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真好》课堂实录

2024-07-05

《第一次真好》课堂实录(精选9篇)

《第一次真好》课堂实录 篇1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一次真好》课堂实录

【学生分析】

七年级的学生正处于发展独立思维的重要阶段,不再喜欢被动地接受知识,他们的自尊心、主动性和求知欲都已大大提高了。同时,学生已经具有了一定的分析、理解、审美、筛选信息和口头表达能力。基于此,在教学中要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做问题的发现者、思考者、探索者。

【设计理念】

1、《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在本课教学中,教师大胆放手,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通过小组合作或全班合作的方式解决问题。教师走下讲台参与交流,真正做到把课堂还给学生。

2、在体验拓展中,鼓励学生大胆讲述自己的第一次。这样既解决知识内容的教学,提高读说能力,又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教学目标】

1、整体感知理解课文,深入挖掘文章主旨。

2、充分体验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3、正确对待生命中的每一个第一次,唤起不断开拓新的生活领域的热情。

【课前准备】

学生:借助工具书扫除字词障碍;准备讲述自己难忘的第一次。

教师:准备投影仪、多媒体(如有条件,制作课件)。

【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激情入境

师:讲课前,我要在黑板上写一句话,我每写完一个字,请大家读一个字,听明白了吗?

生(齐):听明白了。

(师板书:我是最棒的!)

师:请大声地连读两遍!

(生齐读两遍。此时,学生的兴奋点被激活,情绪高涨,神采飞扬。)

师:在老师眼里,在父母心中,每个同学都是最棒的,因为你们年轻,充满了活力和希望。在多姿多彩的生活中,我们总是要大胆尝试那一个又一个令人难忘的“第一次”。

你知道第一个吃西红柿的那个人吗?你知道“第一个吃螃蟹”的重大意义吗?第一次远行,第一次脱险,第一次求助……自从我们有意识以来,数不清的“第一次”,无一例外地给我们带来了莫大的新奇和刺激。但又有谁真正懂得“第一次”的奥妙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周素珊的《第一次真好》,相信它会给我们一个很好的启示。

(以“我是最棒的”作为教学切入点,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激情入境。再设置“你知道第一个吃西红柿的那个人吗”的悬念开始课文学习,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习新课作了很好的铺垫。)

二、诵读课文,整体感悟

1、教师配乐范读课文(借助多媒体播放背景音乐《秋日思雨》及课文画面),让学生体验作品的情感和美感。

2、学生模仿范读的语速和语调放声自由朗读课文。

3、教师检查学生的朗读情况,对学生进行激励性评价,并引导学生客观评价同学的读文情况。

(朗读是语文学习的重要内容,教师的范读起到示范和指导作用。学生通过自由读与仿读,初步感知了课文内容,并不知不觉地神游其中,与作者在情感上产生共鸣,促使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投入对作品的理解中。学生的自评与他评不仅加强了听和说的能力,而且有助于学生全面发展。)

三、自主、合作、探究

1、《第一次真好》主要写了什么事?抒了什么情?请大家速读课文,并圈点勾画相关内容。

2、面对两个“第一次”,作者的体验如何?请大家默读课文后,展开研讨。

(生默读后,以四人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交流,教师巡视并参与讨论。)

3、既然第一次的经验不一定都愉快,作者为什么还说“第一次真好”?文章的主旨又是什么?请大家结合屏幕上的问题,展开研讨。

大屏幕投影出示问题组:

⑴ “第一次真好”,指什么真好?

⑵ 为什么“第一次的经验不一定都愉快”,但使人“回味无穷”?

⑶ 文章的主旨是什么?

⑷ 怎样才能使生命多姿多彩?

(学生讨论合作,教师走到学生中间,参与交流。)

4、在这篇课文的学习中,你发现了哪些问题?请提出来,小组内探讨一下。

(课堂上学生主动质疑、讨论热烈,提出了很多有价值的问题。如,为什么是“秋日风情画”而不是“风景画”?文中第四段结尾说“我喜爱他们又甚于那些老鸟”,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等等。在解决问题时,学生们积极踊跃,妙语连珠。)

(研讨分为两个不同的层次。第一个层次是由教师组织学生研讨,第二个层次是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深入研讨课文内容,这样既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引导者、参与者、服务者的新思路,又有意识地培养了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5、教师顺势引导:感觉不愉快的“第一次”就不能尝试吗?可以和伙伴交流一下,举举例子。

(学生交流后的回答简洁精彩,如一名学生说“见义勇为”的感觉不一定愉快,但是我相信邪不压正,所以该出手时就出手。)

6、板书设计处留空白。

师:现在让我们再次开动脑筋,想一想:这篇课文详写了看柚子树和孵小鸟两件事,结尾点明文章的主旨,大家觉得板书中还缺什么内容?谁能勇敢地到台前补充完整?

(这一空白点的设计,有助于学生巩固已有知识。让学生走上讲台完成板书,激发了学生的表现欲望,使其个性得以张扬。在此环节中,教师精心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气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主动参与探究中,培养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激发学习热情和创新精神。同时注意渗透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育。)

四、体验拓展

师:第一次是多么令人难忘的经历啊!现在给大家几分钟时间,请结合生活体验,在小组中大胆讲述自己的第一次,并推荐出代表,看谁讲得最精彩,最感人!

(学生们表述得精彩感人。有的讲述如何挑战自我,最终获得成功的第一次;有的提及凭借毅力学会滑冰的经历;有的谈到自己独立完成学习任务的第一次……最令人感动的是,一名同学讲述了几年前,妈妈到市里做肿瘤切除手术,第一次远离父母的他心情沉重、心痛如割,每天以泪洗面等待妈妈平安回来的经历。我们师生都被他那朴实的讲述、至纯至美的真情深深打动!老师和很多同学的眼中都噙满了泪花。教室里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启发学生将作品内容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加深理解,在合作学习中互相启发,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同时进行口语交际训练,提高表达能力。)

师:有益身心的第一次,我们要大胆尝试。那么什么样的第一次不能尝试呢?

(生纷纷举例,教师评价引导。)

师:我现在问一个敏感的问题,请大家实话实说。哪些同学上过网?

(众生举手。)

师:很好,我也经常上网,大家觉得“上网”能不能尝试?为什么?

(学生畅所欲言,多数学生认为虽然网站有好有坏,但我们有理智、有能力去选择一些健康的网站,所以中学生可以尝试接触一些有意义、有价值的网站,体验第一次上网给大家带来知识的喜悦。听着同学们精彩的发言,伴着教室中一次又一次的掌声,我随机引导:看来看问题要全面,要一分为二。相信通过今天的学习,大家一定会在是非曲直面前擦亮慧眼,做出正确的抉择,老师相信你们!)

(激活学生的独特感受,促使他们发表自己的观点,提高分辨是非美丑的能力。)

五、反思与小结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感悟到了什么?

(这处空白点的设计,不仅使学生在回味中对本节课巩固了认识,同时也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六、研究性作业

师:今天给大家留一项特殊的作业:(出示投影:把握机会 大胆尝试 不断开拓)这是一项永远也做不完的作业,愿它成为你人生的法宝,伴你度过美好人生。

(学生热烈鼓掌。)

(引导学生从课内走向课外,从读书走向实践。时刻关注学生的终身发展,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取向。)

《第一次真好》课堂实录 篇2

教师:漂亮的彩虹、精彩的烟火, 科学家通过探索原子的结构问题揭示了五颜六色的色彩秘密。正是因为电子在运动过程中有能量的变化, 我们才看到了这些绚丽的色彩。在电子运动过程中产生的这些光线, 我们称之为光谱。我们在学习中还知道很多金属元素在火焰上灼烧时, 会显示出具有它们特征的焰色。为什么每一种金属会显示出各自不同的焰色呢?除了金属以外, 其他元素是否也能产生类似的光谱呢?今天, 我们就从最简单的元素——氢元素的光谱开始了解光谱、了解电子运动的状态。

第二阶段:认识氢原子光谱, 学习从宏观现象推理微观世界的一种方法。

(多媒体展示氢原子的光谱图以及氢原子的微观示意图。)

教师:在光谱图中, 我们可以看出它对应有四条谱线, 这四条谱线说明氢原子核外电子在运动过程中会向外辐射能量。它的能量是从哪儿来的?是什么样的过程辐射出能量?它的能量为什么又是以一条条一定波长的光来体现的?我们看一下模拟演示过程。

电子在它固定的轨道上运动的时候, 是不会向外辐射能量的。请大家注意观察:当我们给电子提供一定的能量时, 电子就会跳到更高能量的电子层上, 这一过程称之为跃迁。图示的跃迁过程中, 电子吸收了能量, 所以跃迁后能量升高了。可是, 电子在高能量的状态时不稳定, 还会跃迁到低能量状态。我们看到的谱线, 就是电子在高能量状态跃迁回低能量状态时释放出的能量。这个能量对应一定波长的光, 所以一种跃迁就对应了一条谱线。那么, 同学们可能又会产生一个疑问:氢原子核外只有一个电子, 它为什么能产生多条谱线呢?而且我们截取的仅仅是氢原子在可见光区的谱线就有四条。请结合图示分析原因。 (提示:图示中标示了n=1、n=2、n=3……, 其中n代表什么?)

