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科学《水结冰了》说课稿

2024-09-30

三年级科学《水结冰了》说课稿(共10篇)

三年级科学《水结冰了》说课稿 篇1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教学反思

水结冰了

结冰了,我正如水一样,上完这一课自己也快结冰了。这一课的难度可想而知,上完四个班总结如下:

第一:冰的观察。

通过学生的观察冰的特点:很滑、白色、透明、有固定的形状、无味、不会流动等。其中白色是错误的观察结论,可是学生手上拿的冰中间的确是白色的,只有周围一圈是无色的,这又怎么解释呢?因为备课时没有备到这个小问题。我只能这么说:“小朋友们看到中间是白色的原因是它这个地方的温度最低,周围的一圈是无色透明的,其实这一圈的温度稍高一点,已经开始融化了。如果过一段时间来看这块冰,中间的白色还会有吗?同学们可以下课后再继续观察。”我无法用填鸭式的方法教学生冰就是无色的,可我又担心学生学完这一课后知识得不到巩固,也不能掌握扎实的知识,(期末可是要统考的啊!)

查找资料显示:冰中间有白色出现的原因是正常温度下水中溶解有空气,当水到零度以下时,空气便不再溶解在水分子中,看起来是白色,实际上是很微小的空气泡。

因为备课时,自己没有拿出一块冰来仔细观察,想当然的认为学生会正确观察出冰是无色的,结果课堂上出现这样的一幕。如果我自己预先观察一下,就不会出现这样的突发问题了。所以,在做实验之前,不论是观察也好,实验也好,可能会出现的结果,教师一定要做一遍,并对不同的情况做不同合理的解释。

第二:冰和水的混合物是多少摄氏度?

这一个问题是在配套的作业本里有,所以也只能让学生来完成这一个小实验,冰和水的混合物,学生测出来是-4℃,也有-5℃,也有是-2℃。而我自己非常的清楚冰和水的混合物应该是零摄氏度,后来分析原因,原来学生在测量的时候玻璃泡很容易碰到冰块的地方,而冰和水的混合物一般情况是要将玻璃泡放在冰水混合的地方,而不能碰到冰块的地方,这一个微小的变化,学生真的难以做到,当然让学生有这样的误差还是可以的,但是我想,这样的误差是不是会给学生带来错误的科学概念呢。矛盾中……

第三:对书本上49页的一句话有疑问:“观察到试管里的水开始结冰时,读出温度计的示数。”

这句话的本意是让学生得出水开始结冰时的温度是0℃,如果按照书本上这样示范的来操作,试管里的水何时结冰,你用眼睛能判断吗?如果用眼睛看到试管里水结冰了,温度计上的温度也就到了零下3或者是零下4摄氏度了,这样的观察能反映正确的科学概念吗?这也给我带来了很大的思考。在以后的教学中,可以不断地用温度计轻轻搅拌试管里的水,既可让水均匀受冷,还可以及时感知到水在什么时候开始结冰。

三年级科学下册说课稿 篇2

一、教材分析。

《自制小乐器》是冀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三课的内容。这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倾听声音》和《物体传声》基础上,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入手,通过自己制作小乐器的实践活动巩固先前学到的知识,进一步认识声音有大小、高低之分。活动一,主要以教师演示为主,以技能训练为重点。经过实践,使学生一方面掌握制作乐器的的简单技能;另一方面认识到,材料不同,乐器的演奏效果也不同,让学生了解声音与材质有关。活动二主要以学生自己活动为主,以能力培养为重点。通过设计、制作、演奏乐器和交流、评价等活动,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实践能力。教师必须为学生创造“亲身经历科学探究过程”的机会,使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在实践中探究。当今的科学教师,“累”就“累”在要通过不断的学习使自己逐渐成长为“长流的活水”;“苦”就“苦”在要千方百计的为学生提供这样的探究机会,使学生引爆自身的潜能,主动的参与到科学学习中来。只有通过学生自己的亲身体验、“真刀真枪的搞科学”,学生才能真正得到一点自己的东西,而这些正是“大浪淘沙之后留下的真金”。

二、学情分析。

本课是声学单元中的第三课。在学习本课之前学生通过《倾听声音》和《物体传声》的学习已经对声音有了一些认识和思考,知道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明白了声音是怎样传播的。本课之后,学生可以通过继续研究,了解“乐音和噪音”的有关问题。

现代家庭普遍重视孩子的音乐教育,大多数的城市儿童都有机会接触和学习乐器。乐器可以发出优美动听的声音,以乐器为探究内容会满足儿童的认知需求,有助于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究声音的兴趣。通过自己制作小乐器的实践活动,既可以使学生掌握制作乐器的简单技能,又可以让学生了解到声音与材料的性质有关,从而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实践能力。

三、基于以上原因我确定了本课的教学目标:

科学探究目标:

1、能通过实验探究哪种材料适合做鼓面。

2、能按照书上的要求制定出制作小乐器的小组计划。

3、能够在教师的指导下制作简单的小乐器。

4、能对自己和别人设计、制作的小乐器进行客观的评议。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在制定小组制作计划的过程中愿意提出自己的想法。

2、愿意与小组其他成员分工完成小乐器的制作任务。

科学知识目标:能说出声音的大小、高低与物体的振动有什么关系。

四、而本课的教学重点是在认识声音的大小、高低与振动关系的基础上自己制作小乐器。

难点:

(1)理解声音的高低和物体振动之间的关系。

(2)利用自己的探究所得设计并动手制作小乐器。

五、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各种材料。

六、教法学法。

在这节课的教学中我以学生的经验为起点,重视学生的实践操作,采用自主探究教学法,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和富于启发性、激励性的教学语言,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与和谐民主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小组研讨、自主设计、合作制作、归纳概括,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较好地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实践能力。

