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洒教育三十载

2024-05-20

情洒教育三十载(精选4篇)

情洒教育三十载 篇1

情洒教育三十载,甘为人梯育英才

——记贾庄校区薄庄小学校长

薄贵平

在巨鹿县城南,提起薄庄小学校长薄贵平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薄校长十八岁参加教育工作,在教育教学第一线工作了三十多年。在他的领导和引领下,薄庄小学在学校管理、教育教学和德育教育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得到了各级部门的肯定与认可。薄庄小学先后被巨鹿县人民政府授予“2009常规管理先进学校”“2010基层先进学校”。他本人先后被评为“优秀校长”、“模范教师”、“优秀教育工作者”、“巨鹿县优秀共产党员”和“河北省优秀园丁”。他正是凭着对家乡教育的无限忠诚和热爱之情,才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骄人业绩。薄校长为薄庄小学的发展付出了毕生的心血和汗水。可以说,没有薄校长,就没有薄庄小学的今天。

一、精心抓学校常规管理。

一所学校的办学水平如何?关键看管理。薄校长认真学习学校管理先进理论,依据多年来丰富的从教经验,结合学校实际构建了学校的管理体系,成立了由校长任组长、学校中层领导任小组成员的学校常规管理领导小组,制定和完善了学校管理、学生管理、教师管理、教育教研和德育建设等方面的规章制度。

在常规管理过程中,他首先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做教师的榜样、学生的楷模。三十多年来,他始终坚持以校为家,坚守工作岗位。每天清晨,他总会出现在学校大门口,笑迎每位师生;黄昏时分,他总会出现在学校大门口,目送师生回家。在平日里,他总爱在校园里四处转转。每天,校园的角角落落都会留下他的足迹。有些教师工作不到位,看到了校长在查看,自己心知肚明,还没等校长指出,便及时得到了改进。校长经常教育全体教师:“要多做少说。不看广告,看疗效。”其次,薄校长对学校常规管理工作进行了明确的分工,分清责任,层层落实。为从校长到

一线教师,分工明确,责任清晰,逐步形成了严密、有效的学校常规管理体系。为了保障常规管理机制的有效运转,他还亲自参与制定了《学校常规管理责任追究制度》和《学校常规管理奖惩制度》等。现如今,薄庄小学已经连续多年在校区常规管理综合评估中名列第一。2007年至2010年,连续四年代表校区接受省、市、县教学督导评估检查,受到了各级领导的好评。

二、潜心抓学校教育教研。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德育先行。”薄校长始终把德育工作放在学校一切工作的首位。多年来,学校一直把国旗下的讲话、各种大型文艺活动、班队会和主题班会等形式作为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主渠道,以班级管理、课堂教学为主阵地,坚持以开展演讲比赛、书画比赛、歌咏比赛和讲故事比赛等多种形式为辅,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和养成教育。学校还将诚信教育确立为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学校涌现出了许多先进典型事迹。特别是五年级学生薄志伟、靳秋业、张浩宇、薄愠腾同学五年如一日,帮助残疾学生乔良川的感人事迹,先后被中国新闻网、新浪网、新华网河北频道、河北新闻网和河北电视台、河北日报等上百家新闻网络媒体竞相报道,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成为学校乃至全县小学生学习的楷模。薄志伟等四名同学先后被评为2010年8月份“邢台好人”、“安利文明红人”和“县级优秀少先队员”。以上这些成绩的取得,无一不浸满了薄校长的汗水!

薄校长经常对教师讲:“教育教学是学校一切工作的重心,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三十多年来,薄校长既担任过学科教师,又担任过班主任工作。他深知教育教学工作的细小琐碎,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出成效的。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他鼓励教师多向年长的教师学习,对于热点难点问题,教师之间可以共同探讨,一起寻找破解问题的妙招。他还要求班主任老师要强化班级管理,设立班委会机构,注重培养班级干部;在班级管理中,要千方百计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创设浓厚的学习氛围;与此同时,还要做好优秀学生的示范作用,采用一对一的帮扶形式,把后进生转化工作落实到位。在他的正确指引下,学校整体教学质量不断提高,连续五年在校区教学质量评比中名列第一。

为了进一步提高教师专业水平,在他的倡导下学校教导处制定了《学校教育教学考评细则》《学校教学教研实施办法》和《校本培训管理制度》等制度,设立了语文、数学、综合教研组,教研组长负责本学科的教研活动,学校全体教师共同参与学科教研,为教师的业务成长搭建了交流平台。平日里,他经常和老师一起听课,参与学校教研活动。2009年,学校创编了校本课程《农村小学生诚信教育读本》,完善了三级课程体系。在教师专业成长方面,他还鼓励教师积极参与教育科研课题的研究。目前,学校已经完成市级课题三项。