李磊:n代表电子层。

教师:每条谱线对应一种电子跃迁, 此处标出的四种电子跃迁就对应上图中的四条谱线。通过这个分析, 你是否能看出它产生四条谱线的原因?

李磊:跳跃的电子层数不一样, 第一条是从第三层跃迁到第二层, 第二条是从第四层跃迁到第二层, 以此类推。

教师:虽然氢原子核外只有一个电子, 但是被激发以后, 不同的电子可以跳到不同的电子能层上, 而不同电子能层的电子在往回跃迁的时候就辐射出了不同能量的光。科学家玻尔也正是依据以上实验事实和分析, 最早给出了原子核外电子是分层排布的说法。 (出示:描述电子能量大小的主量子数n取值不同时, 表示不同的能层, 即电子层。) 这就是我们要说的原子结构量子化模型的最初说法。

第三阶段:应用科学思想, 发挥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 深入学习。

教师:当了解了氢原子光谱以后, 我们再选择一种大家熟悉的钠元素, 大家发挥想象, 钠元素的光谱图会是怎样的?

学生想象一分钟后, 教师出示氢元素和钠元素的光谱图。

教师:观察钠元素光谱图, 与你想象的一样吗?

学生:不一样 (不太一样) 。

教师:现在大家对比两种元素的光谱, 看看有哪些异同, 你有哪些疑问。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 相互讨论。

教师:无论是疑问, 还是你们讨论的结果, 都记录在学案上。讨论后, 我们将以小组为单位汇报, 要求每个组汇报的内容不同。

学生汇报:

1组:钠的谱线比氢的谱线多, 相同频率对应位置有相同的谱线, 钠的谱线比较集中, 而氢的谱线是单一的。

2组:同一颜色的谱线粗细不同。

3组:氢的空白处钠却有谱线, 钠比氢多了黄线。

……

教师:同学们发现的信息都是很有价值的:钠谱线比氢谱线多了, 钠谱线中包含了氢谱线, 在钠的谱线中有波长非常接近的一组谱线挨着, 但氢中都是一条谱线, 还有的同学说钠比氢多了黄线。接下来, 请大家讨论一下, 为什么两种元素的谱线会有这些差异?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 时间约2分钟。

教师:这个环节我们称为“猜想”环节。点到名字的同学说说你的猜想或看法, 不怕说错。

王宇航:在相同的区域中, 钠的光谱与氢的光谱颜色一样。

教师:为什么会一样?

王宇航及其他学生:钠的光谱中包含了氢的光谱, 是因为钠的核外电子跃迁包含了与氢相似的电子跃迁。

姚易飞:钠的核外电子多, 所以它的电子跃迁有多种可能。

教师:电子多了, 电子层多了吗?跃迁的电子层多了吗?

姚易飞:电子层多了, 跃迁的电子层没有变化。

教师:对, 刚才我们看到氢原子核外虽然只有一个电子, 但它可以从第六层或者第五层发生跃迁, 钠元素核外的电子也是在这些电子层间跃迁, 但是电子多了, 情况确实变得复杂了。

张艺丹:离核越远能量越高, 应该是与能量有关系吧。

教师:是的, 跃迁过程就是吸收或释放能量。不同的跃迁辐射出的光谱不同, 现在电子多了, 谱线复杂了, 为什么会这样?

张艺丹:电子多了, 能量变化就多了。

曲一帆:能量变化的状态多了, 所以谱线多了。

……

教师:好的, 通过本轮猜想, 我们再次明确氢原子核外只有一个电子, 但是它只有一个电子层吗?

学生:不是!

教师:每个原子核外无论有几个电子, 它都有若干个电子层, 电子层之间的差异就是能量不同。请大家思考:观察钠的光谱图中的一组红色谱线, 它们的波长相近, 能量略有差异, 可是氢光谱中看到层与层之间跃迁的能量差异很大, 于是我预测:对于氢原子, 相邻能层的跃迁只形成一条谱线, 但是多电子原子在相邻能层间的跃迁产生了多条谱线, 那么在一层里又分出了多个小层, 这些小层之间能量有差异, 由于它们都处于同一电子层中, 所以能量差异不大。当这些电子从这些小层跃迁到同一能层时, 就形成了波长相差不多的多条谱线。我的预测合理吗?

学生:合理。

教师:通过大量的实验和计算, 科学家也帮我证实了这种预测, 即在一个能层中又分为若干层, 并为它取名为角量子数, 用l表示, 当l不同时, 再结合主量子数, 表示为ns、np、nd等, s、p、d也称为能级, 它们之间也有能量差, 但是能量差比层与层之间的能量差小多了。所以, 描述一个电子在原子核外的能量状态有了两个量子数, 分别是主量子数和角量子数。

第四阶段:更多猜想, 深化科学思维方法。

教师:有些科学家做了这样一些光谱实验:我们在同一能层中的s和p能级之间, 如果电子从p能级向s能级跃迁的时候应该会产生一条谱线, 但如果实验是在外加磁场的环境中进行, 发现一种跃迁居然出现了三条或多条谱线, 根据这种现象, 我沿用同学们和科学家给我的启发, 再次预测:能级还可以再分裂, 但只在有外加磁场的时候能量变得不同。我查阅资料发现, 科学家对此也早有说明, 相同的能级在外加磁场的作用下能量会变得不同, 用磁量子数, 符号m, 来描述这种差异。

教师:电子的运动状态确实是非常复杂的问题, 目前科学家建立的原子电子云模型中描述电子状态的量子数有四个, 除了我们已经认识的三个量子数以外, 第四个是自旋量子数, 请大家利用网络资料继续自主学习自旋量子。

借助一些实验以及科学家给我们的启发和经验, 我们初步建立了原子的量子力学模型。接下来大家可以利用网页回顾今天的学习过程, 也可以选择你喜欢的其他栏目加以关注, 或者查阅我们的若干猜想在科学家的研究中是否能够找到依据。

第五阶段:网络学习了解更多原子结构的信息, 并发表感想。

教师:请同学们说说看了什么栏目, 有什么想法?

《长大真好》课堂实录及设计说明 篇3

1、通过寻找自己成长的足迹和纪念物,发现自己的成长与变化,体验成长的快乐。

2、欣赏自己的成长,展示自己的能力,产生成长的自豪感。

3、体验家人的关心,尝试着用自己的行动来回报家人。

教学重难点

重点:感受成长的快乐。

难点:能比较全面地认识“成长”的含义。

课前准备

学生:搜集小时候的照片和用过的物品;和家人一起回忆成长故事。

家长:书写孩子的成长感言。

教学过程

一、实物交流,感知身体的成长

1、猜猜他是谁

师(出示婴儿照片):小朋友们,请看这张照片——他是我们班的小朋友。大家猜猜他是谁?如果被猜中了,就请这位小朋友站起来!

师:徐佳禾同学,这是你多大时的照片?

生:妈妈说是我的满月照。

师:都过了八年,我们还能从你身上找到小时候的影子。大家再看看,现在的她与小时侯有什么不同?

生:她小时候太胖了,脸上、身上都是肉,现在瘦多了。

生(边比划边说):她小时侯那么小,现在都这么高了。

生:徐佳禾同学小时侯的头发又稀又少,现在又浓又密。

师:徐佳禾同学的变化太大了!她那时是小宝宝,现在长大了,都是小学生了!昨天,滕老师请大家搜集自己小时侯的照片和用过的小物品,你们都带来了吗?都拿出来和同桌交流一下吧!

2、穿穿儿时的小鞋子、小衣服

师:我看大家带了许多小物品,你带了什么?

生:小鞋子。

师:哟!多可爱!你现在还能穿吗?为什么?

生:不能穿,因为鞋子太小了。我的小脚长大了!

师:咱们试一试这些小物品,好吗?

(学生开心地尝试着,不时招呼小组同学“看,快看!”)

师:请你带着小衣服上来。来!穿穿看!

