐含的得分点需要结合题干抓取五大要素, 分别是主体、处境、做法、结果、启示。结合题干就是为了更好地找出需要在故事中提炼的信息, 根据题目找到材料中的案例。

例如, 2013地市考试第一道题如何做好基层文化建设工作, 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弘扬, 请你谈谈“给定资料1~3”对做好这方面工作有哪些启示。

首先读题干, 通过题干能够先帮我们锁定相应的材料和主题, 找到相应的事例之后只需着重阅读题干中要求的核心要素, 如题干要求总结做法, 就要将相应案例的对策和做法找出来, 其余的内容, 在时间紧迫的情况下, 可以略读, 甚至不读。

针对数据型材料, 抓住数据中的要害正如打蛇要打七寸。数据型材料往往是为了论证命题人的某个观点, 或者佐证某个事实。200-300字的数据型材料可谓是鱼龙混杂, 往往会在考场中给考生下一剂迷魂药。

机关公务人员如何写好汇报材料 篇3

一、要投其所好

意思是说,在实事求是的基础上,上级领导想听什么、喜欢听什么,就汇报什么。具体有四层意思:

第一,汇报内容要紧扣上级领导听汇报的意图。一般来说,上级领导听汇报都有一定的目的性。特别在比较正规的场合听汇报,往往会事先告知汇报主体。在这种情况下,就一定要按领导的要求准备汇报材料。这里要防止三种情况:一要防止走题,千万不能答非所问。二要防止随意增加与上级要求无关的汇报内容。有的基层领导,较少有向上级领导当面汇报的机会,一旦有了这种机会,就想“抓住机遇”,尽可能多汇报一些,让领导多了解一些本单位的工作情况和成绩,并借此在领导头脑中“挂上号”。这种心情是可以理解的,但既然上级有明确要求,还是要按要求准备汇报材料,其他内容可以搞附件,用书面形式报给领导,不要轻易打乱领导的安排。三要防止随意减掉上级要求汇报的内容。有的基层领导不善于言谈,或者担心“言多语失”,所以就想尽量少说一些,快点汇报完了事,以致把一些上级要求汇报的内容也给“省略”掉了。这很不妥当。因为向上级汇报工作是你的职责,丑媳妇总要见公婆,再不愿汇报也得按要求进行汇报。

第二,汇报内容要紧扣听汇报者的心理。起草汇报材料之前,首先要研究听汇报的人最关心什么、最重视什么、当前正在研究什么问题,选这样的问题做重点汇报,一般容易引起领导的兴趣。如果再汇报得很清楚、很透彻,汇报出一些思想和经验来,使领导从中受到一些启发,那就会取得更加理想的效果。这样的汇报,即使内容窄一些,也往往能“以一当十”。

第三,汇报内容要紧扣听汇报者的职责。公务行为的一个特点是职责的规定性,汇报的内容也要体现这种规定性,同听汇报者分管的工作相对应。如果所汇报的内容都是听汇报者不分管的事情,那听者肯定不感兴趣,汇报也就不可能取得好效果。

二、要突出特点

无论一个地区、部门,还是一个单位的工作,总有自己的特点。特点就是优势。既然有优势,汇报时就要抓住这个优势,突出这个优势。这样可以取得多方面的好处:其一,这是实事求是的表现。因为特点是客观存在的,把客观存在的东西反映出来,这就是实事求是。其二,容易汇报出深度和厚度,不至于像“摊大饼”、“流水帐”。其三,容易引起领导的兴趣。因为既然是你的特点,就说明别人在这一点上比不过你,领导一般希望在这一点上从你这里多了解一些情况,多受到一些启发。其四,在诸多汇报中不至于陷于末流,而容易出类拔萃。根据我的体会和观察,领导听汇报,不仅要了解情况,更要研究问题。所以,一般并不喜欢那种面面俱到而又什么也说不清、说不透,不能使他受到启发的汇报。如果在诸多汇报中,有的汇报特点很突出,在这一点上汇报得很深透,对领导研究工作确有启发,那即使其他方面薄弱一些,也会给领导留下较好的印象。

三、要突出重点

抓主要矛盾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基本观点。写汇报材料也要抓主要矛盾,就是突出重点。有些汇报材料,事无巨细,面面俱到,而且平均用墨,结果成了“流水帐”,哪一点也写不深透,使人听了受不到什么启发,留不下什么印象。这样的汇报显然是不成功的。要克服这种毛病,就一定要突出重点。

什么是应该突出的重点呢?大体有这么几个方面:一是最适合领导心理的内容。因为这是领导最关心、最想听、最爱听的内容,不把它重点汇报好,其他方面汇报得再好,也难以取得好效果。二是最能体现汇报主体特点的内容。因为这是汇报主体在工作上最鲜亮、最抓人的地方,要在诸多汇报中打得响,主要靠把这方面的内容汇报好。三是内涵最丰富、最深厚的内容。也就是说,要把有话可说、有思想可挖、有经验可总结的内容作为汇报的重点。

四、要脉络清晰

工作汇报是将汇报材料上的符号语言转化成汇报者的有声语言,作用于听汇报者的听觉来完成的。而听汇报和看材料是有区别的。看材料可以“回头”,把前后内容联系起来看;看材料时精力可以“分叉”,可以几条线索同时并进,一次看不清的可以反复琢磨。听汇报则既不能“回头”,也不能“分叉”,又不能慢慢琢磨。这就要求汇报材料一定要脉络清晰。首先是线条要单一,千万不能像长篇小说那样设置多条线索,一会儿这出个头,一会儿那又出个叉。因为这样很容易叫人陷入迷团,理不出头绪。其次是情节要简单,对复杂的情节要删繁就简,没有必要像长篇小说那样写很多细节。再次是前后内容的转换要明显,一般要有必要的语言提示,以使听汇报的人思路跟上趟。

五、要结构精巧

汇报材料一般包括工作情况、取得的成绩、存在的问题、今后的设想等内容,但整个材料如何布局、怎样安排,先写什么、后说什么,要精心斟酌,不一定都按上述四部分内容一顺排列下来。

