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教材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教案(精选6篇)
部编教材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教案 篇1
古诗二首
一、教学内容:
18、《古诗二首》。
二、教学目标:
1.认识12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认读生字组成的词语。2.训练学生行行朗读,字字思考,推敲诗文的意思;启发学生处处想象,揣摩诗的意境,体会诗人的感受。
3.指导朗读,要求在朗读中传达出对诗意的理解,对诗境的感悟。
4.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
三、教学重点、难点:
1.指导朗读,要求在朗读中传达出对诗意的理解,对诗境的感悟。
2.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
四、教学准备:
1、课前布置学生预习,了解诗歌的一些情况。
2、准备生字卡和相应的一些课件。
五、教学课时:2课时。
六、教学流程:
创设情境,展示目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检查自学情况——教师精讲点拨——课堂巩固训练——课堂小结拓展、提升。
七、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展示目标:
创设情景引入
1、出示课文插图,简述图意。
2、揭示课题。展示目标:
1.认识12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认读生字组成的词语。2.训练学生行行朗读,字字思考,推敲诗文的意思。
(二)自主学习,合作交流
自由朗读,初步感悟。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2、同桌互相读,互评
3、质疑,同学互答
(三)检查学生自学情况
再读课文,认识生字。细读课文,理解内容。自主学习,整体感知。(四)教师精讲点拨 熟读成诵,入情入境
1.过渡:让我们逐行研究,看诗句中哪些字表达“高”,哪些景象说明“高”。先看第一行。(课件出示3):危楼高百尺。(1)学生找出“高”和“百尺”。教师指出“百尺”表示很高,但不是实数。(出示“危楼”卡片)危楼是什么样的楼?“危”字怎么解释?
(课件出示4)学生查《新华字典》,危:①险;②损害;③高。从三个义项中找出一个合适的解释就是③。(板书:百尺 危)诗人站在高山上寺庙里的高楼中(教师给黑板画的庙加层楼),眺望窗外,会有什么样的感觉?(课件出示5):出示插图 高极了,真高啊,好像站到了天边一样„„(2)指导朗读这一行。第一行先写楼高,这样写—— 齐读:“危楼高百尺”。要读出楼的高。学生提高嗓音朗读。
一味提高嗓音,只能听见声音,不能听出意思。只要把“高”字读得高些响些。教师示范,再试一试。学生反复练习朗读。大家读出了心里对这个“高”字的感觉。
2.接着读第二行:(课件出示6):手可摘星辰 ...(出示“星辰”卡片)
(1)“辰”字典里说是“日、月、星的总群”,这里指什么? 指星,因为夜里无“日”,而“月”不适用“摘”。(板书:辰)请同学们用手势表示“手可摘星辰”。学生据诗意抬手摘星。
想象一下,摘星辰时手臂的动作,身体的姿态应该是怎样的? 应该推窗伸臂,斜势向天,这样才能摘星辰。
这是一种不可能实现的幻想,但是它却能形象地表现出高,大家朗读这句诗,想象诗人此时离天多近? 学生朗读。
(2)摘星辰本是难事,但诗人此时觉得很容易,从诗句中的哪一个字体现出来?(板书:可)从“可”字体现出来的。朗读时要读好这个“可”字。学生朗读强调“可”字。
这样可以表达出轻而易举地伸手就能摘到星,更加说明楼的“高”。3.指导第三、四行诗句。(课件出示7)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齐读第三、四行诗句: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1)这两行诗句联系紧密。现在你感到天上人和诗人之间距离多远? 相距咫尺。
(2)这也是诗人的幻想,但生动地表现了“高”;由此也可见诗人丰富奇特的想象。一齐来读好这两行诗句。体会一下该怎样朗读。
学生读得很响亮。
教师:好,你读得清楚,读出了“高”的气势。学生:高昂地读。
教师:你也读出了“高”的气势。再尝试用低沉的语气,(出示“恐”字卡片)要把“恐怕惊动他人”的心情读出来。(板书:恐)学生尝试用低沉的语气朗读。进一步体会诗句表达的含义。教师:好,读得有感情,读出了诗人的心情。现在同学们用上述两种读法各自练习朗读,要读出两种不同的语气,然后说说自己喜欢哪一种读法,为什么。学生尝试用两种方法朗读。4.在表情朗读的基础上,背诵、默写全诗。
5.小结:行行朗读、字字思考、处处想象是学习古诗的一般方法。要在今后学习古诗时继续使用,进一步掌握这种方法。
6、试着背诵
(自由背、同桌互背、有感情诵读。)(五)课堂巩固训练 认读生字,指导书写
1、集体认读生字,游戏形式巩固
2、出示要写的字 观察交流指导练习。
(六)课堂小结拓展、提升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试背诵。第二课时
(一)创设情境,展示目标
创设情境,1.师:今天,老师想带大家到草原去看看。(课件出示10)(课件出示:大草原图片并配乐)2.师:你看到了什么? 你想到了什么? 指名学生回答。
3.师:天蓝蓝,山高高,牛羊成群,多美的画卷呀!我们有说不完的话语来形容它、赞美它。北朝有人用简单的27字概括了我们说不完的话语,让我们来读读古诗《敕勒歌》吧!4.板书课题,齐读课题。(板书:敕勒歌)展示学习目标:
1.认识6个生字,会写5个生字, 认读生字组成的词语。2.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结合图画了解古诗的大致意思,感受诗中描写草原的无比壮阔及游牧民族的生活。想象四野苍茫的景象。
(二)自主学习,合作交流
1.自由读古诗,读准字音,结合注释,读通古诗。2.检 查 生字
(课件出示11)出示田字格课件:似 庐 笼 苍 茫(板书:似 庐 笼 苍 茫)3.多种形式认读生字
4.学生自读整首诗边读边想,你看到了些什么? 5.指名朗读,师生评议。(评议从读正确方面进行)
(三)检查学生自学情况 自由朗读,初步感悟
1、借助拼音,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2、学习要认的字
指名读,开火车读
3、同桌互读课文,互帮
(四)教师精讲点拨
.(课件出示12 图片)草原上,高高的青山下,有许多的蒙古包。(1)你看到了什么? 学生说出大意即可。
(2)诗中哪句是描写图中的内容? 指名朗诵
(课件出示12)在图片旁出示: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罩四野。自由读这4句,你有什么不懂的地方? 学生质疑。
老师针对课件讲述;(课件出示13)
敕勒是一种族名,敕勒川是这种族人居住的地方,它位于高耸云霄的阴山脚下。大家看图,这就是阴山,多么雄伟壮阔呀!看天空就像圆顶大帐篷,盖住了草原的四面八方。(3)谁愿意来读读这4句诗呢? 赶快试试吧!学生自由读,指名读。
师评:我听出来了,阴山可真高呀!真是“敕勒川,阴山下”。示范读第1、2句。
师评:草原可真大呀!“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示范读第3、4句。分小组赛读第1至4句。
2.诗人还看到了什么呢,自由读读最后3句。(课件出示14):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课件出示15 图片)
课件出示:风吹来了,草丛里露出许多的羊群。从图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小组交流。指名回答:谁愿意来读一读?
教师评价放在学生对诗的感受上。如:老师看得出你真的喜欢大草原!你把牧草吹弯了腰,让我们看到这么多的牛羊!大草原可真大、真美啊!(板书:草原的大、美)谁来说一说这几句的意思?
天地无边无际 风吹过去把草吹倒,看见了牛羊。
3.请大家把整首诗连起来读读,小组互相听一听,看谁读得棒,把掌声送给他。全班交流朗诵。
4.评比“背诵高手”,看谁能用最短的时间背下古诗。熟读成诵,入情入境
(五)课堂巩固训练 书写指导
(一)交流识记字形。
1、出示要写的字,认读
2、指名读,说说识计方法
3、范写临摹
4、练习写字
(六)课堂小结拓展、提升
1.今天我们学习《敕勒歌》这首诗,你一定有很多的收获吧!把你的了解、想法和你的好朋友说一说。
2.大草原就是—幅美丽画卷,赶快拿出你的纸和笔把它画下来吧!课外作业新设计 1.解释词语 似:。穹庐:。盖:。2.把这首诗带动作背给爸爸妈妈听一听。3.制作一期以“草原”为主题的手抄报。参考答案:
1.似:好像。穹庐:大帐篷。盖:罩。
八、板书设计
九、教学反思:
19、雾在哪里
一、教学内容及其说明 1.教学内容:第19课
二、.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读11个生字;正确书写8个字。正确认读“淘气、无论、岸边”等词语;正确书写“大海、海水、船只”等词语。
2、能借助生活经验理解课文;能读好含有多个短语的长句子;能想象雾淘气的样子、读好雾的语言。
3、感受雾的神奇,知道有雾时是怎么样的情景;能用“什么”说话;愿意留心观察自然、观察生活。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正确书写“躲、失”等字;读好含有多个短语的长句;能想象雾淘气的样子,读好雾的语言;能用“什么”说话。
难点:体会“甚至”在语境中的含义;能用自己的话说出有雾的时候是什么情景。
四、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课时:2课时
六、教学流程:
创设情境,“ 展示目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检查自学情况 ——
教师精讲点拨——课堂巩固训练 —--课堂小课结拓展、提升”
七、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展示目标
(一)生活导入,结合图片揭示课题。
1、回顾谚语:我们积累过识天气的谚语,能谈谈知道雾的哪些知识?(春雾风,夏雾晴,秋雾阴,冬雾雪。)
2、结合生活经验说说见过的雾是什么样的?(大雾弥漫;远处的景物模糊看不清;只能大约看到建筑物的轮廓;空气很潮湿等。)
二、自主学习,合作交流
师:请同学们自己高声读课文,一边读一边划出生字词,标出自然段,不明白的词语和句子做一下标记。
1、学生按老师要求自读课文。
【设计意图:让学生自主识字,读通课文。】
三、检查自学情况。
1、课件出示生字词:指读、开火车读、齐读。
2、质疑:学生不明白的地方提出来。(其他学生能解答的先解答,解答不了的问题教师可放在理解课文的环节中再解答。)
四、教师精讲点拨
1、学生自由练读雾说的几句话。“我要把大海藏起来。”
“现在我要把天空连同太阳一起藏起来。” “现在我要把海岸藏起来。” “现在,我该把谁藏起来呢?” “我要把自己藏起来。”
2、教师示范指导,前三句读出淘气的感觉;后两句读出思考后有了新主意的惊喜。
五、课堂巩固训练
指明同学理解大意。说说课文的内容。
六、课堂小课结拓展、提升 交流分享
第二课时
一、创设情境,展示目标
让学生自主识字,读通课文。
1、感受雾的神奇,知道有雾时是怎么样的情景;能用“什么”说话;愿意留心观察自然、观察生活。
二、自主学习,合作交流
(一)理解课文。
1、分自然段指读课文。
2、说说你们读了课文有什么感受?