(生费劲地试穿,同学都忍不住笑了。)

师:这是你自己的衣服吗?怎么穿不进了?

生:我已经长大了。

师:噢,原来是你长大了。

3、读读出生证

师:这绿色的本本是什么?

生:是我的出生证。

师:真有心,把出生证都带来了!它可是你来到这个世界上的证明噢!来,说说你出生时重多少,高多少?

生:体重3000克,身长50厘米。

师:3000克,就是6斤。我带了一个秤,我们来看看他现在有多重! (学生称体重)22千克,44斤,还挺结实的嘛。你现在的体重是出生时的7倍还要多。大家还记得他刚出生时有多高吗?比划一下,50厘米有多长?瞧,这个娃娃就是50厘米左右!看看他俩,你们一定有很多话要说吧?

生:你出生时就那么点高呀?真不可思议。

生:真想不到这些年来你长高了这么多啊!

师:祝贺郭引同学长高了,长壮了。其实不光是他,大家都长大了!让我们大声地说:我长大了!

(板书:长高了,长壮了)

二、能力展示,感受成长的自豪

1、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师:同学们都已经长大了,我想你们一定会做很多事了。

生1:我会自己梳头。

生2:我能自己系红领巾。

生3:我会自己穿衣服、鞋子和袜子。

师:真不错,自己的事情能自己做了。那咱们就来个穿衣服、系红领巾比赛,看看谁做得又好又快!好的标准是什么?

生1:衣服要穿得整齐,领子要翻平。

生2:红领巾系得端正。不要太紧,也不要太松。

师:对!请每组推选一位选手参加比赛。看看哪位选手完成得最棒!

(选手在音乐声中进行激烈的比赛,讨论后评选出冠军)

2、家务事帮着做(略)

3、交流、展示学习和生活本领

生1:我会画画。我把自己的作品带来了!

师:大家看——感觉怎么样?

生2:这葡萄画得像真的一样,我都馋得直流口水了。

生3:画得这么好,肯定学了很久噢。

师:小画家,真棒!大家都很佩服你。继续努力,争取早日成为真正的大画家!

(学生现场表演舞蹈、英语、背诵、踢毽子等)

师:看,你们都学会这么多本领了!你们走出校门还会做哪些事?

生4:我会在公交车上给老爷爷让座位。

生5:我会自己到超市买东西。

生6:在小区里看到垃圾我会捡起来。

师:同学们真了不起!看着自己越来越能干了,开心吗?让我们自豪地说:长大真好!

(板书:长本领了)

三、亲情体验,尝试爱的回报

1、回忆成长小事

师:小朋友,这么多本领是谁教你们的?

师:陪伴我们成长的人真是太多太多了。请看大屏幕,我们一起来回忆——是谁把你带到这个美丽的世界?你是怎样被喂大的?你怎样哭闹到深夜?你怎样学会走路?你是怎样长大成人的?谁愿意把自己记忆最深刻的成长故事说给大家听呢?

生1:我小时候经常感冒发烧,而且一烧就上39度,几天不退。每次发烧,爸爸妈妈几乎都是整晚睡不着觉,给我量体温,用酒精擦身子……

师:滕老师也是一位母亲,当孩子生病时又烦恼又心痛,恨不得自己替孩子生病。父母最大的希望就是孩子能快快乐乐、健健康康地成长。

生2:一年级的期末考试,我的数学考得很糟糕。爸爸妈妈没有批评我,只是找老师了解了原因,回家后尽力帮助我改掉粗心的坏习惯。在他们的帮助下,我的数学成绩有了很大的进步。

师:不管遇到什么困难都不要退缩,因为爸爸妈妈就在你身后。勇敢地去挑战吧!加油,孩子们!

师:爸爸妈妈与我们相伴九年,一起度过了许多美好时光。当我们生病时,他们无微不至地照顾我们;当我们遇到困难时,他们诚心诚意地鼓励我们;当我们有心事时,他们耐心细致地开导我们。家人为我们倾注了所有的爱。此时此刻,你想对他们说些什么呀?

生1(含着泪,轻轻地):谢谢!

生2(起身鞠躬):爸爸妈妈,你们辛苦了!

生3(大声地):爸爸妈妈,我爱你们!我要好好报答你们!

2、模拟表演

师:说得多好啊!有时,一个小小的举动,就能表达我们对家人真挚的爱。爸爸下班刚回家,妈妈累了,爷爷奶奶来我们家了……你会怎么做?

(小组选择模拟表演)

师:哪一小组能上来表演一下,妈妈累了你会怎么做?我来当妈妈。

生1:妈妈,您喝水。

生2:妈妈,我给您捶捶背。

生3:妈妈,我给您按摩按摩。

生4:妈妈,我给您唱首歌吧。

师:真懂事!如果我有这样的孩子该多好啊孩子们,这样的事你们能做吗?愿意做吗?

生(响亮):愿意!

(板书:懂事了)

3、阅读“成长感言”

师:孩子们,你们知道吗?你们点点滴滴的成

长与进步,都会带给我们惊喜,让我们感到快乐!取出抽屉里爸爸妈妈写给你的信,静静地看一看,读给大家听一听。

生1:涛涛,妈妈身体不好时,你轻轻地走路,轻轻地接电话,并准备好早餐给妈妈吃!谢谢你,儿子,妈妈真的很感动。

师:孩子们,你们真的长大了!我们还会长大——我们会变得更强壮!我们能学会更多的本领!我们会变得更懂事!

四、全课总结

师:同学们,你们不仅学会了那么多本领,还学会了爱,学会了关心,真的长大了。孩子们,让我们再一次欢呼:长大真好!

教学设计说明

1、解读教材,联系生活,确定教学目标

“长大真好”是二年级下学期的最后一个单元。看到这个单元主题词,我最初觉得有点不可思议。我个人觉得成长的过程中充满了数不尽的快乐也伴随着无尽的烦恼。我想,二年级的学生一定也会有很多烦恼吧!抱着试试看的想法,我在东苑小学二年级的456位学生中进行了无记名问卷调查,“觉得长大好快乐、幸福、真好、美滋滋、能干好多事、自由等”的有439人, “觉得压力大、烦恼、担心、辛苦、有点累、玩的时间少了”的有15人, “没感觉”的有2人。通过调查不难发现,二年级学生还处在“小小少年,没有烦恼”的阶段,对“长大”的认可度是很高的。我不得不佩服教材编写者的慧心!所以,我选择了“长大真好”为本课教学的核心话题,定下了“明朗”的课堂基调,即肯定孩子的成长,欣赏孩子们的成长。

2、通读教材,根据目标,确定教学框架

教学目标决定教学内容的选择和教学框架的确定。本课设计了三个层次的内容,一是实物交流,感知自己身体的变化;二是能力展示,感觉到自己学会了本领,能做许多事,认识到自己的进步;三是亲情体验,了解“懂事”更是长大的表现。

在前三册《品德与生活》教材中,类似的话题还没有出现过,所以我联系生活实际补充了“交流小时候用过的实物,形象感知身体的成长”这一教学版块。能力展示则旨在引导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品味成功感和自豪感。教材中有“给爸爸妈妈一个惊喜”的主题图,表现的是关爱家人、尝试回报。回报就是回应,应该是在感受爱的基础上进行的,这样的回报才是发自内心的。所以我又设计了亲情体验这一环节。

3、以生为本,沟通生活,选择呈现方法

对于二年级的小学生来说,“长大”是一个比较抽象的话题。如何让学生明确“成长”的含义,感受成长的快乐,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这是本课的一大难点。为突破这一难点,我尝试了活动体验的方式。例如,让孩子们在看一看、摸一摸、比一比、穿一穿中回顾长大的历程。在“穿穿儿时的小衣服…读读出生证”等活动中,孩子们非常专注地、努力地回忆,兴奋不已。他们说,在课堂上能这样回忆成长,真是件快乐的事情。

体验是内心情丝的涌动。在“亲情体验”环节,我先用与学生相似的“成长情景图”——妈妈怀孕、孩子学步、孩子生病时家人照顾等,唤起学生对生活无尽的记忆。之后让孩子们在回忆成长故事、阅读“成长感言”活动中体验、思考:在我的成长过程中,父母及家人付出了很多,我长大了,应该为父母或亲人做点什么呢?课堂上,孩子们讲述得很实在,很真诚。看得出,孩子们的内心已充满感恩之情。就是这份感恩之情,已然使课堂充满成长的幸福。