七、教学过程。

下面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说说我这节课的教学过程。

(一)研究乐器

该环节我主要通过多媒体课件“听声音辨乐器”的小游戏,创设典型的教学情境,启发学生动脑,激发学习兴趣,比较自然地导入新课。通过让学生认识各种各样的乐器,在优美动听的乐器声中导入新课,这种形式活泼新颖。学校的乐器有限,有些乐器可用多媒体图片,录音代替。

把准备好的乐器发给各小组,让学生在玩中发现问题。通过学习,让学生充分感知到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不同;同种乐器发出的声音大小、高低也不同;另一方面要让学生体验到乐器声音的优美,从而激发学生探究、制作小乐器的欲望。

(二)做小鼓

利用准备好的材料,这些材料都是我们生活中最常见的,比如塑料薄膜、报纸、气球皮、牛皮纸等等。

活动开始前,教师演示,讲解制作乐器的基本步骤和方法,提出注意事项。

在教师指导的基础上,让学生动手制作一面小鼓,把准备的鼓面材料都试一试,比较不同材料鼓面产生的效果,找出最合适的材料,并说出自己的理由。

制作完后,各小组展示自己的作品,比一比哪一组做的小鼓最好听。塑料薄膜、报纸鼓面发出的声音既不好听,而且还不结实;气球皮发出的声音又闷又小,不好听。这时,学生都知道了,用结实的牛皮纸做出来的小鼓声音最好听。

得出结论力量大,振动强,声音大;力量小,振动弱,声音小。

通过讨论让学生说一说,用身边的什么材料可以制作什么乐器,为下面活动做准备。

(三)制作自己的小乐器

1、设计并制作小乐器

多媒体展示一些同学们制作的小乐器,和一些小乐器的图片,引导学生们利用自己准备好的材料制作一件或几件小乐器,老师指导有困难的学生。

做好后试一试,让乐器发出大小、高低不同的声音。引导学生巩固前面所学的有关声音的产生和传播的内容,帮助学生认识声音有大小、高低之分。

2、自制小乐器演奏会

学生们制作完以后,一起用自己制作的小乐器演奏,使学生们享受成功的乐趣。

通过演奏会的形式,一方面让学生展示自己的制作成果,交流让乐器发出不同声音的做法;另一方面让学生对本组或其他组制作的小乐器进行评价。

这个环节通过设计、制作、演奏乐器、交流、评价活动,培养了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实践能力,体现了科学与技术、数学、艺术的整合。巩固了前面有关声音的产生和传播的内容,又一次认识了声音有大小高低之分与振动之间的联系。

(四)板书设计

这是我的板书设计,简单、抓住重点内容。

自制小乐器

力量大——振动强——声音大

力量小——振动弱——声音小。

八、教学反思

做一个会享受学习的科学老师,在《自制小乐器》的备课中,我发现自己的想法与作者略有不同:教材中,“认识乐器”仅仅是作为导入,帮助学生感知到乐器发出的声音大小、高低不同,体验到乐器声音的优美,从而激发学生探究、制作小乐器的欲望。作者希望通过“制作小乐器”帮助学生认识和理解声音的大小、高低与振动的关系。多次授课也证明,在我所教授的班级中这是不大能行的通的。于是,我考虑可以将重点从“制作小乐器”转移到“认识乐器”,在“认识乐器”上做足文章,让学生在“玩乐器”、“观察乐器”的过程中有猜测,有发现,有思考,有验证,有体验,从而揭示声音与振动之间的规律。这样,到了“制作小乐器”这一环节,学生就可以应用自己丰富的认知和深刻的理解进行创造和实践。

三年级科学活动实验说课稿格式 篇3

科学概念:

1.物理性质可以用来描述材料,如硬度、柔韧性、吸水性和在水中的沉浮能力。

2.柔韧性是指物体在受力度形后,不易折断的性质。

过程与方法:

1.用简单测量的方法检验材料的物理性质,通过比较发现材料的不同物理特性。

2.选择适当的词语定性描述材料。

【教学重点】用简单测量方法比较材料的柔韧性。

【教学难点】选择适当的词语定性描述金属的特征。

【教学准备】

学生(每小组):

1.一套宽度、厚度一样的塑料、不锈钢、木头尺(每种材料的一端打一个孔)

2.一套宽度、厚度不一样的塑料、不锈钢、木头做成的物品。

3.测量弯曲度的“T字”尺一把。

4.50克钩码一个,回形针一个。

老师:同样宽度、厚度的粗塑料条、木条各一根,两桶水。

【教学过程】

一、柔韧性的认识

出示两根长度、厚度和宽度一样的塑料条和木条。

师:请两位同学上来各取一根,分别去取同样重的两桶水,观察塑料条和木条的变化情况。

两名学生上来演示,其它同学观察,然后汇报观察到的情况(木条断,塑料条没有断;塑料变了,没有断,木条先是弯了,最后断了)

老师指出:我们把像刚才这样塑料条受力变形后,不易折断的特点叫做柔韧性。

二、比较3种不同材料的柔韧性

1.提供三种物体,找一找它们分别是用什么材料做的?(木头、塑料、不锈钢)

2.用自己的方法来比较它们的柔韧性,并把比较的结果排一排序(提示学生材料不要弄断)

3.学生汇报比较结果,当各组意见分歧时,引导学生发现:比较的材料由于宽度、厚度、用力大小不同,这样比较它们的柔韧性是不公平的。

4.教师出示宽度、厚度相同的木条、塑料条、不锈钢条,问:可以怎样研究它们的柔韧性?

5.学生小组讨论、汇报,教师引导,最后边小结边演示操作步骤:

⑴把木条、金属条、塑料条放在桌面上,一端用手压住,另一端伸出桌面1厘米,用回形针挂上钩码,观察它们的前端弯下去了多少。测量材料前端弯下的距离时,眼睛要平视。

⑵分别测量木条、金属条、塑料条伸出桌面5厘米、10厘米和15厘米后前端弯下的距离,把结果记录在表格中。

6.学生分组实验后汇报实验情况。

三、认识塑料

1.我们的生活学习中有哪些塑料制品?

