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参考答案(精选9篇)
七年级语文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参考答案 篇1
七年级语文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参考答案
一、1、略
2、B3、C4、A5、如果你是一束鲜花,就美化一片废墟。
6、(1)天街小雨润如酥(2)心远地自偏(3)风正一帆悬(4)角声满天秋色里,塞土燕脂凝夜紫
7、B8、(1)√、(2)×
二、(一)
1、大声叫喊;拘谨不自然
2、(1)鹅的叫声充满了傲慢(2)鹅的步态傲慢
3、与鹅对比,突出鹅高傲的特点
4、承上启下
5、(1)步调从容,大模大样(2)不怕人,看不起人
6、最容易被人捉住
(二)1、我将成为世界上最富的人;国王从口袋里拿出眼镜戴上,谁知镜片已变成金片了,眼前一片漆黑,什么也看不见。
2、(1)我将成为世界上最富的人(2)突然间,他心爱的女儿也成了一尊金像(3)国王快步跑到河边,连鞋子也来不及脱去就跳进河中,想尽快将点金术冲掉
3、(1)√(2)√(3)×(4)√
4、(1)(2)(3)(4)(5)‖(6)(7)(8)
(9)(10)理由:前5段写点金术的使用,后5段写点金术的解除。
(三)1、这;使身体劳累
2、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苔痕碧绿,长到阶上;草色青葱,映入帘中。
3、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惟吾德馨;交往; 情趣
4、以此自比,表明他以古代贤者为榜样的志向及抱负。
5、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怀
6、警戒自己
三、略
四、1、⑴告诉,对……说⑵疲倦⑶我⑷快步走
2、A
3、⑴天下不想帮助禾苗生长的人很少。⑵禾苗却枯死了。
4、寡谦鲜耻、孤陋寡闻、薄情寡义、寡不敌众等
5、无论做什么事,都要符合事物的本身规律。(意思相近即可)
七年级语文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参考答案 篇2
爸爸的问候和祝福。请你拟出短信的内容。(2分)
答:
二、阅读(40分)
阅读下面文段,回答7至19题。
(一)(8分)
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节选自《陈太丘与友期》)
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3分)
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译文:
8、文段中,“□□□□”说明不守信约的是友人而不是陈太丘;友人至而不见太丘,“□□□□”是友人发怒的原因。当友人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时,元方针锋相对,致使“友人惭”。由此可知“□□”和“□□”是本文的核心。(用原文的语句填空)(2分)........
9、文中蕴涵了许多做人的道理,请联系实际谈谈自己的感想。(3分)
答:
(二)(13分)
(1)设若单单是有阳光,那也算不了出奇。请闭上眼睛想: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晒着阳光,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它们唤醒,这是不是个理想的境界?小山整把济南围了个圈儿,只有北边缺着点口儿。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它们安静不动地低声地说:“你们放心吧,这儿准保暖和。”真的,济南的人们在冬天是面上含笑的。他们一看那些小山,心中便觉得有了着落,有了依靠。他们由天上看到山上,便不知不觉地想起:“明天也许就是春天了吧?这样的温暖,今天夜里山草也许就绿起来了吧?”就是这点幻想不能一时实现,他们也并不着急,因为这样慈善的冬天,干什么还希望别的呢!
(2)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山尖儿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点儿,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看着看着,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美的山的肌肤。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就是下小雪吧,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
(3)古老的济南,城里那么狭窄,城外又那么宽敞,山坡上卧着些小村庄,小村庄的房顶上卧着点雪,对,这是张小水墨画,也许是唐代的名手画的吧。
……
(4)这就是冬天的济南。
(节选自老舍《济南的冬天》)
10、文中为了突显济南冬天的雪后美景,依次描写了哪些景物?请简要概括。(3分)
答:
11、“山坡上卧着些小村庄,小村庄的房顶上卧着点雪。”这里为什么用“卧”字?(3分)
答:
12、文中画线句子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
答:
13、文章本是有情物,济南“慈善”的冬天让人倍感亲切,这得益于作者朴实、自然亲切的文风,犹如与
读者促膝谈心一般,试找出一句并加以分析。(4分)
答:
(三)小鸟(14分)张立新 父亲上班当医生走了,母亲上班当护士走了。都救死扶伤去了,却把小明一个人锁在阴冷的家里。桌子有一把剪纸的小剪子,小明拿起小剪子,在头上剪了一下,掉了几根头发。小明兴奋不已,对着镜子剪起来。父母亲回家,小明欢快地迎上去:“爸爸妈妈,我会剪头发了,以后剪头发不用花钱了,不用去理发店了。我以后给爸爸剪头发,给妈妈剪头发。”
“去去去,你能干什么!”父亲不愿看他。
母亲蹲下身,抚摸着小明的头:“以后大了你就会理发了。瞧你,把头发剪得很不好看,妈妈还得带你去理发店修修。”
小明长到会翻身的月份时发现不对了,右手使不上劲。一检查,右臂发育迟缓。父母亲怎么也不相信这罕见的病会落在自己孩子身上。西医治了,中医也治了,钱也花光了,随着孩子的长大,右臂还是又短又小,使不上力气。
上幼儿园,小朋友对他小小的右手感兴趣。偶尔还有一两个坏小朋友,非要和他握手,趁机使劲握住他小小的右手不放,疼得他嗷嗷叫。回到家,小明说什么再也不去幼儿园了。
不上幼儿园,小明就在家一个人玩,没有玩具,小明就自己用纸做。小明会用纸折叠成小椅子、小桌子、小床、小汽车、小人儿。小明让小人儿们坐小汽车来家里串门,小明有小朋友了。
邻居的老爷爷送给小明一只小麻雀,站着东摇西晃,羽毛像刚发芽的幼苗,还遮不住小麻雀身上的皮肤。小麻雀嘴张得大大的朝着小明吱吱叫,小明用右手轻轻给它喂了一撮水泡过的小米,小麻雀吃了。小明笑了,用小小的右手轻轻摸了摸小麻雀。
怕把小麻雀捏疼,小明和小麻雀打交道都是用右手。小麻雀也爱在小明右手的小手心里卧着。
小麻雀在小明的小手心里一天天长大,能在屋里飞了,飞累了还是在小明右手的小手心里卧着,不愿意回饼干盒子,那是它的窝。小明用纸折了一只小鸟,涂上颜色,引得小麻雀啄了纸小鸟一下。小明笑了,拿出上次幸存的两个纸小人儿摆在纸小鸟旁边。
“我们都有朋友了!” 小明对小麻雀说。
小明正玩得开心,门开了,父亲回家。这回父亲对纸玩具没介意,却告诉他,赶快把小麻雀放了。小明呆愣愣地不敢问为什么,只是站着不动。
“快去啊,这东西传播禽流感!现在南方闹得厉害。” 父亲说急就急。
小明忙把小麻雀引到小手心里,刚要出门,又转身把桌上的纸小人儿和纸小鸟装在衣兜里,免得它们遭殃。
出了家门,小明到外面的草坪,怔怔地站在上次埋牙膏盒的地方,母亲正好下班回来。
“妈妈,爸让我把小麻雀放了,说有禽流感!”小明泣不成声。
母亲抚着小明的头,过了好一会儿,说:“那就放了吧。小鸟属于天空,应该自由地飞。”
小明知道没指望了,他缓缓伸出小小的右手,张开,扬起。小麻雀扑棱着翅膀,展翅高飞。忽地,小明从衣兜里拿出纸小鸟,追过去。
“等等你的朋友!”小明奔跑着把纸小鸟掷向空中。纸小鸟落下,小明跑过去捡起,再掷向空中…… 等等你的朋友……”
“孩子,别跑了,它不会飞!” 母亲泪流满面。
“小鸟会飞,小鸟会飞!” 小明哭着奔跑着,一次次把纸小鸟掷向空中。
“等等你的朋友……”
(选自《北京文学》2010年07期)
14、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小说的内容。(4分)
答:
15、文中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
答:
16、文章以“小鸟”为题,有何寓意?(3分)
答:
17、小明是一个右手残疾的孩子,文章却一次次描写这个孩子对“手”的极大限度的使用(剪头发、折纸
玩具、喂养小鸟),作者这样写有何用意?(4分)
答:
(四)(5分)
(A)
童年呵!
是梦中的真,是真正的梦,是回忆时含泪的微笑。
(B)
阳光穿进石隙里,和极小的刺果说:
“借我的力量伸出头来吧,解放了你幽囚的自己!”
树干儿穿出来了,坚固的盘石,裂成两半了。
18、(A)诗歌颂了什么?(B)诗揭示了一个什么道理?(2分)答:
19、(A)诗采用什么手法来体现?(B)诗最突出的艺术特色是什么?(3分)
答:
三、作文(40分)
20、目光,可以传递温馨的祝福和关怀;目光,可以表达殷切的希望和期盼;目光,可以给人无尽的动力
和勇气。请以“那一束的目光”为题作文,把题目补充完整,空格处可填:“温柔”“期盼”“赞许”“愤怒”“失落”“孤独”„„
要求:①有真情实感,内容具体。②不少于500字。③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和校名。
赵某者,吴人也。家富多藏有子三其子恃父多金朝夕挥霍不务正业。有一叟善意相劝,曰:“尔之子,俱游手好闲,一旦尔殁,将何以自食?当戒之从学,而后自立。”赵某弗听,恣子放荡。寻赵氏卒,其家财竭。三子者,或乞食于街市,或盗窃于邻人,或饿仆于路侧。人曰:“此乃自食其恶果也!”然岂非其父之计短也!