三、检查自学情况
让学生在课文找出喜爱的段落。
四、教师精讲点拨
1、教师示范读,学生听读,并圈画出不懂的字词。展示云遮雾绕山的山川、云雾弥漫的树林等图片。(板书课题)
雾(大雾)(雾气)淘(淘米)(淘气)
顽(顽劣)(顽皮)于(于是)(终于)暗(暗中)(暗处)岸(上岸)(海岸)街(大街)(上街)梁(房梁)(上梁)甚(甚至)(甚于)至(至今)(至于)躲(躲藏)(躲避)
3、学生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检查读课文,指 导学生反复练习难度的句子,如第6自然段 雾把一切都藏了起来,什么都看不见了。
他躲在城市的上空,说道:“现在,我该把谁藏起来呢?”看来,再也没有可藏的了。借助拼音,自读词语。(1)第一组:“甚至、消失、藏起”,重点指导正音。(2)第二组:“桥梁、淘气、岸边、应该”。
重点指导识记:梁——为何有“三点水”有“木”(渗透自理);该——刻、孩(与形近字区别)。
4、默读课文,想一想淘气的雾都把什么藏了起来。
在交流中,引导学生发现获取信息的方法:雾说的几句话,分别说出了他依次藏起的东西。教师出示句式,指导整体把握:雾,是个又淘气有顽皮的孩子,它把„„藏了起来。要求学生用连接词把雾藏起了什么说完整。
五、课堂巩固训练
1、指导写字
2、整体感知课文内容,逐段学习课文,深入理解课文
六、课堂小课结拓展、提升
八、板书设计 九:教学反思
20、雪孩子
一、教学内容 :第20课
二、.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15个生字,能正确、美观地书写8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了解课文内容,感悟雪孩子的善良、勇敢,懂得当别人有困难时要勇于伸出援助之手的道理。
4、根据文本内容创设说话情境,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说话能力。
三、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学习生字,读准字音,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把字写正确、美观。
2、感悟雪孩子的善良、勇敢,懂得当别人有困难时要勇于伸出援助之手的道理。教学难点:
通过理解“瞧,太阳晒着太阳,他变成了很轻很轻的水汽。”和“飞呀,飞呀,飞上天空,变成了一朵白云,一朵美丽的白云。”这两句话,使学生知道雪会变成云,理解雪与云之间的变化过程。
四、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六、教学课时:2课时
七、教学流程:
创设情境,“ 展示目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检查自学情况 ——教师精讲点拨——课堂巩固训练 —--课堂小课结拓展、提升”
八、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展示目标
小朋友喜欢猜谜吗?老师给你们猜个谜,听清了:
白色花,无人栽,一夜北风遍天地,无根无枝又无叶,此花原从天上来。
(打一自然现象)
猜出来了吗?对,就是我们经常看到的雪(板书:雪)。
一个寒冷的冬天,下了一场大雪,房子上、树上、地上一片白。(播放动画)兔子一家没吃的了,兔妈妈要出去找吃的,她堆了一个漂亮的雪孩子,让他和小白兔一起玩。雪孩子和小白兔是怎么玩的呢?后来,还发生了一件什么事呢?请小朋友打开课本,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读一读《雪孩子》,如果遇到不认识的字,请把它圈出来,不理解的地方,打个问号。展示目标
1、认识本课15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二、自主学习,合作交流
师:请同学们自己高声读课文,一边读一边划出生字词,标出自然段,不明白的词语和句子做一下标记。
1、学生按老师要求自读课文。
【设计意图:让学生自主识字,读通课文。】
三、检查自学情况。
1、课件出示生字词:指读、开火车读、齐读。
2、质疑:学生不明白的地方提出来。(其他学生能解答的先解答,解答不了的问题教师可放在理解课文的环节中再解答。)
四、教师精讲点拨
1、自由阅读课文,提出要求。
(1)画出词语,圈出生字,标出自然段序号。
(2)读准生字读音,难读的字多读几遍。
(3)想一想:课文写了雪孩子的什么事呢?
2、生字过关。
(1)自由读生字:累、添、柴、烧、旺、渐、哎、呀、冒、烫、终、浑、淋、灭、激。
(2)带拼音齐读生字。
(3)开火车去拼音读,老师及时正音。
(4)学生齐读。
过渡:小朋友们的生字读得这么好,再来读课文,一定能读得更好。小朋友们有信心吗?老师相信你们一定能!
五、课堂巩固训练
指明同学理解大意。说说课文的内容。
七、课堂小课结拓展、提升 交流分享
第二课时
一、创设情境,展示目标 让学生自主识字,读通课文。
展示目标
1、能正确、美观地书写8个生字。
2、了解课文内容,感悟雪孩子的善良、勇敢,懂得当别人有困难时要勇于伸出援助之手的道理。
3、根据文本内容创设说话情境,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说话能力。
二、自主学习,合作交流
1、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师生及时评价、指导朗读(如学生读不好,教师相机范读)。
2、组织学生活动:雪孩子和小白兔是怎么玩的呢?后来,还发生了一件什么事呢?
三、检查自学情况
让学生在课文找出喜爱的段落。
四、教师精讲点拨
1、来到小白兔家,你看到了什么?
2、指导朗读第1-3自然段。
(1)自由读并感受这美景。
(2)这么美的景色,快读给你的同桌听。
(3)老师也想读一读这美景。
(4)齐读,用你的语言和动作表达出这美景。
3、自读4-9自然段,然后用你喜欢的方式向大家介绍发生了什么事。
4、指名读,边读边猜:雪孩子看到小白兔家着火了,心里怎样想?雪孩子是怎样跑的?小白兔看到雪孩子为了救自己而化了,心里怎样想?
5、多么善良、多么勇敢的雪孩子,讨论:你觉得要读出什么样的语气,来表达你心中的感受?(高兴的语气、伤心的语气„„ 学生各抒己见)指名朗读并评价。其他小朋友呢,你们同意谁的意见?(生再次朗读,全班仿读、齐读)
6、小组选择喜欢的形式读,评价。
7、总结:刚才小朋友们分别是站在雪孩子和小白兔的角度上来理解的,所以你们的想法都是正确的。现在大家就根据自己的感受,有感情地朗读这几段。
五、课堂巩固训练
指导写字
1、出示:“唱、赶、旺、旁、浑、谁、轻、汽”
(1)指导学生观察写法,说说怎么记住它们。
(2)书空这8个字的笔顺。
2、打开“优教学生字”,进一步讲解生字的意义与写法。
3、学生临写生字。
六、课堂小课结拓展、提升
八、板书设计 九:教学反思
语文园地七
教学目标:
1、通过认识熟悉的事物认识生字,认识生字椰、壳、漠、骆、驼、骏、悬、崖。
2、认识象声词,了解他们的作用,并能根据句子的意思选择恰当的词语。
3、了解关于天天气的成语,并感受天气的变化莫测。
4、了解拟人句的特点,并能试着说一说拟人句。
5、联系生活实际,观察图画。
6、培养学生通过合理想象,完整讲述故事的能力,并能将讲述的故事用通顺的语言进行描述。
7、通过对比,识记容易写错的生字。培养学生归纳、整理易错字的习惯。
8、熟读并试着背诵《数九歌》,了解冬至过后的数九节气。体会人们向往、热爱春天的情感,感受生活的美好。
9、自由阅读《数星星的孩子》,学习张衡从小善于观察和思考的好品质。
10、继续深化学生对阅读重要性的理解,激发对读书的思考和热爱。课前准备:
1、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
2、制作生字词卡片。(学生)课时分配:四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识字加油站。
1、请孩子们借助拼音读一读、认一认。
2、读一读:自由读、同桌读、开火车读、全班齐读。
3、按一定的标准将这些词语分类。
4、师:你们觉得我们国家的汉字有趣吗?
第一步:确定所要查的字的部首,数出这个部首有几画。第二步:在“部首目录”里找出这个部首所在的页码。第三步:按照页码,在“检字表”中找到所查字的部首。再数数除去部首还剩几画,就到相应的位置找到所要查的字和在正文中的页码。第四步:按照页码,在正文中查到所要查的字。观察它的拼音和意思及组词等。
(2)、按照刚才的方法,学生自行动手查:亏、申、丹、州、乃。如果有不会查的,可以请教老师或同学帮忙。
(3)、同桌交流。(4)、全班交流。(5)、总结方法。(6)、学习拟人句。
1、自由读句子。
①“我要把自己藏起来。”雾把自己藏了起来。
②风拿了我的毛巾跟手帕,擦过了汗,都扔到地上了。又拿了妹妹的圆帽子,当作铁环滚走了。
2、你感觉这些句子有趣吗?有趣在哪些地方?
3、感受句子的特点:把雾和风当作人来描写,赋予它人的动作或思想感情,这就叫拟人。运用拟人,不仅可以使描写的事物生动形象,而且能鲜明地表现作者对所描写的事物的感情。
4、我也来写写拟人句。
5、请同学汇报交流。
三、教师总结并布置作业。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师:这节课,我们进行看图写话的训练,课后我们将选出我班看图写话小能手,你们有 信心写好吗?
二、看图说词语。
1、(课件)出示图片:
师:请你仔细观察图画,然后说一说你想到了哪些词语?
生:学生观察后,说一说想到的词语。
师:同学们积累的词语真多!你们一定能完成这次写话训练。
三、看图写话指导。
师:在写话之前,我们要了解写话的要求。
出示写话要求:仔细观察图画,图上画的是什么时候,在什么地方?有哪些动物?他们在干什么?想一想他们会说什么?请用几句话把图上意思连起来写一写。学生读一读,并说一说有什么要求。
师:在黑板上板书:时间、地点、动物、事情、想像。
师:在写话前,我们要仔细观察图画,观察时要注意观察的顺序。
(一)指导观察图画。
师:我们的观察顺序是:整体--部分--整体。
师:观察整幅图画,你能给这幅图定个题目吗?请你把它写在练习本上。
生:学生汇报。
师:看了图画,你知道图上画的是什么时间?谁想出哪些表示时间的词语,说一说。学生说。(有一天)
师:图画画的是什么地方?请你说出表示地点的词语。学生说。(平板电脑旁)师:图上有哪些动物? 生:猫和老鼠
师:图上的老鼠在做什么?请你说出来。学生说一说。(玩电脑)师:这时猫在哪里?
师:想一想老鼠此时的心情怎样?
(二)指导写话。
师:下面我们进行写话训练,就以《猫和老鼠》为题写一写。师出示例句:
有一天,老鼠在()玩,老鼠正玩得(),这时,电脑里(),老鼠见到猫,()。师:说得真好!
师:让我们一起读例文。生:齐读。
师:写完整一段话,要注意交代清楚什么?
生:看板书说一说。(时间、地点、人物、事情)
四、学生看图写话。
1、写话。
2、师巡视,并指个别指导。
3、指名读一读写的话。
五、小结。
师:这节课同学们可认真啦!学到了看图写话的好方法,让我们说一说看图写话要注 意什么。
生:看板书说一说。
师:同学回家后,继续写好看图写话,我们下节课评出看图写话小能手。
第三课时
一、谈话引入新课。
1、师:你们平时经常写错字吗?遇到容易写错的字你们是怎么处理的?是一直让它错下去?
