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政治必背知识点(精选8篇)
考研政治必背知识点 篇1
考研政治 | 马原知识点大题模板必背
考研政治中,马原是很重要的版块,在大题中马原出现的位置一般都有34题,内容经常变,但是考察的知识点比较集中,下面我们就来看看考马原知识点大题的万能模板。
▶辩证法:矛盾对立统一
也叫同一性斗争性原理,背了那么久,你会才发现:其实只考同一性,就六个字:反义词,求转化。
模板如下:
2010年34题
第二问,真理与谬误、成功与失败是对立统一的关系,它们互相包含又能在一定条件下互相转化。梅兰芳对剧情本身有着深刻的理解。自身具有深厚的艺术实践功力,所以能化险为夷,变失败为成功。
第三问,我们要正视失败和错误,认真总结经验教训,根据实际情况采取恰当的措施和办法加以应对,促成事物朝有利的方向转化。
扩展:2012年34题
第二问,这个没有真正的错误,只有被忽略的智慧。
2011年34题
第二问,“运用矛盾分析方法说明”“没有退路就多想出路”。
以此类推,只要有反义词的都可以用,要注意读题干,另外要注意的是,谁才能让矛盾对立面转化,必须是人,怎么转化,一个是发挥主观能动性,认识和和利用规律,一个是转化的方向,朝着有利于人的方向转化。
还有记住,矛盾的原理的方法论意义就一句:在对立中把握同一,在同一中把握对立。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也叫共性和个性,这个是矛盾分析法的精髓。
2012年34题
任何事物都是共性和个性的统一,共性寓于个性之中,个性中包含共性。
人们的认识就是从个别到一般、再到个别的过程。“碎花瓶理论”是对碎花瓶这一个别事物中所包含的一般特征的概括和反映,这就使得人们能够举一反三地认识和处理其他事物。
2012年34题
第二问,(2)矛盾是普遍存在的,生产生活中出现垃圾是不可避免的。我们要正视矛盾,只有在正确认识和解决矛盾当中才能推动事物发展。矛盾又具有特殊性,不同事物矛盾要用不同的方法来解决,把垃圾“变废为宝”可以有多种办法,垃圾分类就是一种有效的“出路”。(注:如果考生从矛盾转换的角度论述,可酌情给分,最高不超过4分。)
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原理的方法论意义也是一句话: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举例09年34题
第二问,(2)华佗对症下药的故事对我们的启示是:分析矛盾的特殊性是科学的认识事物的基础和正确地解决矛盾的关键。“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就是要求我们具体分析具体事物在其运动中的矛盾即每一矛盾的各个方面的特点,用不同的方法解决不同的矛盾。
矛盾原理还有内因和外因,方法论:独立自主。
矛盾原理还有不平衡性,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方法论:抓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兼顾次要矛盾和矛盾的次要方面。
其实这恰恰是打通辩证法和认识论的一个点,辩证法就是认识论,认识论就是辩证法。
“丁玲识成仿吾,九方皋相马”就是用了这个点,第一次飞跃(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条件就是在占有丰富的感性材料的基础上,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这个过程就是在抓主要矛盾,抓本质。你懂的。
▶联系和发展
关于联系和发展,大家只要背这个两个组合的真题答案模板即可:
2014年34题
答案:(1)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是普遍联系的,事物的普遍联系是通过中介实现的。事物的相互联系即相互作用构成事物的运动变化发展。本案例中,秸秆养菇——菌渣制肥——林果肥育——生态改善形成了环环相扣的产业链“大循环”,“巧”就巧在人们能敏锐地发现事物固有的联系,并能动地建立新的联系,进而利用这种联系来促进事物的良性发展。
(2)上述事例给我们的启示主要有:要从联系的观点看问题,把握事物的普遍联系;要从发展的观点看问题,从发展中找出路;要运用矛盾分析方法,找出解决矛盾的正确办法;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勤于实践,勇于创新。
2006年34题
(2)所谓辩证地思考问题,就是用联系的、发展的、全面的观点,特别是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从对立中把握统一,从统一中把握对立。守河堤老兵不受已有思维定势的束缚,根据实际中的具体情况,提出解决问题的新思路,其见解对我们的启示是,对任何问题都要加以辩证地思考,多角度的或从相反方向去思考和解决问题。举出历史上或现实生活中有关逆向思维和“换位思考”的一个事例(故事亦可),说明所蕴含的辩证思维特征。
▶认识论
认识论的这个版块最重要的是搞清楚认识的本质是什么,主客体的关系,把认识理解成一个过程,两次飞跃无限循环的过程,另记住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有模板题目,今年认识论的几率很大,加油。
▶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
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3、实践是检验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的标准;
4、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总之,实践是认识的起点,也是认识的归宿,是全部认识的基础。
▶认识的基本规律
从实践到认识: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第一次飞跃)
从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飞跃,必须具备两个基本条件:一是勇于实践,深入调查,获取十分丰富和合乎实际的感性材料。这是正确实现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基础。二是必须经过理性思考的作用,将丰富的感性材料加工制作,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才能将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
从认识到实践: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第二次飞跃)
实现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①要从实际出发,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原则;②要把关于客观事物本质和规律的认识同主体自身的需要和利益的认识结合起来,形成正确合理的实践观念;③要把理论的正确性与现实的可行性统一,寻求实现理想客体的具体途径和工作方法;④理论必须被群众掌握,内化为群众的自觉行动。
▶认识过程的反复性和无限性
认识的发展过程还表现在认识过程的反复性和认识发展的无限性上。
(1)认识过程的反复性是指,人们对于一个复杂事物的认识往往要经过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再由理性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这是因为在认识过程中始终存在着主观和客观的矛盾。从客观方面看,事物的各个侧面及其本质的暴露有一个过程;从主观方面看,人的认识能力有一个提高的过程。
(2)认识发展的无限性是指,对于事物发展过程的推移来说,人类的认识是永无止境、无限发展的,它表现为“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无限循环,由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不断推移的永无止境的前进运动。
上述科学发现过程在认识论上对我们如何发现和发展真理有哪些启示?