1、文章划线句没有标点符号,请在需要加标点的地方用“∣”标出来。(2分)
家 富 多 藏 有 子 三 其 子 恃 父 多 金 朝 夕 挥 霍 不 务 正 业
2、作者认为富翁的儿子落得如此下场的原因是什么?你从中获得了什么启示?(3分)
答:
七年级语文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参考答案 篇3
一、D
二、略
三、C
四、要信守承诺,要富有责任感(意对即可)
六、1.不重视,不注意;老是这样下去。2.农药的危害:破坏生态链;农药最终进入农作物,必然对人和动物的健康带来危害。3.“绿色”在这里指不含农药,没有危害,环保的。4.绿色和平组织等。
13-14页
一、D
二、D
三、⑴反复、拟人 ⑵拟人、排比 ⑶比喻、排比 ⑷比喻、拟人
四、D 五.1.(1)我的家人 我的事业(2)以认真的态度 2.因为它在选择中保留了丈夫和女儿,却舍弃了父母,这让她不安和难过,深深自责。(意对即可)3.她对丈夫和女儿的爱超过了对自己生命的爱。4.这个游戏使作者明白,生命中的种种至爱在她心中的分量远远超过她的想象,对她来说是那么重要,是无法放弃的,必须要好好珍惜。
15-16页
一、D
二、C
三、A
四、A
五、1.hai shu su zhuo 2.B 3.不好。这句话是通过写花只开放了短短的一天,来说明方丈终于晓悟了一个做人的大道理;在文中起到衬托的作用,也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4.花朵在文中有象征的色彩,即代表浪子的悔改之心,也暗含着一个真心向善的念头。这篇七年级上学期语文寒假作业答案就为大家分享到这里了。祝大家春节愉快!
好消息:为了方便各地的初中生相互学习和交流,特地建立了QQ群117367168,欢迎广大学生尽快来加入哦!希望通过这个平台我们的成绩会有新的突破!!
七年级语文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参考答案 篇4
2.D(“竞争性宴饮”和“礼仪性宴饮”在各自历史时期都及其重要,是与当时食物匮乏密切相关的)
3.B(“盛大的宴饮活动是部落贵族们在内进行权力争斗”不是新石器时代宴饮活动的目的,新石器时代部落内部还没有严格的等级划分)
4、D解析:经:上吊。
5、D解析(1)为其父所历之事(4)为萧用道、周是修之事。
6、C解析:王佐刻其遗文曰《金川玉屑集》。
7、(1)上天生产的财务是有限的,陛下怎忍心因微不足道的小事,听任务极限的索取,这样怎么治理国家呢?(句意2分,“纵、诛、何以”各一分)
(2)练子宁与方孝孺同被信任重用,朝廷改任他为吏部左侍郎。他把举荐贤能贬斥不肖作为自己的责任,他哈向朝廷提出很多建议。(句意2分,“见、信、建白”各一分)。
8水色的清澈。寄托诗人喜清厌浊喜欢清新的大自然厌恶混浊的长安或答出清寂之中又含空悲孤寂或远游他乡而悲切、内心落寞忧郁的情绪的情怀。 9.联运用衬托的手法以新安江水色之清衬托出清溪水更清。颈联运用比喻手法以明镜比喻清溪岸上景物倒映清溪之中写出了水的清澈。答“颔联侧面描写颈联正面描写”言之有理的可酌情给
三、11、(1)D E(答D给3分,答E给2分,B答给1分;答A、C不给分)(B.“说明财主是懂艺术的”有误,财主未必懂艺术,也许只是直觉,故给1分A本文以“为财主母亲雕像”为线索,小说中间大量情节并没有围绕“大师”展开C“体现了财主的强横霸道”不当,财主也不是因为石匠刻上了名字而威胁,其实是财主对雕像不满)
(2)①展现人物心理.表现石匠急切地想抓住这个机会来证明自己技艺高超,成为同行中数一数二的人,并改变自己贫穷的生活状况;②为下文财主斥责他刻了自己的名字,管家提醒他没刻自己的名字等情节做了铺垫;③与下文写石匠用心投入感情创作达到淡泊名利、胸中无我的状态形成对比,从而表现人物,深化主题.(6分,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3)①心理描写如:最初石匠听到消息后畅想好运落到自己身上,体现了石匠的名利之心;他面对石像陷入沉思,完成了艺术的超越等②细节描写.构思雕像时,给自己的名字找了三个地方,体现石匠的名利心很重.③神态描写.十个月石匠每天雕刻着,日渐消瘦,突出了石匠倾情雕刻的投入和忘我.④语言描写.石匠淡淡地说“这么洁白的人像上为什么要刻上我的名字?”“我好像忘了我的名字”,突出了石匠淡泊名利、投入忘我的品格.⑤动作描写.石匠坐在人像前,呆呆地看着亲手雕刻的人像,扑到人像上等动作写出了石匠陷入困境的愁苦,表现了他对母亲的深厚的感情。(手法1分,举例说明1分,答出其中任意三条即可得满分意思对即可)
(4)①成为大师需要专心于艺术,排除功利之心的干扰一开始石匠的心思全在扬名获利上,结果作品很失败;后来他倾心于艺术创作,连名字都忘了,终于创作出大师级的作品.②成为大师需要耐得寂寞,长时间探索钻研一开始石匠急功近利,一个月就完成了作品,结果雕出的作品得不到认可;后来他静下心来,历时十个月终于雕出精品.③成为大师需要透彻理解艺术的真谛.一开始石匠拿着女人的画像,力求雕像与画像的形似,结果“雕的只是像我母亲,而不是我母亲”;最终他悟到爱与思念才是作品的灵魂..④成为艺术大师需要真性情的投入真性情即艺术家对人生的独到感悟一开始石匠是在做生意,作品就不动人;后来他将自己对母亲的思念之情融注到作品中,才让作品感人至深.(分条概括,结合文本前后对比分析,每条2分意思对即可)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
12.(1)答C给3分,答E给2分,答B给1分,答A、D不给分。(A.“《十八春》所展现的内容支离破碎”错;B.作者主要是以张爱玲的《十八春》为例;D.“最艰难的悖论”是说她对母爱的求助与无助、爱与恨的矛盾的)
(2)①《倾城之恋》等作品似乎有些过于华丽,带有她年轻时代的色彩和底调,而《十八春》则显得练达而老成;②《十八春》在形式上简洁、精妙、确切而深刻; ③《十八春》在内容上写出了人的命运由鲜亮变为黯淡之必然之无可奈何的宿命感,准确传达出了张爱玲对世界的理解。(6分;答出一点给2分,意对即可)
(3)①人们大多知道张爱玲出身名门,生活优裕,气质高傲、冷艳、优雅;②张爱玲的很多作品比较华丽,带有她年轻时代的色彩和底调;③人们很少关注她曾经的无助、苦痛,也难以理解这种生活经历对她作品的影响。(6分;生活的“雅”和作品的“雅”各2分,“痛”2分,意思对即可)
(4)观点一:我赞同这一观点。理由:①因为一个人只有经历过痛苦,才会对人生有更清晰的洞察、更敏锐的感觉和更深刻的理解;张爱玲早年的痛苦经历使她看见了世人所不察觉的隐性世界,使她对女性的命运有精妙的体察,对世道人心能一语洞穿,形成了独特的创作风格。②痛苦能磨砺人的性格,考验人的意志,培养人直面现实的能力和勇气,激发人超越痛苦、走出困厄的奋斗精神。张爱玲跟随父亲生活时,挨过打,受过囚禁,但她没有没心没肺地把这些忘了,而是靠着灵性生长,把这苦痛储存,为她后来的创作打下了精神的底色。
观点二:我不赞同这种观点。理由:①人不是必须经历痛苦磨难才能走向成功的。痛苦的境遇常常不能为人提供发展的物质基础和精神支持,反而可能成为成功的障碍。张爱玲的成功并不能证明多数人都能成功。②痛苦的环境能否助人成功,主要取决于个人的性格、精神和对待痛苦的态度,只有那些性格坚强、追求远大、才华出众的人才有可能战胜痛苦、实现超越,而多数人则可能在痛苦中沉沦。对于挨打、被囚这些痛苦的经历,张爱玲靠着灵性生长,把这苦痛储存,成为后来的一笔财富;但没心没肺的孩子或许就会慢慢把这忘了,不会对人生起到什么有价值的作用。③过于沉重的痛苦或过早地挣扎于人生的痛苦无助之中,也会对人的世界观和性格的形成产生消极的影响,在心灵中留下阴影。张爱玲幼年时父母离异,缺乏母爱等这些痛苦经历使她生发出对世界的悲剧感,一生精神痛苦。(8分;其中“观点”明确2分,“理由”出一点给3分,意思对即可)
13.:C [A项中“义无反顾”的意思是在道义上只有勇往直前,绝对不能退缩回头。含褒义,用于此处褒贬失当。B项中“噤若寒蝉”的意思是像深秋的蝉那样一声不吭,比喻因害怕或有所顾虑而不敢说话。与下文“纷纷提出质疑”相矛盾。D项中“溢美之词”的意思是过分夸赞的言论。褒贬失当。用在此处不合语境。C项中“方兴未艾”的意思是事物正在发展,一时不会终止。符合本句语境。] 14.答案:D。A选项句式杂糅,B选项否定失当,C选项成分残缺 15.C.根据衔接词语“然而”“原来”“尔后”“这”等判定
16.标准答案:家长在满足孩子的要求时,不能越过是非的底线。
这幅漫画形象地提醒人们:父母对孩子的教育不能纵容、不能一味地满足,否则,孩子在以后的成长道路上会不明是非甚至会习非成是。
[解析]这是一道图文题,漫画的意图很明显,并不隐晦,所以学生也不难答题。意思对即可。
17.我爱你黄河的波涛,是你把13亿人民哺育抚养;我爱你黄山的巍峨,是你袒露出炎黄子孙的豪放。18.略。诗歌鉴赏:
这是一首情景交融的抒情诗,是天宝十二载(753)秋后李白游池州(治所在今安徽贵池)时所作。池州是皖南风景胜地,而风景名胜又大多集中在清溪和秋浦沿岸。清溪源出石台县,象一条玉带,蜿蜒曲折,流经贵池城,与秋浦河汇合,出池口泻入长江。李白游清溪写下了好多有关清溪的诗篇。这首《清溪行》着意描写清溪水色的清澈,寄托诗人喜清厌浊的情怀。
“清溪清我心”,诗人一开始就描写了自己的直接感受。李白一生游览过多少名山秀川,独有清溪的水色给他以清心的感受,这就是清溪水色的特异之处。
接着,诗人又以衬托手法突出地表现清溪水色的清澈。新安江源出徽州,流入浙江,向以水清著称。南朝梁沈约就曾写过一首题为《新安江水至清浅深见底贻京
