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第一次真好(共13篇)
七年级语文第一次真好 篇1
《第一次真好》教学案例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感悟珍视人生“第一次”经验,不断尝试新生活,开拓新生活。
2、知识与能力:(1)、掌握散文最基本的特点:形散神聚;
(2)、初步掌握阅读散文的一般方法:
(3)、品味形象而有意蕴的散文语言;
(4)、学习以小见大,详略得当的写法。
3、过程与方法:自主,字词教学、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合作,品味语言、揣摩构思技巧;体验,延伸学生生活,感悟第一次。
教学流程设计:
一、检查预习
1、检查纠正p35读一读,写一写的词(优秀生领读,齐读)
2、发挥想象,任选其中三个词语写成一段话(顺序可变):不可磨灭 玲珑剔透 硕果累累
回味无穷 多姿多彩
二、激情导趣:
第一次是令人难忘的,刻骨铭心的,第一个吃西红柿,第一个吃螃蟹的人,被誉为具有改革和创新的人而载入史册。自从我们有意识以来,经历过数不清的第一次,这些第一次,无一例外的给我们带来了莫大的新奇和刺激,使我们至今回味无穷。现在,让我们一起走进周素姗的《第一次真好》。下面我们将分四个步骤来学习这篇课文。(板书课题)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抽生朗读课文,大家注意听,从字音、情调、停顿、语气和速度五个方面评价
2、自由朗读后思考:为什么说第一次真好,好在哪里?“文眼”(教师点拨什么是文眼)是哪句?
四、解读课文,品味情理(从词、句、篇角度)
(一)选择突破口,设置问题情境导读
1、作者在文中一共写了8个“第一次”,他选取了哪两个“第一次”来详写?其他的6个“第一次”怎样处理的?这样处理有什么好处?(独立思考后发言)
2、分析详写的两个“第一次”的典型意义(合作讨论解决)
(二)、披情入境,斟酌品读
品词:“雏形”与“具体而微”的区别;
品句:却是一幅秋日风情画(能否改成“风景画”或“风光画”、)——方法:适宜介绍作者经历,加深对文本的理解。
品篇:分析第三段和最后一段的作用(过渡、总结)
五、联想自我,悟读课文。
1、集体朗读第三段,引出自己的第一次体验
2、学生畅谈自己第一次独特的经历和体验;
3、集体朗读最后一段。思考:“生命中的第一次愈多,生命也就愈益多姿多彩”这句话有没有错误?是不是所有的第一次都真好?
学过这课后,你对“第一次”有什么新的认识?(小组讨论)
六、探究学法,了解散文:
整体感知抓文眼
品味情理抓关键
悟读散文贵有“我” 形散神聚抓特点
结束语:同学们,让我们一起用开拓创新的精神多多的尝试有益的第一次吧!让那万紫千红的第一次织出我们的锦绣前程吧!
七、课外兴趣题:
回家后,听妈妈讲自己小时侯的第一次故事,然后写成300字的课外练笔。
教学反思:学生第一次真正接触散文这种文学体例。为了让学生学而有趣、学有所悟、学而得法,在教学方式上,执教者力争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课堂上,积极培养一种自主、合作、探究的课堂教学氛围,力争通过作品的例读和学法感悟,起到“授人以渔”、“举一反三”之功效。但是,“授人以渔”并不意味着学生要带着镣铐亦步亦趋的跳舞,而是要教师通过激发学生“临渊羡鱼”的欲望,水到渠成的点拨,让学生在例子的导引下自觉地悟法,自觉地“退而结网”,自觉地“下水游泳”。本课的教学,只是为学生以后阅读散文打开一条门径,至于登堂入室,洞幽探微,体味散文的灵动与纤巧,则需要学生在多读多悟中去体味。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学生还不能很自觉、很自然地认同这种学习方式,只有通过以后潜移默化的散文熏陶,才能激发学生阅读散文的情趣。
七年级语文第一次真好 篇2
一、激发情趣
亚里士多德说“古往今来人们开始探索, 都应起源于对自然万物的惊异。”如何让新生对已产生乏味的语文表现出惊异, 是我们教学组织者首要任务。基于这一考虑, 我从赞美语文和介绍诗情画意的内容入手, 使学生表现出对语文的惊异感。我设计如下教学内容是:同学们, 语文是一杯滋味甘醇的美酒, 让人回味无穷;语文是一幅绚丽多彩的画卷, 让人心驰神往;语文是一片浩瀚无垠的大海, 让人尽情遨游。在初中语文教材中, 语文, 是来自朱自清的和风细雨;语文是梁衡对夏的紧张热烈、急促的感悟;语文是何其芳对秋的绚丽色彩的描绘;语文, 是老舍笔下济南冬天的清透与秀气。沈复的《童趣》让人重温童稚时代的种种情趣, 感受别样的物外之趣;法布尔的《绿色蝈蝈》让人认识活灵活现的蝈蝈, 激发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童话大师安徒生让人了解种种荒诞无稽的可笑行径, 教育人们不能弄虚作假。总之, 初中语文教材会让我们树立像曹操“老骥伏枥, 志在千里;烈士暮年, 壮心不已”的人生志向;会让我们学会莫顿·亨特《走一步, 再走一步》中的“面对困难, 化整为零, 化难为易”的战胜困难的方法;像席慕蓉的《贝壳》会让我们懂得认真对待活着的每一天, 认真对待每一件事, 让我们生活更美好。因此, 语文如一壶香茗, 让我们心境澄明地品味;如一曲天籁, 让我们心如止水地聆听;如一杯芳醇, 让我们不知不觉地沉醉。
二、养成习惯
(一) 养成认真诵读的习惯
做到朗朗诵读:读出语气、语调、节奏、自然恰巧的句间停顿, 在诵读中领会内容, 领悟情感。 (读、思、悟)
(二) 养成认真预习使用工具书的习惯
做到认真阅读课文, 阅读中遇到生字词等“拦路虎”, 不要绕过去, 要充分利用《现代汉语词典》《汉语成语字典》《古汉语词典》解决困难, 了解课文的大概内容;细读课文找出本课的重点和难点;对重点问题和自己不理解的问题用笔画出或记入预习笔记。 (读、思、记)
(三) 养成认真听课的习惯
听课必须有“必须当堂掌握的决心”, 而且集中注意听课至关重要, 上课听讲一定要理清思路, 要把老师在讲课时运用的思维形式、思维规律和思维方法理解清楚, 目的是向老师学习如何科学地思考问题, 以便使自己思维能力的发展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 使知识的领会进入更高级的境界, 同时记好课堂笔记。 (听、想、记)
(四) 养成认真作业的习惯
做到书写规范、工整, 保持书写页面的整洁, 尽量不涂改, 即使有错, 也不随意涂改, 只是将错误部分用两条横线划去, 同时做到书写内容的上下平整。 (美、齐、洁)
(五) 养成认真复习的习惯
俗话说“温故而知新”, 就是通过复习过去的知识得到新的收获。做到:尝试回忆课堂内容, 再现老师上课内容, 理清知识点;完成书本知识由“厚”到“薄”的转化过程;记住知识点。 (想、理、记)
(六) 养成认真做读书摘记的好习惯
读书看文章是完成以下表格:课题:《________》;作者______;出处:《_________》;好词:__________;好句:____________;文章内容和中心:_______________;读后的感受或启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习得方法
语文学习除了有兴趣和良好的习惯外, 至关重要掌握学习语文的方法。语文学习中的常用方法有:利用书本做笔记的方法;在书本上做记号。用方框框出生字难词, 利用直线表示重要的内容。在书上做批注。利用波浪线画出文中的文采优美的句子, 注明修辞、描写方法, 标明动词、副词、叠词或一些修饰词。
(一) 利用课堂摘记本做笔记的方法
记要点;记重点、难点;记老师补充的内容;记老师着重指出最易混淆和最易搞错的内容;记老师分析和同学讨论的思路;记总结性的语言。
(二) 利用阅读材料运用良好的阅读方法形成优良的阅读品质
逐段阅读找出每段的中心句或关键词句;概括全文的主要内容;归纳全文的主旨;明确阅读的要求, 回到阅读材料中筛选可以作答的关键词句;针对不同的阅读题型采用不同的阅读作答句式。
内容概括:运用“谁 (什么) + 因为什么原因+ 干什么 (怎么样) + 结果”的句式进行表述;语言赏析:修辞方法类。生动形象表现 (突出强调) 某一对象的什么特点, 体现什么情感;描写方法类:传神地表现某一对象的什么特点, 体现什么情感;形象概括:找出体现人物特点的各种描写方法, 归纳人物的形象特点;句意理解:找出句子表述的关键词, 将关键词转化为自己的语言;评价鉴赏:陈述自己的看法, 结合材料的内容陈述自己的看法的理由。
总之, 语文学习重在激发自己的学习兴趣, 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 运用恰当的学习方法, 定能收到预期的效果。
参考文献
《第一次真好》学案(七年级) 篇3
教学目标:
1、赏析课文语言,并在此基础上深层次把握文章主旨
2、了解以小见大和详略得当的写法
3、联系生活实际,认识人生第一次经历的重大意义,珍视第一次经验
教学重难点:
以小见大和详略得当的写法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二、积累字词
教师推荐:
累累十姊妹孵沉甸甸雏形玲珑剔透具体而微回味无穷不可磨灭
生自主完成注音并释义。
三、默读课文,自主学习,整体感知
学生自主完成表格
表一
(的)“第一次” “真好” 中心句
详写
略写
这样安排详略的好处
表二
对象 情态 感觉
看柚子树
养十姊妹
第二课时
一、学生展示上节课自学的成果。教师小结本文的写法。
二、合作探究,本文用词准确,试找出一两处加以说明。
如:“风情画”“雏形”和“具体而微”
三、说话训练
讲述自己的第一次,用一句富有哲理地美句说明你的第一次好在哪里,看谁讲的最感人,最精彩。
四、课外延伸
我的老师
魏巍
最使我难忘的,是我小学时候的女老师蔡老师。现在回想起来,她那时只有十八九岁,是一个温柔美丽的人。
她从来不打骂我们。仅仅有一次,她的教鞭好像要落下来,我用石板一迎,教鞭轻轻地敲在石板边上,大伙笑了,她也笑了。我用儿童的狡猾的眼光察觉,她爱我们,并没有真正要打的意思。孩子们是多么善于观察这一点啊!