干什么事都要围绕着干这件事情的目的来进行。汇报工作的目的是什么?就是把情况汇报清楚,把成绩汇报充分,给领导留下一个好印象。安排材料的结构一定要有利于达到这个目的,不要只图省事,千篇一律。比如,在诸多汇报主体中,如果你的工作成绩是最突出、最显眼的,就可以采取倒插笔的结构,先写成绩,然后再写取得成绩的措施,这样让领导一听先高兴起来、兴奋起来,然后再往下汇报就会怎么汇报怎么顺当。再如,写工作情况时,要把最吸引人、最突出、最有特色的内容放到最前边,让领导一听先被“抓住”,再往下汇报也就顺当了。如果一开头先把领导说烦了,那往下汇报得再好,在效果上也会打折扣。所以,安排汇报材料的结构,一定要在立足于工作实际的基础上,研究领导的心理,适应领导的心理,抓住领导的心理。这对取得好的汇报效果是很重要的。

六、要语言明快

申论写作材料 腐败 篇4

【来源:联创世华 编辑:hanbing 更新时间: 2009-10-11 14:14:00 点击数:2405 】

现象:

(一)中国共产党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七次全体会议,于2007年1月8日至10日上午在北京举行。会议通过中纪委第七次全会公报,全文如下;中国

共产党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七次全体会议公报:

中国共产党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七次全体会议,于2007年1月8日至10日上午在北京举行。出席会议的中央纪委委员110人,列席315人。

中央纪委常务委员会主持了会议。这次全会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大及十六大以来历次中央全会精神,认真学习贯彻胡锦涛同志在中央纪委第七次全会上的重要讲话,总结2006年工作,研究部署2007年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任务。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央纪委书记吴官正代表中央纪委常委会所作的《拓展从源头上防治腐败工

作领域,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报告。

(二)在刚刚过去的2006年,中央惩治腐败的大动作,给国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而发生在京沪两地的大案,即刘志华案和陈良宇案,能够被有关部门迅速查处,则充分说明了中央反腐的决心。中央政治局常委吴官正,曾于9月份在《求是》杂志撰文,表示将“继续保持查办案件的高压态势,要深挖腐败分子,震慑腐败分子,让他们政治上身败名裂,经济上倾家荡产,思想上后悔莫及”。这

个表态让国人备感振奋。

分析:

(一)原因:领导干部作风建设是党的建设的一项战略任务,必须常抓不懈。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的必然要求,是做好新形势下的反腐倡廉工作的必然要求。只有坚持不懈地抓好领导干部作风建设,不断教育和引导各级领导干部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切实转变作风,真正做到为民、务实、清廉,自觉发扬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自觉抵御各种腐朽落后思想观念的侵蚀,才能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才能形成共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强大力量,才能永葆先进性,才能切实把

反腐倡廉工作引向深入。

(二)对策:第一,加强对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各级纪委要以解决人民群众最直接、最关心、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紧紧围绕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等政策措施,加强监督检查,促进各项任务的落实。认真解决领导干部在思想作风、学风、工作作风、领导

作风、生活作风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

第二,加强思想道德教育和党纪国法教育,使领导干部切实做到为民、务实、清廉。认真学习《江泽民文选》特别是江泽民关于反腐倡廉的论述,学习党中央关于反腐倡廉的重要指示。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严格执行党的纪律尤其

是政治纪律。

第三,严肃党纪国法,保持查办案件工作力度。严厉查办官商勾结、权钱交易的案件,特别是违规发放、核销贷款的案件,在政府投资项目中搞虚假招标投标的案件,非法批地、低价出让土地或擅自变更规划获取利益的案件,违规审批探矿权和采矿权、参与矿产开发的案件,在企业重组改制中隐匿、私分、转移、贱卖国有资产的案件等。

第四,加强党风政风建设,认真治理和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督促和会同有关部门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食品药品、假劣农资和哄抬农资价格等行

为,加强对安全生产的监督检查,深入治理企业违法排污问题。

第五,深化体制改革和制度创新,推进治本抓源头工作。各地区及有关职能部门要按照中央的部署,以制度建设为重点,继续深化干部人事制度、司法体制和工作机制、行政审批制度、财政管理制度、投资体制、金融体制等方面的改革。

第六,认真执行党内监督条例,加强对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的监督。加强对民主生活会、述职述廉、诫勉谈话和函询等制度执行情况的检查。严格执行党员领导干部报告个人有关事项的规定。认真落实地方党委委员、纪委委员开

展党内询问和质询的制度。

论说文

制定反腐败法可行吗?

近年来我国反腐败成绩巨大,贪官污吏纷纷落马。但是,由于我国现行反腐败法律制度存在严重不足,给未来的反腐败工作带来了许多变数,主要表现在:

首先,我国在反腐败问题上实行“高起点”制度,不同的起点由不同的机关立案查处。一般违纪案件,由纪检部门负责查处;一般违法案件,由行政机关按照监察法负责查处;重大犯罪案件,则由司法机关立案侦查。这可能使得一些贪官污吏游走在违法与违纪的灰色地带,不知不觉走上犯罪道路。如果在反腐败的问题上实行“零容忍度”,那么,就可以彻底杜绝灰色收入,在公务员的脚下标

明醒目的“禁行线”。

其次,我国刑法确立了巨额财产来源不明制度,这本是为了快速地追究贪官污吏的刑事责任,但这项制度为少数涉嫌贪污贿赂犯罪的公务员开脱罪责提供了借口——如果实在无法说清财产来源,他们宁可承担刑罚较轻的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其实,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非常简单,那就是实行公务员财产申报制度,凡是不能说明财产来源的,一律按贪污贿赂犯罪处理。

第三,对公务员犯罪和公司犯罪实行不同的立案侦查制度,公务员可以利用自己的亲属关系或者朋友关系,通过设立公司,转移非法所得,逃避法律责任。在香港地区,公司犯罪也属于廉政公署查处的范围。而我国内地,公司犯罪主要由公安机关立案侦查;而贪污贿赂犯罪则由检察机关立案侦查。这种分散侦查的做法,很容易丢掉犯罪线索,让犯罪嫌疑人转移视线,从而逃避法律责任。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是,建立统一的检控机关,防止各自为政,提高办案效率,严堵