邑游好》的诗:“洞彻随深浅,皎镜无冬春。千仞写乔树,百丈见游鳞。”新安江水无疑是清澈的,然而,和清溪相比又将如何呢?“借问新安江,见底何如此?”新安江那能比得上清溪这样清澈见底呢!这样,就以新安江水色之清衬托出清溪的更清。
然后,又运用比喻的手法来正面描写清溪的清澈。诗人以“明镜”比喻清溪,把两岸的群山比作“屏风”。你看,人在岸上行走,鸟在山中穿度,倒影在清溪之中,就如:“人行明镜中,鸟度屏风里。”这样一幅美丽的倒影,使人如身入其境。胡仔云:“《复斋漫录》云:山谷言:‘船如天上坐,人似镜中行。’又云:‘船如天上坐,鱼似镜中悬。’沈云卿诗也。„„予以云卿之诗,原于王逸少《镜湖》诗所谓‘山阴路上行,如坐镜中游’之句。然李太白《入青溪山》亦云:‘人行明镜中,鸟度屏风里。’虽有所袭,然语益工也。”(《苕溪渔隐丛话》)
最后,诗人又创造了一个情调凄凉的清寂境界。诗人离开混浊的帝京,来到这水清如镜的清溪畔,固然感到“清心”,可是这对于我们这位胸怀济世之才的诗人,终不免有一种心灵上的孤寂。所以入晚时猩猩的一声声啼叫,在诗人听来,仿佛是在为自己远游他乡而悲切,流露出诗人内心一种落寞悒郁的情绪。
参考译文:练子宁,名安,以字行世,新淦人。父亲练伯尚,工于诗词。洪武年初,练子宁负责起居注,因直言相陈而被贬出外任职,最后为镇安通判。练子宁英才超群,十八年(1385)以贡生身份参加廷试对策,极力申言“:天下人才有限,陛下怎么忍心因区区小事,而放任无穷无尽的诛杀,又将靠什么去治国呢?”太祖嘉赏其用心,将他提拔为一甲第二名,授为翰林修撰。练子宁遭母丧,力行古礼。服丧完毕,恢复官职,升任工部侍郎。建文初年,练子宁与方孝孺同为惠帝所信用,改任吏部左侍郎,以考核官吏是否贤能,而决定其升降为己任,对此多有建议。不久,练子宁被授为御史大夫。
燕军兵起,李景隆北征屡败,应诏返京。练子宁在朝中历数其罪,请求处死他,皇上不听,练子宁便叩首愤激大喊道:“坏 陛下事者,就是此贼,死有余辜。即使陛下赦免了李景隆,一定不要赦免微臣。”然后大哭求死,皇上为此只得罢朝。宗人府经历宋征、御史叶希贤都坚决上疏说李景隆出战失利丧师,存有二心,应当处斩。皇上全不采纳。燕兵渡淮之后,靖江府长史萧用道、衡府纪善周是修上书谈论大计,斥责当权者。上书被下到廷臣商议,当权者盛气十足,辱骂萧、周二人。练子宁说道:“国事至此,你们还不能容许上言者吗?”辱骂者羞愧而止。
燕王即位,练子宁被绑至京。出语不逊,被施磔刑而死,其家被灭族,姻亲全部戍边,练子宁的堂侄练大亨,任嘉定知县,获悉此事,便与其妻投刘家河而死。同乡人徐子权以进士身份任刑部主事,听说练子宁的死讯,痛哭赋诗后上吊而死。
七年级语文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参考答案 篇5
高一物理参考答案
(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第I卷(选择题共4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0分。每小题有一个或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
第II卷(非选择题共60分)
二、填空题(每小题4分,共12分)
v
20vtv0v211.2 m/s,t2
m/s。
12.向上做匀加速运动、向下做匀减速运动。2,20N。
三、科学探究与实验(2小题,共10分)
14.(3分)交流(填“直流”或“交流”);50Hz;0.02s。15.(7分)(1)(1分)M>>m;
第1页试卷共6页(2)(2分)没有平衡摩擦力(或摩擦力没有完全平衡)。(3)(4分)a=1.58m/s
2。(结果保留3位有效数字)
四、计算题(4小题,共38分。写出必要公式和重要演算步骤,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写明数值和单位)
16.(8分)在某城市的一条水平道路上,规定车辆行驶速度不得超过30km/h。在一次交通事故中,肇事车是一辆卡车,量得这辆卡车紧急刹车(车轮被抱死)时留下的刹车痕迹长为7.6m。经过测试的知这种轮胎与路面的动摩擦因数为0.7,请通过计算判断该车是否超速?
解:由题意,以卡车为研究对象,对卡车进行受力分析可知,卡车在刹车过程中受重力G,支持力F支及摩擦阻力f的作用。在竖直方向卡车合力为零,水平方向卡车只受摩擦阻力f作用,即:F合=f=μfN=μmg 由牛顿第二定律F合=ma有:a
F合mg
m
m
g0.710m/s27m/s
2由运动学公式v2v2
02
ax,且v0有:
v02ax2(7)7.6m/s10.3m/s37.1km/h30km/h 所以该卡车已经超速。
17.(8分)如图所示,质量为M=60kg的人通过光滑的定滑轮用绳拉着m=20kg的物体。当物体以加速度a=5m/s2上升时,人对地面的压力为多少?(g取10m/s2)
解:由题意,物体受重力mg及拉力F拉作用,且F合=F拉-mg 由牛顿第二定律F合=ma有:ma= F拉-mg即:F拉=ma+mg 又人受重力Mg、地面的支持力F支及拉力F拉´作用,且
第2页试卷共6页
F合´=Mg-(F支+ F拉´)=0
故F支+ F拉´= Mg 即F支= MgF拉´= Mg(ma+mg)=60×10-(20×5+20×10)N=300N 又人对地面的压力F压与地面对人的支持力F支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所以F压=F支=300N
即人对地面的压力为300N。
18.(10分)如图质量为30 kg的小孩坐在10 kg的雪橇上,大人用与水平方向成37°斜向上的大小为100 N的拉力拉雪橇,使雪橇沿水平地面做匀速直线运动(sin37°=0.6,cos37°=0.8,g取10 m/s2),求:
(1)地面对雪橇的支持力大小;(2)雪橇与水平地面的动摩擦因数.解:(1)由题意,将小孩和雪橇看做一个整体,对其受力分析可知,其受重力G、支持力F
支、摩擦力
f
及拉力F的作用,如右下图所示,由图可知:
F1=Fcosθ=100×0.8N=80N F2=Fsinθ=100×0.6N=60N
即Fx=0、Fy=0 x
又Fy=F2+F支-G=0
第3所以F支=G-F2=(30+10)×10-60=340N(2)由Fx=F1-f=0有;f=F1=80N
---------密又f=μfN=μF支
所以
fF80
0.24---------------支340
封
--------------
线--------------内--------------不--------------要
--------------19.(12分)如图所示,长度L=2m,质量M=错误!未找到引用源。kg的木板置于光滑的水平地
答面上,质量m=2kg的小物块(可视为质点)位于木板的左端,木板和小物块间的动摩擦因数=0.1,现对小物块施加一水平向右的恒力F=10N,取g=10m/s2。求:
(1)将木板M固定,小物块离开木板时的速度大小;--------------(2)若木板M不固定,m和M的加速度a题
1、a2的大小;
(3)若木板M不固定,从开始运动到小物块离开木板所用的时间。
解:(1)对小物块进行受力分
第4页试卷共6页
-----------
:号线学:级班订:名姓装:校学
析,其受重力G,支持力F支,摩擦 力f及拉力F的作用,由牛顿第二 定律F合=ma有:F-μmg=ma 即:a
Fmg100.1210
m/s24m/s2m 小物块离开木板,有v2-v02=2aL,且v0=0。所以v2aL242m/s4m/s
(2)由题意,分别对小物块及木板进行受力分析可知,对小物块由牛顿第二定律F合=ma有:F-=ma1 即a1
Fmgm100.1210
m/s24m/s2 对木板由牛顿第二定律F合=ma有:μmg=Ma2 即amg
0.1210
2
M
2m/s23m/s2 3
(3)由题意,整个过程中小物块与木板的位移之差恰好等于木板长度L。
对小物块有:x1
1a2221t2t
对木板有:x1a3
22t22
t22
所以xL,即1
1x22
t2L
故t2L22s2s
七年级语文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参考答案 篇6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学号________成绩________
一、语文基础知识及运用(10分,每小题2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A、禅院shán 海市蜃楼shân窗扉...fēi不容置喙.huì
B、栖息qī苦心孤诣yì肥硕..shuî忍俊不禁.jīn
C、唱和地hàn吮取yǔn三省吾身xǐnɡ .hâ擎天撼...
D、酝酿.liànɡ心旷神怡.yí黄晕.yùn头晕目眩.xuàn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智子疑邻变化无常随声附和返老还童
B.踉踉跄跄险像叠生盘虬卧龙黯然缥缈
C.莽莽榛榛水波凌凌恍然大悟德高望众
D.赅人听闻千姿万态弱肉强食阴晴园缺
3、下列加点部分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小心翼翼(谨慎严肃)塞翁失马(边塞)可望不可即(靠近、接触)....
B.津津乐道(有滋有趣)猝然长逝(突然)肃然起敬(恭敬的样子)......