2、全班交流。
3、师:今天我们将学习解决易错字的方法。
二、展示台
1、看看其他同学是怎样处理易错字的,一起来看看吧。
棉被---泼水纸巾---低头 带领---展现战士---土地 散步---南瓜今天---口令 带领---穿戴果园---圆心 以后---已经汽水---气体 再见---正在心情---晴天
2、读一读,把平时你也容易写错的字圈起来。
3、你也学学书上的办法将这里边到再在你还容易写错的字也单独记下来,时刻提醒自己。
4、给你们5分钟,将你们平时容易写错的字在笔记本上用相同的方法记下来。
5、同学们展示自己收集的易错字,提醒其他同学。
三、日积月累
1、出示数九歌。
2、学生自由读一读,借助拼音把数九歌读通读熟悉。
3、再读数九歌:自由读、同桌读、分男女读、全班齐读。
4、简要理解数九歌的意思。
5、试着背一背。
四、老师总结,布置作业。
第四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你们数过星星吗?你觉得满天的星星怎么样?
2、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数星星的孩子》。
二、初读课文。
1、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然后给课文每个自然段标上序号。
2、检查初读,指明分段读课文。师:如果请一个小朋友读一个自然段要请几位读?
三、研读课文
1、读了课文,现在知道数星星的孩子是谁了吗?(出示词卡:张衡)
2、你们从哪里知道的呢?(出示最后一段)自己读读这段话,你知道了什么?汉朝:汉朝距离现在已经有1900多年的历史了。(板贴词卡汉朝、天文学家)
3、现在你能用上这几个词语来介绍一下张衡吗?自己试试看。
4、那张衡是怎样数星星的?请你默读课文,边读边画出有关句子。
出示:一个孩子坐在院子里------一直数到了几百颗。
5、我们要来演一演张衡,也来数一数星星。要想演好,必须先好好的读这句子,一边读一边想该怎么演?
6、现在我是奶奶,谁愿意做张衡来表演?请一个小朋友来给他配音,来读读这句话,其他小朋友来做导演,导演更厉害,你要根据这两个句子,来看看他哪些地方演的好?哪些地方不够好?(放两把椅子)生表演,评价(重点指导:仰、靠、数,相机板书)请你再来演一演把。导演们来给他配音。
7、我们读书的时候就应该养成边读边想边圈圈点点的好习惯,请大家在课文的这些表示动作的词语下面加上点。
8、现在让我们来到1900多年前的汉朝,然我们一起来做张衡数星星。
师:晚上,满天的星星像无数珍珠撒在碧玉盘里。张衡坐在 院子里,靠着奶奶,仰起头,指着天空数星星。(张衡,开始数吧。)
9、你数到了几颗?你觉得怎么样?你觉得张衡数的怎么样?那张衡不累吗?为什么还在数?朗读。
四、老师总结。
部编教材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教案 篇2
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是什么?要说清楚这个问题, 我们必须首先厘清语文学科的核心目标和语文课的核心任务。夏丏尊、叶圣陶先生都曾说过:“中学里国文科的目的, 说起来很多, 可能最重要的目的只有两个, 就是阅读的学习和写作的学习。”就语文学科的核心能力, 钱梦龙先生也早有论述:“语文教学到底是干什么的?一言以蔽之曰:指导学生准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我们认为, “学会读书, 学会作文”既是语文学科必须达成的核心能力目标, 也是学生通过学习语文应该养成的核心素养。部编教材紧紧抓住这两个核心要务, 按主题组元, 从语文的具体现象出发, 以阅读与写作的操作流程和逻辑顺序编排, 双线交织, 整体推进, 具有高度的综合性、实践性和引领性。在试教中, 我们也紧紧围绕这两个核心素养, 读懂教材, 开掘资源, 形成每个老师自己的语文教材。
一、在继承与创新中, 找准“学会读书”的角度
重视阅读是文选教材的特点, 新教材在继承这一传统优势的基础上, 做出了很多新的尝试。
第一, 新教材仍然采用文选式, 但是选文更加注重学生角度。如新增篇目《窃读记》《动物笑谈》都极富儿童情趣, 《植树的牧羊人》《穿井得一人》《诫子书》都非常适合学生阅读, 并能带给学生生活的感悟和人生的启迪, 在试教中都有很好的学习效果。
第二, 新教材仍然采用主题组元, 但主题编排更加集中合理。如七年级上册六个单元的主题分别是亲近自然、体味亲情、学习成长、人生追求、人与动物、联想想象, 主题呈现阶梯递进的特征, 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新教材将文言文学习、古诗词学习以及课外古诗词诵读也都编入单元模块中, 而且基本扣住单元主题, 极大地提升了单元主题的集中度。教师应利用这种编排优势, 引导学生在同一主题之下比较学习和感受不同的表达方式之美、不同的文学形式之美。
第三, 新教材强化课型意识, 将单元课文按课型分为“教读”和“自读”。此前的教材按照阅读方式分为“精读”与“略读”课文, 这是按阅读方法分类。从教学的角度来看, 按照课型分类更有利于教学实践。新教材还为自读课文编排了旁批, 并在课文旁大面积留白, 这样编排既是示范性批注, 也给学生随文批注留下了大量的空间;教读课课后练习是“思考探究”“积累拓展”“读读写写”, 而自读课则只安排了“阅读提示”和“读读写写”, 体现了两种课型不同的学习方式和教学要求。教师应建立清晰的课型意识, 从教学目标来看, 教读课就是“导法学法”, 自读课就是“知法用法”, 两种课型之间是“导学”与“反刍”的关系, 教师既不能张冠李戴, 也不能越俎代庖。
第四, 新教材注重阅读积累, 通过勾连与拓展巧妙延伸到课外。在课外阅读这一点上, 课文采取了多种策略将学生的学习从课内延伸到课外。一是积累读。如课文《<论语>十二章》是旧教材中的课文, 但新教材编写中在“积累拓展”部分给学生举出“不耻下问”“当仁不让”“诲人不倦”“后生可畏”“温故知新”等从《论语》中演化并固定下来的成语, 让学生课外搜集一下类似成语。二是拓展读。如课文《动物笑谈》, 在课后“阅读提示”中就明确提出:“课文是从《所罗门王的指环》一书中节选的, 课下不妨把这本书找来读一读。”三是比较读。如课文《猫》, 在“积累拓展”部分明确提出请学生阅读夏丏尊的《猫》、靳以的《猫》和王鲁彦的《父亲的玳瑁》, 与课文进行比较, 体会各自作者的思想感情。无论是新增课文, 还是旧课文的重新编排, 对学生的课外阅读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四是名著导读。新教材把名著导读直接编入单元主题学习中, 如第三单元后面编排了名著导读《朝花夕拾》, 实际上本单元编入了《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在学习完这一篇以后, 再读《朝花夕拾》, 以达到“学一知类”的目的, 是课内学习的有效延伸与拓展。五是自主阅读。新教材在“名著导读”后还增加了“自主阅读推荐”, “名著导读一”推荐的是林海音的《城南旧事》和沈从文的《湘行散记》, “名著导读二”推荐的是屠格涅夫的《猎人笔记》和李汝珍的《镜花缘》。新教材在阅读内容的设计上形成了一个以教读为核心, 逐渐扩展的涟漪状阅读阶梯, 通过课内教读让学生学而得法, 通过积累读让学生学有所获, 通过自读批注让学生学而反刍, 通过类文联读让学生学有所悟, 通过拓展导读让学生闻一知十, 还为学而不厌的学生准备了“自主阅读推荐”。对于这些匠心独运的设计, 教师要绘制图谱, 列出书单, 明确每一项阅读活动的目标, 分层指导, 分类安排, 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
第五, 新教材注重学法指导, 阅读方法指导散点穿插于教材各处。新教材对阅读的重视还体现在阅读方法指导上, 其阅读要求、阅读方法指导与阅读内容适配且自成体系, 具有很强的指导性和可操作性。如七年级上册第一、二单元为朗读, 第三、四、五单元为默读, 第六单元为快速阅读;七年级下册第一、二单元为精读, 第三单元为熟读精思, 第四单元为略读, 第五单元为比较读, 第六单元为扫读。这些系统的阅读方法本身就有很强的学科价值, 而且教材在每个单元的单元提示中对这些读法还提供了明确的指导建议, 在每篇课文的预习提示中又有更加具体的指导与建议。不仅如此, 在名著导读中还辟出专门的“读书方法指导”, 对学生进行系统的读书方法指导。如七年级上册名著导读“《西游记》:精读和跳读”、七年级下册名著导读“《骆驼祥子》:圈点与批注”, 从标题上就提示出了读法建议。其实, 朗读、默读、思读、速读、精读、略读、跳读、扫读等都有其特定的方法和技巧, 教材通过穿插、点染、提点、批注等多种方式进行提示与讲解。如第一单元要求“重视朗读课文”, 接下来就给出了“把握好重音和停连, 感受汉语的音韵之美”的具体要求, 接着在第一篇课文《春》的课后练习第5题中运用题注的方式对重音和停连进行了解释。这些正是新教材的系列化、细致化和明确化的体现。当然, 就阅读方法而言, 有“大法”, 也有“小法”, 这就需要教师在“大法”的指引下, 开掘出更具操作性的“小法”。笼统地说, 朗读还不具有操作性, 我们又开发出学读、析读、品读、评读、听读、演读等多种课型;就品读一项来说, 我们又明确而细分教学角度, 仅拿第一单元品读角度来说, 就分为品用词之美、品句式之美、品修辞之美、品层次之美、品描写之美、品情景交融之美、品韵律节奏之美、品结构章法之美等。
有一些教材中提到了方法, 但并不全面完整, 也不够深入细致。例如, 新教材对“重音”和“停连”进行了注解, 但是, 我们知道, 朗读的方法绝不是这样的概念讲解就能掌握的, 还需要进一步的细化与开掘。仅就停顿而言, 我们就提出了“顺应标点的停顿”“显示层次的停顿”“指向强调的停顿”“区别语义的停顿”“表达音节的停顿”等。新教材有很多语文学习方法的指导, 但呈现的方式各不一样, 有的在单元导读中, 有的在随文批注中, 有的在课后练习中, 有的在综合性学习或写作指导中。这种散点多元、疏密互见的编排, 是教材编写的艺术, 教师就需要对之进行发现、连缀、补充、拓展、完善。例如, 朗读方法除了停顿、重音, 我们还通过小专题、小讲座的形式补充了语速、语流、语势、语调等知识和训练方法。
二、在整合与拓展中, 找到“学会写作”的门径