在课外的时候,她教我们跳舞,我现在还记得她把我打扮成女孩子表演跳舞的情景。在假日里,她把我们带到她的家里和女朋友的家里。在她的女朋友的园子里,她还让我们观察蜜蜂;也是在那时候,我认识了蜂王,并且平生第一次吃了蜂蜜。
她爱诗,并且爱教我们读诗。直到现在我还记得她教我们读诗的情景,还能背诵她教我们的诗:
圆天盖着大海,
黑水托着孤舟,
远看不见山,
那天边只有云头,
也看不见树,
那水上只有海鸥……
今天想来,她对我的接近文学和爱好文学,是有着多么有益的影响!像这样的老师,我们怎么会不喜欢她,怎么会不愿意和她接近呢?我们见了她不由得就围上去。即使她写字的时候,我们也默默地看着她,连她握笔的姿势都急于模仿。
每逢放假的时候,我们就更不愿离开她。我还记得,放假前我默默地站在她的身边,看她收拾这样那样东西的情景。蔡老师!我不知道您当时是不是察觉,一个孩子站在那里,对你是多么的依恋!至于暑假,对于一个喜欢她的.老师的孩子来说,又是多么漫长!记得在一个夏季的夜里,席子铺在屋里地上,旁边点着香,我睡熟了。不知道睡了多久,也不知道是夜里的什么时候,我忽然爬起来,迷迷糊糊地往外就走。
母亲喊住我:“你要去干什么?”
“找蔡老师……”
我模模糊糊地回答。“不是放暑假了么?”
哦,我才醒了。看看那块席子,我已经走出六七尺远。母亲把我拉回来,劝了一会儿,我才睡熟了。我是多么想念我的蔡老师啊!至今回想起来,我还觉得这是我记忆中的珍宝之一。一个孩子的纯真的心,就是那些在热恋中的人们也难比啊!
什么时候,我能再见一见我的蔡老师呢?
体会详略得当写法的好处。品析名家用词的妙处。
七年级上第一次阶段考试语文试卷 篇4
七年级语文试卷
一、积累与运用(18分)
1、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下划线字注音(6分)
收liǎn()宽sù()lín()峋啜泣()忍俊不禁()沉淀()2.填空(5分)
⑴《童趣》选自,作者是清代文学家。文中总提全文的关键词语是。(2)饥寒的年代里,理想是;„„离乱的年代里,理想是。3.下列结合语境解释加点词有误的一项是()(2分)
A.只见一片辉煌的淡紫色,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辉煌”指盛开的紫藤萝花气势非凡,一片灿烂)
B.我曾屡次发现,每当我感到前途茫茫而灰心丧气时,只要记起很久以前我在那座小悬崖上所学到的经验,我便能应付一切。(“前途茫茫”指人生道路上遇到重重困难,举步维艰)
C.但是,让有限的生命发挥出无限的价值,使我们活的更为光彩有力,却在于我们自己掌握。(“光彩”的意思是指活得体面,取得一定的地位,受人尊敬)
D.那雪白的海潮啊,夜夜奔来/一次次漫湿了我枯干的心灵„„(“漫湿”指心灵得到理想的滋润,不再枯干)
4.下列各项中,不是比喻句的一项是()(2分)
A.颜色便上浅下深,好像那紫色沉淀下来了,沉淀在最嫩最小的花苞里。B.每一朵盛开的花像是一个张满了的小小的帆。C.紫色大条幅上,泛着点点银光,就像迸溅的水花。
D.每一朵盛开的花„„又像一个忍俊不禁的笑容,就要绽开似的。
5、从“①生命是酒 ②生命是咖啡 ③生命是茶”这三个词语中选择恰当的填空,只填序号。
_______,飘逸着沁脾的清香;_______,散发着浓烈的祝福;_______,只有细细品尝,才能体味着这淡淡的苦涩中所蕴含的真谛。(3分)
二、阅读理解(52分)
(一)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空,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之冲烟而飞鸣,做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为之怡然称快。
余常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神细视,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兴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虾蟆,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一惊。神定,捉虾蟆,鞭数十,驱之别院。6.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6分)
⑴ 以丛草为林()⑵徐喷以烟()⑶果如鹤唳云端()⑷自得()⑸项为之()⑹)
7.解释下列加点的“之”“为”的意思。(4分)
⑴观之,兴正浓()⑵藐小之物()
⑶以虫蚁为兽()⑷二虫尽为所吞()
8.与文中“观之,兴正浓”相呼应的句子是。(2分)9.“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这句话中“庞然大物是,所倒之“树”是。(3分)10.翻译下列文言语句(4分)
⑴故时有物外之趣。译:⑵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空。译:
(二)我每次只移动一小步,慢慢爬下悬崖。最后,我一脚踩在崖下的岩石上,投入了父亲强壮的手臂中。我先是啜泣了一会儿,然后,我产生了一种巨大的成就感。这是我永远忘不了的经历。
我曾屡次发现,每当我感到前途茫茫而灰心丧气时,只要记起很久以前我在那座小悬崖上所学到的经验,我便能应付一切。我提醒自己,不要想着远在下面的岩石、而要着眼于那最初的一小步,走了这一步再走下一步,直到抵达我要到的地方。这时,我便可以惊奇而自豪地回头看看,自己所走过的路程是多么漫长。
11.“我产生了一种巨大的成就感”指的是(2分)
12.第一段中的“一小步”和第二段中的“一小步”含义一样吗?试解释(2分)
13.第二段中加点的“经验”指什么?用文段中的原话来回答(2分)
14.“要着眼于那最初的一小步,走了这一步再走下一步”这句话对你有什么启发?(2分)
(三)①我不由得停住了脚步。
②从未见过开得这样盛的藤萝,只见一片_______(耀眼辉煌 灿烂美丽)的淡紫色,像一条瀑布,从空中_______(垂 落 飘 洒)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只是_______(零零散散五颜六色深深浅浅 深深淡淡)的紫,仿佛在流动,在欢笑,在不停地生长。紫色的大条幅上,泛着_______(串串片片簇簇 点点)银光,就像迸溅的水花。[甲]仔细看时,才知道那是每一朵紫花中的最浅淡的部分,在和阳光互相挑逗。
③这里春红已谢,没有赏花的人群,也没有蜂围蝶阵。有的就是这一树闪光的、盛开的藤萝。花朵儿一串挨着一串,一朵接着一朵,彼此推着挤着,好不活泼热闹!