4、充分预设,灵动生成,考虑教学细节

品德课堂生活性强,资源广而多,所以只有充分预设,才能有课堂的灵动和生成。为使课堂和谐、大气、饱满、实在,许多教学细节在上课之前我都进行了充分的考虑。包括课前学生小时候使用物品的收集,家长“成长感言”的撰写及回收;课初“我做你猜”的游戏设计;课中“穿衣服比赛”的组织、才艺展示时学生位置的安排和“回忆成长故事”中话题的拓展和引领等等。但是,品德课堂是对话型、生成性的课堂,学生的生活经历、兴趣爱好各不相同,所以课堂需要不断地调整,教学细节需要不断地变化。

(作者单位:浙江金华市东苑小学)

花钟第一课时课堂实录 篇4

新疆克拉玛依市实验小学 李倩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师:同学们,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花的世界,去欣赏鲜花,感受鲜花的芬芳和迷人吧!(多媒体出示鲜花)

(在小学的阅读教学中,对于景美、意深的课文,教师要重视创设情境,使学生自然而然地入情入境,在陶冶性情的同时,品味生动、形象的语言。在教学《花钟》一课时,教师根据教材的需要,在充分了解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心理需要的同时,在上课伊始,教师就创设了吸引学生的情景,播放多媒体课件──各种鲜花并配有欢快的新疆维吾尔族音乐,将学生很快带入情境中,拉近了学生与文本的距离,使学生的学习兴趣被调动起来,情感得到激发,课堂气氛立刻活跃起来。在教学中,教师借助多媒体课件的示范作用。在课堂中适时播放多媒体课件,调动学生的情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唤起他们学习新知识的欲望,熏陶感染,潜移默化,为分析、理解课文内容打下坚实的基础。)

师:能说说自己的感受吗?同学们都想说说,老师也想说说。(出示句子:鲜花朵朵,争奇斗艳,芬芳迷人。)

师:知道吗?这么美的花儿还有更多、更神奇的秘密呢。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学习第13课《花钟》。请同学们举起小手,跟老师一起写课题。(板题,齐读两遍。)

师: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生1:我想知道什么叫花钟? 生2:我想知道花钟是什么?

师:你提的问题和第一位同学的一样。生3:我想知道花钟是怎么来的? 师:你的问题和前两位同学的一样。生4:我想知道花钟里有哪些花? 生5:我想知道花钟有什么用? 师根据生的回答板书。

(学贵有疑,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心灵深出,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在儿童的世界里这种需要特别强烈。”“花钟”这个词在学生眼中是陌生而又新奇的。疑问是自然生成的。从学生的心理需要出发设计这一环节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思想,同时也是对学生尊重的表现。)过渡:同学们提的问题都很好,我们学完课文就知道了。

二、初读课文,感知文章,掌握生字 大屏出示读书要求: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生自由读课文。

师:同学们读得很认真,(教师出示句子)谁愿意把这几个句子读给大家听。句子里还有几个生字宝宝,请同学们在读的时候注意看清楚,读准确。

指名读句子。

生1:(1)下午三点,万寿菊欣然怒(nù)放。傍晚六点,烟草花从暮(mù)色中苏醒。师:你读得真准确!

生2:(2)昙花的花瓣又大又娇嫩,白天阳光强,气温高,空气干燥(zào),要是在白天开花,就有被灼(zhuó)伤的危险。

师:你不仅把这个句子读得很通顺,还把“灼”字读得很准确。

生3:(3)还有的花,需要昆(kūn)虫传播(bō)花粉,才能结出种子,它们开花的时间往往跟昆虫活动的时间相吻(wěn)合。

师:这个长句子读得这么准确,三个生字宝宝也全认识了。你太能干了!生4:(4)你只要看看什么花刚刚开放,就知道大致(zhì)是几点钟。师:你真棒!

生5:(5)长期以来,它适应了晚上九点左右的温度和湿度,到了那时,便悄悄绽(zhàn)开的花蕾。师:你真行!

过渡:同学们读得既准确又通顺,让我们带着问题再来读读课文,看自己能读懂什么。学完后,可以和同桌交流,还可以和前后桌同学交流。

三、理解感悟

师:谁来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生:我读懂了什么是花钟。师:你是从哪儿读懂的? 生:我从第三自然段的这句话读懂的:一位植物学家曾有意把不同时间开放的花种在一起,组成花的“时钟”。

师:同学们,你们懂了吗? 生:懂了。师:还有吗?

生:我读懂了花钟有什么用?

生:我从第三自然段的这句话读懂的:你只要看什么花刚刚开放,就知道大致是几点种。过渡:那课文中都给我们介绍了哪些花呢?它们大致在几点种开放呢?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一自然段。

师:请同学们自由读第一自然段找答案。(生自由读第一自然段)师:谁能读读有关的句子。生:凌晨四点,牵牛花„„

师:课文里介绍的鲜花有些是我们没见过的,让我们先来认识认识它们吧。(出示文中花的图片)

师:牵牛花开了„„开了„„开了。生:牵牛花、蔷薇

师:刚才,我们一起欣赏了这些美丽的花,那你们有没有注意到老师说些什么? 生:你只说什么花开了

师:你们真会听,我们把刚才说的连起来就是—

(大屏出示句子,凌晨四点,牵牛花开了;五点左右,艳丽的蔷薇开了„„)请同学们仔细看,你发现了什么?

(这个问题问得好。通过让学生反复读,反复思考和对比,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同样都是花开了,课文中的用词是非常的丰富多彩、生动形象。阅读对于学语言的意义不仅在于读懂了你正在读的东西,而且更在于从阅读中学习别人的修辞造句,学习别人的表达方式和表达技巧。学习课文是如何借助语言文字对花进行丰富精妙的描述,体会语言文字的内涵,使学生启迪心智、放飞心灵、陶冶性情、提升精神,更加完美,从而更加体现课程标准中所指出的语文课要体现出它的工具性,体现语文学科的特点,使学生的语文基本功更加扎实。)

生:“开了”一词用得太多。生:太单调、干巴,一点儿也不美。师:课文是不是这样写的? 生:不是。

师:(出示文中的句子,并加上横线。)

这段话是课文中的,请同学们仔细地看这段话同前面那段话有什么不同?看谁最先发现!生:我发现前面那段话只是写“花开了”,而后面这段话却写出了“花开的样子”。师:你真会发现!你认为哪段话写得好?好在哪里?你能举个例子说说吗? 生:我认为第二段话写得好。能。“牵牛花吹起了紫色的小喇叭。” 师:你觉得哪句写得美? 生:第二句。

师:你能美美地读一读吗?

生:能!牵牛花吹起了紫色的小喇叭。师:谁来评价一下,他读得怎样? 生:他读得不美。师:你能读一读吗?

生:能。(生读句子:牵牛花吹起了紫色的小喇叭。)师对前生:请你再试着读一读。生读句子。

师:有进步!老师相信你下次一定会读得更好!

师:同样是写“花开了”,文中却把它们写得这样美。请同学们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句,边读边想象一下这花开放的样子,可以做做动作,还可以读给同桌听一听。

生自由练习朗读喜欢的句子。指名读,并让生说说花开放的样子像什么。生1:“牵牛花吹起了紫色的小喇叭。” 牵牛花像个调皮、可爱的小男孩。师:你也来吹吹看。

(生边做吹喇叭的动作,边读这句话。)师:哎呀!吹得还真响呢!生2:“艳丽的蔷薇绽开了笑脸。”

就是这样,(她用双手捂着脸,再打开,露出一张可爱的笑脸。)师:哇,还真像个迷人的花仙子。生3:“万寿菊欣然怒放。”

师:真是一位豪爽的花大姐。(边做心花怒放的动作,边读这句话。)师:谁还想读? 生纷纷举手。

师:你们都想读。愿意读的同学,请站起来读。

现在,你们就把自己当作一个美丽、可爱的花仙子,来美美地把这段话读一读。看谁读得最美!(“注重情感体验,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是 《语文课程标准》关于阅读教学的基本要求,强调“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自读、自悟是阅读的基础,在阅读教学中让学生充分地读,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积累优美语言,享受审美情趣。”中央教科所张田若先生曾经说过:“阅读教学第一是读,第二是读,第三是读。”说明了阅读教学中“读”的重要地位。教师在学生不易读、要紧处、关键处、精彩处做了适当的点拨、讲解,让学生能悟其义、悟其情,以读代讲,以读促讲。)

生站起来朗读这段话。

过渡:刚才,同学们学得太棒了!同学们都有点累了。咱们一起做个游戏轻松一下,好吗? 生:好!