在抓好学校教师培训培养、教学研究的同时,他还注重骨干教师的培养和指导。由他指导,孙云芳老师执教的数学课《用字母表示数》获县级优质课评选一等奖;由他指导,赵敬爽老师执教的数学课《圆锥的体积》获县级优质课评选一等奖;由他指导,宋文锋老师执教的科学课《运动的描述》获市级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优质课一等奖。

三、热心破解教师难题。

教师的家庭问题,影响着教师的工作心态。2010年春,学校赵敬爽老师的丈夫有了外遇,与她提出了离婚。那段时间,是赵敬爽老师心神不宁、情绪最低落的时候。薄校长知道后,及时劝慰赵老师,并嘱托身边的同事要体谅和关心赵老师。薄校长又通过私人关系,为赵老师牵线搭桥。“功夫不负有心人”,赵敬爽老师最终与巨鹿中学的陈占青老师认识、相爱,最终结为伉俪,完成了一段美好姻缘。

薄校长视教师如亲人,用一颗炽热而真挚的心感染着身边的每一位教师。2001年秋天,学校教导处主任赵庆昌老师的爱人身患半身不遂,需要住院治疗。对于原本生活拮据的家庭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薄校长得知此事后,倾囊相助,把原准备为儿子办喜事的六千元为赵老师的爱人垫付了医疗费,解了赵老师的燃眉之急。每提及此事时,赵老师都会动情地说:“薄校长的恩情重啊!这辈子也难以报答!”学校王晓丽、薄淑霞老师家住在县城,每天都要往返两次。特别是赶上雨雪天气,无法正常上下班。为此,薄校长在校舍非常有限的条件下,为她们腾出一间办公室,供其住宿使用,还为她们购置了电磁炉和餐具,解决了她们的吃住问题。薄校长用真诚和热心对待他身边的每一人,感动了学校全体教生。现如今,薄庄小学的教师队伍斗志昂扬、团结和睦!

四、倾心打造育人环境。

把薄庄小学做大做强,是薄校长的多年愿望。2005年的一个偶然的机会,他听说县里要落实“农村学校危房改造工程”。他多次跑乡里去县里,利用各方关系,争取到危房改造工程项目,总投资70万元的“农村学校危房改造工程”惠及薄庄及周边十几个行政村。从工程开工建设到项目竣工,是他最忙碌的一段时期。他既要抓学校全面工作,又要配合施工单位协调土地、水、电使用问题。为了保证工程质量,他常常夜不能寐,跟班检查。学校教学楼主体竣工后,为了保证师生如期搬迁,他有东奔西走,争取上级资金12余万元,完成了学校围墙、厕所、锅炉房等配套设施的建设,学校硬件环境得到了极大地改善。他还多次外出考察省内多所名校,借鉴其成功经验,确立和实施了学校校园文化建设规划方案,全力打造“诚信校园”“书香校园”,进一步优化了学校育人环境!

五、甘心为人梯育英才。

三十多年的从教生涯是薄校长最引以为荣的光辉历程。1975年,刚刚高中毕业的他原本有机会上大学。可是,当他得知村里缺老师,孩子们没人教时,他毅然放弃了进城深造的机会,走上了三尺讲台,一干就是三十六年。其间,在保定当画家的舅舅得

知他放弃了上大学的机会,为之惋惜。最让他难以忘怀的是当民办教师的那段艰苦岁月。每月五块四毛多的工资要养活一家五口人,实在是微不足道,令人难以想象!大人没什么,孩子营养跟不上,他又何尝不为之担忧呢?深明大义的妻子最了解他的心思,为了能够让他安心工作,没有后顾之忧,下过砖厂。有时,瞒着丈夫去娘家借粮借钱,补贴家用。由于多年来的忘我工作,薄校长严重透支着身体,患上了糖尿病和高血压。面对病魔的折磨,他毫不惧怕。家人和同事的劝说,在他身上没有任何作用。现已年过半百的他,对家乡教育的痴情未减。