在阅读与写作分编多年之后, 人们逐渐看到了分编教材的弊端, 所以, 人教版课标教材就开始尝试添加写作指导的内容, 这一次部编教材在写作指导这一块有了突破性的进展。
第一, 阅读、写作双线交织, 更加注重读写结合。新教材在课标修订版的基础上进一步强化了对写作的重视, 而且单元作文实践的设计与单元主题基本一致, 体现了读写融合的思路。如第一单元主题是“亲近自然”, 单元作文实践第一题就是写季节变化的描写片段, 第二题又建议写“新的校园, 新的环境”或者“校园里有这么一个有趣的地方”, 都属于环境描写的写作要求, 体现了读什么就写什么的理念。再比如第五单元写作主题是“如何突出中心”, 在作文指导中, 编者结合《猫》这篇课文谈一线贯穿的方法, 再结合《猫》讲解安排主次和详略的方法, 然后以《鸟》为例谈开篇点出中心的方法, 又以《狼》为例谈结尾以议论的形式点题的方法。这样“跟课文学写作”的理念有利于学生积累语料, 现学章法, 模仿名作。
第二, 作文与学生生活相匹配, 更加注重生活价值。新教材在单元主题安排上富有生活的逻辑, 所以在作文主题的安排上也与时令合拍, 体现了过什么生活写什么作文的思路。如第一单元作文实践第一题:“片段写作:9月份, 由夏入秋, 天气转凉, 气候不同了, 自然景物、人们穿戴等方面也相应发生了许多变化。你注意到了吗?到生活中去细致观察、体验, 选取一个场景, 写一段文字, 描述这些变化。”还有第二单元写亲情故事, 第三单元写熟悉的同学或者偶像, 第四单元多事写一人, 第五单元写“餐桌前的谈话”等, 都是与学生初中生活合拍的一种合理安排。
第三, 作文与学生认知水平相适应, 更加注重序列化。作文教学究竟有没有序列, 是否存在着科学通用的序列呢?章熊先生认为, 写作是社会生活和个人感受在书面表达方面的反映, 它与写作者的经验密切相关。这是一个变量, 是随机的、不可预制的;写作教程所能定型和相对序列化的只能是它的技能部分, 它不可能覆盖写作教学的全部。一语道出了作文教学序列化的难点所在, 也道出了各个教学序列化尝试的病因所在。新教材最难能可贵的是做出了这种序列化尝试, 七年级上册的作文主题:“热爱生活, 热爱写作”“学会记事”“写人要抓住特点”“思路要清晰”“如何突出中心”“发挥联想与想象”从收集素材到用好素材, 再到写得有特点、写得有思路、写得有中心, 这就是按照作文成文的一般顺序安排的一个很有逻辑的序列。新教材在每个单元写作指导上也是有序列的, 如第一单元作文指导:第一步是“放下畏难情绪”, 第二步是“学会观察生活”, 第三步是“选择有意义的素材”。这些都是符合作文学习规律的序列化作文指导。
第四, 方法指导散点渗透在教材中, 更加重视梯度性特点。第1课《春》课后练习第3题:“你怎样理解这些比喻句?你还能发挥想象, 另写一些比喻句来描绘春天吗?”第2课《济南的冬天》课后练习第5题:“借鉴课文的某些写法, 就你家乡冬天的风景写一个片段。注意抓住特点, 不少于200字。”第3课《雨的四季》在“阅读提示”中提醒学生:“这段文字从视觉、听觉、嗅觉的角度描写雨后的世界。”这些练习题设计既是写作思维的任务, 更是写作方法的指导。结合本单元主题写作来看, 这些设计也是后面的作文任务的片段练习。教师要善于捕捉这些散点, 把它连缀起来, 形成自己的作文梯度训练教程。
第五, 写作要求丰富多元, 更加注重多体写作。以第五、六单元为例, 第18课《鸟》要求学生仿照《猫》和《鸟》中描写动物外形、动作、声音等方法, 为熟悉的动物写一个“素描”———即为“绘画写生式”写作;第20课《狼》要求学生发挥想象, 充实内容, 增加对人物语言、动作、心理等描写———即为“五官刻画式”写作;第21课《皇帝的新装》要求学生改编为课本剧———即为剧本创作;第22课《诗两首》要求学生选择某一个天体, 发挥联想和想象写一首小诗———即为诗歌创作;第24课《寓言四则》要求学生对某一则寓言重新设计情节, 赋予新的寓意, 改写成一篇新寓言———即为寓言创作。从这些不同的练笔要求可以看出, 新教材丰富了学生的写作体裁, 包括传统记叙文写作、剧本、诗歌、寓言等。同时, 新教材注重培养学生的篇章结构意识, 在篇幅上, 从片段描写到小故事再到剧本。此外, 新教材还详细规划了学生写作技巧的梯度化要求, 如第五、六单元作文技法要求是:抓住某个动物特征素描写作———细致刻画人物描写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联想和想象能力———大胆在原作基础上改编, 可以颠覆原作进行大胆再创作。
总的来说, 新教材在读写结合上做足了功夫, 无论是单元写作还是课后练笔, 都充分结合单元课文来设计写作教学和练笔, 要求明确, 层次清晰, 可操作性强。
部编教材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教案 篇3
关键词:部编辑 ;语文 ;注释; 通假字
2016年审定的“部编本”初中教材,伴随着新一轮的教改于2016年秋季开学正式使用。这是一部接地气的语文教材,已经使用在广大师生中受到很高的评价。从人教社到各地教育局、教研室都组织了多种形式的培训和学习活动,帮助广大教师更好地了解和使用教材。在学习过程中我们发现几个课下注释于前几套教材存在着一些差异,在此我本将其中两处拿出来讨论一下。
一、不,同否
“部编本”上册第八课《<世说新语>两则》中第二则《陈太丘与友期行》课下注释⑦注解“尊君在不”句时,解释“不”为“不,同‘否。”而在2001年审定的初中语文教材中同样选取了该篇,在注释改句时将“不”解释为“不,通‘否句末语气词,表询问。”两套教材分别用“同”和“通”两种不同的说法。
“同”和“通”是文字学上的两个术语,分别表示异体字和通假字 。下面我们试着从字形的角度来讨论一下两个字的关系。
“不”《说文解字》载“不,,鸟飞上翔不下来也。从一,一犹天也。象形。凡不之属皆从不。”段玉裁注释为“像鸟飞去而见其翅尾形。”“凡云不然者。皆于此义引申假借。”结合说文和段注来看,“不”是从地面仰视角度看到的鸟飞行的形象,假借为当否定词用的“不”字。这种解释看似合理却也有一些问题。我们检索更高的字形《甲骨文编》中收录“”,《金文编》中收录“”等字形。从字形看像“上面象花蒂的子房,下面象花蕊下垂形。”其本义应该为:萼足。例如《诗·小雅·常棣》:“常棣之花,鄂不韡韡。”郑笺:“承华者曰鄂。”在使用过程中因为音近假借来表示“不”的含义。
“否”《说文解字》载“,不也。从口从不。”段玉裁注释为“会意。不亦声。”即从口从不得意的一个会意字,也就是徐锴所说的:“不可之意见于言,故从口。”就其产生的年代来看,检索字形甲骨文中尚未见到“否”字形,金文中可见到几个字形如“”。可见其产生年代应该晚于“不”字形。
从音韵角度上看“不”为“帮母尤韵”,“否”也为“帮母尤韵”,可见二字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是同音的。清代历史学家﹑汉语学家钱大昕首先提出的第一条汉语声母演变规律,“古无轻唇音”,是说上古时期的唇音声母只有“帮”组“重唇音”声母,没有“非”组“轻唇音”声母,就是只有双唇音声母“帮”、“滂[p']”、“并”、“明[m]”,没有唇齿音声母“非[pf]”、“敷[pf‘]”、“奉[v]”、“微[w]”。这种变化应该产生在中古以后。
由上可推知,“不”字形的造字义为花蒂的子房的象形造字,因为字音相同假借来表示否定含义的“不”;然后又新造专门用来表示否定含义的会意字“否”。这两个字形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并行使用,随着语音的演变在中古以后“不”字形分化为二:一为表不会、不是等含义的“不”;一为表示“不然,不是这样”含义的“否”。在此基础上意义虚化为句末语气词,表示一种询问的语气。两个字在语音上相同,意义上相近,且有同源关系,因此不应该将两者归为通假字,在表示“否定”这一含义上两者之间有着先后的顺序,并且在“否”字形产生之后,“不”字形很少用来表示这一含义,只是在文献中出现,因此两个字形之间应该是古今字关系,“不”为“否”的古字,“否”为今字。
二、说,同“悦”,愉快
“部编本”上册第12课《<论语>十二章》课下注释④注释“不亦说乎”时将“说”解释为“说,同‘悦,愉快。”而在而在2001年审定的初中语文教材中同样选取了该篇,在注释改句时又先后两种说法:第一版解释为“说,‘悦的古字”;第三版解释为“‘说通‘悦,愉快。”
“说”《说文解字》载“,释也。从言兑。一曰谈说。”段玉裁注释“说释者、开解之意。故为喜悦。”“此从言兑会意”。检索暂无更早的字形。
“悦”《说文解字》未收录,为从心,说省声的形声字。
“兑”《说文解字》载“兑,說也。从儿聲”,甲骨文、金文中可见“兑”字形,如 。从时间上来说“兑”字形产生时间最早,然后是“说”字形,在之后是“悦”字形。
从意义角度来看,“说”为“此从言兑会意”的会意字,从“兑”字中得到一部分意义,从儿,从口,八象气之舒散。从儿从口即“兄”字。上为“口”,下为匍伏的人,象一人在对天祈祷。长兄即长子,是带领子弟们向上天、向祖先祷告的人。“兑”为长兄祷告时口中说话、出气的形状。祷告要说话,要把事情告诉给上天或者鬼神,取悦于鬼神,并希望鬼神能够赐福于人。所以将其与“言语”的“言”组合会意出新字形“说”。“说”字形自产生之初,就有了祷告的过程“说话”和祷告的结果“愉悦”两个方向,也就同时兼有两种含义,再加上“说”字形还肩负着“说服”这一含义,身兼数职。
为了表意明确在“说”的基础上增加“心”表示心情方面,也就是祷告的结果,使鬼神“愉悦”。从自行演变角度看“说”与“悦”存在着先后的产生顺序,而且在“悦”字形产生之后,“说”字形基本上不在表示“愉悦”的含义,只在文献中存在。
因此“说”与“悦”两个字形在表示“愉悦”这一含义的义项上应该是古今字的关系,“说”为“悦”的古字,“悦”为今字。
由此来看几套教材中关于“说”的解释2001年审定的第一版应该是更准确的,后几版以及“部编本”的解释是欠妥当的。
三、结语
“不”与“否”,“说”与“悦”两组字在产生时间上存在着先后,在特定义项上新字形产生之后,旧字形的这个义项逐步消失,最后只保留在传世文献之中,因此这两组字均应该为古今字关系。“部编本”教材对这两组字的解释是欠妥当的。
参考文献:
[1]许慎.说文解字[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1.
[2]段玉裁.说文解字注[M].南京.凤凰出版社.2007.
[3]语文(初中)[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年第一、二、三版.