师:请同学们听清游戏规则:老师将出示一个钟面。我说“什么花开了”,同学们告诉老师“是什么时间”。(多媒体出示:牵牛花、蔷薇„„昙花)师:看,牵牛花吹起了紫色的小喇叭。生:凌晨四点。

师:艳丽的蔷薇绽开了笑脸。生1:五点左右。生2:五点。

师:老师刚才听到有一个同学说“五点”,对吗? 生:不对!师:为什么?

生:因为蔷薇不一定在五点整开。师:那“五点左右”还可以怎么说? 生1:大概是五点。生2:大致是五点。生3:大约是五点。

师:你们真聪明!我们接着来。睡莲从梦中醒来。生:早上七点。„„

(词语教学是阅读教学的一部分,学生对“大致”一词的感悟理解,远远超越了对一个词语的辨析。不能脱离语言环境进行大量的词语训练,不能为了教学词语而教学词语。强调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生活经验理解感悟词语,同时加强了学生对课文的体验。)

过渡:同学们,你们真能干!

下面,老师和你们做游戏,老师来说时间,同学们告诉老师“什么花开了”。(多媒体出示钟面)师:凌晨四点。

生:牵牛花吹起了紫色的小喇叭。(如生:牵牛花开了。师引导:可爱的花仙子们,能把自己说得美一点儿吗?)„„

过渡:同学们,你们太能干了!这么快,就记住了这些花开放的时间,还把它们说得这么美。师:只有这些花能告诉人们时间吗? 生:不是。

师:你从哪儿知道的?

生:从第一自然段中的省略号知道的。

师:通过学习第一自然段,我们知道了“不同的植物开花时间不同”。(板书:时间不同)师:谁再来说说,你还读懂了什么?

生:我读懂了“为什么不同植物开花时间不同。” 师:你是从哪儿读懂的? 生:我是从第二自然段读懂的。师:请你读读有关的句子吧。生:原来„„;还有的花„„。

师:你真会学习!也就是说,植物开花的时间同温度、湿度、光照及昆虫活动有关。(板书:温度 湿度 光照 昆虫)

师(引读):为什么不同的植物开花时间不同呢? 生(接读):原来„„;还有的花需要„„。

师:请大家下去搜集还有哪些花在什么时候开放。下节课,我们来交流,并推测它们在那时开花的原因。

师(指着前面板的问题):这些问题,我们都解决了。课文学完了,同学们学懂了吗? 生:学懂了。

师(指着板书):通过学习,我们知道了因为植物开花时间同温度、湿度、光照及昆虫活动有着密切的关系,所以不同植物开花时间不同。一位植物学家把不同时间开放的花种在一起,组成花钟。多有趣呀!让我们随着优美的音乐,再一起美美地读读课文吧!(多媒体播放音乐,生齐读课文。)

师:大自然里还有许许多多的奥妙等着你们去发现呢。老师相信,只要你们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一定也会发现很多的秘密,今后也能成为植物学家、动物学家。下面,就让我们再次走进花的世界!

(多媒体出示鲜花图片。)

师:我们又欣赏了美丽的鲜花。下面,老师给大家布置一项作业,请你选择自己喜欢的一项去做。(多媒体出示)

1、自己完成或与同学合作,搜集24小时内陆续开放的花,设计、制作一个美丽的花钟。

2、画一画或写一写自己心中最美的花。

《第一次真好》课堂实录 篇5

(二)——去分母

【教材分析】

本节课的内容是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三章的第三个内容《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的第三课时.通过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应用题是贯穿第三章的中心问题,提出问题,找相等关系列一元一次方程的模型,从而解方程。本节是学生在前两节中已经学过用移项,去括号的方法解方程的进一步加深。是让学生思考当出现含有分母的一元一次方程时,如何解的问题,进而了解新出现的步骤问题。让学生巩固“解方程”就是使方程不断化为x=a的形式转化的化归思想。

本节课继续讨论用去分母的方法解方程,最后归纳出解一元一次方程的一般步骤。提高了学生对解一元一次方程的认识,本节课的作用是承上启下的作用

【学情分析】

1.学生已学过移项,去括号的方法解一元一次方程,掌握了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步骤。但不够熟练,在移项时不变号,在去括号时该用分配率相乘得未乘,该变号的未变。在本节课中继续强化。

2.学生了解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步骤,但有的学生理解不了。加强对各个步骤的理解。

3.让学生理解如何去分母,为何方程两边要乘以各分母的最小公倍数,关注学生能否通过交流对去分母的方法是转化为我们学过的知识。

4.让学生理解解方程步骤的最终目的是转化为x=a的形式。但学生对有理数的运算掌握的不够好,影响最后的结果。

5.将学生前后桌4人分成一小组,设立小小组长,统计小组人解题正确率,产生错误的原因.【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会把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模型,会用去分母的方法解一元一次方程。掌握解一元一次方程的一般步骤.2.能力目标:通过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逐步建立方程思想,通过去分母解方程,让学生了解数学中解方程的化归思想。

情感目标:通过实例让学生了解数学的辉煌历史,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通过自主探究,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情境引入】

活动一:古代埃及的纸莎草文书中记载的一个著名的求未知数的问题,一个数,它的三分之二,它的一半,它的七分之一,它的全部,加起来总共是33,求这个数。

问题1:你想如何解决这个问题。你可以设未知数,列出方程吗?

问题2:能尝试解这个方程吗。

问题3:不同的解法各有什么特点。

分析:

如果设这个数为x依题意得:

211X+X+X+X=33 327

如何解这个方程?

解法1;211(+++1)x=33 327

2821642(+++)=33 42424242

97x=33 42

97x=33÷ 42

1386X= 97

解法2:

211 42×X+42×X+42×X+42X=42×33 327

28x+21x+6x+42x=1386

97x=1386

1386X= 97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归纳:

方法一:直接合并同类项,化为“x=a”的形式。

方法二:先把含x的各项系数化为整数,再把整数方程化为“x=a”的形式。

实践探究

活动二

解方程:

3x13x22x3--2=-2105

解:去分母

5(3x+1)-20=(3x-2)-2(2x+3)

去括号

15x+5-20=3x-2-4x-6

移项

15x-3x+4x=-2-6-5+20

合并同类项

16x=7

系数化为1 7x= 16

问题1:对比前面的方程,两个方程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问题2:为使方程变为整系数方程,如何做。这样做的依据是什么? 问题3:在去分母的过程中,应该注意哪些易错的问题。

活动三:

1.回想前面的解题过程,表示了一元一次方程解法的一般步骤.思考解一元一次方程的一般解题步骤是什么?现在你能解第2.1节开始提出的问题了吗.2.根据步骤解下面方程。x12x13x+=3-23

解:去分母,方程两边同乘6

18x+3(x-1)=18-2(2x-1)

去括号

18x+3x-3=18-4x+2

合并同类项

21x-3=20-4x

移项

21x+4x=20+3

合并同类项

25x=23

系数化为1 23X= 25

强调步骤不是一成不变的,要灵活选择.教师巡视指导,听取学生的想法。

活动四:

解下列方程

5x13x11x(1)=-431

23x22x12x1(2)-1=-245

4x(3)x-5=+2 32

收获:

1.通过本课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

2.去分母解一元一次方程时,在方程的两边同时乘以各分母的最小公倍数的目的是什么。

3.去 分母解一元一次方程时要注意什么。

1.教科书第102页习题3。3的第三题。

板书设计3.3 解一元一次方程(二)去括号与去分母

(一)问题(四)练习:解下列方程(活动四的方程)

(二)解方程(1)解方程(2)(1)的方程(2)的方程(3)的方程

解法板演解法:解法;解法:解法:

(三)解一元一次方程步骤;

学生学习活动评价设计

我认为教给学生如何学是教师职责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培养学生能力的关键,教师的多次强调,不如学生通过做题理解.对于这节课的教学,我采取的办法是将学生分成前后桌4人一个学习小组,每一组指定一个小组长负责本组的所有工作,让学生在自主探究的活动过程中动口、动手、动脑,自主参与知识的发现、发展。让学生在小组合作、交流中掌握知识,要求每个小组成员的意见要达成一致,从而达到解决实际问题的目的,并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锻炼,对于不达成的知识点,由教师组识修正.教学反思

质量守恒定律课堂实录第一课时 篇6

1 教学设计

质量守恒定律是初中化学中的一个重要化学规律,它反映了物质在化学变化中物质的质量关系及其应用。如何通过实验得出结论, 并正确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及为什么守恒是本课的重点和难点,为突破重点难点,落实好新课标的精神,我从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注重学生的亲身体验和强调学生合作学习三个方面进行了教学设计。

2 教学实录及点评

2.1 创设情境,实验导入

师说:在我们每个人的成长过程中,都会发现一些问题,首先让我们听听小明的疑问。f多媒体投影小明的问题: “蜡烛越烧越短,最后没有了,难道物质从世界上消失了吗?”学生观看聆听。)

师问:大家能利用课桌上的仪器和药品,为小明解开这个问题吗?