④“我在开花!”它们在笑。 ⑤“我在开花!”它们嚷嚷。
⑥每一穗花都是上面的盛开、下面的待放。颜色便上深下浅,好像那紫色沉淀下来了,沉淀在最嫩最小的花苞里,每一朵盛开的花就像是一个小小的张满了的帆,帆下带着尖底的舱,船舱鼓鼓的;[乙]
又像一个忍俊不禁的笑容,就要绽开似的。[丙]我凑上去,想摘一朵。
⑦但是我没有摘。我没有摘花的习惯。我只是伫立凝望,觉得这一条紫藤萝瀑布不只在我眼前,也
在我心上缓缓流过。流着流着,它带走了这些时一直压在我心上的焦虑和悲痛,那是关于生死谜、手足情的。我沉浸在这繁密的花朵的光辉中,别的一切暂时都不存在,有的只是精神的宁静和生的喜悦。15.文章开头独句成段,作者这样安排的作用是什么?(2分)16.第②段空白处依次应填的词语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17.“那里装的是什么仙露琼浆?”是从文中抽出的,它的位置应该在甲乙丙三处的何处?答:应该在 处。(2分)18.为什么我“觉得这一条紫藤萝瀑布不只在我眼前,也在我心上缓缓流过。”?可用原文节选回答。(3分)19.“但是我没有摘”一句在文章结构上的作用是什么?(3分)20.第⑥段中有一个句子的词语的顺序错了,请根据上下文把它找出来再抄在下面的横线上并把你改正好的词语写在后面。(3分)原文:改正:21.找出第③段中表明紫藤萝花繁密的4动词。请抄在下面的横线上。(4分)22.第⑥段描写紫藤萝花形状的一个句子是哪句?请抄在下面的横线上。(3分)23.第⑦段哪一句话是写赏花时将“眼前花、心中事”自然融合在一起的?(3分)
三、作文(30分)
24.以“我战胜了”为题,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习作。要求:1.补足题目中缺少的内容,可以填“自己的弱点”“骄傲”“胆怯”,也可以填“饥饿”“困难”等等;2.要从现实生活中选取材料,写出真情实感。
七年级语文第一次真好 篇5
本次试卷共包括三个部分:
一、积累运用。
二、阅读
1、文言文阅读。
2、现代文阅读。
三、作文。
第一部分为积累运用,课内选段,注音词语积累,这是近几年来考查的一个重要题型,学业考试中也是重点考查的,这种题型一般有三种类型:机械型默写,即给出上句,要求写出下句,或给出下句,要求填出上句;理解型默写,即给出有关诗句的理解,要求写出相关的诗句;运用型默写,即给出一定的背景,按要求填出诗句。第一种类型是必考的题型,前五句考查的填出上句,难度较小,个别的有错别字。后面一句是理解型的背诵,很多的同学答不上来。从这里可以反映出学生较注重机械记忆,但没有真正理解,因而在以后的教学中应注意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古诗文。在生字方面掌握也有所欠缺,单选题3分有丢分现象;修改病句出现错误也比较严重,没有看清题目要求,没有提出修改意见,以至于6分全部丢失,有点可惜,今后在这方面应加大力度。
第二大部分为阅读,这个题目共有两个板快,即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文言文阅读的问题是学生的文言文基础不扎实。个别的同学对文言句子的翻译解释不出来;对于课外的现代文阅读,总体上的感觉就是同学们在考场上阅读的程度还是不深、不细,这使答题的时候很不全面,或者答不到点子上。语言表达能力欠缺。阅读理解综合分析能力差,这是阅读题失分多的重要原因。这不仅表现在第一部分考查学生运用语文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语言运用题的解答上,而且还表现在通过阅读材料,对文章的大意的把握,概括捕捉信息等阅读题的答案表述和作文的语言表达中。学生心中所想没有准确说出,言不达意,是不会得分的。尤其是问答题,突出考查学生阅读表达能力和独特的体验,同时注重到读书方法和探究意识的考查。试题分别从字词的认读,词句理解,信息筛选,文意概括,中心与材料的关系,句子的含义和作用,感受、体验、品味能力等角度考查。比如课内的现代文阅读中答的最不理想的就是14题,从此题可看出同学们对记叙文的知识掌握的不好,还不会分析语言,这在我以后的教学中应该注意的一个问题。
第三部分是写作部分
存在问题:
构思方面:
1、入题太慢、详略不当。
2、不能扣题点题。
3、写的题记与主题不相符。
4、拼凑字数,上下文不连贯。
表达方面:平铺直叙,不会使用多种表达方式,一叙到底,寡然无味;语言太平实,缺乏必要的表达技巧,如借景抒情等。
书写方面:涂涂改改较常见,有的作文写了三分之一又全部凃掉,字迹模糊不清的也较突出。
今后努力方向:
1、拓宽学生阅读面,培养学生浓浓的阅读兴趣。阅读题在初中语文试卷中占了将近一半的分值,我们决不能等闲视之。如果没有一个好的阅读兴趣,阅读面又非常狭窄,想取得优异的成绩是很难的。
2、语文教学培养的绝对不是培养记忆机械知识点的“合格品”。平时的教学应着眼于长远的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理解问题和表达见解的能力。
3、加强解题方法指导,给学生一把钥匙。不同的题型有不同的解决方法,要让学生学会寻找问题的切入点,尤其是在阅读题上要多思考解题方法。
4、加强作文教学,一方面让学生多读优秀的习作,学习其立意、结构等技巧,另一方面,需要多引导学生感受、体会自己的生活,做“生活的有心人”。
七年级语文第一次真好 篇6
(一)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从多方面培养学生读图和运用地图的能力, 使学生领会掌握学习方法的重要性, 掌握地图知识和技能, 也是今后建设祖国所应具备的文化素质之一。
(二) 知识和技能
1.初步了解地图上的比例尺、方向、图例和注记等基础知识。
2.学会运用比例尺在图上量算两地间的距离, 以及在地图上辨认方向的方法。
3.用比例尺量算距离, 在地图上识别方向、填绘常用图例和注记。
4.能够使用目的 (如旅游) 确定所选择的地图类型及其比例尺。举例说明1~2种现代高科技地图 (例如, 遥感图像和电子地图等) 及其在日常生活中的用途。
【教学过程】
本节课的教学分两课时, 第一课时设计问题小组讨论, 把答案记录下来, 第二课时为小组汇报展示过程。
第一课时:整合这部分教材内容, 打乱前后顺序, 提出问题:
1.教材22页图1.31和图1.32有什么不同?造成这种不同的原因是什么?
2.量算北京到天津的实际距离, 你能说出你的办法吗?
3.请完成22页活动1题。
4.利用17页图1.24说出温哥华在渥太华的什么方向?16页图1.22说出台东在高雄的什么方向?你能总结在地图上怎样辨别方向吗?
5.18 页图 1.25 说的是一些常用图例, 你能记住它们并解释什么是图例吗?
6.除了刚刚我们利用的这些地图, 你还知道有哪些类型的地图?你知道它们的不同用途吗?你会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合适的地图吗?你的选择原则是什么?
7.现代高科技地图你了解吗?有哪些?知道它们可以用在什么地方吗?结合实例说出一两种它的应用。
8.通过本节课的学习, 请完成 18 页的活动题。
9.结合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给其他组的学生出几道题。满分20 分。
这里的第1~5题解决的是课程标准中提出的要在地图上辨别方向, 判读经纬度, 量算距离;第6题解决的是课程标准中提出根据需要选择常用地图, 查找所需要地理信息, 养成在日常生活中使用地图的习惯。第7题则解决的是课程标准中关于学生会列举电子地图, 遥感图像等在生产、生活中应用的实例。第8题是利用教材中的活动对整课内容加以总结和复习;第9题则是让学生在出题的过程中完成复习考查的目的。这部分内容在小学时有接触, 学生完全可以依靠自己把这部分内容学会。
教师只是一个引导者, 一个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帮忙的人, 学生在研究、合作交流中体会着成功的快乐。把问题放手给学生, 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的, 让我们共同做一个快乐的“牧者”。
参考文献
七年级语文第一课课件 篇7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是鲁迅先生回忆童年时期生活的一篇文字,本身充满着浓浓的童真童趣,有着淡淡的失落和怅惘。为大家分享了七年级语文第一课的课件,一起来看看吧!