部编七年级语文第一单元作文教案 篇4
让我__________ 这
教学目标:
1、借鉴第一单元的描写人物的精神的方法,训练人物描写。
2、努力学会选择有意义的主题作为文章思想。教学重点:
学习第一单元的选材、描写的方法。教学过程:
一、导入
你能回忆下在本单元中从文章的结构、选材、写作方法等角度都有哪些技巧呢?(指答)
二、合作明确:
形式上:小标题、空行、过渡句(段)。
选材:典型的事情——大或小表现人物的内在的精神(平凡或伟大)。
方法:细节描写(语言、肖像、动作)(《邓稼先》)
直接和间接描写(《孙权劝学》)
环境描写表现人物的精神(《吊古战场》)
三、作文步骤:
1、把题目补充完整;注意后横线填上的词语揭示是文章的主题,必须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3、选择自己熟悉的人或事;
4、借鉴上述的作文技巧;
这件事真让我惭愧
每当我想起这件事,脸马上就红到脖子根。
那是一个寒冷的冬天,滴水成冰,大地都冻得硬硬的。
该上操了,我真不想去,可是有什么办法呢?我缩着脖子琢磨起来。忽然,我想起前几天老师同意肚子疼的王军不上操,便装起病来。我右手抵住肚子,左手放在桌子上,脑袋垂得低低的,嘴里不停哼哼叽叽。这时正好班主任老师在收课本,见我这副模样,便关切地问:“牛捷怎么啦?不舒服吗?”还用手摸摸我的额头。我装作痛苦的样子点点头。老师亲切地说:“你别上操了,在教室里好好休息一下。”我的心落了地,好容易躲过去了。我隔着窗子看见同学们迎着大风做操,心想,这鬼天气真够冷的。可是不知为什么心里总有点不自在。
下了操,同学们围着我问这问那,有的问:“你肚子还疼吗?”有的说:“你揉揉就不疼了。””我见此情景,忙把头枕在一只膀臂上,眉头紧紧的皱着;另一只手不停地摸抚着胃部,一会儿揉揉裤腰,一会儿牙关咬紧用手抵着胃部。见到同学们围聚到身边,我越发装得伤心了,两眼颤颤得发愣,嘴张开连续地抽泣着,就像一只小喇叭翘挂在脸上,鼻翼一吸一吸的,似乎眼泪与鼻涕都要淌下来。一位同学着急说:“要不,送上医院吧!我哭嚷着只摇头:“不要紧的,不要紧的。”整个课间,同学们都出去玩了,我怕露馅,忍住了发痒的脚,没敢离开自己的座位。
上第四节语文课时,老师讲得非常生动,我是个爱发言的人,竟忘了“生病”忍不住举起手来。当我答对了老师的问题时,老师不仅表扬了我的答案正确,还说:“你们看牛捷同学,有病了,还这么积极回答问题,你们要向牛捷同学学习。”听了老师的话,我心里真不是滋味,似乎醋瓶在心中反倒了,酸酸的、胀胀的。
放学了,该我们组值日劳动。老师对我说:“今天,你就别值日了。”“老师,我……”还没等我说完,老师忙说:“别过意不去,你不是有病吗?回家休息去吧!”老师的关心使我心理像打翻了五味瓶,真不是滋味。我背起书包,拖着沉重的步子走出了教室。
部编教材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教案 篇5
【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诵读课文,感受春天的“新、美、力”,把握作者的情感。
2.学习作者细致观察、抓住特征多角度描写景物的方法。
3.学习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的运用。
4.培养热爱自然、欣赏自然、积极进取的生活态度。
【学习重点】
1.学习本文准确生动的用词,体会作者清新自然的语言风格。
2.学习作者抓住景物特点,多角度、按顺序描写。
【学习难点】
1.学习作者抓住景物特征,深入细致地多角度观察景物的方法。
2.体会本文构思精巧,结构严谨的写作特色。
第一课时
【助读资料】
1.作者简介
朱自清(1898—1948),原名自华,号秋实,字佩弦,江苏扬州人,散文家、诗人、学者。著有诗文集《踪迹》,散文集《背影》《欧游杂记》《你我》等。其散文以朴素缜密、清隽沉郁、语言洗练、文笔秀丽著称,极富真情实感。散文代表作有《春》《荷塘月色》《背影》等。
2.背景透视
本文写于1928年到1937年之间。这段时间,朱自清在清华大学边任教边研究学问,工作顺利,家庭生活和谐,他的心境较为平静恬淡。作者写此文时已没有创作初期那种淡淡的哀怨情调,而是鲜明地表现出新鲜的格调和欢乐的情绪。在大自然中,他发现了美和希望,于是欣然写下了此文。
【预习导学】
一、基础积累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酝酿()
抖擞()应和()
黄晕()
liáo()亮hōng()托
朗rùn()wǎn()转
2.给下列多音多义字注音并组词。
()
()
(1)涨
(2)散
()
()
()
()
(3)晕
(4)藏
()
()
3.根据解释写出相应的词语。
(1)欢欢喜喜的样子。()
(2)呼唤朋友,招引同伴。()
(3)比喻姿态优美。()
(4)舒展、活动。()
(5)明朗润泽。()
(6)各种气息在空气里,像发酵似的,越来越浓。()
(7)春是一年的开始,应该把全年要做的事尽早安排好。()
4.修辞手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
B.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C.鸟儿将窠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
D.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
5.从括号里选出恰当的词语,填在横线上。
(1)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________(闹 飞)着。
(2)小草也青得________(刺 逼)你的眼。
(3)山________(湿润 朗润)起来了。
(4)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________(衬托 烘托)出一片________(安静 寂静)而和平的夜。
6.填空。
(1)《春》的作者是,字佩弦,江苏扬州人。散文家、诗人、学者。作品有诗文集《 》,散文集《 》《欧游杂记》等。
(2)《春》是一篇优美的________散文。作者抓住了春天的特点,准确、生动地描绘出________的春天特有的景象。抒发了________之情,表达了作者________的情怀。
(3)描写春花色彩鲜艳的排比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4)“春花图”中想象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5)描写春雨的全景图的一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二、整体感知
1.全文共10个自然段,速读全文,将文章划分三个部分,并归纳大意。
2.第二部分具体描绘了哪五幅春景图?
第二课时
探究一、欣赏春景
1.仔细研读课文第2、3段,说说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写春草的?突出了春草怎样的特点?
2.仔细研读第4段,说说作者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描绘春花?有什么表达效果?
3.春风本是无形、无味的,作者是怎样将它写得有形有味的?写出了春风怎样的特点?
4.结尾三个比喻句的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
探究二、品味语言
1.课文的字里行间渗透着作者对春天的喜爱之情,请结合下列句子中加线的词语做简要分析。
(1)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2)“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3)他们的草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静默着。
2.比较下边各组中的两个句子,说说哪句表达效果更好,为什么?
(1)
A.盼望着,春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B.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2)
A.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
B.小草从土里长出来,嫩的,绿的。
(3)
A.城里乡下,家家户户,老老小小,他们也赶趟儿似的,一个个都出来了。舒活舒活筋骨,抖擞抖擞精神,各做各的一份事去。
B.城里乡下,家家户户,老老小小,一个个都出来了,舒活筋骨,抖擞精神,各做各的一份事去。
《春》参考答案
第一课时
一、基础积累
1.yùn niàng
sǒu
hè
yùn
嘹
烘
润 宛
2.zhǎng(涨价)
sǎn(零散)
(1)涨
(2)散
zhàng(涨红了脸)
sàn(散步)
yūn(晕倒)
cáng(捉迷藏)
(3)晕
(4)藏
yùn(黄晕)
zàng(宝藏)
3.(1)欣欣然(2)呼朋引伴(3)花枝招展(4)舒活(5)朗润(6)酝酿
(7)一年之计在于春
4.D
5.(1)闹(2)逼(3)朗润(4)烘托 安静
6.(1)朱自清 踪迹 背影
(2)写景抒情 江南 对春天的赞美 热爱生活、积极进取
(3)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
(4)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
(5)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
二、整体感知
1.第一部分(1):总写盼春。表达出人们对春天的盼望和兴奋喜悦的心情。
第二部分(2-7):具体写绘春。把景物和感受结合,全面细致地描绘出春景图。
第三部分(8-10):总写颂春。赞美春天蓬勃的生命力,点出春天新、美、力的特点。
2.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迎春图。
第二课时
探究一、欣赏春景
1.从情态(偷偷地、钻)、质地(嫩嫩的、软绵绵的)、颜色(绿绿的)、长势(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四个方面来写的。突出了春草嫩、软、绿、多的特点。
2.拟人:“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桃花、杏花、梨花竞相开放、互不相让的动态,表现出欢欣跃动的活泼与情趣。
比喻、排比:“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以形象喻色彩,色彩更鲜明,具体生动。
3.从触觉、嗅觉和听觉三个角度写春风。从触觉角度写春风的和煦、温暖:“吹面不寒杨柳风”“抚摸”写出春风温暖、柔和的特点。从嗅觉角度写春风特有的芳香:泥土的气息、青草味儿、各种花的香在空气里酝酿。从听觉角度写春风吹送的悦耳的声响:鸟儿卖弄清脆的喉咙,牧童的短笛嘹亮地响着。
4.不能调换,因为先后有序。把春天比作“刚落地的娃娃”,因为它是“新生”的;把春天比作“花枝招展的”小姑娘,因为它“娇美”;把春天比作“健壮的青年”,因为它有“无穷的活力”,从“娃娃”到“小姑娘”再到“青年”,力量上从小到大,时间上从先到后,形象地点明了春天的成长过程。
探究二、品味语言
1.(1)“你不让我,我不让你”,作者用拟人手法写出百花争春、百花争艳的景象,表达了对百花怒放的春天的喜爱之情。
(2)“像母亲的手”,这里写春风融入了作者的感受,表达了对温柔的春风的喜爱。
(3)农民的房屋在雨里“静默”,用拟人手法,渲染了春雨中安静平和的景象,它们也像农民一样,为受春雨沐浴而感到喜悦。
2.(1)B句表达效果更好。用两个“盼望着”,更好地表达出盼望春天的急切心情。A句中“春风”“春天”不如B句中的“东风”“春天”有变化。
(2)A句表达效果好。“偷偷”写春草不知不觉地就长出来,更富于情趣;“钻”比“长”更能显示春草旺盛的生命力;“嫩嫩”“绿绿”,用叠词,更能表达对春草的喜爱之情。
(3)A句表达效果更好。“也赶趟儿似的”,写人也像花儿一样争春,十分生动;“舒活舒活”“抖擞抖擞”,比“舒活”“抖擞”动作的次数多,而且读起来有韵律,有节奏。
《济南的冬天》学案
【学习目标】
1.把握济南冬天的特点,领会由里到外、由山到水的写景顺序。
2.欣赏用词的精当、生动;体会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作用。
3.体会景物描写中所蕴涵的感情,接受美的熏陶。
4.感受作者对济南的热爱和赞美之情,激发对祖国河山的热爱之情。
【学习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知内容,揣摩语言。
【学习难点】
学习作者的语言艺术,明白作者对济南的冬天所寄予的感情。
第一课时
【助读资料】
1.作者简介
老舍(1899—1966),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北京人,满族,作家。1917年师范毕业后,曾任北京十七小学校长、天津南开中学语文教员。1924年赴英国,任伦敦大学东方学院中文讲师。1930年回国,先后任济南齐鲁大学、青岛山东大学教授。1946年赴美讲学。1949年应邀回国。1966年被林彪、“四人帮”迫害致死。他的代表作小说《骆驼祥子》被译成十几国文字,产生较大影响。此外,他还著有小说《四世同堂》,话剧《茶馆》《龙须沟》等。
2.背景透视
本文约写于1931年,是作者在济南齐鲁大学任教时写的。老舍1930年前后来到山东,先后在济南齐鲁大学和山东大学任教七年之久,对山东产生了浓厚的感情,山东被他称为“第二故乡”。
【预习导学】
一、基础积累
1.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并解释词语。
响晴:
温晴:
安适:
秀气:
境界:
着落:
贮蓄():
澄清():
空灵:
髻():
镶():
水墨画:
蓝汪汪:
二、整体感知
1.济南为何“真得算个宝地”?