生答: 当然可以。

师问:那么请大家自选仪器和药品,开始动手设计。

学生动手操作,师巡视指导,完成实验后各小组交流设计方法。

学生交流得出方法:

实验步骤:在蜡烛火焰上方罩一干燥而冷的烧杯。

实验现象:烧杯壁上有小水珠生成,烧杯发烫,再将烧杯迅速倒过来正放,倒入澄清石灰水,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实验结论:蜡烛在空气中燃烧后生成了水和二氧化碳,发生了化学变化生成了其它的物质。f通过实验发现:有的学生所用的蜡烛灯芯过长,点燃后火焰很大,罩在火焰上的烧杯很快就烫得手拿不住,有的学生就想到将煤芯剪得很短,让蜡烛的火焰较小,罩上干燥而冷的烧杯后,现象非常明显)

【点评】:从小明的疑问着手让学生自选仪器和药品,在帮小明解答疑问的实践活动中主动地发现问题,对学生来说倍感亲切,觉得化学就在我们身边,在加上老师的指导点拨,更使得学生求知欲望高涨,从而促使学生怀着强烈的好奇心和迫切探究的心情与教师一起步入知识的殿堂。

2.2 主动发现问题

师问:通过上面的探究活动,我们知道物质在化学变化中并没有消失,而是变成了其它物质,那么在化学变化中物质的质量又有什么变化呢?物质的质量变化与什么有关呢?

生答:可能与反应物的质量、生成物的质量有关。

师问:那么反应物的总质量与生成物的总质量有什么样的关系呢?

2.3 学生猜想 生_______猜想

1.发生化学变化后,总质量变小;

2.发生化学变化后,总质量变大;

3.发生化学变化后,总质量不变。

师问:那我们可用什么方法来证实我们的猜想是否正确?

生答:用实验来证实。

师问:要探究化学变化前后的质量关系必须要用到什么仪器?选择什么样的实验来证实呢?

生答:需要天平,用于称量。不采用燃烧实验:因为燃烧需要消耗空气中的氧气,又生成水蒸气和二氧化碳气体,不便于称量。可以采用0 、CO2的实验室制法,最好选择常温下进行的实验。

【点评:通过分析比较可以减少探究的盲目性,这时教师的引导作用是不可忽视的,同时学生也在进行真正意义上的思考,而不是教师强加给他们的。】

2.4 确定探究内容

师问:对,选择常温下反应生成气体或生成沉淀的实验便于我们探究,那我们探究的内容是什么呢?

生答:1.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有何变化

2.硫酸铜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混合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有何变化。

【点评:确定探究内容和实验方案,这样的实验探究才会有较大的意义和价值。】

2.5设计实验方案进行探究实验

探究实验一: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前后质量变化情况

师说:请大家根据课桌上提供的仪器和药品,设计探究实验一的方案,然后进行交流。学生活动: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设计方案,老师巡视指导,讨论结束后,学生交流各小组的实验方

案,师生共同评估实验方案的可行性,通过适当地补充,修正和完善设计方案。学生实验、确定实验步骤:

(1)调节天平平衡,左右托盘上各放一张大小相同的纸。

(2)锥形瓶内倒入一定量的稀盐酸,放在天平的左盘,再用镊子取出几块大理石放在锥形瓶的旁边,称出左盘的质量。

(3)用镊子将大理石放入锥形瓶中(将锥形瓶倾斜,小心将大理石放入,以免酸液溅出)

(4)观察天平是否平衡。

师说:下面请大家以小组为单位,开始实验探究。

学生进行小组实验,老师巡视指导。探究实验结束后,学生交流分析得到的实验结论。

师问:通过这个实验,可得出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有何变化?

甲生答:天平指针向右倾斜,说明反应后物质的总质量变小。

乙生答:我们认为无法判断,因为我们考虑的是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有何变化,大理石与盐酸反应会生成CO 气体,CO 气体散逸到空气中去了。所以天平向右倾斜。

师问:看来这个实验设计得不够完善,同学们有什么方法可以将产生的CO 收集起来呢?

生答:塞上橡皮塞。

师问:塞上橡皮塞后,产生的气体越来越多,也会将橡皮塞顶出,有没有其他办法呢?

生答: 套上塑料袋或套上气球,将产生的COz收集起来。

学生实验:实验步骤:

(1)调节天平平衡,左右托盘上各放一张大小相同的纸。

(2)锥形瓶内倒入一定量的稀盐酸,再用镊子取出几块大理石放在气球内,将气球口套在锥形瓶口,装有大理石的气球部分挂在旁边,一起放在天平的左盘,称出左盘的质量。

(3)将气球内的大理石放入锥形瓶中。

(4)观察天平是否平衡。

学生进行小组实验,老师巡视指导。探究实验结束后,学生交流分析得到的实验结论。

师问:看到气球有何变化?天平指针有何变化?

甲生答:看到气球逐渐变大,天平指针略向右倾斜,由此看到反应后物质的总质量还是变小。

乙生答:我们认为还是无法判断,CO 是收集起来了,但我们都看到在气球变得越来越大的过程中天平指针向右偏转得也越大,也许是由于气球受到空气的浮力,气球越大,浮力也越大,天平指针越向右偏。

师问:这位同学的想法很有道理,我们能否将实验稍作改进,再进行天平的称量呢?

生答:气球拿掉,只能塞上橡皮塞,只需将产生的CO 气体吸收掉,用什么来吸收呢?

生答:我们学过CO,可与澄清石灰水反应生成碳酸钙固体和水,利用澄清石灰水来吸收。

【点评:给学生一定的自由空间,尽可能地拓展学生的思维。也许课堂显得有点嘈杂,但学生能主动与同学交流,加强合作, 符合目前的新课程理念,同时让学生体会到在探究之前做出周密计划的重要性,知道在动手之前先动脑的必要性。】

师说:请同学们把教科书翻到96页,看图4—14,按图进行实验。学生进行小组实验,老师巡视指导。探究实验结束后,学生交流分析得到的实验结果,最后达成共识,得出结论: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后生成物的总质量与反应物的总质量相等。

中国第一美女声优生活实录 篇7

在中国,“声优”是一个比较陌生的职业,更多人的印象仅限于电台主播或者是电影配音。其实,在网络时代,广告、动画、教育、游戏、动漫等等都离不开声优这个职业,如果没有他们和她们的存在,你看到的画面就仅仅只是光与影的穿插,动作与场景的更迭,是“声优”的演绎,才让这一切真正鲜活起来。

学生时的余孽是美术专业特长生,小学时狂热喜欢动画片,梦想长大能够自己制作动画片和网络游戏。2010年,她从中央美术学院毕业后,来到上海工作,目前是一家网络电台的主持人。

在美丽的外表和声音背后,她一天的生活其实很辛苦,每天接近中午起床,换乘地铁,穿过半个城市到公司上班,晚上下班后再穿过半个城市回到租住的小屋已是午夜,每天在地铁上吃两顿饭。

“在中国,声优很难养活自己,只能作为兼职。”余孽说,自己头上有很多“名号”,如宅女、声优、主播、COSER、技术宅的箩莉等等,现在她也会接一些平面照片、COS拍摄,兼职很多,这也是迫不得已,她得养活自己。

这样的生活很辛苦,“为了自己的理想,为了自己有限的青春,我们要努力!”余孽说。

1 NONO是我在杭州读书时就带在身边的,跟着我受了很多苦。别看它照片上长这样,它可是一只泰迪,有毛的时候很帅的,只不过毛被我剪了(PS:不是我虐待动物,其实我是想把它修成非常可爱的一个形状,后来失败就成这样了)。豆豆和点点本来是两只流浪猫,我到上海的时候,有人拣到了它们但是没有地方养,于是我就同情心泛滥。他们仨加上我,我们是F4。

2早上起床较晚,第一件事情就是遛NONO,让它出去把大小便解决掉,顺便把豆豆和点点的猫砂换掉,然后带下楼扔掉。之后,我就要坐上地铁长途跋涉去上班了,到公司我一共要转三趟地铁。

7我工作的电脑桌。不好意思,很乱,因为每天要弄的东西太多,疯了去了。现在我的正职是游戏电台的主播,正襟坐在办公电脑前面,一切准备都是为了1~2小时的直播时间。直播倒记时开始,导播在外面喊“1分钟”,然后主持人回答“OK”,导播倒数10秒站起来,提示主播“片花”,然后音乐从导播间切进主播室,接下来就是我的SHOWTIME。直播间很热,我承认我脱了外套,领导最好不要发现。

