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旱会议讲话

2024-09-18

抗旱会议讲话(精选7篇)

抗旱会议讲话 篇1

同志们:

6月28日以来,我县持续高温晴热天气,日蒸发量在12.6毫米以上,旱情来势迅猛,抗旱形势严峻。县委、县政府召开这次会议,目的在于分析当前我县面临的抗旱形势,全面部署安排下阶段的抗旱工作,动员广大干部群众投入抗旱斗争第一线,夺取抗旱工作的全面胜利。我讲几点意见。

一、前段防汛抗旱工作简要回顾

今年我县汛情呈现出三个特点:一是入汛早。进入4月我县就普降暴雨,4月份降雨量达244毫米,比多年平均要高出41%。二是主汛期降雨大,4到6月三个月我县共降水619.8毫米,相比多年平均多出12.5%。三是降雨天数多。土壤长期处于饱和状态,各类水利工程发生滑坡、崩塌的机率大。全县共遭遇了8 次大的降水过程,局部地区遭遇了4.2、4.17、5.5、5.12、6.16、6.19、6.23等暴雨袭击,全县各地均不同程度地遭受了洪涝灾害损失,特别是我县的北部地区,降雨量明显偏多。虽然我县今年的降雨量多、雨期长、入汛早,但由于领导得力、调度科学、工作到位,我县大雨之年无大灾,取得了防汛工作的全面胜利。

进入7月份以来,我县转入高温酷暑天气,各类水利工程陆续开闸放水。截止7月底,全县各类水利工程共计输水6716万立方米,共计26万余亩农田受益。全县干部群众积极投入抗旱一线,特别是水利系统职工和乡镇干部,迎酷暑、顶烈日,夺取了抗旱工作的阶段性胜利。

二、当前抗旱工作面临的严峻形势

(一)当前旱情形势严峻。由于旱情来势迅猛,受旱的面积迅速扩大。尽管7月份全县各项水利工程共抗旱输水6716万方米,涉至22万亩农田,但据初步统计,全县26个乡(镇)大部分受旱,水田受旱面积8万亩,占总面积的37%,19万亩旱土全部受旱,占总面积的72%,已有320个村民小组、0.8万人和1万头大牲畜饮水发生困难。

(二)各类水利工程抗旱能力锐减。我县水利工程经多年运行,渠道、河坝、电排机埠老化、淤塞,隐患重重。截止7月底,全县平均降雨867.8毫米,相比多年平均的922.78毫米少54.98毫米,偏少6%。特别是7月份我县降雨分布严重不均,最多的天台山降水153毫米,最少的团山仅0.6毫米,全县平均为39.42毫米,仅为多年平均值的33.25%。现在全县九座中型水库共计蓄水6834万方,已抗旱输送2946万方,为正常蓄水量11640万方的 58.7%。小一型水库共计蓄水2566万方,为正常蓄量的55%,小二型水库共计蓄水1120万方,为正常蓄量的45%,山塘河坝为5338万方,为正常蓄量的45%。全县各中型水库抗旱能力平均在23天左右,最少的黄家坝水库、三都水库、天台山水库抗旱能力已不足20天。而农业生产需水期还有50天,难以应对抗大旱、抗长旱的要求。

(三)据气象部门分析,下阶段为高温少雨天气,有可能发生夏秋连旱。

(四)抗旱矛盾渐露头角。由于旱情来势迅猛,抗旱矛盾已渐显出来,并且呈继续加剧的趋势,各乡镇、村存在本位主义思想,不利于团结送水,联合抗旱。据反映已有部分乡镇群众因抗旱矛盾到乡镇上访,并扬言要向上级上访。虽然各乡镇都采取了有效措施化解了矛盾,但随着旱情加剧,如不采取更加有效措施,抗旱矛盾可能进一步加剧。

三、当前抗旱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各级各部门对当前抗旱工作的严峻性认识不足。从前段的抗旱工作来看,我县来势凶猛的旱情没有引起各级的高度重视,大部分乡镇没有把抗旱工作摆在重要位置。

(二)脆弱的水利工程,难以适应抗大旱的要求。今年我县遭遇了8次大的降水过程,全县各类水利工程水毁严重,加之渠道老化,失修导致各类渠道淤塞、崩垮严重,各乡镇包段清淤未完成到位。严重影响了工程效益的发挥,甚至还存在安全隐患。如黄家坝左干白合段、三都右干雷公坪段、银杏树灌区干渠慧塘段筹20余处在抗旱送水过程中由于工程老化,渠道外墙崩垮,给人民群众财产造成了一定的损失。二是河坝、电排、机埠老化失修,全县2400处电力提灌站,有1800余处老化或被窃,不能投入抗旱,2724座河坝,淤塞、崩塌严重,有近一半不同程度存在安全隐患,有效蓄水量锐减。

(三)饮水安全矛盾突出。邵东地处衡邵干旱走廊,人均水资源拥有量为1100立方米,为全省平均的44%,匮乏的水资源加之干旱少雨,饮水安全问题将十分突出,特别是双凤、火厂坪、杨桥、流泽、砂石、斫曹、流光岭这些地处分水岭的乡镇,这种矛盾尤为突出。

(四)抗旱经费不足。为应对当前的抗旱形势,全县尚需资金近300万元用于中型水库灌区险情的抢修、电排机埠的维修启动。

四、下阶段抗旱工作要求

今年抗旱的总目标是:高度重视,科学调度,充分发挥各类水利工程效益,力保城镇生活生产用水,力保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用水,最大限度减轻灾害损失。

(一)在思想上引起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成立抗旱工作领导小组,充分认识到当前抗旱工作的严峻性,做好抗大旱、抗长旱、打恶仗、打大仗的准备。全县农村工作要迅速转移到以抗旱为中心的轨道上来,要做好迎战夏秋连旱的思想准备,认真研究对策,要把抗旱工作摆在当前我县农村工作的首要位置。

(二)进一步落实抗旱责任制。县级领导要下到各自联系的乡镇指导帮助各乡镇做好抗旱工作,协调好乡镇与乡镇之间的矛盾。各中型水库的抗旱情况及时间指挥长汇报,统一调度、协调、指导灌区的抗旱工作。防汛抗旱指挥部成员单位也要深入各自联系的乡镇指导帮助做好抗旱工作。各乡镇立即召开相应抗旱会议。各乡镇党政一把手要亲自抓、亲自动员、亲自部署,分管领导要专门抓,要改进作风,深入村组,在抗旱救灾的同时做好群众工作。各乡镇各水库要将干部职工安排到抗旱第一线,包段包闸包流量,责任到人。按灌区、按水系、渠系建立放水抗旱责任制,分段负责,分段把守,责任到人,责任到领导,失职追究。要建立部门抗旱责任制,加强部门协调,形成抗旱合力。民政、水务、气象、农机、农业、财政、电力等各有关部门都要根据各自的职责,明确负责人,深入一线服务。为了严肃抗旱纪律,县委、政府两办将牵头成立由纪检、监察、督查室防汛抗旱办等单位组成的督查小组,对抗旱工作进行全面督查,对于失职、失责人员依纪、依规严肃处理,确保干部到岗到位,确保输水畅通。

(三)科学调度,合理配水,确保水资源的有效合理利用,确保生活、生产用水。各水库、各灌区要科学调配水资源,根据当前的蓄水状况、下阶段的天气预测、灌区的具体情况迅速编制以水量分配为主要内容的抗旱预案。各小型水库由乡镇水管站负责编制,做到一库一策,计划用水,节约用水,确保人民群众的生活、生产用水。

(四)做好渠道的清淤和巡查工作,确保工程安全。鉴于我县渠道的运行实际情况,各乡镇要做好渠道的清淤、堵漏工作,确保输水通畅。特别是要做好输水渠道的巡查工作,确保工程安全。

(五)抓紧水源工程建设,努力扩大抗旱水源,保证饮水安全。各乡镇要抓好水利工程调度,尽量多引、多提、多拦、多蓄水,努力增加抗旱水源。全县2400处电力提灌站要迅速进行运行调试,投入抗旱,对老化失修的泵站和灌溉设施要抓紧修复改造,确保发挥抗旱作用。全县2700多处河坝要立即关闸筑堤蓄水,拦截有效资源。有水源的地方要建一些小型蓄水、引水、提水工程。有条件的地方,要增打水井,增加提水能力。要采取打井、开渠、拦河、筑坝等措施,充分挖掘地下水,巧妙利用地表水,努力扩大抗旱水源,特别是要保障群众饮水安全。各地要立足抗长旱、抗大旱,在用水过程中坚持以下几个原则:一是要坚持先远水后近水、先活水后死水、先塘水后库水、先高岸田后自流田的用水原则。二是要坚持根据农作物的不同生长阶段对水量的不同需求进行灌溉的原则,防止无节制的漫灌。三是要坚持因水保苗,收缩灌溉面积保重点的原则,防止战线拉得过长导致全面失收。四是要坚持群众生活用水优先的原则。

(六)加强对抗旱的宣传报道工作。要运用各种宣传媒体,宣传报道抗旱工作中的先进事迹、先进人物,交流抗旱中的先进经验,鼓舞全县广大干群投入抗旱的斗争,为夺取今年农业丰收做出努力。

(七)加大投入。各乡镇要积极采取措施,多方筹集资金,加大抗旱经费的投入。各乡镇财政要拿出一定的抗旱应急经费,积极引导、筹集资金投入抗旱。县财政也将拿出抗旱经费用于应对特大旱情。