2001年马原
答案:(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检验真理的标准。人们对物质结构的认识来源于实践,关于物质模型的理论是否正确只能通过实践来检验。实践标准既有绝对性,又有相对性。“3夸克模型”是当时条件下人们实践所形成的真理性认识,然而实践标准本身又是不断发展的,丁肇中博士进行的新的实验,提出了由4种夸克组成基本粒子的新理论,取代了旧理论。
(2)在发展着的实践中,人们对真理的认识是无止境的,永远不会停留在一个水平上。4夸克理论的发现,也没有结束真理,还会有5夸克、6夸克等等新理论。
(3)人们要发现和发展真理,必须充分发挥主体能动性,发扬创新精神,不要被已有的理论和实践所束缚,敢于对现有理论提出质疑,善于思考,敢于实践,创造出新的理论与新的事物。
北京海翔智库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5年,总部设立在首都北京,是一所专注北京地区985、211、及各个特色类艺术院校的考研培训机构。主要从事考研辅导和专业课资料研发,并且花巨资聘请了各大名校硕士博士研究生,成立了专门的考研资料信息室,倾注了学长学姐们的大量心血和成功经验,致力于为考研学子服务!
考研政治必背知识点 篇2
一、依法行政和依法执政
“依法行政”和“依法执政”都强调“依法”, 强调法律在社会生活中的权威, 都是依法治国的重要内容。依法行政是依法执政的重要环节, 依法执政是依法行政的前提。两者的主体都为实现和维护人民的根本利益服务, 都努力在人民群众中树立良好的形象和威望, 但两者也有不同点。
1. 两者的含义、主体不同。
依法行政是指政府及其工作人员的权力由法律授予, 行使行政权力必须依据《宪法》和法律规定。依法执政是指中国共产党要领导立法, 带头守法, 保证执法, 不断推进国家生活法制化、规范化, 从制度上、法律上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实施。依法行政的主体是各级人民政府及其工作人员;而依法执政的主体是中国共产党。
2. 两者内容不同。
依法行政的“政”, 应为政务之“政”, 即国家权力部门赋予的行政工作, 依法行政要求各级行政机关要严格按照法律、法规履行相应的行政职责;依法执政的“政”, 则为政权之“政”, 即组织和领导国家政权, 它要求执政党要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活动, 不能凌驾于民意之上。
3. 遵循的原则不同。
依法行政要求各级人民政府及其工作人员要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依法执政要求中国共产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 充分发挥领导核心作用。
二、代表议案和建议
人大代表是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 代表人民的利益和意志, 有依法向本级人民代表大会提出议案和建议、批评和意见的权利。但是, 在代表工作实践中, 有些代表对议案和建议区分不清, 往往将议案与建议混为一谈。为了提高代表议案提出和处理的质量, 现将代表议案和建议的区别总结如下。
1. 内涵不同。
代表议案是指有提议案权的机关和个人依照法定程序, 提请本级人民代表大会会议或者人大常委会会议进行审议并作出决定的议事原案。而代表建议既可以向人大及其常委会提出, 又可以向其他国家机关、组织及个人提出, 在实践中, 代表建议更多的是向政府及其部门提出。
2. 提出的主体不同。
根据代表法和地方组织法的规定, 代表议案必须由代表按法定的联名人数提出。而代表建议可以由代表个人提出, 也可以由代表联名提出。
3. 指向机关不同。
代表议案的指向机关只能是本级人民代表大会, 而代表建议既可以向人大及其常委会提出, 又可以向其他国家机关、组织及个人提出, 在实践中, 代表建议更多的是向政府及其部门提出。
4. 书写形式不同。
代表议案必须有案由、案据和方案, 即写明需要解决的问题、提出问题的依据, 以及解决问题的方案, 如果提出法律案就必须附有法律草案。而对代表建议的书写要求则宽泛得多, 没有具体的法律规定, 往往以“把事情说清楚”为标准。
5. 提出的时间不同。
代表议案一般在大会会议期间提出, 符合议案基本条件、准备成熟的, 也可以在大会闭会期间提出。而代表提出建议没有时间限制。
三、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中国共产党是我国的执政党, 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国家权力机关。在日常生活中, 许多人常常把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混淆起来, 其实它们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
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大会。1921年,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简称“一大”) 在上海召开, 刚开始是每年举行一次, “六大”至“七大”因为战争原因间隔近10年, “七大”至“八大”间隔了11年。自此根据《中国共产党章程》的有关规定, 中国共产党的全国代表大会每五年召开一次。截至2007年中国共产党召开了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党的全国代表大会是党的最高权力机关。党的全国代表大会选举产生的中央委员会, 就是我们平时简称的“中央”、“党中央”或“中共中央”。在全国代表大会闭会期间, 中央委员会执行全国代表大会的决议, 领导党的全部工作, 对外代表中国共产党。党的第几次全国代表大会选举产生的中央委员会, 就是第几届中央委员会。党的中央委员会一般每年召开一次全体会议。这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全会”或“中央全会”。一般来说, 每一届中央委员会总共召开五至六次全体会议, 分别简称为“一中全会”、“二中全会”、“三中全会”、“四中全会”、“五中全会”等。著名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就是中国共产党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选举产生的中央委员会举行的第三次全体会议, 这是在中国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代表人民行使国家权力。1954年,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每五年举行一次, 到现在, 共举行过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5年选一届代表, 1年开一次会。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资格具有广泛性, 无论是共产党员或民主党派人士、无党派人士、宗教界人士等, 只要当选为代表, 就可以参加。而中国共产党代表大会只有党员才可参加。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 党的会议在报告中制定了路线、方针、政策, 党的会议闭幕后, 人民代表大会 (政协会议同时召开, 参政、议政、监督) 才能召开, 人民代表大会必须紧紧围绕党的代表大会上通过决议的路线、方针、政策, 制定和通过国策及法律等。因此, 一般是先召开党的代表大会, 再召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体现中国共产党对国家的领导。
四、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 我国宪法规定:“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 设立自治机关, 行使自治权。”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都是民族自治地方, 根据《宪法》第一百一十六条的规定, 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有权依照当地民族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特点, 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都是地方立法行为, 条例的法律地位相当于地方性法规, 属于地区性和局部性法规, 其法律效力仅限于自治权管辖的范围。自治区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 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后生效。自治州、自治县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 报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后生效。但两者也有一定的区别。