C.玲珑剔透(精巧细致)风声鹤唳(鸟鸣)繁弦急管(指管乐器)....
D.花枝招展(迎风摆动)获益匪浅(非、不)德高望重(看见)....
4、指出下列各项中不是比喻的一项是()
A.云就像是天气的“招牌”:天上挂什么云,就将出现什么样的天气。
B.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领着我们上前去。
C.紫藤萝花东一穗西一串伶仃地挂在树梢,好像在试探什么。
D.这景色不见得很美,却是一幅秋日风景图。
5.下列句子中语言运用得体的一项是:()
A.你的意见提得很好,我们一定想办法改进。
B.感谢你们的热情邀请,我会在百忙中抽出时间光临指导的。
C.上课不专心听讲的同学要及时醒悟,努力改邪归正。
D.大会主持人对发言的人说:“你说不清楚就不要说了。”
二、语言积累与运用(10分)
(一)根据要求默写、填空(每空0.5分,共5分)
6、语文从我身边轻轻走过。语文伴我走过古代,我和孔子对话
“________________,见不贤而内自省也。”明白了加强修养的重要性;我读曹孟德的诗“________,若出其里;_______,若出其中。”让我领略了他的博大胸襟;我和孟浩然一起到田家小院,与他的旧交“______________,把酒话桑麻”;我和白居易同游西子湖,眼前是“几处早莺争暖树,_________________”的美景;吟易安居士《如梦令》中的“常记溪亭日暮,________________”仿佛让我也有了一丝醉意;我伴随辛弃疾夏夜行于黄沙道上,嗅到了稻花的馨香,听到了如鼓的蛙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夕阳西下,________________”令我体悟到了天涯旅人的思乡情怀„„
语文伴我走进各位中外文学大师的心灵世界,我从冰心的《繁星》《》读出了母爱的伟大,童真的纯洁,自然的美丽;我读《爱的教育》,为主人公恩
利科的日记感动;从《伊索寓言》中,我体会到了这部书折射出来的生活的智慧
和想象的魅力„„
7、仿照例句,将下列句子补充完整。(2分)
例句:有人说,生活是万花筒,其中的世界五彩缤纷„„
有人说,生活是一团麻,其中有许多解不开的小疙瘩„„
有人说,生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请补出下面文章中老人和青年对话中的省略的部分,注意切合语境和人
物性格。(3分)
有—位风华正茂的青年,平时轻视饱经风霜的老人。一天,他在园林中遇到
一位老人,两个人边走边谈,青年见到一丛鲜艳的花,就说:“青春,就像这花
一样 ①,”又看了一下落叶,说:“人的暮年,就像这落叶一样,干瘪、枯黄,在耗尽体内的养分之后,被大自然无情地抛弃。”
老人听罢,在经过小卖部的时候,买了二包核桃,取出一颗托在手中,说道:
“你的比喻有的对有的不对,如果你是鲜花,我就是这干皱的果实,不过“②”
年轻人还不服气:“要是没有鲜花,哪儿来的果实呢?”
老人笑了笑:“是啊,所有果实都曾经是鲜花,然而“③。”
①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40分)
(一)(12分)
[甲]草色无限
最先响应春风的当然是草,因为它们距离土地最近,稍稍一努力,就青青冉
冉的了。
唐人有句子说:红苋时将叶作花。其实岂止是红红的苋叶如花,二月三月,万花寂寥,浅草悄然在我们单调的视野里绣出一片绿色,比花更有力量,诗人张
祜就有雅兴“聊将草色当屏风”。
浅草最初的出现改变了一种生存姿态。这种最普通的植物就有办法让漫山遍
野的缤纷绿色次第绽放,仿佛浅草一声喊,藏在土地之下的各种植物就呼啦啦齐
声应和,闹闹洋洋地一下子全都撑开自己的一把生命伞,于是你就看到了越走越
远的青葱和越攀越高的春天。
[乙]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
藏。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
9.甲、乙两文都是描写春草的,甲文中写春草“稍稍一努力,就青青冉冉的了”,在乙文里只用一个“”字就表达出它冲破土层的挤动,甲文中的“稍然”在乙文中则用“”来形容春草不知不觉出现,生动表现春
草的活力。(2分)
10.甲文用“万花寂寥”来衬托春草“”,乙文却借助来衬托春草勃发给人的快乐。(2分)
11.乙文描绘春草抓住特征。“嫩嫩的”写春草的,“绿绿的”写
春草的,写春草的长势却用了“
”这一句子。(2分)
12.甲文中说,“浅草最初的出现改变了一种生存姿态”这种生存姿态指的是。(2分)
13.甲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表达的意思是。(2分)
14.为什么说“青葱”越走越远,“春天”越攀越高?请选出理解恰当的一
项()(2分)
A.草木越长越高,绿色向远方延伸。
B.当草漫山遍野的时候,春天已离开了我们,到了树木青葱的夏季了。
C.当树木青葱的时候,春草已经枯黄了。
D.草木青葱,预示夏天的到来,春天自然就离我们更远了。
(二)文言文阅读(12分)
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马无故亡而入胡。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jù)
不为福乎?”居数月,其马将胡骏马而归。人皆贺之,其父曰:“此何遽不能
为祸乎?”家富良马,其子好骑,堕而折其髀(bì)。人皆吊之,其父曰:“此
何遽不为福乎?”居一年,胡人大入塞,丁壮者引弦而战。近塞之人,死者十九。
此独以跛(bǒ)之故,父子相保。
15、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3分)
①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近:___________ .
②人皆吊之吊:___________ .
③其马将胡骏马而归将:___________ .
16、翻译下列句子(4分)
①家富良马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死者十九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由这个寓言中概括出的成语,可以叫“塞翁失马”,也可以叫做
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18、这个成语的意思是说(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12分)
走进天堂的门票
①有一对长相酷似性格各异的孪生兄弟,同时进入高考考场。结果,哥哥收
到了录取通知书,弟弟则以两分之差名落孙山。哥哥忠诚敦厚,弟弟活泼机灵;
哥哥拙于言词,弟弟口若悬河。哥哥拿着大学录取通知书面对贫病交加的父母默
默无语,弟弟关在房里不吃不喝,长吁短叹“天公无眼识良才”。
②愁眉不展的老爸默思了两个通宵,终于眨巴着眼睛向大儿子开口了:“让
弟弟去读吧,他天生是个读书的料!”
③哥哥把大学录取通知书送到弟弟手中,并在弟弟的身旁说了这么一句话:
“这不是走进天堂的门票,别把太多的希望放在它的上面。”
④弟弟不解,问:“那你说这是什么?”
⑤哥哥答:“一张吸水纸,专吸汗水的纸!”
⑥弟弟摇着头,笑哥哥尽说傻话。
⑦开学了,弟弟背着行囊走进大都市的高等学府。哥哥则让体弱多病的老爸从镇办水泥厂回家养病,自己顶上,站在碎石机旁,拿起了沉重的钢钎„„
⑧碎石机上,有斑斑血迹。这台机子上,曾有多少名工人轧断了手指,哥哥打走上这个岗位的第一天起,就在做一个美丽的梦。他花了三个月的时间,对机身进行了技术改造,既提高了碎石质量,又提高了安全系数。厂长把他调进了烧成车间。烧成车间灰雾弥天,不少人得了矽肺病。他同几个技术骨干一起,殚精竭虑,苦心钻研,改善了车间的环保措施。厂长把他调进了科研实验室。在实验室里,他博览群书,多次到名厂求经问道,反复实验,提炼新的化学元素。经过一次又一次的创新实验,使水泥质量大大提高,为厂里打出了新的品牌产品,产品畅销华南几省。再之后,他便成为全市建材工业界的名人„„
⑨弟弟进了大学后,第一年还像读书的样子,也写过几封信问老爸的病;第二年,认识了一个大款的女儿,就又坠入爱河。那女孩成了他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钱包,整整两年他没向家中要过一分钱,却通身脱土变洋,“帅呆了”“酷毙了”。进入大四后,那女孩跟他“拜拜”了,他便整个儿陷入了“青春苦闷期”,泡吧,上网,无心读书,考试靠作弊混得了大学毕业文凭,他像一只苍蝇飞了一个圈子又回到家乡所在市求职。他还有那么一点羞耻感,不愿在落魄的时候回家见父母。经市人才中心介绍,他到一家响当当的建材制品公司应聘,好不容易闯过了三关,最后是在公司老总办公室里答辩。轮到他答辩时,老总迟迟不露面。最后秘书来了,告诉他已被录用。不过,必须先到烧成车间当工人。
⑩他感到委屈,要求一定要见老总。秘书送给他一张纸条,他展开一看,上书八个大字:“欲上天堂,先下地狱。”他一抬头,猛见哥哥走了进来,端坐在老总的位子上,他的脸顿时烧灼得发痛。
19.文中“天公无眼识良才”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现了弟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20.说说“欲上天堂,先下地狱”的含义。(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弟弟的所作所为并非偶然,是他思想发展的必然。根据文章,谈谈
你的认识。(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谈谈你读本文的感想。(限50字以内)(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口语交际(4分)
2008年奥运会,假如你作为北京的青年志愿者迎接来自四面八方的客人,并向他们致以美好的祝愿。在下列各种情况下你该怎么说?(要求简明、连贯、得体)
23、(1)接待外国观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接待中国运动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习作园地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40分)
春天到了。两颗种子躺在肥沃的土里,开始了下面的对话:
第一颗种子说:“我要努力生长!我要向下扎根,还要“出人头地”,让茎叶随风飘摆,歌颂春天的到来„„”于是它努力向上生长。
第二颗种子说:“我没那么勇敢,我若向下生长,也许会碰到硬石。我若用力向上钻,也许会伤到我脆弱的茎„„”于是它继续瑟缩在土里。几天后,一只母鸡在庭院东啄西啄,这颗种子就进到鸡肚子里去了。
发挥你的想像,自拟题目,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一、基础知识与运用(10分)
1、B2、A3、D4、C
5、A
二、语言积累与运用(10分)
6、见贤思齐焉日月之行星汉灿烂开轩面场圃谁家新燕啄春泥沉醉不知归路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断肠人在天涯春水
7.略,符合情境即可。
8.①“亮丽多彩,芳香四溢,充满活力。”② “鲜花虽美,生命却很短暂;果实虽其貌不扬它的价值却可以永存。” ③ “并非所有的鲜花都能成为果实。只有经过阳光的普照,风雨的洗礼,鲜花才能结出丰硕的果实。”
三、阅读理解(36分)
(一)(12分)
9、钻偷偷地
10、绣出一片绿色春到人欢
11、质地色泽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12、让漫山遍野的缤纷绿色次第绽开
13、春草钻出地面,冬眠的其他植物也发芽生长了
14、A
(二)(12分)
15、①靠近、接近②对遭遇不幸的人表示安慰③带领
16、①塞翁家有许多好马②十个人中战死的就有九个
17、“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18.略,符合情境即可。
(三)(14分)19.老天不长眼,不认识有才能的人。表现了弟弟自恃“才高”,不但狂妄无知,而且不能正确认识自己落榜的原因。
20.只有艰苦奋斗,才能获得幸福。
21.提示:抓住弟弟落榜后的怨言和拿到哥哥录取通知书的言行回答即可。
22.无论做什么只有脚踏实地,刻苦钻研,奋斗不息,才能取得成功。
四、23、①②略
七年级语文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参考答案 篇7
一、积累运用
1、mào 缀
2、B
3、C
4、画面由两片荷叶、一朵荷花、三株藤杆、一只蜻蜓、一塘涟漪的水构成。画的左上角绘有两片荷叶,叶脉纹络清晰,如荫似盖的绿叶下渲染出大片墨块,浓淡相宜。两叶之间有一朵盛开的荷花,花苞在田田荷叶之间,有一种“万绿丛中一点红”的感觉。中间振翅低飞的蜻蜓翩翩起舞。画面右方的三株藤杆粗细、长短不一,彼此交叉着,塘底的涟漪给人一种微风吹动、水波荡漾的感觉。整幅画气韵生动,浑然一体,匠心独运。评分:重点突出、层次清楚、抓住特征得 2 分,成语运用得当 1 分,共 3 分。其他答案符合题意即可。
5、(1)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2)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3)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4)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
评分:①-③每小题 1 分,第④小题 2 分,共 5 分。①-③小题出现错别字或添字﹑漏字该小题不得分。第④小题答对连续的两句得 1 分,全答对得 2 分。
6、法布尔;《昆虫记》;准备捕食蝗虫时;机警从容。(每空0.5分,共2分)
7、(1)(2分)示例:①曹文轩获奖,使中国在此奖项上有了零的突破。②此奖项大多被欧美所得,我们还要努力追赶。或:我们和欧美国家还有很大的差距,还要努力追赶。
评分:第①小题,答出“曹文 轩获奖”或“中国在此奖项上有了零的突破”即可;第②小题答出“有差距”即可。
(2)(2分)示例:中国航天领跑全球,中国高铁位居前列;中国航天领跑,中国高铁超前;中国航天成就辉煌,中国高铁走向世界(评分:①上下联要分别围绕“中国航天”和“中国高铁”来写;②字数相等,内容基本合乎新闻事实即可。)
二、阅读
8、(2分)表达了诗人热爱山村自然风光,对闲适自在、无忧无虑生活状态的喜爱之情。
9、(2分)答案示例:构思:这是一首描写农村晚景的诗。
一、二两句写山村晚景,诗人把池塘、山、落日三者有机地融合起来,描绘了一幅非常幽雅美丽的图画,为后两句写牧童出场布置了背景。后两句表现了乡野山村晚景的可爱,牧童牛背吹笛,悠然自得,纯朴无邪而快乐。诗人即景而写,构成了一幅饶有生活情趣的农村晚景图。
写法一:动静结合。作者先写静景后写动景,由近及远,景物层次分明,构成一幅幽静美丽的田园风光图。
写法二:借景抒情。借恬静优美的景色充分表现了作者对田园生活的赞美向往,情与景高度统一。
语言一:巧用修辞。示例:“山衔落日”,运用比拟手法写出了日落西山的农村晚景,化静为动,生动形象。
语言二:凝练传神。示例:两个“满”字生动地写出了茂盛而美丽的春草,柔美的春山倒映在澄澈春水中,浑然一体,别有趣味;“浸”字生动地描绘出了落日和山倒映在水中的形象。
评分:从构思、写法、语言中任何一个方面答题均可;其中写法、语言答出其中的一个角度即可,其他答案符合题意即可。
10、(1)衡:通“横”,梗塞,不顺(2)孰:哪一个(3)臣:使…称臣或使…臣服(4)恐:担心,害怕(每题0.5分,共2分)
11、(2分)然而创业的艰难,已经过去了。译出大意给1分;关键词“然”“往”两处,译对一处给1分。
12、(2分)他们都认为治理国家要有“忧患意识”。国君只有居安思危,常念“守成之难”,才能使国家基业稳定。答出“治国思想”的,给1分;结合文段进行具体分析的,给2分。意思对即可。
13、(2分)先从个人角度正面论证“生于忧患”,再
从国家角度反面论证“死于安乐”。一点1分。意思对即可。
14、(3分)①表达了作者对这种谬论的满腔义愤,也流露了一种弱国弱民的辛酸。
②失望、气愤、痛惜
③作者民族自尊心受到极大伤害,对民族的前途表示出极大的忧虑。
15.(2分)这句话含蓄地表明了作者看到自己同胞不觉醒的痛苦心情。
16.(3分)说游离了题目是不恰当的。一是所叙之事是作者与藤野先生告别的直接原因;二是通过日本青年和藤野先生对鲁迅态度的对比,反衬了藤野先生无民族偏见的精神品质。
17、(3分)润滑口腔;具有抗菌和凝血作用;具有消毒和抗癌作用(对污染食物中的致癌物具有消毒作用);防衰老作用(使人保持年轻)。(写出任意三点即可)
18、(3分)答案示例:作比较(1分)。将口腔内伤口与其他地方伤口的愈合时间进行比较,突出说明了唾液具有抗菌和凝血的作用(2分)。
19、(4分)答案示例:不能删去(1分)。“几乎”指大部分,表明具有较强致癌作用的毒性物质大部分消失,并不是全部消失,如果去掉“几乎”就成了全部消失,与事实不符(2分),“几乎”一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严密性,所以不能删去(1分)。
20、(4分)答案示例:含羞草受到触摸就会闭合;痒痒树受到触摸时,树枝会摇摆;猪囊草会捕捉小昆虫;变色龙会根据环境的变化而变色等。(写出两点即可,每点2分)
21、(1)母亲深夜敲盆赶鼠(2)母亲跪在田中插秧。(各2分,共4分。)
22、为后文写母亲深夜敲盆赶鼠的情节作铺垫(或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2分)
23、(1)“白发”作为全文的线索,贯穿了全文;(2)“白发”是母亲的形象特征,作者着力描写这一特征,突出了母亲的辛劳;(3)表达出作者对母亲的心疼以及对母亲的爱和怀念。(每点1分,共3分)
24、答案示例:示例一,“随着母亲身影的移动,水田里嫩绿的秧苗一行行地立起来,整齐匀称,像块绿色的地毯。”运用拟人、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水田中秧苗的生机之美,突出了母亲插秧技术之高,赞美了母亲的劳动成果。或:“立起来”运用拟人的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秧苗的动态之美。
示例二,“母亲是高明的织工,织着绿色;母亲是勤劳的春蚕,吐着绿丝。”运用比喻(对偶、比拟)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母亲的勤劳和无私奉献。示例三,“她太累了,体力不支,已不是弯腰在田里移动,而是双膝跪在泥水量,艰难地爬行。”句中“跪”、“爬行”等动作描写,写出母亲插秧的艰难,突出了母亲此时的劳累和体力不支,表现了母亲的坚强。
(评分:举例 1 分,赏析 2 分,共 3 分。只举出例句不得分。其他答案符合要求即可。)
25、(1)年老体弱的母亲独立支撑着家庭,艰辛地劳作,任劳任怨,并不失对儿女的慈爱,让身在外地的“我”深感愧疚,对坚强伟大的母亲充满敬重感激之情。(2分)
(2)回答“怎样感恩” 略(言之成理,表达简明通顺即可给分)(2分)
三、写作
26.分项分等评分标准。
项目一等 二等 三等 四等 五等
① 内容 20 分 20—18 分 17—15 分 14—13 分 12—11 分 10 分及以下
② 表达 25 分 25—23 分 22—21 分 20—19 分 18—16 分 15 分及以下
③ 文面 5 分 5 分 4 分 4 分 3 分 2 分及以下
写作评卷建议:
①作文试卷评阅应贯彻《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有关写作课程目标与评价建议的精神与要求,切近初中学生学习实际,不宜要求过高。
②建议两人评阅一份试卷,求和的平均数,得分四舍五入。两人评判同一份试卷差距在7 分以上者,建议重判。
③宜于在及格线(30 分)以上拉开档次,赋分不宜于集中在某狭小的分数区间,具体分数分布建议如下:
分——46 分 约占试卷总量的 20%,其中满分卷不少于 1%。
分——41 分 约占试卷总量的 25%。40 分——36 分 约占试卷总量的 25%。35 分——31 分 约占试卷总量的 20%。30 分及以下约占试卷总量的 10%。
七年级语文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参考答案 篇8
语文
考试时间:100分钟,满分:100分
第一部分选择题
一、语言技能考查(15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A妖娆(ráo)色挠(náo)舴艋(zè)红装素裹(guǒ)....
B襁褓(qiáng)田圃(pǔ)沁园春(qìng)一代天骄(jiāo)....