犯罪空隙。

笔者曾经与香港廉政公署副专员郭文玮先生交谈过,他说在上述问题上,香港已经走出了历史误区。“零容忍度”可以防止反腐败积重难返,从而拯救一大批公务员;提高贪污贿赂的查处概率,可以警示那些心存侥幸的人;对犯罪行为

一查到底,可以彻底清除犯罪分子,净化环境。

现在有人主张制定反腐败法,建立类似于香港地区的反腐败制度。但问题随之出现,如果反腐败法不能解决司法机关自身的腐败问题,那么,腐败现象还会蔓延。譬如,将“双规”制度引入反腐败法,赋予反腐败机关在刑事诉讼法规定的权限之外,限制公民人身自由的权力。如果反腐败机关工作人员挟私报复,或者通过限制人身自由对嫌疑人进行精神控制,那么,反腐败活动很可能变成侵犯公民基本权利的活动。所以,我们必须对反腐败机关的权力扩张保持足够的警惕。

反腐败应当从控制公权力机关的权力入手,而对反腐败机关权力的控制应当成为重中之重。我们必须走出这样的怪圈:面对腐败问题,无限度地扩大司法机关的权力;而司法机关的权力扩张,又会衍生出许许多多的腐败现象。反腐败必须防微杜渐,必须首先控制反腐败机关的权力,而不能把反腐败的希望寄托在公

权力机关的权力扩张上。

一些学者提出的建议之所以行不通,根本原因就在于,这些建议对司法机关实行无罪推定,而对其他机关的公务员实行有罪推定。如果不能从根本上杜绝司

法机关的腐败行为,那么,反腐败只会原地转圈。

申论汇报材料 篇5

【给定资料】

公路运输超限超载是一个世界性难题。有关专家曾形象地将超限超载车辆比喻为“掠夺性命的武器,道路设施的天敌”。许多国家在市场经济发展的初期,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超限超载问题,也相应采取了严格的管理措施。

如美国出台多部法律治超,1913年通过第一部限制车重的法律,随后又出台了多部联邦法律,对超限超载车辆的管理做出了明确规定。目前,美国的超限超载车辆约占被检测货运车辆总数的3.5%。处理超限超载车辆的主要措施有:一是向违章车辆发出违章传票,确定罚款金额,并辅以其他惩罚措施,如交付路产补偿金、被列入驾驶员和运输企业不良记录档案等。二是卸载或均载(移动货物直到轴载不超限)。三是对严重超限超载或屡次违章者采取司法行动,包括刑事诉讼、短期拘留和多达1年以上的监禁。

韩国从1973年7月开始对重车实行重点检查。1994年10月,超限超载车辆过多导致圣水大桥坍塌后,韩国政府进一步加大了治理力度,在全国设立了400余个超限超载检测站(点)。目前,韩国超限超载车辆仅占被检测货运车辆的1.5%。韩国法律规定,对超限行驶者或强迫驾驶员超限运营者判处1年以下有期徒刑或处以200万元韩币(约合人民币1.5万元)以下罚款;对擅自改装车辆或妨碍检测者处2年以下有期徒刑或处以700万元韩币(约合人民币5.2万元)罚款。超限运输车辆一经发现,将被公路部门直接引导至法院接受法律惩处。德国在11000公里的高速公路上共设有700多个超限超载检查站。

德国对超限运输驾驶员的处罚办法中规定,第一次超限的驾驶员将被登记在案并口头警告;第二次被发现将面临3个月的监禁;1年内超限3次以上的驾驶员,将被吊销驾驶执照,列入“黑名单”,终身不得从事驾驶行业工作。

南非非常重视车辆自动称重技术的研究工作,将电子秤应用于治理超限超载工作中。电子秤可以对时速不低于10公里的重载车辆进行自动称重,并显示在重载车辆信息管理系统上,管理部门据此对这些超重车辆进行卸载和处罚。这一技术系统在近10年来的治理超限超载工作中起到了巨大的作用,目前南非超限超载车辆的比例已下降到10%以下。

日本使用固定或移动称重设备对超限车辆进行检测,在高速公路收费站设有电子秤测量超载,大型货车还要安装货物自动测重仪。日本还实行“一超三罚”制度,即罚货主、罚运输企业、罚司机。根据日本相关法律,超过行驶证最大载重量的,处6个月以下徒刑,10万元罚款(约合人民币7400元);超过车辆总重量一般限值20吨的,处以30万元罚款(约合人民币2.2万元);禁止货运企业接受超载运输业务或指示驾驶员进行超载运输等。

【解析】考试中,本材料合为一段,在此,为了方便考生查看,我进行了分段,不同国家各自分为一段。按照我们的阅读方法来解读这则材料,实际上是案例型材料,一个国家可以理解为一个小故事,一个故事看完之后总结为一句话,注意每段的总括句,总分结构,主次关系,这样,至少每段提炼出五种做法,理解为五个对策,如果有重复的需要合并,大于五个的需要单独列出,基本的逻辑思路至少应该将每个国家表达的核心做法概括出来,再转变为对策,成为我国治超工作的启示。

作答要求:“给定资料”提到国外治理超限超载的一些做法。请简要分析这些做法对我国治超工作的启示。

要求:分析到位,言简意赅,具有针对性;不超过350字。

申论汇报材料 篇6

地方的抢盐潮引起中央的重视。3月17日下午,国家发改委、工信部等部委紧急发文称,我国食用盐等日用消费品库存充裕,供应完全有保障,各地要打击扰乱市场行为。中国盐业总公司同时启动应急工作机制,加强生产组织和销区市场管理,确保食盐供给。

随后,包括北京、江苏、浙江、广东、海南、上海等多地紧急部署稳定市场措施,并陆续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布保障食盐供应措施及澄清谣言。

随着抢盐事态严重,国家发改委等部门于3月17日下午发出紧急通知,要求各地“立即开展市场检查,坚决打击造谣惑众、恶意囤积、哄抬价格、扰乱市场等不法行为”。18日晚,各地的抢盐**逐渐趋于平静。