艰苦的生活条件和病魔的肆无忌惮的折磨,没有动摇他的梦想。相反,更坚定了他的从教信念。为了保证孩子能够读好书,他主动找到了村里的知识青年许胜国、赵庆昌二人,希望他们也能过来教书。就这样,他们三人,每人两个班,教了这班,教那班。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就取得了全乡第一名。优异的教学成绩吸引了邻村更多的家长把孩子送到薄庄小学上学。薄校长当时既当老师,又当校长,工作异常繁重。可他从来没有叫过苦,叫过累。在他的领导下,薄庄小学实现了从低矮、破旧、昏暗的平房到高大、宽敞、明亮的教学楼的顺利搬迁,学校硬件环境得到了极大的改善。薄庄小学的办学规模由小到大,综合教学实力由弱到强,学校育人环境也得到了明显改善,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学生前来就读。几十年来,学校也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优秀人才。薄校长每次提及自己的学生时,都会为他们而感到骄傲!

路漫漫其修远兮。薄校长强烈的事业心、严于律己的工作作风和矢志不渝的甘为人梯的奉献精神,深深的影响着周围的每一个人,诠释着他那绚丽多彩的教育人生。(贾庄校区薄庄小学薄国显)

守望乡村教育三十载 篇2

如今,32年过去了,已是霜染两鬓的她实现了当初的誓言。

多年来,她先后荣获市级初中英语学科带头人、省级特级教师、市级优秀共产党员等称号。

她,就是保康县黄堡镇中心学校英语教师、班主任崔德丽。

1977年恢复高考制度后,初中开始开设英语课,英语教师成为紧缺人才。1985年1月,黄堡中学的一名英语教师调入他校,出现两个班英语课无人教的窘境,高中时英语成绩突出的崔德丽,由此成为黄堡中学唯一的民办英语教师。面对一张张渴求知识的脸庞,她精心授课,很快赢得学生的喜爱和领导的信任,从此,她便一直坚守在三尺讲台。

“教师的责任重大,尤其是当班主任,容不得半点马虎。对老师而言,失误的也许只是一年的教学,来年还能重来,可对学生而言,耽误的就是一生。”崔德丽多次这样说。

2014年秋,崔德丽接手七年级一班,班上的钟玲来自一个特殊家庭。9年前,母亲离家出走,留下忠厚老实的父亲、眼睛失明的奶奶与她相依为命。父亲外出打工后,钟玲在校住宿,由于没有讲究个人卫生,同学们都避着她。崔德丽了解情况后,手把手教钟玲洗衣服、做卫生,提醒她勤洗头、勤洗澡。一有时间,她就帮钟玲梳个整齐漂亮的头发,鼓励她和同学们一起活动,让这个单亲孩子享受到班级大家庭的温暖,在关怀的氛围中增强自信。

“发展学生,以较高的教育教学技能,展现教育教学过程的魅力,让学生亲其师而信其道。”崔德丽在《班主任如何建立威信》一文中写道。

只有高中学历的崔德丽,专业知识和教学能力都与初中英语教学的要求差距较大,为了提高专业素质,她购买了大量英语学习资料,多少个夜晚,她挑灯苦读,强化知识储备,努力提高驾驭课堂教学的能力。

每次外出听课,她都爱琢磨优秀老师的好做法,再结合本校实际,完善教学方案。她将初中英语“5P”课堂教学模式与“生本课堂”理念有机结合,巧用“5G”模式开展阅读教学,突破了阅读课教学中的许多难点。

日复一日的辛勤工作使崔德丽积劳成疾,她患上了严重的腰椎病,严重时卧床不起。可每次病情稍微好点,她就蹒跚着回到教室。32年里,崔德丽所教班级的英语成绩一直处于全县同类班级的前列。

作为一名党员,崔德丽把“三严三实”要求落实在讲示范课、说课、评课、介绍经验、落实教学常规细节中,发挥着一名党员、名师的示范、引领、辐射作用。

情洒教育三十载 篇3

三十年后的今天,同学们再次相聚在宜阳,下榻在香樟树酒店。这个古朴、环保、生态的酒店,让人步入的瞬间便心生怀旧的情结,一如当年我们在安阳洹水河畔、在母校旁边的园林留下年青的足迹一样依稀让人怀恋,因此十分感恩宜阳同学和原八六三班班委的精心策划。本次参加聚会的同学如今大多是企业、部门或政府部门的领导,放下手头的重要工作而把三十年的同学聚会当成了首选任务,他们或驱车、或坐高铁或长途汽车,在同一时间到达香樟树酒店。当我们相见的那一刻,内心的激动无法言表,唯有握手、拥抱或热泪盈眶,有的同学三十年来第一次见面,难免感慨。当年的妙龄少女历经岁月的磨砺,虽早已褪去了青涩,但如今却优雅、知性、干练,成熟的韵味和资深美女的气质悄然显现;当年那些青春年少的男同学都成为社会的栋梁,阅历使他们更加成熟、风度卓然。小有遗憾的是,我之前被分配做后勤接待工作却因为公务出差比其它同学晚到了半天,失去了为大家服务的机会,深感愧疚。