自治条例通常规定有关本地区实行的区域自治的基本组织原则、机构设置、自治机关的职权、工作制度及其他重大问题。自治条例是民族自治地方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综合性的基本依据和活动准则;单行条例是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根据区域自治的特点和实际需要制定的单项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第六十六条第二款对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的立法权限作了特别规定, 即“可以依照当地民族的特点, 对法律和行政法规的规定作出变通规定, 但不得违背法律和行政法规的基本原则, 不得对宪法和民族区域自治法的规定以及其他有关法律、行政法规专门就民族自治地方所作的规定作出变通规定”。
五、人大监督和政协监督
人大监督和政协监督都属于我国的行政监督体系中的外部监督, 目的都是维护人民的根本利益, 都有助于发扬民主促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但两者还是有着一定的区别。
1. 监督性质不同。
人大监督是权力监督, 其监督具有法律约束力;人民政协不是国家机关, 其监督不具有法律约束力, 是一种民主监督。
2. 监督对象不同。
人大监督的是国家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的工作及《宪法》和法律的实施。政协监督的是《宪法》和法律的实施情况、重要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情况、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履行职责情况。
3. 监督方式、结果不同。
人大监督是通过其他国家机关向其报告工作进行监督;政协监督的基本形式是提出建议和批评。人大监督既保证了人大作为“议行合一”的机关, 集中统一行使国家权力, 又保证了国家机关之间能够明确责任, 分工合作, 协调一致地进行工作;政协监督有利于协助国家机关进行工作, 提高效率, 克服官僚主义。
六、宗教和邪教
邪教和宗教都是唯心的, 但邪教并不是宗教, 它与宗教有着天壤之别。
1. 含义、本质不同。
宗教是人们对现实生活虚幻的反映, 是一种唯心主义世界观, 又是一支不可忽视的社会力量;而邪教是冒用宗教旗号, 宣传迷信邪说, 蒙骗群众, 非法聚敛财物, 进行违法犯罪活动的邪恶势力, 其本质是反人类、反社会、反科学。
2. 特征不同。
宗教有规范的经典、严格的戒律。如基督教有《圣经》, 伊斯兰教有《古兰经》, 佛教有佛经。这些经典一般阐述有关宇宙的生成、人类的起源、人生的意义、命运的安排等内容, 教导人们如何遵守教规, 忠于特定的神灵。而且众信徒是平等的, 没有任何超越众生的特权。而邪教一般没有自己的经典, 它的零散的教义教规大多数是从宗教中生吞活剥下来的。邪教大搞精神控制, 邪教教徒对邪教教主比对任何超自然的神灵都更加崇拜。邪教教主往往自称是神灵转世, 自命不凡, 凌驾于众信徒之上。
3. 影响不同。
高中政治知识点归纳及学习方法 篇3
一、考点归类
1.第一单元经济生活
考点1:商品的含义及基本属性。考点2:货币的概念、本质。考点3:货币的两个基本职能。考点4:纸币的含义及发行规律。考点5:信用卡的功能。考点6:外汇和汇率的含义。考点7:树立正确的金钱观。考点8:供求关系对商品价格的影响。考点9:价格与价值的关系。考点10:商品价值量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考点11:价值规律的内容及表现形式。考点12:价格变动对人们生活和生产经营的影响。考点13:收入水平、物价水平等因素对消费水平的影响。考点14:消费类型。考点15:消费结构的含义与恩格尔系数。考点16:树立正确消费观,做理智的消费者。
2.第二单元生活与消费
考点1:生产与消费的关系。考点2:大力发展生产力的意义。考点3:公有制主体地位的体现。考点4: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内容,实行这一制度的原因。考点5:企业的含义。考点6:公司的含义及形式。考点7:树立正确的就业观。考点8:劳动者依法享有的主要权利。考点9:依法维护劳动者权益的途径。考点10:储蓄存款的种类。考点11:我国的商业银行及主要业务。考点12:比较储蓄、债券、股票、商业保险几种投资理财方式的异同。
3.第三单元收入与分配
考点1:按劳分配的基本内容和要求。考点2:按个体劳动者劳动成果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考点3:我国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的客观必然性。考点4:收入分配公平的主要表现和意义。考点5:我国财政的作用。考点6:财政收入的来源。考点7:财政收支关系的三种情况。考点8:税收的含义。考点9:税收的基本特征。考点10: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
4.第四单元面向市场经济
考点1:市场在配置资源中的积极作用。考点2:规范市场秩序的措施。考点3:市场调节的局限性。考点4: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考点5:我国宏观调控的含义、主要目标和手段。考点6:科学发展观的内涵。考点7: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主要措施。考点8:经济全球化的含义、主要表现及其影响。考点9:世界贸易组织的作用、基本原则。考点10:对外开放必须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原则。
二、学习方法
(一)经济学
1.对于经济学除了要掌握各个知识点,还要计算,对于知识点大家只要记住,就可以了。但是,计算题,需要你掌握好计算方法,比如,个人所得税的交纳方法,得自己去理解,不可胡乱计算。对于知识点的记忆,需要我们自己整理出要点,在头脑中有一个大体的框架。
2.我把知识点整理如下
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包括三课:第一课:神奇的货币;第二课:多变的价格;第三课:多彩的消费,以及综合探究——正确对待金钱。
第二单元生产、劳动与经营,包括:第四课:生产与经济制度;第五课:企业和劳动者;第六课:投资的选择;以及综合探究——做好就业与自主创业的准备。这个就是知识体系,学完每一章都要做好知识体系,要不然你的知识在头脑里是凌乱的,考试时也是乱的,答题时就没思路。
(二)哲学板块
建立知识体系,掌握好各个原理及方法论,只要能记住那些理论,考试就没问题。
我把哲学核心考点整理如下:
1.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是世界观的理论体系。
2.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3.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作用。
4.科学主义、人本主义。
5.世界的物质性和人的实践活动。
6.事物发展过程中的量变和质变
(1)概念:(质是起点前提)
①质是一事物成为它自身并区别于他事物的规定性,质和事物的存在是直接统一的。
②量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规模、程度、速度以及它的构成成分在空间的排列组合等可以用数量表示的规定性,量和事物的存在不是直接统一的。认识量是认识事物的深化和精确化。
③度是事物保持自己质的量的范围、幅度和限度。认识度要掌握适度原则。
(2)量变和质变既相区别又相联系。
其区别的标志是事物的变化是否超出度。把同质的事物区别开来的依据是事物的属性和量。
(三)高三政治学板块
1.我国的国家制度