深层次的原因在于:

1、近年来各种灾难性事件不断发生,如:非典、H1N1、禽流感等在短时间内肆虐全球,造成严重后果和恐慌。提高了“蝴蝶效应”的敏感度;

2、政府对应对突发事件的应急能力显得迟缓,被动;

3、利益熏心的“炒客”唯利是图,见缝插针;

4、国民对政府的信任产生危机,政府也没有在第一时间进行有效地、全面地利用各种媒体进行正面引导;

5、国人“未雨绸缪”的功底深厚、常识的缺乏,成为了“盐荒”最强而有力的推手。

2、利用媒体、报纸等一些传媒的力量,澄清民众错误的认识,比如碘盐可以防辐射、海水被污染等误区

工商部门等执法部门应加大执法力度,对一些不法商贩哄抬物价的形为做出相应的处罚

联系盐业公司,保障盐的充足供应,投入更多的力量加快盐的运输,用事实打破遥言

北京市公务员申论真题

一、注意事项

1.申论考试是对应试者阅读理解能力、综合分析能力、提出和解决问题能力进行考查的考试。

2.作答参考时限:阅读材料40分钟,答卷110分钟。3.仔细阅读给定材料,按照后面提出的申论要求依次作答。

4.考生可以在本试卷的空白位置或草稿纸上打草稿,但所有题目都要在答题纸的指定位置作答,作答在其他位置一律无效!

二、给定材料

1.2008年,我国道路交通事故死亡人数为73484人,平均每小时就有8人丧命,从1998年开始,每年死于交通事故的行人超过2万人,约占总交通事故死亡人数的30%,而在城市,行人死亡的比例高达50%左右。一些斑马线甚至变成了“死亡线”:2009年5月12日,杭州市一辆在市区道路上狂飙的三菱跑车撞飞一位正在过斑马线的浙江大学毕业生谭X;7月30日凌晨,兰州市一辆飞驰的黑色桑塔纳将下班回家途中正穿行斑马线的曹X撞飞后逃逸;8月15日,福州市一辆黑色轿车撞伤走在斑马线上的一男一女,事发后,肇事者的朋友竟称:“没事,这是小事情,无非给伤者一个补偿,能了就OK了嘛。”

2.2008年我国因酒后驾驶就导致18371人死亡,76230人受伤,直接财产损失2.5025亿元。据北京市交通管理局最新发布的数量显示,2009年上半年,北京市酒后驾车大幅反弹,全市酒后驾车致死事故81起,导致97人丧生,在全市有人员死亡的交通事故中,酒后驾车所占比例高达17.3%,其中醉酒驾车共导致86人死亡。此外,本年一次死亡3人以上的重特大交通事故达11起,其中,醉酒驾车高达5起,酒后驾车为1起。酒后驾车已成为仅次于大货车的重特大事故发生的主要诱因。

3.兰州一位白发苍苍的古稀老人,在其所住小区门前的斑马线上,手持砖块,在不到4小时之内怒砸14量闯红灯的违章车,此事引起近八成的网友支持。支持者认为:虽然老人的行为从法律角度看是不合法的,但在道德层面上确实合情合理的。其实,近年来兰州市交警部门对维护斑马线的安全也做了不少工作,但仍难让市民满意。“大张旗鼓的整治行动大都一阵风,没有建立长效机制”,家住兰州的一位市民说。

4.交通电子监控设备只能拍到违章车辆,不能清晰显示驾驶员相貌,一些违章驾驶员就出钱请有驾驶证却没有车或很少开车的人代为扣分。这些“代扣族”也没有损失,因为交通安全违法行为累积计分制度的计分周期为1年,共计12分,一年违章计分不满12分,第二年则自动归零,驾驶证可继续使用。据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对3061人进行的调查显示,72.9%的人表示身边存在交通违章代扣分现象,67%的人指出,代扣分现象的存在会纵容驾驶员无视交通法规,为交通安全埋下隐患;59.4%的人认为,该现象会助长“拿钱消灾”的社会风气。

5.我国2004年5月1日颁布实施的《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九十一条对饮酒驾车、醉酒驾车的违法行为及其法律责任进行了明文规定,然而,近年来各地酒后驾驶导致的交通事故越来越多,引发社会舆论强烈关注。为此,公安部决定自2009年8月15日起,在全国开展为期两个月的专项行动,严厉整治酒后驾驶的交通违法行为,公安部强调,对酒后驾驶的处罚实行“四个一律”:对酒后驾驶机动车的,一律暂扣驾驶证3个月;对醉酒驾驶机动车的,一律拘留15日,暂扣驾驶证6个月;对一年内两次醉酒驾驶的,一律吊销驾驶证,两年内不得重新取得驾驶证,属营运驾驶员的,5年内不得驾驶营运车辆;法律法规规定有罚款处罚的,一律从重处罚。从8月15日到9月16日,一个月内,全国共查处酒后驾驶违法行为65397起,其中醉酒驾驶10711起,分别比去年同期上升了86%和91%;因酒后驾驶发生的交通事故仍达到320起,死亡118起。

有专家指出:一些地方的交通管理部门查处酒后驾驶具有集中性、阶段性、运动性特点,因此有的驾驶员就能通过关系了解到哪天查,在哪查,以逃避酒后驾车检查;即使有的“不幸”被“抓个正着”,也能想方设法通过找人说情来减轻或规避处罚。这种“打游击”的查处方式不可能杜绝酒后驾车的现象。