教学目标
1、积累字词;了解鲁迅及《朝花夕拾》
2、学习本文写景善于抓住景物特征,层次井然,融情入境的写法;体会作者在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的生活乐趣,尝试表达自己的.生活经历和体验
3、学习热爱大自然,追求新知识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1、对百草园景物的描写;理解美女蛇故事的作用
2、理解“三味书屋”这一部分的思想内容
3、从整体与部分的结合上把握文章的主题思想
教学工具
ppt课件
教学过程
一、教学重点
1.整体感知课文,理解百草园生活是儿童热爱自然,喜欢自由快乐生活的生动体现。
2.学习抓住特点、多角度、按顺序描写景物的手法。
3.掌握“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的句式。
二、教学步骤
(一)导入:第一单元的文章多是反映童年和少年生活的,学过后会勾起对自己童年生活的回忆和对现在生活的反思,还会有新的感触和更深的认识。
启发:童年生活在你的心目中有什么特点?
(二)板书课题,作者。回顾有关鲁迅的知识,口答明确:原名及籍贯、地位、主要作品及学过的作品、本文的出处。
(三)释题:从题目中获得了哪些信息?(明确本文有两部分内容:1.百草园生活。2.三味书屋生活。)
(四)听范读录音(或默读)。要求:听后分别概括两种生活的特点。
(五)整体感知。
1.概括特点(参考:百草园生活:自由快乐、丰富多彩、有无限趣味;三味书屋生活:单调枯燥、乏味、受束缚)
2.找出两部分的起止句及过渡段。
3.体味:最喜欢哪部分,简述理由。
(六)细读百草园部分,划出中心句。
1.小组讨论:乐园中使鲁迅感到有无限趣味,包括哪几方面?(提示:从不同角度概括。参考:从看的听的吃的玩的角度或植物动物角度或季节等)
2.延伸:利用多媒体展示:
(1)有关百草园图片;
(2)为下列描述对象加上能突出其特点的词语:
3.齐读第二节,思考:重点写的是百草园的哪个位置,用什么句式来体现?
运用:用“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仿写一段话。
4.拓展:
(1)划出表现哺鸟动作的动词,推荐两小组分别上台表演。(提示:一人口述原文,一人演鲁迅,两人演小鸟;要求模拟出以下动作,鲁迅:扫开、支起、撒、系、牵、看、拉、捉拿;小鸟:飞翔、落下、啄食、飞走、罩住。)
(2)观察表演者动作,要求用上系列动词描述。
(七)作业:
1.抄录课后所列字词并用两个成语造句;
2.比较所搜集的童年生活材料。
课后小结
...
课后习题
一.给加点的字注音或据拼音写汉字
确凿___ 油蛉___ 觅食___ 倜傥___
菜qí___ jiàn___赏 蝉tuì___ kuī___甲
二.形似字注音组词
躁( )___ 博( )___ 瞪( )___
燥( )___ 搏( )___ 澄( )___
澡( )___ 膊( )___ 蹬( )___
臊( )___ 薄( )___ 橙( )___
三.先解释加点字,再解释词语
1. 人迹罕至:
2. 人声鼎沸:
3. 高枕而卧:
4. 朝花夕拾:
四.用下列句式造句
1. 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
2. 也许是……也许是……也许是……
板书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鲁迅·《朝花夕拾》
百草园生活:自由快乐无限趣味乐园:色彩形状声音趣事
七年级语文教研总结第一学期 篇8
回顾这一学期的教研工作,让我感慨很多。对于刚刚接触这一块的我来说,虽然有收获,但是也发现自身存在的问题也不少。现总结如下:
收获:
一、通过业务学习,更新了观念。本学期在教研组长的带领下,我们学习了文件,在每一次考试之后进行试卷分析,以及开展了课内比教学活动,让我感受到了语文教研活动的乐趣,而我也由开始的懵懂迷茫逐渐有条不紊的步入了语文教研活动这块领地,不断的更新和改变着自己的观念。
二、登台献艺,共同提高。在开学初的教学工作计划中我们就安排了示范课,公开课等多种形式的教研教改课,形成了百花齐放的局面,每一个老师都展示了个人风采。对每一节课,大家都积极讨论,畅所欲言,总结得失,取长补短,互相促进,共同提高。
三、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拓宽了学生视野。为活跃学习气氛,丰富学生的课外生活,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拓宽学生的视野,我们开展了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如:进行书信大赛,听写比赛,课外知识的阅读与积累等。这些活动,不仅拓宽了学生视野,也激发了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
四、教案书写认真,作业批改仔细。每一节课都认认真真备课,写有较详细而实用的教案,并写有一定数量的符合实际的教学后记,对信息及时反馈,以便更好地指导教学。切实的提高了自身的教学水平,夯实了学生的基础。
不足:
一、对于刚接触这块工作,第一次进行评课议课的我来说,刚开始的时候,我对于听课的方向、听课前准备以及听课时所要观察的要领(即:听什么?看什么?想什么?)这三个问题都不能很好地掌握;再者我评课仍较停留在点上,未能从全面的进行综合分析评课。今后我将多观看教学课堂录像,再对所看的课进行点评。
二、我的理论水平仍存在着欠缺,在下学期我将更多的阅读教育刊物,多写写教学反思以进一步提高理论的素质,以理论来指导、武装我的教学教研实践。
三、要加强现代文阅读教学,全面提高学生阅读各类文章的能力,无论对何种文体的文章教学,都要一视同仁地认真对待,不能随意偏爱。要加强名著阅读教学,要引导他们多读书,读整本的书;要重视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如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
四、作文教学要指导学生掌握文章的基本写作能力,注重指导审题、立意、选材、布局、表达的能力;要引导学生学会观察生活、感悟生活。要研究初中生的写作状况和写作心理,作文教学要有时间保证,要上好作文指导课和讲评课,有针对性地进行作文指导和作文训练。
七年级语文第一次真好 篇9
一、让朗读成为阅读教学的“主旋律”:
三分文章七分读, 涵咏工夫兴味长。一篇优美的文章, 只有反复诵读, 才能得其妙处。记忆文章、领会文章、鉴赏文章、写作文章都靠读。“熟读唐诗三百首, 不会作诗也会吟”, 其中的道理是显而易见的。另外, 教师对课文的领会、鉴赏, 也主要靠读, 而不是靠参考书, 那么, 把这种学习方法教给学生, 是义不容辞的。对于由小学刚升入初中的七年级学生来说, 所学课文篇幅加长、内容加深、难度加大, 都毋庸置疑地影响了阅读的速度与质量。这时, 快速默读只能简单获取信息, 而朗读, 视之于眼、诵之于口、闻之于耳、形成于脑, 整个过程调动了诸多因素, 对课文的体会、理解、记忆会更有利。由此看来, 朗读不仅不会耽误时间, 反而会提高阅读的效率, 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教学实践证明:在阅读教学中, 教师一定要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去朗读, 让语文课堂飘荡着朗朗的读书声, 使朗读成为语文课堂阅读教学的”主旋律”。只有这样, 才能让学生从朗读中整体感知课文, 受到情感熏陶, 获得思想启迪, 享受审美乐趣。
二、把质疑当作阅读教学的“敲门砖”
明代学者陈献章说过“学贵有疑”。“疑”之所以可贵, 就是因为它是对知识进行分析、思考、综合的结果。一个学生如能在阅读课文时不断提出疑问, 说明他一直在积极思考, 对课文的理解在不断加深。教师如果能在阅读教学中鼓励引导学生质疑, 学生的思维能力、阅读能力就能不断得到提高。
北宋王安石的《伤仲永》一文借事说理, 以方仲永的实例, 说明后天教育对成才的重要性。题目是文章的眼睛, 从“文眼”入手, 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 使阅读教学更有的放矢, 可以促进学生主动探究, 可以激活学生的思维。我在进行《伤仲永》的阅读教学中首先质疑:题目“伤仲永”的“伤”是什么意思?学生参考课下注释读懂课文后回答:“伤”是“哀伤、叹息”。我又问:王安石哀叹方仲永什么呢?学生回答:一个神童因“不受之人”最终“泯然众人”。
当然, 提倡学生质疑, 提倡学生通过自己的讨论深究去体味、领悟, 并不否定教师的主导作用, 这种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教师对学生在学习方法、思维方法上加以引导, 体现在教师选择恰当的点拨时机, 使用恰当的点拨方法。我认为恰当的点拨时机, 一是在学生质疑遇到困难时, 二是在学生难以发现问题时。总而言之, 质疑如同阅读教学的“敲门砖”, 开启了学生的智慧之门。
三、用创新搭建阅读教学的“领奖台”
江泽民同志曾经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 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在阅读教学中, 我们的教学目的之一就是激发学生的多向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因此, 用什么样的学习方法去指导学生, 就成了问题的关键。在阅读课文后, 我常常让学生陈述自己的思想感受, 说说自己对课文中人物和事件的态度。通过讨论、探究, 让学生们的思维火花互相碰撞, 从而培养和发展创造性思维。
同一个问题, 从不同方面思考可以得出不同的答案。在以往的教学中, 我们总是喜欢学生按照标准答案回答, 大大扼制了学生求异思维能力的发展。教师备课时要多挖掘教材中的求异因素, 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要教会学生逆向思维, 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学生敢于求异的品质, 善于求异的素质, 使得求异思维得到发展。
总之, 朗读、质疑、创新既是教师阅读教学中的必要环节, 又是学生阅读过程中重要的学习方法。教会七年级学生阅读的学习方法势在必行, 正所谓:授人以渔, 重于泰山。
摘要:七年级学生刚升入初中,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学会学习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从三个方面对学生学习的方法进行了探讨:阅读教学的“主旋律”——朗读;阅读教学的“敲门砖”——质疑;搭建阅读教学的“领奖台”——创新。学生只有掌握了语文学习的正确方法, 才能真正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 才能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 使其收获阅读的累累硕果。
第一学期七年级期末学业评估语文 篇10
(本卷总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答案请写在答题卷上)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考场是展示你才华的一个舞台。请相信,你身后那一串串深深浅浅的脚印会告诉你一个最平凡的真理:付出总会有回报。请自信地举起你的笔吧!