2.出示各种塑料制成的物品图片,观察后思考:这些塑料制品分别是利用了塑料的什么特性,并把观察和思考的结果记录在气泡图上。

四、讨论了解塑料的循环使用

1.阅读教科书,说说你了解了些什么?

2.出示“可回收标志”,认识可回收标志。

三年级科学《水结冰了》说课稿 篇4

这节课存在的问题是:多数学生猜不到与线圈有关,只是考虑到与电池多少有关。

我在课堂教学中具体采取的解决办法是:在由实验探究完电磁铁有电就有磁,断电时磁性消失后进入下一个探究电磁铁的磁力与什么有关时,引导学生发散思维探讨导线的长短、电流的强弱与电磁铁磁力大小的差别上,充分猜测,可以花多点时间为后面的探究做好充足的铺垫;为了更好地进行科学教学,只有充分发挥学生的更加开放性思维,并充分考虑学生各种不同的理解,通过大家一致认可下加以实验探究才能形成科学的实验素养,同时,也允许不同思路学生进行其他方法的尝试,并在实践基础上发现错误纠正方法,才能培养出具有科学素养的、勇于探索的科学态度;教学过程中尽量以引导者身份参与活动,把课堂交给学生,充分做好课堂氛围的调控,让学生充分表达他们的观念并认真倾听,把过渡环节让同学们充分交流熟练,以更好为下一实验活动的有效探究打好基础。

《水结冰了》教学反思 篇5

《水结冰了》教学反思

星期二是三(5)班的课,内容是《水结冰了》,一节课下来,自我感觉甚好。虽然在交流“水在什么温度时会结冰”时全班没有一个组说 0 摄氏度,都说是零下2 摄氏度以下,因为提供的温度计最低温度只到零下 2 摄氏度,以下的温度没有标示出来,但由于课前一直担心做不完的实验居然做完了,这种庆幸使得我没好好思考其实存在的好多问题,而自顾自的得意起来。

下午在办公室坐着,不知为什么,学生的交流又转到脑子里了,书上及参考书也要求告诉学生水在 0 摄氏度时开始结冰,我的认识也是如此,为什么学生的实验结果会是如此呢?学生是较真的,数据不会错,况且我当时好像也看过几个小组的温度计,到底是为什么呢?抱着这样一种疑惑不解的心情,赶紧打开百度 查找“水结冰的温度”, 哇, 好多的`帖子! 原来也有好多人都问过。 除开和我一样“求救”的,其余的都是难懂的理论阐述。大概意思是说:水是在 0 摄氏度时开始结冰, 但由于水中所含的杂质不一样,水结冰的温度也不同,而且水结冰还跟冰核(到现在还不怎么理解)有无有关,有时明明是零下好几度了,水就是不结冰,这样的水就是过冷水……这么专业的阐述,看得真是头脑发晕。哎,这科学较劲起来真是累人哪。抛开这么些理论,我又去找了些教学反思,其中一篇让我真是大为佩服。想 想上午的自我感觉真觉得害臊!之后的四个班教学,在这篇教学反思的指导下,做了些调整,对冰点的认识也较科学了。

三年级科学《水结冰了》说课稿 篇6

各位领导、老师:

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鲁教版三年制初三化学第二单元第一节《水分子的运动》第一课时《水的三态变化》。下面我从教材、教法、学法和教学过程四个方面谈谈自己对这节课的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以学生身边很熟悉的物质―水为载体,引导学生从微观角度分析水的三态变化,通过想象、思维、讨论交流归纳概括出分子的共同特征。目的是帮助学生尽早建立起物质世界的微粒观,为后面的学习化学变化的实质做好铺垫。依据《课程标准》的要求,从激发学习兴趣,提高科学素养,培养探究能力为出发点,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发展、全面发展,结合教学内容和学情分析,我确定本节课的学习目标为:

(一)知识与技能:

1、通过分析水分子的运动和水的三态变化的关系,认识分子的特征。

2、通过对分子的性质的理解,能从微观的角度认识物质的构成,学会用分子的观点解释生活中的常见现象。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探索水沸腾后体积变大的过程,让学生初步体验宏观现象与微观世界的联系;学习运用日常现象与课本理论相结合的方法,用课本理论来解释日常现象。

2、通过对不同状态的水中水分子的排列方式的认识,学会从宏观和微观的角度认识物质世界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用宏观和微观相联系的思维方式看待物质,形成物质世界的微粒观。

其中重点是:“理解分子的特征”。

难点是:“用分子的观点解释日常生活中的现象”。

二、说教法

1、学情分析

初三的学生已了解了物质能发生三态变化和发生这些变化的条件,但不能自发的从微观角度去看待和分析物质的变化,对于水的凝结、蒸发等司空见惯的现象本质的探究冲动还有待激发。所以,要从学生生活和已有知识基础上,设置情境,激起思维,交流碰撞,释放潜能,形成共识。

2、教法的选择

我在教学设计中不仅注重了学科知识的获取,更注重学生参与获取知识的过程。依据新课程的核心理念“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采用学生自主学习、猜想分析、合作探究等方法,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从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表达概括的能力、掌握科学思维方法,培养交流意识与协作精神。努力将一些枯燥和晦涩难懂的问题寓教育于学生喜闻乐见、生动活泼的直观生活情境中。

三、说学法

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会使学生受益终生。本节课主要让学生学会科学探究的学习方法,使学生体会到获取知识的一般途径,所以我在课的设计中注重指导学生:听DD听得明白、思DD敢思会思、说DD表达完整、观DD观察仔细、议DD学会交流。针对不同层次学生设计难易不同的问题,让尽可能多的学生得到收获。

四、说教学过程

综观本节教学内容,我采用6个环节来进行。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二)实验探究宏观现象与微观本质的关系。