C休祲(jìn)喧嚷(rǎng)攘除(xiāng)润如油膏(gāo)....
D斗笠(dǒu)喑(yīn)哑风骚(sāo)妄自菲薄(fěi)....
2、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A张校长不辞劳苦,三顾茅庐去看望生病在家修养的杨老师。....
B这个女孩很腼腆,与大家讨论问题时,总是温声细语。....
C早晨,雪停了,好一派红装素裹的绚丽景象。....
D田圃泥土润如油膏,牧场新苗添绿,池塘看起来格外的美丽。....
3、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刘老师把这次团队活动的具体详情都告诉了大家。”这个句子没有语病。
B《战国策》是一部国别体史书。该书是西汉末年的刘向根据战国史书整理编辑的,《唐雎不辱使命》节选于此书。
C词是唐五代兴起的一种配合音乐歌唱的新体诗,又称“乐府”“诗余”“长短句”等。D《马说》、《醉翁亭记》、《出师表》、《陋室铭》、《答谢中书书》中的“说”、“记”、“表”、“铭”“书”都是古代文体的名称。其中“表”是奏文的一种。
4、给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这就是享誉中外的醉翁亭。
②道旁两侧,浓荫蔽空,如入苍黑色的幽寂之境。
③那天秋雨连绵,驱车出城,在琅琊古道上下车步行。
④湿漉漉的宽阔青石板道长约二里许。
⑤举首可见林木掩映的亭台楼阁紧靠崖壁下。
A ①⑤④②③B ③②⑤①④C ③④②⑤①D ①③②④⑤
5、请选出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不相同的一组:()
A怅恨久之 / 怅然若失B亮躬耕垄亩 / 事必躬亲 ....
C此人可就见 / 一蹴而就 ..D枉驾顾之 / 三顾茅庐 ..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
二、古诗文能力考查(22分)
(一)文言文阅读能力考查(8分)
阅读下面甲、乙两段文字,完成6-8题。
(甲)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节选自《出师表》)
(乙)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因屏人日:“汉室倾颓,奸臣窃命,主上蒙尘。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太短浅,遂用猖獗,至于今日。然志犹未已,君谓计
将安出?”(节选自《隆中对》
6、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词。(2分)
(1)猥自枉屈.(2)卑鄙(3)遂诣亮(4)欲信大义于天下..
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2)遂用猖獗,至于今日。
8、根据甲乙两段文字,你认为诸葛亮和刘备有哪些好的品质值得我们学习?(2分)
(二)古诗文默写考查(14分)
9、,枳花照驿墙。因思杜陵梦。
(温庭筠《商山早行》)
10、,只有香如故。(陆游《卜算子 咏梅》)
11、过尽千帆皆不是。(温庭筠 《望江南》)
12、巧笑东邻女伴。(晏殊 《破阵子》)
13、了却君王天下事。(辛弃疾《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14、力尽不知热。(白居易 《观刈麦》)
15、,西北望,射天狼。(苏轼 《江城子 密州出猎》)
16、,载不动许多愁。(李清照 《武陵春》)
17、更深月色半人家。(刘方平《月夜》)
18、;不宜异同。(诸葛亮《出师表》)
19、饮酒常见于古代诗词,无论是苏轼的“,鬓微霜,又何妨”,还是范仲淹的“,燕然未勒归无计”,抑或是辛弃疾的“,梦回吹角连营”,诗人都借助“酒”抒发了自己丰富的内心情感。
三、现代文阅读能力考查(23分)
(一)议论文阅读(10分)
轻松读经典(节选)
周国平
①我的读书旨趣,第一是把人文经典当作主要读物,第二是用轻松的方式来阅读。②读什么书,取决于为什么读。人之所以读书,无非有三种目的。一是为了实际的用途,例如,因为职业的需要而读专业书籍,因为日常生活的需要而读实用知识。二是为了消遣,用读书来消磨时光,可供选择的有各种无用而有趣的读物。三是为了获得精神上的启迪和享受,如果是出于这个目的,我觉得读人文经典是最佳选择。
③人类历史上产生了那样一些著作,它们直接关注和思考人类精神生活的重大问题,因而是人文性质的,同时其影响得到了世代的公认,已成为全人类共同的财富,因而又是经典性质的。我们把这些著作称做人文经典。在人类精神探索的道路上,人文经典构成了一种伟大的传统,任何一个走在这条路上的人都无法忽视其存在。
④一个人如果并无精神上的需要,读什么倒是无所谓的,否则就必须慎于选择。也许没有一个时代拥有像今天这样多的出版物,然而,很可能今天的人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阅读得
少。在这样的时代,一个人尤其必须懂得拒绝和排除,才能够进入真正的阅读。这是我主张坚决不读二三流乃至不入流读物的理由。
⑤对经典也可以有不同的读法。一个学者可以把经典当作学术研究的对象,对某部经典或某位经典作家的全部著作下考证和诠释的功夫,从思想史、文化史、学科史的角度进行分析。这是学者的读法。但是,如果一部经典只有这一种读法,我就要怀疑它作为经典的资格,就像一个学者只会用这一种读法读经典,我就要断定他不具备大学者的资格一样。惟有今天仍然活着的经典才配叫做经典,它们不但属于历史,而且超越历史,仿佛有一颗不死的灵魂在其中永存。正因如此,阅读时,不同时代的个人都可能感受到一种灵魂觉醒的惊喜。在这个意义上,经典属于每一个人。
⑥作为普通人,如何读经典?我的经验是,无论《论语》还是《圣经》,无论柏拉图还是康德,不妨就当作闲书来读。也就是说,阅读的心态和方式都应该是轻松的。千万不要端起做学问的架子,刻意求解。读不懂不要硬读,先读那些读得懂的、能够引起自己兴趣的著作和章节。这里有一个浸染和熏陶的过程,所谓人文修养就是这样熏染出来的。在不实用而有趣这一点上,读经典的确很像是一种消遣。事实上,许多心智活泼的人正是把这当作最好的消遣的。能否从阅读经典中感受到精神的极大愉悦,这差不多是对心智品质的一种检验。不过,也请记住,经典虽然属于每一个人,但永远不属于大众。读经典的轻松绝对不同于读大众时尚读物的那种轻松。每一个人只能作为有灵魂的个人,而不是作为无个性的大众,才能走到经典中去。如果有一天你也陶醉于阅读经典这种美妙的消遣,就会发现,自己已经距离一切大众娱乐性质的消遣非常遥远。
⑦经典是人类精神财富的一个宝库,它就在我们身旁,其中的财富属于每一个人。阅读经典,就是享用这笔宝贵的财富。凡是领略过此种享受的人都一定会同意,倘若一个人活了一生一世,从未踏进这个宝库,那是遭受了多么巨大的损失啊。
(选自《简单议论文阅读与欣赏》)
20、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作者运用的论证方法主要是哪种方法?(2分)
21、作者认为“读经典的轻松”与“读大众时尚读物的轻松”有何不同?(2分)
22、什么是经典,请从文中获取有关经典的信息,按下面提供的句式写一段话。(3分)经典是,经典是,经典是。总之,经典是人们精神财富的一个宝库,它就在我们身旁。
23、你读过哪本名著?联系本文和你的阅读经历,就“如何读名著”这个问题谈谈你的看法。
(3分)
(二)文学作品阅读(13分)
转身(李汉荣)
①一转身,那个动人的身影就不见了,在人海里,想再次打捞到她,再次与她相遇,哪怕匆匆一瞬,都是不可能了,不可能了。
②在广场,在车站,在大街,在超市,在乡野,在人流聚散的地方,我经常有这种感受:转身就是永别。
③那一次,我在北京车站等车,在拥挤的人流里,我不小心踩了右面一个年轻人,我正准备道歉或接受责备,却看见转过来一张文雅谦和的脸,他说“对不起你,我挡着你了”,我深为感动,只顾欣赏这张善良的、有教养的脸,只顾欣赏这江南的表情,水的表情,却忘了对他说声谢谢,把最诚挚的心情告诉他,当我忽然记起,正要张口表达,人潮猛然涌了过来,一转身,我已找不到他,只看见攒动的人头,波动的各色衣服„„④还记得那年春天,我一人在秦岭深处行走,山路两旁开满鲜花,灯芯花,野草莓花,苜蓿花,蒲公英花„„路下面的小河,清澈如镜,温柔如绸,淙淙的水声在轻唤谁的乳名,四周的群山,一律被松树、柏树、桦树和茂密灌木覆盖。闻着花香,听着水声,看着山色,我恍然已走入了那“拈花微笑”的仙境。正在此时,迎面走来一位小女孩,她头上插了几朵野花,手里拿着一束菖蒲,好看的脸上满是羞涩,浑身洋溢着纯真的自然气息,但我不便过分地注意她,我怕她受到惊吓,于是我停下来,为她让路,然后静静地看她远去,欣赏她的背影,却记不请她的眼睛和脸究竟是什么样子,匆匆一瞥里只得到“好看”的朦胧感觉。也许,或者是一定的,我这一生只有这一次和她相遇了,只有这一次,在她还是小女孩的时候。我突然感到十分的失落和惆怅。我想在记忆里逼真地收藏一个像野花一样纯真的秦岭女孩,这也许是她一生里最生动的瞬间,我记起了泰戈尔的诗句:“我不知道你是多么美丽,你像花一样盲目。”我情不自禁地转过身来,沿着小女孩走去的方向走着,走到山路转弯的地方,出现了一个三岔路口,我已经无法知道小女孩走进了哪一条路径。就那么一转身,她消失在命运的路径,也许就是我此生永远都不能踏上的路径„„
⑤冬天,已经很冷了,西伯利亚寒流远道而来,遭遇袭击的当然是穷人,最可怜的是乞丐。乞丐不多,但不多的乞丐也常常有力地触动和唤醒我们冬眠的良心。在南大街路口,我看见一位衣服褴褛的中年乞丐。我急忙赶回家,拿上我去年穿过的那件防寒服给他。可是来到南大街,已看不见他,于是我在东大街找他,又在北大街找他,都没有找到。最后我来到丁字路口,还是没有找到他,却遇到了一个老年乞丐,一转身,苦难转换了方向,交换了背影,但苦难的身份没有改变,都是苦难。于是我把防寒的衣服披在了这位贫苦的老人身上,希望他下降的体温能稍稍回升,希望降温的人性能稍稍回升。我由此想到,亚洲的穷人,非洲的穷人,全世界的穷人,想到徘徊在文明大街上的那些孤苦身影,一转身,他们到那里去了?而文明,你能否追上去,轻轻拉起那褴褛的衣襟,或者握着那空空的手,仔细看看他们的眼睛?他们到那里去了,一转身?