5月26日上午,我们畅游洛宁神灵寨景区,瀑布边、绿树丛、山路上、台阶上、竹林旁、吊桥上,无处不留下同学们的身影,我们十分珍惜相处的时光,畅游在青山绿水间,一群志同道合的人,三五成群结队相互交流着,一面述说着当年的同学趣事,一面畅谈各自的工作及家庭近况,是何等的惬意!我们行走在陡峭山路上,虽然十分费力,但有同行者的关爱和友善提醒,内心充满了甜蜜;天公作美,山谷里雨后的空气更加清新,仿佛在为我们助兴,我们贪婪地吮吸着灵山秀水的新鲜空气,天然的氧吧让我们享受着无尽的能源,因为尽兴,我们超过了预定的时间才走出了山林,来自全省各地的同学们对美景如画的神灵寨啧啧称道。

午间,同学们饱尝了美味十足的午餐。之后驱车直奔宜阳三乡李贺故里,我们怀着崇敬的心情观瞻了唐代青年才俊-----与李白、李商隐三人并称唐代“三李”的李贺雕塑,漫步在古镇的街道上,欣赏着小桥流水和一排排古老的建筑,感受着小镇的恬淡闲适,在三乡驿古桥畔同学们集体合影留念….. 也留下了深刻而永久的记忆。从三乡驿步行三百米到达对面的五花寺,这里有一座九层古塔,经修葺新鲜亮相。这儿清凉安静,游人稀少,五花寺红色的仿古建筑在周围绿色植被的映衬下显得格外醒目,伴随着公园安静的轻柔音乐,我们犹如在天堂中漫步,同学们三五成群,早已把往日的工作抛之脑后,尽情享受着天赖之音,娓娓述说各自的故事,如此的悠闲自在与洒脱。正所谓景美、花美、人美、心情更美。

从五花寺出来后,我们直奔七彩花海主题公园,五彩斑斓的月季花儿虽稍显凋零但也不失景致,紫色的薰衣草低调地、羞涩的半开着,呼啦啦的风车大道引诱着我们从中经过,大片大片的绿色草地留下了女同胞美丽的合影。美女们与月季花相伴,靓丽的丝巾随风飘舞,疑是天上的仙女下凡。一张张照片都定格了美丽的瞬间。男同学争相帮忙拍照,使女同学如女神般安详、美丽、高雅、尊贵。远山、近水、绿地、花海、美女、帅哥相得益彰,天、地、景、水交融得完美无暇,如天人合一。在钢筋水泥大厦里难以看到的美景让我们今天一饱眼福,更让我们放松和留连。暮色已近,我们依依不舍地返回了酒店。

5月27日上午八点,我们早餐后启程前往宜阳著名的景区---灵山寺。尤为荣幸的是,接待我们的是中央党校宜阳分校的校长。他为我们讲解灵山寺悠久的文化历史,他对佛教、道教的简单诠释让我们对中国的宗教文化有了大致的了解,他对寺院方仗、千年银杏树、一块块碑刻、大肚如来佛等等名人、古物、建筑的解说,让我们浮想联翩,不仅增长了历史知识,也为他那活跃的思维、伶俐的口才、脱口而出的古诗词、幽默诙谐的语言深深折服,更为他拥有广博的学识所称道。他对灵山寺的历史文化渊源的解读,使我们对小小灵山寺深怀敬意,它虽不能与中国第一古刹白马寺相媲美,但也是一所深藏不露、历史悠久、名人辈出、灵气十足的寺院,难怪有那么多善男信女络绎不绝地来朝拜而香火盛旺呢。