(八)确保社会稳定。积极调和用水矛盾,把矛盾纠纷化解于萌芽状态,严防事态扩大,确保在抗旱中不出现群斗和宗族格斗,确保不出现大的事故。

下面,我再强调两项工作:

第一项工作:林改工作

一、林权改革

6月份市、县林改督战会召开后,我县林改工作进度较快。据林改办统计,已全面完成外业勘界工作有简家陇等12个乡镇,其他乡镇也已基本完成外业勘界任务。目前,绝大部分乡镇林改工作重心已转入林改资料整理和输机发证工作。从林改专项督查的情况来看,林改推进得最快的有简家陇、双凤、灵官殿、黄陂桥、佘田桥等五个乡镇,进度最慢的是魏家桥、仙槎桥、砂石三个乡镇。

(一)前段工作存在以下问题

一是认识估计不足,有些乡镇认为勘界是工作的大头,其实外业勘界仅为工作总量的三分之一,内业资料整理、输机发证任务更加艰巨。二是工作发展不平衡,各乡镇的进度呈两极分化的形势,后进乡镇将拖先进乡镇的“后腿”,从而影响全县在全省的排名。三是实际操作不规范,部分乡镇不按规定程序走,资料出现逻辑错误,达不到质量要求。四是工作经费不到位,个别乡镇主要领导只是口头重视,要求林业站赊账搞林改。

(二)下阶段工作要求

虽然前段林改工作已取得阶段性成果,但离省、市确定的“9.8.8”目标还有较大差距,现在离最后期限8月底已不足一个月,我们一定要克服困难,确保按期完成林改工作任务。在此,我要求:

1、坚定信心。时局再紧,任务再重,困难再多,但“9.8.8”的目标不能动摇,按期完成任务的信心不能动摇。

2、转移重心。各乡镇要把绝大部分人力、物力、财力转移到内业资料整理、输机打证工作上来。尚未全部完成外业勘界工作的,要统筹兼顾,迅速搞好勘界扫尾工作。

3、加快进度。时间紧迫,内业资料整理、输机打证工作必须快马加鞭,提速保质。进度较慢的乡镇,必须增加人力、财力投入,抓紧时间赶上进度。

4、保证质量。按规定程序和技术要求整理内业资料,采取措施纠正外业勘界中的错误,直至完全达到质量要求,绝不能因质量问题推倒重来。

5、督查落实。县林改领导小组、县委县政府督查室要继续开展林改专项督查,督促整改各乡镇存在的问题。有关文件规定的奖惩措施一定要落实到位。

6、配套改革。在主体改革基本结束后,要立即启动配套改革,尽快建立林业服务体系、经营体系、林业发展支持体系、保障体系,这项工作要在今年年底前完成。县林业局和有关部门现在要着手起草配套改革方案,筹备建立组织机构,布置安排有关工作。

二、林业惠农资金迎检

林业惠农资金主要是指退耕还林补助资金、森林生态效益补偿资金。重点是20xx-20xx各级财政预算安排用于林业资金。目前,全县正在开展自查。

(一)自查情况

退耕还林补助资金中,20xx年(含)以前的粮食补助和20xx年(含)以前的生活费补助已全部兑付到位,未兑付的资金各乡镇正在造表。森林生态效益补偿资金20xx年已全部兑付,20xx年的160余万已造具总表。

(二)存在的问题

20xx年前退耕还林补助资金由乡镇现金发放,各地不同程度存在将资金挪用于乡镇公益事业、村截留资金作工作经费、补助配套荒山、发放不及时等问题,群众反映较为强烈。20xx年以后,全县的退耕还林补助资金全部实行打卡发放,基本杜绝了违规现象。

(三)整改要求

1、迅速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凡是出现退耕还林补助资金截留、挪用等问题的,乡镇要组织专门班子,集中时间、集中精力尽快加以解决。

2、及时兑付未到位的补助资金。20xx年的粮食补助资金、20xx-20xx年的生活费补助资金、20xx年的森林生态效益补助资金,各乡镇要在8月 10日前造具好相关的农户花名册,8月15日前兑付到位。花名册必须在村内张榜公示,村支书、村主任要签字盖章,乡镇林业站要审查把关,经乡镇长签字审批后报县退耕办,县退耕办按程序审核后再报县财政局,作为发放补助资金的依据。

3、完善相关规章制度。要以此次检查为契机,进一步修订完善林业惠农资金管理、兑付等相关规章制度,防范资金运行风险,切实维护好群众的利益。

第二项工作: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防控

近年,在我国南方稻区发生一种与水稻黑条矮缩十分相似的病毒病,经华南农业大学周国辉教授鉴定,该病毒为呼肠孤病毒科斐济病毒属的一个新种,命名为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20xx年,我省晚稻大面积突发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全省发生面积达175.1万亩,成灾面积达14.1万亩,造成水稻产量损失达5.2万吨。今年,我县中稻普遍暴发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发生面积达8.2万亩,成灾上千亩,一般发病蔸率3-5%,严重丘块达50%以上。廉桥镇界田村刘平生的近3亩中稻平均发病蔸率60%,发病中心病蔸率80%以上;灵官殿镇星子桥村近300亩中稻不同程度发病,最低丘病蔸率3%,最高丘病蔸率28%。7月 27日,XX市农业局组织全市农业专家在该村进行水稻品种展示验收时,被30多个农民强行阻车几个小时,经镇政府和派出所调解干预方予以放行;砂石镇赵家村、黑田铺乡坝上村都有严重的典型田。目前一季晚稻及晚稻还处于分蘖期,受害症状不明显,随着正常稻苗的快速生长与感病稻苗的逐步矮化,发病症状即很快表现出来,发病面积还会继续扩大,将严重影响水稻产量和农民的经济利益。

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由白背飞虱传毒,种子不带毒,因而与种子质量无关。其主要表现症状有四点:一是植株严重矮化、丛生,叶片皱缩;二是稻株节上产生倒生根(根向稻株上方生长);三是高位分蘖;四是水稻茎秆上有初为白色,后变褐黑色的烛泪状脉肿斑。水稻秧苗期,尤以3、4叶期及本田分蘖期容易感病,发病早的稻株不能继续生长而矮化,不能抽穗,发病较迟的虽能抽穗,但包穗或穗小。

鉴于当前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的紧急形势,各乡镇要做好两个方面的工作:

一方面,政治上重视,防患未然。当前,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在我县发生面积大,分布广,为害严重,农民认识不足而反映强烈,不稳定因素正在聚积。因此,各乡镇不能将此病视为普遍的水稻病害,而应站在政治的高度来看待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各乡村属地管理,利用会议、电视、资料等多种传媒,切实做好该病毒知识的宣传、普及工作,化解不稳定因素,防患于然。

另一方面,技术上重视,治虱防矮。目前国际、国内尚未研究出完善的控制措施及有效的药剂,其应急措施是治虱防矮,抓好秧田期和本田初期防治关键时期,在传毒媒介白背飞虱传毒之前将其消灭,控制病毒传播,并辅以其它措施,达到防控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的目的。

1、控害保健栽培:一是推广工厂化育秧、防虫网覆盖育秧,减少飞虱传毒;二是在秧田期和本田分蘖期进行排查,将病株深埋,再从健康稻蔸中分出部分稻苗补缺;三是增施磷、钾肥,尤其是钾肥,提高稻株抗病能力;四是一季稻提前播种(与早稻播期接近),使秧苗易感期错开白背飞虱迁入高峰期。

2、治虱防矮:一是药剂拌种。种子催芽露白后用吡虫啉药剂拌种,控制飞虱;二是狠抓秧田期防治。从秧苗现青开始至插秧前3天,隔7天施一次药,连施4次,阻截飞虱传毒;三是本田初期,隔10-15天施一次药,连用2次。防治白背飞虱对口农药有吡蚜酮、噻嗪酮(扑虱灵)、吡虫啉等。

同志们,我县的抗旱救灾工作已进入实战阶段,非常时期,我们一定要恪尽职守,高度负责,做到工作上一丝不苟,责任上一环不漏,措施上一抓到底,迎难而上,以高昂的斗志投入到抗旱工作中,努力夺取今年抗旱工作的全面胜利。同时,全面完成林改工作目标任务,确保农村社会稳定和谐。

抗旱会议讲话 篇2

2016年4月19日下午,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国家防总总指挥汪洋在国家防总指挥中心主持召开国家防总专题会议,传达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和李克强总理重要批示要求,进一步研究分析当前雨情、汛情、旱情、灾情,安排部署当前及下一阶段防汛抗旱工作。汪洋强调,要把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安全放在首位,立足防大汛、抗大旱、救大灾,强化责任落实,全面排除隐患,细化应对措施,全力做好防汛抗旱工作,为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保持社会和谐稳定提供有力保障。

国家防总副总指挥、水利部部长陈雷,国家防总副总指挥、国务院副秘书长江泽林出席会议。中国气象局局长郑国光汇报近期天气预测情况。国家防总秘书长、水利部副部长刘宁汇报近期防汛抗旱工作情况。

汪洋就切实做好下一阶段工作提出明确要求:一要充分认识防汛抗旱严峻形势,着力强化责任落实;二要抓好应急工程建设,全面消除工程隐患险情;三要加强监测预报预警,全力保障群众生命安全;四要坚持防汛抗旱两手抓,保障农业生产稳定发展;五要加强统一指挥和协调配合,形成防汛抗旱的强大合力。