我国的国体和政体。国家的国体、政体及其相互关系:国家的政体反映着国体。适当的健全的政体,对于维护和巩固统治阶级的统治地位,实现其阶级利益和意志,具有十分重要的积极作用。国家政体具有一定的相对独立性。一国的历史、阶级力量对比、传统习惯、国际环境等,也在不同的程度上影响国家的政体。因此,在相同性质的阶级掌握政权的条件下,不同的国家也会采取不同的政权组织形式。
我国的国家性质是人民民主专政,这是我国的国家阶级性质的体现,是我国的国体。它表明,我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国家。
2.我国的民族与宗教
(1)民族的基本特征
民族的基本特征:共同的语言;共同的地域;共同的经济生活;共同的心理素质。民族的这些基本特征是互相联系、互相依存的,它们是识别民族的依据。
(2)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是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
三、关于答题的方法
1.选择题要相信自己的第一印象,除非你很肯定你选的是错的,否则别乱改。
2.大题。简答类是最简单的大题一类,你只要将知道的相关知识点答上去就可以了。分析类,是相对难一点的,这类考的是灵活运用知识点的能力,第一步,先看问题,找到答题范围。第二步,吃透材料,读懂材料的中心意思,然后,勾画一些关键词,找出这些关键词里面蕴涵的知识点。第三步,找出切合题意知识点,开始作答。切忌不可杂乱无章地答题,分条做答,标上序号,这样阅卷老师看来起舒服,给分也就多。辩解类,就不是一般人能拿满分的了,但是很少出,若出到了这就需要看你平时的综合分析能力了。这类题也是给你一段材料让你来评价材料中的事件,谁对?谁错?为什么对?为什么错?我们自己又应该怎么做?凭着你对知识点的熟悉,稍加思考和判断,最后整合一下,答出知识点,再用自己的话阐述一下,就可以了。
高考政治必背知识点总结 篇4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制度
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确立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
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国家宏观调控的目标与手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 注:考点中要注意的问题
1、只有商品才有价值,价值是商品所独有的,有价值就一定是商品,是商品就必有价值。
2、商品的使用价值与价值是商品所不可缺少的,如果假冒伪劣就不能视为商品。
3、个别劳动生产率、个别劳动时间与价值无直接关系,但存在间接关系,将会对社会劳动生产率产生重要的影响。商品的价值量有单位商品价值量和一定时期内创造的价值量之分,但多数情况下是指单位商品价值量,要注意分清。
4、如果l只羊=10斤大米成立,这是不考虑供求关系变化情况下,得出价值相等。
等式的右边是等价物,是直接的物物交换,买与卖同时进行即W-W.
5、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可以是一般等价物,也可以是货币,这时买与卖分离。货币产生后,交换媒介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即W-G-W.
6、纸币不能执行价值尺度,有贮藏手段职能。除执行价值尺度外,必须是现实的货币。纸币不是观念中的货币,是货币符号。假币不是纸币。
7、价值的表现:交换价值、等价物、一般等价物、价格都是商品价值的表现。
等价物-----般等价物-----货币
交换价值←---价格
8、流通中所须的货币量是指实际所需要的货币量。由于货币是指金银贵金属货币,因此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也是指金属货币量
9、物价上涨不一定是通货膨胀引起的。通货膨胀一定会引起物价上涨。
10、价格变化是受多方面因素影响的:根本性的因素快(定因素)是价值
高二政治必背知识点总结 篇5
易错误区一:追求个人利益就是坚持个人主义,人生就会失去价值。
解析:人生价值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二是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追求正当的个人利益不能简单地称之为是坚持个人主义,人们追求正当的个人利益有利于推动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这与实现个人的人生价值不仅不矛盾,而且还有利于更好地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易错误区二:坚持集体主义就应当放弃个人利益。
解析:在社会主义社会,集体主义是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处理个人和集体关系的基本准则,这一准则的要求之一是在保证集体利益的前提下,把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结合起来,因此,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坚持集体利益并不否认个人利益,更不是说一定要放弃个人利益。
易错误区三:马克思说:“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因此,不管在什么情况下,维护个人的利益都是正当的。
解析:在社会主义社会,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一方面,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互为前提而存在,另一方面,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互相促进而共同发展。但是,集体利益是全局利益、长远利益的体现,而个人利益一般表现为局部利益和眼前利益,二者也会发生矛盾,当国家、集体和个人利益发生矛盾时,个人利益要服从国家和集体利益,必要时还需要牺牲个人利益来维护国家和集体利益;如果把个人利益放在第一位,把国家集体利益放在第二位,甚至不惜损害国家和集体利益来满足个人利益,就是不正当的。
二、对“人生价值”认识上的易错误区
易错误区一:主观能动性发挥得越充分,实现的人生价值就会越大。
解析:(1)在相同的客观条件下,主观能动性发挥得越充分,个人主观条件越成熟,为社会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就越大,实现的人生价值也就会越大;反之,若客观条件不具备,个人主观条件不成熟(或人生价值观不正确),只讲索取不讲贡献,在这种情况下,即使主观能动性得到了充分发挥,也不一定能实现人生价值,甚至可能还会对社会产生一定的危害。
(2)要实现人生价值,就必须具备一定的客观条件,良好而又必要的客观条件为人们实现人生价值提供了基本保证,我们应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利用客观条件,创造主观条件,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才会在实践中实现人生价值。
易错误区二:实现人生价值必须树立崇高的理想,有了崇高理想,就能实现人生价值。
解析:(1)崇高的理想是人生的精神支柱,一个人树立起崇高的理想,有了坚定、正确的方向,才可能把个人的前途与国家和人民的前途、命运结合在一起,选择自己正确的人生道路,展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2)理想和人生价值的实现都需要一定的主、客观条件,在主、客观条件具备的情况下,通过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才可能实现人生价值;在主、客观条件不具备的条件下,更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必要的主、客观条件,并通过艰苦奋斗,最终才可能会实现人生价值,否则,即使有了崇高理想,也不一定能实现人生价值。
易错误区三:一个人的道德水平越高,其人生价值就越大。
解析:(1)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一个有良好道德品质的人才会努力为社会做贡献,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而道德素质不高的人,即使有知识也不能为社会作出更多的贡献,道德堕落的人,还会给社会带来一定的破坏性。所以,道德水平的高低,对人生价值的实现意义重大。