8直播完了之后,差不多是晚上9点多,从公司出来回家,依然是那座天桥,同样还是转三次地铁,但是速度一定要快,因为我要赶上其中一路地铁的末班。

g这个时间人还是很多,但是有时候有位置坐,我就很开心。比如,今天车上好空。

10晚上回家第二次转地铁的时候。

11我把买来的晚餐在地铁上解决了,并且把坐在身边的阿姨熏走了。这也是我一天中的第2顿饭。话说一天就吃2顿,家里还拖猫带狗的很不容易,它们开销大,我只能努力工作,然后做一些我能做的兼职。

12等候转乘最后一趟地铁。在地铁站遇见一个很可爱的MM,她很喜欢拍照片,而且狂拍。

13坐上车以后,可爱的MM帮我拍照。她说“站起来”,于是,我就在众目睽睽下羞涩地站起来。

《第一次真好》课堂实录 篇8

1.科学认识男女同学之间由于性别差异所带来的体能、思维、个性、心理等方面的不同。

2.懂得男女生友好交往,相互尊重,初步感受同学间的友爱之情。

3.学会发现异性同学的优势,学会扬长避短、取长补短,共同健康成长。

教学准备

了解班级中男女生的相关情况,并据此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课前交流,轻启心扉

师:初次见面,我从南京带了一样东西给大家看,猜猜会是什么呢?(学生纷纷猜测)其实是我家女儿妞妞的照片,想看吗?

生(齐):想!

师:不过,我把她的照片和一名小男生的照片放在了一起,猜猜看,谁是妞妞?

(课件出示两张婴儿的百天留念照,学生踊跃猜测)

师:让我们来公布正确答案。(课件出示妞妞的照片,学生表情各异)看来,婴幼儿时期的男孩女孩还真是难以分辨。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男孩女孩之间的差异越来越明显。现在再让你找找谁是妞妞,你能找出来吗?

(课件出示两个2岁幼童的照片,学生很快就猜出来了)

师:刚才你们认识了我和我的女儿,现在轮到我来认识各位了。请用一、两个词语概括自己的特点,让我更好地了解你。

(学生纷纷举起手来)

师:女士优先,请你先说。

……

师:看到这些可爱的女生,我不由得想起一首歌。

(课件播放歌曲《我是女生》片断,教师和女生和着拍子一起唱。女生一脸自豪,男生的表情却很不屑)

师:难道说,我们男生没有女生强吗?

男生(大声):NO!

师:那就让我们男女生进行一番比试吧。

二、聚焦“不一样”,科学认识男女生差异

1.体验活动,感受差异

师:在不借助外物的情况下,我们可以通过什么方式比试力气大小?前后桌男女生可以相互讨论。

(学生自由讨论)

师:先给男生们机会,请说说你们的办法。

生:扳手腕。

师:主意不错,那就先来扳手腕。大家还有很多点子,我们等会再发挥大家的聪明才智。

(课件出示扳手腕的比赛规则,指名朗读)

师:请男女生各推荐两位参赛代表。

(男女生代表两次上台比赛,不出一秒,男生获胜)

师:通过两轮比试,我们不难发现,男生在力量上确实占有优势。

(一位男生高高地把手举起)

师:你想说什么?

生:我想我们男生应该绅士一点,用另外一种方式比赛。

(部分女生在座位上连连点头)

师:什么方法?

生:可以来一场知识竞答。

师:这正是老师接下来将为大家准备的活动。(该男生满意地坐下了)回到刚才的话题,你们知道为什么男生在力量上占有优势吗?(学生一脸茫然)其实这是由男生的肌肉特征决定的。(课件出示男生肌肉结构图)男生的肌纤维比较粗,自然力量就大,而且随着年龄的增长,这个特征会体现得越发明显。想想看,家里的重活都是由谁来做的?

生(齐):爸爸。

师:同样,在我们的社会生活中,(课件出示男性承担重体力劳动的照片)像送桶装水、换煤气罐这样的重体力活也多是由男性承担的。男女在力量上有差异,我们称之为体能不一样。你们看,同样的体育项目,男女生达标成绩也不同。(课件出示五年级男女生体育达标成绩)

师:观察这几组数据,你发现男女生在体能上还有什么不一样?

(学生自由讨论,教师巡视参与)

生:我觉得女生的柔韧性比较好,所以坐位体前屈女生达标成绩是1.41米。

师:还有吗?

(该学生抓耳挠腮,回答不上来)

师:看看50米跑和立定跳远,这些运动项目是需要什么的?

生:跑步是需要爆发力的。

师:那从图表中看出,男生的爆发力——

生:男生爆发力要优于女生。

师:是呀,正因为男女生在体能方面存在着种种差异,也由此带来了各自不同的强项和弱项,很多体育比赛项目都分男子组和女子组,就是这个道理。现在想来,大人们常说的“男女有别”还是有些道理的。从你身边的同学来看,男女生还有哪些不一样呢? [板书:5.男生女生不一样]

(学生小组讨论)

生:男女生的性格爱好不一样。

师:你能具体说说吗?

生:比如说,男生喜欢体力型活动。

师:都是运动强度大一些的。

师:女生呢?

生:踢毽子等活动。

师:都是运动量小一些的。

师:让我把大家想到的写在黑板上。[板书:性格爱好]

生:男女生的声音不同。

师:就先请你来读一读这句话。(指课题)

(该女生读课题)

师:我再请你后面的那位男生来读一读。

(男生读课题)

师:是不是发现声音不同?(学生频频点头)这是我们男女生在生理上的不同所致。男生的声带比较宽,所以随着年龄的增长,男生的声音会变得越来越粗犷、铿锵;女生的声带比较窄,所以女生的声音会显得细腻、柔和。[板书:生理]

生:我发现大多数情况下,女生爱美,男生爱酷。

师:这是因为男女生的性格不同。

生:男生的运动细胞比较足。

师:这也和我们的生理特征有一定关系。刚才这位女同学提到男女生的爱好不一样,我很想知道你的爱好是什么?

生:踢毽子。

生:我的爱好是艺术,比如弹古筝。

师:我看这位男同学挺神气的,你的爱好是什么?

生:各种运动,尤其是打篮球。

师:这让我不禁想起了下课的时候,最先冲出教室的常常是——

生(齐答):男生!

(课件出示 “下课了,你与谁同乐”)

师:男生的活动场所、活动项目以及谈论的话题又与女生有怎样的不同呢?请大家把学习材料翻到第2页,填一填这张表。男女生请选择与自己有关的内容填写。

(学生填表,教师巡视。音乐停,部分学生还没有写好)

师:看来大家想写的还很多。我请这位先写好的男生来说一说。

生:下课铃一响,首先冲出教室的是男生;男生的活动场所有操场、走廊等,活动项目有踢足球、打排球、篮球等;男生谈论的话题一般都和电视剧的人物有关。

生:还有体育新闻。

生:还有游戏和动漫方面的。

师:我们女生呢?谁先来说说看?

生:我们女生活动的项目有踢毽子、跳绳、唱流行歌曲;谈论的话题有学习、明星和时装等。

师:还有关于时装的话题,这更体现了女生的不一样。

生:我们女生的活动项目很多时候是聊天。

师:你们都聊些什么?

生:一般都是今天你穿什么衣服,明天你扎什么辫子。

……

2.发挥才智,创意改编

师:大家通过交流,有没有发现男生女生的不一样没有优劣之分,只是特点不同而已?还记得这首歌吗?

(课件播放歌曲《我是女生》片断)

生(急切地把手举了起来):我提议改歌词。

师:想法不错。那我们就来创作一首《我是男生》吧!(课件出示“歌词改编”)

(有个别男生已经迫不及待地举起手来)

师:别急,先看看女生版的歌词。(课件出示《我是女生》的歌词)让我们先合作改编一句:我是女生,漂亮的女生。

生:我是男生,帅气的男生。

师:我们班男生都挺帅气的。下一句:我是女生,爱哭的女生。

生:我是男生,爱笑的男生。

生:我是男生,坚强的男生。

师:继续。下一句:我是女生,奇怪的女生。

生:我是男生,疯狂的男生。(学生们大笑)

师:歌词的内容大家都可以进行再创作。若想改编成功,一定要记住“男女有别”。女同学完全可以根据班上女生的特点,创作一首属于你们自己的《我是女生》。现在,男女生分别准备一下,待会儿我请人上台表演。

(男女生自由组合进行创作。时间到,有一位男生举手)

师:大家掌声欢迎第一位勇敢的男生。(热烈鼓掌)

生:把我写的歌词读出来?