抗旱会议讲话 篇3

日前,农业部召开会议,进一步研究加大工作力度,全力做好当前北方部分地区旱情和抗旱工作。

面对突如其来的严重旱情,农业部先后向辽宁、吉林、内蒙古和黑龙江派出抗旱指导组,调查了解当前旱情发展,协助指导地方抓好抗旱措施落实。

农业部要求,各级农业部门要在前一段工作的基础上,坚定秋粮有个好收成的信心不动摇,坚决做到工作不松懈、措施不减弱,加大力度,强化措施,推进科学抗旱,坚决打赢抗旱保秋收这场硬仗。

一要加大工作力度,切实抓好抗旱保秋收工作。牢固树立抗旱夺丰收的思想,切实把抗旱保秋收作为当前农业工作最紧迫的任务,采取有力措施,扎实推进科学抗旱。旱区农业部门的领导要继续深入抗旱一线,帮助农民做好抗旱工作,做到旱情一天不解除,抗旱一天不放松,直到秋粮收获为止。

二要加强技术指导,切实抓好抗旱措施的落实。专家指导组成员与当地农技人员一道,深入抗旱第一线,了解旱情,针对不同区域、不同作物的受旱程度,制定技术方案,进行科学指导,因时、因地落实好田间管理措施。同时,加强制种田管理,适时抢收抢打,确保明年用种需要。

三要加快浇灌进度,切实减轻旱灾损失。充分发挥农业机械的作用,组织农技人员深入抗旱一线,动用农业机械投入抗旱保秋收工作,千方百计扩大浇灌面积,做到应浇尽浇。

四要强化病虫害防控,切实搞好统防统治。搞好病虫监测,及早发布病虫信息,落实防控技术措施,充分发挥植保专业防治队伍的作用,搞好联防联治和统防统治。当前要突出抓好玉米螟、稻瘟病、大豆食心虫和疫病的防控工作,采取有针对性的防治措施,有效减轻病虫危害。

五要加强工作督导,切实推进抗旱工作的开展。采取包县包乡、蹲点指导、进村入户等形式,推动各项措施的落实。

粮食增产增收创新能力建设专项启动

为保障2020年新增1000亿斤粮食生产能力目标的实现,国家发改委决定,实施促进粮食增产增收创新能力建设专项。按照规划,国家将在相关领域建设玉米、作物高效用水、粮食储运等9个国家工程实验室。

未来10~15年,我国庞大的人口基数和新增人口仍会使粮食消费维持较高的水平,加之饲料和工业用粮的增加,使粮食需求持续增长的趋势不可逆转。因此,必须针对农业增产的制约因素,加强粮食增产主要环节的自主创新能力建设,提高粮食作物优良品种选育能力;增强粮食生产的规模化、机械化和标准化研发能力,提高水资源、耕地、肥料等利用率。

据介绍,该专项将主要对小麦、水稻和玉米等重点粮食品种进行创新能力建设布局,着重围绕东北、黄淮海和长江流域等粮食核心产区的迫切需求,有针对性地对创新能力建设进行部署。

通过专项建设,在未来3~5年,培育出适应性广、丰产性好、抗逆性强和品质优良的小麦、水稻和玉米等主要作物品种各为30个、60个和100个;攻克一批土壤改良、新型肥料、节水设备、抗旱减灾制剂等关键工程化技术;研制新型肥料5~6种、地力提升和精准施肥等关键技术30套、抗旱节水关键技术20套、节水减灾生化制剂5~6种;研制一批粮食储运、流通过程中的减损技术。

坚持稳粮增收目标不动摇全面推进农村改革与发展

国务院副总理回良玉近日在吉林考察时强调,当前我国经济出现企稳向好的态势、应对国际金融危机进入关键时期,实现粮食和农业稳定发展,保持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好形势,对稳定大局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坚持把“三农”工作放到重中之重的位置,认真落实中央各项强农惠农政策,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克服困难,坚定信心,坚持稳粮增收目标不动摇,千方百计夺取秋粮丰收,多措并举努力增加农民收入,全面推进农村改革发展。

防汛抗旱工作会议讲话 篇4

今天,区委、区政府决定召开全区防汛抗旱工作会议,主要目的是安排部署全区防汛抗旱工作。5月1日至10月1日是嘉流域的主汛期,各地各部门务必严格按照国家防指的要求,扎实做好汛期防汛工作,并要继续抓好抗旱保苗。刚才,荣秀书记宣读了表彰文件,几个单位作了交流发言,请大家认真学习,相互借鉴,共同做好全区防汛抗旱工作。下面,我就如何做好今年的防汛抗旱工作讲三点意见:

一、高度警醒,以更大的决心和更足的勇气抓好防汛抗旱工作

今年,我区遭遇了罕见的冬干连春旱,持续时间长、影响范围广,给全区经济社会发展造成了极为不利的影响。虽然前些天下了几场雨,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当前的旱情,但是几个山区乡镇的旱情还没有根本缓解,抗旱减灾形势依然严峻。根据气象部门天气趋势预测,5月份降雨量偏少,7月中旬开始有25天左右伏旱天气。为此,我们必须要有一个清醒的认识,正视困难,不折不扣、一丝不苟地落实好全区春季抗旱工作会议精神,切实用好抗旱资金,夯实水利基础,把旱灾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确保农业增产、农民增收。

同志们,久旱必有久雨,我们在做好抗旱工作的同时,也务必把防汛工作作为头等大事。据气象、水文部门预测,虽然今年嘉陵江发生中高洪水概率较往年持平,但中小河流可能发生大水,局部暴雨导致的洪水灾害随机性增大,暴雨、大暴雨天数多于常年。特别是去年螺溪河流域发生的特大暴雨洪涝灾害,为我们敲响了防汛的警钟,绝不能有丝毫麻痹大意,务必抓好抓实。目前,就我区汛前检查的情况来看,存在的问题还比较多,主要表现在:一是由于近年来我区未发生较大洪水,导致一些领导和干部存在着侥幸心理,对防大汛没有清醒的认识和充足的思想准备;二是部分乡镇和部门在汛前未对辖区重点部位进行认真排查,对自己辖区哪些是重点防汛部位,是否存在安全隐患心中无数;三是一些地方和部门防汛预案编制不完善,责任人不清楚,防汛资金未落实、物资准备不足,通讯不畅;四是区内小(二)型水库病险严重,进库公路交通不畅,如遇堤坝垮损,后果不堪设想。这些问题如不得到及时有效的解决,一旦发生暴雨洪涝灾害,损失的就不仅仅是财物,群众的生命都难以得到保证。为此,各乡镇(街道)各相关部门和单位务必高度重视,宁可花钱买平安、不可花钱买教训,始终绷紧防汛这根“弦”,全面、深入排查并及时、彻底消除防汛安全隐患,确保安全度汛。

二、周密部署,以更务实的作风和更有力的举措打好防汛总体战

防汛安全,事关全局。各乡镇(街道)各相关部门和单位务必把当前的防汛工作当成一项政治任务来完成,抓紧抓好抓实。具体来讲,要做到“三个到位”:

一是思想发动要到位。各乡镇(街道)各相关部门和单位务必认真分析大暴雨、大洪水灾害形势,牢固树立防大汛、抢大险思想,克服麻痹大意、侥幸心理和松劲情绪,切实做到“宁可备而无汛、不可汛而不备”,把思想统一到上级党委、政府的要求上来,统一到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上来,进一步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层层宣传,层层发动,鼓励全民参与,确保万无一失。

二是防汛预案要到位。这是防汛抢险工作的基础,必须提早做好。各乡镇(街道)各相关部门和单位要在原有预案的基础上及时会商分析,再完善、再细化、再落实。对重点水库、嘉陵江和螺溪河沿岸城镇、低洼地带和地质灾害易发地段或区域,要公布行政首长和部门责任人。特别是山洪地质灾害多发、易发地段和病险水库,必须更加严格地实行24小时值班监测制度,如遇紧急情况要在第一时间通过投亲靠友避躲和转移疏散等办法,紧急转移群众,确保安全度汛。一旦出现险情,要迅速启动预案,领导干部要第一时间赶赴现场,全力组织抢险救灾。去年,我区投入资金470万元,开展了山洪灾害防治县级非工程措施建设,该系统汛期将投入使用,各地要落实专人管理各个监测站点,确保各个监测站点信息及时汇集到中心预警平台,加强群测群防管理人员培训,掌握雨量站、预警广播等监测预警设备的使用技能,确保山洪灾害发生时能够按预案要求及时组织人员撤离。

三是抢险准备要到位。一要搞好安全检查。将各类水利工程、桥涵、码头、物资仓库、供电供水设施、通信线路、广告牌等作为防汛工作的重点,全面检查,消除隐患,及早处置。二要落实防汛物资。要及时准备防汛抢险的船只、麻袋、木材、油料、车辆等;检修河心洲坝救生高台、救生船只等防汛设备设施,确保汛期能够正常投入使用。三要落实抢险队伍。各乡镇(街道)各相关部门和单位要成立抢防突击队,指定抢险部位。同时,要组织流动抢险队,抽调精干抢险人员,一遇险情,立即行动,全面出击,及时救助。