2.请按描写的不同景物,理清文章的行文思路。
3.作者所描绘的这些美景可归纳为几幅画面?请你为这几幅画面拟写一个标题。
4.作者通过描绘这几幅画面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三、课堂探究
1.济南的冬天美吗?美在哪儿呢?请你用“济南冬天美,美在”的句式说一段话。
2.全班齐声朗读第四段并思考下列问题。
(1)全段的中心句是哪一句?
(2)该段中的动词用得好,请举例说明。
3.山尖全白了,为什么会像“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
4.第段写“小雪”之美妙,文章是按怎样的顺序描写雪后的山景?
5.雪后山景“妙”在哪些地方?
第二课时
一、语言品析
作者常选取很有表现力的词,经过提炼,很有生气,掩卷细品那淡雅的水墨画浸蕴的“温晴”,更觉其神韵。请仔细品析下列句子的美妙之处。
1.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
2.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蓝天下很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它们唤醒。
3.山坡上卧着些小村庄,小村庄的房顶上卧着点儿雪。
4.水藻真绿,把终年贮蓄的绿色全拿出来了。天儿越晴,水藻越绿,就凭这些绿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冻上;况且那长枝的垂柳还要在水里照个影儿呢。
5.整个的是块空灵的蓝水晶。
6.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点儿,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看着看着,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儿更美的山的肌肤。
7.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儿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儿粉色。
二、写法探究
1.文章是用怎样的方式突出济南“温晴”的天气的?
2.作者描写济南的山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写的?
3.纵观全文,本文在写景上主要采用了哪些手法?
三、比较阅读
《济南的冬天》在写法上与朱自清先生的《春》有哪些相同的地方?有哪些不同的地方?
《济南的冬天》参考答案
第一课时
一、基础积累
1.响晴:(天空)晴朗无云。
温晴:本课指天气极为晴朗、明亮、温和。
安适:安静而舒适。
秀气:清秀,文中形容小山的秀美小巧。
境界:事物所达到的程度或表现的情况。
着落:可以依靠或指望的来源。
贮蓄(zhù):存放、积存。
澄清(chéng):本课指清亮、透明。
空灵:美妙无穷而不可捉摸。
髻(jì):原指在头顶或脑后挽束起来的头发,文中比喻树尖上积雪如发髻一般。
镶(xiāng):把物体嵌入另一物体内或围在另一物体的边缘。
水墨画:指纯用水墨不着彩色的国画。
蓝汪汪:形容很蓝很蓝的颜色。
二、整体感知
1.济南的冬天在与北平的朔风、伦敦的重雾、热带的毒日相比较后,给人的感受是:无风、响晴和温晴,天气暖和安适,三面环山,山是温静、隽秀的,水是绿色、澄清的。
2.第一部分(第1段):用自己过去过往的地方和济南的冬天作对比,指出济南是个“在北中国的冬天,而能有温晴的天气”的宝地。
第二部分(第2—5段):写济南冬天的山景。(老城,有山有水,晒着阳光,暖和安适)
第三部分(第6段):写济南冬天的水色。
3.三幅:第一幅是小山摇篮图;第二幅是雪霁初晴图;第三幅是空灵水晶图。
4.作者绘山景,描水色,寓情于景,既表现了济南冬天之美,又寄寓了对祖国山河真挚的爱。
三、课堂探究
1.(1)济南冬天美,美在温晴的天气,没有呼呼的风声,没有浓重惨淡的灰雾,没有毒辣辣的烈日,是响晴的宝地。
(2)济南冬天美,美在阳光朗照的小山温暖可爱,像个小摇篮;美在薄雪覆盖的小山秀美迷人,像位害羞的少女;美在城外的远山素淡雅致,像幅小水墨画。
(3)济南冬天美,美在小雪点染后的山色,树尖上顶着白雪,好像日本看护妇,山尖上的白雪,好似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山坡上白雪黄草组成彩色美景,又像是给山们穿上一件花衣,山腰上的雪被阳光斜射,好像害了羞,微露粉色。
(4)济南冬天美,美在清亮透绿的水,它冒着点儿热气,水藻更绿,与碧蓝的晴空交相辉映,像块蓝水晶,蕴蓄蓬勃生机,洋溢无限温情。
(5)济南冬天美,美在秀美的睡态,它“在天底下晒着阳光,暖和安适地睡着”,多么美妙的理想境界!
2.(1)最妙的是下点儿小雪呀。
(2)树尖用“顶”,山尖用“镶”,山坡用“穿”,山腰用“露”,几个字各得其所。
3.这与前文的“小山整把济南围了个圈儿”的描写相联系,绵亘的山脉覆盖了雪,远远看去自然就成了镶在蓝天上的一道银边。
4.按照空间顺序,即从山上、山尖至山坡、山腰,有层次地写出了秀美的雪后山景。
5.(1)“妙”在雪光、雪色:“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儿上顶着一髻儿白花”,松的翠与雪的白相映生色;“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如洗的蓝天与似银的雪相映生辉;“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白雪与暗黄的草色,组成彩色的美景。
(2)“妙”在雪态:“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儿更美的山的肌肤”以动写静,写出动人的形态;“那点儿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儿粉色”,把薄雪比喻成害羞的少女,写出雪的情态。
第二课时
【课堂探究】
一、语言品析
1.“小摇篮”运用了比喻和拟人手法,将“一圈小山”写得像慈母般温存、体贴、慈祥。
2.连续的拟人手法:睡、唤醒,形象地写出了济南冬天舒适温暖的环境。
3.“卧”采用拟人手法,将小村庄人格化,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济南小村庄的可爱,表达了作者对济南冬天的喜爱之情。
4.用拟人的手法,形象生动地突出水的绿的特征。
5.用比喻的手法,突出水清亮的特征。
6.“有的……有的……”更加生动形象地描绘了雪的覆盖不均和小山本色的若隐若现;并且运用了拟人的手法,把色彩斑驳的山坡比作“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生动形象地将山坡上斑驳的色彩和风儿吹动下的小山描绘得富有动感和美感,显得更加秀丽迷人,抒发了作者的赞美之情。
7.对“微黄”“忽然”“微微”这三个词的运用,可见作者遣词造句十分精妙妥帖;并且运用了拟人的手法,把雪后日落中的小山比作害羞的少女,生动形象地将山腰的薄雪在夕阳下发生的变化细腻地描写出来,使小山显得格外情态可掬,同时也隐含了作者对小山的喜爱之情。
二、写法探究
1.通过三组对比:北平的寒与济南的暖对比;伦敦的暗与济南的明对比;热带的热与济南的温对比,突出济南“温晴”的特点。
2.按照由里到外、从上到下的顺序描写了阳光朗照下的山、薄雪覆盖下的山、城外远处的山。
3.(1)以动写静:“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儿更美的山的肌肤”写出雪动人的形态。
(2)想象:比喻与拟人修辞手法的运用。
三、比较探究
相同点:①都是以写景为主的抒情散文。②脉络清晰,层次井然。③抓住特征写景,情景交融。④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语言朴实、清新。⑤细致观察、具体描写。
不同点:①《春》描绘了五幅“春景图”,《济南的冬天》是一幅完整的“山水画”。②《春》侧重于近处的细致观察,《济南的冬天》侧重于远景的观察,且从不同角度观察景物,特点有所变化。如本文第二段,是从景物的上方俯视下来,描绘出阳光朗照下的济南像被围在小摇篮里,突出温暖如春的特点。
《雨的四季》学案
【学习目标】
1.理解并积累字词。
2.有感情朗读课文,体会语言之美。
3.学习作者抓住景物特征描写的方法,把握文章线索,理解内容。
4.体会作者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意趣。
【重点】
1.分析四季的雨不同的特点,体会作者对雨寄托的情感。
2.赏析本文的语言特色。
【难点】
培养学生抓住景物特征描写的能力,领悟、体会作者对自然和生命情感。
【学习过程】
【助读资料】
1.作者简介
刘湛秋,当代诗人。1935年生,安徽省芜湖市人。著有诗集《写在早春的信笺上》《温暖的情思》《生命的欢乐》等,曾被誉为“抒情诗之王”。
刘湛秋的散文以抒发情感、人生为主,笔触细腻,行云流水,文字自然、亲切、优美,有其独特的唯美的散文风格。他的散文有一种田园美,被海内外文坛誉为现代山林文学的代表。
2.知识链接
写景散文
写景散文是以描绘景物为主的散文。这类文章多是在描绘景物的同时抒发感情——或借景抒情,或寓情于景;往往抓住景物的特征,按照空间的变换顺序,运用移步换景的方法,把观察的变化作为全文的脉络。生动的景物描绘,不但可以交代背景,渲染气氛,而且可以烘托人物的思想感情,更好地表现主题。
【预习导学】
一、基础积累
1.写出下列词中加粗字的读音。
静谧()
高邈()
咄咄逼人()
粗犷()
干涩()
一脉情思()
莅临()
2.解释下列词语,并说说它们在文中的意思。
高邈:
莅临:
咄咄逼人:
3.填空:
《雨的四季》作者,当代。
二、整体感知
4.有感情的放声朗读课文,理清文章的写作思路。
全文采用()——
()
——()的写作结构,以()为线索,2—5自然段依次描写了()()()()。
5.本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最能表达这种情感的句子是什么?
6.作者用他自然美妙的笔调,为我们描述了四季雨的不同画面,请选择你喜欢的一幅,展开联想与想象,用自己的话描述出来。
三、深入探究
1.四季的雨各有什么特点?请分别概括。
2.选择你最喜欢的语句品读,并说说你喜欢的理由。(可以从修辞、感官、情感等角度来谈)
3.分析课文首段与最后两段在结构上的特点及其对表达中心的作用。
四、拓展阅读
当田野上染上一层金黄,各种各样的果实摇着铃铛的时候,雨,似乎也像出嫁生了孩子的妇人,显得端庄而又沉静了。这时候,雨不大出门。田野上几乎总是金黄的太阳。也许,人们都忘记了雨。成熟的庄稼等待收割,金灿灿的种子需要晒干,甚至红透了的山果也希望最后的晒甜。忽然,在一个夜晚,窗玻璃上发出了响声,那是雨,是使人静谧、使人怀想、使人动情的秋雨啊!天空是暗的,但雨却闪着光;田野是静的,但雨在倾诉着。顿时,你会产生一脉悠远的情思。也许,在人们劳累了一个春夏,收获已经在大门口的时候,多么需要安静和沉思啊!雨变得更轻,也更深情了,水声在屋檐下,水花在窗玻璃上,会陪伴着你的夜梦。如果你怀着那种快乐感的话,那白天的秋雨也不会使人厌烦。你只会感到更高邈、深远,并让凄冷的雨滴,去纯净你的灵魂,而且一定会遥望到一场秋雨后将出现一个更净美、开阔的大地。
1.用选文中的一个拟人短语概括出秋雨的特点。
2.“这时候,雨不大出门”一句话的意思是。
3.说说下列句子在文中的作用。
当田野上染上一层金黄,各种各样的果实摇着铃铛的时候,雨,似乎也像出嫁生了孩子的妇人,显得端庄而又沉静了。
4.古人有“秋风秋雨愁煞人”的诗句,但作者并不这样认为,为什么呢?