(三)反思归纳分子的性质。

(四)实验探究能量与分子运动的关系。

(五)我思我获。

(六)课后延伸。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未知来源于已知。从学生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直观贴切,新奇适当的问题情境利于学习动机的激发和思维起点的定位。为此我设计2个情境:

1、在讲台上喷洒优质香水,由前向后瞬间教室内弥漫着香水芬芳。

2、播放一段视频,冰棱、水滴、雨雪、河流、湖泊、白云等美丽变换的自然景象。闻过、看过之后引导学生畅所欲言自己的所思、所想、所疑,所惑,交流后师生共同提取有关水的三态变化的信息。最终归结为水为什么有三态变化。提出了问题,思维有了起点和依据,迈出了探究的第一步。

这时教师适当引导告诉学生要想弄清水为什么有三态变化,就要进入微观世界,利用分子观点探讨,出示本节课题。学习内容自然呈现,顺乎学生学习规律,强烈动机下的探究过程由此展开。

(二)实验探究宏观现象与微观本质的关系。

探究一:“构成物质的分子间有间隔吗?”

我为每小组学生准备了50毫升酒精和50毫升水,提出问题:如果将两者混合体积是多少?学生猜想,之后学生进行实验验证并进行表达交流。经验和实验的矛盾激发学生的`探究动机和兴趣,在生活经验上看来二者混合后体积应变为100毫升,而事实是小于100毫升,矛盾激发了疑问,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在充分发挥想象力的基础上认识到构成物质的分子之间是有间隔的,达成共识。

探究二:“水分子的间隔能变化吗?”

我采用这样一套装置为学生演示,点燃酒精灯后缓慢交替推动活塞,并说明注射器中原有40毫升红墨水,加热后体积会如何变?为什么?学生肯定都知道体积增大,液态的水变成了水蒸气,但“为什么”却是一个崭新的疑问。观察思

考后,学生就会发挥想象力,进行猜想。学生猜想可能有:水分子本身不变或变大了,水分子间隔不变或变大了,水分子数目变多了或不变等等。通过对猜想的表达和交流,形成生生间思维的碰撞和整合,有的观点可能在碰撞中纠正,有的可能在碰撞后得以完善和升华。最后,形成共识:水受热体积变大是由于水分子间间隔变化引起的。

由于微观粒子看不见,摸不着,不便于直接观察,为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我为学生准备了以下器材:乒乓球、烧杯和长短不齐的牙签,让学生设计水的固液气三态模型。设计完毕后学生观察对比,同时老师展示自己所设计的模型于学生对比交流,明确构成固液气三种状态的分子间的距离是不同的,状态变化的原因是分子间的间隔发生改变,而水分子的数目和水分子体积没有改变。

学生在动手制作模型过程中将宏观知识微观化,抽象知识形象化。让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帮助学生建立宏观与微观的联系,实现学生感性与理性的双重复合。然后引导学生进一步观察模型,思考水的三种状态时水分子的排列方式,学生小组内交流,形成正确认识。

在学生制作的模型中,代表分子的模型都是相对静止的,学生容易产生误解,认为分子也是静止的,有鉴于此及时追问“构成物质的分子也像乒乓球一样静止吗?”学生猜想交流,为此为学生准备了如下器材:氨水、酚酞试液、品红、水等,让学生利用器材进行实验探究验证猜想。认知冲突又一次激起,使学生在做中想,想中做。沿着问题解决的道路,在生动有趣的切身体验中,认识到构成物质的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然后利用课件直观性展示三种状态时分子的运动情况。

探究三:“认识分子的大小”

既然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这些分子又是不断运动的,那么在空气中也漂浮弥漫着大量的水分子,让学生体验:能感受到、能看到水分子吗?带着这个问题让学生分析下面的资料:“已知:1滴水大约有1021个水分子,如果将每个水分子比喻成直径为4厘米的乒乓球,这些乒乓球排在一起有多长?能绕地球几圈?”通过计算他们会惊讶的发现:该长度是多么长,从而体会到分子是多么小。

(三)反思归纳:分子的基本性质。

完成以上探究后,组织小组内交流。进入第三个环节共享归纳分子基本性质。

(四)探究四:“探究能量与分子运动的关系”

学生已知道构成物质的分子间有间隔并且是不断运动的,那么运动速度的快慢和彼此间的间隔与什么因素有关?让学生根据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进行猜想。为了验证猜想同样需要一定的科学实验来验证,为此我为学生准备了以下器材:玻璃片、滴管、酒精灯、火柴、水等。通过学生之间的协作交流和对器材的选择应用,体会到能量与分子运动的关系。然后让学生联系生活中与此相关的生活现象表达交流从而提升思维和认知水平,生活处处有真知,这一实验只是生活场景的片段提取,但它却是学生在思维动机的驱使下,在团体协作和自我设计中完成的,在收获知识的同时收获了探究的喜悦,也形成了团队意识,提升了科学素养,利于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然后,通过下面的练习性竞赛让学生自我检验对知识的认识和理解。

(五)我思我获。

随着各个探究活动的结束,让学生闭上眼睛,从知识、思维方法、情感方面,对知识进行重新构建,对知识形成过程中使用的思维方法进行新的理解和感悟,通过“我思我获”,发展学生智慧,然后交流,畅谈收获!