三、精心组织,以更顽强的精神和更坚强的领导夺取防汛工作新胜利

防汛工作责任重于泰山,任何环节都来不得丝毫麻痹和懈怠。各乡镇(街道)各相关部门和单位务必以非同寻常的谋划和工作积极性,切实加强领导,严明纪律,服从指挥,科学调度,扎实做好防汛工作,为实现全区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一要进一步落实责任。做好防汛抗灾工作,关键在于落实责任制。要将每一条河流、每一个城镇、每一座水库、每一处险工险段的防汛责任落实到具体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对已经纳入治理防范地质灾害的险区也要落实责任人,特别是关系到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病险工程、重点工程更要高度重视,倍加小心。各地一定要抓紧落实以行政首长负责制为主要内容的各项防汛责任制,全面实行问责制。要进一步完善各项规章制度,把行政首长负责制贯穿到防汛工作的全过程。防汛主要责任人要身体力行,亲自指挥,加强协调,落实措施,深入调查研究,解决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把防汛责任制真正落到实处。

二要进一步加强配合。防汛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方方面面的工作,各地各单位务必认真落实防汛会议精神,以全区防洪安全大局为重,服从统一调度和指挥,切实履行职责,做到令行禁止,步调一致。气象、水文、水务、防汛和国土部门要加强汛期值班,及时掌握和分析雨情、水情、汛情及地质灾害情况,畅通信息,当好参谋;电力、交通、建设、民政、公安、卫生、农业等部门要分别搞好抢险物资、交通、通信、电力等服务,加强安全保护,确保有大汛而无大灾,有大灾而无大疫,确保灾民及时安置和救济。

三要进一步严明纪律。各乡镇(街道)各相关部门和单位务必安排干部24小时防汛值班,不得擅自离岗,玩忽职守;要做好值班记录,遇重大事件要及时向区防汛办和区政府值班室报告;要加强防汛巡查,尤其是对重要堤段、重点部位的巡查和记录;要牢固树立全局观念,服从命令,听从指挥,坚持局部利益服从全局利益。对领导不力、工作疏忽、处置失当而造成严重后果的,要严格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防汛抗旱会议讲话稿 篇5

一、关于省市文件精神

7 月 28 日 ,省 “ 两办 ” 联合下发了《关于组派省市县三级抗灾救灾工作组的紧急通知》、《关于组派市直抗灾救灾工作组的紧急通知》,省委、省政府决定组派省、市、县三级抗灾救灾工作组,分赴受灾县、乡、村,指导和帮助做好抗灾救灾工作。工作将实现三个 “ 全覆盖 ” :受灾县 ( 市、区 ) 由省直单位组派工作组全覆盖,受灾乡镇由市 ( 州 ) 组派工作组全覆盖,受灾村 ( 社区 ) 由县 ( 市、区 ) 组派工作组全覆盖。工作组的主要任务是传达问候、落实政策、指导救灾、化解矛盾、指导灾区千方百计增加灾区群众收入,努力完成全年各项目标任务。要求各工作组务必于 7 月 28 日 20 : 00 前赴当地开展工作,并实行严格的包保责任制,于 年春节前完成。 7 月 29 日 ,市 “ 两办 ” 联合下发了《关于组派市直抗灾救灾工作组的紧急通知》,比照省 “ 两办 ” 《紧急通知》精神,明确了市直抗灾救灾工作组的具体任务,要求各工作组务必于 7 月 30 日 前赴当地开展工作,同样也实行严格的包保责任制,要求于 2017 年春节前完成。

我县的抗灾救灾工作组就是精准扶贫的驻村工作队,要按照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指挥体系开展抗灾救灾工作。今天的会议标志着全县抗灾救灾工作正式启动,会议结束后,各乡镇 ( 场、区 )包联领导、各驻村工作队要迅速进村入户,开展核灾、抗灾、救灾工作。

二、关于下一步工作

下一阶段,我县的防汛抗旱工作要立足防大汛、抗大旱、救大灾,坚持五个 “ 结合 ” ,努力做到五个 “ 确保 ” ,严肃纪律狠抓落实,确保防汛抗旱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 一 ) 努力做到五个 “ 确保 ”

一是确保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水电部门要强化水利工程调度,做好蓄水、保水、调水协调工作, 千方百计保证城乡群众生活用水需求。各乡镇 ( 场、区 ) 和有关部门要对涉灾涉险区域强化监测、预警,对区域内的群众要能够组织迅速安全撤离,确保群众生命安全万无一失。各产业办要想方设法保种养大户,保种畜种苗,积极应对旱涝灾情,减轻灾害财产损失,夯实产业发展基础。

二是确保重大工程项目安全。 对易地扶贫搬迁工程,夹河关、孤山、水石门和鲤鱼头水电站工程,汉江干流河道治理、避险搬迁项目,光伏发电等招商引资项目,郧羊路等交通项目,尾矿库及地质灾害治理项目等,要根据工程现状、险工险段位置,逐个实地查勘,制定度汛方案,进行实兵抢护演练,千方百计保障在建的重大工程项目安全。

三要确保农业稳产增收。 涉农业部门要对受灾的农作物开展抗灾保苗,对受损的加快恢复生产,对能收的及时抢收归仓,对绝收的进行改种扩种;扶贫办、农业局、畜牧局等农业产业、人畜财产投保牵头部门,要联系保险公司及时核灾定损,会同保险部门及时理赔到位;各乡镇 (场、区 ) 要积极引导和发动受灾群众开展生产自救,做到 “ 以菜补粮 ” 、“ 以秋补夏” 、“ 以养补种 ” 、“ 以工补农 ” ,千方百计实现农业稳产丰收,增加灾区群众收入,努力实现全年各项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目标。

四要确保交通、供电、通讯等安全畅通。 交通、供电、通信等部门要在灾后第一时间组织对道路、电力、通讯等设施进行抢修,保证救援力量顺利进入灾区,相关设备设施正常运行使用,保障灾区正常生产生活所需,帮助群众开展自救,重建家园。

五要确保各类应急预案切实可行。 各乡镇 ( 场、区 ) 和相关部门要根据本地本部门的防汛任务和可能出现的险情灾情,突出针对性、实用性和操作性,进一步完善防汛抗旱工作预案、城区 ( 集镇 ) 防洪预案、山洪泥石流尾矿库防御预案、水库防洪预案和重点在建工程安全度汛预案等一系列防灾抗灾应急预案,要舍得投入人力财力,备足抢险物资,开展应急演练,提高应对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

( 二 ) 始终坚持五个 “ 结合 ”

各乡镇 ( 场、区 ) 和相关部门要围绕保安全、保民生、保发展的总体要求,充分发挥各自职能职责,科学谋划部署,统筹推进抗灾救灾工作。坚持做到 “ 五个结合 ” :

一是坚持防汛与抗旱相结合。 坚持抗旱、防汛两手抓,在 抗旱救灾确保人畜饮水得到基本保障、将农业受旱损失控制到最低的同时, 认真落实应对旱涝急转、旱涝交替的应急防范措施, 做好防大汛、抗大洪的各项准备工作。

二是坚持查灾与赈灾相结合。 各乡镇 ( 场、区 ) 要会同省、市、县三级抗灾救灾工作组 ,深入受灾农户和田间地头,查看核实灾情,及时准确报灾,并协调落实相关救助措施和政策,及时将抗灾救灾款物落实到位,妥善安排好受灾群众生活,确保灾民有饭吃、有衣穿、有干净水喝、有安全房住、有病能医。同时做好防灾避灾知识宣传教育和人畜疫病防控工作,当前重点是要 “ 防高温、防中暑、防疫情 ” ,对突发事件和严重疫情要按程序及时上报并科学果断处置。

三是坚持抗灾救灾与精准扶贫相结合。 加强对受灾贫困户、因灾返贫户的统计和调研,因户因人施策开展抗灾救灾,深入实施 “ 五百行动 ” 和 “ 五大工程 ” ,巩固好前期扶贫成果,坚决完成年度脱贫任务。

四是坚持防汛抗旱与安全大排查相结合。 对水库、水电站、塘堰、尾矿库、高切坡 ( 高填方 ) 、山洪地质灾易点、矿山工厂、危化企业、县城、集镇、学校、景区及在建工程、涉水工程等重点部位和领域,要 按照 “ 属地管理 ” 和 “ 谁审批、谁监管 ” 原则,继续开展拉网式的安全隐患巡查,做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确保不漏一处,并严格实行跟踪督办和限期销号,把隐患整改真正落实到位。

五是坚持抗灾救灾与完成任务目标相结合。 要紧紧围绕年度工作目标任务完成,指导和帮助灾区和受灾群众扎实开展好灾后重建和生产自救,做到两不误、两促进,确保全县各项经济和社会事业稳定持续发展。

( 三 ) 严肃纪律狠抓落实

抗旱浇麦工作会议讲话材料 篇6

今天,我们召开这次抗旱浇麦工作紧急会议,主要是认真贯彻国家、省 、市 抗旱工作会议精神,全面落实温家宝重要指示,研究分析旱情,动员全县上下 立即 行动起来,全力做好抗旱浇麦工作,打一场 夺取夏粮丰产丰收的攻坚战。刚才,建国同志分析了全县旱情,稍后,刘县长还要做重要讲话,我们一定要认真贯彻落实。下面,我先讲几点意见:

一、准确把握当前抗旱形势

自去年9月份以来,我县一直无有效降水,累计降水量不足25毫米,比多年同期少5至9成,旱情持续发展长达100多天,气象性干旱非常严重,抗旱形势 非常 严峻。至2月4日,根据对同期0—20厘米土壤墒情遥感监测,全县 农 作物受轻旱面积22万亩,中、重旱面积 12万亩,墒情适宜面积38.3万亩。重旱区主要集中在西北区的阳邵、古城、大屯、韩村、固城5个乡,受旱面积达6.5万亩,占全县受重旱面积的54%。据气象部门预测,2月份、3月份华北、黄淮部分地区降雨将继续偏少,其中2月份华北大部、黄淮地区较常年同期偏少2成左右,气象干旱仍将持续,甚至很可能进一步加剧。立春刚过,春节过后春播春灌春管工作即将陆续展开,农时紧、任务重,抗旱保苗压力大,2月、3月是小麦返青和起身拔节的关键时期,需水量大,如旱情持续发展,势必对冬小麦生产带来不利影响。加上 个别乡镇 田间工程淤积严重,引水非常困难,导致引黄灌溉能力下降,抗旱成本上升;我县属于农业井灌县,每年地下水持续下降,造成机井搁浅,老化失修,每年报废机井达200多眼。 特别是 在粮食连续多年增产后,思想上有所懈怠,部分群众存在靠天等雨的侥幸心理,没有储备及时的抗旱物资,抗旱浇灌能力较为薄弱。总体来看,抗旱形势非常严峻,抗旱减灾的难度大,干旱造成的影响不可低估。

面临严重旱情,我们 必须高度重视, 坚定抗旱保丰收信心。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 多次安排部署抗旱工作,明确要求把 抗旱浇麦 作为 当前压倒一切的阶段性中心工作。1月21号到22号,温家宝到鹤壁、安阳等地,深入麦田,与广大干部群众座谈,部署抗旱夺丰收工作。2月2 号到 3 号,温家宝到山东深入麦田了解旱情,与农民共度春节。要求各级领导要高度重视,组织动员一切力量,落实各项抗旱措施,国务院有关部门要主动给予支持。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发改委先期安排农村水利工程建设和粮食生产投资40亿元,并根据旱情发展,进一步安排抗旱水源建设等应急工程投资。中央财政增加抗旱支出22亿元 , 对受旱严重的6省600个县级抗旱服务队,每县补助设备购置费200万元,我县补助设备购置费200万元已到位。 今天,刘满仓副省长还要到我县视察抗旱浇麦工作,希望大家一定要充分认识抗旱浇麦工作,决不能因为是春节假期,心存侥幸,必须不折不扣的落实各项措施。从我县实际情况来看, 虽然我们面临严重干旱,但是我们也具有很多有利条件, 去年秋播前后, 我县 降水较多,墒情适宜,小麦播种出苗顺利,近期测墒显示,大部分耕地20至50厘米深度土壤相对含水量在60%以上, 今年小麦苗情总体好于往年, 据调查全县一类、二类苗面积达到94.3%,全县95%以上麦田具有浇灌条件。特别是去冬以来,我们大搞冬修水利工程建设,扎实开展田间水利工程建设,新打机井340眼,清淤疏浚河道17条, 这些都 为 我们 抗旱减灾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全面落实各项抗旱措施

一要迅速掀起抗旱浇麦高潮。 农田干旱已成定局,各乡镇要把抗旱浇麦作为当前一项事关全局的大事、急事来抓,最大限度地动员干部群众投入到抗旱浇麦工作中。后天(正月初五)引黄水 将 来到我县,有水源的地方要实行人停机不停,努力提高灌溉效率,扩大浇麦面积。水利条件较差的地方,克服一切困难,想尽一切办法来抗旱,力争多浇一亩麦,多保一亩苗,多一亩收成,尽一切努力减轻旱灾损失。要挖掘一切水源,充分利用各种水利设施和抗旱机具,综合运用井灌、渠灌等多种措施,做到人停机不停、人歇井不闲,全天候浇水,能早浇一天是一天、能多浇一亩是一亩,抢时争分抗旱浇麦。

二要加强抗旱水源建设。 要切实加强抗旱灌溉水源工程建设 , 组织群众搞好农田机井的检查与维修。继续搞好田间支、斗、农沟的清淤疏浚工作,特事特办、急事急办,落实人工和资金,制定施工计划,尽快开工建设,要在初五左右完成清淤疏浚,确保发挥效益,大力提高抗旱保灌能力。水利部门要搞好水源调度、机井清淤和灌溉设施维护,保障高效运转,发挥作用

三要发挥抗旱服务队的作用。 加强抗旱服务队的建设和管理,提高抗旱服务队的应急抗旱服务能力。各乡镇要组建抗旱服务队,充分发挥抗旱保苗的生力军作用和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帮助那些孤弱病残、外出打工、缺少劳力的困难户,落实浇水措施,确保全县麦田都能浇上透墒水。各有关部门要充分发挥职能优势,积极配合,提供优质服务。县农业、农技部门要深入田间地头,进行技术指导,加强以抗旱浇麦为重点的麦田综合管理,把旱灾降低到最低程度。

三、切实加强组织领导

各乡镇严格落实抗旱责任制,明确目标任务,细化工作措施,把责任和措施落实到人头,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直接抓,确保领导到位、责任到位、组织到位、措施到位、服务到位。 各级各有关部门要加强抗旱工作的科学指导和技术服务,根据旱情的发展变化和抗旱工作需要,及时组织工作组深入抗旱一线,深入农村和田间地头,开展抗旱春灌春管技术培训,落实抗旱春灌春管措施,强化计划用水、节约用水、科学用水,帮助群众解决实际问题和困难。 要 加强各部门之间的沟通配合,建立更加顺畅的协调机制,形成强大的抗旱合力。发改、财政等部门要多渠道筹集资金支持抗旱;水利部门要加强水利工程的调度管理,努力增加抗旱水源,扩大浇灌面积;农业 等 部门要加强农情分析,保障农资供应,指导农民做好田间管理;气象部门要密切监视旱区天气变化,加大气象干旱监测力度,及时通报有关情况和信息。

同志们,做好当前抗旱工作,事关国家粮食安全,事关全县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大局。我们一定要立足于抗大旱、抗长旱、抗连旱,科学抗旱,依法抗旱,努力夺取抗旱保灌工作的全面胜利,为保障夏粮丰收奠定坚实基础。

谢谢大家。

在全省农村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篇7

这次全省农村工作会议的主要任务是, 以科学发展观和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 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和省委十一届五次全委会、全省经济工作会议精神, 总结去年工作, 分析当前全省“三农”形势, 研究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政策措施, 安排部署今年的农业农村工作。省委省政府对这次会议非常重视。会前, 省委常委会专题进行了研究, 陆书记、徐省长对进一步做好今年的农业农村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下面, 我讲几点意见。

一、准确把握形势, 切实增强做好“三农”工作的责任感

过去的一年是我省发展历程中很不寻常、很不平凡的一年。面对低温雨雪冰冻灾害、5.12特大地震灾害和婴幼儿奶粉事件等一系列重大挑战, 面对国内外经济环境急剧变化、农产品市场剧烈波动和农资价格大幅上涨带来的诸多困难, 全省上下坚持把“三农”工作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 紧紧围绕加强农业基础建设、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这个主题, 采取一系列更明确、更直接、更有力的举措, 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经受住了各种考验, 农业农村发展迈出了新步伐, 成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亮点。主要表现在这样几个方面。

一是旱作农业发展成效显著, 粮食产量再创历史新高。坚持把推广全膜双垄沟播技术作为促进粮食增产、农民增收的革命性措施来抓, 在31个旱作农业县推广全膜双垄沟播玉米289万亩, 增产粮食8.7亿斤, 找到了保障全省粮食安全的新路子。全省粮食生产在连续5年丰收的基础上再创历史最高水平, 总产达到175亿斤, 比上年增产11亿斤, 是建国以来最高的年份。

二是促农增收“六大行动”见到实效, 农民收入增幅超过预期目标。坚持把促进农民增收作为“三农”工作的中心任务, 启动特色优势产业提升、草食畜牧业发展、农村二三产业推进、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扶贫开发水平提高、强农惠农政策保障等“六大行动”, 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预计比上年增加351元, 增幅达15%, 增加额为历史新高, 增幅为1998年以来最高。

三是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深入推进, 特色种植业和草食畜牧业发展步伐明显加快。围绕省第十一次党代会确定的特色优势产业, 优先对马铃薯和草食畜牧业进行重点扶持。整合资金1亿元, 在全国率先实行马铃薯良种补贴, 加强良种繁育体系建设和种薯市场监管, 提高脱毒种薯的推广普及率;着力扶持规模集约水平较高的马铃薯骨干龙头企业, 关停并转年产1万吨以下的淀粉加工企业, 有效遏制了无序竞争和环境污染。整合草食畜牧业发展资金, 重点扶持良种扩繁和规模化养殖, 积极推进养殖方式转变, 畜牧业在农业中的比重提高一个百分点以上。

四是新农村建设扎实开展, 第一轮试点工作成效明显。按照“五句话、二十字”的总体要求和“试点先行”的基本原则, 根据不同区域、不同类型和不同发展水平, 按东、中、西三片分类指导, 注重在培育主导产业、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基本生产生活条件等方面示范引导、探索路子、积累经验。100个试点村的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幅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五是扶贫方式不断创新, 贫困地区群众的自我发展能力进一步增强。坚持开发式扶贫方针, 加强规划指导, 着力扶持发展能够稳定解决温饱的产业。同时注重把产业扶贫、科技扶贫、智力扶贫同整村推进、连片开发有机结合起来, 创新扶贫方式, 完善扶贫机制。据国家统计局甘肃调查总队提供的资料, 预计全省51个重点扶贫县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160元, 增幅达17%, 产业扶贫和科技扶贫的作用不断凸显。