从寺院出来后,我们径直来到了对面的莲花公园,这儿有美丽的莲花仙子雕塑,她面部慈祥,女同学们仰慕仙子的美丽以及她母仪天下的尊容,都纷纷在雕塑前合影留念。而此时并非莲花盛开的季节,我们看到的是无数个池塘成片连天的荷叶,在蓝天、湖水的映衬下更加碧绿,据说公园的莲花有三百多个品种,如果赶巧在莲花盛开的季节,一定异常壮观美丽。莲花池湖畔的摇椅让女同学们玩得可尽兴了,我们仿佛回到了童年,提前过了儿童节,也找到了童趣,乐此不疲地在摇椅上合影留念,或三五人,或两三人,亲如姐妹,摇椅摇动的是一颗颗欢快的女儿心,快乐和开心在此刻的摇椅上荡漾着、摇动着。而同时最让男同学们开心的活动则是闯关活动-----通行水上独木桥,这个对于女同学来说危险的项目,则让男同学们开心快活,看他们一个个争当勇士,敢于闯关。稍不留神,便有个男同学“失身”了,大家都捧腹大笑起来,他自己不仅不懊恼,还自嘲地笑笑,看看他多有男子汉的风度和气质啊,自然给同学们也平添了更多的嬉戏乐趣。之后,我们通过了二十四孝大道,道路两旁二十四孝子的雕塑及故事也久为留传,也为我们上了深刻的一课,孝顺父母是一个人应有的品格和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百事孝为先,相信我们这些在六十年代出生的同学都深受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影响,在家都是孝子孝女,使我想起了“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孝而亲不待”。已近中午,我们依依不舍地离开了莲花公园,同学们在公园门前来个团体大合影,为了保证拍照效果,连续拍摄了无数张。我们都想把珍贵的瞬间用相机来留下今生永久、美丽的回忆。

农家院的午餐是丰盛的,同学们下午就要返程了,席间推杯换盏,相互祝福和感恩宜阳、洛宁、渑池的同学这两天辛勤的付出,在等待上菜期间,不知哪位同学发起了抢红包,大家都急忙打开手机争相抢红包,更增添了开心和快乐的元素,你发之后我来发,总之大家一起发、发、发,让同学们脸上都乐开了花,当然一分也是爱,大家发的是开心和快乐。虽然彼此心中都明白这是最后离别前的午餐,但新增抢红包的互动环节却使最后的午餐显得更有滋味,平添了更多的趣味,也使离别前的情愁消散了些许。

下午的道别场面让人伤感不已,送走一波波的同学时,我总是泪眼婆娑,毕竟是三十年相聚后的别离,不知今生我们还有几次相见的机会,短短的人生能有几个三十年?同学的友情如此纯洁、无暇与弥足珍贵,想想总不免伤感落泪,最终我们还是以拥抱来相互安慰彼此,用握手来表达心意,让眼泪尽情地从心底流出吧,是为依依不舍、还是为不知何时才能再相聚?我们相约,今后要至少五年相聚一次,把离别的时间缩短,让大家彼此有个安慰。我们如今都是年过半百的人了,几年后就将近面临着退休,有的已经升格为爷爷或姥姥级别了,只求平平安安的过好生命中的每一天,只想健健康康地活着,只愿开开心心地快乐生活着,年轻时追逐的所谓功名利碌、财富地位在我们的心中早已成了生活的点缀和过眼的烟云,而平安健康、平平淡淡,简单而快乐地过好生活中的每一天才是我们常人生活的真实内涵和追求。

自5月27日离别后的每一天,都有同学在微信群中发美照、发感想,同学群藏龙卧虎,有做诗的、有作美图配音乐的,时时都能提起大家快乐和开心的元素。同学们,感恩命运的安排,三十年前单纯的我们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为学业而欢聚一堂,三十年后,成熟的我们已成社会的栋梁奋战在各行各业、为纯洁的友谊而再次相聚。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们担当起家庭和社会的重要角色,我们会认真工作、开心生活,平安健康地渡过生命中的每一天,让今天的相聚成为我们生命中美好的回忆,让我们五年后再来一次同学大聚会,我们都期待着那一天!

三十载寻母路 篇4

1984年,36岁的刘远端被拐骗至江苏,在趁机逃脱的途中遇好心人帮助,遂嫁给对方,养育一对儿女。但她舍不下贵州赫章老家的亲人,可又感到不能忘恩负义,这一纠结就是数十年。期间,刘远端曾让她如今的女儿给老家写信,但是她不会说普通话,也没念过书,一直把“赫章”说成“黑帐”,因此写的信件都有去无回。

得知三个儿子要来,拮据的刘远端怕儿子为自己的生活状况担心,特地跑到几公里外的集市上,把满头白发染成黑发,穿上了只有过年才舍得穿的红色外套,“看上去比平时年轻精神。”她说。

当天,她搬了个小马扎坐在走廊上,望着村头的水泥路口,嘴里念叨着:“不晓得娃娃些现在长啥样。”