一、书写(5分,抄写诗句3分,全卷书写2分)
1.写字有进步了吗?亮一亮你的才艺看。
书写内容: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二、积累运用(25分)
2.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4分)
①笑容zhàn(▲)开溪水枯hé(▲)静mì(▲)的夜忍俊不jīn(▲)②称职(▲)踉跄(▲)啜泣(▲)厄运(▲)....
3.诗文名句或俗语填空。(10分)
①▲,听取蛙声一片。(辛弃疾《西江月》)
②问渠那得清如许?▲。(朱熹《观书有感》)
③沾衣欲湿杏花雨,▲。(志南《绝句》)
④▲,禅房花木深。(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⑤我寄愁心与明月,▲。(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⑥千淘万漉虽辛苦,▲。(刘禹锡《浪淘沙》)
⑦乱花渐欲迷人眼,▲。(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⑧理想是闹钟,敲碎你的黄金梦;理想是肥皂,▲。(流沙河《理想》)⑨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朱自清《春》)
⑩在当前法制尚不十分健全的社会中,我们也偶能看到在少数“天高皇帝远”的地方,个别当权者为所欲为,为害一方,而百姓正当的言行却受到限止,合法权益得不到保障。对这种“父母官”的表现,我们用“只许州官放火,▲”来形容是最恰当不过的了。
4.好的写景文字,总是景中有情,字里行间处处流露出作者的思想感情。试仿照下面的示例写一句话。(4分)
示例:高兴时,你笔下的月——深蓝的天幕上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
不快时,你笔下的月——一弯冷月照无眠;月光冷冷清清地照着大地。仿写:心情愉快时,你笔下的雨——▲
内心痛苦时,你笔下的雨——▲
5.“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快过年了,你心中一定有许多美好的 1
期待,也一定想把最美好的祝福送给你的父母、老师、同学甚至你的“冤家”。请你选择其中的两处,精心构思,送出自己最美好的祝福。(每条祝福语不超过30字)(4.......
分)
送给父母:▲送给老师: ▲送给好友:▲送给“冤家”: ▲
6.名著常识填空(3分)
①人物:恩利科——作品:《▲》——作者:(▲)
②《伊索寓言》——经典故事举例:《▲》
三、阅读理解(30分)
(一)(12分)
树的故事
很久以前,有一棵大大的苹果树。一个小男孩每天都喜欢来这里玩。他爬到苹果树上吃苹果,躲在树阴里打盹儿……他爱那棵树,那棵树也爱跟他玩。
时光流逝,小男孩渐渐长大了,不再来树下玩了。
一天,男孩回到树旁,一脸忧伤。树说:“和我一起玩吧!”男孩回答:“我已经不是小孩子了,我不再爬树了。我想要玩具,我想有钱来买玩具。”树说:“抱歉,我没有钱……但是你可以摘下我的苹果拿去卖,这样你就有钱了。”男孩手舞足蹈,把苹果摘了个精光,开心地离去了。
男孩摘了苹果离开后,就再也没有回来。树很难过。
一天,男孩回来了,树喜出望外。树说:“和我一起玩吧!”“我没有时间玩。我要做工养家,我要盖房子来住。你能帮我吗?”“抱歉,我没有房子,但是你可以砍下我的树枝来盖房子。”男孩把树枝砍了个精光,开心地离开了。树心满意足地看着男孩的背影,然而,从那以后,男孩再也没有回来。树再次寂寞和难过。
一个盛夏,男孩回来了,树雀跃万分。树说:“和我一起玩吧!”“我很伤心,我越来越老了,我想去划船,让自己悠闲一下。你能给我一条船吗?”“用我的树干去造一条船吧。你可以开开心心地想划多远就划多远。”男孩锯下树干,造了一条船。他划船而去,很久没有再露面。
终于,多年以后,男孩又回来了。树说:“抱歉,我的孩子,可惜我现在什么也没法给你了。没有苹果给你吃……”男孩回答道:“我也没有牙去咬了。”“没有树枝给你爬……”“我老得再也爬不动了。”“我实在什么都给不了你了……我唯一留下的就是我的枯老的根了。”树流着泪说。“我实在再也没有什么需要了,只想有个地方歇一下就好了。经过了这些年,我太累了。”男孩回答道。“好吧,老树根是歇脚的最好地方了。来吧,坐在我身上歇歇吧。”男孩坐了下来,树开心得热泪盈眶……
这是我们每个人的故事。树就是我们的父母。
当我们年幼时,我们喜欢跟妈妈和爸爸玩……当我们长大后,我们离开他们……
只在当我们有求于他们或遇到麻烦的时候,我们才回家。无论如何,父母总是一如既往,有求必应,想方设法让我们开心。
你可能觉得男孩对树太无情,然而我们谁又不是那般对待我们的父母的呢?
7.文中表现树的心情的词语很多,请你找出两个四字短语,并选择其中一个造..............句。(3分)词语①▲②▲造句:▲
8.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所记叙的另两件事。(2分)
①男孩摘光树上的果实买玩具;②▲;③▲;
④男孩坐在树根上歇脚。
9.这则故事的中间部分有句话:“树心满意足地看着男孩的背影”。男孩把树枝砍光了,树为什么还会“心满意足”?(2分)▲
10.“树就是我们的父母”,在你的记忆中,你与父母之间,有过与这个故事类似..的感人瞬间吗?请用简洁的语言叙述一个动人的细节。(100字以内)(3分)....
11.读了这篇文章,你有什么感想?(2分)▲
(二)(11分)
⑴星期日。百货大楼。熙熙攘攘。
⑵从楼上并排走下三个人。中间是一个很漂亮的男孩子,约莫有八九岁。他左手牵着爸爸,右手牵着妈妈。
⑶爸爸和妈妈是两个盲人。
⑷很小心很慢地踩着一阶一阶的楼梯。所有目睹的人立刻停止了脚步,闪开了一条路。喧闹声像绷断了弦的琴。
⑸一步、二步、三步……那男孩的眸子多明亮啊,漆黑漆黑的。他们一边走,一边说着,还有笑在三张脸上流。.