六是民生工程进展顺利, 农民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从加强农民最急需的基础设施建设入手, 认真实施农村饮水、乡村道路、户用沼气、特困群众危房改造等改善民生的重点工程, 预计全年解决了100多万农村人口的饮水安全, 新建改建乡村道路1.3万公里, 改造特困群众危房2万多户, 重建震区农户住房19.8万户、改造维修28.5万户, 新建农村户用沼气15万户。目前, 全省累计有78个县实施了农村沼气项目, 总任务量居西北第一, 成为全国唯一连续4年完成建设项目的省份。

七是公共财政投入不断增加, 农村社会事业取得重要进展。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 把社会事业发展的重点转向农村, 用于农村义务教育“两免一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农村文化建设等方面的投入力度不断加大。全省农村中小学生的学杂费全部免除, 53万贫困家庭学生得到了寄宿生活费补助,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全省94%的农村人口, 补贴标准翻了一番, 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初步建立。

八是农业社会化服务不断加强, 农村干群关系进一步密切。着眼于确保惠农资金及时足额到位, 研究出台了《强农惠农专项资金支付管理办法》, 财政惠农资金“一册明、一折统”将从今年第一季度起在全省范围内全面推行。适应农业信息化服务的要求, 开通12316“三农”服务热线, 拓展了反映农民诉求的渠道, 为农民群众及时提供政策法规、种养技术和市场信息等方面的服务, 深受广大农民群众拥护。

总之, 过去的一年, 农业农村发展形势持续向好, 为保持全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提供了基础支撑, 作出了重要贡献。可以说, 全省农业农村发展能够取得这样的成就, 确实来之不易, 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中央一系列强农惠农政策的结果, 是各地各部门和广大基层干部群众齐心协力、共同奋斗的结果。在此, 我代表省委省政府向全省农业战线上的干部职工和科技人员, 向农村基层干部和广大农民群众, 向所有关心和支持“三农”工作的各界人士, 表示衷心的感谢!

在总结成绩的同时, 我们也要深刻认识到, 受国际金融危机持续蔓延的影响, 导致国内经济增长减速, 保持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难度明显加大。今年将是新世纪以来我省农业农村发展形势最严峻的一年, 也是“三农”工作面临挑战最大的一年。一是农产品价格下行压力加大。据农业部门监测, 去年10月份以来, 多数农产品价格均由前期持续上涨转为掉头下行, 主要农产品普遍出现价格下滑和卖难。其中, 玉米价格由上年同期的1.5元/公斤下降到1.1元/公斤;啤酒大麦由2.4元/公斤下降到1.6元/公斤;马铃薯、苹果的售价分别比上年同期下降25%和20%;猪肉价格下降9.48%。从宏观环境看, 消费需求下降, 农产品有效需求不足, 支撑农产品市场价格高位运行的市场环境已发生重大变化。这对稳定农业和粮食生产、提高农民家庭经营收入极为不利。二是保持农民持续快速增收的难度加大。务工收入是我省农民收入增长的主要因素。随着金融危机逐步向实体经济扩散, 劳动密集型、外向型中小企业用工规模将大幅度缩减, 对农民转移就业的冲击将进一步显现。据农村固定观察点调查, 2008年农村劳动力外出就业增速下降, 预计今年极有可能出现农民工新增就业机会难以增加甚至会减少、工资水平难以提高甚至会下降的局面。依靠外出务工拉动我省农民增收的渠道受阻、空间缩小。三是农业发展资源和市场约束增强。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 耕地、资金和人才等生产要素加速从农村向城市流动, 从农业向非农产业转移, 依靠拼资源来提高农业产出的余地日益缩小。同时, 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普遍提高和农产品消费市场的不断变化, 对我们提高农产品质量档次、保障食品安全和提升整体加工水平的要求越来越高。四是扶贫开发任务十分艰巨。在全省86个县市区中, 有43个国家扶贫工作重点县和8个省扶县, 加上非重点县的重点乡, 扶贫任务涉及68个县。目前, 全省有贫困人口490万, 国家调整扶贫标准后, 贫困人口和贫困面将进一步扩大。

我们必须全面分析把握形势, 切实增强危机感和责任感。只有把当前农业农村经济发展面临的困难和问题估计得越足, 把潜在的风险和挑战考虑得越充分, 并注重从挑战中寻找机遇, 善于从不断变化的情况中捕捉机遇, 才能有效应对各种复杂局面, 克服各种困难, 开辟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的新途径。

二、深刻领会中央精神和省委省政府的新部署新要求, 牢牢把握做好“三农”工作的主动权

今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和省委十一届五次全委会精神的第一年, 也是应对金融危机、保持全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关键一年。确保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 事关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大局。陆书记和徐省长在全省经济工作会议上强调, 要比以往任何时候更加重视“三农”工作, 保障农产品供给和农民持续增收, 进一步巩固和扩大农业农村发展的好形势。我们一定要认真学习领会, 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精神和省委省政府的新部署新要求上来, 把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实现省委省政府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上来。

一要深刻领会和把握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战略思想。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决定》, 内容丰富, 内涵深刻, 特别是提出了“农业基础仍然薄弱, 最需要加强;农村发展仍然滞后, 最需要扶持;农民增收仍然困难, 最需要加快”的重要论断, 作出了“我国总体上已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 进入加快改造传统农业、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关键时刻, 进入着力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重要时期”的基本判断, 明确了“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战略任务, 把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作为基本方向, 把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新格局作为根本要求”的总体思路, 并从加强农村制度建设、积极发展现代农业、加快发展农村公共事业“三大方面”作出全面部署。《决定》充分体现了党中央高度重视“三农”工作的一贯思想, 集中反映了党的十六大以来“三农”理论创新、实践创新、政策创新的最新成果, 突出体现了在“三农”工作中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最新要求, 是指导我们做好“三农”工作的行动纲领。省委省政府立足于省情, 在力求全面贯彻的基础上, 牢牢把握统揽全篇的精神实质, 紧紧抓住贯穿始终的脉络主线, 制定了我省的《实施意见》 (省委发[2008]46号) , 从10个方面提出了60项促进农村改革发展的措施。各地一定要结合实际, 认真贯彻落实, 把有力地推进农村改革发展作为扩大内需、有效应对国际金融风险、实现全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保证。

二要深刻领会和把握“三农”工作的总体要求和目标任务。胡锦涛总书记强调, “在经济发展遇到困难的时候, 我们一定要更加重视农业、农村、农民工作, 千方百计确保农业特别是粮食安全不出问题。”温家宝总理指出, “只有坚持不懈地巩固和加强农业这个基础, 才能牢牢掌握谋划全局的主动权。”今年中央1号文件以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为主题, 明确了全年农业农村工作的总体要求, 强调要把保持农业农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作为首要任务, 围绕稳粮、增收、强基础、重民生, 进一步强化惠农政策, 增强科技支撑, 加大投入力度, 优化产业结构, 推进改革创新, 千方百计保证粮食安全和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 千方百计促进农民收入持续增长, 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继续提供有力保障。这一总体要求既是具体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的体现, 又是中央加强“三农”工作基本思路的延续, 既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年度特色, 又有较强的针对性和指导性。陆书记和徐省长在全省经济工作会上明确指出, 要按照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的新要求, 以发展现代农业为重点, 着力强基础、抓特色、保供给、增收入, 扎扎实实地推进新农村建设。我们一定要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抓住关键环节, 突出工作重点, 努力做好农业农村各项工作。

三要深刻领会和把握强农惠农政策。在保持政策连续性、稳定性的基础上, 适应“三农”发展的新要求, 中央制定了“四个用于”、“四个扩大”、“四个提高”、“四个取消”的具体政策措施。省委省政府根据中央1号文件精神, 从8个方面提出了40条具体实施意见, 提交这次会议讨论后以省委1号文件下发。无论是中央的1号文件, 还是我们省的具体实施意见, 都明确要求加大对农业的支持保护力度, 进一步增加农业农村投入, 较大幅度增加农业补贴, 加大力度扶持粮食生产, 支持特色优势产业加快发展, 推进畜禽规模养殖, 加快农业科技创新步伐, 大规模开展中低产田改造, 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 推进生态重点工程建设、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基层农业公共服务机构建设;强调要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 建立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 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和农村综合改革, 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和龙头企业发展, 加大统筹城乡力度, 积极扩大农村劳动力就业, 加快农村社会事业发展。这些政策措施, 体现了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的思想, 反映了抓紧解决急迫的热点、难点问题和着力解决重大的全局性、战略性、根本性问题的要求, 指向明确、含金量高、操作性强、覆盖面广, 对于强化农业基础地位、落实统筹城乡发展方略、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 意义重大、影响深远。我们要悉心理解, 认真贯彻落实, 充分发挥强农惠农政策激发农民和农村各类经济组织发展农业生产经营的强大威力。