6.2008年10月25日晚,济南市一位行人翻越护栏过马路时,遭到多汽车碾压,当场死亡。2009年7月12日海口市一名女大学生因为翻越护栏横穿六个车道,被交警拦下告知翻越护栏横穿马路属于交通违法需接受处罚后,与交警发生口角,辱骂交警,抢夺交警摄像机准备砸在地上,同时还召来3名朋友与警方对峙,造成该路段严重堵塞。按照有关规定,交警对阻碍执法公务的行为做出了行政拘留5天的处罚并予执行。这是海南省首个因为横穿马路被拘留的行人。7.2006年6月5日,北京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公众参与公益环保活动——“为了首都多一个蓝天,每月少开一天车”活动启动,包括车友、学校、社区、企业、媒体还有环保部门参加,30万市民不开车,以绿色方式出行。2007年9月17日以“绿色出行、绿色交通、绿色奥运”为主题的首届北京市“公共交通周”及“无车日”活动启动,2008年6月23日北京市政府发布“致首都市民的一封信”,倡导并恳请市民积极选择“绿色出行”方式,践行“绿色奥运”承诺,以及“单双号”“每周少开一天车”等交通限行措施的实施,都得到了广大市民的大力支持和响应。

北京市还广泛开展道路交通安全宣传教育系列活动,以便提高广大市民的交通安全法制意识和交通文明意识。例如:每年的交通安全宣传日,数万名首都交警、志愿者等走上街头,在全市各区县的数百个宣传站,向群众宣传普及交通安全知识;交通部门开展征集“温馨交通安全提示语”活动,激发群众参与交通管理的主动性;制发《小学生道路交通安全教育读本》,科学规范小学交通安全教育,等等。8.在挪威,任何驾驶员开车,被发现血液中酒精含量超过0.05%,一律关3个星期禁闭,初犯吊销驾照1年,5年内重犯者永远吊销驾照;在日本,驾驶员血液中酒精深度超过0.05%时要判2年以下劳役,罚款5万日元,吊销驾驶执照,同时追究为饮酒驾驶员提供车辆的人、同乘者和供酒者的责任;在美国,酒后驾驶属于刑事犯罪,按照大多数州的法律,成年人体内酒精浓度超过0.08%,可以将其当场逮捕,轻则会被暂扣驾照和处以罚款,重则会被投入监狱和永久注销驾照;在法国,对酒后驾车要根据情节处以135欧元——750欧元的罚款,驾照被扣6分。如分数全被扣除,将取缔驾照且6个月后重考,如醉酒驾车,将面临2—4年牢狱之灾和4500—9000欧元的罚款。

在我国,驾驶员血液中的酒精含量大于或者等于0.2%、小于0.8%,属于酒后驾车,可处暂扣1个月以上3个月以下机动车驾驶证,并处200元以上500元以下罚款;酒精含量大于或者等于0.8%属于醉酒驾车,可处15日以下拘留和暂扣3个月以上6个月以下机动车驾驶证,并处5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罚款。相对上述国家,我国对酒后驾车的处罚要宽松一些。

9.中国酒文化可追溯数千年,本来有“斗酒诗百篇”的意蕴,渐渐演变成劝酒拼酒的不良酒风。现在酒桌上谈生意、联络感情流行的是:“感情浅,舔一舔;感情深,一口焖;感情铁,喝出血”,“会喝一两的喝二两,这样的朋友够豪爽!会喝二两的喝半斤,这样的同志够贴心!会喝半斤的喝一斤,这样的哥们儿最放心!”,“酒品如人品,不喝就是看不起人”,生意不成功!在这样的酒文化氛围下,酒后驾驶的“马路杀手”也就出现了,所以,要防止酒后驾车,必须根除酒文化。10.近年来,行人保护技术在汽车上得到了推广和发展,以降低碰撞时对行人的伤害。德国的一项研究表明:25%造成严重伤害的交通事故和60%引起死亡的交通事故都是因为车辆侧滑所致。如装配有电子稳定程序ESP的汽车,就能精确地干预制动方式,使车辆安全行驶在正确轨迹上并防止车辆侧滑。2001年以来,欧美日韩等地区和国家就实施了严格的汽车碰撞行人保护标准规定新车要安装行人保护装置。据欧洲交通安全委员会的专家估计,行人保护标准实施后,每年可挽救2000个生命,减少17000多个重伤人员。目前,我国在行人安全保护技术方面还没有相应标准,一些先进的行人保护技术因成本原因在新车中的装配率还很低。11.前些年,交通行业专注于基础设施建设,而信息化发展一直不被重视。随着政府提供信息化和工业化的融合,这个问题开始得到重视。近年来,在北京市交通建设、管理、运行中,信息技术的应用就越来越广泛。地面道路交通依靠交通流信息采集与处理系统、交通监测系统、交通控制系统,以及交通信息管理中心系统,统计分析客流、清分清算各条线路的费用;路网指挥调度中心系统,实现对乘客的指引和换乘;应急指挥系统,统一协调指挥、控制窘态发生事件的情况,平衡各线之间的关系。正是这些技术手段的广泛应用保证了网络化实行之后北京交通安全、高效、均衡地运转。12.2009年3月20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汽车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指出,我国即将启动节能和新能源汽车示范工程,由中央财政出资补贴,并支持在大中型城市示范推广混合动力汽车、燃料电池汽车、纯电动汽车等新能源汽车。这表明2009年成了新能源汽车元年,且预示着中国未来汽车产业的发展方向,更将颠覆中国人民汽车的价值取向。国内生产企业比亚迪、奇瑞、吉利、东风、长安、江淮等多家民族汽车品牌企业都在摩拳擦掌,争奇斗艳,一个百花齐放的绿色汽车时代正悄然走近人们的视野。此外,自2009年1月20日至12月31日,政府用税收优惠鼓励小排量汽车消费,对1.6升及其以下排量乘用车按5%征收车辆购置税,使越来越多的人更愿意选择符合国家发展导向、节能减排的小型车。

13.2008年7月上海市政规划院完成了首个区级非机动车交通网络规划研究,虹口区被列为该市首个非机动车网络骨架,这传递出重视设立自行车道、尊重自行车路权的积极信号。2009年8月广州市规划局公布了《广州市城市自然生态及历史文化特色区步行系统规划》,规划建成11条总长约145公里的步行廊道。将自然生态景观、商业区域、近代革命遗址全部串联起来的步行生态绿廊,可以让市民和游客徒步观赏广州最重要的自然和历史文化景观。一座城市的伟大在于它的包容,让汽车和行人各得其所。既是对行人路权的尊重,也是城市发展的重要内容。