参考答案
一、基础积累
1.mì
miǎo
duō
guǎng
sè
mài
lì
2.高邈:高而远。
莅临:来到,来临(多用于贵宾)。多用语书面语。
咄咄逼人:形容气势汹汹,盛气凌人。
3.刘湛秋
诗人
二、整体感知
4.总——分——总
对雨的爱恋
春雨
夏雨
秋雨
冬雨
5.对雨的爱恋或对自然对生活的热爱。“我喜欢雨,无论什么季节的雨,我都喜欢。”
6.围绕课文内容描述,并结合实际加以适当想象。
三、深入探究
1.温柔、娇媚;热烈而粗犷;端庄而沉思;自然而平静
2.示例:也许,到冬天来临,人们会讨厌雨吧!但这时候,雨已经化妆了,它经常变成美丽的雪花,飘然莅临人间。这句话运用拟人的修辞,“化妆了”,写出了春雨的美丽与妩媚;
“
飘然莅临人间”写出了春雨降临的动态美,表达出了作者对冬雨的喜爱之情。
“水珠子从花苞里滴下来,比少女的眼泪还娇媚。”本句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把“雨水”写成“少女的眼泪”,并以“娇媚”饰之,写出了作者对春雨的喜爱和怜惜之情。
3.首尾呼应,使文章结构完整,都表达了对雨的爱恋之情,点明了文章中心。
四、拓展阅读
1.端庄而沉静
2.秋天不经常下雨
3.作者将秋雨比作刚出嫁生了孩子的妇人,刻画秋雨的沉静、稳重。
4.因为秋雨使人静谧、使人怀想、使人动情,纯净人的灵魂。
《古代诗歌四首》学案
【学习目标】
1.了解诗歌有关知识,理解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有感情地反复朗读诗歌,背诵诗歌。
3.品味诗歌语言,体味诗歌的意境;培养赏读诗歌的能力,提高古诗文修养。
4.培养热爱祖国古代文化知识的思想感情,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品味诗歌语言,体味诗歌的意境。
难点:培养赏读诗歌的能力,提高古诗文修养。
第一课时
《观沧海》
【助读资料】
1.作者简介
曹操,字孟德,东汉末年政治家、军事家、诗人。在镇压黄巾起义中,逐渐扩充军事力量。“挟天子以令诸侯”后,先后灭吕布、袁术,建安五年(200年),在官渡打败兵强地广的袁绍,逐渐统一了北方。建安十二年(207年)北征乌桓,大胜。次年率军南下,被孙权、刘备的联军击败于赤壁。他善诗歌,常借诗篇抒发自己的政治抱负。其诗气魄雄伟、慷慨悲壮,是文学史上建安文学的开创者。《步出夏门行》《蒿里行》均用乐府旧题抒发自己的政治抱负,气魄雄伟、慷慨悲壮。
2.背景链接
《观沧海》是曹操的名篇,他这次登碣石山是在北征乌桓的途中。乌桓是当时东北方的大患,建安十一年(206年),乌桓攻破幽州,俘虏了汉民十余万户。同年,袁绍的儿子袁尚和袁熙又勾结辽西乌桓首领蹋顿,屡次骚扰边境,以致曹操不得不在建安十二年毅然北上征伐乌桓。在这年八月的一次大战中,曹操终于取得决定性的胜利。这次胜利巩固了曹操的后方,所以第二年他才能挥戈南下,以期实现统一中国的宏愿。把前后的事件联系起来,我们就可以看出,北征乌桓对曹操来说是一次多么重要的战争了。而《观沧海》正是曹操在北征乌桓途中经过碣石山时写下的。大战之前,身为主帅的曹操,登上当年秦皇、汉武也曾登过的碣石,又当秋风萧瑟之际,他的心情一定会像沧海一样难以平静。他将自己这种昂扬奋发的精神融会到诗里,借着大海的形象表现出来,使这首诗具有一种雄浑苍劲的风格,因而成为一篇优秀的作品。
3.文体知识
通常所说的古代诗歌包括古体诗、乐府诗、律诗、绝句、词、曲等。
唐代以前出现的较少格律限制的诗体叫古体诗。如本课的《观沧海》。而把唐朝新出现的绝句、律诗叫近体诗。如本课的《次北固山下》和《钱塘湖春行》。
律诗,因格律要求严格而得名,有五言律诗、七言律诗两种;律诗的格律有规定,限制了对仗,八句可分为四联。
曲是一种与词相近的韵文形式,出现于南宋和金代,盛于元代,是受民间歌曲的影响而形成的,句法较词更为灵活,多用口语,用韵也更接近口语。如本课的《天净沙•秋思》。
【预习导学】
一、基础积累
1.根据拼音写出恰当的词语。
cāng()海
jié()石
sǒng
zhì()
水何dàn
dàn()
xiāo
sè()
2.借助课下注释或工具书解释下列各词的意思。
澹澹:
竦峙:
星汉:
萧瑟:
至:
何:
若:
临:
二、整体感知
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诗歌,并思考下列问题。
1.全诗是以哪个字展开来写的?
2.这首诗写了几层意思?哪些诗句是写现实的?哪些诗句是想象的?
3.哪些诗句最能体现作者博大的胸怀?诗人是怀着怎样的感情描绘大海形象的?
三、深入探究
1.如何理解“东临碣石,以观沧海”一句?
2.“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这四句是全诗的高潮,作者运用了什么样的表现手法?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3.诗人在这首诗中把自己欲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表达得淋漓尽致,诗人借助了什么手法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呢?
四、拓展延伸
请你搜集几句有关“胸襟”“抱负”“志趣”的诗句。
第二课时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助读资料】
1.作者简介
李白(?—约756),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世称为“诗仙”。其诗风豪放飘逸,想象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他善于从民歌、神话中汲取营养素材,构成其特有的瑰丽绚烂的色彩,是屈原以来积极浪漫主义诗歌的新高峰。
2.诗歌大意
这首诗中对暮春时节特定景物杨花、子规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切同情和关切的思想感情。
3.背景链接
王昌龄早年家贫,不惑之年才中进士,开始任秘书省校书郎,后任中博学宏辞,授汜水尉,后来因事贬至岭南,一生遭遇坎坷。王昌龄天宝年间被贬到龙标尉,与其交情深厚的李白当时正在扬州,听到这个不幸的消息,便题诗抒怀,慰藉远方的友人。
【预习导学】
一、整体感知
1.自由朗读诗歌,并采取各种形式把诗歌读通读顺,注意读准字音和节奏。
2.结合注释解读诗意。
二、深入探究
1.诗人在第一句诗中描写了哪些景物?有什么作用?
2.该诗中哪一句点明了主旨?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3.“每一首诗中必定会有的那个人,就是诗人自己。”在这首诗中,你看到一个怎样的李白?请展开合理的想象和联想,描写诗人此时的形象。
4.这首诗很能打动人心,得益于表现手法和修辞手法的恰当运用,请任意选择一个角度,联系诗歌内容略作分析。
三、拓展延伸
请查找资料写出李白借月抒怀的诗歌。
第三课时
《次北固山下》
【助读资料】
1.作者简介
王湾,生卒年不详,洛阳(今属河南)人。唐代诗人。先天元年(712)中了进士,官洛阳尉。早有文名,往来吴、楚间,不得归家,故有此作。其诗流传不多。
2.背景链接
《次北固山下》是王湾在先天年间或开元初年游历江南时所作,格调壮美,意境开阔,预示了盛唐诗歌健康发展的前景。据说,宰相张说曾亲自将这首诗题写于政事堂。
北固山,在今江苏镇江北。
【预习导学】
一、基础积累
1.借助课下注释或工具书解释下列各词的意思。
次:
客路:
风正:
悬:
残夜:
二、整体感知
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诗歌,并思考下列问题。
1.诗的四联各写了什么内容?四联之间有怎样的关系?
2.哪些诗句直接表达了思乡之情?
三、深入探究
1.探究想象“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是怎样的情景。
2.“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两句历来是千古传诵的名句,你认为该如何理解呢?
四、拓展延伸
思乡是中国文学的主题之一,无数的乡愁陪伴着无数的诗人,同时无数的诗人创造了无数的乡愁诗歌。乡愁丰富了我们的情感世界,乡愁诗歌丰富了我们的文学世界。思乡实际上已经成了一个“结”,一个套在中华儿女身上的“结”。在你所积累的诗歌中,哪些诗句抒写了乡愁?
第四课时
《天净沙·秋思》
【助读资料】
1.文体知识
《天净沙·秋思》是一首散曲中的小令。天净沙是曲牌名,秋思是散曲的题目。
2.作者简介
《天净沙·秋思》,作者马致远,是元代著名戏曲作家、散曲家。他与关汉卿、王实甫、白朴被称为“元杂剧四大家”。他的《天净沙·秋思》被称为“秋思之祖”。
3.背景链接
马致远年轻时热衷功名,但由于元统治者实行民族高压政策,因而一直未能得志。他一生都几乎过着漂泊无定的生活,因而郁郁不得志,困窘潦倒。于是在一次羁旅途中,写下了《天净沙·秋思》。
【预习导学】
一、自由朗读
1.自由朗读诗歌,并采取各种形式把诗歌读通读顺,注意节奏、重音。
2.根据诗句用优美的语言描绘图画,体会思乡之情。
二、整体感知
1.本曲前三句列出了哪些景物?分别渲染了怎样的氛围?
2.请你想象画面,给这首小令另拟一个小标题。
3.“断肠人在天涯”这一句在文中有何作用?
4.这首小令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三、深入探究
1.这首小令语言运用上有什么特点?