四是要深刻领会和把握农业农村发展的有利条件和积极因素。在正视困难和挑战的同时, 我们也要把握农业农村正在发生的重大而深刻的变化和积极的趋势, 看到农业农村发展的有利条件。从大的方面讲, 一个是党中央在深刻分析国际国内形势、全面把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阶段性特征的基础上, 初步形成了新时期强农惠农的政策体系和统筹城乡发展的制度框架, 开始建立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长效机制, 为农业农村发展营造了良好氛围。另一个是国家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把农业基础设施和农村民生工程建设作为投入重点, 把加大对“三农”的金融支持作为重要取向, 为增加“三农”资金投入提供了重要契机。再一个是农业蕴含着较大的资源集约利用潜力, 农民蕴含着较大的创业热情和潜能, 特别是我省通过推广高效节水技术和旱作农业技术, 促进农业农村经济结构调整还有较大空间, 只要我们注重挖掘和发挥好这些潜力, 就能在抵御风险、应对挑战中拓展发展空间。同时, 各地在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中也积累了很多成功经验, 总结了不少可行办法, 形成了一套确保各项措施落到实处的工作督查机制、部门协调机制。最为重要的是, 经过改革开放30年的发展, 全省经济实力显著增强, 各级党委政府把握全局、应对复杂局面、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明显提高, 这为我们促进农业农村发展提供了坚强保障。只要我们因势利导、顺势而为, 坚持把推动发展的积极性与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结合起来, 敢于迎难而上, 勇于开拓进取, 善于利用有利条件, 培育积极因素, 就一定能够继续保持好的发展势头。

三、集中精力抓好重点工作, 确保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

农业农村工作千头万绪, 既要全面部署、整体推进, 又要抓住关键、重点突破。今年全省农业农村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全面贯彻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 认真贯彻落实省委十一届五次全委会议和全省经济工作会议精神, 坚持把农业农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作为首要任务, 紧紧围绕“稳粮、增收、强基础、重民生”这个核心要求, 落实惠农政策, 转变发展方式, 着力加强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 着力推进改革开放和制度创新, 着力推进新一轮新农村建设试点, 加大良种良法推广力度, 加大资金整合力度, 发展壮大特色优势产业, 确保粮食稳定增产、农民持续增收, 为全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有力保障。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 要着力抓好这样几个方面的工作。

第一, 围绕开创“三农”工作新局面, 着力推进农村制度创新和建设。省委全委会按照十七届三中全会《决定》精神, 研究提出了推进我省农村改革发展的重大举措。市县党委政府要着眼于激发农村发展活力、优化农村发展环境, 积极开展试点, 不断总结实践新经验、探索改革新举措, 力求在稳定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和推进农村土地、农业支持保护、农村金融、农村民主管理制度建设以及城乡一体化发展等关键环节和重点领域取得突破。省里在加强对面上改革指导的同时, 着力推进3项具体改革。一个是, 积极稳妥地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7个试点县要按照林改《实施意见》和《工作方案》, 抓好各项工作落实, 为全省全面推进积累经验、探索路子。另一个是, 积极深化农垦企业改革。着眼于优化配置生产要素、集聚和释放生产力, 推进农垦管理体制和经营机制创新, 增强农垦企业与地方经济的融合。第三个是, 积极推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试点工作。兰州、嘉峪关、金昌3市和市州所在地的一些区, 以及有条件的市县和新一轮新农村建设试点县, 要从统筹城乡规划、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劳动就业、社会管理5个方面积极探索, 率先推进一体化发展, 使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加快形成城乡发展有机融合、良性互动、共同繁荣的崭新格局。其他地方也要尽力而为, 着力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第二, 围绕促进农民持续快速增收, 着力推动“六大行动”贯彻落实。确保实现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2%以上的目标, 是全省农业村工作必须完成的硬任务, 也是今年农村工作的重点和难点。现在看, 今年农民减收因素明显, 正如中央指出的“有可能出现农产品价格下降、乡镇企业增速放缓、农民外出就业困难、农民工工资水平降低等诸多不利因素几碰头的严峻局面”。省直有关部门要按照“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思路, 对价格优势明显、竞争力强的产业和产品重点进行扶持。今年, 对抓好马铃薯、草食畜产业化经营和落实500万亩全膜双垄沟播玉米生产已明确了扶持办法, 正在抓紧确定扶持中药材、果蔬、油橄榄等特色优势产业发展和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办法, 进一步增强种养业促进农民增收的带动能力。市县党委政府要针对影响农民增收的突出问题, 及时修订和完善发展规划, 进一步细化实化实施“六大行动”的措施和办法, 全力以赴打好农民增收这个硬仗。要高度关注农产品价格持续下行和一些农产品“卖难”问题, 扩大特色优势农产品生产规模, 积极发展订单农业和品牌产品生产, 加大产销衔接力度, 充分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需要强调的是, 要从农村富余劳动力多、农民外出务工就业压力大的实际出发, 把促进农民就业创业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来抓, 切实加大对农民返乡创业和就地就近转移就业的指导服务力度, 大力拓展农村非农产业增收渠道, 最大限度开辟就业创业增收空间。一是要引导和支持农民广泛利用各类资源, 发展个体私营经济和类型多样的农村服务业, 加快发展乡镇企业和农产品精深加工业, 通过延长农业产业链, 扩大农村二三产业的就业容量, 培育农民增收新的增长点。二是要整合培训资源, 加大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和转移就业阳光工程培训力度, 加强输出地与输入地的对接, 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增强农民就业创业的稳定性和增加收入的可靠性。三是要以县为单位抓紧成立劳务公司, 组织好农民的劳务就业。省内重点项目建设要优先使用当地农民工。要通过以奖代补、以工代赈等方式组织农民大规模开展兴修水利、整治土地, 参与省内重大建设工程, 扩大基础设施建设的就业容量。同时, 要为省内重点工程项目顺利实施做好征地拆迁等地方服务工作, 营造良好的建设环境。四是要加大对县域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 统筹配置各类生产要素, 有效集成各项支持政策, 增强县域经济对农民就业增收的带动能力。

第三, 围绕实施旱作农业区新增50亿斤粮食示范工程, 着力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加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 是促进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的重要举措, 也是增强农业发展后劲的治本之策。省委全委会和全省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 到2012年全省新增粮食产量50亿斤, 使全省粮食总产量稳定在210亿斤以上, 实现较高水准的动态平衡。我们要紧紧抓住国家强化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历史机遇, 着力加强“三大能力”建设。一要着力加强土地产出能力建设, 整合资金, 提高补助标准, 引导农民积极投工投劳, 加大梯田建设的力度, 切实增加高产稳产田比重。今年先在年降雨300毫米以上、又适宜坡改梯的县实施这项工程, 并和所在县修编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结合起来。二要着力加强农业科技创新和应用能力建设。以良种良法推广应用为重点, 扎实推广以全膜双垄沟播技术为主的旱作农业集成技术, 不断推进旱农技术集成和创新;以种养业良种扩繁和先进适用技术推广为重点, 促进产学研结合, 支持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同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开展多种形式的技术合作, 推动先进适用技术进村入户, 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三要着力加强农业综合支持和服务能力建设。注重把巩固和完善强农惠农政策同建立健全农业支持保护制度、建立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有机结合起来, 加快构建专项服务和综合服务相协调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为推进结构调整和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产业化经营提供有力支撑。

第四, 围绕转变农业发展方式, 着力提升特色优势产业的层次和水平。加快农业发展方式转变, 是提高农业比较效益、促进农民增收、增强农业发展整体竞争力的重要途径。一要优化农业生产布局, 突出区域发展重点。省直有关部门要指导各地遵循自然规律、经济规律和科学规律, 认真研究水土光热资源, 科学确定发展方向和重点, 逐步形成优势突出、特色鲜明的产业片带。省里初步确定, 新出台扶持中药材产业发展的政策, 重点推行规范化种植, 发展精深加工, 着力提高地道药材的市场份额和增值空间;制定扶持果品产业发展的政策, 重点推广苹果套袋、高接换种和病虫害防治技术, 支持主产区提高储藏能力。市县应主动加强同省直有关部门的沟通, 完善产业发展指导性规划, 力求同全省的产业发展规划相衔接, 同市场需求和资金、技术等生产要素相衔接。二要结合发展特色优势产业, 加快培育壮大龙头企业。从今年起, 省里将围绕实施产业化提升行动, 集中力量重点扶持一批与特色产业发展相适应、与终端市场相联接、辐射带动能力强的精深加工企业, 尤其要改进扶持办法, 注重通过与银行共同筛选项目和贴息的办法, 放大资金量, 高起点地扶持马铃薯、中药材、草食畜等特色优势产业提升加工水平, 不搞低层次、低水平的重复建设。市县也应明确政策导向, 按照扶优扶强的原则, 着力促进农产品加工业结构优化升级, 使有限的资金发挥最大的效应。同时, 要坚持以开放促开发, 加大招商引资力度, 积极吸引外商投资发展农产品加工业, 特别要注重引进一些有品牌、有实力、市场占有率高的精深加工企业参与特色优势产业开发, 让农民更多分享加工流通增值收益。三要积极培育农村新型合作经济组织, 提高特色优势产业的组织化程度和市场竞争力。鼓励龙头企业、农村经纪人按产业、产品发展行业协会和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 加快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 各级财政给予经费支持, 并从登记注册、税费减免、贷款贴息、风险担保等方面给予必要的扶持、引导各类专业合作组织为特色优势产业发展提供产前、产中和产后服务。