2018年中考政治必背知识点 篇6
一、“四主”类
1、我国“一国两制”中的国家主体是坚持社会主义制度。
2、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主体是公有制。我国分配制度的主体是按劳分配。
3、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4、先进生产力的主要标志是科学技术。
5、我们参与经济生活的主要表现于日常生活的消费和理财。
6、我国经济大舞台上的主角是公有制经济。我国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是国有经济。
二、“基本”类
1、我国的基本国情是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2、我国的基本国策有对外开放、计划生育、保护环境。
3、最终实现祖国统一大业(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是“一个国家、两种制度”。
4、我国人口现状的基本特点是人口基数大、新增人口多、人口素质偏低。
5、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依法治国。
6、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是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7、公民基本道德规范是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
8、公民必须履行的基本义务是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维护民族团结、维护国家统一。
9、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P37
10、我国环境的基本状况:从总体上看,我国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已初步得到遏制,部分地区有所改善,但目前我国环境形势依然相当严峻,不容乐观。
11、我国资源的基本国情:自然资源总量大、种类多,但人均资源占有量少、开发难度大;开发利用不尽合理、不够科学,由此造成的浪费、损失十分严重。
12、“两个基本点”是: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
13、我国坚持和发展社会主义的基本经验和必然要求是: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
14、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的基本要求:有法可依(立法)、有法必依(守法)、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执法)。
三、“基础”类
1、发展两岸关系和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2、我国人民团结奋进的共同政治基础:四项基本原则。
3、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公有制。
4、文化建设的基础工程:发展教育和科学。
5、发展科技和培养人才的基础是教育。
6、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是自然资源。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是大自然。
7、人民民主专政国家政权的基础是工农联盟。
8、在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中,处于基础地位的是物质文明的发展。
9、国家立法活动的基础是宪法。普通法律的立法基础:宪法
四、“根本”类
1、国家的根本任务是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2、改革的根本目的是要在各方面形成与……充满生机和活力。(P38)
3、全国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是四项基本原则;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是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
4、中国发展的根本基点是独立自主、自力更生。
5、一个民族最根本的事业是教育。
6、实现经济振兴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大计是发展科技、教育。
7、我国的根本政 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8、我国的根本制度是社会主义制度。
9、依法治国的根本依据是宪法。国家的根本大法是宪法。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是宪法。
10、国家生活中的根本问题有国家性质、根本制度、国家根本任务、基本经济制度等。
11、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是共同富裕。
12、发展社会主义文化首要的和根本的要求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13、繁荣社会主义文化的根本保证是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14、提升广大人民的综合素质和我们国家的综合国力的根本是发展教育和科学事业。
15、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发展先进文化的根本任务)是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培养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
16、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根本原因:生产力水平还比较低。
17、解决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根本途径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
18、从根本上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
五、“本质”、“实质”、“性质”类
1、我国改革的实质(性质):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2、人口问题、资源问题、环境问题的本质:发展问题。
3、社会主义本质的一个东西是:共同富裕。
4、我国的国家性质: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我国的社会性质:社会主义社会。
六、“最”类
1、两岸统一的最佳方式:一国两制。
2、我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立法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3、社会主义最大的优越性:共同富裕。
4、最富有责任心的人的共有情感:面对责任不言代价与回报。
5、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为了祖国的统一和繁荣结成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
6、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科学技术。
7、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培育民族精神最重要的是:要结合时代和社会发展要求,不断为之增添新的富有生命力的内容。
8、在国家法律体系中具有最高法律地位和效力或最具权威的是:宪法。
9、最能考验公民责任意识的是:国家处在危难时刻。
七、“集中”、“集中体现”类
1、社会责任感的集中体现:不言代价与回报地履行责任。