⑥一转身,车窗外的河流已经不知去向;一转身,门前的那只鸟已不见踪影;一转身,天上的那座虹桥已经悄然消失;一转身,水里的鱼已经没入深渊;一转身,父亲已经走远,新垒的坟上,墓草青青„„
⑦旭日一转身变成落日,青丝一转身变成白发„„等一等,等一等,能否再转回来?
24、全文主要写了那几件事?请概括作答。(3分)
25、怎样理解文中划线句子“一转身,苦难转换了方向,交换了背影,但苦难的身份没有改变,都是苦难”的含义?(2分)
26、第④段划线句子属于什么描写?在文中有什么作用?(3分)
27、仿写:一转身,车窗外的河流已经不知去向;一转身,门前的那只鸟已不见踪影;一转身,天上的那座虹桥已经悄然消失;一转身,水里的鱼已经没入深渊;(2分)
28、本文题目“转身”的具体含义是什么?作者借不同情境中的“转身”,表达了怎样的人生感悟?(3分)
四、作文(40分)
岁月能湮灭许多美好的东西,但却湮灭不了我们对儿时的回忆;岁月流逝,我们会把昨日遗忘,但昨日的瞬间美丽,我们会把它珍藏成为生命的永恒。发生在朋友间的一段情愫,你会永记心间;一段刻骨铭心的经历,可能会使你潸然泪下;一本来之不易的好书,使你体味出人生的哲理和感情;一幅全家的合影照,定格了你浓浓的亲情;一支钢笔,包含老师亲切的鼓励;一副字画,充满你天真的幼稚;一个瓦片,记录你成长的足迹;一个陌生人的背影,留给你永恒的温暖„„生命的长河中,值得我们珍藏的东西很多。请以“珍藏”为话题,自选角度,自拟题目,自定立意,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2013—201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
参考答案
第一部分选择题
一、语言技能考查(15分)
1、D2、A3、A4、C5、C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
二、古诗文能力考查(22分)
(一)文言文阅读能力考查(8分)
6、(1)辱。这里有降低身份的意思。(2)身份低微,见识短浅
(3)拜访(4)通“伸”,伸张
7、(1)只求能在乱世中姑且保全性命,不奢求能在诸侯中扬名显贵。
(2)就因此失败,弄到今天这个局面。
8、诸葛亮:有远大志向,忠诚,勤奋努力,认真分析眼前形势,敢于承担责任„„; 刘备:尊重人才,重情重义,讲究信用和道义„„
(二)古诗文默写考查(14分)
9、槲叶落山路凫雁满回塘
10、零落成泥碾作尘
11、斜晖脉脉水悠悠
12、采桑径里逢迎
13、赢得生前身后名
14、但惜夏日长
15、会挽雕弓如满月
16、只恐双溪舴艋舟
17、北斗阑干南斗斜
18、陟罚臧否
19、酒酣胸胆尚开张浊酒一杯家万里醉里挑灯看剑
三、现代文阅读能力考查(23分)
(一)议论文阅读(10分)
20、轻松读经典。(1分)道理论证(1分)
21、读经典的“轻松”是指为了获得精神上的启迪和享受;(1分)读大众时尚读物的“轻松”是指为了消遣,用读书来消磨时光(娱乐性质的消遣)。(1分)(意思对即可)(共2分)
22、示例:经典是得到世代公认的(著作);(1分)是经得起时间检验的(作品);(1分)是属于每一个人的(作品)。(1分)(能从文章中获取有关经典的信息,构成一个判断句,没有语病即可)(共3分)
23、有灵魂的参与懂得拒绝和排除„„(3分)
(二)文学作品阅读(13分)
24、①车站中,善良的年轻人转身离去;②秦岭深处,美丽的女孩消失在命运的路径;③南大街路口,贫寒凄苦的乞丐转身而逝(每答对一点得1分,共3分))
25、转眼间,作者身边只有一个老年乞丐,却找不到他要寻找的那个中年乞丐。然而,他们同样生活在贫寒与苦难中。(2分)
26、环境描写或景物描写。(1分)交代人物活动的时间地点,烘托秦岭女孩最纯真美好的形象,为下文做铺垫(3分)
27、略(2分)
28、“转身”指的是人们在人生路途中与美好事物相逢机遇的短暂。(或答:失去美好事物的迅速)(1分)作者告诉人们:往昔的美好瞬间已经转身而逝,要珍惜现在的每分每秒,珍爱生活与热爱生命,更加幸福地生活,走好人生的每一步,否则就会留下失去后才知道珍惜的痛心和遗憾。(2分)(共3分)
四、作文(40分)
七年级语文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参考答案 篇9
一、积累与运用(16分)
1、识记生难字(给音写字形,划横线字注音)(4分)
抖擞()捶打()怂恿()
chuí打()pánshān()突wù()
2、下列句中加线的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
A.自从开渠引水之后,从前的不毛之地就成了肥饶的良田。
B.灾情发生之后,街头的流动采血车前,等待献血的群众排起了长队,这场面让人感到头晕目眩。
C.白求恩同志是个医生,他以医疗为职业,对技术精益求精。
D.这次登山活动,让我懂得了做任何事情都要持之以恒,不能见异思迁,即使你害怕他也要有勇气战胜它。
3、阅读语段,按要求完成题目(4分)
①人,各有各的优势。②,没必要可以去攀比。③没有蓝天的深邃,可以有白云的漂泊(。;)没有大海的壮阔,可以有小溪的优雅。④生活中没有旁观者的席位,我们总可以找到自己的位置,自己的光源,自己的声音。
(1)给③句选择正确的标点符号,写在横线上。
(2)“可以有白云的漂泊”有语病,请改正过来。
(3)给②句补上恰当的关联词语。
(4)仿照文中画线的句子句式特点,再续写一个句子。
4、请在相对应的位置,书写诗句(6分)
(1)《次北固山下》一诗中即景抒情又蕴含自然理趣的两句是:
。
(2)《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中借明月思念家乡、怀念朋友的诗句是。
(3)正是江南好风景。《江南逢李龟年》 杜甫
(4),应傍战场开。《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岑参
二、阅读
(一)文言文阅读(15分)
(甲)阅读下文,回答问题(10分)
《诫子书》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5.作者,字孔明,时期蜀汉政治家、军事家。(1分)
6.解释划横线词语在句中的意思(2分)
(1)淫慢不能励精()(2)险躁则不能治性()
7.作者写这封信的用意是什么?(2分)
8.文中有两句话常被人们用作“志当存高远”的座右铭,请写出这两句话。(2分)
9.本文作者就哪几个方面进行了论述?从这几个方面又是怎样展开论述的?(3分)
(乙)阅读下文,回答问题(5分)
别董大
高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注释】①董大:指唐代著名的琴师董庭兰。②黄云:乌云。
10.“千里黄云白日曛”中的“曛”字在诗中的意思。(1分)
11.“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描写了怎样的情景?(2分)
12.诗的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友人怎样的情谊?(2分)
(二)现代文阅读(25分)
(甲)阅读《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一段文字,完成问题。(7分)
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也不必说鸣蝉
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
霄里去了。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
在这里弹琴。翻开断砖来,有时会遇见蜈蚣;还有斑蝥,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会啪的一声,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何首乌藤和木莲藤缠络着,木莲有莲房一般的果实,何首乌有臃肿的根。有人说,何首乌根是有像人形的,吃了便可以成仙,我于
是常常拔它起来,牵连不断地拔起来,也曾因此弄坏了泥墙,却从来没有看见过有一
块根像人样。如果不怕刺。还可以摘到覆盆子,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椹要好得远。
我不知道为什么家里人要将我送进书塾里去了,而且还是全城中称为最严厉的书
塾。也许是因为拔何首乌毁了泥墙罢,也许是因为将砖头抛到间壁的梁家去了罢,也许是因为站在石井栏上跳下来罢,„„都无从知道。总而言之,我将不能常到百草园了。Ade,我的蟋蟀们!Ade,我的覆盆子们!„„
13、根据选段内容给文段加一个小标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分)
14、从“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这个句式,来看第一段的写景顺序,表达最到位的是()(2分)A.从静景描写到动景描写。B.从概括全景到突出局部。
C.从美丽的植物到可爱的动物。D.从近的景物到远的景物。
15、选段多方面描写百草园的景色有什么作用?(2分)
16、童年生活是趣味盎然的,请模仿下面例句句式,根据自己的感受续写一句(2分)童年是追蝴蝶的嬉戏,童年是捅蜂窝的狼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乙)阅读文章,回答问题
想起那年读书时
---谷煜
真的,读书,是件特别好玩的事情。
十来岁,三年级,天不怕地不怕的感觉,不管生疏,常常和同学去串门。到了别人家里,是安静的,不声不响,微笑,直盯着土屋墙壁上的黑白报纸。那些报纸,是一些富裕人家不知从哪里弄来的,贴在墙上,给土屋一点美观,不至于到处露着暗灰的墙皮。有字,可读,真好。
看着看着,身子会趴下,因为,靠底下的一些字,实在是看不清了。而下面的报纸,往往是更旧一些,泛着黄色,伴随着一丝丝潮潮的味道。而于我,是温润,是隆重,闪着华丽的光,仿佛是琥珀。
慢慢读完一面墙,真畅快呀。
当时,除了课本之外,再也找不到书可读,偶然在同学家发现这样的“报纸墙”,自是欣喜若狂,也就有了这“串门”的雅好。
慢慢地,很多人知道我喜欢“读字”,便有人告诉我,谁谁那里有小人书,可以借着看看的。听了那些陌生的名字,哪里认识人家呀?怎么办?