14.绿色出行是节约能源、提高能效、减少污染、有益健康、兼顾效率的出行方式,奥运会后,北京市提出了建设人文交通、科技交通和绿色交通的公交城市。北京市交通委员会有关负责人表示,城市交通不是只为机动车服务的,而是从根本上为出行的人服务的,是为各种出行方式服务,更加绿色、环保的出行方式应该得到更多尊重和提倡,包括在时间和空间上的优先权,发展公共交通是破解城市交通拥堵困局的根本措施,尤其是要大力发展速度快、运量大、污染小、不堵车的轨道交通。到2015年,北京市19条561公里地铁线网完成后,可将中心城市1/4约880万人次的交通出行量分流到地下,届时五环路内平均步行不超过1000米就可以到达一个地铁车站,此外,目前北京正在轨道交通站点和公交枢纽附近设置自行车租赁店,预计规模将在1000个左右,车辆达到5万辆以上。轨道交通、地面公交、小汽车、步行、出租车等多种出行方式的换乘将更加便捷。15.近年来,我国城市的步行和自行车出行比例正迅速下降,如自行车出行比例就正以年均2%—5%的比例下降。自行车是北京数量最为庞大的交通工具,然而骑车容易存车难。目前,自行车存放点的数量较之前几年已大大减少,而较大的正规存车点又不是以覆盖所有人流集中的地区。如东二环附近的一条胡同里,路边就停放着很多自行车。一位骑车人说,附近只有一个写字楼下有一个地下自行车停放点,里面太挤,存取麻烦,只好直接把车停在路边,办完事赶紧跑出来,就怕车丢了。

一些城市的步行和自行车使用的道路空间也被挤压,有时道路两旁的非机动车道俨然成了机动车停车场,来来往往的自行车几乎都被挤上了机动车道冒险骑行,而过往疾驰的汽车们在毫不减速的情况下,还不停地按喇叭来表达对自行车“入侵”影响他们行驶的不满。有的地段,甚至就没有非机动车道。有的十字路口,当绿灯亮起时,行人本应理直气壮的通行,而加速行驶的右拐机动车却把行人的路挡了个严严实实,等右拐弯车辆一辆一辆走完后,路口的红灯又“无情”地亮了起来,行人只能被夹在疾驶的车流中间提心吊胆的等待绿灯再次亮起,并默默祈祷接下来的右拐弯汽车能放自己先过去。

三、申论要求

1.根据给定材料,概述我国酒后驾车现象屡禁不止的主要原因。(25分)

要求:概括准确、语言简练,字数不超过200字。2.结合给定材料中反映的城市出行问题,请你就“政府在大力倡导绿色出行方式方面应进一步做好哪些方面工作”提出建议。(25分)

要求:建议合理可行,条理清晰,字数不超过300字。3.指出有关酒后驾车的材料中哪个观点是不对的,为什么?(10分)

要求:分析准确、合理,语言简练,字数不超过200字。4.结合给定材料,以你认为减少交通事故的最重要因素为话题,联系实际,自拟题目,撰写一篇议论文。(40分)

要求:观点鲜明,主题明确,分析合理,论述深刻,语言流畅,字数不少于800字。

2009年下半年北京公务员考试申论试题参考答案与范文

一、材料概括

1.介绍问题:交通事故多,尤其斑马线上事故频发,但有人认为可以缴纳罚款或赔偿了事。

2.酒后驾车成为交通事故频发的主要原因。3.个案介绍兰州老人怒砸闯红灯违章车。

4.介绍社会上存在违章司机请人“代扣分”的现象。5.《道路交通安全法》相关规定;全国整治行动;有专家认为集中整治难以杜绝酒后驾车。

6.个案介绍行人方面:济南行人穿越栏杆;海口女穿车道并骂交警。

7.北京提倡“每天少开一天车”活动,政府号召“绿色出行”,并做了广泛宣传。

8.发达国家对酒后驾车处罚严厉,我国处罚轻。9.介绍我国的酒文化,并提出杜绝酒后驾车必须根治酒文化。

10.制定相关标准,制定针对行人的保护措施。11.当前的交通信息化建设。12.开发新能源绿色汽车。13.介绍非机动车辆骨架网络、步行走廊规划。14.北京提倡绿色出行方式,大力发展公共交通。15.面临问题:自行车、步行难。

二、作答要求

1.根据“给定材料”,概述我国酒后驾车现象屡禁不止的主要原因。(25分)

要求条理清晰、分析合理,字数控制在200字以内。

答案要点:

文化和观念方面:

①公众规则意识不强,遵守交通规则的意识淡薄;

②受我国酒文化的影响较深;

③社会至今仍未形成人人遵守交规的社会氛围;

制度和法律方面:

①立法不健全,没有相关罪名与之对应;

②现有法律法规处罚较轻,不足以起到威慑醉酒驾车的作用;

③违法成本太低,醉酒驾车屡禁不止;

④执法上依赖专项治理行动,未形成内在制度机制;

社会利益方面:

受现实利益驱使,一些人钻法律空子,存在代扣分现象。2.结合给定材料中反映的城市出行问题,请你就“政府在大力倡导绿色出行方式方面应进一步做好哪些方面工作”提出建议。(25分)

要求:建议合理可行,条理清晰,字数不超过300字。

答案要点:

第一,合理设计,建立专用于非机动车和行人的交通网络线路;

第二,提倡自行车出行,专门设置自行车停放地点,发展自行车租赁;

第三,开展交通整治工作,保证绿色出行方式的时间优先权;

第四,发展新能源汽车;

第五,做好宣传工作,加强规则意识教育,形成氛围。3.指出有关酒后驾车的材料中哪个观点是不对的,为什么?(10分)不超过200字。

答案要点:

材料9中“要整治酒驾,需根治酒文化”是不对的。原因在于:

第一,酒驾针对的是饮酒后为什么还要驾车,而不是为什么饮酒,酒文化不是根本原因;

第二,法律制度不健全才是主要原因,应主要从这些方面着手解决酒驾问题;