⑹渐渐地,远了。
⑺三个人一双眼睛。
⑻而我,两只脚却像生了根,纹丝不动了许久。思绪的羽翼却飞向了辽远。不知过了多长时间,我才像从酣睡中惊醒,身躯抖动了一下,呼吸也振颤了。
⑼三个人一双眼睛。还有笑在脸上流。
⑽我不知为了什么,竟跑下楼,去追赶他们。我想更准确地看清他们的长相。我想望望小男孩的眼睛,摸摸他的头,再捧起他的闪着炽炽光彩的小脸,还想和他的爸爸妈妈握握手。我要寻问他们关于这个世界、关于生活中的很多问题。
⑾三个人一双眼睛。还有笑在脸上流。
⑿我跑到街中央,车流和人流淹没了那三个人。我惘然若失。⒀我突然觉得天空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蓝过,生活从来没有这样美好过。新鲜的阳光在这个世界上流着,正如新鲜的笑在三张脸上流着。
⒁哦,我为什么竟哭了!
12.第⑷节划线句“喧闹声像绷断了弦的琴”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这句话的意思是什么?(2分)▲,▲。
13.文中多次写到“还有笑在脸上流”,一个“流”字,富有表现力,请你说说.
这“流”字好在哪里。(2分)▲
14.第(10)节中说,“我要寻问他们关于这个世界、关于生活中的很多问题。”假如你就是文中的“我”,你会向他们说些什么?(2分)▲
15.为什么我会觉得“天空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蓝过,生活从来没有这样美好过”?(2分)▲
16.试着给本文加一个题目,并说说这样加的理由。(3分)
题目:▲理由:▲
(三)(7分)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17.以上几则语录选自《▲》,这本书是▲家的经典著作。(2分)
18.解释文中加点的字。(1分)
说(▲)故(▲)
19.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加横线的句子。(2分)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20.为什么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请结合学习生活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2分)▲
四、写作(40分)
21.有人喜欢读书,有人喜欢郊游;有人喜欢吟诗,有人喜欢作画;有人喜欢看日出,有人喜欢听雨声„„你喜欢什么呢?你一定有与众不同的爱好,而且急于告诉亲爱的老师和至密的同窗吧,那就请你以“我喜欢”为题,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记叙性文章,文中不得出现真实校名和人名。
题目:我喜欢▲
上虞市2004学年第一学期七年级期末学业评估
语文卷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书写(5分,抄写诗句3分,全卷书写2分)
1.评分标准:本题评分分成两块。抄写古诗3分,从高到低分别为3、2、1分。端正、规范、清楚,笔画流畅的给3分,漂亮且含书法味的可酌加..1——2分;书写基本功并不好,笔画生硬,但较清楚、规范、工整,给2分;书写马虎,字形丑陋、难辨认,给1分。有写错的字,在确定等级分之后,一字扣1分,扣完为止。另一块是全卷书写分,分三档,细则同前,分别给2、1、0分。
二、积累运用(25分)
2.(4分)①绽涸谧禁②chènliàngchuòè每个0.5分,共4分
3.(10分)①稻花香里说丰年②为有源头活水来③吹面不寒杨柳风④曲径通幽处⑤随风直到夜郎西⑥吹尽狂沙始到金
⑦浅草才能没马蹄⑧洗濯你的自私心⑨太阳的脸红起来
了
⑩不许百姓点灯(每处1分,共10分)
4.(4分)略。
5.4分每处2分,略。
6.(3分)①爱的教育亚米契斯②略
三、阅读理解(30分)
(一)(12分)
7.(3分)词语:喜出望外、心满意足、雀跃万分、热泪盈眶等(每处0.5分,计1分);
造句略(2分)
8.(2分)②男孩砍光树枝盖房子;
③男孩锯下树干造船;(大意接近即可,每处1分,计2分)
9.(2分)树是以男孩的快乐为快乐的,虽然自己痛苦地付出了,但看到男孩因为自己的付出而快乐,树也就满足了。
10.(3分)略
11.(2分)供参考:当我们长大后,离开了父母,应该经常回家看看,和父母聊聊天,沟通沟通,甚至帮父母洗洗刷刷,不要只有求于父母时才回来。评分时,应考虑到正确健康的取向,言之成理即可。
(二)(11分)
12.(2分)比喻。意思是喧闹声因盲人一家三口的出现而突然中止。(修辞1分,....
意思1分)
13.(2分)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这一家三口亲情洋溢,温暖幸福的感觉。意思接........
近即可
14.(2分)如:“你们一家人这么不幸,为什么感到如此幸福?”或者“你们是怎样克服生活中的各种不便的?”答案可多样化,合符情理,用语得体即可。
15.(2分)“心中有爱,生活就美”,我从这一家人身上看到了一种克服生活困难的勇气,看到了亲情的力量,明白了幸福的根源在于亲人间相互关爱,因而就有了这样一种感觉。
16.(3分)三个人一双眼睛(原题);因为文中反复提到这句话,它是全文的抒情线索,是文中一家三口人最能感动人的原因所在。(1+2分)
(三)(7分)
17.(2分)《论语》 儒
18.(1分)“说”通“悦”,愉快旧的知识
19.(2分)几个人一同走路,其中一定有我的老师。...
20.(2分)给分的前提是:大体上把握这句话本身的意思(但跟翻译的要求是...
不一样的),具体答案略。
四、写作(40分)
七年级语文第一次真好 篇11
一天,爸爸带我去大海边玩,我看见有许多小朋友在学游泳,我看了,也非常想下水试试。
过了一会儿,爸爸叫了我一声,说‘,滢滢,我们下水游泳吧。’我听了,犹豫了一下,说‘好吧。于是,我就和爸爸一起下水了。我下了水,感觉水里好冰啊,就像是被冰冰住了的感觉。于是,爸爸对我说‘,女儿,你过来,爸爸教你学游泳。’我听了,心里很害怕,要是淹死了怎么办呢?于是,我还是走了过去。我开始学游泳了。爸爸一边把我托住,一边对我说‘,你的脚要像青蛙一样,这样,你才能学好游泳。’我听了,就像只小青蛙一样把脚拐来拐去的。我刚学好了脚势,又开始学手势了。
爸爸对我说,‘你的脚已经知道怎么游了。于是,爸爸示范了给我看,我也学着爸爸一起来,学着学着,我就学会了。啊,学游泳真麻烦啊。
七年级语文第一次真好 篇12
一、“为你打开一扇门”的元认知解读
掀开语文书的扉页, 赫然显现“致同学”:“开卷第一篇课文为你打开了一扇文学之门”, 第一单元“亲近文学”导语也说:“今天, 进入中学的第一堂语文课就为你打开一扇文学之门。”作者与编者之意图豁然, 第一篇为青少年读者打开一扇阅读文学作品的大门。选文开头说“世界上有无数关闭着的门。每一扇门里, 都有一个你不了解的世界。”又说“在这些关闭着的门中, 有一扇非常重要的大门。这扇门上写着两个字:文学。”众所周知, 阅读对话的主体是学生, 如果从七年级新生的元认知角度看, 文学之门其实并非关闭着, 早在小学学段就打开了, 许多童话、寓言、文学故事、优秀诗文, 经反复诵读, 早耳熟能详, 有的背得滚瓜烂熟了。不过, 教学时应告诫学生:比较以前与今后的阅读, 一是量的积累扩大, 过去1~6年级背诵古今优秀诗文160篇;现在7~9年级再背诵80篇, 而且篇幅大有增加;课外阅读, 过去读145万字左右;现在继续扩展到400万字以上。二是质的提升, 过去重在识字、积累词语, 粗知文章大意, 初步把握内容, 领悟文章基本表达方法, 简单描述自己的感受;现在则欣赏文学作品, 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 领悟作品的内涵并获得有益启示, 对思想感情倾向, 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 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 能说出自己的体验, 要能品味作品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三是方法的改进, 过去重在背诵、初步理解, 默读每分钟300字; 现在将注重体味、推敲、感悟与运用, 默读每分钟不少于500字, 且要经过综合实践, 合作探究专题中的疑难问题。