便央求妈妈去借,大人总会和人家说上话的吧。
那时候的小人书,人人当宝贝的,自是不会轻易借出。便苦口婆心地求人家,一遍遍保证,不会弄丢的,不会弄脏的,不会弄扯的,一定按时还„„终于,在人家一遍遍的叮嘱里,在犹豫的眼光里,拿到了小人书。
抱着书,飞奔回家,小心翼翼放在床头一角,赶紧吃饭写作业,然后,扎在灯下,一声不吭,一页页,仔仔细细看过去。
夜,深了,抚摸着小人书,恋恋不舍地睡去,天亮,它就该物归原主了。
还有让人欢喜的,是过年放鞭炮,很多的鞭炮是用废弃的书本卷成的,鞭炮在炸开的刹那,很多带着字的碎片,仿佛一个个精灵,舞蹈着,纷纷而来。我笑着跑着去迎接着那些碎片,在碎片里,看到一个个的“断句”,或者几个词语,那种此起彼伏的文字阅读,仿佛海边的波浪,一波波的涌动而来,真好。
当然,也会有大的收获,就是包鞭炮的纸张是大一些的(有时放学路上也会捡到一张大大的报纸,然后一路开心),捡来,展开,抚平,偶尔会读到一段故事,也许没有开头,也许没有结尾,但有一些词:万水千山,碧波荡漾,寂静芬芳,花来衫里,影落池中„„它们,总像是春天拂过的风,暖暖的,通身清透。
拥有淋漓畅快的读书机会,是因为村里一户人家,做起了废品收购的买卖。他家的院子里,堆满了瓶瓶罐罐,纸箱书本。没有任何人邀请,我就成了人家的“座上客”,只要一有空闲,就跑到人家的院子里,那个小小的院落,被我一寸寸地丈量过了。也是在那个时候,我看到了一本本完整的杂志,一本本很旧很破,几乎还是繁体字的《西游记》《后唐演义》„„一路读起来,磕磕绊绊的,但总算能读过去。
坐在小小的院子里,有书天地,满心欢喜。
看不完的时候,要拿回家看,人家说不行。谁会无缘无故相信一个不认识的小姑娘呢?
怎么办?
偷呗。悄悄偷回家,连夜看,赶紧看。第二天去的时候,再悄悄把书放下,生怕人家发现找到家里来,那样,肯定会是一顿暴揍的。也会有晚放的时候,是因为看到了喜欢的地方,要抄下来,就会晚一些送过去。还好,一直没有发生血腥事件。
慢慢地,条件好了,来到乡里读书,可读的书多了起来。但是,却因为爱熬夜,受到了妈妈的限制。为了防止妈妈批评我,我钻在被窝里打着手电筒看,电池没得太快,也不是长久之策,就和妈妈打游击战。
那时候,没有雾霾,夜晚总是清亮亮的,我就盼着每个月的十五六,在月光下看,但眼睛看得疼啊,试了几次之后,也就放弃了。
月光下,窗台边,一股清凉,几声蟋蟀鸣的浪漫场景,却是在少年的记忆里,飘飘欲仙。
后来啊,读书的种类,读书的桌子,读书的茶台,读书的座椅,读书的场地„„慢慢丰富起来,读书的每一个刹那,都仿佛是时光滋养的花枝,慢慢开出耀眼的花来。
多年以后,到底还是因为这书,生出了一些灵性,鲜亮了人生。
蓦然回首,一路走来的读书时光,在阳光丽日里,散发着温暖、生动、可爱、亲切。一纸一片,在呼啦啦的青春里,依然于素色中呈现着夺目的光芒,素手拈花,好似故人来。
这好玩的读书往事,想想就笑意盎然,关乎经脉,关乎底气,怎不值得终生记忆?
17、给下列句子中划线的字注音(2分)
(1)生疏()(2)雾霾()(3)蓦然()(4)盎然()
18、作者回忆了“那年读书时”的哪些事?请简要概括。(4分)
19、下面句子的语言富有表现力,任选一个角度加以赏析。(4分)
抱着书,飞奔回家,小心翼翼放在床头一角,赶紧吃饭写作业,然后,扎在灯下,一声不吭,一页页,仔仔细细看过去。
20、作者回味一路走来的读书时光,写到“素手拈花,好似故人来”,句中的“花”指的是什么?这句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4分)
21、结合全文,写出你对文末画线句子的理解。(4分)
这好玩的读书往事,想想就笑意盎然,关乎经脉,关乎底气,怎不值得终生记忆?
三、名著与阅读(14分)(甲)名著阅读(5分)
首先,我让他知道,他的名字应该叫“星期五”,因为我在星期五救了他的命,而我这样叫他,是为了纪念这个日子。我教给他说“主人”,然后让他知道,这就算作我的名字。我又教他说“是”和“不是”,并且使他知道它们的意义。我拿了一个瓦罐,盛了一些羊奶给他,让他当面看着我喝,看着我把面包浸在羊奶里。然后又给了他一块面包,叫他照着我的样子吃。
22、选文出自英国小说家笛福的《 》(1分)
23、选文中“我”是如何改变“星期五”的?(2分)
24、原著中还有哪些情节给你留下深刻印象,请说明理由。(2分)
(乙)综合性学习(9分)
七年级二班的同学正在举行主题为“感受自然”的综合性学习活动,如果你也参加了这次活动,你能够完成下面的任务吗?
25、为了渲染气氛,需要在教室内围绕主题进行简单的布置,你打算如何布置呢?(2分)
26、王爽同学写了一段话作为“感悟四季”环节的开篇词,请你帮她补充完整。(3分)
人们都爱春天,爱她的百花齐放,温柔美丽;爱她的 ;人们都爱秋天,爱她的 ;
人们都爱冬天,爱她的。只要你心中充满了爱,一年四季,无论春夏秋冬,都是充满欢乐的好时光。
27、在“家乡风光美”的环节,同学们纷纷介绍自己家乡的自然风光,请你说两个自
己家乡的美丽的自然景观。(吉林省内就可以)(2分)
28、活动结束后,语文老师要求同学们以“感受自然”为主题办一期手抄报,你打算设计哪些栏目?(至少两个,本题中出现的除外)。(2分)
四、作文(50分)
题目1:请以《下次,我会做得更好》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内容具体,感情真挚,文体不限,不少于550字 题目2:读下面材料,按要求写一篇作文。
从前,有个鲁国人,擅长织麻鞋,他的妻子擅长织白绢。他们想到越国去居住,有人却对他们说:“你们将会贫穷不堪的。”这个鲁国人问他是何道理,那人说:“麻鞋是穿在脚上的,而越国人是赤脚走路的;白绢是做帽子的,而越国人是披发的。你们夫妻的特长在越国是无用武之地的,怎么能不穷呢?
要求:(1)内容具体,感情真挚,文体不限(诗歌除外),不少于550字(2)书写规范,美观(3)文中不得出现人物的名字。
七年语文月考答案
一、积累与运用
1、略
2、B
3、(1);(2)“漂泊”改为“飘逸”(3)因此(4)示例:没有原野的芬芳,可以有小草的翠绿。
4、略
二、阅读 5、6、略
7、告诫儿子修身养性,生活节俭,以此来培养自己的品德。
8、.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9、作者就学习和做人两个方面进行了论述;无论做人;还是学习,作者强调的是一个“静”字:修身须要静,学习须要静,获得成就也取决于静。把失败归结为一个“躁”字,把“静”与“躁”加心对比,增强了论述效果。
10、昏暗
11、围绕“满天阴沉沉的云,太阳也变得阴暗暗的,北风呼呼地吹,大雁在纷飞的雪花中向南飞去”作答,意思相近即可。
12、围绕“表达了对友人的劝慰和赞美之情,鼓励朋友乐观豪迈,积极进取”作答,意思相近即可。
13、五彩缤纷的“乐园”。
14、B
15、既写出了百草园的乐趣所在,也反衬下文三味书屋的枯燥乏味。
16、只要注意词性的对应、句式的相近即可。
17、略
18、①去邻居家读“报纸墙”;②借小人书读;③捡包鞭炮的纸读;④到废品收购人家的院子里读;⑤来到乡里读书,月光下读„
19、一连串动词,写出了我得到书的喜悦心情,及对读书强烈的渴求。
20、句中的“花”指的是书的意思,生动地写出了作者回忆了“那年读书时”的强烈震撼,表现了作者对读书的依恋。
21、总结全文,点明主旨,呼应开头,强化作者对读书往事的怀恋。
22、《鲁滨孙漂流记》
23、教他说话,教他吃面包、喝牛奶
24、略
25、在教室中张贴自然风光的图片;悬挂有关自然的古诗词条幅。
26、骄阳似火,热烈真诚;
果实累累,饱满充实;
雪花飘扬,纯洁无瑕
27、美丽的嫩江湾,向海自然保护区,28、示例:风景游览(主要介绍家乡美丽的自然景观);四季风光(主要介绍四季景色特点);习作园地(展示优秀的描写自然风光的作文)等
【七年级语文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参考答案】推荐阅读:
七年级语文第一次月考答案06-11
七年级语文第一次月考06-13
七年级语文第一学期期末试卷及答案11-03
七年级语文第一次月考阶段性反思07-09
七年级语文下学期工作总结08-27
七年级下学期语文组工作总结09-10
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教学工作总结07-08
语文七年级上册复习资料梳理及训练参考答案08-14
第一学期七年级语文备课组工作计划10-22
七年级上册语文月考0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