第五, 围绕强化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着力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这是全省农业农村发展中亟待加强的薄弱环节, 也是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着力点。能不能抓住国家扩大内需、加强基础设施的机遇, 着力改善基本生产生活条件, 是对我们各级干部领导能力和水平的现实考验。一要逐条研究国家的政策和省委省政府的安排部署, 切实搞清楚国家在加强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政策措施, 着力实现工作重点与国家扶持政策的有效衔接。二要做好项目的前期准备工作, 把发展抓项目的要求落到实处。要立足当前, 抢抓国家扩大内需的投资机遇, 积极做好项目的筛选、申报和争取工作, 力求使多年想办的农村民生工程、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得以落实。尤其要重点办好“水、电、路、气、房”五件实事, 加快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农村电力基础设施、农村公路、农村沼气、农村安居建设, 继续抓好生态移民工程。在农村抗震安居工程建设中, 要遵循安全、适用、节省的原则, 充分尊重农民意愿, 统筹协调安排好灾后重建、新农村建设、生态移民、林区棚户区改造等涉及农房建设的项目。三要注意建立激励机制, 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加强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需要国家和省里的支持, 但不可能由政府包下来, 必须注重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 鼓励和引导农民群众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改善生产生活条件。

第六, 围绕加快脱贫致富步伐, 着力创新扶贫开发方式。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 是全省农业农村发展面临的重大难题。要按照十七届三中全会的《决定》精神和省委的《实施意见》, 进一步强化扶贫措施, 努力把扶贫开发工作提高到一个新水平。一要坚持开发式扶贫方针, 实现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和扶贫开发政策有效衔接。要加快完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对农村低收入人口全部实施扶贫政策, 将符合条件的农村贫困家庭全部纳入低保范围;对没有劳动力或劳动能力丧失的贫困人口实行社会救助, 真正为农村贫困人口建立起最后一道生活保障线。二要继续把产业扶贫、科技扶贫、智力扶贫同整村推进和连片开发有机结合起来, 进一步创新扶贫开发方式。要以县为单位整合扶贫专项、以工代赈、新农村建设和农业综合开发等方面的资金, 把培育特色优势产业、推广先进适用技术、提高劳动者基本素质有机结合起来, 确保贫困群众稳定增加收入。要打破行政区划壁垒, 从中心镇、乡镇和行政村不同层次统一规划和建设基础设施、布局主导产业发展, 形成扶贫开发整体优势。需要强调的是, 由于生产方式、生产条件等因素的制约, 一些贫困群众在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后, 生活依旧十分困难, 省委省政府已确定今年将河西移民贫困群众纳入整村推进式扶贫开发范围。迁入地党委政府要高度重视、统筹考虑解决好这部分群众的实际困难, 使他们切实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三要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 通过减少农民富裕农民。对于贫困地区来说, 能不能把大量的富余劳动力转移出去, 事关扶贫开发的成败, 事关可持续发展。省委省政府决定把扶贫资金的10%用于农民职业技能培训, 根本目的在于推进劳务输出由体力型向技能型、分散短期输出向有组织常年稳定输出转变。无论是国定扶贫工作重点县, 还是省列扶贫县, 都要把发展劳务经济作为一项战略任务和重大项目来对待。要整合培训资源, 加强组织协调, 突出订单培训、定向培训和校企联合, 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要将农村基础教育的“两后生”同农村职业教育对接, 下功夫提高农民素质。同时, 要完善对口帮扶机制, 提高社会帮扶的实效。

第七, 围绕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着力推进循环农业发展。发展循环农业, 是省委全委会确定的一项重点工作, 也是促进我省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现实选择。我们必须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 抓紧制定全省循环农业发展规划和实施方案, 把积极促进循环农业发展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来抓。各地可先从三个方面着手推进:一要大力推广以节地、节水、节肥、节能为主的节约型农业技术, 尤其要大面积推广节水农业技术, 着力缓解资源型缺水和干旱对我省农业生产的制约。二要围绕提高资源利用率和降低废弃物排放量, 以农村沼气建设为突破口, 着力推进作物秸秆、粪便的资源化利用, 积极开展农村生活垃圾和污水的科学处置。三要着眼于建立循环农业体系, 着力延伸农业产业链条, 推进种植业、养殖业和加工业的相互融合和有机联系, 努力在资源节约、清洁生产和环境保护等方面取得实效。

第八, 围绕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试点工作, 着力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省委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第五次会议, 总结了全省新农村建设试点工作, 并就下一阶段全省新农村建设作出了全面安排部署。各地要把试点示范和面上推进有机结合起来, 着力在完善规划、促进公共资源优化配置、转变发展方式、培育壮大特色优势产业、实施“六大行动”以及培育新型农民和整治村容村貌等方面取得明显进展。省里确定, 下一阶段全省新农村建设试点工作在兰州、金昌、嘉峪关3市和其他市州的11个县进行。3个市的试点工作, 要突出统筹城乡协调发展, 把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作为工作着力点。11个县的试点工作, 要着眼于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 围绕“六大制度”建设和“五句话、二十字”的总体要求, 突出重点、统筹兼顾, 发挥后发优势, 按一体化的发展要求, 规划建设饮水、道路、通信、电网改造等基础设施和教育、文化、卫生等公共服务, 确保新农村建设扎实推进。各地党委政府分管农村工作的同志, 一方面, 要按照省委省政府的安排部署, 全力抓好各项任务的落实;另一方面, 要着眼于推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进步, 主动同分管教育、卫生、文化和社会保障工作的领导同志加强衔接, 促进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公共服务向农村拓展、社会保障向农村覆盖。

四、切实加强组织领导, 不断提高“三农”工作的水平

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 任务异常繁重艰巨。市县乡各级党委政府要进一步加强对农村工作的组织领导, 切实抓住面临的机遇, 积极应对严峻的挑战, 以奋发有为、锐意进取的精神状态和求真务实、扎实有效的工作举措, 确保实现省委省政府确定的今年“三农”工作的目标。

一要切实加强对“三农”工作的领导, 为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提供有力的政治保障。加强对农业农村工作的领导, 是中央对各级党委政府的明确要求, 也是我们做好工作的重要保证。各级党委政府要坚持把农村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 真正做到在政策制定上, 多出有利于“三农”的真招实策;在工作部署上, 投入更多精力、下更大功夫;在财力投放上, 真正向“三农”倾斜, 舍得拿真金白银;在干部配备上, 把作风正、能力强的优秀干部选配到“三农”工作的领导岗位上。县一级党委政府要把工作重心和主要精力放在农村工作上, 分管农业农村工作的领导干部, 要想大事、谋大事, 紧紧抓住农村改革发展的关键问题, 着力解决“三农”工作中的突出矛盾, 把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对“三农”工作的新部署新要求, 转化为具体措施和实际行动, 努力在农村制度建设上取得新突破, 在强化农业基础上取得新进展, 在改善农村民生上取得新成效。要认真履行组织领导责任, 结合今年市县乡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 切实把强农惠农举措贯彻到基层、落实到农户。要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 认真倾听群众呼声, 及时总结推广群众创造的好经验好做法, 努力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省直各有关部门要增强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 该出的措施要早出台, 该批的项目要早批复, 该下的资金要早下达, 及时给基层和农民群众发出政策信息, 充分发挥政策措施在保护和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方面的效力。

二要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 为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加强以党组织为核心的农村基层组织建设, 是做好“三农”工作的基础工程和关键环节。要着眼于充分发挥农村基层组织凝聚人心、推动发展、促进和谐的作用, 选好配强乡村党组织领导班子, 充分发挥村民自治组织以及青年、妇女组织的重要作用。要切实加强基层干部队伍建设, 注重从致富能手、退伍军人、务工回乡人员、农村经济合作组织领办人中选拔村干部, 带动生产发展、农民致富。要加强农村基层干部短期实践培训和现代远程教育培训, 着力提高他们干事创业的能力。同时, 要鼓励引导大学毕业生到乡村任职, 鼓励引导机关干部到村帮助工作, 逐步建立村干部报酬正常增长、养老保险、离职补偿等激励保障机制, 激发广大基层干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要加强农村民主法制建设, 为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提供良好的制度保障。随着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 影响农村稳定的因素复杂多样, 保障农村社会和谐稳定的任务更加繁重。要积极推进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 尊重和保护农民的民主权利, 确保农民真正享有知情权、参与权、管理权和监督权。进一步推进村务公开, 完善村民民主理财、民主评议村干部、审计监督农村集体财务等制度, 完善农村“一事一议”筹资筹劳办法。积极推进乡镇政务公开, 方便群众办事, 接受群众监督。高度重视农村社会稳定工作, 妥善解决农村因土地征用、环境污染、移民搬迁、集体资产处置等引发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深入开展农村普法教育, 引导农民牢固树立法制观念, 提高农民群众依法维权的能力和履行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义务的自觉性。加强农村社会管理, 拓展农村社情民意表达渠道, 建立农村社会矛盾排查调处机制, 切实把矛盾解决在基层, 化解在萌芽状态。特别要建立预防和有效处置群体性事件的责任制, 切实维护农村社会稳定。

四要加强农村和谐文化建设, 为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提供可靠的思想保证。要广泛开展多种形式的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倡导农民崇尚科学、抵制迷信、革除陋习、移风易俗, 进一步提升农村社会的文明程度, 尤其要引导农民群众树立文明意识、健康意识、卫生意识和节俭意识, 促进农村形成健康文明新风尚。要确保农民基本文化权益, 促进文化资源向农村倾斜, 加强县乡村三级文化设施建设, 加快实施广播电视“村村通”、乡镇综合文化站和农民书屋工程, 推进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建设, 增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能力, 建立健全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继续组织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等活动, 为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发挥积极作用。

上一篇:中文幼儿故事下一篇:物业公司副经理2013年述职述廉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