(六)课后延伸。

课堂即生活,生活亦课堂。探究活动不仅在课堂上进行,更应深入实际,在实践中拓展、延伸、检验、应用。所以我设计了以下“生活课堂”:让学生设想自己是深山溪流中的一个水分子,如何在流淌中跳跃,在阳光下升空,与同伴们时而成水时而成气……展开想象的翅膀在自然界中自然循环,思维的大门打开,也为下节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这是我对这节课的板书设计。

一、分子的基本性质:

分子很小

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分子之间有间隔

二、用分子的观点解释日常现象

以上是我这节课的设想,有不当之处,敬请各位领导老师批评指正。

三年级《面具》说课稿 篇7

首先,谈谈我对教材的理解,本课是一节“造型·表现”领域的课程,通过欣赏各种各样的面具了解面具的来源和发展,通过制作面具培养学生利用各种材料进行制作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创造能力。

其次,谈谈我对学情的分析,这一阶段的学生善于发现,充满了探索性、有创新意识;但学生的动手能力差异较大、自律能力表现的较弱。因此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加以重视。

所以根据新课程标准,教材特点以及学生的实际,我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方面确定如下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各式各样的面具,学生了解面具的来源与文化。

2、制作独特的面具作品,提高学生的造型能力、想象能力、创造能力以及合作学习的能力。

3、激发学生热爱民间艺术的情感以及团结协作的精神。

基于以上对教材、学情的分析和教学目标的.设立,我确定本节课的重点是:利用各种材料设计和制作独特的面具作品;难点是:通过面具的设计和制作,学生了解面具艺术,发展想象和创造能力。

现代教学理论认为,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根据这一教学理念,结合本节课的内容和学生的年龄特征,本节课我将采用欣赏、小组讨论、合作探究的方法并以情境教学法作为辅助教法,通过欣赏课件中的图片让学生直观感受面具的美感。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曾说:差的教师只会奉送真理,而好的教师则教给学生如何发现真理,基于此,我将通过自主探究法、合作学习法等学法展开,真正使劳技教学的课堂变成学生的学堂。

本节课我所准备的教学用具是幻灯片,学生将准备剪刀、卡纸等一系列工具。

下面主要谈谈我对本课教学过程的设计,我会从激趣导入、交流赏析、现场制作、作品展示这四个环节加以说明。

环节一激趣导入:

上课伊始我会告诉同学们面具王国给大家发了一封邀请函,邀请函内容:亲爱的同学们,我们面具王国的狂欢节马上就要开始了,听说咱班的同学个个心灵手巧,于是我,国王,想邀请大家一起参加我们的狂欢,你们愿意吗?不过你们要通过重重考验,获得通行证:四朵小红花,才能到达我们面具王国。我会热烈欢迎你们的!由此引出课题《面具》,之所以设计这一环节是为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营造气氛,使他们更快的融入课堂。

环节二交流赏析:

在这一环节我会利用多媒体带领同学们欣赏各种面具的图片,并交流课前研究问题:“什么是面具?它的来源和发展是什么?”让同学们在交流和碰撞中掌握知识。之后我会让同学们观察:“这些面具在造型与色彩上面具有怎样的特点?”并采用小组讨论的形式进行,然后交流汇报,(小组讨论得出:造型:奇特多彩;色彩:鲜艳明快;材料:丰富多样。)最后教师再加以总结与强调。之所以这样做是为了让学生在欣赏中走近面具艺术,了解面具的特点,为接下来的面具制作打基础。

环节三现场制作:

在本环节开始我首先激励同学们:“国王对同学们刚才的表现表示非常满意,他决定每位同学都给三朵小红花。但是我们只有获得四朵小红花才能参加狂欢节,所以接下来需要大家开动脑筋制作出一个有特色的面具以获得小红花。那么你想制作一个怎样神奇的面具呢?在色彩和材料上如何搭配和选择呢?先和组里的小伙伴说一说自己的想法,准备一会儿在班里进行汇报。”之后让同学们以四人为一组交流讨论,各抒己见。最后在班里进行交流。

交流完毕后我会适时的说:大家的创意真是太棒了,那么我们就赶快行动起来,老师相信大家都能创作一件令自己满意的面具!这一环节是本课的重难点所在,以小组讨论的方式进行能够让学生在讨论、交流中了解面具的制作方法,同时鼓励学生大胆创作,此时学生的思维非常活跃,创作激情也达到了高潮,从而本课的重难点得以解决。

环节四作品展示:

制作结束后,我会让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选派一名学生上前戴上面具,展示各组面具的独特风格。并告诉同学们:恭喜大家,都获取了前往面具王国的通行证,下节课我们带上这些面具,一起去参加面具王国的狂欢节,好吗?最后让同学们说一说本节课的收获,教师适时地进行总结,组织学生下课。

至此我的课堂到此结束。

最后谈谈我对板书的设计:

为了体现教材中的知识点,以便于学生能够掌握理解,我的板书比较注重直观、系统的设计。这就是我的板书设计。

我的说课到此结束。

板书

面具

造型:奇特多彩

色彩:鲜艳明快

材料:丰富多样。

【三年级《面具》说课稿】相关文章:

1.面具的说课稿

2.傩戏面具说课稿

3.美术动物面具说课稿范文

4.《川剧的变脸 多彩的面具》说课稿设计

5.面具美文

6.面具的美文

7.面具教案

8.天使的面具

三年级美术说课稿 篇8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我设计的一本书》,下面我将从教材、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方法、学法、教学过程等几个方面对这堂课的教学设计进行讲述。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

《我设计的一本书》是人教版三年级美术下册的内容,本课属于“设计•应用”类型课。把书封设计的学习与装饰学生自己喜爱的书结合,通过设计自己喜爱书籍的封面,掌握书籍封面设计的基本技巧,培养其设计意识。

2、教学目标:

教学目的是通过借助文字图形这个相对抽象的设计元素进行书籍封面设计的思路,让学生从中体会到封面设计的规律性知识。提高学生对书籍封面设计学习的兴趣,加深对封面审美价值的本质认识、美术基础知识的传授,使学生学会对美术作品的欣赏方法,进而培养学生欣赏美、发现美、创造美的能力。依据新课程标准和我对教材的理解,结合学生的实际水平,从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出发,我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能够在调查与交流的学习活动中提高对书籍封面设计重要性的认识。

(2)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合作能力,想象能力,创造性思维的能力和观察身边事物的能力。

能够初步掌握书籍封面版式设计的要求与方法。

(3)发展目标:

能够把文字图形作为一种独立的设计元素,设计自己喜爱书籍的封面。

(4)情感目标:

A.培养学生认真学习的态度和探索新知识的兴趣。

B.培养学生以审美之心来观察事物,感受生活,看待社会。

3、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

培养学生合作能力,想象能力,创造性思维的能力和观察身边事物的能力。

(2)难点

如何构思立意,运用文字图形的主次关系,以及考虑文字的大小、颜色、位置等因素去进行封面设计,攻破这一难点在教学中我运用多种方式讲解:

一、运用手工绘画表现;

二、运用多媒体手段对封面多层次的展示,来加深学生的理解和认识,同时让学生亲自动手实践。

通过以上教材分析,才能使学生达到教学目标,我准备用下列教法和学法:

二、说教法、学法及教学手段

1、说教法

教是为了学服务的教师在教学中应充分发挥主导作用,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为了使本课在教学中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切实有效地完成教学任务,我采用一下教学方法:

(1)、情景教学法

动画小朋友先用线条画出一本打开的书,在封面上适当位置添上书名,变换多种字体及大小,选择适当的确定。按同样的方法添上作者、出版社名等文字以及封面画,设计好封面后,接着设计书脊、封底、及内业。

(2)、观察比较法

充分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师生共同欣赏装帧、设计精美的书籍,交流分析美在哪,妙在何处,谈谈你喜欢那种风格的设计。从而总结、寻找规律及方法。封面、插图可以绘画,也可以剪贴。

让学生在比较、讨论、探究中体验学习的乐趣。

(3)、范例教学法

根据心里学原理再造想像是根据词语的描述或图样、图解、符号纪录等的示意,在人脑中形成新的形象的过程。因此,我真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展示教学相关资料。为学生提供大量的精彩感性书籍设计图片和范例欣赏启发学生灵感,丰富和完善学生构思与创作。来源:淘&课件网

(4)、直观演示练习法

直观演示书籍设计步骤,激发学生想象力,引导学生自主或合作完成书籍设计作品。六人一组自由组合或随机组合,讨论设计方案,具体分工。

三、说学法

本课重点是引导学生利用文字图形元素进行封面设计,这里需要强调的是:文字在此不再只是作为一种进行识别与交流的语言符号而存在,更多被看成一种可以进行造型变化与设

计的抽象图形。强调文字的主次,考虑其大小、颜色、位置等因素的整体设计。对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或者学生比较棘手的问题,教师进行适当的引导,最后同学生一起总结归纳。在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强化自己的角色意识,始终以学生的朋友身份出现,让学生时刻感受到与教师处于平等的地位。

四、说教学过程:

整个教学过程将采用以下步骤:激情引趣,导入新课――分析、讲解、演示――学生自主创作――评价、总结。

1、创设情景激趣导入

首先创设一个民主和谐的课堂气氛,让学生谈谈课前到市场调查,到书店观摩各具特色的书籍封面的情况,建议学生把喜爱的书籍封面记录下来,以学生作市场调查的图片导入,在交流不同表现形式的书封设计资料的同时,用多媒体展示封面设计的相关图例,使学生讨论时根据类别有所对照。消除学生的畏难心理,树立学习信心,集中注意力积极主动的学习,把学习当作一种愉悦的享受,为学好本课搭好基架。

2、分析讲解课文范画,感知课文

通过教材供的书籍封面的展开图片,使学生了解到完整的书籍封面设计是封面、书脊、封底的统一设计,在设计时要认真综合考虑。文字的主次、疏密、虚实关系,以及文字的其他各种设计处理都直接关系到整个设计的效果,分析时,加以强调。重点关注两个部分,其一是采用对称或均衡的布局形式设计书籍封面,其二是利用非均衡的布局形式设计具有个性的书籍封面,并提示可设计系列书封,对设计制作时运用的材料、手法给予一定提示使学生获得更多信息,用作学生练习时参考。

3、自主探究,合作学习

美术创作是一个复杂的综合过程,它要求学生在敏锐视、知觉的基础上产生独特的想象,而且还要把这些独特的意念通过具体的方法表达出来。据此,我采取让学生发挥个性思维,择优选用,协同创作的方法来指导学生具体创作设计。每人都可设计方案,多人一组交流,选择可行的、较好的方案分工设计绘画。这样有助于培养学生设计过程中的合作精神,调动少数基础差的学生积极投入集体,做好自己分内的事。集体的智慧是无穷的,合作时动手、动脑,同时让他们得到精神上的美好享受。

学生创作中放轻声的、轻松的音乐。因为小学阶段学生的形象思维发达,美术和音乐是促进右脑进一步发展的最好选择。〖相关〗

教学反思

及时辅导学生创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4、小组评价、总结。

学生设计装订好书后,相互欣赏作品,尝试分析、评价自己或他人作品,促使审美能力提高。

五、说板书设计:

美术课的板书应融画与一体,因此,在教学中,应将作画过程与板书相结合,将范画、多媒体课件相对应,做到直观清楚,突出主题,照顾全面。

执教者:何少叶 课时:1课时

教学目标:

1、尝试使用中国画的工具,材料。

2、认识墨的焦、浓、重、淡、清。

3、培养学生热爱民族传统艺术。

教学重点:

1、认识、掌握工具材料的使用。

2、焦、浓、重、淡、清的画法。

教学难点:

1、工具的使用。

2、用笔、用墨的训练。

教学工具、材料:

毛笔、生宣纸、砚台、画毡、墨、装水的瓶子等。课件 教学过程:

1、教师检查学生所带材料、工具并进行调配。让全班的学生都有作业做。

2、出示一幅中国画,并结合课本插图《小鸡图》引导学生进行欣赏。

展示课件让学生直观认识什么是中国画,并出示课题——“水墨游戏”。

3、教师边实践边介绍中国画的工具材料。

(1)毛笔:羊毫(软)、狼毫(硬)、兼毫(中性)。

(2)墨汁:(一得阁、中华)、墨块(收藏、欣赏)。

(3)纸:(生宣纸:吸水性强、画写意画用,熟宣纸:吸水性差、画工笔画用。)