二、第一篇课文后“练习三”设置疏漏
这一题要求学生反复诵读与理解, 命题意图很好, 可是表述中存有错误:“文学是人类感情的最丰富最生动的表达……凝聚着人类美好的感情和灿烂的智慧”这段文字, 不仅说理深刻, 而且多处运用排比的句式来加强语势。仔细研读原文后, 学生和老师都会发现, 规定诵读范围内4个句子, 排比句式却只是第3句一处, 绝不是多处。教学中, 可借此引导学生区别骈句与排比的不同: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意义密切关联的句子或句子成分排列在一起, 用以增强语意、铺叙事物的, 若两个是骈句, 若三个或三个以上的才是排比。
三、《繁星》“探究·练习二”命题误导
且看, “下面几句话是从课文中摘出来的, 作者运用拟人的方法, 把星天比做母亲, 把星星比做朋友, 并和它们谈话。这表达了一种什么样的感情? 1. 望着星天, 我会忘记一切, 仿佛回到了母亲的怀里似的。2. 好像它们就是我的朋友, 它们常常在和我谈话一样。3. 我望着那许多认识的星, 我仿佛看见它们在对我霎眼, 我仿佛听见它们在小声说话。”根据编者的意思, 上面画横线的三个分句显然与下面摘录的三句话一一对应, 即认为1、2、3句话都运用了拟人的方法。其实不然。第1句话, 把星天比做母亲的怀里, 本体与喻体都出现, 相似点是温馨甜蜜, 无疑是个比喻句。第2句话, 前半句把星星比做我的朋友, 突出其亲密和谐, 也是比喻;后半句“常常和我谈话”, 赋予星星人的特性, 才是拟人。第3句, 写星星对我“霎眼”, 星星“在小声说话”, 是连续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 表现同星星的信赖与知心。它们都表达了作者对星空、繁星 (即大自然) 的热爱之情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碰到这一问题, 课堂上恰好师生互动, 开展一次“比喻与拟人分辨”的讨论, 最后得出共识: 比喻依赖两事物的相似点, 重在喻, 本体、喻体与比喻词三部分中, 喻体必须出现;拟人根据事物特征仿照人, 重在拟, 由本体 (被拟事物) 和描写拟体的词语 (称人或人格化) 构成, 而拟体 (人) 则在句中不出现。
四、《安恩与奶牛》课文“探究一”
“作家的创作总要体现他的思想或情感。这篇小说想告诉读者什么?”编者的参考答案是“作者通过这样一个故事想提醒人们, 要爱护动物, 重视每个动物生命的情感需求”这一主题思想的理解是否失之偏颇?文学即人学, 小说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安恩牵一只奶牛到集市上, 她严词拒绝不少人的购买, 与奶牛相依为命, 体现了她性格的淳朴、善良与慈爱;说让奶牛跟同类聚聚, 散散心, 可事实上没有做到, 叙写奶牛的孤单伶仃, 也正是衬托安恩的孤独与寂寞。因此, 教学中学生提出见解:小说揭示了一个重大问题——社会发展要关注老人的孤独, 重视寂寞老人的精神需求。毫无疑问, 作为教学点拨者的老师, 我们要肯定这一结合文化背景对小说主题的解读。
五、“二”“两”误用与“契”的注释错误
第五课“古代寓言二则”中“二”是序数, 表示排列顺序在第二位的, 在这里必须用基数“两”, 表示总共两则。第二单元与第五单元还有同样的错误:“现代诗二首”、“《梦溪笔谈》二则”。《刻舟求剑》“注释④【契 (qì) 】雕刻。”这个解释大错。古汉语里“契”与“雕”可以互训, 但现代汉语中, “雕刻”是一种艺术, 指用刀子或凿子在木石、金属、象牙、兽骨上刻上图案、花纹等。寓言中楚人决不会在船上雕刻, 只是作个记号罢了。显然, 这里注释错了, 可改为“用刀刻”。在现代汉语日益规范化的今天, 对这两个常识性错误, 我们教学时应该迅速纠正。
七年级语文第一单元测试题 篇13
七年级语文第一单元测试题(考试时间 150分钟 满分120分)
一、积累与运用(29分)
1.请把下面的文字抄写在田字格中,要求正确规范,整洁美观。(3分)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霎时(shà)黄晕(yùn)匿笑(nì)咄咄逼人(duï).....
B.瘫痪(huàn)憔悴(qiáo)应和(hé)翻来覆去(fù)....
C.脸颊(xiá)菡萏(hàn)着落(zhuï)水波粼粼(lín).....
D.粗犷(guăng)央求(yāng)草垛(duî)絮絮叨叨(dāo).....
3、下列词语书写没有错误的一项是()(2分)
A.莅临吝啬 诀别 人迹罕至
B徘徊缭亮酝酿各得其所
C.阴蔽倜傥贮蓄呼朋引伴
D.调傥沐浴分歧 喜出望外
4.下列各句中,加横线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
A.我们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要让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
B哪怕是儿子的任何一点点进步,爸爸和妈妈都看在眼里,都让他们喜出望外。
C.他沿着十里路来到秋浦河段,走上山丘眺望前方,只见水波粼粼,岸上麦穗泛起层层麦浪。
D.母亲节那天,她在网上发了微博,絮絮叨叨地祝愿母亲及天下母亲节日快乐。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A.长沙、深圳和成都等城市一起被评为“中国十大创新城市”。
B.由长沙制造的全国首款“高性能3D激光打印机”,15天销售了大约30台左右。
C.通过大家的努力,使“岳麓山·橘子洲景区”成为长沙首个“国家4A级旅游景区”。
D.是否高度重视人才,是长沙成为“全球竞争力提升速度虽快的十座城市”之一的原因。
6.下列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2分)
A.母亲摸摸孙儿的小脑瓜,变了主意:“还是走小路吧!”
B.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
C.你到哪里去了?你这坏孩子。
D.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
7.下列作家、作品等文学常识搭配错误的一项是()(2分)
A.《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鲁迅——选自《朝花夕拾》——散文
B.《秋天的怀念》——史铁生——选自《史铁生散文选》——《我与地坛》
C.《金色花》——泰戈尔——印度诗人——代表作诗集《新月集》
D.《济南的冬天》——老舍——选自《老舍全集》——代表作话剧《骆驼祥子》
8.给下面语段的空白处依次填入一组句子,正确的一项是()(2分)
映日荷花,接天莲叶,亭亭莲蓬,柔嫩玉藕,无不牵惹诗情,引人遐思。让我们学做莲叶的事业吧,____________;让我们学做荷花的事业吧,____________;让我们学做莲子的事业吧,____________;让我们学做藕的事业吧,____________。
①寂寞留给自己 ②把芬芳献给他人
③以苦心孕育未来 ④以宽阔拥抱生活
A.②①④③ B.④②③①
C.③②④① D.①④③②
9.仿照下面的例句写一句话,要求与例句的格式相同,并运用比喻等修辞方法。
例句:我不是挺立在高山峻岭中的巨松,而是辽阔草原上的一棵小草——为壮丽的河山添一笔绿意。
答:
10.名著导读(4分)
(1)(2分)《朝花夕拾》的作者是,体裁是。
(2)(2分)《朝花夕拾》共十篇文章,请你写出其中的两篇:、。11.古诗默写(6分)
①日月之行,;星汉灿烂。(曹操《观沧海》)
②,受降城外月如霜。(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③正是江南好风景。(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③强欲登高去。(李商隐《夜雨寄北》)
⑤《天净沙·秋思》里作者直抒胸臆,道出天涯游子悲苦惆怅的诗句是。
⑥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融情入景,含有飘零之感、离别之恨的句子是。
二、阅读理解(41分)
(一)阅读《次北固山下》,完成12~13题。(5分)次北固山下(唐 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 归雁洛阳边。