11月1日凌晨3点,陶仁超三兄弟乘坐火车到达徐州,在当地警方的安排下,在新沂市合沟镇小河村见到了阔别30年的生母刘远端。母子相见的刹那,三兄弟扑进刘远端的怀里,泣不成声地不停喊“妈”,刘远端弯下腰,抱住儿子们的脑袋痛哭。回到简陋的民房内,母子就这样边哭边擦拭泪水。

“有说不完的心里话,找得太苦了。”三兄弟说。

为寻母徒步数百里

据了解,刘远端被拐骗时,她的大儿子14岁、二儿子7岁、最小的陶仁超3岁。陶仁超告诉记者,父亲在家从来不管三兄弟:“我直到长大外出打工前,从来没吃饱过。”他说,因为父亲不管事,兄弟三人从母亲失踪后就开始寻找。“最早是大哥牵着二哥和我,在村里挨家挨户打听妈妈的消息。”陶仁超说,大家成年后,在一次询问老乡时,打听到母亲被拐骗至云南深山某个村落。

“当时就打算动身前往。”他回忆,可三人掏遍全身,凑出来的钱尚不够单程车费,最后,他们决定徒步前往云南。

身上的钱花光了,他们就在路上打工。到达所要去的村落还有200多公里距离时,三兄弟用仅剩的10元钱,买了几瓶矿泉水、一包压缩饼干,走了两天的山路。

说完这段经历,陶仁超哭了起来:“想到这些经历就很心酸。”

数十年来,三兄弟的脚步,北至内蒙古,南至海南岛,东达江苏,西至云南。

千余寻母信助团聚

除了用脚步寻找,三兄弟也向全国警方求助,“全国有多少个县,就写了多少封寻母信。”陶仁超说。

小姨刘远芬是一名教师,三兄弟委托小姨代写寻母信,投递到能查到的全国每个县的公安局,希望公安局能帮忙,20多年来,共投出千余封信,但几乎都石沉大海。

陶仁超回忆,8年前,云南打来陌生电话,称是某个派出所的民警,让陶仁超去接母亲,并安排专人专车来接。陶仁超立即联系两个哥哥,当晚动身去昆明。下车后,确有专人专车在站外等候,不过对方没有穿警服、不出示警官证,让三兄弟疑惑。随后,陶仁超借口去买包烟,到对方所称的派出所核实,结果查无此人。三兄弟拒绝上车时,遭到对方强行掳劫,奋力反抗才逃脱。事后,三兄弟得知那伙人是搞传销的。

今年10月23日,陶氏三兄弟的“寻母信”送到了徐州市公安局副局长、邳州市公安局长张军手上。他们在信中写道,母亲1984年被人拐骗与家人失去联系。1988年,他们的父亲去世,只能跟着家里其他亲戚生活。30年来,他们四处打听母亲的音讯,如今,他们已经走遍了国内多个省市,却始终没有母亲的消息。“我们三兄弟和幺舅,一提到妈妈的名字,四个人的眼泪就一起流了下来……”读完这封情真意切的寻母信,公安局长也为之动容。张军随即批示,“立即派人核实情况,并及时回复写信人,急!”

民警7天找到被拐母亲

邳州市公安局副局长卞素华得知这一情况后,立即让治安大队抽调专人展开核查。警方通过警务平台查询,并没有获取陶氏三兄弟母亲刘远端的相关信息。“她是被拐卖的,而且是30年前,可能没有户口,也可能改了名字。”民警作出这一判断后,立即抽调人手下基层进行明查暗访。

一个星期之后,调查工作终于有了突破。民警得知,新沂市合沟镇陈秀梅的母亲可能就是陶氏兄弟要寻找的刘远端。民警立即赶到陈秀梅家中,听到她母亲一口浓重的贵州口音时,民警顿时觉得“有门”。在和老人进行了一番沟通后,民警最终确定,她就是刘远端。

此次接到徐州警方的电话,三兄弟的脑海中闪现出曾经险些陷入传销陷阱的画面:专人专车来接,找到母亲……他们不免疑惑,可是见母亲的愿望抵消了猜疑,“不管真假都要去一趟,结果真的找到了。”陶仁超说,自己现在想来都有些不敢相信。

11月3日,在徐州警方的陪伴下,刘远端回到贵阳,与家人重逢后又返回江苏。目前,刘远端在赫章的丈夫和徐州的伴侣均已去世,她表示,目前在徐州还有一对儿女,暂时不能回到贵州。

上一篇:给双子座朋友的中秋节祝福下一篇:新世纪财务管理理论的发展趋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