2、中国共产党先进性的集中体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3、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经验,集中到一点,就是要毫不动摇地坚持党在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4、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科学技术。
5、中华民族精神在新的时代条件下的集中体现:大庆精神、“两弹一星”精神、抗洪精神、载人航天精神、抗击非典精神、三峡移民精神等。
6、体现共同富裕原则的经济成分:集体经济。
7、艰苦奋斗集中表现为创业精神。
八、“决定”类
1、决定一个国家民族未来的事业是:教育。决定人们一生命运的事业是:教育。
2、实现现代化具有决定性意义的一条就是: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 质的轨道上来。
3、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是:科技创新能力。
4、我国实行的基本经济制度的决定因素是:社会主义性质和初级阶段国情。
5、我国实行的分配制度的决定因素是:基本经济制度。
九、“制度”类
1、我国的根本制度是:社会主义制度。
2、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3、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4、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是: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5、我国的分配制度是: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6、我国的两种制度指的是:社会主义制度和资本主义制度。
十、“核心”、“中心”类
1、社会主义道德的核心是:为人民服务。
2、基本路线的核心内容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
3、我国现代化建设各项工作的中心:经济建设。一个中心指的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4、依法治国的核心是:依宪治国。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爱国主义。
5、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是: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
6、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是中国共产党。
十一、“关键”类
1、控制人口增长的关键是:少生。
2、解决一切问题的关键是发展,即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者。
3、对于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增强我国的经济实力、国防实力和民族凝聚力,具有关键性作用的是:国有经济。
十二、“目的”、“目标”类
1、基本路线确定的奋斗目标: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2、改革的根本目的是:要在各方面形成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相适应的比较成熟、比较定型的制度,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充满生机与活力。
3、在实际工作中,要牢牢把握大局的目的是:发展。
4、我国实行计划生育的根本目的是: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5、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教材P114“六个更加”。
6、实现共同理想的必然趋势和最终目的:实现最高理想(共产主义)。
十三、“原则”、“原因”类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原则: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参与管理。
2、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
3、四项基本原则: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4、发展两岸关系的原则: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5、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共同富裕。
6、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原则:集体主义。
借助互联网打造知识型政治教学 篇7
一、为什么政治教学不受欢迎
政治教学当前面临的最大尴尬在于学生不喜欢政治课, 就如同失去了观众的演员一样。笔者以为导致政治教学不受欢迎的根本原因在于教学内容存在着先天缺陷。目前的教材本身存在很多问题, 主要表现为:书本薄, 内容少, 有效内容更少, 并存在脱离实际的倾向。如经济常识中对于现实经济现象关注太少, 且原则内容多而具体内容少, 缺乏可操作性;哲学常识对于哲学史上的基本观点涉及太少, 历史上那么多的哲学大家被全部屏蔽, 大大地削弱了哲学常识的思辨性;政治常识中对于我国政治体制的运行和改革涉及太少, 对目前国家发展的状况涉及太少等。内容上的缺陷给学生留下了“政治就是条条框框”的印象。有人认为因为政治太抽象所以学生不喜欢。其实抽象性是政治的最大特点, 没有抽象性政治学科就失去了灵魂。对这些高度抽象的东西学生却表现出高度的兴趣, 下课之后还有学生追着要和我辩论。所以解决政治课的困境不在于如何把抽象的东西变成直观的, 而在于如何把抽象的东西讲出让学生感兴趣的内容来, 所以政治课目前的困境是由教材的内容缺陷所决定的, 只有改革和充实教学内容, 提高课堂的知识含量, 打造知识型政治教学, 让学生觉得学习有用, 政治教学改革才有成功的希望。互联网就是我们充实教学内容, 打造知识型政治教学的强大工具。
二、借助互联网打造知识型政治教学
互联网拥有其他教学工具所不具备的特点:开放性、互动性和共享性。因其开放性和共享性可以作为师生资料共享的平台;因其互动性可以作为师生交流情感和经验的虚拟空间等等。互联网还拥有强大的搜索功能, 可以为我们提供巨量的教学信息。这些传统教学工具所不具备的特点和功能为我们打造知识型教学提供了可能。
1. 互联网是提高备课质量的便捷工具。
高中政治课包括经济常识, 哲学常识, 政治常识三部分, 涉及学科十分广泛, 每一册课本所涉及的知识也是包罗万象, 这对政治教师的知识储备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以往政治教师备课时所依赖的是自己已有知识的积累和手头有限的参考资料, 如果备课中遇到一些陌生的专业知识就束手无策, 现在则可以通过对相关专业网站的搜索和浏览轻松解决。互联网凭借强大的搜索功能为政治教师提供了一个庞大无比的资源库。
2. 互联网使我们的课后作业内容更有创造性。
课后作业是课堂的延伸, 以往布置作业总是局限于知识的再现和理解, 少有创造性。互联网时代, 我们布置作业可以更有时代性和创造性。我在讲“国有大中型企业”布置作业时, 要求学生到网上查找目前我国国有企业的信息。结果学生查到的信息包括了利润、规模、历史、现状、名称, 甚至老总的名称等多方面的内容, 通过信息的收集和交流使学生对国有企业目前的状况有了丰富的感性认识。我也曾经建立过个人网站, 利用个人网站对一些复杂的问题进行深度分析。
3. 互联网为时政教育开辟了一个不受时空限制的新途径。
在知识与政治之间 篇8
最近,英国著名的学术出版社Roultledge出版公司的“Routledge Contemporary China Series”丛书中,添列了美国得州大学华人学者顾明栋教授的新作《汉学主义——不同于东方主义和后殖民主义的别种知识》。这本书的面世恰逢其时,一方面,“中国和平崛起”、“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文化走出去”、“中国国家形象建构”等话题铺天盖地,一系列历史性的变化和文化自觉使该书凸显出某种特别的时间意义;另一方面,该书强有力的文化批判性,在西学世界中发出了一个明确的信号:必须警惕和反思西方知识生产中的“汉学主义”!