第三,文化是人们的一种生活方式,酒文化的形成和改变不是一朝一夕的事。

4.结合给定材料,以你认为减少交通事故的最重要因素为话题,联系实际,自拟题目,撰写一篇议论文。(40分)要求:观点鲜明,主题明确,分析合理,论述深刻,语言流畅,文字不少于800字。

解析:

今年的申论文章写作要求比较宽泛,具有开放性,难度不大。对于减少交通事故最重要的因素,见仁见智,如法律制度设置方面、文化素质方面、预防和杜绝酒后驾车方面,考生只要言之成理即可,不要担心跑题的问题。改卷时会依据观点是否鲜明,主题是否明确,结构是否完整,分析是否合理,论述是否深刻,语言是否流畅等方面分为五类卷,大多数考生只要写完并不跑题,就会在三类卷的及格分数上。要取得高分,必须注意在分析和对策部分的创新和细节安排。下面是从杜绝酒后驾车方面立意的一篇简单范文,供考生参考。

参考范文:

发挥国家管理职能 预防杜绝醉酒驾车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我国每年因醉酒驾车导致的交通事故多达数万起,成为引发交通事故最主要的因素。对交通安全实施管理,是国家的重要职能和职责所在,在交通安全管理中应充分发挥国家的作用,采取多种途径和措施解决因醉酒驾车导致的交通安全问题。

导致交通安全隐患,尤其是醉酒驾车导致的交通肇事屡禁不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我国法律规定不健全,对交通肇事罪的处罚力度太低,对醉酒驾车违法者不能起到很好的威慑作用;其次,相关部门执法不严,执法力度不够,一定程度上受到人际关系、经济利益的干扰,使很多违法者有蒙混过关、破财免灾的想法;第三,我国国民的文化思想中历来缺乏规则意识,没有形成适应现代社会需要的规则观念,从而也没有形成遵守公共规则和交通规则的社会氛围。

针对以上不同原因,从交通安全管理的角度,国家应充分发挥其管理职能,采取如下措施:

第一,完善相关法律,加大处罚力度。国家职能部门应进一步修改和完善《交通安全法》、《刑法》的相关规定,或增加新的具有可执行性的司法解释,规范交通安全管理,进一步加大对醉酒驾车肇事的处罚力度;或增加新的罪名专门对醉酒驾车肇事进行规范,以确保此类案件有法可依,并能有效遏制此类交通事故的发生。

第二,加大执法力度,做到令行禁止。我国各地交通执法部门应严格检查酒后驾驶,加强检查常态化;同时执法部门在处罚时要做到令行禁止,有法必依,无论什么人,只要触犯法律危害交通安全,都要严加惩处,决不姑息。

第三,鼓励公众参与,形成社会氛围。加强交通安全宣传力度,特别是酒后驾车、酒后伤人给人身安全带来的危害后果,使公民及广大司机深刻认识到酒后驾车、酒后伤人对生命健康的践踏。应采取有效措施保障公民参与交通安全管理与监督的权利,依靠群众的智慧,形成诚信驾驶的社会氛围,体现社会公平和对生命的无限尊重。

第四,借鉴国外经验,构建惩罚体系。有的国家对违法者施加多种惩罚措施,若发现酒后驾车,一律罚款500美元左右,并吊销驾照一年。若血液中酒精浓度超标,还面临6个月至3年监禁。我国的相关法律完全可以借鉴国外的办法,加大处罚力度,使得驾驶者在喝酒前一定要掂量后果;而对于公职人员酒后驾车的,则从重处罚,对其行为进行公示,甚至免职。

申论汇报材料 篇7

北京公务员考试申论答题技巧:答好工作汇报题

申论热点:工作汇报类题型成为申论考试中常出现的题型之一,公务员工作汇报能力也是公务员实际工作中必须具备的能力。接下来中公教育专家为各位考生奉上答好工作汇报题的方法。更多申论答题技巧,请点击北京公务员考试网。

工作汇报属于报告的一种。报告是用于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提出建议或者意见,答复上级机关的询问的公文文种。报告的特点是行文的单向性和表述的陈述性。所以在以后的题目中,我们要重点掌握报告的写作要领。

一、规范格式

有些考生回答任何题目都是一段文字,虽然简洁利落,可是内容空洞,这样一来造成采分点不突出,难得高分,二来也给阅卷老师一种社会经验欠缺,执行力差的印象。如果遇到那些对答题有格式要求的题目,损失更大,会直接扣除格式分。工作汇报类题就有自己的答题格式,一般有标题、引语、正文、结尾、落款。标题的格式有“关于„„的汇报”、“某市关于„„的汇报”,开头、正文、落款根据具体题目要求变动。如:

关于„„的汇报

××省政府:

来文(文件名和文号)已收悉。对于文中提到的问题,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引语)正文(略)特此报告/特此报告,请审阅/以上报告如有不当,请指正。(结尾)

B市政府

××××年××月××日

二、角色定位

既然是汇报,当然就涉及到汇报的主体和汇报的对象。假如设定考生为政府一名普通工作人员向上级部门汇报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成功经验,取得成果等情况。这里考生一定明确自己的定位,要学会用政府工作人员的角度看问题,站在政府的立场办事情。观点要明确,用词要规范,多用陈述性的语气,文章布局上要更加合理搭配,注意各部分的逻辑关系,做到层次分明、结构严谨、条理清楚。切不可说空话、套话,或夹杂其他的文风。

公务员行测技巧、行测题库、时事政治、申论热点尽在北京中公教育网站

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

三、审题

答题前先审题,明确题目中要汇报的内容,是问题答问题,是经验答经验,切不可主次不分,偏离了文章的主题。如题目要求汇报的是取得哪些成果。有些考生却先不断介绍背景,最后想写成果时却因为字数限制写不全,导致汇报不全面;还有不规范填写落款或干脆不写等这些都是考生可以避免的丢分点。具体来说,反映某一方面情况的报告,应写明事情经过、原因和结果;侧重总结工作经验的报告,则要对成绩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必要的分析,归纳出规律性的东西;做情况报告,应该写明工作的进展和完成情况、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经验和教训,也可简单地交代下一步工作的安排和打算;根据上级的询问作出的答复报告,一般按询问的内容作答即可。