2.《天净沙·秋思》是如何运用对比映衬手法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四、拓展延伸
展开想象,将《天净沙·秋思》改写成一篇散文。
参考答案
第一课时《观沧海》
【预习导学】
一、基础积累
1.沧
碣
竦峙
澹澹
萧瑟
2.澹澹:水波荡漾的样子。
竦峙:耸立。
星汉:银河。
萧瑟:树木被秋风吹动的声音。
至:达到极点。
何:多么。
若:好像。
临:到达,登上。
二、整体感知
1.全诗以“观”字统领全篇,下文由“观”字展开,写登山所见。
2.这首诗写出了3层意思。
第1层(1~2句):交代观海的地点。
第2层(3~8句):描写海水与山岛。(实景)
第3层(9~12句):表现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气概。(想象)
最后两句是附文,是为和乐而加,与诗的内容无关。
3.(1)“日月之行”四句写大海,全用虚写,却表现了大海有包容天地的气概,更显示了诗人的博大胸怀。
(2)大海的形象正是诗人形象的化身。诗人已经削平了北方群雄,现在又将北征乌桓和袁绍残部,为即将挥师南下统一中原解除后顾之忧。在踌躇满志的时候,他借大海的形象抒发了建功立业的愿望,写出了千百年来脍炙人口的雄浑诗句。
三、深入探究
1.“东临碣石,以观沧海”,开篇点题,交代了观察的方位以及观察的对象,这两句虽然没有直接写到人,但我们仿佛看到了曹操登山望海时的那种勃勃英姿。“观”字统领全篇,是诗的线索,下文由“观”字展开,写登山所见。
2.作者运用夸张的手法创造出一个极其开阔的意境,给诗歌增添了积极的浪漫主义色彩。诗人联想日月星辰这些自然界伟大的景象,全离不开大海的怀抱。想象奇特,胸怀开阔,渗透着诗人自己的雄心壮志和昂扬奋发的精神,展现了诗人力挽狂澜、重建天下的雄心,塑造了自我豪气盖世的英雄形象。
3.虚实结合,借景抒情,描写沧海的壮丽景色,表现博大的胸怀,抒发统一天下的宏伟抱负。
四、拓展延伸
①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岳阳楼记》)
②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行路难》)
③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④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⑤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王安石《登飞来峰》)
⑥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
第二课时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预习导学】
一、整体感知
1.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2.在杨花落完子规啼鸣之时,我听说您被贬为龙标尉,一路要经过五溪。我把我忧愁的心思寄托给明亮的月亮,希望它陪着您一直到夜郎以西。
二、深入探究
1.描写了“杨花”和“子规”。写“落尽的杨花”,点明了时令是“暮春”。“暮春”在古诗中是一个花与泪同落的季候,这就奠定了全诗伤感的基调。又因为“杨花”是漂泊无定的,表现了王昌龄被贬荒僻之地给人的飘零流落之感。“子规”即杜鹃,在我国古典诗词中,它总悲哀凄惨地啼叫着。因此,可以说诗中开头一句的写景,不着悲痛之语,而悲痛之意自现。
2.“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表达了诗人的忧愁和无奈,抒发了对友人的深切同情和关切的思想感情。
3.李白正独自站在窗前,抬头仰望着遥远天边那一轮明月,心中牵挂着远方的友人,这个月明之夜啊,又将彻夜难眠!
4.“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诗人把明月人格化,把本来无知无情的明月,变成了一个了解自己、富有同情心的知心人,让明月成为自己的替身,伴随着不幸的友人到偏远荒凉的所在。不仅表现出诗人和朋友的心灵都如明月般纯洁光明,还含有只要明月还在,两人的友谊就会像皓月一样长存之意。
三、拓展延伸
①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玉阶怨》)
②渌水净素月,月明白鹭飞。郎听采菱女,一道夜歌归。(《秋浦歌(十三)》)
③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月下独酌》)
④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戍客望边色,思归多苦颜。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关山月》)
第三课时
《次北固山下》
【预习导学】
一、基础积累
1.次:停留
客路:旅人前行的路。
风正:风顺。
悬:挂。
残夜:夜将尽未尽。
二、整体感知
1.首联:点题。“青山”指北固山。诗人在船上,想象船到镇江后,还要乘驿车到别处,暗含旅途奔波之意。
颔联:写船上所见景色。“平”“阔”“正”“悬”四字用得好:“潮平”,两岸才显得宽阔;“风正”,帆才有悬空的态势。“潮平”句,又是为颈联中“江春”句做铺垫。
颈联:既写景又点明了时令。“残夜”指夜将尽而未尽之际。残夜而东方海日已升,旧年而江上已是春天——时间过得这么快,怎能不令人感慨!
尾联:诗人离家日久,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新年来到,正是家人团聚之时,而自己旅途他乡,久不得归,见到此景,情何以堪?由此他自然想到要借大雁来给他传递家书了。全诗陈陈相因,浑然一体。
2.尾联“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直接表达了思乡之情。全诗笼罩着一层淡淡的乡思愁绪。
三、深入探究
1.“阔”是“潮平”的结果。春潮涌涨,江水浩渺,放眼望去,江面似乎与岸平了。船上的人视野也因之开阔。此句写得恢宏阔大。“风正一帆悬”愈见精彩。“悬”是端端直直高挂着的样子。诗人不用“风顺”而用“风正”,是因为光“风顺”还不足以保证“一帆悬”,风虽顺,却很猛,那帆就鼓成弧形了。只有既是顺风,又是和风,帆才能“悬”,而“正”字兼包“顺”与“和”的内容。可见写景极为传神。
2.作者从炼字着眼,把“日”与“春”作为新生的美好事物的象征,并且用“生”字和“入”字使之拟人化,赋予它们以人的意志和情思。作者无意说理,却在描写景物、节令之中,蕴含着一种自然的道理:海日生于残夜,将驱尽黑暗;江上景物所表现的“春意”闯入旧年,将赶走严冬。不仅写景逼真,叙事确切,而且表现出具有普遍意义的生活真理,给人以乐观、积极、向上的鼓舞力量。
四、拓展延伸
①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诗经•小雅•采薇》)
②悲歌可以当泣,远望可以当归。(汉乐府民歌《悲歌》)
③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唐•王维《杂诗三首》)
④故乡何处是,忘了除非醉。(宋•李清照《菩萨蛮》)
⑤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唐•王建《十五日夜望月寄杜郎中》)
⑥逢人渐觉乡音异,却恨莺声似故山。(唐•司空图《漫书五首》)
⑦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唐•杜甫《月夜忆舍弟》)
第四课时
《天净沙·秋思》
【预习导学】
一、自由朗读
1.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2.深秋的黄昏,一个风尘仆仆的游子,骑着一匹瘦马,迎着一阵阵冷飕飕的西风,在古道上踽踽独行。他走过缠满枯藤的老树,看到即将归巢的暮鸦在树梢上盘旋;他走过横架在溪流的小桥,来到溪边的几户人家门前,这时太阳快要落山了,自己却还没有找到投宿的地方,迎接他的又将是一个漫漫的长夜,不禁悲从中来,肝肠寸断。
二、整体感知
1.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前三句渲染了一种凄清孤寂的氛围。笼罩在苍茫暮色中的枯藤、老树、乌鸦,呈现出一派萧瑟凄凉的景象。
昏鸦归巢反衬出游子的漂泊无所归宿。小桥流水旁的人家虽然简陋清贫,却有亲人团聚的天伦之乐,透露出游子对宁静温馨的家园生活的向往,也反衬出有家归不得的悲苦。寒风飕飕,一匹瘦骨嶙峋的老马正在蜿蜒古道上艰难跋涉。这里虽然没有直接写人,但已不难想象马背上的游子疲惫、憔悴的神情。
三句十八个字,不用任何动词和关联语作连缀,只是分别并列三个名词性词组就和谐地构成一幅以“昏鸦”“人家”“瘦马”为重点的意境深远的图画,羁思旅愁借景物自然显现,使人联想无穷。
2.断肠人秋旅图、深秋郊野独行图、天涯断肠人、古道•西风•瘦马•断肠人。
3.前三句是写景,末二句为抒情。“断肠人在天涯”是这首小令的主轴,贯串着整首曲的情思:昏鸦还知道投树栖息,小桥流水旁的人家也有安身之地,而骑着瘦马的游子却只能在西风古道上奔波。“夕阳”如血,可以想见它照在老树昏鸦,小桥流水同古道瘦马上会各有各的色彩,但倍添迟暮苍凉之气氛是相同的。“天涯”二字的指出,与夕阳配合,正应了“日暮途穷”的成语,加重了悲凄衰残的色彩,说尽了千古羁旅人无限的愁闷。
4.这首小令寄情于物,通过对众多自然景物的描写,抒发了羁旅天涯的人的凄苦愁楚之情。
三、深入探究
1.语言极为精练确切,而且富有特色。通篇只有短短五句二十八字,却描绘出诗情浓郁的画面,创造出凄冷悲寂的意境。前三句句法结构完全相同,全用名词和形容词,没有一个动词,描写了9个形象,9个小景,每三个形象构成一幅小画面。各句以三个并列的偏正结构的词组组成整齐的排比句,显得和谐匀称,一语道破“某一种心情”。也正因如此,这首小令被称为“秋思之祖”。
2.作品中动景与静景、暗淡的色调与明亮的色调、天伦之乐与羁旅之苦,都形成鲜明的对比映衬,增强了视觉效果和感情色彩。
藤、树、桥、人家、古道是静景,鸦、水、风、马、夕阳是动景,动静结合,相互辉映。落日余晖的明亮,深秋晚景的暗淡,色调一明一暗,相反相成。昏鸦归巢衬托了游子归宿无处,小桥流水人家的天伦之乐衬托了羁旅生活的艰难凄苦,感情上也成鲜明对照。
四、拓展延伸
夕阳已渐西下,只在山顶留下半张无精打采的脸,无奈地看着这无精打采的人间。
一抹余晖暗淡地斜洒在枝桠斑驳的老树的枝头。枯藤缠绕着老树,树上的乌鸦,发出几声凄凉的哀鸣,划破黄昏的寂寥,斜阳为乌鸦黑亮的羽翼镀上一层金黄。
潺潺的流水在夕阳的映照下波光粼粼,还映出几处人家。一座小石桥静静地站在流水上,像一个老态龙钟的百岁老人,再也经不起岁月的践踏了。
古道漫漫,西风凛冽。路,看不到尽头。在这荒凉古道上,我骑着马,缓缓地行进。几年来,与我朝夕相处的那匹马,经过岁月无情的洗礼,早已骨瘦如柴。经过多年的流浪,它和我都已疲惫不堪。
部编教材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教案 篇6
《春》是朱自清先生的一篇写景抒情的经典散文。本文在盼春——绘春——颂春的抒情中描绘了心中的春。
我在教学设想中,首先理清本文的内涵。本文是一篇由妙词、佳句、锦段构成的语言十分丰富的优美抒情散文。从“字”方面来说文中多音字多。如:涨、散、藏、和、晕等。从“词”的角度讲,文中语言使用准确而妥帖,有大量的雅词,很值得学生去体会和积累。从“句”方面讲,文中使用了大量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排比等,仅“比喻”共用了八处之多。从“段落”布局讲,各段落之间安排整齐有序,如最后三个自然段用三个比喻句来歌颂春,表现出春的新、美、力,用这三个比喻句单独成段构思巧妙。对于这类文学性文章的学习,我在设计教案时就在想应该把它上成文学欣赏课:尤其是对于文句这样优美的文章让学生学会欣赏至关重要。用品、背、写来体会、感悟其美及美在何处、为何美。调动学生的听、说、读、写各种器官来学习,同时在学习中锻炼、提高能力。
所以在教学文章的重点段第二段时我安排了这样两个教学环节:一是品读课;二是背读课.意在品读中使学生学有所得.得到一种能力,得到一种欣赏文学的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了在起初的教学设计中的成功之处和问题,写出来和大家一起共勉。成功之处是在品读妙词、佳句活动中,把学生分四人小组,每组自由选写草、花、风、雨、人的图景来进行品读,并在小组内交流品读的体会,最后择优到班上交流。让每个学生有了说话锻炼和交流的机会,而且又充分尊重学生的自主权,活动效果很好,可以说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反思教学过程我觉得存在两个问题:
一、对时间分配不够合理,教师在组织学生品读妙词、佳句活动中很难驾驭学生。
【部编教材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教案】推荐阅读:
部编教材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文言文复习10-06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教材培训心得10-12
部编教材一年级上册6《比尾巴》教案08-02
部编教材一年级上册语文教学工作总结10-06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教材分析06-29
苏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第七单元教材分析07-08
部编本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上册教材分析及教学计划、进度09-10
部编本教材一年级上册09-06