12.这首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哪两句诗集中表达了这种感情?(2分)答:。13.对这首诗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这首写景诗描写了作者客游他乡的羁旅之情,表达出作者放眼山川的宽阔博大的胸襟。
B.诗的颈联写景致的缺憾:残夜中的海日和旧年中的江春,使人顿生惆怅之情。
C.尾联运用设问的修辞手法,抒写了思乡之情。
D.在唐朝的诗人里,王湾并不算一位有名的人物,但他的这首五言绝句却使他留名青史。
(二)阅读文言文《咏雪》,完成14~15题。(11分)
咏雪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13.解释下列加点的词。(4分)A.寒雪日内集 ..B.与儿女讲论文义 ..C.俄而雪骤 ..D.撒盐空中差可拟 ...1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4分)①未若柳絮因风起
②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15.兄妹两人一个把雪比作盐,另一个把雪比作柳絮,哪一个更好呢?说说你的理由(3分)
(二)阅读《轻轻地抱住母亲》,完成第16~18题。(9分)
轻轻地抱住母亲 ①母亲已经70多岁了。70多岁的母亲在胆囊切除手术中受尽了磨难,本已衰老的母亲更加虚弱了。母亲在病床上躺着,想动一下都非常困难。那天晚上,母亲下床小解后怎么也上不了床,当时,我就那么轻轻地一抱,就把母亲抱到了床上。也就是这轻轻的一抱,竟使我的心灵受到了强烈的震动。
②上了床,母亲不愿躺下,就那么实实在在地靠在我的怀里。那时我感到了我胸脯的宽
厚,也感到了母亲的瘦小。我搂着母亲,并且轻轻地晃着,母亲那一头苍白的头发,散乱在我的眼前。母亲说:“你小时候,我就是这样抱着你,你不老实,老是乱蹦乱跳。”我说:“妈,你想我抱着吗?”母亲说:“想,抱着我,我心里就踏实。”我的眼睛湿润了„„母亲说着就紧紧地握住了我的手。于是,我就那么一边轻轻地抱着母亲,一边微微地晃着。我感到有一股爱的暖流在冲撞着我的心扉,我感到我强壮的身子就是母亲的靠山,就是母亲的胆量,就是母亲的渴望„„我的泪,竟忍不住掉到了母亲的脖子上。
③在那个晚上,我抱着母亲时忽然感到,我就像重新又回到了母亲的怀抱里一样,那么甜蜜,那么幸福。
④又一个晚上,母亲坐在沙发上看电视,到夜里10点钟时,母亲说:“我想睡了。”我说:“妈,我把你抱到床上吧。”母亲说:“中。”于是,母亲就搂住了我的脖子。母亲比过去明显胖了。我抱着渐渐康复的母亲向床边走去的时候,母亲满脸的笑容。我知道母亲在我的轻轻一抱中感到了甜蜜和满足。我感到我幼小时的形象和母亲叠在了一起,那是人生漫长的旅程,也是母子亲情的融合,更是母子之爱的结晶和升华。我把母亲放在床上时,母亲竟然出乎我预料地说了一句:“好幸福啊。”继而就是响亮的笑声了。
⑤我在这笑声里充满惭愧。我们会激情满怀地抱住亲爱的妻子去倾吐炽热的情恋,我们会喜不自禁地抱着儿女去倾吐脉脉的爱意。可是,我们是否想过去抱一抱年迈的母亲,去倾诉那份人间的挚爱和亲情呢?„„
16.第一段中“也就是这轻轻的一抱,竟使我的心灵受到了强烈的震动”,使“我”的心灵受到强烈震动的原因是什么?(3分)
答:
17.对本文赏析有误的一项是()(3分)
A 本文以“轻轻地抱住母亲”为线索,着重描述了“我”抱住病中母亲与渐渐康复后的母亲的动人情景。
B.文章最后一段直抒胸臆,抒发了对母亲的愧疚之情,感情真挚动人。
C.为了引人人胜,本文运用了倒叙和插叙的叙述方法。
D.本文描写细腻,语言朴实自然,字里行间渗透着深深的母子之情。
18.试着描述文中的母亲的外貌特征?(3分)
答:
(三)阅读《一顿午餐》,完成第19~23题。(16分)
一顿午餐
我收到了婶婶的信:“亲爱的孩子,我将于下周四抵达你那里,如果到时你能邀请我共进午餐,我将不胜感激。你的婶婶:诺拉。”自从我母亲得病以来,婶婶诺拉一直照料我的生活。
当时我在大学里每月只靠父亲给的5英镑维持生活,接到婶婶的来信时,我只剩下20先令了。但是无论如何我不能拒绝她的要求!
我知道一个比较好的餐馆,那里一顿午餐每位只需3个先令,那样的话,我还可以有14先令维持到月末。
当我带她到那家小餐馆门前时,她指着街对面的“亲属大厦”说:“我们为什么不去那儿?那儿也许更好一些。”
“噢,的确挺好——如果你喜欢的话。”我说。我不能说:“亲爱的婶婶,我实在没有足够的钱请你去‘亲属大厦’用餐,那儿的价格远远超出了我的承受能力!”
侍者递上一份菜单。“噢,”婶婶说,“我们可以要一盘这个。”这是一道法式鸡块,是菜单上最贵的一道菜——7先令。我为自己点了一道1先令的小菜,因为我希望能留下点儿钱维持生活。现在大约用去了8先令,不!——应当是9先令,因为我还将付给侍者1先令的小费。
“这位女士还需要点儿什么吗?”侍者说,“我们有上好的鱼子酱。”
“鱼子酱!”诺拉婶婶忍不住喊道,“太妙了,我能要一碟鱼子酱吗?” 我不能对她说:“不,您不能,因为那会让我只剩下5先令维持到这个月末的。”我没出声,所以她要了一大碟鱼子酱——外加一杯葡萄酒。现在我只剩下5先令了,4先令可以买到足够的面包和干酪,熬过这个礼拜。但是她吃完了鸡块,又看见侍者手里拿着几块奶油蛋糕。
“噢!”她说,“这些蛋糕看上去可爱极了,我只要1小块!”
于是,我仅剩下3个先令 了。然而侍者又报上了一些水果——她肯定还会要一些。最后,经过如此丰盛的午餐,我们是一定得要两杯咖啡的,那么我将一无所有。甚至连传给侍者的小费也没有了!
侍者递上清单:20先令。我把仅有的20先令放在盘子里,没有小费付给侍者。
诺拉婶婶看看盘子里的钱,又 看看我。“这是你所有的钱了吧?”她问。“是的,婶婶。”
“你将你所有的生活费都 花在了这顿午餐上是吗?你太善良了——但这实在很愚蠢。” “不,婶婶。”
“那么,这么多的语言中哪个单词最难讲?” “我不知道,婶婶。”
“‘不’。当你长成了一个大人,有时候你不得不对别人说‘不’,甚至对一个女士。我早看出你没有足够的钱来应付这顿午餐,但是我还是想给你上 这生动的一课——所以我点了最贵的一道菜,并且偷偷地看了你的眼色——可怜的孩子!”她付了账,并且将5英镑作为礼物送给了我。
“噢,上帝!”她说,“这顿午餐几乎饱煞了你可怜的婶婶!我平时的午餐仅仅是一小杯牛奶而已。”
19.文中说“但是无论如何我不能拒绝她的要求”“我不能说”“我不能对她说”,这里三次强调“我不能”,其原因是什么?请用原文中的一句话来回答。(3分)答:
20.比较下面两个句子的表达效果,说说原文为什么用A句而不用B句。(3分)
A.如果到时你能邀请我共进午餐,我将不胜感激。
B.到时你可要邀请我共进午餐,我将不胜感激。
答:
21.诺拉婶婶说“我”“太善良了——但这实在很愚蠢。”“我”的“善良”表现在哪里?为什么诺拉婶婶又说“我”的这种“善良”“实在很愚蠢”?请简要概括回答。(3分)答:
22.俗话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当诺拉婶婶点了菜单上最贵的一道菜时,偷偷地看了“我”的眼色,“我”的眼色一定表露出了当时心理活动的状态。试设想一下“我”当时想了些什么,请用40字左右将它描绘出来。(3分)答:
23.你同意诺拉婶婶说“我”“实在很愚蠢”吗?简要谈谈你的看法。(4分)答:
三、作文(50分)
请以“那一次,我真(快乐、开心、感动„„)”为题,写一篇500字左右的作文。
要求:
1、先将题目补充完整。
【七年级语文第一次真好】推荐阅读:
七年级语文第一次月考06-13
一次语文考试七年级作文10-23
七年级语文第一次月考答案06-11
第一学期七年级语文备课组工作计划10-22
七年级语文第一次月考阶段性反思07-09
七年级语文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参考答案07-21
七年级语文第一学期期末试卷及答案11-03
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单元检测【含答案】08-29
部编教材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教案08-16
七年级语文入学第一课教案(配有PPT)1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