迄今为止,对西方中心论的批判可谓汗牛充栋,从德里达对逻各斯中心主义的批判,到福柯对西方权力/知识合谋的去魅性分析,再到萨义德的“东方主义”,乃至形形色色的后殖民主义理论,来自西方学界内部和外部的批判,几乎成了一种压倒性的趋势。即使虔信西方文明优越论的西方学者,出没于国际学术舞台上也不得不小心包装自己,以免不合时宜地触雷,被钉在文化的耻辱柱上。顾著独辟蹊径,明确提出了“汉学主义”既不同于萨义德的“东方主义”,也有别于各种后殖民主义。因为东方主义具体而言是指西方关于近东的知识,而后殖民主义则源自西方对非洲或印度等殖民地文化的知识,中国作为远东独特的文明国度,无论其历史还是文化都有别于它们,所以作者给该书的副标题是“不同于东方主义和后殖民主义的别种知识”。
其实,对西方学者的西方偏见及其西方文明优越论,我们早已经见惯不惊了。今天的世界秩序仍被西方发达国家所主导,全球知识生产也是由西方国家所支配,这与全球经济、政治和文化的不平等现状相一致。试想一下,当几百年前中国的经济总量占世界总量的一半时,西方文明优越论显然还没出笼,即使出笼了也没有市场。近代以降,中国积弱不振,西方国家率先现代化,各色西方文明优越论便纷纷被炮制出来,一时甚嚣尘上。顾著反其道而行之,用较多笔墨解析了为何近代以来,那么多有影响的中国学人开始鄙视自己的文化,拜倒在西方学术前,将洋人的话视作评判尺度来考量自身。曾几何时,西方列强坚船利炮打得国人自信全无,我们开始怀疑甚至鄙视自己,万般无奈之下只得“师夷以治夷”。我想,汉学主义出现的这种境况提醒人们,有必要把它放到现代性的问题背景中加以审视。汉学主义的出现及其传播,可视为所谓现代性的后果之一,包括知识的生产和接受的范式。以此种观念来看汉学主义,其中所隐含的西方的价值观和意识形态显而易见。问题在于,面对这样一种知识范式,我们却往往缺乏警醒,甚至心甘情愿地被“自我殖民”。顾著告诉我们,汉学主义在知识的面纱后面包藏着令人担忧的东西,特别是它久而久之成为国人的“文化无意识”。
令人好奇的是,在自然科学、工程科学甚至一些社会科学中,这样的现代性影响好像并未引发对西方知识范式及其意识形态的深刻反省和激烈批判;但在人文科学领域,或者说在文化研究领域,则完全是另一番景象。因为人文学科的研究带有鲜明的文化政治色彩,人文学者敏于反思,正是这种反思制约着人文研究,所以人文学者的学术研究多少会有些“攻击性”或“火药味儿”。他们身上与生俱来的意识形态 DNA,使他们对意义、价值、文化差异和传统非常关注,对西方经济、政治、文化的强势及其文化压抑很是敏感,发出几声犀利的呐喊乃是常事。顾明栋教授作为一个长期生活在西方,用西方语言讲授人文学科的华裔学者,出于对母语文化的崇敬和忧患,经过长考写出了这部很有分量的著作。我想,在他身上,这种文化政治的冲动当会更强烈,也更具爆发性。
平心而论,顾著并不是一部狭隘民族主义的愤懑之作,我们已经读到过太多的一时激愤之作,它们常常因缺乏深入的学理分析而流于一时痛快。我以为,顾著的一个显著特点在于,作者刻意避免感情用事的偏激,着意于历史文献的梳理和学理性的分析,从而揭橥隐含在“汉学主义”后面复杂的文化机制,描述它如何运作的内在逻辑,剖析它扩散影响的路径,如他所言:
汉学主义大致上是西方人在与中国交往中处理各种中国事务并理解纷繁复杂的中国文明时所构思并使用的一种隐性系统,其中包含观点、概念、理论、方法、范式。由于西方一直主宰着世界的政治和知识视域,整个世界必须通过西方的眼光观察和消费中国知识。汉学主义也因非西方人对于中国文明的认知、观念和评价而更加错综复杂、丰富多彩。对中国的观察﹑中国知识的生产以及对中国的学术研究都受控于一种内在逻辑,它常常以我们意识不到的方式而运作,因此,汉学主义在根本上是一种中西方研究和跨文化研究中的文化无意识。
nlc202309032104
“文化无意识”是贯穿在全书的一个核心概念,它与马克思的意识形态、精神分析的无意识、葛兰西的文化领导权、阿尔都塞的意识形态等诸多理论资源错综纠结。透过这个独特的概念,作者说明了“汉学主义”形成、发展和影响的隐蔽机制。不同于许多经验描述的研究,顾著则更深一步,他要告诉中外学界“汉学心态”是如何作为文化无意识改变了我们的学术生态,进而改变我们的观念、方法和评价标准。作者的严谨表述是,汉学主义的内在逻辑是一种文化无意识。由于文化的影响,文化无意识遂转化为一种教化无意识,通过反复的历史和心理的塑造,教化无意识又变为一种文化意识。就其可识别和被识别的形式而言,汉学主义的认识论意识形态就是这样一种基于中国国民意识和中国意识相互作用的文化意识。如果我们忽略这种文化无意识,就无从把握汉学主义关键所在。
在这部篇幅不大但火花迸射的书中,第四章的分析尤为重要也甚为精彩。作者娴熟地运用不同的理论资源,围绕着一个意涵丰富的结构性概念——“认识论的意识形态”(the epistemic ideology),进一步深化并细化了汉学主义作为一种“文化无意识”的内涵。通过这一概念,作者揭示了令人深省的一箭双雕现象,即汉学主义如何将西方的范式和方法论强加到中国的材料之中,同时塑形了中国学者对此一强加的范式和方法论的主动接受。这就构成了汉学主义的一个奇怪的张力结构:“他者殖民”与“自我殖民”相互作用。前一点我们比较容易观察到,而后一点则往往被遮蔽或忽略。作者强调,在意识层面上人们很难觉察到这一双向的互动作用的政治意义或意识形态意义,因为西方的汉学主义总是冠以科学知识或真理的名义。当它耳濡目染地浸入人们精神的深层结构时,汉学主义知识的认识论遂演变为意识形态,认识论无意识也就转换成为一种特殊形式的政治意识形态。顾著所做的工作正是要去蔽,还汉学主义本来面目。
或许我们可以这样来描述顾著的基本观点:中国研究的西方主导范式所以成为“汉学主义”,乃是内外合力共谋的结果。就中国本土而言,外指西方学者充满优越感和文化偏见的知识范式的建构,内指本土学人自觉就范于西方汉学主义的范式。作者一针见血地戳穿了西方人文学科知识真理性的谎言,揭示了本土学者文化无意识所生成的“认识论的意识形态”,该书使我们震惊于一个明白无误的事实,那就是西方汉学充满了特定的意识形态,它旨在宣扬西方文明的优越性而让我们对本土文化自我贬低。