(4)砚台:(收藏、欣赏作用更多,实用性较小,取而代之实用性更强的是用盘子。)

4、在认识工具材料的基础上,教师边示范,边讲解焦、浓、重、淡、清的画法。主要提醒学生水在墨当中起到的作用。就是掌握用水的量。或用墨的量。

5、请学生与教师一起练习,探索、体验焦、浓、重、淡、清的画法。

6、布置作业,画一幅有浓、淡变化的水墨画。

7、教师巡回指导,鼓励学生大胆做画,敢于用水、用墨、敢于下笔。

8、征集作业,组织学生谈谈体会,讲教训、经验。最后教师小结、评价并布置下节课所要的学习工具、材料。

9、组织学生清理卫生,教育学生热爱环境卫生。

教学反思:

《有趣水墨游戏》,针对初步接触水墨画的三年级学生,我在课堂上采用游戏的方式进行教学,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把有趣的游戏和画故事变成有意义的美术学习。因此本课程的定位在于造型游戏活动,区别于传统的中国画教学模式,重在游戏、趣味、体验、探究、创新让学生在玩中学,在游戏中自由体验笔墨的特殊效果,愉快地感受水墨游戏的乐趣。同时本课我借助象形文字融入水墨教学中,把象形文字中点和线在水墨画中体现出来,并运用象形文字组编一个故事画面,趣味十足,让学生大胆探究与创新运用水墨意境来表达自己的感想,更充分理解和感悟水墨画的传统文化气息,在不自觉中掌握基本的笔墨技巧,激发学生热爱民族艺术的情感。我首先让学生观看《老人画马》的动画片引入课题,接着引导学生把墨汁滴几滴到水桶里,进行观察发生什么变化?再取一张生宣纸放在水里“附染”在取出,进行观察生宣纸发现什么变化呢?以神秘的游戏导入,设置悬念,激发学生强烈的兴趣,让学生在好奇中,直观感受体验墨色在宣纸的变化的肌理,感受材料的特性。我在黑板上示范基本的笔画,总结水墨的特点。教师用笔尖蘸墨,轻松在宣纸上用滴、洒、敲等方法点出大小点,让学生细致观察不同点的效果。教师用干湿画法和中锋侧锋示范各种线条,时快时慢时直时曲时转,引导学生发现墨色有干、湿、浓、淡等变化,线有曲、直、粗、细、长短变化,并用总结出结论:由于用笔的方法不同产生了不同效果的点和线,由于水分的多少,会产生浓淡干湿的变化,发现生宣纸有遇水渗化的特点。这样直观示范是非常有意义的,把学生遇到的问题通过笔墨演示出来,难点都清楚地展示出来,告诉学生掌握笔尖蘸墨的要领,了解中锋用笔线条细,侧锋用笔线条粗,及水分多少的差别。让所有的学生一目了然,鼓励学生更好地掌握和运用水墨,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

最后我引导学生创设自主评价活动,组织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从运笔和墨色的艺术效果进行分析,让学生评出喜欢谁的作品,谁的水墨作品有特别的效果,谁的墨色表现最生动?这样运用师生互动的多元化评价方法,教师肯定学生的闪光点,鼓励学生的大胆表现欲望,重视评价的发展功能与内在激励作用,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欣赏评价能力。

三年级集合说课稿 篇9

威远县观英滩镇中心学校 郑敏

一 说教材

集合即《重叠问题》是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九单元“数学广角”的内容。集合思想对于三年级学生来说并不陌生。从学生一开始学习数学,其实就已经在运用集合思想方法了。例如在数数时,把几个人,几朵花,几枝铅笔用一条封闭的曲线圈起来表示,这样表示出的数学概念更直观、形象。而本节课所要学的是含有重复部分的集合图,学生是第一次接触。教材中的例1通过统计表的方式列出参加踢毽子比赛和跳绳比赛的学生名单,而总人数并不是这两项参赛的人数之和,从而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教材中是利用集合图(韦恩图)把这两项比赛人数的关系直观地表示出来,从而帮助学生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教材要求只是让学生通过生活中容易理解的题材去初步体会集合思想,能够用自己的方法解决问题,为后继学习打下必要的基础。教师应根据学生特点,适度让学生亲历集合图的形成过程,引导学生理解集合图各部分的意义,培养学生应用集合思想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初步感受集合思想的奇妙与作用。

二 说教学目标

1、理解集合圈里各部分的意义。会读集合圈中的信息,会按条件填写集合圈。

2、使学生感知集合图的产生过程,初步培养学生的建模意识和能力。使学生会借助直观图,韦恩图,表示重叠现象的方法,利用集合的思想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并能用数学语言表述。

3、渗透多种方法解决问题的意识,培养学生初步养成善于观察、善于思考的学习习惯。

三 说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会读集合圈中的信息,会按条件填写集合圈。教学难点:使学生会借助直观图,利用集合的思想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四 说教学方法

本课主要使用师生合作探究法,以学生为主体,老师引导学生一步步地深入,进而将问题解开,达到教学目标。

五 说教学过程

(一)、问题导入

首先用数学问题: 摆两个这样的三角形需要几根小棒?为什么,来引出重复现象,引入课题。

(二)、启思生疑

请你帮帮忙创设情境,出示问题,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表格中找数学信息,发现踢毽、跳绳分别有多少人,以及两项比赛都参加的有多少人。并尝试解决三一班参加这两项比赛的一共有多少人。老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写出算式:9+8=14(人),这是怎么回事呢?还要减3。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回答为什么要减三。为后面发现重叠部分只能计算一次打下基础。

(三)、导探释疑

这一部分是请14位同学扮演参赛者,体会集合图的形成过程,了解集合图各部分的含义,发现参加踢毽的和只参加踢毽是两两种不同的意思。

回顾集合图各部分表示的含义,这一部分的设计属于巩固与练习。数人数,发现重叠部分只数一次相应的计算时重叠部分也只计算一次。然后问:想一想,我们是怎样列式的?让学生自己总结列式方法。

(四)、应用反思 动物园里的数学问题

把下面动物的序号填写在合适的圈里。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2、两天一共买了几种菜?