【例一】给定资料提到了B市经济转型过程中重视解决民生问题。请你以B市政府的名义起草一份文件,向省政府汇报本市经济转型发展过程中切实解决民生问题的做法和经验。(25分)要求:格式规范,概述准确,切合题意,结构清晰,不超过600字。【参考答案】

B市关于经济转型过程中着重解决民生问题的汇报

××省政府:

我市是一座正处于经济转型期的老工业基地和资源枯竭型城市,民生问题具有特殊性和复杂性。对此,我市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取得了一些经验,现就有关情况予以汇报。

一、过去存在的突出民生问题

我市过去存在的突出民生问题主要有:一是下岗人员增加,再就业能力差;二是城市布局不合理,居住条件恶劣,基础设施老化严重;三是社会事业发展不平衡。

二、解决民生问题的经验措施

我市在解决民生问题方面已取得一些经验。

第一,引进非资源型工业项目。引进了食品加工、现代农业、电子元器件、纺织等项目,增加了财税收入,有利于逐步摆脱资源依赖。

第二,推动住房改造和新建住宅建设。投入资金,实施对连片棚户区、深陷区的改造工程,做好居民回迁、子女入学等配套服务,推动新建住宅建设,改善居民的居住条件。

第三,做好社会保障工作。争取财政资金,建立了以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和城镇最低生活保障等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保障体系。同时,落实下岗职工基本生活费和经济补偿金,保障职工的合法权益。

第四,实施“就业倍增计划”。积极采取有效措施,拓宽下岗职工就业渠道。

公务员行测技巧、行测题库、时事政治、申论热点尽在北京中公教育网站

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

今后一段时期,提高社会保障标准、缩小城乡差距、解决就业问题仍是政府工作的重点。在“十二五”期间,我市将加大政策倾斜力度,采取切实有效措施解决好各项民生问题,让老百姓及时、充分地享受转型发展的现实成果。

B市政府

××××年××月××日

考生在平时的复习当中一定要多练习,对照给定答案分析自己的不足,只有不断练习在考试中才能下笔如有神,考出高分。

文章来源:中公教育北京分校

申论汇报材料 篇8

【来源:联创世华 编辑:hanbing 更新时间: 2009-10-11 14:31:00 点击数:857 】

回答此类热点问题,要提及“就业是民生之本”这一重要观点。解决就业问题的举措:

a 国家应做到——加强宏观调控,扩在就业门路,发展第三产业,完善社会就业服务体系。

b 企业应做到——调整国有企业布局,发展劳动密集型企业。

c 农村应做到——发展城镇化;发展劳动密集型企业,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化转移。

d 个人应做到—— 提高自身素质,提高职业技能,转变就业观念;

一、就业难问题

(一)、形成就业难的原因

客观上,一方面,经济增长的就业弹性在逐年下降(即高增长低就业);另一方面,劳动年龄人口大量供给,即劳动力资料过剩。具体说:

1、没有形成全国统一的、开放的、竞争的、有序的劳动力市场,尤其是城乡劳动力市场的分割,使劳动力自由流动存在体制性障碍。

2、劳动力市场供求不匹配,这在大学生就业难上表现得尤为突出。

3、劳动就业岗位创造乏力,对劳动密集型产业促进不够,对既符合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又能增加较多就业的公共卫生、城市环保及社区服务等行业挖掘不够。

4、劳动力市场有些政策还没有到位,劳动管理、户籍制度和社会保障体制改革滞后,就业领域存在着劳动权益不平等现象。

(二)、对策

我国实行积极的就业政策,确立了“劳动者自主就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的就业方针。各级政府通过坚持发展经济、调整经济结构、深化改革、协调发展城乡经济以及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促进就业,并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千方百计增加就业,扩大就业规模,努力把失业率控制在社会可承受的限度内。

1、通过发展经济扩大就业。政府始终将促进就业作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任务,将控制失业率和增加就业岗位作为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坚持实行扩大内需的方针,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 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并积极调整经济结构,提高经济增长对就业的拉动作用。

2、发展第三产业,扩大就业容量。坚持把发展服务行业作为扩大就业的主要方向,鼓励发展社区服务、餐饮、商贸流通、旅游等行业,更多地增加这些行业的就业岗位。

3、鼓励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拓宽就业渠道。注重发挥劳动力资源优势,积极发展具有比较优势和市场需求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和企业,特别是就业容量大的私营、个体经济和中小企业。

4、发展灵活多样的就业形式,增加就业途径。鼓励劳动者通过灵活多样的方式实现就业,积极发展劳务派遣组织和就业基地,为灵活就业提供服务和帮助。

5、建立市场导向的就业机制。积极培育和发展劳动力市场,逐步确立企业作为劳动力市场的用人主体、劳动者作为供给主体的地位。同时,协调推进社会保障制度、住房制度、户籍制度等项改革,改善劳动力市场发展的客观环境,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劳动力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

6、运用财税、金融等政策扶植再就业。为下岗失业人员自谋职业,实行免征税费和小额贷款扶持政策。为鼓励服务型小企业吸纳下岗失业人员,实行社会保险补贴政策和减免税收政策。为帮助就业困难对象,实行再就业援助。为鼓励国有大中型企业分流安置富余人员,实行税收鼓励政策。

7、加大再就业资金投入。各级政府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在预算中安排专门资金,加大再就业资金投入。中央财政专门安排资金,对中西部地区和老工业基地给予补助。

8、努力提高劳动者素质。政府通过多种途径,积极发展各类教育与培训事业,实行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并重的制度,全面提高劳动者的就业能力、创业能力和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

二、大学生就业难问题

1、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原因

(1)、经济发展提供的就业岗位有限(高增长低就业)

(2)、教育模式与产业结构不相适应

(3)、高校专业结构调整的滞后

(4)、分配派遣中的某些障碍

2、对策

(1)、进一步深化教育体制改革

(2)、加强对大学毕业生提供政策咨询、职业指导、职业介绍以及档案管理“一条龙”服务

(3)、加强对失业高校毕业生的管理和服务

上一篇:竞选团委委员的演讲稿下一篇:致爷爷奶奶的一封家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