师:唱出来。

生(如歌星般向台下的同学和听课老师致意,在一片笑声中表演唱):我是男生,帅气的男生。我是男生,爱酷的男生。我是男生,完美的男生。耶!……

师:有没有女生也来表演一下改编版的《我是女生》?(没有人举手)难道你们就这样被男生给压下去了?(女生开始举手)

生:我是女生,可爱的女生。我是女生,爱跳的女生。我是女生,特别的女生。

……

师:大家刚才找到了男女生之间的差异,把歌词改编得非常成功。

3.科学认识智商无高下

师:人们常说的“小学女孩聪明,到高中大学男孩就比女孩聪明了”,你同意这样的观点吗?请小组同学互相讨论。

(课件出示“讨论:男生、女生谁更聪明”,学生讨论交流,教师参与其中)

师:谁来和大家交流自己的观点?

生:开始的时候,男生不懂事,女生很努力,所以小学的时候,女生比男生的学习成绩好。

师:那你认为男生、女生谁更聪明?

生:我认为都一样。

生:我认为只要努力,都可以成才。

生:女生后来是因为注重了其他的事情,所以成绩才会比不上男生。

师:因为关注的差异,使自己在其他方面受到了影响。

生:就是因为女生爱打扮了。

生:我选择中立。在不同的阶段,男女生分别占优势。

师:刚才有位男同学提到要来一个知识竞赛。为公平起见,张老师确实准备了一个这样的比赛。(课件出示“巧算二十四点”)

生:我已经算好了。

师:我还没有出示题目呢?这只是告诉你在我出示的牌中,可能会出现这样的情况。看来我们男生确实在性格上显得冲动些。(生笑)

师:30秒钟内计算成功的同学自动起立。

(课件出示两组牌,学生计算,师请学生讲述不同的计算方法)

师:两轮比试下来,你们发现了什么?

生:男生女生差不多聪明。

师:请打开学习材料第2页,让我们一起读读小资料上的话。(课件出示小资料:男生女生智商无高下)……我们不难发现男女生友好相处,还具有智力互偿、个性互补等作用,这对于我们的成长是十分有益的。

三、深掘文本,感悟我们都是好样的

师:我们五(2)班是由49名可爱的男女生共同组成的大家庭,在这个家里,我们共同学习、共同成长。下面老师想请同学们听一首歌,你能听出歌中唱的是什么吗?(课件播放——《同桌的你》)

生:同桌。

师:你和你的同桌在一起坐了多长时间?

……

师:在和同桌的相处过程中,总少不了磕磕碰碰。可是今天请你只用欣赏的眼光去找出她(他)的优点,看看你能不能给他一份惊喜!

生:我的同桌郭东贞,她他每天都以微笑待人,他很风趣、幽默。

生:我的同桌聪明,数学比较好。

……

师:看来大家都发现了同桌的很多优点。女生可以从男生那里学习幽默、坚强、豁达,男生同样可以在女生那里学习到认真、踏实,以及对他人的关爱。

(课件出示该班学生参加运动会的照片,学生惊呼)

师:在这次运动会上,我们班都取得了哪些成绩?

……

师:是呀,这都是我们男女生共同努力的结果。(课件出示该班集体活动照片)一张张照片让我们回想起共同成长的点点滴滴。如果活动出现了这样的情形(课件出示“假如没有男生……”“假如没有女生……”),结果会怎样呢?

生:在学校里,如果没有了男生,女生干重活会非常辛苦。

生:如果没有了女生,我们就少了学习的榜样。

生:如果没有了男生,我们在体育场上也不会那么神气。

生:没有了男生,很多游戏都开展不了。

……

师:男生女生在许多方面的不同,是不可以简单地用谁好、谁不好来评判的。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我们希望每一位男生女生之间都能够做到优势互补,互相接纳,互相欣赏,互相学习,互相帮助,互相激励,团结合作。我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五(2)班会更加和谐融洽,更加出色!(板书: 优势互补 团结合作)就如这首诗所说的那样,我们是一家人。(课件出示《我们是一家人》)

(女生)我们女生,温柔,细心,关爱他人!

(男生)我们男生,坚强,勇敢,富有责任!

(老师)作为老师,期待你们能优势互补,团结合作!

(齐)作为一家人,我们希望能健康、快乐地迎接每一天!

评析

1.体验的“触角”可以伸向这里

现场扳手腕,发现男女生力量上的差异;大声朗读课题,觉察男女生生理(声音)的差别;改编歌曲《我是女生》,描述男女生的性情;“巧算二十四点”,感受男女生智商无高下……如何在时间、场地、器具等教学资源有限的情况下,让男女生心悦诚服地认识到他们存在着各方面的特色与差异呢?张老师的课例带给我们启示——体验教学典型有效,容易操作。

2.科学的“论证”可以适时介入

科学地认识男女同学之间的差异,并在此基础上学习如何友好交往,相互尊重,优势互补,共同健康成长,是本课的教学目标。虽说体验教学能够达到一定的效果优化,但如若事事体验、时时体验,必将使体验“泛化”。男生在力量上占有优势吗?教师课件出示《男性肌肉结构图》,以男生肌纤维粗、力量大,来科学论证了男女体能不一样。

3.缺失的“文本”可以填补开去

《第一次真好》课堂实录 篇9

师:这是你根据这里面的信息得出的结论,还有不同看法的吗?

生:我觉得是在缙云的仙都那边。

师:为什么?

生:由于他前面有个仙都,后面还有个鼎湖,缙云的仙都里面有个鼎湖这样可以连成一块地方。

师:你往过仙都吗?

生:恩。

师:是的,这就是我的家乡有着四***风景区美誉的仙都,我的家乡就在缙云,王十朋用了一句话赞美了仙都的美景:一起来读一读,好吗?(齐读)

出示课件:皇都回客进仙都,厌看西湖看鼎湖

师:好,同学们,我也非常欢迎我们班的同学到我们缙云来,往看看厌看西湖了,再往看看我们缙云的鼎湖,好吗?

学生:好。

【评析:这样的对话把学生从课外拉回了这节课内,相信只有让学生进进了状态,才能学好当堂课的内容。王老师很亲切地完成了这点。】

师:好,同学们,今天来到我们庆元县实验小学,那我可不能空着手来,我们也给你们带来了份礼物(出示课件)女同学来读读这组词,(美丽善良、温柔可爱、纯洁高尚、博爱宽厚)

女生齐读

师:这就是我送给你们的礼物,你们喜欢吗?

生:喜欢。

师:哦,男同学不乐意了,也有礼物(出示课件)男同学来读读。

男生齐读(狼心狗肺、凶恶残忍、狼狈为***、狼嚎鬼叫)

师:像读这类词语,放快点,你的感觉就来了,狼心狗肺齐

男生再齐读这组词

师:我把这个礼物送给你,你们乐意吗?

生:不乐意。

师:为什么不乐意?

生1:由于这些是形容那些很坏的人的。

师:哦,一看你不想当坏人,是吗?你呢,乐意吗?

生2:不乐意。

师:为什么不乐意?

生2:由于是形容汉***的。

师:哦,是形容汉***的,你不想成为汉***是吗?哦,你当然不是汉***。好,那么同学们这两组词假如送给两种动物,你会把哪组词分别送给哪种动物,一种是鹿,一种是狼,那你把第一组词会送给谁?

生齐:鹿。

师:都毫无疑问送给鹿,是嘛。那第二组词你送给?

生齐:狼。

师:都是异口同声。同学们在我们长大的历程当中,在你爸爸妈妈给你讲的故事当中,有很多的主角就是鹿和狼,实在不知你们有没有发现,在童话中,在妈妈的故事中,狼几乎永远背着欺负弱小的恶名,如中国大灰狼的故事,西方小红帽的故事,而鹿几乎总是善良美丽的化身。狼是凶残的,所以一见到狼大家都想消灭它,一听到这些形容狼的词语都不喜欢它,而鹿是美丽的善良的,女同学一看到它都非常的喜爱,所以我们要保护鹿,。这实在是我们传统当中我们的一种习惯的看法和童话的原则。那美国当时的总统罗斯福就根据这种习惯的看法来做出了一个决定,那么鹿和狼之间又会发生怎样的故事呢?我们很多同学都布满了期待。那我们可以开始上课了吗?

生齐:可以了。

上一篇:企业新年元旦致辞下一篇:2022年综治责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