3、脑筋急转弯

看医生:两对母女去看医生,但医生只见到了三个人,为什么呢?

(五)、课堂小结

说今天有什么收获?

课后请大家留心观察,用今天学习的知识还能解决生活中的哪些问题?

六、课堂上着重体现的数学思想方法有:

本着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的原则,课堂上我们让学生从生活实际中亲身感知集合的思想,并使他们亲身体验集合图的产生过程,让学生在过程中体验集合的思想,在过程中感悟重叠,并领悟重叠问题的解决方法。让学生经历问题解决的数学化过程,获得数学学习体验。

谢谢大家~

三年级音乐说课稿 篇10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苏少版小学音乐教材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爷爷故事多》中的《儿童团放哨歌》一课。

[教材地位和作用]

本单元以“爷爷故事多”为题,用结识爷爷故事来熟悉“音乐朋友”——革命年代的音乐作品,让学生在音乐活动中走进历史的时空,从中接受革命传统教育。为缩短教材与学生生活距离,本单元好几首歌曲是从电影故事片和艺术记录片中选来的,运用视象和情节让学生获得“亲历故事”的体验。儿童题材多,以爷爷讲故事的形式展开,童声形式齐唱稍多。听赏与歌唱、体验与表演,创造活动,×跳秧歌来重温火红的年代。

本单元可分三课时来完成,本课将安排在第一课时进行,是以《儿童团放哨歌》歌曲教学为主的一堂新授课。

[教材分析]

《儿童团放哨歌》是著名女作曲家瞿希贤所作《红军根据地大合唱》中的第三乐章,作于1956年。这首歌反映了革命战争年代孩子们学习、战斗的生活,表现了儿童团员机智灵活、坚定勇敢的品格。歌曲节奏鲜明,坚定有力,情绪激昂,第一、二乐句中八分休止符的运用很有特点,第四、五乐句中“×·× × × ”的节奏型贯穿其中,在呼喊声“嘿”的带领下全曲进入高潮。

[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标理念和对教材的理解,以及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点结合学生的实际水平,从情感态度价值观、过程与方法、知识与技能三个维度出发,制定出这节课的教学目标如下:

1、学唱《儿童团放哨歌》,感受音乐的基本情绪,了解休止符在音乐中的作用及革命歌曲的风格特点。

2、通过欣赏《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了解儿童团与少先队的关系,听赏《红星歌》,进行思想与音乐文化的传承教育。

[教师教法]

音乐是富有情感的艺术,又是最讲究形式结构的艺术,他们都能诱发儿童天然的审美冲击与兴趣,教学设计中我努力创设一些美的情境,运用形式多样的方法促使孩子们在充分的体验中既得到情感的熏陶,又获得方法、技能的领悟。

本节课中我以激发兴趣为突破口,以学生为主体,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使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感受音乐,体验美感。具体的教法有:1、情景导入法2、谈话讨论法

[学生学法]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要让学生能主动积极地学习,选择方法是很重要的。本节课,我紧紧围绕教学目标,引导学生用“欣赏、感受、表演”等多种方式学习,让学生去感知歌曲、演唱歌曲、表现歌曲,使他们在爱学、乐意学的基础上获取知识、形成技能。

[教学过程]

合理地安排教学过程是教学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针对学生的特点和认知规律,我将整个教学过程设计为四个环节:

一、律动生情

二、欣赏激情

三、体验抒情

四、拓展延情

下面我将结合教法和学法具体地阐述这节课的教学流程:

一、律动生情

随音乐《幸福拍手歌》做律动走进教室,通过律动来体会现在幸福的生活。

二、欣赏激情

这一环节我将引导学生通过说一说、比一比的方法来导入新课。

(一)说一说

首先请学生来欣赏《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让学生来说一说歌曲的名字。

(二)唱一唱

再次欣赏《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学生可随音乐轻声演唱并感受歌曲鲜明的节奏。

(三)比一比

再听一首儿童歌曲,感受歌曲的风格、情绪、时代与《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有何异同。通过学生的回答,让学生了解“进行曲”的风格特点,并知道少先队与儿童团的关系。

三、体验抒情

(一)完整聆听歌曲范唱。

1、感受歌曲的情绪。

2、让学生说一说歌曲的情绪:节奏有力,情绪激昂

3、再次聆听老师范唱,找出歌曲难点。

(二)学唱歌曲环节。

在此环节我将着眼于解决歌曲的重难点:

按节奏跟老师分句读歌词。解决难点附点节奏。

用模唱法分句学唱歌词。演唱过程中注意休止符。解决难点休止符。

在附点和休止符这两个难点都解决的基础上完整跟琴演唱歌曲。

(三)律动

儿童团员的主要任务是站岗、放哨,下面,请大家伴着这坚定有力的歌曲站岗、放哨去。

学生边唱边踏步。

四、拓展延情

同学们知道了儿童团的故事,谁能来讲一讲你知道的革命故事或英雄人物事迹。通过讲故事引出小英雄——潘冬子,并讲述潘冬子的故事。从故事导入歌曲《红星歌》。

1、初听歌曲《红星歌》,学生感受歌曲三个片段的情绪对比。

2、再次欣赏歌曲。学生可随音乐轻声哼唱。

同学们,半个世纪过去了,我们现在有着优越的生活条件和成长环境,我们的生活是幸福的。可这幸福是从哪来的呢?是那些小伙伴用生命换来的,我们要永远牢记他们的故事,以此为榜样好好学习,将来为祖国作贡献!

上一篇:最震撼的qq签名下一篇:路基填筑首件开工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