阅读这本书,我注意到一个颇有特色的分析方法,亦即对汉学主义一系列张力结构的解析。比如,作者认为中-西二元对立的构架暗含了一种层级结构,即把西方设定为高一级的文化,而中国则被贬为低一级的文化。中西二分的层级结构为引入西方所谓的普适标准提供了合法的 “认识论暴力”(斯皮瓦克),同时又导致了“屈从于西方视角和范畴的先在性投降”(周蕾)。这表明,看似自然的地缘或文化上的中西二分,实际上隐含了复杂的文化政治意义,它显然是特定意识形态的产物。世界艺术史乃至西方的博物馆学,都暗含了一个高低分层系统,西方和非西方有不同的价值判断。在今天欧洲和北美的许多博物馆里,表面上看不同文化都有权得到展示,但实际情形是,非西方的艺术从一开始就是作为阐发西方艺术的陪衬物。更重要的是,在关于人类文明史的构架里,西方统领着人类文明的发展路径,西方文明已发展到了相当高级的阶段,而非西方文明不是处在低级阶段,就是处在蒙昧期。由此可见,西方与非西方的二分实际上是预先设计好的不平等的文化定位和价值判断。
顾著着墨较多的是揭示中外学者如何合谋共建“汉学主义”,它构成了一个他者殖民与自我殖民的双重过程,此乃一枚硬币的两面。前者是西方学者对中国文化的歪曲与贬低,即斯皮瓦克所说的外来的“认识论暴力”,后者即是周蕾所描述的中国学人自愿就范于西方范畴的预先投降。就汉学知识生产的议题而言,作者提出了一个看似乖谬的张力构架,那就是一方面是一些刻意美化中华文明并夸大其价值的汉学,另一方面是根据西方式的目的论模型来贬损和排斥中华文明及其价值的汉学。两者看似趋势相互对立,但它们都有共同的基础,即都是以西方标准为尺度来评价中国资料。最后,顾著还剖析了近代以来中国学人身上存在某种矛盾的取向,那就是在情感和下意识层面,他们不愿承认西方的文化优越性,但在理性和知识层面却又不得不接受这一现实。这种历史意识和现实选择的冲突(或情感和理智的冲突),构成了现代中国人文学术的内在悖论。作者发现,在对于西方优越性理智接受和情感抵触的相互作用中,前者逐渐深入到中国人头脑中的无意识层面进而转化为文化无意识。或许我们有理由说,汉学主义说到底乃是一系列复杂的张力所形成的权力与知识共生结构。
顾著在反思、批判汉学主义范式的同时,呼吁一种客观的、纯粹的和中立的学术研究范式。他虔信应把这样的研究方式鲜明地提出来,具体的做法是通过把文化无意识转化为自觉意识,进而实现中国研究的去政治化。我很钦佩作者的理想,但又怀疑这样的研究范式的可能性。如果说汉学主义是一种文化政治或意识形态,对抗它的冲动显然是一种反向的文化政治或意识形态。我宁愿把作者善良的愿望理解成为以去政治化的方式来实现另一种文化政治。换言之,用当下流行的术语“政治正确”来转述,去政治化是去掉“政治不正确”,转向建构一种新的汉学研究的“政治正确”。而汉学领域的“政治正确”,首先是一个“文化正确”问题,它要求知识生产必须有某种文化上的相互尊重和平等对话意愿。我愿用哈贝马斯关于交互主体性的一段描述来说明这种“文化正确”。哈贝马斯写道:
纯粹的交互主体性是我和你(我们和你们),我和他(我们和他们)之间的对称关系决定的。对话角色的无限可互换性,要求这些角色操演时在任何一方都不可能拥有特权,只有在言说和辩论、开启与遮蔽的分布中有一种完全的对称时,纯粹的交互主体性才会存在。
如果我们能够达致这样的“文化正确”,那么“政治正确”就不成问题了。所以我以为,顾著提出汉学研究去政治化并不是远离政治,而是回到正确的学术政治和文化政治上来。但这一设想又引出更多追问,假定汉学研究的“政治正确”不仅是针对西方汉学的,那么,汉学主义知识范式的批判者本身也面临着同样的任务。我们知道,西方的汉学研究并非铁板一块,存在着不同形态和不同倾向。即便在汉学主义范围内,也存在着一些差异。即使某一研究总体上不可取,那么是否存在着局部的可取性呢?有无一些可供中国文化研究参照的有价值的资源呢?当顾著强调西方学者有必要去转换视角以中国视角来审视问题时,我们接着是否需要提出中国学者也需要有同样的参照呢?有些问题顾著并未涉及,但却给读者留下了进一步探索的巨大空间。
我读顾著的西方汉学主义的批评,感到颇有些“师夷以治夷”的意味。顾著所持的批判武器来自西方,正是意识形态、文化领导权、无意识、认识论等诸多西方理论资源构成了对汉学主义的批判。在现代性的扩张过程中,一个有趣的现象是,非西方知识分子对本土文化的思考,甚至对西方文化的批判或抵制,常常源自一批接受西方教育的先知先觉者。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的诸多经典案例都清楚地说明了这一点。以西方理论资源为武器来批判西方意识形态,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这既是一种策略,亦是无奈的选择。由此派生出来的一个问题:脱离西方的知识系统能否孕育出对汉学主义等西方知识范式的反思和批判?有无可能以中国理论资源为武器来反思批判汉学主义并让西方学者折服?也许我的追问有杞人忧天之嫌,因为在政治、经济和文化日益全球化的今天,追求原教旨主义式的本土文化本真性已不再可能,文化间的频繁互动必然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巴巴所说的文化“混杂”境况是今天文化发展的真实写照。“政治正确”或“文化正确”既是对他人的要求,也是对本土学术的规约。
【考研政治必背知识点】推荐阅读:
考研政治最后冲刺必背10-29
政治必背主观题知识点08-15
高考政治必背知识要点总结06-16
政治考研知识点史纲06-21
考研政治知识点整理09-15
高中政治必修一选择题必背知识点11-02
考研政治重点知识07-30
考研政治毛概知识12-02
考研政治各学科经济知识点考点串讲0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